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1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机电专业高等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69-01

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为基础,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以此来促进受教者学习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专业,引入典型案例,将实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开展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1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1.2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制造及使用企业,培养掌握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及机电联调技术,具有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及维护维修能力,能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机电产品设计及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高职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数学是机电专业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行列式和矩阵等专业所需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作为一门素质课和工具课,体现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精讲专业典型案例,围绕中心问题分析、讨论、交流,归纳和总结出数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1.3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需要

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严重存在着理论和实践分离的现象,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往往远离专业与生活实际,教学中过多注意运算技巧,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在学过数学知识后,却不会应用,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因此必须对高等数学在内容、方法和模式上进行改革,而案例教学法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数学教学从原来的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合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转变为重视高等数学的应用性,注重解决专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的应用性已经渗透到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几乎都离不开运用高等数学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发挥数学工具的作用。

2案例教学法在机电类专业中的实施策略

2.1精选案例,发现问题

数学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精选案例,如在机电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在函数部分,引入电学中几个常用的函数,如单位阶跃函数、简谐波及矩形波等;在导数部分,引入电学中电流强度、电动势等常用的变化率;在导数应用部分,引入最大输出功率的计算,电镀工件所用材料的计算;在积分部分,加入了整流平均值以及功率的计算等;在常微分方程部分,选择R-L-C电路作为案例引入常微分方程;在行列式部分,引入支路电流法,利用行列式求支路电流和结点间的电压;将相关专业的数学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数学案例跟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所学专业有着紧密的关系,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2案例驱动,探究问题

在主题切入时启动案例教学法,提出问题,在主题展开时深化案例教学法,在主题展开时,教师可以先认真分析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相互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常微分方程时,选专业相关的案例:在回路中有电源伏,电阻欧姆,电感L亨利,无初始电流,求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得方程:

,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归结为高等数学中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要想求出电流,就必要会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概念与解法。学生自己就会意识到微分方程的应用价值,继而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3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是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学行为。数学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根据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形成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不能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固守数学理论体系,而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一种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对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善于挖掘典型案例,把数学理论蕴含于案例中,为此,数学教师应多方面提升自己,要经常与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切磋,探讨和研究,寻求数学与专业的切入点,把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打通数学与专业之间的壁垒,架起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间的桥梁,发挥数学建模的作用。

3.2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资源库

案例库资源匮乏,质量不高。虽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案例,建立了案例资源库,但许多案例陈旧、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脱轨,不能发挥案例资源库实质性的作用,案例要适时更新,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为高等数学与专业需求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效果提供有效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与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华塘.高职数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3):361.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使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我们必须树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必须重视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出更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师生互动性,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案例的长短、覆盖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等因素有机地、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研讨式、讨论式、分析式和诱导式等等。不同方法的使用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研讨式,即案例介绍和课堂讨论;另一种为分析综合式,即先由学生们阅读分析案例,再根据案例进行讨论并撰写分析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总结,最后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以下是分析综合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选择案例、设计问题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质量上乘的案例。案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形式。一些短小精悍的案例,形式上可能不完美,但由于具备了优秀案例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因而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面的案例为例加以说明:

工作职责分歧。一个机床操作工把大量的液体洒在他机床周围的地板上,车间主任叫操作工把洒在地板上的液体打扫干净,操作工拒绝执行,理由是任职说明书里并没有包括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任职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工作。但服务工同样拒绝,他的理由是任职说明书里同样也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这个工作应由勤杂工来完成,因为勤杂工的责任之一是做好清扫工作。车间主任威胁服务工说要把他解雇,因为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来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勉强同意,但是干完后立即向公司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这三类人员的任职说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机床操作工的任职说明书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的状态,但并未提及清扫地板。服务工的任职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如领取原料和工具,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任职说明书确实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清扫工作,但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作下班以后开始。

思考题:试分析造成本案例无人打扫洒落液体的原因?你认为应如何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发生?

该案例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情节也不复杂。案例的问题是精心设计的,很专业的设问很快将学生引入案例需要讨论的主题。这个案例经过多次课堂运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案例、综合分析

这是一个基础环节,是学生熟悉案例、理解消化案例所提供信息的过程,是调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基础打不牢,就会影响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在这个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关键是培养他们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主导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策划备选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

例如对上述案例,学生阅读后基本明确本案例涉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这部分的内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界定不清,一旦出了问题,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便相互推卸责任。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作业环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因而必须做到位、做好。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其中工作描述具体说明了工作的物质特点和环境特点,主要的工作内容与特征、工作责任与权利、工作目的与结果、工作标准与要求、工作时间与地点、工作岗位与条件、工作流程与规范等问题;工作规范也即任职要求,它说明担任某项职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学生在回顾了相关知识内容后,再根据本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

三、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分组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案例分析小组,每小组规模以6人左右为合适。选好小组长,并指定一人做好案例讨论记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每个学生因为个人价值观、偏爱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就“导致液体大量洒落和无人清扫”这个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对机床操作工的任职要求不够具体和严格,仅作了“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显然约束力不够,从而导致大量液体洒落;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对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所担任的工作标准与要求、工作内容与职责、工作时间与地点等并未作相应明确的说明,即对三类人员所担任的工作未作具体描述。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能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更多了。各小组经过学生们陈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并就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集思广益,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这个阶段必须充分展开,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到各小组走走、听听、看看。有的小组可能比较沉闷,教师应给子适当的启发与提示,避免“冷场”;有的小组可能被一种意见约束了大家的思考,教师应点拨开拓大家的思路;有的小组讨论得积极而又热烈,教师就不要打扰他们。总之,教师应根据各小组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教师还应注意小组中各成员的行为表现,帮助学生克服性别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带来的沟通障碍。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好表现,往往主导小组的讨论,教师要加以引导;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或羞于表达,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有些学生喜欢与关系密切的或熟悉的同学分在一组,教师不应迎合这样的要求,因为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全班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都无法体验和收获的。首先,案例分析小组所有成员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可以选出代表对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小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也可以组内每一成员各陈述其中一部分内容,让每一学生都能得到演讲的锻炼机会。在这个阶段,会有学生之间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相互争论。特别是在各组学生充当不同角色时,争论的程度还可能更加激烈。由于学生的理论素养或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归纳各小组的观点。有时,教师要有意突出各小组观点矛盾冲突之处,使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不断加强。这时全体学生的情绪都非常高昂,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和难得,充分激发了他们蕴涵的潜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评价教学的角度来说,也达到了良好的境界。各个小组把案例分析成果拿出来,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分享,符合人类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个性得到体现,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总结归纳、深化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通常教师都知道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但关键的是把握好总结的分寸。一些教师的通常做法是对全班的观点进行简单概括后就将案例的答案或结局交给学生,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有些教师可能就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分析、增强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约束力、对工作说明书作宣传解释以引起员工的重视和执行,等等。这种仅仅交代一个简单结果的做法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容易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即老师是权威、书本是权威,而难以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思维,这是违背案例教学法的宗旨的。教师的总结应是着重讲清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的独到之处和尚存在的缺陷,鼓励这种独到之处,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

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三个层次的改变和提高。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以利巩固或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这个阶段的归纳总结过程,也绝不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或给出评判,还应该是集体评议。学生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和补充,都应该让他们讲出来,深化、丰富或澄清他们的认识。

六、实施方案、强化技能

总结归纳的过程还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结束,最后的阶段是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的内化过程。一般来讲,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案例学习就基本结束了。但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学习它是为了使用它,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案例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们在技能训练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要以案例为背景,符合案例中解决方案的要求。其主要方法有:工作说明书的制定、模拟面试、人才测评、公文写作、会议管理、考核谈话、工作满意感访谈、薪酬设计、激励因素反馈问卷的设计,等等。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案例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来完成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任务。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对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三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好工作说明书。

