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前景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2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2

【关键词】智能发电站;发展前景;关键技术;电网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智能变电站负责电网运行数据、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任务,并支撑电网智能调节和实时调控等,实现了变电站与电源、调度、用户、相邻变电站之间的联系互动。智能变电站不仅给未来智能电网实现自愈高效等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给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数据分析基础。

1.智能变电站的特征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是二次设备的统称,是指智能组件和一次设备的有机结合,包括状态监控装置、测控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等,这些智能组件对设备起到传输、分配电能的作用,还可以实现测量、计量、控制、保护、和检测等功能;二是智能高级应用。虽然传统变电站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是对于调度机构来说还是相对被动的,而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与调度机构的互动。因为智能组件采集的数据是全景式的,信息量巨大,所以必须通过变电站自动化高级应用模块和信息一体化平台对数据挖掘、分析,来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报警和事故综合分析决策等。

2.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及问题

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已经渗透到发电、用电、变电、输电、配电、调度、通信信息等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2013-2017年中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指出,2011年以后所有新建的变电站必须按照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建设,并且重点对枢纽及中心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

2.1基本发展方向

智能变电站不仅给未来智能电网实现自语高效等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给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数据分析基础。根据以往的经验,从利润改善的角度出发,有三个方向可在将来持续发展:一、对变电站总体成本的控制和资产分析,包括检测和维护,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二、传统自动化电气的数据网络化和功能集成,使设备数量减少,从而实现硬件投入和维护的减少;三、推行标准方案。从电网公司角度,这标志着运作思维模式和项目关键模式的重大转变。从供应商角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2.2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2.2.1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现

因为历史及技术原因,智能变电站的在一次设备智能化上的发展缓慢,目前仅仅通过一次设备和智能操作箱来实现网络化的接入和操控,并没有达到一次设备智能化的要求。主要因为对变压器和断路器等一次设备监控信息用的不好,所以导致一次设备智能化发展缓慢。或许传感器及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对一次设备智能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2.2通信网络可靠性、安全性的需求

目前,对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可靠性、安全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通信网路缺少实时化的控制、监控等评估的手段。智能变电站开通对等通信模式,采用标准的、开放的网络技术,安全性大大降低。在与其他网络互换的过程中,就会有被恶意侵入与攻击的危险。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整个系统进行安全防护,以防止由于设备损坏造成的系统破坏及恶意侵入,确保数据安全。

2.2.3检测和评估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保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可靠、安全,并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需要根据C61850标准对产品和设备加强监测,同时也需要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对相关产品、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保障,使电网建设可靠、安全。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的维护、运行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体系,对总体性能、系统集成、设备单元进行检测和评估。

3.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的技术不仅加强了电网内其他设备与变电站的信息交流共享,而且改变了电站的传统架构。分层分布的控制管理,不仅优化了站内资源,而且使变电站的运行变得安全、可靠。目前,变电站技术并不能安全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需要,阻碍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对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了解,以实现智能变电站功能集成化、信息数字化、检修状态化及结构紧凑化的发展需要。

3.1硬件的集成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硬件系统设计具有集成化、模型化、自动化等特点,实现了真正的针对功能的模型化设计,通过在智能设备内部对某些固定的逻辑处理过程进行固化,将原有的软件实现功能转变为硬件实现。这种设计解决了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实现了逻辑处理的可靠性、实时性与准确性,模块化的设计同时也为智能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供了方便。

3.2软件的构件技术

软件构件是指在不同粒度上对一组代码进行组合与封装,来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特定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接口。它是能够独立或与其他构件配合来协调工作的程序体。通过软件构件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灵活、弹性的控制软件系统,同时也可以实现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功能。良好的软件结构体系,可以使软件构件技术更加成熟。目前,在软件构件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构件接口、构件模型、构件粒度、构件获取、组装、管理与部署等问题。

3.3信息的存储技术

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和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为信息资源的动态扩展、共享、分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智能变电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扩展性。然而,信息采集量巨大给信息的实时传输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信息的就地存储成为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关键。非关键信息的就地存储为系统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依据,很大程度的减轻了传输网络负荷。虚拟化技术可将网络设备和变电站底层硬件虚拟成一个共享的资源库,就地存储信息可在库内按照分配调用。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1篇3

一、智慧旅游概念

目前,我国的智慧旅游建设处在前期探索阶段。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智慧旅游的建设,但学术界对智慧旅游的研究却不多见,对智慧旅游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科学的、标准的定义。

智慧旅游的主要功能一是为旅游者提供丰富而又及时的服务信息,智慧旅游能够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随着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形式的兴起,散客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散客的旅游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终端获得及时有效的旅游信息来安排个人的旅游行程。智慧旅游在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的同时,也能给旅游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二是为旅游相关行业提供运营平台,改善其运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交易平台上,商家将相关信息公布,旅游者会通过网络与商家进行在线咨询、网络预定、网络支付等从而方便交易方式,改善旅游行业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二、烟台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一)起步较晚,建设滞后

烟台市是首批入选“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名单的城市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进入首批试点名单的城市。与其他入选的城市相比,烟台市智慧旅游建设处于落后状态。目前,常州市、南京市、大连市、镇江市等城市早已完成智慧旅游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现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4年3月,烟台市旅游局申请启动编制《烟台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目前,烟台市智慧旅游总体规划与建设方案尚处于待编制阶段。虽然,烟台市已经打造了旅游资讯网和旅游政务网,但是相应的支撑体系和配套设施并不健全。因此,烟台市的智慧旅游建设相对滞后。

(二)免费移动网络覆盖不广泛

移动网络在智慧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主流的3G/4G移动网络以流量统计计费,资费较高,网速较慢,人们都希望在户外能够享用免费快速的WiFi网络。目前,烟台市免费WiFi网络覆盖面较窄,仅在机场和部分服务场所中有免费使用的网络,而在客流量更多的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景区景点等地方尚未覆盖免费的WiFi网络。同时,出租车、公交车上也没有移动WiFi热点。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势必会影响到智慧旅游的建设,使旅游者不能感觉到旅游的“智慧”所在。

(三)智慧景区数量少,智慧化水平低

烟台市的智慧景区为数不多,目前主要有蓬莱阁景区和长岛景区开始了智慧化建设。但是上述两个景区的建设方面只是在电子门票系统,智慧化水平较低。烟台市其他有名的景区景点如昆嵛山景区、南山景区、烟台山景区等还没有开始智慧景区的建设。

(四)旅游网站有待完善

烟台市旅游网站由烟台旅游资讯网、烟台旅游政务网、五彩烟台体验网三个板块组成。烟台旅游资讯网涵盖了烟台“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旅游信息,内容比较全面;旅游政务网主要是政府和旅游相关行业的信息;五彩烟台体验网主要是烟台市景区景点的集中展示。烟台市旅游网站总体上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缺少游客的即时体验和交流,没有与旅游者形成互动。游客没有渠道在此网站上分享自己的旅游感受,也没有实现游客与游客之间的即时交流。除此之外,烟台市旅游网站没有运用于手机上的客户端。

