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范例(3篇)

来源:

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范文

随着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实物期权方法引入投资决策评价中。作为不确定性环境下战略投资管理的有效方法。由于实物期权考虑了增产/减产的灵活性、投资延迟的选择、管理流动性等问题,能更真实地反映价值。有学者认为,Kester(1984)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管理灵活性的研究者。Brennan(1985)应用期权定价技术评估不可逆资源的投资问题,并使用Chilean矿产资源解释了决策程序,对实物期权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McDonald(1985,1986)研究投资决策的等待时机问题,认为不可逆性为公司提供延迟投资期权。预计未来盈利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将会增加等待期权的价值,表明投资对不确定性增加的负向效应。特别是在投资具有不可逆性的石油行业,实物期权的应用也迅速发展起来。Kemma(1993)在油井没提供额外有用信息的假设下,研究油公司开采井出租区域的期权时机问题。Dixit(1994)描述了众多油气相关的应用,包括开发油田的顺序投资、建立及废弃油井等。Walkup(1999)的研究显示,对管理的灵活性、公司战略及股东风险的关注能导致更正确的评估和更好的战略。Chorn(2006)通过将用于动态规划的贝努利方程和实物期权评估算法相结合,展示政策规划发展的方法,作为企业不完全信息下决策路径的依据。Franz(2008)探究消费者对资源保护工程核算的不确定和预期决策,对不确定性的评估用到实物期权模型等。

近年来,Smit(2004)基于战略规划与控制审视投资决策问题,认为投资决策不仅意味着等待期权的损失,而且是对未来发展期权获取的潜在回报。等待期权的价值随着不完全竞争和战略投资的影响而减弱,因而投资对不确定性的影响并非简单的负向效应。基于这一思想,Klaus(2009)依据投资Q理论,建立市场波动和世界市场重组时期公司投资和不确定性的模型,验证了实物期权理论下不可逆投资和不确定性两者之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并为企业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指导。

(一)基于灵活性价值的投资优化分析

企业投资要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境外投资时,大型跨国公司、当地政府等利益主体会多方博弈,发挥信息的价值,力求以最少的综合投资(包括各种成本)在风险最优条件下获得最好的企业资源。投资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不确定性(如价格)和技术不确定性(如资本化投资、操作成本等)。研究者借助实物期权模型评估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投资,考虑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是否停产部分生产,以提供最优投资时机确定的现实可操作的方法。对波动性的估计是解决这一最优投资问题的关键。Copeland(2001)建议采用蒙特卡罗模拟估计项目的未来波动,CostaLima(2006)通过解析方法求得项目波动的表达式。Won(2009)考虑价格投入S和开发投入I这两个不确定变量的波动,建立投资时机决策模型如下:的实物期权评估模型。总之,研究者在数学上对企业基于投资的停启期权、规模扩张等问题做出很好的解释。

(二)实物期权与信息价值的学习融合

为更加灵活地应对动态复杂的环境,很多行业开始关注实物期权与信息价值的学习融合。例如Gallant(1999)研究项目的投资时机并建立学习的价值模型。Lin(2005)对石油行业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期权投资决策不仅受外生市场变量的影响,而且受其他公司行为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生产外部性导致石油企业在不充分高利率下的开采,信息外部性导致不充分的延迟投资,权衡与竞争对手的战略交互作用。在解决面临外部性的战略投资决策问题时,应对信息的外部性给予更多的关注,避免生产外部性大于信息外部性时不充分开采的负面影响,达到投资决策的最优化。将体现“灵活性价值”(ValueofFlexibility)的实物期权方法与体现“信息价值”(ValueofInformation)的概率分析结合起来,作为管理不确定因素的工具,能够更好地创造投资决策的经济回报。Herath(2001)将实物期权和贝叶斯分析进行对比,并通过两者的结合进行投资评价。Armstrong(2004)也使用Copula函数改进贝叶斯分析,并通过系统的决策方法实现与实物期权的结合,获取更多的信息价值与灵活性价值,实现公司既定资源约束下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扩展,实物期权不仅能更灵活的挖掘投资价值,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基于市场变化的投资决策体系,从而实现灵活性思维方式的转变。然而,这一方法关注数学技巧,对管理属性的强调不够。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引入,基于效用理论的投资决策模型注重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效用偏好理论:基于认知价值的投资组合决策

