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1篇1

关键词油气藏,裂缝,信息,不确定,系统

在碳酸岩储层与致密储层中,裂缝是油气藏中流体的主要渗流通道,对油气井的产能有直接的影响,决定了基质的泄油能力和油井的供油面积,是油气藏开发方案研究的重点[2]。因此,在裂缝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裂缝系统发育及其分布规律。

1裂缝信息

根据裂缝信息的属性,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地质力学信息、地球物理学信息、地质统计学信息、渗流力学信息;根据裂缝位置,可以分为:空间点信息、平面点信息、平面区域信息、全局信息;还可以笼统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等。

1.1地质信息

(1)露头信息:研究露头是获取地质构造与裂缝等关系全貌的最好办法[3],也是建立裂缝原模型的基础。

(2)岩心信息:观察取自目的层的岩心是取得裂缝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全岩心可提供裂缝倾角和密度数据以及有关岩石强度、岩石组构,裂缝与基质串流能力的数据。

(3)薄片信息:用显微镜对裂缝进行观察是裂缝研究中直接的方法之一。主要特点是对岩石中存在的微裂缝进行统计和描述,局限于裂缝的微观情况,镜下观察以下内容:裂缝的形态、宽度、长度、缝面情况、溶蚀及充填情况、裂缝系数、成因类型以及分期配套关系与裂缝和岩石颗粒及孔隙的关系。对于定向薄片还可以估计裂缝的产状。

1.2地球物理信息

(1)测井信息:测井是识别垂向裂缝分布的主要技术。近几十年来,人们在用测井识别垂向裂缝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并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2)地震信息:地震的优点是覆盖面广,获取的信息量大。但由于地震资料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多解性。

1.3钻井工程信息

钻井液漏失可能和天然裂缝、孔洞、地下洞穴或次生裂缝有关。当钻到各种次生孔隙的地层时,机械钻速可大大增加,因而用于间接探测裂缝。此外,还包括井壁崩落、固井质量显示、钻井曲线分析等,但这些方法仅能定性判断裂缝的存在。

1.4油藏工程信息

(1)试井信息:针对裂缝体系根据流体流动状态特征,可以用产量和压力试井数据识别和评价裂缝。由于试井解释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其在裂缝评价中的广泛应用。试井分析,特别是压力不稳定,所提供的裂缝参数能代表油气藏的大范围内参数的变化。

(2)示踪剂信息:井间示踪剂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重要的油藏工程手段,通过示踪剂试验可以获取裂缝的延伸方向和宽度,预测裂缝的存在。

(3)生产信息:生产信息在所有信息中,最具广泛性,包含大量油气藏信息。由于裂缝系统是流体流动的控制因素,所以基于生产数据的动态分析理应成为裂缝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

1.5实验室信息

(1)光弹模拟实验:模拟岩石变形应力场变化及分布的光弹实验在岩石力学及构造力学中已广泛被采用。其优点在于:能依据实际地质变形特点和初始变形条件,模拟出变形中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且通过显微照像而得到的干涉条纹图像反映出来;根据图象直观地反映出各处应力分布情况即应力集中带,用于预测不同地质变形体与应力集中有关的裂缝发育带。

(2)岩石声发射实验:岩石的Kaiser效应可用于研究岩体曾经历的变形史和破裂史。由Kaiser点的个数和应力分量反映岩石所经历过的应力场期次和强度。近10年来,这一技术已被应用于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领域,已取得了许多成果。

2裂缝系统研究方法

综合目前国内外裂缝识别与预测理论与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力学方法与地质统计学方法。

2.1地球物理探测

近几十年来,人们为通过测井使裂缝更容易探测和评价,已做出很大努力。利用测井资料可以识别裂缝垂向发育,常规手段是声波测井、电法测井、放射性测井及其组合方法,以及近年来新发展的裂缝识别测井、井周声波测井、斯通利波测井、位移声波途径法测井、长源距声波测井、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声波电视测井、地层学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横波测井及全波波列测井。

FML(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IL(裂缝识别测井)和FMS(地层微扫描测井)等裂缝识别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裂缝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随着测井技术的进步,对裂缝性储层的描述与开发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系列。以声波及放射性为主的裂缝测井系列与地震资料结合,进行横向预测,可以划分裂缝发育带及其分布,对裂缝发育带应用微电极扫描和井下声波电视测井。

2.2地质力学方法

早在20世纪60年代,Murray[4]等从构造本身的结构特征出发,探讨了构造形变主曲率与裂缝发育的关系,并提出过裂缝岩体的力学模型。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王仁等、曾锦光从构造应力场入手,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开展定量预测裂缝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将十分复杂的地质问题简化,用二维数值模拟进行构造裂缝分布的定量预测。随着大量裂缝性油气田投入开发,许多复杂问题的出现,促进了裂缝定量预测研究的深入开展。

90年代以来,王连捷等将二维、三维数值模拟和地质工作紧密结合,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岩石破裂准则进行计算,利用地质资料进行参数修正,结合正反演技术开展储层裂缝精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认识。丁中一等通过岩石破裂法和能量法对油田储集层中的构造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岩石破裂法结果与能量法结果两者互为补充;提出用破裂值和能量值两者共同来定量预测裂缝发育的新方法,即二元法,破裂值代表了裂缝发育的可能性,能量值代表了裂缝发育能力的大小。

3结束语

裂缝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裂缝研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目前识别方法虽能描述裂缝的某些参数,但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多解性和局限性。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2

当今,是人类社会完成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时代。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信息管理专业与信息系统专业日趋成熟,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信息管理也在很多领域得到大量运用。但在现实中,企业信息管理往往局限于微观普通视角,而忽视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宏观视角。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从社会系统的角度着重探讨企业信息管理,希望通过社会系统这一视角,解决企业信息管理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两种信息的比较

目前,理论界一致认为,企业信息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利用的工作,其本质是企业信息管理。但是在实践中,企业信息管理往往是处在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微观视角上,企业管理者认为,信息是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编码化与管理,简单地将企业信息构成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两大类,同时按工作流程规定了企业信息管理内容为:制定信息规划、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提供产品信息等。并将其关键技术分为后台(backoffice)技术、前台(frontoffice)技术和虚拟(nooffice)技术三大方面。不可否认,这种看法没有任何问题,但其局限于企业管理的短视行为上,没有充分考虑人类社会中信息的社会性和复杂性。

信息是客观食物的反映或再现,从认识论角度,信息可分为感知信息和再生信息。感知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再生信息是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无论从哪一方面,信息都离不开人的主体因素,即人的因素是信息除其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外的最重要因素。而作为社会的人,必然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我们知道,社会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系统,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其要素种类和组成的复杂、层次关系间的复杂与通过系统内部自组织和他组织后社会系统运行表现出来的非线性与线性的统一。

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即社会系统。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著名学者布克里认为,社会系统实现自我调节以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需要5中要素:①向内部引进“复杂性”的源泉;②保持内部“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机制;③双向传播网络;④面对变化进行自主决策;⑤保持信息的有效机制。可以看出,这五种要素都不能离开社会信息系统。所以,宏观的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所以社会信息系统比一般意义上的物理或生物信息系统更为复杂,也更具不确定性。

二、社会系统下的企业信息管理

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形态概念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任何一社会系统都有三个最基本的形态:经济的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三种社会形态密切联系而组成一个社会整体。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可与社会整体进行单纯分割。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系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业。在人通过劳动过程和信息调节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社会和自然信息交流的不断累计和扩大促进了人类只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产生科学技术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系统与环境的信息与能量的流动,使社会系统不断吸收自由能、内部熵值不断减少,导致社会系统从简单向复杂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既具有一般系统的共性,有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既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也是一个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能进行自我创造和完善的系统。所以,企业信息管理作为一种子系统,亦具有社会信息系统的共性与特殊性:①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业;②企业须承担社会责任;③人在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④重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伦理关系;⑤企业整体信息活动及其有关因素是一统一整体。可见,企业信息管理是企业为了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社会活动,其核心就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两大要素。但两大要素都必须构建在人类社会系统的基础之上。

三、社会系统下的企业信息管理新思路

(一)树立系统信息观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如前所述,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所有输出或输入的信息最终无不打上人类的标签。这就要求企业信息管理中必须树立基于人类社会系统的信息观。一方面,管理主体要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各要素、组织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发挥信息系统的特点,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但是系统信息观不是系统观与信息观的简单相加。系统信息观要求企业管理主体站在社会系统的高度,坚持辩证主义哲学这一理论基础,认识和把握信息理论的核心即“三维结构”:对应于信息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对应于新的信息技术的经济管理模式和对应于信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同时,对信息本质的认识上要从信息环境论和信息生态论上上升到信息人态论上,即重视企业(人)与社会系统信息环境的作业关系上。

