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1篇1

党的十就明确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把城镇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2013年12月12―13日,党中央又专门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l,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首先,必须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什么?即首先必须明确新型城镇化是为了谁的问题。今年2月21日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四个“更加注重”的受益对象都是一个,即“人民群众”。因此,从政治意识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其次,必须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推进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重客观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中国的事情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解决。我们不可能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最后,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即要解决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切不可由政府大包大揽,搞“一窝风”,“”。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让城镇化成为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一是要从全世界的大格局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当今世界深刻影响世界发展的两大因素,一个是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新型城镇化是当今世界给我们提供的新机遇,同时也是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勇立潮头,占领制高点。二是要从国家大局来看新型城镇化。从国家发展大局来看,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来看,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三是要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历程的全局来看新型城镇化。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重要抓手。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核心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强化核心意识。一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保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党中央的决策就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集结号和动员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要以党中央的决策为统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二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思想,着力推进“四个全面”,在推进“四个全面”的大格局中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方向,找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力点。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看齐意识。首先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一是要让全国各级干部在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工作思路上向党中央看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二是要在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工作效率上向党中央看齐,坚决克服和杜绝庸政、懒政和不作为现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推进新型城镇化。其次是要向先进地区看齐。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别,自然资源禀赋有差异,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在实践中创出特色、创出经验、创出成绩。各地要及时向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地区看齐,要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推动本地新型城镇化取得新进展。最后,要向新的理论、新的理念看齐。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竭发展的动力,党中央号召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向的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各方面的创新,各地方必须时时刻刻向新的理论、新的理念看齐,以新的理论和新的理念指导当地新型城镇化实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2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科技进步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推动城镇化的决定性力量是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革命。目前全世界5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镇,70%的GDP和85%以上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来自城镇,90%以上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力量也集中在城镇。随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的工业革命启动和深化,将带动各国城镇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

城镇化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城镇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的发展,从最早的物资的聚集,到生产要素的集聚,再到创新要素与网络的集聚,从生产型城市到消费型城市,再到生态型城市的过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进一步向低碳生态型、可持续型发展,以及多级多层次开放城镇体系的形成,在产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宜居宜业、城镇治理与规划等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是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城镇化过程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的自然集聚过程,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伴随着现代城镇化的发展,科技促进城镇化已从传统的、方式单一的工具性支撑逐渐向全方位和多元化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融合带来大社会技术系统的发展。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都表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一份报告,未来全球增加的城镇人口近94%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趋势将会重塑世界的面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即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以城镇为中心形成内生性的财富增长循环机制,在保证正常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基础上侧重强调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60%左右。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意味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城镇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切实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科技工作成果卓著

一是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列为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对城镇化发展的科技工作统筹布局,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围绕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镇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绿色节能与绿色建筑、城镇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镇信息平台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二是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三是依托高新区等园区建设,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四是通过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民生科技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发展质量提高、各个城镇发展特色的形成、城镇现代化快速推进具有决定性作用。五是在试点城镇启动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太阳能光伏发电(金太阳)、半导体照明(十城万盏)、下一代信息网络(3TNet)等一批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型城镇化需要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变,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工作任重道远

城镇化包括人口结构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景观城镇化及人口整体素质的城镇化。过去30多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做出的巨大贡献。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以创新为驱动力、能够集成应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符合城乡发展实际的道路。新型城镇化将为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科技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实现从重视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视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新型城镇化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工作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从200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7.66%提高到51.27%,平均每年提高1.24%,远高于1978-2000年年均提高0.86%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改革开放之前年均提高0.28%的平均水平。而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如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审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居环境、城镇住区、水系统循环、节约能源、大城市交通、土地合理利用、防灾减灾以及新的城镇规划体系等,是一批急需在原有水平上作出重大突破的科技问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三化”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知识、智力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大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及文化创意等技术支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镇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总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并重的产业供给,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

加强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动态监测

加快城镇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体系,提高城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宜居城镇

加强能源高效转化、建筑节能与节能新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等技术,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国民健康科技工程等,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需要在“四化”同步发展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形成一整套战略引导体系和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与模式,科技工作砥砺前行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转变、资源配置整合、生产力布局优化、人口大量转移、利益关系调整、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其问题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广泛性决定工作的综合性,必须要通过系统性措施探索解决,科技工作需要在其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引导城镇化发展还远远不够,城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偏低,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如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对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缺乏规划;标准建设滞后,强制性规范少,科技发挥作用的渠道不通畅;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等推进力度不够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克服。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系统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实现方式是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通过多领域、多部门的公共政策综合作用,共同引导社会经济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动态性工作,其实现过程具有时间上的阶段特征和空间上的层次特征,不同时期、不同空间范围的工作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个关键是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的长效作用机制。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探索性工作

创新驱动城镇化工作需要立足全面科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别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适宜性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不同地域范围的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不同空间层次的工作重点会随着地域、时间差异发生变化和转移。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分析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

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战略规划层面,加强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

理清资源结构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快摸清科技系统已有的工作基础和资源结构,梳理相关支撑工作,加强对相关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集成力度,做到心中有数,配置得当。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建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设立各部门联络员,形成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组织体系,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科技工作。

提前规划部署

在战略层面要有前瞻性的通盘考虑,提前规划部署,形成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在城镇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并举”的推进过程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着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城镇化的转型,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同时,建议将科技支撑引领城镇化发展列为下一个科技中长期规划的专项规划,并出台有关指导意见。

强化规划衔接

加强与各宏观管理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推动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和充分发挥科技规划在今后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共同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做出整体规划和安排。在城镇建设规划中明确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使科技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构建与新兴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体系

俄据现有科技研发部署和成果积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布局,加强市引导,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切实有效的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难点和新问题,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

