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范例(3篇)

来源: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三网融合”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之一,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之间相互相兼容、渗透并逐渐一体化,变为一种通信网络,能够实现全球统一通信。广播电视网络是“三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三网重视程度的加大,广播电视网络获得了新的力量,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三网融合;广播电视网络

0引言

我国在软件技术、光电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传统意义上相互独立的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和电信网也逐渐融合成为一体,我国也颁布了有关“三网融合”的方针和政策,这也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三网融合”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并与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相呼应的,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使用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例如手机上网、手机电视、IPTV等,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三网融合带来的优势,促进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1“三网融合”概念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对三网融合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最大化发挥三网融合的优势。三网融合并不是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简单的组合,而是三种网络的核心业务互相融合,三网融合的核心仍然是互联网。电信网的通信方式是点对点,而广播电视网络则是点对面,通过三种网络的融合,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每种网络技术的优势,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实现三种网络技术的结构组合,而且能够实现功能、业务的整合、融合。例如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和数据,并使用互联网进行通信;业务相互渗透和交叉,增加服务范围;三种网络技术业务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实现了新的变革,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基于。广播电视网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技术,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电信网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方便、优质的服务,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电视互动业务,同时越来越丰富的电视节目同样是广播电视网络变革的体现。

2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的优势和特点

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和互联网的核心分别是有线电视、移动通信和因特网,三种网络技术有各自的技术、优点和劣势,这些优势、劣势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势。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广播电视网络独有的特点影响,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广播电视网络,应该是建立在移动媒体和数字有线电视的基础上,综合宽带信息技术,实现无线广播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的全平台覆盖。新形势下额广播电视网络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电视网络和广播电视有机融合

我们可以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融合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业务,例如有线电视增值服务、手机电视、手机上网等,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信息错综复杂,良莠不齐,要做好信息监管工作,增加信息的可靠程度,以此保障用户的根本利益。网络信息视听节目将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流,必须做好内容监视工作,采取措施做好数据收集与数据监测,对于违规播放的电视节目一定要严令禁止,广播电视要发展壮大,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力。

2.2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是一种公益性质的宣传媒介,实现三网融合能够强化广播电视的社会宣传功能,在国家政策领导下正确的履行社会宣传以及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能够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电信网、互联网不同的是,广播电视网络拥有一种先天特点,也就是社会公益性,我们不仅能够通过广播电视获取社会信息,广播电视还能够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的这种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电视广播信息的审查,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三网融合,可以运用互联网提高电视节目的更新频率,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人们能够使用广播电视网络打电话、浏览网页,使用一台电视就能够满足用户的全方位需求。

3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对策

3.1解放思想

正确的思想是引导广播电视网络走向正确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保证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解放旧观念和旧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重视人才,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因此广播电视要转变传统人才观念,不拘一格用人才,灵活选择、灵活任用;第二,广播电视节目要紧跟时代潮流,形式、思想、理念都要新。

3.2调整思路

在三网融合大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发展道路势必会和社会形势相悖,因此广播电视要转变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实现战略转型。我国对三网融合非常重要,广播电视发展必然要经过信息化发展,这也是广播电视网络面临的机遇,因此广播电视要在互联网、电信网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实现三网的有机整合,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发展。

3.3建设品牌

借助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优势,能够让广播电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要在数量巨大的广播电视节目中拥有一定竞争力,就要建设自己的广播电视品牌。加大节目形式和内容创新,迎合观众口味,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因其独到、新颖的内容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培养出诸如汪涵、何炅等知名主持人,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品牌力量是帮助广播电视网络在三网融合环境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二,要通过市场调研建设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品牌。

3.4强化创新

创新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例如良好的运用新闻采编制作对观众有较强吸引力的节目。

3.5加强合作

广播电视网络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对于其他媒体同样如此,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要加强和其他媒体的合作,例如在开设新节目前首先通过互联网进行民意调查,了解观众想看什么样的节目,也可以在节目中通过微信、微博和观众进行互动等。

4结束语

综上,首先介绍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分析了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网络的优势,最后分析了在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渝沙.三网融合多业务统一监管平台探讨[J].电视技术.2014,(10):68.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范文

党的十政治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电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中负有极为重大的责任。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是世界第一电视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视人口和接收终端。但我国还不是全球电视强国,集中表现为电视的引导力、影响力仍然不理想,电视产业的量小质低,电视的国际传播力小,不仅无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视文化需求,也与我国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不相适应,正如十政治报告指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有深化电视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激发电视业界和全体人民的创造力,解放生产力。电视业的新发展、新繁荣必须以电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路径选择

