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1

首先,农业的弱质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地位已经相对有了较大的下降。这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的,相对工业,农业应该被保护,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不过,在中国,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的重视一直轻于工业,对于我国这种农业关乎全国人民生活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大背景是研究农艺学学科时不可忽略的。其次,“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民的生活,对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这种关注也是研究当前农艺学学科的重要背景。第三,国家对于农业科技的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我国对于农艺学学科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在农艺学学科的科技方面也取得乐巨大的成就。最后,相关科技的发展。最明显的是信息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高,而生物技术的发展则给农艺学学科带来了无尽的潜力。

2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研究意义

农艺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将会作用于农业,使农业的地位得以巩固。农业作为根本产业,只有农业得以良好快速的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才能够有所作为,因此,农业的地位必须要得以保障。其次,农艺学学科中的研究带来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我国的农业科研回报率甚至最高达到108%,这对于扭转我国农业科研落后的情况比较相当有利。第三,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经济的基础,我国更有9亿农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三农”依然严峻,“三农”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因索,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改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越来越严重,而食品安全更是一把悬在老百姓头上的利剑,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将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3.1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各方面:

(1)超高产技术的发展。超高产技术是以产量潜力为突破口。

(2)优质高产技术的纵向发展。优质高产技术是以品质,产量协同提高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

(3)精准定量技术的加速发展。精准定量技术是以现代技术应用为特色,作物栽培定量化、精确化、数字化技术也是目前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4)简化高效技的新发展。简化高效技术的资源节省为特点。

3.2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

(1)现代育种的发展迅速。现代育种技术的一大特征是生物技术,它正成为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主要途径。

(2)以关键性状改良为主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新品种不断涌现,优良品种的选育带来了新品种,并带来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前行。

(3)以方法体系创建为核心的育种技术得到发展,通过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集成,在实现品种矮秆化和杂交化二次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现代育种技术迅速发展。

3.3作物种质资源研究

(1)初步建成作物种质的资源平台,尤其美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平台。

(2)能够安全保存作物种质资源,伴随着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检测技术的成熟,安全保存得以实现,并在时间出取得一定的成效。

(3)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初步实现了由表现型向基因型的跨越,此外,目前新基因的发掘已经初步完成规模化。

(4)种质创新更加注重引入外源基因,创新种质得到有效利用,并且创新种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果。

3.4作物生态学的发展

作物生态学主要对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原理进行研究。目前主要从生态的适应性,复合群体的利用,作物的信息生态,作物的生态养分,生态学中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今已取得巨大成果。

3.5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

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的研究,对于气候资源开发的研究,对于农业社会资源开发的研究等。这些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已经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取得了生产力的提高。

4结论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2

20世纪90年代,国外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单一自然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失效且遭到公众的质疑,生态管理理论出现了,并在美国等国家得到了实际应用.生态管理是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去管理生物和自然资源系统,以实现长期的生态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地域生产能力.生态系统管理的最初目标是保护、恢复和保持生态的整合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提供鱼类和野生物的栖居地,为社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木材、饲料和自然资源可再生的机会.国内专家学者对生态管理做了大量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于:(1)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目标、基本框架、管理理念及一般方法进行了探讨[1-2];(2)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完整性与边界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生态系统整体性,生态系统演替与系统动力学特性,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可持续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模型与数据收集与监测,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双重性等生态学基础问题探讨[3-4];(3)流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管理模式研究[5-9];(4)产业转型与复合生态管理机制研究[10-1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70433001),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及评估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施晓清博士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管理研究”(79900021)、“工业生态系统资源生态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70773109),对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11];(5)不同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12-13].国外对生态管理的概念、理论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4-15],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17].很多专家、学者还探讨了国家公园、淡水资源、近海渔业资源、野生资源等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以及生态管理经验、政策和其它相关问题[18-20].ScottParsons[21]总结了最近几年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Tissott[22]对夏威夷半岛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案例研究,提出了生态管理所遇到的挑战及其策略.文献[23]探讨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并从科学、法律和政策方面研究了大海洋生态系统的应用问题.DavidLindenmayer[24]分析了澳大利亚温带林地管理所涉及的生态学,管理学和政策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而保护、管理温带林地的生态系统方法.文献[25]分析了实施有效的陆地生态系统管理所面对的问题,给出了跨界实施陆地生态管理的建议.文献[26]分析了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有贸易等人为扰动的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文献[27]认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支撑系统的资源、经济、人类、文化所集成的生态系统,提出了多学科的管理知识框架,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管理的使系统有效运行的概念模型.

2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能值理论和能值分析(EmergyAnalysis,EA)方法是由著名生态学家、克莱福奖得主、“系统生态学”之父OdumHT为首创立的[28].物质和能流核算论(MaterialandEnergyFlowAccounting,MEFA)通过跟踪社会-经济物质和能流,评估与之有关的生态系统中的相关布局和作用过程的变化,来分析社会-自然互馈关系的重要方面[29].MEFA的理论基础―社会-经济代谢,该观点对可持续科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从系统生态的角度,解释社会的生物物理结构,能够在社会-经济变量与生物物理格局和作用过程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30].MEFA模型可以分析物质和能流、土地利用、HANPP以及其他许多与社会-生态系统内涉及可持续性的作用过程有关的变量之间的关系[30-32].国内学者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生态经济系统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相关成果[33-36].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闻大中[33]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系统提出了能值分析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蓝盛芳曾师从能值理论创始人OdumH.T.,将系统的能值理论带回国内[34],而后运用该理论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严茂超和OdumHT共同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并于2001年对中国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进行分析与评估,给出了分析采用的能值折算和能值转换率指标,为后来的研究者研究中国的生态经济系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5].文献[36]也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不同领域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用该理论与方法对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成果发表.

3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研究.北京科技大学李祥仪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区资源开发中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实证研究”(79770010),建立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分析了系统动力机制,提出了矿区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汤万金研究员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矿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规划理论及其实证研究”(79970109),对矿区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王广成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区生态健康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70173034),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矿区生态承载力理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及综合评价理论及矿区生态系统健康预测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中国矿业大学陆兆华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矿区生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及实证研究”(70273050),对矿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生态风险的识别方法及评价方法、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综述了中国煤矿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法、技术措施.国内学者对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也进行了持续研究.中国矿业大学魏晓平[6]博士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矿产资源最佳耗竭理论的二元性研究”(79870051),探讨了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中国矿业大学王立杰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西部能源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研究”(70173046),提出了我国西部煤炭资源开发优化配置战略.矿区生态产业发展及产业转型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中国矿业大学王震声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矿区产业链延伸的机理与风险控制研究”(70273049),研究了煤炭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机理及风险控制策略.大连理工大学武春友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转型与管理研究”(79970023),对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战略进行了探讨.周德群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业城镇演变规律与风险规避研究”(79970091),探究了矿业城市的发展规律及风险控制机制.中国矿业大学张青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耗竭型企业发展演变机理及其蜕变战略研究”(70172038),对煤炭企业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王志宏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业城市转型成本及转型风险规避研究”(70572071),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实现模式、产业转型效果进行了研究[38].仇方道博士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人地系统与可持续性研究(40635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产业生态时空格局及优化调控研究(40571041)等有关产业生态系统课题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内涵与理论分析框架、适应机制与模式[39].国内学者对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进行大量研究[40-41].通过分析煤矸石山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机理,研究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演替规律,提出了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的途径[42].采用多学科专业知识与技术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构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体系.针对神东矿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构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糊评估模型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43].

