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分析;关键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城市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方面的建设,因为优良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能够带给城市居民良好的心情,而绿化施工时城市园林景观最需要重视的环节,因为绿化施工是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关键步骤,在这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有相关的技术做支持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笔者就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的关键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一、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完整的施工图

施工图不够完整是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城市园林景观在施工时甚至没有设计图,只有小部分文字对其进行简单的阐释,这种施工图根本没有规范可言,再加之,施工人员面对这样的图纸很多时候都不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但是也没有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只是根据施工人员自己的意愿进行施工,这就严重破坏了城市园林景观整体的规划,可能失去应有的美感,使得城市园林景观不能发挥其真正的美化城市的作用。

2.、施工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不足

这也是城市园林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在具体绿化施工中,没有切实的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这就给施工带来了很多麻烦,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又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园林景观后期投入使用后会因生长习性的不同出现反差,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喜阳的植物种植在阴凉处,而喜阴的植物却种植在向阳的地方,这非常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效果。这样不仅违背了植物自身的生长习性,还造成了园林景观资源的浪费。

3、施工人员的素养不高

这是导致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将重心都放在降低成本支出上,因此一般都是雇佣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在植物种植时普遍聘用农民工进行栽种,完全没有城市园林景观的专业性,聘用的这些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很难达到设计标准,植物存活率也大大降低了,由于栽种的时候没有专业的知识,使植物在生长时也受到很大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专业性质非常强的工程,但是很多的园林企业都不重视这一点。

4、施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管理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并没有按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去管理,也正是因为在施工中管理不到位,使得很多的施工程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给后期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最直接的问题就到植物的存活率不达标,这需要后期再进行补种,不仅增加了园林景观绿化成本,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害了相关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单位形象。

二、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

上文中笔者详细的为我们阐释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整体质量,那么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具体应该遵循哪些要点呢?笔者总结如下:

1、对土地的清理工作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的平整度要过关,要对地形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整理,尽量减少土方的使用量,减少对土方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尽量做到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的工作目标。

2、种植的定点放线工作

种植放线要符合从整体到局部,先乔木后灌木最后草地的放线原则,按照图纸的比例准确的定点和放线,并做好标记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种植点上设置木牌,记录好植物的品种和规格等内容,规则式的种植形式要按照设计图纸定点、标记;自然式的种植形式就可以依据设计意图进行灵活的放线,主要的植物进行精确的定点、标记,次要的可以进行粗略的目测定点位置,放线要自然灵活,避免呆板生硬。

3、植物的选择原则

园林绿化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材料,如何选择植物材料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在保证成本的条件下,要准确的估算出所需的植物数量和种类,争取苗木在有效的时间段内完成;要保证设计中对植物的形态要求。

三、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植物的配置技术

首先要了解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生长特性,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的种植工作,可以改变植物的立地条件以适应植物的生长,也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特性,通过遗传育种、引种驯化的方式使植物可以适应外界条件,还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环境实现植物的良好生长。要了解园林绿化的主要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并进行合理的配置,配置主要体现在乔灌草不同植物类型的配置、植物高度的配置、色彩的配置等方面。

2、植物的造景技术

在园林的绿化中,植物要素对园林景观的美化和绿化质量都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植物造景是一种最基本的园林绿地构造方式,就是将各种类型的植物作为素材,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自然式的植物群落。进行造景工作,不仅需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长特性,还应该学习园林艺术手法,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达到一种独特的园林意境效果。

3、景观园林的养护技术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树木栽植之后,生长状态不会始终如一,而需要后期精细的管理,各种树木的生长习性不同,要达到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效果,就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创造能够充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更好的发挥绿化效果,保证水分的充足和病虫害的防治。

4、园林绿化的修剪技术

对植物进行修剪可以保持植物的优美树形、保证树木间的通风畅通,修剪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修剪工作可以在植物开花之后,去除老枝病枝,使植物在来年的生长中态势更好,更好的发挥观赏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对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十分关键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植物种植,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虽然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随着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重视,都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借鉴,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岳宏.关于绿化施工的技术要求[J].广东建材.2007(03)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景德镇制瓷习俗保护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47

“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

1、景德镇的界定

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她属江西省直辖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浙、皖,全市土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2.3万。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中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有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由于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瓷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经过长期的发展,景德镇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独特风格。

2、景德镇制瓷业习俗

在中华大地,名窑象璀璨的星星,分布在各地。各地名窑和各个陶瓷产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陶瓷习俗。正如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一样,景德镇的瓷业习俗是中国陶瓷习俗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和反映。陶瓷是由人来创造,由人来生产,由人来销售,由人来品评,由人来消费,一句话,一切都与人有关。因此,陶瓷生产、创造与销售过程,是伴随着悲欢离合的过程。陶瓷制品是鲜活的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情趣的凝聚物。景德镇瓷业习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行帮、行会、会馆。这属于管理方面的,是陶瓷各行各业自发形成的组织(行帮、行会)以及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会馆),行使着在本帮、本行范围内的管理、约束、调控、奖惩与联络感情的职能。

与瓷业有关的行业莫不有行会和行帮,甚至连一些细微的事如挑瓷器、拣废瓷等都有行帮,都有行规来约定,组织非常严密、规范和细致。这些行帮,可以分成许多类别。一般来说,可以从地域、从行业本身进行分类。从地域上分,有徽(州)帮、都(昌)帮和杂帮(除以上两帮外的其他区域的行帮)。都帮人多势众,是一个较有影响的大帮,清代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中有一首诗反映这种情况:“蚁蛭峰窠巷曲斜,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在另一首诗里,更是这样来描述都帮:“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尽窑户,赢他随路呼都昌。”从行业上分,可以分为商帮、手工业行帮和工人行帮。行业行帮和地域行帮相应交织,如徽帮主要是商帮,都帮主要是工人行帮。这些行帮纷纷设立会馆,或者公所,或者书院,名称尽管不同,其职能都是一样的。如徽帮有徽州会馆,福建有福建会馆。福建会馆天后宫,供奉天后娘娘。

2.1景德镇陶瓷行业神

景德镇陶瓷行业之神较有名气之一的是高岭土神:这是陶瓷原料之神,高岭土的神奇妙用,产生美妙的传说,也导致了对高岭土的神化,便有了高岭土神之说,也因此才有了高岭土神的崇拜。其二是窑神:陶瓷是火的艺术,陶瓷器的成败、好坏,莫不取决于火,陶瓷器是一切都要"出火而后定"的。因此,窑神,或者说火神,是瓷业工人顶礼膜拜,需要虔诚地去信奉和祭祀的。景德镇瓷业工人信奉和祭祀的窑神或火神是指童宾。再次是瓷业师祖:传说东晋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即完成了由陶至瓷的转化与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完成此任务的,便是赵概,人称“制瓷师祖”,受到供奉和祭祀。

2.2在景德镇陶瓷习俗中,既有行会,行帮,又有行规

景德镇陶瓷习俗中的行规大致分文字约定、口头约定、约定俗成等。以下逐一列出:

(1)农历十一月坯房老板除要给每人的“冬至酒钱”外,并停工一天,不停工则加四两猪肉钱,叫“买冬至”。

(2)烧窑老板在腊月必须确定把桩师傅,把桩的定了事,则由他去请窑里各脚工人。装坯工人也在此时由老板定好“做头”的。再由做头的请定其它工人。

(3)搬运行业由把头操纵,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人须交两块银圆给把头,才允许参加叫“买扁担”。除此还有搭扁担的规矩,即每个人抽出搬运力资的三分之一旧把头。

(4)农历腊月廿四一过,每天都有迎年的,各地的风俗在景德镇形成了一个大观,如南昌在腊月廿五日过小年,都昌一部份余姓和邵姓在廿八日过豆腐年,还有的在野外砌大灶,蹲着吃大锅菜过年。

(5)开窑的瓷器有些破损的,集中起来卖给收破瓷器的小商店,修补再卖叫“收烂产”,卖烂产的钱由工人平分,但老板娘须得一份,叫花粉钱。

(6)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由窑户请“摸利酒”,客人是摸利店,刀子店,坯房做头师傅,烧窑把桩师傅,装小器做头师傅各一人,窑户上手管事先生相陪,刀子店老板坐首席,这叫三十六行,铁匠坐上。

(7)瓷业工人违反了帮规,街师傅通知有关工人在饭馆聚会,介绍该工人犯规情况,宣布“割草鞋”(意即驱逐,不许在景德镇做工)聚会上馆的费用由犯规工人付。

(8)窑户开业前要向制瓷工人的上街师傅登记,把做几乘辘轳车,利坯车写上账簿,以后雇用的装坯工人就永远是这个帮的工人。

(9)传说元代每十户派一头人统治,老百姓受尽欺压、侮辱,相约中秋这天起事,中秋晚上老百姓一齐行动,将头人拖下河边杀死,从此形成一种游戏叫“拖尸下河”,又叫“拖缸”。

(10)腊月歇工后工人没事做了,为了维持生活,挑担串街走巷叫卖蔬菜,土产杂品及泥鳝,小鱼,田螺,因为挑的担子前后各有四股索子。故称“八股索”。

(11)木龙会是各行帮民间救火组织,从农历二月初二日龙抬头开始,各行帮陆续做会至端阳节前后止,做会时演习救火,过后聚餐或发放莲碗面和包子票给出龙人员(救火员)。

(12)农历腊月至翌年三月,烧窑户联合一致,硬性规定减少烧窑次数或提前歇手停手叫“禁窑”。

(13)各坯房的瓷坯送窑里集中,待配满一窑后才能烧炼,待到烧时坯上渣子灰尘必须吹掉,否则烧好后有疤迹,这种吹灰工作由装坯工负责,老板要付钱,称谓“吹灰肉”。

(14)景德镇女工及居民大都信奉观音菩萨,互相结合组成“姊妹会”,每年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日得道日,九月十九日升天做会,一般九月十九日做会的最多。

(15)元宵晚上各家除将厅堂、住房点上灯烛外,并应在房厦所有险暗角落里的地上插上一支小腊烛,点上一枝香,叫“照虫蚁”,大人骗小孩说这是老鼠半夜嫁女,不要睡着,守住总能看见。

(16)家社开业规模热闹隆重,窑户,窑工均参加做会时,恭迎广利窑神火轿田地,一次开业,迎神约需五、六万银圆,相当于当时一万两千担米。

(17)厂前就是御窑厂督陶宫的衙门前,在头门外有一片开阔地,春节元宵这里有各种杂耍和生意摊子,五花八门布满场地,大人、小孩及乡下人熙熙壤壤十分热闹。

(18)俗称“补窑店”是修建窑工人组织的所在地,窑户老板请家挡窑店不能随意选择,要看老根子在何处,即所谓“窑脚”,新做的窑则可选择,订定后永远不能变动。

(19)坯房在中秋节休息一天,老板按八至十人壹桌供应猪肉四斤和瓜子鲜蛋,黄花,木耳,粉,粉丝,咸鱼,竽头,青菜十样菜肴,另加四十个铜钱作酒钱,每人一只生糖酥,一只扁麻酥。

(20)农历十月二十六人工节,窑户老板定好了明年各工种后,工人向老板借定钱叫“扯八升”,即腊月给八圆,到第二年六月按拾圆钱在工钱中扣除,工人为了办事和有钱返乡过年,只有接受。

2.3景德镇的会馆(公所或书院)

清嘉庆年间有七所,至建国前夕,计27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景德镇瓷业的状况。其一,商人行帮。民国时有26个商帮。建国前发展为33帮。这些商帮,为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作出了重要贡献,“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宝通洋外,国使安南答贡回”、“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在某一种程度上是商帮众多的一个形象反映,“舟帆日日蔽江来”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陶舍重重倚岸开”。

其二、手工业行帮。手工业行帮情况,景德镇瓷业,“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工艺程序繁多,导致了众多的行业,有“8业36行”之说。这8业36行大致是:(1)烧窑业,包括窑厂、满窑、砌窑(鸾窑与补窑)三行;(2)制瓷业,包括脱胎、二白釉、四大器、四小器、冬小器、饭闭、饭闭灰渣器、古器、十五寸、满尺、描金等十一行。(3)彩瓷业,包括画大器、画脱胎、画灰器、画描饭闭等四行;(4)匣钵业,有硅山、大器匣、小器匣三行;(5)包装搬运业,包括菱草、番色、打络子、削杀利蔑、打货篮、挑瓷把庄、下驳、挑窑柴、搬运九行;(6)下脚修补业,包括彩红、洲店二行;(7)瓷业工具业,包括模型和坯刀二行;(8)为瓷业服务业,包括轿行与马行二业。

结语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关系的问题是一个“两难”问题,在哲学上可以说是一个悖论,我们国家在搞现代化,现代化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城市化,但是,城市化必然要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在这里就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的农民兄弟,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持有人,他们也不想祖祖辈辈被拴在“黄土地”上,也要过现代化的生活。所以,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它的受损害、逐渐消失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这就牵出另外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形态,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是专家、学者所面临的亟待研究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核心之一,就在于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如果没有了传承人,这个古老的艺术岂不成了文物了吗?所以,传承人的保护实际上是整个保护工作的核心。让现在还健在的传承人能够带徒弟,能够传授技艺,这正是大家共同希望的。这些传承人实际上承载着历史的传统、历史的记忆。传承人的丧失在某些情况下,等于是一种文化形式的丧失,一种传统的断绝,那是非常可惜的。已经列入国家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政府应该拨出一定的款项鼓励年轻人“从艺”,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开办培训班,甚至是学校,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机制,让整个社会能够特别关注传承人的生活、关注传承人的技艺、关注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希望全社会共同为这样一件关乎民族命运、关乎人类文化发展的大事贡献出各自的力量。

该文是2011年教育部课题“传承与变迁: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1YJC760086

参考文献

[1]居阅时瞿明安主编《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3]诸葛铠著《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9月

[4]《景德镇陶录》校注[清]蓝浦等著1996年9月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1篇3

