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最初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注重产出数量上的增加,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凸现得更早、更突出、更集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强调要加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按照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却有着深刻内涵。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

一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集约化程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原有支撑增长的条件已经逐步弱化,改革开放之路已经由最初政策与资金决定的浅层,进入了由科技、制度、精神和文化决定的深层,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发展后劲。面对资源、环境、人口、土地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打响了“一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政府主动担任战略主导,在全国率先推行自主创新战略,构建“创新型广东”,重点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个目标,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区域性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推动广东工业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以研发制造为主转变,推动“广东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从参与初级分工向参与中高级分工转变。抓住结构调整主线,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等九大支柱产业和软件等新兴产业,重点实施汽车、石化、能源、交通等十大工程,实现经济适度重型化,推动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力争达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走集约发展道路,为发展“提速”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要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就是对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使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规范金融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健全价格监管、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近年来,广东发挥先行一步的优势,无论是在培养市场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还是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制和外经贸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巨大进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以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资本、产权、土地、人才、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迅速。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广东都构建了一整套体制机制,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是要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和全面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互协调,互相渗透,紧密关联,相辅相成。虽然经济建设仍然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但是经济建设不能再“孤军突进”,随着改革开放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发展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必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广东在推进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绿色广东”建设、和谐广东建设。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对内开放,建立泛珠三角合作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把珠三角打造成“含金量”更高、竞争力更强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与珠三角的经济对接,推进“双转移”、倾斜公共投资,推动后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广东创造性地统筹好各方面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才不断取得新成就,形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发展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发展外向型经济容易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较弱,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需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广东没有简单地依赖国际市场,而是积极统筹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努力建设外经贸强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初步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利用外资质量,优化了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了省内产业优化发展。还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广东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进入新的、更高的形态和发展阶段,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广东实现更大的发展。

五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环境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以速度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资源保障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东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积极寻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路子。2004年实施“绿色广东”战略,提出“让全省人民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住上宽敞的房屋、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庄严承诺,制定颁发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依法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增强环保观念,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广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出现了“四个下降”,实现从资源消耗大省向节能降耗减排大省的转变,率先进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双赢”,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六是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才能凝聚共识,凝聚人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是要抛弃“见物不见人”的旧理念,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近年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民生为重,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全面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提出“确保全省人民无饥寒”的庄严口号,对人民关心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就业保障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到2007年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已达到5151亿元,上访数量、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逐年下降,刑事案件有所下降,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人民安居乐业。广东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展示了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美好前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新的革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大力推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是促进发展的活力源泉,引领发展的“法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前人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实际,通过思想解放,变革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到。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进展到什么程度。没有思想大解放、没有观念大更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很难有大突破,更难有大发展。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过去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赢得了发展先机。最近,广东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强调要把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强调要做到“八个解放出来”: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片面追求总量和速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全面把握现代化的综合价值取向,从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模式,从粗放型的发展路径中解放出来;发扬积极进取精神,从小富即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从过分依赖地缘优势及习惯于在本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责任感,从先富帮后富责任意识不强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认清民主法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保障,从不重视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这“八个解放出来”有助于转化成政策、措施、制度和法规优势,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使广东再次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第二,必须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在思想上保持更加清醒的认识,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艰难险阻和风风雨雨,不可避免地会引来各种议论,遭遇这样那样的阻力、误解和非难。但越是在非难、指责和压力面前,越是要有决心和勇气,不以一时成败言是非,不因阻力和非议而退缩,不因怀疑和压力而坐失机遇。在非难、指责和压力面前,都以更大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成就新辉煌去回答各种非难和指责,敢于冲破传统束缚和各种限制,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各项工作。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1篇2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这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制度创新,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先行先试,使试验区形成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好基础,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来说,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形成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自贸区的设立,能够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

1.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的具体体现。

2.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这是政府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性的体现。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原则。这说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并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三、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设立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改革,要通过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遵循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规律来认识事物。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4.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5.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创新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①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②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③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外资项目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作。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

A.使我国经济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

B.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C.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D.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3.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对中国来说,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

①形成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③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彻底解决“反倾销”问题④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了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我国应该

①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③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限制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这是我国政府在履行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6.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上述做法意味着

A.要根本改变政府职能

B.要切实优化生态环境

C.要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

D.要以对外开放为中心

7.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应该

①发挥好政府作为我国权力机关的作用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④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通常情况下,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提高将大大增加机场、港口、仓储物流业的竞争力。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客观性④部分制约着整体,整体的功能决定于部分的功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使试验区形成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从哲学角度看,“先行先试”主要是强调

①矛盾普遍性即事物的个性②矛盾普遍性即事物的共性③矛盾特殊性即事物的共性④矛盾特殊性即事物的个性⑤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⑥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在状态、属性和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

A.①③B.③⑤C.④⑥D.②⑥

10.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这体现的哲学道理

①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②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住主流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1.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坚持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之成为我国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发挥示范带头、服务全国的作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方法启示我们

A.要坚持从普遍性到特殊性

B.要坚持从普遍性到特殊性,再由特殊性到普遍性

C.要坚持从特殊性到普遍性

D.要坚持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

12.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改革。它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辩证的否定的观要求我们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13.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将成为我国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发挥示范带头、服务全国的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1)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什么经济意义?

(2)面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创新训练】参考答案

1.B2.D3.C4.A5.D6.C7.A8.B9.C10.A11.D12.A

13.(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制度创新,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①通过先行先试,使试验区形成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②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③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好基础,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④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2)①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国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③要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要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加快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3

一、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动因

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是__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立足__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乡镇一级统筹能力的需要。乡镇一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引领村级发展的“龙头”,乡镇不强就难以强县、兴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就难以落到实处。从我市总体情况看,乡镇一级还比较薄弱,经济实力弱、收入水平低、产业基础差、统筹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全市156个乡镇中,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的只有6个,其中3个还位居900名之后,多数乡镇靠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加快培植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引领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我们开展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是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需要。__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到74%;__又是煤炭资源大市,未来几十年内,采煤塌陷地将多达近400万亩,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仅靠大中城市和城市大工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最现实、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这个支撑产业无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在农业“母体”产业基础之上的、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招、引、联和城市工业辐射转移,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兴工业化必须节约用地、保护环境、集约发展,走园区化的路子。__市虽现有94个建制镇,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去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__市的农业基础较好,但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较慢,特别是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育慢、数量少。我们建设的新型乡镇,主要模式是依托现有的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实行“镇区(园)合一”,以区为主,以区带镇,以镇促区,相互促进,加快建成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强园区、强乡镇,实现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融合发展的目标。这个发展过程,就是加快推进“项目进园区、居民进社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是加快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过程。

三是实现创新发展,突破当前改革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需要。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必然会遇到传统习惯的挑战,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改革创新更是如此,必须以试点探路和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必须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深层次和关键领域突破。当前从发展上看,面临着“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的制约,体制机制障碍是“无形”制约,土地和发展资金问题是最突出的“有形”制约,“无形”甚于“有形”,“无形”制约不破解,“有形”制约也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创新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改革的发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需要深化完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行政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讲多少年来没有大的改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和难点也集中体现在了乡镇这一层面,有些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譬如,加快工业化步伐,是以工促农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园区建设上存在着与相关乡镇“两张皮”的体制障碍;县乡两级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但多数是“吃饭财政”,缺乏统筹实力和服务能力,建不成服务型政府,统筹变为“通愁”;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充满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但传统的用人和分配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和持续保持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土地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是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都需要建设用地,土地从哪里来?必须立足当地实际,走好挖潜存量、用好增量的路子。我市现有村庄占地近150万亩,其中不同程度的“空心村”占到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闲置近50万亩;传统的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所节约腾出的土地不到三分之一,如走好社区化、公寓化建设路子,就能节约腾出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潜力巨大,但必须解决开发建设上的诸多难题,需要典型引路。全市近几年内有近600个压煤村庄需要整体搬迁,长期的压煤搬迁村多达3600个,如何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和小城镇建设,切实解决好搬迁村群众“安居”与“乐业”的问题也需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在稳定和完善现行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需要在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勇于创新的先行者。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求上讲,都需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我们推

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就是为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现实选择,力求把试点乡镇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于上述考虑,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组织专门班子首先在市内开展调研,然后到成渝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江浙一些发达地区实地考察学习,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有关政策,制定了《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于今年5月份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正式启动。

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基本设想

我市首批试点乡镇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依托12个县市区所属1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省级工业园,与所涉及乡镇村进行整合,除市中区不具备整合条件外,11个县市区各有一个“镇区合一”的试点镇,其中兖州、邹城各另有一个“镇园合一”的试点镇。试点工作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把此项试点工作定名为“新型乡镇建设”,就是要在以下九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一是推行“镇区(园)合一”的新模式;二是调整区划拓展发展新空间;三是下放权力赋予乡镇一级更大的行政管理新职能;四是理顺乡镇一级财政体制,建立名副其实的镇级新财政;五是探索破解一些发展方面遇到的难点问题有新突破;六是配套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优化发展新环境;七是形成激励约束新机制激发内部新活力;八是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九是走出一条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在发展目标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各试点镇要达到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形成产业支撑新优势;二是实现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新突破,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构筑城乡公共服务新体系,形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局面;四是健全镇村管理服务新体制,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目标。每项目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二)基本原则。鉴于这项工作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模式、领导方式等各个层面,要求在试点工作中必须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坚持把新型乡镇建设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大格局中,防止盲目发展,无序建设。二是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支持改革、激励创新,允许改革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固步自封、无所作为。三是坚持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强镇富民、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走以产业发达推进城乡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振兴的路子。四是坚持动态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在试点乡镇管理上能进能出,不搞“终身制”;在干部使用上能上能下,搬倒“太平椅”;在经济待遇上有高有低,论功行赏。

