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督的方法范例(3篇)

来源:

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篇1

一、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

由于缺乏监督,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意识不够强,尤其是那些长期成为监督“盲区”的事业单位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首先要强化这些单位领导和员工的财务监督意识。

一要加强财经法规学习。这是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意识很重要的工作,必须切实抓好。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提出明确要求,有计划地组织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学习财经法规,而且这种学习一定要有强制性,要通过学习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财经法规,增强他们依法理财的意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本身也要对职工普遍进行财经法规教育,让职工了解财经法规,明白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自觉地遵守财经法规,支持事业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做好工作。

二要建立制度约束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执行财经法规的重要保证,也为增强其领导和职工财务监督意识所必须。要把有无这一制度以及制度执行的情况作为考核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乃至其全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执行不好的实行"一票否决",促使事业单位领导更加重视和加强财务监督工作,带头遵守财经法规,为职工放好样子。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受表扬,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受惩罚”的奖惩分明的机制,促进大家自觉接受财务监督,执行好财务管理制度。

三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而且说到做到、决不迁就。这样,势必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坚持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杜绝弄虚作假、乱收滥支、损失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二、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机制

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必须解决由谁来负责、靠谁来实施,以什么来保障的问题,也就是要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涉及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其监督工作必须做到在其一把手领导下进行,一把手应当直接分管财务监督工作,对财务监督工作负总责。建立这样的领导机制,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顺利进行,使监督的成效得到充分体现。否则,容易出现各行其事、有令不禁的情况,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开展难、配合难、纠正问题更难的局面。

二是工作机制。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组织,应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监督体系,彼此协调,分工负责,各司其责。作为专司监督的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的规定,监督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财政部门依据《预算法》和《会计法》的规定,履行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责;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其财务、会计既负有管理的责任,又负有监督的责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内部审计的规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监督。坚持这种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对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促进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是法规制度体系。完备的法规制度,是事业单位正常开展财务监督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保证。应当立足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办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作出明确的规定,促使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把事业单位纳入其监督的视野,并有计划地安排实施,促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搞好财务监督。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制定财务监督制度与之相匹配,并要有保证制度落实的具体措施。这样,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才不会落空。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方式

如何对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监督?在监督中需要注意什么?这是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类型的监督方式:

一是约定型。也就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定期监督。这样做,有利于保持监督的连续性,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始终处于监督之中而不至于出现时间上的“盲区”,同时对监督者来说也能克服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上的随意性,按照计划进行监督资源的适时合理配置,保证监督的有效实施,并且能够始终把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更好地做好监督工作。但由于各方面的监督任务繁重,目前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部门还难以做到对其坚持定期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机构虽然监督频率比之外部监督要高得多,但较多的还是随机监督,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约定监督,这在今后需要研究解决。

二是独立型。依法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审计机关、财务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各自法定的职责,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这种监督都是各自单独进行的,同时其工作也都具有独立性。即便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其监督工作虽然是在单位主要领导领导下进行,但也得以法律为准绳,对法律负责。这种独立性的监督在今后仍是对事业单位的主要监督方式,但需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时间上,监督者要加强协调,避免同一时间多个监督者同时实施监督。理论上讲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是不同层次的监督,不存在重复监督的问题,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事业单位在同一时间要接受多个部门监督检查,势必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矛盾,而且事业单位也难以配合好。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做好各方面的监督工作都有好处。二是在监督成果上,监督者应尽可能做到相互利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当然,由于各方面的监督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而且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也不完全相同,有些成果确实很难做到相互利用,但决不能因此什么都重起炉灶、各干各的,能够相互利用的应尽可能做到相互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监督成果共享,而且有利于提高监督效率,让被监督的事业单位集中更多的时间抓好自已其他方面的工作。

