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例(3篇)

来源:收集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篇1

一、慢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一)慢旅游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慢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人们对慢旅游的本质和内涵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慢旅游定义为:游客以一种悠闲的旅游心态,根据兴趣自主安排时间和行程,采用低碳、慢游、慢品的休闲旅游方式,深度体验达到愉悦身心、回归自然、解放灵魂的旅游目的。慢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两个条件和要求:旅游时间要充裕,旅游内容需丰富。二者互为需要,相互依存,游客旅游时间充裕,则要求有丰富的项目和多样的行程。旅游地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则需要游客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体验、品味甚至发现、挖掘。

(二)慢旅游的内涵

1.慢旅游是旅游本质的回归。慢旅游不是单纯地倡导游客放慢旅行的速度,它鼓励人们更加深思熟虑地去体验旅行的过程和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是对旅游本质精髓的回归,是对现有旅行方式的一种修正。

2.深度体验是慢旅游的核心理念。慢旅游强调游客在休闲旅游过程中的深度体验,是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后的产物。游客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参与,重视环境对旅游主体的影响,由追求尽可能多游览景点转向放慢旅行节奏追求身心的放松和自由。

3.低碳、生态是慢旅游的基本要求。慢旅游强调游客在注重旅游体验的同时应关注交通方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尽可能选择火车、公交、自行车、徒步等低碳出游方式,加强对旅游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的关注,重视旅游目的地原真性和生态性的保护。

4.慢旅游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慢旅游是游客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实现休闲旅游平衡的内在需要。它要求充分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在诸多的旅游选择中,追求亲自参与,有意识地放慢旅行节奏,深入体验旅游对象的内涵,用心去品味旅游的过程和意义。

总之,慢旅游是游客为了获得深度体验而故意放慢旅行节奏,采用低碳、生态的休闲方式来感受旅游对象的内涵,回归传统,并在此过程中追求旅行最本质的乐趣,是一种个性化的休闲旅游方式。

二、慢旅游理念在旅游地开发中的运用策略

慢旅游为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同时也对旅游地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休闲文化氛围

据调查,慢旅游目的地中的自助游人数占到了72%,这样的游客比例对了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应在把握区域地脉、文脉及基本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慢理念,突出旅游地的慢文化内涵,重视地方元素在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环境标识、生态测试、交通工具等方面的运用,尽量就地取材,凸显地方原真性和原生态,增强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注重地方特色的保护,抑制过度商业化,营造出地方感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的特色慢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开发慢旅游休闲文化项目,加强体验空间规划

旅游地应依据慢旅游内涵,结合旅游地特色,开发出符合游客需求的休闲文化项目。慢游休闲文化项目主要涉及从慢行、慢餐、慢邮、慢学、慢疗、慢运动、慢读、慢聊、慢睡、慢购等方面。项目设计应引入多种本土元素,采取整合开发的思路,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利用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出多系列特色休闲慢旅游产品,扩展游客的慢生活游憩体验空间,让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探寻真实的自我,获得新生。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慢旅游提供基本保障

慢旅游讲究的是细细品味、慢慢享受,这离不开旅游地宜人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地应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公德来提倡,增强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规划、合理功能分区、加强污染源治理,把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建立由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共同参与的旅游地管理体制,协调好旅游开发、保护与运营之间的关系。

(四)加大旅游地治安环境治理,营造安全和谐环境

旅游地政府应在提高游客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重点完善旅游地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当地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大力打击非法犯罪行为,为慢旅游发展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三、结语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低碳;休闲农业;发展动力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经过19世纪80年代大规模发展和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目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国内乡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国内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开始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将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来,休闲农业旅游逐步在中国发展起来。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2008年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方面,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在理论方面,段兆麟(2004)、郭焕成(2008)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的是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也进行了探讨。马勇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的目标顾客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开始显现。”杨丽华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对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严力蛟、王兵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王和才等以苏州为例着重论述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陈艳等总结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五类。在休闲农业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方面,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研究了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田华等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同时,学者们还对休闲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如伍冠锁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石青辉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研究了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及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就具体旅游开发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色不突出,对资源和市场分析不到位,开发项目大同小异;二是保障机制研究滞后,开发主体、社区参与、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三是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问题。

二、低碳经济及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低碳经济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来低碳经济的概念。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冯之浚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到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保障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支持因素。

1.供给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旅游供给因素是由两个层次构成,即器物层和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是核心,器物层是载体,最终二者统一于产品有偿提供给旅游者。

器物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包括景观资源、环境、设施以及活动。其中景观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基础;环境主要是指旅游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体、植被等条件;设施由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两部分构成;活动主要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节事活动等。文化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基础。主要包括村野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

