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

关键词: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3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19-03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实验教学、学科建设及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基地,有着课堂教学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新办专业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新建的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结合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以期为同类院校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交流和借鉴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并组建国防科技学院。目前学院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3个本科核类专业,其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是国防重点特色紧缺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核科学与技术”是学校“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核类专门人才,学院于2006年建设规划核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对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政策与经费方面得到了大力扶持。

中心先后使用2007年的省部共建、2009年灾后重建和2010年国防紧缺专业等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服务学校涉核专业,有力地保障了新办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中心紧扣建设规划,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投入,同时在建设中注重与学校核废物和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相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在优先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扩展建设层次及内容,注重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衔接,以学校核废物与环境安全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加快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重点突出核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一、坚持规划先行。凸显核废特色

作为新办核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面临我国加速发展核事业的战略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新建实验室的诸多困难,中心只有在规划建设上打破常规,超常发展,实现跨越,才能紧跟国内外核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新形势。在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建设质量,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充分调研,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硬件资源水平,并发挥地缘优势,创办特色实验教学项目。

中心建设发展初期在充分走访调研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核八二一厂等单位后,围绕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发展战略,面向国防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充分利用好学校地处国家西部,周边众多国家核工业、核研究单位的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独特区域优势。根据中心的建设方向、内容、目标,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制定中心在核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规划,在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中心建设按照总体发展规划,主要为核类专业开设原理性、基础性和应用型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学校多年来在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取得成绩,以突显中心在核废领域特色与优势分别建设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方向实验室、专业特色实验室以及放射源贮存库等共同组成,如图1。

针对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客观实际,根据核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中心以“中心服务教学、教学指导建设”为指导思想,以“核废”为特色,以核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利用新建的核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平台为本科教学一线和实践教学服务,同时注重与课程体系相适应,优先建设专业基础实验室、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两个覆盖面大的实验室,在夯实专业基础之上逐步完善专业方向实验室建设,在专业特色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基本涵盖高中低放射性水平废物,打造以固液气“核废物”处理与处置为链条的实验室特色发展之路,逐步提升专业特色实验室的水平与能力。目前实验中心开设的所有实验课都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占总实验题目的比例大于70%,其中课程“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中心重视规划发展的前瞻性,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核类专业间的交叉性、延伸性和可持续全面发展,以发展促进发展,学校新增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开办,于2011年开始招生,并成功申报四川省“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机电技术方向)”自考点,于2011年春季招生。此外还为学院新设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废物与环境安全2个硕士点提供技术支撑。

二、创新建设发展。健全培养体系

中心建设和发展始终将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心建设之初,不仅针对学生培养大力优化建设力度,而且还根据新人职青年教师的特点,通过探索教师知识更新的途径和方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教学相长,使中心建设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结合中心建设的任务,为了加快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及培养,中心硬性规定新进青年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到实验室建设、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来,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研究的发展需求,将实验室建设目标以若干子项目的形式划分,分解分配到人,确保每一位青年教师全程负责与其专业发展相关某一项或多项设备的招标、采购、验收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以中心建设为契机,出台政策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与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教学科研项目。目前部分青年教师已成长为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岗位的骨干教师,每位教师均安排一门相关的实验课程,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中心成功实践了以教学科研骨干担当中心实验室资源建设关键岗位、以实验课程群为单位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以集成综合为理念建设实验平台的资源建设思路,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西南科技大学在建设核新办专业过程中,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针对建设时间短,建设任务重、涉及设备种类多等特点,中心结合核类专业学生特点,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实验室就是课堂”的培养新模式,创新了本科人才的培育机制。中心按照购买设备种类的不同,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特点,以特定设备、实验组群、重大型设备验收为契机,组织核专业本科生按照全程分批参与设备调试和验收阶段等工作,由厂家一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中心专业教师共同协作,采取观摩讲解为主,小实验辅助的模式,邀请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教学,讲解设备原理、功能及用途,学生现场提问,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专业教学起支撑作用,实现了联系理论和实践、贯通课内与课外、体现综合创新要求的培养效能。

国防科技学院2010年首届106人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生质量良好,7人获省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其中23人保送或考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70余人签约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821厂等国内核工业骨干企业。中心被学校评为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实验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发挥区域特色。提升中心水平

