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工程监理细则范例(3篇)

来源:

低压配电工程监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创新管理资源整合线损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58-01

1.线损管理背景

1.1线损统计手段落后,精细化管理先天不足。

线损人工抄表失真、缺乏有效闭环监督手段等弊端,线损人为调整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应有客观性,线损精细考核难以推行,现有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1.2生产、营销流程管理不顺畅,线损分析难触“短板”实质。

目前市供电公司线损基本处于业务切块管理状态,生产、营销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流转难以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有时存在信息流转不及时及信息丢失等现象,从而导致线损统计及分析失真,线损管理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线损统计结果难以真实反映线损管理的“短板”,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线损基础管理水平。

1.3管理体系不完善,线损考核难以深入开展。

多年来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采用分层管理、分级负责、逐级考核模式,取得一定的管理效果。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及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市供电公司来说,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执行层、保证层及监督层的不分离,导致线损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的统计口径不明确,导致线损考核欠公平。这也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线损管理模式进行再设计,提升线损考核的针对性。

1.4电量信息管理基本完善,线损精细化管理具备管理基础。

由于不断提升电量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营销MIS、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已陆续建成,对多种电量系统进行集成管理,对线损进行实时在线统计分析及精细化管理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2.线损精细化管理主要特征

2.1管理过程流程化

推行线损执行、保证及监督层分离,梳理现有线损管理流程,开展流程重组,形成自数据采集、基础资料管理、分析考核整改的一整套闭环监督的管理流程,实现细化责任、强化考核的目标。

2.2管理手段信息化

通过整合现有的生产营销电量管理系统,建设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及各项分析报表的生成,自动测算线损指标,开展线损的分压、分线、分台、分片管理考核。

2.3基础管理标准化

通过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开展基于省公司信息标准框架下的信息标准再设计,实现生产、营销系统信息标准的统一,开展自主网至客户资料的再梳理,实现基础信息的标准化。

2.4指标测算科学化。

利用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线损指标的测算模型,采集低压台区与10kV线路线损的理论计算数据、线损实绩数据,根据台区状况自动生成线损指标,实施线损“四分”考核,保证了线损指标测算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5分析考核逆向化。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线损“四分”的逆向式报表管理。部室管报表、考核,基层部门负责分析、整改。发策部使用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提取营销MIS、配变监测数据与电能量采集数据自动生成分线、分台区报表,通过WEB进行,分季进行考核,基层按月分解分台区、分线线损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分析与整治,保证体系负责安排与督促整改。

3.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办法

推进以有效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线损精细化管理,推进主网、城配网、农网基础信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流程化,实现各电压等级输入电量、输出电量、线损率与线损率小指标的精确统计。结合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开展各项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发现电网结构、线损基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降低管理与技术损耗,最终实现“以线损管理的信息化推动线损管理的精细化,以线损管理的流程化推动线损管理的规范化”的目标。推进原则:统一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

“统一规划”指的是通过实施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自主网至400V的分线、分压、分台、分片统计考核管理,有针对性地指导电网规划及节能降耗工作。

“抓住重点”指的是针对城配网多年来未开展线损四分统计的现状,重点针对城配网开展该项工作。

“分步实施”指的是按照线损的管理重点及管理难度,按照配变监测系统的普及进度,先主网再城网最后农网,分步推进。

3.1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完善的线损制度体系。

从管理制度入手,开展线损管理制度的系统规划,制订自技术线损到管理线损、自关口计量管理至自用电管理制度,构建起以电力网电力损耗管理办法为龙头,以线损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为基础,生产、营销管理办法为管理方法,以目标管理、业绩考核、线损“四分”考核办法为绩效评价工具的制度体系。

3.2构建责任明确、流程清晰、闭环监督的组织体系。

按照“三个层面,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发策部为线损的监督层,生技部、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为线损的保证层,县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市郊所、配电工区、变电工区、调度所为线损的执行层。

监督层:负责全公司综合线损及县公司综合线损指标的预警预控,负责线损综合指标的下达和考核管理工作。

保证层: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技术线损管理,营销部负责直供区域10千伏及以下管理线损的管理,农电工作部负责县公司线损管理工作。

执行层:负责各自分管区域线损的分析与整改工作。

3.3推进以“三包二挂”考核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三包二挂”即:“三包”指的是人包变,组包线,基层部门包台区与线路综合线损;“二挂”指的是低压台区与10kV线路线损指标与执行体系(基层各相关部门)的业绩考核与目标管理评价挂钩,与保证体系(生技部、营销部、农电部)的业绩考核与目标管理考核挂钩。