(三)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推行“镇区(园)合一”模式。将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与相关乡镇合二为一,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实行“特区模式、以块为主、自我运作、自我管理”的管理体制。为扩大新型乡镇规模和拓展发展空间,将园区发展规划所涉及乡镇或部分村统一整合到试点乡镇管理。整合中调整行政区划涉及29个乡镇(街道办)、140个村(居),共减少建制镇4个,除个别镇外,试点镇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二是扩大新型乡镇管理权限。按照“依法下放、支持发展、责权统一”的原则,将市、县(市、区)发改、规划、建设、财政、税务、国土、环保、经贸、外经贸、人事、劳动保障、交通等部门的部分行政管理和审批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下放给新型乡镇。同时本着有利于促进发展、不增加乡镇负担的原则,市、县两级有关行政执法权限,凡是能下放和授权、委托的,都下放给新型乡镇行使,并由其承担相应责任。三是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新型乡镇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收入分配与工作实绩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干部的使用管理彻底解决等靠熬、论资排辈和干好干孬工资奖金一个样的问题。四是理顺财税管理体制。按照分税制要求和财权与事权相一致、增加基层财力的原则,建立以新型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的镇级财政体制。新型乡镇财政收入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部分外,市及市以下留成的新增财力按不低于50%比例返镇,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型乡镇规划区范围内按有关规定征收的各项规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省部分外,市留成部分全部返镇,县市区留成部分80%返镇。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里将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的工业发展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推进对外开放资金等专项资金加以整合,重点向新型乡镇倾斜,同时要求县市区尽力支持试点乡镇建设和发展。五是探索完善土地管理使用新路子。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计划适当向新型乡镇倾斜。新型乡镇规划区内通过搬迁改造建设集中居住区腾出的土地,积极申报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区以外撤村建居、合村并点腾出的土地,按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要求,一部分等量复垦为耕地,其余部分可转换为建设用地,鼓励支持建设新型社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转让、转包、入股等形式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鼓励发展农业公司、合作农场等规模经营。六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乡镇可成立建设发展投资公司,具体承担资本运营服务。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新型乡镇开展业务,对新型乡镇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予以支持。允许农民以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等作抵押贷款,引导支持建立村镇银行和信贷担保组织,积极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鼓励支持各类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4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进出口FDI路径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放经济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尤其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贸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山东省作为沿海开放大省,与国际经济的关联度较高,所以在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关于开放型经济路径的研究主要有如下观点:(1)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一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创新发展路径(许佩倩,2005);(2)从经济基础支撑、开放制度供给、市场功能的完善和拓展方面确定吉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本路径(刘新智、刘志彬,2008);(3)以服务贸易为突破口提升山东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赵丽娜,2009)。本文对山东开放型经济现有路径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并设计出今后山东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路径。

一、山东省开放型经济的现有路径

(一)实施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路径

目前山东省已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主要以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为主。但对东盟、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进出口份额正逐步攀升,市场多元化为抵御风险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

长期以来,山东省都致力于优化进出口商口的结构,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初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也由起初的大部分集中在对外承包工程,运输业和国际旅游等传统项目上转向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三)经营主体向私营企业转变

由于金融危机中,私营企业为代表的外贸经营主体表现出了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所以山东省改变了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模式,转向大力支持私营企业。

(四)吸引外资向多领域,高质量发展

随着山东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商投资的重点逐渐从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汽车制造、电子通讯和化学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外商对制造业投资大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领域。

(五)加速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利用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山东加速发展ITO、BPO、KPO和呼叫中心四大产业集群,并且壮大服务外包队伍、拓展外包市场,并加快建设人才培育体系。

二、对现有路径的评价

虽然山东省几年来加工贸易发展迅速,但缺少知名的大品牌,忽略了品牌的建设与推广。现代市场竞争更讲究品牌实力间的博弈,一个好的品牌意味着强实力、高效益和高地位,品牌建设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起着决定性作用。

商品服务发展势头良好,但服务贸易则相对滞后。山东服务贸易目前还存在着比重小,层次低,市场发育不完善,对外开放程度低等问题。而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中,服务贸易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有效地缓解山东省能源消耗过多的弊端,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劳动力福利,降低贸易摩擦。

私营企业进出口的比重虽然正逐步提高,但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总量上仍占有绝对优势,要想进一步规避市场风险,就要加快外贸经营主体转变的步伐。

目前山东利用外资还是集中于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很低,第三产业利用外资虽增长较快,但所占比重依然较小,而且集中在房地产、仓储货代等行业,旅游开发、研发中心、金融、服务外包等领域则刚刚起步。

三、山东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

着力培养进出口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进一步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创新的竞争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建设一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较大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强、发展水平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基地,进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集中力量培育、保护、扶持和发展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引导出口企业由“低价式、数量式”竞争向“品牌化、差异化”竞争方向转型;加快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化为己有,积极培植本地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设计,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三)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在继续发展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的同时,重点发展金融、保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新型服务贸易;继续实施“一区一带”(省会城市聚集区、沿海城市聚集带)总体区域布局的措施,以济南、青岛为重点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培育山东服务贸易增长带;把服务外包培养成服务贸易新增长点,加强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加快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和联动。

(四)积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

实现利用外资由注重外资的规模和数量向注重提高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转变;由注重引进资金向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转变;由注重单纯引进项目向注重培植产业集群、促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制造业引资为主向注重制造业与服务业引资并重转变。

(五)优化外资结构

积极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降耗和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严格限制外商投资高耗能高排放业,加大对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跟踪监管力度。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为契机,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进一步投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

参考文献

[1]许佩倩.开放型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和创新发展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2]刘新智,刘志彬.开放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2).

[3]赵丽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突破口——山东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2009(4).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1篇5

中国正进入第三次大转型阶段在国际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转型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大转型阶段。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转型的含义和分类。我认为,转型是指制度或体制、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转型可以分为广义转型和狭义转型:广义转型是指包括制度或体制转型、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在内的全方位转型;狭义转型是专指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的转型。下面我们要讨论的转型主要指广义转型。

其次,我们来看看我国目前处于何种转型发展阶段。若从广义转型角度看,目前我国正进入第三次大转型阶段。

第一次大转型是指建国初期我们推进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这是社会根本制度的一次大转型。在这次大转型中,我们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很快地建立起了以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等。

第二次大转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推进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80年代初期和中期,重点推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允许农民进城落户。1984年之后在推进农村改革的同时,逐步将改革重心转向城市,重点推进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经济改革开始全方位推进,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自此改革在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和政府宏观调控改革等方面全面展开。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依法治国等,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重点推进了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同时加入WTO,走上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道路。客观说,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还在进行中,目前已经形成的只是初级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次大转型主要是推进发展模式或发展方式转型。这次转型的起始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另一种说法是“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后。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统筹兼顾,强调“五个统筹”,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新农村和建设“两型”社会等。“十二五”规划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将技术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将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同时“十二五”规划还强调要平稳发展、内生发展、升级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和谐发展。显然,第三次大转型尚处于进行之中。

必须指出的是,第三次大转型看起来是狭义转型,但事实上发展方式转型是不可能单独进行的,它依赖于制度等其他转型。在十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之后,第三次大转型就不仅仅是发展方式转型,而是一个包括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改革)、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等内容在内的全面转型。因此,这次转型具有广泛性、综合性、深入性等特点。

第三次大转型势在必行中国为什么要推进第三次大转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也就是“五个势在必行”:

第一,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开始逐步转入到中速增长阶段,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速度效益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型;二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高成本时代”,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低端经济”向“高端经济”转型,必须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才能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压力;三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工业产能全面过剩阶段,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模仿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这样才能逐步消化产能过剩;四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场)、城市化进入到加速阶段的后半阶段,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或者“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五是国际经济危机还在持续,国际经济还将持续低迷一段时间,意味着我国必须实现从“外需经济”向“内需经济”转型。

第二,政治改革(转型)势在必行。一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中产阶级比例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我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维权成本有所降低,维权渠道有所拓宽,政治诉求更加广泛,增加了政治改革的动力;三是各级政府的债务压力加大,增加了政府转变职能的紧迫性;四是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也使政治改革更为迫切。

第三,社会转型势在必行。一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遏制提出了建设公平社会的要求。贫富差距扩大是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但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二是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的新要求。三是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不时出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四是人口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人口红利”减少,提出了加快建设适宜福利社会的新要求。

第四,文化转型势在必行。一是部分人信仰缺乏,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要求大力发展信仰文化;二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要求大力发展道德文化,重建道德底线;三是整个社会公民意识淡薄,要求大力发展公民文化;四是一些领域诚信缺失,要求大力发展诚信文化;五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求大力发展创新文化。

第五,生态转型势在必行。一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成为生态转型的内在要求。二是全球能源危机,使得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对生态转型提出了要求。必须通过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来缓解目前能源短缺的压力和矛盾。三是全球性水资源短缺,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要求。中国很多地区,尤其西北地区严重缺水,有些居民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用水都得不到保障,工业用水也严重短缺。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保护、涵养水源,使大气正常循环,从而实现生态平衡。四是目前各种污染事件频发,也使得生态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转型转不动的根源和障碍实际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提出来了,但从这多年来的转型来看并不是很顺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看来,转型转不动的根源和障碍主要有四个:

一是我们没有抓住转型的轴心。一直以来,我们主要在转型的打转,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轴心是各种主体和制度,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制度包括法律、文化、政策等。我们总在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实际上经济结构转型只是表象,决定经济结构转型的因素是主体和制度。也就是说,只有主体和制度转型了,经济结构才有可能转型。问题是政府自身的转型、国有企业的转型、法律制度的转型、文化的转型等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推动,所以转型的效果不理想。

二是没有消除转型的主要障碍。转型的主要障碍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既得利益集团包括拥有特权的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等。这些既得利益群体由于受惠于过渡型体制,因此它们不大愿意转型,因为一旦彻底转型,部分权利和利益就会丧失,这无疑成为转型的主要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有赖于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