4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外来入侵生物潜在的危险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2]另外,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3]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生物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福建农林大学于2004年申报了生物安全专业,并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率先在全国设立生物安全本科专业。从2005年开始,植物保护学院设立生物安全系加强生物安全新专业建设,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届4年制生物安全专业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届毕业生已顺利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来,按照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昆虫学),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生态研究所”和“益虫研究所”为依托平台,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专业办学的实际,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独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规律[4]。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和探索,确定生物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潜在的领导能力,毕业后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并开展终身学习的复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目要求,结合“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实际,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生物安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流培养,并根据培养类型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研究型”人才培养:强化专业基础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科研平台,争取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推免考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续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检测技能、外来入侵生物的检疫处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评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争取获得国家或行业相关技能认证,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专业工作打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经验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教学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通过整合和优化专业课程实验和加大实验教学的学分比例,设立创新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培养阶段和实验性质的不同培养锻炼相应的实践技能。

1.基础培养阶段的基本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培养阶段,以通识教育为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开设网络教学、自学课程、讨论课程、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设《学科文化》课程,组织师生交流、读书报告(人文底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术沙龙(学生定期参与校、院的各类学术报告活动),通过总结、提炼、挖掘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深厚的学科文化引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这部分实践教学多为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上机实习(24学时)、《文献检索》上机实习(14学时)、《大学物理III》实验(15学时)、《植物学》实验(15学时)、《动物学》(12学时)、《微生物学》实验(30学时)、《学科文化》讨论教学(15学时)等。

2.专业培养阶段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进行,主要主要是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将专业基础课提前到二年级进行,将专业课的实验课独立开课,并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执行,在三年级下学期即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通过系统化培训全面掌握专业实践技能。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为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实验》(80学时)、《生化实验》(45学时)、《分子生物学实验》(15学时)、《农业昆虫学实验》(36学时)、《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36学时)、《植物检疫学实验》(45学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45学时)等。同时,为开展科研素质和科研文化的培养,学校、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校级各类创新项目,学生双向选择导师,自主选择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报告。由指导老师组成的评估专家进行评分,合格者计入学分。

3.综合培养阶段的综合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综合实践技能培训,重点是培养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毕业实习。在大四开设《科研实践》(3周2学时)、《综合实践》(3周2学时)、《工作实习》(4周3学时)等综合性实践教学。本阶段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对于“研究型”,进入导师实验室,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持各类创新项目,开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创新项目的基础上,提前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准备。对于“应用型”,进入校实验中心、动检局、检测中心和相关企业,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诊断和鉴定、生物安全检测,服务社会,鼓励取得相关技能认证证书,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提前做好报考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招聘准备;对于“复合型”,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基层单位联系,指导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考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工作,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将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一步探讨,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

综合以上安排,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生物安全专业已建成“生物安全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4间实验室进行改造,建成符合现代教学的多媒体实验室,添置了一批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诸如人工气候箱、超低温冰箱、基因扩增仪、酶标仪、电泳图象分析系统等高精教学设备。依托农业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生态研究所,益虫引进与利用研究所等,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目前已在校内建成了生物安全综合性实践基地并且安排专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残留)检测、转基因生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检疫性有物预防与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与省内外生物安全专业相关单位联合建设了一批校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表3)。在省内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全省各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在省外的实践基地主要与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表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①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考核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分别按照实验报告、考察报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的质量和水平,参考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来分三类综合评定:对于研究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关规律、机理,具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技术集成等为主,重点评价其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水平;对于应用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关的检测、检疫等为主应用性研究,重点评价其以其设备使用和实验技能水平。对于实践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为主,重点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水平。②采取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采用双导师制,促使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岗位工作相结合,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论文工作与岗位衔接,在场地与时间上实行弹性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自觉学习文化知识,主动锻炼实践能力,积极塑造高尚品质,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等已在学生中蔚然成风,综合素质培养效果明显,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显著[4]。在后续的培养中,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继续按照人才分流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对于“研究型”培养对象,创造条件让学生主持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同学在毕业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鼓励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或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对于“应用型”培养对象,指导学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检疫员、检验员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让毕业生能比较顺利地获得能够发挥其技能优势和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对于“复合型”培养对象,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使毕业生具有继续发展的潜能和优势,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今后,我们根据社会经济与生物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考核,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在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方浩,郭建英,张峰.中国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来物种进入与生态环境变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11-14.

[3]陆群峰,肖显静.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68-78.

[4]侯有明,艾洪木,杨广,黄居昌,等.生物安全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增刊):15-19.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4

艺术院校专业建设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与保护相融合的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应通过开展各类非遗的研究与教育等活动,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学校,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工作都应纳入到相关课程中去,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落实学科发展,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展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2]。(一)特色专业的设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专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立足现实,审视目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3]。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本土化”的特征,为艺术院校开发特色专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地区特有的历史和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艺术院校创建文化遗产事业新学科的依据,因此要打破单一的学术模式,挖掘和开展地方文化,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创新建设与非遗相结合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将当地青神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中山大学发挥了学校在戏曲专业上的优势,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戏曲的研究和保护。哈尔滨大学美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重点研究黑龙江流域珍贵的民族文化,内容涉及品类广泛,包括:勃利黑陶、萨满服饰、鄂伦春族刺绣、克东满绣、赫哲族剪纸、民间纸扎、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鱼骨工艺、绥棱农民画等。特色专业的开设,并非为了培养民间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引导学生们向民间文化学习,从社会实践和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二)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资源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各艺术院校要信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和优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方法;将学院的课程、教材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第一,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增设如民间艺术概论、中国民歌欣赏等集中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把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选择、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学校教学内容。如,北京现代艺术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开设皮影、木偶、傩戏、昆曲、剪纸、民间美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濒危方言研究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艺术院校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第二,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下乡写生、考察等课程,组织师生深入各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因为非遗大多都深藏民间,需要展开实地采风或田野考察活动,才能深入挖掘其精髓。利用寒暑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对民间艺术、民间资源、文化保护等,采用纪实摄影、专题、宣传等形式进行整理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第三,根据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民间艺术工作者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可操作性和传承性,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系列丛书[4]。(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建设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方面更应大有作为,最适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培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一方面,可以将高级别的传承人引进学校,保护起来,在高校培养弟子,进行技艺的传承。加大聘用民间艺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他们的技艺和特点,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技艺的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传承作用,由此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采取各种途径,如讲座、研讨等形式,统一对现有的教师的进行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管理、传承与保护中的能力。以北京地区为例,进入21世纪,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类讲座数量在快速增加,讲座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节日文化、京剧艺术、原生态艺术、老北京曲艺知识、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最后,可以推广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实施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经验,依托相关高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学校培养与传承人口传身教相结合,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然承担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和保护功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生动形态。[5]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对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将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活动、手工工艺制作等,以图画、音频、动画等影像方式,将各类技艺、技法留存下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这种数字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使艺术院校学生利用其专业优势直接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去,而且使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通过现代传媒得以延续,并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以成果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非遗教育资源,经过整合应用,构建起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北京市自2005年起开始启动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网上特色教育资源库,到2008年底,已经建设了134个主题资源包,整合了图片近75.4万张,音视频4.4万个,文字670万字,为社会和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教育信息资源,并向市民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的再思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是对艺术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不仅使艺术院校的学生习得技艺,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艺术院校不仅要发挥其艺术教育的作用,更应当将其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平台,在民族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内涵丰富,门类众多,各高校抓住其中的某一分支展开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几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跟风式的存在,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有效整合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要有相关政策,科学布局与规范管理,可以通过分批建设几个特色专业点、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示范性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就业基地,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遴选数位教学名师和数个优秀教学团队等方式,保障各高校非遗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理论研究亟待深入虽然全国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都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但由于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建立一门新兴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是迫在眉睫。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但与西方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学科理论研究还是落后的,他们的学理性探究更为深入,学科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加强理论研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推进和完善。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引入高等教育的会议。通过这类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制、非遗文化资源保护法规建设、非遗传承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深入民间调查、创新理论成果。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要求有一套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理论学说为指导。各高校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民间调查的基础上,汇集整理研究成果,编纂符合学术规范的理论教材,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的《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傅谨的《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都是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些论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论、实践及高校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亟待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利用地区非遗资源,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周活动,河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召集志愿者下地方演出,在非遗的宣传、保护和传承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各高校借鉴学习。同时,为培育全民的文化自觉,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时、深入、全面地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并向世界推广、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增进人类的文化交流。