三、烟台市智慧旅游建设对策

(一)烟台市智慧旅游建设内容

1、建设智慧旅游信息中心

随着烟台市智慧旅游建设的逐步开展和升级,将会有众多的信息服务系统和服务渠道。为应对大量以及繁琐的旅游信息必须建立旅游信息中心。旅游信息中心主要职能是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处理,从而为智慧旅游综合平台的运行提供基础。通过建设信息采集系统,制定标准,建设全市物联网,通过高清摄像头、电子门禁、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及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对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游客、从业人员及设备、旅游资源及空间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以实现全市旅游信息的采集、交换和通信。对全市旅游信息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类旅游资源信息的来源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案。对旅游景区景点信息、公安住宿登记系统信息、城管数字城市信息、国土资源城市地理基础信息、运管部门车辆管理信息、民航航班实时信息、公共自行车存取点信息、道路交通实时信息、气象信息、医疗救援信息、文化体育服务设施以及民生服务等公共资源的信息进行整合。

以烟台旅游信息数据库,查询处理,云计算中心的智能建筑,由数据中心的大众旅游计算自动完成。服务端将自己的各类信息及时放在数据中心,无须再自己购买服务器和维护信息;使用终端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数据中心提取信息,需要服务时可以与服务端进行交换。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要素信息管理、咨询信息管理、服务单位信息管理、交通信息管理等方面,为各级旅游咨询点、12301旅游服务热线、县市区旅游局、全市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信息服务,条件成熟时可与全市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

2、建设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烟台市旅游门户网站,通过对烟台旅游政务网和旅游咨询网的提升,融入办公自动化、从业人员网络培训、行业诚信品牌管理、数据统计反馈、公共信息预警、旅游解说体验等功能。网站上的旅游信息要及时更新,确保游客获得最新讯息。

为适应游客移动性特点,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开发手持旅游终端。以已建成的“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终端为发展趋势,通过使用端软件平台,智慧旅游中的旅游信息以主动弹出的方式出现,能够使旅游者及时方便地获取“食、住、行、游、购、娱”全面的旅游信息。同时,配以网络地图,能够让旅游者知道这些旅游服务在什么地方可以得到。

3、建设智慧旅游营销平台

在营销平台上,集中各类旅游行业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信息。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景点门票价格和数量信息、各种交通方式的票价和数量信息、宾馆住宿价格和房间数量信息以及旅游纪念产品信息等。游客可以在营销平台上通过在线咨询、在线订购、在线支付自主完成旅游交易。同时,建设旅游营销平台也能够实现政府和旅游行业的宣传促销的需要,改善旅游企业的营销方式和管理模式,也能够减少旅游行业的运营成本。

4、建设智慧旅游管理平台

旅游行业管理平台主要针对烟台市各景区及配套设施单位、旅游从业单位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便捷通道以便各单位的运行管理,及时获取行业信息与通知,并能够与其他旅游平台互连互通。旅游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对从业人员管理、导游管理旅游企业级别认定管理等模块进行建设开发。在此平台上可建立智慧景区管理系统、导游从业人员管理系统、旅游企业运行情况检测系统。

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是加强新技术在景区的应用,不断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实现游客在景区内的电子导览导游、互动娱乐体验等功能。烟台市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景区中加大技术投入,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带给游客更新颖的游览体验。

导游从业人员的管理系统要求建立全市导游员个体信息电子档案,丰富导游的资格和等级考试、年审、培训、执业流动、供需调配、同业交流等业务信息,同时,实现对导游员的“即时监管”。

旅游企业的检测系统主要是针对的旅游接待的相关服务行业。实现对烟台市宾馆酒店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的监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维护烟台旅游形象。

5、建设旅游应急处理平台

整合交警、治安监控、交通、港航、景区等平台的监控系统,将公共场所内的实时画面、车船人流等动态信息显性地反应在该平台上,便于旅游管理部门准确直观地了解整体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集中设备,优化功能,完成旅游服务热线、旅游投诉处理和危机救援调度的功能。以目前烟台旅游咨询热线为基础,建设完善旅游服务热线,配置旅游呼叫中心坐席,基于GIS平台的信息数据应用系统的服务功能,利用现代通讯和呼叫系统,实现对旅游咨询、预订服务和投诉事件的24小时受理,具备服务跟踪、记录、用户回访、信息收集和、数据统计等功能。视频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旅游景区(点)、交通要道节点、游客集散地(火车站、机场)、酒店等的人、车流量情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动态预防、公共事件处理于一体的旅游指挥调度服务体系,强化处理旅游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城市旅游状况的顺畅。

6、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智慧旅游城市的依托仍然是城市本身。因此,在智慧旅游的建设中必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交通在城市基础设施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增加城市道路图像采集设备,实现对城市交通的全天候监控,及时获取交通状况,提供精确地导游服务。这对于游客尤其是自驾游游客的旅游出行有重要的作用。烟台市可以将道路设施变成信息提供的站点,例如,在路灯杆上加印二维码,只要用手机等终端设备扫描即可显示道路信息、地图和周边的服务行业信息,从而使旅游者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也使旅游者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网络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无线网络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中也非常重要。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需要覆盖更广、网速更快的无线网络的建设。烟台市应该加大无线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等地方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借鉴其他城市智慧旅游建设的经验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发展多种智慧便民措施,比如,智能城市旅游交通标识牌系统、智能公交亭、自助智能城市咨询亭等。

除了上述基础设施外,更要建设好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产业、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水利、等多个方面。

四、结语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研究

智能电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电力发展趋势。其优越性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好的缓解目前各个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紧张局面。电力设计处于电力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某种程度上能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促进电力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就成为人们研究与探讨的热点。

1智能电网概述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智能电网的定义、智能电网的特征以及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智能电网的定义。所谓智能电网就是指在物理电网的基础上,通过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测量技术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智能化供电网络。智能电网的目标与核心是将电网建设成为信息化、数字化、互动化和自动化的电网。

(2)智能电网的特征。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很多的特点与优势,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兼容、绿色、高效、优质、集成、交互以及协调等,所谓绿色是指智能电网所利用的均为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所谓交互就是指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双向交流与通信。

(3)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输配电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以及发电储能技术等几种,其中输配电技术又包括特高压输电技术和高温超导输电技术两种,前者可以实现远距离电力系统的连接,后者主要具有损耗小、污染少等特点与优势。智能调度技术是智能电网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调度等。发电储能技术贯穿于能源转化、传输和使用等几个环节,由于发电所使用的均为清洁能源,所以在提高供电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环境。

2智能电网的设计背景

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市场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归结起来,主要有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保证体系、多样化的交易主体以及全面信息化的智能交易平台等几个方面。首先,高效可靠的电能质量保证体系。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不同,它从发电、电网以及用户端等各个方面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为电能质量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保证。比如,在电厂方面,智能电网中的并网技术可以将绿色能源安全有效的接入电力系统,在用户方面,智能电网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来对电能质量所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消除;其次,多样化的交易主体。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双向互动通信得到较为充分的应用,这些都导致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发电商、电网运营商以及各种单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中间商、投资商等,还包括大量的普通电力用户以及各种能源微电网等。市场主体的增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强化电力市场竞争的力度,从而更好的推动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全面信息化的智能交易平台。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电力市场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与平台的支持,智能电网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为电力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技术保证。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等对系统中的中压和低压进行实时查看。除此之外,智能电网背景下,交易平台的智能化也能为电力市场的运行提供其所需的各项技术指标,以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