三是没有对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做及时调整。决定转型的重要因素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设计。比如究竟是追求数量还是追求质量,是追求GDP还是追求老百姓的收入,是追求大国还是追求强国,是主要追求基础设施这些硬实力还是主要追求文化道德这些软实力,这些目标的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转型的方向和成败。目前,地方政府的考核目标主要还是GDP、财政收入、工业产值等指标的增长,还没有把考核的重心真正转到效益、质量、民生、环保等这些指标上来。因此,转型在地方政府层面常常落不到实处。

四是尚未形成上下齐转型的共识和氛围。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想顺利推进转型,就必须形成全社会的转型共识和氛围。但我们还没有形成这种转型的共识和氛围。而且,由于转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个方面对转型的方向、途径、措施等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也延缓了转型的进程。

全面改革是推进转型的根本动力要消除转型的主要障碍,就必须推进全面改革,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改革本身就是转型的核心内容。根据前面提到的广义转型定义,转型包括制度和体制的转型,即制度或体制改革是转型的题中之义。推进全面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推进全面转型的过程。抓住改革也就抓住了转型的核心内容。

其次,改革或制度转型是其他转型的根本动力。制度是影响其他各种转型的根源性因素,制度改革是推进其他各种转型的根本动力。不管是产业结构转型还是区域结构转型,不管是内外需结构转型还是污染排放结构转型,其根本动力都在制度改革。因为任何一种转型都依赖于一个一个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公民)去采取有利于转型的具体行动。而所有这些主体的具体行动都受制于制度设计:如果给它一个激励性制度,它就会积极转型;如果给它一个反向制度安排,它就不会转型了。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制度的创新、制度的优化、制度的改革来创造有利于各种主体向转型目标前进的制度环境。

再次,制度不改革下的转型将可能误入歧途。在不合理制度下推进其他结构转型,不仅转型不好,而且会将转型转歪了。比如,目前各地都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政府转型不到位的情况下,政府主导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很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寅吃卯粮、将经念歪的情况,并留下很多后遗症。产业转型升级应主要由企业和市场来推进,政府只能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能主导。因此,只有先通过改革将制度调整合理了,再推进产业转型等,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最后,将制度改革好了,产业等非制度转型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通过改革建立起合理的制度后,各个主体会按照合理制度的引导,自发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逼近合理的结构。如果我们将政府职能转变好了,将核心制度设计好了,转型是无需费力推动的,它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全面推进十大转型

当前,中国要全面推进十大转型:

第一,主体转型。包括政府转型、企业转型、民众转型。政府转型是指政府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由经济型政府向社会型政府转型。也就是说,要转变政府职能,找准政府定位,解决长期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制定公平竞争规则,保护产权,至于经济工作(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应主要由企业和市场去做,政府主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企业转型主要是指企业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定位转型。企业结构转型涉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方向应是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各得其所,扭转“国进民退”的局面,为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发展环境。国有企业则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主要承担公共责任,做民营企业不愿做但社会又需要的事。民众转型是指民众要向现代公民转型,既要有民权意识,也要有公民责任意识。

第二,制度规则转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经济制度转型,即由现在的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法治市场经济转型。二是法律制度转型,即要向现代法治转型,法律要平等约束所有社会主体,维护宪法权威,就如十报告所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三是文化制度转型,即按照十要求,“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四是政府政策转型,即由替代市场的政策向促进市场的政策转型。

第三,改革方式转型。不仅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而且改革方式也要转型。我们要推进科学改革、人本改革、公正改革,扭转一些人对改革的质疑和误解。现在有些人把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腐败严重都归结于改革,其实,这些问题大多不是改革带来的,而是改革不彻底、改革不平衡带来的,唯一的出路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科学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四,发展目标转型。即由追求速度型增长向追求效益和质量型增长转型,由偏重追求有形物质财富增长向追求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平衡增长转型,由主要追求大国向主要追求强国转型。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是连在一块的,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方向。如果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出现大的偏差,那么我们的发展就可能步入歧途。要使其他各个方面的转型顺利推进,发展目标首先要转型。发展目标转型涉及考核指标、考核制度的转型问题。考核指标转型的方向是要提高民生、效益质量、资源环境等方面指标的权重,考核制度转型的方向是由“以上评下”为主向“以上评下”和“以下评上”相结合转变。

第五,增长动力转型。这涉及两个层面的动力转型:第一个层面是由主要依靠“需求边力量”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供给边力量”拉动经济增长转型。很多人在讨论经济增长时,动辄以需求边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来进行分析,其实出口、投资、消费只是GDP总量的三大组成部分,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动力)。供给边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动力)。我认为,供给边力量可概括为“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要素升级(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等)、结构优化(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按照斯密的理论,供给边力量可以综合为生产率的提高。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是主要的供给边力量,要想实现持续的、健康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第二个层面的动力转型是指需求内部结构的转型,即需求边的结构转型,包括三个方面:由原来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转型;由原来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型;由原来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或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型。

第六,财富分配转型。要按照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实现财富分配结构的转型。具体来说:一是在政府与老百姓之间,要推进由追求国富民强向追求民富国强转型。这意味着政府要减税,要藏富于民。二是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要推进资源过度向国有企业倾斜向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公平分配转型,按照十要求,“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三是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要推进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向财富公平分配转型,就如十报告所说,“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七,产业转型。产业转型主要表现在:一是由原来主要发展低端、低附加值产业向主要发展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由原来主要发展农业、一般性制造业向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三是由原来主要发展贴牌产业向主要发展品牌产业转型。更具体来说,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如下八个方向:产业高端化、产业高度化、产业特色化、产业集群化、产业品牌化、产业绿色低碳化、产业融合化、产业国际化。

第八,区域转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由主要推进土地城镇化向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型,具体包括推进人本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特色品牌城镇化、绿色低碳城镇化、集群城镇化、市场城镇化和智慧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二是由区域不公平发展向区域公平发展转型,尽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缩小区域差距。三是由城乡分割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或城乡一体发展转型,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人口城镇化,既要防止“城市病”,也要防止“农村病”。

第九,要素投入转型。要素投入转型是其他转型的重要条件。要由原来主要依靠一般要素(包括土地、资源、普通劳动力等)向主要依靠高级要素(包括技术、人力资本、信息、现代融资等)转型,通过提高高级要素的投入比重去支撑其他的转型。

第十,排放转型或生态转型。排放可以分为好的排放和不好的排放,要通过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建设来增加好的排放;要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减少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以实现排放结构的转型。要按照十最新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要采取实质性改革行动要想实现十大转型,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实质性的改革行动:

第一,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凝聚共识,减少分歧,形成合力。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改革方向。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十报告的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推进人本改革和人本发展,建设人本市场经济,迈向中国特色人本社会主义。

第二,设立推进全面改革的顶层管理协调机构。按照十报告要求,“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顶层机构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层性,即层级要高,能统帅五位一体的改革;二是独立性,即不能有部门利益,能站在全局、长远立场推进改革;三是具有比较大的协调权限,即能协调跨部门、跨领域的改革。

第三,制定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改革规划。就像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一样,制定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改革规划,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行动步骤、重点改革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通过改革规划将改革落到实处。

第四,制定促进改革的制度体系。按照十加快和深化全面改革的要求,制定一系列能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改革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用制度来保障和规范改革。同时,对现有不利于或者阻碍改革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淘汰。

第五,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或突破口改革。当前,最紧迫的改革是政府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资源价格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政府改革最迫切的是要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

第六,开展改革的“真试点”。“真试点”改革应是去特权和去优惠的改革,而不是竞相争取特权和优惠的改革。有些改革实验区、示范区不断争取各种优惠和特权,这不符合改革的大方向。试点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按照十提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要求进行改革试点。

第七,加强改革的保障能力建设。改革是复杂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改革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给予推进改革的主体应有的资金支持,加强改革信息网络建设和统计能力建设等。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6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经济发展;新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很多创新思路,概括地讲主要是“一个转变”、“三个格局”、“六个体系”。

一、“一个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近年来,投资、出口增速较快,而消费增速相对缓慢。要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是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坚持走内需主导型发展道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二要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走好****新农村建设这一着“活棋”。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三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我国仍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呈规模发展之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一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要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

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通过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约占世界50%的水泥、30%的钢材、15%的能源。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目前的不足30%向发达国家的70%以上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管理创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条件。

二、形成“三个格局”

形成“三个新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三个格局涵盖了城乡、区域、社会经济结构,是更新、更深层次的改革。

(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应当明确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农村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

一是要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要城乡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交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三是要产业发展一体化。要根据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条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四是要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要交通一体化。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体系,建设城乡之间人员往来、资源流动的通道,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六是要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

(二)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报告》提出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这是从我国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效率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当前,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点,一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同时,还要促使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政策优势逐步均等化。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思路,“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基本原则就是“尊重自然、有限开发”。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三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首先,要从国情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次,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报告》明确指出,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的前提下,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对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阐释,对于完善****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实现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一是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竞争主体机会平等,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新局面。通过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像其他企业一样,税后利润中的相当部分要回报给出资人,而不是任由企业支配。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使国有资本得到有效监管和经营。同时,通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二是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竞争能力。与国有企业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处在竞争弱势地位,要消除体制障碍,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破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三是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要通过股权合作、战略投资等现代产权形式,进一步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三、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

建立和完善“六个体系”,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所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

(一)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当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

1.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以突出公共化为重点,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拓宽公共财政覆盖领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社会。另一方面,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外延,使公共财政手段更加灵活,作用更加积极有效。

2.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涉及金融机构体系,重点是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国家规划体系是一个创新概念,主要包括发展规划,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区域性、行业性的发展规划;发展计划,主要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计划;产业政策,这是国家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其实施是落实国家规划的重要过程。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把计划列入规划体系中,更有助于规划的完整性、可行性。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把国家目标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优化研究结构,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完善创新体制与机制。一是加强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二是完善企业创新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通常分为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落到实处。