(二)全球化视角与思维

随着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和过程。企业信息管理的全球化是企业从局部走向全局的均衡化和均质化结果,也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对单个的企业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如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及先进技术进行创新、拓展海外市场等机遇,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如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跨国公司对市场的控制以及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的负面影响。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既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支撑起企业竞争力、引领未来。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企业在适应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时持续创新的能力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企业信息管理必须以全球化视角与思维,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直面国际市场。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化的浪潮。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不同。但是,从人类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性的永恒发展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有两点是不变的,即企业社会责任的永恒属性或主题: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英国学者JohnElkington的三重底线理论(TripleBottomLine)和MarkS.Schwartz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模型,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应是:环境意识制造、和谐文化、企业创新等。企业披露其信息就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企业应披露信息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②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③参与社区活动方面的信息;④收益方面的信息;⑤产品或服务创新及安全方面的信息。条件成熟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宜提倡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其构成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表”、“社会责任利润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等。

(四)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利用和存储,也是一个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达信息的过程。所以,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新发展,是对信息管理的提高与升华。知识密集型企业比重的增加、知识增值的需要、企业竞争环境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等众多因素共同驱使知识管理成为热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已经取代了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主导地位,社会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比任何时代都更为迫切。但是知识是人的头脑里的信息集成,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集成,而应是社会文化或更进一步的整个社会有机系统的有机集成。这就要求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开发和提供产品或服务面向整个社会有机系统,创建适应需要的共享的知识型文化环境。

作者:张文洲来源: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11年9期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3

一。如何认识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检察信息系统

目前,检察机关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计算机作为办公或办案的工具,但是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是单项应用,系统的标准化、通用性和易用性都较低,与检察业务联系不紧密、联网功能和保密功能不理想。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缺乏一个科学、正确和统一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检察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究竟什么是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这一点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没有精确的定义,而检察机关在不断改革发展,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在随之相应丰富和变化。本人认为,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检察业务系统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在检察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认识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会有不同的侧重。

一方面,从检察业务系统的角度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原有检察业务工作进行的改进、提高和发展,对检察工作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存贮、传输、综合分析,以便更加准确、高效、方便地服务于检察工作。是用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对现有检察工作流程及机构设置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套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有几台电脑处理一般文书或者建立一个局域网就做到的。目前很多检察机关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认识仍停留在非常肤浅的水平上,对现有检察业务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只注重业务工作的具体事务,不注重从信息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事实上,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部门,其职能的实现不仅具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很强的政策性,而且检察机关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流转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当前检察机关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所急需树立的基本观点。对这一问题的种种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系统开发工作和应用推广工作的困难。比如有的单位领导虽然很重视计算机应用工作,但往往直接要求技术部门实现某一具体的功能,而没有系统的规划,结果不仅应用成果难以联网,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都很低,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同志甚至把办公自动化与检察信息系统相混淆。一般认为,广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含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检察信息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狭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仅指以文书处理为核心的办文系统。

本人认为,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与检察机关相关的办公及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具体包括案件管理、文书处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档案管理、行政财务管理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均具有统计、检索、共享、联网等功能特性。其中案件管理子系统是核心内容,与其他子系统有机联系。根据检察工作的发展情况,还应逐步增加预防信息管理系统。检察业务是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核心,计算机只是工具,过分依赖技术设备或者轻视技术手段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用系统的观点认识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检察机关开展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工作的被动局面,彻底跳出不断开发不断否定以及重硬件不重软件、硬件不断更新却一直不够用、软件不停开发却一直不好用的怪圈。

检察机关的工作具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具有信息处理的连续性、网络性、保密性等特点。机构设置在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之中。只有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认识检察工作,才能有效建立高效灵活适应变化的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对现有检察工作特别是业务工作进行科学抽象、综合分析,是正确理解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前提。由于对检察工作缺乏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以及信息科学方面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建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时会不自觉地把这项工作简单地认为是使用计算机的几项功能,从而造成计算机应用工作难以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甚至造成局部效率提高了,整体效率反而降低的结果。

另一方面,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角度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的重要应用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功能早已超出了数值计算、控制、设计等传统应用领域,与各行业的结合使得传统行业的运转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检察机关的应用,不仅是发挥一般性的文字处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功能。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综合了软件工程、数据库、局域网与广域网、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而在检察工作中的系统化应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新领域,检察工作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具体实现。检察机关具有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点,工作具有法定的程序,不仅系统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要求,而且系统内部的实现过程甚至开发过程都有很强的保密要求,这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时,对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系统开发时,对各开发阶段的管理控制具有其特殊性。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角度正确认识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对于成功地建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致关重要的。

二。如何开发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

开发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主要就当前普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1.正确认识,科学规划。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内容和特点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不仅检察机关的领导和技术部门要有正确认识,广大干警也要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有充分的认识。对建立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后,检察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要有足够的准备。

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既要长远规划,又要具有动态性,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对待规划。一个好的规划对顺利建立和运用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有着长远的影响。规划工作包括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要有足够的适应性。要避免因检察机关的人员调整而影响系统建设。建设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检察工作的政策倾向。应尽量减少因个人喜好对规划工作的影响。

对于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要统筹规划,既与正常的检察工作相适应,又要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

2.重在应用。这是检验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质量的唯一标准,要避免过份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也要避免不尊重技术的倾向或者形式化的建设。技术工作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门面工作。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效果最终要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检察机关广大干警对检察业务很熟,但对技术系统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弱。是否易用、实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实施和推广。技术人员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避免单纯从技术的观点处理问题。

3.经济适中,适当超前。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是一项投资较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硬件费用、软件费用、网络费用、管理及培训费用。不仅有建设费用,而且有运行费用及维护费用。检察机关经费普遍比较紧张,不可能只选择最先进的设备及开发运行方式,另一方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检察工作也在不断改革,也没有必要设想建立一个一劳永逸的系统。条件好的单位可以尽量选择生命周期长的硬件、软件及运行方式。运行方式要尽量超前,但设备配置要逐步增加。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硬件每半年就出现一代新产品,同时价格在不断下降。所以在选型上要适当超前,配备时分步实施。

4.合理组织和管理开发队伍。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多个领域,根据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基层检察院最好由检察长全面负责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以便在重大问题上协调、把关、及时决策。由检察机关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专业开发单位的人员共同组成开发组。各类人员既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其中参与开发的检察干警和技术人员可以由区级检察院和市级检察院共同组成。

不能把技术部门变成软件开发部门,尽管有些基层检察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实力,但完全由检察系统内部的技术人员开发存在一系列问题,技术断升级、人员培训及系统维护等都是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如果完全由技术部门进行开发,技术人员的精力及主要工作重点将发生变化,出现其他一系列问题。目前一些条件好的检察院已经逐步把检察机关部分后勤服务等工作交由社会化服务机构进行,以便使检察干警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及其他检察工作。检察技术部门也应在职能定位上逐步达到有关法律要求,不能把检察技术部门当成单纯的技术开发部门。

发挥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的作用是成功的关键,要让他们参加全部开发过程的工作。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检察院的技术部门领导只懂法律知识、不懂技术知识,不能以行政职务级别的高低当作技术水平的高低。破除权威迷信,不懂技术的同志更容易迷信权威,这些现象现在在机关单位仍相当普遍。要充分发挥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不是检察业务人员学习一点计算机知识或者计算机技术人员知道一些法律知识就够的,而是要精通检察业务的同时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发系统不同于对系统的简单使用,要具备专业水准和开拓创新能力才行。不仅要懂技术理论和检察理论,更要懂检察实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技术与检察业务两用人才是检察机关的保贵财富,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人尽其才。

在是否聘请专业开发单位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各单位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只要能够组成上面所述的开发组就可以。至于聘请专业开发单位是否就一定有技术保证、一定会带来保密、后续服务等问题,这些都要具体分析。各种开发人员的构成方式都存在优缺点,关键是要树立系统科学的观点,对开发工作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不要在具体形式上过分纠缠。

有人认为直接购买商品化的软件系统是最简便高效的方式,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一方面,基层检察院的机购设置与职能划分不尽一致,商品化的软件系统在具有通用性的同时必然缺少针对性,甚至好看不适用。另一方面,软件只是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内容,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不仅包括软件,还包括硬件、网络、相应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与上下级的联网等内容。商品化的软件系统可以作为局部子系统,但不能代替整个计算机检察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比如可以适当选用阅文系统软件,人事管理软件。要注意现成商品化软件与整个系统的接口问题、数据一致性与数据冗余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还要特别注意对软件系统进行安全性检验。如何有效检验目标程序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性是目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项新课题。直接购买商品化的软件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个具体应用项目上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分依赖商品化软件系统。事实上,我们只有在财务系统等少数几项标准化较强的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商品化的软件系统的作用。

5.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阶段要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按照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要求进行工作。经过系统分析、软件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几个步骤。不论系统规模的大小,都应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工作,更有利于维护升级工作和系统文档管理,既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质量,还能减低因人员变动、环境变化引起的系统改变的工作量。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系统;认知系统;信息

【Keywords】Cognitivesyste,information,theconceptualmodel,Structure,function,attribute

1概述

系统论是20世纪中期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出现以后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技研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

1.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这些要素可能是一些个体、元件、零件,也可能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或称之为子系统)。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而硬件系统又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1.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失控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例如钟表是由齿轮、发条、指针等零部件按一定的方式装配而成的,但一堆齿轮、发条、指针随意放在一起却不能构成钟表;人体由各个器官组成,单个各器官简单拼凑在一起不能成其为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

