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总结范例(3篇)

来源:

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总结范文

一、国有企业财务总监概念范畴的界定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总监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驻企业的财务总监;一类是国有企业内部机构的财务总监。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一种意义上的财务总监,具体即指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并授权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及所属大、中型国有企业整体财务(包括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专业、专职财务监督的人员,他以国家所有者代表人的身份进入企业,向所有者负责,独立行使财务管理监督权,以维护资产所有者的权益。

二、国有企业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制成的区别

1、设立的法理依据和适用范围不同。总会计师制度是根据我国统一制定颁布实施的《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设立的。多年来在全国各类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得到普遍实行;而财务总监制度在我国仍处于探索试行阶段,仅在一些省市的国有试点企业中(主要限于未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已改制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推行,国家并未制定统一的法律依据,而是由所在的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有关精神,自行制定相应的《财务总监管理暂行办法》来实施和推行。

2、任职条件不同。总会计师主要是根据《总会计师条例》所规定的任职条件来选拔。而财务总监的特殊地位和职能,决定了在遴选财务总监时,必须符合更高的选拔标准。具体而言,两者均须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坚持原则,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应有深厚的会计、审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功,精通财务管理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监控知识;熟悉财经、税务、工商政策法令。而对财务总监来说,尤为强调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包括有相当时间的财务领导经验,有高水平的政策把握能力,并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考核程序。与选拔总会计师相比,财务总监应筛选更严。

3、任命方式及负责对象不同。总会计师作为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之一,由厂长或总经理任命,并对其负责;从当前各试点的实践来看,财务总监一般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委派(以深圳、四川、湖北等为代表),或经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后由企业的董事会聘任(以上海为代表),主要对委派机关或董事会负责。显而易见,财务总监首先是对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负责,其次才对经营者负责;而总会计师直接对经营者负责,对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没有明确的直接义务。

4、工作独立性不同。为确保财务总监的独立性,财务总监的人事关系隶属于派出机构,任免、考核及工资福利待遇等也都由派出机构集中管理和负担;其作为企业董事会成员,享受企业行政副职待遇,同时规定财务总监应设专职,不得由董事会正副董事长、经理班子成员或财务、会计、审计部门负责人兼任;财务总监直接受派出机构领导并对其负责,定期向派出机构汇报工作,并实行定期轮换制;这就使财务总监在人事利益和经济利益上完全独立于企业,为其超然独立地行使财务监督权,确保监管的客观公正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相比之下,总会计师的独立性就不如财务总监。一方面,他由企业负责人任命,在其领导下开展工作,只能处于助手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其人事行政关系隶属于本企业,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均由企业决定,在这样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驱动下,决定了总会计师很难超然独立于厂长、总经理之外。他们在面临国家和企业利益发生矛盾时必然就会进退维谷,难以取舍,这也是造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严重,国有资产流失惊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5、职权和工作重点不同。财务总监的职权主要为:(1)督促企业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支持企业财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及时发现和制止、纠正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和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活动,必要时可向委派机构报告;(2)督促、指导、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监督制度;(3)审核企业的重要财务报表和报告的准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与总经理共同确认后报企业董事会和委派机构;(4)参与审定企业财务方面的重大经营计划、预算、方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5)支持企业抵制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6)监督企业重大的经营活动,检查企业重要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对超过一定限额的重大财务收支实行财务总监与总经理(厂长)联签制度;(7)定期向委派机构报告任职企业的国有资产运作和财务状况等。由此可见,财务总监的工作重点是对企业领导行为和企业行为进行财务监督,防止企业弄虚作假、违规操作,以保护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而根据《总会计师条例》的要求,总会计师作为企业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其主要职能是领导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精打细算,开辟财源,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方面成为厂长、总经理的得力助手。其工作重点是要贯彻企业领导的意图,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责任不同。财务总监的主要责任包括:(1)对委派机构或企业董事会负责,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活动健康运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对所审核的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与企业领导共同承担责任;(3)对参与拟订或监督的预算、计划、决策以及重大经营活动的失误所造成的企业经济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4)对企业违反国家财经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未发现或不制止、不纠正、不报告的承担相应的责任等。由此可见,财务总监是具有财务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的有机统一体,维护所有者的权益是其首要责任。总会计师尽管也具有双重性的责任,但主要是协助企业领导进行经营管理决策,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和帮助,从而确保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但由于其直接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执行经营者的指令,故对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负有直接责任。