1、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两项世界遗产

3、重点湖泊蓝藻污染引发生态危机

4、标志性建筑成为风景新地标

5、黄金周调整由全民讨论进入国家决策

6、华南虎重现秦岭?照片真假全国争议

7、中国风景名胜区设立25周年

8、盗墓小说催发墓葬文化热新高潮

9、中华名湖聚西湖倡导湖泊保护

10、“嫦娥―号”发射引发航天游热潮

1、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入选理由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转型。我们在今天见证它的应运而生,也将见证它对包括风景名胜和人文地理领域在内的中国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数千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典范,既具有标志意义,也将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更加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而生态文明的核心,应该是在政策、政府和社会来一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的普及,转变我们旧有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这将是社会变革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步。本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由年度十大事件之首,也希望起到一点普及和倡导作用。

观点

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又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既然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因为在那里首先爆发生态危机。但一是因为西方强大的技术资金使本国生态危机得以缓解;二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西方失去机会,就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绝不能再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对此,中国责无旁贷。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两项世界遗产

入选理由

世界遗产的特性在于,它在人类文明进程的某个阶段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或者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有突出地位。世界遗产还带有显著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被称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身份证”。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尤其是巨变中的中国,对世界遗产的承诺和执著,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恒久价值的追求。这应谊是“申遗热”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支持并肯定中国政府全力申遗的原因。而今年的两项新遗产,不但有突出的中国地质和中国文化特色,也有各自的特点:“中国南方喀斯特”体现了对生态、地质演进、生物多样性等价值的重视;“开平碉接与村落”走出了中国封建帝王和贵族的壮丽和辉煌,而是反映中国文明历程中独特的底层民众与土地关系的文化景观。

观点

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识应该走出历史文物和风景名胜的局限;应该从“死的”和孤立的“点”走向“活的”和联系的完整的文化景观和自然系统网络;应该从片面的、不平衡的封建帝王和贵族的壮丽和辉煌,走向更全面的、反映中国文明历程中独特的人民与土地关系的文化景观。相应地,我国遗产的

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观念和方法也应进行全面的变革。

我们总习惯于强调自己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用文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而事实上,文物价值只是文化遗产价值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对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的鼓励,显示出遗产保护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不再仅仅对传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风景美学价值给予关注。近年来多次修改的《操作指南》中所体现的对生态、地质演进,生物多样性等价值的重视,要求国人对自然遗产的概念必须有更深的认识。

关于自然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还局限于过去风景名胜的概念中,其实早在1966年《操作指南》的修改中就明确规定了:除非特殊情况,美学条件不能单独作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从自然遗产的角度来看。美学标准更是越来越被弱化了。一种濒危的物种,其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道壮丽的风景。而我们从前忽视的恰恰是对生态,地质演进和生物多样性这3种价值的认识。

文化遗产的价值观也同时发生了改变,全球战略研究将人与环境,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放到了突出位置,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近代的和20世纪的文化遗产,以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性的、活的文化景观。例如:2004年瑞典成功申报了一家20世纪20年代使用的无线电电台,这家电整地保留了当时一整套的设备和建筑物,它代表了世界通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更让中国代表想象不到的是,墨西哥著名现代派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刘易斯?巴拉干的设计事务所和他的住宅,共1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巴拉干在现代建筑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影响了拉美地区现代建筑和景观的设计风格。许多人会质疑,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是否能够符合遗产的标准?因为我们总在强调自己历史的悠久,用我们惯用的文物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在历史的原真性和构成的完整性上已失去了很多,而相似类型的文物价值又被普遍地承认。作为世界遗产,更强调其历史的真实性和构成的完整,只需要证明在人类文明进程的某个阶段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那么它就是一种具有唯一性突出价值的世界遗产。

不断涌现出来的20世纪活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景观类遗产提醒我们,在现代城市改造中,我们的眼睛不能仅仅盯着被文物部门定义的文物,可能我们正在拆除的旧建筑,就是在近代重大历史时期中具有代表性文化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构成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运动对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等综合性、整体性的新遗产种类特别重视的趋势,也要求我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需要有所突破。

2004年被列入文化景观类型的一项世界遗产,是葡萄牙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葡萄种植园,由于种植园建立在海边非常贫瘠的岩石上,人们必须从岩石缝中挖出土壤。为了防风,葡萄架周围还垒起很高的石头围墙。这种特殊的种植方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让我们立刻联想到,我国哈尼族在山坡上开垦出的梯田也完全够资格进入这种类型的遗产名录,文化景观反映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独特技术,生存方式。这种人与土地整体的有机联系在我国大量存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人与土地的联系是深刻而多样的。

近年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运动从对单体文物的保护,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城镇和村落景观整体(包含其赖以形成和存在的环境),以及包含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线形景观,“文化线路”或“遗产廊道”的概念出现在人们面前……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或文化景观,在这些区域或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这幅作品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是能够把单个遗产点串联起来具有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日本在苏州大会上申报的纪伊山地的灵场及参拜道,绵延300多公里,沿途坐落着神社、寺庙,1000多年来都被日本人奉为本民族的圣地。在我国的文化遗产宝库中,同样拥有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玉石之路,茶马古道,剑门蜀道、太行古道均举世闻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重要的遗产种类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人对这些文化线路进行专题研究,其专业教育是贫乏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也不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尽管国际上对世界遗产的认知走过了由孤立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但我国目前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于孤立的点上。对京杭大运河的考察研究现在看来非常重要。京杭大运河在我国的文明进程中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比长城更具价值,应该尽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不管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带有显著的民族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大运河研究清楚了,也就是把中华民族的“身份”搞清楚了。

3、重点湖泊蓝藻污染引发生态危机

入选理由

“这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到了临界的时候。矛盾最激化,最早爆发的领域就是‘水’”。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论断对今年的水危机事件作了一个清醒的定义。2007年是中国水之殇,除了水污染的严重外,还在于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生态危机首次在东部人口聚居区大面积爆发,威胁到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二是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社会危机。公众对生态危机的痛感和恐慌日益上升。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治理收效甚微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公民要直面污染的惨重代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观点

中国湖泊的变迁

太湖,巢湖、滇池今夏相继爆发蓝藻危机,湖泊问题再度进入公共视野。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微向后追溯几十年,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湖泊在众多压力胁迫之下一直呈步步退让的萎缩态势。甚至一些曾经碧波浩荡的大湖,和它承载的繁荣和文明,几乎是在“转瞬间”就灰飞烟灭,比如罗布泊。

湖泊是个复杂的、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是自然万物和人类文明的繁盛之地,但近现代以来,湖泊似乎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一些漠视湖泊自然法则的超负荷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使湖泊满目疮痍,其结局往往便是“湖毁人亡”的悲剧。套用句老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透过近现代中国湖泊的变迁,我们兴许能窥探一些有关湖泊的自然法则。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也造成湖泊面积缩小,污染加剧、可利用水量减少、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剧增,湖泊已经成为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为敏感、影响最为深刻,治理难度最大的地理单元。

长江中下游湖泊过去50年萎缩2/3以上

东部平原湖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719B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不足660平方公里,即2/3以上的湖泊面积消亡。洞庭湖因围垦,湖泊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急剧缩小至2625平方公里;鄱阳湖面积也由

1949年的52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33平方公里。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在20世纪50年代末计有湖泊1066个,至80年代初仅剩约309个,目前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仅剩181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仅剩44个。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白洋淀在20世纪90年代也多次干涸。在我国西部干旱区,湖泊通常是出山河流的尾闾湖。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尾闾湖泊近几十年来普遍萎缩,部分干涸,导致区域生态严重恶化。大片干涸的湖底沉积物成为沙尘暴的物质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流经山前绿洲,被人类截流灌溉农田、发展工业和提供城市与农村生活用水,而排入下游湖泊的水量逐渐变少,使得尾闻湖泊丧失维持湖泊水量平衡的基本水源量而导致湖泊干涸,结果是地下水位下降,绿洲消亡,土地沙化,沙尘暴肆虐,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化。

青藏高原上面积大干1平方公里的湖泊约有1100个,合计总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0%。随着全球气候在上世纪的变暖,青藏高原的湖泊发生了显著变化,降水减少,气候变暖又导致蒸发量增加,使湖泊水量出现负平衡,逐渐萎缩甚或干涸。伴随着高原湖泊的萎缩,高原草场也明显干化和沙化,新形成的高大风成沙丘在高原中部比比皆是。

中国八成湖泊污染严重

当前我国湖泊水质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最近对我国76个主要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现状的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属Ⅱ类水质的湖泊为5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7.5%,面积为1135.2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6.1%:属Ⅲ类水质的湖泊有16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23.9%。面积为2154.5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11.6%:属Ⅳ类水质的湖泊有18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26.9%,面积为10393.7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55.6%属V类水质的11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14.9%,面积为4768.1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25.6%:属劣V类水质的湖泊有17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25.3%,面积为154.15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0.9%。大约有近20%的湖泊水质较好(Ⅱ-Ⅲ类),有80%以上的湖泊受到污染。

对67个主要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看出,属贫营养的湖泊数量为零,属中营养的湖泊为18个,占调查湖泊总数的26.9%,面积为701311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37.6%。属富营养型的湖泊为49个,占调查湖泊数量的73.1%面积为11632.55平方公里,占调查湖泊总面积的62.4%。也就是说,从湖泊数量上来看,有近3/4的湖泊已达富营养程度,所占的面积也接近总面积的2/3,表明当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化有其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干扰与干预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干扰过程所致。我们必须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过程有―个清醒的认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系统、全面考虑和规划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过程,在流域全面截污、高强度治污的基础上,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进行人工干预,固势利导,科学地进行健康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提高自净能力,进而改善水质,最后形成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环境。

4、标志性建筑成为风景新地标

入选理由

人造景观近几年在中国几乎成为粗制滥遣的代名词,前几年的“巫山神女塑像”、“金瓶梅”遗址公园被否定,近期的“华夏第一祖龙”,圆明园重建也引起强烈反对。随着“回归自然”的风尚兴起,游客好像对人造景观都嗤之以鼻了。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夸年国庆长假,到北京旅游的人特别多,和往年不同的是,除了那些名胜古迹以外,北京新落成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人们旅游的新热点,国家大剧院和奥运场馆“鸟巢”都成为观光重点。

建筑艺术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众多“世界之最”的标志性建筑的出现,是中国强直的一个表征。《泰晤士报》评出的正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中国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名列榜首,中央电视台新址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榜上有名。2007年完全可以称为中国标志性建筑崛起的年代,而且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人造景观的新时代。这些新建筑不同于旅游区的“人造景观”,它们首先具有突出的实用性,经济意义、文化功能重大:同时它们造型独特优美,足以成为一道景观,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虽然它们其中有个别建筑的具体结构形式在国内存在争议,但并不能阻挡中固在建筑景现领域的创新潮流。它们将成为21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曾经在澳大利亚引起巨大争议的悉尼歌剧院,今年以“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的名义,成为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天中国的这些标志性建筑也未必没有成为世界遗产的可能。

“鸟巢”、国家大剧院、杭州湾大桥这样的现代人造景观与故宫、长城、苏州园林这样的古典“人遣景观”相辉映,这正是中国的魅力。

观点

我以前参观过无数个体育场,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体育场之一。正如维尔布鲁根(国际奥蚕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所说,“鸟巢”会成为像悉尼歌剧院一样的标志性建筑。它将给北京留下一份不同寻常的遗产。

“国家大剧院是人民的剧院,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希望20年后这个剧院会被称为中国的建筑。”

“国家大剧院是中国追求国家强大的重要历史见证。”

我对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理解主要有4点:第,地点决定了它的象征意义:旁边的人民大会堂象征国家的最高权力,而大剧院则应该成为文化的代表;第二,它是一个新的,庞大的重要建筑,一个可代表新世纪的建筑,一个倾注了人们强烈愿望的建筑:第三,要有完备的社会功能,就是说,好用,而且人们爱用;第四,外观要吸引人,有文化感、历史感。

古老的建筑在古老的城市里有独特的价值,它们必须存在,但同时它们也必须能够容纳新的建筑。时间已经证明,建筑和审美是没有国界的。大剧院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是城市文明层次的标志,是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象征。我尊重中国古老文化的和谐元素,并希望这些元素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的优秀组成部分。

对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反对也罢,赞成也罢,能够以开放,健康,客观,平和的心态来对待重要建筑事件的发生并不容易。争论会有助于中国建筑事业向前发展,只要争论的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中国国家大剧院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关注与思考,相信还会继续下去并被载入史册。

5、黄金周调整由全民讨论进入国家决策

入选理由

10月16日。针对将如何改革黄金周长假制度的问题,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十七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全体讨论时说,中国人民大众能够享受到黄金周长假的制度,这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老百姓的具体举措,至于这个制度

如何完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当中。在场主持会议的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补充道,“我们就假期改革在网上征求过意见,就是假期再增加一天,假期太长了,就把它分散一点,而且要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传统节日充实到法定假日中去,绝大部分民众都表示支持这样的方案。”这样的精神在11月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上得到体现,长假制度得到了完善,而不是取消。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4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2亿元。由此可见黄金周的影响之广大,不但顺应和催发了中国人的休闲度假潮流,也培育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旅游市场。而且黄金周自身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呈以下特点: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在出游人数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旅游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出游方式更趋多样。一是散客出游规模较大,二是自驾车旅游成倍增加,三是中短线旅游进一步升温。乡村旅游火爆,已退渐成为城镇居民出游的主要形式,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所以黄金周的产生和兴趣有充分的理由,它总体上符合中国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潮流。而且可以预见,黄金周旅游市场还将有更大的发展,更加成熟和完善的空间。黄金周长假制度应该保留,“叫停全民黄金周”的观点不切实际也不可行。根据腾讯网上关于“是否赞成取消黄金周?”的调查,在参与投票的68万多人中,投赞成票的占28%,投反对票的人数占60%。另外95%的投票者“赞同将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期”。

因此当下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制度如何完善。在带薪年假制度在全国实行还不现实的情况下,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无疑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现在黄金周长假其实分为两部分:3天法定假日和4天调整叠加的公休日。“五一”、“十一”共有6天法定假日,部分法定假日安排给了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农历除夕也将法定放假。

观点

黄金周我个人认为有很多弊病,如果五一、十只保留一天,那么省下来的四天可以作为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假期。