5.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6.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是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大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要继续发挥创新的表率作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二是造就创新人才。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完善产业体系结构。第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味着我们将从“加工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转变。为此,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际。第三,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解决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根本出路是要加快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化,要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第四,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源“成为先进经济的核心资源”,推动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正在“取代实体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必须要兼顾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开发,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坚持在提升实体经济水平的同时,注重发展虚拟经济,以使我们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2.强化体系功能,提高体系化程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要放在努力提高产业体系化程度上,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加强优势产业。对于比较优势产业,重点是加强体系建设。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核心,加强产业联系,促进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二是调整弱势产业。对比较弱势产业,要加大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向区外转移,包括部分具有加工优势的产业以投资合作方式向境外转移。三是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四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建设一批规模实力强、核心竞争力明显、产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产业体系的龙头。五是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型工业区,作为资源集聚、产业集群、经济集约的重要平台。六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产业体系的活力。

(四)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新要求,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发展的能源资源约束已近极限,并且正在扩大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能源资源紧缺问题,增加供给是重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假如全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节能措施,那么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长将由1.6%降至1.2%,年均增速将低于过去30年的2%。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重化工业阶段,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仍然要持续增长,能源短缺将是长期现象。因此,加强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节约发展,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很低。我国每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化、体系化。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过,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加以强调,可见其对于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点有:

1.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围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同时,要加强市场现代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经销、采购和配送网络;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变小市场为大市场,变小物流为大物流,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大型市场组织;发展连锁经营,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方式。

2.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如发展土地、技术、产权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新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的活力。

3.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要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同时要把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作为价格形成的重要参数,适当增加其在价格形成中的权重。这有利于引导经济向节能环保和效益方向发展。

4.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各类中间机构是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越发展,各类中间机构越重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间机构发展同时存在着总量短缺与结构过剩、定位不准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随着发展空间的扩大、发展机会的增多,各类机构会越来越多。所以,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加强规范发展。

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加快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报告》强调提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全面提升我国开放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含三层含义:

1.内外联动。就是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首先要在对内对外开放上体现公平互利的原则,并在开放中相互促进。其次要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7

一、推进经济国际化的经验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不争论,重实干,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条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别值得我省借鉴的有这么几条:

1、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进生产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依靠外向型经济带动,开展“三来一补”,发展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进一步把握好跨国公司在全球资源配置的新趋势,开始提高对外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发展档次更高、规模更大的加工产业,使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受托加工向自营加工、自主开发转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建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等多种行业的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到1999年底,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接近6万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均居全国首位。经济外向度的提高,不仅使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分工中,提升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密切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依靠推进“两个创新”,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的实力和活力。体制创新是两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共同特色。多年来,、两省放手发展“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各自形成了开放经济优势和私营经济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经济占到整个经济比重的80%,温州等地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也达到一半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两省的混合经济迅速兴起,这种经济集多种所有制之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体制、机制优势,使两省经济充满活力,更容易实现与国际市场、国际经济的接轨。

与此同时,、两省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近年来,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很快,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连年增长。199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113.8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48%。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基地,鉴于这个优势,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准备与联合建立以广州为中心的光子产业带,即“光谷”,一旦这个项目成功,将要产生的经济科技能量真是难以估计!

省在技术创新上,重点立足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他们依靠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加快了纺织丝绸、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促进了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如绍兴的500多家纺织、印染企业有一半通过合资,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近2万台,开发生产出各种新型高档面料,在实现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3、加快实现城市功能国际化,发挥中心城市对开放型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省的城市化发展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现代化空港、海港为主枢纽,以高速公路、铁路和集装箱远洋运输为主骨架,构建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二是以金融、商贸、旅游、信息等产业为主体,完善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体系。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化功能,使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带动效应日趋显著,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999年广州、深圳的GDP加起来达3500亿元,占到全省的40%;杭州、温州、宁波、台州的经济总量也占全省总量的一大半。在以广州为中心的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建成了一条电子信息产业带和多种工业门类制造基地,深圳特区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的口岸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及全球第15大集装箱港口。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加速了区域经济合作。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杭、嘉、湖经济金三角和甬、温、台沿海经济区,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积极探索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开辟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领域

两省在“走出去”方面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立足点和实现途径:一是大公司、大集团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目前有30多家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科龙”在日本、“康佳”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二是优势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带料加工贸易业务。如“格力”在巴西、“TCL”在俄罗斯、“维科”在泰国开办了分厂,输出技术、设备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益和市场前景都很好。三是在境外兴建市场、商城,把省内产品带出去。这是人发挥创造市场本领走出去的一大特色。规模比较大的是“雅戈尔”在巴西、非洲贝宁分别建了宁波国际商城,省内有78家轻工企业在那里设摊销售,1999年仅维科集团一家在贝宁的销售额就达4000万元左右。尝到甜头的“雅戈尔”准备再投资4亿元,在中东和墨西哥各建1座大型商城。还针对私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无需政府监管的特点,采取优惠奖励政策,让有优势的私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三、借鉴、经验,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我们江苏省的开放型经济经过多年发展,总体实力较强,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对比兄弟省份的经验,我省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认真研究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结合这次考察,我们感到今后推进我省经济国际化,必须眼光看长远些,措施更扎实些,具体有这么几点建议:

1、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大趋势,科学制定经济国际化战略规划。今后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层出不穷,跨国公司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网络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将在经贸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会面临更加开放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省制定经济国际化的“”规划,要尽可能考虑这些背景和趋势,以更加开放、动态的思维研究应对策略。在制定“”规划前,除了要做好省内、国内情况的调查研究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知已知彼,才能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

2、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两个创新,争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对外开放步子快不快,主要取决于思想解放不解放。解放思想落实在开放型经济中,就是要看能不能在两个创新上寻求突破,这是推进我省经济国际化的根本动力。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基础较好,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别是技术力量、人才资源有比较优势。我省与、比,主要的差距还在体制、机制上。体制、机制单一、老化,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后劲,而不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技术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有利条件,充分汲取、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发展外资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成份,才能进一步挖掘、释放发展潜力,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3、在做好对外开放“引进来”工作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根据和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选择“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选择技术成熟、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贸易,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二是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三是发挥我省建筑、化工设计建设等方面的行业优势,大力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业务;四是有重点地在境外兴办市场并利用在国外的大型商城,带动省内产品出口;五是组织几个经贸小组,分别常驻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区,专门了解当地的市场信息,熟悉他们的法律制度和投资、经贸规则程序等,为省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等服务。

在走出去战略上,还要进一步开阔思路,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政府不要包办干预,而要让企业成为走出去的主体;二是对走出去企业不设限制,除了国有企业,其他所有制性质企业都可以走出去;三是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出境审批要简化,外商到我们这里可以做到早至夕返,而我们出国从申请到批准起码要一个星期,人走出去都这么难,企业产品怎么出得去?这个问题一定要抓紧解决。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8

“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

2014年春节前夕,亲临我区考察指导,明确提出“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重新强调。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5个结合上下功夫:第一,推动转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把转方式有效融入调结构之中;第二,推动转方式同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相结合,把转方式有效融入资源转化增值之中;第三,推动转方式同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把转方式有效融入创新驱动发展之中;第四,推动转方式同节能减排相结合,把转方式有效融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中;第五,推动转方式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把转方式有效融入改革开放之中。

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要持之以恒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打造现代畜牧业,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做好民生基础工作,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要在严、实、长字上下功夫,坚持抓严,认真抓实,切实抓长。

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

2014年春节前夕,在我区考察时提出先行先试三项改革要求,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再次重申。三项改革基本内容为:

(1)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希望内蒙古结合自身实际,抓紧研究这方面的改革举措,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深刻指出,现在,一些龙头企业日子过得不错,农牧民却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导致牛奶等原料供销脱节事件时有发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根子在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搞好。要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3)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指出,内蒙古地处“三北”,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要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三条底线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守住三条底线。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守住三条底线,就是要守住发展底线、生态底线和民生底线。

守住发展底线,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守住生态底线,就是要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守住民生底线,就是要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三条底线中,发展底线是前提,生态底线是根基,民生底线是目的。没有发展底线的生态和民生是空中楼阁,没有生态底和民生底线的发展相当于原地踏步。唯有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才能守住发展根基,拥有未来;唯有牢牢守住民生底线,才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拥有活力、动力;唯有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才能建设更美的生态、更富裕的生活。切实守住三条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由量向质飞跃的基本路径。

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转型升级。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主攻方向。

加快转型升级,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转型升级,要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着力推动体制机制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资本结构转型,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重要抓手,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

“五化”协同

党的十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同步”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从“四化同步”变成了“五化协同”。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促进“五化”协同。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和绿色化的引领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新格局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主要抓手上,强调要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

在战略布局上,强调要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完善同俄蒙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扩大对东北亚的开放,打造东北亚地区合作的重要枢纽;密切同港澳台及东南亚的交流合作,拓展向南开放的新空间;加强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贸往来,构筑向西开放的国际经贸大通道。

在平台载体上,强调要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合作先导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在工作中重点强调增加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和紧缺急需设备、先进技术、原材料进口,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中蒙俄经济走廊

国家主席2014年9月11日在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说,中方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获得俄方和蒙方积极响应。可以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h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国家正在建设的“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三大倡议的对接载体。中蒙俄经济走廊有两个通道:一是从华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国和俄罗斯;二是东北通道,沿着老中东铁路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

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是全方位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的重要通道,也是联通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桥梁。内蒙古作为中国北部边疆省份,联通俄蒙,区位独特,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完善同俄蒙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依法治区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依法治区。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重要保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更好地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法治轨道。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就要紧扣法治内蒙古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就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就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就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制度,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程,就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在全社会形成厉行法治的浓厚氛围。