1.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说系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能。例如信息系统的功能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理解:

1.3.1系统由要素组成,要素处于运动之中;

1.3.2要素间存在着联系;

1.3.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常说的1+1>2;

1.3.4要素组成的整体,是新的物质。完成新的功能。

2认知系统存在的必要性

在认识发生的起源和属性上,自古以来就有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立。

唯心论认为: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源。

唯物论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所反映的哲学观点。

所以要解决心物矛盾的争论,就必须引进“人类认知系统”这个概念。把认知对象的“物”和认知主体的“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从系统论来看,只有“心-物”的整体结合才能产生认知。而一切认知的结果都离不开这个系统,系统论观点得出的心-物关系就是“心物一体观”。万物离不开和人类认知器官和精神发生关系而显现其存在,而心离开万物,就无法产生认知,也毫无意义。人类的心和万物是互彰互显互证的关系,不能分割而应视为一个整体。

3认知系统定义

同其他系统一样,认知系统由认知客体(被认知对象)和认知主体组成,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在一定认知条件下共同完成认知功能的整体,就是认知系统。

从系统论的定义和属性来分析,认知系统符合系统的科学定义。

3.1要素性,认知活动是需要非常多的要素参与这个过程,才能得到完成认知。比如,我们的被认知对象,如一个手机。首先要有这个认知客体,才能产生认知。如果没有认知客体,认知活动就是盲目的。没有被认识的对象。

除了认知客体,还需要我们认知主体的参与。也就是包含了认知器官子系统,认知精神主体子系统。比如需要眼睛来采集被认知对象的光、色、形等信息。用耳朵来采集被认知对象的声音信息等等。这是认知器官。认知精神主体,包括我们的意识系统,潜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的心灵系统。意识系统主要是提供对信息的分辨推理和思维。潜意识主要是提供注意力、物我的分辨、时间空间感受,以及情绪,自我的感受,概念的肯定等等。心灵系统则是核心的,它能按照逻辑运算解释来自外界的超大信息量,从而产生高级的感受和认识。如下图。

图1图2

3.2结构性:认知系统是一个具有系统结构的多层次的信息处理系统。符合系统的结构原理。从以上图中看出,认知系统同计算机结构一样,具备多层次的信息采集层到信息处理层到信息输出层等结构。

3.3功能性:认知系统符合系统定义的功能性原理。认知系统的功能就是产生认知。

3.4关联性:认知系统要素之间的紧密配合密切协作,才能产生认知。符合系统的关联性原理。

3.4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认知系统要素(认知客体和认知主体)的组成了整体,符合1+1>2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客体和主体都不能单独完成认知功能。只有互相联系紧密配合才能完成。要素组成的整体,是完全不同于单独要素的独立整体。所以新的事物产生了------认知系统。

不光是人类有认知系统,就是动物也有认知系统。不过动物的认知系统,仅有简单的记忆和条件反射,不能高级思维和推理学习。动物的认知系统,他们也能认知到他们的认知对象。据相关记载,大象,猿猴,猩猩和乌鸦等动物有不到人类三岁孩子的智力,具有少部分学习和推理能力。

凡是包含了认识与被认识两种要素组成的都是认识系统。最简单的认识系统是单细胞生命的认知系统。这种认识就是生命本身对外界的刺激的信息反馈效应。所谓最简单的生物条件反射。从认知系统演化历史可以看出,人类高等级智慧生命出现,离不开低等生命的认知系统的积累进化逐步形成了思维判断分辨推理等能力。

从以上分析得出,人类认知系统是一种尚未被深入揭示规律的系统模型。这个系统建立和认识对于人类掌握精神之谜至关重要。

4认知系统结构

通过分析认知活动的要素和条件,可以得出,认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的信息处理和运动过程,是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记忆,再输出过程,这个系统符合系统的定义,所以我们称之为人类认知系统。这个系统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有高度惊人的相似。可以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看作是对人类认知系统的反演。

认知系统的结构,要参考计算机的结构。人类的大脑更像一台高级计算机系统。他有信息的采集、输入、分辨、推理比较、记忆、搜寻、学习等功能,也能将信息输出到人类的输出器官:手、脚,脸、皮肤、和认知器官等,去执行这些信息。

从下图来看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如图3,图4:

图3

图4

认知系统(人类心灵计算机系统)也具有类似的结构:

人类认知系统的输入设备: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从认知器官子系统接受光、电、声、味等信号,眼根子系统,即相当于摄像机、耳根子系统相当于麦克风,舌根,鼻根,身根子系统相当于气体,液体和压力、温度、湿度等传感器、

人类认知系统输出设备,即四肢肢体、七窍、二便等和嘴巴等认知器官也可以成为输出器官。嘴巴是主要的发声器官,把人类计算机系统处理完以后的信息发送到嘴巴喉咙就可以说话了。四肢肢体,胳膊大腿和手及指头,双脚主要的运动器官,可以根据指令去动作。其他器官也可以动作。比如弯腰,低头,瞬目闭眼等等。

人类心灵计算系统分为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是软件系统,一部分是硬件系统。硬件系统就是大脑及其中枢神经系统,各个处理眼信息的光分区,处理声信息的声分区,大脑的各个分区,来处理不同的信息。意识区主要是提炼了信息载体(光、声、电)中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比较记忆和推理学习。这都是和大脑分不开的。潜意识分区,是处理一些更底层的信息,比如对自我的肯定,对立体三维空间的认知,以及对时间的感觉、以及各种情绪如贪心,嗔恨,爱恋,傲慢,疑心、愿望等等复杂精神意志。这些都是大脑这个器官,来处理的。

在最底层的心灵子系统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CPU),这是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分。所有的复杂的大脑活动,最终都将分解成为为量子计算机的量子高速震动。也就是机器码0-1编程的逻辑电路。

硬件系统见图5。

图5

人类心灵的软件子系统见图6。软件系统则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潜意识和阿赖耶识组成。类似于计算中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和BIOS软件、CPU指令集软件。如图7。

图6

图7

软件系统,就是指的辨别信息的程序系统。最底层核心的是认知系统的心灵子系统心灵量子CPU软件,又叫藏识,(阿赖耶识)这个子系统含藏了所有的子程序跳转地址接口和各种中断命令,他的功能就是含藏解释运算各种子程序,把高级语言程序转化为低级的逻辑电路CPU中的0-1机器码。是以我们人类的条件反射为基本单元的子程序软件,

计算机处理信息。包括信息的采集和输出,认知系统也是这样的,也有信息的采集和输出,意根产生的“意识”子程序,是产生“意念”的关键,即认知系统的产物-----信息,身体和嘴巴两个器官是输出运动信息和语言信息的主体,如同计算机的外设,认知客体的外界环境如同被采集对象,眼耳鼻舌身如同采集器,眼耳鼻舌身五识如同分辨软件,主板bios和底层运行的其他软件外设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为潜意识,CPU软件程序指令集合是阿赖耶识。

如同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样,认知系统也是双向传输信息的系统。

如同计算机信息系统一样,有计算器系统、小型计算机系统也有大型,超大型计算机系统。他们的程序各个不同,处理的信息量和分辨分析能力也大不相同。

认知系统也类似,从低等单细胞生命认知系统到复杂脊椎动物的认知系统再到人类高级生命的认知系统,认知系统本身就是类似于计算机系统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5认知系统的程序和信息

认知系统的功能,就是采集信息、分辨信息,产生信息,执行信息。

所以认知系统是信息系统,是信息的产生系统。单独的认知客体和认知主体,都无法独立产生信息。正是因为二者的结合,信息就产生了。这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最大表现。

正如我们的计算机系统,他也是信息的采集、分辨、产生、和执行系统。如果没有信息可采,也就没有信息的产生和执行。

信息是什么?信息是独立于物质,能量之外的第三种存在,信息不是精神,他是精神的产物,他不是物质,他是物质运动的痕迹,信息不是能量,他指挥了能量的变化。

信息的载体是文字、图片、和光线、声音、电信号等。它在认知客体中,是隐藏在文字,声音,光线、电波等当中的。能被认知器官所提取的。

我们认知系统就是产生信息的系统。认知过程就是从不断地把未知信息到转化为已知信息的过程。

认知系统产生了信息,这个信息到底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意念。意念就是信息。

计算机系统产生了信息,这个信息,大的表现是在应用程序里的一个相关文件。小的表现,所有指令都是信息。所有程序都是信息。信息可以叠加,也可以压缩,也可以自释放。也可以自组织为一个目的。信息源是产生信息文件的程序集合体。

人类认知系统的“程序”,就是感受,感受的集合就是辩识子程序(识),多个辨识子程序也就是五识子程序(比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子程序是一个具有推理,学习,记忆,分辨等功能的子程序。条件反射子程序,是意识和潜意识能把人类对外界的刺激、时间、以及其他感受通过自组织编程方式结合到一起,遇到一定条件就触发的子程序。潜意识子程序包含了,人类对自我的分辨,对概念意义的肯定,情绪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的子程序。比如听到别人骂我,就生气。这也是一类大条件反射子程序。耳根-耳识分辨到声音以后,进入意识中,分辨词句,分辨人我,再进入潜意识中,调用“自我尊严保护子程序”,产生生气的感觉,触发心脏跳动加速,声音放大等情绪化表现。阿赖耶识就是把以上子程序解释,执行,包藏记忆。正是因为阿赖耶识的解释执行,才能让人微观,渺观的精神量子震动到理解了外界大信息量集合。