7、监督效力不同。会计监督依附于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是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完成会计监督的,总会计师的监督也是如此。因此会计监督更多的是一种事后结果的监督,其主要功效是“治”,“防”只是由此而派生的功效,难以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相反,财务总监通过对企业财务计划的制订有参与权,对财务计划的执行有监督权,对重大资金的调拨有联签权,突出了对将要和实际发生的财务收支事前、事中的过程监督,从而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这样的财务监督基本覆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主要方面,是一种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可谓“监督之总”,其监督效力无疑要大大优于前者。

8、性质不同。归纳以上各点,可以认为,财务总监制度和总会计师制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制度形式:前者是从企业外部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进行监督、制约,主要是为切实有效地规范约束经营者的行为,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后者是在企业内部代表企业经营者进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和从事理财,主要是为促进企业搞好经营,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服务的。

三、国有企业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制度的联系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比较不难看出,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制度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有权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监管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从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互相支持和配合的:财务总监既能通过外部监督权的行使,弥补总会计师内部财务监督乏力的缺陷,形成对企业内部监督的补充和完善;又能从科学、高效的理财角度出发,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协助总会计师建章立制和改进工作,有效地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在总会计师方面,由于过去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经营管理而轻国资管理的问题,财务总监的派驻,使企业自身的压力加大,国资管理、处置和财务审批方面的随意性受到了约束,从而促使他们注意及时掌握和自觉遵守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财务核算意识和资本营运意识大大增强,总会计师等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亦会得以提高。

另外,财务总监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代表,其职权的到位可协助总会计师抵制方方面面的不正当干预,支持财会人员依法履行职权,减少企业经营的非市场干扰。试点实践表明,不少单位的总会计师不仅经常向财务总监咨询沟通有关问题,而且当对厂长经理的财务行为有不同意见时,也愿意寻求其支持与合作;同时,财务总监也经常在检查评价企业财会工作标准和业务质量的基础上,利用总会计师的工作成果,与总会计师默契协作,从而提高各自的工作绩效,避免重复劳动,减轻企业的负担,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总之,三方面,总会计师为财务总监提供基础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财务总监为总会计师工作提供保障。他们之间并非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

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会计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分为外部财务监督和内部财务监督。外部财务监督,是通过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年度财务报表实行审计制度,以及主管财政机关对年度决算实行财政批复办法来进行财务监督。内部财务监督,是通过健全内部财务监督体制来进行财务监督,它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可以更经常、更全面、更及时地进行监督,它是集防护性与建设性于一身,在发现问题后,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形成预防性制度,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外部财务监督和内部财务监督处于相互错位的状况

财务监督实施办法规定,财务监督实行“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相结合”的体制。内外结合的监督体制无疑十分重要,但问题是,长期以来这两种监督却处于相互错位的状况,企业比较强调外部监督而忽视内部监督;国家比较重视内部监督而放松外部监督。监督体制上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制是另外形成,还是按照会计法的规定,通过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合会计人员来实现财务监督;“财务总监”岗位是另行设置还是按照《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由总会计师兼任、转任。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所有者“缺位”问题严重

我国有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片面强调政企分开,经营者没有受到来自所有者强有力的监督,也没有明确的责、权、利。其结果是,一方面,不努力工作,在职消费甚至对经营者而言可能成为一种收益大、风险小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经营者也缺乏严格监督下属(内部监督)的经济动因。

3.企业产权不清,产权约束机制不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在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没有认识到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差异,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不明,且缺乏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产权关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因素;二是在明确权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权责失衡现象;三是在科学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

