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理论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制度的定义、作用及变迁机理

马克思是最早研究经济制度的学者之一,他明确提出:凡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有效的制度,它能对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科斯也指出: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制度安排不仅对分配有影响,而且对资源的配置以及产出的构成都将产生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也将对产出产生影响,人们需要在不同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虽然马克思与诺思等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时代背景也各异,但是他们都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技术(生产力)和制度(生产关系)共同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实绩。

诺思从人类分工及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制度的产生过程,他认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能够节约生产成本,但是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幅度逐渐递减,这种成本的节约,会被由于信息不完备和市场中的机会主义倾向所带来的边际交易成本的逐渐增加所抵销。因此,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就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的制度,从而降低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备性和市场中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的交易成本。无论是正式的规则,还是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规范,其变迁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是否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被视为是制度创新所带来利润,但这些潜在的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来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信用制度的组成部分

从制度的定义我们可知,制度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某种特定方式,也就是行为规则。其形式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那么信用制度就可以定义为与信用相关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行为规则。由此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与信用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实施条例、契约、操作机构、道德习俗、意识形态都被纳入到信用制度的范畴中来。这个定义的内涵远大于通常意义上以信用法律法规及体系结构为主体的范畴。参照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划分,也可将信用制度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信用法律:由国家政权的,宪法、经济法中关于信用的相关条款及专门针对信用问题的信用法。信用法律规定了信用活动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与规则,其他任何规则都不得与其相抵触,是信用制度的最高层次。

(2)信用条例:由经济实体或组织制定的信用相关规定及条例。例如由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信用协会、信用中介等机构的指导其管理与经营行为的信用规定。

(3)信用文化: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不同于法律、条例等正式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明确的条文及强制力量而是通过舆论、集体价值取向、道德评判等方式来规范信用活动。

(4)信用执行机构:保证与信用相关的各项约束可被执行的组织。信用执行机构可分为强制执行机构与非强制执行机构两种。

信用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科斯、诺思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已明确指出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与变迁收益,即变迁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但是变迁自身也需要成本,变迁最后能否成功,就取决于变迁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这可看作是制度变迁所需遵循的基本规律。

1.信用法律

信用法律是信用制度的最高层次。发达国家都有针对信用颁布的详尽法律,而我国的信用法律却还处于缺位状态。回顾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产生的历史,其的时机,都是信用交易额猛增、各种信用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社会各相关方面对国会适时出台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提出了强烈要求,于是政府开始着手制订。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在他们信用法律的70年代,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逐渐加强,信用交易额猛增,由此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信用法律,信用活动得不到规范,导致信用秩序混乱恶化,在企业信用上出现了“三角债”、拖欠银行贷款等问题,在个人信用上个人消费信贷迟迟无法发展,不仅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这种情况已迫切需要出台一部信用法律,以规范各类信用活动,降低信用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潜在收益为信用法律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但要使信用法律真正得到颁布实施,这动力还必须足够大,以补偿信用法律产生的成本。从表面层次看,信用法律的成本只是制订法律过程所需付出的劳动成本,但实际上这成本只是次要的,信用法律的主要成本是克服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所需付出的成本。混乱的信用秩序虽然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但必然也会为部分组织或个人带来利益,与信用问题相对应,在我国当前信用状态下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可划分为三类:拖欠银行贷款的企业;拖欠其他企业款项的企业;拥有大量坏账、竞争力薄弱的银行。除这三类主要既得利益者外,还有恶意商业欺诈者等依靠信用法律缺失而牟取利益的组织或个人。

2.信用条例

信用条例由于并非国家政权颁布,通常也不由国家政权来强制执行,因此其层次低于信用法律,是作为信用法律的补充而存在,以更详尽且更具针对性的条款、更狭窄的适用范围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根据信用条例组织的类型,可将信用条例划分为银行类与非银行类。

银行信用条例由银行行业协会、指导机构或银行自身制订,用以规范银行及其客户在信用活动中的行为。银行信用条例对内应做到防范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相关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对各职能部门及员工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和相互制约。非银行信用条例的制订者主要有地方政府、各生产经营组织、信用中介机构等。其制订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其在信用活动中的利益及其内部的正常信用秩序。

信用条例因为缺乏足够强制性,因而其制度变迁成本只以制订、推行制度所需付出的信息成本、组织成本为主,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信用法律。

3.信用文化

信用文化包括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往往起着不逊于信用法律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信用法律的执行成本。诺思提出,意识形态对信用法律等正式约束是一个决定因素:“信仰结构通过制度——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转化为社会经济结构”,甚至“有效率的政策如果被认为是不公平的,那么将产生政治上的反映,使得(有效率的)改革停止或倒退。”

信用文化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遵循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发展规律。信用文化直接以一种“信用观”的方式指导人们的决策行为,其目的是在于节省人们为保证交易公平所付出的信息费用。信用文化为达到其保护交易公平的目的,所凭借的机制是维护契约的完备性,只是信用文化是通过意识形态、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成本较低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而非详细指定书面契约文本。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信用文化对不同交易者的约束力不同,这种约束力又会转化为交易者对信用文化的虔诚,即对信用文化对自己及他人的约束能力的信赖。这种信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归纳与吸收形成的。所以个人信用文化来源于社会信用文化,但社会信用文化又是由个人信用文化所组成的,两者间是个体与总体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循环,又是反馈。通过这种循环反馈的机制,个体信用文化与总体信用文化会趋向于统一。简而言之,讲究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不会形成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而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也基本无法培育出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

从具体层次来说,信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来构建。

4.信用执行机构

前面已经指出信用执行机构可分为两种:强制执行机构与非强制执行机构,是分别与信用法律与信用制度相对应的。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神是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是从2003年起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一,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中,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消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吉安——井冈山线、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和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和一系列井冈山斗争的雕塑、毛主席诗词,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

(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l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立300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t。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1篇3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学;城镇化;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经济学的应用参考价值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日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把国家经济建设和宏观调控作为主导方向,是房地产经济学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和参考价值体现,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和有效对资源做出合理的分配,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及打造城市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房地产经济学的参考价值进行研究,是对整个房地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国家建设实际上所起到的作用意义非凡。

一、房地产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应借鉴房地产经济学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参考价值

现代国家众多产业链中房地产是其中一环,房地产业不仅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还具有国民经济一般行业的共同属性。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业是因为房地产的产业链比较长,而且与其他产业的关联面较广,国民经济想要发展必须保障房地产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因为这项产业关乎国计民生。目前,国家缩小城乡差别、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城镇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房地产行业运营必须以市场为主导,遵从市场规律的法则,优胜劣汰。房地产业只有真正面对市场经济,并真正重视房地产经济学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参考价值,才能有效规避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建设风险,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我国城市建设规划需要运用经济学理论中参考价值作为指导

我国在制定宏观发展规划时必须运用房地产经济学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济参考价值。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中房地产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其与其他产业的较大关联性来说,也是其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在经济学理论的参考价值指导下,可以让房地产开发做到合理布局、合理设置产品结构、合理规划发展方向、合理提高发展速度,这样房地产业的发展就会健康顺利。如果违背经济学理论和市场规律只能得到失败的后果。我国现代化程度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怎样对城镇合理布局,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房地产市场经济体系是房地产经济学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依托

