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升学校范例(3篇)

来源: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

【肥胖;肝脏脂肪沉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脏在人体的各种代谢中起着重要功能,是储存脂肪的主要部位之一。通过肝脏的B超检查能清楚地观察到脂肪在肝脏的聚积情况。代谢综合征等成人期疾病有明显的肝脏脂肪变性和肝酶变化,而这些疾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肥胖,本探究着眼肥胖学生的肝脏脂肪沉积、ALT特征,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肝脏B超检查本区3中3小监测点学校,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按知情同意的原则,确定121例肥胖学生,在正常学生中,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对照组学生30例。

1.1.2肝功能检查本区3中3小监测点学校,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按知情同意的原则,确定88例肥胖学生,在正常学生中,按相同年龄、性别,1摘要:1配对,确定对照组学生88例。

1.2方法

1.2.1肝脏B超检查121例肥胖组和30例对照组学生开展肝脏B超检查。

1.2.2ALT检测88例肥胖组和88例对照组学生开展ALT检测。

1.2.3脂肪肝B超诊断标准[1]排除酒精性、遗传性、化学性或感染性病因,如血色病、药物性肝炎或乙型、丙型肝炎等。

1.2.4ALT测定禁食12h后,于次晨空腹取静脉血4ml,血样静置室温凝固,离心后分离血清,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ALT。ALT正常值范围[2],10~40IU/L(速率法,37℃);异常[2,3]>40IU/L。

1.2.5统计学方法两组率资料,使用χ2检验;当1<T<5,n>40时,用χ2的校正公式检验;当T<1或n<40,则用确切概率计算。配对的计数资料,使用配对χ2检验,当b+c≤40时,用配对χ2的校正公式检验。配对的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方差齐时,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数据分析使用SPSS10.0。

2结果

2.1基本情况(1)进行肝脏B超检查的学生摘要:肥胖组的平均身高、体重、BMI分别为166.72±10.42、75.59±12.41、27.02±2.64;对照组分别为156.35±18.36、46.75±15.12、18.46±2.50。(2)进行ALT检查的学生摘要:肥胖组的平均身高、体重、BMI分别为159.10±13.27、75.78±19.60、29.51±4.99;对照组分别为155.14±16.83、45.42±14.21、18.27±2.39。

2.2肝脏脂肪沉积的情况

2.2.1肥胖组和对照组学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121名肥胖学生,进行肝脏B超检查,发现有脂肪沉积的占37.19%(45/121),对照组无(0/30),两组比较χ2值为15.89,P<0.05,差异有显著性,认为肥胖组学生中存在肝脏脂肪沉积。肝脏脂肪沉积表现为摘要:脂肪细胞浸润占19.83%(24/121),轻度脂肪肝占9.92%(12/121),脂肪肝占7.44%(9/121)。

2.2.2按身高标准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分组比较将121名肥胖学生分成超过标准体重20%~30%和超过30%两组,统计两组学生肝脏的脂肪沉积率分别为26.37%(24/91)和70.00%(21/30)。两组比较的χ2值为18.38,P<0.01,两组的肝脏脂肪沉积率差异有显著性,认为肝脏脂肪沉积率在体重不同的肥胖学生中是不同的。

2.2.3性别和年龄的比较男性、女性肥胖学生中存在肝脏脂肪沉积的分别占41.46%(34/82)、28.21%(11/39)。两组比较的χ2值为1.45,P>0.05,两组的脂肪沉积率差异无显著性,认为在肥胖学生中,肝脏脂肪沉积无性别差异。

7~15岁组和16~17岁组的肝脏脂肪沉积率分别为28.57%(10/35)、40.23%(35/87)。两组比较的χ2值为1.57,P>0.05,两组的脂肪沉积率差异无显著性,认为在肥胖学生中,肝脏的脂肪沉积率无年龄的差异。

2.3ALT

2.3.1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学生异常率的比较ALT>40IU/L的异常者在肥胖组占26.14%(23/88),对照组占1.14%(1/88),经校正的配对χ2值为18.375,P<0.01,差异有显著性。ALT>60IU/L的异常者肥胖组占2.27%(2/88),对照组无,经校正配对χ2值为0.500,P>0.05,差异无显著性。

2.3.2ALT均数的比较见表1,在肥胖学生中ALT的均数高于对照组学生15.362IU/L。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表188对学生ALT均数的比较