这些程序的存储运行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

6人类认知系统的认知过程的要素

新生儿出生以后,就开始学习认知。因为认知系统已经生成了,在外界信息刺激下,和自身内部阿赖耶识的“我执”种子程序的作用下,不断的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学会语言,学会走路,学会劳动,直到学会创造。人类认知系统从新生儿出生到人类去世,一直存在。

认知系统认知活动过程的协同性原则:

一个正确认识产生的要素和条件:各个人体的器官子系统必须健康正常。如果认知器官如眼耳鼻舌身(触觉)功能有问题,有病,那他认识的结果也是错误的。如果认知心灵本身就是个痴呆、疯子和弱智、他们心智不健全,也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刚出生婴儿,也仅是简单的记忆,还不能思维推理。也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比如注意力集中也是一个要素,不集中时即使眼睛看到了什么事,也没有留下记忆和思维。

有很多要素参与认识过程,如周围环境的光线明暗程度,它参与了认知客体的反射光到眼睛的过程。如果是漆黑黑夜,无法形成对物体的视觉也就没有对物体的正确的认识。比如客体的运动速度,当速度很快的飞过我们眼睛的物体,我们无法看清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比如认知客体距离眼睛的远近程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距离太远太近都不能看到物体的真相。

参照物不对,产生的运动感觉也是相反的。比如我们正常人以不动的静止之物为参照物,可是当你眼睛突然以动态的运动物体为参照物时,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在运动。

可见正确的眼识产生的各个条件,包括:光的反射强度,物体运动速度,眼根健康状况,智力辨别能力,物体远近程度,和注意力、参照物等条件分不开的。一个条件不具备,正常的视觉认知就无法产生。

除了以上必备要素,那么人类认知产生一个根本因素,就是程序的连续运算执行的相续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相续过程,“计算机”处理外界信息才是连续的,才能被人类接受。人类认知系统也是如此,首先是来自阿赖耶识程序的时间相续,CPU软件中有对时钟控制和指令执行的顺序,他一分一秒的毫不错过,时间感受的延续,空间感受延续,以及是非人我感觉延续,还有各种情绪触发等等,才能连续化的产生各种心理和意念。

如同电视机里电子枪,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非常快速的横纵扫描,才能出来人眼识别的图像。如果这个速度太慢,或是停滞,图像就是不连续的。

人类认识的产生也是如此。它是来自于阿赖耶识软件,心灵CPU里的量子的极其快速的震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非常发达,已经做到能够采集大脑的生物电磁波,而知道你心理想得什么。用意念操作鼠标,已经实现了并非是科学幻想,大脑内的程序可以读出,并写入所有内存记忆可以保留人脑和电脑如此的相似,电脑是对人脑的重演,阿赖耶识像电子计算机中的高速震动的电子,高频振荡,每秒上兆亿赫兹集成电路CPU里面的逻辑程序。

当你看到这个事物时,如果以前有很大的恐惧或是习惯心理纠结,比如杯弓蛇影的故事,本来是杯子里的倒影,因为看得人害怕他以前有怕蛇的“心结”“种子”子程序,就被调用了,产生了是蛇的幻觉。这就是一个人的第一念的重要性。第一念,他是来自阿赖耶识的子程序入口调用的,这个感觉,不一定正确,它可能是带有以前形成的“条件反射”心结的。

情绪心结也会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产生影响。就是烦恼。烦恼包括贪嗔痴慢疑等。贪心让人没有智慧,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比如贪官受贿,明知道法律不许,他自己的钱也花不完,还要受贿,这种遇到行贿者以及送礼金的感受,和当时产生的意念认识,都是和他的贪心分不开的。贪心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子程序,对外界事物产生了“爱的执着”子程序,这个子程序包含了,获得这种物质时候,身体和精神的愉悦感受和满足感受以及不断执取去获得的感受。所谓利令智昏,他在这种获得心理子程序的控制下,就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正确还是错误的认识。

视觉提取的分辨出来的“事物”信息,和以及触发了阿赖耶识、潜意识中的相关子程序,在意识层进行了认识活动。认识活动,包括思维,推理,记忆,调取记忆,删除记忆,学习,比较,分析辨别等等。这些事意识子程序中的功能。

认知系统认识外界,所有正确的认识汇总为了科学文明,向心内寻求真理的方法,也是科学。通过内观反省等观照人类心灵CPU和潜意识,从而产生了宗教文明和心灵学科。就如同计算机程序既可以接受外界的信息,也可以读取本身计算机内部的信息。

7人类认知系统理论研究的意义

研究人类认知系统的理论,有很多利益。

7.1认知系统理论对人工智能领域开拓研究提供指导。人工智能领域方面主要是涉及到语言语义分析,视觉识别,脑机接口,大脑操作系统等等。认知系统学的研究有利于打开人工智能领域的思路和突破口,从更深层次揭示大脑神经计算机和精神现象的本质,从而能更广泛的去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7.2认知系统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在中国的应用也有前景。因为认知系统推广的心物一体论的心并非是超出唯物论之外的唯心论的“心”,而也是一种实在,也就是由量子组成的精神。都是物理学可以研究的对象。人类认知系统理论也可以说是为解决唯物唯心争论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7.3认知系统理论有助于找到东西方文化接口理论。对于认知系统理论的研究,发现了东方哲学思维和西方科技文明特别是量子物理等的接口,使得东方文化重新绽放异彩。为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佛教认识论》,净慧法师主编

[2]《禅宗逻辑与现代物理学》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王殿夫等编

[3]《系统哲学演讲集》,拉兹洛、胤家帧

[4]清华大学《系统论》魏宏森,曾国屏著

[5]《人脑操作系统》袁战

[6]《认知科学与计算机》史忠值

[7]《人工智能丛书》三册,刘志刚主编。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5

立足现状

这个说法大家可能不理解,或者根本不同意,但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只有慢慢地去认识、理解和应用,逐步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

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最大的因素是人,但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三类人:支持者、反对者和中立者。支持者理解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减轻自身的工作强度;反对者既不理解信息化管理是什么,也害怕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失去工作或失去“权力”;中立者主要还是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新的管理方式都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必须让所有人接受,才能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努力慢慢地去将原有的管理模式计算机化,让大家自己去体会、理解和批评。在一段时间后,大家才会对信息化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最后,大家都很清楚应该实行何种管理方式。

找准突破口

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企业内各个部门对信息化的意见不同,我们应该选择对信息化支持最活跃,而又最能体现效益,并且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部门。决不能自行其事,自认为该建什么系统就建什么系统,只要系统建成就甩给相应的部门。一定要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找到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突破口方能下手。这样一来,实施的成功率高,同时又能体现企业的效益,有利于领导的支持和其他部门效仿。从而以点带面,逐步扩张。

循序渐进

信息化建设反对大而全和一步到位的做法,应该循序渐进。目前有些企业看到别人在上信息管理系统,自己也跟着上,这种不切实际的跟风行为,只会给企业带来灾难。

现在一些企业谈到信息化,就少不了“系统整合”这个词语,刚开始上财务管理系统,接着就急着上人力资源系统,还要求系统之间进行整合。好像不整合系统就没有达到上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用他们的“行话”来说就是:要消除“信息孤岛”,达到信息的有效共享。

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大多是一些“信息孤岛”,有的人认为把部分业务系统集中在一个系统中就完成整合了,事实上整合的意义远不止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是对信息的再利用,是从全局的观点来看,最终提取的信息是供企业决策分析所用。在系统建立的初期,原始信息的采集渠道都不畅通,又何谈信息的整合?得出的信息又怎能供企业决策所用呢?