参考文献:

[1]黄仲龙: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

[2]陈黎琴赵恒海: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及其实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3

关键词:多媒体设施;家居模式;教学改革;设计要点;应用细节

0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其对于家居摆设以及格局规划产生较为严格的界定要求,有关专业院校也开始加大此类课程的规范力度,主张结合行动导向式案例教学手段进行内部创新机制探索,但是现实管理中夹杂过多限制性因素,包括东西方设计理念的契合与课程本质内涵的确认等。因此,开发主体需要沿着科学行动导向渠道实施进一步改革调试,时刻督促管理人员更新理念与管理模式,这将是家居课程设计的核心动机指标。

1我国家居课程设计现状研究

家居课程设计要求参与研究主体能够科学分析既定室内空间特征,懂得应用创新规范理念进行命题性家居分析工作,确保异质化场地测量任务的快速执行效率,同时尽量切合不同人群的平面布局需求。另外,有关家居结构的文化风格和市场分析工作能够适当在客户、规划主体之间建立灵活的沟通机制,督促其尽量参与较大规模的家居项目,是结合环境协调艺术入门基础进行创新风格定位以及设计流程延展的规模化分析行为;其争取令学生尽快熟练掌握时代居家要诀,并自主形成认知框架,为日后职业生涯拓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短期课程内涵渗透势必难以将授课教师的专业技法与知识传输完毕,但仍旧需要合理激发学习主体的系统思维设计技巧,能够随时随地处理好任何矛盾危机。目前大多数教学部门仍旧停滞在二维色彩平面搭建流程之上,涉及三维立体空间的拓展还未能深入。目前,此类课程已经拓展出显著性的经济效益架构,其中工作工程系统化以及教师团队的整编任务都初具模型,为工学结合的建设项目灌输更多适应性水准效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个人业务水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更多优质化课件,依照基础教学纲要发挥更加极致的课程传授能效。

2案例教学法在家居课程设计流程中的应用细节分析

2.1家居课程设计教学平台的科学搭建

实施案例教学手段必须借助相关教材资料进行章节内涵合理规划,确保单位课节案例化教材知识整合效应达到最佳。有关细化流程表现为:首先,运用家居课程理论内在逻辑进行直线编排,确保当中实际训练项目的合理交叉,以迎合学习主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强化需求。其次,从教材中提取典型案例进行章节原理阐述,设计线索引导、议论题型等留给参与个体加以模拟演练。最后,透过网络技术途径进行案例格式修缮,督促学习主体及时跟进教学进度并有能力自由创作。要知道,家居设计课程本身实践性要求严格,如若案例不能真正切合职业活动特征,学生就不能在日后岗位上贡献疏导力量。其实此类设计活动主张创新功效的发散,尤其阶段设计风格应该随着时代文化底蕴做出相应的转换。材料、工艺发展就是在全面映衬时代精神价值基础上拓展出的富有应用性特征的教学成果。

2.2家居课程创新规划模式研究

案例教学运用能力强化作为本位思维端点,为家居课程设计活动抹上一道绚丽光彩。目前细化教学流程表现为:第一,标准案例的选取。家居课程核心验证指标在于参与者实践应用能力的拓展,其间对于案例体制类型也产生全新界定要求,教师必须在备课前期依照整体培养动机、教学大纲以及期限要求进行学生兴趣对比验证,确保后期筛选的案例材料充满辅助功效。第二,运用案例实现创新课程理念导入目标。良好地导入流程能够适当激活学生对于家居课程的感知兴致,教师有必要在介入正题前介绍目前家居布置状况,并将内部器具摆放原则与整天文化气息延展方向陈述,令学生由衷产生爱慕之意,愿意在今后长久学习道路上坚持不懈。第三,抽象理论知识的有机剖析。针对特定案例进行系统解析,是为了启发学生自行验证个人观点,透过抽象感知情绪体会家居环境的独特韵味,愿意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使其能够自动摆脱日常工作、人际交往的烦恼情丝,真正享受完美生活的乐趣。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案例深入剖析而形成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掌握得更加牢固。在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选择教材“典型案例专栏”中(或另外补充)的类似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室内设计理论观点展开讨论,在群体讨论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一堂课进展到这个阶段后,教学就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可以采取如下流程模式组织讨论:学生中确定一名主持人学生主持人引出案例分小组讨论(6~8人为一个小组,形成小组意见,推荐中心发言人)班集体辩论(学生主持,必要时也可分正反两方,每小组派一个作中心发言,小组其他成员自由补充)学生主持人小结教师归纳,总结提高。

3实施家居课程案例教学渗透策略环节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补充

3.1全面维系既定知识架构的系统性

单位学科都具备完整的衔接体系架构,教师在讲解家居课程内涵过程中切不可断章取义,案例分析要更加全面,保持与社会人民家居理念高度衔接能效。

3.2高度重视课堂组织形态的多样性

实施案例教学策略过程中,包括上述强调的组织格式之外,还要督促学生进行自由分组讨论,依照阶段教学目标以及小组人员数量拓展基础知识内涵的灵活掌控局面。

3.3适当加强学生综合成绩评价意识

目前尽管有的装修,注意到了利用材料质感的判别划分室内的空间,但由于选择材料不当,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例如,有的用餐区域铺设了地毯,就会带来难以清洗油污的麻烦。教师必须及时透过实际案例以及书面报告分析等细节入手,令学生积极补充个体综合成绩水准,依照特定比例标准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目标,进而为其日后专业等级地位提升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4结语

家居空间设计本身蕴藏着一定的综合、应用以及实践性能,案例设计活动从中产生必要的辅助解析功效,并且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感知兴致与跟进动力,为后期各类专业人员输出目标实现灌输充分适应活力。相信长期坚持标准案例渗透式教学理念,广大师生之间必然能够建立和谐交流机制,真正将家居课程规范理念彰显完全。

参考文献:

[1]彭敏.室内设计的时尚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J].艺海,2008,13(01):78-81.

[2]钟波兰.案例教学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0(04):85-89.

[3]周新军.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9(17):73-74.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CAD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Abstract:ArchitecturalCADcurriculumteachingmethodsdiscusse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teachingeffect,andcultivatetechnologyappliedtalentshas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paperexploretheteachingmethodofArchitecturalCAD,analysesthereasonsaboutwhytraditionalteachingmodeeffectnotwell,andfocusesontheteachingofthecasetoconstructandimplement。

Keywords:ArchitecturalCADcaseteachingteachingmethod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绘图已渐取代传统手工绘图方式,使用CAD绘制工程图已成为各建筑专业学生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寻找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以建筑CAD课程特点为基础,思考和探讨了适合建筑CAD软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1老师演示操作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建筑CAD强调实操性,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学生看似听懂了所讲内容,但课后操作却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采用播讲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和讲解,学生随即进行练习,操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可通过教师与学生或学生间的交流加以解决。讲练互动结合即顾全了整体进度和个体差异,又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2绘图流程与实际运用水平相结合

最初接触CAD时,学生对绘图的流程不熟悉,可利用工具菜单栏中的选项设置显示启动对话框,通过使用向导来完成绘图环境的配置。

当对配置绘图环境的基本流程所需有所了解后,学生即可从草图开始绘图,利用格式菜单进行单位及图形界限的设置。

当对整个绘图流程及相关绘图命令熟练掌握时,学生可建立自己的样版文件,即将图纸幅面、标题栏、会签栏、线型、字体、尺寸标注、图层设置、线型、线宽、图形单位设置等绘图环境保存为样版文件。直接从样版开始绘图,可大大提高绘图的效率。

3《建筑CAD》与《建筑制图》相结合

CAD绘图需依据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定。学生利用CAD绘图时,往往出现绘图思路不清、图纸不符合“国标”要求等问题。建筑CAD教学中,教师可将制图基本理论及时而有效地贯穿到建筑CAD教学过程中。