3.4推进生产、营销闭环监督的电网基础资料信息流转流程。

线损的正确统计,基础资料的准确、及时流转是基础,采用四种方法确保基础资料的完整及准确性。一是营业普查常态化:每季度开展一次以营销部为首、配电工区、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参与的配网基础资料普查,各基层单位定期自行开展营业普查工作,保证10kV线路、低压台区、抄表表本号之间的一一对应;二是线损分析实时化:每月定时召开线损“四分”分析例会(必要时可根据线损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变化随时开展比对分析),根据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内各项线损指标完成情况,有重点的开展专题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核对,组织重点区域的联合整治,确保线损指标在合理范围内;三是流程管理规范化:继续强化固定抄表日管理,强化变更流程的优化,确保营业变更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得到对应,实现各部门基础资料的一一对应,同时也减少营销人员的变更工作量;四是管理考核刚性化:为确保线损正确准确统计,我公司在强化指标考核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线损“四分”的过程管理。对各项流程的责任部门进行具体的界定,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专用户客户命名及表本号对应管理,配电工区负责台区及代维资产命名管理,调度所负责变电所设备命名管理,对于分析与核对中存在的基础资料问题,根据责任区,加强考核。

3.5完善以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逆向式报表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建立以配变监测系统、变电站电能量系统、营销MIS系统等为支持的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推行逆向式报表管理(将以前基层单位层层上报线损报表模式改为管理部室向基层单位反馈自动生成报表模式)。逆向式报表管理确保了线损的准确统计,有效的避免了线损统计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不真实和考核不准确等问题,大大地降低了统计人员工作量。

3.6提升以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线损分析评估水平

及时总结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开展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评估,推行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评估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线损因素分析与平衡分析四种评估方法进行,通过分析评估,确定其改进的有效性与下一步改进的重点。

比较分析:一是将线损指标实绩与计划指标相比较,掌握线损指标的完成情况;二是开展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相比较,了解线损指标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掌握指标的发展趋势与波动规律;三是开展与省内相似可比单位的线损指标比较,了解与省内先进单位的差距,推进进一步节能降耗工作。

比率分析:一是开展线损的分压分析,通过对线损指标的各电压等级线损比例的分析,分析各电压等级线损的比例,确定重点改进的方向;二是将线损实绩与理论线损开展比较,根据差值比例,确定整治工作的目标;

线损因素分析:一是开展影响线损指标的各项因素的分析,通过天气资料、大用户资料、行业用户的电量互补性分析,根据其比例,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线损波动规律,对线损指标的下达给予适当的调整;二是开展技术线损、管理线损影响比例的分析,通过比例分析,基本确定其所占实绩线损的比重,分析其关键因素,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平衡分析:一是通过电能量系统开展变电所的母线平衡、主变平衡、不同变电所的线路平衡,及时反映计量表计及其回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改;二是开展购网电量与地方电厂电量、外购电量间的电量平衡,掌握网损水平及其波动规律;三是通过与负荷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变电所与用户电能表计(采用加线损模式)的平衡,实现专用变用户电能的实时平衡。

4.实施效果

4.1线损指标下降明显,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通过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线损率过大或波动异常的线路、台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分析,通过及时整改,线损率取得明显下降。

4.2线损分析深度提高,降损计划针对性明显加强。

一是提升了线损分析整改的及时性,通过软件系统可方便地按月进行线损统计分析,一旦发生线路或台区实际线损超指标,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减少电量损失。二是有效的指导节能降耗规划工作,通过线损精细化管理,通过对线损统计数据与线损理论计算进行关联性和逻辑比较分析,查明电能损耗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发现主、配网结构及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三是有效的支撑了反窃电工作,通过软件系统的线损数据统计,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针对性地开展反窃电工作,打击社会窃电行为的嚣张气焰,整顿电力市场用电秩序,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4.3线损考核有序开展,统计效率明显提升。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与营销MIS系统、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集中抄表系统接口,自动读取数据,避免人工抄表,数据输入速度慢、易出错的缺点,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工效,满足省公司快节奏的报表填报要求,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

低压配电工程监理细则范文篇2

[关键词]高低压配电配电设备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28-01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的方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高低压配电设备如果不能正常安全运行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一些电气事故。而对高低压配电设备进行及时地维护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措施。