可见,几种主要的监督机制: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外部监督)、经营者对下属的监督都缺乏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条件,自然也就难以形成真正的企业财务控制权分享或制衡机制。

二、关于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产权约束的重要作用,加强财务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有资产由谁来监管;二是用什么方法来实施监管。从理论上来讲,资产的所有权归谁,谁就最有权力来对资产进行监管。因此,产权约束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的一个重要前提。要发挥产权约束的重要作用,必须解决国有企业“主体缺位”问题,真正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清楚,监管到位。

1.是明晰企业产权,确定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

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成立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作为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根据政府授权,主要从事国有资本的筹资、投资、产权收益等资本的运作;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预算和国有财务之间的中介,它汇总所属国有独资、参股、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对所属企业经营者进行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容为主的业务考核,监督检查企业执行国家各项财务法规的情况。

2.要加强所有者财务管理,强化产权约束机制

所有者财务管理是以所有者为财务主体,对所有者投出的资本及投资收益进行监督和调控,以实施资本最大增值为目标的一种经济活动。针对目前部分国有企业未能认识到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差异,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关系不明,且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等问题,必须研究建立所有者财务,从而使所有者的所有权得到维护,经营者的经营权得到保障。

(二)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加强财务监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失真导致领导决策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加强财务监督,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会计人员委派工作包括人员择定、日常管理和业绩评价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1.会计人员委派工作的三个环节

(1)人员择定是关键。选择委派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委派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水准。会计人员委派小组在全体财会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由会计人员委派领导小组进行综合平衡,统一委派。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任职期限两年,期满后,由会计人员委派小组按照考试、答辩、评议的步骤实行百分制公开考评,从高分到低分择优选拔、竞聘录用,并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行各单位会计人员的轮换。(未竞聘上岗者,调离财会岗位)。一方面,为委派人员进一步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委派人员形成一定的工作压力,并促使其转化为动力,充分挖掘其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2)日常管理是基础。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的日常监督和观察,主要应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完成:其一是建立委派人员定期述职报告制,要求委派人员每季度一次向会计管理中心做出书面的述职

报告,年度终了后对整个年度的业务工作情况进行自评。其二是对派驻企业的不定期走访制,经常掌握委派人员在企业中的工作情况及有关人员对其工作业绩的评价,并不定期地组织专业工作质量抽查,以实现对委派人员业务工作的动态管理。

(3)业绩评价是手段。在委派人员对自身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自评的基础上,会计管理中心会同有关部门每年一次对委派人员进行工作业绩的肯定和能力适度评价。对那些结果“好”和“较好”的委派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那些考核结果为“差”的委派人员,给予调动、撤换或向派驻企业董事会提出解聘的建议;对有私设小金库、擅自对外提供担保,以及超越所在企业董事会或总公司授权的经济行为等事项,则实行考核否决制。

2.对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建议

(1)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开展会计委派制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搞一刀切。各地委派制的范围和形式都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自行决定,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应在试点过程中边总结、边完善,使受委派会计人员真正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

(2)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它既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和人事管理改革的问题,又涉及到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政治性强,在加上会计委派制还在试点阶段,仍在探索之中,一些做法还不尽成熟,因此,在会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积极稳妥,周密部署,避免因失误而引起动荡。

参考文献:

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总结范文篇3

一、军队财务监督的对象

军队财务监督的对象,是军费取得、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各项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从经费的性质和军费运行过程看包括预算经费的请领、分配、供应、支出、报销、结算等行为,预算外经费的收入,分成、支出、解交等行为,库存物资的储存、管理、使用等行为。总体来看,这些行为可以归纳为军费取得、分配、使用三个方面。

(一)军费取得过程中的经济行为

军费的取得包括军队取得国家财政拨款收入和军队自行组织的预算外经费收入。军费的取得过程就是军队财务参与国家财政分配和军队预算外收益分配的过程。国家财政对军队的拨款数额的多少取决于军队的努力程度,而预算外经费收入数额的多少更是与军队的主观努力存在紧密的关系。在取得军费的过程中,要确保军队遵循现存的各种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既合理合法地取得收入,又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收入。