本文作者:王剑红工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实验室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医学及生命科学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得到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飞速发展使得基础医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医学研究生作为医药类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人才,毕业之后将成为国家医药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知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先进的科研思路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一大主题。实验室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微观上看关系到整个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各个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就目前形式来看,由于在本科教育时缺乏科研的基础训练,研究生在初涉科研领域时的创新能力不尽人意,我国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各重点实验室也越来越重视对高素质、应用型、强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实验室属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每年有十几位基础医学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一直是我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笔者根据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经验,谈一下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些体会,供研究生、导师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重视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得到提高,这也是培养和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新活动所需的能力。创新能力是通过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知识创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医学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重视和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我们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发展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1.营造实验室科研创新氛围

我室致力于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开放、科学、平等、自由的科研创新环境。刻板、严肃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水平的发挥。实验室建设期间,力求物质环境体现现代医学的气息和特色,同时也体现传统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合现代医药和传统中医药的高新技术、工艺和成果,使实验室环境融于基础医学专业特色的环境之中,营造浓郁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环境,丰富研究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在这个灵活、开放的环境中激发创新灵感。此外,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成高水准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基地,获得了一批部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除常规科研仪器外,还购置了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倒置荧光显微镜、蛋白层析仪等大型仪器,各种质粒、菌株和细胞都得到完好保存,这些丰富的资源,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不用受到条件限制而充分发挥出来。

2.创设学术交流平台

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为依托,各个学科、专业和不同研究领域都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思想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不同学科的导师和研究生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切磋,能够发挥多学科的团队效应,使得整个实验室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实验室每周定期召开组会,邀请知名专家和国外学者进行最新学术报告,形式多样,带领研究生接轨学科前沿。研究生在与专家和学者的沟通中能够获得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科研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和技巧。研究生汇报近期科研工作进展和科研体会,导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可根据研究生的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各种学术问题相互切磋和促进,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激情,通过交流,博采众长,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3.重视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居重要地位,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学术信念以及良好的科研方法和作风都是研究生学习的榜样。研究生在实验室的创造都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由创新、自主行为,使研究生的选题更加注重对人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能够解决对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研究生进入实验室阶段,开始参与课题研究、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和撰写研究论文,实验室导师对研究生创新活动和行为给予认同和鼓励,允许其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题并鼓励非传统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意识,并在科研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与研究生分享创新成果,在论文和专利署名的顺序上给予鼓励、建立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当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遇到困难时,能够感同深受,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我们实验室多数研究生能在毕业前发表较高水平的SCI论文,并申请获得专利,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

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建立在自然特质基础上的,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属性,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基础医学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就业率的保证。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药类行业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转换的软实力,对我国医疗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1.重视职业道德与思想意识

我们实验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学术研究,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和理想,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磨练和学习。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时,心智处于成熟半成熟期,由于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的局限和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急功近利,而不能刻苦钻研学术。因此,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最初阶段,召开政治思想教育讲座,加强学生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建设。研究生作为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和鼓励学生奉献他人,服务社会。实验室通过规范管理和严格履行职责角度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导师的引导作用,并以身作则,遵守进行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出现伪造注释、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和一稿多投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出现以上行为者,实验室将进行严肃处理。

2.培养人文精神

本实验室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他们对人类社会性质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管理、文学、哲学和文化传统等。多数研究生的学习往往只注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表现为研究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宽阔,文字功底薄弱,写作水平低,人文社科知识缺乏等。实验室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阅读相关类图书,拓展视野。通过营造实验室浓厚的人文氛围,使研究生思想得到熏陶,鼓励他们在闲暇时间阅读政治、经济、文化类的书籍,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校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参加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与各学科专业和不同层次研究生的沟通和了解,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个性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提高身心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加强实验室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健全的体魄、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是21世纪基础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实验室主要从事与医药学相关的基础研究,研究生在从事科学实验时,由于实验要求需要,时间控制方面难以把握,作息时间紊乱,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科学实验充满了未知,实验失败经常发生,研究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等。为此,实验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和轮滑等比赛,丰富研究生的体育生活,使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培养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队伍的建设,适时举办心理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使他们能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来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实验室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实验室技能操作大赛、我爱做实验系列、大夫山烧烤、包饺子比赛等,寓教于乐,彼此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沟通,不断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结语

医学和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对基础医学研究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实验室通过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几年学习、科研和生活的管理,旨在培养他们创新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效率,让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沟通和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最大限度地锻炼研究生适应未来发展职业的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09):32-35.

[2]段丽.研宄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宄[D].湖南大学,2003.

[3]廖建勇,陈寿灿.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7,(07):100-102.

[4]刘平安,刘粤惠.大学生综合测评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42-43.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6

一、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与污染控制

针对我国目前大气污染控制与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迫切的科技需求,以保证大气污染物的有效削减、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水平为目标,逐步完善大气污染物削减技术的技术评估体系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区域大气污染调控技术,建立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的区域调控机制,实现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的科学管理;研究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与控制,建立城市大气质量评价体系和预警预报系统;研究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评估体系,重点研究烟气脱硫技术、SO2和NOX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脱硫副产物(CaSO4、CaSO3)资源化利用技术、燃煤汞污染、二恶英、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等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技术评估体系;研究汽油清净剂与柴油清净剂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开展机动车排放相关的燃油品质保障和改进措施、加油站排放控制及管理措施研究。

二、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管理与农村环境保护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迫切需求,以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为目标,逐步建立生态监测评估技术体系,完善生态质量评价方法,重点开展严格生态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与友好产业示范研究,开展水利、矿山等主要资源开发生态影响评价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以及土壤环境管理的现状,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水平为目标,重点研究典型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识别、风险评价模式与表征方法;研究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及人体健康有关的土壤环境质量分区、分类、分级评估技术与方法;开展区域土壤环境容量预研究,研究建立国家土壤污染档案。

针对我国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综合管理技术与政策研究,建立农村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分区域研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建立具有区域特性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

三、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

针对我国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控制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为目标,开展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识别我国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点和关键技术,提出污染控制的技术对策和技术路线,完善我国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资源循环过程的污染控制标准、规范;研究废旧产品资源评价、研究废物资源化工程与工艺技术、完善并建立资源化产品的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提升我国废物资源化水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研究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的评估体系。

四、环境监测技术与环境管理政策研究

开展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研究;研究现代采样、制样技术和现代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研究环境优先污染物的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设备和技术;研究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技术标准、技术政策。

开展工业污染源达标技术与污染物削减技术评估方法研究,研究工业污染源管理与污染源监控技术体系;开发工业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污染源动态管理。

开展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研究区域宏观环境政策和行业环境技术政策,使环境要素的政策落实到重点行业中;研究制定分区域的环境政策;开展具体行业环保政策与项目准入、环境政策落实及部门监督等具体环节之间衔接、配套情况的研究,避免相互矛盾与冲突。

研究各类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与评估技术方法,建立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研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上下游一体化,发挥“集中建设、规模生产、资源集约、集中处理”的整体优势,统筹考虑园区内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

五、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

开展全国范围内典型地区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监测、调查,遴选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的优先控制或重点研究区域;建立暴露累计水平计量模型,研究大样本人群的环境暴露健康特征流行病学监控办法,研究分析公害病的污染因素,预防公害病的发生,研究建立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体系。

研究开发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环境暴露与评估模型,研究建立化学品风险评价及监管体系;选择若干区域,开展有毒化学品排放源的调查研究;开展高产量化学品的筛选与评估研究,研究建立相关指标和方法。

六、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环境履约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研究中蒙边境沙尘暴来源解析、沙尘暴的(中日韩)区域环境影响、东北部边境地区和东南部沿海地区酸沉降和空气污染源解析;开展履行京都议定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国际条约的技术支持与政策研究;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法”的预研究;开展预防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经济政策研究;开展相关POPs管理和控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研究生物多样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对各行业的贡献,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建立国家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体系。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