在CAD绘图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将《建筑制图》中的图幅、图线、比例、字体等国家标准与CAD绘图环境准备相整合,将绘图环境中需设置的图纸幅面、标题栏、会签栏、线型、字体、尺寸标注、图层设置、线型、线宽、图形单位等保存为样版文件。从样版文件着手绘图学生即提高了绘图效率,又熟悉并掌握制图基本知识,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

4案例操作与命令讲解相结合

4.1实施缘由

CAD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以命令讲述为主线,绘图实例为辅的,容易造成学用分离。学生虽然掌握了命令,但在实际绘图中不知如何应用命令,造成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中绘图能力的脱节。学生往往对绘制平面图、立面图等常见土木建筑类图纸的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下手。

案例教学法是将所学新知识隐含于若干个经典案例中,学生通过完成案例而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学生的应用操作量增大。

老师每次课程设置不同的案例,结合案例讲解相关的CAD命令。学生不是简单地学习CAD的命令,而是为了实际运用去学习命令,直接通过课堂运用来完成各种实际任务,学生绘制案例过程中,既熟悉了命令,也掌握了命令的实际运用,从而达到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CAD软件。

4.2案例构建

在建筑CAD教学中,案例的构建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传统的CAD教材中,某案例图形的绘制往往只用到少数命令或某些命令的部分功能,学生对CAD命令往往没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绘制其他工程图时很难灵活运用CAD相关命令。

为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构建出系统而完备的建筑CAD教学案例。教师在实际制定任务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合理的将案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所选案例既要贯穿本专业所需知识内容,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并提取案例所涉及的命令,进行归类及系统讲解和功能演示,使学生操作案例后能较全面掌握CAD的各功能命令,并灵活应用CAD绘制工程图。

4.3案例分类

建筑CAD的课程内容可分为:CAD界面简介与设置、绘图环境设置、绘图控制与显示、二维绘图命令及编辑命令、文字及表格、图层与线型、图块与属性、尺寸标注、图形输出。老师可围绕这九个内容来编定合理而完备的教学案例。比如:以一整套典型的建筑施工图作为案例来组织教学,通过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绘制,把命令的学习融入到案例讲解中来。

4.4案例实训

教师将案例绘图过程分步讲解,让学生分阶段完成任务,并巡视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将知识点和操作技巧传授给学生。在巡视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的画法。

教师以案例操作为驱动,学生以真实情景为学习环境,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独立完成案例绘制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领悟能力好的同学指导身边的同学,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点。

学期末阶段,教师设置有一定难度的案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与新学技能进行复杂工程的绘制,即巩固、加强和深化知识的学习,又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及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5结束语

随着绘图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建筑CAD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CAD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本文关于《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有着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繁臣.AutoCAD2010基础教程[第一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谭建豪,章兢.AutoCAD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年01期

[3]杜洁,王平诸.AutoCAD在工程制图中的几点使用技巧.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4]生林萍,浅谈提高AutoCAD作图效率途径.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作者简介: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5

关键词:物流专业案例教学组织程序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在担任哈佛法学院院长时提出来的,后来经哈佛商学院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因而为人们所熟知,并逐渐演变为哈佛的一大办学特色。这一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传播、借鉴和效仿,影响甚广。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

案例教学法是以实现特定教学目标为前提,由教师组织和策划,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案例材料,把学生带入案例所刻画的情境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对所给案例材料进行细致咀嚼,把案例中所体现的问题找出来,然后进行思考、讨论,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对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办学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与普通高等学校合作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近几年,独立学院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批准设立物流专业始于2001年,此后我国各大高校掀起了物流专业的办学热潮,但与此不相符的是,各大高校在物流方面的办学质量一直没有突出成效,而独立学院基本也是照搬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营销学、管理学、工程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而物流的功能又极其丰富,包括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多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围绕课堂、侧重理论,根本无法深刻和形象地将真实的物流展现给学生,就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了。但是完全把学生带到物流现场去学习,不仅没有成熟的现实条件,而且忽略了对学生物流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对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或许可以帮助独立学院找到办学的突破口。

(二)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高考成绩在二本B线批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纯粹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抛过来的知识,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便不复存在。针对独立学院生源的特殊性,采取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好处。

第一,有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师生之间可以双向交流,其教学方式是开放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借助案例讨论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第二,加强学生对物流专业知识的整体认识。一个案例体现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对所有知识要有一个全面而且系统的认识,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融会贯通。

第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除了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还要在限定的案例情境中独立地思考、分析、解决相应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极大好处。

二、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组织程序

(一)课前做案例教学的准备

1.案例的选择

这是案例教学法开展前最基本的准备工作。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是否顺利有赖于案例的选择。案例既要真实可靠,客观新颖,又要与学生的总体能力相适应。通常,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的选取要尽量地贴近生活。目前,大多数在教材、期刊、互联网上出现的物流案例基本上都是所谓经典案例,主要围绕一些知名企业讲述,例如沃尔玛、宝洁、海尔等大型企业。一方面,在资料上关于这些企业的物流环节大多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实施过程,无法展现这些企业的原貌。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虽然有知名度,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无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尽量选择时效性比较强的案例。近几年,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技术日新月异,在物流环节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而在教材中出现的案例大多数发生的时间较为久远,一般在2年以上,甚至还有一些时间在10年以上,严重与现实脱节,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没有太多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没有探讨的必要性[1]。

第三,案例的内容要精练。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案例内容上不宜太抽象,以免学生无法理解案例的真实意图,也不宜长篇大论,以免信息量太大,而增加研读案例的时间。教师有必要对搜集的案例信息进行梳理,合理精简,突出关键信息,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第四,案例的难度要适中。案例所设问题如果过于简单,学生通过书本或者互联网就能找到理想答案的,则没有讨论的必要;如果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则学生感到困惑,案例教学法无法顺利开展,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教学效果。

2.学生课前准备

由于课堂中组织案例教学的时间有限,为了增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提高课中案例教学的效率,一般建议教师至少提前一周的时间把案例的相关材料发送给学生进行阅读,在此期间,学生可以熟读案例的相关内容,了解案例所述对象的基本情况,查阅与案例相关的其他材料,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可以事先做社会调查。

(二)课中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在正式进入课堂案例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案例材料进行公开展示,对案例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和介绍,就案例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布置学生课堂讨论的作业。经过案例展示、介绍后,则进入学生讨论环节。

案例讨论一般分组进行,每组人数在4-6个人为宜,小组成员尽量男女搭配,且在综合能力和性格方面要有互补性,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指挥、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讨论时,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踊跃发言,就案例所设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发言进行质疑或补充。案例讨论结束时,每个小组必须总结意见,包括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争议,然后由小组组长作为代表,向其他小组陈述本小组的解决方案。待所有小组阐述完毕以后,由教师组织进入自由提问环节,让不同小组之间的观点可以进行正面碰撞。通过讨论,去除不合理部分,解决方案经过不断修正,正确的结论也就慢慢地呈现出来[2]。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案例讨论的组织者,而学生才是案例讨论的主体,教师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而是穿梭于各个小组,观察、倾听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发言,当小组讨论出现困惑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当小组成员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时,教师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和激励。可见,案例教学过程对于教师个人的课堂组织能力有较高要求。