三是延伸型。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目前一般都是采取对主管部门财务实施检查时进行延伸检查的做法,今后可能更多的还是这样进行。事业单位作为其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与主管部门经济上存在必然的联系,每年经费预算均为主管部门预算的一部分,其执行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主管部门的预算执行,因此,检查主管部门财务时理所当然要延伸检查其财务收支情况。但是,怎么样使这种延伸检查更全面、更深入、更能把握事业单位财务的真实情况,这是今后需要重视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突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重点

任何工作都需要突出重点,抓住了重点便是抓住了关键。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监督的重点应放在检查有无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上,具体讲需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非税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事业单位对其主管部门拨入的财政资金一般都会如实反映,但对非税收入往往存在反映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甚至有的隐瞒、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对其进行财务监督检查时,要着重了解有无这方面的问题,特别要注意了解有无公款私存、私分以及挪用、贪污等严重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行为。在这方面,如果监督者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势必导致监督风险,所以必须把工作做深做细,尽力予以避免。

二是专项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从多年的监督实践看,事业单位一般经费的使用都比较正常,问题较多的出在专项经费上,如挤占专项经费,乱支滥用专项经费,甚至用专项经费发放职工福利的违规行为比较常见;再就是专项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存在大手大脚、损失浪费的情况。在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中,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成为检查的重点,而且要抓住不放、搞得十分清楚。

三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和有效性。制度缺陷势必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制度再好,如执行不好,则制度也等于形同虚设。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必须重视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检查,注重揭示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制度本身的健全性、严密性要作出评价,帮助堵塞制度上的漏洞,同时要促进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保证财务制度的有效性。

五、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效果

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目的,在于促进其加强财务管理,做到依法理财,实现财务收支行为的规范化,保证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财务监督效果。

一方面,要抓好整改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事业单位必须认真进行纠正和整改,审计机关、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包括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要对纠正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保证纠正和整改到位。做好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财务监督的严肃性,而且关系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如果发现了问题而不去纠正和整改,势必造成屡禁不止、屡查屡犯,其结果只能是问题越来越严重,使事业单位陷入泥潭而不可自拔,我们必须杜绝发生这样的情况。

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军队财务监督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军队财务改革,使军队经济活动的范围日益广泛,要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优化制约手段,这就使财务监督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军队财务监督还存在力度弱化、方法僵化、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使军队财务监督在军事经济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其“免疫”与“治病”功能,确保国家和军队的财经方针政策在各级得以正确贯彻实施,有必要对军队财务监督进行深入研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财务监督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增强财务监督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当前军队财务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错综复杂,监督难度加大。

1.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地方操作不规范。当前,在军队财务部门仍把发票视为经济活动最有效的证明,而市场上已出现了专门经营发票的个体户,即使是在国营商场里,有时售货员也会主动提出“开多少”的问题,发票的要素随着客户的要求填写。这样就产生了投机取巧、多开多报、张冠李戴、金钱至上等消极现象。传统的财务监督,面临冲击。单纯地依靠财务人员实施监督已是无能为力。

2.有些制度规范滞后。上级的一些规定不可面面俱到,会出现规定可开支的一些费用概念模糊,尤其是缺乏定量界限,定额标准,执行起来差异很大,财务人员难以实施监督。

3.经济活动纷繁复杂。如今90%以上的经费都是以货币形式保障,所需物资可直接到市场上采购,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同一类商品价格差异由几倍到十几倍不等,而且品种繁多,仅凭财务人员在办公室事后审发票就报销了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财务人员自身要求不严,监督力度不够。

