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范例(3篇)

来源:网友

哲学与人生范文

关键词人生与哲学课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人生与哲学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加强对人生与世界的认识,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虽然现在哲学课在内容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创新,但是多数学生始终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了解哲学课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很有必要。

1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越来越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企事业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开始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因此职业院校的就业率越来越高,这种形势直接导致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家长和学生甚至将职业院校当成了提高自己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开始更加重视技术和实践锻炼,逐渐淡化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1.1对人生的的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明显不够,不能形成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没有责任心。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不明确,社会责任感不强,以个人主义为上,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与敬业精神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非常不利,使得学生在工作中缺少奉献精神,对于个人利益相关的东西过分强调。

1.2纪律观念和道德素质淡薄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抽烟喝酒,经常夜不归宿、旷课、玩电子游戏等,还有一些学生出现了打架斗殴等问题,这些行为都说明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不高,同时对自身的道德标准要求也不高,纪律观念和公德意识亟待加强。

目前职业院校中以上现象非常多,严重破坏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在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成为重要阻力,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目前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讨的一个问题。

2人生与哲学课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多数职业院校都开设了《人生与哲学》等思政课程,这类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每名公民在社会中生存需要的素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学习审美、劳动、做人等技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2.1在哲学课堂中引入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员工的精神素质和道德品质上。例如,美国兰德公司的相关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的“强”受到多方面素质的影响,文化力是这些因素中关键的一点。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员工与企业取得一致的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凝聚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在哲学课堂中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可以使学生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体悟,并利用成功企业的实例使其接受其中的道德要求,这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联锁零售企业,曾经连续三年蝉联世界500强中第一的位置,沃尔玛在用人上重视对员工诚实品质的培养,只有员工将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做好,才能使企业得到良好发展。同时还资助员工进行深造,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哲学课中引入这样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素质。

2.2依托人生与哲学,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在人生与哲学课中应该将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能力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人生与哲学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应该将职业道德作为基本核心,利用案例教学、课堂教育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与素质,促进课堂教学和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以成功人士为原型的影片,对让学生通过影片欣赏,真实地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对于一个人的事业起到了多大的帮助。

2.3做好思想转变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该在第一课堂中针对新生做好思想转变工作,在开始职业院校之前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严格要求。待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以后,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身管理上,这种情况下学生从紧张的氛围中一下子转变到了充分自由、无人管制的状态中,这时多数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做好,帮助其规划好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专业思想进行稳定,并树立其明确的就业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序地朝着目标迈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其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现在职业院校中很多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还有部分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会对其性格产生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应强调如何做人,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然后告诉学生术业有专攻,只有掌握了技术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获得优势,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促进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3结语

总之,人才培养任务非常艰巨,职业院校应该在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展开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王明霞,李莉,陈艳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2(8):76-78.

哲学与人生范文篇2

关键词:教学;体会;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为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将哲学与人生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哲学与人生成为中职德育课中的一门特别重要的课程,本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教师在备课时也不例外,一定从中职学生的现状出发,中职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还缺乏人生理想、对学习没有激情。了解学生现状,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以及学习力,针对学生情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以便达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无条件地关怀学生,要真正地爱学生,师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国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认为:“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能构建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一个能让学生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朋友,让学生敢于问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哲学与人生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又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在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上课时多用形象化的生动语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口、脑,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比如,我在讲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中的“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讲熟悉的“狐假虎威”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狐狸使老虎相信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2.老虎上当受骗的过程是怎样的?

3.百兽害怕逃跑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逃跑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狐狸的出现?