李桂英,男,1964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核农学报》和《BioenergyResearch》编委。1989年获河南农科院农学硕士学位(河南农业大学);1989~1995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从事甘薯遗传育种研究;1995~199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2003年在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从事小麦、高粱诱变遗传育种研究;2003年3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门从事能源作物与生物质工程研究。2001年曾赴巴西考察甜高粱、甘蔗生产以及燃料乙醇生产技术,2007年10月~2008年4月在美国TAMU作访问学者,对生物质能利用途径与能源农业有较深入的理解。

生物质能源已逐渐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的主导。生物质能源不仅与农业有着亲密的关系,还能帮助农民增收。数据显示,如果将每年收割的4万吨秸秆开发,可获得相当于8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如果开发畜禽粪便等有机废气物,可转化为满足全国每年所耗用的天然气;如果利用低质边际性土地,种植甜高粱和薯类,每年可转化为1亿吨燃料乙醇并使农民增收1000亿~1500亿元。

生物质产业的原料生产在农村,加工和市场在城市,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最佳纽带和抓手。基于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能源,更有望使中国农业迈入“能源农业”新时代。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学发展已有多年历史,研究生物质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农业意义非常。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桂英的研究员,从事科研工作已有20多年,对生物质能利用途径与能源农业有较深入的理解,多次主持参加部级及省部级的农业开发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李桂英研究员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便踏上了长达20余年的农业科研之路。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经验,曾主持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1项《辐射诱变遗传操作技术及其开发》;主持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子专题各1个;主持完成粮农组织项目1项“DevelopmentofSweetSorghumforGrain,Sugar,Feed,FiberandValue-addedBy-productsinAridandSaline/AlkalineRegions”;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高产、高糖、抗逆能源甜高粱新品种筛选和高效培育技术”;农业部能源综合建设项目“燃料乙醇专用甜高粱品种筛选与基地建设”;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能源甜高粱产量与含糖量协同提高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为我国农业和生物质能源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物质能源是一个全新行业,涉及领域很多,李桂英不断学习,深入的独立思考,不跟风,踏实工作。他所撰写的文章,客观分析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1篇8

国际管理模式可借鉴

广义的中药提取物是指以世界范围内的传统草药为原料,利用现代植物化学提取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所获得的、具有明确指标成分的单一组分或混合组分。在国际市场,中药提取物商品形态包括三类:

一是纯度达到%以上的,以单一化合物为检测对象的中药提取物,其结构清楚、药效明确、药理学研究资料全面,属国外药典登载品种或药品专利保护品种,在国内一般称其为天然药物或植物化学药物,如芦丁、甘草酸、紫杉醇等均属此类。

二是经过一定分离如柱层析分离、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等分离工艺过程所获得的部分成分较为集中的多组分中药提取物,或有效部位有明确的含量测试指标,被测成分一般为活性成分,含量在%之间,并得到药物学界相对公认的提取物,如银杏黄酮、蓝莓提取物。但由于它们还含有相当的其他成分,对这些未知成分的药理作用并未深入研究,因而,在使用时不断有新的发现。

三是经过水或乙醇提取、未加分离的单一中药浸膏粉或流浸膏,这些浸膏粉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

上述三种类型的中药提取物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用途和法规管理。

在美国,中药提取物主要有如下用途:第一类天然药物单体化合物,作为治疗性药物或添加剂使用;第二类和第三类多组分的植物提取物只作为健康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目前美国正在组织科研机构,对在欧洲已经作为药品管理的一些多组分提取物的品种进行评价,对部分中药品种也已受理。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今后几年,美国将会完善对这些提取物的管理。

日本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系统地完成了汉方药制剂生产的国家。日本约用年时间完成了汉方药制剂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结果大大提高了汉方药制剂的质量,汉方药制剂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汉方药制剂从原来的《一般用汉方药制剂》发展到《医疗用汉方药制剂》,允许在《国民健康保险》中支付有关费用,并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日本政府排除众议,承认汉方药制剂的组方合理性和疗效但仅限于张仲景时代的种中药经典方剂;内服制剂只承认浸膏制剂;日本政府出面组织研究,实行“官、产、学结合”,选择典型的汉方药制剂,从保证稳定的质量要求出发,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研究,总结经验,制定有关规定《汉方》。

德国是进行植物药研究最古老、管理最完善的国家,既有有效的天然单体化合物药物,又有经过分离的多组分天然植物提取物,也有未经过任何分离的草药粉末和草药油脂等多种形式的组分。

目前,中药提取物的使用主要是国际市场,在国内应用还很少。绝大多数中药提取物在国际上的使用主要作为健康食品的原料,只有少数进入了国际医药领域。究其原因,并不是国外对这些中药提取物的药用疗效不认可,而是受法规和使用传统的限制。由于中医理论的复杂和深奥的描述语言使西方医药界无法深入理解,同时很多中药组方过于庞大,也使国外一些大的研究机构望而却步,从而将研究集中在单味中草药的多组分有效部位研究和较小的中药复方的研究上。

标准体系建立是关键

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药提取物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是,生产企业不能没有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商业企业不能没有产品交付的质量标准。因此,在无通用标准的情况下,建立企业标准是必需的。质量研究为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相应的技术标准至少应包括“两个标准三个规程”:药材质量标准和提取物质量标准;药材栽培规程、提取物生产工艺规程和检验操作规程。

中药提取物质量研究和技术标准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的、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技术成熟往往滞后于市场的要求。质量管理的研究表明:在既无技术标准又无质保体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生产出合格产品;有技术标准但无质保体系产品质量也是不稳定的,质保体系是对技术标准的有益补充。因此,对中药提取物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非常必要。

中药提取物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研究。因此,中药提取物生产经营的质量保证模式,以采用标准为宜,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出现不合格情况。同时,由于中药提取物具有药品的质量特性,应充分借鉴具体的药品管理系列规范,如药材栽培管理规范、药品研究开发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管理质量规范、药品经营管理质量规范等。建立一个切实可行、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中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质量意识,提高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规范化和质量水平。

产业发展规划不可或缺

政策、法规环境是中药提取物及其技术应用到现代中药企业中的保证。

中药提取物能否应用到中药管理体系中,并将其扩大到传统中药企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政策的制定或修订是使中药提取物纳入到现代化的中药产业过程的保证,如果没有国家法规的出台和鼓励,这些先进的植物天然产物生产工艺过程和质量控制办法,进入产业化的整体进程将会延迟。因此建议:

相关部门应组织攻关团队,加强基础研究,组织产、学、研结合,制订中药提取物产业发展规划;

推动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进程,使其纳入到中药现代化的主流中去;

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产业发展时,应对中药提取物产业给予优惠政策,以推动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进程;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增强中药提取物产业的竞争力。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9

导师与研究生培养直接相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导师的理论、工程实践和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与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大部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指导老师来自机械、电子、光电、等专业,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精通,但对于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中的众多的其它学科并不熟悉。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需要两个以上的导师来完成研究生的培养,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学科的交叉性。另外,高校生物医学学科中,具有工程背景的导师数量较少,能够给予研究生实际指导的导师就更少,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工程能力培养的硬件条件问题

工程能力培养的条件包括工程实践基地、工程实践项目、工程实践教学条件。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需要大量的工程时间基地,包括医院、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商、医疗器械检测管理部门。还需要提供大量的工程实践项目,以提供项目、资金的支持。一些高校缺少这些资源,不能够提供基本的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硬件条件。

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的5个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解决策略

1重视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

二级学院领导、导师应重视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近年来工程硕士的扩招,目前,我校的工程硕士与科学硕士的比例达2:1,工程硕士培养的重点是工程能力,因此工程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工程能力是一种需要不断培养和开发的能力素养,要培养研究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让他们发挥从事工程实践的主动性,自觉地投身工程实践活动。

2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优秀研究生比例

采取各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报考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首先在本校的本科生中进行宣传,鼓励本校学生报考本校的研究生。这要在大二、大三和大四时多做工作。例如我校实行多年的大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从大二起,就进人导师实验室,与导师一起进行科研。这样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更多,学生老师有更深的感情,能够使一批学习成绩好,科研能力强的本科生报考本校研究生。也可到本校别的相关专业,如机械、电子、化学等本科班级宣传,吸引优质生源。

