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研究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1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技工教育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德育思想融入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着重探讨了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从人文性上看,语文教育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情趣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德才兼备成为人才素质之本。在这种形势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德育融入其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1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科目,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从我国技工院校学生整体情况看,存在学生思想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对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德育教育,走文道结合之路,做到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的统筹兼顾。做好语文德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里,体现出了人的肉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却由于思想性格及其它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人们对高贵”的不同看法。其次,语文教材课文之中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内容,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文中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区别的同时,也要理解女主人公诚实坚毅的一面。第三,语文教材所用的文体有利于开展德育。不论是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思想性都很强。充分认识了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将德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德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途径

2.1德育与智育的兼顾:

当前语文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语文课文是精湛的写作技巧与强大思想的结晶。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应做到两者互为一体,不可片面化。德育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但语文教学又不能做德育的附属,语文是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同时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就能够从更深层次上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而后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去逃避现实,而应当坚强面对。文中的母亲是伟大的,面对种种困难,她没有被打到,而是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是伟大的。这位母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含义,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的积极作用。

2.2拓宽视野,增强阅读:

对于语文方面的学习来说,最离不开的就是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能让学生拥有更为高远的眼光,而广泛的阅读则能够有效地积累知识、储存能量。任何一个博学多识的人都离不开这方面训练和积累,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课本的寥寥数语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理解、把握语文中的奥义,要根据所学需求和年龄层次找出适合阅读的书籍,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多读、多看、多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成为井底之蛙,亦或因为没有知识活水的流入而使知识储存枯竭,除此之外,注重阅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可以说是裨益良多。总而言之,拓宽视野、增强阅读,是德育融入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书籍和知识的力量,它能使得一个人焕然一新。毫无疑问,知识的积累、知识层面的拓宽、阅读量的增加都是其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们会在人们最想不到的地方和时候发挥出强劲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郎才尽”这两个自古流传的诗句和典故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突出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储存知识的重要性。

2.3广纳名言名句:

古今中外有很多书籍都潜藏着非同凡响的力量,很多引人深思和经久不衰的语句让人记忆深刻,这些句子以语言的力量充斥在漫漫历史长河。这些书籍不乏有值得人们学习的文学底蕴、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更是有警示世人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书籍充满了丰富情感和文字力量,它们才可以从一些冗长复杂的句子蜕变成简明扼要、意味深远的警示格言,这种精简是对文字语言精华的提炼,可以更为直接和简洁地表露语言深藏的含义。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德育思想要着重抓好对名言警句的学习和理解,从前辈和先人穷其一生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中汲取知识、淬炼品质。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之时,不单单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和含义。在教授很多文章时,教师对知识的表面讲解仅仅是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从初步了解上升为深入领略。从作者的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文章的宗旨等各个方面来理解文章和名言警句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在学习古人的文章和诗句时,往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的背景等来理解文章宗旨,从而才能体会文章中名句的魅力。

2.4注重德育,熏陶品德:

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品德的熏陶。从古至今,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人,先要立本、学会做人,具备最为基本的道德观念。在语文教材中,不乏会有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和生平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高尚的品质,历史上许多革命先辈为国家的复兴和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许多科学家不顾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许多科学家废寝忘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而那些许许多多的平凡百姓则以自己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工作来为祖国添砖加瓦。这些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仍旧生机勃勃的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看、向前进。而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淋漓尽致的讲解这些先进事迹和令人可歌可泣的先辈,这是对学生美好高尚情操的完美阐释,以此来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地具有了中华美德。

2.5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从古至今,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各方面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逐渐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是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来教授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若是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要想达到更为深刻丰富的理解。一个品质高尚的教师,往往会带动学生刻苦学习。依据着这些方面,不难想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种方式能够便捷有效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完善技工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以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弘扬社会正能量,以便尽可能地让院校学生获取自己老师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和道德精神。有了目标,有了榜样,就会有无形的力量驱使和鞭策着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这样一来,教师的表率作用就会充分地显露出来,使得人们看到学生从其教师身上所获取的经验、知识、道德、理想等等,这些潜在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3结语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之时,教师要深刻明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面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时,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学生的根基素质薄弱,非常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给予充分的引导和管理,主动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以语文教材为教学根本,寻找适合学生的不同方法和途径,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科优势,使得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够成长为有理想、有价值、有抱负的人。德育,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论学习什么,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都是首当其冲的,只有拥有端正健康的三观,才能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才会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德育,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教育内容,需要完全的渗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具有深刻的价值和崇高的意义,德育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进而更加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梁志红单位:来宾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继辉.高职问题”学生德育途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2]陈晓明.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

[3]余晓林.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

[4]周之良.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08(01).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论语》;《理想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3.028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中西方历史上都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资源。孔子与柏拉图作为东西方两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们博大的思想体系中,特别是在《论语》和《理想国》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占据了重要位置。通过对《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寻找东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比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政治上层建筑要素,反映了社会现状,服务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需要。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同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密切联系的,是服务于他们理想的政治制度的。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柏拉图生活的雅典城邦时期同样处于混乱不堪的政局,他们都生活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恢复到以前和谐美满的状态或者理想城邦的状态。因而,他们在年轻时都积极参与政治,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最终都抑郁不得志而著书立说。相似的社会现状和人生经历,使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上趋于一致,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以等级制为基础的德治国家。

《论语》和《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本质属于美德政治学,因而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然指向建构一个美德政治的国家。孔子和柏拉图都将“德”、“善”作为政治的终极目标,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和主要的手段,也作为培养、选拔治理者的根本标准和基本要求。同时,他们又囿于阶级的局限性,将这种美好的政治制度建构在了等级制的社会结构之上。具体来说,《论语》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德治理念,认为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德治。对此孔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一方面阐述了德的核心地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1;另一方面,从不同治理方式结果的对比来证明德治的必要性,“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2。孔子所认为的这种德治,必须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143的等级有序的各安其道的社会。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则是一个善的城邦,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因为“对于优秀的人,把那么多法律强加给他们是不恰当的”[2]141。柏拉图相信有天生的鞋匠和天生的统治者,因而依人的“天赋”差别,将“理想国”的公民分成了三个等级:治国者、护卫者和劳动者,只有三个等级的人各负其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国家才能成为“正义”之邦。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针对被教育者的思想建构活动,确立理想的社会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社会秩序,因此,从《论语》与《理想国》中教育思想本身来看,两者教育思想在实质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目标都指向执政。在孔子和柏拉图看来,政治、道德和教育是相互依存的,无论建立的是大同社会还是理想国,这样的国家统治者都是圣人或者哲学王,而培养圣人或者哲学王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因此,《论语》中说:“学而优则仕”[1]227,《理想国》则指出当政者只需要做好一件大事就行了,即“教育和培养”[2]138,明确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政治,因而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由于对国家结构的认识差异,导致了《论语》与《理想国》对德治国家建构方式的理解是不同的。孔子以西周为现实样本,将理想国家理解为以氏族为基础的分封制的国家结构,因而,造成了《论语》中的德治国家必然以血缘关系的家庭为基础,表现的是“家-国-天下”的思维逻辑,构建的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德治国家,要求统治者先修身,再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而柏拉图则是以雅典城邦为现实样本,将国家理解为一个公共的组织结构,各个部分都依赖于和服务于公共的利益,《理想国》认为国家的正义具有优先地位,是以国家正义、国家道德为出发点,进而推演公民个体道德,因而建构的是一个以国家为本位的理想国。所以,尽管《论语》与《理想国》两者的政治目标相同,但其内部建构逻辑却是截然相反的。这种内部建构方式的差异,使孔子与柏拉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出现了诸多差异。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比较

基于构建理想社会秩序的美好愿望,基于对“美德”的共同追求,孔子和柏拉图这两位东西方的思想巨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有着共同之处。首先,倡导和谐是《论语》与《理想国》在教育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庸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礼之用,和为贵”[1]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72,认为无过、无不及的恰当状态是最好的,而过和不及都是不可取的,如孔子在评价仲由时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48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亦是如此,他认为音乐和体育两种教育技术“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2]123,而“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2]169,并且理性的有秩序的活动要求任何人都必须专注做自己职业规定的事情,而拒绝“模仿”他人,从而使国家达到和谐稳定。其次,《论语》与《理想国》都将德育作为首要和核心内容。孔子和柏拉图都将道德教育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论语》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道德教育的著作,其论述了个人如何修养道德,统治者如何修养道德才能成为圣人,统治者如何教化民众才能成为礼制国家等。《理想国》赋予当政者教育的责任后,进一步认为“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将道德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的和关键的内容,并认为“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2]260,凸显了道德教育在其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地位。