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后,自治区党委立即研究制定了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包括自治区党委制定下发的1个《意见》和党委办公厅印发的3个配套文件。1个《意见》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八项要求的意见》,3个配套文件分别是《关于建立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五级示范抓引领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考责问责的暂行规定》。

“1+3”制度体系4个文件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八项要求的意见》是总任务,主要解决党建工作“抓什么”的问题,重点在“明责知责”;《关于深入开展五级示范抓引领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的意见》是总载体,主要解决从严治党“谁来抓”的问题;《关于建立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意见》是总抓手,主要解决“怎么抓”的问题,两个文件的重点在“履责尽责”;《关于实行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考责问责的暂行规定》是总杠杆,主要解决“抓不好怎么办”的问题,重点在“考责问责”。

七大主要目标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今后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主要目标,分别是: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西部前列。

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充满活力的全方位开放新局面。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新进步。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协商民主扎实发展,各族人民民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文明和谐水平实现新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取得突破,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平安内蒙古建设不断深入,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覆盖城乡、趋于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国前列,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5+1”重要抓手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将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5+1”为重要抓手,一方面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做好传统资源型产业增值转化这篇大文章,调整好存量,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我区风光壮美、民族文化独特的优势,推动全域旅游业加快发展,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加快做优增量,让这些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旺盛的新兴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未来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支撑。

三更加注重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3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更加注重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下大气力推进园区、开发区转型升级,打造更多百亿企业与千亿园区,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更加注重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支柱产业,下大气力抓好金融、物流、文化、商务会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

通过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一起做、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同步抓,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构建四大体系

针对我区目前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通过构建四大体系,最终交汇“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气力推进园区、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更加注重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支柱产业,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

构建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建设我国西部重要增长极和一流城镇群。认真实施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乌大张合作区建设。

构建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与国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加快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双创”示范基地。

构建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构建七大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所有旗县通高速公路、重点城市通高铁、合理半径有机场,通过时空变革创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和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我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

呼包银榆经济区

2012年,国务院批复《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2)》,规划建设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跨省经济区。呼包银榆经济区涵盖内蒙古、宁夏、陕西三省区13个市59个旗县区,具体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卓资县、凉城县、丰镇市、察右前旗,阿拉善盟阿左旗;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沙坡头区和中宁县;陕西省榆林市。

呼包银榆经济区总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00万,是沟通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这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石油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0%,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的37%,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富集,稀土、岩盐、铁、铜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是我国的“能源金三角”和“能源聚宝盆”。

呼包银榆经济区自2013年启动以来,成功实现了“到2015年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规划目标,成员城市抱团发展、协同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的目标是:到2022年,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示范作用明显,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巨大。

乌大张合作区

乌大张合作区是指按照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部署,由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山西省大同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同打造的三省区交界区域合作开放平台。

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张家口市均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处,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鄂榆三大经济圈结合部,历史上曾同属于察哈尔地区与长城经济带。三市地缘关系密切,自然条件相似,生态环境相同,人文习俗相近,商旅相通,有着较强的产业互补性,民间、部门自发合作交流历史已有数十年。

三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在2013年11月大同市党政代表团赴乌兰察布市学习时在两地实际合作基础上提出的,核心是为了践行提出的“守望相助”和“三个跳出”讲话精神,落实晋蒙协议、冀蒙合约,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通过改善三市区域内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更好服务首都经济圈,创新跨行政区域合作机制,探索欠发达地区经济合作模式,促进民族团结繁荣。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9

关键词:新常态环境;大理州;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策略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省内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全省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下,云南省大理州经济发展迎来了困难和挑战,由于大理州目前存在产业形势单一、产业结构水平整体偏低、对外开放水平不足及创新驱动占比较少等诸多发展问题,该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借助经济新常态实现云南省大理州的经济转型发展是保证该区域未来经济健康向好的关键节点。

一、云南省大理州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质量整体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

首先,对于大理州的支柱型产业特色农业竞争力逐步丧失。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理州的特色农业成为该区域的经济名片,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带来,其依旧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就目前而言,特色农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其发展规模缺乏资金投入,规模缺乏竞争力,且行业内缺乏龙头带动,企业间差异化较小,缺乏竞争力。其二,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合理,流转效率低下、其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设备及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不及预期。其四,农业经营者资金及技术实力薄弱,无法对抗外界多变的市场情况,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整体。

再者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撑,工业旧体系积重难返,转型发展难度较高。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云南省大理州凭借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在资源型工业及附属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工业体系成为支撑当地区域经济的大旗,是当地实现税收的关键。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环境的不断形成,老旧的工业体系透射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经济结构质量较低等诸多问题不断涌现。从经济结构看,除了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型企业外,其余基本以农业加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从商业进出口类型看,其出口类型基本集中在农产品和资源,属于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但进口商品主要有金属矿砂、耐火材料、机械设备等。二者从经济构成质量方面相较,差异显著。

2.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发展迟缓,企业自身竞争力偏弱

首先,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发展质量整体偏低,尤其是最具市场活力的民营经济成分,其发展形式不容乐观,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均存在“小、弱、分散”等特点。虽然在前年,大理州的民营经济增长值首次突破400亿,比上年同期增加将近15%,占到了全州经济总量的不到50%,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大理州目前存在的民营经济类型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其中大型企业占比不足10%,企业发展缺乏引领和动力,总体呈现:分散、弱小、不均衡等特点。再者是,目前存在的民营经济类型中,低层次传统经济类型所占比例较高,大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最后是,大多数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偏低,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再者,目前大理州的营商发展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对于政府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性措施中,普遍存在落实不到位或者可行性较低的问题,加之地方在执行的过程中,未能充分结合当地的生产实践,因此,在具体落实阶段存在上下脱节的问题和弊端,由于落实不到位,很多部门管理措施未能有效到位,很难到达既定的服务效果。具体体现在,政府对于高新技术及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具体的服务配套设施需要后期不断弥补和增强,对于具体的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尚不明确。二是中小企业统计体系尚未建全,统计数据缺失。三是落实民营经济政策措施的力度还不够,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第三,融Y难和融资贵并存。一是融资成本较高。二是民营企业有效抵押物偏少。

二、全面推进云南大理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式分析

1.全面解放思想,提高责任意识,树立进取自信

小到个人发展,大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改革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前行的动力和趋势,不断改革,建立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的不二法门。发展和创新是突破发展困境的法宝,为了实现思想与行动的高度匹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思想上高度上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换挡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了实现大理州的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局面,必须进一步认识到区域经济目前的情况,全方位深度分析,不断解放思想,建立宏观思维,深入贯彻落实以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核心思想和部署;在具体实践中,应敢于开拓,在遵循区域发展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突破惯常思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就是最大担当的意识,时刻牢记责任如山,发扬“闯”与“拼”的精神,带头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陈旧观念、作风顽疾和体制障碍,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闯出新路子、打开新局面。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10

今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个时候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要通过这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回顾总结我省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动员全省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刚才,一批对外开放先进单位受到了表彰,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十年前的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三十年来,我们国家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古老的齐鲁大地和全国一样,踏着新时期的节拍,顺应国际化的潮流,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新水平。1984年,国务院批准青岛、烟台为沿海开放城市,我省以此为契机,提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对外开放迅速展开;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后,我们把握机遇,进一步提出“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对外开放全面加速;1998年,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确立“经济国际化战略”,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推进;2002年,针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把外经外贸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亮点”来抓,对外开放实现了重大突破;去年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把对外开放作为全省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的一项重要战略和基本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全省进出口总额迈上千亿美元台阶,2007年达到122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40倍,其中出口752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0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万多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60亿美元。

(一)全面开放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三十年来,从沿海到内地,对外开放梯次展开,不断深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东部沿海各市发挥区位优势,广泛吸收日韩、欧美以及台港澳地区投资,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半岛制造业基地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高地。中西部各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优化升级、引进跨国公司、对外贸易、境外上市、农业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开放路子。173家省级以上各类园区已成为全省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利用外资和进出口额占全省的50%以上。我省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先后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多对友好省(州)、市关系,在1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境外机构。

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三十年来,我省外经贸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增速,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利用外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0%以上,涉外税收占全省税收的比重达到23%,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城镇在岗人数的比重达到25%。全省共批准过亿美元的外资大项目78个,来我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30多家,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开放中快速发展,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高新技术出口额的86%。海尔、兖矿、浪潮等一批大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和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全省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93亿美元,外派劳务37.2万人次;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480家。越来越多的我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全省外贸依存度已达36%,外贸出口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三)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拓展。三十年来,我省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农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服务业开放加快推进,已有10家外资银行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国外保险机构纷纷入驻我省,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对外开放已从第二产业扩展到一、三产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我省与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累计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0多项,合作研发重要科技成果2000多项。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建立友好校际关系460余对,实施合作办学项目149个。对外开放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了科学管理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对外开放的综合环境日趋优化。三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环境建设,软硬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力、港口、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支撑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能力不断增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提速成效明显,全面实行了“一站式”审批和“一个窗口”服务,外商投诉处理机制不断完善。资本、产权、技术、信息、人才、劳务、土地等要素市场日益健全,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医疗、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娱乐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与国际接轨的涉外服务进一步完善,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没有对外开放就不会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和繁荣。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为我省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拓展我省发展空间,坚持对外开放才能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才能使全省人民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对外开放是强省之策、富民之路。我们要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

二、新阶段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对我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站在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新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对外开放推向更高水平。

一要树立世界眼光。在新阶段扩大对外开放,必须科学把握世界经济大势。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加速推进,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国家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受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发展速度回落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增速放缓趋势,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国际金融风险加大,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都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强战略思维,把*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和把握,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更大的发展优势。

