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范例(3篇)

来源: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精神护理;现代护理;全面护理;社区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77-02

随着现代护理体系的构建,精神护理的地位日益凸显,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大有可为。

1、现代护理的发展

广义上的医疗护理与人类的医疗历史是大致相当的。

在近代护理体系形成之前,护理是由医师及其相关人员、家人、慈善人员承担的。相关人员主要是指医师的学徒,慈善人员主要是指宗教机构的相关人员,这是因为早期护理因为受宗教的影响。中、西方都将救护病残者成为宗教的慈善事业,主要以怜悯、施恩的人道主义精神照顾患者,技术措施非常有限,基本上处于家庭护理、经验护理阶段。

我国中医一直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包括改善病人的休养环境和心态,加强营养调理,注重动、静结合的体质锻炼等,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已经强调了解、关心病人疾苦,进行针对性疏导的整体观点。

这一时期的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的,病人接受的护理是完全被动的。近代护理开始以“病人”为中心,但病人接受的护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被动的。

护理(nursing)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原义是抚育、扶助、保护、照顾残疾、照顾幼小等。英国护士、近代护理制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这样描述护理的:护理是将病人安置在有利于机体起作用的最佳状态的一种非治疗性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一切有利于治疗但又不是治疗活动的行为,都属于护理。

我国的近代护理是随西医的传入而起始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835年广东省建立的第一所西医医院所招募培训的中国护理人员。

1914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护士代表大会上,第一位被选为学会副理事长的中国护士钟茂芳提出从事护理事业的人是学识的人,应称之为“士”,故将“nurse”创译为“护士”,被沿用至今。

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现代护理开始将精神护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传统的治疗性护理并列。

国际护士协会(ICN)是这样定义现代护理的:护理是健康照顾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在各种健康照顾机构和其他的社区中,照顾各种身体、心理有病及身体残疾等不同年龄层的人。在这个广大的健康照顾体系中,护理人员特别关心的是个人、家庭及团体对于现存的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范围广阔,从个人恢复健康的反应,到发展促进民众长期健康政策的反应。

这个定义体现了护理从以疾病、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转变成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护理的中心在于健康。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WHO于1946年提出的一个健康定义,虽然有些笼统,至今仍然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这个定义将疾病、精神、心理、社交一并列为健康的四大特征。从护理的角度来看,护理除了“疾病”这一因素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他三个因素,护理则是主角。

我国的现代护理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虽然20年代初我国就已经开始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建国后一度中断,仅仅发展了中等护理教育,直到1984年才恢复本科护理教育,虽然此后发展迅速,但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仍然是明显的。

2、现代护理的基本特征与精神护理

现代护理以全面护理(holisticnursing)为主要特征,也是现代护理的基本框架之一。

全面护理以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病人需要的最佳的护理,它体现了现代护理的基本特征:

⑴护理应服务于人生命的全过程,针对个体所处的生命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照顾和健康指导。因为人在生命过程的各阶段有着不同的护理需求,因此对于生病的个体,护士不仅要注重疾病的痊愈,还要关心其康复和自理,从而达到个人健康的最佳水平。

⑵人是由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多个层面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护士在照顾病人时,应注意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整体需要。

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一个人生病,会影响到他的家庭乃至于波及到社会护理应逐步从个人延伸到家庭或社区,达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

全面护理的核心是护理程序,它是现代医学模式、护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新的护理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是以恢复或增进服务对象的健康为目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供全面、整体、连贯、系统的护理全过程。

现代护理的这种理念要求医疗服务必须由偏重于考虑人的躯体方面的病变转向同时注意病人的心理损伤和反应,由着眼于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把人看作是个体和心理、个体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体,用整体的观点指导护理工作。为此,施行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则应运而生。

现代护理的“全面护理”理念将治疗与照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护士工作的目标已不仅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应“帮助健康的人提高健康水平”,护理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健康与疾病的动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护理这个特点体现了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的重要作用。护理服务的领域拓宽了,护士的角色也多元化了,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已不再单纯致力于疾病的护理,而是转向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之类的角色。