西南科技大学地处我国核工业大省四川,紧紧围绕西部地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学校国防科技学科专业、实验室及其它国防科技资源,同时加强与学校周边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涉核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在学校“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发展”开放式办学和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资源合作办学,发挥学校区域特色,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基地,着力提升中心整体建设发展水平,以培养具有较强吃苦精神、基础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核类人才为目标。

目前中心充分利用校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与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应急检测中心、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签署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此外,中心以人才提升为目标,加强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核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围绕实际教学科研工作的难题,按照带目标任务方式走出去,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四、结束语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眼镜验光员;校企合作;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65-0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会员单位。该校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于2008年6月获批眼镜验光员(高级/三级)校企合作项目。2009届学生是首批培训对象,截止到目前,眼视光技术专业共有三届近80名学生从该项目中受益,平均通过率达到64.3%。由于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各大眼镜公司几乎都将国内总部设在这里,营业点遍布全市,非常有利于眼镜验光员(高级/三级)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三年来,在总结经验、协调改进工作的同时,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坚持走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优势合作、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致力于实现课程设置技能培训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课证融通,探索课程设置与考证要求相融合

实施校企联合办学,课证融合是关键,也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的主动脉。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拥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3人,每届招收学生30名。另外,学生实习期间企业安排实训带教教师3~4人。专职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4人,拥有高级职称者达到60%以上;有2人是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会员,并获得了眼镜验光职业资格高级技师证书;有1人被上海市劳动局验光职业资格工种聘为专家组成员;有1人是同时具有眼科副主任医师执业医师证和视光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我们及时捕获行业最新信息和职业资格考证最新动态,将其吸收并纳入教学内容,重新构建了基于考证标准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课程与工作过程、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与项目要素的融通。第一学年末,要求学生通过验光中级考试;第二学年,组织学生参加行业技能竞赛;第三学年,开设双眼视、斜弱视处理技术、低视力学、验光综合实训、配镜综合实训等课程。根据考核标准和要求,组织优秀教学力量,专门安排校企合作项目辅导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时间节点设置上,尽量与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要素相接轨。

如从2010年开始,根据“应知”和“应会”指导方针,校企合作项目的考核模式也分为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部分,即新增理论考核模块,考试形式为电脑抽题,时间紧、题量大,给考核增加了难度。我们适时针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并拟定了课程安排表,委派专业教师收集资料,查阅辅导书,分配查题、做题和辅导任务,将考核知识点分解并与课程配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企合作项目实施顺利,课程设置日臻成熟和完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我们依据职业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修订出发,以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为主线,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纳入课程设置之中,在突出工科特色的同时保持了错位竞争优势。

工学结合,探索专业教学与企业行业需求相融合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职业技术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也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先后与我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的单位有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红星眼镜有限公司、上海视良眼镜有限公司、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眼镜公司和眼科医院。

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本着“贴近学生、贴近企业、贴近就业”三贴近原则,落实“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习基地”三结合。眼视光专业实验室筹建于2002年,现在已建成四个专业实验室:综合验光实验室、眼镜定配加工实验室、隐形眼镜实验室、镜店仿真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有500平方米,实验室设备资产总值192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价值39万元人民币的捐赠设备,设备总数437件,5万元人民币以上大型设备共计12件。2009年视光实验室获批20万资金,暑假期间基本完成眼视光实验室展示中心的装修任务,新增了“体验式”眼视光实训室,分展示区、接待区、验配区、保健区等不同功能划分,同时也作为校内本专业实践活动地点。目前,可开设实验实训项目数50个,主要有考证实训、验光实训、眼镜定配加工实训,配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

作为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和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会员单位,我们会定期收到行业协会赠送的教学资料。我们力图把最新的眼视光行业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并引入实训环节。通过交替在教室、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教学,使教、学、做连成一体。如从2007年开始,我校与上海强生视光学苑签订教育合作协议,每年年底派遣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去强生总部进行为期2~3天的全包式免费培训,并进行考核及颁发结业证书和获奖证书。

上海市职业考核培训中心也是我们的校外实训点之一,借助他们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组织每届学生强化现场技能训练,基本可以满足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参加眼镜验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

“订单式”培养,探索技能培养与实习就业相融合

借助企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使以“订单式”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本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每年就业率接近100%,签约率达到95%以上。并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早已被三联、视良等知名眼镜连锁企业提前预订。

