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概述范例(3篇)

来源: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篇1

【关键词】老年人;神经衰弱;征状;治疗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到来,老年人神经衰弱的发病及治疗状况,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人在结合多年临床神经衰弱专科治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神经衰弱疾病的相关情况进行探讨性研究。1老年人神经衰弱综合症状概述

神经衰弱疾病会给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带来极大的损害,导致老年人精神、心理及身体状态都处于低潮层面,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正常的作息。老年人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呈现多样性。一般来讲,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精神兴奋老年神经衰弱疾病患者,精神容易兴奋,且情绪不稳定。一是容易激动,患者往往会因一点点外界刺激而动怒,事后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明知自己不对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二是容易烦躁,由于大脑表皮过度兴奋,使得老年患者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烦躁难受,爱发脾气,无法静下心。

1.2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疾病会给老年人造成严重的睡眠障碍。一是难入睡。患者在睡前明明感觉睡意深厚,但一躺到床上就睡意全无,感觉脑子特别清醒,甚至一宿无眠;二是易惊醒。老年人患者存在入睡后往往会因一点小声音就惊醒过来,且醒后更难再入睡;三是易做梦。由于大脑表皮常处于兴奋状态,白天思考的事情会延伸到入睡中,造成常做梦现象;可以说,老年人神经衰弱会造成失眠,而失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神经衰弱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老人年的健康。

1.3记忆减退老年人神经衰弱疾病患者的头脑长期处于兴奋与萎靡之间不停转换状态,久而久之,造成老年患者出现反应迟缓、丢三拉四或经常忘记事情等忘记力衰退现象。严重一些的老年患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具有明显的内容选择性,有些会忘记如何使用日常生活用具、忘记回家的路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2老年人神经衰弱病理原因剖析

目前,对于老年人神经衰弱发病病因说法不一,认为导致老年人患神经衰弱的病因是由于身心负担过重、情感与理智冲突,使得神经系统形成急性或慢性的紧张,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所致。具体因素有以下方面:

2.1心理因素持续的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和疲劳,或伴有负性情绪,如工作和生活负担过重,生计困难,生活奔波,或对工作不满,人际关系紧张,或现实中重大不幸事件打击等,长期使老年人感到精神压抑,内心抱怨和思想斗争激列,这些者易于诱发神经衰弱疾病。

2.2性格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能否成为致病因素,取决于个体对精神刺激的态度和情感体检,很大程度与个体素质性格有关。性格不开朗、敏感、多疑、依赖性强、任性、急躁、自控能力差的老年人容易患神经衰弱疾病。

2.3生理因素这方面主要是由于体内抑制功能紊乱而引起老年人患神经衰弱疾病。人类个体在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失调时,内抑制过程容易受损,造成神经衰弱的病因。即该兴奋时却抑制,该抑制时却兴奋,长期下去会造成老年人疲劳体软、精神不振、阴阳失调,气血两虚、心神不宁等症状,甚至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

2.4疾病因素随着老年人体质变弱、疾病抵抗能力下降,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病痛。老年人本来就变得神经脆弱、敏感,一旦身体得了病痛,更容易把病情想得过于严重,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内心压力增加,精神高度紧张,经常处于失眠、焦虑、失落的精神状态中,使神经系统长期过于紧张而导致神经衰弱疾病的发生。

总之,造成老年人患神经衰弱疾病的原因诸多,不同老年人因个体差异,往往会有不同的患病原因,如还有生活单调、精神创伤、人际紧张等等,都会诱发老年人患上神经衰弱的疾病。3老年人神经衰弱治疗主要策略

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让老年神经衰弱疾病患者达到减轻躯体不适,调整情绪,改善睡眠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兴趣与幸福感。

3.1心理疗法由于老年人神经衰弱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关,出现多种主诉和症状,亲人与医护人员应要多关注病人,多加同情和体贴。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明确指出本病是可以治愈的,耐心引导其进行病因分析,消除顾虑,配合治疗,指导病人作好生活调整和自我松弛疗法,调节心情,减轻身体不适。

3.2西医疗法到医院进行病因测试,建立相关数据档案,以便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抗焦虑药物、镇静催眠药物、三环类药物等,如地西泮安定、利眠宁、艾司唑仑、三唑仑、硝西泮、多塞平、阿米替林等,用来平衡脑部神经化学物质,达到抗焦、镇静、安眠的效果。

3.3中医疗法一是保健治疗。通过施行针灸、按摩、足浴、刮沙、拔火罐等传统中药疗法,给老年患者催眠、放松,引导病人心境宁静;二是中药治疗。在中药医生的指导下,给病人服用养心安神中药,调理患者生理机能平衡,达到平心火、益心知、安心神、补心气的效果。

3.4睡眠疗法有条件的老年患者可到医院的心理健康科进行催眠治疗,并且配合相关电磁疗。同时,可按医嘱给适量的催眠药,帮助患者尽快入睡。尽可能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采取促进睡眠的措施。

总的来说,老年人患神经衰弱疾病是客观事实,虽然神经衰弱疾病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并且具有可治愈性,但是神经衰弱疾病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要多关爱与帮助老年患者,引导其重建良好的身心状态,让其享受到晚年生活的乐趣与幸福。

参考文献

[1]严永和.《老年神经衰弱食疗方法》.东方药膳,2010年第2期:8-8.

