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保健管理范例(3篇)

来源:

新生儿保健管理范文

一、工作指标

(一)孕产妇死亡率

控制在10/10万以下。

(二)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分别控制在6‰和7‰以下。

(三)其他工作指标

1.早孕建卡率达80%。

2.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98%。

3.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4.住院分娩率达100%。

5.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98%。

6.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85%。

7.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5%,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95%。

8.孕前传染病筛查率达90%以上。

9.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

10.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筛查率达95%以上。

11.儿童白内障筛查率达90%以上。

12.儿童髋关节筛查率达90%以上。

13.儿童先心病筛查率达90%以上。

14.适龄妇女妇科病完成当年计划的100%。

二、加强妇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我区妇幼保健事业健康、持续和规范地发展

(一)确定我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模式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妇幼公共卫生和保健服务为主要职能,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名称为“*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实现内部功能、科室布局、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置。

依据相关政策,配齐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根据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参照辖区人口核定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要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5-80%。新进保健人员要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要到市妇儿保健中心接受为期一年的岗位培训。加强现有岗位人员培训,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我区妇幼保健力量。

(二)落实我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的基础建设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的标准化建设,达到符合妇幼公共卫生和保健服务工作的需求。

(三)确保经费,保障公共卫生工作开展。严格依照市政府《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按照0.5万元/万人口的标准拨付妇幼卫生群体保健经费。

三、保证母婴安全,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一)强化责任

继续实行孕产妇死亡控制的领导责任承诺,强化辖区管理,实现有效控制。实行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和归因分析,对可避免因素所致死亡进行责任通报和明令整改。

(二)做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服务

1.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对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2.加强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的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孕妇早孕建卡率,二、三级医院要做好孕妇接诊的信息录入。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做好外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

3.做好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转诊沟通,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鉴别转诊和全程监护。

(三)畅通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加强抢救中心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沟通,保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得到救治,保障母婴安全。

(四)继续加强辖区二、三级产科建设和管理,强化助产技术服务等院内感染控制的规范、培训和督导,提高产科质量。

(五)定期开展辖区围产协作组活动,进行孕产妇死亡或危重病例讨论,推动产科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根据《*市新生儿死亡病例评审制度》,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进行新生儿救治讲座和典型病例讨论,整体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降低婴儿死亡率。

四、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

(一)继续认真落实*市12项免费惠民项目,严格质量控制和环节管理,对异常病例及时确诊,适时干预,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受益率。

(二)今年实现我区托幼机构信息联网,在散居儿童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实现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摄入、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剖宫产率。

(四)通过实施《*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监测评估方案》,进一步推进我区深入落实“行动计划”,以促进我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五、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一)按照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的通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妇女安全。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严格执行中期引产手术的登记及上报规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

六、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监测,全面实现妇幼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

(一)强化妇幼常规报表质量,做好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二)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妇科病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上报、统计和分析。

七、加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

(一)制定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规划,指导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二)建立妇幼卫生健康教育队伍,在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设有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统一培训的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三)建立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新生儿保健管理范文篇2

2009年中和乡、那马镇和延安镇记录在儿童系统管理系统中的人数分别为为896、982和924人,2008年中和乡、那马镇和延安镇记录在儿童系统管理系统中的人数分别为为746、701和794人,2年的平均管理率分别为70.1%和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院所督导的儿童系统管理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根据该院督导的南宁市3个城区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底记录在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的人数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了较多的管理问题,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该院督导的儿童保健区域范围大、居民居住比较分散,而且人口流动性较大。其次,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人们生活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相差较大,导致在实施相关儿童保健活动中,被动参与保健的人数较多,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由于各种原因,该院的儿童保健工作受到自身的束缚,如,儿童保健管理人员缺乏,儿童保健网站尚未成熟,保健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对这些问题,我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给出了解决措施。首先,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受到了该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通过研究,该院调派资深儿科主治医师来充实儿童保健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将临床与保健两部分的内容相互结合,面向群众,从而达到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儿童保健的知名度。另外,该院鼓励各儿童保健单位对相关医生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有效的督导并提高了各儿童保健单位的服务能力。其次,该院鼓励各城区部门不定期的开展会议。会议对象涉及到各街道相关领导、各级管理人员、妇女主任以及妇幼保健人员等。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儿保工作中的任务、方法以及问题反映,强调儿保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教育。第三,对居民进行必要的儿童保健教育。在儿保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相关专题讲座、义诊,定期举办一些宣传栏,发放一些免费的宣传资料等,将儿保的信息充分传递到每一位家长,提高了家长参与健康保健检查的主动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四,与妇女保健人员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对妇女保健人员加强教育,让其对儿童保健工作充分重视;定期从孕期女性的保健资料中收集详细的产妇登记名单,有利于儿保人员掌握新生儿的具体信息,提前将这些信息真实写进儿童保健管理的相关资料中,还可以主动联系儿童家属,从原本被动的位置变成主动的位置。第五,与产科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通过产科医生的帮忙,可以有效减少对儿童管理的遗漏,同时,产科给每一位新生儿的家属发放儿童保健手册时加以宣教,提高家长参与儿保工作的主动性。第六,对儿童保健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进行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的更新、统计、核实,并在使用中对该软件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以达到最便捷最快速的管理目的。经过一年的上述措施的实施,该院所督导的各城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此过程中也总结了很多心得,如各个部门在相互协作,提高系统管理率的同时,拓展儿童保健的内容,为儿童们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保健服务,提高家长参加儿童保健的主动性,对健康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强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