黄金周长假制度固然带来了些问题,但目前它是最能保证老百姓实际权益的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黄金周之所以会出现拥堵问题,说明了老百姓对长假制度的迫切需求,如果下子将长假制度分散到各个节日中去,那跟平常的双休日就没有区别了……此外,强制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实施起来还仍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长假制度,老百姓的休息权将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6、华南虎重现秦岭?照片真假全国争议

入选理由

一组照片成为举国震惊、国际关注的事件,主要还在于“发现野生华南虎”这个新闻的重要性。如果这组照片真实,那它完全是一个历史性的发现,不仅有力地证明野生华南虎在中国境内没有灭绝,更说明当地极可能存有一个野生华南虎的繁殖小种群。

国兽存灭牵人心。华南虎是唯一原产中国的者虎品种,中国源远流长的“虎文化”其中的“虎”就是指华南虎。国人对华南虎一直有“国薯”,“神尊”的美誉,作为威武、权力的象征。不幸的是由于过度捕杀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野生华南虎栖息地逐步丧失,华南虎的分布区急剧缩小。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约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但现在,只有散布在全国十几家城市动物中的不足70只,野生华南虎已基本绝迹,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说30多年来全国没有野生华南虎生存的记录。国内认为中国存有20―30只的说法也只是分析数字,国际上并不认可。

但是随着各地虎照“年画”相继浮出,华南虎照片遣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事件由“重大发现”发展到“闹剧”最终可能以“造假骗局”结束,在即将真相大白之际回顾,虽然追假者应该谴责,社会的信任危机值得担忧,但是与之相比它有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一是广大网民的求真务实,探手真相的精神非常宝贵,公民参与得到极大发扬。加上专家,学者的介入和新闻媒体的穷根究底,构成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公共参与和决策的范例,成为此次事件最大的启示与收获。

观点

从华南虎事件看政府的作为和不作为

我认为,《科学》杂志的做法是高明的――有作为,有不作为。作为一家全球权威的杂志,特别是作为野生生物专栏作者,自然应该关注这样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毕竟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绝迹,所以要及时发表这张照片。但另一方面,无论是《科学》杂志,还是莫尔女士,都不会为这张照片的真伪负责,而且不影响莫尔女士私人也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但是,真相是什么,《科学》杂志无法给出定论。”

我还注意到,发表这张照片的栏目是“随机样本”(RandomSamples)。正因为如此,无论将来的结果是什么,《科学》杂志都立于不败之地。

反观我们的政府部门,则恰恰相反,不该作为的时候拼命作为,该作为的时候却毫无动作。

本来,如果没有参与共谋,或者事先并不知情的话,陕西省林业厅完全不必对周正龙的照片负责。无论主管官员内心多么希望这些照片是真的,多么迫切地希望国家批准成立华南虎保护中心,或者多么希望此事有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自己的政绩,都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宣布正式结论,就像《科学》杂志那样,将照片公布于世。如果这样,其在今天的争议中就会处于一个完全主动的地位,并且更有利于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作出自己的评判。即使一时真伪难辨,也不会影响对华南虎的保护和实际上的有利形势,因为即使这些照片被证明为伪造,保护华南虎和自然环境的愿望和努力都没有错,没有人会反对政府主管部门的这些举措。可惜出于目前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陕西省林业厅在不该作为时过于作为,将自己与周正龙紧紧地绑在一起。

但事到如今,陕西省林业厅的上级部门、国家主管部门却毫无作为,林业部已宣布对照片的真伪不作判断,陕西省政府也没有任何声音。可以想象,如果听之任之,这场争议只会越来越激烈,甚至会丧失理性,违反法律。当然也会出现另一种可能,就像以往处理某些争议一样,一切争议文字和声音会突然之间从所有媒体销声匿迹,当事人从此保持沉默,甚至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但这样的“不作为”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让我当一回事先诸葛亮,我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学习《科学》杂志,该不作为的时候别作为,到了该作为时还得有所作为。

7、中国风景名胜区设立25周年

入选理由

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国家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一项关键事业,也成为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有特殊意义的2007年,的确可以做一个预祝和总结。

25年来的首要成就,就是通过审定公布六批国寒组风景名胜区,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管理机构也得到规范,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初步完成了由松散管理向国家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建立了我国遗产申报管理的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申报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申报和保护机制。初步完成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风景名胜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基本完善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监管机制,强化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监管,大力开展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整治。风景名胜区为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观点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

――节选自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

快速城镇化、机动化和工业化日益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形成严峻的挑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的风景名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资源。要充分理解和认识保护和合理利用此类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认真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切实改变观念,使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典范。

8、盗墓小说催发墓葬文化热新高潮

虽然盗墓小说的作者都表示书中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并不妨碍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疯狂热爱。其中不免有寻求刺激探险和寄托个人英雄主义的因素,但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墓葬文化影响深远。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来盗墓的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官盔,像曹操,董卓,中华民国时的东陵大盗孙殿英等;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南长沙周边一带。古墓被盗严重,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挖人租坟、破人风水,盗墓历代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严惩。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盗墓行为则对考古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我国法律规定,地上和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益墓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但是单纯就盗墓小说来看,作为一种虚构的流行文学,有它存在的理由。远古文化、失落的宝藏、神秘美洲的古墓,惊险的探险生涯,这些元素加起来怎么能不吸引人呢?小说里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考古、风水、占星知识,这些也是特别能满足读者需要的元素。

盗墓小说热同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有调查称现在是中国历史上盗墓最猖獗的时期,当夸盗墓和文物贩卖的猖獗,值得警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接爱媒体采访时介绍,根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全国大约有四十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估计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没有了,自然破坏是一个方面,但主要是人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盗掘。中田大部分古墓都是盗墓者捷足先登,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常常追不上盗墓者。

在风景名胜领域,墓葬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部级风景名胜区中就专门有“陵寝类”,包括有名的宁夏西夏王陵、陕西临潼骊山泰始皇陵、南京钟山陵国。各大风案区也有大量名人墓葬。比如西湖边的岳庙。社会上对帝王陵墓的发掘意见一直不断,今年还可以看到有是否发掘秦始皇陵、武则天墓的争论。

观点

盗墓,考古与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子今

从古城西安西行,经过著名的灞桥,临近临潼时,可以看到大路南侧一座高大的土丘。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虽然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蚀,面对渭水平原,依然显示着雄奇的气势。秦始皇陵工程繁巨,据说动用工役多至70万人,而陵墓的防盗设计,如铜椁、机弩等,也见于司马迁的记载。入葬时,出于防盗动机,甚至处死宫人,活埋工匠以保密,杀害施工人员和葬事劳务人员数以万计。这样一座特殊的陵墓自然引起史家和文士的关注,长期以来,秦始皇陵是否曾经被盗,众说不一,已经成为千古疑案。不过,以现在掌握的通过长期认真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资料分析,秦始皇陵未曾经过大规模盗掘。

“天下盗贼”在王朝破灭的时掘帝王将相陵墓,是历史上惯见的情形。王莽败亡,赤眉军人关中,就曾经大规模“发掘诸陵,取其宝货”,由于当时尸体保存技术的优越,可能人葬一二百年之后体貌仍一如生前。据说甚至吕后的尸身也因此受到盗掘者污辱。鲁迅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汉魏之际确实曾经出现盗墓的高潮。史书记载,董卓、吕布等都曾经发掘陵墓,劫取其中宝物。孙吴政权也曾经在长沙、江陵盗掘西汉贵族墓。传说长沙王吴芮陵墓被发掘时,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参与盗掘的人后来见到吴纲、说道,你的相貌怎么如此酷似长沙王吴芮啊!只是个子稍矮些。吴纲戚然叹道:他是我的先祖啊。吴纲,是吴芮的十六世孙。

历朝政纲不举时割据军阀与乱军盗掘陵墓的事件屡见不鲜。东汉末年名臣刘表的墓葬在晋代被盗掘,因为墓中随葬大量四方珍贵香料,据说一时“香闻数十里”。唐时安史之乱,叛军的罪行包括“发掘冢墓”。而政府军方也有同样的情形。……从唐末到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台葬干陵外,被逐盗掘,无幸免。活动于关中地区的军阀温韬据说“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温韬因疯狂盗墓而名著一时。后周太祖郭威也感叹“李家十八帝陵园,广费钱物人力,并遭开发”,因此对于自己身后葬制,多次强调“瓦棺纸衣”的薄葬原则。后唐闵帝李从厚下葬不过4年,陵墓就被盗掘。

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曾经对两京冢墓大肆破坏。刘豫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京淘沙官”,则一如曹操集团“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历史复制版。军阀集团盗墓最著名的一例,应当是孙殿英对清东陵的武装盗掘。

近代中国盗墓行为形成风潮,盗墓技术也最为著名的地方,应首推洛阳与长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洛阳盗墓运动曾经形成震动世界的影响。邙山古墓群遭到的破坏,可能是历史上空前的。当我们手捧国外文物学者编集的有关这时期洛阳出土的古代珍宝的华美图册时,自然会想到,在这些精致辉煌的文物被转卖收藏的同时,又有多少看似朴陋无华但却可能具有更为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却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据当时新闻界报道,“洛阳为历代故都,名胜古迹,遍地皆是,尤以帝王陵寝,先贤丘墓,丰碑高冢,远近相望,俗语云:‘洛阳邙岭无卧牛之地。’其陵墓之多,可以想见,惟是大小陵寝,皆是先民遗迹,历史

上之价值,何等伟大。乃近有不逞之徒,专以盗墓为事,昏夜聚集,列炬持械,任意发掘,冀获微利,不惟残及白骨,抑且影响治安……”

长沙古代墓葬,在近代也曾经遭受严重的盗掘。长沙的职业盗墓者,被称为“土夫”或“土夫子”。商承祚先生在《长沙发掘小记》中写道,“解放前,长沙盗墓甚炽。”长沙古墓葬“经土夫之盗掘,破坏无法统计”。据考察,有的战国墓葬竟然“前后被盗过六次”,“其破坏之甚,实令人发指。”长沙的“土夫子”曾经结成团伙,各有自己的盗掘范围,他们与古董商之间,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著名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就是1942年由长沙“土夫子”盗掘出土,后来又流失到国外的。

中国古代工艺制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皇家贵族,因而先进技艺的传播受到严重限制。由于战乱的周期性爆发,若干技术最终失传,是并不罕见的现象。然而,陵墓中随葬的宝物,常常可以避过战乱的破坏得以存留。墓葬中集合前代文化精华的珍物宝玩往往因盗墓行新荒散于民间。这现象的发生,有时意味着文物的破坏,但是另一方面,原先皇室豪贵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面对较为广阔的社会层面,又有值得重视的特殊的文化意义。这情形有时不仅有益于文化的传播,也有益于技术的继承。盗墓,这种极不光彩的行为,有时却可以导致古代秘器重见天日。这种特殊韵文化传递方式于是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意义和艺术史意义。

在回顾盗墓与文化发现的历史时应当指出,盗墓者因文化品位的低下和行为习惯之粗莽,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遭损毁。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文化遗存的严重破坏,当然是不可宽恕的。

9、中华名湖聚西湖倡导湖泊保护

入选理由

中华名湖第一次相聚,并且把湖泊风采展示在西湖边来自全国乃至世芥各地的游人面前,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创举。

数以千计的湖泊如镶嵌在祖国锦绣山河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是中华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湖泊不仅有灌溉、航运、啦电之利,而且含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高山湖泊和高原湖泊以其绝美的自然景色和生态景观闻名,比如吉林长白山天池,黑龙江镜泊湖、云南滇池、新疆天山天池等都是国家组风景名胜匡。大;可中下游和平原地带的很多大湖是中国重要的耕作区和人口聚居区,比如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等:不少坐落于城市之中或城郊的湖泊,更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载体,甚至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和流传千古的风景名胜地,如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北京昆明湖、济南大明湖、武汉东湖,肇庆里湖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此众多璀璨名湖的到来,是西湖的荣幸和骄傲。西湖也不愧于中华名湖的杰出代表。古老神话说“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风舞到钱塘”,虽然西湖属于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溻湖,但她成为一颗闪亮的明珠,是历代人工修复和雕琢的结果。西湖经过历代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风景名胜湖泊,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西湖文化。

唐朝时的杭州刺史白居易疏浚西湖,为西湖留下了千古名胜――“白堤”,北宋苏轼主持的疏浚工程拆毁地主富豪们在湖中私围的封田,对全湖进行了挖深,然启把挖掘出来的葑泥筑成了苏堤。南宋时由于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西湖被迅连开辟为一个园林风景区,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辉映。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湖诞生了千古流传的白娘娘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新世纪的综合保护,重塑丁山水关系开完善西湖的风景格局。西湖恢复了湖西地区部分被淤积的湖面,“一湖二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问,“还湖于民”目标基本实现,万松书院、杨公提,小南湖等100多处新整治的景区景点让美丽的西子湖焕发出盛世光彩

因此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名湖所在地的代表,和杭州人民一起相聚在第九届西湖博览会,亲历“西湖新十景”揭晓的重要时刻,并且探讨湖拍在生态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的作用,这对实践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观点

西湖是儒家文化在山水美学领域中的经典性代表和有形的地理载体。它以儒家的“致中和”思想为标准,以阴柔美和阳刚美相结合的和谐、端庄、秀丽为主要特征,以历史人文为情感交流对象,是集多种景观内涵、多种欣赏视角的自由度极大的古代城市公共园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样式的珍贵遗存。“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理清了西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本来面目,它完全应当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谱系中拥有自己的坐标。

(西湖)大规模的综合保护工程,长达五六年之久,取得了史无前列的成绩,大大超过了前人。这次通过三评西湖十景、华夏名湖聚西湖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西湖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文化品质,为西湖申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嫦娥―号”发射引发航天游热潮

观点

工业旅游“星星之火”正燎原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滞后,主要是受到工业化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不长,工业遗产资源以及其它各类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工业资源不多,大部分工业企业开展旅游活动的经营经验不足和条件也不成熟。不过,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特别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在客观E催生了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早期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星星之火”正成燎原之势。