[2]蒲昭和.《神经衰弱的表现特点及防治方法》.养生月刊,2010年第8期:690-692.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

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学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基础概念的抽象性、思维方法的逻辑性、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描述对象的完备性、诊疗方法的生物性。认识和理解这些特色,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发扬中医的优势,在临床和科研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

中医学特色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完备性生物性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近代以来,它受到西方医学的极大冲击,发展式微。中医学和西方医学是在不同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虽然有其缺点,亦具有突出的优势,不宜用西方医学的工具方法来解析和应用中医理论。本文从中医学的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完备性和生物性五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中西医的异同,从而突出中医学特色,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优势,并能更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和特色。

1抽象的阴阳五行

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均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但两个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基础概念属性却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医学的基础概念是基于解剖学的器官、细胞、蛋白质、DNA等,无一不是实体物质;而中医学的核心基础,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则都是抽象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的抽象性,中医学曾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但实际上,从具体走向抽象,正是数百年来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已经之路。

能够从具体实物中提取出抽象概念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描述,是自然科学体系中对相关学科领域理解深刻和能够应用的体现。比如数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不断深化的过程。自然数的产生是对客观世界描述的直接结果,之后出现的负数、分数、无理数、复数则越来越脱离我们可以眼见耳闻的“客观世界”。类似地如几何学从最开始的点、直线和平面等概念发展到拓扑学,微分、积分学发展到复分析等,均说明数学概念越来越抽象,其能描述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物理学的发展也遵循了同样的轨迹,如从牛顿力学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可直接测量的量,发展到用广义坐标、广义动量、最小作用量原理等抽象概念来描述系统的分析力学以及之后发展出的热力学、电磁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也是越来越向抽象和高纬度进行拓展。

抽象性的优势在于可以脱离具体的实物对象,从更宽泛的角度概括和总结相关事物的规律,并根据规律从已知领域推广到未知领域。中医基础概念的抽象性即具有这样的优势。一方面,抽象化的中医理论具备抽象的思辨性。基于此,医生可以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掌握其本质和内在规律,因此,中医理论立辞多简洁凝练,并不对经验事实作冗长具体的分析和详密的论证。另一方面,抽象化的中医概念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了庞大而丰富的体系,使医生可以进行思辨推演,从而间接而灵活地指导临床实践,在面临临床的具体问题、疑难问题、突发问题的时候,能够从理论体系出发找到相关的应对方法,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例如,在解决疑难杂病方面,特别是某些病种,中医方法比西医方法会有更好的临床效果[1-3]。在处理突发性疾病方面,如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暴发是对中医理论系统的一次有力检验。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进行辨证治疗对于控制SARS的扩散起到了重大作用[4-7],后续的研究也显示了中药对SARS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8]。当然除去上述优势,抽象性的一个明显劣势便是较难掌握。

2遵循逻辑的生命理论模型

在基础概念抽象化的前提下,中医思维方法的逻辑性首先体现在构建人体生命活动模型过程中,能将抽象层面的概念和物质层面的概念相结合,并且清晰地表明了其层次性和相关性。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标准,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根据其特点,分别确定阴阳、五行归属,建立起了阴阳-五行-神-气的生命模型。阴阳的概念是根本,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中医学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标本、正邪等概念无不体现了阴阳的思想。五行的概念是串联不同层次物质的纽带,它将器官、形体、情志、声音、颜色、味道、季节、方位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体各层次、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神是生命体的特殊属性,是阴阳相交的产物,它调节着人体的物质层面;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并且连接了神和肉体。

中医学的逻辑性还体现在古代医家在运用上述生命活动模型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进行了严密的逻辑思辨。以《黄帝内经》为例,其许多篇章采用问答的方式记述了黄帝和岐伯等辩论医道的内容,记录了讲解和分析中医学生命模型的过程。同时中医思维的逻辑性还体现在应用中医模型去解决具体临床问题,如《黄帝内经》所建立的阴阳-五行-神-气的生命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人体各层次结构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和推理,阐释人体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多有一个由表入里的渐进过程,首先停留在肌肤卫表层次,而后逐渐深入经络,伤及脏腑,临床上则可以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判断病邪所在的层次,然后确定治法方药。又如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可以知道病邪在五脏的传变,可以“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加重。图1展示了中医学“阴阳-五行-神气”模型。阴阳、五行总领人体所有生命活动,其中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通过调控气的运行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在这一模型当中,中医用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两种理论对人体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3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

