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校园网;无线网络;无线校园网;协议标准;移动学习;教学资源

引言

美国率先在大学启动了无线校园网络,从1990年发展到今天,无线校园网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便携式、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使广大师生对无线网络越来越依赖,对于各大院校,无线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已成为硬件建设的必备及教学改革的关键支持技术。

有线校园网的不足

校园网的建设是以光纤为主干,覆盖全校的宽带网。一般是以教学楼和办公楼为单位,各信息点分布在各楼的每个房间,在校园内上网必须将终端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到相应的信息点上。这样的有线网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网络接口的位置固定

有线校园网,网络接口即信息点在综合布线时已固定好位置,利用计算机终端设备上网时,设备必须在网线能连接上的位置。然而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广大师生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在图书馆、教室的任何位置,甚至在走廊上、操场上,有线校园网已远远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2.网络接口的数量有限

有线网络端口的数量是有限的,有网线接口的地方可以上网,没有布线的地方就不能上网,上网的数量受信息点多少的限制。而无线校园网易于扩展,根据需要,无线网络可以以多种配置方式满足几个到几千个用户的容量。

建设无线校园网的必要性

1.现代化教学需要

现在各大院校都开展了网络化教学,许多课程的课件都要通过访问页面来获取。广大师生都希望能有更便利的条件访问校园网上提供的各种资源,学生尤其希望在任何地点都能访问课程主页和课件资源,并进行提交作业等操作。

2.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无线网是在网络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波来实现与终端位置无关的网络数据传送系统。无线校园网可以让师生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位置利用计算机上网,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在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手机上网获取信息已成为发展方向。有了无线校园网,学生可以方便地登录校园网获取教学资源,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

无线校园网的建设,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技术层面的革新,还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改变,教育理念的深化,教育资源的重组。

无线校园网的技术支持

无线校园网是在有线校园网的基础上构建的,是对有线校园网的拓展和延伸。构建校园网的目的是为网络教育和移动教育服务,目前无线网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1.采用IEEE802.11系列协议标准

IEEE802.11协议即载波侦听多点接入/避免冲撞(CSMA/CA)。最初的IEEE802.11标准逐渐在更新,现在正在采用的标准有:IEEE802.11b、IEEE802.11a、IEEE802.11g及IEEE802.11n等。IEEE802.11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载波侦听查看介质是否空闲,另一方面通过随机的时间等待,使信号冲突发生的概率减到最小,如介质空闲则优先发送。IEEE802.11b/g能够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平滑连接,并能与现有的有线网络、资源进行良好的兼容和整理合。

无线网络协议标准还有其他协议,如无线质量保证协议:IEEE802.11e;无线接入点漫游协议IEEE802.11f;动态频率调整与信道调整协议IEEE802.11h;无线链路安全保证协议IEEE802.11i;以太网传输供电协议IEEE802.11af;基于逻辑端口的认证协议IEEE802.11x。

2.硬件设备

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的技术发展到现在,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性完全能够满足构建网络的需要。构建无线网络的硬件设备主要有服务器、核心交换机、POE交换机、无线路由器,在选择这些设备时,主要根据网络的规划要求确定各设备的型号及性能,综合考虑的因素主要是选购的设备是否安全、稳定、可靠;管理维护是否方便、易于扩展。

无线校园网应用

校园网是学校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无线校园网是真正意义的校园网,它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对原有的有线校园网进行了最大的延伸,构建无线校园网主要是为网络教育和移动教育服务的。

1.服务网络教育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共享

这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校园网的基本应用。现在高校的许多教学活动都在网上进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程的选择、作业的提交、教学课件的下载;教师通过网络上传课件、课程要求、布置作业;广大教职员工通过网络进行办公、了解学校的各种公告及新闻;教务处通过网络教学信息、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等。有了无线校园网的支持,以上所进行的各种应用都变得灵活方便,随时随地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资源的使用率有了很大提高。