3、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的重要内容,但发展滞后且不均衡

现代护理以全面护理为主要特征,其中的精神护理并不仅仅限于器质性精神病的护理,还包括所有心理和精神上有不适感,需要进行护理的人群。

长期以来,公众的认知不足是影响精神护理发展与实施的重要障碍之一。

虽然在学术上,精神病包括了抑郁症、双向情感性精神、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等重型精神病,也包括神经症、物质滥用等神经心理性疾病和行为问题带来的病理行为。但对于因为其它因健康原因而有压力和不适感的人群,并未明确包括在内。而现代护理则包括了所有“健康不适”的人群,包括人的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

几乎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是潜在的需要心理与精神护理的人。

即便是精神病的护理,公众的认知也是普遍有偏差的,典型的表现是范围明显偏小,认为精神病患者是绝对的少数,是“疯子”、“傻子”、“胡言乱语”和“打人骂人”之类的人。

实际上,公开的资料表明,每5个人中就有1人有机会患上精神疾病,全球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近11%。受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精神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2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其中,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趋严重。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不仅如此,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这还不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专科病床严重不足,专科护士严重不足,管理滞后,“被精神病”屡见报端,心理与精神护理的方法与手段严重滞后,远远没有达到现代护理的要求,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相关问题在西方医疗体系健全发达的国家也屡见不鲜。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注册的精神科医生1.6万人,精神科床位13.2万张,而当年仅重性精神病患就达1600万。康复治疗师到目前专家估计的数字也仅有10万人左右,按照国际平均水平,至少需要30万人以上。这些资源不要说开展现代护理意义上的精神护理,就是正常开展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护理都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4、社区医院和康复医院可以大力开展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

在现代护理的体系架构上建立完善的精神与心理护理体系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增加资金投入就可以在在短期内解决的。

精神和心理护理有其特殊性,重点不在技术性,而在于人和环境,人的陪护、沟通、交往,环境的适宜性,更大、更个性化的环境。这既是精神和心理护理的短处也是长处。虽然经过系统培训的护理人员可以胜任的工作,善于沟通、有责任心的人员,经过简单培训甚至毋须培训,也能部分胜任乃至全部胜任。

据2012年6月的相关统计资料,全国一、二、三级医院共有1.38万家左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万个,其中政府经营管理的就有2万个左右。与2011年同期相比,等级医院不增反降,减少了600多家,相比之下,社区医院则增加了1500多个。

虽然社区医院的增速大,数量多,而且环境大都不错,基本医疗设施也基本齐全,位置也都在社区附近,居民看病基本不用排队。同时,新的医改政策也将增加8500亿元的投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社区医院仍然是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虽然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国家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社区医院,但是就以技术性医疗为主的医疗来看,无论是现在和将来,社区医院都没有机会和一、二、三级医院进行竞争。对于远比等级医院的数量多的社区医院来说,这是个不小的资源浪费。

但是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治疗,大多对技术性依赖性比较小,而环境与人员资源目前又是社区医院的优势,因此,精神护理和心理将在社区医院将是大有可为的。当然,重症的、必须依靠强制医疗措施的精神病人,还是专科医院必须要承担的,但毕竟这部分人群是少数。即便是这些病人,在后期的康复以及自由看护阶段,社区医院仍然是可以考虑的重要生力军,即所谓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构想。

除此之外,社区医院的重要优势还有如下几个:

⑴“亲和力”,社区医院在社区周围,加上很多工作人员就是附近社区的居民,有天然的亲和力,出现意外情况易于和家属沟通,减少医疗纠纷。“被精神病”的重要根源在于不了解情况,社区医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被精神病”的发生几率。

⑵成本低,易于实现长期护理。精神护理的大都是需要长期的。

⑶精神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患者与服务方的互信,社区医院更容易实现家庭护理的延伸与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胡捍卫,《心理与精神护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王红梅,《心理与精神护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心理理论流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8-04