中医理论的系统性通过《黄帝内经》及其他经典得以体现,《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中医的哲学纲领——阴阳,并以此为出发点,将自然界环境的变化和人生命活动的变化一起放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描述和讨论,结合三阴三阳和五行的概念及关系,强调了精神领域(神)的重要性及其与身体物质器官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引入气、血和经络的概念,最终完成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模型构建。基于这个生命体模型,同时引入了诊断方法(色脉)和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刺,兼述祝由、砭石、汤药及其他)。《难经》以对《黄帝内经》做注解为基础,除了阐述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外,对于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均有所创见,对于脉诊和针灸治疗有重大发展,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疾病用六经辨证、内伤杂病用脏腑辨证,从而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将《黄帝内经》抽象的理论知识用临床现象进行了具体解释,方便后世医者快速应用和掌握。《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提出了药物的寒、凉、温、热四性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并提出“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中医学体系是系统的、完备的,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体系[9]。

这样的整体体系保证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得中医经受住了各个时期的临床考验得以传承至今。事实上古希腊人在自然哲学指导下,也建立了与中医学某些理论有相似性的医学。例如,古希腊医学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在“四体液病理学说”基础上提出了气质与体质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相统一,注重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强调预防[10],希波克拉底的这些理论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重视扶助正气、扶正驱邪等思想不谋而合。然而希波克拉底提出的这些理论是零散的,不能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无法建立起完整的人体生命模型,也没有系统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另外,希波克拉底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未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所以也未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抽象概念和具有逻辑性的模型虽然不是中医学所独有的特色,但能够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系统,使得中医学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总能够有理所依,而不是通过类似西医的穷举法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这种系统性从两千多年前就在医疗实践中反复检验并日臻完善,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物质、精神、自然合为一体

中医理论看待生命的方法是完备的,这种完整性体现在认识到生命体不仅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并且还受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影响。《黄帝内经》将“神”与身体物质层面的联系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形成了“形神一体观”,具体表现为形神相合则生,形神相离则死,且形体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体的主宰。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所以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理论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专论时间、地域及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的。中医学还十分重视人在社会中的角色给身体状况带来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提到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由于经济条件、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身体体质不同,相应地治疗方案也不同。

形神相关性在西方医学中也曾经有过探索,但由于其基础理论受到还原论和身心二元论这两种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11],西方医学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人的精神领域对人体的作用。同时西方医学也未能将精神心理等因素很好地与形体物质层面相关联。自20世纪中叶始,西方医学也开始重视精神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疾病的影响,但相关医学模式并没有改变西方医学界应用生物医学模式进行诊疗的现状。

5用生命力量诊疗生命

中医理论描述生命体特性包含了神的部分,这也是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最大的特色,即使用了具有生命特性的包含了“神”/精神因素的诊疗方法。

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是与医学理论息息相关的,西方医学的理论以生理学为理论基础,受化学的影响,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身体机能(生理学)的失调,而这样的失调可以利用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标准的偏离来进行完全的解释[12],因此,通过生化指标诊断疾病是西方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相应的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也集中在应用不同的药物,一般有明确的靶点,将异常的指标调整至正常范围,或通过手术将病理产物除去或更换。所以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要范式的西方医学,较少考虑生命体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关联,各种检测和治疗都是基于纯粹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生物物质进行调控,忽略了生物物质和生物精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化这个事实,从而导致临床上的治疗有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医理论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衡”的概念,认为健康的人是“平人”,即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平衡,以及机体与环境处于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状态,抽象而言就是“阴阳平衡”。这个平衡不仅是上述西医的身体机能平衡,更是身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一系列相关关系的平衡。所以在对人体失调的判断上,不仅包括类似西医的身体机能的诊断(脉象、颜色、舌苔等),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一个人自身的感受。在医院中经常会遇到患者自觉身体不适,但通过西医学的检查却没有发现身体器官层面的病变,这些正是机体的“感知”与“物质”没有同步的表现。

因此,机体变化最好是通过人的“感知”来完成,感知可以更灵敏和更直接地表现出人体的平衡与否。正是基于这点,中医的诊断方法是“生物性”的,即通过望、闻、问、切这类需要医者对患者进行感知感受的操作,通过感受患者在形神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而对其进行诊断,而非单纯的依靠生化指标。同样,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也是“生物性”的,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治疗人体的疾病,如运用天然的本草、矿石等药物,或针灸、推拿等方法,均是通过感知来判断其阴阳偏离属性(而非其物质属性),如中药的“四气五味”性质,针灸治疗的“气至”效果等。所以中医诊疗过程中自然地囊括了时间、空间、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并能给予相应的关注与治疗。

6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以阴阳、五行、神、气等抽象概念作为基础,将精神、形体、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起来,用符合逻辑的思维方法建立起一个可以演绎和推理,能够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生命模型,并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成为能有效地指导养生或治病的中医理论系统,通过采用“生物性”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从整体层次上把握人体的状态,实现了对生命体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调整,形成了中医学的最大特色。这些特色正是中医学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认识和掌握中医学的这些特色,能够有助学习、理解、掌握和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TUY.Thediscoveryofartemisinin(qinghaosu)andgiftsfromChinesemedicine[J].NatMed,2011,17(10):1217-1220.