3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是采取导师责任制。但对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特别是工程硕士而言,应实行由不同单位、不同研究方向组成的双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导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课题、科研经费都会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是否有机会参与好的课题的研究,制约着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研究生工程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基金项目(20102013);重庆市教委基金项目(KJ120807);重庆理工大学研究项目(2009026)作者简介:王洪(1966一),男,四川乐山人,重仄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兄;能力的培养需要应转变导师的观念,强化导师工程实践意识。导师应在工程实践方面给予研究生更多的指导,尽量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例如给研究生提供参与课题的机会,提供企事业工程实践的机会等,帮助硕士研究生提高工程能力。重庆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立于2002年5月,现为重庆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从2006年开始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经过10年多的学科建设,引进了一批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组建了一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结构搭配合理的师资队伍,具备良好软硬件条件。大多数老师具有工程背景,一些老师在公司兼职,与企业联系广泛。这就为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工程教学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建立更多的工程实践基地,获取更多的工程实践项目,支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建立企业和高校之间密切合作的基础上,集研究生教学、实习、课题研究、企业的产品开发、就业于一体,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特别是工程硕士的大规模招生,产学研这一非常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可以利用企业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实践基地,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加强对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也可在这种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培养下,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上满足社会化的要求,同时更加贴近实际。产学研培养基地可以充分吸纳社会科技教育资源,为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服务,有效地节省研究生培养的社会成本。

这方面我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硬件条件看,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拥有各种相关的高端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能够满足研究生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建有“重庆市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中英数字医疗中心”两个省部级工程中心。现有设备551件,总值1509.40万元,实验场地3600m2。建有4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和2个企业联合实验室,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搭建了良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平台;从软件条件看,本学科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180余篇,SC工、E1收录36篇,获得专利1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等100余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

5加强工程实践管理,完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制定具体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施细则,在培养方案和制度设计上明确要求。其次,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为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服务,一切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的研究生管理体系,保障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环节的落实。

结束语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1篇10

关键词:内部服务质量新生代员工管理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17-02

一、引言

河南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首要成员,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物流业在其经济发展和战略定位中理应发挥关键作用。但是,与其他省份尤其是沿海省市物流业的发展相比,河南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应有的物流中心的作用。河南物流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近两年全省维持在2.0倍左右,而全国保持在3.0倍左右;河南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都明显低于全国水平。河南物流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实力,2009年河南3180家物流企业,从业员工100人以下的企业占90%以上,全省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跻身全国5A级物流企业行列;物流专门人才不足,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在新一轮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之际,河南物流业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产业升级,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物流业的发展和升级,离不开靠优秀的服务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则直接来自于物流业服务人员。目前,物流业服务人员的主体,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员工。这些新生代员工,因其独特个性特征(价值观多元化、自我意识强、创新意识强、心理缺乏弹性等)和工作特点(职业理想多元化、更加重视职业规划、创新能力更强、等级观念淡薄、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使得对这些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极大地有别于以往对老员工管理{1}。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对新生代员工进行管理,吸引和留住新生代员工,以提升物流业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是河南产业战略调整中物流产业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河南省物流业为背景,从内部服务质量的角度,探讨对新生代员工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二、内部服务质量与测量变量

1.内部服务质量。内部服务质量的概念由顾客服务质量而来,是指员工对内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的程度。组织内成员都应该视自己为其他成员的顾客,从他们那里接收产品、信息等,也应该视自己为其他内部顾客的供应者。顾客购买产品,而员工所购买的则是工作;顾客交换经济资源,而员工交换的则是人力资源。因此把员工视为内部顾客,则工作即为内部产品或内部服务。而内部服务质量是衡量员工对其工作、同事及公司的感觉。除此之外,也包含公司内员工之间的态度与员工服务其他人的方式,以及员工是否知道他们的顾客是谁,员工是否满意目前他们工作所能获得的技术与人员的支持。

2.测量变量。关于内部服务质量的评测,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Parasuraman等开发的外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常被用作衡量内部服务质量的方法{7}。McDermott&Emerson通过探讨内部顾客的需求,认为内部服务质量的测量需要包含10个因素,即相对价值、充足的资源、反应、可靠性、弹性、解决问题、清楚与充足的沟通、责任、移情与理解、人际关系技巧{3}。Crawford&Getty将服务质量模型分别用于外部顾客与内部顾客,结果发现两者注重的服务质量因素并不相同,外部顾客注重气氛、实时性、可靠性、个人服务绩效、价值以及传递服务的功能,而内部顾客注重资源、明确的责任、沟通的标准、决策自主性与激励{4}。根据Heskett等提出的服务利润链模型,内部服务质量的衡量因素包括工作环境设计、工作设计、员工选择与开发、员工奖酬与认同以及服务顾客的工具{5}。Hallowell等研究内部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调查两家美国保险公司,基于对前人各种文献的综合分析,提出八项内部服务质量因素:沟通、团队合作、有效的培训、管理支持、服务设施、目标一致、政策与程序以及奖励与认可{2}。Brooks等则针对电信业的内部顾客做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SERVQUAL量表的10个方面中有8个可作为内部服务质量因素(可靠性、反应性、胜任性、礼貌性、沟通性、移情性和信赖性);另外借用其他外部服务质量因素而增加额外的三个内部服务质量因素:预应式决策、注意细节和领导,并指出不同的内部顾客对内部服务质量的要求不同{6}。

本文对物流业内部服务质量测量维度的分析,主要以Hallowell等提出的8维度19个问项的量表为基础,并根据中国新生代个性与工作特点,增加“薪酬与福利”这一项测量要素,并对其进行界定,从而发展为9维度21个问项的物流业内部服务质量测评体系(见表1)。

三、调研与数据处理

1.问卷调研。为获取研究所需数据,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以河南省物流企业为主,这些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涵盖运输、仓储、综合服务。在本研究中,数据获取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郑州大学MBA学员和郑州、平顶山、商丘、洛阳4市的12家物流企业。问卷填写人员主要是企业的一线员工和为一线员工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

在选定样本之后,我们开始数据收集过程。首先,经过对文献进行详尽回顾与整理,选择经过很多学者使用且信度和效度均通过检验的问卷,并咨询相关专家,让他们对问卷的测量题项提出意见,然后在字词上做进一步修改。接着,在郑州市随机选取3家企业上门面对面做预调研,这些数据在最后的分析中被剔除,我们根据反馈意见又修改了问卷的相关措辞,使之更加符合中国的语境和国情,确保填写人员充分认识和理解各个题项所要说明的问题。调研从2012年3月1日持续到2012年4月1日,首先向郑州大学的MBA学员发放问卷36份,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对于问卷题项出现的疑问和分歧,调研人员给予详尽的现场解释,这样确保了问卷的质量。最后,收回36份问卷,去掉有缺失项的9份问卷,得到27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75%。在此基础上,向上述四市的24家企业(不含上述那3家被预调研企业)的272名一线员工及管理人员发放问卷。最后回收问卷202份,剔除其中有缺失项的62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51.5%。

2.数据处理。在行为社会科学中,有许多假设构念是无法被直接测量或观察的,这种假设构念只是一种特质或抽象的概念,无法直接被得知,只能间接以量表或观察得到的实际的指标数值来反映该构念特质。因此,本文拟用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配合AMOS7.0来检验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

结构方程模型是应用线性方程系统表示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以及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种通用的、主要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这种方法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它既可研究可观测变量,又可研究不能直接观测的变量(潜变量);它不仅能研究变量间的直接作用,还可研究变量间的间接作用,通过路径图直观地显示变量间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者可构建出潜含变量间的关系,并验证这种结构关系是否合理,因而它适用于本文所探讨的整体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检验。

调研所得数据经过AMOS7.0的处理,得到模型的拟合结果(见图1)。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河南省物流业为研究背景,通过企业内部数据的采集,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究了物流业内部影响新生代员工内部服务质量的构成及机制。

