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特色与创新范例(3篇)

来源:

微课的特色与创新范文篇1

我校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其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为重点。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弥补理论课教学的不足,而且还可将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延伸,将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合理协调,不断将科研中的新方法转入实验教学中,使实验内容与现代科研有效接轨。首先要重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联系与衔接。例如,理论教学中呆板枯燥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内容容易混淆,靠死记硬背,效果较差。当进入实验课后,学生们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到书本中描述的微生物各类形态,并与实际形态对号入座。尤其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可从工厂取样用来处理污废水的活性污泥,观察活性污泥中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霉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如轮虫、昆虫的幼虫和蠕虫等),有固着型、游动型、单个的、群体的等,使得这些微生物形态特征的描述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对活性污泥菌胶团的显微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微生物进行归类,还将形态特征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同时初步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优劣,做到学以致用。在此实验过程中,活性污泥样品的准备尤为重要,由于要求微生物的种类多样化,并且是活体观察,因此所需样品要现取现制。学生亲手制作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活跃的运动着的微生物时,原先感觉枯燥的形态学内容顿时显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需以实验为载体来巩固和加深理解的道理,通过实验来认识微生物,使原本易混淆的模糊内容变得清晰有立体感了。最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无论实验成功与否,都要学会用基础理论去阐述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与结果,还可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培养环境工程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微生物理论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及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传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大多是经典操作性实验,实验内容偏简单,很少安排与环境相关的设计性实验,且各个实验环节缺乏连贯性,因此无法凸显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微生物学在环境污染控制中发挥作用及实验意义,达不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效果[6]。而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能较好联结环境工程专业与实际应用,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重视理论教学,又提高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为了突出环境工程专业特色,我们对现有微生物实验设置模块进行分析调整,将基础验证实验,包括微生物制片、细菌染色法、革兰氏染色、微生物直接计数、大小测定等内容加以科学整合,例如将细菌的简单染色合并到革兰氏染色实验中,这样可以减少课时,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合并调整后的实验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探索性综合实验(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环境中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从中分离出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霉菌3大类群,这样将原来众多的验证性实验整合成一个连贯的综合实验。实验从土壤样品的采集浓度梯度法配置稀释液培养基的制备接种与培养分离纯化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显微形态观察,既联系了原有的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又紧密地将微生物知识与环境专业结合,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对自己亲自采集的土壤样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获取第一手材料。表1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1、显微技术与微生物形态观察2、微生物简单染色技术3、革兰氏染色技术4、细菌芽孢、荚膜与鞭毛染色5、微生物直接计数与大小测定6、培养基制备与器皿包扎7、微生物接种技术整改后的综合性大实验土壤样品采集,培养基的制备,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计数,土壤中优势菌染色,显微镜形态观察、分类鉴定、生理生化反应结合本次综合性实验,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们讲解“土壤之人”,即抗生素之父——瓦克斯曼,经过艰辛的探寻,从土壤中分离出可以分泌抗菌物质的放线菌、结核杆菌的克星,也就是后来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开拓了抗生素研究的新领域。其次,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所有实验内容都是指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分组实验,一些学生“滥竽充数”、“坐享其成”。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确保基本实验内容的前提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实行实验内容开放、多样化的体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环境微生物的兴趣,如取样不同商家的矿泉水,采集食堂、宿舍、教室、校园内等不同场所的样品至实验室,设计实验路线,自主开展实验,运用所学知识,参照国家卫生标准,对微生物总数进行监测与评价,了解生活环境状况与微生物的关系,增强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这样既迎合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选题不同的学生开展组间探讨,交流实验心得,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可完成自己的实验内容,还可分享其他同学的实验成果,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实验的探究能力。这样使实验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瓶瓶罐罐,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热情,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再者,为了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微生物学理论在多种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做些应用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如水微生物学检测,从水样采集培养基制备水中细菌总数测定水中大肠杆菌测定,根据最终实验结果,评价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或所测水源污染程度如何。微生物学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如酸奶的制作,从原料乳的选择前处理巴斯德消毒法添加发酵剂发酵后熟到成品,最后亲自品尝自己制作的酸奶,与购买的成品酸奶做比较,对酸奶口感做出评价等。我校2012年举办的酸奶DIY制作大赛,吸引了众多专业的学生踊跃参加,本着“团结、沟通与创新”的比赛精神,每一队参赛学生均努力提出团队的创意之处,并对实验期间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想出解决方案,对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详细陈述,参赛人员在大赛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评委并进行讲解,由评委对各组的作品进行品尝并打分。诸如类似的应用型微生物学实验、竞赛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独立实验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就业奠定科研实践基础。

