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例(12篇)

来源: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1篇1

论文关键词:贫困,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贫困问题就困扰着我们,可以说贫困是迄今为止在各种社会形态中一直困扰我们的一种常见社会现象。贫困给我们社会、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因此,根除或者减少贫困成为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歇尔(Marshall1925)认为研究贫困的原因,就是研究大部分人类生活下降的原因。

贫困一般来说我们能够直觉感觉到,但是很难给一个准确、科学的定义。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贫困的含义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贫困的含义在不同社会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发展经济学关于贫困的含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从一开始贫困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扩展到把个人能力和权利纳入贫困的含义之中,而贫困的测定方法也随着贫困含义的研究而改进。同时,我们对贫困含义和测定研究的深入,推动着减贫战略和措施选择。

一、贫困含义的演进

什么是贫困?人们基本上直觉感觉就是缺吃少穿,但是,很难给一个准确科学的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son1992)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就表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英国学者奥本海默(Oppenheim,1993)也认为,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定性,并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在经济学领域,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1901)最早给出了较为确定的贫困定义,他在著作《贫困:城镇生活研究》中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自这一开创性的研究以来,对贫困概念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更适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具可操作性的贫困概念[1]。不过到目前为止,可以根据贫困含义所主要强调内容以及历史演进过程分为三类: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分类就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本文重点分析第一种分类。

(一)收入贫困

收入贫困是从经济层面定义的,主要指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匮乏。收入贫困是对贫困最直观也是最广泛应用的定义,因此对收入贫困的度量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较早从收入角度定义贫困的是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SeebohmRowbtree),1901年,他出版了一本贫困研究的专著——《贫困:城镇生活研究》,在这本书中对贫困进行了较早的定义,他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2]。”他还通过估算英格兰约克市这一特定环境中毕业论文格式,获得仅够维持体能所需的最低必需品”要求的预算,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通过这种方法确定20世纪初英格兰的社会贫困线。该研究之后,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也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解释或定义贫困的。其对贫困含义的界定基本上是从收入角度界定的,主要定义如下:贫穷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贫穷是指相对较少(收入)的一种状态”;贫穷是指收入较少而无力供养自身及家庭的一种低落的生活程度”;贫困是指经济收入低于当时、当地生活必需品购买力的一种失调状况”;贫困是因无适当收入或不善使用(开支),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以及改善健康条件和精神面貌去做有用工作的一种社会状况”等等[3]。

因为收入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由于收入易于统计、测量和监测的优点,从收入的角度定义贫困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定义,收入贫困也已成为各国减贫战略中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与此定义相关的减贫战略的重心亦即如何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人均收入的水平。不过,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从支出的角度测定贫困更加合理,因为他们认为有时,调研时很难获得准确的收入数据。

(二)能力贫困

能力贫困是指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的不足,即挣钱能力的缺乏。这种能力包含甚广,主要有:机会的识别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获得公平待遇的能力等。能力贫困的主要贡献者是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在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阐述了他的能力贫困的概念。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缺乏,在他看来,贫困的真正含义是指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的贫困。阿马蒂亚·森认为,能力意味着人们享有的使他们可以过他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很大自由,如在社会中的作用、良好的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以及寿命(Sen1999)。他认为支持以能力界定贫困的理由如下:(1)贫困可能是以能力被剥夺为特点的,因为能力从本质上讲是重要的,而低收入只有手段上的意义。(2)低收入不是对能力剥夺的唯一影响。(3)收入对能力的影响因社区、家庭和个人而有所不同[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从人类发展角度界定贫困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他采用了几种测定方法,包括人类发展指数和人类贫困指数,其中人类贫困指数与从能力角度定义贫困关系紧密。

从能力角度定义,主要考虑到有时家庭收入和支出并不能反映人们在营养状况、教育成就和状况所展现出来的福利上。可以说,收入对家庭人员的改善是很重要的,但收入不能普遍地或有保障地改善人民总体福利状况。在分析社会公正时,个人的利益(即个人有实质性的自由去选择她或他认为有价值的生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讲,贫困必需被视为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这是判别贫困的标准。从能力角度出发,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贫困下的含义: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当然,此处对最低生活水准”的衡量已不仅仅包括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因素,还要包括医疗卫生、预期寿命等社会福利的内容。至此,对于贫困的界定已经从单一地关注收入低下,经历了关注资源匮乏的阶段,发展到重视能力的缺乏和被剥夺,而减贫战略的重点也相应从原先的单纯强调国民收入增长扩展到包括延长寿命、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健康等内容。

从能力角度定义贫困并不意味着对从收入角度定义贫困这一观点的否定,因为收入缺乏可能是对一个人能力剥夺的首要原因。能力贫困”比收入贫困”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和更高层次的视角免费论文下载。而随着森所强调的能力和作用逐渐成为贫困问题分析中的主要范式,能力贫困概念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减贫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森的观点,以收入指标衡量的贫困是工具性的贫困,对贫困的实质性衡量必须使用关于能力的指标。所以,消除收入贫困固然重要,但这不应成为减贫的终极动机,关键是要提高人的基本能力,比如享受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参与以及政治权利等,而这种能力的提高一般也会扩展人的生产能力和提高收入的能力。

(三)权利贫困

权利贫困则是指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政治和文化权利的丧失。这种权利主要是发言权和政治权利,权利贫困常被描绘成无权无势的感觉,这也是贫困最根本的特征。实际上权利贫困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或机会缺乏。阿玛蒂亚·森不仅在能力贫困的理论和方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也创立了权利贫困理论和方法,集中反映在他的两本著作中,即《贫困与饥荒》(1981)和《饥饿与公共行为》(1989)。在这两本著作中,他首次使用权利方法”研究贫困与饥饿问题,并从权利方法的视角将贫困和饥饿视为权利丧失”的结果[5][6]。阿玛蒂亚·森认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收入层面,而应该立足于贫困者的生存状态。对贫困关心应该更注重绝对贫困,即对穷人福利的关心,而不是相对贫困,即对穷人与其他人收入差距的关心。进一步讲,森认为毋需区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无论何种贫困状态,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权利的缺乏或者其他条件的不足造成的。贫困绝不仅仅是收入低下的外在表现[7]。一些社会学家从不平等的角度展示了对权力贫困的关注,如以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者,他们在关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理论中认为,社会不平等的实质即社会资源或包括财富、收入、权力、声望、教育机会等在内的有价值物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等分配,而处于社会下层的贫困群体正是上述社会资源的匮乏者。英国社会学家汤森(Townsend,1979)指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

权利贫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贫困,其对贫困定义的角度,已经转移到精神和政治层次。当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应该更加关注穷人的权利贫困,只有这样穷人才能够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决策和活动中,这样穷人才能真正脱离贫困。

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三者是从不同角度对贫困进行了定义,三者并不是替代和对立关系毕业论文格式,而是互补和互动的关系,把三者联系起来进行测定贫困,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贫困进行刻画,有利于我们全面解决贫困问题。这三者关系是,收入贫困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能力贫困是贫困的直接原因,而权利贫困则是贫困的社会后果。收入贫困可以导致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如一个还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是没有能力接受更多的教育和提高健康水平的,也不会有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同样,能力贫困可以导致收入贫困和权利贫困,如一个文盲和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的人是很难摆脱物质贫困状态的,也不会有热情参与政治生活。从正面来说,一个收入水平高的人一般说来,也可能会有更高的挣钱能力和社会政治地位。能力高和有社会地位人可能更能容易摆脱贫困和获得政治权利,即一个有能力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也不可能是贫穷的,或者较容易摆脱贫困状态。

综上所述,早期的贫困含义将视野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而新近的贫困含义则把个人能力和权利也纳入其中,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随着学者对贫困认识和研究的逐步深入,贫困的含义也从早期只注重绝对贫困,而到现在转变为注重研究相对贫困以及贫困深层次特点。因此,贫困的定义也向多层面的方向扩展,如长期贫困和短期贫困、排斥和脆弱性、发言权等概念。可以说,贫困的研究是一个多层次,动态的过程。对贫困多角度的刻画,也深刻影响着贫困测度方法以及不同减贫措施的实施。

二、三种贫困的测定方法

贫困的定义一般和贫困的测定方法和贫困线相互联系,贫困的测定方法和贫困线也是随着贫困的含义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一)收入贫困的测定方法

最早对收入贫困测定的是朗特里,他在20世纪初,通过估算英格兰约克市这一特定环境中,获得仅够维持体能所需的最低必需品”要求的预算,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他通过这种方法确定20世纪初英格兰的社会贫困线为26先令。从中可以看出,贫困线就是满足最低生活标准所需的货币量。收入或支出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被称为贫困人口。利用货币收入或消费额来确定和测算贫困的程度具有较悠久的历史[8]。这种办法现在也为其他国家采用,由此得出贫困线。一旦贫困线确定下来,就可以应用于关于收入或支出的数据测定该国家的贫困状况。大多数分析家认为用支出测定比较合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支出非常容易测定,尤其家庭人均支出更能反映人的福利。测算贫困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大量家庭调查中所含的统计信息,并或多或少无端地将穷人与非穷人割裂开来的做法结合起来。通常用来监督世界减贫进展情况的一种贫困线是《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每日美元”的标准。这一贫困线以几个低收入国家实际采用的贫困线为基础,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表示,而且指的就是人均家庭支出。每日美元”的标准是迄今为止进行贫困国际比较的重要尺度之一。2008年,世界银行把原先的1美元贫困线标准修订为1.25美元。在世界银行中文网的《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最新贫困人口测算数据》一文指出,该贫困线是评估极端贫困的一个很好的标准,因为它是全世界10-20个最贫困国家的平均贫困线。该文又指出,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2美元中间贫困线(2005年价格)更适用于中等收入国家”。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它没有区分暂时贫困和长期贫困;它只评价了通过市场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它没有考虑支出在家庭内部的分配等等。