尽管《论语》与《理想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有着上述共同点,但是由于孔子和柏拉图对德治国家建构的逻辑不同,以及他们政治实践经验的不同,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在教材上,《论语》提倡以六经六艺为主要教材,其中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教材,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辅助内容,而仁是其核心内容,圣贤是《论语》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理想国》经过苏格拉底的辩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必须是经过严格审查的音乐文艺作品,以及体育锻炼、数学、哲学等内容,其中辩证法是最高境界,哲学王是其终极目标。其次,在教育对象上,《论语》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204,主张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而《理想国》则认为人天生就有差别,主张在城邦内对不同阶层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劳动者阶层只接受普通教育,护卫者阶层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而只有哲学王才能继续接受辩证法的教育,因而是一个按照人的等级不同实施内容不同的教育的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孔子和柏拉图都曾经心怀壮志,试图游说当政者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如孔子周游列国来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柏拉图游历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等,因此,他们在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同时,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论语》与《理想国》都根据其目标和内容针对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中不乏共同之处。首先,《论语》与《理想国》都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论语》一开篇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首先就表明了对学习要持高兴的态度,进而又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68,进一步阐明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培养兴趣开始。同样,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我们先用故事教育孩子们”,因为“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熏陶”[2]71。所以,“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2]73,从而把公民培养成为“天学习和爱智慧的人”[2]69。其次,《论语》与《理想国》都强调知行并举。《论语》特别重视知行的一致性,指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1]44,而君子则“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18。《理想国》则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2]70,并且各阶层的人只能“模仿与他们专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2]98,从而使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差异方面,《论语》注重启发式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根据颜回、子贡、子路等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由内及外,提倡内省的方式,“吾日三省吾身”[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43,以达到更高的道德修养;在表现形式上,主要通过“礼”来实现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统一,做任何事情都要“立於礼”[1]9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则更多的是由外及内的方法,重视教师的点悟、启发和诱导作用,特别是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式的教育方法,由外及内的激发被教育者“反思”和“沉思”。柏拉图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思想的最早阐发者和提倡者,他在《理想国》中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提出净化教育环境的主张,甚至要求对《荷马史诗》等文本中不当的内容进行删减,这方面与《论语》有极大的不同,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1]8,对古典文献抱着敬畏的态度;同时,柏拉图主张,在教育一开始的时候,就要筛选优秀的儿童,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为男女提供相同内容的教育,并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和所处阶层进行游戏教育、文法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军事教育和哲学教育,最终通过社会实践教育来培养和遴选出最高统治者,从而塑造各负其责的社会分工体系。

四、《论语》与《理想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启示

列宁指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些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3]这为我们考察《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提供了指导。

《论语》与《理想国》是东西方最早阐述教育,也是对东西方教育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的两部著作。不管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怎样的共同之处,抑或有着怎样的差异,这两部著作中的教育思想都是在对当时社会反思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反思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独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其目标都是为了构建一个令人向往的大同社会或理想城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之上,如前文所述,《论语》与《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都将教育作为救世治国的一剂良方,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倡德教和礼教的社会治理方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教育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执政者的头等大事。因此,从教育思想的起源来说,教育是不能脱离政治的,教育本质上是为构建一个善的政治制度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实践行为,《论语》与《理想国》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最初的思想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为反驳国内外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质疑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论语》与《理想国》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很多学者在研究孔子和柏拉图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时对此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其中有两点启示值得我们深思。一是《论语》与《理想国》对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视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深思。《论语》与《理想国》都注意到了教育不同于政治和法律的独特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方式,这是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亦是如此,这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浪潮中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等现象具有警醒作用。二是《论语》与《理想国》将道德作为约束个人、治理国家首要的和主要的方式,值得我们反思。显然,历史经验证明,道德的软约束效果是因人而异的,过于抬高道德的社会作用在政治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而,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最终无不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方式,而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也最终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所以,对于当代社会治理来说,必须法治与德治并用,要将法治的理念融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特别是对于有着儒家传统的中国来说,更要强化法治的根本地位。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1篇3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指在原有教育渠道基础上,寻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开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环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新理念,新机制,而且要有新举措,新途径。研究生群体具有知识水平较高,成才欲望较强,思想较为成熟,行为较为谨慎,年龄差别较大,性格各异等特点。因此,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积极采用、创造和拓展易于为广大研究生所接受,并能取得实际效果的途径。

一、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作用

(一)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研究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指导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科学素质的要求相比,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存在不足,对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例如,可以增加学分、课时设置以此来引起研究生的重视程度;在一系列评先选优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及格者,取消评选资格等。其次,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设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加强研究生对原著的研读,可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可包括前沿或者是别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只有传授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才能满足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个国家,某个阶段的特殊行为,只有对各个国家的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综合的考察和研究,才能不断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最后,引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力图使学生能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社会实践、案例教学等等。社会调查、志愿活动、公益活动、“三下乡”等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形式都促使研究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磨练,提高了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把社会生活的问题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引导研究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思考问题。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二)其他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研究生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教育者理应树立强烈的育人意识,在传授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播隐藏在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课教师应在认真研究课程资料的基础上,找准本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在各个章节的教学计划内,落实在各个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将专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专业课教学都包括实践环节,尤其是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能给其创造一个理解、消化、创新的环境,是培养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研究生使其在专业实践的领域中,运用基本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

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然而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学院,还没有建设或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虽然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专职辅导员的编制没必要像本科生那样大,但是,在研究生学院,根据研究生规模、学科特点、研究生管理难度等因素还是应该设置合理的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编制。另外,研究生知识水平较高,思想比较成熟,在专职辅导员选拔过程中,需要选拔知识结构丰富、能力与素质较高,培养能力较大的老师。对于在岗辅导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丰富其知识结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

(二)导师队伍建设

在整个研究生阶段中,导师与研究生保持着持续密切的联系,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师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能够及时的把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有知识,有智慧,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些都赋予了导师在塑造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培训、聘用制度。遴选过程中,要选拔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并且要求上岗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对研究生事业充满热情。培训期间,要加强对导师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学习。除了专业培训,还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理论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聘用方面,对研究生导师定期进行考核,逐步建立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奖励机制。

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已经是一个发展趋势,实现二者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的结合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内容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构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结束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知识讲座”、“选修课”的状况。在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里,专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由“选修”改为“必修”,争取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必修”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非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试方法。研究生这个群体比较复杂,有的未婚,有的已婚;有的是纯粹意义上的学生,而有的已参加工作多年。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学院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时候,应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结合研究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个性差异教育法”“情感教育法”等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当然也可以运用心理效应各种类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霍桑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研究生关注,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信心倍增,增强对思想品德、信念和价值观的认可。在教学载体上,可以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学生互助平台。通过网络学习与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学生群体本身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学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是辅导员老师和教师所无法替代的。他们之间相互倾诉,彼此出谋划策,可以排解心中的压力,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总之,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出既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有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与政治觉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涛.加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9,(12).

[2]高燕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何淑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2,(3).