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在计划项目上予以支持,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关键技术突破和技术路线图编制

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产出效益好的产业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电动汽车、清洁可再生能源、三网融合、物联网、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标准等政策的制定和应用来引导科技创新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渠道并不通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建设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激励性政策不足,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缺乏补贴和信贷优惠措施性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的建设标准,设立阶段性目标,加强执行力度。加大新技术应用的补贴力度,加强强制性规范性等措施。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全面延伸绿色和强制性节能标准。

进一步推动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示范和需求面政策引导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城镇建设中开展了一些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推动科技产业化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和辐射作用仍有一定的局限。建议深入开展科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试点和专项行动。一是选择不同主题,结合已经开展的各类园区建设,以创新型城市(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等为载体进行试点示范,包括现代农业体系示范、新能源应用示范、信息网络应用示范、新型智能交通体系示范、生态宜居科技示范、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等。二是通过重点项目和工程,如“绿色奥运”、“低碳世博”,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全面提高居民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培育科技理念与创新文明。三是针对中国区域不同城市格局的特点,如都市区、城市群、散状城市等特点来进行科技规划示范。

调动地方尤其是基层科技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四化并举”,扎实做好各项推进工作

用科技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促进新农村建设,这其中基层科技部门将有着更为广阔的作为空间。例如:聚焦本地区新农村城镇化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新趋向,作为与外部创新资源对接的重要纽带,实现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与市场链有效链接;推动建设村镇科技试点,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态化集中,推进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梯度提升等。

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1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四化”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2-0096-0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越发突出。中共十报告强调,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的重大施政举措,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及其特征

(一)何谓新型城镇化

现在,我们提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说要否定城镇化道路,而是为了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作为对应,需要先知道什么是旧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开放及要素自由流动式,大致上说,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二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封闭及要素行政配置式,这以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为代表;三是市场化进程中无序拓展式,这以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为代表”。对比旧城镇化,我们可以把新型城镇化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也就是其特征是什么?从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其若干特征。

1.坚持以人为本。明确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原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变成了“三元结构”,这加大了我国城镇化的难度。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解决好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公共服务问题,要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

2.坚持城乡统筹。从生产要素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等方面人手,找准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城乡是一体的,城市问题解决了,农村问题也要解决,这样中国才能更和谐、更健康地发展。

3.坚持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中共十报告在描述“美丽中国”时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同时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无疑已成全社会的共识。

4.坚持走集约之路。新型城镇化“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集约”。所谓“集约”就是让单位面积承担更多的人口和资本。“集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城镇用地的产出率。目前,我国一般大城市土地产值每平方公里数亿美元不等,而美国、日本约为50亿美元以上。同时,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土地使用集中程度不高。要实行集约型城镇化,首先要在土地的集约使用上做文章。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据统计,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

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当前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第一,为了应对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为新阶段经济增长寻求新的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二,为了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的压力,为工业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平稳的经济增长将对劳动力产生稳定的需求,同时,“总体劳动力供给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3年将产生转折性变化,我国将迎来总劳动人口和人口红利的拐点”,未来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稳步下滑态势。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进城的农民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才会减少,那么耕地规模就会相应增大,这就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第四,这也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想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走城镇化这条道路,让农民转变为市民,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待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到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经过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中共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消费、投资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最理想的状况是“三驾马车”都能平稳行使,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高投资状态。连续多年的高投资,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这导致了现实生产活动中对能源、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潜在的资源能源需求,这种发展模式受到国内能源、矿产资源、土地、水和环境的严重制约,从而引发了对外部能源和资源的高依赖。同时,这些年来,外贸在中国经济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的外贸也受到了比较大的挫折。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在中国始终处于疲软状态,只占GDP的30%左右,这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因此,在中国,三大动力机制失衡,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成为一种必然。从政府到社会都呼吁扩大内需,把拉动内需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重要举措。所以,提出,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

三、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共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不仅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是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建立起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就是要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人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二)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格局

中共十报告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这就要求我国构建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各级城市和新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通过促进城镇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形成结构清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和职能结构,形成群体的集合效应,从而带动区域发展。各个地方又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构建符合本地区的城镇化体系。河南省政府在《河南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载体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中就提出_了本省的五级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发展实力;促进中心镇集聚式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有序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是大部分城市依然是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城市服务偏向于户籍城镇居民,对外来人口关注不够,从而带来安全感的缺失,使社会信任度和凝聚度下降。因此,农民工和城镇间流动人口能否成为决策的出发点,将会成为决定城镇化发展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说:“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制定农民工落户条件,实行差别化户籍政策,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探索。”在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推进城镇化,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多,不少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各地情况又有较大差异,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探索一些重大问题,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一)必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繁荣与发展。”从理论上讲,城镇化建设可以节省大量建设用地。因为农民进城之后,可以把宅基地这种建设用地给节省出来。现在不少省份都在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打破原有农村的地域限制,把两个或多个自然行政村搬迁合并,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要求,统一建设住房与配套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从而组建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这种新的城镇化方式,打破了以往靠宅基地规划的旧有村落建设格局,有效地改变了农村建房点多、面广、分散的状况,实现了集中居住,科学规划;节约了大量的土地,通过盘活、增值,实现了利益兑现,找到了发展机遇,改变了农村发展受土地制约的状况;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善,使农村的文明程度也相应地得到改善。由此可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居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从而确保中国耕地的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指出:“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巾、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因此,我国发展城镇化,绝不能“一刀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甚至不同地域、不同地理环境,分别制定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基本规律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搞“一刀切”、“一元化”、“千城一貌”和一哄而上,也不能只注重城镇建设,把城镇化简单地变成征地、拆迁、盖楼,忽视了“人”的感受,而是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为本。赤峰市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赤峰。