4.整个故事出现的假象有哪些?哪些是真相?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对讨论的结果一组一组回答,然后作出如下的回答及说明(这样的回答也有老师的参与):

1.狐狸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怎样让老虎不吃掉自己?——要找一个老虎害怕的东西——老天爷可以镇住老虎——于是假装自己是老天爷的代表。(第一个

假象)

怎样让老虎相信自己?——百兽怕老虎——我和老虎在一起——百兽看见老虎会逃跑——百兽逃跑是因为怕我(第二个假象)

2.老虎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我就不能吃它——但是必须证明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可以接受狐狸的证明方法——百兽看见狐狸都逃跑了(第三个假象)——相信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不能吃掉狐狸。

3.百兽逃跑的思维逻辑很简单:

老虎吃百兽——老虎来了必然要吃百兽——只有逃跑才能不被吃掉。

百兽逃跑的原因在于老虎的出现,和狐狸的出现根本没有关系。

4.故事中出现了三个假象:①狐狸是老天爷的代表。②百兽害怕狐狸。③百兽逃跑的原因是害怕狐狸。

但是真相是百兽害怕老虎而逃跑,这也就是事情的本质,但老虎被狐狸的假象蒙蔽了。通过此一轮的讨论,学生充分发挥了分析和讨论的能力,最后再得出结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以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学会了分析事物的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分析事物的真相和假象。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人生发展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五步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为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笔者根据哲学学科特点、教材编写特点及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特点,初步形成《哲学与人生》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一、五步教学模式概述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有一句名言:“哲学的首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要增长学生做人的智慧,学会从哲学的思维高度理解人生哲理、思考人生问题、规范人生行动、促进人生发展。《哲学与人生》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中每一课所涉及的哲学原理和人生问题为基本单元,按照逻辑严密、简约高效的要求,把每一课的教学(通常2课时)进程设定为五个基本环节,即巧用案例情景,引发探究欲望――利用探究欲望,弄懂哲学原理――运用哲学原理,悟出人生哲理――应用人生哲理,思考人生问题――解决人生问题,改变人生行动。

二、五步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面以高教社出版《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为例,浅析五步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巧用案例情景,引发探究欲望。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引入新课时,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教师从学生在日常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时易出现的问题入手,创设教学情景。

放短片:一位学生看见老师从前面过来便绕道而行;另一位学生遇见老师时,不打招呼低着头匆匆而过。

教师提问:这两位同学这样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好么?他们为什么选择会这样的行为方式?其认识误区在哪里?

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这两位同学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或自信心,其认识误区是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没有认识到师生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必然性,采用回避的态度,造成主观与客观不统一、不协调;这样,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自己也会觉得不愉快。下面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关联系的哲学理论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教师板书课课题: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二)、利用探究欲望,弄懂哲学原理。

老师讲:前面的例证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是相互联系的。那么,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呢?还是彼此孤立的呢?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是彼此孤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板书)。

播放录音:介绍自然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情况。然后讲解以下问题:

(1)联系的含义(举例说明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通过师生互动及案例证实其特点)。

①联系是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联系是普遍的,不存在孤立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列举各种形式和各种类别的联系)。

老师讲:我们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就是我的世界观,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方法论。因为事物是彼此联系的,所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师生互动和举例说明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既要尊重自我独立性又要高度重视社会联系性。

(2)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既要以人为本和要有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3)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复杂联系,区分多样联系的不同特点:对事物认识更深刻、方法更得当,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运用哲学原理,悟出人生哲理。

在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明确了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复杂性)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并启发学生探究“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具体讲就是弄清楚以下4个问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客观性?

3、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普遍性?

4、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教师抛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对每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并对与联系范畴相关的人生哲学作如下总结:

1、人际关系的涵义:人际关系是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际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个人离开了与他人的关系就无法生存发展。脱离社会、脱离群众注定会失败。

3、人际关系具有广泛多样性:人际关系无处不在,每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当今世界人际关系更加广泛和紧密。

4、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网中,存在着吸引、排斥、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复杂联系;每个人的思想、个性、行为和价值观存在差异,需要相互包容、彼此兼顾。

(四)、应用人生哲理,思考人生问题。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而感到郁闷和困惑的事情么?请大家大胆地讲出来,我们一起来寻求解决办法。

部分学生举手发言:有人说,昨晚熄灯后,我在寝室和同学争论一个问题,被扣了班上的纪律分,今天有点郁闷;有人说,周末回家妈妈责备我那不行这不行,与妈妈发生争执,很不爽;有人说,前不久我和以为好朋友因一件小时发生口角,感到郁闷;有人说,我常常莫名其妙地有一种郁闷和孤独的感觉,不爱与人交往,不爱参加活动,别人也觉得我很孤僻,不知如何走出这种困惑……,等等。

1、如何认识和处理人际不和谐问题?