2.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无线校园网提供的一个基本功能是连入Internet,学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上网,不仅能浏览、使用学校网站的信息资源,还可以轻松进入Internet,更大范围地使用网络进行各种活动,如查找网上的其他学习资源、登录BBS、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网络购物等。无线校园网给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校园内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移动学习指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利用笔记本电脑,配置无线网卡,在校园内任意位置可以随时上网,获取网络资源,这是建设无线校园网的初衷;二是随着移动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已成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笔记本不一定随时都在身边,但手机可以随身携带,由于手机上网的时间受流量的限制,且速度较慢,有了无线校园网,师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随时随地上网,只要一有需要就可以连接上网,这样就真正实现了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无线校园网促进教学资源形式的改变

随着各类多功能便携式、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学生对移动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主要是教学资源容量的要求,即教学课件要小而精,易于下载、易于网上阅读。目前,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成为各大院校教师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原来的教学课件一般以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准,课件内容多、容量大,教师上传速度慢、学生下载慢、网上阅读占用时间长。而微课程是以3~5分钟的视频完成一个基本的知识点的讲解,视频时间短、容量小,学生下载方便、网上观看直观。微课程教学资源形式的形成,满足了学生对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需求,提高了教学效率。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教学;大学生;效果;接受度

1网络教学现状

大学课程知识体系复杂,传统的线下教学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全部需要,而互联网上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等将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不拘泥于时空限制,将知识“快递”给大学生。“腾讯会议”“腾讯课堂”“中国大学慕课”“钉钉”等在线直播平台为大学生网络学习提供了支持。然而,网络教学在实践中是否真正适用,其效果如何,大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真正收获知识与经验,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展开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因此,针对网络教学的效果及接受度这一问题,在各大高校的学生中展开调研。

2调查对象与样本描述

(1)数据来源:面向接受过网络教学的大学生,共发放180份问卷,剔除信息不完整等无效问卷,最终回收145份有效问卷。(2)调查内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涉及性别、年级、专业、居住地等);被调查者对网络教学的效果和接受度情况,如在线课程效果评价、教师授课方式评价、课堂氛围评价、知识获得度评价、作业量评价、网络稳定性评价等。(3)调查方法:自编《大学生参与网络教学效果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这一网络平台进行调查并获取数据。(4)统计学方法:填写调查表后,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工作。数据录入结束后,通过Excel进行数据比例统计、标准差和方差的分析。

3网络教学效果反馈

3.1效果反馈

网络教学的效果评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6.2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非常好,28.2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比较好,57.2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一般,8.2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教学的效果较差。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效果评价在一般及以上,占到91.73%,仅有少数学生认为效果较差。大学生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如表2所示,主要包括:(1)课堂整体氛围。与传统的线下教学不一样,网络教学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条件,学生和老师处在不同的空间内,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不能够及时完成“接受+反馈”的环节,学生的参与感下降,课堂整体氛围受到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不能集中精神融入课堂学习。(2)教师的授课方式。尽管该项的标准差和方差数值不大,但某些教师授课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的现象依然存在,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不能集中注意力,漏听重要知识点,降低课堂的整体效果。(3)大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课堂氛围与知识获得度的标准差和方差值较大。课堂氛围的标准差为1.09、方差为1.19,知识获得度一栏的标准差为1.03、方差为1.07,标准差和方差的数值过大,说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不同个体对于网络教学这一新型创新性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有较大区别,适应性越高,网络教学效果越好,适应性与网络教学效果成正比关系。(4)作业量的多少。作业量的标准差为1.26、方差为1.58,说明各个老师对于网络教学期间作业量的把控有显著差异,每个学生对作业量的接受程度也是高低不同,都会对大学生个体产生影响。当作业量大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继而敷衍完成作业,课堂效率降低,使课堂效果下降。