本专业学生曾在上海市首届“眼协杯”验光技能竞赛中与来自各大眼镜公司的员工同台竞技,获得第三名并被破格授予技师称号,其重要原因就是教学中实施了技能培养与活动项目的结合和融通,使得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得到大幅提升,给学生就业拓展了极大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010年11月,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视良眼镜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先后主动要求来我校为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面试工作,爱尔眼科医院、宝岛眼镜、巴黎三城等企业也陆续就岗位人才需求情况与本专业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我们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和调查,历届毕业生中有133人接受了调查访问,其中:视光行业从业人数88人,达到受访者的66%;验光师从业人数43人,达到受访者的32.3%;在各大眼镜公司门店担任店长等骨干职务的有5人;在上海轻工业学校担任眼视光技术教师的有1人;自营眼镜店的有4人;拥有高级验光员资格证书的有77人,达到受访者的58%;在职通过技师资格考试的有13人,通过高级技师资格考试的有5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2004届到2010届,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高级验光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就业的对口率也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实施校企合作项目以来的2008~2010届毕业生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即取得“眼镜验光员高级证书”的行业通行证,从他们中间涌现出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总店眼镜校配师、上海视良眼镜有限公司技术骨干等。

加强组织管理,探索技师学院统一

指挥和各专业具体分工负责相融合

学校专门成立技师学院,校长任理事长,各学院院长任理事,各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任负责人和联系人,协调分工、统筹安排。

我校理学院从院领导、专业负责人、联系人到专业教师都对技师学院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专门的工作时间节点表和任务分配表,详细到每一次走访企业、每一份表格资料的提交,责任到人,尽量做到不延误、不扯皮、不懈怠。同时,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也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将走访企业等有关合作项目推进和实施的工作环节纳入二线工作量进行考核。同时,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和行业动态,定期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来校做专业讲座,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

同时,在制度和措施上我们也及时跟进加以落实和保障。如2010年校企合作项目对学生实习环节有了新要求,新增“学生在协议企业实习期需满60个工作日”的规定,并且要求学校项目负责人按月上网登录输入实训信息。针对这一新要求,为加强对实习环节的管理,我校及时制定并颁布了《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管理规定》,并与企业人事部门进行沟通,与学生就下企业实习注意事项签署《实习安全承诺书》,并将实习表现、企业评价与“毕业实践与制作”课程学分挂钩,该举措得到协议单位的一致认可。

2010年,上海市对各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更为严格、监督更为到位、执行标准也比往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促进培训项目质量很有帮助,不但派遣检查组来学校整体抽查校企合作资料,专门召开检查工作会议,而且派出两路督导:一路赴校企合作协议单位与企业带教教师、实习学生座谈访问;一路来学校通过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与指导教师座谈,与项目负责人访谈,进行关于项目报名培训、收费情况、课程安排、考核等各方面具体工作环节的审查。

结语

校企合作项目对规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促进招生与就业等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通过学校与社会、课程与考证、专业与行业、学习与岗位的相互接轨和相互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零距离”,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

参考文献:

[1]黄冬梅,汤天啊.基于“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3):68-69.

[2]李志强,匡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教育研究,2011,(3):8-10.

[3]潘红艳,陶剑文.以项目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7):14-15.

[4]王学成.试论工学结合情境下的职业能力分层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3-14.

[5]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5).

作者简介: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实训技能教学

生物制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社会对生物技术制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缺口大,高素质人才匮乏,因此国内很多高校为了迎合这一市场需求,增设了生物制药专业。另一方面,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不完善,就业岗位有限,对口的工种设置也不健全,这就更增加了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教育既要有“超前意识”,满足市场需求趋势,培养面向第一线的高素质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工人,又要拓展生物制药技术的“内涵”,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行业内转岗能力。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和药学基本原理,具备生化制药、发酵工程制药和基因工程制药理论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与本科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立足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2]。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首先成立动物药学系,在2006年增设生物制药专业,并与江苏倍康药业联合建立教育部生物制药实训基地。本文结合我院生物制药实训技能教学情况,以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依据,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开展和提高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实训技能教学。

