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范例(3篇)

来源: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范文

一、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

所谓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是指按照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建构的新闻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的典型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童兵先生,代表作品则是他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这部著作的绪论中,童兵先生为新闻学作了“正名”,他说:“本书将唤了数十年的新闻学,改为新闻传播学,应该说是还人类传播活动的真面目,以及对于所进行研究的学科以名副其实的称谓。”显然,他的这一“正名”受到了传播学在我国勃兴势头的强烈影响。他认为,从学科体系看,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这样一些基本认识指导下,童兵先生指出:“由这五个问题(指拉斯韦尔模式中的五个W――引者注)组成的‘拉斯韦尔公式’,犹如一支通红的火把,把理论新闻传播学应该阐述的基本范畴,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的作者,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新闻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在如此自觉的理论体系意识指导下,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架构:(从第一章到第十章的标题依次是)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和新闻传播调控。显而易见的是,童兵先生并不是十分严格地按照拉斯韦尔模式建构体系的,而是做了一定的改造。

新闻传播无疑是大传播中的一种,因而用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建构新闻理论体系,原则上不会有什么不妥。但新闻学必定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有自身特定的问题领域,也有本学科特有的传统和话语方式,因此,怎样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还是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撰写、编著、修订出版了多本新闻理论教材,以一种比较宏大的视野建构起了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阐释新闻理论问题的方式。我将刘建明教授的新闻理论叙述体系结构描述为“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所谓“四元结构”,是说刘建明教授在架构其理论体系时,把体系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实质性的单元――新闻,新闻传播(报道),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所谓“离散性”,是指四元结构方式上的外在特征,即有些单元的内容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叙述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和隔离。由于方方面面的观照,加上阐释叙述的细致和深入,使得刘建明教授的每部教材都显得十分的厚重,比如,《当代新闻学原理》印刷字数达70多万字。

刘建明先生对新闻理论的体系性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他在《现代新闻理论》的自序《新闻理论研究什么》中写道:“新闻学理论无疑也应具有原理的演绎体系,展示理念化的知识系统”;“当新闻学对准新闻现象本身,积累足够的定理,形成准确严密的论证体系时,构筑新闻理论才成为可能”;“新闻理论的论述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由认识逻辑的起点至终点构筑连贯的理性整体”。同时,刘建明先生一直在追求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他在努力自觉打破传统的“新闻、新闻业、新闻职业”板块体系结构,他在《当代新闻学原理》的“前言”中这样写道:“这部理论著作属于新闻学基础理论,承担着阐释原理、灌输知识和演绎学说体系的任务。作为探索新闻活动本质、规则及其功能的学科,新闻学原理揭示新闻媒介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旨在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我在上文描述的“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可能正是他的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

如何冲破传统体系的板块结构,寻找到贯穿理论体系的那个红线,我以为刘建明教授作了很好地探索,至于他所呈现的理论体系结构方式是否连贯、清晰和内在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板块结构模式

就现有的大多数教材来看,最基本的体系结构方式可以概括为“板块结构模式”,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惯用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大致分为三块:新闻(本体论),新闻事业论和新闻工作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撰写出版的《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和《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当做这种结构模式的典型代表。他说:“本书(指《当代新闻理论》――引者注)的框架结构是按照新闻理论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布局的。”郑保卫先生按照自己对新闻理论应该包括的基本问题的理解,将整个理论体系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闻’,主要阐释什么是新闻。”“第二部分为‘新闻事业’,主要阐释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第三部分为‘新闻工作’,主要阐释怎样才能做好新闻工作。”“第四部分为‘新闻从业者’,主要阐释新闻从业者应当是怎样的人。”在他最新出版的《新闻理论新编》中,又在这四部分的基础上加入了“新闻受众”部分(加在了“新闻从业者”的前面),主要阐释新闻传播的对象是谁。

郑先生结构的新闻理论体系板块分割清晰、一目了然,容易为人把握,是对传统的三板块结构的提升和深化。但贯穿整个体系的基本逻辑红线是什么,似乎不大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就目前来看,国内关于新闻理论体系的探讨,从原则上说,还没有冲破板块结构的基本模式。板块结构模式仍然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主导模式,不同研究者关于理论体系的板块建构大同小异,但贯通式的理论体系探索已经开始。