3智能电网的设计要点

3.1智能电网的可靠性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智能电网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一般的普通电网,在发生比较大的故障时,电网的正常运行就受到影响,智能电网就能弥补这一缺点,所以在设计中一定要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让电网的安全和可靠得到保证,还能防止电网的信息泄露,给电网企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2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

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也是电网可靠性的具体的一部分,所谓自我修复性,就是在发生故障时,只能电网可以对故障作出自我诊断,找出发生故障的位置。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可以对电路中的故障情况进行预测,把故障造成的损失降低。

3.3智能电网的兼容性

对于现代的电网的建设,我国的发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火力发电了,而是向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方向发展,而智能电网被大力推广。传统的电网在风力发电、核电等地区覆盖率低,电网的承受力很差,对电负荷的承受力小,只有一小部分电力能被利用,不仅可靠性低,也浪费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智能电网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兼容性,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提高智能电网对环境的承受力和兼容性,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3.4智能电网的互动性

智能电网的设计最主要的要求是满足实际应用,对电价实施有效的管理、让居民对电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提供质量更高的电。所以,智能电网的互动性要好,可以与现代电器等有很好的联系,更合理的对电能进行利用。

3.5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和环保,据数据表明,我国的智能电网每年送电可以节约到5~10%的电能,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智能电网的设计中也要有节能环保的意识,可以通过绿色材料的应用,采用合理的线路、总线设计,达到节能环保的原则。

4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具体电力设计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需要更好的推进电力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归结起来,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主要包括短路电流和设备的设计、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等几个方面。

(1)短路电流和设备的设计。从整体上来看,所有的电力设计都必须在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对新建变电站的设计补充规定的基础上来进行,比如,对于220kV屋外配电装置来说,通常采用的设计方式为双母线设计,并将管母线、断路器等进行中型布置;110kV屋外配电装置来说,与220kV屋外配电装置的设计基本相同,而对于35kV来说,所采用的设计方式为单母分段接线,对配电装置进行单列布置;

(2)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对于一台应用数据服务器来说,集成变电站的辅助控制系统需对主机进行在线监测,除此之外,还需对故障录波和网络分析系统进行一体化配置,对过程层交换机进行间隔配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设计的优化;

(3)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对于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来说,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处理与备份,尽量对主机配置2台以上的操作员工作站,而对于220kV、110kV电压等级的电压表则应进行单独配置。除此之外,在对终端进行设计与配置时,还必须遵循特定的要求与标准。

5结束语

在未来不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能源资源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要想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就必须在电力设计上多做努力。电力设计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在智能电网背景下,加强对电力设计的重视与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市场面临的机遇以及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成斌,姜涛,孔祥玉.智能电网下的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

[2]李玲,付生辉,张丽.浅谈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Ⅱ.神州,2012(35).

[3]刘卉.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5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电气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118-02

近年来,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进程不断推进,以智能化、自动化、节能高效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时代已经悄悄来临。智能电网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电网的发输变配等各个环节的技术革新,目前新建变电站中智能变电站占据了较大比重,基于此,有关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和数字化等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1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

在世界能源危机背景下,智能电网的概念应运而生。同传统的电网技术相比,智能电网以清洁、灵活、自愈为特征,具有显著的优点,成为近年来世界电网发展的主流方向。

智能电网六大支撑技术包括:灵活的网络拓扑技术、实时通信技术、先进的传感与测量技术、智能化继电保护、发达的故障诊断技术、科学的运行决策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应用恰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集中体现,在信息的采集、通信、传递和输出的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以保护智能化、通信网络化、协议统一化、管理自动化为特征,如图1所示。

2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探讨

我国的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历了电磁式、晶体管型、集成电路等发展阶段后,微机保护开始占据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主流,近年来逐渐成熟的智能化保护更是成为智能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热门。

2.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首先推动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首先是变压器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在线监测的自动化,包括:对变压器油的色谱实时监测、套管绝缘的实时监测、变压器油等的实时监测,通过对变压器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变压器的智能化。

此外,包括互感器、开关、断路器在内的一次设备普遍实现了智能化,包括各类测量表计、PMU、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在内的电气设备智能化,通过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实现一次设备的状态可视化和功能一体化,从而完成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实现站内一次设备的整体可控制和自动化,近年来逐渐向着集成式一次设备方向发展和演变,将数字化测量、智能化控制和状态监测集成于一体。

同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也给光电互感器技术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各类新型的光学数字式互感器进入变电站,成为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光电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有源光电互感器迅速发展,通过光纤传输节省了大量的电缆,模拟量的A/D转换直接在互感器内部进行,降低了敷设工作的压力,节省了投资成本,普通互感器与光学互感器的对比,如图2所示。

2.2二次设备的智能化

2.2.1智能化保护

智能化保护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通过光学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采集一次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并经过合并单元对数据进行数据的汇总,通过多路采集器来将模拟量进行汇总并上送,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电力电缆,达到了变电站一次与二次系统的隔离,提升了模拟量的测试精度。变电站内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通过IEC61850-9-2协议进行通信,将各类信息上送到智能化保护,在保护中完成逻辑的运算,随着近年来DSP和单片机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保护在计算速度、指令周期、运算效率等方面的性能不断提升,保护输出的GOOSE跳闸指令能够实时下发,控制断路器的跳合闸。

2.2.2电力系统广域保护

电力系统广域保护也是近年来电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为电网后备保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继电保护必须依靠系统的单端电气量或双端电气量,而电力系统广域保护则立足于广域电气量的采集,将各区域电网视为一体,实时采集广域量,并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高速数据运算,来实现保护逻辑的判断,最终动作于告警和跳闸。

目前,广域保护包括集中式、IED分布式、集中和分布式相配合这三种模式,与传统保护相比,广域保护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负荷工况和系统运行方式、保护功能的实现对定值整定的依赖程度低、提升了系统躲过负荷限制的能力。

同时,由于广域保护需要采集众多的电网内部广域数据,因此需要的信息交互延时较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动作速度,因此,可以作为后备保护应用于电网。

2.3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电力系统逐渐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小波理论等新型技术获得推广应用,继电保护技术逐步向着保护、控制、测量、通信集成的方向发展。

在此推动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仅能够存储更大容量的故障信息,还能有更快的数据处理功能和更大的存放空间,保护的通信能力更强,能够更加智能化的与其它的保护和控制设备通讯,实现全网数据与信息的资源共享。

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例,电力系统内部存在很多非线性元件,包括电容、电感、电力电子元件等,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能够克服传统保护方法的特点,很好的解决包括配电箱线损较高、电网动态分析等非线性难题。

2.4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智能变电站能够通过调控一体和运维一体化实现无人值守,无人值守变电站需要配备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通过统一设计、统一集中控制、统一进行生产和调试,来达到对分散数据的采集和集中管控,同时在变电站内,能够实时查阅各交直流电源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并同步修改系统的参数、运行方式,发出相应的遥控开关命令,从而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交直流电源的状态检修和智能化管理,降低日常巡视、管理、维护的工作量。

3结语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的浪潮,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辅助电源等在内的电气设备逐步自动化和智能化,电网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之中,电网技术的发展也将更加的多元化、多维度、高精度,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探索,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持续向好,电气自动化程度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探讨[J].江苏电机工程,2010,(2).