3.2接受度反馈

尽管网络教学的效果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但是接受度较好。“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参加网络教学”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64.83%的大学生愿意参加网络教学,35.17%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网络教学。“大学生比较倾向的网络教学方法”如表4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以教师答疑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选项,占到48.28%,也有47.59%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将网络在线课程保持常态化。可以看出,网络教学目前的接受度情况较好,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可以将网络在线课程保持常态化,充分肯定了网络教学的实际意义与积极影响。进一步从“被调查者最喜欢的网络教学平台”来看(见表5),“中国大学MOOC”支持率占25.52%,“腾讯课堂”的支持率占20.69%,这两个平台的接受度较高。慕课(MOOC)是指将教学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结合起来的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1],因其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碎片化、个性化、快速化学习,受到众多大学的欢迎[2]。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大学慕课”在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凭借操作快捷、界面清晰、直播流畅、功能众多等优势,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平台,增强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提高了大学生的接受度。“腾讯课堂”作为开放式平台,将线上的互联网与线下的传统课堂相融合,并有直播课和录播课,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3]。调研结果显示,在大学生较喜欢的教学平台中,“腾讯课堂”的支持度较高,主要原因:用户体验感较高,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答题,提高了知识获得度,通过题目练习,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且掌握新授知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介互相交流,提升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增强了大学生的接受度。

4对策

4.1教学平台适当强化后台系统

某些教学平台在实时在线用户较多时,容易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所以,在线教学平台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后台软件系统,增加负荷量,修复软件漏洞,保证学生在线学习时自身软件的承受度,以逐步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与获得感。4.2教学平台不断更新教学模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会对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提出更多、更高要求。目前,各类教学平台中尚未有较为完善的在线测试及课堂讨论功能,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可以逐步完善这些功能,如设立课堂讨论区、课堂效果评价区、网络教学在线测试等板块,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以跟进课堂进度,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了解其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随时调整授课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得度。教学平台要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并尽可能地及时更新教学模块。

4.3教师进行更合理的课程设计

线上教学时,教师应合理规划讲授、辅导、解答问题、学生讨论的相关内容,尽量避免“满堂灌”现象。线上教学时,如果仅是教师一人不断输出,而不注重学生的实时反馈,整节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走极端化,如果把课堂中的全部时间或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线上教学组织不力,讲授时间太短,同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把握对课堂的掌握度,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讨论、辅导、答疑相结合的课堂模式,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多元化讲授手段,尝试新的教学风格,设计学生分组讨论模块,采用整班辅导+单独辅导相结合的辅导方式,定期针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反馈的疑问进行在线答疑,多管齐下提高教学效果。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学习群里开展学习交流环节或者利用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网络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困惑。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开展线上答疑讨论活动,让每位学生充分参与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深度学习。

4.4学生加强自我管理

线上教学的形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上课缺少仪式感,自我监督不力,会出现挂机听课或者不能及时登录课堂,在上课时间段做与课堂不相关的事情。对此,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如制定学习计划表,明确主要的学习安排,和线下学习“无缝对接”。学生还可以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课前主动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归纳课程知识点,完成课程的整理与复习,充分提高自身的自觉性。

5结语

网络教学是高等教育方法的一种补充形式,本团队调研评价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与价值,切实反映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接受度情况,让人们重新思考网络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使网络教学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新型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颜益红,曾德昕,胡蓉.基于慕课平台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康复评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5):83-86.

