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范例(3篇)

来源: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96-02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1]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创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发展应用型教育是许多高校共同的选择及普遍的趋势,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应用型人才最应具备的能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高校应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应积极转型,创新服务,主动参与到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计划中,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摆在各高校图书馆馆员面前的一项颇具现实针对性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服务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不仅要为教学科研服务,更要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图书馆被誉为除教室之外的“第二课堂”,具有更灵活的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所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图书馆就是这所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舍是各高校自身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和展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图书馆的空间非常广阔,整个环境宁静幽雅。在图书馆内部有精美的装饰和摆设,外部又有绿化和雕塑,体现了图书馆的独特内涵。大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知识宝库中寻找人生的意义、挖掘潜能,为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都非常丰富,有门类齐全的纸质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等,能够让学生接触、学习和积累更广泛的知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最基本的文献信息保障;此外还有海量的中外文数据库,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支持,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图书馆这座浩瀚的知识海洋,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大数据为支撑,是大学生综合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能使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和创业能力的形成,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场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社会已经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就将在相应的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利用能力是大学生完成学业所需的能力,更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图书馆不仅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必需的专业文献信息,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提高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平台。通过举办读书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书评书展等文化活动,给大学生提供讨论学习、交流经验、提升能力的实践平台。图书馆更是一个思想集散、开放的、自由的学术平台,以这个平台为契机,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为传统图书馆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二、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实施的有效措施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都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型教育作为首要工作。作为高校重要部门的图书馆更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中,顺势积极转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积极开展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履行信息服务与教育职能,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一)建设合理的馆藏资源结构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1.积极探索优化纸质馆藏资源

图书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结构,提高藏书质量,就要制定科学规范的选书制度,并严格执行。另外可以深入到师生中间去,根据他们对自己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他们所需的书目,尽可能地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的要求。开展“你买书,我买单”和“芸阅读”等相关服务活动,方便师生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图书馆要不断优化自身馆藏结构体系,让想要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在图书馆里能获取到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这些文献是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保障,也是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的体现。

2.著重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在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加大对数字资源的购买力度,将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这也是图书馆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和理念发展推动了行业进步,数字图书馆从以资源组织为核心,逐步转向以用户为核心。在“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顺应时展需求的,能让大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资源,加快了图书馆自我创新的步伐,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

(二)加强馆员服务理念转型,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服务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服务,这是毋庸置疑的。服务包括文献信息服务、参考咨询、阅读推广等这些常态化的服务,还有学科化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探索创新创业等拓展。现代高校图书馆应当成为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知识的殿堂、大学精神的象征,图书馆应把自己定位为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工厂和文化传承中心。

1.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举办的信息检索课能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能力,使大学生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能力,为论文书写、自主学习及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检索课还要更加注重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更新馆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快图书馆自我创新的步伐

“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永恒主题。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员的主动服务变得极其重要。可以提供创新创业信息的导读服务,例如,从报纸、期刊、网络上搜集和创新创业有关的信息,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推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创新思维、创业技能、招聘信息等,更加主动地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3.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潮流,学科馆员应主动深入到各个院系,与广大师生共同交流,了解师生对本学科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资源需求,并针对性地开展与之相对应的知识服务。图书馆员主动服务意识的加强,使图书馆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

在全社会“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样更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1.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化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启迪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图书馆也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利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真正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共享化,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传递创新创业信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有积极意义。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各类型的学术交流,如学术沙龙和在线学术交流等,这些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方式,能促进创新创业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图书馆广泛搜集一些创新创业模范信息,例如本校学生包括毕业生的创新创业的信息以及其他学校的创新创业实例。通过图书馆的展示柜,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还可以邀请他们到学校举办讲座交流等活动。这些真实生动的案例,更能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3.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

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与合作企业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既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又能帮助大学生找到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转化为实际项目和创业成果,产生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帮助大学生培养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共赢的局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由理论变成实践。

三、结语

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还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因此,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核心部门,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当通过丰富自身的馆藏资源建设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立足自身,进一步提升馆员队伍素质,转变服务理念与方式,增强业务能力,结合实际发挥资源保障优势,紧跟时代步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高等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亚,金秀奇,王秀峰.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优势条件和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2015(6):58-61.