2.需求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动力因素,相对应于供给因素,旅游需求是由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次构成的。物质需求是对供给中器物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生理需求;精神需求是对供给中文化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心理需求。其中,最根本的需求是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要。

3.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是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保证的因素,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引导、社区参与、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因素。

政策引导主要是政府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为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支持,以鼓励、管理、规范休闲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保障旅游开发和发展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环境污染、服务质量下降和居民利益受损等不利行为。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应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保证社区对休闲农业旅游决策、开发、管理和收益的参与。如果社区不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农民不能成为主要受益者得到实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旅游业发展必然受挫。资金保障。旅游开发,尤其是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也不例外。为此,充足的开发资金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保障因素。这主要涉及到旅游融资问题。人才培养。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4.支持因素

支持因素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新型技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实现低碳式发展,就得依靠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撑,如低碳能源技术、低碳交通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

三、总结和建议

休闲农业旅游是在市场的拉动和资源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构和高级阶段,文章就在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动力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文章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全述。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对发展模式、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工作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06.30

[2]郭红芳.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

[3]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

[4]段兆麟.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之比较[J].中国供销商情,2004.10

[5]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

[6]陈艳,龙岳林,张佳娴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7]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2007.2

[8]杨丽华.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2

[9]严力蛟.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2007.2

[1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11]王和才,蔡健,梁荣华.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2]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

[13]田华,侯立白,宁生全.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15]石青辉.湖南休闲农业企业的营销模式研究[R].“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

[16]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促进了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1

[17]佟立志,高云龙.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前沿,2010.1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迫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对休闲的追求不断升温,加之我国近期对休假制度的调整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重要消费倾向和生活方式,随之兴起的休闲旅游也迅速地成为热点和发展趋势。郑州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在全国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休闲旅游在郑州的发展势在必行。

二、休闲旅游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休闲旅游

对于休闲旅游涵义的研究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偏差,例如朱矫健以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度假休闲的市场变化入手,强调休闲度假的重点在于使游客在度假旅游中享受到身心及精神心灵最大程度的放松[1]。陈辉从休闲度假产品的角度出发指出休闲旅游要突出自然性和休闲性的特点[1],吴必虎在其所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中也提到休闲旅游应综合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的双重特点。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休闲旅游概念是马惠娣从旅游目的角度出发所给出的定义: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注重旅游者精神享受,强调在特定时间段内人们所处的文化建构、文化欣赏、文化创造等文化意境和氛围,从而使个体的精神和身心达到完整全面的发展[2]。

(二)休闲旅游资源

对休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界定与评价是休闲旅游规划与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学术界一般都是以国家颁布的标准为指导和主要依据。《国家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3]。可以借鉴国家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延伸出休闲旅游资源的含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对人们休闲活动产生吸引力,可以被休闲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从构成要素上说,休闲旅游资源更注重休闲环境、资源的品质、游憩的功能、服务的水平、社会文化内涵等,强调休闲旅游资源类型的多样性、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资源的创新可塑性、休闲功能的娱乐性以及路程的吸引力等。

三、郑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现状

(一)郑州市休闲旅游范围的界定

游客进行休闲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放松、缓解压力、亲近自然、观光游憩等,我们从地域范围来界定郑州市休闲旅游范围,除了郑州市城区内都市化了的旅游休闲区域,也将郑州市城区外的其他休闲旅游区域诸如农家乐、度假村、游乐园等包括在内,这些周边郊区休闲旅游区域虽然不在郑州市城区内,但在行政区划上都隶属于郑州市。

(二)自然旅游

郑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例如位于金水区的花卉交易市场以及花卉培育基地,水果采摘园以及庙李的蔬菜示范园区等;位于郑州市二七区的侯寨樱桃沟、葡萄采摘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尖岗水库垂钓、游览观光等;中原区的西流湖公园;惠济区有依托黄河自然资源所开发的黄河游览区、黄河花园口生态旅游区等;管城区有金鹭鸵鸟观赏园、草莓采摘园区、金沙养殖园,还有圃田的荷花节、二郎庙的农业观光园等。郑东新区中牟县内的采摘园区、雁鸣湖自然景区,甚至还有西瓜、花生休闲旅游等。

隶属于郑州市的其他城郊区域也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吸引城市居民前往休闲娱乐,如新郑市枣乡休闲观光游、依托龙湖开发的度假村、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以及野生动植物观光游览园区等。荥阳的游戏山自然风景区、登封嵩山自然风景区、巩义雪花洞自然风景区、环翠峪等。总体来看,郑州市发展休闲旅游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种类多样。