(三)教师点评和总结

在案例讨论结束以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讨论结果进行点评非常必要。解决方案是学生经过认真研读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以后得出来的结果,适当的点评对于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唤起学生继续保持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找出讨论结果当中的差距和不足,非常有帮助。通常,教师对于学生的点评主要是围绕分析过程的逻辑性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展开,并不直接评判讨论结果的好坏。这是因为案例讨论的取材虽然来自于真实的企业,但是从案例材料看,学生对真实企业不可能有全面了解,而且案例讨论的结果一般也难以拿到现实中通过实践验证,因此案例讨论一般没有标准答案。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案例讨论的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一方面,对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过程中的态度、行为、情绪等问题进行剖析,肯定表现突出的学生,批评教育消极懒散的学生,以确保下一次开展案例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对案例讨论的成果进行梳理,同时指出讨论成果中的不足,对学生指出来的表面现象进行升华,直指问题根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从案例讨论中获得的知识,使这些知识更加系统、准确。

三、独立学院在实施案例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目前,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年轻化的现象,很多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甚至一毕业就走向讲台,缺乏对物流行业的感性认识,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与组织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加强师资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合理地分配好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比例。虽然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对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是有要求的。学生如果没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认识,案例教学法也就没有办法顺利开展。因此,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应该要同步进行,二者不得偏废其一。

最后,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式教学,在实施这个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所有流程都是无法顺利开展的。而在在独立学院中,学生上课没精神,不愿意阅读,不愿意思考,不参与讨论,甚至迟到、旷课的现象都普遍存在,因此,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6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一、运用案例进行《管理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知识总体,深化课堂理论教学

管理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要对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为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就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其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从而逐步实现知识的有机结合,形成知识的总体,进而促进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在分析、选择、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对管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实现了问题与对策的结合,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

管理案例教学法促成教师、学生的身份都发生改变,教师成为组织者,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学生要学会分析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后还需要恰当的语言组织以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促使学生从接受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层次,进到消化整合知识和经验的层次,进而推进到应变和创新的更高层次,培育了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

3.案例教学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管理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管理效果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办事效率,而且还取决于管理者与人相处和集体工作的能力。案例教学始终将提高处理人际关系和集体工作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案例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锻炼、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各个小组在分析给定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又需要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合作,这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二、《管理学》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案例教学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案例素材

目前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成型的国外教学案例,二是国内著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这两种案例尽管具体明确,但因我国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无法全面准确理解案例背景,没能够进入到案例的情境当中,不能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展开相关分析,在进行相应分析、决策时要么凭空想象,要么敷衍了事。

2.管理案例教学师生互动不充分

由于受师生双方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和开展案例教学能力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一是师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偏差造成,从教师方面看,部分教师将案例教学方法等同于举例讲授法,片面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把自己当成案例的阐述者、相关知识的咨询者和纪律的维护者,从而影响教学互动性;从学生方面看,《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多开设于第一、二学年,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大部分尚未从高中学习情境中转换出来,被动学习倾向明显,很难正确认识案例教学这种更加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而影响到案例教学的互动性。二是师生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从教师方面来说,高校教师教学经验少、实践能力不强,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以及编写案例的能力,从而直接影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开展;从学生方面来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低下,同时因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案例情境的认知、理解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十分有限,也影响到案例教学的互动。三是高校管理制度的制约,如学时少,教师为保证理论教学的完成,导致学生参与互动学时不足,班级规模大,传统的教室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充分沟通交流及进入管理情境,影响了互动。

3.管理案例教学课堂发言掌控不当

课堂发言是全班信息共享,集中学生高质量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的过程,但因教师的掌控不当,导致学生发言过少、发言过差、发言过多、发言过当,从而没有达到集思广益、创造良好交流氛围的目的。

三、提高《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举措

1.明确教师角色,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在管理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主持人”,在案例教学开始阶段,教师要像主持人那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了解学习进程及操作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发言顺序和学习进度,促成讨论总是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形成热烈有序的讨论氛围;在案例讨论终结,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讨论的全过程作简要总结,为学生的案例学习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二是“导演者”,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应对整个案例讨论全过程进行严密而巧妙的监控与指导,教师通过导演的角色,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陈述自己的见解,什么时候评价他人的观点,无形地规定哪些学生发言,哪些学生不发言,从而影响全班学生的联动。三是“发言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发言人”,其发言要反映学生的整体意见,要对学生的思想“原料”进行加工简化,从意思到言语上略加修正,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整合,以求更准确、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思想。

2.做好教学准备,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案例教学的内容、重点及教学实施方法进行科学筹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就是了解案例的事实,分析相关信息,掌握案例情境和背景;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准备,即是对案例中的重要议题有所侧重,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重点;对教学实施方法的准备,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制订教学实施计划,明确一系列方法步骤,包括布置预习作业、时间安排、提问名单、课题的引入和物质准备,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

3.进行教学制度创新,为案例教学提供优质的环境

一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案例教学的时间,将案例教学环节单独作为独立课程开展,独立考核,培养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师;二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规模与场景,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模式,减小班级规模,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避免“搭便车”或“挤不上车”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室教学模式,尝试建立案例教学实验室,保证成员间充分交流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案例中管理角色的认知。三是科学开展管理学案例教学,即有序开展案例教学,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的逐步增强案例难度,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教师工作重点由最开始的引导启发甚至是点名提问逐渐转移到纪律维护、咨询与点评方面,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去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保证每一次案例教学课程的开展都有着严密的流程与要求,案例布置阅读、材料的收集、团队成员的交流讨论、课堂讨论、教师点评、形成书面作业考核,促成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着明确的任务角色,从而其参与度更高,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7

一、网络教学交互的内涵及类型自网络教育出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内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国外学者方面,澳大利亚学者Sims认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是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必要和基本的途径,对于成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个人探究具有潜在价值气他强调了交互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提出交互所具有的具体表征。美国学者Damarin认为,所谓交互作用,是指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特定活动,包括阅读、思考、回答、寻找、操作、使用、构建和创造等[2]。

国内学者主要从交互的要素和交互过程出发,对交互的内涵进行界定。陈青认为,交互是远程学习者与所有远程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其中包括远程学习者与学习材料、学习支助组织(包括辅导教师、顾问、行政管理人员、机构设施等)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气梁斌认为:“交互作用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一种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4]笔者认为,结合网络教学的特性,交互的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学习者、教师、学习资源和交互环境。

也有学者根据活动的主体、客体关系,把交互分为教学性交互和社会性交互。教学性交互是指发生在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在网络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学习者与教学内容、学习者与网络界面之间的交互。社会性交互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网络环境下借助电子邮件、聊天室等交互工具,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社会性交流与协作。由此,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者与网络界面的交互。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首先发生交互的是课程的网络界面,这种交互不但能引起学习行为,而且还能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所以界面的设计需要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2.学习者与教学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是网络学习的主要环节。它以学习者对教学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是所有教学过程的基础。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是相分离的,所以学习者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进行交互,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自身认知结构的改变。

3.学习者和教师的交互。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学习者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发生。通过交互,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实现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控制,及时按要求调整学习状态,而教师也可根据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4.学习者和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是网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交互形式,它既可以是两个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多个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者通过网络协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以提高学习水平。这种互动不仅能实现知识的共享,又能增加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减少学习者的孤独感,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网络教学案例库的特性

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在于它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案例库是将教师案例资料、学生开展案例讨论、教师给予考核评定的全过程融于一体的教学支持平台。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案例库,它具有以下特性:

(1)案例表现形式多样。传统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料,多用于面授课堂的案例教学,所以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来呈现案例事件的发展过程。而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库支持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但由于网络案例教学是教与学分离状态,所以案例库中的素材则一般需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让案例素材更加生动具体,这样将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案例内容并开展后续的交流互动。

(2)支持案例学习的灵活性。受面授课堂案例教学课时安排的限制,以及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学习者往往对案例的讨论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个体之间的学习效果差异较大。而在网络环境下,案例讨论能摆脱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多方位地搜集案例学习中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共享,并且在教师的点评和引导下,拓展案例分析的广度和深度。