各行业的资产管理者使用投资组合管理等技术来决定最优分散化资产,增加公司价值并降低风险。基于Markowitz有效资产组合原理的分析模型虽然权衡了各种财务结果的期望与标准差,实现投资组合价值的最大化,却没有恰当考虑风险偏好。针对这一缺陷,部分学者研究采用效用函数建立投资最优化工具与风险偏好之间的关系,以决定企业最优投资组合。Regis(2001)将基于偏好理论的风险承受力融入投资组合的选择过程,根据投资项目期望净现值等财务指标相应的概率分布,确定考虑风险承受力的投资确定当量,进而将其用于投资组合决策中,根据投资组合的期望价值和方差,改进投资组合管理。数学工具和最优化算法使得这一规划过程相对简化,决策分析和组合管理的结合提高了公司的决策过程和公司的整体业绩。

Walls(2004)也通过建立风险承受力与投资组合期望价值、方差的关系,使得管理者能够权衡评估风险与收益并理解对公司行为的影响,最大化确定当量价值,就可求得风险分散的最优组合,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此基础上,Walls(2005)将风险容忍度和业绩评价结合起来,建立风险容忍度模型作为检验公司相对风险偏好的工具,进而控制公司规模,提高公司竞争力。普遍采用的评估方法仅仅考虑时间与资本现金流,却忽略了公司愿意接受的技术和环境风险,因而出现了将地质、工程、经济、财政等战略目标整合的模型。Suslick(2001)基于财务、技术、环境多维敏感分析技术建立的多准则效用函数,得到采用MAUT效用决策模式,即通过MAUT模式的赋权、评级与计算,整合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与环境风险,使得技术价值、财务价值最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整体最优投资决策。

综上所述,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实物期权等规范性分析方法,将决策制定与管理目标、可获信息、概率法则等结合起来,既考虑与决策结果相关变量的关系,又要考虑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形成如何制定最好决策的理论。而效用偏好分析等描述性分析方法,基于决策心理及认知行为,描述人们作出决策时的行为、态度及认知,遵循经验法则,形成系统的整体框架。两者的结合既考虑风险的波动性及灵活性,又考虑了管理的偏好性,更灵活地控制投资决策风险,实现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

二、投资决策风险分析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撑

基于对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动态复杂性的认识,投资风险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求提高投资的灵活性来适应企业决策管理的需求。传统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决策的应变性和预见性,但由于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难与具有动态复杂特征的投资经营环境相适应。公司财务理论发展下的实物期权与投资决策的融合,既考虑了投资的信息价值,又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现金流的波动,实现投资管理的灵活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针对企业所面临的动态复杂性的经营环境,可以应用动态管理和实时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系统构建动态投资决策与跟踪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深入研究动态投资决策问题,为实现投资决策信息输入、输出和信息反馈、控制的动态化提供理论支撑。

(二)分析管理的模式创新———战略导入的决策思想

通过上述国内外企业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的应用与研究成果看,投资风险分析模式的创新方式、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从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与风险分析方法融合的基础上,各种新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决策模式创新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推动力。这一特点从贝叶斯决策、实物期权分析、熵权决策的应用来看体现得尤为突出。(2)随着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发展,决策模式中偏好理论的融合和应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特别是SteveBegg教授在决策心理及行为判断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投资决策开辟了新的视角。(3)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全面理解不确定环境下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将财务影响、运营影响与战略影响等投资决策因素综合考虑,加快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速度,发挥经营管理机制的加速器作用。因此,基于以上对于投资决策模式创新特点的分析和企业未来所处时代环境的判断,今后的决策模式创新需要以战略为导向,将投资决策、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流程化管理解决资源环境的复杂性,管理者通过确定竞争行为、描述竞争策略使公司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并采用决策模型解决复杂的公司多目标协调问题,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实现从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到主动性管理的革新。