四、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

这是我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新闻传播学》一书体系结构的概括或描述。黄旦先生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有关心理学著作的启发下,从新闻传播的社会性与人际性出发,构架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框架。黄旦教授说:“本书(指《新闻传播学》――引者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着眼于作为社会交往的新闻传播活动,试图勾勒出其起源、演变、发展以及与社会之关系、作用等等。下编则把新闻传播置于传、受双方获取新闻、达到共享的过程中加以认识,逐次讨论构成新闻传播的诸个要素,力图尽力突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与人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为了观照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黄旦先生在书末加了一个附编,并做了这样的解释:“本书附编的设置,看起来似与全书体例不谐,因为其内容本都是完全可以纳入到上、下编之中。之所以如此安排,乃是考虑到这几个问题(指“新闻真实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新闻传播的指导性”――引者注)颇具中国特色,而且无论是对于理论本身抑或实践工作,均具重要意义,不可使之淹没于其他内容之中,以此突出其特殊重要性。”

黄旦先生“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看起来比较明晰,也易于为人把握,但上、下两编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地阐释,上、下两编之间通过什么来贯通,也仍然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而书未“附编”的设置对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说是否必要,也还值得再思,正如黄旦先生自己所说,这些内容(指附编中的内容)是可以容纳到上、下编的相关章节中去的。如果按照“颇具中国特色”的理由设置附编,那上、下编的诸多内容中,还有很多是必须单列论述的,因为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果真如此,整个理论体系的结构将会显得不大和谐。

五、新闻活动范畴为红线的结构模式

这是我在《新闻活动论》中提出的一种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模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也是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他是针对哲学体系而言的,但我以为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在一门具体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应该有这样的体系意识。在学科概念系统中,发现能够统一整个理论体系的概念或原理,也就等于找到了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主线。

经过分析,我发现“新闻活动”对于新闻理论体系来说正是这样一个概念。因此,我以新闻活动范畴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专业或者职业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建构了《新闻活动论》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其核心内容构成是: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活动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

在我看来,人类新闻活动、新闻现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新闻理论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不断地变化、扩展,我们不大可能划出一个十分明晰的界限来。但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还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比较明确的,这就是:新闻、新闻传播和运行新闻传播的新闻业,将它们能够统一起来的概念是新闻活动。因而,新闻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新闻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和揭示新闻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新闻活动这个范畴有着足以演化所有新闻活动内容的丰富内涵,也具有包容所有可能新闻现象外延范围的能力,这也大概是我用新闻活动统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根据。

另外,我们可以对新闻理论关涉的范围做狭义、广义的区分:狭义的新闻理论就是关于“新闻”和“新闻传播”的理论,可以称之为新闻本体论;广义的新闻理论则不仅包括新闻本体论,还包括新闻传播业理论(可简称为“新闻业态论”)以及新闻关系理论(指新闻业、新闻传播与整个社会环境、社会主要子系统关系的理论)。学界目前理解的新闻理论,主要是广义意义上的新闻理论。事实上,就目前具有的各种新闻理论体系来看,不管具体的体系如何结构,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划归到这三大板块中去。因此,可以说,我是在板块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其实,我在《新闻理论教程》中。实质上还是按照板块模式结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

六、不大追求体系的结构模式

就国内出版的新闻理论教材、专著来看,还有一些著述似乎不刻意追求什么体系,只是大致把新闻理论应该讨论的基本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做了排列。一些侧重新闻理论的概论性著作大都如此,因为它的任务不在构建什么体系,而在于介绍基本的新闻学知识、概念和观点。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范文

新闻传播制度,是指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规范将新闻传播的地位、角色等整合为行为模式或行为规则的体系。规范是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理解和遵循的普遍规则。本文所讨论的新闻传播失范,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行为偏离或超>!