在影响内部服务质量的因素中,目标认同、有效的培训、沟通、团队合作与薪酬福利这五个因素是新生代员工最看重的,其对内部服务质量的影响系数均在0.90以上;而服务设施、管理支持、奖励与认可等等要素对内部服务质量的提升的影响也具有一定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认为,物流企业要想通过提升物流业内部服务质量,对新生代员工实施有效管理,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尊重新生代员工的价值管和价值体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生代员工成长在物质生活由匮乏到丰富、生活环境由封闭到开放、信息获取由单元变为多元的时代,他们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知识体系、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对工作的追求都和以往员工有着很大不同,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需求。人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使企业提高其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次,注重对新生代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新生代员工认为工作是学习在社会环境中的再延续,他们把参与企业培训作为企业对自己的最高奖赏,有效的员工培训更能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和对企业忠诚度。通过培训,新生代员工获得从事专业岗位的技能、获取知识更新的成果,这样的培训成果应用到工作中,就能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新生代员工的培训还与其个人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培训工作做得好,新生代员工就能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奠定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的能力基础。这种从新生代员工自我实现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无疑具有强大的激励效果,新生代员工因此也增强了对物流企业的归属感,就能实现对新生代员工的有效管理。此外,实施以人为本的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以人为本的目的就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因而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意义重大。物流企业管理者要了解新生代员工所处的需求层次,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有的放矢,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作为物流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生代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深层次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和可能提供的机会,尊重新生代员工的意愿,充分地考虑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为其设置科学的目标,通过目标来引导他们期望获得的成就或结果,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本研究受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2400450084)

注释:

{1}张丹.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27-33.

{2}Hallowell,R.,Schlesinger,L.A.&Zornitsdy,J..InternalServiceQuality,CustomerandJobSatisfaction:Linkagesand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J].HumanResourcePlanning,1996,Feb.Vol.19:20-31.

{3}McDermottL.C.&EmersonM..QualityandServiceforInternalCustomer[J].Training&DevelopmentJournal,1991,Jan.,Vol.45:61-64.

{4}Crawford,J.C.&J.M.Getty.TheMarketingofServices:AQualityPerspective[J].JournalofProfessionalServicesMarketing,1991,8(1):5-15.

{5}Heskett,J.L.,Jones,T.O.,Loveman,G.W.,Sasser,W.E.,Schlesinger,L.A..PuttingtheService-ProfitChaintoWork[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4,Mar-April:164-174.

{6}Brooks,R.F.,I.N.Lings&M.A.Botschen.InternalMarketingandCustomerDrivenWavefronts[J].TheServiceIndustriesJournal,1999,19(4):49-67.

{7}Parasuraman,A.,Zeithaml,V.A.,Berry,L.L..SERVQUAL:AMultiple-itemScaleforMeasuringConsumerPerceptionsofServiceQuality.JournalofRetailing,1988,64(1):12-40.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篇11

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商品学》课程学习的标的物不完全符合物流的“物”商品学的学习标的物是商品,主要是指流通领域中的商品。物流管理专业所学习的标的物不仅包括处在流通领域中的商品,还有货物以及还包括处在非流通领域中的“物”,如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各种物品等。

1.2《商品学》课程研究对象不符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要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商品、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固有质量、市场附加质量、形象质量)及其构成要素(技术、经济、社会、环境要求等)的计量、检测、控制与管理活动[1],对商品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商品的共性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物流管理专业该课程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货品(包括商品、货物,以及原材料、零部件、中间品等各种物品)性质及货物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及质量养护技术等管理活动。对货品的研究应该主要针对货品的个性从微观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

1.3《商品学》课程学习内容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之要求商品学的学习内容是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商品包装、商品检验、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质量认证、商品质量管理等。物流管理专业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更多的是要求学习以“物”为中心的货品性质、货品物流环境和条件、货品质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货品质量养护技术,除了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等外,主要学习温湿度控制技术、防治霉虫害技术、防治锈蚀技术、防治老化技术,等等。从商品学课程内容中,围绕商品质量的内容只有商品储运与养护。而商品检验的内容侧重于进出口领域的商检知识,没有涉及物流领域中的货品验收等内容;商品包装也仅侧重于流通领域的销售包装知识,没有涉及物流领域中的运输包装技术和知识;而商品质量认证、商品质量管理并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范畴;等等。

1.4《商品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模糊不能突出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商品学课程作为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商品的一般特性、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知识、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质量的关系、商品质量管理一般方法、商品质量检验方法、商品分类方法等,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一定基础。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围绕“物”,全面学习物流领域中货品(商品、货物、物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的货品特性,并以货品质量为中心,掌握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养护技术,以达到现代物流满足安全、准确、完整、无损的要求。因此,商品学的教学目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已经显得定位模糊,没有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1.5《商品学》课程不能达到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要求《商品学》一直以来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是由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当其纳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物”在物流中作为操作对象和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及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必须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但是从上述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可以看出,它不能达到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地位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改

1.6《商品学》课程教学设计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职业性教育理念商品学作为一门即古老又成熟的学科,一直以来禀赋着传统本科教育制度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即侧重学科的理论系统性、纵深性、联惯性、交叉性、一般性,比较侧重“WHAT”和“WHY”,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对学科的运用和实践只要求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即可,重在要求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因此,在课程体系中,侧重商品的一般理论知识的讲解,比如对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阐述,而缺少具体商品的针对性实证及运用。而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比较侧重“WHATTODO”和“HOWTODO”,集中于改造认识世界的范畴。因此,在这种情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进行基于工学结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其中,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个重要内容。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教材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等等。因此,传统的商品学课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高职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必须构建一种基于工学结合、体现工作岗位的职业性、实践性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实施体系。

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改革与研究现状之问题

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对《商品学》的教学改革和研究都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均囿于原有的学科理论体系,并没有重大突破。

2.1《商品学》及同类课程开设率低,课程改革进程缓慢笔者取全国100所高职示范性院校、9所重点培育院校和广东省13所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非随机样本,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得出以下结果: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有85所,占样本70%,说明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率较高,与物流产业兴起从而对物流人才需求提高密切相关。能够获取课程设置信息的院校75家,设置有《商品学》或同类课程的院校24所,占32%(由于有7所院校的课程设置公开资料仅显示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考虑到该课程被归于专业基础课的可能性,这一比例可能会再高一些),这个比例与其它专业主干课程如仓储与配送、运输管理等高达100%的开设率相比,应该说是比较低的;与其它专业基础课如应用统计、市场营销等高达100%的开设率相比,也是比较低的。在24所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为《商品学》的有10所,占41.7%;开设为《商品知识与养护技术》的有8所,占33.3%;开设为《货物学》的有3所,占12.5%;开设为《货品养护》的有一所(即我校),占4.2%;其它占8.3%(如危险品货物收运、产品材料基础等)。此数据说明,与前些年普遍开设为《商品学》相比,开始有更多的院校对此课程进行改革,走向针对更强的对物流环境中的“物”及其质量养护的学习和研究。但同时也看到,《商品学》开设率占同类课程41.7%的比例,以及只有32%的院校开设同类课程的低比率,说明该课程改革进程较慢。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同行间交流沟通,初步分析该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率较低的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不无关系:一是一直以来全国高校商品学专业和相关专业设置很少,造成专业人才不足;二是该课程的跨学科性决定了现有师资不足,而师资培养渠道非常少;三是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十来年才产生和设立的新型专业,而商品学学科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四是对该类课程的认识有限,所以课程设置和改革之路还需要一定时间;等等。