二要增强忧患意识。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势头强劲,珠三角广东周边地区和长三角苏浙沪地区一体化发展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环渤海地区京津冀一体化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措施出台实施,区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区域的发展都把扩大开放作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如果我们不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谋划大举措、取得新优势,就会拉大同先进省市的差距。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对外开放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与先进省市还有较大差距,制约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全社会开放的氛围还不浓厚;二是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低端产品多、贴牌产品多、资源性产品多,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商品少;三是利用外资质量有待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项目少,外资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发挥不够;四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不够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效率还不高,符合国际惯例的开放型经济促进体系还不完善,一些政策不够落实;五是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这些问题制约了我省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就有可能错失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对外开放,努力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三要增创开放优势。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了商品与要素全面双向流动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努力增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要充分发挥我省毗邻日韩、产业门类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等传统优势,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地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要着眼于依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难以为继的现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素质,培植人力资源优势,为对外开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着眼于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竞争力核心的现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植创新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对外开放吸引力。着眼于我省品牌竞争能力还不强的现实,大力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带动战略,打造品牌优势,提升我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四要推进科学发展。我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省、污染排放大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脆弱已成为我省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实现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我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继续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强出口、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大力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充分发挥利用外资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加强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在互利共赢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今后五年我省对外开放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现工作指导的转变,深化开放、全面推进、内外联动、提升水平,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结合起来、经济领域开放与其他领域开放结合起来,加快实现利用外资向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对外贸易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走出去”向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转变、各类园区向集约建设科学发展转变,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提供强大动力。到2012年,我省对外开放的主要目标是:

——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基础上,对外贸易总量比2007年翻一番;在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资结构的基础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各类园区投资强度年均增长5%,占全省开放型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成为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高、生态环境好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聚集区、示范区。

——境外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国际资源能源互利合作逐步深入,一批大企业集团通过跨国经营发展壮大,力争拥有*自己的世界500强企业。

——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健全,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加完善。

三、新阶段我省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

实现对外开放的目标任务,必须大力实施全面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切实抓好重点领域的各项工作。

(一)实施全面开放战略。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深化日韩、提升东盟、突破欧美、拓展非洲”的全面开放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新起点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全面开放战略中突出日韩,是基于发挥我省独特优势的战略考虑。我省东临日韩,在泛黄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处于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与日韩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我省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要在已有基础上开展与日韩的全面合作。瞄准日韩30强大企业,在汽车、造船、机械、电子、化工、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领域进行深层对接,把*建成全国领先的中日韩产业协作区。利用中日韩“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中方秘书处设在我省的有利条件,发挥我省在三方投资协议谈判和三国自由贸易区联合民间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争取在我省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实验区或先行区。密切关注韩国与美国的自贸区谈判进程,积极扩大双向投资合作,组织企业到韩国的工业团地投资设厂,借助韩国扩大与美国的经济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全球其他经济板块的合作。东盟是我国重要的经贸伙伴,随着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标的临近,双方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安排。要以此为契机,提升与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合作水平,加快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扩大投资和贸易规模,拓展工程承包、劳务、金融、旅游等领域合作。欧美发达国家历来是世界资本、技术输出的主要来源地和高价位市场,对于我省提高开放水平至关重要。要突出抓好与北美、欧盟等国家大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在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实现新的进展。要高度重视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发展,努力在科学技术、能源资源和产品出口等方面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争取在一些重点项目上取得突破。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中非合作,推动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实施了一系列对非务实合作新举措。要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我省产业和技术优势,采用以工程换资源等灵活方式,大力拓展与非洲的投资、贸易和资源合作。台港澳地区在我省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我省主要的投资来源地和迈向国际市场的桥梁。要一如既往地加强与台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承接台湾的产业和技术转移,把握CEPA一系列政策安排的机遇,鼓励台港澳客商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扩大投资。要加强境外联系网络建设。制定全面开放战略的总体规划和重点板块、重点国别行动计划,加强我省驻外经贸代表处建设。整合境外联系资源,建立重点跨国公司、重点投资贸易客户、重点中介机构数据库,努力寻求台港澳同胞、华人华侨、驻外使领馆和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的支持,形成对外开放的强大合力。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立足我省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推进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

一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这是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一是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政策不动摇,通过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促进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当前利用外资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引资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创新步伐。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并购,完善并购政策,为企业寻求可靠的战略投资伙伴。要创造条件推进企业境外上市,募集资金,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要支持外商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外资以BOT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二是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等国家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积极推进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我省大企业多的优势,加强与全球各领域跨国公司的专业对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和制造中心、运营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和物流中心,全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要围绕跨国公司投资的大项目,吸引境内外配套企业跟进,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基地。四是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多种途径推进产业招商,实行产业招商部门负责制,完善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做到“一个产业、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确保每年策划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需要的重大外资项目。

二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这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当务之急。一是大力调整出口结构。要立足以质取胜,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新材料、现代农业和服务外包等领域,规划建设一批新的省级出口创新基地,做大做强部级出口创新基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减少“两高一资”和初级产品的出口。认真研究国际标准,按照进口国标准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商品的标准化、国际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二是积极扩大进口。抓住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升值的机遇,用好国家进口贴息和优惠贷款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装备、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三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加工贸易,推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中游集约发展、下游营销服务延伸,促进加工贸易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便捷通关和诚信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和便利化程度。

三要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这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鼓励企业采取战略投资、跨国并购、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以铁矿、铜矿、铝土矿、黄金矿、木材、天然橡胶等资源为重点,逐步在境外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补充资源。二是加快推进境外加工贸易。顺应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纺织、服装、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电力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到周边国家和中东、东欧、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探索农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兴办农场和农业综合开发,在境外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在办好我省承建的国家境外合作区基础上,根据我省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省级境外园区,引导企业到境外合作区集聚发展。三是大力开拓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市场。积极争取国家援外项目和“工程换资源”框架内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援外工程资质。加快专业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巩固日韩传统劳务市场,开拓欧美高端劳务市场,突破非洲劳务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从现在开始,就要着力培育*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大企业多,产业基础好,具有培育跨国公司的有利条件。要引导优势企业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谋划企业发展。鼓励优势企业采取跨国并购、境外上市、与国内外企业强强联合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本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培育国际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抓好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要把扩大开放与实施我省重大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经济领域开放与全方位开放结合起来,以对外开放推动重点领域的发展和重点工作的实施。

一是通过开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要搞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对技术引进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完善技术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利用境外创新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跟踪前沿技术,吸引海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开展高端研发,通过并购国外研发机构、中小科技型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引导我省外资研发中心在高新技术领域开展原始创新,与我省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知识产权本地化比重,逐步实现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转变。

二是通过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把扩大开放作为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强大动力。通过扩大开放,使不同地区从实际出发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一体”各市要大力提升开放层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主体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增长区。开放基础较好的半岛地区要加快从国际加工装配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从制造中心向制造研发中心、服务贸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实现开放型经济新跨越。青岛要在扩大开放中积极打造国际品牌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龙头带动作用。济南要发挥并有效运用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对外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南北“两翼”各市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发挥各自在资源、产业、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培植特色产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可持续发展支撑区。

三是通过开放推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我省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先进省市差距的潜力所在。当前,服务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占据一半以上份额。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发挥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引进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建设若干部级、省级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基地。要积极吸引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快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进城市公用事业以及咨询、会展、会计、审计、律师等中介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构建适应国际化大生产要求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旅游业对外合作,利用外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服务设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和旅游品牌。

四是通过开放开展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为了引导外资投向节能环保产业,国家新的外资产业政策和企业所得税法对节能环保项目给予了优惠安排,国外企业已开始把节能环保作为扩大对华投资的重要选项。我们要因势利导,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重点,积极招商引资,力争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扩大与国外企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合作,选择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的重点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和设备,突破我省节能减排的瓶颈制约。有条件的城市要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支持青岛市与日本北九州市共同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探索积累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五是在开放中加强园区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是我省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要准确把握经济园区化、园区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切实提高园区集约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定位园区功能,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率。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中,要把省级以上园区已建成面积和预留发展空间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部级园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不断提升在全国的位次。省级园区要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加快国别(地区)工业园、产业工业园建设,引进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要创新园区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建设青岛保税港区,建立保税区、各类园区、海空港的互动机制,构建多元化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网络。要进一步完善省级园区分类评价制度,推动园区科学发展。

六是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实施孔子品牌带动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办好文博会和国际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促进齐鲁文化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积极开展体育对外交流,办好奥帆赛和十一届全运会两大赛事,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国际教育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加强留学生服务管理和汉语言国际推广工作,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政府及民间医疗卫生国际交流,搞好项目合作和国际援助,引进先进医疗技术,促进我省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四、为新阶段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环境

一是进一步形成推进对外开放的强大合力。扩大对外开放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把对外开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对外开放“一盘棋”思想,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工作措施,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外事、侨务、对台、贸促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外宣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宣传推介,提高*的知名度,增强我省对外开放的吸引力。

二是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为外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除中央和省里依法设定的审批项目外,各地一律不准擅自设立审批和收费项目。认真落实国家的投资准入政策,健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长期稳定的外经贸政策扶持体系。

三是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开放的法治环境。要完善地方性对外开放法规体系,健全外商投诉求助处理和督办机制,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依法打击走私、侵犯知识产权等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加强对外开放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着力打造“诚信*”。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讲求方式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对外开放的发展环境。

四是进一步加强涉外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重点机场建设,积极争取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努力拓宽我省空中国际通道。整合沿海港口资源,着力打造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日照港为两翼,其他港口为补充的“大口岸”体系,加强疏港路网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文教、医疗、体育、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满足外籍人员在我省就学、医疗、休闲、娱乐的需要。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篇11

[关键词]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协调联动

作者简介:伍学林(1971―),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64),博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公共财政。

西部大开发是落实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在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处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2010年7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西部大开发今后10年的战略目标,部署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以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为中心,统筹协调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以开放与开发的协调联动为纽带,实现刺激内需和扩大外需的双丰收,是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内陆地区的现实选择。