1.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的关键

在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设备的日常观察和检测,对其运转、使用以及耗损等情况要掌握清楚,并对其进行及时地保养和维护,减少和排除高低压配电设备的故障,对于耗损达到一定程度的配件要进行及时地维修和更换。不要忽视日常检查过程中的小细节,不能让一些小问题变成大毛病,要将预防视作设备维护的首要准则。

1.1高低压配电装置

在对高低压配电装置进行维护的时候首先要对设备中的绝缘物件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仔细地去查看设备的外部绝缘部分是否有破损,对于破损严重的要及时进行更换,也可用电笔对相关的位置进行检测,看是否有漏电的情况。其次对低电压电容补偿装置的外壳要进行十分仔细地检查,主要是看是否存在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外壳出现膨胀的情况,一旦发现类似异常的现象要立即对设备进行断电,防止事故的发生。最后对于电缆线路要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尤其是接头处,要严格检查,主要看是否有漏洞的情况,接头的位置是否出现老化破损的情况,以及查看线路的衔接是否正确合适,只有经过全面仔细专业的检查,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检查阶段才能杜绝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1.2电力变压器装置

对电力变压器装置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求检查人员对于装置运行过程中所发出的声音十分熟悉和敏感,正常情况下,变压器运行的声音是“嗡嗡”的,如果声音有异常,如声音比较沉重则有可能是变压器的运行超出了本身所负荷的状态,如果是运行中的变压器发出比较刺耳的声音,则可判断变压器的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要立即请经验丰富的技师对设备的问题进行一个判断和准确地诊断,之后针对问题对设备进行动态维护,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2.高低压配电设备维护的关键点

高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离不开供电系统,因此供电系统如果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会对高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功率功能复杂的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用电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对高低压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维护才可为安全用电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除了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之外,还需要对设备一些关键的部件进行定期的维护。

2.1日常维护措施

在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如结构、机能以及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提出维修以及监测的方案,对于维护设备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要求等维护人员要熟知。为了保证检测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除了常规的检测外还要进行一些抽查,双重保障日常维护工作的到位。日常对设备进行维护时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并保证其所处的环境是清洁的,防止由于设备旋转不平稳或不清洁问题等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维护的过程中,人员要充分运用看、听、闻等方式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2定期性的维护措施

对于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如线路接触不良、设备零件陈旧、损坏等情况要及时发现,如果发现不及时很有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除了日常的维护之外,企业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周期大约是2-3个月一次,定期维护要在设备静止的状态下进行,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

配电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其维护工作要由经验丰富且有责任感的专业人员负责,在维护时要对设备的内外环境进行一个全面地清理,使设备处在一个干净的没有污垢的状态。对于机械操作的地方要加入一些剂,并对仪表进行校正,防止其出现较大的偏差。对电气衔接部分要进行仔细地检查,察看衔接是否牢固,对于有破损或是不稳定的位置要及时进行处理。变压器装置的触头也要进行重点检查,保证其灵活性以及接触的准确性。为了预防触电情况的发生,要对变压器的接地进行检查,并保证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3.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3.1加强职工培训

高低压配电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对于保障用电安全十分重要,因此要对机电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审核,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够,对问题不够重视或对出现的异常情况不了解,不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检测和维护的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并对他们加强培训,让工作人员懂机器设备的构造以及运行的原理,对于检测的方法以及检测设备的使用还有维修的技能要通过培训和学习等方式让工作人员全面地掌握。

3.2引进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数据录入以及电子监测等手段对设备进行检测越来越成为主流的趋势。企业应当与时俱过,配备一些先进的检测设备并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人员通过网络技术及时全面地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地发现问题,采取正确的高效的手段将问题解决在萌芽过程中。

3.3分析配电系统事故

对于发生的安全用电事故要充分地重视,无论情况严重与否,都要对其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源,并追究主要责任者的责任,做到奖惩分明,还要总结事故得出教训,制定一系列措施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4.总结

现在离开电能人们完全不能正常地生活,保障用电的安全即是为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因此要充分地重视高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以及维护,对设备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维护,对于检测出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妥当处理,并将防止事故发生的一系列措施落实到位,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放心。

参考文献

[1]张大伟,赵爱军.浅析高低压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J].机电信息,2012,36:86-87.

