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分析范例(3篇)

来源:整理

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脆弱性;城市社区;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上世纪全球10大灾难中,中国就占了四成左右,这10大灾难还不包括1976年造成24万人死亡的唐山大地震。统计近三年来的灾难性的事故,包括青海玉树地震、长江中下游连旱现象、南方洪涝、四川雅安地震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H7N9,不难发现,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人为的灾害也与日俱增,尤其是交通事故、火灾以及与生产相关的人为灾害,并且危害后果日趋严重。由此看来,防灾减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而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城市社区在防灾减灾当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一、城市社区防灾减灾脆弱性分析

脆弱性包含暴露、敏感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最初脆弱性被用在生态环境领域,用来形容物体易受攻击、易受伤和被损坏的特性[1]。然后,再次被世界扶贫组织、经济领域广泛使用,最后才在社会和自然领域引入。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脆弱性,目前在应急管理领域比较被学术界认可的概念:脆弱性是指对危险暴露程度及其易感性和抗逆力尺度的考量,即面对灾害时承灾体自身存在较易遭受伤害和损失的因素。风险具有相对性,而脆弱性则具有绝对性[2]。影响社区灾害脆弱性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包括:社区社交网络、文化教育水平、住房选址、防灾减灾知识与应急技能、自救互救能力、消息分辨能力、防灾减灾意识、心理应急能力、灾后恢复能力等[3]。

在我国的城市中,社区是社会的基层防灾减灾的组织,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一次次突发危机事件证明,城市社区组织危机意识的薄弱,危机知识的欠缺,危机技能的不足等都成了影响危机应对效率的重要障碍。社区组织作为危机应对的第一受灾对象,在突发灾害事件前未雨绸繆,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等备灾工作。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开展自救互救水平的高低,对于预防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重大。

二、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发展现状

(1)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划

国务院在2005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提出建立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200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把“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和“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示范工程”作为任务和工程之一。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2)建立安全社区

与此同时,民政部大力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不同的组织譬如学校、政府、医院等紧密相连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园,山东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的安全社区方案已经试运行,为社区建设提供试点,迄今为此,已经命名了将近7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按照健全完善“减、防、抗、救”并重的灾害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3)举办多种宣传活动

近年来开展的“中国减灾世纪行”和“社区减灾平安行”等活动,2009年5月,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各地社区普遍开展了声势浩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推进社区减灾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

(1)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比较薄弱

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急需完善,基层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有待健全。我国地域面积广阔,贫困山区和边远山区分布较多,不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人口分布特点上来看,一旦发生灾害,救援的难度较大。而且这部分地区往往是自然灾害较频繁发生的地方。

(2)社区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

灾前、灾中、灾后都无法做出快速的反应。防灾减灾涉及多部门多灾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水利、地震、气象、消防、卫生、民政等机构必须主动承担起灾害监测、预测、灾情报告及各自对应的业务工作,各司其职,加强协调,才能共同致力于防灾备灾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3)针对所有灾害的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并没有出台

因为许多灾害是相伴产生的,这就亟需一个系统地进行预防。对于灾前的预防、灾害产生之后的应急办法等等没有一个明文的规定,所以社区居民一旦遇到这样的灾害,往往会慌乱,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再者就是我们现在制度出的法律都只是方向上的引导,并没有明确指出在遇到灾害时的救助办法。

四、脆弱性视角下的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对策探讨

(一)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转变观念,以各种形式来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并通过政策规划将灾害应变提升到灾前预防与灾后重建阶段,培养居民评估环境易致灾因子能力,积极建立可持续性防灾社区。第二,需要将建立防灾社区建设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使防灾社区的推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三,在资金、技术、防灾应急的设备器材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组建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

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当地的居民都是自上而下的发起,然后通过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组织参与灾害防救的工作。所以,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社区组织发挥20多年社区建设的优势,开展防灾社区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力量,让那些关心社区安全的公众,或者有志于从事社区防灾减灾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的公民,均可成为推动防灾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并积极为志愿者建立完善的档案,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及其工作内容,给予志愿组织提供良好发展机遇和环境,吸引和激励志愿者终身服务,确保志愿服务人员长期化。