由于传统实验室并不配备多媒体设备,老师在实验课中的讲解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性认识。学生大多按照授课老师的讲述与操作演示依葫芦画瓢,这样学生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需动脑筋。这种教学形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形成依赖心理。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形象又生动、易于理解等优点,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此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穿插多媒体教学对预备的微生物实验进行演示与讲解,可使微生物学实验课变得更有趣味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因为并不是真正在实验室现场讲解,所以缺乏示范操作;其二,互动效果较差,再加上幻灯或视频速度快一闪而过,学生印象也不深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着建立预习实验报告机制,强化预习环节,提高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在理论课后、实验课前,自己查阅实验资料,撰写实验预习报告,针对实验提出问题,并在实验具体操作中解决问题,沟通理论与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仍不能作为一门单独课程进行考核,而传统实验考核方式偏重实验结果,不注重实验细节与具体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打击了认真动手操作的学生的积极性,助长了学生抄袭实验结果的陋习。而严格的考核方式是一个双向活动,既是对学生实验动手技能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实验疑难问题解析的检查,又是帮助教师发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在考核过程中不仅会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还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贯穿了实验课程的始末,为强化此实验技能的培养,我们将无菌操作、细菌划线分离纯化等作为实验技能的考核内容,让学生明白考核的目的与意义。这样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涵盖了出勤(10%)、预习实验报告(20%)、实验操作技能(30%)、实验问题解答(10%)与实验报告(30%)5个方面。这种考核制度,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实验成绩考核方式的片面性、机械性与重复性等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3a的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我们认为该专业微生物实验内容的重新配置与转变,更能突出环境专业的特色。从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的认识入手,以实验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微生物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联系,将传统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实行实验内容多样化,克服传统实验内容呆板单一的缺点,实现开放创新性实验的大转变,建立预习实验报告制,完善实验考核制,通过这些改革尝试与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达到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作者:孔芳、高勇、薛正莲、杨超英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微课的特色与创新范文

美甲课程属于美容美发专业技能型学科,是整体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内容主要为指甲的结构及护理、彩绘甲、贴片甲等等各种技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职业中学的学生虽然有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文化基础较差,融会贯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美甲技术技巧,实现教学目标,就成了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

微课有形象化、具体化、可反复观看的特点,教师在制作教学微视频时,把有关美甲教学内容分解、细化,通过操作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生动化,从而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以保证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下面我以“色彩变幻式美甲――创意设计”为例,浅谈微课在美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已经制作好的色彩变幻式美甲,让学生自主预习、讨论,从而对色彩变幻式美甲产生初步认识。通过成品展示,让学生对这种美甲方式产生好奇,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树立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二、微课演示,加强自主探究,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在课前制作好2个美甲制作方法的微视频,一个是有关色彩变幻式美甲的特点和设计要领的,说明这种美甲方式找注意整体性和图案的设计性。另一个是有关色彩变幻式美甲的设计操作步骤,详细说明其设计理念、制作方法,如:主题风格的确定、颜色的选择、图案的设计及装饰等各有什么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通过演示性微课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教师每个步骤的操作细节,在重点、难点操作时可以暂停、放大,也可反复循环播放,重点强调,加深印象。

美甲的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特点,课堂教学主要是学生对于自己所设计以及构思的内容实施验证以及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2个微课,自主探究、学习,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小组讨论无解时,再向教师求助。然后让每组学生说明本组对色彩变幻式美甲的理解,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三、分组练习,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合作创新

每组学生设定文案、操作等角色,共同设计出本组的美甲作品,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积极动手操作,并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操作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可以先观看微课,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问教师。教师要对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巡查和发现,并且进行细致、耐心的辅导。