自从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里创建了心理实验室使得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流派纷争,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理论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对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学派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最初只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但逐渐变成了一门研究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虽然精神分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强调潜意识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这一名词,他认为本能来源于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人的行为受本能驱使。而荣格则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强调民族文化和精神对人的重要影响。

第二,强调人性的冲突和矛盾。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行动和原则各不相同,因此,冲突就无法避免,当三者之间的冲突无法平衡时,就会导致心理异常。德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则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由一对两极对立的冲突所组成的发展阶段。他指出,积极解决这些冲突就会促使人格健全发展,冲突得不到解决就会使人的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情况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冲突解决情况。弗洛姆也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矛盾性,他列出了三种矛盾: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人的潜能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这些矛盾根植于人的本身,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三,关注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许多精神分析学家都强调童年对人的重要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其实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经形成,成人的一些心理异常表现往往是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所致。荣格在分析个人潜意识时,也认为个人潜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情结”就是起源于童年的经验。埃里克森则进一步扩大了对年龄的研究范围,详细论述了人在0~20岁期间的前五个发展阶段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认为在幼年和童年期的冲突解决情况将影响今后的健康成长状况。

第四,关注对精神疾病的研究。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都是临床的心理治疗师,因此,对于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治疗等有较多的研究,他们创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临床心理治疗技术,如析梦、自由联想、对日常生活的分析等,有力地推动了心理治疗实践的发展。此外,精神分析学中以弗洛姆、霍妮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流派,对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作了深入的研究。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神经症的标准取决于社会文化为其成员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不同文化、时代、阶级、性别的人,社会为其规定的行为模式是不同的。弗洛姆则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了分析,他认为人虽然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但不健全的社会是造成人的心理疾病的根源。

2.精神分析学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虽然精神分析的临床治疗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得并不多,但精神分析的理论却改变了许多人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人性的冲突和矛盾的一面,使得人们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童年的经历,关注多儿童家庭对儿童人格的影响,强调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不仅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低龄化发展,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干预的发展。而精神分析的文化流派由于强调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性标准,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学派

1.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在20世纪初,心理学界对意识心理学越来越感到不满,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此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人的内部因素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截然相反,以华生(J.B.Waston)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华生否认遗传的本能行为,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他曾有段经典的环境决定论宣言:“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而新行为主义则综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观点,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他的行为交互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人的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且人也不能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因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构成一种互动关系。

2.行为主义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流派,行为主义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实践方面,行为主义所提出的一系列行为干预的技术,如强化、模仿、角色扮演、系统脱敏等技术由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不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广为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被广泛运用,这些技术至今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干预技术。

在理论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界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由学生转向学生周围的环境,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在他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学者对儿童的心理问题重新作了解释,他们认为有心理功能紊乱的儿童并不是儿童的心理或生理疾病,而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系统的某种失调,即儿童个体能力与环境的要求之间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环境本身造成的。这种解释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的注重在学生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开始转向在学生周围的环境中寻找问题的根源。一些学者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求对学生和学生周围的整体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进行干预。班杜拉的理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三、人本主义学派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迅速繁荣,但社会生活异化,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危机。一些关注人类潜能,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等传统心理学不满的心理学家在马斯洛等人的召集下,开展了一场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并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许多观点也并不一致,但总的来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第一,将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研究不健康的人或动物只会产生消极和畸形的心理学,研究统计学上的平均数的人也只会导致人们形成“适应性强的人”的概念,而不是“成长的好的人”的概念,只有研究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有最好的收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为主,强调意识自我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社会环境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限制潜能的实现。

第二,强调人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而人性之所以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所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上的不完善之间有一种永久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自我实现便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此外,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进行自我指导,能够对自己的存在方式负责。在自我实现的动机驱使下,在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时,人性就能不断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系统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价值观视为一种自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趋向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价值观并不是理论推测的产物,而是人在投身于自我选定的价值中心过程中作出的主观选择,他认为价值观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为,要求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鼓励人们坚定人生的信念,勇敢地负起责任和面对焦虑。因此,人正是运用价值观作为评价人类存在的标准的。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理念方面,由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以及能力的培养,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些零散的情感教育和对少数学生的心理诊断与治疗。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使得教育界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这不仅促使学校教育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还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由传统的以治疗和预防为主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终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本。