一、新闻传播正式制度供给不足

新闻传播正式制度供给不足,这一判断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由于新闻传播制度建构体系的不完善及缺乏科学性与适应性,造成监控乏力和规范盲区,这是从应当与可能的范畴,从与其他国家新闻传播法规的对比,以及社会舆论或公众角色期待等方面衡量的结果,是现存新闻传播正式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导致的失范;其二,由于现行新闻传播正式制度在执行方面缺乏严肃性和刚性,使新闻传播主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违章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与有效控制,这是现有新闻传播正式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失范。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范文篇3

【关键词】采访对象;人本思想;新闻传播

前言:如果要深究起来,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孔孟学说,该思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这种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但由于我们对人本思想的重视不足,致使我们对其思想含义理解不深,因此,本文以其重要性为突破点,对人本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1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人本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必然状态,准确说来人本思想是一种思想、追求及品质。该思想突出人的价值,并以人们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归宿点,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人本思想,有利于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媒介和接收者是极为简单的直线模式,同时这三者也是新闻传播必备的新闻要素。早期新闻传播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人则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者、接收者和媒介。总体来说,也可将新闻传播轨迹总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它为新闻传播奠定了良好的传播基础。

在现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今新闻传播媒介中既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新闻媒介,又有手机、网络等多种新兴媒介,其本质就是传播工作中的一种。而人则是这些媒介的真正使用者。人的重要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中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新闻传播起源、目的或是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能否认人在其中的作用及职责。因此,我们要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原则

传播者和媒介、接收者三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本思想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思想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不同角色上以人文本含义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传播者人本思想还体现在传播内容方面,并确立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报道视点,极力追求新闻个性化,并以个人故事和体验为新闻开发线索和关键切入点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或是对新出台法规政策进行解释等等。在西方新闻界中《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话语:“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该语句阐述了新闻对客观事实报道的,说明了新闻事实人参与的必然性和联系的紧密性,如果新闻事实脱离与人之间的联系,那也就丧失了其自身的新闻价值。因此,新闻价值的发掘或是科学发展人本思想任何一方面,新闻媒体一定要摒弃为某个事件或主题、经验而报道的方式,使新闻报道言之有物,充分挖掘出其新闻价值,确定以人为主的新闻报道视点。就以《南方周末》受读者追捧的原因,新闻的个人化报道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拿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而言,《南方周末》并不是一味的夸赞奥运会盛况或是夸赞祖国的繁荣昌盛,它在新闻报道中穿插了大量的奥运元素、记载了众多普通人的生活,使读者能够从奥运会表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期对北京人和全国人民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做出风格独特、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从新闻受众也就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新闻报道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更加贴近国际民生,创作出广大受众更加喜爱的高质量新闻节目,做到新闻报道平民化。电视媒体也被孙玉胜称作“家用媒体”,他指出了在家里这样一个极度放松和舒适的环境下,是没有人愿意在家中请一个“德育教师”教师来教训自己的,在多元化时代中,没有人愿意接受新闻媒介在此时来指手画脚。人们更乐于接受自有、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中的语言应当更加通俗易懂,创造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达到对新闻媒体观点的认同,增强对媒体报道的信服度。因此,要准确掌握人本思想的适度原则,切忌不可将平民化当做娱乐化和庸俗化,对新闻报道过于夸大或以猎奇为主,从而降低了节目的档次与品位,将节目低俗和娱乐的俘虏。

人本思想还应体现在接收者的公平、平等。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选择相同的新闻受众人群,并以“主流人群”和“强势人群”为主要的报道方向,它应以城市贫民以外的城市中产阶级、白领和市民阶层等受众层次为主。这些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费投资能力、流行时尚敏感度、高度的经济收入及生活用品的品位。

从上述分析可见,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以人本思想的细致化传播为主,将采访对象、传播者和受众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增强人本思想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践和领悟,创造良好的新闻媒体形象,形成对受众观点的正确直接影响,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对身边人的人文关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35.

[2]王建武,刘巩,高健生.试论以人为本[N].山西日报.2004-07-20.