[4]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2011,(4).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投身社会革命和文化教育系统改革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点,同时吸取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有价值成分,总结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包括他本人丰富的教育改革思想经验,形成了具有独具一格的叶氏现代教育思想,其独创性的思想精髓和核心用一句话描述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文字表述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叶圣陶1962年4月10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在这篇文章里叶老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同时揭示了一个教育规律:“好比扶孩子走路,能放手时坚决放手。”他还指出:“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教”是手段,“达到”是过程,“不需要教”是目的。这些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用叶老自己的话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的来源和形成背景。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当代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业的要求。它揭示了教育教学与学生成长、知识学习与主体发展、课程教学与课外自学、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目的、规律以及学校和教师的职能,深藏着解决知识无限与人生有限、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等当代教育基本矛盾和难题的中国智慧。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所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补习、进修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全都在引导来学的人向自学方面不断进展”。“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些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在五四年代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就是在教育变革的今天,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就是不教”,怎样去教才能不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因材施教,学法指导

因材施教的“材”,我个人认为包含两层意思,这个“材”既指教学的对象――学生,又指教学的内容――教材。教师要在这两个“材”上深入钻研,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充分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乐学、爱学,让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该放手就放手,这样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丢掉自己的拐杖,学会自己慢慢走路,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二、学生要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是叶圣陶先生对自己几十年从事教育活动经验的高度总结,其实质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未知的能力”,也就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否则就会落后于社会,因此,每个人都要锻炼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教学最重要的,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

通过教师因材施教,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学得更远、更深入,可以更有创新力的学习。

因此,研究、实践、发展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们认真学习并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的背景条件下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推动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应用,这也是我们对这位20世纪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致以崇高敬意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

参考文献:

[1]王道明.也说“教是为了不教”[J].语文学习,2010(6).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5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中明确指出,[2]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责任制度,强调导师应担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的机构;应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实施工作;应提前做好教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程教学贴近研究生思想和学习实际,符合研究生学习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1、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

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端群体,相比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因此,绝大部分教育者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认为研究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科研。所以,在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专业知识、技能及科研能力成为衡量研究生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研究生道德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健全人格等方面的评价。部分高校虽然对研究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认为研究生考核标准高,属于高层次人才,他们已经具有较强的约束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不需要再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从而放任自流,殊不知,部分研究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上败坏的道德风气影响。经常有各类新闻媒体报道称许多具有高精尖技术、高学历的人由于利益的诱惑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严重危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所以,管理者应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重新认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重视。

2、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及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日益增长,而研究生辅导员却没有随之增加,导致师生比例失衡严重。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校级主要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门承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院级负责人主要是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研究生辅导员。[3]由于领导层人员每天要处理很多管理方面的业务,几乎没有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辅导员的时间也多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缺乏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辅导员没有机会下寝室,不能切身地体会研究生的寝室生活,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不清楚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处理方式;学生学习、就业、生活、感情中的压力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疏导。所以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较大的缺陷。

3、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上都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通过指导、示范等方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导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每位导师所带学生人数增多,导师的负担也大大增加,导致导师与每个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8%的研究生有经常与导师当面交流的机会,31.7%的研究生觉得与导师当面交流的机会很少,20.8%的研究生甚至觉得与导师电话邮件交流的机会也很少,这些均导致导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减弱。此外,有部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专业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才是关键,才能在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有的导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方法老旧,不能与时俱进,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相去甚远。由此看来,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4、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体制管理方面不够完善,首先表现为没有清晰的创新型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旧的标准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此外,没有较高的质量要求,每年有大批的研究生从学校毕业,部分学生在强烈的社会竞争中无法适应;在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中,有部分导师的责任意识不够强,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有部分导师自身素质不够强硬,没有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部分管理者、教学者及辅导人员对自身职责也不够明确;针对教育者和学生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奖惩制度,而目前相关制度和机制非常少。最后,随着社会网络化进程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深远,高校应重视网络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目前的体制中,也严重缺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4]由此可见,体制不合理是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5、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明显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学生群体而言,很多研究生不明白要不要学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这门课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帮助?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用怎样的方法去学?所以,很多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在研究生期间没必要开设,学生持这样的态度,自然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此外,随着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和结构矛盾也日益凸显。大部分老师认为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重要作用,但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重复,教学内容没有贴近现实和前沿;部分高校课时安排不合理,很多问题没有机会仔细探讨研究;研究生思政课没有专门的教研室,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有部分高校,全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仅由几位主要的教师来承担,教师任务重;部分老师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授课方式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缺乏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等,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有的学生理论素养低,学起来觉得抽象、空洞、盲目,使得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肤浅,方法上有娱乐化倾向。所以,从各种现象来看,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改变观念,重新认识和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高校领导到教师、研究生本人都应重新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真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划、布置和检查,并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予以加强。不仅要重视研究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格魅力的培养。不能认为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管,而应坚持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结合研究生实际情况不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教育,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2、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研究生数量多、辅导员人员少的特点,应按比例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严格选拔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首先应根据学校专业背景不同,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这样辅导员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语言,更容易有效地交流。其次,研究生辅导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准确把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引导。再次,由于研究生普遍年龄较大,有自己的思考,有来自生活、工作等的压力,辅导员应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引导其用合理的方式排解压力。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新辅导员及在职辅导员的培训,一方面可促进新老辅导员的交流,让优秀的在职辅导员通过现身说法向新辅导员传授经验;另一方面培训可使辅导员们重新认识和规划自己,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关部门还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和待遇保障,如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奖励、考评、提升机制,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

3、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读书期间接触时间最多最亲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导师教书和育人的作用。导师肩负着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负责所指导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21世纪是全面开放的时代,要做好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学术品格的塑造作用;对研究生在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培养方面的强化作用以及在研究生心理素质提升中的作用,使导师成为研究生思想、学习中的引导者。明确导师的人品、学识、道德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5]使导师真正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和解决各种难题。学校应明确导师责任,做好导师的选拔工作,制定导师考核胜任标准,担任研究生导师的人不仅要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对导师的考评机制,如可以包括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术道德、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等。高校间可搭建研究生导师交流平台,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高校对育人工作突出的导师应评优表彰,甚至可将典型人物事件放入宣传栏进行宣传表扬,最终促进导师主导功能的发挥。

4、建立健全合理的体制

合理的体制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规范化的管理体制。首先应制定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制定和明确教育者中的工作职责,是学校、学院管理还是以研究生院管理为主,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和分工,贯彻落实党委的意见和部署。其次,应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如开展研究生培养创新课题申报、研究生卓越学术科研活动等。要提高培养目标,严把质量关和学术关,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道德,刻苦的钻研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认真考核研究生各项质量要求,达标者才能顺利毕业,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做好职前教育,避免因受到利益诱惑而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此外,应合理地配备人员,制定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导师责任制度;完善奖励帮扶制度,关注实际问题,修订完善奖助学金的评比办法;建立教师保障制度和考评制度,使教师有更加丰富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发挥网络宣传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研究生文明上网,要把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主动权。总之,学校、学院各部门应重视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学生、老师及各部门共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要不要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疑虑,应该让学生明白,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深化的学习,如在网络信息传播快速便捷的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知识和信息,缺的是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和方法,而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本身的魅力以及它面对现实问题时的解释力。在研究生期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在于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等,如既要鼓励研究生要承担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又要帮助他们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又要避免其出现偏激的思想和行为;这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方法也不再像本科阶段时单纯地听课、看书,而应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生在看待问题时应更加全面系统,用更加冷静、机智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研究生要学习思想政治课,要科学地学、系统地学、有方法有目的地学。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1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理论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1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1]。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8]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地位;研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11-03

在思想政治教育近30年的学科化建设历程中,理论工作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逐步由经验化走向科学化、由散在性走向系统性,形成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共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全一致、与“思想”属性不完全相符合、与相关学科区别不明显、与科学理论规定性有差距等各种具体的问题。[1]深思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其症结就在于更多的是从政治和社会需要来研究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的内在需要。尽管自新世纪以来一些人开始关注和呼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化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①但笔者认为,这还不够,才刚刚起步,尚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还需要不断地拓展和深化。换言之,只要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一、真正确立独立学科地位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一门学科存在的合理性的真正依据是其内在价值,而不是其外在的目的――手段价值。“人文社会科学门类都是由价值来主导的,不管其是否坦诚表明,或者秘而不宣,都离不开自己的价值目的,有的甚至是专门为一定的价值目的而设的”。[2]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目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先导性因素。但是我们以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往往只注意其价值目的,而忽视其内在的价值特质。其实,价值目的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手段价值,其是否可能是由其独立于结果的内在价值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其内在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知识体系不同的能够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一定需要的内在价值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外在价值,也可以称之为目的――手段工具价值,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一定需要的效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的是否可能,首先是决定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内在价值特质,而决非像有一种观点所说的那样,是因为政治的工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就在于它是人存在发展的内在方式。从发生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维持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及更好地生活和发展的要求,自从人猿相揖别,它就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而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在人类从群婚时代进化到普那路亚婚姻(伙婚制)时代最后进化到一夫一妻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朴素的思想道德教育,人类便不可能远离动物界。可见,从人类产生起,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便是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是人类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以人为中心,要把整体的人及其本质发展的理论作为其学科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的各种提法有其优点和缺陷。我们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有二: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主要是唯物史观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二是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主要是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一般认为有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原理,正确处理两类性质矛盾原理,人的能动性原理,共产主义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理论等。不可否认,这些提法都是正确的。其优点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立国之本,任何一门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就会走上资产阶级自由化邪路。但是,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尤其是唯物史观作为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一般化、泛化、抽象化,从而使这门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难于严格地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尤其是唯物史观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它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以整体的人及其本质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其研究对象,也就是说,它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作为对象,当然包括众多的学科,如人的自然科学、人的社会科学、人的精神科学。人的社会科学与人的精神科学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个性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人类学,等等。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科学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精神科学系统中的一个部门学科、应用学科。它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精神科学是种属关系,是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理论基础,这在科学分类上才能脉络清楚,不至于发生科学分类上的错位现象,进而真正确立自身的独立的学科地位。