教师解答: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心里话,很好。无论是与学校要求不和谐、与家长不和谐、与同学不和谐、还是与环境不和谐、自己内心不和谐等等情况。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呢?其一,不和谐使我们心情不愉快,应主动改善人际关系。其二,人机关系不和谐主要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别人对我不满意说明我没有适应别人,或者事先没有体察到别人的反应,去主动作一些协调和解说工作;我对别人不满意时,首先要思考是不是别人的问题,然后要思考选择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增加和谐因素,减少冲突。其三,改善人际关系,关键在于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交往,不要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2、怎样才能更好地营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结合根据教材内容,师生对以下论点进行互动讨论:

(1)明确和谐人际关系的特征?(学生阅读教材)

(2)认识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人际和谐有利于心理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信任、友谊使精神生活得到满足;人际和谐能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②人际和谐有利于自我实现:可以人为鉴,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获得社会知识、经验和各种信息;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3)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使人从冷漠、自闭、排斥、对抗之心转为理解、接纳、合作、和睦之情,在社会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释放正能量。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和谐”的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先贤处事为人的智慧和经验(要求学生收集“和”文化相关的名言警句和成语)。

最后,安排学生讲述教学参考书上的小故事:“别人的感受”。并布置思考题:哪位澳洲小孩的妈妈应用了什么观点对待与老师?她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对教育孩子和协调关系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这个故事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有什么启示?

(五)、解决人生问题,改变人生行动。

树立观念和规范行为是德育教育两大目标。通过哲学与人生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走出了认识的误区,为解决人生面临的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念变成行动,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教学中围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的教学内容,开展4个主题实践活动:

1、“走出孤独、主动交往”活动。

要求学生两周内认识三个新朋友,并开始联系和适当交往。

2、“与人共处、和谐共事”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室清洁扫除比赛活动,按照平时的清洁卫生安排表,每小组轮一次,看谁扫得又快又净。

3、“消除隔阂,增进友谊”活动

要求学生主动与自己曾有隔阂的同学、朋友或亲人进行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缓和关系。每人原则上沟通交流的不少于1人,两周内完成

4、开展“人际和谐大家谈”主题班会活动。以上前三项任务完成以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交流。

三、五步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五步教学模式适用于《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

《哲学与人生》课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知识载体和基本主线,以分析和解决中职学生中最切要的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教学中,首先从解决学生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进入哲学基本原理的学习,从哲学基本原理(世界观)引申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论);又从哲学基础知识引申出人生哲学基础知识;再用人生哲学知识及方法解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客观实际问题;最后将这些观点、方法用于规范人生行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学哲学与用哲学融为一体,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为建构教材提供了新思路。

(二)、五步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总体目标:在认知上,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应用能力上,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五步教学法,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理论讲解精要,结合实际具体,既符合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更注重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原则,达成了知、信、行的统一,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给学生的人生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颁发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2]高等教育出版社《哲学与人生》教学参考书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冶金矿山工程设计范例(3篇)

    - 阅0

    冶金矿山工程设计范文尊敬的贺厅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取时间听我们汇报有色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事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具有非常重.....

    农村道路管理法范例(3篇)

    - 阅0

    农村道路管理法范文一、基本状况我区境内交通发达,目前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905.63公里,其中县乡道774.26公里,村道1847.35公里;全区共有机动车驾驶员18.33万名,机动车保有量达20.7.....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