一、立足“三个突出”,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

突出发展定位。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赤峰市紧密结合实际,从历史、区位、人口、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赤峰市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草原文化旅游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蒙东冀北辽西地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国北方集约高效节水示范区;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的目标。这样的发展定位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丰富了内容,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突出规划引领。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编制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在覆盖上求“全”,在程度上求“深”,在水平上求“高”,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长期不落后。按照“四个同等重要”即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等重要、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同等重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等重要、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同等重要的理念,高水平编制了《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从城市总体设计、区域发展规划、专业规划、控详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不同角度,规划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着眼长远、满足近期的城市发展蓝图。目前,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85%,旗县城关镇、苏木乡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和78.8%。

突出空间布局。统筹考虑人口容量、产业支撑、就业需求、土地供应、水资源供给、环境承载等要素,把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等其他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旗县城关镇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城镇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按照中心城市的标准,南部以天义镇、北部以大板镇为重点,建设2个次中心城市和7个旗县城关镇。按照县城的标准,对全市132个苏木乡镇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重点建设34个特色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标准,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确保水、电、路、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较高水平的“村村通”。

二、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精品城镇

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精品城镇建设理念,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基础营造民族特色,以推进绿色城镇为主线营造园林特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镇。

实施扩容提质工程。2003年以来,为缓解老城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按照中心城区“西移北扩、组团式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总规划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八家组团、小新地组团、桥北组团、松北组团相继建成,新区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55亿元,新建住宅、商业、文教卫生、行政办公等配套设施600多万平方米、绿地420万平方米,六道橡胶坝蓄水70万平方米,完成了“十二横七纵六桥”等道路桥梁工程,建成“一场两带两廊四园”园林文化景观。与此相呼应,各旗县新区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已累计投入资金645亿元,对旗县城关镇进行了扩容提质改造,年均投资65亿元以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在总体空间布局、单体建筑规划、活动场地设计上狠下功夫,突出特色、风格和品位,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通过城镇这一载体发展延续,遗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城镇建设中得到了完美展现。王爷府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兴镇、索博日嘎镇和林东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实施安居保障工程。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重点,构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住房建设、供应、交易、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基本形成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十二五”以来,全市开发商品住房1444.1万平方米,解决了18万户居民住房需求。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集中连片改造棚户区、城中村312万平方米,改善近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已建成保障性住房7.6万套,正在实施1.1万套。严把房屋工程质量关,倾力打造满意放心工程。

实施便民改造工程。坚持新区抓配套、老区抓完善的原则,全面加大对水、电、气、路、通讯、管网等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了城市发展承载能力。2010年以来,每年在老城改造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已累计改造300万平方米。推进城市地下管线和排污管网的扩容、改造,新建了一批重点项目及配套设施,实现了各种管线全部入地,较好地处理了雨污分流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十一五”以来,投入23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供水、供气、供热管网2908公里、热源2480万平方米,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85%。启动了气化赤峰工程,与华润集团签订了天然气特许经营协议,使广大居民用上了安全价廉的清洁能源。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公厕、垃圾站等投入达3.9亿元,保障了城镇清洁干净。目前,全市有街头休闲绿地80处、公共停车位2.5万个。城市亮灯率达98%以上,主干道、重要节点和重要区域达100%。全面整治“脏乱差”,在重点乡镇推广“建好一处休闲绿地、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站”的“五个一”工程,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和“统筹规划、适当集中、区域共享”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强化城镇路网建设,构建城市主体骨架和交通循环系统,打通城市“断头路”、“瓶颈路”,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县城为节点,干支衔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了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前,全市高等级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200公里,居全区第二位,已全面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网络平台,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在中心城区和人口较多的城关镇,加快建设城市环路、公铁立交桥、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工程,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科学渠化城区路口,优化交通信号灯,调配城区交通流,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了顺畅通行。

三、坚持“四措并举”,促进产城融合

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道路。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优先发展,依靠工业扩大经济总量、聚集财力、吸纳就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培育了一批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更多人口向城镇集聚。目前,冶金产业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亿元,百亿级企业和百亿级园区达6个。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在中心城区内部及近郊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孵化园,最大限度地带动城镇就业。

二是以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依托各重点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建成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50个,设施畜牧业养殖规模已达962万头只。大力实施“1571”工程,玉米膜下滴灌、设施农业、节水紫花苜蓿、节水经济林已分别发展到252万亩、85万亩、65.6万亩、62万亩,预计到2017年高效节水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城市近郊设施农业已向高端、休闲化方向发展。培育了塞飞亚、蒙都、大牧场等一批辐射范围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茂恒、孤山子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出了阿鲁科尔沁羊肉、阿鲁科尔沁牛肉、大明绿平豆、敖汉小米、敖汉荞麦、克旗达里湖鲫鱼、克旗达里湖华子鱼、喀喇沁旗牛家营子北沙参、桔梗等一批叫得响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三是以商贸服务业提档推动城镇化。引进沃尔玛、星美国际、万达、维多利等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商贸综合体,提升城镇的人气、商气和财气。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业,助推城镇建设提速升级。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赤峰物流城、国际陆港、金融物流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云计算孵化园区和数据中心、雨润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打造了北京—承德—赤峰、北京—锡盟—赤峰、大连—沈阳—赤峰3条精品旅游线路和草原文化旅游品牌;实施了巴林石文化创意产业园、玉龙文化产业园,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克什克腾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国印城,以及赤峰南部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等一批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小城镇正在逐渐兴起。