截至目前,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企业已遍布全国二十九个省(区,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总数已达271家,涵盖了从传统手工艺、民族特色工业到现代生产,高科技等各类工业生产领域。“大庆油田第口油井”、“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钱塘江大桥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等20处具有发展工业旅游潜力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和标志性工业设旋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还成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唯一一项,也是全球34处世界工业遗产之一。

从工业旅游的地域分布上来看,山东、江苏、辽宁、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工业旅游发展比较迅速,发育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以29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位居全国第一的山东为例,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已经打破了工业旅游项目集中在大城市的常规,还涌现出不少诸如青啤、海尔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工业旅游品牌。此外,在北京和上海,工业旅游与都市旅游相应生辉;在东北,工业旅游成为老工业基地实现发展转型的新亮点:在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工业旅游已经成为了众多民营企业在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选项。

按照工业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与旅游功能结合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工业旅游划分为以下几类:

1、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首钢,宝钢,大庆油田、神华煤矿以及葛洲坝,小浪底、长江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都是这种类型的工业旅游产品。

2、依托现代化工业生产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青岛海尔,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张裕葡萄酒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这类工业旅游项目。

3,依托与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工业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从事食品加工,酿酒制造,服饰加工等工业企业中。青岛啤酒、贵州茅台,海澜之家等都已跻身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列。

4、依托各类高新科技开发的工业旅游项目。信息、生物、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代表了人类科技活动的最新成果,引领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类工业项目科技含量极高,对广大旅游者的吸引力较为强烈。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酒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及清华紫光生物技术研发机构等多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

化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1、数理信息课程

数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有的学校叫作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数学类课程是理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

物理课程:大学物理以及大学物理实验。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一般不涉及化学反应,学好物理课程对理解这些过程十分有帮助。

电子信息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也可能是C语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与技术等。

2、专业基础课程

化学类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电化学等六大化学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化学意识十分重要,但是缺少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化学(或量子化学)课程,建议同学在学有余力时自学。

化工类课程:本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基础、化工仪表等。这些课程主要讲授化工中“三传一反”的原理和设备,以及化工流程设计软件AspenPlus的学习。

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毕业可以在日化、服装、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医药、环保等行业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化学分析师,原材料检验、空气质量检验技术工程师,企业的工程技术员医药工作者。

还可以在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还可到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品的应用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化学专业以及他所处的这个相关的行业,也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他受到的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也就比较大。

化学专业出身的毕业生们的就业方向很是宽广,就业前景也是相当的不错的,因为可以从事的行业很多。

在很多时候,我们在选行业、选专业的时候,都要讲究朝阳行业。因为朝阳行业意味着今后他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至少十年、几十年之后都不会过时。所以这也使得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因为它的发展趋势摆在这里。毕竟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一些行业。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物流管理;课程研发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20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专业改革要切合国情,充分分析目前高校物流专业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寻找一条适合中国高校发展之路。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太过广泛,学校的培养目标未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要求,因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当今国内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型知识结构设计的,注重的是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未能很好地与社会相衔接,所以重新开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很有必要。

建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联系了企业,促进了校企合作,了解了企业的工作用人要求;对于学校重新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专业培养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原则[1]

21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

专业课程开发必须切合社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充分与当地经济相联系,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2全面优化

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做到内部课程体系协调一致,避免课程的重复开发。课程开发要有主次性,重点开发核心课程,合理开发支持课程和基础课程[2];合理协调学生技能、课程目标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综合发展。

23特色化

每个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满足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专业化人才。

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专业课程设计工作,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物流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就是指在一个大型的物流企业里,各个分部门、各个岗位日常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物流专业的课程开发主要包括物流职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景设计五个环节[3]:

(1)学校要进入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物流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职责和企业管理制度等,为物流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学校根据归纳出来的物流职业能力的复杂程度有效整合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归纳行动领域的内容。

(3)学校根据学生的认识和物流专业的职业成长规律重新构建行为领域,将其转化为学习课程,重新设置课程内容。此外,学校根据物流专业的岗位群职业能力具体要求,结合职业的成长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归纳物流领域重要岗位的工作能力需求,分析岗位工作能力的属性和关联性,整合知识技能,达到“能力―课程”的开发目的,课程开发难度从易到难,合理排列物流课程教学顺序。

(4)合理规划设计物流专业教学情景和内容,采用情景式教学,以某一项产品、项目、服务或者功能为载体,真实反映物流活动整体工作流程,合理设计学习单元;根据职业特征和完整思维分解学习内容,借助某一真实企业为载体落实课程内容。例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仓储配送技术专业课程中一共设置了普通货物仓储、冷藏货物仓储、危险品仓储、集装箱仓储、仓储型配送、流通性配送、加工型配送和综合型配送八个教学环节[4];每个教学环节相互联系,由易到难,将每一个教学环节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学习子单元,详细设计教学教案、教学任务书、工作单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项目评价等,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4物流管理专业有效课程开发策略

企业需求是物流专业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依据职业工作过程得以架构;高效物流专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关心学生的未来。

41重新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体系,学校必须考虑到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设置应该由浅及深、从概括到具体、由零散到系统。学校要灵活设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需求;将一个整体的学习板块划分成多个小的学习单元,难度系数由易到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科学配置、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42精心编排课程内容

学校要在满足企业需求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编制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程内容。采用比较学习法编排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编制课程遵循职业发展规律,结合真实的企业案例,有效反映物流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43科学设置学习情景

学校在设置学习情景之前必须理解每一个情景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在学习多个典型工作过程中,采用比较学习法,逐渐掌握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工作过程,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利于学校完成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5]。情景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克服表象化的缺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职业信心和岗位迁移能力。

44合理选择课程载体

创建情景学习的载体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重要环节,载体是设置学习情景的根据,设计载体要充分考虑其可迁移性、代替性和操作性;可迁移性要求载体要注重质量,贴近生活,发生概率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备真实的教学案例;可代替性要求载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运用不同的载体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可操作性要求载体设计简单,方便教学使用;又要控制成本,凸显经济实用性。学校要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5结论

物流专业课程开发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精心编排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改革创新课程模式,专业培养要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实现高效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丽,周朗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J].物流技术,2014(21):480-481,488

[2]任俊圣,陈玉婷高职院校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56-57

[3]徐伟莲,贾世玲,秦志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2014(Z2):30-31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1篇6

关键词:景观再生;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4505

1场地的整体性研究

1.1场地的整体考虑

1.1.1景观生态的整体性

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了景观,它们叠加整合使其成为了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故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就是景观组分的规划设计首先要以要素为核心来进行生态系统构建。审视一个景观系统是否健康,首先就是看其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故唯有从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出发,才可以得出科学的景观结构,使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这五大要素处在一个完整、和谐、稳定、平衡的环境里。

1.1.2废弃地景观再生过程

(1)土壤污染治理与景观再生。土壤污染多为多重交叉污染,相对于传统化工清理方法,生物修复的效果对于环境更为友好。其包括了微生物分解、植物生长特性及金属离子的应用。

(2)水体污染治理与景观再生。在废弃的工业园区中,收集与储存污水的设备或沟渠是污染最厉害的地方。污染物随着水循环过程逐步侵蚀生态系统,甚至导致二次污染或异地污染的结果。所以在维护工业园区水体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在景观干扰的限度内,增加场地内生物丰富度,提高系统抵抗力,同时将基地内硬质铺装区域渐渐转变为自然生态空间,最终使场地自然结构和功能趋于复杂。

(3)景观生态的恢复与场所精神再生。场地分析应该以场地生态系统对周围斑块的影响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原则、定性定位,来规划设计出一个尽可能减少对系统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系统中关键性物种的作品。并且在场地生态再生与转型中,努力将故土记忆、故土感知、故土文化等精神因子融入生态修复中,使其最终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生态系统。

(4)景观生态的再生与工业设施的再利用。废弃工业园区里留存的厂房、集水池、轨道、框架等工业印记,都有着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可清除破败设施,保留能够代表场地特征的典型遗迹,根据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进行划分,做出延续历史文脉的规划设计。

(5)景观生态的再生与工业废弃材料的利用。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建筑垃圾进行利用,将其经过打碎、拼贴、喷漆等途径,重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如做成铺路材料、景观小品等构筑物。

1.2场地的分期开发

1.2.1污染的土壤、水体与废渣堆

迫切需要生态再生与转型的场地一般是在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城市快速扩张中,受到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废置地及闲置地皮。不单需要注意到现场地形、可达性、现有基础设施、场地微气候、植被和其他因素,也要把废弃园区缩放进周边环境的大网格中进行评价,这需要把园区带来的潜在污染和破坏纳入考虑范围内,有针对性的制定规划措施和导则。

1.2.2受损的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

破废的工业园区景观的生态再生与转型的要点主要有:污染的土壤、污染的水体、受伤的生态系统、场地遗留的废料废渣以及构筑物处理和人文生态系统复建。

1.2.3分期治理与评估

将废弃地改造成全新的功能性景观或者新型工业区以后,就能够放宽环境治理的力度,一步一步分期实现污染物的管理。但仍需进行环境评估,以避免污染物对人类的直接危害。

2生态系统的延续性

2.1维持生态稳定

2.1.1景观异质性

异质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景观生态系统的本质就是一个异质系统,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异质错作用使得景观生态系统有了动态平衡。异质性来源于系统差和显示系统的不平衡与外界干扰。

2.1.2景观稳定性规划设计

景观的稳定性规划途径是在搜集相关各项数据基础上,剖析景观要素网络,确认生物中心,建立廊道。

(1)生物多样性景观规划的意义。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稳定性是解决生境破碎化的重要途径,其途径有两类。其一,就是以物种为中枢,强调对生物物种自身保护的传统保护途径。其二,就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强调完整、系统地保护景观系统和自然栖息地的景观生态系统,也就是物种多样性保护。

(2)物种多样性规划设计的途径。物种多样性包括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囊括了群落、生境、生态进程等。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远比物种单一的生态系统来得稳定,有更强的抗压能力,故物种多样性是实现景观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3)用物种多样性实现景观稳定性。点与线结合:就像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一样,生态系统中也不存在绝对的景观稳定性,生态格局和空间配置都会对景观整体性造成影响。在场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单凭小区域内的治理是无用的,这就需要将场地的生态功能融入到区域生态服务中,与场地外的生态系统进行渗透与联系,综合点状景观要素和线性景观要素,一起促进景观稳定。

应该适当分离土地利用方式,以“稳定地带”为中心,向周围逐步过渡、发散,建立与周围生境相互协调统一的生物性廊道,使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迁徙的通道,以此来达到物种上的流通,联系破碎的生境。同时,能够通过这种线性景观的延伸性,将廊道的生态作用深刻地嵌入至人工景观中,将沿途分散的小型斑块或廊道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效用更为宽广的廊道带,使生态作用横向扩散。

根据不用的保护目的、规划目标来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注重物种的综合性的地带性保护,将出现人工化的自然斑块或呈现出分散破碎的自然斑块重新“黏合”起来,从而扩大、改善现有生境。

景^干扰与物种多样性:景观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总是处在一个变化的状态下,它没有绝对点。景观干扰影响着有机体、种群以及群落的效能与结构,其可分成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景观干扰越大,景观异质性就越小。不同物种对不同的干扰呈现出不同的敏感度,适度的干扰始终妨碍新的优势种群形成,从而有利于物种多样性。故在进行场地景观再生与转型时,需要结合区域内自然格局、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自然过程,运用不同等级、规模的人工隔离和自然隔离的方法,实现控制景观干扰的目的。

2.2维持生态延续

实现场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生态环境的要点在于场地的生态系统进行自身维持和抵御外界不利条件的能力。生态系统设计是废弃地再利用的一个制胜点,它恰巧利用了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食物链关系,将场地中存在的废渣、污染物最大程度的消化于生态系统内部。而这里所指的生物多样性,是食物链所组成的食物网的复杂性。

3生态景观创新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是一个整体的人文生态系统,它协调着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生物与生物及非生物、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无论是景观规划还是设计,都要实现可持续景观战略的创新。

3.1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健康是一个涉及到水文、能量、土壤、大气、生物、矿物等自然过程,以及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过程,文化、技术、认知等社会过程的结合社会、经济、自然的生态复合型概念。

3.1.1完善的能力

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基本能力指的是其恢复力和生产力,即拥有维持或修复自身结构与功能,使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一个自动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必然拥有复杂的营养结构和较多的系统成分。

3.1.2健康的运作

在景观结构设计时,要有核心斑块、过渡带、廊道的概念,要充分考虑到受保护目标物种的生态特征以及种群中弱势群体的生存力,要根据生物对生境的需求来进行规划设计,注重斑块间渗透和景观结构的镶嵌,除了加强不同栖息地的联系,还应促进种群之间基因层面上的交流,从而提高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能够健康的运作。

3.2人类社会健康

景观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希望的程度应与生态系统健康相互交织,共同作为生态景观创新的重要目标,将人类聚居地建成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2.1环保化景观规划设计

在城市环境中,人类的健康由生理因子、物理因子以及文化因子等共同决定,在长期的迁徙、扩张、建设、制造过程中,危害如滚雪球般逐渐增多,主要的常见危害有病毒、化学污染、物理灾害、环境对人的精神健康的影响以及资源退化所造成的危害。

3.2.2无害化景观规划设计

无害化景观设计即是保护生活在其中的人和动植物不受到伤害。在景观绿化上,设计需要依据不同的用地性质、不同人群,选择适当的植物。如,在儿童活动用地,不应该种植如钩骨之类有刺的植被。在景观生态规划方面,设计的内容需要考虑到对当地生物造成的影响,兼顾人与动植物不受到伤害。在景观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如透水砖之类的生态材料,做到建设材料的无毒、可降解、无辐射、无污染。

3.2.3安全化景观规划设计

安全性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底线,需要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考虑到规划景观对生态系统的冲击性及人群安全性。

3.2.4亲和性景观规划设计

利用阳光、空气、雨露、微风等使人舒适度增加的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将其组织在一起,保证人与大自然的便捷接触,体现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原则。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注意种植间隙,并让植被多以群落的形式生长,形成区域微气候。发展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为居民提供一个宽阔的绿色户外空间。