我国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标志是城镇化,城镇化与我国国计民生又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具体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房地产经济学的参考价值。这就显示出,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同时,根据中国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当地人口的数量、税收程度、收入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我国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结合实际找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思路,制定严谨科学的对策,才能有利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总体布局,使房地产市场能够平衡协调地发展,对于政府和房地产经营者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遵从房地产经济学,不把其列入参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非理,必然对房地产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因为房地产经济的参考价值体现了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所需住房条件认同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前所未有地迅速增加,再加上人们把房地产作为投资理财的项目之一,诸多客观因素均决定了房地产市场是以供给决定需求的,供给不能对需求的增加进行快速的反应,从而扰乱房价,制约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房地产经济学的经济参考价值和参考理论发展方向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在较长的一定时期内,我国的房地产业依然是未来支柱性、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链比如机械、五金、建材、设备、动力、燃料的迅速发展需要地产经济的有序发展来带动,这种带动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起到主导的作用,如果房地产经济知识理论受到重视,并引用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借鉴有效的经验,对国家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地产经济有关的政策研究相关机构应该由国家尽快组织建立,并制定相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专业机构,配备专门人才,使房地产经济理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坚,叶正祥.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情况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2.1.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场馆;会展业

中图分类号:F0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30-02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方式,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式反馈式流程。

会展业是一个资源消耗大、涉及面广的行业。在全球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将循环经济思想运用于会展业中,是实现其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会展业中其场馆是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设施,其外部一般配置公园式广场和绿地,内部配以商务、运输、邮政、海关、金融、餐饮、住宿、停车等服务项目。因此,在设计建设中既要考虑场馆的功能布局,又要兼顾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所以,将“3R”原则运用于场馆建设中,可以为建立会展经济最佳模式提供思路。

一、减量化原则的应用

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涉及许多方面,作为会展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场馆在设计之时,就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循环经济思想。

(1)外观设计。在外观设计方面,应不产生强烈的光污染、视觉污染。例如,目前许多建筑片面追求外观视觉上的漂亮,喜欢用各种颜色的玻璃幕墙作为装饰。但这种墙面反光作用极强,其反光系数有时高达90%,阳光强烈时,可使人头晕目眩,甚至引发意外交通事故。

(2)节能设计。场馆的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原则,设计标准要符合能源消耗最少、功能效益最大的原则。据统计,全球能源的45%用于建筑物的采暖、制冷和照明。一般来说,空气渗透散热所占比例为30%~40%,因此,在建设场馆时,既要提高门窗制作和安装的精度,选用新型密封性强的门窗材料,又要使用保温材料,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效果。照明方面,可采用既美观又能充分利用自然光的透明玻璃钢作天窗,同时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及自然光线。具体操作可视场馆的具置,若日照充足,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场馆进行供热;若风力较强,可考虑风力发电;若位置偏北,可采用双面绝缘墙、双层窗户。

(3)无害化设计。无害化设计主要是建筑材料的选用要安全,确保对人体无害。如一些茶色玻璃幕墙,因含钴,其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放射源,严重时会破坏人体的造血功能,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因此,在选择建材时,一定要选择无污染、无毒害的环保建筑材料。并且,内部墙体的粉刷、墙纸的贴用、家具的装配、卫生间的设施、家用电器的选配等方面也必须使用不含污染物质的原材料,房屋装修不使用大量散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化学合成材料,可使用瓷砖、不锈钢或玻璃等无污染物质。此外,房内用品应尽量采用绿色物品,如天然纤维、棉、麻织品,放置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色植物。

2.物资采购

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场馆采购部应采购标准化、无污染、无毒害的原材料与加工生产品,以达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节约资源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采购节能产品。为使场馆运作过程中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采购人员应购买节能锅炉、节能环保型空调和水泵、环保型蒸汽高温球阀、无泄露的节能疏水阀等产品。虽然这些产品价格要远远高于普通产品,但从场馆长远发展看,可大大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对于配备有住宿客房的大型场馆,客房内可采用“人体感应”照明控制装置;卫生间内的恭桶采用低水位水箱;公共洗手间安装“感应式”自动冲厕设施;公共区域如自动扶梯中采用变频技术,杜绝无效运行。

(2)采购环保产品。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使用环保产品。为此,场馆应选购那些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洗涤剂、清洁剂和杀虫剂等化学用品。例如,可采购无磷、能生物降解的液体洗涤剂替代粉末状有磷洗涤剂;采购可生物降解瓶盛装的清洁剂等。

(3)采购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在这里主要是指绿色食品。场馆的餐饮部在选购产品时,应确保产品是未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激素的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同时,对鱼虾蟹等海鲜产品要确保未受污染,使用时慎重。

二、再利用原则的应用

1.日常用品的再利用

配有客房的大型场馆,像其他宾馆酒店一样,所使用的物品大多为一次性用品,虽然一次性用品可为参展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但却增加了物资消耗,引起极大浪费。对此,场馆客房部,应将一次性洗发沐浴液更换成可添加式大瓶罐装;一次性小香皂换成可持续使用的能充灌的肥皂液;一次性纸拖鞋换成可供多次使用的塑料拖鞋。对于住宿几日内的人员,可将一次性牙刷、梳子,以及毛巾、枕套、床单、浴衣等按参展人员的要求予以更换,变一次使用为多次使用,节约资源并降低物品损耗。

2.餐具的再利用

在场馆的餐饮前台区域,开展“清洁生产”活动?熏杜绝一次性筷子、泡沫塑料饭盒、一次性湿毛巾和难以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对于用过的筷子、餐具、湿毛巾,经严格的消毒处理后,可供参展人员多次使用;采用“纸饭盒”代替传统的塑料饭盒来打包剩余食物,以减少白色污染。也可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具,如瑞典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试用马铃薯和玉米制的一次性快餐盒,既可食用,废弃后也很快自然降解。

3.物品的回收再利用

场馆中用到的许多物品都是相配套的,并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能对这些物品进行及时的回收再利用,将会极大地减少场馆的日常运行费用。具体办法:(1)一次性消耗品再利用。开展一次性消耗品回收活动,对客房内完好的牙刷外壳、梳子外套等进行重复利用;收集参展人员使用过的小香皂,将其碾成粉末,作为洗衣粉和洗洁精用。(2)办公用品的再利用。如对换下的打印机硒鼓进行添墨再次使用,对毁坏的电脑、打印复印机等设备通过更换零部件来再利用等。

三、再循环原则的应用

1.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将各种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准煤,减少6~10万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2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多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度。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若能将其分类回收、技术处理,则可变废为宝,减少场馆的运行费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在具体实施中,可向各部门员工派发废纸回收箱(可利用无用的纸箱,贴上“废纸回收”标志),由相关废物回收部门定期收购,经一系列处理后,可制成再生纸,以达到重新利用的目的;会计及核算部门的废弃报表,装订成本,可作为场馆客房交接班留言簿;破损废弃的旧床单,可以改做成洗衣袋、抹布或拖把再利用;单面使用过的纸张,可加以回收利用,用于打印内部文件,等等。

(2)食品垃圾。在会展场馆建设中,餐厅虽不是构成的主体要素,但却是场馆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具体运作中,可以效仿绿色饭店模式。对于产生的食品垃圾,一方面可出售给农户,作为家畜家禽的饲料;另一方面,可发酵制成有机肥,作为周边绿化所用。如日本新大谷饭店,在实行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前,每年要支付政府3000万日元来焚烧食物废弃物。1999年5月,该饭店研制成一台食物再循环机,废弃食物进入机器后与水循环系统的污物混合,经一周发酵后可产700公斤的高质量肥料基。这些肥料基制成混合肥,一部分出售给农民,另一部分用作饭店屋顶玫瑰园的肥料,玫瑰园既美化了环境,又调节了饭店气温,而且此举还节省了食物废弃物焚烧费,为饭店创造了可观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另外,对于客人的剩菜,还可以提供打包服务,以及剩酒代为保管的服务。