纵观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国电视业改革的主要路径选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即由单一的宣传喉舌转化为具有多种功能、多种效益、事业产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媒体。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是改革的启动阶段。1978年,国家财政部第一次批准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各电视台陆续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经济核算第一次引入电视业的营运。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电视的第一条商业广告,标志着我国电视的产业经营开始启动。在广告经营的带动下,节目经营应运而生,一些物业经营(如外景基地)、旅游、出版等经营也开始启动。然而这一阶段,电视产业只是萌芽时期,电视的基本功能仍然是政治功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产业的收入只是国家财政拨款的补充,电视的公共服务尚未提上议事日程。1983年提出的“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在大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办台热情,带来电视台迅速增多的同时,也把电视台的行政区划身份固定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营运体制和“四级办电视”的行政体制一直沿续了三十年,成为我国电视业的基本体制框架。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0年,是改革的推进阶段。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在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电视改革进入了一个加快推进的阶段。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第一次将电视列为第三产业,电视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获得了产业身份的认同。《决定》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一时期,广告有了快速发展。从1991年到2000年,电视广告年增长率达到40%,1991年电视广告第一次超过报纸广告,成为中国传媒产业第一支柱。1996年电视广告收入超过90亿元,第一次超过各级财政拨款,成为电视台主要收入来源。1998年广东电视台提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壮大”的方针,成为第一个“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经营性省级台。1997年的全国广播电视改革座谈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制播分离”政策,电视业开始了把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市场取向的改革进入节目制作领域,节目交易有了较大发展,1997年电视剧产量突破一万部集。网台分离也全面启动,有线电视台与有线网络成功剥离,各省纷纷组建有线网络公司,网络收入成为继广告收入后第二大收入来源。民营节目公司也应运而生,光线传媒、保利、中信等社会资金纷纷进入电视节目生产领域。资本运营也开始启动,1992年8月我国第一家文化企业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发行400万股,于1994年成功上市。到2002年我国已有东方明珠、电广传媒、歌华有线、中视传媒、广电网络、中信国安六家广电产业实现上市。电视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①

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是改革的深化阶段。随着电视产业快速发展,原有体制的弊端越来越凸显。体制与产业发展的矛盾集中体现为:一是电视台的事业身份使电视台无法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始终游离在市场经济大潮之外,产业经营的发展只是量的增长,无法实现质的突破;二是电视台行政区划的身份和定位无法改变中国电视业小而散的状况。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改革电视运营体制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2000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了组建广电集团的任务。2000年12月,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媒体省级集团。之后,上海文广集团、北京广播影视集团等15家省级集团(总台)和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相继成立。由于集团无法改变事业体制,加之只有行政整合,没有市场的融合,集团化并没有达到做强做大的目的,反而引发不少新的矛盾,以至于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宣布不再审批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集团化的改革陷于停顿。与此同时,制播分离改革也步履维艰,部分分离出来的节目制作公司由于无法脱离母体电视台的束缚,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近几年,没有组建集团的各省均实行两台合并,组建广播电视台,实现了局台分离,较好地解决了管办分开的问题。但是电视台的事业性质,使其核心资源——频道一直沿袭“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体制改革在内容播出平台这个电视核心领域无法取得突破。

毋庸置疑,三十年来电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达934亿元,网络收入达563亿元,电视产业一直保持着传媒业老大的地位。但是,必须正视三十年改革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过度的商业化竞争使导向功能弱化,公益性质边缘化,低俗化、泛娱乐化、滥播广告等恶习屡禁不止,电视整体功能出现扭曲。二是电视业无法摆脱行政附属物的身份,无法突破按行政区划设台,按行政层级管理和产权单一、运营模式统一的状况,电视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跨行政区划、跨地域营运探索了二十多年,除了个别节目合作取得成功外,在其核心资源——频道的运营上始终无法突破,因此我国电视产业无法改变小而散的局面。

上述两个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个悖论:中国电视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是过头了,还是力度不够?从过度商业化的弊端来看,似乎改革过头了;从小而散的现状来看,显然改革力度还不大。产生这种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在于电视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财政断乳、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导致过度商业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又导致小而散的面貌无法改变。由此可见,电视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就是从内部机制改革转变为体制改革,从边缘资产的剥离转变为对核心资源——频道资源进行剥离,从对全国1300多个频道整齐划一的体制定位转为分类指导、分类定位、分类运营的体制上来。由此可见,频道分类运营是电视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必然要求。

频道分类运营:

建设社会主义电视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只有分类运营,才能充分发挥电视的多项功能,才能克服多年来改革过程中“左右摇摆”的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业有多种功能。集中概括为三大功能,即作为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政治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信息和文化服务的公共服务功能,作为文化产业创收盈利的产业功能。这三种功能体现了中国电视的三大属性:政治属性、公共属性和产业属性。这三种属性和功能的载体都是电视频道,它们既可以互相兼容,但在不少情况下又是相悖的。由于三十年来我国的电视频道没有分类运营,要求每一个频道经营者都要同时兼顾这三种功能,体现三种属性,要求他们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都要丰收,显然这种要求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当追求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常常使频道经营者左右为难。可以说,三十年来电视频道经营者始终在这三种功能、三种效益的博弈中寻求平衡,上级领导部门的政策推动也不断在导向与市场、服务与效益之间左右摇摆。

只有分类运营,才能让某一频道以承担某种功能、追求某种效益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和效益,才能改变由于追求效益多元化所造成的困境。特别是把一批非营利性频道剥离出来,让它们恢复到纯事业体制,解除自负盈亏的市场压力,必将使它们更好地体现电视的政治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电视主流媒体引导力和影响力大增,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更丰富多彩的电视文化服务;必将提高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使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倡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任务获得体制上的保证。

二、只有分类运营,才能真正健全和完善中国电视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十年来,我国电视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但主要体现在以“三网一通”为重点的传输覆盖领域,即有线电视网、地面覆盖网、卫星传输网和“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主要是使广大群众能够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至于群众能够看到什么样的节目,电视节目内容是否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群众收看付出的注意力成本是高还是低等问题,尚未进入电视公共服务的视野。由于所有频道无一例外均被推向市场,全部实行企业化管理,节目的内容、编排、风格、品位均受到市场强力拉动,广告过多过滥又占用了受众太多的注意力资源,因此在现行体制下,电视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节目内容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一方面大量的频道定位重合,节目内容雷同、克隆成风,浪费了频道资源,另一方面群众需要的节目,如信息服务、少儿节目、老年节目、科技节目、农业和农村节目由于创收不佳而很少有人问津;一方面眼花缭乱的娱乐节目过多过滥,不仅让不少受众“被娱乐”,对社会文化品位和受众文化素养产生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不少优秀高雅的电视节目由于市场竞争的排斥被迫退出电视市场。由此可见,我国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由传输覆盖体系建设向节目服务领域延伸,“节目与内容服务已上升到与覆盖服务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从覆盖服务型向内容服务型升级,已成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创新的必由之路。”②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实行频道分类运营,让一部分频道变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电视文化需求为目的的公益性电视频道,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三、只有分类运营,才能突破电视产业发展的体制桎梏,做大做强电视产业。

由于所有电视台都是事业体制,三十年来电视产业的发展只是在事业体制的框架内实行一些内部机制的转换与改革,如广告的经营、电视剧的经营等。现在这种体制内机制转换已经基本完成,内部机制改革给电视台带来的“红利”几乎榨干,广告经营的“天花板效应”正日益显现,电视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内部机制改革向体制改革转型,从量的扩充向质的升级转型。只有把大部分频道转为企业体制,才能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才能改变目前产业主体缺位、市场机制缺失、资源配置行政化的弊端;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电视产业的诸要素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建设跨地区、跨行政区划的大型现代电视传媒集团;才能完善内部法人治理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才能降低电视产业经营门槛,在确保国有经济控股前提下,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在节目制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加强和扩大电视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我国电视产业敢于同国际传媒大亨竞争,提高我国电视产业的国际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总而言之,只有把大多数电视频道转为企业体制,才能真正把我国电视产业做强做大。

四、只有分类运营,才能完成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全面部署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也是电视业必须遵循并认真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指出:“中发5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改革首先要打好‘科学分类’这一重要基础,要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理,然后依据其社会功能把现有事业单位划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要防止经营性单位往公益类挤,公益性单位往行政类靠的倾向。”③电视台三十年来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事企不分,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唯一的一块“飞地”,显然不可能再置身于这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的任务之外。按党中央、国务院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首先必须按照承担的职能分类,将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和承担产业经营职能的频道分开,不可能同一频道既承担公益职能又承担经营职能。属于公益的频道归为事业单位,放弃市场经营的身份,属于经营性属性的频道转为企业单位,放弃事业单位身份。这样才能做到定位准确、身份明晰、体制科学、运营健康有序。