一、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客观基础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闭经济而言,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开放的经济体系。与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以扩大出口,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开放型经济强调推动要素、商品与服务自由流动,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西部内陆地区地处我国腹地,远离海岸线和边境线,虽然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面临交通运输成本、时间、空间成本较高,以及区域综合配套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制约,但是西部内陆地区不能因此而忽视开放经济发展,甚至自我封闭自求发展,陷入“资源诅咒”的怪圈。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必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西部内陆地区因此完全可以借助国家支持和外部援助,积极化解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约,推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有效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分享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走出“资源诅咒”阴影,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表现为区域在不接受国家扶持,没有外界援助的条件下,依托区域既有发展基础,凭借区域发展条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经济发展要素,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集中表现为因资源配置能力不强而导致的经济“造血”功能不足,以及因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而导致的投资饥渴、资源诅咒等。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必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和项目支持,引导市场向西部地区配置资源,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经济“输血"力度。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内陆地区利用国家投入、利用外界“输血"提出的一种更高、更新要求。要实现开放开发协调联动,西部内陆地区就不能将利用国家投入和外界“输血”的重点放在保障经济增长上,而是要以利用国家投入、外界“输血”为契机,积极化解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制约,着力增强区域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经济发展要素的能力,增强在资源配置效益分配、特别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分配上的主动权,形成主导西部内陆地区区域发展的内生机制。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既要求西部内陆地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又要求西部内陆地区加快向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转型,营造公平竞争、进出自由的市场环境,还要求西部内陆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并借助产业发展增强区域吸引、集聚经济要素的能力。

(二)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分享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地区)为了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以便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往往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使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9O年代以来,以跨国兼并和重组为手段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式多样化,跨国公司单一的直接投资或股权收购方式,逐渐演变为证券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交换、合资合作、非股权安排等多种形式的产业投资方式;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深化,出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特征。①在国内,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东部地区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也必然需要将大量加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潮涌动的背景下,西部内陆地区只有坚持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紧紧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依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在区域开发中优化区域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基础和环境,才能分享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能力。

(三)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是摆脱“资源诅咒”的现实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地区资源富集与区域贫困并存,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形成限制的现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济学家用“资源诅咒”来描述自然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反而呈现出令人失望的经济发展绩效的现象。在我国,占国土面积71.4%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更是储量丰富,但西部地区的人均GDP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等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具体到城市层面,1989年至2004年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6.92%,低于非资源型城市8.34%的平均水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又远低于未枯竭资源型城市,仅为4.56%;“资源诅咒"在我国的区域间和城际层面确实成立。②“资源诅咒”不仅表现为资源约束下的较低的经济增长率,更表现为单一资源开发的经济结构;开放经济中,资源产品在当地较低的加工度、较高的资源禀赋水平、较高的资源价格水平会是资源从“福音”走向“诅咒”的重要原因。③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内陆地区,只有坚持开放开发协调联动,通过开发完善开放的基础,优化开放的条件;通过开放,配置区域资源深度开发、精深加工所需的发展要素,以及区域发展资源替代产业、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所需的发展要素,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高区域主导资源开发以及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的能力,才能真正走出“资源诅咒”阴影,实现区域的追赶跨越式发展。

二、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

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对西部内陆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激发西部内陆地区加快推进开放开发。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经验与教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别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由大进大出的低附加值的外向型经济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型经济转变,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贸易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功能,从而更好地结合外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根据中央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理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机制,是落实中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的结构

中央西部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求再经过10年开发,使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部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更加注重”的基本要求,明确建成“四大基地”目标,为理顺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指明了方向。依据对中央西部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笔者认为,西部内陆地区,以区域开发完善开放基础、优化开发条件,以开放提升区域开发水平的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的基本结构可见下图。

在今后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克服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物流成本劣势,为建成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交通运输保障;二是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西部地区对外信息、技术交流的条件,提高配置信息、技术等高端要素的能力,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实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程,有效提高西部内陆地区承载经济发展的能力,打消区域经济主体对西部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顾虑;二是优化人居环境,吸引人才聚集,以人才聚集带动资金、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汇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三是优化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经济发展条件,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一是要以技术进步推进资源的精深开发、可持续利用,夯实资源深加工基地的物质支撑;二是要以西部内陆地区自身的产业发展为基础,提高区域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提高对产业发展资源的配置能力。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要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以增强西部内陆地区对外部经济主体的吸引力,二是刺激西部内陆地区居民消费,为开放开发、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需求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重在夯实对外开放的空间载体,完善有序推进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经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格局的空间条件。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重在优化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软环境。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是西部地区彻底走出资源诅咒的阴影,依托特色资源开发,依靠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走上繁荣之路的重要保障。

(二)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运行的保障

开发和开放毕竟是两类不同的经济社会活动,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开放经济的经验缺乏,区域开发能力也亟待提升,建立适应开放经济发展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开放开发协调联动机制运行的保障。第一,西部内陆地区要转变观念,把区域开发的重点集中到完善区域开放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优化开放经济发展环境上;创新利用国家投入外部支持的方式,利用区域外援性支持,提高区域配置资源的能力。第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为目标,加强经济调节;以打破垄断和城乡市场分割,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管力度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管。第三,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建立完善的商品、土地、金融、技术、人才等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潜力。第四,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推进开发开放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三、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战略选择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协调联动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不同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衔接能力,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加强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联运能力为重点,提升西部内陆地区物流网络整体运行效率为中心,积极化解内陆地区交通劣势和物流成本劣势。

第二,实施以科技创新内容为核心的产业保护政策,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资源开发的技术攻关,以特色资源精深开放为纽带,提高西部内陆地区吸引、聚集区外生产要素的能力,在建设资源深加工基地的过程中实现开放开发协调联动;促进实体制造与虚拟制造相结合,推进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协同发展,在推进加工制造业发展,推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实现开放开发协调联动。

第三,坚持政策驱动要素集聚,创新驱动要素优化配置,推进开发区向承接产业转移园区转变。加快内陆地区特大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充分发挥内陆地区国际化大都市关联带动区域提升开发水平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高内陆地区部级开发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省级开发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促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

注释:

①崔如波:《构建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探索》,2008年6期。

②《如何摆脱“资源诅咒”》,《解放日报》,2009年6月8日第13版。

③胡健、董春诗:《“资源诅咒"的成因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1期。

④何侍昌:《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建设》,《消费导刊》,2010年2期。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津夫.创造广东开放经济新优势[J].广东经济,2010(1).

[2]罗德刚.构建内陆开放型城市与深化重庆行政体制改革[J].公共论坛,2009(2).

[3]胡健,董春诗.“资源诅咒"的成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

[4]何侍昌.论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门户前沿建设[J].消费导刊,2010(2).

[5]崔如波.构建内陆开放经济产业结构新格局[J].探索,2008(6).

[6]刘文勇.开放经济下中国居民消费资源特征解析[J].求是学刊,2010(1).

SynergyofOpennessandDevelopmentofWesternInteriorAreas

WuXuelinAbstract:Opennessanddevelopmentofeconomyemphasizesonpromotingfreemovementoffactors,goodsandservices,optimizingregionalresourcesandenhancingregionalself-developmentabilityininternationalanddomesticeconomicdevelopment,realizingregionalrapidadvancementintheprocessofsharingworldeconomicdevelopmentfruits.Developingopeneconomyinwesterninteriorareasisfacingsuchrestrictionsashigherlogisticcosts,inadequatecomprehensivefacilities.WeshoulddeepenthedevelopmentofWestChinaandpromotethesynergyofitsopennessanddevelopment.Itisafeasiblesuggestiontoconsolidatethebaseofopennes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perfecttheenvironmentofopenness,explorenewfieldsofdevelopmentinopenness,andimprovethedevelopmentbenefits.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大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承担起新时期艰巨的使命。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的这一阶段,是辽宁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逐步确立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应该说,在这一阶段,辽宁从思想解放到实践行动在全国来说并不慢,甚至在一些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出现了很多当时的全国第一,如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中国第一家国营企业租赁经营,中国第一家企业倒闭,中国第一家企业发行股票等。这个阶段基本过程和变化如下:

1.积极参与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逐步展开。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任仲夷同志看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后,即撰写了《理论上根本的拨乱反正》一文,刊登在中共辽宁省委主办的《理论与实践》杂志上。随之在辽宁省上下广泛深入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禁锢,解放了全省人民的思想,为各项工作回归到正确轨道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78年12月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中共辽宁省委立即于1979年1月4日至6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全会精神,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要从思想、组织、政策、机构设置、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上促进和保证工作重点转移。同年4月20日,5月19日至29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两次工作会议,研究调整全省基本建设规模,坚持扭转多年来存在的被动局面,要求尽快把全省基本建设,农业、轻工业、各项社会公共事业搞上去。

3.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签订了“包产到户”的私下契约,这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地区,也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辽宁从1980年开始,首先在沈阳市的一些农村建立家庭承包经营制,营口1981年有5个生产队开始包产到户。经过几年的时间,全省大多农户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克服了平均主义,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辽宁逐步成功地解决了全省人民的温饱问题。1982年12月辽宁省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会议贯彻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我省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增长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推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逐渐领先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4.启动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1月27日,中共辽宁省委制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这标志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转变。据辽宁统计局测算,辽宁工业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所占比重,1978年国有经济为83%,集体经济为17%;到1992年,国有经济为70%,集体经济为23%,其他经济类型为7%;2006年,辽宁工业总产值比重,国有经济为12%,集体经济为3%,其他经济类型为85%,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辽宁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5.认真制订和实施新的发展计划。1980~1985年辽宁省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六五”计划的具体要求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六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增长,重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强了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财政状况逐年好转,严格控制了人口增长,妥善安排了城镇劳动力的就业,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出现繁荣兴旺的景象。