(3)废水。我国水资源整体态势十分严峻,在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占有量将越来越少,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以及循环利用废水是作为用水大户――场馆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可以制定循环利用措施。如将蒸汽制备生活热水和空调热水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回收再用。第二,建立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可以将日常清洁场馆污水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冲厕;场馆餐厅产生的食品冷却水、厨房漂洗不带有清洁化合物的水,用于浇灌场馆周边的绿化带,起到美化环境、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2.场馆设备设施的循环利用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体育理论建设,任务

Abstract:Sincetheunionreformandopenpolicy,taketheZhujiangDeltaasrepresentative'sourcountryeconomydevelopedareasportsdevelopment'spractice,hasanalyzedcurrentthecontradictionwhichthesportsdevelopmentfacestothesocialismmarkettransformationprocess,proposedthesportstheoryconstructionfacesthedutyandspeedsupourcountrysportstheoryconstructionprocesscertainmeasures.

keywordeconomydevelopedarea;Sportsdevelopment,sportstheoryconstruction,duty

前言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前三十年相比较,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矛盾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珠江三角洲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

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制约影响。

1.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1.3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到处可见不同类型的康乐室、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4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1.5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处在珠江三角洲地的体育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极大地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转贴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总的要求对在改革开放重要发展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地区体育事业运作机制的转变,使体育工作由单纯重规模、重投入转为重质量、重实效指明了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要研究体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为先行一步地区的体育事业新的飞跃作好理论储备,为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正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将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李鹏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系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在全国开创联合办队和发行体育的先河,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2.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庞大的民族体质建设工程如何运作,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一系?形侍狻S捎谌窠∩砑苹氖凳┦艿骄谩⑸缁嵋约疤逵诓慷嘁蛩?的制约,必须重视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2.4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增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便都迅速发展壮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3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3.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1.2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1.3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3.1.4体育理论研究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缺乏完善、准确,还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对辗转引用的材料,特别是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实际进行比较时,缺乏认真鉴别,研究结论未考虑对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借鉴作用,在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单兵作战的状况较为普遍,与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2建议

3.2.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3.2.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研究的投入。3.2.3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2.4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攻关。建立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理论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全民健身研究中心,竞技体育训练研究中心,实现人员流动,资源共享。

3.2.5重视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规模,加快体育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

参与文献

1魏振兰.珠江三角洲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20

2何东民.顺德城乡居民生活变迁与体育发展相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体育交流软科学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83~92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1篇6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理论/科学价值/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

【正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意蕴深邃,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20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给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从这一理论形成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召开以来,理论界对其在内容上的丰富性,思想上的创新性、深刻性和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探讨。相比之下,关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价值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拟就此提出如下概略性意见,供学界同仁指正。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举凡社会科学,无不是以揭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为己任的。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和成功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时代眼光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那么,作为它一个重要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其首要的科学价值也在于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通观邓小平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时,总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富民为目的,在各种建设与发展问题中抓住生产力发展这个决定性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关联和互动中探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从发展的目标与阶段、速度与效益、产业关联、科技与经济等诸方面的关系上疏理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方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还处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逐步摆脱不发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至少需要100年。在我国,搞经济建设,求经济发展,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上,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要求生产力要有更快更好地发展。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度保证与目标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调节手段上,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外部条件上,主张走开放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办好经济特区,使其成为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改革的窗口。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上,要实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暖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经济。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在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上,既要突出和保证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又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前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经济建设与发展有一定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

总起来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的统一,贯穿和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要求。

由于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就使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呈现为一个建立在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基础上的,具有一系列符合中国特定国情、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机制做保证,其基本运动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客观历史过程。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就不再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单纯依照领导人物的主观判断随意运作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此被置于坚实的基础——具有客观运行规律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之上。

由邓小平经济理论所初步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正确性,已经和正在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普遍贫穷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从暖饱到小康的跨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历史创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之所以如此,就因为邓小平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导入了正途,引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找到了规律,获得了较多的自由。

转贴于二、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认识坐标

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跨越,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了二战后由一国变为多国的大发展,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造成的大面积倾覆,更出现了自80年代以来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历史景观。8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原因很多,经济没搞好是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路子是否对头,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国运的盛衰。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加以总结,对于更清醒地选择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什么为认识坐标?像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类的“新思维”当然不行,单纯从马、恩的本本出发也不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价值判断坐标。邓小平经济理论是20多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只有以这个理论作为判断成败得失的标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8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起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搞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点就是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列宁是一位善于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伟大革命家。但在十月革命后领导俄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他曾先后领导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前者虽然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在经济上包含着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早搞共产主义式分配等因素,脱离了俄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因而不完全成功。后者则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自由贸易,调动农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比较符合俄国国情,因而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谈到2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明确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

其次,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必须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均有迅速和巨大的发展。但有两种情况的出现曾严重影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导致“中心”错位。一是大搞阶级斗争。斯大林曾于1937年后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大搞党内清洗。毛泽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而导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二是生产关系剧烈变动和升级,追求一大二公三高,急于向发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过渡。结果,贻误了经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别的什么为中心;只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不能以其他来代替这个根本任务。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认为,商品经济是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商品经济就会消亡。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认识不符合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表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武器、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武器,而不是祸害。

第四,社会主义经济应当走开放发展之路。社会主义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在同资本主义的合作、竞争和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同资本主义做斗争的同时,加强同资本主义的合作和竞争,走开放发展之路,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经济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发展更是必然趋势。在这个问题上,斯大林在战后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依赖“经互会”搞内部交流,中国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批“洋奴哲学”。这都助长了孤立主义,影响了经济素质提高和经济高速成长。教训是深刻的。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之路。证明了开放发展之路不是可走可不走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普遍较低,革命胜利后,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大都执行了一种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不分条件地长时间执行这一战略,则造成了许多重大经济关系的失衡。主要是:过分注重生产资料生产;忽视生活资料生产;积累率过高,积累与消费失衡;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效益差,人民得实惠不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基础不牢。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比,生产资料工业生产增长了45.5倍,消费资料工业增长了7.8倍,农业增长了0.46倍。农、轻、重增长速度之比为1∶17∶99。粮食产量1953年还比1913年减少了350吨[2]。此后苏联虽然在农业发展上着力不少,但成效一直很差,为了同美国争霸世界,以军工为龙头的重工业比例一居高不下。在这个方面,中国在建国后的前30年中也有很深的教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制定了分三步走、用100年时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工作中既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始终坚持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坚持以富民为目标;既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先导,又不放松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说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好重大的比例关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搞对头。否则,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

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建设方向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和时代眼光,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明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从而廓清了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谬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一新的认识指导下,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大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中的根本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

这样,邓小平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出发,以实践为依据,成功地总结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训,并初步作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成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同时也就必然成为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实践发展指明基本方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庄严宣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充分表明了,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将长期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的决心和必然性。

鉴于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在发展中,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会有变化,在考察邓小平经济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时,应着重从更具一般意义的理论层面上加以把握,既要坚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具体理论观点,更要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在这个前提下,还应遵循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上去了,一切经济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但要牢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或如马克思所说,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由贫穷——温饱——小康——富裕,进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状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使人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