2.2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研究仅停留于课程内容上的有所侧重或简单再组合在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研究上局限于相关内容有所侧重或简单组合,没有脱离《商品学》旧有的框架体系。如,认为不同专业在商品学教学内容上应结合不同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课时限制来突出重点,做到内容的详略得当。所以得出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的理论教学以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质量和商品标准为主,将典型分类商品(不局限于一种商品)的自然属性、分类、检验、包装和养护理论知识贯穿到实操技能,如包装技法、检验方法、储运流程、养护措施中;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完成商品销售,商品学的理论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商品品牌、质量鉴定、包装装潢及消费者审美需求等专业操作技能的结合。再如,认为重构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课程内容时,建议按照三个板块来安排。第一板块是商品基础理论篇,包括商品成分、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标准等内容;第二板块是商品物流操作篇,包括商品检验、商品养护、商品包装、商品保管、商品运输、商品配送、商品信息管理等内容;第三板块是重要商品类别篇,包含金属产品、非金属产品、机电产品等生产性产品;纺织品、食品、电器产品、日用品、化妆品、药品、书籍产品等生活性产品。在此基础上,提高商品物流操作和重要商品类别的内容,以此突出物流的专业特点。虽然上述两种改革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出物流专业性要求,但换汤不换水,尤其是学科研究对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仍然模糊不清,教学内容宽泛。

2.3教学实施主要围绕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缺少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资源建立等研究在教学实施方面,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研究,如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物展示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等。其中有些方法的运用不太适宜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要求,比如茶叶的感观实验法。物流管理专业在货物物流过程中和物流结束后的验收方面,着重于对运输包装货物的质量验收和检查,在裸品方面又着重于货物的质量维护和养护,对商品质量检验检疫等更多应该是物流第二方或检验方的范围;有些方法的运用研究不到位,如任务驱动法,没有体现基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职业化教育要求,等等。教学实施除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外,还应该包括教学资源的建设和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控制、学习评价体系设计包括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及考核过程的设计等。到目前为止,缺乏围绕以上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2.4课程实践实训的实现途径研究不足大部分院校都认识到了商品学缺乏实训环节,并指出其中原因是经费不足、场地不允许等。但实际上,如何进行商品学校内外实训是值得商榷的。相关研究提出的商品陈列、商品检验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不符合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因此,在课程实训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主要观点

①课程学习对象应从传统的“商品”学习转化为“货品”学习,即学习处于物流环境中的物流操作对象———货物、物品、商品、中间品等;

②课程研究对象应实现根本的转变,从商品学中研究商品在自然寿命周期和经济寿命周期中的质量计量、检测、控制和管理转化为货品养护中研究货品在物流过程和物流环境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和质量维护和养护;

③货物学习内容应有质的突破和转变,从货物学中重点研究货物的分类、货物原料组成、货物检验、货物生产工艺等转化为货品养护中重点研究货物性质、货品质量变化规律、货品物流环境及变化、货品质量变化的物流因素及其它因素、货品养护技术和措施等;

④重新界定货物与质量养护之间的关系,应认识到货物仅仅是物流管理专业货品养护课程学习中的载体,而货品养护技术的掌握才是该课程学习的目的和关键所在;

⑤应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重构,即以货物为载体,以货物质量养护技术为主线,设计和重构货品养护课程的内容体系,搭建起完整、有序的课程架构;

⑥课程地位应进行重新定位,由课程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课程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将由原来的专业基础课转变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和主干核心课程;

⑦应根据工学结合的理念、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立足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从物流管理的职业特点出发,以“课程内容模块化,学习内容情境化,教学过程任务化,任务考核节点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做说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力求形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源来实施教学的方法,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生物质能行业研究范文

重点领域,是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亟需发展的学科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目标任务明确、科技基础较好、近期能够取得突破的技术群。

《纲要》围绕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出发,突出重点、协同集成,对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按照有利于掌握关键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原则,筛选确定9个重点领域、44个优先主题。

新材料领域

优先主题1、光电子材料

重点研究新型光电子功能晶体和高功率条件下的晶体材料,开发高质量、大尺寸、低成本的晶体生产工艺与镀膜技术,拓展晶体功能;研发高效耦合的LD泵浦模块技术,全固态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半导体照明(LED)芯片封装及测试技术。

优先主题2、特种陶瓷材料

重点研究高性能氧化铝、氧化锆粉体、光电子陶瓷和玻璃陶瓷。开发新型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元器件、陶瓷敏感器件,光纤陶瓷配件、陶瓷工具、陶瓷构件,以及陶瓷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等;研究高密度陶瓷封装工艺,第三代S1C纤维、氧化物纤维制备的关键技术。

优先主题3、纳米材料

重点研究纳米功能材料及纳电子器件,开发纳米高聚物材料、纳米薄膜,高性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自修复技术,以及纳米技术在高效催化剂和催化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优先主题4、功能高分子材料

重点开发环境友好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专用树脂;汽车、建材行业功能性塑料关键技术;高阻隔、耐高温、抗静电、保鲜等功能性塑料包装材料研究天然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高值化利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高附加值油墨、涂料、胶粘剂产品;新型农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等。

优先主题5、高性能金属材料

重点研究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开发金属电子材料及其电子封装的关键技术;铝熔体处理、镁合金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稀有金属回收与提纯技术。

优先主题6、表面改性及涂层修复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纳米陶瓷涂层技术、纳米复合镀技术;化学、电化学涂层技术及其应用,非晶态合金的复合电沉积、多元复合镀技术;激光、等离子熔射/熔积表面处理及特种表面涂层制备与再制造技术;开发具有高性能的金属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复合表面工程技术;开展固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等。

电子信息领域

优先主题7、信息元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重点研究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微机电(HEMS)器件及材料制备技术;开发音视频专用芯片、高集成度专用芯片,通用交换芯片、系统应用芯片、射频系统芯片以及贴装元器件等。

优先主题8、现代信息服务关键技术

重点开发面向企业和服务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政务数据的分布式共享服务平台;研究海量数据分布式挖掘、可视化和行业推广应用技术;基于GIS平台的决策支持、应急指挥和行业应用服务技术,基于位置服务(LBS)或移动定位支撑技术及推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应用。

优先主题9、软件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面向优势行业和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及组件、物流信息与集配管理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大型公共数据软件和高附加值的出口软件产品和技术。研究社区、建筑及交通智能化技术,开发实时数据采集、融合、处理、监控和预警技术等。

优先主题10、现代通信与终端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网络通信技术与产品,无线自组织网络的高效分布式安全体系、基于内容的图像识别与过滤技术、密码新技术等网络通信安全新技术,微波通信与光通讯设备,宽带与无线接入应用设备,家庭网络现代通信集成应用,交通运输无线数字通信系统技术等。开发嵌入式软件系统技术,新一代网络信息终端的通讯和接入等关键技术,智能终端和网络产品等。

优先主题11、大屏幕平板显示技术

重点开发平板和投影显示技术,研究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发展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产品和产业链。

先进制造领域

优先主题12、数字化设计技术

重点研究与应用面向行业数字化设计技术动态性能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开发装备、电机、电器、电子等主导产品的数字化样机技术;企业间的协同设计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技术及试点示范;CAD、CAM、CAPP和PDM及其集成技术的深化应用。

优先主题13、智能控制技术

重点研究与应用面向行业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网络集中控制技术:专用驱动技术及单元;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典型装置或生产过程的通用控制系统智能电力电子产品及控制技术;高压、超高压大电流设备在线传感技术。

优先主题14、行业管理应用软件

重点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面向行业或产业群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研究网络化制造平台关键技术,整合形成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制造平台。

优先主题15、先进加工与成型技术

重点研究高速、高精度加工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开发结构复杂的模具复合加工成型技术及其装备金属零部件的塑性成型/复合成型技术;高精度冷、温锻件生产技术;快速超塑性成型;硬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无余量加工与制造技术等。

优先主题16、新型仪器设备

开发冶金、石化、机械、汽车等行业的自动化仪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仪表;研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开发新型实用临床医疗、健康预测、诊断咨询等医疗器械产品;开展虚拟仪器研究。

农业领域

优先主题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与新品种培育

重点开展主要粮食作物、果蔬茶菌、畜禽等新品种选育,研究优良亲本资源与保存技术,优异性状种质资源分子鉴定、遗传改良。研究水稻等重要作物抗虫、抗病、品质改良,果树抗病虫、速生、优质等转基因育种,优良种畜禽快速扩繁,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太空育种、转基因育种及其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的新技术。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优先主题18、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精深加工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以及畜禽产品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及产期调节技术,开发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农业生