1.部分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监督执行不力。一是现任财务人员大多数都是战士提干后,经过简短培训上岗的。他们往往对现行财务法规制度把握不准,不能辨别经济活动的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二是部分财务人员政治素质差,思想觉悟低,面对不正之风不敢坚持原则,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三是有的财务人员不重视业务学习,也不注重自身修养,观念陈旧,总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财务监督仅限于日常收支业务,对单位较重大经济活动的事前监督缺乏监督能力。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也重视不足,使财务监督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2.领导违法乱纪现象屡禁不止,监督环境复杂。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法乱纪,财务监督丧失效力。在资金使用上为自己大开绿灯,损公肥私,侵吞国家财产。收不入账,私设小金库,领导干部带头私分公款,指使财务人员隐藏收入、转移资金,财务人员畏于权势,丧失原则,共同作弊。此类案件大多是有领导授意,下属承办。有些时候还买通财务人员,有些时候干脆直接打招呼,财务人员迫于压力,不得不办。

(三)军费总量大幅上升,监督任务加重。

1.经费量增加。虽然经费分配仍以计划为主,而物资流通领域却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形式,经费供应量不断增加,通用物资基本由各单位自行就地采购,使经费开支数额剧增,财务部门审查监督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不仅要对经费物资计划和资金运用实施监督,而且要对发票和实物进行审查验收,还要对钱物使用效果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军队不经商后,经费的绝对数量也相应增加,尤其是事业费和机动费增加的量大,经费的总量增加,开支量加大,给经费的监督带来难度。

2.业务量加大。过去,财务部门的业务少,主要是审查收支凭据,而现在军队实施零基预算后,对经费项目、经费需求都要全预测,近几年,总部的新制度不断出台,比如,军人保险、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全由财务部门来负责贯彻执行,业务量不断加大,而人员又未增加,给军队财务的监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要求标准提高。上级领导机关和单位领导对财务监督要求越来越高,纪检、保卫部门处理经济安全以及部门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审查都要财务人员参加,从而使财务监督任务更加繁重。

二、强化军队财务监督的原则

财务监督涉及面广、影响大,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对使用经费、提高经费管理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财务监督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财务监督是对军队内部财务活动合法性的客观评价,无论是监察与督导,都必须以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军队的财务法规为基础依据。在制订相关的监督制度时,应明确规定各级监督主体必须坚持原则,大胆进行监督检查,坚决作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法规面前人人平等”。监督机构和人员必须吃透政策精神,划清各种政策界限,把握好财务监督方向。

2.“单一性”和“多样性”相协调。财务监督工作本身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监督体系涉及到财务法规建设、方法体系建设、财务人才建设等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系统易形成固定的问题解决机制和思维方法。军队财务监督体制经过长时间的规划改革、发展完善,也初步具有了稳定的组织结构、组成人员和较为严密的责权划分。监督系统稳固单一的特点,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监督工作的动态性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军队财务外部工作环境和内部管理要素的发展变化要求财务监督内容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随着预算制度的改革,军人保险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财务监督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把“抓单项与抓整体,抓一阵子与抓长远”的关系衔接起来。正确处理好监督系统“单一性”和监督内容“多样性”的关系,用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实现财务改革的动态目标。

3.“广泛性”和“专一性”相统一。财务监督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保证经费供给。它的主要对象包括了预算经费的计划、分配、请领、划拨、开支、结算及使用,预算外经费的收入、分配、支出、解缴、使用以及财经纪律执行等行为。在进行财务监督时,面临比较广泛的监督范围,要紧紧抓住资金运动这个关键,从中入手,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监督,从“解决问题”、“服务基层”的高度出发,对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使监督范围的“广泛性”和监督客体的“专一性”相统一。

4.“公开性”和“严肃性”相一致。在实施财务监督时,应将新的财务法规、经费标准规定和法规试行办法等文件、规定及时下发到下层部队财务部门,使财务人员及时掌握新的标准,提高管理效益。对财务监督检查结果,应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及时向上汇报和向下宣布,使财务监督透明化、公开化、公平化。在公开监督检查结果的同时,必须严肃财经纪律。对照监督检查结果和相关标准,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搞好对责任领导的监督,一个单位若发生会计制度混乱、监督不力等问题,在追究财务人员责任的同时,更应追究财务部门领导的责任。二是对那些丧失党性、、缺乏职业道德的财务部门领导予以坚决撤换。三是查找出的问题严肃处理,“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谁违反纪律,谁就受惩罚。四是完善监督奖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奖惩分明,维护监督检查的“严肃性”。