二、走出既有研究模式困境的选择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都从社会需要出发,以社会作为立论的“元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本质或者说社会物质基础(利益关系)、社会功能和社会普遍价值导向来阐述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起源、发展类型以及社会历史作用,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大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工具,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并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寻找合理性基础。如基本上都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应当说,从社会需要的视角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实体地位得以确证,相对独立性也得到承认,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服从于政治需要,而是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这对于纠正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和“无用论”两种错误认识和实践倾向,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如果以此为唯一的研究模式,则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失偏颇的。一方面,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更关注作为一种具体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及其发展,关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之间的矛盾运动,并基于这种关注而力求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更为宏阔的存在与发展,则尚未在自觉的层面上纳入其关注的视野。另一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更关注“为谁教育”、“教育什么”、“如何教育”的研究而相对忽视对“教育为了谁”这样一个事关教育的本质的深层课题的研究。以这样的理论研究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实践发展方面,在解答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方面,在满足政治教育对象性主体的需求方面,客观地表现出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可持续发展乏力的现象。

有学者指出,社会哲学范式主要解决德育的工具价值问题,人学哲学范式则主要解决目的价值问题。[5]换言之,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马克思主义关注和研究人的生活世界,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基本主题和根本的价值倾向,不大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世界,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权力、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束之高阁,为学术而学术,见物不见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在鲜活的实践面前继续持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理论穿透力,要实现新的提升和发展,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如人的本质的揭示、人的价值的选择、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讨以及有关人的劳动解放理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一系列的“意义世界”中,找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理论和实践困境的方向。

三、对当今时代要求的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这首先表现在人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致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到极大的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在人与社会关系上,人的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将“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化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甚至GDP是硬道理,于是就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上,而对整个社会发展有所忽视,这突出表现为人越来越被物化,重视资本的价值,轻视劳工的价值,把人当成赚钱的工具,见物不见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推崇的效率优先被理解成效率至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很多人那里被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现实生活中,一度有利己主义泛滥、唯利是图盛行的不良倾向,而社会公正、平等、互助等价值理念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再加之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的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矛盾长期得不到公正、合理、有效的解决,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和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总之,这些大量存在的问题使得当今人们的生存环境的多样化、复杂化、矛盾化突出,而人的虚拟化、异化和单向度发展日益明显,这就要求时代哲学从认识论向生存论转换。

与此同时,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也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以后,随着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思想意识多样化等现象出现,人们的个性化需要和个性化追求愈来愈明显,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与张扬,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与弘扬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明确回答和解决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成果由谁来享用”的几个基本问题,并进一步把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从而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一切工作(包括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依据。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弘扬、培植人的主体性,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实现从“以社会需要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不仅重视现实的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且也开始重视现实的个人的自我价值;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即工具性价值),而且也开始重视它的个体价值(即目的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建构,就是要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既要以人为目的,又要以人为手段;只有以人为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才能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执政党维护自身统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而实现现实的个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价值。这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时代要求的回应。

总之,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已有的研究模式,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人学化。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模式,才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奠定在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和规范的范畴系统,进而最终建立起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注释

①早在1991年初,笔者的硕士毕业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人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模式探索》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进行了初探;大约十年之后,一些学者逐渐涉足此课题,并陆续发表并出版了几本专著,如万光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0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张耀灿教授近些年来不断地呼吁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及其人学范式的转换,并以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为据点指导博士和硕士生研究此类选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余仰涛,熊习岸.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应当正视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2003(7):110-114.

[2]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的价值因素及其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64-69.

[3]林伯海.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J].理论纵横,1995(3):11-13.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道;道德教育;以道为本;抱朴守真;贵柔守雌

一、以道为本,唯道是从的德育纲领

道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是道,道家全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都是建构在以道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我们研究道家的德育思想必须着眼于道论,在道论中体会其德育思想的博大精深。

在老子看来,道是最有生命活力的,道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原,道为一切的本原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因此道也是道家宣扬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

道家主张以道统御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十四章》),这也就是讲应该执古御今,以道御德,对天地万事万物都应以道的观点观之,只有用道的标准,把天地间的万物看成是平等的,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所在。“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这是说在审视人生的时侯,应该放弃个人和世俗的偏见,站在道的高度去观察事物审视人生。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五十一章》),这就是尊道贵德,在道家看来道德教育就是把天道转化为人道,使人道符合天道,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做人做事必须以道为纲,唯道是从。

二、抱朴守真,返璞归真的德育取向

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人最终也是回归自然的。道家讲人性本质是朴实的,这是道家思想道德教育认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道家自然生出了抱朴守真、返璞归真的道德教育取向。道家的思想家们主张道法自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强调待人要真诚,说话要遵守信用,这正是道法自然、诚信不欺的德育思想的最好体现。

道家认定朴是人性的本质状态,人的本性是朴素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小人君子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道德经》有云:“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也就是讲仆是无欲的基础,是自正的根基。“屈折礼乐,屈折礼乐,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庄子・骈拇》),如骈枝多余的礼乐早就不自然的我们,因不自然我们才无安全感才失去了常态。这就是道家主张的尊重人的自然本性,使人返璞归真的缘由。人最初始的本性才是真正的性格,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才最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在道家思想者看来,思想道德教育不是改变人性,对人性加以修饰,而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回归到人性的原始状态。道家所主张的人最初本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上讲的以人为本,是人性回归,是保持人性格的质朴。

三、贵柔守雌的德育原则

历史上儒家显赫道家隐藏,道家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多具隐性风格。在道家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柔是人性的美德,是道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道家看来,处于险恶的社会环境中柔弱就是刚强,人在生活中以谦虚示柔正是为了更为强大。贵柔守雌是道家的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也是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极为独特的德育原则。“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从这段文字字义表面来看似乎是表现出了隐忍退让之意,但是其背后却蕴含着柔弱胜刚强的巨大智慧和力量。当你取得巨大成就之时你就很可能会处于风口浪尖,要想成功的走下去,必须学会以柔以弱来保护自己。无论何时人必须掌握柔可胜刚的道理,唯有如斯,人生方可继续平稳的走下去。“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以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柔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正是在于柔,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必须像水一样润物无声,想花香那样沁人心脾,耐性的柔性说服远比强制的武断教育效果好的多,这一点正是我们都知道却又是最容易忽视的。

贵柔守雌凸显的是道家道德教育的大智慧,表现出的是注重道德教育的柔力。面对强大的矛盾特别是思想矛盾,不可以强制强、以暴制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以柔化之,这是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法则。

道家的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其德育思想有其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去发掘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所用。道家思想中无为、不言而教、知足不争等思想也极具研究价值,在此就不再一一展开。在几千年历史中传承下来的道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作用依然不容小觑,道家思想重在人性的探索,就是所谓道法自然。凡事遵从客观规律,虽曰无为,实则有为,乃顺势而为。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特别是对于道德体系的构建依然具有其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世欣.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

有效性,是人们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一个指标,是人类解释、规范、估量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尺度。[1]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在实践方面找到突破,加强有效性,而且在理论层面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兴起之后,研究十分多,在中国知网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主题,搜索结果是33713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在高级检索中以“研究生”并含“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主题结果是26条。以“研究生”并含“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关键词搜索结果只有一条西南大学徐露璐的硕士论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在该论文中徐露璐定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及产生效力和效用的积极特性。[2]本文主要选取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主题的论文为综述对象。

一、学界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观点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大部分论文都从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或者研究生本身的特征出发,其次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对策。

(一)研究生自身特征分析

在巴图《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一文中主要从思想政治方面;学习、生活、研究方向;生理与心理方面三方面讨论研究生群体特点。思想政治方面:政治上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的现象,思想成熟。自主意识强,组织纪律性较差;学习、生活、研究方向:从专业学习方面来看,研究生这一群体已经接受了专科或本科教育,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从培养模式来看,学校及管理者们很难组织大规模的教育活动,是因为此阶段的研究生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生理与心理方面来看,研究生年龄跨度较大,个性发展成熟,比较有社会阅历。[5]