低压配电工程监理细则范文

一、我国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力会计监管缺乏系统的法规和制度的支撑,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会计监管职能不明朗和缺乏专门的电力会计监管规则两个方面。

1.电力监管委员会会计监管职能不明朗

目前,电力行业涉及电监会监管职能的主要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和《电力监管条例》。

1996年4月1日实施的《电力法》是我国电力工业的基本规范,该法的实施保障和促进了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此后,我国电力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1998年撤销电力部,实现政企分开,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化试点运作;2003年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导电力体制改革,并逐步行使电力监管职能。这样,《电力法》立法的基础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其内容在今天显露出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关电力监管机构、监管原则、权力和手段等的规定。比如,其第六条规定:“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这条虽然提到了电力监管,但完全没有明确提及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电力监管机构的具体职责和权力、监管的原则、目的和监管方式等,更没有涉及电力监管机构的会计监管权。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电力监管条例》虽然规定了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监管职责和监管措施,但却没有明确说明电监会的会计监管职责,例如,其第六条规定:“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派出机构。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电力监管职责。”该法规与电监会会计监管职能稍有关系的是其第二十条的规定:“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国务院电力监管部门依法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对电价实施监管。”根据这样模糊的法规履行职责的电监会没有会计监管的职能,更没有制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权力,对输配电企业的会计监管没有法律支撑,自然监管措施也无从下手。由于监管权的不完整和行政执法力度的弱化,电监会对监管对象只能产生有限的影响力,也难以树立起专业电力监管机构的权威,影响电力监管效率。

2.缺乏专门的电力会计监管规则

目前,我国输配电电价的定价方式是成本加成法。这种定价方式通常采用的原则是保证企业能获得正常利润,这样,企业的利润便与其成本无关,企业缺乏足够的激励去降低成本,而且政府定价以企业上报的成本为依据,由于政府通常难以掌握企业成本的完全信息,因而不能制定合理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需要通过会计监管来获取输配电企业的全面、真实的成本信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政府定价部门制定合理的输配电电价。

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输配电成本构成信息,加强输配电成本管理,电监会制定并实施了《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试行)》,该办法分为总则、成本对象与成本项目、科目设置、成本报表、附则几个部分,规范了电网经营企业为输送和提供电能在输配环节所发生的成本支出的核算。但该办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主要问题是没有按成本用途进行核算,表现在:第一,由于对各电压等级线路的电量进行准确计量存在困难,没有按电力产品类别或电压等级进行成本核算;第二,没有对直接用于输配电过程的资产按电压等级进行划分,所以难以对直接从事输配电运行、维护、修理的各项耗费进行明确的界定;第三,没有对共同费用按电压等级进行分配。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按照该办法核算出来的成本信息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

为了加强电力监管,规范电力企业、电力调度机构信息报送行为,2006年8月,电监会制定了《电力监管统计报表制度》,该制度规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报送该制度规定的报表。其中,电网企业应提供财务月度快报、输配电成本明细表、购电价格情况汇总表等17个报表。另外,我国就输配电企业成本情况与电价执行情况的披露和报送颁布了若干法规。例如,2006年实施的《电力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和《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对输配电企业的信息报送和披露的内容、方式等做出了相关规定。虽然其提出输配电企业需要报送财务月度快报、输配电成本明细表和电价的执行情况表等报表,但是由于输配电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上面所述的问题,使得输配电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成本信息都未能符合监管需求,即使按照这些规定的要求提供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够具体、详细,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由此可见,目前正在实施的关于输配电企业成本等会计信息的确认、披露等法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应尽快制定完善的成体系的电力监管会计制度。

二、我国电力监管机构对输配电企业会计监管的建议

我国电力会计监管还存在不少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借鉴国外电力会计监管的经验,本文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会计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1.明确电力监管机构进行会计监管的职能

为了依法行政,我们要遵循职权法定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所有规制权及其执行,都必须基于严格的法律界定。

我国电力监管机构的会计监管职能并没有在《电力法》、《电力监管条例》等权威法律中明确规定,因此,完善我国电力会计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会计监管职责与权力。第一,修改和完善《电力法》,大量补充新形势下的新内容。作为一级立法,新修订的《电力法》应该在政府综合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电力监管的具体规则,其内容应包括电力监管机构的地位、性质、行为准则、职能、权限、监管产生的后果及责任等,从电力会计监管方面来讲,尤其应该明确会计监管的职能。第二,应该根据修改后的《电力法》,完善《电力监管条例》中电力会计监管的相关内容。细化《条例》中电力会计监管的规章,使之成为具体的实施细则。应详细规定电力会计监管的对象、内容、目标、依据等,强化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第三,还应明确《条例》中与别的法律法规有交叉的地方。总体而言,在这两个法规相关条文的修改、补充、废止上把握市场经济内容的完善,并且正确处理好立法与政策之间的关系,既要确立电力市场的基本制度,又要确立电力市场的监管制度,尤其要明确电力监管机构的会计监管职能和会计监管的方式,使电力会计监管有法律支持。