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抓住不放。但是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生产。当着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需要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既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任意提高、随意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固守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生产关系不变。要善于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济制度完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则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以改革调整。不坚持和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点,改革就会走偏方向。不改革经济体制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很好地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辨证法。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搞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运用价格、供求、竞争等调节机制和杠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这是积社会主义经济在本世纪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但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短期利益指向等。基于这一原因,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通过计划手段的合理运用,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搞好总量控制、抓好重点建设等,实现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结合,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的协调、稳定。

速度、效益、质量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度。我们所要的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扎扎实实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速度。只要产品质量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发展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和结合,才会有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科技、教育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自觉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尤其应注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教育发展必须跟上。科技教育要通过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科技、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动力,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三者互为条件。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发展中,既要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又应注意研究改革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改革成本,避免过大的社会震动。切忌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群众的承受能力,过急过频地搞生产关系变动。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利益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发展与改革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推进发展与改革。

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未来经济建设实践的结合,着眼于邓小平经济理论基本立场、观点的应用,通过对影响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系的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不断赢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以来先后形成了互相联系的两大部分。一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任务是由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来承担的。虽然,资本主义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还在继续和深化,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其理论的严整、科学却是不容置疑的。在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在由西方权威媒体根据公众意见遴选的千年思想家中名列榜首,充分说明了他的科学思想——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思想——至今仍受到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广大民众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认可。

另一个部分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的一些理论原则是由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作为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形态和体系则是在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生存发展了80多年。在这80多年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17年10月至5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国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斯大林经济学说。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和晚年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的结合,提出了若干有别于马恩预测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具科学价值。但由于他领导俄国经济建设时间短,逝世过早,探索没有进行到底。斯大林经济学说是斯大林在长期领导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苏联30多年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映。这一学说集中体现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全面贯彻于1954年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这一学说所反映的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上具有原创性和唯一性,且理论系统、体系完整,因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产生过重大而广泛影响的理论形态。这一学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传播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鼓舞社会主义者的信心和斗志,培养经济理论骨干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抹煞。但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这一学说总起来看只不过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写,排斥商品经济,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已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需要,被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称之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或“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多国实践及理论探索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各国,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斯大林经济学说先是学习、照搬,继而是批判、探索。苏联自身从50年代后期开始也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改革。中国在成功地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探索。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八大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此后,又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及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发表了许多正确意见,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也造就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经济理论家,产生了一批各具特点的探索性改革理论。利别尔曼(苏联)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思想、卡德尔(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和自治制度理论、奥塔·锡克(捷克斯洛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理论、布鲁斯(波兰)分层决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科尔奈(匈牙利)的短缺经济理论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一阶段的探索总的取向是批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主张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扬弃苏联式的重重轻农、重生产资料生产、轻生活资料生产的建设路子,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于这一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均未根本摆脱苏联经济模式和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作为现实经济运动过程反映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远未实现根本性变革和创新。其积极作用是,为以后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基础和丰富的思想素材。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末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作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发源地的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宣告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因此走到了历史尽头,宣告了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社会主义发展低潮和逆境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发展,其标志就是作为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产生。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总结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特别是在总结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已被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东方大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曾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样,我们也可以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作这样的评价: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继承借鉴而不照抄照搬,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的新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的精髓。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国情,观察和思考中国经济建设道路问题,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分三步走、到20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质量,讲求效益,抓战略重点,重视农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一系列理论和政策,解决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主张,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注意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但搞本本主义、照抄照搬别国情经验从来不能成功。正确的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大胆探索,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道路。

第二,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考和把握中,探索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发展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论证并研究其实现的经济条件的科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表明,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是一个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依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揭示在生产力解放发展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及其条件和机制。这样的经济学从根本上区别于鼓吹或默认阶级剥削及两极分化合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不同于鼓吹普遍贫穷,忽视生产力发展,急于搞生产关系变动,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忽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是以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产力解放发展为基础和动力,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关系的平等为特征的经济学。

第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坚持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对困扰和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新突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国力的竞争,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机制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制度文明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有效调节和积极促进作用不可替代。而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恰恰在这些事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缺乏锐敏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囿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引致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刻变革和发展,使这一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则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第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初步揭示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新形态。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地位、制度保证与目标、调节手段、外部条件、战略方针、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自始至终贯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涵盖社会主义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以及生产力理论、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各个部分的较为完备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他留给我们和我们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从形式上看,邓小平经济理论没有表现为大部头的专门著作,没有至玄至深的理论思辨,也缺乏一般学术专著中那种概念提出、转换和逻辑推演的系统过程,但它却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产生的、“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是能够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给以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3]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人民利益需要的“真正的理论”。对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很好地学习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指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作用。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7

近30年来,中国一直在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特别是加入WTO前后,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沃尔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种情况下,美欧仍然以“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名,限制中国对美欧的出口,实际上是对中国设置市场经济地位障碍,阻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事实证明,渐进式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方面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归功于理论与政策上的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在四中全会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针对长期困扰我国学术界的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邓小平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把市场建设成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加入WTO以来,为了更好地与世界经济接轨,我国先后出台了大量与建设市场经济相关的政策。十六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三、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启示

美欧通过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设置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我国应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此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化与政策上实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我国已在理论与政策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循。西方国家许多不同的市场经济理论流派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具体经济社会环境下的特殊规律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筛选与我国具体情况接近、能为我所用的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入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从政策上深化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二)理论、政策与实践应统一

理论、政策与实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分离的环节。理论是否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政策是否合理,实践是否规范,都关系到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者应统一,但关键是实践是否遵循现有的理论和政策,否则经济运行就会出问题。比如,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当前西方国家主流经济理论,但是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却没有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而是按照古典市场经济理论制订,出现了理论与政策实践不统一的情况。按照古典市场经济理论制订政策、指导实践,必然会发生实践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对抗,造成经济运行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三)广泛开展市场经济理论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存在很多分歧。如市场经济有无所有制的属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属于市场经济的问题,中国与西方国家看法不一。我们可以以探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为契机,加强与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交流,交流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交流现代市场经济相关政策与实践经验,在不断交流、探讨和争论中发展与深化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关起门来搞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建设也不行。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隆起带;沿海经济;河北省

一、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含义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河北省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是河北省到2022年内需要团结奋斗的战略目标,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河北省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沿海经济隆起带”是河北省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举措,对于这一战略举措的解读,要从其字面的基本含义及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综合含义的两方面进行统筹理解。

(一)字面的基本含义

“隆起带”的本义是指高于四周的、形态上为巨大突起的地带。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比较意义的概念,这一地带的隆起程度,受制于四周范围的多大和多高。结合修辞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沿海经济隆起带”有如下两种解释。

一为“沿海经济的隆起带”,以“沿海经济”来修饰“隆起带”。在这里,“沿海经济”(coastaleconomy)是指位于海岸带的经济活动,主要指依靠沿海才能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oceaneconomy)、或发展的更好的其他产业经济。海洋经济主要指海洋捕捞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产业,无沿海的地理位置就无这些产业的形成,而靠沿海才能发展的更好的产业经济就比较广泛,比如钢铁业,不靠沿海也能发展,但如果沿海,就能降低成本,从而发展的更好,如一些钢铁工业向海洋港口附近集中,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能依靠海运条件进口铁矿和煤炭资源,产品出口也比较方便,日本钢铁工业一直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沿海型布局,绝大部分的钢铁企业分布在面向太平洋的带状工业区内,形成近1000公里的沿海钢铁工业带。