要最适用的

笔者常与政府工作人员打交道,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越低的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越容易出现问题,而他们还常常抱怨自己的计算机配置太低,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从电脑配置的档次能够看出电脑主人的大体身份,好像领导用的“工具”一定要比其他人用的高档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否则就会觉得自己的权力没有发挥出来,他们也不管这玩意在他手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一万多元的电脑放在那里当摆设,有时竟然成了“游戏机”,着实让人心痛。而设备供应商也正是看中了这样的市场,纷纷推出自已的看家本领来迎合人们的虚荣心。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软硬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人。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信息化的发展会永远落在信息技术产品发展的后面,我们在设备选型时不能选最好的,而要选最适用的。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为了避免损失,少走弯路,在设备和软件的选用上要尽量降低成本,而把重点放在系统的应用上。

起点,而非终点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6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现状问题解决

1.ERP系统的基本概念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1]。对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2.ERP系统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ERP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它可为企业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MRP-II不具备的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3.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2]。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3.1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些人甚至认为会计信息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信息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

3.2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大多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不能够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使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计算机维护人员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必须首先培养电算化人员的会计和计算机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3.3统一数据接口问题

任何一款软件都是在不断升级的,企业ERP系统同样也需要升级。但是,升级则面临与软件产品接口的不对应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4.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

4.1强化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设置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主要责任;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4.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并且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合理的系统培训,并做好培训的考勤监督工作,并在培训期末进行书面和实际操作考核。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造就出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4.3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层次的数据转换[3]。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其次,应由相关的上级领导协调各部门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部门情况的会计信息化协议,各部门遵照执行,使各部门有共同的工作方式。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课题。本文运用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分析了ERP系统应用的总体情况,剖析了企业信息化存在的诸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统一数据接口问题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等具体的解决对策。

会计信息化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受原有思维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会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软件,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适应企业管理需要,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晓斐.信息化时代的ERP[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7).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7

[关键词]过程提示信息需求获取认知局限

[分类号]G203

信息系统是为用户开发的,用户的需求就是系统的目标。人们普遍认为,获取用户信息需求对一个信息系统的成功开发至关重要。可是,用户在最开始时往往不清楚或无法表达自己确切的需求,系统分析人员在信息获取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经验,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信息需求获取不充分、不准确。这样,信息获取过程中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并值得系统开发人员去关注。

1信息需求获取中的用户认知局限

信息需求获取指从用户的需要、想法及期望中分析、抽象、综合、提炼出用户对系统的真正需求的过程。信息需求获取需要用规范的描述方法正确、全面的记录成文档,以构成需求模型。需求模型的建立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需求获取则是建立需求模型的基础。需求获取的过程有很多难点,比如过于宽泛、复杂的“问题域”造成的系统分析人员的理解错误,分析人员自身能力、经验不足造成的信息需求获取不完整以及分析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障碍等。

1.1信息需求确定与信息需求获取

信息需求确定(IRD)是信息系统开发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在采用传统的结构化方法还是现代迭代方法的系统开发环境中,需求确定对于信息系统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需求确定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信息需求获取,即系统分析人员向用户或相关人员获取其对系统的需求;②信息需求描述,即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语言描述用户需求;③信息需求验证,即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讨论,识别并确定真正需求。

其中信息需求获取的方法有询问法、观察法、文献法等。询问法是在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的交流中实现的。Cough-lan认为:只有创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环境,才能使这种交流更加有效。一般情况下,系统分析人员负责引导询问过程及查找相关资料,通过营造开放的交流环境促使询问的成功。传统的询问方式是利用Couger提出的5W1H法向用户进行直接询问。而Browner则认为,基于提示方法的间接询问方式能获得更充分、准确的信息。但是目前学者们对于究竟如何进行恰当的提示,以及何种因素会对提示的效果产生影响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研究。

需求获取对系统分析人员的能力要求很高,分析人员获取用户需求的能力部分取决于其对“问题域”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帮助分析人员构造问题、获取与组织信息,并将之转化为一套准确的、完整的信息需求系统。但是,即使有足够的“问题域”知识和强大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也不能保证需求获取的成功,这正是受到了认知局限的影响。

1.2认知局限对信息需求获取的影响

信息需求获取主要面临三个基本问题:①人类作为信息处理器的自身局限性;②信息需求的复杂性;③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交流过程中的障碍。其中人类作为信息处理器的局限对信息需求获取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人类的信息行为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它由信息心理活动决定,因此我们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认知局限分为4种类型。

1.2.1短时记忆局限短时记忆的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对信息需求获取而言,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可能因为短时记忆的局限只考虑到部分时间内的部分信息。

1.2.2长时记忆局限长时记忆是一种有利于存储和检索的记忆,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尽管其存储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人们从长时记忆中回收和利用信息仍有一定困难。受到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的影响,系统分析人员往往容易只留意到现有的进程、以往的经验或最近的信息。

1.2.3倾向性局限这种局限来自于联想记忆搜索模型,指人们在评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更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记住或形象化的信息。虽然这种认知方法在大部分时候是有效的,但会造成对较近发生或印象较深事件的倾向性。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系统分析人员可能依照最近的或较成功的系统开发项目经验进行信息需求获取,从而限制当前需求获取的广度和深度。

1.2.4总体判断性局限在解决问题的初期就已经具备相当信息量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做出总体判断,随后获取的信息则用来对总体设计的结构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根据总体设计做出的调整会少于根据其他基础做出的调整。获取信息需求时,系统分析人员常常根据现有进程做出总体性判断,然后围绕其进行微小但不充分的调整,以致难以找到需求获取的其他路径。

2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原理

在系统分析时,对数据和过程建模相对要容易些,因为这时强调的主要是系统形式。但如果要真正了解现实系统、理解系统的组织,就要把人的认知因素包含在模型中。过程提示正是通过软科学的方法,依据心理学中的认识论和争论理论来构造的,它是一种比直接询问(如5WIH)更注重与用户进行深入、细致交流的信息需求获取方法。

2.1过程提示的设计原理

信息需求获取过程中的认知局限不仅存在于系统分析者中,也存在于用户身上。任何用户毫无例外都有着一定的信息意识。所不同的是,用户信息意识彼此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用户在不同时期也具有不同的意识状态。当外界刺激用户时,用户便会产生信息需求。由于刺激强度、用户信息意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别,信息需求将处于不同的认识状态,其中部分需求可能是潜在的。对于认识到的需求,用户将做出反应,产生满足需求的行为;对于用户的潜在需求,也将在外界作用下转化为行为倾向。

心理学家希尔加(Hilgard)曾用内驱力理论来解释生物控制现象,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用于研究用信息心理一行为控制。如果用ER表示用户的反映潜力或行为,HR表示用户反应的习惯强度,D表示内驱力,V表示信息刺激,K表示诱因动机,则有ER=HR*D*V*K(式中任何一项为0,反应都为0)。上式说明,用户的信息反应和行为除取决于习惯强度与内驱力外,还取决于信息刺激及诱因动机。如果习惯强度和内驱力一定,则完全取决于信息刺激与诱因动机。

信息刺激具有相当广泛的涵义,它是外界对用户的信息

激发。对于用户来说,信息激发随环境改变而变,在不同环境中,用户表现出的诱因动机是不一样的。诱因动机则表现为信息对用户的“引诱”或者用户对信息所抱的希望。它取决于用户的信息素质、专业水平以及精神状态。过程提示对直接询问方式的改进正是通过对ER式中信息刺激(V)、诱因动机(K)的改变提升用户的反应潜力,提示用户充分意识到本身的信息需求,将用户因能力、知识和水平的局限难以表达的需求转化为表达出的正式需求,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信息需求获取。因此,在利用询问法进行信息需求获取时,系统分析人员应该问一些能够引发用户思考并产生疑问的问题,以此来刺激人们的认知能力,突破认知局限。问题既可以是上下文相关的,也可以是上下文独立的。其中,上下文独立的问题尤其有用,因为它们方便适用于不同情况,过程提示正是基于上下文独立问题的一种信息需求获取方法。图1将一般的直接询问和过程提示两种需求获取模式做了一个基本的比较:

直接询问:用户认知用户表达系统设计者的认知

过程揭示:经过程揭示的认知改善后的表达系统设计者更为清楚的认知

图1过程提示与直接询问的比较

2.2过程提示的应用过程

过程提示在信息需求获取中的应用原理如图2所示:

整个信息需求获取的过程如下:

2.2.1用户的认知用户的认知状态决定了其表述的方式与内容。通过过程提示方式的各种问题可对用户的认知情景进行拓宽和挖掘,刺激用户的思维使其不仅仅局限在短期记忆或者自己熟悉的事物范围内,使得系统设计者进行目的描述与需求分析时将会更加明确用户想法。用户认知状态的改善对整个系统开发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

2.2.2用户的表达用户的表达即是通过语言对自己的认知状态进行表现。在系统开发的初级阶段,系统分析者首先需要对用户的表达(包括目的描述和需求描述)进行记录,然后才能在需求提炼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展开需求分析。用户表达的语言则受自身知识水平和表达水平的限制,经过程提示后用户的表达内容比直接询问更能对系统设计者的分析产生帮助。

2.2.3系统分析者的认知在听取并记录用户的表达后,受知识结构差异、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人员对用户所理解的系统目的及需求可能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会对之后的系统设计造成不良影响。而由过程提示策略设计的问题,对用户提问后所收集到的回答将最大限度地消除这种影响。

2.2.4系统分析者的操作此时分析人员就需要根据不清楚和不完善的理解对过程提示的策略和问题进行改良,然后重新对用户进行提问。在所有目的和需求比较明确、充足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目的分析和需求分析,为系统构造做准备。

以上几个过程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并且相互影响和制约,它们共同对系统设计的初步分析打下基础,使系统定位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双方所期望的程度。

3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实现

过程提示不同于常规的信息需求获取方式,它需要对用户心理进行剖析并按照严密的流程对用户提问来获取需求。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要求在了解设计原理与应用方面之后对提示模式、流程以及策略进行详尽的设计以实现其功能。

3.1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模型

基于过程提示的信息需求获取模型可归纳为图3所示的模型结构:

该获取模型在逻辑上分为三层结构:

3.1.1制定层该层是过程提示模型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筛选对用户的初步提问提炼出其中难以解决的部分,并针对这些部分制定一系列的提问策略。在对策略分类归纳以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策略对问题进行设计,且经改进后的问题将被重新设计再对用户进行多次提问。