1.专业实训室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制药实验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拥有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设备,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但是仍然存在功能紊乱、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生物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不能够适应市场形势的需求。广义的生物技术涵盖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分离工程等,结合生物制药技术相关行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以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为根本目标,我院成立了五大专业实训室,分别是:①基因操作技术实训室,主要功能是满足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及电泳、基因重组及表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②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实训室,基本功能是满足细胞培养器皿清洗与消毒灭菌、培养基配制、组织细胞原代培养及细胞传代培养、细胞大量培养、细胞模型与药物筛选等技能的训练与考核;③微生物发酵工艺实训室,重点开展菌种保藏与复苏技术、发酵工艺技术等技能的训练与考核;④生物制药下游工艺技术实训室,主要完成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实训、膜分离技术实训、萃取与浓缩技术实训、层析技术实训、结晶与干燥技术实训;⑤生物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实训室,主要负责生物药物的鉴别、生物药物的检查、生物药物的效价(含量)测定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我院建立了以上各专业实训室,添加了先进的设备,并配以足够台套数,充分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训的要求,并实行严格的规章管理的制度,大型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完善的实训室硬件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

2.实训教学内容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通常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贯穿于各学期各门课程中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如基础化学、生物化学等,以及专业课的综合实验教学,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药品生物检定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第二种是各重点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主要是将该课程中涉及的重要技能进行有机整合,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训练;第三种是以毕业生实习的形式开展,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论文内容的撰写,最后以毕业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

我院结合以往实训教学的经验,贯彻和落实项目教学改革的精神,以提高高职生物制药学生专业实训技能为依据,对实训教学的部分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和尝试,取消原有重点课程的教学实习,代之以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包括三大部分,分三学期完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技能训练,在大二上学期进行,主要对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动物学等基础课程中的重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以几个项目的形式进行集中实训和考核;第二部分是专业技能训练,在大二下学期开展,主要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药品生物检定、生物制药工艺学等专业课中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组,同样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训练和考核;第三部分是综合技能训练,在大三上学期完成,主要针对生物制药涉及的综合性大实验,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分离工程等综合性专业课程,进行集中教学、训练和考核。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是将各门课程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一个或几个大项目的形式呈现。例如设计一个大项目为重组蛋白的制备,它包括重组基因的克隆、重组载体的构建、重组菌的获得、重组菌的发酵培养、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等一系列连续的过程,这样设计不但囊括生物制药的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的几乎所有重要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项目过程整体的把握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实训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先在黑板上把实验内容讲一遍,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做实验。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机械模仿、重复操作,获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3]。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只重点讲解设计思路,不演示具体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主要任务是负责实验方案的审查和解答学生疑问;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些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创新性思路,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实验内容、步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验证,为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指导教师目前进行的或已经成熟的科研课题作为实训项目[4]。把教师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再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头至尾参与整个课题过程,以及课题成果的申报和转化等,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而且通过学生实验的尝试,科研课题可得到一定的初试,为教师课题的后继工作打下基础,达到双赢的目的。

4.实验师资力量的提升

实验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师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为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实验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热爱实验教学工作,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工作中。其次,生物制药专业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涉及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平时多学习、多积累;高职院校也可以安排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上教条的内容,而是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再次,由于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要能到相应工作岗位顶岗,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多聘请一些校外的、企业内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这样不但上课内容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上课内容直接来自于生产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量化实验教学的工作考评:实验教师竞聘上岗,奖惩分明,优胜劣汰;鼓励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和撰写教改论文,并与教师的职称晋升挂钩;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成立由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指导小组;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督促教师做好本职工作。

5.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制定

实训室硬件设施得以改善,软件力量得以提升后,急需一套合理的实训考核制度对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因此,建立综合性实验考核制度十分必要。

对学生实训的考核,教师应本着以下几点开展:首先,以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题的比例,考核过程中穿插教师的提问,评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其次,考核内容中要适当添加相关专业理论的考查,高职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工,学生要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才能正确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真正成为一个技能型人才;最后,充分运用考核的双重性,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实训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对实训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借助考核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以专业技能训练考核为例,在训练的最后一天进行考核,上午对学生进行逐一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题,另一部分为操作题,各占总分的50%,考核内容每位学生不一,由学生随机抽取,当场考核,当场打分;下午为抽考,抽考比例为学生总数的20%,考试内容和方式同上。最后对考核的成绩进行评议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从而在以后的实训教学中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近年来生物制药实训教学的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迅猛,对生物制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师资力量的提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欧志敏,王鸿,杨根生.生物制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3:62-64.

[2]秦钢.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技能与课程体系设置[J].考试周刊,2007,35:13-1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现代园林景观案例范例(3篇)

    - 阅0

    现代园林景观案例范文1.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重点(1)园林设计的准备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建设,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当中都能随时随.....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例(3篇)

    - 阅0

    改革创新的精神的内涵范文【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建设;大庆大庆精神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在我国的石油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大庆的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都起.....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