在实践方面,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缺少基本需要会引起疾病,而恢复基本需要则能治愈疾病。这种观点导致各种社会援助涌入学校,以改善贫困、少数民族等学生的需要缺失,同时也导致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努力改善学校的心理环境,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关注学生扩大到关注教师、学校员工甚至家长。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强调对来访者施以无条件的、真诚的、积极的关注。虽然一些研究表明,这种技术的疗效并不比行为主义的治疗更有效,但这种方法更友好、温和,可以使学生与心理辅导人员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令人可以接受的气氛,学生更加乐意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因而被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广为使用,大大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认知学派

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只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除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外,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包含了以知觉和思维的研究而著称的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探讨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皮亚杰学派和社会认知心理学派等。社会认知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1.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

社会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在主观上如何塑造他或她的行为。其中弗里茨・海德和利昂・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的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影响。弗里茨・海德于1946年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而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以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海德还提出了“P―O―X”模型,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的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人。如果三者关系协调,则P的心理是和谐的,如果三者关系不适应,则P就会产生心理的冲突与矛盾,若不设法改变,就会引起心理失衡。费斯廷格在他1957年出版的《认知失调论》中系统地阐述了态度改变的心理历程,提出了认知失调的概念。他认为认知或认知系统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每一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系统的状态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以上关于认知失衡或失调的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认知的不协调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但说明了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对后来的认知干预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认知干预技术

认知干预是受到认知心理学影响的临床治疗师所创造的干预技术,主要有艾利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行为疗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过心理分析培训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艾利斯对被动的缓慢的心理分析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主动对病人进行干预,因此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他认为,个体生来就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倾向性,当理性的思维产生时,个体将体验到愉快、胜任感和成就感;反之,当非理性的思维即不合理的思维产生时,个体将体验到焦虑、无能和失败感。理性的思维是心理及情绪健康的来源。所以,个体要处理类似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必须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重建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使自己的心理变得健康。艾利斯概括了非理性思维的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糟糕至极论。他指出,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不过它们在那些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应该对他们进行认知干预。几乎是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者贝克也开始探索认知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并提出了他的认知治疗模型。这一干预模型在基本原理、步骤、方法等方面都与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相似,但它不强调教授当事人理性思维,而是强调干预双方共同合作,采用言语质询和行为实验等方法检测当事人认知假说的虚假性,以纠正其原有的认知扭曲。贝克认为,人有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了解这种加工过程可以预见人的行为并分析其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早期的生活经验为个体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加工模式奠定了基础。贝克指出,由不愉快的经验或精神创伤所导致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使个体倾向于对自己采取消极的评价方式。由于功能失调性的认知模式通常是潜伏的,个体难以清楚地意识到,当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个体会即刻产生大量负性的自动性想法,而自动负性想法的产生将导致个体情绪的失落,后者又进一步助长和加强了前者的力量。如此循环往复,致使问题持续不断。

3.认知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改变人的信念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这无疑为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关于对社会、生活、健康等的合理观点,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而认知干预技术不仅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被广泛运用,在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甚至教学中都可以发现认知干预的踪影,认知干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自从心理学产生以来,治愈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成了心理学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现代各种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这一领域主要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和寻找相应的治疗或缓解的方法。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轮值主席塞里格曼(Seligman)明确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情感、积极的特质、健全的体系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具备以下一些特征:第一是研究对象从少部分病态人转向普通人;第二是研究内容从消极品质和消极力量转向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第三是从心理问题的修补和预防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潜能开发。虽然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的烙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都是对人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相对人本主义提出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体验。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并受到较多的关注。

2.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虽然积极心理学出现的时间较短,目前在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而且人们对它的可操作性还存在许多质疑,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念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但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比较消极被动的地位,即使是预防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展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关注的仍是预防和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种积极发展的理念对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更多地注重全体学生的积极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确保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康运作等,虽然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还没有得到具体的运用,但是人们的理念开始转变,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这些转变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小结

流派纷呈的心理学理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实践领域,各种流派的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各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正逐步从被动消极的医学式的干预向积极主动的预防式干预转变,从一对一的干预向生态化干预转变,从解决问题向促进发展转变,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断随之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5]Conoley,Close.Jane.ConsultationinSchool:Theory,Research,Procedures[M].NewYork:ASubsidiaryofHarcourtBraceJovanovichPublishers,1981.