(三)努力建立防灾社区的资源网络

防灾减灾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早,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不同主体在社区减灾中作用的研究。在1990年,联合国在《国际防灾战略》中指出“在21世纪建设更安全的世界”的三大战略,其中之一就是防灾减灾的重心下沉,从强调政府的作用转变为重视建设应对灾害能力强的社区。Tsinda&Gakuba在《SustainableHazardsMitigationinKigaliCity》(2011)研究表明,非洲卢旺达基加利市若要实现可持续减灾,迫切需要虚心听取公众参与社区减灾的意愿和建议,需要完善组织结构和政策规划。(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NGO)非政府组织作为减灾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组织的灵活性和广泛的民间性、社会性在自然灾害管理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是政府灾害管理的有力补充。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外国在社区减灾防灾当中逐渐从由政府主导到重视社区自身、居民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在社区减灾中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

二是关于不同灾害的研究。在地质灾害方面,MarioMejia―Navarro在《Naturalhazardandriskassessmentusingdecisionsupportsystem》提出运用GIS进行地质灾害和风险评估。对于外国学者和不同国家在对于不同灾种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从地震灾害、火灾、地质灾害、水灾等我们发现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来减少或者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我们也看见灾害发生时并不具有单一性,而是多种灾害的同时发生,这就需要统筹兼顾来减少损失。

三是从不同国家来看社区减灾能力是如何建设的。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十分重视社区减灾法律制度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从制度上保证了日本在灾害发生时规定社区、政府、居民、企业等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日本有着比较完善的社区居民自救与互救机制,日本重视居民的防灾教育,日本居民家中也大都储备了应急物资,此外,日本形成了居民、社区企业、社区福利组织多方合作体制,从而有效应对社区风险的发生。在英国,根据各类灾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建立层级分明的“金、银、铜”社区灾害应对机制,具体来说由铜色操作层、银色策略层、金色战略层这三层构成的灾害应对机制,围绕这三个层级,英国地方各相关部门能够迅速而高效地开展灾害救援行动。

2.国内现状述评

近年来,国内关于社区减灾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不同区域社区灾害的研究。当前,我国遭受各种灾害威胁的形式日趋严重,主要有洪涝灾害、火灾、地质灾害等。在地质灾害方面,朱照宇(2003)运用“灾害密度”和“灾害强度”两种指标,将广东沿海内陆划分不同级别,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灾害预防与管理。张广裕(2012)对青藏地区研究指出,防灾减灾需要因地制宜、从本地区出发,做好社区减灾的规划。陈容(2013)在《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展望》中说台湾地区的社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已日趋成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已形成较完善的社区减灾管理机制。

第二,关于社区减灾现状的研究。我国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受到人民的观念束缚、经济发展水平,加上我国现实社会对于社区防灾的认识局限,结果导致灾害发生时损失巨大。俸锡金(2009)认为农村减灾基础设施脆弱,政策执行不到位,董江爱(2011)认为当前社区减灾需要强化基层防灾意识,建设基层防灾组织应对灾害,陈容认为社区缺乏有效的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在不同地区的防灾规划缺乏针对性(陈容,2013)。总的来看,我国社区减灾总体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减灾工作总体发展的较好,但是在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依旧非常落后;同时,社会参与程度不够,有许多居民缺乏防灾减灾意识,当灾害发生时又缺乏有效救助技巧,从而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从上述我们可以得出防灾减灾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的相互协作,它们这是一个整体,必须相互合作才能有效的提高减灾能力。

(二)对当前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总结

首先,分析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对当前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做法成效予以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到执行以及产生的实效等方面,再结合灾前预防能力、灾害应急能力,灾后重建能力建设的线索,分析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而为提高社区减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深入分析示范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以社区减灾政策制定能力、社区减灾资金供给能力、社区减灾物质储备能力、社区减灾人才队伍建O、居民防灾意识提升能力等等方面建设为维度,多角度的反映社区减灾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

其次,提出系统、可行的措施全面促进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最后将致力于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社区减灾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提升社区减灾能力,为全国在社区减灾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地震灾害;防震减灾;措施

引言

地震灾害属于突发性的自然破坏,它的破坏力强大,给人们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城市地震,由于人口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聚中,地震灾害的危害更是巨大,因此,做好城市地震的减灾防灾工作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1城市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

1.1人口伤亡巨大

地震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发生时间几乎只有几秒钟,而且,一旦发生地震,人们不仅逃生时间短,逃生地点也很少,城市地震尤其严重。更槽糕的是,城市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即使地震不很强烈,造成的伤亡也将相当严重。如八十年代的唐山大地震,死伤数以千万计。而且,地震将同时引发水灾、火灾等,同样能造成巨大的人口伤亡。所以说,城市地震,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必将伴随巨大的人口伤亡。