[2]熊小伏,陈星田,夏莹,等.面向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重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7).

[3]邵宝珠,王优胤,宋丹.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J].东北电力技术,2010,(2).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6

韩国:三步跨入“智能时代”

2009年9月,韩国绿色增长总统委员会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确立了智能电网在韩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其智能电网发展路线分为三个阶段,目标是在2030年全面完成韩国智能电网建设,实现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第一阶段(2009~2012年),完成智能电网初期建设,确立韩国智能电网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第二阶段(2013~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智能电网,重点实现用电环节的智能化。第三阶段(2022~2030年),全面完成智能电网建设,实现整个电网的智能化。

美国:复合式智能电网

由美国能源部输配电办公室出版了GRID2030,明确提出了未来的愿景。到2030年,美国的电力网将提高现有系统的可靠性、电能质量、安全性,将提高电力传输和电力市场的效率。它通过发电厂和用电设备任意两点的电力流和信息双向联通,实现对每个用户和节点的自动监视和控制。超导技术将使电力远距离无损传输成为可能,新导体材料将使电力线传输能力增加二到三倍,高级储能技术和需求侧管理可以消除调峰问题,由于停电和电能质量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将降到极小,在满足用户日常电力需要的同时极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英国:低碳经济是目标

2003年英国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未来英国的智能电网将是具有高可靠性和质量的电网,接入低碳或无碳发电设备,利用需求侧管理技术,通过税收和新产品鼓励用户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让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在碳排放和成本最优点,提高整个电网的可视性。有报告显示,英国智能电网投资将受益于碳减排目标和绿色经济发展,例如电动汽车。该报告建议,智能电网将为英国创造1万多就业机会。

德国:2030年新能源完全入网

《2022年能源政策路线图》提出了德国智能电网2022年和2030年的远景。到2022年,随着新的电厂和海上风场的建立,电力供应更加向德国的东部和北部转移。整个德国电网将得到整体提高,电网能够接受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节能电厂。北海的海上风场通过高压直流线路与周边国家相连。智能电网通过需求侧响应管理可以容纳柔性潮流。到2030年,智能的欧洲电网将全部消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通过欧洲新型高压直流线路,北非的太阳能发电将可以输送到欧洲,智能电网可以在发电和使用侧都实现节能。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7

关键词: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感知;IPA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46-04

一、引言

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使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的整合、分析与开发,并服务于公众、企业及政府的面向未来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产业形态。南京作为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的试点,并且在《“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南京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智慧旅游示范景区,但就目前而言,在智慧旅游的游客感知领域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即从游客感知角度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服务进行全面调研,并构建了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感知评价体系,分析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服务的期望值及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剖析影响游客使用智慧旅游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升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二、理论依据

(一)期望差异理论

期望差异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Oliver于1980年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以消费者游前期望值与游后满意度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消费者满意的程度将成为再次购买或再次使用该产品的参考。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某样产品前,就已经形成了对这项产品的预期期望值,同时在购买或使用该产品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将实际感受与预期期望值相比较,从而产生一个差异值。当感知质量大于期望值时则为满意,且可能产生再次消费的意愿。若感知质量小于期望值则为不满意,且不会产生再次购买的意愿。其理论模型及解释如图1:

(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是著名营销家克・格罗鲁斯于1982年提出的,他构建了一个衡量期望值―满意度的模型。在模型中,他将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感知质量作为衡量服务好坏的标准,并将消费者的前期期望值与后期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价,如果实际感受大于等于前期期望,那么感知质量就是好的,如果实际感受小于前期期望,那么说明顾客的感知质量略差。该模型很好证明了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来源于消费者的实际感知。

由此可以推论,游客的实际感知就是衡量景区服务质量最主要的标准。文章对游客的前期期望和后期实际感受进行了赋值,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景区进行问卷发放,回收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产品游客满意度的高低。

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一)测评指标的构建

对于影响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满意度的指标选取,要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服务满意度的高低。因此,指标构建遵循了全面性、代表性、客观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做到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归纳出影响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高低的因素,并从中选取能够反映游客满意度的代表因素,从而使研究更加准确、深入。

(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相关文献总结,智慧旅游的应用包括四大方面,分别是: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以这四大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其下的20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智慧设施:智慧设施作为景区智慧化建设中的基础硬件设施,是游客能够直接触碰到的存在,也是游客感知内容中最基础的部分。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在硬件方面配备有公用电话网络(数量、范围)、物联网技术、设备(LED显示屏、激光扫描器等)、信息触摸屏查询设施、公共广播系统、安全呼救电子系统、安全、防盗电子系统、室内环境监控、播报系统(如温度、湿度、光线强度播报等)。

2.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是景区智慧化中的软件建设,智慧服务与智慧设施是配套使用的,游客能够通过使用来感知景区的服务质量。考察发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景区的智慧化服务包括无线网服务、景区自助导游系统(景区导览图、自助导游讲解等功能)、无障碍通道服务、景区交通服务、酒店智能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智能餐饮、购物服务。

3.智慧管理:智慧管理相较于智慧设施和智慧服务,更贴近于景区智慧建设的核心,是景区正常运营的关键。在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考察过程中发现,景区直观可视的管理系统有电子订票、客流量监控系统、游客意见及投诉反馈系统。

4.智慧营销:智慧营销可以很好地捕捉消费者的动态,从游客需求出发,使景区能及时更新产品与服务,从而提高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考察中发现,游客可直观感受到的营销方式有门户网站、客户端软件(如美丽牛首App)、旅游一卡通(结合交通、票务、酒店、餐饮)等。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

四、问卷设计及IPA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其中包括游客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参观目的五个选项。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根据表1“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中的20项指标,设计了20道题目,从游客的“游前期望”和“实际感受”两个方面对20项指标进行打分。打分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对游客游前期望程度和游后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打分,共分为五个等级,即“1、2、3、4、5”,其含义分别为“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和“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游客在现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情况独立进行打分。

2016年1月和3月,研究团队共分两次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对问卷进行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有效问卷160份,问卷回收率为98.5%,有效率为81.2%。

(二)游客期望值―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根据顾客期望值差异理论,游客满意度可以根据游客游前期望值与游后实际感受的差异性的大小来评判(指标1为该指标的期望值项,指标2为该指标的满意度项)。若实际感受大于期望值则游客感到满意,即指标合格,应继续保持;若实际感受小于期望值则游客不满意,即指标不合格,需进行改进。表2通过计算每个指标的期望均值与满意均值,将游客对每个指标的前期望值与后期满意度进行配对分析,分析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20个指标的期望值与满意度的差异性大小。分析结果如下:

通过表2可以看出,各项指标的期望均值均大于3.5,说明游客对各项指标的重视度度均较高。其中客流量监控、游客意见反馈及投诉处理系统、景区旅游交通、安全呼救电子系统、旅游一卡通、公共广播等方面的期望均值相较于其他指标略高,均高于4.0。

在满意度方面,全部指标的满意度均值为3.71,表明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其中公共电话覆盖、无线网覆盖、旅游一卡通等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均低于3.5。游客意见反馈及投诉处理系统、客流量监控、在线无障碍通道申请系统、景区交通系统、景区自助导游系统等相对较高,均大于或等于4.0。