[6]Fagan,K.ThomasetalSchoolpsychology:pastpresentandfuture[M].NewYork:LongmanPublishingGroup,1994.

[7]Thackeray,G.Milton,etal.IntroductionTomentalHealthFieldandpractice[M].NewJersy:Prentice-Hall,Inc.,1979.

[8]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y,2000,55(1):5~14.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点范文篇3

精神卫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从什么角度、实施何种策略、采用那些方法,去加强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达到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

1思考一———公共卫生是精神卫生工作的基本属性

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个人卫生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1]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社会性、公共性(公益性),精神卫生具有公共卫生的基本特征,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1.1精神卫生涉及面广,是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都源自同一英文名词mentalhealth”,它是人的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精神卫生是此定义不可或缺的部分,明确指出了精神卫生的基本性质。人类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有精神生活,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是对人的根本关注。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从儿童、青少年的语言发育、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学习问题、性心理发展,及青年的工作压力、就业、家庭、婚姻;到中老年的退休、空巢、躯体疾病等,都可能发生心理变化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竞争、快节奏,由此带来心理压力和心理冲击;以及城市新移民和农民工的环境适应问题,灾害、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新型、酒精及网络成瘾等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出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之广。

1.2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对生命健康负担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岁及以上成人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5%左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在12%~14%;2009年上海市,对2万余名社区人群所开展的上海市居民心身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初步统计结果亦显示,社区人群中心理异常者达15.7%。另外,精神疾病具有慢性化、致残率高的特点,在上海某中心城区的3878名重性精神病人中,经评定为精神残疾者高达1961人(占50.57%),据WHO报告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1%,而我国神经精神疾病则占疾病总负担的20%,位居各类疾病负担的排名首位[2]。

1.3精神疾病社会影响大,具有社会负外部性特征

精神疾病(或称精神障碍)既可表现人格缺陷或神经症,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躯体形式障碍等,也可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上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典型者出现幻觉、幻想等,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暴力冲动,乃至于肇事、肇祸,据报告统计2008年度上海地区的肇事肇祸发生率为0.5‰,患者和家庭除了长期的经济负担加重、因病致贫外,还会产生病耻感(stigma),担心遭到歧视、排斥;而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担心和恐慌则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尽管发生肇事、肇祸的事件不多,但有时其所造成的后果则是极为严重的,如上海某区发生的精神病患者劫持车辆撞人,某地区精神病患者闯入幼儿园伤害儿童等事件,所具有的负外部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不加有效控制对社会、政治、经济安全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2思考二———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融合是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要素

由于精神疾病的独特性,所提供的精神卫生服务内涵与组织方式对其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如将临床精神医学专科对病人诊疗的要求与公共卫生对人群慢性病防治的要求相结合,对个体病人、精神障碍患者群体、高危人群及全社区人群提供系列和系统的健康管理,其经济有效则使全社会受益。

2.1社区人群的精神健康干预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也需要临床手段

由于绝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内因(易感素质)和外因(应激)、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下起病的复杂疾病,至今未有明确的病因。通常在社区精神健康干预时,一是以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促进为主的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二是以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等针对危险人群的选择性干预;三是针对发病前期人群,用特异性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对前驱期患者进行预防的指向性干预,以减少早期症状发展为完全的精神病,或者缩短精神病未治时间,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残疾率,改善预后。如何来提高精神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效果,从循证医学角度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马里兰州分部主任Lnsel博士认为:需要考虑从对广泛人群的全面预防到一种抢占”(preemptive)方式转换的时候了。抢占式的干预目标是那些有着精神疾病高风险的人群以及那些具有亚诊断体征或症状的人群;近期而言,预防复发对公共卫生显得尤为重要。[3]这些前沿研究的结果或观点提示我们:在公共卫生的精神卫生服务领域针对不同人群与对象所需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的技术手段,也需要临床方法。