[2]刘彩燕,黄丹妮,胡晓月,等.基于深度访谈的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调查[J].大学教育,2022(3):36-38.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基站AP

0引言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笔记本电脑、掌上型、膝上型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学校师生对无线上网需求越来越高,希望利用移动式、便携式的上网设备实现数据通信、信息资源检索、远程教学、移动办公、移动会议、移动学习等活动,校园无线局域网为之提供了可能。因此,组建校园无线局域网能更有效的促进高校现代化教学。

1高校有线局域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时也正在影响并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乃至师生的学习方式,校园网(有线局域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有线网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网络组建受布线的限制。在校园有线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众多高校的校园网大多是通过光纤、网线连接起来的有线网”,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例如:已装修好的住宅、图书馆、校园中具有历史意义怕受破坏的古迹及年久失修的历史建筑不适合钻孔布线,不便施工的报告厅、操场、展览会馆等。

(2)不方便移动办公。诸如很多学校只在部分区域接入有线网络,而无法顾及所有区域,有线网络的接入点比较固定,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而且接口数量也有限,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等等。因此,移动设备接入网络很不方便,移动办公受到很大限制。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

(3)难以满足日益变化发展的校园格局。现阶段高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立分校区,校本部与分校区之间的网络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连接起来时,架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因此,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

2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无线网络设备特点:

(1)无线网卡:无线局域网中无线网卡是操作系统与无线产品之间的接口,用来创建透明的网络连接,其作用与有线网卡类似。无线网卡按照其接口类型的不同,主要有三种:PCMCIA无线网卡(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支持热插拔)、PCI无线网卡(适用于台式机)和USB无线网卡(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支持热插拔),它们都用于短距离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2)无线基站AP(AccessPoint):无线接入AP是一个无线子网的基站,它在无线局域网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冲、存储和传输数据,是支持一组无线用户入网的设备。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AP作为无线子网中的核心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WLAN和LAN之间的桥接设备,WLAN工作站也可漫游(Roaming)在不同的AP之间,无线访问接入AP通常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有线网络上,并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其作用半径取决于天线的方向和增益(若不加外接天线,AP的覆盖范围理论上在视野所及之处约230m,但若在半开放性空间,或有间隔的区域,则约20~30m左右,由于微波是直线传播,所以微波都是小角度穿透几面墙体,墙体将减弱信号,如果墙体为钢筋混凝土,信号则会更弱。所以在实际情况下,尤其在室外还需要加上外接增益天线,使传输距离到达更远、信号更强)。

(3)无线路由器(WirelessRouter):无线路由器是典型的网络层设备,是两个局域网之间传输数据包的中介系统,负责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任务。近年来,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能力和效率,不少无线路由设备整合了交换机和防火墙的功能。

(4)校园无线局域网可提供常规的Web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拨号服务、服务、图书馆电子借阅等多种服务,还可以根据各高校特点,开通国际著名电子期刊浏览、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MIS等多种服务。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无线局域网软硬件的建设,以此来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3校园无线网络终端配置

3.1无线接入器的配置

网络的物理连接就是一根网线接入AP作为信息的入口,在无线上网的计算机上安装好无线网卡,通过AP和无线网卡之间的无线电信号接受信息,网络物理连接后就是具体参数的设置,也就是无线网络终端配置的关键。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首先要设置一台能配置AP参数的计算机,将一根网线一头接入AP,而将另一头接入用于配置AP参数的计算机,同时还要保证这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需要设置的AP在同一网段,以保证直接通信;

(2)进入Web配置界面后会看到AP的运行状态、无线设置、TCP/IP设置、流量统计、软件升级、保存加载设置和修改密码等选项,因此只需要对TCP/IP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HCP客户端等参数进行设置,这些参数基本和有线网络的设置一样。若考虑到网络安全性,就要在无线设置中选择安全设置,使用WEP加密模式可以阻止无线网络所有非经授权的访问,AP经过这一序列设置后,就可把信号源的网线接入AP。

3.2无线网卡的配置

在安装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上安装好驱动程序后,就会出现和普通网卡一样的网络属性,如果其网络属性和有线网络状况下不一样,就可能是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造成的,就要检查驱动程序是否正确,无线网卡的配置与当前网络的参数和AP的DHCP配置有关,即当AP的DHCP设为Disabled时,无线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都必须作相应设置。如AP设置为192.168.1.1,则无线网卡的IP地址就为192.168.1.x(x为2-254之间一个地址,但不能和网络中已经分配的地址重复),子网掩码就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就为192.168.1.1,DNS设置就为222.172.200.x(学校的DNS服务器)。