三、加强军队财务监督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监督手段和统一的法规体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军的财务法规也逐渐完善。但是财务法规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突出一点就是“权大于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收入的增加,各级有了一定的财权,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财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某些人的法制观念淡薄给我们财务监督带来困难。应进一步完善军队财务法规,强化法律的约束能力。一是健全各项财经法规,特别是建立专门的财务监督法规,使财务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也能规范财务监督行为。建立的财务监督法规应注意财务监督法规的预见性、严密性、可操作性。二是加强执法工作。对于违反财经纪律、法规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者除行政处分外,应负相应的经济责任,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对财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严格按照法规的规定处理,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改变财务监督的被动局面。

要提高依法理财的观念。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特别是财务部门领导的财会知识和财经法规培训,提高他们的财经法制意识和依法理财的观念。要有计划地培养和提拔使用财务干部,各级领导班子中最好配备一名懂财务的人员,使他们知法守法,并带头执行财经法规,积极支持财务监督人员的工作。其次,要正确处理好领导者和监督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要主动从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监督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监督者既要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决不能借监督之名,行管卡之实。其三,实行财务主管任免报批制度。财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本级党组织研究提名,报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单位领导任免,避免用人上的随意性,保持财务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2.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加强执法独立性。所谓会计委派制,是指由总部财务管理机关或由其他授权委派机关向其所属单位统一委派财会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培训、考核、奖惩等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财会人员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军队财务监督和管理,客观真实地反映军队各级单位的经费管理情况,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实现“保障有力”的总目标。

任何与被监督单位有利益关系的监督都是不完整、不彻底的。近年来,地方一些省市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监督效率低下的问题,相继实行了财务人员委派制,有力地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鉴地方会计委派制的经验,军队财务监督也要实行独立监督,即把财务人员从所在单位独立出来,把原来的突击性、阶段性、专项性、事后性的监督变为通过委派会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和经常性、普遍性的监督,对于不合理的费用、不和规定的凭证、单据以及弄虚作假行为予以制止,重大问题随时向委派者报告,从而及时采取对策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违法违纪行为。

3.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新形势下的财务监督,向广大财务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不断更新思想、更新知识,做到懂财务、会管理、善监督、出实效。一是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指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的遵守社会公德和军队会计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现实工作意义重大,一个道德品质不好的财务人员,即使其知识水平再高,业务能力再强,也不能使用。否则,会给军队财务工作带来损害,给部队带来灾难。因此,必须在坚持原则、不询私情、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勤俭节约、讲求效益等方面进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平时财务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很少有“充电”的机会,要定期集中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熟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提高法规政策水平;要学习掌握财务分析与监督的方法和技术,为党委当好参谋,提高分析与监督能力;要具有创新精神,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新思想、新思维、新办法。此外,还要有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建立激励机制,增加财务监督者的动力。财务部门是党委的理财机构,财务监督是为了保证资金的高效运行,为了更好的理财。再者,财务监督涉及的范围广、政策行强、关系复杂,除了财务部门尽心尽力,各事业部门密切配合以外,单位党委、首长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是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领导重视财务监督工作,哪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作的就好。

5.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评价标准。军队财务监督标准是衡量财务监督工作质量的尺度,是监督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对考核财务工作效能,体现监督成果,提高监督质量有重要意义。应该建立健全以下标准:

(1)监督人员标准。要求执行财务监督的人员具有合格的政治素质,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和经济法规;具有较高的综合水平,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监督依据的标准。要求证据具有真实性,是证明被监督对象业务真相的凭证;有相关性,是证明与监督结论有联系的依据;具有充分性,提出的监督结论有足够的证据。