(3)保证考评的全面公正性。在传统课堂案例教学中,一般采用小组的形式开展案例讨论,并根据小组报告对小组成员给予成绩评定。由于在小组讨论与报告撰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习者搭便车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考评结果有失公正性,降低案例讨论的学习效果。网络案例库可以为每一个案例提供交流互动平台,记录下学习者全部学习交流过程,为教师最终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提供支持。

三、基于网络教学的案例库交互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基于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将理论融通于实践,工商管理案例库恰好能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服务,并通过案例库将一些较新的案例内容补充进课程,弥补理论知识部分时效性方面的缺陷。通过网络支持的案例教学,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取更大的有效性,促进教与学的多方交互与沟通,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案例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库特性,要求案例库不仅要包括案例资料信息,而且还要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提供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相互之间良好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交互环境。这就需要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的交互要素出发,围绕学习者、教师、学习资源以及交互环境进行合理的交互设计,实现工商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教学目标。

1.学习者与网络界面的交互设计

网络界面是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第一环境,学习者是否适应网络界面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后续交互发生的质量[5]。所以良好的界面设计可以给学习者带来轻松、愉快和成功的感觉,使学习者集中精力于学习过程和相互间的交流上'

在网络案例库界面交互设计中,首先,界面整体设计要友好、布局合理、简洁美观。当学习者打开界面进行学习时,能快速清晰地了解页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选择他们需要的内容。在页面色彩的运用上,一方面,要选择色彩明亮且能引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色彩并合理搭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案例所属的不同的工商管理课程方向选择不同主色调。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择不同的主色调,不仅可以缓解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同时还能够帮助学习者明确案例类型及案例分析视角。其次,界面的导航系统功能要清晰。学习者在使用网络案例库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导航系统以方便地搜寻所需要的学习内容,能在任何时候准确地确定目前所在的位置,了解当时浏览内容与其他内容在结构上的关系,而不至于发生迷航现象。网络案例库的导航系统可以根据案例的不同类型采用树状的结构设计,使学习者能以简单的方式跳转到所需要的部分,而且导航定位要快速方便,可以对上级目录进行快速切换,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学习。再次,案例的表现形式应该多样化。由于网络教学交互的异步性,仅采用单一的文本形式案例界面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习者进入案例学习。综合运用案例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体,能使案例界面形象生动,有助于学习者加深案例理解,开展案例讨论。

2.学习者与案例教学内容的交互设计

任何教学过程的交互都是以学习者与教学内容的交互为核心的。学习者通过学习教学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产生交流,加以选择同化,才能形成新的认知和态度。因此,案例教学内容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学习者与案例教学内容的交互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网络案例教学要注重对学习者案例自学过程的引导。在网络案例库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学习向导,将网络案例库的结构体系、案例学习路径、学习工具、学习方法等,以录像视频的方式介绍给学习者,帮助他们快速进入案例学习过程。

在网络案例教学交互过程中,案例素材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案例素材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到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交互的广度和深度,并直接影响案例学习的效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案例素材的选择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在案例素材中,国外案例较多,国内案例较少,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企业制度的差异,国外的案例素材往往使得学习者无法进入案例情景,找不到真实感,更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采编案例素材时,应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多选用符合我国特色的工商管理案例。

由于远程学习者多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业人,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案例展开分析,但是大多数的学习者会受到工作层级及能力的限制,对于案例的分析往往视角较为单一,对综合性较强的案例难以把握。因此,在采编案例时,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案例,案例文本的表述应尽量简洁、精炼。此外,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一些案例素材所涉及的企业发展状态、模式也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不断跟踪,充分利用网络案例平台的优势,及时更新案例资料,建立动态教学案例库,帮助学习者树立案例动态分析意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注重设计学习任务和创设问题情景,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在线测试来检测学习者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导学习者对案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注重引导,并给予相应的学习评价。这样才有助于培养锻炼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提高案例学习质量。

3.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设计

在网络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教师要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引导,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解决学习者遇到的问题,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及反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发表个人观点;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

4.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设计

在网络案例教学中,除了教师对学习者的引导和指导以外,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与沟通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具有实践经验的成人学习者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力会比一般学习者强,通过精心设计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旨在使学习者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也可以促进案例教学的务实性。

5.交互工具设计

网络案例教学中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交互工具。在选择交互工具时,可以设计聊天室、视频会议同步交互方式,也可以设计电子邮件、网上公告板、网上论坛等异步交互方式。此外,案例库中的交流区域不仅可以根据案例需要在每个案例中设计讨论区,还可以根据讨论的对象设计学习者交流区、师生互动区,使教师、学习者和案例之间全方位的交互沟通得以实现。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1篇8

关键词:CDIO;教学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案例设计

长期以来,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强调语法知识,轻视设计、编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工程经验的积累。大部分程序设计类课程相关教材、实验指导书以及教学参考书中的案例设计以辅助讲解语法规则为目的,案例虽简单易理解,但无益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从我院几年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效果反馈以及跟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虽然系统地掌握了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但不能很好地完成后续实践课程与各级软件竞赛中原型系统的开发。因此,我院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思想,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龙头,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案例的设置策略与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在具有较强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的案例的学习与实践中,学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积累了必要的开发经验,培养了工程能力。

1CDIO工程教育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末,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教师着手在小范围内探讨如何能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开始推动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教育改革计划。1999―2000学年,MIT开展了小型的预研究。2000年10月,MIT联合瑞典3所大学,合作组成跨国研究组,启动CDIO工程教育改进计划[1]。近年来,国内包括清华大学[2]、中南大学[3]等在内多所高校关注CDIO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专业与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CDIO的观点是教师在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真实世界中的系统与产品过程中教授工程原理[4]。

课程改革是CDIO四大主题之一[5],也是学生学习构思与设计复杂系统相关知识、技能的重要保证。CDIO的课程改革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工程类学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完整的知识、技能以及意识体系;如何改革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CDIO提出了包括一体化课程设计(IntegratedCurriculumDesign)、设计―实施经验(Design-ImplementExperiences)、建立工程工作区(EngineeringWorkspace)等一系列措施[6]。其中设计―实施经验是CDIO计划的主要特点,也是实现一体化课程的最重要措施[5]。本文借鉴设计―实施经验的基本思想,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设计原则与方案。

2教学与实验案例的设计原则

2.1案例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长期以来,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师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规则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与实验案例的设计,案例虽能够清晰地描述相关语言的语法规则,且简单易实现,但无益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能力、经验和钻研精神相对不足。

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与领域,这为教师进行教学与实验案例的选取提供了大量的资源。选取真实的并正在得到广泛使用的软件应用系统作为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现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累领域经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学生浪费大量时间学习相关领域知识,教师应尽量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领域及其应用系统。

2.2案例的难度适中

选取难度适中的案例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如果案例太难,结果很可能是教师成为设计者与重要环节的实施者,学生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施工作。相反,如果案例太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建立面对挑战的自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学科基础、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案例难度。

2.3案例应用的多样性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在教学与实验环节,学生需要接触到多个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教师应注意尽量选取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不同类型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经验。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院同学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修完数据结构,并同时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因此,在案例选择时,我们在网络应用、图像处理、管理系统等领域都有涉及。这种方式既契合了CDIO强调的多门课程内容与能力的交织[6],又在平时训练中帮助学生融合贯通学科知识。

2.4案例的可扩展性

教师选取与设计的案例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能够不断地改进与扩展功能。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院在低年级同学中开设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能够完成的原型系统功能比较简单,但随着专业知识与工程能力的不断积累,学生可以在后继的多个实践课程环节中不断完善原型系统,优秀的作品可以参加各类软件设计竞赛以及申请软件著作权保护。

2.5案例设计开发过程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现代软件开发是一个有标准可依的规范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与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规范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因此在案例的选取与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取各类文档齐全、编码规范的案例。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过程开展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并借助于目前软件业主流工具软件完成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阶段的任务。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应指导与监督学生按照规范流程完成系统设计开发,并将规范性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3教学与实验案例的实施方案