1.2经济损失巨大

城市地震灾害的另一特点是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城市越发达,现代化程度越高,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化城市的财富集中度相对较高,现代化城市中的各种生命系统工程较多,相较于普通的乡村或山区,人们对现代化城市的投入巨大。若城市建筑等减灾工作不到位,更会加大城市地震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1.3对生活环境的破坏严重

地震是从根本上进行破坏,不可避免地加剧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地震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严重,灾后几乎失去生存环境。

1.4地震类型别具一格

城市地震直接发生在城市下方或积蓄在城市下方的能量突然释放在地表,对城市地面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具有较强的破坏了。可以说,在很多其他的自然灾害中,地震对城市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尤其是发达城市,地表负载本就巨大和不均衡,使得城市地震的震害无法估量。

1.5地震后往往伴随其他灾害

城市地震不仅能直接造成的巨大危害,还将导致其他灾害随即发生,如房屋工程破坏导致的火灾、水灾,特定工厂破坏造成的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环境巨大变化引发的瘟疫等等,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存。

2城市地震减灾防震的有效措施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其发生,只能尽可能的降低发生的概率,同时做好预防,将灾害降至最低,发生后能够积极面对,做好抢险救灾工作。一下介绍城市地震减灾防震的几点对策。

2.1做好地震区划,科学预防震害

地震区划是预测地震灾害的方法,它是将研究地区根据发生地震的概率和地震强度进行区段划分,将地震多发区作为重点研究预防对象。地震区划越准确,对地震的预测越准确,带来的防御减灾效果越明显。

地震区划也是城市建设的指南,对于地震发生几率大的地区应降低城市化建设,增强城市抗震设计,尽可能的选择地质稳定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等,这样能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等。

2.2提高地震预报的管理和决策,加强短、临地震的预报水平

做好地震预防,能有效的降低地震灾害,尤其是短、临地震的预报更是减少损失的关键。短、临地震的预报难度很大,不可避免的出现漏报、虚报的情况,社会各界都应给予理解和帮助。地震预报必然带来大规模大范围的社会行为,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市市民的配合,竟然有序的做好预防,即使预报出现失误,也应避免混乱,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

2.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或减少灾害隐患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或减少灾害隐患,是地震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城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我国居民大多数的活动都是在建筑物内进行,因此,加强城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强度,有助于降低地震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建设资金有限,应从实际出发,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做到有规划有重点的抗震设计建设。

(2)加固现代化城市结构

经济发达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结构。一旦发生地震,伴随而来的其他灾害更多更严重,因此,加固城市结构,尤其是工矿企业、要害部门建筑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对地震防御和减少震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化建设更是加剧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后期治理和保护相对很差,致使屡有自然灾害发生。一些原本风景秀丽、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为加快经济建设,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过多的开发土地和环境,这些情况对防灾、抗灾极其不利。所以,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应高度重视对土地的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缓城市地震的发生。

(4)改善城市居民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等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我国融合了56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虽然繁荣了社会文化,但随着社会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危害到自己生存的灾害隐患。如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其他目的,私自开凿门窗等,不仅削弱了建筑的抗震能力,而且还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如随意侵占通道等,影响人流疏通等。很多不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到抗震救灾等工作,因此,全国人民都应迅速行动起来,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降低灾害隐患。

(5)加强心理辅导和震后心理治疗

地震预报或谣言很容易击垮人们的心理防线,产生不安全感,即所谓的恐震心理,这种心理疾病得不到重视和及时治疗很可能造成人为灾害。因此,应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对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人们心理和精神的抗震能力。

2.4加强全民族的总体防灾意识

加强全民族总体的防灾意识是具有战略性的防灾途径。个体和社会群体的防灾能力是防御城市地震灾害的重要力量。全民族都具有较强的防灾意识,有利于地震时采用自卫、互救等方式降低地震危害。

3小结

我国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地震安全隐患。同时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才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梁鸿光.减灾必读[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248~40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家庭消防安全小常识范例(3篇)

    - 阅0

    家庭消防安全小常识范文篇1近几年来,社区居民家庭和“四小”单位(小工厂、小商店、小作坊、小娱乐场所)火灾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已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网络工程笔记范例(3篇)

    - 阅0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1、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及评价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内容丰富有趣的课程,但是往往由于课时不够无法深入拓展的讲授,自成体系的理论导致概念、内容偏多,使得教学变.....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