学生展示本组设计好的美甲作品,并说明设计思路和运用的方法,选出优胜小组,教师点评,肯定每组的创意,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四、教学总结,巩固教学内容

在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及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播放操作视频,总结本课的内容,拓展思路,延伸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进行变化式美甲练习,使其操作技能逐渐熟练起来。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微课自学美甲知识、以微视频来解决重点难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帮助和学习。在实践操作练习时,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内容,自主学习,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将上课时使用的美甲微课上传到学生的QQ群中,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并及时将他们的练习图片传给教师,教师予以及时指导。

微课的特色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微课;微格教学;教学方式;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71-05

借助信息技术,微课已然演变为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新颖时尚的教学形式,一种每个教师皆可设计开发、记录优质教学资源的手段,并促发催生多种基于微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微格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受训者的教学技能,规范其教学行为,塑造优秀的从教者。为此,探究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微课

“微课”,在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又称微讲座,英文Micro-lecture,是用来描述简短的、围绕某个特定主题的、条理清晰的录像讲座材料,其时间长度一般为5~10分钟。中文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1]

微课的主要特征是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应用面广,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认为,Micro-lecture“就是一节短小的、用来呈现某个单一话题的录音或录像;百度百科:“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认为,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位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也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它是以短小精趣为特征的在线学习方式,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它是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生成性为特征的网络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及实验操作而展开的教学全过程。

当然,若把微格教学法从培训教师某些教学技能的培训实验场运用到日常教学环境而成为常态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构成了微课教学。一般分两种形态,一种是用微课形式教学,一种是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为此,未来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势必将成为常规教学的新常态。

二、微格教学与微课的联系

微格教学最早起源于斯坦福大学,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发达国家传播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微格教学的要义就是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学习者的参与、经验分享、反馈、教学诊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关键在于“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教师主导,学生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问题行为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师技能训练形式。英文为Microteaching,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4]

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就是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课堂教学认识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2]教育部已将微格教学列为高等师范院校达标的条件之一。

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和学习资源,微课是传统教学的浓缩,又是微型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微课以短小精趣为特征,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进行微格教学过程的记录与展示;作为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为特征,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又不局限于教学视频,既是教学资源包,可以在课堂、课下使用,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微格教学的教与学的课程,是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常规教学的浓缩与精华。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微课时长多被限定在5~8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在高校,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价标准中明确要求参赛微课时长应该在10~20分钟之间。美国学者BradleyT.VanderZanden认为:成年人可以一丝不苟地集中自己的精力在某个事物上的时间平均为20分钟,未成年人还达不到20分钟。为此,结合实际教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微课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微课时长一般应控制在5~15分钟左右。众所周知,享誉全球的TED讲座,就严格将讲座限制在18分钟左右!

然而,微课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限制的r间内,激发讲授者采用创新的教学设计与编排陈述,在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提炼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现短小精趣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创新,又是课堂教学课程形式与内容的改革。

未来,微课需要跳出技术与浓缩课的藩篱,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规范化,趋近微课程,并在课程的视野下思考微课的功能定位,使之与教学融为一体。

三、教师职业教育视域下微课的价值意义及使用原则

信息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网络时代,教育必须进行改革。针对教育改革,首要是师资队伍,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革新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形式的改变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喜好、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举措。一段深受学生喜欢的微课视频,除了完成教学内容外,还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能在学生生活中加以应用、整合,实现教学目标。

无论运用微课,还是进行微格教学,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现代教育学还认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仍须源源不断地获得三种信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信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自身教学行为的信息。

如果说微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教学设计与教师风采的平台,微格教学则为训练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与实现的可能。

微格教学是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培训、提高、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训练形式。对于学生,微格教学不能替代综合运用教学技能的现场操作练习和教育实习,只有将二者相互协调、补充,方可取得最佳培训与教学效果。对于教师,微格教学需要遵循扬长避短的教育原则,通过经常的教学实训、不断的教学反思来完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技能。[4]

为此,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运用的模式,首先,准确定位,明确定位教师与学生在微课中的角色。其次,明晰微课的教学思路,并针对教育教学内容、对象与需求确定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第三,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确定微课教学内容、时长、教学方法与实施方式。