二为“沿海的经济隆起带”,以“沿海”来修饰“经济隆起带”。在这里,“沿海”指的是沿海地区(areasofthecoast),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靠近海岸线200公里左右的范围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和活跃的“隆起带”,全球临港经济占世界经济gdp总量的60%以上,世界上35个国际化大城市,31个是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前10名又都集中在港口城市。在我国,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54%上升到2005年的65%以上,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就河北省来讲,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和衡水三个地区,海岸带总面积达10364.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372.2平方公里,在487公里海岸线上不但分布着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等港口,而且还有1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盐碱荒地,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可以建设沿海工业基地。因此,从经验和远景上看,河北省可以通过整合港群体系、高效利用盐碱荒地等措施,积极推进曹妃甸工业区、沧州渤海新区和秦皇岛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沿海经济,形成一个隆起带,以此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从而带动全省的发展。

总体上看,第一种解释是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理解“沿海经济隆起带”,第二种解释是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来理解“沿海经济隆起带”。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今后河北省要大力发展沿海经济,使其成为河北省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点,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看,就是使沿海地区成为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又一增长极。

(二)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综合含义

今后十五年河北省的战略目标是把河北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革命性因素”的重大战略转向,是河北省在新起点上的更高追求,改变了河北省长期以来的内陆心态和在战略定位上“认识不清”和“目标不高”等的弊端,强调要用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源来积极推进河北省现代化的进程。有了“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战略目标,其他战略措施、战略步骤等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支撑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战略措施,自然有战略目标对其的综合要求。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出发,“沿海经济隆起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发展港口、集聚产业、优化城镇布局、紧密联接经济腹地来实现沿海经济产业带和沿海地区的隆起。这些沿海地区或沿海经济,不但要实现自身的隆起,而且要带动腹地的更好更快发展,单纯自身的隆起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对其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以沿海经济为龙头,以沿海地区为增长极,促进河北省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省,如果沿海经济隆起带成为脱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飞地”或“发展岛”,那么从全局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发展战略措施就没有完成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赋予其的职责。

另外,从日本等发达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看,腹地经济是沿海经济的持续动力,要想真正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就必须切实实现腹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今后应遵循“隆起沿海、依托腹地、海陆联动”的发展思路,把沿海经济的优势与腹地经济在产业、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海陆统筹,相互促进,实现沿海和腹地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二、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必要性

(一)打破内陆思维方式,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需要有一更积极的思路作指导

自20世纪初德国首先编制区域规划之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都陆续编制了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对优化本国空间结构、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国或地区如果不客观对待自身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善于挖掘自身的优势或者挖掘自身优势的方向不对,就必然形不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其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就有可能不是最优的,也达不到决策层所要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作为东部区位的、与其他东部省份有较大差距的河北省,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常常有内陆思维方式,习惯于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将自身的定位放在中部地区,倾向于和中部比,在执行中更热衷于向中央争取一些中西部的政策待遇,以京津为中心、服务京津的做法在经济发展的战术层面是合理的,但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却使河北的主动性有所降低。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为河北省编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规划方案更加合理和规划实施更加主动。

(二)摆脱资源和市场的约束,河北省工业化需要有港口来支持其更好更快发展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有了沿海经济带并不必然能够完成工业化,但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却是大多数国家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对河北省来讲,目前处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尽管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扩大国内市场来缓解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市场的压力,但扩大资源供给和拓展市场的范围也是在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从长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途径的经验看,大进大出是支持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升级的必要条件,只有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才能加速将河北省已有的重化工业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市场和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才能为河北省完成工业化和进一步开放开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才能为河北省稳定我国原材料工业大省的地位开辟新的空间。

三、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海洋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全球竞争的新舞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沿海国家普遍抓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如美国出台《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海洋战略》,韩国了《韩国21世纪海洋》国家战略。

与海洋经济的这种高成长性和重要性相比,河北省海洋经济呈现出总量小、行业弱、城市产值低、增长速度缓的弱势特征。

1.从海洋经济的总量看,在我国11个沿海省份中,河北省的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和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仅比海南和广西高,在全国倒数第三,从经济发展实力看,海南与广西和河北省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在具有可比性的省份中,河北省实际上是位居最末。2005年河北省的主要海洋产业总值为367亿元、增加值为164.3亿元,仅分别相当于邻省山东的15%,与广东的差距就更大。

2.从行业看,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的产值在全国位居首位,上海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在全国排第一;广东的海洋油气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中高居全国首位;浙江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滨砂矿业的产值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的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在全国位列第一。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河北省海洋产业的各行业在全国都不占优势,当务之急是在摸清这些行业家底的基础上,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下,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避免盲目的全面开花,而应根据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整合资源、找准突破口,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

3.从沿海城市的平均产值看,两个省辖市天津和上海已过千亿元,不具有可比性,河北为93.08亿元,在全国位居第9,比广西和海南高,其他省份的城市均超过150亿,山东为277亿元,辽宁155亿元。

4.从增长速度看,通过比较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发现,河北省的增长速度也比较慢,河北省秦皇岛从1990到2005年增长了1倍,但全国平均增长了5倍,隔海相望的辽宁营口更是增长了30倍,天津增长了10倍。

河北省通过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把海洋潜在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海洋小省向海洋大省、强省的转变。做大做强的海洋产业通过增量加速发展的方式,对河北省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调而不动”的被动局面将有较大的冲击,有利于河北省通过新的产业增长来优化产业结构。

(二)有利于河北省沿海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使其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崛起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城市在国家间、地区间竞争中扮演主角的机会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城市就应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一个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帮助城市争取到更有利的竞争优势,获取更丰富的资源,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能够挖掘和吸引经济增长要素,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城市形象必然凝结着城市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且能为城市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回报,从而实现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有关网络资料的简要描述表明,河北省沿海城市的形象有待美化和提升,如唐山的城市形象是“炼钢和炼钢炉最多的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河北省沿海城市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这一战略措施的提出,为这些城市的形象设计指明了更有追求的目标。

对于河北省在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唐山、秦皇岛、沧州三个沿海城市来说,搭乘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重新定位来获得自身发展条件的机遇恐怕在数十年内不会再现,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并乘势而上,则三个城市的发展将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因此,河北省沿海城市应树立良好形象,适应区域发展新形势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需要,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但有选择地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目的是借助都市“圈”的发展实现城市自身“点”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宋树恩.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内涵、实质和构成要素[j].河北学刊,2007(2):221-223.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发展生态伦理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重大发展战略。这必将掀起我国农村新的一轮经济改革大潮。农村是我国的资源宝库,农村又是我国生态伦理建设的薄弱环节,是我国生态伦理建设的关键,能否搞好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抓好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状况

农村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的兴起,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

1.大片良田被污染

据资料显示,当前被企业“三废”污染的农田,已超过6000万亩,每年直接损失粮食达50亿公斤以上。

2.森林过伐和湖泊干涸,农业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

当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建国初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52万平方公里,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受水土流失之害。草原退化面积己达7.7亿亩,占可利用面积的三分之一。

3.全国耕地急剧减少

因工厂、城镇建设和土壤流失、沙化、盐碱化、污染等原因,全国耕地急剧减少。建国以来,我国己减少了相当于三个日本的全部耕地。近10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5000多万亩,等于一个湖北省的耕地。这样下去,预计到2025年将接近土地承载能力临界线。