[2]王曦.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26-28.

[3]徐志彬.探析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4(15):243-245.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3-0096-03

从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规划,再到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日臻成熟,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道德教育的能量改善人类的环境道德认知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我们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将提升其综合道德素质,并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人与社会进步的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努力克服负面效应带来的发展阻力,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有序平稳的环境运行机制,进而取得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的意识形态总和。2015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具体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当前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路径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意识工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也可以说,环境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规范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进而对每个成员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道德教育从探索人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文明的心灵启迪。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对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1.开展基础自然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基础自然知识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提高环保素质的理论前提。大学生应从学习基本的自然知识开始,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环境、资源和动力。广阔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美好壮丽的山河带给人们心灵的启迪,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精神文明过程中,一代代画家、文人就此诞生,这就是自然界对人类文明的造就。因此,在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类无穷动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基础自然知识能够帮助大学生以自然界一员的身份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大自然,摆正自己的位置,用实际行动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高校应通过运用自然知识的引导和灌输,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提高大学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素养,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道德教育的潜在意义。

2.开展日常生态环境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使命感。当前环境的恶化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紧迫的日程,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雾霾天气的来袭加重了细菌对人类的威胁,清洁的水源被浑浊的污染物取而代之。人类在享受突飞猛进的先进技术的同时,承受着环境危机带来的沉重后果。环境问题关乎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存留,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为此,对生态环境态势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通过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并将其践行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去,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觉性,为文明社会、绿色生态打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树立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其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真正意识到环境灾难的摧毁性,深入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和全球环境状况,强化其危机意识,进而增强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借鉴生态环境伦理的教育内容,将哲人的一些伦理观念贯穿于大学生的实际环保行动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使命感。

3.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环保实践能力。所谓“绿色科技”是指有益于保护生态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其宗旨是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其促进科技发展的导向作用,解决保护环境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难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绿色科技承载着遏制环境破坏、促进永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既是科研单位,也是教育机构,一方面必须肩负起推进绿色科技发展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开展“绿色科技”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绿色科技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的研发中。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环境道德教育不仅要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社会学科,而且应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中去,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使大学生广泛接触绿色科技产品,提高对绿色科技发展的认识水平,使大学生尽可能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绿色科技产品研发的进程中;同时以高校的实验室、研究所为依托,增设更多的有关绿色科技方面的实践课程,为高校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执行力和实践力。

二、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责无旁贷,理应成为社会的表率。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缺乏明显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在高校中并不鲜见;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自然的尊敬与热爱之情,使用一次性餐具较为普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也较为普遍。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仍是社会道德教育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教育重视度不够,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随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目前大部分高校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许多高校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和责任认识模糊不清,没有意识到高校是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素养大学生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国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任,往往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这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体系,而是分散在大学生政治公共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程中,出现课程较为分散的现象,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在许多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无法体现其重要性和指导性。同时,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程,即使有些高校会开设公共课程,但其随意性较大,严重影响环境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有些高校只是通过平日的宣传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性教育,并不能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和课程全方位的辅导和讲授中,缺乏生态文明教育,整个环境道德教育体系处于涣散无序状态。

2.教育普及成果不佳,方式方法陈旧,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高校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方面有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大批的课题、著作、论文等,其中不乏一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措施,但是高校在普及和转化这些成果方面实效性较差。学者马桂新在《环境道德建设》一书中指出,“环境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在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中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和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与技能,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判断和处理人类内部的资源分配关系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为在全世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发挥潜能、做出贡献的一种新型教育科学。”但是从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来看,许多高校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习惯于一味灌输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环境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没有最终落实到大学生环境道德践行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没有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大部分大学生尚未养成环保、自然、绿色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创新性,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学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没有充分发挥诸如大学生环保协会等大学生自组织的作用,一些高校有时也会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开展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环境道德教育,虽然主题突出、场面壮观,但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专门聘请的教师进行教授,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能得到切实发挥,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其中,有的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存在着“喊口号、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消解了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弱化,使教育的作用和成效有所降低。