符得团、马建欣在《论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由研究生自身的思想特征所决定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否定传统的反叛倾向;主体意识突出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倾向;需求的高层次与权钱本位观。马克思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与他所追求的利益有关”[6];富于思辩与思想的脆弱性。

周洵瑛在《“椎体”模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研究生群体主要思想特点:研究生在生理变化和心理成长上存在根本需求;在经济和生活上拥有渴望独立的迫切愿望;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产生实际变化;在学习目标和职业定位上表现些许迷茫。综上所述,现阶段的研究生群体存在着学业上的独立性、经济上的不独立性、工作上的未知性、爱情上的渴求性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特织出研究生理想与现实的多重矛盾。[7]

谭劲松、吴霁乐《把握研究生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今天的研究生在思想状况、学习方式、培养目标、人格独立、婚姻恋爱、择业就业和日常生活等七个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既区别于本科生,又不同于扩招前研究生的新特点。[8]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要从不同角度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即社会角度、学校角度、研究生自身角度。

1.社会角度

如今社会发展着巨大变化,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生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也越发复杂。范人伟在《试论如何加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市场经济环境下强调物质利益。最求利润最大化,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渗透到政治思想领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膨胀,从而影响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难度。[10]

2.学校角度

学校角度主要从人员配置、管理体制、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导师制等方面论述。第一,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配置和培养上不够重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专职队伍人员却没有随之扩充,配备不足、比例严重失衡是当前研究生专职队伍凸显问题之一。[11]由于教育人员的配备都不达标,那么自然在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也就不明显;第二,研究生的管理体制不合理,由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各个管理部门还没有充分发展和发挥作用,学校与学院分工不明显,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力度也不够,对于研究生的管理还存在着重业务水平轻思想素质的问题,这在管理中就自然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学校教育内容的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单一,难以达到教育目标。经过调查,有些同学认为《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两门学位课的实际意义不大。[12]教育内容死板僵化,难以提起学生兴趣;第三,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答题都采用课堂教育,单纯的知识性灌输;第四,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导师不仅是研究生治学的指导人。也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导师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的重任。也肩负着培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的莺任。[13]由于研究生扩招,导致有限的导师要指导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样指导力度就有所下降,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素质和科研水平。

3.研究生自身角度

研究生自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够高,研究生年龄跨度大,有的觉得社会化程度很高,不再需要进行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这与将来的发展没有关系。进行班级管理的载体班集体的凝聚力很难提高,研究生较为分散,很难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如何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途径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质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改革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应围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跟踪热点.针对性地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时解决研究生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走向研究生的实际生活,切入研究生普遍关心和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中。[14]

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更具时代性和实效性:一是在内容上要求新,针对性地安排思想教育课内容;二是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及时解决研究生思想问题,帮助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活、求实。可采用讲座、座谈、参观走访等新颖灵活的教育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学习效果。[15]

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

2.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网络来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利用网络架起的网络论坛、各种空问和博客等实现一种多方互动的沟通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展示自我个性、宣泄情绪的场所,在充分重视研究生自主空间的同时,也能及时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16]开拓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同信息网络结合。[17]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重视研究生的内在需要,贴近研究生的思想脉搏,考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激活研究生的主体性。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对不同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18]

丰富教育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社会实践,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引导研究生正确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一是通过开展走访参观、业务实习、志愿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在了解掌握专业业务的同时,提升研究生把理论结合实际能力,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认识。[19]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面对研究生这一复杂的群体,要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严格选拔研究生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政治敏锐度和心理咨询能力;加大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学校对研究生辅导员要有岗前培训,同时对在职的研究生辅导员要进行定期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知识、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政治素质;学校在研究生辅导员输出渠道上应该保持畅通,这样才能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20]

4.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培养机制改革主要是采用导师负责制。做好导师的遴选工作是提高导师育人效果的前提;加强辅导员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全面的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完善导师考评机制,不仅考评导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还要看导师对研究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简要评述

如前所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从不同层面揭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分析了研究生自身特征,看到了现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现状,探讨了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为我们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21]但是这些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

(一)缺乏理论根源的论述

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问题上,缺乏理论根源。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去探讨。不管是研究生特点分析,还是现状及原因分析,还是对策的提出都处于就事论事的阶段,未去寻找理论根源。

(二)对有效性内涵认识局限

对于有效性的认识局限在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有效性方面研究,只看到结果的有效性,缺乏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有效性的研究,因此很难深入研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根源。

(三)对策片面化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对策中,所提的对策一般是相对独立,未看到各项对策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没有当做一个整体去看待,这样孤立的发展,很容易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各项工作脱节,不但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有效性,反而会阻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第14页

[2][17]徐露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

[3]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6.11,第301-302页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来源于新华网,2004年

[5][15][16]巴图,闫立志.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

[12]王莉莉.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

[8]周洵瑛.“椎体”模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2)

[9]谭劲松,吴霁乐.把握研究生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10][14]范人伟.试论如何加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经济研究,2009(4)

[11][20]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13]卢玲,李昌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8)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该学科将会被其他学科所替代,没有建立和发展的必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一、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研究

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学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各抒己见。总的说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

1、“一个规律论”

这里又可以分为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领域。除此之外,还有以思想转换的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形成发展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等等。

2、“两个规律论”

这种观点比较权威的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91年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依据人们思想活动规律而科学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其1999年版再次确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两个规律论"的观点在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

3、“三个规律论”

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虽没有明确提出,但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时,实际已经蕴含了这种观点。

无论是"一个规律论"、"两个规律论"还是"三个规律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但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往往隐藏在现象之中,是在必然现象在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遵循的那种不变的程序或规则,所以,任何一个规律的发现无不依赖于对现象的研究。总而言之,在规律没有被揭示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规律为何种模样,因此谁也无法对规律本身进行研究。

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

(一)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是研究对象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实践中,用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立场、观点问题和各种思想问题,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表面上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的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解决这个实质的不协调,这就必须要回到实践中来,回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定要与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息息相关。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了解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就必须考察该学科所特有的矛盾,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多对矛盾,在诸多的矛盾当中,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其他各种矛盾、起基础和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应该是什么?要找到这对矛盾就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去寻找,我们必须要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问题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排除,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发现新方法,不断地反复研究总结,不断推进和修正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矛盾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大系统",我们必须要研究这个"大系统"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运行的,对运行环境进行时时调控,要对运行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并根据运行效果调整这个"大系统",以确保其发挥最大最好的功效。由此可见,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应是研究对象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单单只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必须不断调节一定社会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的要求与人的实际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必须要寻找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和规律,使其更为科学化。

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过程,还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其包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人们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分析人们的思想品德结构,研究人的思想变化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探究人的思想变化有何规律性表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要解决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要研究如何确定社会要求,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还要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反过来再利用这些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过程,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有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这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自从1980年我们党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特别是1984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式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以来,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以及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这些之前学者们发现的规律,要对这些规律进行积极地扬弃,对于对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新情况有益的,我们要积极地吸收借鉴,而对于那些明显已经落后,甚至错误的认识,要积极地进行改进和抛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僵化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解决今天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与时俱进的、进步科学的教育。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思考又不能完全局限于这些资料,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只有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而这些资料只是学科创始人初创学科时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那个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那个时期的认识水平之上所作出的判断。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扩展,如果仅仅用以前的规律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肯定是有局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变化的主客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等,从而在前人探索的规律基础之上总结发现用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推动整个学科更加科学化。

三、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意义

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无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还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既包含了科学的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变化规律,又包含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教育过程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是相关的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科学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也就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合理生长点,从而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如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对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形成规律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过程的实施才具有现实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也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范围。教师的任务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都是围绕教育客体科学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的。无论是教师还是政治辅导员,都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林锦峰.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待于继续深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89,(8):35-41.