(三)IPA分析

IPA分析即重要性―绩效分析,由Martilla和James于1977年提出,其基本思想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源于顾客对这种产品或服务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各属性绩效表现的评价。下面以满意度为纵轴、重要性为横轴建立一个坐标系,如图2:

文章以构成和影响游客期望值与满意度的20个指标为基础,根据其在IPA四象限图中的位置进行分析。重要性是游客对影响指标的期望程度,满意度是游客对影响指标的满意程度。文章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画出散点图,以重要性为横轴,以满意度为纵轴,划分四个象限如图3。

根据图3中各项指标在象限内的分布,总结归纳出表3“重要性―满意度评价状况表”如下:

表3显示了游客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与满意度的评价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优势项目

A象限区即优势区,主要表现为高重要性――高满意度。该象限共有十个指标,分别是景区旅游交通、景区自助导游系统、顾客意见反馈及投诉处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客流量监控、在线无障碍通道申请系统、信息触摸屏查询设施、电子门票、安全呼救电子系统、安全防盗电子系统。根据IPA原理,游客认为该象限内的指标较重要且对其感到满意。再根据表3可以看出,以上十个指标均获得了游客较高的认可,其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景区应该继续保持。

2.一般项目

B象限区即供给过度区,主要表现为低重要性――高满意度。该象限共有两个指标,室内环境监控播报系统和门户网站。根据表3可以看出,以上两个指标的游客期望值并不高,但游客体验满意度较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以上两个指标应保持良好的势头,争取成为景区的优势项目。

3.低优先改进项目

C象限即优先顺序较低区,主要表现为低重要性――低满意度。此象限内共有六个指标,分别是酒店智能化、医疗卫生服务、智慧餐饮与购物、公用电话网络覆盖、物联网技术设备和客户端软件。该象限指标的游客期望值和满意度均较低。虽然游客对这一象限内的指标并不重视,但景区为了提高游客满意度,应该尽可能采取措施使它们向B象限转化,由低满意度转化为高满意度。

4.重点改进项目

D象限即加强改善重点区,主要表现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此象限包含三个指标,分别是无线网覆盖、安全防盗电子系统和旅游一卡通。游客对此象限内指标的期望值较高,但满意度较低,因此此象限内的指标应得到较高的重视。景区应从游客角度出发,迎合其喜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使之转化为优势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优质指标。

五、结论与建议

(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在申请国家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其中智慧化配套设施应为重点。但在考察中发现,景区标记出的医疗站点仅有一个,在东游客中心。若游客出现突发状况,医护人员来不及支援,那么景区将承担巨大的责任,景区的信誉及形象也将受损。因此在智慧景区的建设中,电子医疗卫生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2.网上商店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在网上就能实现购买和支付的方式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是智慧化景区建设中应具备的。但在对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这种线上购买支付系统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在线纪念品稀缺。通过考察发现,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网上纪念品商店商品品种稀少,特色不明显,创新度不够,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高。这样不仅与游客的需求背道而驰,而且使景区缺失了一项营收渠道。

3.智慧化设施较零散

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分布位置过于孤立,二是内容过于零散。一些智慧化设施和景区其他的传统设施没有相互融合,分布位置相对孤立,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参观过程中,显得较突兀。智慧化项目与传统项目之间缺乏系统、完整的规划,整个建设项目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

4.尚未实现酒店智能化

目前景区已知在建设中的住宿设施有两个,五星级Alila酒店及世凹桃源。“住”是旅游六要素之一,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根据调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从去年营业起,尚未向游提供智能化的酒店服务,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建设中,应当加快酒店智能化建设。

5.无线网覆盖不全面、信号差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作为智慧化水平较高的景区,其无线网覆盖率虽然较高,但不全面。位于景区西部的景点处大多搜索不到无线信号,且作为景区核心景点的佛顶宫内部无线信号微弱。景区建设无线网就是为了使游客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网络,从而达到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目的,因此景区应当加快完善无线网络建设。

(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景区建设优化建议

1.完善电子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医疗卫生作为景区智慧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建设需得到重视。建设景区电子医疗呼叫系统,能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病人的位置及情况,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远程指导,可根据情况适当多设立医疗站点;设置景区医疗专用通道,方便救护车及医护人员进出;完善电子医疗设备。

2.完善网上支付系统

建设好景区特色的线上纪念品商店,对于传播景区文化和提高其知名度,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要加强网络商店的规范建设,丰富网上纪念商品的品种,附上细致的纪念品图片,并有相关文字介绍,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方式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商品进行广泛宣传和促销,从而促进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化建设的发展。

3.系统建设智慧化项目

首先,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要将智慧化项目与传统的项目互相融合,传统项目实现由传统向智慧化过度。其次,景区要建立完整、系统的规划方案,加大智慧化项目在内容与分布位置上的融合程度。

4.加快建设智能化酒店服务

酒店的智能化建设应用除了应具备实用性外,还要具备一定先进性和超前性,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Alila酒店作为五星级高档酒店更应如此。例如,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设通信网络系统、完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健全酒店安全防范系统、设置酒店一卡通系统、安装电子门锁系统、完善多媒体会议系统等。酒店智能化的应用能够使酒店的效益和效率大幅提升,酒店方只有坚持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保持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5.完善景区无线网建设

景区内部的无线网覆盖建设能够加强景区智慧化建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科技设备,招聘优秀的网络优化人员,提高企业内部网络质量,建设安全灵活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吉嫱.常熟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黄谦,谢蒙等.体育消费的消费者满意度研究――基于中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270-273.

[3]韩海潮.电信企业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06.

[4]赵静静.长白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

[5]黄羊山,刘文娜,李修福等.智慧旅游――面向游客的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7.

[6]王晓丹,史岩,张小栓等.基于期望差异理论的山东省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27-29.

[7]陈佳辉.基于旅游体验的城市湿地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2.

[8]王杭.五星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09):101-104.

作者简介:

万莹,女,江苏镇江人,南京三江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生;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8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调度;管理工作

0.引言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大量间歇式、随机性的光伏接入电网与风电接入电网被实践应用到了智能电网大环境当中,电网的运行方式与调度管理工作逐渐成为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进行探究与分析,为我国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合理性参考。

1.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需求分析

影响智能电网故障的位置、概率、形态等因素具体包括电网运行的设备健康状态、外部自然环境、设计参数以及设备的地理位置等,通过对这几类基础信息进行确认,能够更好地提升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科学性,有效降低电网出现故障情况的几率[1]。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电网故障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讨论与记录,例如,在具体案例情况的调度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对规划基础信息的采集范围进行完善与确定,在具体区域环境电网故障情况的调度管理工作中,应结合电网设备的地理位置与设计参数,在确定电网运行故障情况后,使用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手段来进行工程调度与管理。

在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电网故障概率的在线评估、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在线评估以及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在线控制辅助决策,这三点是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能够显著的提升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2]。电网故障概率的在线评估具体指的是对异常电网运行情况和设备的运行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准确判定电网故障概率的途径、特点以及概率模型,并为之后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在线评估是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的一种应用效果显著的评估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结合在线评估的智能电网故障概率信息,为智能电网运行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条件[3]。