4.肥料投入结构失衡

规模化的耕作使无机肥投入过多,忽视甚至放弃了有机肥投入;化肥投入中重氮肥,轻磷、钾肥;绿肥播种面积减少。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绿肥播种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肥料投入结构的失衡,直接导致土壤营养组合失调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碱化导致化肥生产效率大幅下降。

二、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关键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刻不容缓。新一轮的农村经济改革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保护好农村的生态资源和环境。

1.生态伦理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伦理道德注重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应遵守的道德和规范,而没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调整对象。传统发展观在生态伦理上的表现就是重人伦而轻物质,片面强调“尊重人、发展人”,为了满足私欲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攫取,导致生态系统的空前破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日益递增的恶化趋势使人们感受到了威胁。人与自然环境的对抗,最终损害的是人类自身。历史表明,持续性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和过程,而不可持续性却往往是社会行为的结果。生态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这种功能最终要在实践中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控制人类对地球家园的破坏,调节人与自然的矛盾,帮助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伦理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再生产的能力,决定着农业以至人类的兴衰。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民族大迁移和整个文明消失的事情,就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结果。我国黄河流域自然环境被破坏带来的结果历历在目。这些事件告诉我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认真保护自然环境,破坏自然环境就是人类的慢性自杀行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农业环境保护看成是环保部门的事,把农业环境视作容量无限大的“废物”排泄场所,只顾生产,不思预防与治理,导致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农业生态的严重破坏。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没有认识到农业环境受污染就等于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没有认识到这是关系到农村、全国乃至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把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生态伦理意识作为根本问题来抓,要求每个公民从保护和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高度,来思考和对待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自觉地规范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

三、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搞好农村的环保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不仅具有近期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具有远期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现实的经济利益驱动,当前的经济主体没有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来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和道德经济,更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游离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之外的市场经济决不可能实现真正长久有效的资源配置,决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资源真正做到合理配置,就必须要加强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把它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轨道。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使人们在道义上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市场交易、竞争获利的同时要考虑自己对生态环境所负的责任和道义。

2.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城市化的进程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污染蔓延和资源的浪费首当其冲。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有50%以上是由乡镇企业造成的,有10%以上的乡镇企业是属于污染行业的工业。造成污染严重的原因很多,但与农民的生态意识淡薄是分不开的。由于环境意识与生态观念淡薄,在农村商品经济和致富心理的直接驱动下,不少乡镇企业为了追求生产利润,往往选择那些急功近利的经济开发活动,形成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掠夺式的开发形式,结果使得乡镇企业越发达的地区,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污染越严重。因此,要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管好乡镇企业,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当前,一些人只重视短期的最大的经济效益,破坏生态环境、耗尽再生资源。用拼环境、拼资源创造的所谓“经济效益”,远远比不上他们所糟蹋环境和资源的代价。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一定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轻农业资源污染,切实加强生产环境保护,实现脱贫与农村环保“双赢”的战略。

3.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下,无法摆脱“人增――地减――粮紧”的恶性循环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结构性问题,从而又将会出现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和加速人口增长并降低人口质量等问题。农村经济改革中,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把生态伦理建设放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才能把经济的运行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对于提高综合国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搞好农业生态伦理建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范畴,对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所说:“资源环境工作,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做好资源环境工作,不仅关系我们能否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关系我们能否更好地实现、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地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种道义,即心中的道德律,从内心、良心上承认它的价值并支配自己的行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1.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伦理道德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内容就是重新建构公平观。公平的基本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分配利益问题上坚持一种无偏无私的原则。社会公平的问题绝非一个崭新的道德命题,但生态伦理所提出的社会公平并不是对人类己有伦理思想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理论视角中做出了新的阐释。一是人地公平,就是人类和大自然应保持一种公正关系,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使地球的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合理分配与补偿问题。三是代内公平,就是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要达到机会平等,即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公平分配社会利益。

2.生态意识是衡量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类的发展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过程,也是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过程。一方面在不断地认识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破坏自然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野蛮地破坏自然环境的历史。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对环境的破坏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20世纪中叶,随着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大主题。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质量既是物质生活的一个方面,也是各种精神生活的载体,人类所有的精神生活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环境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环境意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文明的综合体。

3.增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将会有力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意识的内涵主要有环境公德意识、环境道德规范和环境美学观念等。环境公德意识,其核心是“为公”。保护环境是一项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自己,更主要的是为人类整体,为子孙后代。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境道德规范,是对人类的环境行为进行道德上的约束。保护环境是也人类的共同义务,仅靠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是不够的,还要有法律约束和环境道德规范机制。当前出现的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企业的效益的行为不但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环境审美观念,是人类对于环境美与不美的感受。环境美学最主要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能够有更美、更好的空间。增强生态伦理意识,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类环境、自身健康和协调发展的向往和信念。

因此,笔者认为生态伦理建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一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个人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二是其他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同样平等的权利,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也应受到尊重;三是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构成全部活着的世界,包括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人类发展要保护这种多样性;四是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现代和将来之间、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应公平分享地球生态资源,保护丰富多彩和富有生命力的世界。总之,在农村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中,应严格按照生态伦理建设的要求,理性地控制各种欲望和行为,有节制地开发和消费自然资源,一定要把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农民的环保意识,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留下绿色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宋惠昌:应用伦理学[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侯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内因及对策.新观察,2000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经济;低碳装饰;循环利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62-03

一、推进低碳装饰设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的追求慢慢地从满足生活需求转变为牟取经济利润。人类对自然资源索取的速度越来越快,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欲望供不应求,导致能源的严重匮乏。而生产、使用产生的垃圾不经处理随意丢弃给自然界,过多的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界承载和净化的能力,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面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资源透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成为当务之急,并着力处理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的关系。从20世纪中期至今,学者们先后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概念,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改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总结出从生态经济发展到低碳经济的进程、核心内容和研究角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低碳经济成为了现今经济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达到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社会生产活动做到“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低碳经济的提出,在相关产业的联动下,促进了低碳装饰的产生。

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环保意识很弱,没有低碳装饰理念的意识。装饰设计只是为了改造室内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装饰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材料的选择,许多人为了让自己的住宅更加豪华和高档,大量使用新材料和高科技产品。而有的新材料是生产厂家为了谋取经济盈利,将没有达到环保要求并不符合低碳标准的材料投入生产使用,这种材料会产生气体污染,危害人体的健康。

不环保材料的使用,不能体现材料本身的使用价值,只会浪费自然界的原料,同时在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损耗大量的辅助能源。为了体现室内装饰的气派,过去的装饰设计在造型上追求弧线型结构,认为弧形是一种体现技术和能力的手段。但是,弧线造型较难省材,会浪费大量材料,过多的废弃材料得不到回收和循环利用,给自然界带来了大量的垃圾,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人们为了满足当时的需求,大量损耗了自然能源。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采伐和环境的破坏,制约了后代人的能源需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缺乏低碳装饰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往往会产生负面效应,不但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装饰理念在社会经济中加以推动的具体体现

低碳经济促进低碳装饰设计理念的形成,要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制约,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等。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生态因素、场地因素等。在装饰设计中要做到符合自然、环保、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人为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习惯和心理特征,起到对装饰设计的主导作用。社会及经济对低碳装饰牵引制约作用更是多方面的,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着低碳装饰的方向,文化与地域特性制约着低碳装饰的特点,经济利益与生命周期控制着低碳装饰的过度发挥。