(二)能力贫困的测定方法

能力贫困测定方法可以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用的人类贫困指数,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人类贫困指数侧重于人类贫困的三个方面:寿命、读写能力和生活水平。寿命用40岁以前死亡的人的百分比来测定,读写能力用读写能力的成人所占百分比来测定,而生活水平则用获得医疗服务的居民的百分比、获得安全饮用水的居民的百分比以及5岁以下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百分比三个指标来测定。尽管这种方法,各方面的信息都非常有用,但是汇总成一个指数却提出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汇总是丢掉一些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外,还要求随意选择权重,主观性太强[9]。

(三)权利贫困的测定方法

权利贫困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调查问卷征询人们对什么是贫困的看法,是完全没有预先安排、交互式的、定性式的,主要是让人们自己描述他们所说的贫困是由什么构成的。参与式调查法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穷人的政治权利的问题,通过此检测穷人的所获得的权利状况。1990年以后,世界银行开始要求每一个国家都做一个贫困评估,而这些贫困评估从1993年开始采纳参与式调查方法。参与式贫困评估从世界银行所采用的其他分析工具中汲取了一套办法:旨在获得客户反馈的收益评估,让利害相关者参与以帮助迅速摸清某个地方性具体问题的参与式乡村评价。如此说来,参与式调查可以丰富我们对贫困的理解,并促使政府采用穷人认为对他们有利的行动。这也是贫困含义扩展的后果,不过这种方法很难对权力贫困做精确的评估。

三、从贫困含义及其测定的演进看我国贫困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民族多而复杂,地域差异较大,因此,贫困问题也多种多样。自建国以来,我国在贫困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中国发展报告2007》公布的数据称:1978—200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共减少了2亿多人。世界银行充分肯定了中国脱贫的巨大成就。但是,在贫困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在贫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贫困线制定过低

我国长期以来有两个贫困线: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后者指高于绝对贫困线但收入依然较低的人口,又称为低收入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的群众,得到政府的帮助是不同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贫困线经过13次调整毕业论文格式,从1985年调整到2009年的1196元。按照2008年标准,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4320万人,其中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为农民人均纯收入786元至1067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2841万。2008年后,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人口线”这两条线合二为一,即统一为1067元,按照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4.6%,这意味着原来的2841万低收入人口”也将享受国家扶贫政策。

不过我国贫困线与世界银行所制定贫困线差距较大。世界银行2009年4月8日的一份报告指出,当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有2.54亿人口每天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2008年世行已将贫困线标准从每天1美元调到1.25美元=8.5元人民币)。即使2009年,我国提高扶贫标准到人均纯收入为1196元,中国生活在贫困线的约有4007万人,我国目前的贫困线就是按照每天一美元的标准,贫困线约为2300元,与目前的国际贫困线差距约有1倍。这样制定出来的贫困线,容易低估贫困人口,这也是我国计算出来的贫困人口与世行计算出差距如此大的原因。

我国贫困线过低导致农民可行能力和社会经济权利的缺失。可行能力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一个人免受痛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等,可以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以及能够识字、有尊严地生活的自由。人们在所处的社会条件下拥有多大的可行能力,去享受他们根据自身的理由而珍视的那种生活,阿玛蒂亚·森把它称作实质自由。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以下的人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有资格上学受教育等。贫困线标准过低使农民无法享受公共福利、因病返贫和子女享受教育的困难,这些都是实质自由缺失的必然。社会经济权利是一种积极的权利,公民享有社会经济权利意味着公民有权分享稀缺的社会资源或某些特定商品如医疗和教育。与民权和政治权利相比,社会经济权利结合了自由与能力两种属性,它使公民不仅具有做某事的自由,而且也具有了这样做的能力。贫困线标准低,实质上意味着公民自由和能力的丧失,社会经济权利的微弱。

(二)经济增长没有很好的解决公平和贫困问题

认为贫困就是收入低或者缺少商品的人,会认为通过经济增长提高人均收入是一种可行的减贫战略。可是,有时在一个国家,穷人不一定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扩大中得到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好处。我国目前就处于这种状态,虽然每年,我国经济以每年平均约9%的速度发展,可是贫富差距也在拉大,2009年基尼系数已达0.47,已超过国际警戒红线”0.4的标准,正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对我国的贫困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存在经济发展中的高速贫困,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就业水平和下层劳动者收入水平下降而产生的贫困。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的贫困就属这种类型。其中对此分析比较好就是库兹涅茨,他呼吁注意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直接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农业占主要地位的经济开始时收入平等,人均收入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一部分居民转入其他部门,不平等增加,但是平均收入也提高。一开始,这会造成不平等加剧,但随着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脱离农业,但平均收入增加。我国目前就处于一种经济增长与不平等之间倒U字曲线。

(三)权利贫困无法解决

贫困不仅包括物质的贫困还包括权利的贫困,由于我国在社会法制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制不健全,法院独立性较差,行政干预执法等等,穷人的一些权利无法保障,即缺乏发言权和政治权利,表现为无权无势的感觉,尤其是当前办事很多是通过社会关系来完成的。而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贫困人口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有时还损害了穷人的权利。

(四)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

2008年农村人口为7.2135亿,占全国人口的54.32,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农村这种教育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创造收入的能力,同时农村在技能培训方面欠缺,这也制约着农民增加收入。在农村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性教育水平不高,而许多研究表明,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子女的健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免费论文下载。因为母亲通过教育能够获得和处理对子女的信息。农村在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这样农民的身体健康无安全保障,尤其许多研究表明,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农村孩子上学的出勤率和学习成绩。由于农村收入较低,农村的人口投资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能力培养的资金较少,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能力培养成为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能力是其以后获得收入的重要保障。而由于贫困不能进行能力投资培养,这样就造成其以后获得收入能力降低,其就陷入了一种贫困——能力的恶性循环。

(五)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差

一些研究表明,穷人经常对收入风险和波动担心,即常常表现为一种脆弱感。穷人在对市场波动、季节和危机如何影响他们的福利的描述中赋予贫困这样一种理解:贫困不仅是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而且是一个人仅有的一点东西也很容易失去。穷人之所以受风险的伤害,是因为他们缺乏充分保护自己不受风险打击的手段。如果出现意外事件,穷人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来的资产去解决问题,而即使拿出资产解决,也会使他们进一步陷入贫困之中。我国农村家庭经常出现因病致贫,因孩子念书而致贫”,就是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差的一种表现。

四、从贫困含义及其测定演进看我国减贫措施的选择

(一)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贫困线

2008年后我国对全国实行统一的贫困线。事实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样,再加上各地价格水平也不相同,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可能在一些地方,可以基本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可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东部沿海,这1196元很难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价格水平不一样,如果我们以1196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贫困线,恐怕欠科学。各地经济发展不一样,让各地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贫困线,他们可以根据各地价格水平来确定贫困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就高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可以低一些。有些地方经济发达,贫困线可以与国际接轨,如果按照欠发达地区制定贫困线,有可能在发达地区还是处于贫困状态。而有些地方落后,价格水平低,可以制定较低贫困线。这样制定出的贫困线可以使更多人得到帮助。由于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还较大,短时期内贫困线还难与国际接轨。

(二)发展经济兼顾公平

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源泉。但是,帮助穷人的政策应当研究如何提高增长率,又促进公平,或至少应当研究如何采用适当的政策来减缓导致不平等的增长。虽然说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还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公平问题,并不都是经济增长造成的,经济增长只是把蛋糕”做大,而这块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增大的蛋糕”如何公平地分配,并不是经济增长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和体制因素,应该主要靠建立有效地纠正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产生偏差的宏观调控体系。不然会造成贫困的人越来越贫困。

(三)加强民主选举,让贫困人口更多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决策

最近研究说明中间选民在高度不平等的民主社会中为何能通过选举带来更多的分配政策,尽管要付出增长放慢的代价(Persson和Tabellini1994)。这说明让穷人通过民主选举,登上政治舞台,有更多的发言权,对于促进分配政策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穷人非常了解他们的状况和他们的需要,可以为旨在使他们过得更好的政策和项目设计贡献力量。

(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和教育是减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穷人收入的重要手段。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舒尔茨,1190)可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注重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理应成为治理贫困的首要选择。提高农民的能力,教育是根本,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资。其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不能继续升学的青年农民有机会系统地掌握有关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最后,从提高女性的素质入手,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教育。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男性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毕业论文格式,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劳动者中的主要力量以及儿女主要监护人,所以,开展农村妇女保健和农村家政方面的科普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以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在母爱中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有修养、有文化、心理健康的农村青少年。

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近来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农村居民医疗补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等,但是这些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才初步形成,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农村贫困人口才有安全的生存环境。

(五)加强贫困人口社会保障、保险和信贷体系建设

要抵消危机对穷人的影响,政府必须提供安全网来缓冲冲击,保护穷人改善自己状况的机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维持穷人基本生存权的保障体系;二是加强公共保险制度建设,这是穷人抵抗风险的安全网;三是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信贷支持,这是增强穷人抵抗风险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总之,贫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它不同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和消除贫困。贫困和公平、权利以及能力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如图1。收入贫困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能力贫困是贫困的直接原因,

图1贫困、收入、能力、权利、公平恶性循环图

图1贫困、能力、权利、公平恶性循环图

而权利贫困则是贫困的社会后果。收入贫困可以导致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能力也可以导致收入贫困和权利贫困。贫困导致了权利不能保障和不公平。不公平的分配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即相对贫困,而贫困的人越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贫困的人的权利更没有保障,权利无法实现,也就不能在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获得财富,如我国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是,由于享受这些增长财富的权利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贫困的人没有享受的权利,或者有权利但是无法保障实现。贫困的人无法投资于提高自己能力的学习费用,也就造成了贫困的人能力差,能力差也就造成了更加贫困。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收入贫困问题,在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贫困问题,需要我国多方面采取措施,尤其在经济发展中分配体制建设、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能力培养、保险和信贷以及贫困人口政治参与权方面。

参考文献:

[1]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18-25.