[3]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2-211.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作者单位: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摘要】人本思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提及的一种思想,它既是我国重要的治国思路,同时也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遵守的必要的报道原则。无论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亦或是采访对象、接收者对人本思想贯彻实施均极为重视。为了唤醒各种不同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人本意识,本文以人本思想重要性为基础,并指出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着重体现接收者和采访对象人本思想。

【关键词】采访对象;人本思想;新闻传播

前言:如果要深究起来,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孔孟学说,该思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这种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但由于我们对人本思想的重视不足,致使我们对其思想含义理解不深,因此,本文以其重要性为突破点,对人本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1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人本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必然状态,准确说来人本思想是一种思想、追求及品质。该思想突出人的价值,并以人们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归宿点,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人本思想,有利于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媒介和接收者是极为简单的直线模式,同时这三者也是新闻传播必备的新闻要素。早期新闻传播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人则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者、接收者和媒介。总体来说,也可将新闻传播轨迹总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它为新闻传播奠定了良好的传播基础。

在现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今新闻传播媒介中既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新闻媒介,又有手机、网络等多种新兴媒介,其本质就是传播工作中的一种。而人则是这些媒介的真正使用者。人的重要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中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新闻传播起源、目的或是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能否认人在其中的作用及职责。因此,我们要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原则

传播者和媒介、接收者三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本思想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思想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不同角色上以人文本含义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传播者人本思想还体现在传播内容方面,并确立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报道视点,极力追求新闻个性化,并以个人故事和体验为新闻开发线索和关键切入点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或是对新出台法规政策进行解释等等。在西方新闻界中《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话语:“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该语句阐述了新闻对客观事实报道的,说明了新闻事实人参与的必然性和联系的紧密性,如果新闻事实脱离与人之间的联系,那也就丧失了其自身的新闻价值。因此,新闻价值的发掘或是科学发展人本思想任何一方面,新闻媒体一定要摒弃为某个事件或主题、经验而报道的方式,使新闻报道言之有物,充分挖掘出其新闻价值,确定以人为主的新闻报道视点。就以《南方周末》受读者追捧的原因,新闻的个人化报道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拿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而言,《南方周末》并不是一味的夸赞奥运会盛况或是夸赞祖国的繁荣昌盛,它在新闻报道中穿插了大量的奥运元素、记载了众多普通人的生活,使读者能够从奥运会表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期对北京人和全国人民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做出风格独特、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从新闻受众也就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新闻报道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更加贴近国际民生,创作出广大受众更加喜爱的高质量新闻节目,做到新闻报道平民化。电视媒体也被孙玉胜称作“家用媒体”,他指出了在家里这样一个极度放松和舒适的环境下,是没有人愿意在家中请一个“德育教师”教师来教训自己的,在多元化时代中,没有人愿意接受新闻媒介在此时来指手画脚。人们更乐于接受自有、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中的语言应当更加通俗易懂,创造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达到对新闻媒体观点的认同,增强对媒体报道的信服度。因此,要准确掌握人本思想的适度原则,切忌不可将平民化当做娱乐化和庸俗化,对新闻报道过于夸大或以猎奇为主,从而降低了节目的档次与品位,将节目低俗和娱乐的俘虏。

人本思想还应体现在接收者的公平、平等。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选择相同的新闻受众人群,并以“主流人群”和“强势人群”为主要的报道方向,它应以城市贫民以外的城市中产阶级、白领和市民阶层等受众层次为主。这些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费投资能力、流行时尚敏感度、高度的经济收入及生活用品的品位。

从上述分析可见,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以人本思想的细致化传播为主,将采访对象、传播者和受众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增强人本思想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践和领悟,创造良好的新闻媒体形象,形成对受众观点的正确直接影响,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对身边人的人文关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35.

[2]王建武,刘巩,高健生.试论以人为本[N].山西日报.2004-07-20.

[3]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2-211.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地理信息测绘专业体系范例(3篇)

    - 阅0

    地理信息测绘专业体系范文篇1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会涉及大量的地理信息与数据,如工程的分布、工程道路、管线、井.....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例(3篇)

    - 阅0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论文摘要: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是计算机及电子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关系到专业理论的深入以及技能的拓展。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电工电子.....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