2.2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临床与社会的结合

精神疾病如患病率最高的精神分裂症,其临床症状多变且有明显的复发倾向,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是控制症状,而且要让患者保持稳定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有可能回归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过程应是长期和完整的,需要有药物治疗、心理和社会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控制这类精神障碍,既要强调生物学防治手段,如药物维持治疗的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又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干预方法,如:个案管理、认知行为治疗、集体社会心理教育、社会技能训练等的不可或缺的协同作用。故所提供的服务,除了需要精神专科服务外,还需要提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以无论在机构组织上,还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与教育培训上都需要关注与公共卫生融合。

2.3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需要社区管理网络和医疗技术支撑

精神疾病患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2]有学者曾对某年度上海地区1068例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的研究分析,发现肇事肇祸的精神疾病患者中主要病种是精神分裂症(占73.03%),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相关因素有多种,其中与病种、病程、治疗效果、监护措施都有很大关系。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首要是降低精神疾病的未治率和复发率,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从国内外的一些经验表明:在政府财政支持与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有效的社区管理网络和有力的医疗技术支撑,(即公共卫生的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临床医疗技术服务的结合),是预防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有效手段。#p#分页标题#e#

3思考三———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是卫生改革的基本策略之一

由精神卫生的全球背景得出的结论是精神卫生服务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挑战;更昂贵的专科服务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面临卫生资源的短缺,通过把资源转向花费更少、有较好疗效、能使大部分人口获益的服务,也能显著改善精神卫生服务[4]。

3.1无限扩大以临床为基础的机构化服务也难以满足精神卫生的服务需求

综观国际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史,可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社会保护阶段,对精神病人实行看管式的长期住院治疗,精神科床位数急剧;第二阶段是保护患者和关注大众精神健康阶段,患者有重返社会的可能,逐步重视预防工作。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前已开始去机构化”,而我国目前则二个阶段的状况皆有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针对许多精神障碍,以社区为基础的治疗比住院治疗的疗效好得多。[4]有良好资源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具有可及性、减轻了精神障碍患者寻求帮助时的耻辱感和减少了侵害人权的可能性,能为许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继续在社区生活的机会,避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看管式的住院治疗,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劳动技能的过早衰退。WHO在《精神卫生政策与服务指南—组织精神卫生服务》中明确指出改善精神卫生服务应该由大卫生服务和社区机构来提供。大型的,集中的精神病院必须被其它更为适合的精神卫生服务取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改革意见》明确要求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专业和行政层面为卫生改革提供了政策导向。

3.2实施精神健康促进策略,提高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与一般健康、疾病一样,人群的精神健康与精神卫生障碍由多种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决定。包括教育程度低在内的贫穷指标是精神卫生的高危因素;部分社区群体在失业、收入低、教育程度有限、工作有压力、性别歧视、社会排斥、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物质滥用,成为精神卫生障碍的脆弱人群。在卫生改革中,精神卫生服务政策不应只关注精神卫生障碍,还应认识并重视促进精神卫生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及行为问题。这要求用大卫生”的观念去整合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将精神健康促进同社会、经济发展一起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采取低成本、高效益并以证据为基础的促进精神卫生干预措施,如早期儿童营养与心理社会措施相结合的干预、学生的精神卫生促进活动、职业人群中的预防工作压力干预;向老龄人口提供社区支持、针对城市新移民和外来务工者的社区关怀”行动等,实施心理健康进社区。

3.3多部门合作,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范例(3篇)

    - 阅0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范文关键词:微课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图分类号】TP3-4一、什么是微课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

    国际贸易学科评估范例(3篇)

    - 阅0

    国际贸易学科评估范文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高职英语专业担负着为社会第一线培养应用外语人才的重任。为此,高职英语专业实践.....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