2.3.3体重和肥胖组学生ALT异常率(>40IU/L)比较依据身高标准体重,按体重,将88例肥胖学生肥胖分成超过标准体重20%~30%和超过30%两组。两组学生ALT异常率分别为0(0/22)和34.85%(23/66),两组比较的χ2值为10.38,P<0.05,差异有显著性,认为体重不同的肥胖学生中,ALT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3.1肝脏脂肪沉积肥胖学生,食入含有过多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脂代谢加强、糖代谢加强、腹内脂肪堆积、细胞因子(如瘦素、反抗素)分泌异常等引起胰岛素反抗(IR)。肥胖学生已经存在IR[4],胰岛素相对不足,使肝糖原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而对糖异生抑制减弱,肝糖生成增多,血糖随之增高,加重肝脏的负担,日积月累使肝脏对脂肪生成的利用能力下降。同时,在体内中性脂肪增多的情况下,肝脏内的中性脂肪亦会不断增多。88例肥胖中小学生存在肝脏沉积的占37.19%,肝脏脂肪沉积以轻度脂肪变性为主。在肥胖中小学生中脂肪沉积率未表现出随年龄、性别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肝脏脂肪沉积率明显上升,在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的学生中占26.37%(24/91),当体重超过30%时可以高达70.00%。

肥胖学生中存在胰岛素反抗和肝脏脂肪沉积,而脂肪肝和胰岛素反抗密切相关。Marchesini等[5]用稳态模式和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探究显示,胰岛素反抗是脂肪肝形成独立的危险因素。Kumar等[6]用四环素诱导的美洲白马鼠脂肪肝动脉模型,结果发现脂肪肝组空腹和2h血糖、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他们发现脂肪肝组胰腺静脉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胰岛素的降解和排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肥胖、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反抗(IR)以及高瘦素血症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单独或联合存在,其中肥胖和NAFLD关系最为密切,肥胖者NAFLD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4.6倍。

3.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ALT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是用来评价肝功能的主要指标。在肥胖学生中,观察到肝脏的脂肪沉积,已经出现肝细胞或某些细胞的损伤或坏死,ALT超出正常范围,但依据ALT的变化,仍不能诊断脂肪肝。随着体脂的增加,对肝脏的损害越严重,ALT异常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在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的学生中检出率为0,在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时可以达到34.85%。同时,可以看到ALT的上升迟于肝脏脂肪沉积率的上升。血清转氨酶若表现为慢性增高,提示肝损害的发生并可能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国外资料显示[7],用磁共振波谱定量检测肝脏脂肪成分在21例脂肪成分增高者中,7例≥18%,ALT在正常范围内;13例>18%,12例出现ALT升高。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篇2

学生的营养状况历来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评价营养是衡量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滨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索其中的原因,更好地提出合理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6年-2012年滨城区就读的中小学生。

1.2资料来源学生营养评价数据来源于2006年一2012年滨州市滨城区学校卫生管理资料、山东省学生健康体检情况年报表。

1.3方法身高、体重严格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技术规范》进行,营养评价标准按照1995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和《全国7-22岁城乡(汉族)(男女)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表》:对7年间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1.4数据处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x2检验,作SAS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全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2006年-2012年间共体检学生51421人,其中初中生营养不良2146人,占22.47%,小学生营养不良5631人,占13.45%,经统计学处理x2=461.5,P

2.2不同年级营养状态不同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x2=549.4,P

3讨论

通过对滨城区中小学生2006-2012年间营养状况分析发现,全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15.1%,肥胖率平均为6.9%,营养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6%),肥胖率低于全国部分大城市水平(15%)。说明学生的营养状况与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不同年份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有差别。男女学生之间营养不良率与肥胖率比较: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说明女生在进入青春期发育,追求形态美、追求身材苗条、节食减肥、挑食、素食,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平衡;女生又因月经失血,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小学生的营养率低于初中生;而肥胖率高于初中生,且随着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学生营养不良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学生肥胖主呈上升后下降趋势。说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身体增长迅速,而又面临升学压力,造成营养不良率的增加。

4防治措施

4.1加强学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的防治工作,各级部门、学校必须引起重视,加强与卫生部门配合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常见病防治工作。

合肥高升学校范文

【关键词】营养;血压;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R153.2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2-0151-02

【作者简介】王俊丽(1975-),女,河北元氏人,大学本科,医师,主要从事学校卫生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100037。

原发性高血压现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始于儿童青少年时期[1-3]。虽然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低,但青少年高血压的监测和危险因素的评估,可以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及其不良结局的发生[4]。笔者利用2002-2005年北京市西城区初高中入学新生体检资料,对青少年的现时营养状况与血压水平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及早预防青少年营养过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北京市西城区2002-2005年全体初、高中入学新生。

1.2方法

1.2.1体检方法所有学生于每年8-9月份统一到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进行入学体检,体重称、身高计、血压计每年均到计量部门进行监测校准,于体检前对参加体检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体检过程中每100名学生抽取1名学生复测,进行质量控制。