基于上文提出的基本原则,我院制定了一套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实施方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我院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基本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项目等多个环节。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开放实验项目一般设置在三年级。时间上的跨度为案例设计、开发、改进的延续性提供了条件。

3.1课堂教学环节以案例贯穿基础知识,训练工程思维

由于学生是在课堂教学中首次接触相关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开发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环节中选取的案例是几个环节中相对简单的。需要说明的是,课堂教学中选用2~3个案例同时展开,以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课堂教学按照需求分析、系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软件开发流程展开。除集成开发环境外,课程还借助于RationalRose等软件业主流工具完成案例的设计与测试,在课程展开过程中,补充必要的UML、测试等知识,这种基于问题的课程组织形式已经在丹麦奥尔堡大学[6]等多所院校得到成功的运用。

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们在案例的设计与编码过程中穿插讲解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C++语言的语法规则与编程规范,并以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的规则与规范,该提纲也是学生在设计与编码过程中查询的技术手册之一。在案例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当一个功能模块具有多种实现方案时,我们采用课内讨论,课后分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各种方案的优劣,并借机向学生介绍典型的编程模式以及相关参考资料。对于一些经典的编程模式与常见编程错误,教师会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效果远好于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点传授。

3.2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环节中引导与鼓励学生“模仿”工程设计开发过程

课程实验环节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第一个环节。在实验环节中,我们将同学分为5人一组的团队,团队内的同学需要充分交流,协作完成各阶段工作与相关文档。每个班给出3个实验选题以供选择,在案例完成后,我们安排在全班范围内对相同选题的团队作品从规范性、有效性、实用性等多个方面讨论评估,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加深了学生对工程规范、设计方法的理解。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周时间完成一个选题的设计与实现。与实验环节不同的是,课程设计选题难度、广度高于课堂教学与实验环节,团队之间的选题不能相同。团队内分工协作更为规范,小组长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制定项目进度,分配与协调组员工作。课程设计环节培养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项目开发过程的认识。

3.3通过开放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创造性

开放实验项目的案例设计要求紧跟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开放实验项目同样以团队方式完成,人数不限,时间控制在2个月内。在项目开展中,激发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开发已有应用的新功能、改进已有算法或设计模式等。对于比较好的作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软件设计比赛。

4结语

我院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实验案例的改革已开展了一段时间,从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看,90%的同学给予了肯定意见,80%同学认为调动了学习主动性,90%同学认为有助于工程能力的培养,80%同学认为程序设计能力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熟悉使用多种工具,学生的实验选题多样,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法兼顾全部同学的情况。其次,团队的实验容易造成部分惰性较大、程序设计能力差的同学“坐享其成”的情况。最后,现有的成绩评估体系不能完成适用于新教学模式的考核。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改进实验指导方案,保证实践环节的学习效果,并探索新的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2]郝智秀,季林红,冯涓.基于CDIO的低年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36-40.

[3]胡志刚,江林,任胜兵.基于CMM的教师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26-31.

[4]KFBerggren,DBrodeur,EFCrawley,etal.CDIO:Aninternationalinitiativeforreformingengineeringeducation[J].World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ucation,2003,2(1):49-52.

[5]JBankel,KFBerggren,KBlom,etal.TheCDIOsyllabusCacomparativestudyofexpectedstudentproficiency[J].European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3,28(3):1-26.

[6]EdwardCrawley,JohanMalmqvist,SorenOstlund,etal.Rethinkingengineeringeducation:theCDIOapproach[M].NewYork:Springer,2007:77-129.

DesignandImplementofCasesUsedinProgrammingCoursesBasedonCDIO

CAOYingying,ZHULicai,CAIChang’an

(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Yancheng224002,China)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9

1.1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法

学者赵洪[2]提到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有三种: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性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其具体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如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等。上述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观点指出了案例教学法本身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典型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Case)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开展案例调查研究,进行基于案例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1.2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案例研究性学习中的案例来源可以是教师给定的,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完成的课题或项目。依据案例的来源,案例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基于给定的案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二是基于案例(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第一种基于给定的案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这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教材中的个案信息有限,不可能包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就使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缺乏对企业所有问题的全面了解,所作决策难免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案例分析的现实可操作性。第二种基于案例(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基于案例(项目)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对教师给定的案例进行拓展性的研究性学习,由此克服第一种传统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拓展研究,最后在课堂上呈现。或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和课题或项目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后成果在课堂上呈现、分享、讨论、评价。笔者认为第一种传统基于案例问题的学习,学生没有参与到对案例或项目的研究全过程,因而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张利荣[3]认为“基于项目(课题)的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习”相比,“基于项目的学习”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第二种是一种能让学生更深入全过程参与的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种模式的缺陷。笔者认为案例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的结合。第一种可以作为第二种模式开展的铺垫,先经过基于问题的案例研究学习再过度到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习能力有限的高职生来讲不失为一种更适应的方式。

2高职教育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1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2.1.1高职教育内在改革和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丘莉等指出在中国较为普遍的传输式教学模式的培养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特别是地方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急需培养、能力亟待提高。地方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容乐观,团队协作能力不足,持续改进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缺乏反思精神。这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核心问题[4]。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这种教学理念所关注的是知识客体而非学生主体的发展。高职学生需要通过新型的教育方式来启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态度、思维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反思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可持续发展能力。2.1.2符合高职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宋良杰[5]指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卢森费尔德在1998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应用性学习和工作倾向的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表现平平,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却常常取得“令人惊奇”的优异成绩。基于此,研究者们建议这些在传统课堂中表现差的学生应该更多地置身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中。受国情影响,上高职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差(至少是高考成绩较低),他们可以从PBL(基于问的学习)中获取比本科院校学生更多的利益。高职学生学习成绩差跟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有关。而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就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或任务项目导向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目标明确,也有助于唤醒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另外研究性学习通过协作交互式的学习系统可以让学生通过和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达成目标,会刺激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很多,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案例或项目本身就包含具体实际情境,把理论知识蕴含在具体的案例或项目情境中,可摆脱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平白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可以说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实则融合了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学习法及项目任务导向法特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案例教学真实地反映现实,具有说服力和现实的教育意义[6]。案例本身是来源于企业实践或模拟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尤其对于校企合作程度不高的高职院校,案例研究性学习不失为校企合作实践性教学不足的补充。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媒介,案例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研究创造能力,这些素质是学生今后在职场上所应有的创造性素质。

3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挑战

3.1教师的自身挑战

案例往往包含着跨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再加上研究性学习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较完备跨课程的知识结构,要有丰富的教学组织、领导技能驾驭案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要善于融会贯通启发学生积极大胆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如《一家饺子馆的物流案例》,虽简短,案例后面的思考题主要是涉及需求的波动、需求与供应的平衡。但如果细细挖掘,可以挖掘到配送、供应链、信息技术、营销、采购、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从案例中盘活与获取更为实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教师要应对角色的变化挑战———从课堂主导者成为课堂指导者,从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到指导学习,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如何组织好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过程也是很重要的。放权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学生由于主动意识及分析能力的欠缺造成配合度低下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情况规范教学流程、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和评价、调动启发指导学生等工作难度很大。

3.2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素质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素质包括研究性学习认知、知识与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目标、动机意识与能力、学习方法不容乐观。在个性特征方面往往表现为懒惰懈怠、缺乏毅力与自我控制力、认真负责态度,被动消极。不懂得利用学习资源,不讲究学习方法。在以团队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会产生责任推卸、搭便车现象;或产生对成绩无所谓毫无学习动机这种极端现象。因此,如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题。