[2]黄少成,陈拥军,傅安洲.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单一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多样性的对立统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31-34.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11

[关键词]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分类;思想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赵厚福(1980―),男,山东历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E-mail:。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电化教育研究进入了多元发展阶段[1]。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研究方法在不断增多。这就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现有的研究,找到划分不同研究的标准,理清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以便推动学科的健康发展。

一、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象

一个学科的成立通常从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有相应的研究人员、组织和刊物;三是有相应的研究方法。在这三个方面中,研究对象是最根本的,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电化教育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子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教育现象[2],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即“借助现代媒体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有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学习、教学、教育”[3]现象,笔者将其称为电化教育现象。

现象可以从形式上分为实践和理论两种,电化教育现象也不例外,即电化教育现象包括电化教育实践和电化教育理论两部分。

1.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实践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去分析。微观的电化教育实践就是有现代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活动。当然这些教学活动所属的教育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也包括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既包括传统围墙学校教育,也包括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既包括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包括企业员工的数字化学习。

宏观的电化教育实践在很多场合都被称为电化教育事业,其实它还包含电化教育产业和电化教育专业。电化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有目的、有组织开展电化教育活动的统称,主要指各电教系统,包括为保障电化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而设立的电化教育机构及其相关制度。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由早期的学校电教系统、党员电教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扩展到现在的网络教育系统。设立的电教机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教馆、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和山东教育电视台,以及现在的68所网络教育学院和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

电化教育产业也是电化教育实践的重要领域。电化教育产业既为电化教育事业提供物质基础,也需要与电化教育研究、电化教育专业相结合。例如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成立了上海市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就是要把电化教育产业和研究结合起来。还有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筹建类似的工程中心。

电化教育专业是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微观的电化教育活动,还是宏观的电化教育事业和电化教育产业,都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从事和发展,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就需要社会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这就是电化教育专业。

2.电化教育理论

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角度讲,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电化教育理论则是对电化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知识体系。通常将某一门类的知识称为学科[4],因此也可以把电化教育理论称为电化教育学科。我国著名电化教育学者南国农先生之问“电化教育事业红红火火,电化教育学科举步维艰”的意思就是电化教育的知识体系的建设没有跟上电化教育实践的步伐,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对电化教育专业建设的担忧。图1是对整个电化教育现象的总结。

二、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的分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变成了一项专门的社会活动,称为科学研究。现在的理论大多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出结果。电化教育的理论自然也是电化教育研究的结果,更具体地说是对电化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结果。因此可以根据前文对电化教育现象的分析来对电化教育的研究进行分类。

首先,从对电化教育现象的分类出发,可以把电化教育研究分为对电化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对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1.对电化教育实践的研究

对电化教育实践的研究,就其研究的问题而言,可以分为具体和抽象两种。不管是宏观的电化教育事业、产业和专业,还是微观的电化教育活动,如果不把实践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是着眼于具体的实践问题,微观方面例如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宏观方面例如电化教育制度和法规,都属于具体研究。具体问题的研究构成了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主体部分。

如果把电化教育实践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类似“电化教育究竟是什么”,“它的价值和作用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抽象的研究。这类研究可以从时间、空间和思维等三个纬度分为史学研究、比较研究和哲学研究等三类。

电化教育的哲学研究已经被提出多年,并构建了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研究框架[5]。也有很多属于哲学研究的问题,例如本质问题和定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并一度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但总体来看,电化教育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还不系统,至今没有一部正式的学术著作问世。

电化教育的史学研究以前少有研究者问津,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全国电化教育教材审编组组织,吴在扬编写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一部史学著作[6]。2008年,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国农先生从学科发展的全局角度提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组织开展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正式掀起了大规模的史学研究。目前这一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一套电化教育史丛书以及一本教材正在出版中。①

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一直在积极吸收国外的相关经验,从早期的视听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引进等,这些国外经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却是真正的电化教育比较研究的缺失。比较教育研究通常分为四个步骤进行[7]:第一步是通过文献或实地调查来了解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情况,并进行整理和描述,这是一个陈述教育事实的过程;第二步是探讨教育事实和当地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解释教育事实的过程;第三步是对收集的其他地区和本地区资料进行系统处理,确立统一的比较标准,进行并置,这是一个并置比较的过程;第四步是根据比较结果,对本地区的教育提出借鉴建议。根据这个研究过程,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教育技术定义的引进以及对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介绍都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比较研究。

2.对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根据前文的陈述,电化教育理论是对电化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而产生的知识体系,而电化教育现象又包括电化教育理论。严谨的研究者不难发现这里存在一个看似错误的循环定义,即“理论是对理论进行研究的结果”。而事实上,确实存在这种研究理论的理论,通常人们将它称为元研究。

在电化教育的母学科教育学领域,元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8],称为元教育学。广义的元教育学是对教育学自身的研究,包括教育学发展史、教育科学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狭义的元教育学则是对教育学基本问题,例如对象、范畴、性质、定位、任务、体系等的研究。

在电化教育领域,把电化教育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从哲学研究、史学研究和比较研究的角度进行分类。

对电化教育理论进行的哲学研究,就是狭义的电化教育元研究。同电化教育哲学研究一样,很多电化教育元研究的问题,例如逻辑起点、学科性质、定位问题也一度是理论论争的焦点,并有相关的著作问世[9][10],只是尚未正式提出“元研究”的名称而已。

对电化教育理论进行的史学研究,主要是指电化教育的思想史研究,即探讨电化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又通常称为学科,因此电化教育学科发展史也是电化教育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后文将详细讨论电化教育的思想史研究。

对电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指对不同地区电化教育思想和学科的比较研究。同对电化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一样,我国对国外的教育技术理论、思想和学科进行介绍的多,进行比较的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研究。

除了上述研究之外,还有一类研究比较特殊,它是为电化教育研究活动提供方法的,这就是电化教育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上讲,它不是对电化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而是对电化教育理论形成过程,即电化教育研究活动的一种研究,也属于广义元研究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从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纬度对电化教育研究进行分类(见表1)。

三、走向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

根据前面的讨论,在当前的电化教育研究中,比较缺乏的是比较研究和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比较研究中,无论是对电化教育实践的比较还是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比较都很欠缺。问题不是对国外关注的少,而是缺乏规范和正式的比较,也就是没有从对其他地区电化教育的描述介绍,走向分析解释,并进一步走向并置比较,最终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而正是比较研究的缺失,使得我们盲目引进国外理论,才导致了中国电化教育研究的自我迷失,这也是南国农先生一直提倡“中国道路”的原因所在。

1.电化教育史学研究的现状

在电化教育的史学研究方面,可以分为制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这里的制度史是与思想史相对的一个概念,泛指一切电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而不仅仅指电化教育制度或者行政的历史[11]。

在制度史方面,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吴在扬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12],主要介绍了1920年到1990年间中国电化教育的历史过程。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研究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投入比较多的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教育技术史”课程,并在科学技术史博士点内设立了“教育技术史”方向;阿伦娜主持了电教发展史研究的子课题,发表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13];赵惠康、贾磊磊出版了专著《中国科教电影史》。

2005年11月6日,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史研讨会”[14],并在辛显铭、桑新民教授的积极推动下,及时挖掘和抢救了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珍贵史料。孙明经先生的儿子孙健三先后也发表了多篇介绍有关电化教育史的文章;朱敬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专著《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与解释》[15]。

2007年,在南国农先生主持下,“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近五年的工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电化教育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脉络,反思了其中的经验教训。这项研究汇集了全国数十位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公开发表37篇学术论文,编写专著8部。这项研究基本完善了中国的电化教育制度史方面的研究。

思想史以理论思维为研究对象,是对理论形态的学术思想的梳理,以主要学术人物的思想为主,也兼顾其他历史人物、社会阶层、学术团体和流派的思想。目前只有少数人做了一些电化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南国农先生关于发展史研究中的成果,例如南国农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朱敬的《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其经验体系》、《“经验之塔”首介者杜维涛之电化教育思想研究》;李龙等人的《晏阳初:我国电化教育早期的践行者》等。

此外河南大学汪基德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对民国时期的陶行知、郭有守、舒新城、孙明经、徐公美、杜维涛、陈友松、赵光涛、谷剑尘、刘之常共十位重要学者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发表在《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12期上,这也是目前电化教育思想研究方面规模较大和较集中的一次。

上述这些思想研究尚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讨论思想的渊源和演变,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思想发展脉络,可以称为“思想”研究,但还谈不上“思想史”研究。相反,中国人却研究了美国的教育技术思想史,代表性的是张祖忻的专著《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以及宫淑红的博士论文《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16]。从这些意义上讲,思想史都应该走上系统研究的道路。

2.走向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

我国的电化教育理论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打基础阶段(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立框架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世纪初)、重构阶段(2005年以后)等四个历史阶段[17]。