(三)EVA与投资决策的融合———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投资资本回报率、单位成本、产量增长率、储量替代率、平均税率等财务及生产经营指标仍然是国际上行业投资决策和对标评估的关注点,由此进行企业能力的博弈。价值导向的EVA指标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在衡量价值时简单易操作,不必过多依赖于对市场表现的估计,是传统方法的有效改进。尽管大量的学者研究基于EVA的管理机制,通过EVA提供科学的决策标准,同时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投入资本进行监测与控制,但目前EVA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仍然较少。国资委提出将基于价值管理理念和资本成本意识的EVA指标,作为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的关注点。在这一背景下,研究采用基于EVA指标体系的投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稳妥地控制好投资规模,引导科学决策,而且可改进投资结构及分析流程,优化价值链,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消除“实盈虚亏”的泡沫,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三、结论

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范文篇2

关键词:编程软件;风险规避;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12-0000-0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使得基于编程的软件项目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就为现代编程软件及其项目的开展与实现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而软件编程实现的整个流程也逐渐面临更高更大的开发风险,这些风险若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或规避则会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和不良后果。因而在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必须制定必要的风险规避策略以保证项目的稳健开展。

一、编程软件开发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软件的开发与编程实现需要经历计划制定、项目估算、编程实现以及后续维护几个阶段,无论那一阶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即风险是存在于编程软件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可能会为项目的开展与完成带来如下几方面威胁:软件质量不高、开发成本提升、软件开发进度滞后、项目终止等。而可能会为软件开发带来威胁的风险可以来自于软件开发涉及的每一方面如开发人员水平、软件开发环境、管理人员的软件开发管理与控制、开发成本等。

特别是在项目制定与开展过程中若没有做好符合实际环境的进度估计与控制、人员沟通、流程制定等,则非常容易导致软件编程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软件的开发与完成。

为降低或消除编程软件所面临的风险,在软件开发中必须对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和应用符合软件开发需求的风险规避策略来对编程软件开发的操作过程、组织过程、合同等相关参数进行管理。

二、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的风险识别、分析与监控

为更好实现风险规避,在软件开发中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对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各阶段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监控。

(一)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的风险识别

由于风险是贯穿于软件项目编程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故在进行风险识别时需要从项目规划开始使用系统化、理论化、全面性的风险分析方法和风险分析软件对编程软件开发每一阶段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与统计,整理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评估和分类,识别和判定可能会为编程软件项目开发带来潜在威胁的风险,并按照其发生几率、威胁程度等进行排序整理。

(二)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的风险分析

在完成风险识别步骤后需要应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估,确认其对整个软件编程开发生命周期的影响程度,区分出主次,进而制定与其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相匹配风险应对机制和风险应对时期。

(三)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的风险监控

对软件项目编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进行风险监控有利于识别和分析项目开发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组织相关人员利用相应的资源开展风险管理与规避,还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在某些阶段或进程中突发的风险行为,降低或避免其对软件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的风险规避策略

制定并执行风险规避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软件项目开发的抗风险能力,保障软件生命周期内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具体来说,软件项目编程开发中的风险规避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开发人员和开发技术储备。开发人员和软件编程水平对整个软件的开发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稳定的开发人员和较高的编程水平可以确保软件项目按时保质的开展与完成。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人员流动这一风险,为降低其为软件开发所带来的风险需要对关键性技术岗位培养后备人员,对关键性技术实现依照文档撰写规范制定技术文档,这样可以保证即便出现人员流动也够能保障项目的继续开展。

(二)对关键技术进行提前调研并关注其发展动态。软件开发的核心工作内容即为关键技术和关键功能的编程实现。为增强这些技术和功能的抗风险能力、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避免出现功能落后等现象,在进行软件编程开发时应该注意开展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尽量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内容,避免因技术购买等带来的成本投入提升状况发生。

(三)制定项目规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规划是项目开展和控制的主要依据。该策略不仅可以让相关负责人员及时掌握与了解软件编程工作的开展进度和产生的数据信息,对项目进度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软件编程开发过程中是否存在阻碍或问题,帮助其制定适当的偏差纠正策略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纠正或调整,还可以有效提升相关负责人员对整个开发周期的管控水平。