1.2.2超重、肥胖的判定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5]。

1.2.3血压偏高的判定以“北京市学生成人期疾病早期干预方案技术规范”为依据,采用“1985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血压调查值判定的年龄血压参照值”为儿童血压的参考标准,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第90百分位数值判定为血压偏高[6]。

1.3统计分析用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直线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2结果

2.1新生营养状况学生超重、肥胖检出情况见表1。2002-2005年超重肥胖率初一男生逐年上升;高一男生与初一女生2004年与2003年比较略有下降,但4a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高一女生2003年超重肥胖率达到最高,以后逐年下降。4a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一男生、初一女生、高一男生、高一女生χ2值分别为24.021,25.944,139.22,70.166,P值均<0.05)。

2.2新生血压偏高检出情况由表2可见,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2002年较低,2004年比2003年略有下降,2005年又上升,总的趋势是上升;高一女生2003年较2002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上升,以后逐年下降。4a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一男生、初一女生、高一男生、高一女生χ2值分别为330.21,153.83,638.11,232.69,P值均<0.05)。

2.3不同营养状况学生血压水平比较将2002-2005年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与BMI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BMI的增高而增高(P<0.05)。体重正常、超重、肥胖3组学生血压水平见表3。经方差分析,各年度男女生肥胖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超重组,超重组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同营养状况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情况血压偏高检出率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0.01)。见表3。

3讨论

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青少年肥胖率近年来明显升高[7-10]。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西城区2002-2005年中学入学新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除高一女生出现下降趋势外,其他学生总体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女生逐渐意识到形体美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减肥,因此高一女生肥胖率出现下降趋势,而其他学生对肥胖这一严重问题重视不够,加上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国民对营养知识的了解还没有及时跟上,膳食结构不合理,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室外锻炼活动减少,导致超重、肥胖率出现上升趋势。

结果还显示,2002-2005年血压偏高检出率除高一女生出现下降趋势外,其他学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总的变化趋势仍是上升,说明北京市青少年血压偏高流行形势非常严峻。有资料证实,血压超过其年龄第90百分位的儿童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期高血压的可能性比在第50百分位的儿童高75%[11]。血压的轨迹现象造成成年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血压检测势在必行。

中学入学新生的血压水平、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随BMI增高而增高,即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儿童青少年时期超重与肥胖同血压的关系密切,超重肥胖是血压偏高或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相一致[12-15]。有资料表明,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肥、减少食盐和高钾的摄入、增加体育活动等)在儿童高血压的初级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16];减重后的高血压儿童血压明显降低[17]。提示预防儿童肥胖、肥胖儿童减肥,对预防及改善血压偏高状况有重要作用[13]。

4参考文献

[1]STAESSENJ,AMERYA,BEMARDA,etal.Bloodpressure,theprevalenceofcardiovasculardisease.AmJEpidemiot,1991,134(3):257-261.

[2]VOORSAW,HARSHADW,WEBBERLS,etal.Relationofbloodpressuretostatureinhealthyyoungadults.AmJEpidemiot,1982,115:883-888.

[3]卢义侠.小儿高血压(综述).中国医学儿科分册,1977,4(2):64-65.

[4]LAWRENCESN.Adolescenthealthcare.4ed.Philadelphia: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2002:304.

[5]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6]ADROGUEHE,SINAIKOAR.Prevalenceofhypertensioninjuniorhighschool-agedchildren:Effectofnewrecommendationsinthe1996UpdatedTaskForceReport.AmJHypertens,2001,14(5Pt1):412-414.

[7]邓邦昌,俞朱东.福州市问清县中学生5年营养状况比较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0,21(5):362.

[8]李幼莉,梁文辉.新乡市中小学生1991-2000年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48-49.

[9]星一,季成叶.北京市中小学生1985-2000年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29-531.

[10]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3):194-198.

[11]胡亚美,汇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2.

[12]毕振旺,王丽红.山东省中小学生高血压现状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12-213.

[13]谭凤珠,董少霞,贾建起,等.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53.

[14]余毅震,胡虞志.湖北省中小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率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08.

[15]都莉斐,桂永浩,王艺,等.儿童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3,30(1):38-40.

[16]UCHIYAMAM.Hypertensioninchildrenanadolescents.NipponRinsho,2001,59:927-93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低压电缆范例(3篇)

    - 阅0

    低压电缆范文篇1关键词:电缆线路;回流线;护层电压;保护作用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03-031概述在高压电缆线路设备当中,由于中间头制作工艺不符合.....

    校园文化设计策划范例(3篇)

    - 阅0

    校园文化设计策划范文篇1一、精密机械教学产业园管理机构构建学校在原机电工程系建制的基础上,建立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充分参与、学校为主体的精密机械.....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