2.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的电网调度管理技术实施基础

(1)气象监测

在我国当下的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部门在开展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气象监测方面的工作内容,通过在实践管理工作中以气象部门等单位的数据源作为基础,结合区域环境内电力自动气象站的实际情况,有效提高电力部门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中的气象监测质量。在气象检测的实践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向电网单位及时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具体包括天气现象、气压、风向、湿度、风速、降水量等,其中工作人员在对风速、风向、湿度以及降水量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应按照特定的周期进行采集,逐时次地对区域环境的气象情况反映给电网调度管理部门,为智能电网的调度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2)雷电监测

雷电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雷电定位、雷电统计分析、雷电监测,这些工作内容能够有效地为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实施基础,并且进一步提升电网设备的防雷性能。电网雷击活动告警能够有效地分析出电网线路周围的雷电活动情况,并且计算出电网线路的雷击风险级别,为电网调度管理部门提供当前雷电活动的区域范围及名称。在雷电监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获取到电网线路区域环境内的雷电数据,其中具体包括雷电流峰值、极性、位置以及时间,通过对电力线路范围内雷电的回击次数、线路跳闸情况以及电压等级情况进行记录与管理,以此提升电网调度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分析决策支持

分析决策支持具体包括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在线评估基础以及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在线控制辅助决策的基础。在我国当下的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自身运行安全风险的控制与调度,在对电网线路与使用设备进行安全风险检测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分析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程度,通过数据资料的比对与研究,准确查明安全稳定隐患的位置,并且给予相应的预警防范。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在线安全稳定分析来实现对电网故障隐患情况的预警与调度,从安全稳定水平降低的角度来有效控制电网线路与使用设备的管理工作。

3.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3.1电网故障概率在线评估

电网故障概率在线评估是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的一种电网调度管理优化措施,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为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和风险在线控制辅助决策提供必要的概率信息,对电网运行真实情况进行有效说明,有效探究电网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因素,为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在实施电网故障概率在线评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自然灾害情况进行准确说明,进一步降低自然灾害可能对电网设备造成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拓展信息采集的范围,工作人员应该逐步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固有的管理与调度工作基础上添加全新的理论依据,使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先进评估模式能够被实践应用到工作当中,进而有效确定电网故障概率在线评估的相关因素。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应用在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中的定位,如图3.1所示。

图3.1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应用在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中的定位

3.2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

安全风险的在线评估是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当中的优化创新工作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基于当前电网运行的方式,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准确分析预想故障情况的原因,将预想故障情况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后果进行明确分析,结合电网线路及设备预想故障概率信息,对风险值超过不可接受的情况进行准确预警。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评估,是技术人员在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对电网线路及使用设备进行准确预警与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反应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稳态数据、二次系统运行的信息、动作逻辑模型、电网运行的动态参数以及安全稳定考核标准等情况进行在线评估与记录,根据这些数据资料进一步提升电网线路及使用设备的调度与管理工作质量。

3.3电网调度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针对我国传统电力行业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进行分析,在电网调度与管理的实践工作环节,风险问题的检测与控制是电网安全性的主要保障因素,而电网线路及使用设备的管理与调度工作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网项目建设的可靠性。前者的工作方向是风险降低的最大化,而后者的工作方向是电网线路设备安全稳定性的最大化,因此,相关管理部门理应在传统电网调度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制度优化项目,通过提出基于智能电网大背景视角下的安全稳定预防控制体系,使电网调度与管理工作能够在智能化的处理模式下得到提升与强化,有效降低风险问题情况发生的概率。

4.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调度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我国电网调度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在我国今后的电力行业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秦山,刘华伟,鲍颜红,等.基于静态和暂态安全稳定模式的大电网在线预防控制方法[J].河南商州科技学院院报,2013,12(09):23-24.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智能电网建设;智能变电站;营销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面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集成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同时依靠对先进设备、先进决策系统、系统自愈功能等的应用来对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用户和节点等进行实时监控和事故恢复,并保证电流和信息流的双向流动,进而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县级智能电网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新能源方式逐渐扩展到县、镇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县级电网升级改造的主要发展方向,这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能电网具有坚强性、自愈性、安全性、交互性、协调性、兼容性、集成性、高效性、经济性等特征,通过建设智能电网,能够大大提升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的能力,实现电能远距离、高质量、大规模的传输,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着的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对于县级智能电网建设,首先能够满足地区、农村居民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有利于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农村逐渐向城镇过渡,在此过程中,县级电网直接支持着农村的发展,县级电网智能化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实现新能源的整合,有利于城镇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比如中小城镇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便捷的基础设施,还需要有产业聚集能力,能源供给布局面临着严峻形势,而智能电网则能够满足上述条件,能够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智能电网应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能使电网网架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并实现电网的全面监控、灵活控制和优化运行,与此同时,将其他应用系统与电网互联使电网具备保电管理、事故恢复、事故紧急处理等功能,电网架更坚强,这有利于提升县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2.信息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2.1智能变电站建设

目前,县级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但是系统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综合利用效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电气设备智能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待提升。加强智能变电站建设则能够实现电网运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和信息的实时共享,支撑电网实时控制和智能调节。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对于信息的传递采用的是光纤网络,大大简化了二次回路;用光电子互感器代替传统互感器,有效解决了传统互感器铁芯带来的各种问题;智能变电站中应用了一次智能设备,这种设备的维护更方便,提供的监测信息也更丰富,有利于状态检修工作的全面展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模型的应用实现了各种设备的互联和信息共享。县级变电站未来发展方向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和调试等方面进行总结,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造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

2.2配网自动化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配网自动化水平决定着电网智能水平。县级电网自动化覆盖范围较小,实用水平较低,一些配网自动化设备甚至处于闲置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问题、配电网络结构问题、配网信息化程度问题和日常运行维护检修问题引起的,我们应当积极吸收成功经验,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大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力度。在建设过程中,注意自动化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充分考虑一次电网条件,可优先在配电网络结构较为健全、未来网络变动较小的地区试行;对于配网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功能定位,必须考虑其生命周期,考虑设备在全部生命周期内所需要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保证设备性能在全部寿命周期内得到最佳发挥。

2.3智能调度中心建设

由于县级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县级供电公司的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单一的监视功能,监视的主要对象是开关,受到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闸刀、二次系统都尚未列入控制范围。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信息传输的进一步完善,能够实现对各种数据的快速、高质的采集,这就为调度EMS系统的深化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配网自动化建设也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了进一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应当在调度EMS系统的基础上加大对新型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断提升调度中心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2.4营销系统建设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近年来,县级供电企业的营销模式逐渐向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转变,统一开发了信息化营销管理系统,创建了95598服务热线平台,优质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着的信息时代,供电企业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双向互动服务内涵,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和电能计量装置、采集终端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电网、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从而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结语

总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信息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县级智能电网建设是我国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重要任务,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贯彻落实节能降耗目标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10

2014年,广电网络的整体收入仅为800亿元,已经被三大电信运营商甩出几条街,能否成为和电信运营商比肩的“第四大运营商”,似乎渺茫。与此同时,OTT继续入侵广电,2014年OTT机顶盒出货量达到2400万台,2013年观看网络视频的终端销售量合计6.25亿台,而同年DVB机顶盒出货数量仅为2600万,OTT和网络视频严重分流传统电视用户,导致传统电视开机率进一步降低。