[2]刘纯阳,蔡铨.贫困含义的演进及贫困研究的层次论[J].经济问题,2004,(10):5-9.

[3]高云虹,张建华.贫困概念的演进[J].改革,2006,6:25-29.

[4]杰拉尔德·迈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41.

[5]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6]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10.

[7]马新文.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与方法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8,(2):69-74.

[8]郭熙保,罗知.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38-43.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2

关键词:留守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二次留守;心理留守

一、“留守未成年人”概念探析

对“留守未成年人”的概念有很多描述且主要用“留守儿童”一词,如周华蕾把“未满16周岁的农村儿童因进城务工父母工作地入学政策和户籍制度所限导致只能被留在户籍地接受教育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1]“儿童”在《儿童权利公约》中是指“未满18岁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小于18岁。”学界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年龄划分标准定义“儿童”即未满18岁的人,如全国妇联2013年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对儿童就是采用这一标准,所以用“儿童”一词不存在异议。但我国语境下通常对“儿童”的理解是指“未满14周岁的人”,即我国通常语境下的“儿童”范围是小于《儿童权利公约》规定范围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且考虑到文章的受众主要是中国人,笔者认为应当用“留守未成年人”更规范,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罗燕圆认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现居住地以外地方工作超过六个月而留下来照看家的农村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农村留守未成年人。”[2]两个概念都把留守未成年人的身份局限于农村且属于物理上的留守即父母距离上与子女分开,笔者认为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体现留守未成年人的真正内涵。虽然城市比农村发展水平高,但每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常情,城市人为寻求更好地发展也会到发展更好的地方去甚至出国谋求发展,所以留守未成年人不仅包含农村人也包括城市人;父母虽与子女在一起但是由于各种缘由彼此间并没有进行过很好地交流,久而久之彼此间就会变得生疏,子女心理上有可能会产生父母不爱自己的错觉,从而造成实质上的心理留守(心理留守也包含二次留守即父母把留守子女接到其工作城市,但因工作等各种原因,把子女单独留在家里或者教育机构的情况)。

综上所述,留守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因其父母双方或一方(父母一方去世或下落不明的情况)离开居住地(城市或农村)6个月以上到外地工作(父母双方或一方被依法居留的人)而被留下的群体或父母与未满18周岁子女虽在一起居住但由于各种原因彼此间不能进行很好交流而产生隔阂的群体。

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状

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我国54.77%的城镇化率并按照本文定义的留守未成年人推算,2014年我国留守未成年人总数不低于6500万。笔者的调研对象江西省吉安市200余万人口中2012年约有80余万外出务工人员,而剩下的120余万人中有农村留守儿童15余万人,15余万人中只有87637人被相关部门进行留守信息登记,登记人群中4339人有违法违纪记录。[3]2009年至2012年,我国法院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人数呈递减趋势,而且未成年犯占全国当年刑事犯的比率也从2006年开始平均每年1.1%的比率递减,但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却从2010年占当年未成年犯的42.01%到上升到2013年的54.15%,而全部年龄阶段未成年犯有54.4%在犯罪前是处于留守状态的。[4]

三、减少或解决留守未成年犯罪低龄化的对策

(一)发展被留守未成年地经济

发展经济是目前阶段解决未成年犯罪的核心任务,显然这一建议会被“拍砖”。目前学界对于解决未成年犯罪主要围绕家庭、学校、社会分别表现为增加亲情、真正开展素质教育和改变目前唯分数见高低的教育模式、政府加大对未成年关注力度,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三个主体的作用毋庸置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该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为何会出现被留守现象?被留守地经济发展“不行”是主因。虽然我国在经济总量早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地区间发展水平还是存在明显差距的且部分地区还存在为“吃饱饭”而奋斗的群体,“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被留守人员越多”已被许多学者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所论证。穷则思变,为了生存抑或为了更好地发展背井离乡是不得已的明智选择。发展经济是改变这一现象的当务之急。一、政府给予开展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人员税收、租金优惠;二、通过采取在土地等方面优惠的措施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三、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育有特色的种植业;四、被留守人员较多的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不均衡是重要原因之一,给予这类地区国家层面的特殊发展政策不失为良策。通过经济的发展逐渐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本地人到外地工作的人员会减少,间接的也减少了被留守人员数量。

(二)促使家庭由物质供应地向精神培养地发展

单亲监护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单亲监护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有教育子女特别是在学业上教育子女是学校的事情而在物质上最大程度的满足子女是其首要任务思想的人不占少数;隔代监护由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事已高、监护孩子多且本身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与子女交流时往往摆出“我走的路比你吃的饭还多”的高姿态而不会注重与被留守人员的交流质量,更不太可能通过交流来了解子女的内在精神世界。改变监护人员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从精神层面对被留守未成年的教育。一、监护人员主动学习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心理和行为上以相对平等的方式与子女开展交流,注重通过交流了解子女的生活和学业情况以及其内在世界,通过自己良好的为人处世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子女;二、社区经常开展育儿方面的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仅使家长间的育儿经验得到交流,也使子女结交更多的朋友并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在其做一些不良行为前会考虑熟人社区对其行为的评价,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三、在外工作父母应经常通过电话或视频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交流(条件允许的应经常与子女团聚),父母不应因“亏待”子女而在物质上一味的满足子女而不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

(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相对平衡发展

数年前“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已被提出,但应试教育仍处于“一统江湖”的地位。在目前阶段应试教育应不应该被废除或者说完全推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具有造就“高分低能”之威力、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失常、分数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等是主张废除应试教育的有利论据,但在目前我国关系学甚浓的社会里,除了考试(部分考试可能会作)能够改变大部分人的命运外,还有其他更加有效的方式吗?或许有人会说凭能力,但能力本身就是很抽象的,在你的能力被展示前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的,没有标准人为操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个人获得公平机会的概率就越小,虽然应试教育有很多缺点,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还不存在完全废除的土壤,毕竟其可以创造一种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但是我们有必要调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严重失衡的问题。一、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如思想品德等且该课程不能被其他老师借如“体育老师今天生病”的缘由所取代;二、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过分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行为上给学生当好榜样的作用;三、学校可以与校外单位开展合作进行一些如消防演练等方面的活动,但应坚决避免开展运动式、任务式活动,如税务局到小学开展税务方面的宣传活动;四、教师应善于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来判断学生的思想,使其不良思想和行为杜绝于萌芽状态。

(四)加大教育投入,逐渐普及高中教育

2008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公办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这一政策惠及千百万适龄儿童,学生获得了通过学习知识这一目前最有效改变命运的机会;另一方面,利于部分因负担不起学费而处于“散养”状态的适龄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进入学校,减少其与社会不良人员的接触,间接减少这一阶段未成年实施违法行为。从上文2013年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未成年犯54.15%的比例并结合其他文献分析,文化程度低、学习成绩差导致进入高中的希望渺茫、因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导致的读书无用论的虚假现象等是造成这一年龄阶段犯罪比例高的原因。偏远地区教学设施缺乏如教室少且破、由于并校原因部分学生到学校单程需花费一两个小时、教师业务能力不足且年龄偏大等都是偏远地区教育情况的真实写照,教育资源加大对这些地区的适当偏移,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这些问题,也使学生获得了优良教育资源的机会。近年来,部分十五六岁人的身体发育程度与成年人已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但是在心智上仍处于不成熟阶段,遇事思维不周密、易冲动、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等仍与这一年龄阶段的同龄人无异,其仍是需要我们特别关爱的花朵。2014年南疆普及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对南疆地区的发展毋庸置疑起到了提供知识人才的作用。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中国,虽然由于地区经济差异等原因还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普及高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但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培养本地人才由国家层面实施高中免费义务教育是不存在经济压力的,在这些地区实施高中免费义务教育,还可使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群体获得进一步学习知识的机会,也可使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聚集到生活和学习环境良好的地方从而远离不良群体减少未成年犯罪。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还不足,但模仿能力却很强,偶尔聚在一起的父母在子女面前经常打架、骂架等不和谐的行为都对其有很大的“示范”作用。老人自己摔倒却讹诈好心主动帮助其的学生、银行职员骗取储户资金而银行声称不负责任的不诚信行为、带有色情情节的网络暴力游戏、“宁坐宝马上哭,不坐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价值取向、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现象等不良社会环境都可能是其模仿的对象。如何在信仰缺失的社会里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引导未成年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一项艰难的课题。一、严格把已有纸面上的法条如敲诈勒索罪由应然状态落实到实然状态;二、政府部门(银行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带头践行诚实信用原则以构建诚信政府和诚信社会;三、媒体应树立“弘扬真善美、拒绝假丑恶”的价值取向。(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资助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CX2015SP57).