(三)人文资源

郑州市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可用于休闲旅游的开发及利用。郑州早在三千多年前就作为商王朝重要的都邑存在,先后又被夏、商、周、郑、韩等作为都城,隋、唐、五代、金、宋、元、明、清为州郡,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郑州市开发文化休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内涵。例如郑州市二七纪念塔、河南省博物馆、大河村遗址、管城区商城遗址、嵩山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新郑黄帝故里、郑韩故城、新密打虎亭汉墓、巩义杜甫故里、巩义宋墓、巩义的北宋皇陵等为郑州市开展休闲旅游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另外,随着郑州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节庆活动也逐渐多样化和多元化,例如每年三月三例行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枣乡风情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参与性强,不仅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性,还提高了游客进行休闲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四、郑州市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休闲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郑州市发展休闲旅游多是以“农家乐”“采摘园”“农业示范园游览观光”等农业休闲旅游为主,产品推出较为单一,进行的旅游服务项目多是以采摘、垂钓、观光、就餐等为主,多样化欠缺,不能够对城市居民产生持久的吸引力,使游客没有产生重复消费的动力。

(二)休闲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休闲旅游来说,有一个和谐、纯净、优美的休闲环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休闲者的旅游体验和休闲心情。郑州市城区及周边休闲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有待提高,有些旅游企业为了获得短期利益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另外,由于公共设施的不完善,也使旅游目的地环境质量大打折扣,城区烟尘滚滚、郊区泥泞不堪等现象时有发生,使游客满意度急剧下降。

(三)缺少精品,影响力不足

郑州休闲旅游客源多是以郑州市区内或省内周边近距离其他市区、县城等居民为主,省外游客寥寥无几,在休闲旅游目的地留宿的游客自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休闲旅游对郑州市其他行业的经济带动也有所欠缺。另外,对休闲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郑州市民想到周边地区进行休闲娱乐都要来回打听方能知晓,而且目的地推出的休闲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很难通过口碑效应产生带动作用[4]。

(四)休闲旅游服务水平急待提高

郑州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但是服务水平相对来说较差,特别是在度假高峰期,不仅基础服务设施满足不了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等更达不到游客的满意,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休闲旅游服务团队,所以郑州急需加强对专业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引进及培养,提高休闲旅游服务水平。

(五)休闲旅游发展定位不明

城市拥挤嘈杂的生活状况使城市居民迫切想要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远离喧嚣与压力,找寻宁静与轻松,但是郑州市休闲旅游项目的推出并没有明确的主题,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不清晰,致使在推出休闲旅游产品的时候出现四不像,例如农家乐,不是矮墙、茅屋、锄头、菜地等纯朴的农家风情味儿,而是商业化的院落、住宿、盆景花园等,使游客感受不到农田的广袤与农庄的闲适。

五、对郑州市休闲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休闲产品多样化

为迎合旅游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身心和精神休闲需求,郑州市开发休闲旅游过程中应注重休闲产品的多样化,在以乡村休闲游和农业休闲游为主的基础上,丰富结构类型和功能导向,增设评书、戏曲、民俗风情等文化休闲项目以及儿童娱乐场、绿色生态体验园、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等,以满足旅游消费者对物质、文化的需求。

(二)构建休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郑州发展休闲旅游过程中要注重对休闲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并美化旅游环境,营造一种清新舒缓惬意的休闲氛围,积极建设旅游标识牌、环保厕所、旅游信息化平台、旅游咨询业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旅游安全的监管力度,积极寻求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休闲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注重市场营销

加强对休闲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注重选择合适的营销手段进行有效推广以吸引广大休闲者前去休闲娱乐,根据地域因素和空间因素等确定合适的目标人群和目标市场,加强游客信息库的建立,通过深入分析游客客源分布情况以及具体需求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加强与多种媒体的联系,例如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广播等宣传旅游目的地休闲旅游项目,增强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公众关注程度和吸引力。

(四)打造休闲旅游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对于休闲者来说,更加注重旅游环境质量以及旅游休闲项目的实质内容,郑州所辖景区景点的建设要强化休闲意识,突显景区休闲元素,对休闲旅游目的地进行科学准确的形象定位,做好整体规划,整合休闲旅游资源,根据休闲旅游的需求和特点推出规模化、精品化、品牌化的休闲旅游产品,增强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休闲爱好者前来消费休闲。

(五)培养休闲旅游专业人才

休闲旅游的兴起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有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的支撑,郑州缺乏专业的休闲旅游从业人员,所以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旅游管理等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将工作人员通过委培、双向交流、定向培养等方式进行进修和培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新知识结构体系,使休闲旅游目的地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休闲产业服务管理精英,并逐渐完善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使用与激励机制。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电工基础技能培训范例(12篇)

    - 阅0

    电工基础技能培训范文篇1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日渐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也对我国产生了巨大.....

    地域文创设计范例(3篇)

    - 阅0

    地域文创设计范文篇1关键词:地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都融入了设计者对当地文化的认.....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