3.大学生环境道德自我教育薄弱,环境道德意识缺乏。受到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社会环境道德建设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滋生了诸如“道德良心麻痹症”等许多消极思想和行为,放松或忽视了环境道德的自我教育和内在学习提升,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最终使得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难以转化成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素质和品格。现如今有些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时,缺乏真正的责任感、危机感和急迫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较为被动,尚未形成环境道德的自我陶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缺乏必要的认知,很难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大自然,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本质很难领悟和掌握,生态道德规范意识模糊。另外,大学生所掌握的生态环境知识无法与环境保护行动相匹配,有时候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缺乏行动力,甚至会将环境保护仅作为一句口号,难以付诸于实际生活的点滴,随地乱扔纸屑、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水电资源等行为时有发生,反映出大学生自身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创新

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问题不断显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起不到真正的实效。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不断消解着传统社会的信息垄断状态,并突破了信息传播时空上的线性逻辑秩序,以信息的透明化、主体的平等化和参与的无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崛起,成为互联网技术手段在人类价值领域的现实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促进人们在趋于扁平化的组织样态下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项事务中。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我们应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强化资源意识,挖掘网络环境道德教育资源。互联网思维发端于互联网商业活动,其核心观念是在互联网这个数据平台之上,在海量信息背景下,以用户至上的观念,实现对用户简约极致的服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实现对客户的吸引和利润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资源意识,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信息的梳理与整合,实现资源为我所用。而在现实的网络活动中,尽管存在着大量、开放、免费的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资源意识,有关环境道德教育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向学生灌输有关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形式和理念符合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的内容融入教育过程中。因此,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兴媒体挖掘环境道德教育资源的能力,将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大学生的现实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的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之中,引导大学生理解、认同并践行环保理念。因此,在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强化资源意识,就要求在新兴信息传播平台上,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目标,对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展开战略性整合,从而提升环境道德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在改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模式过程中,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并不断发挥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

2.增强“话题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道德话语体系。在互联网这个海量信息存储空间中,如何能博得眼球、脱颖而出,就必须制造话题,获得受众的青睐。因此,“话题意识”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其教育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等教育主体在课堂或其他场合传播主流价值观,这种教育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大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渠道而不能形成应有的互动,从而对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失去兴趣,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也不断被弱化。以互联网为契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环境道德教育模式,在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融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也增强了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参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信息场域中,每个网络参与者都是信息的主体,造成了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征,网络信息难免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增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凝聚力和环境保护价值的舆论场,环境道德教育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就必须勇于发声,制造“话题”,创造积极健康的主题和主流价值议题,创作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红段子”,将环保价值融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不断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保氛围和话语体系。

3.巩固参与意识,激发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创造了极好的参与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公众独立、平等、互动、交流观念。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其参与意识,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与到环保实践中去。首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优势,鼓励和带动其他同学参加一些类似植树造林、“地球一小时”节水节电的主题活动,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大学生参观农林、环保、水利等机构,开展能源、资源调查实践活动,深入到环保工作中去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素养,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校内各团体组织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日,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其中,鼓励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些主题演讲或小组讨论,以一种轻松而有序的形式进行环境道德自我教育和思考,给予大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机会,在集体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够成长为新一代的真正的环保卫士。

参考文献:

[1]冯国锋.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探析[J].理论导刊,2015,(6).

[2]张中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蕴涵析论[J].理论导刊,2014,(11).

[3]张中文.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二题[J].理论导刊,2015,(3).

[4]喻厚伟.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当前道德现状之考察[J].求实,2015,(6).

[5]李景鹏.论制度与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3).