参考文献:

[1]周华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为例[D].南昌大学,2011.

[2]罗燕圆.浅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1篇3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教育;人;财;物;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内的问题,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是一个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为根本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样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当今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力已由边缘化走向了中心,教育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烈的促进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而农业、农民、农村三个要素中农民是最活跃的因素,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点就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就是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所在。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探求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本文从人、财、物和理念四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

一、人

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什么事情都谈不起来,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农村社区教育问题就解决一半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人,一方面是指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及自愿者,另一方面是指农村社区中接受教育的人――农民和农民子女。

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有多种,但是无论是那一种模式在县、乡两级都必须有专门机构,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专职人员列入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系列。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中还没有专门培养社区教育人才的专业,更谈不上专门为农村社区教育而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组建农村社区专职管理和教师队伍时,要制定选聘标准对社会公布,列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招聘体系,对社会公开招聘人员。考核聘用先培训后上岗,在任用过程中实行年度考核淘汰制,农村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岗位不能变成“养人”的岗位,农村社区教育的专门机构更不能变成将要退居二线领导干部的休养所。

相对专职教师而言,兼职教师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占的比重较大,兼职教师大部分由下列人员承担:(1)普通学校中的教师。(2)社区内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专家。(3)社区领导、社会名流以及英雄模范人物。农村社区不同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要与农村社区周边的城市社区建立联系,利用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请他们帮助选聘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调查了解退休返乡的各类专业人才情况,从中选聘身体健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虽然有一技之长,但是不一定个个都适合做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师,所以在选聘兼职教师时也要有标准,聘用时要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也要进行岗前培训,也要进行考核。建立兼职教师档案和数据库,社区聘用教师原则上在兼职教师库内选择。兼职教师库内人选定期不定期地更新,符合条件的进来,经考核不合格的退出。

志愿者是指以不计报酬的方式,自愿将自己的才智、专长贡献出来,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目前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志愿者还不多,有组织的志愿者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些是个别大学生或社会人员自发的志愿行动,还没有形成制度和体系。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而言,招募一大批志愿者从事农村社区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但是对志愿者的招募也要有标准,也要先培训后上岗,管理上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不能仅凭热血和冲动行事。

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要比教育者复杂得多,所有愿意或不愿意接受教育的社区内人员都是教育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原有文化基础,教育对象没有可选择性,根在社区而人外出进城打工者也是教育对象。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村,现在的农村社区教育也不再是过去的农村社区教育。所以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就一定进行教育对象分类,如分成: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外出务工人员、颐养天年人员、学龄儿童、学龄前婴幼儿等。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项目来分类,外出务工人员也可以根据从事工作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了解清楚他们的教育需求,选择适合的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二、财

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做支撑,前面所讲的人的问题解决得再好,农村社区教育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在解决好人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很好地解决财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获得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是有了经济来源如何合理地使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这应当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背景。在这样的前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经济来源自然应该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社会各界捐助为辅,不提倡农村社区教育机构自己搞创收,不能通过向农民或农民子女收费来积累财富,也不能为了获得某企业的资助而出卖农村社区的市场资源,限定农民购买某品牌的商品,更不能为了获得资助做出伤农害农的事来。我觉得现在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处理好如何用好财的问题比解决财的来路问题要难得多,因为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财政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基础,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还是会得到很好解决的。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没有制度化的管理,靠人治化的管理有了钱未必是好事,所以在制定政策解决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同时,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经费支出与管理的办法,如专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兼职教师课酬标准等,这个问题很重要,待遇低了留不住人也聘不到适合的兼职教师,标准高了经费筹措的难度又加大了,所以本人建议参照当地中小学教师标准或公务员标准执行比较恰当。还要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图书资料采购事前申报与审批、事后检查与评估制度,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钱物交换中最容易滋生腐败,如果在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上发生了腐败,不仅害了当事人,让其受到法律或党纪的处罚,也会大大地挫伤农民或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直接影响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培训事业经费下拨应与社区教育培训量的完成情况挂钩,年初按培训教育方案制订财政预算,分季度或半年度结算,让每一分钱落到实处。

三、物

由经济转化为物质才能体现经济对教育的支撑作用,很好地整合原有物质资源才能让物发挥最大功效。所以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如何整合物质资源,合理建设和添置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图书,也就成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教育要通过一定的途经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实现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依托农村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和充分利用。在我国由于有效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农村学龄儿童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中小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教育设施,所以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学闲置和未充分利用的教育设施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场所,另一方面要整合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中心校、县乡文化站等为农服务机构的教育资源。在整合和利用的同时,进行物质建设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建设。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以教材为中介。教材在一定程度是衡量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测量器。有了很好的老师没有很好的教材,农民听完课后很难巩固和进行实践,教育的成效就大打折扣。开发和建设农村社区教育适用的教材,是农村社区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体系应当是,适应农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要的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适用技术教育、人文知识与科学常识教育、道德法律与公民教育、卫生保健常识教育、运动闲暇与行为习惯教育等教材。以前我们只注重前三类教育的教材开发和出版,后面五类教育的教材开发与出版几乎是空白,就是有一些也是针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多,针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少。就是前面三类也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而开发的教材多,以理论讲述为主,对于只有小学或脱盲后的农民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所以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类教材,相同的教育内容要以不同的形式来编写,以便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需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同一类型的教材还有区域适应性的问题,相同内容的教材还要以不同文字的形式出版。所以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前期,大量的经费要投入到教材开发与出版上。学习资料的管理可以实行无偿借阅制或图书漂流制,本人不赞成无偿赠送制,因为赠送制不符合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原则,在农村社区教育经费还不是十分宽裕的情况下,管好物质资源,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还是十分必要的。教学设备的添置要以够用为度,不搞小而全,更不能搞大而全。要做到能借用替代,尽量借用替代,无法借用替代必须添置的,要分批添置,特别是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设备,因为技术更新快,设备折价和技术升级也快,设备淘汰也快,不能搞一步到位。

四、理念

“理念”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那么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中坚持哪些永恒的理念呢?

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4.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5.学习和教育将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6.学习和教育将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各个方面;7.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对于农村社区所在地的党政部门而言,要坚持的理念是: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是自身的工作职责,是实现工作目标的手段和重要途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因而对于各级党政部门来说农村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标准,肯定就无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农业生产是关系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源头,也是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而农村社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殖水平,保证食品原料安全,提高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加大投入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不是政府的包袱,而是政府实现工作目标的促进剂。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社区教育必然从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大舞台的边缘迈向舞台的中心。

对于从事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而言,要树立的理念是:从事这项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乐土,不是谁给谁施舍,不是谁帮助谁,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将更加和谐与稳定,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惠及社会上的所有人,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除了享受建设的成果外,对于专职人员来说,农村社区教育这项工作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就业,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其次,这项工作让他们学有所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农村社区教育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专长和才能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增加经济收入的合法渠道,在这样的岗位上实现了自身价值的进一步升值,愉悦身心。对于志愿者他们虽然不能从这项工作中得到物质上的报酬,但是这样的一个舞台给他们提供了检验自己能力、了解农村社会的机会,从而丰富了经历和内心世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本文从人、财、物、理念四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之下,管理好用好人、财、物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保障,有了基本保障后,教育内容上要做到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完善和提升,所以在进行技能性针对培训的同时要进行社会知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培训,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的兴趣和能力,提供菜单式培训或活动内容供社区农民选择,达到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时机上要做到适时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农有农时,农民有忙时与闲时,所以在农村社区开展教育与学习活动时机把握很重要,如种养殖技术与知识,要有适时性和超前性,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要在外出人员集中返乡的春节前后开展;有了适时性还不够,还必须坚持长期性,不能搞运动,要有长期为农服务的人员和阵地,随时协调各方力量解决社区内的各种教育培训问题,这项工作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工作,而是伴随着农村社区存在而存在的长期工作。

参考文献: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4

科学素养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J.)在1952年首次使用该词。最初将科学素养的概念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P.),他在1958年使用了该概念。但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界定至今仍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要属芝加哥科学素养国际发展中心主任J.D.米勒(JonD.Miller)于1983年在《科学素养:一个概念和经验的回顾》一文中的观点,他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它包括三个维度:(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

(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他将科学素养的定义概括为:“在某个社会中为满足一些角色功能所需要的基本可以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水平。”21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其中针对科学课程,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素养包含“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

一、农村地区学校是科学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1.关于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资源保障方面也优先考虑这些“主干”课程,因此投入科学课程方面的精力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接收的大都是留守儿童或者住宿制的儿童,学校除了要承担教育教学方面的本职功能以外,保护孩子安全成了学校的另一主要职责,而且由于农村地区相应配套的其他社会力量较为薄弱,如警察、医院等,学校将其有限的精力又拆分投入到这一领域。总的来说,农村地区学校对于科学素养的教育,在学校各项职能清单上,处于末尾阶段。