低碳装饰设计理念宗旨是要让人们认识到低碳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益处,端正人们对减排的认识和态度。在装饰过程中,着重关注人、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地域文化与装饰的关系,室内环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室内环境与地球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遵循低碳装饰理念的宗旨,将会减少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损耗,体现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能源的开发,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利用太阳能、水能或风能等环保的自然能源,大胆地创造设计,使原料及废料得到可持续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社会的各种不同污染和其他能源的损耗。

太阳能在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如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的来源,减少了其他不可持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不会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气体污染,也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

水能、风能由太阳能转换而来。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人们可以用风能发电,利用风的动力推动风车旋转而转化为电能。水能是利用水的流动动力推动发电机的转动而产生电能,也是被用作发电的理想能源。在风能和电能发电的过程中,不需要耗费任何其他的能源,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在低碳装饰设计工程中,利用自然环保的能源进行加工生产,减少由于装饰设计而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了人们理想中的“零能源”和“零排放”,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绿色生活环境,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材料的应用是低碳装饰理念的又一重要体现。低碳材料包括木材、石材、竹材、藤条等自然环保材料,而通过当代高端的科技和先进的技术加工下的新型材料也具有环保的作用,并且废弃后也可以回收或循环利用。

木材、竹材、藤条等材料属于可再生材料,在适量砍伐的情况下,植被环境可以自然平衡。利用这些自然环保材料,原料直接来自自然界,不需要经过加工生产,可以直接当作装饰设计的使用材料。在装饰过程中材料的使用不需要有辅助的能源耗损,材料本身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废弃的材料可以回收或循环应用,是很理想的可持续装饰材料,不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污染。

低碳思维的形成,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思维,要求设计师在装饰造型上对材料合理应用,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浪费程度,对废弃的材料做到回收再利用。时代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四季更替变化的影响,要求体现低碳装饰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地域特色中融人情感,紧密结合周围的环境,巧妙利用地形布局,让室外的景色自然流入到室内,室内空间自由延伸到室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减少灯光的使用。充分的自然光线可以保护人们的视力,适合眼睛对光的感应,而过多的灯光会耗损大量的电

能,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装饰设计理念在社会经济中的体现还有很多。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我们牢固树立低碳装饰理念,才能在多领域、多层面去实现我们的理想。

三、低碳装饰理念从设计到全民推广的可行性

由于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从现在到将来的几十年内,将大幅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减排不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任务,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已成为一项需要全民联动的工程。

低碳经济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类经济的亚系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也制约了经济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在低碳经济指导下的低碳装饰设计理念也应推广到全民的行动当中,在装饰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培养人们的新观念,增强低碳减排的意识。

在过去工业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注重物质生活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占世界人口不到25%的发达国家消耗了全球资源的75%,排放了80%的温室气体。这些因素在过去的近300年来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现代的能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一系列问题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面对工业生产给能源与环境带来的破坏,人们在寻找解决的办法。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程度地控制对能源的利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侧面响应低碳装饰理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装饰设计理念要推广到社会多领域,就需要政府部门、设计师、装饰材料的生产厂家、城乡规划者、社会多领域、多部门和千千万万个家庭共同推动,才有可能实现。

政府部门的政策对低碳装饰设计理念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代表着低碳装饰设计理念的方向,对低碳装饰设计理念的发展起到指引性的作用。

设计师通过低碳装饰设计为人们提供了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环境建议,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健康需求。低碳装饰设计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让居住者在室内充分享受阳光的沐浴、呼吸清新的空气。低碳装饰设计中要少用空气净化器、空调等高耗能的家用电器,减少能源的利用。设计师通过创新意识,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变成可以利用的物品,达到循环利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材料的低碳生产,是低碳装饰设计理念得以推行的关键。这就要求装饰材料的生产厂家要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在装饰材料的生产上杜绝不环保材料的产生,不能为了牟取经济利益而生产不环保的材料,骗取百姓的钱财。

城乡规划对低碳装饰设计理念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低碳装饰理念的形成,既要在城市中广泛推进,也要在乡村中大力推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篇11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设;经济管理;措施分析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行情。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使相关建筑行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由此,在工程的项目建设中,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对项目建设的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完善人民对其的需求。需要对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方法进行更多的开发、利用。

一、关于对工程项目建设经济管理概念的基本认识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主要是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管理工作者以实现建筑企业对经济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并且对一系列经济活动所做出的指挥、计划等流程的操作过程。在项目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也是受建筑工程的业主所委托的意向,对整体工程项目做全面的、规范的管理。以及通过实际的操作方式将工程项目建设在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下将其实际效益放到最大。

二、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影响经济管理的不利因素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的实际操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工程项目在经济管理上的效果。较为明显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作为说明:(一)缺少相关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大部分的工程项目建设中,许多管理人员没有对工程的成本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片面的认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是相关财务部门的一个管理环节,相关的成本管理是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这种意识会使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的相关技术施工人员在工作的同时,只负责相应的专业技术管理以及工程质量的管理上去。这种局面整体来看,是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但是在成本管理方面没能有效的进行。倘若,在实际的项目建设中,要是一昧的赶工期,随意的添加相关的建设设备和工程施工人员,会使得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如若工程的技术施工人员在对工程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没有选择符合实际工程情况的施工工艺,也会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成本上的增加。(二)缺少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分析。在工程项目建设实行成本管理时,前期的相关招投标活动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能够推进整体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在招投标的活动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只是一昧的追求招投标活动的最终结果,以致于忽略了招投标活动在成本上的消耗问题。在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的社会情况之下,相关的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占有利的地位,没有结合实际的评估本身的劳动水平,片面的降低了工程在招投标的报价,将整个工程的效益投放在了建筑工程的后期阶段。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了经济效益方面的亏损。

三、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运用经济管理的有效举措

从上述的内容中,我们了解在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会因为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在工程建设房中呈现成本的浪费情况。由此,相关的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的情况,对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做一个全面、彻底的剖析。(一)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工程成本方面的分析。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体工程在成本方面进行全面的统计。对在工程中可能影响工程成本的各个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以此来确保在工程项目建设的预算方面更具合理性。并且在工程竣工时,相关的管理人员最好将最初对工程做的成本预算与竣工后实际消耗成本最初对比,找出产生差异的环节,并结合规范、科学性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这样能明确工程项目建设在实际施工中的具体支出。并且在能够保障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找出可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二)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对投标报价进行合理的设定。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投标活动中,相关的投标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家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招标报价进行合理的设定,以保障在投标结束之后,其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资质完成。同时也要主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解,对工程项目在盈利及风险系数有明确的掌握。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成本预算的编制,根据编制的实际数据,对投标报价制定高可行性的低价。(三)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在各行各行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安全施工问题的处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中的人身安全,也能提升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的水平。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要秉持着“以安全为首位”的原则,根据相关国家建筑标准,进行合理规范化的施工操作,完善工程项目建设中在消防等方面的管理。并且对一些安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以此来降低施工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四、结束语

结合在工程经济上的学术问题上,我们能够知道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能够使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利用经济管理能够使项目建设中的相关建筑材料能够合理高效利用起来。各个工程项目建设的企业要结合实际的项目建设工程,将经济管理风险削减到最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报价,使其的中标概率加大。