在早期阶段,中国正处于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社会转型期,在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等教育理念影响下,电化教育活动主要是利用电影、广播、幻灯等进行民众教育,普及识字和科学常识。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化教育学术活动却异常活跃,涌现了蔡元培、郭有守、陈礼江、晏阳初、陶行知、魏学仁、孙明经、舒新城、徐公美、杜维涛、陈友松、赵光涛、谷剑尘、刘之常等一大批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他们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翻译国外著作,编写了《电影年鉴》论文集,出版了《电化教育》、《电影与播音》等学术刊物,著有《有声的教育电影》(陈友松)、《电化教育讲话》(舒新城)等学术著作,他们的很多学术思想至今依旧熠熠发光。

建国以后,北京、沈阳、上海等地陆续开始设立电化教育馆等电教机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金陵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始设立电化教育、影音教育专修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各级电教馆相继成立。从1979年开始成立各级广播电视大学,1987年成立中央教育电视台,1979年7月成立“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1991年在电教司领导下成立了“全国电化教育教材指导委员会”。1999年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进行网络教育试点。从“九五”开始,全国开始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随着电化教育事业和专业的蓬勃发展,学术活动也异常活跃,定期举行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年会、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和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等学术会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萧树滋、南国农、李龙、梅家驹、李运林、李克东、辛显铭、何克抗、张增荣、谢百治、徐福荫、潘克明、詹道佳、祝智庭、黎加厚、杨改学、桑新民等一批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于1985年、1998年和20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教材编写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学术的繁荣,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产生了许多新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思潮[18]。

从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我国的电化教育几经周折,各个时期产生的学术思想是几代电教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结果,特别需要进行挖掘和提炼,使它们能够得到保护和发扬;另一方面,在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更需要从我国电化教育的优秀学术思想中汲取智慧。因此,以史为鉴,进行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势在必行。

从这些背景出发,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主要以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学术组织、著作、教材、学术刊物、学术活动和专业建设为依据,以具体的学术思想为对象,旨在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术思想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为新时期教育技术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开展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作为学科基本理论的史学研究非常重要,而目前教育技术的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并集中在制度史方面,思想史的研究还很缺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特别是深化和拓展教育技术史学研究。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思想史进行梳理,可以厘清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理论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历程,反思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最终促进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四、走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研究

1.研究界定

首先从时间上讲,我国的电化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早在那时金陵大学就建立了“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标志着我国电化教育的正式诞生。1936年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与金陵大学理学院合办“教育部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从此“电化教育”名称正式在官方文件中对内对外公开使用。1986年国家学位办将电化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向定名为“教育技术学”,此后逐步实现了从理论、实践到组织机构等各个层面的由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全面转向。所以研究中国的电化教育思想史应该研究“从1915年的影音教育和视听教育,再到电化教育,一直到今天的教育技术”的整个思想发展历程。

其次从对象上讲,思想史是“思想”的历史,而不是“发展”史或者“制度”史,因此其研究对象应该聚焦在思想上,而不是列举历史事件上。思想本身是无形的,对思想的研究主要从诸如学术著作、学术刊物、专业教材、音像资料等文字或者音像形式的思想载体上把握。

再次从内容上讲,从史学的角度,不仅需要总结陈述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主要电化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思想的渊源流派及演化脉络,进一步还要从当时的哲学思潮、教育思潮等思想背景,社会、教育、电化教育等实践背景挖掘其产生形成的影响因素。

最后从地域上讲,限于史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研究人员的组成等因素,可以先从大陆开始。后期可以根据研究条件的日趋完善,再拓展到香港和台湾地区。

2.研究目标

研究思想史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系统梳理自1915年至今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形成一部较为完整系统而又真实客观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另一方面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道路,为促进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3.研究内容

可以从两个纬度来概括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一个纬度是时间,即包括打基础、立框架、多元发展和重构等四个阶段。另一个纬度是研究性质,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推断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在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也存在相似的文本、论争和语境的研究路径[19]。

描述性研究是一个“读入文本”的过程,主要是对史料进行定量的描述统计,包括著作、期刊、会议、教材。这样的研究可以较为直观的反映某个时期整体的学术活动的活跃程度和学术成果情况。描述性研究还包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学术著作、论文、教材进行的分类和统计,这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有哪些活跃的研究者,有哪些理论研究热点和研究取向。

推断性研究是一个“读懂文本”的过程,主要是根据描述性研究的结果,对某一时期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突出主要的理论争鸣,理清主要的学术流派,探寻思想理论的演变。在推断性研究中,可以运用录音、录像、访谈的方法,借助当事人、相关的知情人的口述来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

解释性研究是一个“读出文本”的过程,主要是挖掘不同时期的实践背景、思想背景和个人背景,阐明思想产生、形成和变化的动力和原因,也称为思想语境研究。实践背景方面包括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情况,大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以及电化教育活动和实践的基础等;思想背景方面包括当时的哲学思潮、教育思想和理论等;个人背景方面包括个人的教育和学术经历、从事的电化教育活动等。表2列出了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在上述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是基础,推断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是重点。

4.研究取向

为较好的开展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应坚持以下几个研究取向。

第一是整体性取向。在进行思想研究时要避免限于单个人物思想的简单罗列,造成研究的貌合神离、散乱无序。应转而通过分析个人思想是否具有代表性,找出不同研究者之间思想的契合和承接,进而理清不同的思想流派,彰显整体的学术格局。

第二是比较性取向。通过比较不同人物或不同论著的观点,可以找到理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把握了思想的争鸣和学术的争论。对话和论争是促进思想的萌发、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动力,从中也可以揭露出涌动的思潮和思想史的变迁。

第三是内因性取向。研究者个人和学术团体在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学术背景下,会产生研究旨趣方面的转向或者重要观点的产生,这就需要深入剖析研究者个人和群体的心态,以及产生这些内隐的心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四是动态性取向。思想同其他事物一样,始终处在不停的动态演化中。破除固定思维的禁锢,从动态的视角考察某一思想的前继和后续,才能准确把握思想的内涵。另外造成思想演变的现实原因也很值得分析。

第五是去精英取向。重要或者精英人物的思想是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去精英取向不是不研究精英人物,而是避免只谈精英人物,还要关注普通大众的思想。在电化教育领域就是要关注普通教师和普通研究者的思想。

5.研究方法

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目标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定量研究方面主要是计量史学的数理统计和内容分析法。计量史学是现代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称历史计量研究或历史数量研究,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运用一套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或可以计算的其他史料用作分析和解释历史的主要依据[20]。在教育技术的思想史研究中,计量与数据统计的方法是进行描述性和推断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包括文献的数量、年代分布等,从而把握研究活动的规模和变化规律;二是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词、主题进行提取和校对,再运用聚类、相关和因子等分析方法探究某一时期的研究热点和学科结构[21][22]。

定性研究方面首先是口述史学的访谈法。口述史是以面对面交流、笔录、录音、录像为手段,对历史亲历者或见证人进行的,采集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历、见闻和看法的历史研究方法[23]。口述史研究具有弥补历史文献不足和印证史料真伪的作用。由于我国的电化教育历史不长,诸如南国农等一大批老先生都亲身经历了几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为开展口述史研究提供了绝佳条件。在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中,口述史研究是进行推断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用于收集史料,通过访谈挖掘历史亲历者的记忆,还原更多电化教育研究细节;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被访谈者的渊博学识和深邃思想,探寻思想演变的脉络和规律,为研究者提供启示。

此外历史研究中传统的文献和归纳法在电化教育思想史研究中仍然是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的反思和思辨也仍然是进行解释性研究的重要途径。

6.研究路径和安排

电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史料的收集―史料的整理―史料的分析与解读―反思和借鉴等四个阶段。

思想史作为史学的一种,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是研究最根本的基础和依据。可以从两种途径来获取:一是通过查阅图书馆、档案馆、数字资源库以及探访相关历史人物的后辈亲属来获取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著作、论文集、期刊、教材等;二是通过访谈重要的历史亲历者及相关见证者,来获取口述史料。

第二步是对收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文献资料方面,对破旧或者难于辨认的史料及时进行复印和鉴别,并整理成现代文字内容。对与其它内容相混杂的史料进行判读和提取。口述史料部分,要整理录音稿,形成文字资料,并交与被访谈者审校。

第三步是对史料的分析解读,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定量方面包括对各种文献资料的归类,对主题内容和关键字的标注,然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总体的研究概况。再进行推断性统计,得到研究热点、学科结构、重要人物等信息。定性方面结合口述史料通过归纳找出不同的流派,通过比较找到争论点和主要观点,并通过前后关照考察思想的演变。

第四步是考察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教育、电化教育实践,哲学、教育思潮以及个人的教育学术背景,探寻理论争鸣、学术流派和思想演变背后的实践、思想和个人动因,寻找规律和启发,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电化教育思想史是一项重要但艰巨的研究。一方面系统地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思想史进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可借鉴资料少;另一方面史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很大,非研究者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大家携手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3][17]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88,97.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

[4][9]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5~8.