作者:陆金如单位:南宁市江南片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保健管理范文

1.1依托妇幼健康管理平台,构建城乡高危儿管理网络

经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意,鄂州市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增设高危管理模块,建立高危儿规范管理系统,构建医院-社区(卫生院)组成的城乡高危儿管理网络。网络的建立,为开展高危儿管理和落实高危儿干预措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1.2建立高危儿专案管理

在行政干预下,建立全市高危转运网,凡具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院时由助产机构产科或新生儿科建立高危儿健康管理手册及随访卡,根据其居住地属性,与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高危儿随访”专人交接,建立高危儿电子专案,并由其负责管理档案[1]。

1.3实行分级管理,建立随访及双向转诊制度

依托妇幼健康管理平台网络,建立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院)双向转诊制度,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无异常可转至社区。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举办基层儿童保健医生的高危儿筛查技能培训班,每季度进行检查指导,每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搜素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反馈给基层“高危儿随访”医生,督促他们及时转诊。

1.4市妇幼保健院提供多元化高危儿管理的门诊服务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对于初次转诊来的高危儿由2名熟悉儿童发育、行为、心理的副主任医师专门负责,进行NBNA、AABR、DPOAE、CCDD等检测,高危儿5项评估,常规体检及咨询;结束后告诉每位家长以后每次体检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比如血常规检查等;对于未能及时复诊的高危儿,有1名儿童保健医生专门负责发送信息及时提醒,或采用电话咨询。

1.5多学科联合,实行门诊-家庭式的干预模式

高危儿干预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学科实施,按照评估-分析-专家指导-家庭实施-再评估的方式进行。根据个体及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项目、随访时间和内容,要求家长在家里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并贯穿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培训家长,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促进高危儿康复工作的开展及其效果的巩固和提高。

1.6实行督导与考核,促进高危儿管理项目开展

在行政干预下,把高危儿管理纳入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常规,进行日常督导及年度考核,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辖区内高危儿随访制度,专人负责,专案管理,制定管理流程,并将其纳入0~6岁儿童健康管理绩效考核内容。

2体会

2.1良好的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为高危儿管理提供新的途径

儿童健康管理网络,尤其是高危儿管理网络,无论在城市还在农村一直是儿童保健工作难以解决的难题,农村的网底不全,城市社区服务网络也同样难以建立。由于没有良好的工作网络,儿童健康管理,特别是高危儿管理长期处于低状态下徘徊。建立健全儿童健康管理网络,无疑将为开展高危管理工作提供很好的工作平台。实践证明,利用这个网络,高危儿管理失访率由管理前76.47%下降到15.14%,说明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实行高危儿就近随访及监测,可以减少失访率,为高危儿管理提供新的途径。

2.2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是促进高危儿管理的关键

对高危儿进行系统管理、建立社区干预模式、定期监测高危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高危儿特别是容易出现脑损伤后遗症的早产儿进行长期随访,及早发现认知及行为能力异常,早期治疗,提高高危儿的学习能力及生活质量。依托高危儿管理网络,建立一种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或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多学科协助参与的早期干预模式可以使每个高危儿受益,以达到减少伤残、提高高危儿未来生活质量的目的。

2.3医院-社区(卫生院)联手是拓展高危儿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光电子器件范例(3篇)

    - 阅0

    光电子器件范文论文摘要:光电子器件和部件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互联、光信息处理、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军事武器装备,预期还会在未来的光计.....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例(3篇)

    - 阅0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关键词]人才跨国流动动因效应中国中图分类号:F249&#82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019-08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作为知识.....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