四是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建设对产业提升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以城镇为载体统筹城镇规划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规划区范围进行布局,引导产业和企业向各类园区集中,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园区24家,大部分园区基础建设已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入驻企业已达3588家,容纳安置就业10.7万人。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牢固树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理念,以提升城市的环境、品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让更多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注重生态文明和低碳环保。把绿色低碳环保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目标,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避免出现环境和生态恶化,留下先发展后治理的隐患。“十一五”以来实施城镇自然景观视廊、景观带、绿化带等绿化工程260项,园林绿地面积83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30.5%。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筑,推行建筑节能降耗,通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的标准、既有建筑改造、太阳光能、地下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广节能技术等措施,累计实施了节能建筑工程4312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7万吨。2010年,赤峰市和克什克腾旗分别被评为部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切实提高环境和生态质量,增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

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统筹推进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户籍、住房、土地、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投入力度,在城镇规划中优先保证社会事业建设用地。全盘考虑、规划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园区,让农村牧区的孩子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下一代甚至今后几代人的上学和就医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尊重农牧民意愿、方便农牧民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特色的前提下,搞好村庄整合试点规划,每年选择1—2个靠近公路干线、工矿企业、集贸市场、旅游景区或基础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村庄,实施小村庄、落后村庄整体搬迁,引导农牧民就近相对集中,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按照建设智慧城镇的模式,在市区内15万件城市管理部件全部建立身份证,实现了网络化定责、全方位覆盖、零遗漏管控。把营造平安和谐的城镇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民生工程,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布设严打犯罪、治安防控、隐患排查、安全监管四道安全线。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已安装视频监控30.1万个。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会管理和服务软件平台,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网格化和全覆盖。不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活动,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旅游景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坚持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得实惠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组建专门机构、建立长效机制,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城市创建工作。目前,赤峰市已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姓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一张张城市名片,极大地提高了赤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三大难题”

第一,解决资金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整合政府资源,组建了城司、担保公司等政府性投融资企业,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激活土地资本市场,对建设用地一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管理、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2002年以来,全市土地资金收益193亿元。同时,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建设各领域,既包含房地产开发,也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赤峰新区建设资金中,有255亿元来自民间资本。县城和小城镇的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项目也多由社会资金承担。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一、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背景及功能定位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匮乏,财力有限,经济基础薄弱,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县是财政贫困县。要想较快发展经济,就必须加快现代工业化建设。我省以前也发展过“五小工业”,搞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其结果是导致环境污染,劳民伤财。国内外现代化的实践证明,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设施循环使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刚刚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跨越的河南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影响。面临新的形势,河南的未来发展不可能走发达国家的高消耗、高消费的路子,也不可能走自身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要实现河南的跨越发展,必须走集约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河南虽然一直在努力地探索推进产业的集聚发展,但通过对全省312个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的调查显示:2007年单个园区的平均工业产值仅33.8亿元,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仅为20.5万元每亩。多数园区的产业和人口支撑承载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为了实现新形势下河南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即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着力破解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实支撑。由此,在规范整合原有园区的基础上,我省开始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突出产业集群培育和产城互动发展,并将之作为招商引资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主平台,提出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先进产业集中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改革创新试验区。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我省建设的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相比,在功能定位上具有明显区别,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四集一转”、“三规”合一、产城互动。“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三规”合一,即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的方案,把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联系起来,促使其良性互动。此外,产业集聚区建设强调产城互动。就是说,产业集聚区建设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要临近城市、借助城市、依托城市,考虑与城镇发展的对接。一方面。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人口的集中,为城镇化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又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尤其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围绕产业集聚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产业集聚区建设对带动全省发展成就显著

短短4年多的时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

第一,以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以来,我省产业集聚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增速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区的高增长显著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增长,使河南经济在全国经济增长略有回落的趋势中,继续保持增速向上、持续提速的态势。目前,产业聚集区已经占据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2012年,全省180个产业聚集区完成投资1万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9%;实际利用外资64.1亿美元,占全省的52.9%;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927.2亿元,占全省的5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对全省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完成营业收入2.47万亿元,占全省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47.9%。

第二,以产业集聚区结构调整带动了全省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集聚区结构调整主要表现是投资向高成长性制造业倾斜、现代服务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高新技术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等。产业集聚区结构调整的直接结果是一大批工业企业快速成长,直接推动全省产业格局变化,带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2012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1%,对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3%和18.5%,不仅有力拉动了产业集聚区工业经济增长,而且对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

第三。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带动了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全省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载体功能,初步实现了“四集一转”,带动了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一是推动了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全省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引来了先进产品和先进技术,形成了一批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发展壮大了若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提升了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规模和水平,加快了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河南在全国产业体系中的竞争力。二是推动全省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产业承载功能,也拉动了就业,拉大了城市框架,增强和完善了城市功能,推动了河南的城镇化进程。全省多数产业集聚区规划有序,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了工业新区或新城区,呈现出城镇化和集聚区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同时,全省产业集聚区依托产业,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2年1至11月,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到284.8万人,同比增长16.3%,高于全省增速9.2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率高于104.9%,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和扩大转移就业的主要支撑点。

第四,以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带动了全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统一使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了过去工业和项目布局散乱状况,节约了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是,一方面,集约发展能力增强。产业集聚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企业高效发展、集约发展能力增强,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我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节能降耗产品,对节能降耗项目予以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三、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与前提,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支撑。从理论上说,城镇化的本质就在于其产业、要素、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其中产业的集聚是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这要依赖不同产业或相同产业的企业在城镇的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集聚的发展提高城镇对人口和要素的吸纳能力,来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城镇对人口和要素的承载力。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战略规划必须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都要以产业集聚为前提,只有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壮大产业基础,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集聚产业、创造就业、吸纳转移人口、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实现产业集聚区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这里的重点,一是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通过产业集中布局,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共建,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产业集聚区要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优势产业,以产业的发展加速人口的集聚,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三是加强对产业集聚区规划实施的协调和监督,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坚持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协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同步。四是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配套服务。加快完成集聚区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网络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适度建设社区服务、职工公寓、职工食堂、医疗等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基本生活设施,满足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的需要,努力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新城区的增长内核。只有持续坚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转移,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也才能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执笔:廖富洲)