4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构建

4.1无线校园网构建方法

一是阀值法。通过调整AP的阀值设置,控制AP接入覆盖范围,从而在相同覆盖面积条件下,通过增加AP数量,提高系统容量;

二是频率复用。学校人群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和大量学生构成,以上人群工作和学习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学生宿舍、运动场以及校内各类休闲活动场地(草坪、广场等)。因此,在同一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利用802.11g协议规定的13个可用信道中相互干扰最小信道进行设计,客户端无线网卡根据各AP信号强度,选择不同信道工作,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4.2室内无线网

室内:指原先没有安装有线网络的教室、会议室、临时移动办公室等。

设备的选择:室内AP(WST-330)、全向天线、吸顶天线。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在室内部署WLAN的第一步是要确定AP的数量和位置,也就是要将多个AP形成的各自的无线信号覆盖区域进行交叉覆盖,各覆盖区域之间无缝连接。所有AP通过双绞线与有线骨干网络相连,形成以有线网络为基础,无线覆盖为延伸的大面积服务区域,所有无线终端通过就近的AP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资源。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覆盖区的间隙会导致在这些区域内无法连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地点调查来确定AP的位置和数量。地点调查可以权衡实际环境(如教室的面积等)和用户需求,考虑到教学环境对网络带宽、网络速度的要求,这包括覆盖频率、信道使用和吞吐量需求等。多个AP通过线缆连接在有线网络上,使无线终端能够访问网络的各个部分。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

通常情况下,一个AP最多可以支持多达80台计算机的接入,数量为20~30台时工作站的工作状态最佳,AP的典型室内覆盖范围是30~100m,根据教室和会议厅的大小,可配置1个或多个无线接入器。针对不同区域无线校园网覆盖方案有所不同:

①教学楼主要为教室,是学生和教师主要活动场所。教室的结构是完整的整体空间,在每个教室根据面积和容纳人数设置一个或多个AP,从而使信号覆盖教室各角落。

②图书馆内多为宽敞、高大空间,适于无线局域网实现网络的覆盖,使用设备少,覆盖率高,可根据室内面积和估计容量布置AP。

③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和宿舍楼通常是在走廊放置若干AP,让无线信号覆盖各房间;也可通过室外无线覆盖法,在楼外架设AP和增益天线,透过窗户让网络覆盖各宿舍,相对而言通过室外构建网络成本较低,且可以兼顾宿舍周边地带无线上网需要。免费论文,高校校园网。室内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室内WLAN拓扑结构

4.3室外无线网

室外:指校园操场及其他室外公共场所等。

设备的选择:高功率无线AP(WST-400)、无线全向天线、无线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在所有水平方位上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都相等。定向天线:在一个方向上发射和接收大部分的信号。室外考虑因素与教室、会议室不同,在校园区室外配置无线接入点要复杂一些,要把各自成一个局域网而又有一定距离的各栋楼房连接起来。在网络的每一端接入AP,并在距离远或信号弱的地方同时外接高增益天线,就可以实现有效距离内两个网段之间的互连。例如:在图书馆楼顶架设一个全向室外天线和一个室外定向天线。全向天线覆盖校园各教学楼和操场;在教学楼上架设定向天线,将信号传递给理学楼A;理学楼A上也要架设定向天线,将信号传递给理学楼B;在理学楼B上架设全向天线可以将无线信号覆盖草坪,同时也可以将信号传递给理学楼C。其他实验楼、体教楼依此类推。具体操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各栋楼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障碍物等)来考虑选择设备(如设备型号、是否要加用全向、定向天线,以及增减设备数量等)。在楼房上架设无线网络设备还需加装避雷器、防潮箱等辅助设备,以防止无线网络设备的损坏。