这一切将广电推到了悬崖的边缘,再不转型,或许广电真的老了。

“最近我经常想,有线电视行业到底能生存多少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建杰说,“如果我们把有线电视行业的年限定为60年,现在这个行业差不多正好是40岁,什么事儿都差不多该想明白了。”言下之意,就是广电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如何转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聂辰席给出的答案是“把加快构建智慧广电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景春的答案则更直接:“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发展证明全程全网、互联互通是信息网络的本质要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势在必行。”

网络整合势在必行

对于成立一个部级的网络公司,很多地方有线运营商其实是不欢喜的,他们害怕国网会抢夺他们辛苦多年建立起来的“城堡”。

CCBN主题报告会上,面对台下的31个省的地方有线运营商的负责人,赵景春首先表明了国网的态度,不会做抢食者,打消地方有线运营商的疑虑,以期加速网络整合进程。

赵景春说,国网公司不是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的一个新增者,一个边际者,不是来搞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产权竞争,也不是通过低成本、差异化来搞分切现有市场蛋糕的产品竞争。

“总之,我们决不搞此长彼消的零和游戏,而是开辟属于有线电视网络企业的蓝海市场,求得非零和的多赢共赢。”赵景春说。

之后,赵景春多次用到比喻来游说地方有线运营商:“由于地域上分散运营,有线电视网络有总量缺体量,各自为营,难以享受规模经济的红利,也有体制上的分割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有系统、缺统筹,正如一筐土豆难以享受协同之力、结构之效、系统之和的红利。”

究竟赵景春能否打动地方有线运营商的心?在CCBN现场,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地方的工作人员,答案不尽相同。一些弱势的地方有线运营商希望依附在国网这棵大树上,实现新的突破。而一些发展比较好的运营商则担心机构臃肿庞大带来的弊病,反而影响业务发展。

不管网络整合之路究竟以什么方式进行,设备商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拿出更加贴合广电运营商网络建设需求的解决方案。

2015年,国网要着力推动网络的双向化改造以及国家骨干网的智能优化、城域网的扩网升级,使有线网络向双向、智能、泛在、安全的宽带网络发展。

双向改造方面,华为推出了第二代小C,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于第一代C-DOCSIS,第二代小C将带宽速率提升到1.5GHz,使得每个用户能够获得等同于FTTH的入户带宽,思科也推出了新一代的C-DOCSIS解决方案,并表示即将推出符合DOCSIS3.0标准的方案。Intel也带来了丰富的C-DOCSIS芯片解决方案。

中兴和烽火通信则带来了更为激进的FTTH解决方案,认为广电不要再聚焦同轴光纤,而是大胆选择FTTH。“一些领先的地方有线运营商可以考虑直接部署FTTH。”烽火通信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在承载网和骨干网方面,华为和中兴也带来了解决方案,其中不乏SDN、400GOTN、NFV等新鲜技术元素。

“有线电视网络是继续分散运营还是整而合之?何谓正确选择?我想理由可以多种多样,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规律。”赵景春反反复复强调,有线网络整合势在必行。

加速向云平台迁移

当前,不少广电运营商已经加速向全媒体运营商转型,而这对传统广电烟囱式的封闭架构提出了挑战,也对广电运营商传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引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采、编、播、存、用”的智能化生产,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向全媒体转型已经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电视台和内容提供商的共识。

聂辰席表示:“打造智慧广电,要实现平台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充分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真正做到用户为王、内容为王。”

事实上,媒体云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出现,而且不少广电系厂商都推出了媒体云解决方案,但由于有线运营商和电视台转型需求并不迫切,而且云计算技术并不成熟、安全性还有待改善,媒体云只停在概念阶段,鲜少在广电有实际应用案例。

不过,如今有线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已不同从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主任杜百川认为,2015年,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将全面转向云平台架构。

他说:“不管是什么广电新技术,都必须考虑将来云架构下的广播电视制作和分发。电视台制作,网络卫星传输,地面、卫星、有线分发的传统架构正在发生改变。全国范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集成分发消费服务云架构,可以将节目制作、节目分发和服务、节目服务消费集中在一个平台上。”

在CCBN2015之上,涌现了多种多样的媒体云解决方案,华为带来了业务定义的全媒体云解决方案,新奥特则联手阿里云、华通云数据打造了全媒体云平台――ONAIR,另外还有永新视博、数码视讯等传统广电系厂商都展出了媒体云解决方案。

“互联网+”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OTT机顶盒出货量达到1380万台,2014年OTT机顶盒出货量达到2400万台,出货量不断上升,OTT对广电的入侵日益凶猛。面对OTT的迅猛来袭,广电不再是一味打压和封锁,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欢迎OTT的到来。

2014年,DVB+OTT落地应用推进工作组成立,开启了广电DVB+OTT元年;由广电主导的TVOS系统正式,打破了传统封闭落后的有线电视加密技术体系;多地广电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家开展多维合作,代表着传统有线运营商开始从运营模式上谋求转变。

在CCBN2015智能终端与OTT论坛上,搜狐家庭娱乐事业部总经理肖轶表示,在用户越来越被其他终端分流的趋势下,只有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广电运营商才能重新让用户回归大屏。

数码视讯推出的融合DVB与OTT的视频平台方案已经在广东省网、内蒙古省网、天津泰达以及甘肃敦煌等地方有线运营商落地。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篇11

关键词:ZigBee,智能家居,前景展望

0引言

智能家居,又称为智能住宅(SMARTHOME),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和个人开展了对智能家居的研究,并有各类相关产品问世。

传统的智能家居更多的是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组建,比如常见的Ethernet、CEBus、X-10等,其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是X-10,主要是因为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用户可自行装设的特点。,前景展望。CEBus的性能虽然高于X-10,但是由于售价较高而难以得到普及。Ethernet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用于家庭自动化控制则会受到电缆布线的限制。而日益兴起的无线技术能否在智能家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呢?

和采用有线网络的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相比较,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安装布置的灵活性、低廉的安装费用和在智能家居系统进行重新布置时的可移动性。尽管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无线局域网技术和蓝牙技术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相对还是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没有一项标准化的,获得各厂商一致认可的无线通信技术适合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而且现有的一些针对智能家居领域无线通信产品的价格偏高,导致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停滞不前。随着近年来人类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无线通信、数字电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发展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短通信距离的多功能传感器成为可能。近年来所涌现出来的一项新的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技术将改变这种状况。ZigBee技术产品以其低成本、低功耗、低传输速率、优秀的组网能力,被广泛认为将在未来的几年中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1ZigBee技术介绍

ZigBee技术是建立在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5.4基础上的无线通信协议,它是一个短距离、低功耗协议,特别适合设计应用在小型的建筑物自动化设备中,比如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灯光控制设备、环境传感器等。

2000年的12月,IEEE成立了IEEE802.15.4工作组,致力于开发一种可应用在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上的,低成本、低功耗的低速率无线连接技术。2001年8月,美国霍尼韦尔等公司发起成立了ZigBee联盟,他们提出的ZigBee技术被确认为IEEE802.15.4标准。2002年,摩托罗拉、飞利浦和三菱等企业加盟ZigBee联盟,06年中国的华为公司也加入了该联盟。现联盟内有180多个成员企业,包括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产品商。2003年,IEEE802.15.4标准获得通过,并在2004年12月推出了ZigBee技术规范1.0版本。2006年,推出ZigBee2006,比较完善。2007年底,推出ZigBeePRO。