思考题:

1河南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第一,灵敏抢抓可贵的历史性时机。从内涵前提看,依据国际经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30%提高到6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我省会镇化率当前已到达42.6%,将来5-10年,是我省会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从外部情况看,三大历史时机劈面而来。一是中心经济工作大会明确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期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特殊强调,“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扩展国内需要求调整经济构造的主要抓手”。2012年中心一号文件,也以促进城镇化为主题。中心一系列促进城镇化的政策办法的出台,为我们发明了优越的政策前提。二是国家施行《促进中部地域崛起规划》,必将有力推进中部地域工业化、城镇化历程。三是作为发展史上主要里程碑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只带来一系列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并且将在全国构成聚集效应,对加速全省会镇化历程具有严重而深远的意义。内涵的发展阶段要求与外在的政策支持的相遇对接,为我们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供应了历史性契机。只需我们灵敏地感悟时机,紧紧地抓住时机,兢兢业业地用好时机,就必然能使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科学定位城镇化发展格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历程,要紧紧围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速构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式的总体要求,持续突出我省会市地区散布相对平衡,各条理城市发展相对平衡的光鲜特征,构成构造合理、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群发展新格式。在总体结构上,坚持“一群两带三核”的发展结构,即鄱阳湖城市群,京九线、浙赣线城市带,南昌、九江、赣州三个中心城市。在推进重点上,设区市特殊是区域中间城市首要在提高辐射力、带动力、吸引力上下功夫,与郊县构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县城发展的重点应突出功能完善和支持产业强大。小城镇发展重点应在搞好规划,特殊是要从先发展有必然基本的中间镇做起,避免具体铺开,恍惚重点,涣散精神。在城市内在发展上,应充分发扬地区优势,打造具有光鲜特性特征的城市品牌。

第三,坚持把城市规划摆到重中之重的地位来抓。规划是建立的魂魄。留意发扬规划的战略、前瞻和指导效果,严厉规划的“威望”,一切按规划推进和建立。规划要突出特性,让我们的城市在彰显特性中更为灵动,更加漂亮,更能对历史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讲,防止千城一面,防止千规一体,防止“似曾了解”,是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程度的关键。规划制订应突出市民参加,公开寻求意见不要流于方式,要让群众充分评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集中民智,更好地博得市民的反对,也更能加强规划的科学性、顺应性。

第四,高度注重功能完善。功能是城市的中心。一个城市的现代化,首要表现在基本设备能否完善、公共服务能否健全、人流物流能否便捷、经济文明能否昌盛、社会事业能否发达、城市治理能否高效、生态情况能否美好、人与天然能否调和。因而,务必增强城市功能建立。从我省实践来看,城市功能的完善,燃眉之急有三:一是便捷、高效、科学、合理的交通收集。应顺应家庭汽车快速增进的情势,超前经营,综合应用多种交通方式,处理市内交迟滞通问题。还应提高市民交通认识,增强和创新交通治理办法。二是城市新区的公共服务设备。尤其注重教育、医疗、银行、商场等公共服务设备结构及建立,提高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三是防灾减灾设备。顺应近年来各类极端性天色事情增多的趋向,把防灾减灾贯串城市规划、建立、治理全进程。增强城市第二水源点、居民家庭备用电源点、灾难应急场合等灾祸、变乱、战争应急设备规划和建立,提高城市防护灾祸才能。

第五,重点打破城镇化历程中的一些遍及性难题。当前,我省在推进城镇化面对着一些遍及性难题,要在破解难题中促进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是建立投入难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增强地盘运营的还,充分发扬市场机制造用,采取多种融资方法,加速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运营准则,吸引更多的社会成本参加城市基本设备和市政公用设备的建立和运营。对县政府地盘资产和市政公用基本设备要统筹运作,完成滚动增值,筹集建立投入。二是老城区、城中村革新难题。老城区、城中村拆迁难、治理难的问题严厉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城市形象。拖得越久,处理越难。一方面要坚持出租屋等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处理老城区和城中村脏乱差、治安乱的问题。另一方面,应依据分歧状况,因地制宜,采取全体拆建、异地重建、部分拆迁、优化整治等分歧形式,推进老城区和城中村革新。三是城市长效治理难题。既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怀的实践问题动手,着力处理好市容情况、交通次序、社会治安等问题,避免城市快速发展发生的“城市病”。又要创新城市治理方法,推进治理的人道化、法制化、专业化、精密化,提高城市治理程度。总之,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要在鼓舞各地积极探究、发明经验的还,分类研讨打破难题的指导性意见,以推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赣州;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加快赣州市新型城市化建设,探索出一条与赣州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赣州市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是赣州市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外在,轻视内涵、注重速度,轻视质量,城市化过程最终造成城市与乡村差距的加大,出现“兴城不兴业,见物不见人”的尴尬局面。也即使说,传统城镇化没有突出人的城市化。相反,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将人的需求、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注重城镇化质量和内涵的提升。其具体做法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以农村转移人口为核心,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和生态政策措施,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和其它公民权利和义务上的均等化。

二、赣州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在赣州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质要求首先必须要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赣州市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一个部分,城镇化是摆脱社会经济发展劣势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容易犯以物为主的传统城市化的观念错误,片面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而忽视新型城镇化注重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因此,赣州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作为贯穿城镇化建设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社会事业兴办等过程中,为不同阶层提供全面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