4案例分析――梅诺莫尼河谷工业中心区

4.1项目概况与特征

基地位于密尔沃基市的西部,历史上该地区土地肥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19世纪中叶开始,梅诺莫尼河谷便慢慢成为了一处较早的聚集地和商业中心,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铁路制造基地。河谷从一个环境优美生产力发达的地区变成了“威斯康星州最大的眼中钉”,工业废气建筑遍布,污染严重。终于在1998年,为了实现河谷地区更新,由一系列专业人员一同提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用地的南北处为居住社区,梅诺莫尼河穿过场地南部,一座高架桥以南北向贯穿场地,场地与周围社区的关联性欠佳。场地土壤污染物主要为砷和石油,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尤其严重的是沿河的两岸。用地中残留着大量工业设施及废弃物,有大量的地块因为污染严重而不能被直接利用。此外在其西部遗留的两个烟囱,可以与高架桥一起作为过去工业文明的标志。

4.2规划设计目标和原则

针对现状问题,景观规划设计师们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通过建设一个工业园区来招商引资,主要用以强化密尔沃基市劳动力市场、交通、中心商业区与场地之间的联系。确保场地的新开发能够高质量、高效率、高美感,并与其他设施相协调。通过治理受污染的土壤、水源来恢复场地生态系统,对工业设施进行再利用来强化场地的记忆。

整个项目的开发包括一个社区公园和轻工业区,恢复便意味着从再生到注入新活力,并同时再现谷底在开发工业之前的美好生境,向世人展现现在这片地区已经丢失的价值和特征。

规划后的社区公园的功能在于强化场地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并且提供游览与休闲娱乐的空间,同时也要突现区域的雨水收集、净化以及对洪水的管控。

规划师依据以上目标确定了4个原则:①公园内自然景观的修复与再生,并整治沿河两岸的生态,将其作为既可以供居民休憩又可为本土生物提供栖息地的公共绿地;②发挥生物净化、土地泥土过滤等生态技术措施清理园地中的污染物;③依据水循环原理,设计一个合理的雨水管理系统,与整个工业区的水体相联,综合解决水质污染问题,还人们一抹甘泉,给人以美景,同时又达到场地利用的最大化;④以场地不同利用方式为出发点,确定污染土壤的解决方式及地下水保护方法。

4.3景观再生设计

4.3.1土壤污染治理

因为土壤污染严重,为确保植被在场地中能够良好生长,设计师边在旧土之上铺了层新土,希望靠植物自己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降低污染浓度。不同功能区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对于那些需要有高质土壤的场地,设计师选择将旧土壤全部移除,或封存土壤。

4.3.2雨水循环利用与处理

设计师在视觉上直观地强调场地雨水功能,所以水体管理体系分为两个系统:洪水调节区及一片沼泽林(图3)。水体处理包含3个步骤:①将周边地区的水体排放到水体处理区,在处理区内,依据场地现状设计了一系列小池塘,主要用于吸收在大气中悬浮的大颗粒,让它们沉淀到池底;②设计人工湿地,在下面设计一层由特殊土壤组成的保护层,当水流顺着地表、集水暗沟流入湿地时,土壤中掺杂的废渣能够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通过湿地内的植物进一步过滤,降低水体的污染物浓度,减少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③经由湿地先对水体进行第一道过滤,再进入沼泽林,利用林地的植物和土壤进行第二道过滤,最后排放到河内。

这个水体处理系统统筹贮存洪流的防洪功用,这也是河谷规划设计中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4.3.3湿地设计

储存雨水是梅诺莫尼河谷工业区规划的一个必要功用之一,故湿地是本项目的一个任务,整个基地的湿地可分为两大类:表层流湿地和渗透湿地。在表层流湿地内,主要种植一些可以沉淀漂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或能将土壤中有机态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的水生植物。在渗透湿地中,由于其沉积层相对于其他略显粗糙,泥土的通透性佳,污水可在重力作用下渗透进入沉积层,从而净化水体。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受污染的水体污染地下水,沉积层下方设计有一层渗透性十分低下的封闭层。

4.3.4群落生态设计

整个公园植被的恢复不仅为人们提供游憩服务,同时也强调这个场地对河谷地区的生态功能。公园的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包括滨水植物群落、湿地群落以及场地现存的能够健康运作的生态系统。由于社区公园北部设计有大量的游戏场地、湿地及水池,因而这片场地的树木成簇状种植。运输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处保留了周边原有生态系统,雨水处理区的树木以本土的落叶植物为主,沼泽林区的树木则是常绿与落叶混合种植。社区南部植被资源富饶,尤其是沿河两岸,为本土动物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栖息地。

4.3.5工业遗产景观再生

烟囱公园是梅诺莫尼河谷工业区中的重要分区设计之一,如网球场、开放式草坪、野餐区等公共设施穿插于现有场地遗留的建筑物中。步行系统随着铁道网在场地中铺展开来;网球场和烟囱附近的小型集会场所,都分布在高架桥下。工业^里见证了兴衰史的两个大烟囱,承载了居民和职员的人生记忆,故将两座烟囱作为历史影像进行了保留,考虑到景观效果,设计师们对其进行了艺术包装,与场地地形相结合,设计出不同的活动空间。竖直的烟囱和高架道路就像一个画框,为人们提供了一副美丽的风景(图4)。

图4梅诺莫尼河谷工业中心区景观节点

4.3.6废弃物再利用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理,对废弃工业园区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挑选出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进行改造。如将场地中干枯的树干涂漆做成工艺品,或对木块进行切割,制作成野餐桌或座椅;而有些破碎的建筑废料就可以用于污水处理方面――把它们混杂在土壤里与渗水层结合;那些废旧的玻璃也能够拼贴成优美的图案,增加场地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王云才.赵岩.美国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的经验与启示[J].南方建筑,2011(3):22~26.

[2]尼尔・科克伍德,申为军.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J].城市环境设计,2007(5).

[3]王云才.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J],建筑学报,2009(12).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7

自古以来,景德镇人们沿昌江河建窑,人们沿窑而聚成弄。昌江河一带数量众多的里弄四通八达,共同构成了景德镇老城区特殊的城市布局。包括瓷器街、龙缸弄、犁头嘴、五龙桥等在内的每一条里弄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色。有的里弄和陶瓷加工工序有关,如车鸡弄、篾丝弄;也有的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有关,如罗汉肚、玉字巷、筷子弄;还有的与民间文化和民俗有关,如九皇(黄)宫、浚泗(进士)井、蔡家岭。景德镇当地的俚语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街不如弄、桥不见水”。这句话道出了景德镇里弄的特色。景德镇前后出现的278条里弄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里弄文化。这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里弄既保留了原生态的市井聚落文化特点,又保持了近、现代的陶瓷产业格局,是景德镇陶瓷工业文明的见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的里弄已经消失,与之相随的里弄文化也丧失殆尽。据《草鞋码头的变迁》(注:草鞋码头是过去民间对景德镇的称呼)一书的记载,珠山中路的建设使得苏家弄及其里弄文化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近年来,随着浙江路附近一些住宅小区的新建,戴家弄等里弄已经物是人非。饺子粑再也吃不出地道的戴家弄味了。目前,景德镇的里弄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里弄资源的大面积破坏。现在已有众多的里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功能改造的升级而逐渐消失。更多里弄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现代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挤压。伴随而来的就是里弄文化的氛围被冲淡。我们绝不能让类似的遗憾再次发生。在城市功能性改造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大力度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冯骥才说:“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里弄和里弄文化在我们眼前消失,所以我们要修补好景德镇现存的里弄,保护好现有的里弄文化,开发出里弄文化的经济价值。只有把城市里弄修补,里弄文化保护和开发,里弄生态修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兼顾,全面统筹,我们才能实现里弄的可持续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第76号文正式公布第二批“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试点城市名单。景德镇市作为江西省唯一试点城市成功入选。景德镇十分有必要借着“双修”城市建设的东风,扎实开展好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工作。这项工作能否切实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了里弄对景德镇人们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意义。

二、里弄的历史文化意义

景德镇的里弄是研究中国早期陶瓷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千年以来的制瓷史孕育出了景德镇老城区独特的里弄文化。可以说,里弄文化是瓷都陶瓷文化的根基、千年瓷韵的源泉,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1.蕴含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在景德镇,里弄文化代表的是千年陶瓷文化在民间的具体体现。里弄中的瓷业工人们对瓷器的热爱、对制瓷的执着,对以器载道的追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美学精神。例如说,蓝白相间的青花瓷,外形素肌玉骨,就象征着“君子慎独”的形象。里弄中的老瓷业工人们从父辈那里传承了精妙的制瓷手工工艺、精美的陶瓷构图元素、高深的构图技巧。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弄的存在可以促进技艺的交流和发展,让陶瓷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景德镇的里弄可以说是一个传统陶瓷器物的展览馆,祖辈保存下来的瓷器精品,留存下来的制瓷用具在这里得以集中展现。里弄也是瓷器制作、烧造技艺的博物馆,众多的古民间制瓷遗址和烧瓷窑址在这里闪耀着历史的光辉。里弄本身还是以陶瓷废料为建筑材料的特色建筑的鉴赏场所。景德镇的里弄建筑很多都以窑砖、匣钵、渣饼、窑炉废弃物等陶瓷工业衍生物和废料作为民居建筑的基础材料。这些材料构建出了世界独有、风格独特的建筑物。总之,古代的陶瓷技艺、古往今来的陶瓷器物、古代遗留下来的陶瓷作坊和烧造窑房,还有大片以窑砖建成的里弄建筑,以古瓷片铺就的道路,路面上被运瓷泥的手推车压出的车辙等共同构成了景德镇独有的里弄陶瓷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和陶瓷历史文化考古价值。2.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景德镇的里弄代表着瓷都人千年来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278条里弄里存在的古民居、古遗址等蕴含了瓷都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文化、科技工艺文化、民间工艺传承文化、信仰文化、节日文化等。与里弄伴生的一些民间工艺,如碱水粑、饺子粑、小糖人等小吃的制作技艺等,是里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瓷人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器物,如剃头挑、货郎挑等都能反映里弄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同样需要重点保护。里弄中的陶瓷人邻里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共同塑造了具有景德镇里弄特色的聚落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令人称道的人文精神。里弄中的人们因瓷而聚,以瓷会友,互帮互助,共享劳动成果,分享美食的一个个场面构成了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美好画卷。里弄中的长者还最喜欢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好吃的分给弄中的小孩,所以里弄中长大的人现在还保留着一份吃“百家饭”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里弄给现代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土生土长的里弄老人宁可忍受不便也不愿搬出里弄,原因就是他们割舍不下里弄邻里间那份宁静的温馨和浓郁的温情。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精神食粮。总之,陶瓷产业的发展和延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以里弄文化为代表的市井聚落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景德镇辖区范围内,里弄文化包含了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人文文化。这些文化已经衍生成为一种精神资源,深入瓷都百姓的骨髓,与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三、里弄的经济价值

景德镇的里弄是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里弄延续将近千年,古香古色,独具陶瓷文化氛围,极具建筑特色。里弄中老陶瓷艺人们传承的制瓷技艺,陶瓷绘画技巧和原住民传承的民俗手工艺,一旦与现代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并进行一定的商业开发,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旅游产业和里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既能促进里弄文化的保护和里弄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能推动里弄陶瓷创意产品的销售和里弄陶瓷文化的不断积淀,对促进里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旅游开发价值包括《环球游报》在内的31家都市报纸曾经把景德镇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游客去的50个地方”。这些报纸给出的评选理由就是景德镇既有用窑砖砌成的街巷、以古陶瓷碎片铺就的小路,又有陶瓷制造的路灯、陶瓷烧造的雕塑、陶瓷材质的壁画;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陶瓷的魅力,就连音乐都是蕴含陶瓷韵味和气息的瓷乐。自宋元两朝以来,昌江河沿岸的民间制瓷作坊就十分兴盛。一座座紧密相连的民窑和作坊形成如今的里弄和老街的雏形。景德镇古代瓷窑的窑膛是用普通的黏土砖修成的。这种黏土砖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烈火烘烤后就必须换上新砖。而替换出来的窑砖(有的窑砖上还有一些三角形或斜杠标记,极具历史痕迹),连同废旧的匣钵、渣饼、窑炉废弃物就被用来建成了房子。被松木柴窑烟火熏染过的窑砖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和深褐色,建成的建筑物颜色鲜明。烧造后不合格的瓷器被砸碎铺路。这种绝佳的废物利用方式,这些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徽派风格建筑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跟福建的土楼、云南的傣家竹楼、陕西的窑洞一样特色鲜明。里弄中的窑砖墙、窑砖建筑和瓷片路是各个时代背景下,景德镇地区独具特色的标志,具备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值得大力保护。景德镇厚实的陶瓷文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来到景德镇里弄中创办工作室,在“土里土气”的小街小巷里,寻找探秘中国古老的陶瓷文明,寻找创作的灵感,甚至还吸引了无数的外国游客和考古爱好者蜂拥而至,领略里弄瓷文化的醇厚魅力。下一步景德镇可以全面打造里弄旅游项目,此项目的打造可以延展景德镇旅游的纵深,从而留住以往匆匆而过的游客,为景德镇的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做好铺垫,留下契机。目前,我们的里弄资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个别的成功开发案例,如陶溪川的开发和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的建设。深入的开发需要把里弄文化与现代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2.创意开发价值景德镇的里弄是无与伦比的陶瓷创意文化资源,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国际上许多文化创意开发的做法告诉我们利用景德镇的里弄资源进行陶瓷文化创意活动既具有现实可行性,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创意指的是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意念、主意。文化创意专指文化领域中的创新,并不包括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原有资源的创造性利用息息相关。世界上很多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都起源于文化氛围浓郁的,曾经被淘汰的旧城区、旧工厂、旧仓库。美国曼哈顿地区有名的“苏荷”(英文为SOHU),现在是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人们竞相迁入“苏荷”地区使得这里又成了新时尚的代名词。英国伦敦世界知名的泰德现代艺术馆同样是由原来的火力发电厂改建而成。这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旅客光顾最多的美术馆,是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景德镇的里弄中古陶瓷作坊林立,古窑址众多,完全可以利用旧陶瓷工业厂房、历史建筑来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改善景德镇城市的造血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全球范围内有影响的大城市几乎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到目前为止,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达7.9%。单就伦敦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度甚至已经超过英国的传统强项,金融服务业。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老城区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和上海等。如果我们能学习好北京的胡同保护经验和上海的里弄文化开发经验,把北京的南锣鼓巷和上海田子坊的创意文化产业部分复制到景德镇为数众多里弄里并加以再创造,就必定会带来景德镇的繁荣和富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保护景德镇里弄中的工业文明遗产、特色的历史建筑找到一条新路,十分契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还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改变,带动老瓷业工人的再就业。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深入里弄,寻找传统的瓷土加工工艺,陶瓷绘画、构图技艺,瓷器烧造工艺的传承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里弄中的老陶瓷艺人利用自身精良的技艺,就地创业,积极从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陶瓷艺术与现代的陶瓷创意结合既能给人们带来完美的作品,又能推动工人就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动力。总而言之,里弄旅游项目开发和里弄陶瓷文化创意开发既可以保护里弄文化,又可以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完善城市的“造血”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里弄对景德镇“城市双修”的意义