ZigBee技术能够在低功耗下提供短距离、低速的数据传输,使用普通干电池的ZigBee无线传感器能够持续运行2~3年的时间。,前景展望。,前景展望。另外ZigBee技术优秀的组网能力使得它和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相比尤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地分析,ZigBee技术有如下几点优势:

(1)低成本,ZigBee技术是免协议专利费的,而且每块芯片的价格大约为2美元左右。

(2)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两节五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半年至两年时间甚至更长。,前景展望。

(3)低速率,ZigBee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在不同频带间分别提供250kbp(2.4GHz)、40kbps(915MHz)和20kbps(868MHz)的原始数据吞吐率满足低速率传输数据的应用需求。

(4)短时延,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对而言,WIFI需要3s,而蓝牙则需要3~10s。

(5)大容量,ZigBee可采用星状、树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型网络。

(6)高安全性,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基于上述特点可看出ZigBee主要应用于短距离范围内并且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其典型的传输数据类型有周期性数据(如传感器数据)、间歇性数据(如照明控制)和重复性低反应时间数据等。因此ZigBee技术十分适合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之中。

2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ZigBee的开发以大厦自动化设备、产业、医疗及家庭自动化等领域为目标。尤其在自动仪表领域,ZigBee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市场调研公司In-Stat预测,支持ZigBee及IEEE802.15.4的芯片组的合计供货量到2011年将从06年的500万个增至1亿2000万个。但在智能家居市场,由于竞争技术较多,ZigBee成为唯一标准的可能性很低,但因为自身的技术特点,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ABIReserch对ZigBee技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该公司的一份预测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2年,ZigBee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而到2012年ZigBee市场份额将达3.5亿。目前国际上智能家居领域专家们的共识是,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将不可阻挡,但是多种无线技术并存的局面将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能否完全取代其它技术,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首选,还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技术,加快标准化的脚步。,前景展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Zigbee技术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结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探讨了该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由Zigbee技术延伸而出的设备投入应用,并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前景展望。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虽然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中所使用的系统及产品大多被国外的大公司所垄断,但是ZigBee技术的出现将给我国开发自主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家居系统及产品提供一个崭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吕九一,陈楠.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庭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研究[J],科技广场,2009,第11期

[2]白建波,张小松,路诗奎.ZigBee技术及其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第1期

[3]飞思卡尔中国有限公司.飞思卡尔的802.15.4ZigBee——轻松实现无线连接[J].半导体技术,2004(7):80~81

[4]ZigBeeAlliance.ZigBeeSpecification[M].2007.

[5]王永春.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第1期

智能电网的前景范文1篇12

【关键词】智能宿舍管理自动化控制

“智能大学生宿舍管理”是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宿舍人口密度大,又是学生们日常生活接触的最多的地方,所以既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也要便捷学生的生活,还要符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我们要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技术设计实现“智能宿舍管理”系统,从而创建一个现代信息化校园。

“智能大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通过系统功能和系统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系统功能

1.1限电功能

(1)宿舍房间内的电源定时供电,以保证学生的休息;(2)宿舍房间内的用电量进行限定,以保证用电安全;(3)准确识别判断违章电器出现的具体房间,并在发现时切断电源;(4)在违章电器去除后经10秒延迟,自动恢复供电;(5)宿舍房间保证人走电断;

1.2场景功能

(1)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学生的起床场景、休息场景、安全逃生场景等;

(2)场景设置有些可以自动启动,有些可以由学生启动;

1.3智能防盗防火功能

(1)利用各种感测系统(如烟感、温感、气感、门禁触感、防盗探测器等)以及防盗报警、消防报警、求救求助等报警系统组成学生宿舍智能防盗防火系统;

(2)对进出宿舍的学生及外来人员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并进行记录;

(3)对该系统实现组网,做到远程实时监控,并根据危及情况自动报警;

1.4多种方式控制

(1)学生可以通过遥控器或电脑进行宿舍内的灯光或公共的用电设备进行给定权限内的控制;(2)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得知外来访客的情况,并判断是否进行接待。

1.5远程电脑控制功能

可以提供b/s结构的“智能宿舍管理”服务,拥有宿舍管理权限的管理员通过中心设备登陆internet,实现实时监控宿舍的情况并在远程进行更高权限的控制。

2智能宿舍系统设计

2.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1)对宿舍楼的整体照明实现定时控制,对宿舍房间内的照明实现定时控制与自我控制相结合的方式。(2)可以通过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对具体某个房间的灯光和窗帘进行控制,也可以使用宿舍管理员权限对整个宿舍楼的灯光和窗帘等进行控制。(3)具备调光功能,除一般灯光的开关外,具有个性化效应(强弱、颜色格调),可以根据需要集中设定为几种模式(如舒适型灯光、辉煌型、情调型等),具有节能作用。(4)灯光控制可与安全报警系统联动,构成多种的控制场景。场景控制模式可按需求预设定,部分功能也可由学生自定义。(5)支持internet、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并能显示灯的状态。(6)电动窗帘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遥控功能,可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手机、遥控器实现对电动窗帘的控制。(7)电动窗帘可与宿舍安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构成多种控制场景。

2.2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安全报警系统由网络视频摄像机、安防、后端的各类探头(煤气探头、紧急按钮、摄像头)组成。安全报警系统具备如下功能:

(1)防盗报警功能支持自动将报警信息(包括监控图像)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该宿舍房间内的成员及宿舍管理员的手机上,并根据情况联系校内保安;(2)防火报警功能支持自动将报警信息(包括监控图像)通过网络发送到整个宿舍内成员及宿舍管理员的手机上,并根据情况进行自动联系火警;(3)求救求助功能支持将求助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宿舍管理员的手机上,或选择性的联系保安、警察或医院;(4)中心接警管理计算机接受报警信号后立即自动弹出报警点矢量地图,显示报警点所在宿舍内地点,并通过声光方式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5)探头的报警信号可以通过智能中控器与宿舍内的设备进行联动,如:夜间报警可自动开启相应位置的灯光;(6)可以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联动,自动将与报警区域相对应的图像发送到智能宿舍控制终端或手机上;(7)若发生错误报警,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登陆智能宿舍管理系统客户端输入相应的用户名或密码后,再通过输入取消报警的密码取消报警;

2.3智能宿舍限电系统

>

如图2所示:(1)对宿舍电源电路进行定时供电;(2)对负载电源进行断电控制,并在违规用电设备离开后自动复位恢复;(3)防盗防火报警启动后自动进行供电;(4)进行电路安全的自查;

以上就是“智能大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当前高校大学生宿舍集中了大量的学生,因此具有人口密度大、管理工作多和安全性能要求高等特点。按照该方案进行设计,保证了大学生宿舍从功能性、便捷性和安全性达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从而减少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在宿舍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彭倬平.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范例(12篇)

    - 阅0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范文国内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有很多共同点:从研究范围来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外延都不断扩展。国内外研究成果形成了以传统的文学、美术、电影.....

    中药专业论文范例(3篇)

    - 阅0

    中药专业论文范文[关键词]药学;药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中图分类号]G642.0;H3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6)32-0126-03药学专业英语(pharmaceuticalEnglish)是药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