3.1.2交流层系统分析者通过初步提问和问题设计后的多次提问获取用户的需求。此时,用户在认知层面上经过提示后对问题进行严谨的回答并且针对模糊的问题与系统分析者进行沟通。该部分是制定层与改进层的一个枢纽,体现了分析人员与用户的交互性。

3.1.3改进层主要是在获取用户回答内容后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对提问策略和问题的修改对问题进行再设计。改进使得用户的回答更加易于系统分析者理解,修正了过程提示的设计缺陷以使双方交互性进一步得到完善。该层在过程提示模型中起辅助作用。

模型中的三层结构相互支撑,相互依赖,逐步将过程提示进行完善以获取最有价值的用户需求。获取的过程不仅克服了设计和使用双方“问题域”的障碍,还增进了双方相互的理解,使用户和系统分析者从对所开发系统的不明确状态和彼此的不了解状态尽快地转移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高需求分析的效率。

3.2过程提示策略及其影响

过程提示模型中的制定层和改进层是影响需求获取质量的重要部分,因此过程提示策略的制定与问题的设计成为整个模式中的关键性步骤。表1列举了过程提示的4种策略及针对每种策略设计的问题举例。

3.2.1总结与反馈总结与反馈对于克服短时记忆的局限是很有效的。信息要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活跃就必须不断得到重复。系统分析人员要求用户概括他曾说过的话,或提供摘要给用户供其考虑,就是一种形式上的重复。同样,提供反馈使用户再次思考相关问题,也能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活跃。该策略使分析人员和用户能够重新评价获得的信息,对提高信息需求获取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3.2.2重复提问重复提问可以减少长时记忆局限带来的问题,通过不断激发用户的长时记忆来增加信息回收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它也是一种验证现有信息的手段。对易获得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倾向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长时记忆的检索,重复提问则能促进这种检索。通过重复提问重新审视信息需求,不但能够验证需求的有效性,还可能发掘需求获取不充分的地方,使其更加深入和准确。

3.2.3情景设想情景设想策略指系统分析人员提供给用户一个设想的情景,用户不只是单纯的记住它们,而是把其中的过程和结果形象化。这种形象化的策略往往可以引发用户表达出潜在的需求,并要求用户把自己置身于未来并解释可能发生的情况,使用这种策略能够帮助用户对自身信息需求进行更丰富的表达。情景设想能帮助加强长时记忆,减少对较易联想事件的倾向等。通过这种策略系统分析人员往往能够获取出不同的或潜在的信息。

3.2.4失败性假设失败性假设策略的关键在于逆向思维,它是对几乎为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该策略的使用能有效克服人们对易回忆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倾向。具体来说,它能有效防止人们根据现有信息做出总体判断,并迫使分析人员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此外,这种策略可能迫使分析人员重新验证或判断现有信息,从而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的信息需求集合。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56―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活动迅速朝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迈进,社会对人才的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介绍信息对企业和社会所带来的变革,探讨信息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工作、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养。有鉴于此,许多高校的管理、金融、财会等商科专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纷纷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不同于传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汇集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等学科于一体的复合型学科,具有学科内容跨度大、覆盖面广、理论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由此决定了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难点,教学方法也各有所侧重,经过文献分析和座谈调研,笔者了解到在商科类专业管信教学中普遍存在三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的偏重系统的理论讲授,有的强调案例教学、有的重视实验教学。综合看来,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对于偏重理论讲授的方法而言,主要是教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使用过实际的信息系统,对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生很难体会到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其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会觉得理论非常空洞抽象,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最差。

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则主要以案例分析、讨论教学为主,力求以典型综合的案例反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但已有的一些案例教材大部分是有关国外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对其经营管理流程不熟悉,并且缺乏与已有专业知识的联系,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交流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重视实验教学的方法则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授课重点,容易偏离课程目标,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把管理信息系统看作是程序设计课程,而不能认识到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去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无法从深层次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为管理服务。

针对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做了总结与思考,认为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都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如何将三者结合起来,使理论不再抽象,案例切合实际,实验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需要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有所创新,因此进行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以其巨大的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更多的应用。目前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等,这些流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观点: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阐述,已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本文不再赘述。下面仅对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及对管信课程教学的意义做简要分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提倡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即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由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得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情境的建构者,主要职责是案例设计、任务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教学评价。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诸如人机学习、人书学习、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等,通过立体式的交互学习网络,协助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商科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是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广,内容具有前沿性、发展快,反映信息社会的新情境、新问题较多,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该课程内容至今还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以反映不断出现的技术变革及所引起的管理上的创新,通过协作学习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深入探索知识的热情:三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更好的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三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因此问题情境的构建,学习环境的设计构成了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在具体的管信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这个核心,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十六字“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内外结合、评价反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别阐述这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

1案例引导

案例引导即情境建构阶段,案例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在每章授课前由引导案例引出本章问题,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获取知识(概念、理论、解决方案);在课中结合基础知识点案例进行知识或思维拓展,课后借助综合案例题和复习题进行巩固;学生也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通

过案例分析题和网上自测检验学习过程,整个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反复不断的真实情境问题分析思考中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体系。

因此,在案例设计过程中一般包含有某些管理、决策或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对问题的充分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也要求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信息化案例,如超市的收银系统、银行存取款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用课余时间搞社会调研,相互交流调研体会,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教师引导、自学学习和协作学习建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即实践体验阶段,主要目的是设立不同层次的上机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是不够的,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上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技能)的转化。但以往的上机实验过于强调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对于商科专业,上机实验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编程,而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到信息化实践中,并借助于信息系统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上机实验中设置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任务:常规任务、综合任务、专业任务和开发任务。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常规任务即按角色模拟操作使用典型的信息系统,通过操作建立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在课程教学中配套购买和引进了一批教学用信息系统软件如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物流与电子商务软件等,这些软件系统都具备模拟真实的商业数据,学生可以扮演经理、部门主管和业务员角色,体验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认知。

综合任务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系统建模、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在该项任务设计中为避免过于复杂的业务需求对学生认知造成障碍,教师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系统为背景进行分析,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实验任务主要包括:了解系统调查的基本方法、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实体联系模型图的绘制、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等。通过综合任务的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获得系统模型的方法步骤,能够进行需求分析、自主的数据库设计,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

专业任务则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设立相应的上机实验内容,使任务设计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对物流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人力资源专业突出绩效评估的分析、对会计专业加强财务决策分析,将相关实验任务的提交、分析、解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有更紧密的对位关系,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开发任务即组建项目团队,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和软件工程规范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该任务对商科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考虑到学生精力和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将该任务供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选择完成。

3表达交流和评价反馈

内外结合即表达交流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案例分析、上机实验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这样的交流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层面。由于时间限制课堂内的交流较为有限,一般由教师引导,分组讨论为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课堂外的交流则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设立不同主题的论坛,学生根据兴趣参与其中,教师或助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不断的互动与交流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其知识的建构,也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评价反馈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将学习效果同步反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关注学生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因此,在考核评定中,我们更多的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参与度评价,在每个阶段设立详细的评分点,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督促其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总结性评价如期末笔试所占比较少,为40%左右,并在题型设置上以问题解决、综合应用的主观题为主如判断辨析、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重视对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常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理论融入案例,实验突出专业,不断的激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进行建构,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将新的技术、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试图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实践,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理论、案例和实验三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为解决单一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在实践中,要使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教师需具备复合型知识。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具备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信息化实践经验,并能时刻关注信息管理的前沿,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和鲜活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前导课程要扎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的前导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程序设计等。如果学生对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认知,则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教材选择要合适。根据建构主义的要求,建立以情境构造、思考讨论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建构主义是否顺利达成的另一个要点,因此选用的教材既要有丰富的案例设计,又能在课后设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可供教师组织教学选用或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拓展,教材应尽量避免纯粹理论上的演绎。

4注重引入网络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知识的建构课堂外和课堂内同等重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提供涵盖教学各环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和学习资料,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为及时的评价反馈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2000,(4):90―9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21―24.

[3]李宗卉.建构主义理论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93―95.