[5]郑旭东.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3):14~17.

[6][12]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卢晓中.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

[8]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7~28.

[10]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1]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2~75.

[13]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6.

[14]朱敬,刘永贵.我国早期电教史研究取得新突破――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史研讨会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6.

[15]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关于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的理解与解释[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6]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8]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报告[R].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19]唐绍芳.文本・语境・论争――教育思想史研究路径的探析[C].重庆:西南大学,2010.

[20]侯艳.浅谈计量史学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C].重庆:西南大学,2010.

[21]陈巧云.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热点分析[C].//云时代学习―探索与思考.西南大学出版社,2012.

思想教育研究范文篇12

关键词集体教育思想引路个体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的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经常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科教兴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与社会、与时代和谐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能够及时充分就业的人才,减少智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充分显示科教兴国的发展潜力,应该是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我认为大学教育是面对发展着的社会,发展着的时代培养合格人才,人才应该是能够走向社会主动积极发挥作用、是行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才算人才。学校开展转变教育思想的讨论,借此机会,我对探索艺术人才思想教育的研究谈点体会,谨供教育教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行参考。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人才教育的发展,从全国来讲参差不齐,老校老专业教学条件比较好,基础宽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高;新校新专业包括非专业院校的艺术类教育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从生源来讲艺术类生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上扩招工作不断走向饱和,教学设施投入较少,使艺术人才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而不断增加教学的难度。同时,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同程度不断的地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业的衡量条件却相同,特别是来至边穷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特别是艺术类人才教育费用较高,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绪如学费、学习材料费用,设计类的专业还必须有电脑等学习条件,才能适应学习需求,这些都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开支高得多,为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贷款、勤工助学的事务很多,无型中牵动着教育管理者的很多精力,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增加太多,导致落后地区的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与发达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相比。此外,长期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养成了比较散漫的习气,在落后地区高校学习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再没有紧迫感,再不尽快使他们成才,面对竞争就更难以就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重视利用特长生开展课外活动,轻视课程建设,轻视全体普通学生主要是通过艺术素质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能力,这样将会影响国家发展长期战略。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普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才效率,通过努力弥补不足。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竞争,而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迫切愿望。素质教育模式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学校的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由于素质教育模式的确立与通过艺术教育全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教育的加强特别是艺术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才能有效地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理清思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领艺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实现落后变先进。

二、从落后走向先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客观现实中,好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坏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不良的后果,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由不全面到全面、由落后到先进的认识过程。从落后走向先进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规律,对艺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有别于其它专业大学生,特别是艺术实践能力训练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时刻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坚持实践出真知,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引导工作。在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大一学生全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让每名大学生学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规划调节自己的艺术人生路;对大二的学生要全面进行跟踪了解,充分让他们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充分让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校园内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健康活动,让学生逐步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陶冶情操,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假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归校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班主任特别是教师要全面加以指导;对大三的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凡是有机会都组织他们制作作品参加省级、部级、国际级的比赛活动,在参赛活动中开阔视野,知道自己的不足,增加紧迫感;对大四的学生要全面引导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的规划实施,特别是加强毕业后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让大四的毕业生尽快提前就业,尽而实现先实践先真知。

二是坚持培养好干部,点面结合,先进带后进,后进变先进。选好、培养好、用好各个工作岗位的干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教育思想必须转变,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学校各个工作岗位的领导和教师的问题,大量的工作还要依靠学生来完成,这就需要每年选好、培养好、用好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干部。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干部,分别由党总支、团总支、班主任按工作程序认真进行选配,对大一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考察,工作能力强的首先取用,对大二的学生干部重点让他们发挥工作的作用,对大三的学生干部充分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大四的学生干部重点是让他们带好新任的学生干部,每学年第一学期前一个月全部对学生干部进行大调整,全部达到优化组合,配齐全院学生各年级各班学生干部后,制定和执行学生干部培训计划,规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质量,让各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有自主选择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权利,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他们起好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经常进行总结和讲评,经过教育工作进步不大的、不称职的学生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让在职的学生干部有紧迫感,让想当学生干部的学生及时当上学生干部,党总支要对学生干部特别重视,思想上、政治关心,特别是工作能力指导他们,让他们在综合素质上全面得到提高。

三是坚持培养优秀分子入党,评优、表彰先进,严格把好利益关口,全面树立良好的学风。新生进校,就积极进行引导,对在校生凡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都积极进行培养,经常组织他们上党课,学习党的基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方针政策、历史和基本经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严格教育和要求,充分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通过对入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在各年级各班起好带头作用,对他们中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优秀的及时选送校团校、校党委党校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跟踪教育引导和培养,学习结束获结业证符合条件的按入党程序及时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进一步加强管理,使他们在学生群体中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严格把好利益关口,除新生贷款在贫困中选贫困首先帮助贷款外,其它各年级在校生,在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在贷款、评优、国家政府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的评定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示、择优程序评选评定表彰,让各年极各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比学赶帮超,全面发展,自强不息,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从知识走向实践

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使人的感性的本质得以生成和实现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感性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活动。人们每次的成功实践都是来至于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从知识走向实践,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艺术人才,必须以艺术文化为核心,这就只有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综合知识的学习教育,我们才能把培养科学家和艺术人才不再对立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艺术人才,通过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对综合素质的形成将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把握好大学艺术教育充分让学生从掌握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后逐步过度到社会实践,处理好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在学校教学计划就是法,每个人都应认真执行,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律在课外时间进行,保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人生路的探索,坚持引导学生的实践一定要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才去实践,绝大多数同学巩固了文化艺术教育的知识成果。艺术人才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

一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渗透,促进学生行为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艺术形式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生动活泼的,而且能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级别参展中获奖率较高,让学生在成功面前烙印深刻、终身不忘,增强信心,追求健康,追求先进。

二是坚持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学生的感觉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智力认知素质。在频繁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中,不仅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情绪记忆力,形象记忆力与动作记忆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它本身具有极大的认识功能与创造价值。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形象性感染性,可以促进知识的识记与保持。以不同形式指导学生直接进行创作作品参加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展览,这种通过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与形象记忆,比单纯通过逻辑记忆所获得的知识质量要精确而耐久。

三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自然性、整体性,促进艺术训练的加强与深入。艺术活动是全身心活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以及全身。就脑的活动来说,它是左右脑的交替运动,因此,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体魄增强,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自然素质的形成,绪如,脑的灵活性、视野的灵活性、手的灵活性。促进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的发展。

四是实施艺术文化素质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创造新意识能力的形成。因为,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均有创新特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艺术活动还能在无意识的层次上推动学生的艺术兴趣、审美需要、自我社会实现需要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的广度与深度。

五是坚持科学教育的艺术教育,会促进学生理性素质的形成。在这类重要的素质系统中,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逻辑思维力,还包括高层次的需要与情感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与人生观。并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积淀性与意涵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使低层次的感性素质系统与高层次的理性素质系统产生不可分割的互补性。

四、从个体走向社会

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而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首先是从个体开始的,这种个体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影响着群体的发展,不断转变为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能力,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国民整体素质是每个国民素质的集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每个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从而提高每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教育目标尽力通才化,素质目标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正是未来教育的特征,艺术教育从个体走向社会,它的发展趋势: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然由一技单一型结构向一技多能的复合型结构发展。这就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且越现代化,要求也越高。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人的"自由发展"和"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并"依照美的规律塑造",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也为艺术教育的国民素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知识、学科之间互相影响和依存,成为一个整体。四是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互相辅翼,优势互补,发挥着整体育人的功能。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数控编程的认识范例(3篇)

    - 阅0

    对数控编程的认识范文这次数控中级培训,主要是对pa系统的学习,内容有车床,铣床。暑假之前主要练习数控编程,而这个学期偏向于机床操作。通过电脑编程模拟和下车床操作,以及加工.....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法范例(12篇)

    - 阅0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法范文1篇1一、文化因素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学习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是文化.....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