[2]ZHAOCQ,ZHOUY,PINGJ,et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treatmentofliverdiseases:progres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J].JIntegrMed,2014,12(5):401-408.

[3]CHEUNGTS,SONGTH,NGTB,etal.Therapeuticeffectsofherbalchemical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Alzheimer′sdisease[J].CurrMedChem,2015,22(19):2392-2403.

[4]JIAW,GAOW.I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sefulinthetreatmentofSARS?[J].PhytotherRes,2003,17(7):840-841.

[5]LEUNGPC.TheefficacyofChinesemedicineforSARS:areviewofChinesepublicationsafterthecrisis[J].AmJChinMed,2007,35(4):575-581.

[6]ZHANGMM,LIUXM,HEL.Effect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onSARS:areviewofclinicalevidence[J].WorldJGastroenterol,2004,10(23):3500-3505.

[7]LUOY,WANGCZ,HESSE-FONGJ,etal.ApplicationofChinesemedicineinacuteandcriticalmedicalconditions[J].AmJChinMed,2019,47(6):1223-1235.

[8]WENCC,SHYURLF,JANJT,et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rbalextractsofCibotiumbarometz,Gentianascabra,Dioscoreabatatas,Cassiatora,andTaxilluschinensisinhibitSARS-CoVreplication[J].JTraditComplementMed,2011,1(1):41-50.

[9]王键.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5.

[10]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M].赵洪钧,武鹏,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9-226.

精神疾病概述范文

疲劳和未病都是疾病发展中一个必然层次,是疾病发展中的低级或初级阶段,他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此阶段进行适当的干预,阻止其发展,步入健康的方向。所以说对疲劳与未病的认识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疲劳”、“未病”在现代“中介”理论中的不谋而合

作为科学辨证法的“中介”范畴,实际是指居于或介于矛盾运动过程“中间”和“之间”的、充当矛盾双方自身转化和相互转化的桥梁、纽带和媒介[2]。自然科学中的“中性”,在科学辨证法的哲学中,便是“中介”。“未病”是人们曾经历过的体验,他们是人体健康与疾病过程中某种特定的中间环节或阶段,它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就是“中介理论”、所说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疲劳在正常人的生活、工作、运动以及人类疾病中都起到了它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疲劳作为一种警戒信号,在人类正常生活活动、运动与休息恢复之间,以及在疾病的减轻、康复与加重、甚至死亡之间,起到了它的中介作用。作为疲劳和未病都是健康和疾病的中间过渡阶段,向何方向演变、如何使这一演变有利于人体健康,这也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疲劳是未病、已病最抽象的简单性原则概念

简单性原则是科学和哲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3],是将复杂笼统、庞大、深奥的事物变为高度抽象,一语全括为简单化概念。目的是透过诸多现象,获取本质和规律。是把复杂纷繁的事物与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进,制作出能高度概括的概念和理论系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疲劳”确实普遍存在于是末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潛病和已病之中。疲劳作为一种病证表象,客观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做为一个高度概括符合于简单性原则的人类自身所感受到的症候,是现存各种医疗仪器,计量所规定的标准中,最敏感、最精微、最易于计算其量数的金标准。是揭示各种失去非平衡稳态过程中,人体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复杂而模糊,难以一时说清楚的精髓概念和开匙锁点。疲劳作为概述人体一种既特殊性又普遍的疾病名称,是符合简单性原则的。是符合人类科学发展史所呈现的事实的。疲劳是表象人类与大自然,社会及其自身所经历各种致人体功能衰减过程所表现出匮乏信号的警示,是历史的真实。是对人体处于疲劳疾病状态所映现的复杂性、模糊性,经过科学抽象所获得的最精髓、最简单性概念的真和美的体现,是未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潜病和已病的最简单性概念的根本原因。

“疲劳”、“未病”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不谋而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生物实验室管理办法范例(3篇)

    - 阅0

    生物实验室管理办法范文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教师范例(3篇)

    - 阅0

    暑期培训心得体会教师范文201*年7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北辰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学习培训。感谢为我们搭建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的单位和领导,和每一位名师专家的精.....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