3.3研究性学习资源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包括现成教材案例的适用性及研究资源的可得性。教材中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可挖掘性、适用性影响着案例学习。现有一些教材案例时间过早,过于陈旧,无法显示动态发展情况;或者过于浅薄,不典型、针对性不高、可挖掘性不强,这样案例食之无味,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影响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另外,高职院校能否为学生提供方便丰富的文献资源,也会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4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组织系统———以《物流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为例

4.1《物流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与特点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是物流专业的一门课堂实训课,是基于案例分析与研究的实训课程。换句话说它是以案例作为载体而驱动研究的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目的是通过案例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例,学以致用,最终加深对理论的了解,掌握理论的应用。同时帮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增长对行业、企业等实际经营见识;并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处理资料的研究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式的合作研究可以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2该门课应具有的特征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课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实践、开放、互动合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1)自主性: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仅起指导启发作用。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包括选择案例或项目,计划题纲,收集整理分析处理资料,完成报告、呈现资料,回答、评价整个过程,强调学生参与自主。通过放权给学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实践性:案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表现在案例是来源于实践,学生可获得间接的实践体会。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参与案例研究性过程。学生参与选择所要研究的对象,完成项目的设计,并进行资料的采集、整理、处理、呈现、分享讨论、评价。这些工作原来主要由教师完成改变为由学生完成,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意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大程度调动出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开放性:教学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放性。第一、学习空间开放性。打破课堂的束缚,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课堂之外的地点开展项目研究。第二、教材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生要善于利用教材及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源辅助研究,包括图书馆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等。第三、学习合作主体的开放性。学生的合作不再是单纯的师生之间,而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所调研或实践的组织等。第四、教学理念开放性。教师要由主导型向指导、支持、启发的导师转型。学生要开放学习心态,通过自我研究与合作开展学习。第五、答案的开放性。打破教师固设的标准答案模式,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目标是开启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打破条框限制,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心理与思维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第六、评价的开放性。打破教师统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基于自评与同学的评价,评价也是思考的过程,通过评价客观了解各组的优缺点,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感觉,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学的开放性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与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与任务。(4)合作互动性:案例研究法可以采用个人和小组两种形式结合,以小组模式为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强调在团队互动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互动分享想法、经验,碰撞思考,执行并完成任务。这种互动合作包括学生与自己的互动合作、小组内成员间分工协作、小组之间陈述小组与非陈述小组的互动合作、各小组成员与教师的互动合作和各小组与学习资源的互动合作等。

4.3基于案例的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系统要求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篇10

关键词:勘查技术;案例式教学;案例资源库;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64-03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在《华盛顿协议》会议上被接受为该协议组织的预备成员,也是被该协议组织接纳的第21个成员。我国将在两年后即2015年通过《华盛顿协议》秘书处指派的正式成员代表对我国转正申请进行考核。为了快速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将派出专家对我国高校中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进行检查,检查的核心就是专业是否实施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因此,为了实现成果导向教育,迫切需要在思想理念、培养模式、评价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教学改革。本文在我国工程教育将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案例式教学法的现状及特点

1.案例式教学法的现状。案例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完整、可借鉴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1970年的哈佛大学法学院。自20世纪20年代起,案例教学法因其基于实践经验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已成为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学、法律、经济学和教育学等领域教学培养的基本模式。因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具有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扎实的地学基础知识的特点,故该专业教育培养的案例式教学模式与其他工科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据已有文献表明,关于案例式教学法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的应用还鲜有报道,故将案例式教学应用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教学研究意义。

2.案例式教学的特点。案例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并对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达到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或者数个案例引导,自觉参与到问题的界定、分析和解决的教学方法,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案例的实践性。在案例式教学中,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它没有直接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讨论得出个人的判断并做出决策,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并解决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弥补学生在实践上的不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匮乏的缺陷。②案例的典型性。就是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够揭示出一般事物的共性,使学生通过此类案例的教学能够有所领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③案例的启发性。案例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师运用案例,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④案例的互动性。案例式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不仅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还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了整个课堂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⑤案例的真实性。案例在选取过程中不是个人想象与虚构的内容,应符合现有的课程理论,每一个案例应该都是来源于实际的案例,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⑥案例的时效性。由于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工程上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工艺和材料,因此一个能反映当今最新技术的案例才能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分析,否则,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因其具有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独特功能和效果,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接受,但在实际运用中,尤其是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应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应因课程而异。案例教学法自从成为法学教育学院化的产物以及其日益成为工商管理学科所流行的教学方法以来,因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学生具有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地学基础科学知识、宽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坚实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技术管理和合作交流综合素质。而前面的地学知识与工程专业能力培养均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论性,特别是地学中的《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以及土木专业基础课中的《工程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学科。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案例式教学在这些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中是不尽适用的,它极其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模糊或混淆,学生很难掌握较强的地学知识以及宽厚的土木专业基础知识。另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既无社会阅历和专业经验,又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如果提供综合性强的案例,他们将因无从下手而感到沮丧,难以获得理想的案例式教学效果。反之,对具备一定的地学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开展案例式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地基处理》课程为例,该门课主要介绍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应范围、加固机理、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等内容,而涉及到的计算理论主要是复合地基方面。该门课采用案例式教学,让学生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技术可行、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的比较,能够达到学生掌握该门课的目的。

2.教师在案例式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或者研究所一毕业就进入高校执教,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的教学能力与案例式教学的训练,严重限制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熟练的组织能力、启发与引导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而大多数教师在案例式教学中仍习惯以教师在课堂中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和控制着从案例背景介绍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案例讨论的全过程,学生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被动地参与案例讨论与分析。

3.学生的主体性不强。一方面,学生对案例式教学模式不够熟悉,导致对于自己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及承担的角色缺乏清晰而充分的认知,严重影响了案例式教学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及展示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案例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果制约了学生在案例式教学中的互动性;最后,很多同学对案例课重视度不足,认为案例库是理论知识学习后的一种调节,表现为在课堂上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以上各方面都影响了学生在案例式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

4.资源共享的案例资源库亟待建设。案例是案例式教学法的灵魂,其选择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案例式教学法成败的关键,且优质的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前提性条件。从我国开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校来看,因受案例资源需要持续更新、案例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等因素的制约,至今尚未出现可以面向各培养单位开放的案例资源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已有的案例零散,采编水平不高。教学案例都是由任课教师基于个人的喜好或者科研成果来开发和制作的,学校较少组建学科团队或专门的开发团队来开发;第二,案例来源渠道过窄,实践性不强。案例主要来源于任课教师根据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相关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和加工改编而成,或者是由任课教师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或者去企业实地调研、访谈,结合企业的背景和相关资料采编而成。前者因受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保密性等制约而使得案例的采集面十分狭小,后者因其信息来源脱离了企业的生产实践而使得案例实践性效果大打折扣;第三,案例编写难以得到认可,积极性不高。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建立配套的案例编写的激励机制,教师开展案例编制未能在教师年终考核或者职称晋级评定时得到认可,使得教师宁愿开展学术研究和,而不愿意参与教学案例的编写和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第四,案例私有化明显,案例库共享性差。因现有的教学案例主要是基于任课教师个人的兴趣或者需要而开发完成的,基本为某些任课教师个人专属的教学资源,很难达到案例资源的共享性。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对策

基于案例式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中存在以上问题,根据案例式教学在国内高校相关专业实际应用中的已有经验,并结合案例式教学在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改成果,得到了如下对策。

1.率先开展案例式教学在相关课程中的试点工作。结合作者申请的安徽省教改项目,率先在实践性强的相关课程开展案例教学试点,如《地基处理》、《桩基测试技术》、《建设工程监理》、《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等实务性强的课程。鉴于这些课程中有些在国家各种职业考试资料中就存在了案例分析题库,因此具备了相对丰富的案例库资源,可考虑在这些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的试点。