6.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1986-1990年是辽宁执行“七五”计划时期,这个时期国家把辽宁列为重点改造的地区,为此,辽宁一方面把改革放在首位,同时,又从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入手,努力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这一阶段,大力进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顾大局,讲团结,重实效,比贡献”的好风气;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关心群众的疾苦,着力解决百姓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大力进行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严肃党纪政纪和国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分子;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和处理“四化”建设和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坚持“四有”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等。在工作中,这一阶段切实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干部政策、统战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充分发挥了各方面、各阶层人士的积极作用,发挥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建设四化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人才的使用、培养工作,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各级各类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7.大批外商企业投资落户辽宁。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1983年提出“改革、开放、改造、开发”振兴辽宁的战略思想;之后,又提出“奋发图强,振兴辽宁,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1984年又提出了发展辽东半岛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战略设想。1984年9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批准大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兴办大连经济开发区。同年10月批准营口港对外开放。此后,辽宁在大连等城市继续建立了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综合开发区等。辽宁进出口总额大幅攀升,1978年是15.9亿美元,到1992年达到76.9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欧美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西门子、阿尔卡特、诺基亚和飞利浦等,都陆续到辽宁开拓市场。辽宁为外商投资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外商投资企业也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的战略选择(1992-2002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是辽宁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辽宁是新中国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先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地方,当生产力要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候,辽宁自身计划经济惯性太大,转型困难重重。辽宁虽历经磨难,但终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一阶段基本过程和变化如下:

1.加快经济体制建设。1993年12月15日至17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了七届九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见》,提出要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抓住重点,加快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改革对外经贸体制,促进和扩大对外开放;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宏观调控。经过实施上述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到2002年辽宁省对27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其中100户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上市公司达到49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征缴率达到92.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万人,比上年增加44万人;辽宁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减少工作部门11个,行政编制精简48%;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劳动力市场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商品、生产要素和服务品的价格绝大多数由市场决定。在以上改革基本成功基础上,辽宁医疗卫生系统、城镇住房制度也开始启动。这时,市场机制正在辽宁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明显加快,已初步形成了有多种机构类别、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服务方式的中介组织体系;市场的管理与监督不断改善与加强;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规范化改制力度不断加大,等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1993年6月,中共辽宁省委在大连召开了常委会议,决定加快速度,把大连建设成为“北方香港”。1995年1月,辽宁省制定了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外向牵动战略。在这一阶段,辽宁建立了开放型经济体系,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坚持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优化了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特区、沿海和内地联动、梯度开发的开放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在利用外资方面,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重点项目对接,加强对招商引资的统筹和引导,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同时鼓励辽宁的企业到海外承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带动技术、成套设备、大型装备出口的能力。据统计,仅“九五”期间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44.5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64%。其中,出口449亿美元,增长52.4%。2000年辽宁省外贸出口达到10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利用外资规模扩大,质量和效益提高,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146.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7亿美元。到2000年底投产开业的“三资”企业达8310家,比1995年增加56.6%。通用、西门子、东芝、浦项等跨国公司在辽宁省投资兴办的企业达130多家。

3.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这一阶段辽宁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到2000年新增公路里程2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9公里;电话普及率达到25部/百人,比1995年末增加17.5部/百人;新建万吨级泊位18个,港口吞吐能力增加4134万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83万千瓦;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228万吨;污水日处理72万吨,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小城镇建设、老城区改造、城市美化绿化成效明显,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坚持“两高一深”方向,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鞍钢半连轧和新轧工程、本钢烧结和连铸工程、辽化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石化、冶金、电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实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到200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八五”末期的14.0∶49.8∶36.2调整到10.9∶49.4∶39.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增加到14%。到2002年沈山、锦阜、锦朝、丹本、大庄、盘海等高速公路建成,新增里程1128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市级城市通高速、全部乡镇通油路”。沈阳桃仙机场扩建,浑河及大辽河整治,大连引碧供水、城市轨道交通、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北良仓储,绥中和铁岭电厂等重点项目建成。白石水库建成,阎王鼻子和玉石水库落闸蓄水。新建港口泊位124个,新增吞吐能力3500万吨,庄河港开工建设。

4.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为实现辽宁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6-2000年“九五”期间辽宁实施了结构优化、外向牵动、科教兴省的三大战略。在此战略的推动下,辽宁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668亿元,年均增长8.6%;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6.1%、8.9%和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235元,年均增长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5.5亿元,年均增长10.2%。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200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00多亿元,比1995年增长2.6倍;提前两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和调整有新的进展,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56元,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与此同时,伴随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辽宁也进行了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政府制度创新,即从以往服务于计划经济向服务于市场经济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已由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策,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绝对自。政府逐步从直接的大量的企业管理中退了出来,成为宏观管理和社会管理者。1994年辽宁财税、金融、外汇、投资等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系基本确立。

5.民营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9月辽宁省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新辽宁、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抉择,各级领导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战略重点和经济发展支柱,千方百计搞上去。之后,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辽宁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发展速度虽然没有南方沿海省份快速,但也有质和量的提升。到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344亿元,比2000年增长30%;税收和出口创汇均增长30%以上。大连实德、万达、华农、亿达、华丰、大杨,鞍山西洋,辽阳忠旺、富虹,营口盼盼、青花,沈阳远大、东宇,锦州华顺,本溪北龙,丹东曙光等一批民营企业已成做大之势。

6.实施几大社会工程。“十五”初期我省实施了两大重点工程。一是推进社保试点“一号工程”。2001~2003年间,我省国有企业减员分流76万人,124万国有企业职工实现了并轨,做实了个人账户基金48亿元,地方共筹集各项社保资金354亿元,偿还了拖欠国有企业并轨人员债务22.6亿元。期间中央财政对我省的社保补助也比2000年增长了82%。与此同时,实现了183万人的就业和再就业;开展了遍布城乡的大规模扶贫帮困活动,筹集款物36亿多元,帮扶特困群众900多万人次,为特困老模范、老军人、老烈属等建房3.6万套,在400个贫困村实施了开发式扶贫,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增强了全省的凝聚力。二是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二号工程”。首先从阜新突破。目前,来自北京、上海、河南的12户大企业落户阜新,已落实投资8.4亿元,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已到位13.8亿元,4500户居民乔迁新居,1.2万名矿工实现再就业。抚顺、本溪和北票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总体方案,涉及居民16.5万人,总投资26亿元,国务院领导和国家计委对此十分认可。三是掀起外引内联的热潮。2001-2002年我省实际到位外资70亿美元。促成了金杯与宝马,鞍钢与蒂森,东药与巴斯夫等重大合资项目。通过同广东、江苏等省、区的内联活动,引进资金已到位183亿元,解决了29万人的就业问题。

三、改革开放进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阶段(2002-2007年)

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是辽宁进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着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阶段。其间,2003年秋中央启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伴随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辽宁紧紧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阶段基本的过程和变化如下:

1.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自从2003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这是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加快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步伐。在中央政府实施的诸多宏观调控措施引导和作用下,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同时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终于实现了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历史性的跨越。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到2007年,全省经济在连续3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达到改革开放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具体表现为:增长较快,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效益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增长3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5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70%;结构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9%,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8.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0%;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中共辽宁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建设和谐辽宁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提出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实践中,我省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构建和谐辽宁。到2007年底我省5万平方米以下、1万平方米以上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有条件的实现了双就业;辽西北地区农村群众饮水特殊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年实名制就业达到122.2万人,历史遗留就业问题全部解决。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一百多万城镇居民和几十万农村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基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前两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省农村的目标。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了解决30万贫困人口稳定温饱问题和帮助40万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的目标。

3.通过“五点一线”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2006年初,辽宁召开了对外开放会议?熏提出了辽宁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构想,不断扩大开放,优化开放,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实施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积极培育我省的国际知名品牌。经过几年的建设,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初见成效,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开始形成。“五点一线”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健全,临港产业快速集聚,沿海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08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9亿元,累计批准入区注册项目427个,投资总额1250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01个,投资总额39亿美元。中国五矿集团、美国英特尔公司等投资的一批大项目落户沿海经济带。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熏大窑湾保税港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作。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一批重点产业聚集区迅速崛起。全省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92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总额352亿美元,增长24%;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亿美元,增长50%。中国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成功举办,扩大了我省的国际影响。同时,我省认真落实《辽宁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着力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大项目入驻产业聚集区,不断扩大开放,使辽宁成为外商竞相涌入、内商纷至沓来的热土,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最近几年,辽宁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8%,世界500强企业有113户在辽宁落户,总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集成电路等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595亿美元。

4.突出科技创新在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近几年,辽宁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了自主创新投入,大力推进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在关键技术领域正努力实现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了产业核心竞争力;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产业竞争新优势;在装备制造、原材料等优势产业和数控系统、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了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在信息、生物和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和组建联合研发中心,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和成长等。据统计,到2007年底,我省新批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各类技术中心103个、省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36家。推进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特别是技术装备国产化成效显著。沈阳北方重工集团研制的全断面掘进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沈阳机床集团五轴联动车铣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连重工起重集团1.5兆瓦级风电机组实现产业化,大型船用曲轴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沈西工业走廊和大连“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重点提高乙烯、芳烃、板材、特殊钢及新型建材产品的精深加工度,推进原材料工业向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和系列化方向迈进。

5.实施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在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辽宁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结合辽宁的实际,调整了全省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全国重要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种植与养殖,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500个。到2007年底,我省实现了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全省县(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农业大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粮食产量达到367亿斤,连续四年获得丰收,创历史最高水平;县域工业主导地位加强,第二产业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4.9%上升到47%。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策划书模板范例(3篇)

    - 阅0

    策划书模板范文商业策划书模板(一)“和融优山美地”历经3年磨砺,终于以临人之势傲视于镇江市民眼前。高尚的人文社区、倡导生态的和谐环境在优山美地中尽情体现。“和融优山美.....

    策划与规划范例(3篇)

    - 阅0

    策划与规划范文关键词:模拟进化优化方法;进化策略;进化规划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03502作者简介:张莉芳(1964-),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省电力公司柘林水.....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