2.制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

国外很多国家在电力行业的规制改革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即都以法律、法规或制度为基础,进行规制和规制改革。各国在规制改革过程中都以整个政府规制体制的总体框架为依据,制定了较为完善细致的法律法规,使整个规制改革过程有法可依。而我国缺乏电力会计监管的专门制度――电力会计监管制度,由于我国现行输配电会计监管体制存在突出问题及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紧迫性的要求,输配电企业监管会计制度的研究及实行亟不可待。本文就建立监管会计制度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1)制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原则

本文提出了建立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若干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确处理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和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关系。电力监管会计制度是仅仅规范输配电企业会计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与我国现行的一般企业会计制度是特殊与一般、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首先,应搞好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与基本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既有概念框架作用,又是一项准则。其除了规定会计的目标和基本前提之外,还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会计的要素、财务报告与会计报表作了规定和界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需要与基本会计准则相协调,比如,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对资产等基本要素的定义要和基本准则界定的资产等要素的定义在内涵上相一致;电力监管会计制度规范的信息报告和披露要求要符合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的大体要求。

其次,要搞好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与其他具体准则的协调。例如,制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会涉及输配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建设这方面问题,其确认和计量的基本要求需要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相协调。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是我国企业进行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的基础,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只能在这些法律法规规范的基础上对输配电企业进行更详细、更符合监管需求的规定,而不能违背了基本的法律法规。

②应该站在监管的角度制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监管会计制度的特点,站在监管的角度进行电力会计制度的建设,例如,在账户设置上应区分监管账户和非监管账户,对监管账户里的每一个科目有应该详细划分,且将成本和收入在监管账户和非监管账户间进行划分,对监管账户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应比非监管项目更为详细,业务发生时若不能区分为监管业务和非监管业务则作为过渡账户使用。对业务和账户站在监管角度进行区分,才能更好的反映监管内容,满足监管目的。

③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应将输、配系统的资产和成本费用分开核算。由于输配电企业有其技术经济特征,制定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应体现这些特征,比如,输电和配电是两个不同的环节,输电系统是利用输电线路将发电和配电环节联结起来,采用交流电技术,将电流的电压升高以降低电流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并保持电压的稳定。而配电系统是用变压器将从电网中接收的高压电流转换成中压和低压电流,然后再输送给工业和居民用户。这样就决定了输配电的资产、耗用材料、成本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区别且具有多样化。所以,输配电企业在核算资产和归集费用时,尽可能明确到输电、配电的各个环节。

(2)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

会计核算是一个连续、系统和完整的过程,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构建应在这四个环节中体现监管的需求及其与一般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资产和成本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上。

①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中资产与成本的确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把确认定义为“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记入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表达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会计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而且要记录随后的变动,包括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上予以剔除的变动”。会计确认有文字和数字描述两种,以后者为主。予以确认的经济事项,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标准:a.可定义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某个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b.可计量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在会计确认方面,输配电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资产与成本的确认上,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资产的确认。一般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样就使得许多小工具和用品不能确认为资产,但在输配电企业,由于很多小用具(如绝缘子、导线、避雷器、开关等)是输、配电系统运行的重要条件,所以也应确认为输、配电资产。本文认为,输电资产设备应包括:为了输电的效率和便利,在一次供电电源所在地(例如发电站、或在电网购电的情况下的接受电能点)改变电压或周波而使用的土地、变电站建筑物和设备;从发电站或购电的接受电能点到配电中心或趸售点之间的所有土地、建筑物、线路、开关和变电站、高压装置及其控制和保护设备;目的在于扩大、链接供电电源的所有线路和设备。配电资产设备应包括:在一次供电电源(例如在电网购电情况下的接受电能点)与电网和用户交接点之间,未列入输电资产设备的所有土地、建筑物、变电设备、线路、线路变压器和其他设施。其他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共用的资产(如土地和建筑物)应按其主要使用目的来确定是属于输电系统还是属于配电系统。凡是符合上述归类的可分别以输、配电资产予以确认。

第二,输配电成本费用的确认。输配电成本费用应该与资产一样,按照输、配电系统分别确认(如,调度费用应分输电系统调度费用和配电系统调度费用分别确认),尤其是运行和维修费用,确认时应与资产一一对应,如,输电系统中的变电站设备应分变电站运行费用和变电站维修费用分别确认,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站设备也应分变电站运行费用和变电站维修费用分别确认。