2.关于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不到位

科学素养的内涵已经覆盖到科学和人文的各个学科,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努力,大多数教师把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归结于科学课程和科学教师。此外,学校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也较为单一,对科学素养的教育普及仍局限在课本上,由于教育教学资源的紧缺,甚至连计算机互联网教学都难以开展。

3.关于科学素养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到位

我国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公众,尤其是家长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仍是“唯分数论”或者“唯升学率论”。科学素养本身作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是不具有通过各种显性指标来判断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考量学校各项指标时很难将科学素养纳入在内,学生家长也没有针对学校在培养孩子科学素养方面的具体诉求。

二、提高农村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思考

1.提高中小学校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

中小学校仍是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素养的有力阵地。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把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工作布置、开展和评价的要素之一,要充分认识到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对于学生自身成长至关重要。

要在资金投入和设备建设方面有所考量和倾斜,要充分发挥这些资金和设备的最大效益。要加强城市学生的学习交流,通过开展科学夏令营、科学周末游等形式促进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提高农村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二是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主动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利用自己在城市的机会尽量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传递关于科学、科技方面的常识和知识。

3.增加农村学生接触了解科学知识的机会和途径

对于增加农村学生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的机会与途径,主要把握两个思路:(1)“送进去”,要通过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乡村通活动,利用科普宣传车,主动制作针对农村学生的科普知识展览,及时有效地将新鲜有用的科技文化知识传播给学生;要充分利用县市级的电视媒体平台,利用寒暑假等学生空闲时间较多的阶段,播放国内外经典的科学纪录片或者天空课堂,为学生假期提供科技大餐。

(2)要“请出来”,要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开展统计和普查,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父母开展宣讲,要教育说服家长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带孩子去认识城市、了解城市;政府和社会组织也要为有意愿的企业牵线搭桥,组织学生到科技企业参观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了解科学。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3-030-02

一、研究背景

《英语新课程标准》(2001)中指出,“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钟启泉(2001)指出,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中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但小学英语课程从2001年开设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混乱,教学的现状堪忧,其专业化发展困境重重,探究其专业化发展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在国内外有多种表述。Purs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2014)中指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自己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好老师而所作的努力。只不过这种追求需要自己的思考更理性化一些。要对教育特别是对外语教学的基本特点不断加深认识,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外语教育的目标,更符合它的基本规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集理论、经验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为一体的同步发展,也就是有效地全面发展。通过专业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合作型教师”、“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在以上概念表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应该强调英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依照特定环境需求而组成的,他们职前、职后的英语教育均不理想。综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存在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专业性偏低、队伍不稳定、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专业发展乏力等重重困境。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偏低

由于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需要,几乎所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都是转岗教师,他们的专业角色不够清晰,英语教师资格准入的随意性强。尽管近年来加入了一些特岗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但这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问题。笔者于2011年5月对我市农村学校所有在任的小学英语教师作了一次调查,其中英语专业的教师约占13%,非英语专业的教师约占87%;专任英语教师约占20%,非专任英语教师约占80%。队伍的专业化一直是制约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队伍不稳定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角色不够清晰,特别是大量的非专任英语课程的转岗教师,他们任教的课程变动快,随机性强,尤为突出的是还存在包班授课情况,使教师无暇顾及英语课程。更为不解的是,笔者在参与省、市、县级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出现了岗位不对等现象,即:培训者不是英语教师或培训后不教英语的现象。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还表现为小学培养的优秀教师很快被中学挖走,或调到条件更优越地区任教,这样使得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也就越发不稳与贫弱。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

由于大量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是转岗教师,他们职前大多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在教材培训中,许多教师对小学英语课本中的语言内容理解都有困难。在2007年我市以小学生课本语言内容为命题基础的教师专业考试中,从抽样分析看出,60分以下占25.68%,其多为农村教师;尤其是一道写作题和一道教学设计题的结果更为不堪,写作题的及格率为34.97%;教学设计一题及格率为28.41%,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不具备从事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学科教学的要求。

(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乏力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乏力,首先表现在他们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均不理想,使他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其次,他们职后专业教育发展更是乏力,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后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机会少、培训时间短等困境。再者,农村教师因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时间、无精力参加培训或教学研究活动。

(五)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直接制约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明确了英语教育改革的指向,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弱,加之目前农村地区发展的差异,制约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进程。

由此,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极为迫切,同时这也关系到若干少年儿童英语学习的成效及发展的问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规范并建立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强化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目标培养,完善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及评价机制。

结束语

近年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离新课程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教师的培养及其专业发展是目前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促进其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对教育发展的期盼。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报告(2006)[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6):2-5.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KathleenM.Bailey,AndyCurtis&DavidNunan.追求专业发展以自己为资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一、“农村成人教育”概念之界定

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首先必须明白何谓农村成人教育。关于这一概念,曾有许多学者做过专门论述。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对从事农业的农村成人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从广义来说,农村成教泛指对农村成人进行的一切教育,即泛指对居住在除城市以外的广大区域、被所属社会确认为成人的人,目的是为了促进这些人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无论形式上是正规还是非正规,有组织还是无组织,有计划还是无计划。[2]由此观之,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的概念来讲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从而强调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针对性。

二、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之现状

近几年,农村成人教育随着国际成人教育的发展、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地的发展可谓良莠不齐。譬如,东部江浙沿海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在当地的主管部门带领下,各种农村成教得到合理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中部和西北部的某些地方,由于缺乏一个相对切实可行的标准与典范,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行政化和教条化

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有规律却又无规律可循的一件活动。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我们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决定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便是课程的设置必须基本满足农村成人的需要,但仅满足农村成人发展之需要是不行的,它还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这便是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说,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有规律的,任何地方的农村成人教育课程都必须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开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是一件无规律可循的活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地方,更何况世界是一个复杂而又变化着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形式各异的变化。这便决定了农村成教的无规律性。此地的成人教育可以借鉴和仿效彼地的农村成教课程设置,可是如果完全照搬照抄过来,那就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但是现在某些地方的成人教育却完全忽视了这方面的约束,取而代之的是行政化手段。某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完全照搬照抄另外一些农村成教发展比较理想的方式,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使当地的成教限于表面,流于形式,谈不上成教效果的质量和实效。

(二)课程设置评价的两难性

课程设置必须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作为指导,而这个标准是很难界定的。如前所述,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既然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我们便可以把这个规律作为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评价的标准。但是仔细揣摩一下不难发现,这里面是有一定的问题的。一方面,好像只要遵循这个规律,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没有问题,就有可能达到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而另一方面则是即使是在这个标准指导下设置的课程,效果也未必理想。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初衷就是提高当地农民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农村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达不到这一目的,课程设置就应该说是失败的。这一点,除去农民自身的思想和素质因素外,也应该考虑课程设置本身是否有问题,而不能简单地根据是否符合大的标准进行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三)课程设置的重复性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有序开展的,实际上却存在着多部门培训、多头管理的现象,“农村成人教育的开放性与当今农村社会组织的变化不相适应。”[3]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妇联等都在组织培训有关教育,虽然也可以说是好事,却造成了重复和浪费。各部门考虑各部门的利益,各自培训、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和协调。[4]这是从管理上看。而实际中的农村成人教育问题远远不限于此,比如一课重复开展、多次举行,结果降低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质量和实效大大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要完成相应的行政任务外,便是对当地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没有走访调查,无法取得课程设置的依据,盲目跟风。

三、农村成教课程设置之对策

(一)去行政化而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可否认,教育需要有国家的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职能,统筹规划,对本地区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提供规划、指导服务,实行农村职教资源的整合、统筹。”[5]但是不能过分强调行政化因素。“教育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6]但是这一促进是在遵循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产生的,而不是靠简单的行政手段。所以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时,要以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发展本地有特色的农村成人教育。

(二)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弥补当前农村成人教育评价体系的空白,至关重要。农村成人教育至今仍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尤其是课程的不合理方面,无人关注,这与农村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有力的监督分不开。国内农村成人教育的边缘化,使其在大众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行政管理方面则更加混乱,农村成人教育多部门参与,多头管理,造成了无法具体监督的局面,无法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也难以保证教学水平的实效性。所以,政府应该重视农村成人教育,设置专门的农村成教监督机构,完善相应的监督责任制度,为农村成教的课程选择和设置更加趋于科学合理而保驾护航。

(三)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

农村成教要围绕农村发展需要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统筹安排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施教。课程设计要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教学方式要体现探究性与实践性的统一。[7]农村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唯榜样是瞻,在设置本地农村成人教育课程时,要加强本地实际成人结构和本地经济发展的调研,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强调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理应是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8]要加强对农村成人文化基础和所从事职业的调研,例如本地的外出农民工实际从事的职业、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的情况,等等。中国农村成人教育必须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化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市场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同时分层次有步骤地做好当地农民的个性信息统计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设置和选择。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7

关键词:家庭功能;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涌向城市,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照看,因此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父母外出,子女留守”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得不面对父母缺失,接受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的变动。那么,家庭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已有的研究少有针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而研究方向主要也是集中在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对其社会化的影响,从家庭的抚养、情感交流功能弱化方面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特殊时期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