(四)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该策略就是针对某些具体的风险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一旦软件编程开发过程中出现该类风险可以按照预定的应对措施及时消除该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应对措施的制定应该尽量满足可行、使用、有效等原则,可采取转移、化解、分担等手段。

四、总结

编程软件的风险规避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需要综合分析软件开发涉及的多种因素,具有系统化、全面化等特点。制定和采用适当的风险规避策略对编程软件开发中可能面临的多种风险进行规避是软件开发的内在需求和确保软件开发质量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黄石磊.浅谈软件编程的风险规避[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重大错报风险;战略风险;审计应对

自20世纪末以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专门成立了审计风险分委员会,着手研究和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并于2003年10月了isa200准则,将审计风险模型修订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实施审计程序,从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账户余额层次两方面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据以确定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把检查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

随后,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6年4月颁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接受了这一审计风险模型。作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应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我国独立审计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识别重要战略风险

(一)初步了解企业重要战略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列举了注册会计师应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其中,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目标及相关的经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册会计师在取得一个新客户的背景资料并评估相关的风险因素后,需要决定是否接受委托。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这一客户,那么就需要签订业务约定书并组织审计程序。在审计开始后的第一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

由于企业的战略经营风险和流程经营风险大部分会产生财务后果,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考察识别客户的战略风险,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其它的审计程序,从而恰当有效地得出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主要是通过分析外部环境中威胁企业成功执行战略的潜在风险因素来识别战略风险的,主要的分析工具有:企业层面的经营模式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资源基础模型、swot分析等。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综合分析中初步识别出客户所面临的重要战略风险,客户如果想获得成功并达到目标,必须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管理层对风险管理得越有效,注册会计师在业务中期望发现的问题就越少。为了更有效地了解战略风险的性质,形成在战略分析阶段对重要战略风险的结论,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客户管理当局如何进行战略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的效果如何。

(二)合理评估企业重要战略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利用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和行业环境的波特五力分析等分析工具初步识别企业的重要战略风险后,需要关注企业采取了哪些方法避免或减少这些风险的威胁,结果又是如何?企业的管理层有很多方法来降低外部风险的威胁,从而使外部风险不会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方法取得对企业所采取行动的了解。具体而言,企业针对战略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各种会议纪要或决议、内部操作手册、企业对外公告、人事调整、组织机构调整、管理层所使用的定期报告等渠道获得。在了解企业对战略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后,注册会计师要评估这种反应(措施)是不是最佳的反应方式,是否得到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

对企业采取的战略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后,注册会计师就可以进一步对战略风险进行判断。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有效的战略风险控制,将战略风险的严重程度下调,但这种下调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控制是有效的。对战略风险控制的分析与测试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初步识别的战略风险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注册会计师最终需要形成对重要战略风险的结论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二、确定关键流程风险

(一)关键经营流程的识别

1.通过重要战略风险识别出关键经营流程

在战略分析的最后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汇总已经识别出的战略风险,对战略风险是否重要作出最终判断。如果这一战略风险比较重要,而且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也比较重要,那么这一战略风险所指向的经营流程是哪一个,这个经营流程就是关键经营流程,也就是流程风险中必须重点分析的对象。注册会计师一般是通过编制战略风险汇总表的形式完成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所收集的证据都必须记录于工作底稿,作为审计证据。战略风险汇总表也是审计工作底稿的一部分,它是联系战略分析与流程分析的纽带。

2.通过重要交易类别识别出关键经营流程

在战略分析的最后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对企业经营的了解确定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重要交易类别的认识,并汇总每一重要交易类别对相关会计报表认定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对会计报表整体是否重要。如果这一影响对会计报表整体重要,那么准备在哪一个经营流程对之进行具体的分析,这一经营流程就是重要交易类别所指向的关键经营流程。

注册会计师通过识别出的重要战略风险和重要交易类别以及它们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从而推导出关键经营流程,以便在流程分析中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二)流程层次经营风险的确定