[6]王云梅,陈伟华.环境道德培育机制与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7]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8]汤舒俊.两难情境下的厚德与厚黑――大学生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9).

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企业;商业模式;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下,一些依托于互联网形成的商业模式得到了认可,例如美团、滴滴等。这些新型的商业模式展现出一种现代化思维模型,也就是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思维对其运营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需要从互联网思维角度出发,实现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1]。

1商业模式创新基本概述

商业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学者关注。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清楚展现出企业发展价值和价值链结构,同时评估企业发展潜力,描述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组成的整体网络结构,引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商业模式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顾客之间、渠道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连结方式。从经济学及管理学角度来说,商业模式创新应根据市场发展方向进行,也就是从收益比较和战略协同等方面创新[2]。要想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流通、技术、组织等方面进行优化,让企业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运营模式的改革。

2互联网思维核心要点

2.1把用户需求导向当作主体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主要包括用户主权、运营用户等,也就是时刻关注用户体验感受,把用户当作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用户主权是指用户自身权益,让用户了解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自主选择产品。运营用户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让用户可以直接和企业联系,在让用户了解企业情况的同时,也能让企业知道用户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用户,通过应用C2B用户驱动平台,了解用户更多资讯。C2B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在消费者提出需求后,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让企业生产运营更具针对性[3]。

2.2把互联网思维当作基础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时性及平等性。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不但要求企业合理引进互联网技术,还要具有较强的互联网意识。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互联网营销平台,及时与合作企业进行交流,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重建企业价值链,创造协同效益。

2.3把价值模式当作创新途径

有价值的商业模式应该具有4项内容,即消费者需求、产品类型、销售模式以及持续盈利策略。在企业运营发展中,要想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从销售价值入手,也就是把价值模式当作创新途径。其中,价值模式是对整个消费者利益点和满足利益点所需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种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思维下,能够让企业具备更加明确的商业模式,是实现创新的主要要素,例如体验式设计、社会化营销等。体验式设计是把用户当作主体的设计形式,主要展现出互联网思维把用户需求当作导向的核心思想。社会化营销是利用微博、社交网络、直播带货等平台形成的一种现代化营销模式[4]。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要求企业注重员工个人价值,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企业的主人,发挥自身价值,共同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

3互联网思维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对策

3.1引进信息技术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给传统企业创造了更多资产整合机会,促使企业改变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平台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引进,要想全面挖掘互联网技术思维和价值,充分发挥其高效科学的作用,就要及时调整商业模式,将科学技术运用到企业中。同时,企业的员工应该建立数据思维模式,提升自身应用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2充分展现用户需求导向

用户需求导向是指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增加顾客价值为出发点,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对顾客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创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了充分展现用户需求导向作用,企业要给用户提供消费主动权,转变营销模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中。与此同时,企业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注重用户满意度,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坚持创新运营理念,转变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重视用户体验和技术开发,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得到用户的认同。以某企业为例,在销售某产品过程中,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秉持“用户定义产品”“社会化营销”的标准,让企业快速发展并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3.3领悟互联网思维理念

互联网思维中包含的4个核心观念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也就是用户驱动产品且快速迭代,提供免费和增值服务,并以用户体验为先。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中,除了要关注产品质量,还要对用户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根据用户要求生产产品,而传统企业则重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发展,要突破“大鱼吃小鱼”的局限,朝着“快鱼吃慢鱼”的局面改变,在增加企业运营速度的同时,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该消除各种阻碍交流的因素,例如中间渠道,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减少产品投资成本,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给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例如某企业领导人通过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中众包模式及盈利模式创新构建企业平台,开创自主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模式以后,企业利润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品牌也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真正实现了企业增值。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范例(3篇)

    - 阅0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范文美国政府颁布的《萨班斯法案》(SOX),美国COSO(发起人组织委员会)颁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

    乡村少年宫安全预案范例(3篇)

    - 阅0

    乡村少年宫安全预案范文一、技术服务(一)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积极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和妇科病普查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知情选择知识,对来站.....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