景德镇“双修”城市建设的一方面是对老城区进行有效修补。里弄本身是老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加选择地完全推倒里弄,进行颠覆性的重建会摧毁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区修补的初衷大相径庭。里弄的存在可以为老城区的创新性修补提供契机,为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修补提供景德镇模式。景德镇传统的里弄建筑多为两层、三层,两边的建筑物中间夹着一条可容纳陶瓷手推车通过的小巷。在里弄修补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没法做到为了保护里弄文化而去保护里弄的一草一木,也没法做到让里弄原封不动得以完整保存,但我们绝不能完全丢弃里弄文化。我们要运用一切手段去取得文化保护和城市升级改造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为了既有效利用土地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里弄的原始风貌,可以采用适当的建筑方法让高层建筑底部的一、二层与原有的里弄保持基本一致。在高层建筑底层的建造过程中尽量使用原有窑砖建材或复古建材,以求做到修旧如旧。同时对建筑的内部进行适当的空间改造,以便适应现代生活需求。里弄的巷子可以适当加宽,但地面的铺设要尽量使用原有的青石、瓷片等原始材料,尽可能避免水泥等现代建材的使用,以保留历史的存在感和厚重感。里弄中原有的窑址和遗址可采取就地修复,建造遗址公园的做法,务求尽可能留住历史遗迹,以遗迹承载历史。“双修”城市建设的另一方面是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景德镇的里弄大都沿昌江河而建,里弄的环境美化与景德镇“昌江百里风光带”的打造密切相关。一方面,里弄以及里弄尽头延伸至昌江的古码头本身就是昌江沿途风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风光带极好的原生态人文环境资源。另一方面,里弄的生活污水排放事关昌江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且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所以里弄文化的保护,古码头的保护,里弄生活功能的完善和城市生态的修复应该同时、同步进行。传统的里弄购物不便,出行不便,洗澡不便,上厕所不便,植被稀少等不足应该予以妥善解决。里弄附件还可以适当规划城市绿地或遗址公园以修复生态环境,让里弄既宜居且宜游。

五、结语

景德镇的里弄是世界陶瓷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效见证了中国早期的陶瓷工业文明及其伴生的精神文明。景德镇的里弄文化与陶瓷密切相关,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独有的文化。现如今,里弄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衍生成了独特的精神资源,深深扎根于景德镇老百姓的骨髓。在“双修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功能升级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景德镇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是一项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工程,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也不能完全不顾经济利益。在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方面有三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是要以文化保护为重,并从里弄文化经济价值的发挥这一角度去看待文化保护,注重文化“造血”功能的开发。单纯地为保护而保护的做法最后反而会加速文化的消亡。景德镇的里弄文化保护措施应该紧紧围绕保护文化,发展里弄陶瓷文化旅游,开发里弄资源的陶瓷文化创意价值三大主题。二是在里弄文化保护方法的运用中要注意找文化保护与城市功能改造之间的平衡点。既要做到里弄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的制瓷活动遗迹,保持里弄原有的陶瓷古韵,又要做到完善里弄的生活功能,修复里弄的生态环境。三是要注意文化保护中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里弄中的老陶瓷艺人,原住民是里弄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参与者。修补后的里弄中如果少了他们的身影,就会丢失文化传统,失去原有的“人味”,给人以物是人非、旧事难续的感觉。所以里弄中典型居民的回迁也是必要的文化保护措施。总而言之,景德镇的里弄修补和文化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十分有必要借鉴欧美城市更新运动的经验、北京的胡同保护经验和上海的里弄文化开发经验,同时兼顾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和原住民等多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景德镇工业文明“活化石”的长久保护,里弄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维护和保持“瓷都”的美誉,弘扬陶瓷文化,才能提升里弄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和文化满意指数。

作者:刘立煌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27.

[2]李兴华,黄吉宏,王秋雷.景德镇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美学精神[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3):3-15.

[3]吕俊华,邵磊.南池子危旧房改造规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7-18.

[4]郭建晖.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探讨[J].决策参考,2005,(5):65-67.

[5]吴庆文,李海东,黄弘等.景德镇与潮州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分析[J].中国陶瓷工业,2007,(4):37-39.

[6]许喜华.论产品设计的文化本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17-123.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8

碧峰峡自1999年12月26日开业以来,历经近10年发展其知名度、美誉度、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游客人数、经营收入不断创出新高。由一个名不经传的普通省级风景名胜区,一跃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颗耀眼新星,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四川省重点风景区的前3名;由最初的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收入10余万元,发展为年游客近百万人次,收入6000余万元;2008年4月4日至6日在国家调整法定公共假期的第一个清明节间期碧峰峡景区接待游客11295人,门票收入87.2万元。今天的碧峰峡已经从单纯的风景区扩展至集珍稀野生动植物观赏、繁育、加工、风景区、康复疗养、温泉休闲、科技娱乐、极限体育、基因工程、文化传说为一体的生态度假区和生态乐园。

面对碧峰峡的成功,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二流的旅游资源是如何打造成一流的旅游景区的呢?、这个曾经名不经转的省级风景区又是如何在知名景区林立的大西南旅游格局中突围的呢?事件营销:“饿”出知名度

穷则思变

峰峦叠嶂,水潭碧绿的碧峰峡在2004年之前的旅游收入并不乐观。调查发现到四川旅游的大多数都去了九寨沟、黄龙洞、乐山和杜甫草堂了,有的游客根本就不知道川西有一个碧峰峡。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碧峰峡的知名度,是碧峰峡风景区投资方成都万贯集团急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用什么策略才能让碧峰峡名震天下,广告?没有那么多钱,而且效果也不见得一定好。万贯集团的营销者们一致认为要想迅速炒红碧峰峡,那就必须让碧峰峡出事―――即事件营销。因为,在媒体泛滥、公众注意力下降时代,一个小事件就可敌大量的广告,事件营销是制造吸引眼球运动的最佳策略。有人拿出了张家界之所以能迅速火爆就是凭借1999年法国飞行队“穿越天门”事件而引爆其知名度的作为例证。

策略定了,但策划什么样的“事件”才能让媒体和大众感兴趣,产生话题和裂变反映呢?

天赐良机

在万贯集团的营销高层们就策划什么样的“事件”才能产生炒作力而苦思冥想之时,有人提起了家住泸州的一位老中医陈建民看到媒体刊载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以禁食44天创下人类饥饿极限的消息后,觉得44天不是人类饥饿极限,他决定以49天来破此记录。大家一致认为挑战饥饿极限这事儿即具有强大的炒作性,又容易操作。

首先,挑战饥饿极限之事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事件营销”能否被被媒体着重处理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主要取决与“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构成这条新闻的客观事实适应社会的某种需要的素质所决定的。挑战人类44天饥饿极限之事完全符合新闻价值的四大要素,即第一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雷厉风行

挑战人类44天的饥饿极限之事万贯集团的高层领导们,立马拍板并即刻派人赶到泸州与陈建民洽谈,并多次协商,最终陈健民被万贯集团的诚意所打动,并于2004年3月16日7时入住碧峰峡,向“天下第一饿人”发起挑战。

经过紧张的筹备和实施,3月中旬,陈建民的活动玻璃房在碧峰峡的一块青青的绿草地上终于建成,玻璃房面积近16平方米,重3吨左右,耗资近10万元,该活动房由4根约10米高的圆柱形钢柱作为主柱支承,外形设计成八角形,内设有马桶和浴室,空调和温度计;采光效果颇好,外面的人一下子便可看见他的一举一动,起到很好的监视效果。3月20日,对陈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这天,尽管阴雨霏霏,但碧峰峡内可谓热闹非凡,有来自全国各地争相目睹超人的成千上万观众,更有来自于英国天空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全世界50多家媒体云集于此关注这位“东方超人”,这天,陈建民身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唐装,舒展着开心的笑容,在3名公证人员对他的所有生活用品和饮用水进行全面检查公众后,开始了他的“天下第一饿人”的冲击。

一饿惊天下

陈建民绝食49天挑战活动,让全球1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碧峰峡关注这一“挑战”的过程。包括“美女助威团”、“中医声援团”、“旅游同行考察团”、“记者团”、“奇人艺术团”在内的18个社会团队参与和见证了这一重大活动的“入关”仪式。碧峰峡通过这次“惊天一饰饿”赚得盆满钵满。粗略统计,仅门票一项就能多赚回1500万元,加上每人在景区的消费,举办方已经从这次活动中赚取近3000万元。陈建民的断食表演万贯集团带来了万贯“横财”,此举同时还引起了旅游文化界的广泛争论和深思,这个事件除了本身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更给碧峰峡的品牌提升、知名度延展和市场营销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

可以说陈健民绝食的49天,就是万贯集团向新闻媒体讲故事、抛售悬念的49天,也是媒体甘愿免费为碧峰峡宣传的49天。至此,原本闻所未闻的碧峰峡名震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构建“新碧峰峡模式”!

碧峰峡风景区自1999年12月28日正式营业以来现已成为一个代表中国旅游业先进水平的旅游精品已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个10年前闻所未闻的景到今天成为四川旅游的一个招牌,这其中除了用事件营销来打造知名度以下,更重要的是在景区产品升级和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即“新碧峰峡模式”。

“新碧峰峡模式”是相对“旧碧峰峡模式”来说的。“旧碧峰峡模式”仅仅是资源与资本相结合的投资模式,说白了就是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本,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整体控制和开发。这种模式本身与旅游消费终端不产生直接的关系;“新碧峰峡模式”,除了资源与资本的结合模式处,还包括生态保护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发展模式、项目整合模式、营销模式以及极具历史突破性的旅游效果模式等诸多内容。新模式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与游客发生直接的关系,且又影响着经营者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景区生态环境恶化;景区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景区经营管理无序;投资者收益没有保障;景区包装不足,营销不力;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而“新碧峰峡模式”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总体控制、有序服务的整体经营模式

模式是指在一个时期内,由一家独立的法人企业来代表国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各方面股东行使对景区的管理权,实施对旅游区的总体控制,包括统一区内规划,统一区内建设,统一区内管理标准,使区内所有从业者都能如一个企业内部各环节一样,得到有效控制运转,最终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

今天的碧峰峡已经完全实现政企分开,三权分立的现代景区管理模式。即景区的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景区的总体控制、管理权和经营权全权由四川万贯集团来行使。

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生态保护模式

万贯集团深知资源是企业的生命线,而生态的好坏则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没有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万贯就无法在50年的时间内持续创造效益。因此,万贯在投资之时就把“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实现高起点、高规格的规划、设计,以及大资金的投入,规范化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作为开发碧峰峡的基本原则,并把保护落实到开发的每一步中。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确立三个指导思想:生态是景区的生命、生态效益等于或者大于经济效益、不仅仅使环境得到保护,而且使环境更美好,更丰富;

二、在规划中,做到三个“之外”:主要接待设施建在核心景区之外、污染物排放在景区之外、农民搬迁到景区之外;

三、在建设中,实行门前三包政策:建设队伍包种(砍一颗树补种十颗树)、包补(毁坏一平方米草地,补种十平方米)、包赔(如属不可弥补损失,则施工队伍应承担十倍罚款);

四、在经营中,处理好三个关系: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文物、阳光等资源当作景点向游人介绍、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文物、阳光等资源当作企业的财富与资产进行管理,把生态效益放在比经济效益更高的角度处理;

五、在管理中,建立了三个保障:健全生态保护的机构、人员、资金,对游客、员工、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教育,考核景区领导的指标应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内容。

六、邀请四川省城乡规划院专家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利用景区资源,坚决杜绝乱搭乱建。合理规划游道,宁可耗资耗时,绕树而建,也不轻易砍伐景区林木,景区内有近200多处游道为保护林木而改变路线,增加投资近30万元。

七、耗巨资购买7000亩原始森林,确保碧峰峡游客观赏区的周边环境不因工业文明而受到破坏,有利于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

八、在景区200多棵树上悬挂投食架,定期投放鸟食,禁止捕猎鸟类,为野生鸟类的生存繁衍创造有利条件。

九、精心制作了1000多块动植物解说牌、警示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游客在旅游中学习动植物学知识和生态文化。

现在,碧峰峡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95%,废水、废气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噪声达到国家零级标准。2001年6月8日,朱镕基总理来到碧峰峡视察后十分高兴地说“生态是你们的资源,是你们的财富,是你们的生命”。

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所构成的社区管理模式

一个景区就如一个独立的缩小的小社会,碧峰峡为此设计了社区管理模式。其核心原则:减少管理层次,划小核算单位,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对内竞争,对外统一。

一、减少管理层次。集团公司总经理只管理各单位第一负责人,景区公司总经理只管理下属各单位第一负责人。

二、划小核算单位。但凡能够进行独立核算的单位都要进行独立核算。直至核算到小组及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使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压力和动力。

三、专业化管理。为防止各经营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后,各自都设立自己的辅助部门而导致“小而全”现象,必须对各经营单位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分工,各经营单位只负责本专业和本行业的事项。