作者:孙婷婷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是力图将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毫无疑问,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应该而且必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特征。在当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特征,存在的困难有:其一,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阶级性;其二,如何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其三,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所谓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因而所持阶级立场不同,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所持的看法和所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承认经济学是一门有阶级性的科学。凯恩斯就直言:“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的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所持的看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问题,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进行科学判断。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已经明确:“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邓小平也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2000年,进一步强调:“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鈅匙。”当前,对于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从而淡化马克思主义,宣扬一些超阶级的思想文化,鼓吹“私有化”、“西方化”和“美国化”,必须提高警惕。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存在着阶级斗争。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一种理论信仰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级性的认识,应该把握两个方面:第一,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属性与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的状况结合起来,既不能用所谓超阶级的观点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不能用所谓外在直接对抗的、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方式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更多地体现在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诉求。

对于广大人民的理解,在社会阶层急剧分化的现实面前,尽管社会各阶层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但工人和农民应该是人民范畴的基础。把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贯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中,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的最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是指该理论通过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得出真理性的认识。当然,所谓真理性的认识,属于相对真理的范畴,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的具体的、历史的正确认识。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理由在于:第一,体现在它能够借鉴、吸收人类历史上关于市场经济理论及其他理论中优秀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吸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创新。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科学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认识世界,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研究,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和发展规律。第三,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其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的有效发挥,必须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从应然层面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必须符合相容性和系统性原则,所谓相容性,就是该理论的逻辑范畴必须前后一贯,符合矛盾的同一律;所谓系统性,就是该理论能够运用系统、环境、要素等范畴,使其具有条理性,这样既符合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又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具体地说,科学性是阶级性的前提,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真正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阶级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真正站在广大人人民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才能得出符合真理性的科学结论。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而达到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要求理论工作者准确地把握阶级性和科学性的内涵及其二者的内在关系。在当前,如何既用科学的理论批判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的各种所谓经济学是普遍适用的超阶级论主张,又对解决社会分配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等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形式。

从历史上看,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迄今为止,已经存在了300多年。无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经有过资本原始积累的种种罪恶和斑斑劣迹,且一直在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剥削制度框架下运行着,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创造了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现代文明。马克思在1848年就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9]277“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9]276显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作为特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形式,作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已经彪炳于人类文明史。20世纪90年代初叶发端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图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把我国经济社会推入健康、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管刚刚实行了20年,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自其诞生就彰显出勃勃的生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举世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人类社会的又一伟大创造,作为世界文明的崭新尝试,必将彪炳于人类文明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果撇开特定的社会制度,都表现为通过市场来组织、调节资源的配置形式。在通过市场来组织、调节资源的配置形式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许多共通之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即市场经济的世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世界性是指该理论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与其它类型市场经济国家共有的规律与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该具有其它国家或类型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或特征。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则运行、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既能生发效率又能保证公平的分配及社会保障制度,等。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世界性是在同其它国家或类型的市场经济的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交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在市场经济制度方面,必须建立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制度和经验,为我所用。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大量修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和规制,就是显例。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世界性不仅仅表现在被动的学习和借鉴上,而且表现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内化为自我的东西已具有鲜明的世界性。作为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应该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制度和经验,当然学习并不是生吞活剥,而是要消化吸收,内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以崭新的风貌对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已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呈现出鲜明的世界性。每一种现实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是同该国的国情紧密相连的。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英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不同于南美、中亚、非洲诸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在社会制度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中国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质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国家具体的市场经济,是矛盾的特殊性,即市场经济的民族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民族性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诉求、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在我国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要的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力图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目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为数不多,中国既是社会主义大国,又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尝试。与之相适应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彰显民族性。其次,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前无古人,无现成经验可循,只能走自己的路。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多年,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等现实面前,我们只能靠自己摸索。与之相适应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彰显民族性。再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连绵不绝,形成并遗传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基因,流淌着中华文化所固有的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等方面的血液。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必然渗透、遗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构、发展之中,使之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民族性的特殊之中。正是在风格迥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民族性之中,体现了共同追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世价值的共性,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经济总体特征。在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世界性时绝不可丧失民族性,从而消弭“中国特色”。在加强民族性时也不能搞狭隘的民族主义,从而抹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共同规律的普世价值的终极关怀。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中,既不能以“民族性”为借口,对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社会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规律全盘拒斥;也不能以“世界性”为借口,不顾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一套全盘搬来,生吞活剥。西方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某个时段曾经大举侵入,一时甚嚣尘上,便是借口“世界性”而泯灭民族性的显例。我们必须警惕并及时遏制。按照马列主义观点,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优长之处,都会有某个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反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民族性方面,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所谓历史,一方面,是指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史,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对认识对象认识过程的发展史。所谓逻辑,是指理性思维以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主观的逻辑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基础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逻辑所反映的历史,应该抛弃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偶然的东西,只有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东西,才能形成理论体系。逻辑所反映的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即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是无差别的等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巨著《资本论》就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典范。《资本论》的范畴体系,逻辑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首先,《资本论》中的一切概念和范畴都是作为现在关系反映而表现出来的。都是现在关系的抽象,因而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其次,只有通过范畴的体系,才能使复杂的现在关系完整地再现出来。因为概念和范畴的纯粹的、机械的堆积,并不能反映互相制约、转化的现在关系的全部复杂内容。马克思运用概念的艺术,即研究概念、范畴的运动及其它们的互相转化,通过概念、范畴的运动、转化来反映现在关系的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理由在于: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传统。其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作为认识对象,形成认识过程的发展史,必须运用逻辑的理性思维的方法进行。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发展中存在着大量非本质的、偶然的东西,只有通过范畴的体系。才能撇去这些非本质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地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东西。否则,仅仅运用历史的方法,必然形成概念和范畴的纯粹的、机械的堆积,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传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问题意识不是建构者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一系列客观性的困惑与难题。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围绕的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展开:其一,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运行?其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怎样运行的?对这四个问题的认识和解答,应该设定一套思维范式或逻辑系统,根据这些问题的内容及相互关联性,其逻辑结构应该是:第一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论;第二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论;第三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论。显然,只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才能够有效解答在我国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运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怎样运行的问题。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逻辑系统的最高层次的逻辑抽象,起着统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全局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次级逻辑抽象,是在应然层面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运行的问题。作为次级的逻辑抽象,它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论在应然层面的进一步拓展,也指导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运行。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思维层面的具体展开,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怎样运行的问题的直接回答。作为思维层面的具体展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论的统摄之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论指导之下的具体展开。同时,它又通过具体层面的展开进一步验证和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意识出发,所建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论的三级逻辑结构,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它既符合人们认识问题、把握问题的思维逻辑,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史的客观逻辑。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较好地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改革开放伊始,面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理论上所确立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修补、改良的方式革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而围绕着计划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随着讨论的深入进行,逐渐发现计划经济体制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寻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中,“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如果说,对“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只是从理性及抽象层面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解释和说明,那么,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实践问题马上接踵而至,作为实践问题,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分为规范经济学视阈中的应该怎样建立和实证经济学视阈的是怎样建立两个问题,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运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怎样运行”这样两个问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将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整个过程,这不仅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时间还不长,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还不够完善,而且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相对真理,无法全部解答未来实践中的经济生活所提出的全部问题。因此,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运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怎样运行”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核心素养范例(12

    - 阅0

    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篇1【关键词】核心素养改革学科融合现状思考展望日前,一则题为《英国决定出资3.5亿元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的新闻在各大门户网站纷.....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例(3篇)

    - 阅0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是在概念同化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此种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浅薄,只停留在概念的表.....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