②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会计计量。会计计量(accountingmeasurement)是指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

在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选择方面,输配电企业和一般企业没有区别,二者的资产、负债、费用等一般情况都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与一般企业会计有所不同的是: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重点是对影响电价的电力设备价值、运行成本和资本成本按照监管需要进行计量核算。具体包括:

第一,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中资产的计量核算。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应对监管资产和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独立核算,如,分输、配电线路设立会计账户,核算账面原值、累计折旧等;对特许经营项目设置独立的会计账户,核算法定原值、折旧或摊销、项目收入、收益与留存收益等。

输、配电系统有很大一部分资产是自建的,对于自建资产建设成本的构成、建设期的管理费用、建设期利息是否计入资产成本以及如何计入资产成本等都要做出严格的规定。尤其应对电力设备的进入和退出进行严格监管。首先,应该对监管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严格的规定,如规定电力设备采购价格应该是充分竞争环境下的价格,制定建设期融资利息计入购建成本的规则等。其次,对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电力设备(如美国电业统一会计制度规定为10万美元)从购买到处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第二,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中成本费用的计量核算。电力监管会计制度应该细化运行维护费用的核算,首先将运行维护费用划分为输和配两个环节的费用,再确定每个环节各项作业的费用,并对这些费用进行具体描述。如美国电业统一会计制度所规定的运行和维护费用的一级账户达到150个,是美国电业统一会计制度最具特色的地方。

成本核算方面,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遵循一致性、客观性、成本动因原则。由于输送的过程存在多样化,成本费用可以区分不同等级核算。输配电成本应该按成本用途即电力产品的类别或者电压等级进行分类核算,共同费用应该按电压等级进行分配。

③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会计记录。会计记录是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发票、合同、签约等其他原始资料的统称。有时也专指账簿记录。会计记录是指对经过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的经济业务,采用一定方法记录下来的过程。在会计记录中,对于经过确认而可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每项数据,要运用预先设计的账户(账户是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与具体化)和有关文字及金额,按复式记账规则的要求,在账簿上加以登记。它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形成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子系统──复式簿记系统。在会计记录方面,输配电企业和一般企业一样,都是通过复式簿记系统来完成会计事项的记录。

会计记录首先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和账户的不同是输配电企业和一般企业的明显区别。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中与资产有关的记录。为了满足监管的需要,输配电企业的资产和成本费用应分别在输电和配电系统下设置更加明细的子科目来进行记录。比如,输电资产下可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土地和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及改良工程、变电站设备(该科目下还可设明细,如导线管、配电盘、转换设备等)、塔与固定附件(该科目下还可设明细,如塔基座、梯子、栏杆等)、架空导线和附属装置(本科目下可设置断路器、导线、避雷器开关等明细)等。不但要设置这些明细科目,还应设置专门的输电资产、资产的累计折旧等明细账簿。同样,配电资产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此细分。

第二,电力监管会计制度中与成本费用有关的记录。对于成本费用,首先要分输、配电系统分别设置运行维护费用科目,其次,要对两个系统资产的运行维护费用再做细分,如,在输电费用下细分运行和维护费用,且和资产一一对应,运行费用可分为运行监督和管理费用、变电站运行费用和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费用等,维护费用可分为设备维修的监督和管理费用、变电站设备维修费用、地下输电线路维修费用和架空输电线路维修费用等科目。配电系统下的运行维护费用科目同样可作此细分。在账簿设置上,要分别设置成本费用的明细账。

④电力监管会计制度的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主要构成内容。在会计报告和披露方面,输配电企业与一般企业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是按流动性排列的,先是流动资产,再是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下又把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资金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流动性相对较弱的其他资产。但输配电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应按监管需求排列,首先按照需要监管的资产和不需监管的资产分为监管资产和非监管资产,监管资产排在首位,其次监管资产中又根据监管的需求按照强弱排序。

另外,输配电企业除了要报送主要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外,还应报送输配电企业资产设备、累计折旧汇总表、电力设备建设费用、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等其他监管需要的报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范例(3篇)

    - 阅0

    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范文想要找出有针对性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就要清晰地把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有意识记不到位。这里所提到的有意识记一般是指集中学生注意力,并通过不断.....

    物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范例(3篇)

    - 阅0

    物业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范文关键词:适应;行业需要;物流人才;思考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作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的保障措施之一。可.....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