[4]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l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赵岩,吕军.应用建构主义构建新型教学模式[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1):82―83.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9

随着视觉文化的日渐兴盛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视觉化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的基本要求,图像也已成为教育传播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载体。将教学内容进行视觉化呈现,可以弥补单纯文字呈现的不足,发挥生动直观、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理解、巩固记忆、加快教学节奏、增强说服力等作用。一线教师对图像的教学功能深有体会,然而,对于图像何以具有这些功能和作用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对图像教学的理论依据作初浅探析。

一、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过程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是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必备条件。

学校课堂教学是以传授和学习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这就要求教学活动要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即概念与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的矛盾关系。

图像教学以视觉化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各种图像形式,感知抽象概念和原理,从而获得丰富而生动的表象,为进一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掌握学科的概念和原理铺垫台阶。

二、脑科学依据

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结构分左、右两半,右半球就是“右脑”,左半球就是“左脑”。大脑的两侧半球在功能上显著不同,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左脑的活动与显意识相关,右脑的活动与潜意识、直觉相关。左脑和右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两半球经由一束叫胼胝体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胼胝体负责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神经信息传导。在语言、文字呈现教学信息的基础上,辅以视觉化的图像,实现教学内容“文字—图像”的双重编码,有效地激活右脑协同左脑进行工作,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信息加工的深度,平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三、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石,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也为图像的教学功能提供了依据。

1.注意的规律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是外部信息接受认知系统加工,进入主观表征结构的阀门,是人类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前提。

注意与人的状态(包括目的、兴趣、意志努力、知识经验等)以及客观刺激物本身的新异性(如刺激物的奇特性、强度、与衬托背景的关系、与其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等)相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图像相对于常规的板书具有新异性,设计良好的教学图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成为教师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手段,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或抛锚定向,激发探究欲;或直观展示,突破难点。

2.双重编码理论

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及记忆系统中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许多研究者通过试验发现,被试识记用文字加图片方式呈现的学习材料,成绩优于单用文字呈现的学习材料。因此推测人类的记忆系统不应该只有单一的语义编码方式。加拿大心理学家帕维奥(Paivio,1969年)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Dual-CodingTheory)的假设。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存在两个功能既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语言系统和表象系统。语言系统处理语言信息,它将语言信息以字符为基本单位进行编码储存在左脑的文字记忆区;表象系统则处理非语言信息,这些信息以视觉形象为主,编码是以表象作为其基本单位,编码完成后被存储在右脑的图像记忆区,同时也在对应的语言记忆区留下文字对照版本。[1]

这两个子系统能直接地被特异的刺激激活,既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地工作。表象系统被物体或物体的形象激活,语言系统被词语激活。尽管两个系统在功能上相互独立,但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传递信息,相互关联地工作。词语材料(如单词“苹果”)通过语言系统的作用,可激活表象系统,导致词语指称的物体进入心理表象;反之,与心理表象有特殊关系的材料(如一幅画)也会在语言系统产生相应的编码和表征。帕维奥发现,如果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的图画或字词,那么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的数目远多于字词的数目。这说明,表象的信息加工具有一定的优势,即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优于文字材料。如果学习材料同时通过语言和视觉(空间)两个通道输入大脑,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比单纯通过文字呈现方式更加容易。

因此,双重编码理论给课堂教学的重要启示是:同时以语言形式和图像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增强教学效果。

3.多媒体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通过反复的实验对比,在双重编码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工作记忆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三个假设:第一,双通道假设。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包括视觉/图像加工和听觉/言语加工双通道;视觉/图像通道加工视觉表征的材料,听觉/言语通道加工听觉表征材料;视觉材料和听觉材料也能够转换表征方式而使其能在另一条通道上得到加工。第二,容量有限假设。进行信息加工是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而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在每个信息通道上一次加工的信息数量也是有限的。认知负荷来自学习材料的内在难度以及学习材料组织的方式和呈现的方式。第三,主动加工假设。对呈现的材料,人们会主动参与认知加工,而非被动地接受刺激和灌输,即人们能动地选择相关语词和图像信息,并且按照内在的心智结构加工这些信息,将其与已有的知识整合在一起。[2]

迈耶画出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3],详见图1。

这个模型代表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从左至右的四个大方框,表示信息的输入、加工几个环节,包括多媒体呈现、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大方框内的两横排小方框表示视觉/图像和听觉/言语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信息加工通道;箭头表示信息流向和加工进程。在多媒体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迈耶进一步提出了画面、语词、声音如何呈现的多媒体信息设计七个原则。多媒体学习理论表明,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加深理解,降低难度,提高效率。

4.认知风格理论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4]众多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模型,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多种类型的认知风格,如场依存—场独立型、言语—表象型、冲动—沉思型、跳跃—渐进型、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型、拘泥—变通型等。其中,言语—表象型描述了个体在思维过程中这样一种差异:言语型的人倾向于以言语的形式表征信息,在言语作业方面做得更好,在解决问题时更注意形成言语;表象型的人倾向于以心理图像的形式表征信息,在具体的、描述的和形象的作业上做得更好,在解决问题时更注意形成表象。

认知风格理论揭示了不同个体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风格虽无好坏之分,但却有认知效率的不同之别:以学习者的优势方式加工学习材料,可以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以学习者的劣势方式加工学习材料,会增加认知负荷,降低学习效果。这为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也为图像作为匹配、优化表象型认知风格学习者的教学手段提供了依据。

四、符号学依据

符号学为图像教学提供了以下几点依据:

第一,关于符号的本质。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事物的代表,是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为传达信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也就是用来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5]语言、文字、图像、手势、音乐、舞蹈、旗帜、标志等都是符号,都是人类用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中介。图像是一种使用历史比文字更久远,使用范围仅次于文字的符号,以图像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传递学习内容的中介,不仅从理论上说是可能的,而且在历史上、现实中也都是存在的。

第二,关于符号的意义。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这样解释符号的意义:“对任何人来说,符号的意义就是这个符号引起的一套情景、感情、腺和神经的活动。”那么,符号怎样得到它的意义呢?施拉姆指出,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人自有生命起,就有把感官接受的刺激留存在大脑的功能,自然界的声、光、影、色、形等刺激我们的感官,一一被存留于我们的脑海中。随着外界刺激的不断积累,我们开始寻找这些经验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并逐渐发现可以用某一种符号去称呼它们,于是这个符号便与我们的经验联系在一起,长此以往这个符号就具有了我们赋予它的某种意义。符号学关于符号意义来源的原理表明,图像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符号,总是表达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

第三,关于符号的结构与分类。按照“现代符号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观点,符号是一个包含“能指”和“所指”的双面结构,“能指”是符号的物理形式、用以表示者,“所指”是符号的心理意义、用以被表示者。[6]根据符号与其代表的对象或者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类型,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分为肖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三类。肖似符号是某种借助自身与对象酷似的一些知觉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东西,即是符号与其表达的对象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如图像、象声词等。指示符号是根据符号与代表对象之间有着某些事实的或因果的关系而起作用的东西,如敲门是有人来的标志、烟是火的标志、风标是风向的标志等。象征符号是符号与代表对象之间按习惯约定,或随意、或强制而起作用的东西,如文字等。三种关系模式的符号分类,体现了符号系统的三个抽象层次,由肖似符号至指示符号再至象征符号,抽象程度不断提高。符号学关于符号结构与分类的观点,也为图像与文字不同表意功能和特性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见,图像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它并非必然与“幼稚”“肤浅”“享乐”“视觉狂欢”画上等号。与语言文字一样,图像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记录与传播载体,但在具体运用方面仍需不断探讨与实践。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参考文献:

[1]丁锦红,张钦,郭春彦.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3][美]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李寿欣,宋广文.西方认知方式研究概观[J].国外社会科学,1999(1).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高校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1.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它可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或财经类专业设置为限选课或任选课,是信息管理类专业及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信息管理类的学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求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通过该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最新的思想、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关于“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多用于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我国传统的填充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启发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而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被称为案例教学法呢?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举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案例案例教学法[2]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它强调以学生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得出结论。

案例教学与教学中使用的举例说明都是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但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是教学中二者的地位不同,案例教学中案例占中心地位,要求案例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以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居次要地位,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形象的事例、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一种手段,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要地位;而举例说明则是教师讲解问题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3]。

3.关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4]:

3.1《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类生产活动始终相伴存在,并不是在有了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后才出现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一个不能没有的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依据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们首先走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的应用这一认识误区,让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革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了解今天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处理管理与技术、组织与业务、作业与决策。这就需要结合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其中的理论横跨多个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对这些理论进行一定深度的讲解,否则学生对理论认识不清,会感觉管理信息系统很空很大,将导致学生无法把控课程的学习。

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类似,都讲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但是前者是基于生产管理问题,以针对实践问题的逻辑建模为主要内容的,其关键是对业务进行建模,注重生产管理特性,而《软件工程》更注重软件开发的普遍方法和工程特性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更侧重系统的开发分析与设计流程分析。

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要求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个具体的生产管理问题应用组织结构图、业务功能一览表、组织/业务矩阵、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U/C矩阵、HIPO图等分析和设计工具,清晰地表明业务的信息流特征,并构造相应的信息系统。为此,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要不断深化实习项目作业,安排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案例设计,最好能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做实际调查,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进行基于生产、销售、会计等业务系统的综合实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深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5]。

4.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对这门课的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理论,特别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下,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4.1《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常用的案例类型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中学;地理

一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特征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基础的地理知识,才能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让学生逐渐的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步的分析人地关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规律和演化特点,从而,逐步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具备地理学习的基本素养和方法,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逐渐的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5]。中学地理的教学活动,不止是学会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要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从目前考试题目的考察来看,对地理学的考察不仅是对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査的是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能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迁移转化,从而能够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服务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地理教学活动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地图、图表和数据,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具备一种阅读地图、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技能,从而将此技能应用到其它的学习和生活方面。

(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手段对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搜集,然后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相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在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就要注重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重视人地关系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之后,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人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6]。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引导学生的地理热情,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对地理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在中学的教材中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也逐渐增多,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软件,通过对软件的熟悉,对图件的制作,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7]。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图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动态的表现出来,因此,采用辅助制图技术对中学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地理综合素养的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除了掌握文字的知识点外,还有大量的地图信息是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引入使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对学生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准确的解读地图信息以及巧妙的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图技术,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掌握里面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感受到地理魅力所在,在不自觉中提高了对地理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