产自动控制设施、土壤水肥快速检测技术、节约型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生产技术与设备。

优先主题19、现代林业

重点研究能源、药用、精细化工等非木质利用的植物良种选育、壮苗培育、栽培技术、生态安全等技术,开发植物有效成分的提纯、分离等技术以及工业化生产工艺。

优先主题20、特色园艺产品开发

开展特色花卉、水果、蔬菜、茶叶和食用菌等园艺产品的产期调控、快速繁殖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

优先主题21、农林重大病虫害防治

重点开展农林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外来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生物防治综合技术研究,研制开发生物农药、农药环保制剂以及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

海洋与渔业领域

优先主题22、水产良种保护与养殖关键技术

重点开展福建省主要水产品种的遗传改良与良种选育技术、特色养殖种类优良品种的制种和保种技术研究;重要濒危珍稀海洋物种人工繁育示范研究;培育大黄鱼、九孔鲍、罗非鱼、对虾和坛紫菜等抗逆和抗病明显增强的品系/品种;建立良种保种、制种和繁育基地;加强海洋牧场运行模式优化研究。

优先主题23、水产品精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重点研究水产品保鲜和保活技术、精深加工过程中品质改良、风味营养保持及产品贮藏等关键生产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食品;研究水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水产品加工HACCP体系关键技术等。

优先主题24、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分离技术,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毒素资源、甲壳质资源、海藻聚糖及海藻蛋白;建立深海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开展深海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利用高温酶、低温酶和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极端酶;研究深海微生物新型代谢产物,筛选与应用深海浸矿微生物;加强微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开发高附加值海洋矿产加工、海水化学物质提取技术,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加强海洋港口、海洋旅游和休闲渔业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

人口与健康领域

优先主题25、新药及原料药研发

重点开展重大及新发传染病的诊断试剂、疫苗、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开发;发展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开发: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生物药物研究开发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良现有生物药物;研发药物的新剂型及新辅料,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研发疗效确切的天然药物及其生物活物质,开发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新药;利用海洋微生物进行创新药物研制,研究开发海洋生物毒素及其衍生物药用制剂等。

优先主题26、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具有福建省地方特色的药用植物、药用真菌的栽培技术、药用动物的饲养技术,制定福建省地道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标准;研究福建省地方特色药用动植物种质繁育技术和生物多样,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中药炮制过程中生理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规范福建省地道药材的加工(包括炮制)方法,制定加工标准操作规程。

优先主题27、生殖疾病防控与出生缺陷干预研究

重点开展生育障碍发病主要病因分析,危险因子对人类生殖影响及防控的研究,研究生育障碍疾病猕猴动物模型,生育障碍疾病、生育障碍迟发遗传病分子生物学创新诊断技术,研究重点病种的干预措施,出生缺陷干预评价体系。

优先主题28、器官移植、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

重点开展干细胞诱导分化、细胞一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研究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特别是对移植物慢性失功能的机理;器官移植过程的免疫应答机制及其调控:建立免疫状态临床评价标准,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资源与环境领域

优先主题29、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积极推广电机、车船、空调等节能技术。开展热、电、冷联产和冷能利用技术研究试点;开展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节能灯具以及建筑节能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优先主题30、可再生能源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以燃料酒精、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制氢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低成本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大型沼气工程建造、运行、输送和利用技术;研究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负荷的调节与控制技术;开发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燃料电池、生物能电池、光伏发电应用技术及太阳能光电产品。

优先主题31、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研究福建省金属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及其找矿和勘查技术。开发共伴生矿、难选冶矿、低品位矿和尾矿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开展大范围隐伏矿预测,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优先主题32、节水技术

重点开发农村和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集成技术研究多尺度水质在线监测、遥感遥测水质水量优化调配技术:研究雨水和海水利用技术,水肥耦合与微灌技术、工业用水循环使用技术和中水深度处理及输送技术推广工农业生产与生活节水技术,节水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尾水再利用技术。

优先主题3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在冶金、火电、水泥等耗能行业,重点开发工业窑炉清洁燃烧技术、脱硫、脱氮技术;开发与应用有机废气吸收、吸附、气体膜分离技术,新型催化燃烧、吸附―浓缩―催化燃烧、静电除雾、光催化技术。

优先主题34、环境保护产品研究开发

重点研发烟气处理设备,推广使用洁净燃料设备。开发欧Ⅲ、欧Ⅳ标准的系列化汽车排气催化转化器,研究低成本膜处理技术,开发高效的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设备: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与设备、便携式监测仪器等。

优先主题35、环境动态监测技术

研究陆地、流域、海域等生态与环境本底值监测技术,陆地、流域、海域环境污染监测技术,陆地与水域非污染性环境破坏监测技术,生态与环境安全监测理论与技术,长期野外环境监测网络组建技术,环境监测多源数据库构建与网络共享技术,遥感技术在陆地环境和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海洋环境持续性有毒物质的监测新技术、富营养化和有害赤潮的预警预报及快速检测技术。

公共安全领域

优先主题36、自然灾害防御与减灾技术

研究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防、预警、动态显示、危险性评估、灾情分析、快速反应与救援、指挥决策、灾后评估和恢复重建等关键技术,开发以信息化技术为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快速传输、数据库、模型库、预案库互动的综合技术,信息的虚拟仿真与空间化表达技术,灾情的应急指挥技

术。

优先主题37、食品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

重点研究食品安全和风险评估、安全标准制定、有效监测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展食物链中有害物质富集、叠加规律、污染物溯源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试剂,高通量检测和监控技术。

优先主题38、公共安全和重大事故预警与救援技术

研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应急联动、事故现场信息搜集、多媒体信息远程传递、信息分析技术,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开展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毒、物种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等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防范研究;开发推广矿山安全监测、公共交通、通讯等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和开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净化网络环境;探索生产与科研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生产与科研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优先主题39、电子信息科学

开展光电子及光通信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激光新波长、激光能量理论研究;研究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虚拟计算环境机理,网格计算理论,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知识挖掘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信息安全理论等;开展宽带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重点发展数字广播技术,超高速、超宽带通信网络技术,新型宽频带、高功率微波器件设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开展空间信息科学、虚拟现实与计算机仿真、信息科学的数学基础研究等。

优先主题40、医药与卫生科学

重点研究病原体的变异规律、变异体与疾病种类的关系;病原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和遗传因素等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与细胞基础: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环境对生理过程的干扰;开展中医基本治法、中医“证”的实质、辨证方法的机理,中医药诊疗、中草药新型药物等研究。

优先主题4l、农业科学

重点研究福建省重要粮食、经济作物和动物的基因组及相关组学,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基础以及植物抗逆性、抗污染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农业生物安全与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以及农业生物灾害与生物入侵的灾变规律、入侵生物生长环境限制因素、应用生物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海洋与海岸生物遗传图谱构建和标记辅助选育的研究。

优先主题42、新材料与工程科学

重点研究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改性的组织设计、相变过程、结构控制;新型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材料表面改性和整体改性及其所制备的元器件的新特性、新机制、新效应和新原理;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化学工程与机电工程重要理论与方法。

优先主题43、资源与环境科学

重点研究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生态风险预测,山坡水文过程影响机理试验研究;重要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规律和调控机制,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加强区域、流域尺度上重大水、大气环境问题及其特征的系统性、协同性研究。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物修复、控制理论,陆海相互作用与海岸带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的形成、演化、退化与修复技术及试验;重要港湾与河口动力沉积关键过程与淤积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建设对近岸和港湾动力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海岸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服务功能及调控研究,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现代光学薄膜技术范例(12篇)

    - 阅0

    现代光学薄膜技术范文篇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结束了蔬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历史。21世纪,农业发展成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农业技术的被发,可以为蔬菜提供各.....

    理财业务行业分析范例(3篇)

    - 阅0

    理财业务行业分析范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SWOT分析法一、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个人理财的定义,权威组织CFP(CFP标准委员会)是这样阐述的:通过对于个人财务资源的正确.....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