面对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教育、医疗等壁垒,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无法跟随在父母身边,而留守在农村,形成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争议焦点在“儿童年龄”的界定和留守期间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由亲人或受托人照顾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的未成年人。有的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岁以下的子女。而本研究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0~6岁的儿童,这部分儿童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出外务工,而将他们留守于农村上学、生活。

2.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其概念的定义说法不一。概述而言,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家庭功能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如Beavers用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来表示一个家庭的功能;Olson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类以Esptein和Skinner为代表,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定义家庭功能。他们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适应并促进其家庭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应对家庭突发的各种事件等。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陈炜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各持己见,本研究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的

状态。

三、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龄前留守儿童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对其日后的意志力、品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主性与适应力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龄前儿童在家庭的教育中学习掌握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受到的家庭教育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例如,有的父母双方外出,对于隔代监护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有的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守家中,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务农活或者照顾几个儿童,根本无暇顾及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双方对其孩子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因为父母双方的教育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时在隔代监护的家庭中,由于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放任,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小孩能吃饱喝足,不生病长大就可以了,很少关注孩子的亲情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发展,更没有科学辅导和有效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单一,道德品质出现问题,行为习惯养成不良。

瑞士学者让・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两个阶段。他律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权威角色的失效致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规范的识别和对价值标准的遵从处于盲目和混乱状态,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和心理行为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性格、个性都会受到影响。在富有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以后性格开朗乐观,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易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在缺乏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易形成个性冷漠自私、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长期得不到面对面的交流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严重的亲情饥渴,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或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长时间的情感饥渴,导致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使亲子关系变得冷漠,成年后便会对他人及社会也是一种冷漠的心态。同时,由于看到其他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和解决,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产生会让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随后也会出现孤僻、寡言、郁闷、内向性和逃避。

四、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因此,解决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不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原因,需要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一起综合解决。“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从近期来看,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配合来解决。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前大多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期望较少,只关注孩子的吃饱问题,却不太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情感体验。因此,家长急需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行为中,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善于选择监护人,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笔者认为,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尚小,需要母亲的亲自照料和抚养,所以认为,如果不能把父母都留下,尽可能地留下母亲监护。如果实在情况特殊的,请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

(3)长期保持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回一次家看孩子,电话交流也甚少。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增加回家的次数,每个星期需和孩子进行电话交流,交流的话题也不要局限于学习,可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情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第二个场所,一般孩子在3-6岁,会进入幼儿园上学。学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多交流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互通信息。学校要多开展较丰富精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增加与其他孩子的合作和交流,让孩子能感觉到温暖和爱。另外,学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排除孩子的心理隐患,增加情感投入,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使他们感到拥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3.社区方面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儿童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学龄前的教育与成长在社区教育中尚属空白。因此,动员社区力量,共同来关爱学龄前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农村家庭投资;影响因素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目前来看是教育界以及经济界比较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尚不足,但是我国自从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告别了由国家出资提供教育经费的阶段,转而走向由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共同出资的提供教育经费的阶段。在家庭中自然包括农村家庭以及城市家庭两种,由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农村尚未走向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所以其经济发展脚步还远不如城市。由于经济以及文化程度比较低下,农村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遇到了诸多的困难[1-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而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概念,其中质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1)培养目标的多样化;(2)教育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理念的改变;(4)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变化;(5)教育功能的扩大化改变;(6)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7)入学条件的变化;(8)管理方式的变化等;量的变化则主要是指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达到15%~50%.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达到15%则意味着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基本指标,而是还是质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投资的基本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下,不可避免的要谈到高等教育投资问题。从教育投资的主要内容来看,教育投资被分为以下3个方面:(1)初等投资;(2)中等投资;(3)高等投资。本文中所研究的高等教育投资主要指的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各项高等教育学校的各项支出,高等教育学校的投资主体除了有国家财政部门以外,还包括私人企业以及个人/社会捐赠。个人教育投资又可以被称为私人家庭教育投资以及私人教育投资,在本质上指的是除了政府或者企业以外的个人投资行为[3-4]。

三、我国现阶段农村高等教育投资发展现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一半多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农民大概有7.9亿左右[5-6]。总而言之,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是我国整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大,我国农村的经济有着显著好转的趋势,78%左右的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从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孩子接受了高等教育,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根据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家长都支持孩子上大学,并且都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继而跳出农村的大门,改变现有的贫困生活,寻求到一份更加安定的工作。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毕业就外出工作的学生比例仍然高于继续去求学的学生比例。在与农村家长的交谈过程中惊奇地发现由于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不是第一要素,在农村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孩子如果学习成绩好家里无论如何都可以让孩子出去上学,即使家徒四壁走投无路了也要让孩子上大学,但是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就会对其失去信心,因为将准备给孩子高等教育投资的费用转作他用。上述所说的现象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是非常普遍的,此种调查结果普遍存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家长衷心地希望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却不能够为其进行100%投资,那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下,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不由得让人深思。

四、影响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因素

(一)社会利益方面的因素

1.脱离了农村生活并且提高孩子的社会地位是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动机就是能够去外面的大世界闯一闯、看一看,继而能够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从上述角度来看,农村家长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动因就是让其提高社会地位,继而能够提高个人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的价值以及人生的价值。高等教育就是一个跳板,能够帮助农村孩子走出农村,跨入到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去。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在城市里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然后定居在城市。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大都是出于上述原因,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将来找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以及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

2.对未来生活的安定状态以及就业机会的多少影响着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一般来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比较其就业的机会更大。在我国之前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人都会有工作,不愁吃不上饭,教育在解决个人问题以及就业问题方面作用不够大。现阶段,我国实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就业方面有着很大程度的变化,在劳动力过于饱和的市场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总是能够比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业率高得多。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信号作用在雇佣方选择职员的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就成了选择的重要信号之一,简单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其他条件均为一致,但是雇佣方会选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农村家庭家长虽然不懂得什么教育经济学,但是也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为了让孩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农村家长会加大对孩子的教育经费投入,让孩子能够获得更高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收益和成本因素

1.成本因素。高等教育成本主要指的是孩子在上学期间,由家长支付的所有教育费用,高等教育所付出的的教育成本被分为以下两种:其一,直接成本;其二,间接成本。从直接成本角度来看,家长主要支付书费、学费、生活费以及额外的住宿费用等。从间接成本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孩子去上学而不能够参加工作所失去的费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以及成本分担的理论确立,家庭成为了分担教育成本的主要结构之一[7-8]。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摆脱了贫困状态,收入的增加让其有了空间能够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虽然农村家庭接受文化的程度普遍不高,但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家长还是很愿意投入大笔的经济费用。但是,由于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实在是太高,所以还是有很多农村孩子上不起学,总而言之,就是高等学校的成本过高难以支付其上学费用,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是不能够承担的。

2.收益因素。对于农村家长来说,送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能够让孩子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继而获得精神方面以及利益方面的收益。但是,由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推行,市场中的劳动力过于饱和,所以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仍然会找不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继而获得可观的劳动报酬,成为人生赢家。那么,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成本的投资越多,边际收益将会越少,再加上教育投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使投入的过多也不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假如没有达到预期的数值,人们对教育投资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相比起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工作机会更多并且工作的环境更好,最重要的是所得的劳动报酬更多,那么人们就会继续投资高等教育,其积极性也不会减少。从上述两个方面的角度来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的看法。

3.农村家庭或者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影响不一

家庭或者个人对高等教育的相关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也是制定教育规划以及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而所谓的个人或者把农村家庭教育需求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1)求学意愿;(2)学习能力;(3)支付能力。从求学意愿角度来看,个人的相关教育需求影响着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很热爱学习,大部分人仍然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从学习能力来看,有的孩子天赋异禀,东西一学就会,但是有的孩子就是天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了又学还是无法理解。从支付能力来看,家庭的支付能力决定着高等教育投资经费的多寡。高等教育收费的高低对贫困家庭来说弹性比较大,一旦上涨那么就会导致需求量以及积极性降低。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投资问题仍然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艳,姜莹,郭起瑞等.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建昌县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1,15(6):6005-6008,1021.

[2]张小迎,冷小黑,张凡永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教育公平的视角[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4):504-507,1524.

[3]许祥云,陈方红,张凡永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公平性缺失及其实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1):652-659,1113.

[4]乐志强,卢曼萍,周杨平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3):1000-1003,1412.

[5]张育花,苏红,罗正相等.现阶段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16(10):651-656,202.