(3)监督报告的标准。要求书写的监督报告规范,能客观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成绩,并提出结论和意见;报告评价要准确,能考虑被监督单位的实际情况;报告在上交前要经有关领导同意,并征求被监督单位和有关个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财务监督的方法范文

一、县级财政监督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监督机构不够健全,职能定位不准确。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财政监督初步理顺了内部关系,确立了财政监督的执行体系。目前,一些地方的财政部门对财政监督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导致对财政监督在整个财政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不准确,未能将财政监督作为加强财政管理、推动财政职能的实现、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只是将财政监督作为一种应付突发性事件的临时工具,导致财政监督本身的重要职能无法体现,其结果则表现为财政监督无法广泛深入地延伸到财政工作的各个领域,更谈不上对整个财政领域的控制。但是,当前许多地方的财政监督部门大多拘泥于单项业务的检查,还未能站在整个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的高度上看问题。其原因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对财政监督的职能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对财政监督的职能定位仅仅局限于一种监督和检查行为,而未能赋予财政部门执行财政总监控师的职责和权力,使财政监督部门参与财政管理和改革显得力不从心。

(二)财政监督职责与其运行能力不相匹配。

当前,财政监督政策面很广,财政监督要负责财政收支监督、会计监督和内部检查等多方面的工作,每一方面都是千头万绪,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而在另一方面,当前财政监督的机构和干部配备却相对较弱,二者不相匹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财政监督机构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在整体上仍然较弱,许多地方尤其是县以下财政部门还没有建立专制的财政监督机构,财监机构和其他机构合署办公、人员混同使用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财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原因:一是县级财政部门对财监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忽略了财监工作大量属于外勤工作的特点;二是部分地方对开展财监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重分配,轻监管”的思想大量存在,不愿主动增强财监工作的运行能力。

(三)宏观财政监督薄弱。

宏观财政监督主要包括:预决算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国有资产宏观经济效益状况的监督,宏观财政运行与平衡状况的监督,以及对财政系统内部有关工作人员的财政经济行为的监督等。宏观财政监督薄弱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监督薄弱,财源大量流失;二是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监督薄弱,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难以保值增值;三是财政支出规模不够膨胀,支出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各项财政补贴、行政事业经费、社会集团消费等缺乏强有力的预算约束,财政支出效益下降;四是社会财力分散,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失调,财政收不抵支,诱发了通货膨胀和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财政监督难以有效地调控和制约宏观财政经济协调、有序、健康地运行等。

(四)微观财政监督不力。

随着财政监督的重点由微观财政监督向宏观财政监督的转移,一方面,由于审计、银行、社会经济监督中介机构等监督主体对企业财务分工监督职能没有相应到位,微观财政监督职能收缩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财务监督的空白,诱发了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失控;另一方面,随着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和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所谓微观财政监督实际工作中往往仅局限于税务监督,而对国有资产保全和增值等的监督被严重忽视了。

(五)财政内部监督缺位。

近年来,财政系统内部违法违纪案件逐年增多,违纪金额逐年增大,违纪手段越来越隐蔽,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财政部门存在着内部管理不善、约束乏力和内部监督缺位等问题。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由于相对主体具有地位低、权威性小、独立性差、易受干扰等特点,从而难以保证内部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财政监督方式不规范。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财政监督职责权限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监督工作主要是对财经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采取综合或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从方式方法上看,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检查少;从时间上看,表现为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时候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少;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多财经违纪违规问题都在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财政、税务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现象屡查屡犯,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完善县级财政监督机制的设想。

(一)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机构。

一是培养造就一支强有力的财政监督队伍,逐步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财政监督组织系统,要注重培养专家型人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分优良、勇于进取的财监干部队伍,使财政监督检查干部成为高举旗帜的棋手、记帐的能手、查账的高手、打假的猎手,塑造良好的财政监督干部形象;二是健全财政监督的内部机构,设立隶属于同级财政部门的二级机构,履行财政监督职责。财政监督机构比同级财政部门内部机构高半级,使其在对内科室和直属单位的自我监督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便于协调和公正执法。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财政监督与地方财政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三是健全财政监督的外部机构,理顺财政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关系,形成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协调配合的制约机制,创造良好的财政监督外部环境,提高财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财政监督法治建设。