流程层次的经营风险可能来源于战略风险,也可能从流程内部产生,很多战略风险可能在流程中表现为特定的风险。比如,外部环境中的技术风险将对关键流程中的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流程内部产生的风险只与特定的流程相关,但它们也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流程分析阶段,注册会计师对于战略风险对流程的影响只需要根据对战略风险和流程运营的了解将其转化成流程经营风险即可。因此,在流程分析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产生于经营环节的特定风险。

三、合理评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

(一)企业环境中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是一个由数学模型计算、审计人员经验判断、主观估计相结合的过程。审计人员在分析、评估风险时应先从审计环境入手,全面分析、评估审计环境中引起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后,再深入到报表层次,最后重点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时应全面了解企业的环境控制业务承接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包括初步了解行业背景、国家对企业的特殊政策、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企业近期业务发展状况、企业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要进行的重大决策、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图、对审计人员的期望及要求等,然后作出详细调查分析表。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初步评估审计风险,利用风险矩阵等方法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二)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1.资产负债表

通过测算年末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比例、固定资产比例、净资产比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增长率等,进行分析性复核。将上述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指标、企业近三年的同类指标相比较,掌握其变动趋势,分析变动原因。一般来说,若企业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平均指标20%以上,而且没有合理解释则重大错报风险较高;若偏离幅度在10%至20%之间,重大错报风险可评估为中级;若偏离幅度在10%以下则风险可评估为低级。(将20%作为临界点的原因:根据审计经验和人们普遍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通过测算毛利率,各项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同类指标变动率,进行分析性复核。将上述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指标相比较,掌握其变动趋势,分析变动原因。一般来说,若企业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平均指标20%以上,而且没有合理解释,则重大错报风险较高;若偏离幅度在10%至20%之间,重大错报风险可评估为中级;若偏离幅度在10%以下则风险可评估为低级。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中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进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重大错报一般会在现金流量表上反映出来,审计人员可根据对上述两个报表的风险评估大致估计现金流量表的风险水平。

四、制定具体审计程序

(一)一般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财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整体审计策略具有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根据财务报告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制订总体应对策略,在总体应对策略的指导下制订和实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整体策略对多个认定的审计策略都有直接影响。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整体审计策略包括实质性策略和综合性策略。实质性策略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综合性策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同时采用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与认定层次相比,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整体层次运用风险模型时只是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更侧重于从整体上采取应对措施和考虑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整体审计策略的重大影响。由于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会影响多个认定,只有将风险模型运用于这两个层次,使二者很好地配合,才可能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对总体应对措施及其对整体审计策略重大影响的考虑的失当,将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产生广泛的决定性的不利后果。因此,不能轻视新风险模型在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运用问题。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

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应当以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评估结果为基础,同时考虑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与披露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既包括审计程序的目的(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类型(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或分析程序),也包括进一步审计的时间(指审计对象的发生时点或期间)和范围(指实施某项审计程序的数量及样本)。如果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认为预期控制运行是有效的,就必须执行控制测试以支持该评估结果。另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基础,考虑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

注册会计师决定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需要执行控制测试,其目的是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和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再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当注册会计师认为风险评估程序所识别的风险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风险,或是仅通过实质性程序不能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针对此类风险设计实施控制测试。同时,新准则又强调注册会计师应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即使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说明预期内部控制较好,也必须执行控制测试,以支持该评估结果。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要进行控制测试。

无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都要对各类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及列表与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注册会计师通过实质性测试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降低检查风险至可接受水平。按照基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并考虑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来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检查风险取决于实质性测试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j].会计研究,2006(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挫折教育范例(3篇)

    - 阅0

    挫折教育范文关键词:挫折;教育;认识【中图分类号】G420人生经历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每个人来说挫折感是人一生中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挫折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往往会使.....

    挫折作文范例(3篇)

    - 阅0

    挫折作文范文篇1纵古观今,那一位名人不是在受挫折后才成功的呢?屈原的人生跌宕起伏。想当年,辅怀王,议国是,出号令,应诸侯,一帆风顺,前途光明。却不料楚王“信谗言而齑怒”,将他贬黜.....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