[6]冷小黑,张小迎.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投资收益的视角[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2):407-408,1267.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9

1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辨析

要探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首先我们需要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1.1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概念的范畴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农村教育一个方面。农村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现有的一般观点可以归结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教育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和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1]农村是一个和城市相对应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还有的学者把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体系。”从农村的地域概念来讲,农村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县以下地区包括农村小城镇的教育。[2]通过对许多关于农村教育概念阐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地区发展服务的,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的,旨在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也不难理解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职业教育类型的。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教育百科辞典》认为“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化教育。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城乡劳动者,其内容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职业管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简明教育辞典》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给予学生从事某件职业和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以上关于职业教育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发展”。[3]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等同于国外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和,即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

综合以上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阐述,我们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一些探讨。

1.2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村职业教育,现在一般将其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对农村社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4]。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表达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社会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产物,并且这一教育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外延和内涵的扩张。在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一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甚至包括文化功能。必须从农业“内”和“外”两方面来理解,不仅要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来考虑还要从社会大的环境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理解:

1.2.1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生地来看,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服务于农村,但不一定发生在农村。事实上,大部分农业中专都办在城市。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应机械的认为只有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方可纳入农村职业教育范畴。

1.2.2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培训对象的确为农村人口。但将培训对象界定为有志于服务农村、从事与农相关行业的职业者,似乎更为妥当。

1.2.3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来看,其不应局限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而应跳出农业,将教育内容扩展到“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的、与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可以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

1.2.4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来看,服务农村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始终围绕的主题。对农村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应该在坚持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务实。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条件下,我们应更多的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去考虑,是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历史概念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

2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对于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对农村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进行研究。

2.1分散性。这一点从前文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例如地域的分散性等等。主要体现于教育活动主体分散性,教育活动的主体从教育的一般意义上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媒介及受教育者;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者除了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外,许多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是在某一行业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在城镇进行的许多农民工培训等;其次可利用的用于进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媒介或者说是教育资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分散性,不同于普通教育机构有固定场所和固定的教育资源(例如书本和实验室等),一般需要利用当时当地对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当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利用各种分散的资源根据需要进行利用;再者从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除了部分职业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村职业中专的学生外,大部分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都是在从事与“农”相关的行业过程中为适应行业和技能发展的要求进行的培训和学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2.2多样性。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办学层次的多样性等方面。办学主体的多样化表现在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除政府这一行为主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是自发于农村和农民中间的以及由许多企业实体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的行为。例如许多在农村进行个体经商的农民自助式地接受教育以及许多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为农民工进行的教育等。办学层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贯穿于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整个过程,在农村的职业高中教育之外,普通农村小学和中学也开始提倡在普通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逐渐培养一些基本的从业技能;最近又有学者提出要逐步发展农村的高等教育,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学制将会逐渐提高到以高中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即向中等教育后层次高移,甚至培养‘高级农民’、‘农民研究生’、‘农民学者’”[5]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更多地体现在许多学校学制教育之外的短期职业培训教育方面;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涵盖了正规的职前、职后职业教育,非正规的各种培训等正式的职业教育以及非正式的职业教育。

2.3特定的收益性。经济学认为,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某一要素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收益递减的趋势;而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通过教育(包括在职教育、自学等)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并推动经济增长,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6]。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一线要求的一种实用型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却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定收益性在于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其收益性更为直接和快速,主要因为农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需要,一般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比较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在教育经济学看来,迁移是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力的迁移,可以实现部门间、地域间和国家间劳动力的余缺调剂;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很快许多行业正在消失和萎缩,又有许多新兴行业兴起的形势下,劳动力也必须随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断学习与新行业相适应的技能;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人力资本中的经济收益问题,而且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结构调整和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发展的作用。

3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

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题,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时要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新的战略定位。何谓战略定位?战略的原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决定指导某一全局的规划和策略。所谓某一全局,可视为社会大系统中任何一个不同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不同范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组织,如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或各级地方政府与部门、军营、社会团体等。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指的就是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各个社会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在某一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策略。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进行阐述。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作为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采取措施转变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我国由于近代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要进一步改革,发展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这种指导思想的定位依赖于政府职能部门正确的政策导向,以培养新型农民的理念来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和策略。这种指导思想大概可以这样来阐述: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实现有志于从事农村事业发展的人们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服务于农民的教育,也是实现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项工程来确实加以实施,并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3.2办学思想的定位

办学思想的定位主要是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的获取和分配及承担办学的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

国家农调总队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85%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生源困难。如何来解决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和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这样一对矛盾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必须首先做好办学思想的定位。第一,必须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限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制方面应该进行改革,例如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处于低谷时期其主要原因很大方面在于其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自身专业设置如何更好地符合农民就业的需要。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10

关键词:多维贫困;能力贫困;需求层次

中图分类号:C924.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日

一、引言

随着贫困相关理论与扶贫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贫困是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将贫困由一维的经济缺失逐渐扩展至健康、教育、公共设施等多个维度的缺失。多维贫困概念已逐渐在学术界、国际机构和政府部门达成共识。学者AmartyaSen于1998年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明确提出从多维角度认识贫困与发展问题。Sen将贫困的概念深入至能力层次,认为贫困是功能利的缺失,而功能利缺失是由实现功能利的可行能力的缺失所造成的,即个人的福利是以能力为保障的,能力的匮乏是贫困的根本原因。

Sen的“能力贫困”概念催生了多维贫困理论。收入匮乏作为一系列功能性活动中的一种,在市场不完善或不存在的现实情境下,无法作为工具性变量完全反映个体或家庭的被剥夺程度。要正确衡量个体或家庭的贫困程度,就必须从多个功能性维度来考虑个体或家庭被剥夺状况,构建多维贫困测度指数。

二、“需求满足缺失”理论框架

“小政府,大社会”,扶贫若完全由政府承担而成为行政目标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扶贫最终要依靠市场力量使贫困人口增强造血能力、脱离贫困。然而,现实是很多贫困人口不具有造血能力,很多村子交通闭塞、资源匮乏,不具有发展条件。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政府在扶贫中应满足贫困人口获取发展能力的需求,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村具有一定的发展条件。完成上述目标后,政府应采取补贴等倾斜政策,逐步推进贫困村市场化。政府在扶贫中要为贫困人口、贫困村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一手包办、一管到底。当然,对于确实无劳动能力,不具备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要依靠最低保障等社会福利输血扶贫。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Sen的“能力贫困”理论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需求满足缺失”贫困理论,以人满足“发展能力”所需需求的缺失识别贫困。从政府角度,进一步以人获取发展能力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为标准来评价扶贫政策的效果。其中,“发展能力”是指人在健康、知识、社会地位等维度谋求自身发展的能力。根据人对发展能力的不同层次的界定,将人的发展能力分为生存能力、知识能力、获取机遇的能力,对应的需求为生存需求、知识需求、机遇需求。(图1)

三、发展能力需求的三个维度与评价指标

笔者利用参与式选择方式划分需求维度并确定评价指标,即让贫困个体、家庭或群体亲自参与到贫困调查和扶贫项目中,由参与者自己确定遭受贫困剥夺的维度。笔者基于对221位贫困村村民的访谈调研,综合多种现实因素,将贫困人口最为迫切的发展需求划分为基本生存、知识教育、机遇获取,并在此三个维度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若一个需求的评价指标全部达成,则说明这个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指标构建方面,本文仅列出了评价指标,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及量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图2)

(一)生存需求。人能够保障基本生存,才可以进一步谋求发展。因此,生存需求处在最低的维度,是整个需求维度体系的基础。生存需求的评价指标有:经济收入(达到省定人均年收入标准);宜居水平,包括房屋质量(不住危房、土坯房,房屋功能完善)、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良好)、享受资源(通自来水、电)、燃料类型(天然气);健康状况(保障食品、饮水安全,有健身场所、医疗保障,健康意识强)。

(二)知识需求。知识需求是在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后,个体寻求发展所要满足的更高一级的需求。知识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知识与精神得到提升,体现在教育、娱乐方面。知识需求的评价指标有:有教育场所、有完整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学前、小学、中学教育)、保障教育安全、城乡教育资源资本均衡(教育硬件、师资力量)、6岁孩子全部入学、农村孩子义务教育全覆盖、高等教育比例逐步提升、有娱乐场所。

(三)机遇需求。机遇需求是人寻求发展的高等需求,机遇需求的满足确保个体拥有发展的机遇,是个体进一步发展的保障。机遇需求的评价指标有:村村通路、通公交,交通方便;通信息(通互联网、有线电视);有一定工作岗位;农村人口具有一定社会资源;农村具有一定数量的投资。

四、山东省脱贫标准评价效果

(一)山东省主要脱贫标准。2016年山东省贫困户的脱贫标准为人均年收入不低于3,402元。贫困村的主要脱贫标准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低于30,000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五通十有”。山东省的脱贫标准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指标,考虑了住房、交通、教育、娱乐等维度。这表明,政府在多个维度对贫困人口展开了帮扶。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篇11

[关键词]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旅游服务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将近8亿人在农村。在国际化日益提高的当今世界,任何资本都不可能无视中国农村这个人口比欧美总人口还多的、尚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最近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旅游需求也渐趋旺盛,农民旅游已经是我国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农民旅游市场的内涵

通常把农民旅游、农村旅游、农业旅游统称为“三农旅游”。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指出,农业旅游是一个产品概念,农村旅游是一个区域概念,农民旅游是一个市场概念。农民旅游意味着农民不仅是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和生产者,也应该是需求者和消费者。主要旅游类型包括:①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②离开本县,距离超过10千米的探亲访友;③宗教朝拜;④为集体或私营企业外出采购、洽谈商务、参加会议等;⑤外出参加有组织的文娱、体育和节庆活动;⑥半年以内的短期培训、学习或进修。

2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特点

2.1旅游目的以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为主

2006年国家旅游局随机抽样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旅游者中,以探亲访友为目的的占61%,观光游览的占11.4%,休闲度假的占4.7%,商务的占3.5%,会议的占2.6%。其中以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外出的比例高达72.4%。河南、广东、浙江等省农调队的调查结果与此类似。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旅游者出游目的相对比较单一,以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为主。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长期居住在农村,与外界缺乏接触,他们怀念亲情,也希望到大都市里看看现代城市风光和风情,因此其出游目的多以探亲访友和游览观光为主。