五、只有分类,才能科学有效地加强对电视频道的监管和规制。

三十年来,由于电视频道没有分类,政府的规制也无法分类指导、分类监管。三十年来,政府出台的任何一项政策法规,都是针对全国1300多个频道的,由于不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大大降低了政府对电视频道规制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三十年来,政府对电视监管的主要问题一是过细过于具体,国家广电部(总局)往往对某一时段的每一类节目的时长、比例、结构、样式、风格等作出硬性规定;二是规制的尺度和要求不稳定,常常在执行中不断调整,左右摇摆;三是监管手段缺失,对1300多个遍布全国的各级频道要作非常具体的硬性监管难度很大,常常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造成政府主管部门与频道经营者的互相博弈,既束缚了频道经营者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威信。最典型的莫过于“制播分离”的改革。《2000年广播电视工作要点》中提出“除新闻节目和社会、文化、生活类节目外,继续推进其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不久便立即向下打招呼,除电视剧外,其他节目均不宜剥离,以免影响节目的导向功能。2009年,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广发2009年66号文件),再次启动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全国再次掀起制播分离改革热潮。但时隔一年多,总局再次强调,电台、电视台是重要宣传阵地,不允许随意更改事业体制,“制播分离、转企改制”也随即销声匿迹。由于这种企事不分、非官非商的混合体制,造成了政府监管的左右摇摆,降低了规制的权威和监管的力度。

两分法:公益频道和经营频道

电视频道分类运营,应该如何分?有的学者提出三分法。即“总体上应当按照资源资产的产权属性、分工职能、产出类别,区分国家政治媒体、社会公共媒体与市场经济媒体这样三个类型,实施‘三水分流’。”④这种三分法按照电视的三种重要属性分类,定位是准确的,但操作上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电视台事企不分的体制,因此可按照资产的属性,将频道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资产,采用两分法为好。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属于事业体制,称为公益频道,主要突出政治属性和公共服务属性。经营性资产属于企业体制,称为经营频道,主要突出产业功能。它们的产权归属也不同,公益频道属国家产权,经营性频道属国有企业产权,和国家控股下的投资方共同拥有产权。它们的资金补偿机制也不同,公益频道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为非盈利单位。经营性频道则依靠市场经营,属盈利单位。可以列表如下:

把政治媒体和公共媒体两者合并为公益媒体,除了便于操作和便于管理之外,更主要的是由我国电视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功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节目的内容和风格样式上也是相容的,而且同属事业体制,运作上不会有矛盾。如果单独划出一部分政治媒体的频道,有可能使电视节目重新回到单纯的政治宣传品的时代,有可能忽视广大群众的需求和爱好,导致节目内容的枯燥和媒体影响力下降,因此把政治媒体和公共媒体合并为公益媒体更为恰当。

事实上,将电视媒体分为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两种类型运营是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办法。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就是英国全国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BBCⅠ频道是它的旗舰频道。BBCⅠ从1936年开播以来,一直坚守公共服务的宗旨,成为英国公共电视的代表。BBCⅠ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播放英国主流电视网的优质电视节目,题材力求广泛,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电视频道。”⑤德国电视二台(ZDF),法国电视二台、五台也都是著名的公共电视机构,在两国的受众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即便电视商业化比例最高的美国,也仍然办有不少公共电视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CPB)就是公共电视机构,各州也都办有公共电视台。1969年,各公共电视合成立了“公共电视网”(PBS),向公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电视服务,成为美国六大电视网之一。西方各国公共电视机构共同的特征是非盈利性,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BBCⅠ每年预算12亿英镑,主要来自向观众收取执照运营费。德国2009年每月每台电视机收17.98欧元的收视运营费。⑥它们基本不做广告,即使个别频道做一些广告,也只是财政拨款的补充。由于退出了电视市场竞争,才确保了这些电视机构的公益性质。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电视的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更为明显,导向责任更为重大,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电视服务的任务更为繁重,完全有必要让一部分频道退出市场竞争,回归公益本性。解除了创收压力的公益频道一定能放开手脚,大力提高节目的思想性、导向性和吸引力,以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节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成为我国电视业的生力军。

(作者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以上材料见李立功所著的《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理论与务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杨明品:《论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转型升级》,《视听界》,2012(4)。

③马凯:《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2)。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范文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

广播电视作为普及范围最广、速度最快、采用图文音并茂的方式最容易被大众所掌握接受,也是大众最喜爱的信息载体,只有在广播电视中不断提高数字化,提高广播电视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使用度,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享受感,为家庭、城市、社会的信息化做出贡献,发挥其应有的责任。