四、社会化服务。景区把可以进行公共服务的部分统一由物业部门来管理,物业部门通过为各经营主体单位提供服务而获得收入。这里的物业包括保安、卫生、交通管理、供水、供电、通讯、基础设备设施的维修等方面。

五、对内竞争:各经营单位可在本专业和行业内对本专业和行业内的单位实行兼并、收购、重组,各经营单位在连续亏损半年后,应进行业务重整,如半年后仍无希望,则可由其它单位兼并,如无单位有此意向,则此单位宣布破产,进行清算。

六、对外统一:由于各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各单位都以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因而极易产生为了本部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现象。集团公司应统一形象、统一品牌、统一财务、统一投资、统一第一负责人的任免、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宣传、统一营销。

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营销模式

从游客了解到碧峰峡景区的信息开始,到确定去碧峰峡景区,再到出门坐车到达景区,以及在景区的全面感受,最后从景区坐车回到家中,碧峰峡为其提供吃、住、行、娱、购、游全方位的标准化、精细化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游客对服务不周到、安全无保障、消费不透明等方面的担心。

这里的全程不仅指营销部门为游客服务的全过程,而且指景区公司以及集团公司和所有为景区提供服务的联系单位,都应纳入集团营销中心的管理和控制。对景区而言,它还指营销部门从景区的创意、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宣传、售后服务等景区开发的全部过程都要参与进来。它的成功实施在交通上是个关键,必须做到门对门(从家门到景区大门再回到家门)的服务。必须依靠有实力的旅游交通客运企业。

优质标准的服务模式

“旅游要发展,服务很重要。这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好的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员工的现场服务成为景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碧峰峡风景区对员工服务有着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规范条例。

怎么服务?先从行礼开始。为此景区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的“行礼规范”,从进景区开始,引导客人下车要行礼,验票要行礼,开房门要行礼,客人离开住地要行礼,总之只要见到客人就要行礼。规范出来之初,不少员工不理解,认为那些都是“日本式”的礼仪,“日本式”的服务,甚至一些管理人员也“想不通”。以别墅为例,一位别墅服务人员在客人到来时,就要先向客人行礼,然后在向别墅的房门行礼,之后在打开房门,用礼引客人进门,有员工粗略计算了一下,就这一连贯性动作,员工要行礼至少5次。

对于向房门行礼,景区管理人员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孝敬感恩工作平台,意即没有这个工作机会,就不会有工作收入,这一点一定要让员工知道工作的来之不易。”在碧峰峡每天晚上都有一场精彩的演出,在德村志成博士的倡导下,演员们在谢幕时除了要向观众行礼之外,还要向舞台行礼,很多观众看了很不解。

仅仅几个月时间,如今在万贯集团,所有员工都养成了行礼的习惯。“每天清晨上班,面对公司的徽标,都必须行礼,这已经成为员工们习以为常的常规动作。”

对此旅客最能放应景区的服务工作效应,旅客如是感慨:“你们这儿的服务标准比五星级的饭店还要高。”优质的服务已经为景区带来了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断升级旅游项目,倡导新生代旅游!

“新碧峰峡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倡导新生代旅游,其大部分内容都与游客发生直接的关系。这个新生代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旅游项目不断更新以适应旅游者需求的提高;旅游方式不断革新以适应旅游者需求的提高;旅游服务不断创新以适应旅游者需求的提高;旅游目的突破,实现旅游由悦目到悦心层次的跃进;必须不断吸纳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旅游要素全面贯穿欢乐、舒适的色彩;旅游营销由经营者需求向游人需求转变。

旅游项目不断升级

旅游景区的资源整合和产品更新事关整个景区的发展全局,也是景区吸引游客的内核。碧峰峡开业以“生态动物园”作为品牌特征之一,观光类项目是碧峰峡的主要产品。因为碧峰峡是以山、林、水、瀑、悬崖、峡谷、野生动物园、人工鸟林、水禽园、蝴蝶园为主要产品和旅游吸引物的景区。其中,野生动物园是当时景区最大“卖点”,但不久后,重庆野生动物园、成都野生动物园相继问世。在长期的旅游实践中,碧峰峡深深认识到,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大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旅游活动的目的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个变化的核心即由环境变化到身体放松,再到心灵愉悦层面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形式变化则是由自然观光向休闲度假层面转变,而游客的需求也从单一的景观回报向多层面、综合性的回报需求转变。比如,过去游人可能只注重“游”的环节,对其它环节无所谓,而现在游人可能对所有旅游环节均很在意。面对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和全新旅游环境的到来碧峰峡顺势而动,迅速将旅游项目和产品进行重新策划、设计,确立“大熊猫、女娲文化、深生态和欢乐旅游”为其新的精品旅游项目。

“西欢谷”为碧峰峡适应旅游活动目的的市场变化、旅游需求多元化的市场变化和旅游形式的市场变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做,打造了一个新生代不折不扣的天然生态河谷欢乐世界。主要表现在:

一、欢乐与生态河谷的整合创新,"欢乐谷"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天然河谷,并实现了死海、温泉和流水浴的首度三位一体。观山水、休闲与度假三个层面的需求实行了并轨。

二、-特色项目与自然环境的相得益彰,高尔夫第一次走进了天然河谷,河谷鸟林、宠物幼儿园、天门采气场、天然氧吧空调区、河谷欢乐广场、中国鼓五等项目为游人营造一段甜美如诗的难忘时光和浪漫意境。

三、欢乐与惊奇的整合创新,高山翻斗车和鬼屋第一次走进山谷,梦幻剧场、虎穴迷宫等惊奇项目令游人魂魄荡漾。

四、创新说法,一票制第一次走进一个全新景区的所有项目,不到200元,你可以在西欢谷玩够2天,吃、住、娱、游等项目可以自助选择。

(游客对旅游要求变化对比表)

过去现在和将来

游人需求1、换环境2、赶时潮3、放松身心1、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提高生活质量3、追求健康4、心灵的洗涤

出游方式1、观光为主2、时短行匆3、精打细算4、在于"游"质对

1、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过渡2、时充行序3、众花钱中找乐4、在乎每一个环节和要素

项目要求

1、景观好看2、具备基本的接待条件3、安全、卫生、舒适、价优4、具备质的硬软环境和接待条件,简化程序

1、不仅好看,而且好"用"

2、静而美,动而乐

3、横比有独特之处,纵比有创新之招

4、综合性的旅游收获,优势化的旅游体验

全面贯穿欢乐、舒适主题的旅游要素

现代人旅游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在摆脱日常生活束缚的同时享受旅游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追求欢乐贯穿着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此,碧峰峡把“家庭共享、共创欢乐”作为景区开发的主题,通过创造一个让游客体验欢乐的生态乐园,实现景区的开发目标。碧峰峡要让旅游者在尽量少花费的基础上,尽可能享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尽情体会与自然、生物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通过参与娱乐项目、观看精彩演出,感受刺激或美好事物带给人的美好感受;在享受温情式服务的同时,领会人间感情的美好;在选择住宿时,不会因价格而尴尬,多种档次的旅游住宿设施充分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要。碧峰峡不断开发景点内涵,寻求能给游客带来欢乐的旅游方式和管理手段,使游客在愉悦的旅游体验中乐而忘返。

一、女娲生态欢乐剧场。传说中,碧峰峡是女娲补天殚精竭虑后的身躯化成的。碧峰峡在开发时深刻挖掘了女娲文化。生态剧场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动物参与表演为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舞台艺术的展示,让游客感受到原始、古典的艺术之美。同时也深化了旅游者对女娲文化的理解,对人类起源的了解,丰富了碧峰峡的文化内涵。

二、摩梭园。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族是我国唯一的一个至今仍处于母系社会的民族,其传统的走婚形式更是其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而生长于雅安的肖淑明是作为和亲使者嫁到泸沽湖的,这位70多岁的摩梭女王,在碧峰峡景区的邀请下重返家园。摩梭园就是在肖淑明的指导下建设的,它反映了摩梭文化的风俗习惯,建筑特色,民族服饰及独特的走婚习俗,是碧峰峡对女娲文化开发的一个补充。

三、夜间动物园。这是我国西部第一家夜间动物园。能够让游客们在夜晚观赏动物的夜间动物园在全世界只有三家,分别分布在新加坡、广东和碧峰峡!园内动物品种除狮、虎、狼等猛兽外,还有果子狸、海狸鼠等喜欢夜间活动的动物。她能让游客体验到猛兽的夜间出行,探寻到猛兽的夜晚的生活奥妙,真正领略到猛兽的原始野性,感受动物王国的恐怖和神秘!在这里,这里,你可以听到猛兽粗重的鼻息声,和猛兽的撕咬搏斗声,乐趣无穷。夜游碧峰峡夜间动物园伴您度过了一段惊险、奇妙的美好时光。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9

关键词:景观;细节;衔接;提前介入;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主要的场所——景观环境越来越重视。良好的景观环境可增强项目的形象,景观细节彰显楼盘品质,提升楼盘档次。但某些构筑物、设备设施却无可避免地暴露在景观中,对景观效果产生破坏作用,因此需要对这些瑕疵采取优化处理。本文针对景观环境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多维向分析原因,并从景观、建筑、设备、装饰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优化环境的设计思路及处理手法,积极为人们创造一个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1.外环境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目前很多不同的楼盘都出现相类似的细节缺陷,不仅影响美观,甚至使用起来也诸多问题。以下列举一些外环境中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问题:

1.1景观设计抄袭严重,没有结合项目地域特点去进行规划,缺乏实用功能。有些商业广场的户外扶手电梯前铺了抛光砖,雨天或有积水时就存在了安全隐患。

1.2为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将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设计为隐形车道。4米的消防车道,一半是硬质车道,一半是绿地,但结构上常常没有针对性的设计,日后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1.3景观设计与设备专业交叉的区域考虑不周。水表、燃气箱设在了建筑立面主要视线范围内,不但影响小区的主体景观,与周边衔接也显得突兀。如文华尚领项目的水表和燃气箱直接表露在景观里,影响了美观,且在考虑维修使用方便之余没有进行遮隐处理。

1.4建筑设计为满足使用功能,将地下室补风井设在主园景区。风井周边虽采用了竹子进行遮挡,但处理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

1.5图纸设计上虽表达得清晰,但施工不到位也会产生问题。设计图上铺装的拼贴对齐、接缝的绘画很容易,但实际施工常会出现铺装参差、接缝处理粗糙的问题;绿化平面图上虽采用了名贵树种装点门面,但随意种植反而浪费了资源。

2.造成缺陷的原因分析

2.1设计前各专业衔接及协调不充分。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是建筑、设备设计完成后,才交给景观、装饰等专业进行设计。景观专业相对滞后,没能在规划时就提出建筑、设备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各专业的设计师可能是来自不同的设计单位,增加了沟通的难度,容易形成各自为阵的现象,导致专业交叉所涉及的细节被忽视。

2.2设计过程中,对细节没有进行深入细化处理。

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前,没有对场地进行考察;设计时没有对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对空间特性进行了解,设计成果欠缺全面,显得粗糙空泛。没有深入分析,难以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建筑如补风井的设置、设备如水表箱、室外消火栓等的安装,美观和功能使用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是因为设计没有精细化处理:构筑物、设备设施平面图的位置布点不清晰;缺少安装大样图;缺少周边景观处理图等。施工图上没有考虑全面,设计成果不能达到足够深度,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2.3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不严格。

施工是对设计的再创作过程,部分施工方常按图纸生搬硬套,使现场的问题没有及时向开发商、设计进行反馈,或各自独断独行地处理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建设质量。

人的因素,如施工人员的个人技术、管理人员的监控与协调,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施工人员没有接受正规的技术培训就直接上岗,施工技艺不到位,甚至不会看施工图的情况也常有出现;设计师没有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设计意图难以与现实情况进行结合;监理工程师没有巡查工地,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不仅耽误施工进度,还会造成施工人员为赶工而粗制滥造的后果。

3.对外环境进行优化的思路及处理手法

为了改变现状,改善各种暴露在景观中的功能设施所产生的破坏作用,营造舒适、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环境,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策划阶段,景观、设备、装饰提前介入,结合建筑专业进行设计。

在项目的前期规划、建筑方案阶段,景观、设备、装饰等的设计就需介入。业主需对场地规划、建筑设计与各专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整合各种资源,根据各专业的意向就景观设计提出更为合理的优化建议。

各专业管理人员应到项目场地进行勘察,了解基地现状并进行基本分析;在规划定稿前,对建筑、景观、设备、室内的交接部位进行衔接。景观负责人只有在各流程阶段将设计成果与设计师、其他专业进行沟通,才能提出问题所在。将问题深化分解,寻找解决方法再进行整合;以不断检验设计成果的工作方式,一直持续到最后的实施阶段。

3.2设计过程中,对场地深入了解,加强对细节性问题的处理。应综合考虑布置在景观中的设备设施、构筑物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处理:

3.2.1结合设备,如水表、燃气表等的使用要求,预留操作平台、汀步;规整布置,设外箱进行修饰或嵌于墙内,使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3.2.2从竖向空间入手,在构筑物、设备设施的相应区域内设置软景,利用不同高度层次的植物进行遮挡修饰。地上设施如消防管道、煤气透气管、水表电表等,一般是将上述特别影响景观的设施置于丛林之中,弱化其本身的影响。

3.2.3结合景观风格,利用造型、铺贴设计对构筑物本身进行修饰,使其融合到景观里。例如污水、雨水、消防等的管井盖板必须露出地面便于检修,但管井往往比较集中,会影响环境的整体性。在设计时管井布置应尽早和相关专业单位沟通协调,布局尽量规整。处理手法上,可参考广州大一山庄关于井盖的做法。景观铺装部位可将盖板做成不锈钢砼盖板,然后在面层铺砌饰面,与周边铺装一致;在种植区内的可利用草皮或植物,嵌在不锈钢砼盖板里进行隐蔽处理;景观深处的管井,可降低盖板面板标高,在管井盖上密摆花盆作为标记。如要检修,这样的处理方法既不影响使用,也保持了景观园林的统一效果。

3.3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所强调的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责任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责任,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同时监理工程师需加强与相关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方应定期组织协调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4.结语