建模第一步:教学角色的准确定位

(1)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引领者。为此,教师授课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与再分配。教师的微课教学一定要明确主题,清晰教学要点,把握教学知识点与趣味性,通过生动案例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将教学视频与教学要求相一致。视频的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兴趣,启发思考。作为微型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强调教学情境的营造,强调教学环节的完整,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与生成性,同时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单纯知识点教学视频一般在5-6分钟,原理阐述教学视频在10分钟左右,教学难点与实验操作教学视频在15分钟左右。既使是复杂的实验操作教学视频也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否则就超出了微课的范畴,演变为常规的网络教学。

(2)学生的角色――须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度。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首先就要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为此,在微课教学中,把握微课短小精趣的特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突出重点,把握教学的环节与节奏。如此才能在知识的趣味与魅力活跃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效地进行教学,实现微课的目的。

建模第二步:厘清教学思路

首先,众多高校的微格教室已经达到录播教室的标准,差距也仅仅是教室的大小、装修档次及机位多少。微课的发展势必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因此,利用微格教室开展微课教学,有事倍功半的作用,更有一举多得的效应,足以满足微课高效、可视的要求。

其次,每一个进行微格教学的教师,势必重视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他们在常规教学中不乏闪光点,更不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甚至教学智慧。因此,这些教学视频资源为微课提供了多元、精趣的微课素材。

第三,将常规教学与微格教室运用相结合,势必会形成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风格与特色,有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有效引导、持续加以重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则更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微课的发展。

为此,须明确微课的教学思路,即高效、可视、多元、精趣、特色。具体程序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命题――多元的表现形式――清晰的教学思路――准确的教学定位――生动有趣的教学――抑扬顿挫的过程――主题突出的内容――精彩完美的教学。

建模第三步: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

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现阶段为维持微课的情景化、趣味性,为促进微课进一步推广、提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微课。为此,微课制作方式有三种,也就是说微课的教学视频来源有:①原有优质课、观摩课、微格教学等教学视频的编辑、加工与完善,②利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电子白板、液晶显示屏、录像设备等的原创开发,③微格教室的常态化微课教学录制。

建模第四步: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微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首推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教学主题与教育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创新设计与教育智慧,启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动力,通过教学视频资源的适当运用,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微格教室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的精彩,传播知识的规律与魅力!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主题突出是微课在微格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教学内容是否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得到呈现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为保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度,启发、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生动有趣,时间5~15分钟),教学视频资源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体现教学针对聚焦主题的论证与认识,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应用与演练,通过教学的反思与完善,通过学生将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造,最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其日常生活,变为自身的经验与认识,并在多元学习环境中合理运用以促进学习。

总之,微课与微格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如果说微课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微格教学就是造就这一时代产物的最佳平台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成就一代名师、打造专业特色的最好方式。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变革,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提高,知识在传授,文化在传播,这一切需要微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影响,更需要借助微格教学促进微课更快、更好地发展。

五、微课之反思

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重视、强化。微课、微课的属性、微格教室、微格教学概念相似,都需要一一厘清、明确,才能进一步开展完善。

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呼唤教学团队的构建。单一教师教学技能的片面性,势必影响微课的推广、提高。构建教学团队,合理分工,由专人负责摄像及后期处理,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微格教学的介入如虎添翼,有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

微课选取的知识点大量重复,往往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另一方面,生僻、难度大、晦涩乏味的知识点又往往较少涉及。这一切可以借助微课大赛的作用加以规范、提高:规范微课的标准,重视教学内容,全面展开论证与演练,最终反思完善提高。

微课推广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微格教学,微课的提高,需要让体验教学、趣味教学及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等持续开展,实现微格教室的常态化、简易化、高效化。

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上微课(或出镜),也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应用微课教学。教师需遵循扬长避短的教学原则对课程需反思、规范,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又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教学视频资源,微课需要大范围的参与制作;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微课的发展趋势是课程化!微课未来唯有走向微课程,知识传播才能保证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DB/OL].http:///report/.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6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村工作目标和计划范例(3篇)

    - 阅0

    村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篇1为全面提高全省村级协会的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协会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2009年4月17日,河南省计.....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范例(3篇)

    - 阅0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范文一、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必要性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