1广播电视行业现状

1.1广播电视行业目前现状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行业虽然已经努力在转型产业结构,提供技术水平,但依然面临着国内外许多危机。由于网络电视、平板电脑的出现,很多人愿意以更舒适的状态用视频网络客户端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再加上机顶盒收费,让更多人愿意观看网络免费资源,年轻人为了达到自己满意度,可以在网上随意搜索下载,不受电视频道、播放时间制约,这就导致我国电视开机率频繁降低,据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电视开机率仅达到30%。除此之外,电视节目收视率也令人担忧,春晚是传统中国年每家每户必看的节目之一,然而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春晚的收视率频繁下降,在5年的统计中仅在2016年央视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达30.98%,略超过2015年央视春晚收视数据多屏收视率达29.60%。主要原因为各电视台都推行网络春晚、视频直播等内容,严重影响了电视的收视率,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直播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电视机因其体积的限制,使得全家人围坐电视旁忙碌,而有了网络电视、平板电脑后,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这与年轻人个性更为适宜。

1.2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优势分析

2007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根据《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的要求了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2008年各省、市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的整体数字化转换,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城市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换,2015年完成全国有线电视的整体数字化转换,关闭模拟电视信号。随着电视数字化节奏的加快,数字电视也开始向用户推广,电视节目正在由表情向高清转变,这将成为我国数字化电视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2广播电视数字化前景

与传统电视相比,数字化电视在不断发展进步中,不仅限于为客户提供信息、节目,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娱服务、教学指导、商业信息等内容。除了目前的公共节目、影视作品外,还有更专业的广播电视节目,表现为数字电视之间的交互功能,利用网络传播,以家用电视为载体,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为一体的传播技术。电视传统意义上是以电视频道为数字分类,采用单向传播,用户作为接受方只有换台选择的权利,但是针对播放内容和时间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而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用户可以主动选择喜爱的内容,选择播放时间。这种交互式数字电视改变了用户所处的角色,真正变成家庭电视机的主人,这正与观众的个性化相联系。在未来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以下2个互动功能:

2.1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VOD)是可对视频节目内容提前预约,自由选择所需播放的节目,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三种客户端系统:

2.1.1准点播电视(NVOD)是指节目视频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性滚动,比如将最近热播电影以图文列表式方式在屏幕上重复滚动,用户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可以进行点播,同时精彩片段可以反复收看,可以快进提前观看电视结局。

2.1.2真点播电视(TVOD)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套节目台,可以随时对电视节目进行反馈,并可收藏所喜爱还未来得及观看的节目,这样在下次观看时不需要再重新查找,做到随意控制,即点即放。

2.1.3交互式点播电视(IVOD)是指电视网络根据用户的点播指令,向用户提供单独的信息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推荐相同口味的信息。

2.2多功能使用

互动电视数字化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用户可以根据数字电视发送邮件,分享视频信息,拨打电视电话,甚至可以将电视屏幕当做电脑使用,随意录入文字、网页浏览、远程教学、股票交易等内容。这样电视的使用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再仅仅是电视节目的播放,更可以做到像手机、电脑看齐,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同时也提高了家庭电视的使用效率。

3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的主要对策

3.1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必须坚持统统一规划,推荐改革方针当前正是广播电视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已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但依然还需要各省市广电总局的大力配合,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方针政策,加强管理,保证信息安全,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到加快电视数字化传输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免费机顶盒按照调试使用,帮助广大农村解决看电视难题、听广播难题,打开农村与外界的传播媒介,积极扩展多功能服务,新增电视服务功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电视需求,完善生活信息、电子服务等信息的推进,促进广电行业与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家庭关系的紧密结合。

3.2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必须以信息化为目标,以服务为根本在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改造中,要时刻以信息化为目标,以服务为根本,建立城市农村一体化,现代家庭社会一体化,使数字电视成为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桥梁与纽带,成为家庭对社会期盼远景的新平台。改变传统的电视节目功能,改变付费电视的印象观念,让观众认识到数字化发展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服务。数字化技术改造首先要取消机顶盒收费,做到资源免费贡献,其次要增加信息服务内容,通过电视媒介让家庭了解更多除新闻、影像资料外的其他信息,最后需要增加公共服务项目,让观众利用电视享受到多重服务,提高电视利用率,为观众带来更多的享受体验感。

参考文献

[1]徐俊.浅述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J].技术与应用,2013(12).

[2]牛天一.浅谈广播电视中的网络技术的优化与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1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剪纸工艺品范例(3篇)

    - 阅0

    剪纸工艺品范文篇1满族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形式之一。至今,农家城镇的居民逢年过节还要在门槛和窗户上贴各种剪纸以求平安祥和。各色剪纸表达人们对于美好.....

    剪纸作品范例(3篇)

    - 阅0

    剪纸作品范文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艺术享受。因此,剪纸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同时,剪纸还体现了创作者的社会心理和创作者的情.....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