(二)军费分配过程中的经济行为

取得军费之后,还涉及在军队内部进行分配的问题。军费分配的规模和结构合理与否对军队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制约着军事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这就需要对军费的分配过程进行监督,监督军费分配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行为,促进军费的合理分配,形成优化的分配结构。在分配过程中,衡量其合理与否的关键点在于是否达到了利益关系和谐。如果达到了利益关系和谐,这说明军费分配过程、结构是公平合理的,否则就难以说明达到了军费分配科学。

(三)军费使用过程中的经济行为

军队各单位、各部门取得军费后,就需要进行使用,购买军队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用于满足军队事业的需要。军费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战斗力,也需要加强军费使用的监督。这种监督必须贯穿于军费使用过程的每个环节,确保军费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例如,通过完善事业部门的预算制度来强化对事业经费的监督,军队运用政府采购制度来监控经费向物资的转化过程,通过物资计价和算来强化对各项物资管理的监督。

二、军队财务监督的程序

不同形式的军队财务监督,其程序不完全相同,但就一般方法而言,通常包括制订计划、监察考查、分析评价、纠正偏差、总结经验教训五个步骤。

(一)制订计划

制订计划就是制订开展监督工作的计划。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确定监督的具体对象,明确监督的具体任务要求和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并确定评价标准,确定监督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及监督的方式、方法,确定监督的时间、地点、组织形式、人员安排、经费安排等。监督计划要细致周到,全面可靠。制订计划要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防止计划与实际出现意外的脱节,从而为日后的监督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监察考查

监察考查就是实施观察、考察。监察考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妥善保管与财务收支有关的一切资料,包括各种账、表、证资料,业务分工及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财务决策及计划安排方面的资料,实有资金物资方面的资料以及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等,监察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根据监督计划,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的真相,摸清财务收支的来龙去脉,以便为下一步的分析评价提供大量充分的可靠依据。监察考查的基本方法有查账方法、盘存方法、征询方法、质量鉴定方法等。

(三)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就是依据监察考查所弄清的各种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衡量,以便进一步认清事实的性质及危害性,认清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认清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认清加强管理克服弊端的基本条件。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法、因果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四)纠正偏差

纠正偏差就是针对已经存在或将要产生的各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确保财务收支计划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纠正偏差的各种办法、措施必须具体、合理,必须取得党委、首长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取得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付诸实施。也就是说纠偏行动必须具有有效性和及时性,以保证财务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

(五)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回顾整个财务监督的过程,根据财务监督的实际效益也就是财务收支计划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前面各个阶段工作在完备性、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肯定成绩,对被监督对象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必要时提出奖励和处罚的意见,按规定程序呈报。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是军队财务监督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没有这一步,就不可能不断地提高军队财务监督水平。

三、完善军队财务监督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规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军队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和军队的财经法制建设也不断加强。但客观地分析,军队财经法制状况还远远不适应军(下转第62页)(上接第60页)队财务自身改革和军事经济规范有序运行的需要。因此,应逐步建立相对完备的财务监督法规保障体系,用法规来界定财务监督的职责、监督内容和范围、监督程序和方法、奖惩措施等,使监督与被监督者的权利和义务平衡。从而明确财务监督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解决财务监督的定位问题,进一步增强财务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二)加强部门协作,健全监督机制

我军目前已形成以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群众监督为主体的监督体系。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都负有对军事经济活动监督的职责,其监督的目的是一致的,但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方式各有侧重。要加强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逐步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要建立财务部门与各有关部门联合办案制度和健全个人责任移送制度,运用舆论、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标本兼治,充分发挥财经法纪的威慑作用和教育作用,推动军队财经监督水平不断提高。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微课的特色与创新范例(3篇)

    - 阅0

    微课的特色与创新范文篇1我校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其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为重点。.....

    村工作目标和计划范例(3篇)

    - 阅0

    村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篇1为全面提高全省村级协会的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协会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2009年4月17日,河南省计.....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