(三)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传统的制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要,由于传统制图方式在精确度和制图效率方面的落后,导致了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中学教师需要借助于某些专题地图来阐明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直观的展现教师需要的内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地理要素分布图的绘制,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分布。同时,教师可以用这些专题地图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四)对学生认知的意义

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是地理教学活动的辅助,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教学方式多为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实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哪?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寻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在活动和探究中完成地理的教学内容,在讨论和学习中完成地理知识点的学习[8]。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地理问题和地理背景材料的,因此具有问题性和实践性。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探究学生对新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和学生互动,多与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新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制图主要是以某些区域为主要载体进行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图技术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判读和认识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名称的同时,认识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说出自己家乡的主要河流和主要的大河,从而掌握祖国的主要水系。

(五)对学生人地关系培养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人地关系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主线,人地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教学的环节当中。地理信息系统制图技术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现各种人地关系。例如在讲授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之间的关系。城市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城市上的交通干线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地理环境施加的影响的结果。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1篇12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国内外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它的定义和内涵有各种表述。综合其共同点,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情报学发源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已发展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1信息与情报

1.1“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机构范式(Institution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Movement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经济学范式(Economics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人文范式(Culture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4.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具有血缘关系和学科延续性,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两者将形成互补互动的学科关系。情报学5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信息管理学开发和利用当代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为情报学弥补学科空缺领域提供借鉴。对于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来说,一方的研究向另一方研究领域发展会给双方学科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5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

情报学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寻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而且这种回答必须是科学的并基于在一定程度上是本领域独有的调研方法。ASIS主席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综合萨拉塞维克等学者的观点并从现实出发,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可包括理论方法、信息管理和服务、情报分析、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6个组成部分。核心领域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理论方法。主要探讨和研究情报的性质、现象和过程、各种理论范式、情报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等学科建设方向。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信息与社会进步、信息与经济活动、信息与大众传媒、信息与教育、信息与人文、信息构筑、信息生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伦理、知识产权、行为科学等课题。

2)研究方法。需要关注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情报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献知识发现等课题。

3)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分析和服务活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信息生产者与用户的关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等;有关信息格式、内容加工和传输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

4)信息检索。以信息处理和情报内容加工为主的研究。包括:元数据、界面设计、可视化、主题词表、分类表、概念分类、Web网站构筑、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检索策略、搜索引擎等。

5)知识管理。知识单元、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提取、知识发现、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语料库、知识工程应用研究、知识管理与统计学、机器学习、自动推理、问题求解、人类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分析研究、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实践团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协同网等。

6)情报分析研究。从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供情报咨询服务,以及其相应的信息系统,如竞争情报(CI)、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

7)应用和服务。应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保健、在线娱乐、在线金融等。服务范围包括网络接入商(LAP)、网络服务商(ISP)、网络内容商(ICP)、应用服务商(ASP)、网络培训商(ITP)、系统集成商(SI)、网络咨询等。

8)技术应用。技术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信息内容技术:信息数字化、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多媒体内容检索、自动标引、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数据挖掘、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支持的知识内容加工和知识吸收、转换等。数字图书馆技术。

9)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包括数字鸿沟、计算机文明、信息技能、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课题。6情报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情报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社会情报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情报情况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方法,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

3)系统科学方法。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出发,主要研究科技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以及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

4)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包括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引文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增长与冗余等已形成的理论体系。文献计量法开始向其他学科输出、扩散、渗透,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描述和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如收入分布、利润分布、人口分布、不合格元件分布、通信间隔分布等。

5)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提供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D.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E.加菲尔德创建了“SCI”大型数据库,视为科学计量学的肇端。30多年来,许多情报学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外社会学和政策研究人员也投入这一新领域,使其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识别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科研绩效评估、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等等,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6)信息计量法。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埃格希(L.Egghe)1988年主张用信息计量学代替文献计量学,提出了如下信息计量的发展逻辑过程:书目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提出表明情报学定量化研究已由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已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的这一飞跃。

7)网络计量法。1997年Almind和Ingwersen首次提出网络环境下引文分析的概念和“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将传统信息计量方法使用在Web分析上,对诸如语言、单词、词汇、频次、作者特征、作者合作的能力和程度,以及对作者的引文分析,学科或数据库增长的测量,新概念、新定义的增长,信息的测量,检索措施的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网络计量法可用于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学科性质、信息组织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规律,探讨学科、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网络查寻行为,指导网络建设和网站管理。

8)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由于科技文献和知识的爆炸增长,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跨学科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困难,就会产生知识的分裂,并且随着知识的持续增长,分裂现象会更加严重,尽管现代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必定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知识点、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假设某学科发现医学状况A与症状B相联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发现某营养成分缺乏C与症状B相联系,则A与C也发生了关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隔行如隔山,A与C的联系则长期蛰伏着,未被发现。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专家K.Swanson博士创立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并开发了Arrowsmith系统。

7情报学前沿领域

情报学的发展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而产生前沿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扩大研究范围。据有关研究,前沿领域有:

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数据库知识发现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情报学家利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2)语义网研究。语义网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推理,不仅可以理解词和概念的涵义,而且还能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合作。美国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希望到2005年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目前的万维网。他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自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语义计算机模式的研究,潜在的语义索引,复合词的分析模型研究,自动构成多语种词库,存取多语种信息,用户自适应集合分类法研究,知识共生现象研究,网络知识搜寻等。

3)3G(GreatGlobalGrid)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3G技术,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格一样,方便地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可以通过网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资源。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格安全技术。

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R.S.Wurman于1976年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IA的概念。1989年,他在《信息悬念》(InformationAnxiety)一书中对IA作了定义,就是如何组织信息,把复杂的信息变成明晰,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随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A的理念和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情报学界和信息管理学界。IA是把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已引起国际情报学界重视和关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情报学研究领域上来。

5)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自然语言理解、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研究、实践社区、最佳实践库、智能、知识网络化研究等。

6)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些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运营问题和法律等问题,不同学科将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数字图书馆作出贡献。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同时情报学也将吸收数字图书馆集成的各个学科的养分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7)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前沿课题很多,包括:元数据技术、语料库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Ontology)、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当前要着重内容和知识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实现这些技术和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基础建设和标准规范的采用。

8)小世界现象。从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这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任意挑出的两个人当中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是多长?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随意选择的300多人发信,要求他们把他的这封信寄到波士顿市一个独一无二的“目标”人,分别由每个人独自联系。米尔格拉姆告诉每个发信人有关目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业,如果发信人不认识这个目标人,他们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与目标人比较近的,而且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于是开始了发信人的链条,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力图把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家庭成员、商业同事或偶然熟人,以便很快到达目标人。米尔格拉姆发现,有60个链条最终到达目标人,链条中平均步骤大约为6,这个结果说成“六度分离”(SixDegreesofSeparation),广为传播。“六度分离”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问题”。近年来,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因此互联网连接具有小世界现象。可以运用小世界网络理论来改善因特网中的信息流。“小世界现象”对于情报工作者如何快捷、准确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曾民族教授等的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卢泰宏.情报科学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情报学报,1990(5):394~400

2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3KuhnT.科学革命的结构.王道还编译.台北:允晨出版社,1985

4赖茂生.情报学的发展观.图书情报知识,2000(4):4

5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增刊)

6赵海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7(2)

7许文霞,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学报,1988(4)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讲座,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6);2001(1~4)

9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汪冰,岳剑波.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1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38

12肖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3张力治,王忠军.情报学学科体系.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4符福@①.情报学科体系建设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5胡昌平.情报用户与情报社会学.情报学刊,1988(1)

16王万宗.技术进步与信息管理学科群的形式.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30

17马费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经济学——回顾与前瞻.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报,2000(2):99

19陈曙.信息生态研究.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20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21粱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1

22武夷山.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3王知津等.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4荣毅虹,梁战平.基于文献的发现,情报学报,2002(4):386~389

25BushV.AsWeMayThink.AtlanticMonthly,1945(176):101~108

26SmithL.Interdisciplinarity:ApproachestoUnderstanding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asAn

Interdisciplinary.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7MiksaF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woParadigm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8BrierS.APhilosophyofSciencePerspective-ontheIdeaofaUnity-ingInformation.In:VakkariP,el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9BelkinNJ,etal.AnormalousStateofKnowledgeforInformationRe-trieval:partI.BackgroundandTheory.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2(38):62

30IngwersenP.ConceptionofInformationScience.In:VakkariP,etal.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双减政策现状范例(12篇)

    - 阅0

    双减政策现状范文篇1关键词:不完全契约;BOT;套牢问题一、前言BOT(BuildOperateTransfer)最早于1984年由土耳其总理奥热扎尔提出,我国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BOT项目融资模式,.....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例(12篇)

    - 阅0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篇1内容摘要:消费者索赔权是消费者权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是消费者最熟悉的权利,也是最容易被消费者漠视而放弃的权利。由于我国缺乏解决消费纠纷.....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