2.提升教师能力。虽然我国运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在逐渐增多,但是因缺乏训练有素的指导而限制了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因此,建议从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老师案例式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首先,加强青年教师案例式教学的培训与培养工作。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熟练的组织能力、启发与引导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这些素质与能力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运用、实践与改进才能得到提升。其次,增加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除了优先聘任具有工程经历的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或者直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外,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每年还重点选派1~2名青年教师到国内大中型企业挂职学习。再次,为了体现学校和院系对案例式教学库编写的鼓励与支持,学校将教学案例库作为老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业绩之一。

3.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案例式教学,改革过去以期末卷面成绩作为各门课最终学生成绩的方式,采用平时案例课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判定的方法,按照我校新制定的2015版教学计划精神,建议专业课程应注重过程评估,评估内容需要精心设计,多种评估方式并存,当条件成熟时,某些专业课程的期终考试(笔试)比重可以不超过40%,具体由老师或课程组决定,这为学生主动的案例式学习提供了有利保障。其次,教师在案例式教学中,应当始终对学生保持鼓励与肯定的态度,即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其在案例分析中做得好的部分应得到教师的支持与肯定,对表现不足的部分应提出并指出学生未来需加强的方向,切忌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的不足。

4.构建案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平台。借鉴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案例式教学共建共享平台的宗旨:即“立足资源建设、植根教学改革、动态管理、共建共享”。本平台建设也将致力于推动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综合创新,面向全国高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与案例教学活动相关的资源服务。首次平台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学校教学费用的直拨,或者通过学校、省级或部级的教改项目费用的支持。平台建设后将借鉴当前欧洲较为流行的资源共享模式和运作机制,即采用会员资源积分制:一是鼓励老师和学生申请加入该平台会员,鼓励会员只需注册、提交相关达标案例、发表教学心得、使用“在线课堂模块”等,即可获得相应的积分。二是通过案例式教学研究中心提供给案例编写者统一的案例编写规范和案例资源研发标准,以动态激励的方式实现案例资源库的滚动式添加和共建共享,同时给案例资源提交者自动获得相应积分的奖励。三是通过以积分免费换取案例库的案例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案例编写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案例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加快案例资源的滚动式添加的速度。四是通过案例库共建共享的平台建设,可以对过时的、不符合现行技术规范的案例实现更新,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获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知识提供了途径。

四、结语

结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化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案例式教学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除了教师重视案例式教学经验的积累、案例式教学资源库的编写以及构建案例式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平台外,还需要学生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充当配角的角色,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元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将有利于学科专业成果导向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慧荣.案例教学的方法论基础――以公共管理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9):72-75.

[2]杨朝霞.论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3(6):83-90.

[3]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管理专刊),2005:24-32.

[4]陈秀琼,杨高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96-98.

[5]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6):70-72.

[6]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7]尹子民,张彩虹.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10(5):93-96.

[8]杨洪志,毛永强.案例教学在篮球专选课战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7):106-112.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地方多科性大学来说,立足于本地生源,服务于本地的企业和社会,更需要操作能力强,动手能力出色的学生。然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而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因此,传统的物流管理教学方法亟需改进和创新。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强,强调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和学习去建构物流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认知结构。因此,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法

起源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相关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取材于管理当中的实际情境或者事件,由教师设定商业管理的情境,发动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情境的设定者,把握着整个案例讨论的发展方向,学生是讨论和参与的主体,通过教师对情境的设定以及引导,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和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转化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这种实践能力也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内涵。物流管理当中的案例教学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取案例

由教师按照理论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以物流行业实践为基础,在众多案例当中选取恰当案例进行背景介绍和问题的设定,明确案例的分析目标,建立清晰的案例分析线索。

(2)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5-6人,就案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般时间限制在15-2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由学生,由学生自己组织讨论。

(3)小组发言

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推举一人上台进行发言,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介绍,并允许其他小组就解决方案和分析过程展开提问,互相讨论。

(4)教师总结

小组发言完毕之后,由老师逐一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2.研讨式教学法

起源于德国高校的研讨式教学法,是贯穿于物流管理教学始终的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后,经由中国学者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已经成为教学当中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提高。研讨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选题

由教师根据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个课程架构的梳理,选取相关研究课题。

(2)学生选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基础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选取。

(3)形成报告

学生围绕选取的课题进行资料的查阅,文献的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报告。

(4)分组讨论

让学生围绕报告进行分组探讨,开展交互式研究。

(5)成果汇报

由小组推荐优秀成果,进行课堂汇报。

(6)教师评议

对推荐的优秀成果,由教师进行鉴定,在课堂上进行评议,对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升华。

3.结语

地方多科性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性非常强。文中介绍的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都是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独立探索创新,理论转化实践的应用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芳,朱伟.改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8期,2014.3

[2]黄立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

胡娟(1981-),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区域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余凌(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物流技术经济。

杨瑶(1983-),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

流体力学工程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流管理教学;运用研究;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合适的案例材料组织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和共同协作的场景进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更新,将其应用于物流管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物流管理作为高校中开设的新学科,其专业性和技术性都相对提高了物流管理教学的难度,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流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专业语言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而纯理论式的教学显然让学生无法对物流管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案例引入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对提高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有很大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2、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物流管理教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更加强调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逐渐熟悉实际中物流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全面的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不断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案例材料的收集、材料的运用和分析、方案的确定等都要求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充分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3、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教学的质量

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就是对教学的要求非常高,也更加注重实践性的教学,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主要开展的是理论性的教学。由于物流管理理论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很多学生无法提起自己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的教学,让学生对国内外物流企业有更多了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师生之间经验的交流让学生吸取了更有效的实践经验,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教学案例的准备

教学案例是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物流管理教学作为基本前提,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教学案例的选取尤为关键。案例的选择是比较困难的过程,例如国内物流管理教材中的案例大多不符合教学的需要、很多案例材料存在很大的缺陷、案例不够典型等都是教师选择案例时需要注意的。教学案例选择的主要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对案例进行广泛的收集和整体,案例教材、报刊杂志等都是收集案例资料的重要渠道;其次就是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案例的调整和修改,使其更高体现案例教学的特性;最后则是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进行有效的调查,根据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问题策划合理的教学案例。

2、有效的开展案例的讨论活动

关于教学案例的讨论活动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案例讨论活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执行。首先就是开展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提前将案例分发给学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案例,并且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作为讨论活动的基础;其次就是确定讨论活动的具体形式,例如是小组讨论还是辩论赛,这就需要根据教学案例的类型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讨论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则是讨论活动的具体开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调节活动的气氛,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的实现案例讨论活动的目的。

3、对活动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总结

案例教学是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方法,对案例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点评和总结同样是案例教学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也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相对来说教师对物流管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其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则应该就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点评,对案例讨论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汲取有效的经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案例教学活动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学生更加体会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加系统而全面的完成案例教学活动。

三、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这也是对物流管理加深理解的重要方式,案例教学法对物流管理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一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虽说不是物流管理教学的重点,但是理论教学是实行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案例教学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其二则是案例材料的收集,案例的缺乏是案例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首要前提,学校在案例的整理上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弥补案例教学法中存在的缺陷,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使物流管理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更加了解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海.完善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J].企业导报,2011,1(06):131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游泳安全知识范例(3篇)

    - 阅0

    游泳安全知识范文【关键词】昆明市;游泳场馆;安全事故;现状;发展对策0前言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现代健康理念下,游泳池是大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宝地。然而,意外事故威胁着人们.....

    游泳作文范例(3篇)

    - 阅0

    游泳作文范文在我苦口婆心,软硬兼施的说服下,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去游泳我一路高兴的小跑到游泳馆,虽然累得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我还是已最快的速度换好泳裤,戴上游泳镜,一头扎进.....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