在赣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宜居指数,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加大各项投入,建设一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绿地、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防灾减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基本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市民享受基本城镇公共服务,提高新型城镇的宜居指数,吸引更多的非城镇人口迁移到城镇居住。

(三)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长期以来,户籍问题始终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在前些年赣州市的城镇化建设中,户籍问题已经作料相应的改革,但是相较于赣州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还是明显不够。因此,在未来赣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作为一个突破城镇化瓶颈的基本途径来对待。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打破目前对转入城镇的非农户籍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所有城市人口均等化普及,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将其登记为居民户口。将进程务工人员纳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入城镇落户,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在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基础上实现合理流动。

(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推动城乡规划发展,以城镇化规划为契机,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构建合理的城乡结构体系。赣州市应以市域、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村庄规划作为城镇化规划的基本思路,构建起层级完备,覆盖城乡的完备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对城镇化和城乡规划提供基本保障和有效指导。推动城镇化建设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合理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赣州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构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系人性化、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突出的新型城镇。走出一条与赣州市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曹华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12-17(10)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法律困境法治保障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统筹下新型城镇化及其战略意义

城乡统筹下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就是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全局规划、统一考虑,把城乡发展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解决,建立城乡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格局。城乡统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平等权利基础上体制一体化等内容。重在弥补我国城乡二元分治对农村发展留下的欠缺,保持城乡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乡统筹理论的引导下和城乡统筹的现实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题中之义。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和土地等要素的变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首先是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从十的内容精神看,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协调“四化”;发展方式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为主,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要素,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构建统一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的新型城镇。①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的观点,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核心―以人为本,新重点―释放改革的红利,新理念―包容性发展,新方式―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共同建设,新路径―协调推进“四化”,新统一―要和我国的政策统一。

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及其战略意义。一是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破题。我国的城镇人口自1978年以来,从1.72亿人激增到7.3亿人,从表面上看,城镇化建设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由此而引发的很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高度关注。新型城镇化是对中国以往城镇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一种反思与破题。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然而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反观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出现的种种弊端,使得我们不得不在此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党中央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重点部署“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导致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改革的成果难以全民共享。在此基础上,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模式将直击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类问题,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压力。因此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该遵循先立法、后规划、再进行资源合理分配的有序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义重在保护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享有正常的市民待遇,真正具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进行一场到处“造城”、不顾环境资源被污染破坏的激进运动。②

三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新型城镇化是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生活和幸福人生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向科学化和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让农民实现乡村都市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需要。

首先,新型城镇化符合世界普遍规律。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必须同时推进城镇化,走强国之路必须走城镇化道路。所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符合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的。发达国家中像德国和日本就是抓住机遇,迅速完成了城市化任务走上强国之路的。③

其次,新型城镇化是建设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进入了城镇化发展加速期,要像德国、日本一样迅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从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国。

再次,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动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④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让农村人口和市民一样共享改革成果,农民市民化;城镇化能有效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

最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城乡统筹,消除分配上的不公平,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让广大农村户口的人共同享受到社会改革的成果,形成良性循环,造成较好的社会影响,从而让更多的人支持、参与城镇化建设,共建和谐家园,共创和谐社会。⑤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法律困境与对策

一是城乡规划法缺失: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数量。目前,我国由于立法不健全,缺乏城乡规划法,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不规范状态。有的以城镇化为借口,大量进行征地占地,搞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超前、超大规划工业园、开发区、新城区,造成了很多“空城”、“鬼城”,浪费了大量耕地,供过于求的房地产业,出现泡沫经济。

二是农民土地物权形同虚设:我国的集体土地补偿制度缺乏。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耕地征用之后,就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和政府拿大头,村级组织留下两三成,农民拿到的往往不到10%。这一剪刀差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征地赔偿的上访案件越来越多,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基本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却无人问津。

三是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市民化待遇差异。现行的户籍和土地制度是阻隔在城乡之间的主要壁垒,使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50%以上的城镇化率中,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和市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这一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尽快改革,需要政府拿出有益于农民工生存发展的政策,让农民真正看到改革的希望,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要想实现农村城镇化这一历史性的浩大工程,关键在于我国顶层设计中的法制改革。只有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如何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首先,要完善城乡规划法。全国政协委员褚平在代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发言中说,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城镇化决非简单的“造城”,更不能唱“空城计”、造“鬼城”,必须要有产业、有就业、有人气。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保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利益;又要注重发展的数量,积极推动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进城镇化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能超越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拔苗助长。绝不能片面追求高城镇化率,大规模举债搞“造城运动”,否则会制造新的问题和隐患。

完善城乡规划法,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需要做的是将合理的顶层设计与积极的末端治理相结合,为城镇化造就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避免与民争利、公益缺位、功利上位等现象的出现。要注重环境保护,先科学合理规划,再进行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进行城镇化发展建设。要进行立法,保护每一个农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侵犯,政府首先让利于民,不与农民争利,不偏袒某一个利益单位或个人。要进行公益建设立法。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政府要首先考虑广大农民的公益事业,让农民愿意成为新市民,让农民和市民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享受同样的公共资源。

其次,要确定农民的土地物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土地制度上,全国政协常委刘凡在代表民革中央的发言中表示,土地制度改革是城镇化进程中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全国政协常委王光谦建议,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民真正受益。随着《土地管理法》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修订、制定,土地流转将会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再次,加快户籍法律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中国城镇化需要户籍改革和同时进行,即土地―财政―户籍改革的全面突破。当前的户籍制度束缚了广大农民,使之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敢丢弃土地,到城市自由地居住发展。他们担心,一旦他们丢弃了生养他们祖祖辈辈的土地,将来在城市如果不能呆下去,那么他们就会像浮萍一样成为无业游民,没有人能保障他们及其子孙的基本权益。