加强财政监督立法,明确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实施法治监督。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要求财政监督发挥更大的职能。而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则需要通过完善的立法来提供法律保障,并通过立法统一和规范监督行为。首先,国家应尽快拟订和颁布《财政监督法》,从立法层次上确立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为财政部门行使财政监督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次,应研究制定并完善各项财政、财务、预算、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税法律框架,把财政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财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执法;第三,各地方可制定适应本地区的财政监督法规制度或《条例》,增强可操作性,加大地方财政监督的执法力度。

(三)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财政监督体系。

1、建立横向合作的财政监督网络。

一是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沟通合作。一方面应加强各监督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等方式建立起财政部门与有关经济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制度,通过计算机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加强财政、税务、审计、物价、监察、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财政监督部门应通过制定联合工作方案、联合实施检查、检查结果相互移送等方法,与有关经济主体建立联合执法工作制度,特别是可以考虑建立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监督工作的工作联系沟通制度,从而逐步实现各部门之间监督工作的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减少财政监督工作的盲目性,降低监督检查成本。

二是加强各监督主体间的相互督促保障。要抓紧建立以财税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为主的监督体系,使财政系统的职能监督、审计系统的审计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系统的社会监督等,形成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制衡的监督体系,从而保证预算内外监督、纳税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财务会计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及整个监督体系的衔接。

2、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标准,规范财政监督指标体系和财政监督效果评价体系。

所谓监督标准,就是实施监督的技术规范。为了实现财政监督的标准化,需要根据财政监督工作的进程制定方法、规范行为准则、定期审查标准等,提高财政监督的质量和水平。随着宏观财政监督地位的增强,有必要建立规范合理的宏观财政监督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值,以便对宏观财政经济状态的合理性与效益性进行监督。宏观财政监督指标包括多种类型,如绝对值与相对值、货币值与数量值、单一值与区间值、固定值与弹性值等,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测算,同时注意借鉴国际上通用的一些可比性指标值,使财政监督的指标值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排除主管随意性。

监督效果评价体系需要科学地选择和制定评价指标。传统地监督考核指标以检查项目的多少、违纪金额的大小、追究责任人员的多少、检查时间的长短、检查人员的多寡为标准,量越多,监督成绩越大。监督效果评价体系不能单纯以违纪问题的金额大小为依据,而是应该对监督的对象、问题的性质、违纪的金额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权数,将评价的目的放在能否防止问题的发生,能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和能否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上来。

3、建立财政内部循环监督体系。

循环监督体系的构想就是以制度建设为起点,以依法理财为中心,配合公共财政改革步伐,来构造监督网络。该体系的设计应基于监督与管理一体化的观点,财政监督体现财政管理的本质属性,应当与资金运行同步进行。按监督类型分类,监督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管理监督(科室内自我监督)、专职监督、外部专门监督。其中,管理监督定位为财政部门内部专职监督机构所进行的监督,外部专门监督主要指人大监督、上级财政专项检查、各级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外部对财政整体的再监督。按循环机构分类,监督体系则分解为三大模块:科室内子循环、局内子循环、外部审计大循环。各层级子循环的连接则通过循环中枢――局务会议发挥总控与协调功能而实现,形成互动的监督格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供应链安全应急预案范例(3篇)

    - 阅0

    供应链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网站出现故障或者安全隐患时,运维人员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做出应急处理,严重地影响了网站的可用性与品.....

    内控合规管理建议范例(3篇)

    - 阅0

    内控合规管理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控制措施一、总则(一)背景为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公司自我牵制机制,加快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