景观细节的处理,决定着景观效果的成败。作为项目负责人,需引导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与建筑、设备有机结合,合理布置设备设施、构筑物,图纸中要求对细部节点进行精细化处理,务求图纸阶段将问题解决;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协同设计师多到现场查看施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创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环境。

5.参考文献

【1】武勇、黄鷁、刘青,居住区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10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区;景观再生;晋华宫矿山公园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2―0052―02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大地艺术家SmithsonRobert认为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就是那些在采矿、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中破坏的地区,认为艺术可以作为调和工业化与生态建设的手段,提出了将景观再生运用到矿业开发中〔1〕。1970年在美国大盐湖中因石油开采而污染的水面上建造了巨大的“螺旋型防波堤”,这个是矿区景观再生最早的例子。

结合生态学、管理学的诸多观点,我们认为,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是将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相结合,在矿区工业遗迹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思想,将原来场地的景观特质,充分挖掘出来,使矿山废弃地得以重新利用,塑造成独特的矿山废弃地景观,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公共设施、一定规模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秉承矿业景观特色的多重含义的城市公共空间〔2〕。矿山景观再生是一项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综合项目,矿山关闭区景观规划与恢复,不仅是维持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大限度提高景观资源,提高矿山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3〕。理想的景观再生必须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并尽可能的传承历史文化脉络,赋予新的景观以精神内涵和品质追求,这也是景观再生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已有矿区的景观再生多是与当地的旅游特色相配合的,这里结合大同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分析。

一、案例介绍

晋华宫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西12.5公里,109国道南侧,居大同煤田东北端,矿始建于1957年,1973年竣工,是一个多井口的大型矿井,由马武山井、晋华宫大井和南山井组成。其中,马武山井因资源枯竭已于1985年10月关闭,地面建筑设施已拆除,井口已封闭;南山井于2011年10月服务期满闭矿;晋华宫大井目前仍处于运营阶段。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2005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入选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名录》。2010年,为了对关闭的南山井矿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并配合云冈旅游区和大同市的生态建设,当地建设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南山井矿关闭后,当地开展了大面积的矿区环境修复工程,共计拆除废旧建筑23300立方米,搬迁棚户区居民2100户,治理矸石山面积50亩,恢复治理塌陷区面积130亩,且治理效果显著。建成后的矿山公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由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参观区、仰佛台、石头村、晋阳谭、井下探秘游、棚户区遗址区七大景气组成,整体概念突出营造“七大园区”。先前的工业广场形成了工业遗址区;煤矸石山经过治理形成了仰佛台景区,与云冈石窟交相呼应;矿井水处理后再利用,建设了晋阳潭湿地生态区;干旱少土的坡地改造成了经济林;煤炭博物馆、工业遗址、煤矸石探秘、餐饮住宿、矿工生活区、等工程项目在矿山公园内一应俱全。

这些举措,通过公园模式化的生态恢复治理,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和就业岗位,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成国内外矿山工业遗产生态恢复示范基地,成大同市的一张名片,具有很好的经济、生态、科研和教育意义。

二、景观再生的历史契机

城市的定位和工业开发密切相关,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可以说是有很强的历史契机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同市依据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这种模式是畸形的,是不可持续的。当地政府不断的探索发展,进行产业{整升级,提出了“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和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开始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使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晋华宫矿就坐落在云冈景区内,西边有北魏的云冈石窟,明代的戍边城堡,东边有康熙题字的佛字湾,辽金时期的观音堂,整个景区有十里河龙脉贯穿,旅游资源集聚效应明显。云冈石窟是大同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景区,1961年即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区可以形容的。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云冈石窟周围煤矿林立,大量的粉尘煤灰及硫化物对其常年累月的腐蚀,采煤污水也对景区附近的十里河造成了严重污染,特别是石窟对面的晋华宫矿的两座大型煤研石山对其危害巨大。这两座煤研石山含硫量极高,且自燃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常常导致酸雨发生,在腐蚀文物古迹的同时还影响着景区内的环境质量。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当地居民多用煤火取暖做饭,云冈石窟内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要比夏季高出一倍以上。照此发展,若干年后石窟将不复存在。

2009年大同市政府提出对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云冈大景区的规划,要实现“文物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双赢”,这是建国以来围绕云冈石窟景区实施的最大工程。与云冈石窟仅一河之隔的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矿山公园的建设规划便被纳入大同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当然,晋华宫矿也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例如作为整个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南山煤研石山景区就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晋华宫矿的南部高点,也是周围唯一能观云冈石窟全貌的位置点,与云冈石窟一河之隔,直线距离只有2千米左右,对公园的意义甚大。此外,南山地层属于典型的侏罗纪地层,在煤层处,可以清楚地看见煤炭呈带状分布,层理清晰,是考察大同侏罗纪煤层很好的现场资料,无论从地质考察还是从参观游览来看都有极高的价值。两大景区的建设,对于充分展示云冈石窟的“佛”文化和国家矿山公园的“煤”文化,多元推广当地旅游特色,打出组合拳,具有重要作用。

三、景观再生方法

城市矿山区涉及景观型态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城市环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矿业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仅仅着眼于矿山环境的复垦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景观再生以保护景观生态和恢复环境功能为前提,以发展旅游游憩业为其主要形式,是对该地区生态资源的整合再利用。不同于农业和林业等土地复垦的是,旅游游憩业是是一种无生物生产力的非经济活动,但是可以通过追求参与人员的满意程度来获得经济效益,并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徐州的贾汪矿区将塌陷区因地制宜地治理恢复为生态农业区、人工湿地、景观建设区、粉煤灰造林区等土地利用功能区,对矿区景观进行了重塑,在生态恢复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

生态系统是相对同质的系统,景观则是异质的,总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景观再生。

(一)工业文化旅游

矿山地区工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既是保持现有的工矿开采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公众旅游热情的一种营销手段。

井工开采的开采巷道给人一种幽暗、深邃和神秘的感觉,且地下数百米结构复杂,景观奇特,许多游客想要一探究竟。大同晋华宫矿山公园依托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凭借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成功的打造了旅游特色。矿山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也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再生方式。矿区景观再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对社会公众还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这也是矿山生态博物馆存在的最大意义。晋华宫矿山公园通过将矿山开采遗址改造成煤炭博物馆,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亲生体验和参观,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矿井的开采方式和作业工具,使人们产生震撼,凝聚感情,在物质空间中体会精神文化,使民众在切身感受工业文明的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危害。

(二)景观再生社会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使得矿山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矿山地质灾害区的景观再生不能仅仅局限在矿山废弃地本身的范围内,而应当着眼于城市和区域,把局部地块的利用放到城市用地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中进行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在城市和煤矿废弃地两个层面制定不同尺度下的规划设计和控制要求,使景观再生尽可能的社会化〔5〕。当然,景观再生最好的情况是在保存既有的条件下出发,尽量利用矿区原有的景观元素和材料,而不是给这个地区附加很多新东西,不是努力掩饰这些破碎的景观,而是寻求对这些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的重新解释〔6〕。

在矿区景观再生的过程中,依靠工业和农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来增加经济收益是次要的,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才是首位的。况且,并不是所有的矿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然而,对于矿山公园的建设是通用的。晋华宫矿山公园在建设中,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最主要的是对原有的景观进行修饰改善,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有的矿山开采痕迹,又能达到生态恢复治理目的。在景观再生的过程中,原有的矿山废墟可以适当保留、植被任其生长,作为生态教室供人参观;原有的废土废渣可作为某些豆科植物的生L介质;矿山建设中的废砖可以作为混凝土的部分材料;大量的铁质用品可以作为公园广场建设的装饰材料。对于矿区河道的建设治理也不必一蹴而就,可以将其保留在时间和空间中,让民众体会治理的过程。在河道治理中设置坡道和非水泥的地表,以方便雨水下渗,再汇集雨水引入河道,以达到河道自然洁净的目的,慢慢地使其变成能够浇灌周围植物的活水。

〔参考文献〕

〔1〕张健.大地艺术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大学,2011.

〔2〕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ZhangJianjun,FuMeichen,HassaniFerriP,ZengHui,GengYuhuan,BaiZhongke.Landuse-basedlandscapeplanningandrestorationinmineclosureareas.〔J〕.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11,475:

〔4〕徐嘉兴,李钢,陈国良,赵华,渠俊峰.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01):232-239+296.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11

关键词: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建设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也日益重要,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实施精细化管理,其中,精细化管理不单纯是对园林进行集中化管理和规划,也需要拓展园林的功能以及实现园林美化。

1园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保护园林、爱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事情。为了促使园林得以保护和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园林养护方面都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注重细节的工作,包含了多个施工环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保持积极工作态度以及具备良好敬业的精神。作为相关园林单位需要对园林景观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不但应当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应当保障园林工作的质量。

2园林管理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

园林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园林建设水平。园林精细化管理需要具备高技术的人才,但是我国目前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尤其缺乏,大多数园林作业人员年纪偏大,文化偏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如果简单培训后立刻进入工作,这些人员只是掌握些皮毛知识,不能够创造出比较优美的园林造型以及难以掌握园林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可能对园林管理造成一定阻碍,势必影响园林景观养护效果。何况城市园林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相对应的管理人员数量也要不断增加。

2.2相关单位对养护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负责园林项目的单位,在施工之初就仅仅把目光放在了设计和施工上,企图单纯地靠简单的除草、灌溉等基础工作使园林中的植物生机盎然,而缺乏长远的眼光来对美丽园林进行长期的养护管理。有些地区为了营造优质的园林风貌,在园林建设项目移交前,通过各种手段对之前的疏忽进行紧急突击补救,导致后来接管部门在日后的工作中养护成本增加,大幅度降低相关园林管理人员积极性。

3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促进园林景观建设的措施

3.1提升工作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知水平

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对象是植物,这就要求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根据植物的不同特性采取符合它们生长习性的养护措施。相关人员需要能够熟悉植物的各种知识,包括植物品种、生长规律等,同时不能忽视当地气候条件以及突发天气状况对植物的影响。只有对园林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植物的健康快速生长,保证良好的景观观赏效果。假如错过了植物的快速生长期,植物的生长效果就有可能不太理想。通常而言,植物的快速生长阶段是春夏两季,其中,夏季往往会枝繁叶茂,有许多多余枝叶影响美观,因此需要将这些影响美观的多余枝叶清除,这也有利于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提升植物的生长效率。而在冬季,害虫普遍处在休眠期的阶段,就需要对植物进行越冬病虫害防治工作。此外,园林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园林的美观程度。要提高审美水平,以增强养护效果。

3.2制定科学高效的方案指导园林景观工作

在进行园林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方案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需要对养护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园林养护的工作达到理想效果。在园林工程中,需要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植物群,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绿色植物面积,而且有效增加了透视效果,促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审美性和观赏性,优秀的养护方案可以营造独具特色以及多样化的植物群,从而为群众创造美好的绿色景观以及营造良好的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园林精细化管理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单位对养护重视不够。为了建设良好的园林景观,应当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知水平以及制定科学高效的方案指导实际园林景观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祺.园林养护中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279-280.

生物化工就业前景范文篇12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风景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风景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舒心和安逸。而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项目,植物景观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体现园林整体的设计规划方向和思路的过程,并且是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重要步骤,所以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好风景园林。

一、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概述以及原则

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长久以来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产出,并且指导着我国未来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宽阔的领域和更加全面的思路[1]。现代长久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的迫切,更加的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现代园林的设计时,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这种园林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植物的设计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园林设计都是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使得植物景观在种植时能够满足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小型绿地、以及住宅、工厂等地方附近的小型园林。另外一种是突出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设计的园林,这种园林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供市民们欣赏和生活。这种园林主要是在城市的大型绿地以及滨水的公园,郊区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设计。而园林设计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注意保护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园林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生态化完整循环的生态园林,并且对于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进行协调,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发挥出风景园林的真正意义,做到城市与园林的和谐统一。

二、植物景观设计程序要点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是分析现状,其次进行概念规划,第三步进行方案设计,第四步是对方案的深化设计,最后设计施工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设计配合[2]。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之前,对园林的施工地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个阶段是指导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关键,保证了园林施工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在分析施工地区的现状时,主要要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周边考察三个工作。资料收集是对施工场地所属的城市地区的规划理念以及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收集当地的基本气象、土壤、水温、地质的情况以及当地与植物相关的一些传说和典故。现场调研就是对施工产地的土壤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分析是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整体绿化情况,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等情况进行了解。

(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设计师根据施工地区所属城市的整体规划理念,结合现状分析的资料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个大概的规划思路,并提出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新意和特色。

(三)设计方案。在规划好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之后,就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调整规划概念中的层次以及内容,并且将概念进行深化和细化,将宏观的概念方向变成具体的细节步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将规划的宏观内容全面有序的展开,将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行分区,并整合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然后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四)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的再次细化和调整。将方案这几中的内容借鉴园林植物配置和设计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置,并且表面种植的数量和需要间隔的距离等,深化设计是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同步进行的细化过程,是对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全面的调整。

(五)设计施工图。施工图的设计囊括了植物种植的施工以及工程的预算、工程的监管和验收等工程的各个方面具体细节的设计。施工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种植某种植物的目的以及种植植物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植物的施工图明确了植物种类、名称、种植位置、行距、数量、规格等大多数需要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且表面了植物的选用情况以及种植植物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移栽方法等资料和要求。是最终进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3]。

(六)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情况而出现种植的问题。施工配合就是在施工中对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现场的施工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这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设计师要积极的对施工进行配合。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遵循现代园林设计原则,并且做好设计前的现状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规划概念,同时提出全面的设计方案并且加以深化完善,形成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才能够使植物景观在施工中更加有效,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牛艳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00-4104.

[2]任斌斌,冯久莹,李树华等.模拟邯郸地区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870-87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现代物流市场调研范例(12篇)

    - 阅0

    现代物流市场调研范文篇1论文题目:家电连锁企业城市配送的模式分析及改进一、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含文献综述)(一)立题.....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范例(12篇)

    - 阅0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范文1篇1关键词:收入差距;消费需求;分配模式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24-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政.....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