最后,加快推出住房保障法。住房保障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民生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在代表致公党中央的发言中说,应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盘活闲置房源,多渠道增加保障房供给。他建议,加快推出住房保障法,清楚界定各类保障房的法律定义、使用范围和标准,健全监管机制,强化政府职能,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公平健康发展。所以,我国要想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立法来保护农民的户口转移和土地流转,农民在户口转移和土地流转时失去的利益,政府能够及时给予财政补贴,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城乡统筹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法治保障的宏观适用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只有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才能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保障的宏观适用表现:

强化落实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依法行政。一是以政府法制办为政府常设法律顾问机构,强化行政程序建设,全面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建设工程、集体上访等方面重大问题,由政府法制办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组织开展法律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强化依法行政理念,组织行政执法单位的法制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轮流培训。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拟上岗行政执法的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才授予其执法资格。严格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组织统一的培训和考试;三是控制行政权力,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逐步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制度。积极推进公众听证制度。

依法行政,既要求行政程序合法,又要求行政人员了解、熟悉法律法规,尽量避免执法者因不懂法而在执法过程中违法,因行政权力不受约束和监督而违法犯罪,严格审查执法人员身份,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

启动立法推动司法改革。依法治国,司法、检察工作是关键。近年来,人民法院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维护大局稳定为目标,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坚持调解优先、审调并重,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职能作用。首先,通过积极构建“大执行”格局,创新执行监督机制,注重执行方式方法,完善执行救助机制,实现集中清“积”,改善执行难的工作局面;重视思想、能力、作风和文化建设,树立队伍人本服务意识;强化换位思考,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更新执法理念,保持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其次,查办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发展大局;此外,通过接受人大监督,加强内部执法监管,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逐步培育民主法治思维。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的普法教育,提速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让农民学习了解更多的政策法规,着力培养农民的法治思维,信仰法律尊重法律,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法制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塑造懂法的优秀新市民。

虽然农村普及了电视、网络,还建设有乡村书社,法治文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只是停留在观念上,还没有全部转化到“三农”工作中。政府应该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法规政策的学习教育,营造依法办事氛围,让农民学会用法维权;不断完善农村民主制度,逐步向法治转变;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让村民学会自治;保障农民的民利,实现村级事务公开,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自治的主人,是民主法治的受益者,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建立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治安治理机制,不断净化农村社会环境;针对方方面面的矛盾纠纷,探索人民、行政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综合调解机制,渗透民主法治思维,打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让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完善监督健全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新型城镇化立法、监督工作,完善制度,加大政府监督。我国近年来虽然颁布了部分农业法律法规,但关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让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很难有法可依,迫切需要尽快完善。那么,现有的法律法规怎样才能让执法人员做到有法必依呢?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把权力放在笼子里有所约束,让全民都来监督。另外,必须尽快完善制度,畅通渠道,让市民有知情权,让市民和政府能够平等对话,培养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涉法涉诉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树立政府的权威。

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城乡必须统筹发展,而乡村城镇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顶层设计必须高度关注“三农”,关心农民的境遇和前途。只有通过创设完备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立法,积极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新型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才有可能顺利进展,和谐美丽家园才有希望建成,我们的中国梦才有可能早日实现。

(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②夏斌:“城镇化战略应当明晰的十二个问题”,《经济参考报》,2013年7月11日。

③④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9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李冬晓,2012),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王婧翱,2013)。

(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

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者,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城镇化是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城镇化,而不是以房地产拉动城镇化。如果本末倒置,先造城后填人,这样的城镇化是一条歧路。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乡下人”,忽略了土地要素、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新型城镇化像过去一样演变成房地产化,不仅不能驱动城镇经济增长,还会产生巨量的房地产泡沫,出现所谓的鬼城”。因此,深入推进统筹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才是广大农民想要的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过去一提到城镇化,有一种观点是把城镇化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一种延续。这种观点认为,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工业企业及房地产企业,要靠工业产业升级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城镇化,这是一种将城镇化与城市化同质化的错误观点。从我国国情和已有国内外城镇化经验看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所带动的城镇化。城镇化要遵循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思路,不能忽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农业人口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升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

(三)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以为进城的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的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不可能长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在未来20年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要完成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发展新型城镇化,其实现途径就是要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即首先由国家在顶层设计、政策规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统一部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撑;然后由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业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第三是由农业及相关行业和企业在项目规划、资本运作、项目执行等方面付诸实施;最后是农民以土地、宅基地入股相关企业,并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

(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五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定位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这是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袁常青,2013)。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生活市民化。而原有城镇化是定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建设,其目标是力争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过去3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原有城镇化的定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重新定位。新型城镇化定位应是在政府战略发展规划框架下,使城市顺应市场力量,更自然、更有效地成长。在目前我国经济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被赋予了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目标注定将与过去不同。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减少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配置人口、土地和资本,以五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改善城市的连接性、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形成新的城镇化格局。

二、县域产业聚集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县域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县域产业聚集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使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创新一体化。而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进城农民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企业用地成本低,用工本地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性,也提高了员工稳定性。因此,大力发展县域产聚集可以有效地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聚集。