2.2出游者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家旅游年鉴资料,农村居民旅游人均消费近年来略有上升,扭转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但仍未恢复到2001年下滑前的水平(其中2000年为226.6元,2001年为212.7元,2002年为209.1元,2003年为200.0元,2004年为210.2元,2005年为221.88元。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北京、上海、天津的农村居民旅游中有51.5%的游客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从旅游消费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仍较低。2006年,我国城镇旅游居民人均消费达766.45元,而农村旅游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则为221.88元,不足城镇旅游居民消费的1/3。

同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根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各项目所占比例是:交通消费34.6%,食宿消费32.9%,景区游览17.4%,娱乐购物4.3%,其他10.8%。其中基本旅游消费如住宿、交通、餐饮等支出比重为84.9%。非基本旅游消费如购物、娱乐等支出比重仅为4.3%,消费结构非常不合理。

2.3出游方式以自助为主,距离多为短途

根据中国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大部分靠亲友或自行出游,散客占总出游人数的93.8%,只有6.2%的出游者是团体游客。旅游地点的选择以省内和一些著名大城市、著名景点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省内旅游消费相对较低,加上很多农村居民收入不高,到省外旅游消费相对较高。

从出游空间看,半径比较小,主要集中在省内。由于经济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目前农村居民旅游多以短途为主,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本省范围之内,如广东省农村居民外出过夜旅游中省内旅游占到9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对西安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实际调查也证实,来西安旅游的农村居民旅游者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

从对景点(区)的选择看,以大中城市、省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抽样调查,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农村居民对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省内大中城市、著名风景名胜区具有强烈的偏好。这种情况可能与农村居民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关,这一点与城市居民热衷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交通工具的选择看,坐飞机的很少,选择火车、长途汽车的居多,以散客为主。从出游的组织来看,随团的很少,以自主方式为主。由于农村居民旅游还没有引起旅游企业及相关经营者的足够重视,因此,在农村地区,旅游宣传还处于空白,旅游服务机构比较缺乏,农村居民旅游缺乏有效的组织。此外,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旅游目的地多样,以探亲访友为主的出游动机等也加大了组团的难度。

2.4出游者文化程度较高,年轻人较多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外出需求越强烈,旅游成行越容易。根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统计数据,我国农村居民外出旅游者74%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达到18%。这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向往外边精彩的世界,愿意出去开眼界、长见识。此外,从年龄分布上看,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者的主体部分是青壮年即年龄为25~65岁,其中青少年占10.82%,25~44岁占48.92%,45~65岁占30.3%,25~65岁者,合计占90.04%。

2.5出游时间较短,集中在农闲季节

从出游时间看,相对比较分散,但季节性明显。较之于城镇居民出游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假期,农村居民出行时间的选择相对比较分散。另外从整体情况看,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全国大部分农村的农忙季节,其他时间则为农闲期,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居民出游的总体规律。但随着农村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春秋两季的农忙时间在不断缩短和集中,相反,农闲期则不断延长。另外农村居民出游时间的分散性和季节性恰好与城镇居民互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旅游淡旺季差异。

3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3.1刺激农民旅游消费需求

首先,最重要的是物质上的刺激,也就是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外出旅游的首要条件。农民收入不高一直是阻碍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农民旅游消费规模小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出台了诸如减免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对偏远山区增加财政拨款等措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增强这些“输血功能”只是治标不治本。政府应该加强诸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工外出工作机会等“造血功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才能大大地刺激农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其次,精神上的刺激,也就是转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我国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严重遏制了一部分具有经济实力农民的旅游动机。要从思想上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从教育、电视媒体、与外界人员交流等过程中慢慢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传输信用消费、时尚消费等现代消费观念,从而引导农民进行旅游消费。

3.2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宣传促销

首先,旅游宣传促销应该突出重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农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能全面推进,旅游宣传促销更不能全面铺开。应该有选择性地在较富裕的近郊农村开展,突出重点区域和人群,增强他们的旅游意识,从而慢慢带动其他农村旅游市场,达到增强农民的“全民”旅游意识。其次,选择合适的宣传促销方式。开展农村旅游宣传促销,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应采取不同的宣传促销方式。比如,近郊富裕农村,这部分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很接近城镇居民,完全可以采取传统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但对于广大的一般农村,则广泛采用建筑物墙体广告较为适宜。此外,在旅游旺季时,还可以针对一些重点市场定期或不定期地下乡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3.3开发合适的农民旅游产品

我国农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针对这部分初级旅游市场,应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但是农村居民的旅游需求又不同于城镇居民,久居农村的农民他们向往大城市的繁华而不是山山水水,因此城市观光旅游产品将会是广大农民的首选。

除此之外,还应设计一些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农民的特殊需求,诸如,一是科普旅游产品,把农业科普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农民可以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科普知识,既修身养性又能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一举两得,如参观现代农业园、参加农业展览会等;二是宗教朝拜旅游产品,我国农村居民信徒占相当大的比率,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我国农村都拥有大量的信徒,我国众多的宗教圣地对众多农民信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三是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旅游产品,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可利用一些晚辈孝敬长辈的心理,在农民工众多的城市设计一些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旅游产品,集探亲和健康疗养为一体;四是针对农村学生的教育旅游产品,农村教育条件较城市匮乏,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设计一些对农村学生发展有利的教育旅游产品,如参观博物馆或科技馆、革命圣地夏令营等。

3.4改善农村旅游服务

“服务乃旅游之本”,针对农民旅游市场显得更为重要。要开发好农村旅游市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适当的地点设立农民旅游门市部或报名点,方便农民报名;二是在农民进行旅游咨询时,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到热情、耐心地回答广大农民朋友的问题,而且要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选择适当的旅游线路;三是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切不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而对他们抱着一种瞧不起和不理睬的态度,此时更应该给他们亲人般的关怀,尽量安排懂他们方言的导游,方便交流。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农民技术培训;乡村精英;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普通村民口中的"能人",他们在村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农村中,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不断发展,乡村精英在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理论背景

(一)关于农民技术培训概念的界定

本文涉及到"农民技术培训",与此相类似的一个概念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范围包含现有从业农民,也包含未成年但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农民。其次,强调一定的文化基础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要求的,职业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必须有一个知识基础,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再次,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职业教育是包含各类适合农民生活与发展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在社会学中,精英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分层的概念。所谓精英,是指某一社会中占据高级职位的人,包括权利、财富、名望和知识。将精英理论与当今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关于中国乡村精英的研究。

对乡村精英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国家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时一部分有经济头脑、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管理的人把握机遇,率先富裕起来。本文立足于乡村精英理论,旨在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着重探讨乡村精英在引导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结合案例分析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案例介绍

蒋家寨村位于杨凌示范区境内,离杨凌区约有3公里,有农户404户,总人口1404人,产业结构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养牛户约占全村人口的40%多。该村的养奶牛的历史颇为悠久,从80年代后期就有人养奶牛,从95、96、97年开始规模化,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而从02年开始,该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依托杨凌农科城,陆续建立了三个养殖小区,由以前的农户散养的方式转变为集中的规模养殖,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小区实现了挤奶的机械化,杜绝了掺水现象,提高了了牛奶的质量,打开了销路。村民只需交纳水电费及小区占地租赁费即可入区饲养。

(二)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示范作用:乡村精英可以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效益驱动。村民看到养牛有力可图,才开始纷纷养牛,这是前提。其次是经验借鉴。养牛精英的存在使得一般农户在发展上有了借鉴,并且可以避免很多风险。第三,乡村精英们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奶牛发展的条件。

2、组织凝聚作用:1998年由蒲世全牵头成立了奶牛协会,有80%的养牛户约100多户加入了奶牛协会。养牛协会主要花了不少力气对农民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对外联系市场方面,对提高牛奶的收购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农民结成集体后,奶价可以比零散的收益提高30%左右。

3、技术支持:养牛精英是懂科技,会运用知识的群体,他们对奶牛养殖的丰富知识可以帮助村民解决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以蒋全虎为例,长时间的养牛过程中自己积累的经验及通过专家的技术讲座,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兽医,村里养牛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找他,小区的免疫也是他负责的。所以,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教育过程中可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思考与讨论

在初步采访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本身的经验,我们对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为以上几点。但是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开展,发现该村有像一部分农户没有加入到养殖小区,依照"经济人"假说的观点,很难解释这种现象。农民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农民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发挥上述积极作用外,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多学者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时候更多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教育本身的缺陷,如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二是社会环境对农村职业教育甚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忽视,这里包含国家政策的偏重和受教育群体对这种教育的轻视。

我们在针对农民实施职业教育,尤其是这种短期的技术培训的时候,必须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农村中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从分利用乡村精英各种优势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相关负面因素,从而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遇春吕卫东朱宏斌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目标[J]教育与职业2003年19期

2、刘德忠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精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6卷第4期

3、李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精英与社会资本建构[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006(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篮球基本功教学范例(12篇)

    - 阅0

    篮球基本功教学范文论文摘要:本文从青少年篮球运动队训练的需要入手,对篮球的基本功和基本功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丰富了篮球基本功教学的教法和内容,满足当今青少年篮.....

    训练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训练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健全了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制度完善了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制度,明确工程训练中心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实现管理制度化、议事民主化.....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