(二)县域产业聚集为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带来资金支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投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政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解决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难的问题。县域产业聚集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园区通过实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支撑和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产业集聚园区的企业,在其发展成熟后,可以通过税收使地方财政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有了县域产业集聚园区产业的反哺,新型城镇化就会更有活力,更能持续长久。同时,县级政府有了财力,就可以不断完善学校、医院、住宅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的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不断地改善民生,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县域产业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资源聚集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聚集。长久以来,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资源、资金短缺。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办好县域产业聚集园区,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好形式和有效办法。县域中小城镇也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集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县域城镇各类生产要素和居民生活成本低,只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当地居民、社会的相得益彰。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新形势下破解县域资源环境困境、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困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促进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县域产业集聚的聚集效应使县域资源优势发酵,产业优势走强,强势产业得到发展,提升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县域产业集聚区在实现社会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四)县域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培育、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吸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在县域集聚区开发过程中,必须集中构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体系,立足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实现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社会化、服务市场化,高效利用资源。由于产业集聚的专业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企业集聚和产业分工的交易费用节约的吸引,当一个企业落户在县域产业集群园区后,就会有相关配套企业跟随进来,形成了一个大企业在中心,配套企业在,最后是服务企业的跟进的一个良性循环。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现代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赵华,2010)。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土地集约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结束语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10

[摘要]本文主要从衡水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针对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衡水市新型城镇

>>关于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衡水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法治思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加快推进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加快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赤峰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邯郸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蓬莱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关于加快发展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查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额敏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关于加快提升衡水市电子政务水平的对策研究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衡水市工业新区发展研究关于深圳市“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突出区域特色推进衡水新型城镇化建设樊迎光推进衡水市“三区同建”构建美丽乡村的对策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课题研究:2014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关于加快推进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003B)。

李文红(1978-),女,河北唐山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王雅楠(1983-),女,河北衡水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1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当前黔东南州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和重要使命。因此,在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黔东南州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从基本州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一、构建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新型城镇体系

黔东南州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重点节点城市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中心城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具有黔东南特色的新型城镇体系。

目前,黔东南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我们既要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城镇发展,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文明,突出地方特色,集聚凯麻同城化、东南板块、黔东地区三个板块,统筹好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次;其次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信心和决心,向改革要动力,尽快落实各项措施,加快开工一批项目,深度优化城市功能,要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加快绿色城镇建设,强化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镇发展,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再次要探索建立州县协同、公司合作的投融资机构,规划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探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四要在全州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同步构建、产业发展同步振兴、公共服务同步谋划、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后要突出黔东南州苗侗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定位,注重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村落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牢牢把握文化灵魂,推动城镇建设品位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总之,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和城市建设融资体制,创新用地模式,充分激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二、推进“六个结合”是黔东南州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黔东南州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六个结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一是新型城镇化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结合,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冶金产业提升工程,加强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加快推进林产工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新型城镇化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围绕打造“美丽黔东南”品牌,加快推进舞阳河、环雷公山、黎从榕三大核心旅游区建设;加快肇兴侗寨、三宝侗寨、旧州古镇、下司古镇、隆里古镇、施洞古镇的整体打造;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继续办好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暨银饰刺绣博览会、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等活动。

三是新型城镇化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实现“三化同步”;积极通过土地流转助推农业机械化;加强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农民技能培训;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

四是新型城镇化与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加快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城市休闲广场和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建成一批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抓好文艺精品创作与生产,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继续实施“4个100”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工程。

五是新型城镇化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建立社会管理研判调度制度,及时掌控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促进各类矛盾及时有效化解。大力推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总结推广凯里市刑释解教、社区矫正等特殊人员“融入工程”、锦屏县华寨村村民自治合约管理模式等经验。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四个长效机制。

六是新型城镇化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两江一河”流域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与监测,对重点河流两岸居住区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

三、把“五个突出”作为黔东南州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

(一)突出项目建设和扩大投资规模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投资规模,推动经济发展提速。加快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工业(含园区)、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

(二)突出产业发展和调整优化结构

围绕做大做强工业产业,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围绕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大力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协调全州园区定位,确定各自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产业聚集。

(三)突出改革开放和培育市场主体

在改革开放方面,深入推进自治州辖区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撤乡设镇等乡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四)突出加快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

继续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消防、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风貌整治、农村清洁等工程。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协调调度体系,以“六好村寨”为抓手,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新农村建设,争取农村面貌尽快有一个明显变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篇12

关键词: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核心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进行全面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促使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者缺一不可。“四化同步”发展中,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石,工业化是引擎,信息化是核心。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必须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对进城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训。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农村有限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不改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利用工业技术、信息技术调动一切资源优势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着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工业化的发展是农村人口、生产、消费等在城镇聚集,更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拓展,信息化的产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是信息化不是工业化的附属品。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带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更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信息化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推动工业化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更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2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制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我们必需坚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观,走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对自然控制力的增强,生态意识却越来越薄弱。因此,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格局,做好城市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尤其要根据各个地区土地本身的不同特征,取长补短,合理规划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统筹整体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土地结构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一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土地效率的提高,都是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另外,把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优化城镇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将进一步使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集聚,再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推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目前,我国还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甚至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为目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障碍,从而使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向城镇流动。同时我们也应该逐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做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使农民工在城镇能够“进得来、住的下、稳得住”。其次,稳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同时尊重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能拔苗助长,盲目扩张建设,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环境为代价。最后,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使城镇化建设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发展方式,大胆创新,用于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广包容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结合我国进入新常态下经济的新特征、新问题,对城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深入部署。所以,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兼顾生态文明建设,闯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6(23).

[4]李锦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J].求是,2017(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公共交通的改善范例(12篇)

    - 阅0

    公共交通的改善范文篇1【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发展策略【abstract】atpresent,manyfactorsinthecommoninfluence,China'surbantrafficingeneralnotsatisfactory,th.....

    人口老龄化的坏处范例(12篇)

    - 阅0

    人口老龄化的坏处范文篇1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无菌坏死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患者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调节双下肢长度和关节活动度治疗为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