针对校园湖、体育场以及各类休闲区域一般多为室外空旷地带,可使用室外型AP配合功率放大器和大功率天线,以取得大面积网络覆盖。由于目前802.11g无线局域网自身的局限性,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基本决定了每个AP的覆盖范围。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必须先对每个建筑物进行详细的信号强度测试,同时根据在AP间无线覆盖缝隙最小的条件下,尽量扩大AP间距的设计原则定位每个AP的位置。室外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室外网络拓扑结构

4.4校园无线局域网安全设计

在安全方面,由于无线局域网中数据是以广播的形式传播的,容易被非法用户截获,给无线局域网用户带来损失。因此,就必须使用无线加密功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在无线局域网安全设计上,WLAN技术提供了与有线网络等价的标准——专用(WEP)安全体系结构,并提供了128位的加密密钥。Cisco1100或1240系列无线AP采用了基于IEEE802.11g标准的集中安全体系结构。这种新安全体系结构利用CiscoSecureAccessControlServer2000EAP型RADIUS(远程授权拨号接入用户服务)服务器软件,提供与网络登录集成的集中用户认证,用户提供学校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客户机将通过AP与放置于网络中心的RADIUS服务器交互确认信息,RADIUS服务器对客户机进行认证后,将密钥发送给AP,借助这种基于标准的集中管理体系结构,无线网络安全才能够得到保证,并且可以满足不同等级信息安全的要求。

5结束语

校园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低成本、移动方便、易安装等特点,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在技术上已经日渐成熟,应用日趋广泛,无线网络虽然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但无线网络已经成功服务于某些高校,以它的高速传输能力和灵活性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无线局域网也存在数据可靠性、安全性、网络传输距离有限等问题,大学校园应大力进行校园无线局域网技术研究和实用化工作,有效弥补校园有线网络的不足,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最大限度地扩展延伸校园有线网络。

参考文献

[1]黎连夜.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42-44.

[2]吕兴军.高校无线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12):10-12.

[3]贾青,刘乃安.无线局域网中AP互通性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5(4):16-17.

[4]王友贵,张春梅.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7-19.

[5]王传喜.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06(3):63-64.

[6]王执毅.校园无线局域网的建设[J].理工科研,2007(1):24-36.

[7]荣曼生,郭兆宏.校园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56-69.

[8]汤金松,安宝生.无线网络在教育系统中应用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60-62.

[9]阮洁珊,沈芳阳,韩贵来,林志,周晓冬,黄永泰.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安全机制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3):21-23.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无线校园网;安全;性价比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7-6470-02

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终端设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也得到广泛的使用,教职工和学生对随时随地能接入网络进行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普遍;而伴随着无线网络技术迅速发展,WLAN已经经历了四种标准,发展到了现在802.11n标准[1];高职高专自身的需求与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结合,促进了无线校园网的发展。

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与有线网络的建设不同,无线校园网应该更多的考虑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等;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如何建设性价比最高的无线校园网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1建设的模式

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借鉴现有的无线城市的建设模式,无线基础设施由电信运营商投资,采用移动网络与Wi-Fi融合的方式实现。

自主建设:借助校园网的有线网络,自主建设针对校园范围内的无线网络,本文主要讨论针对自主建设的方案。

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2无线校园网设计与建设

2.1设计与建设原则

校园无线网络设计及建设应从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高性价比、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及绿色环保等方面充分考虑。

1)安全性:在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一定要保障校园的网络信息安全。

2)可靠性:无线校园网涉及网络节点较多,整个网络应该可靠、稳定的运行。

3)易用性:无线网络接入认证方式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要方便用户接入,用户接入网络仅需一次认证,在覆盖区域内实现无缝漫游。

4)高性价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按照信号范围最大化的原则实现校园的无线覆盖。

5)可扩展性:无线校园网络在网络管理、网络结构、网络容量等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6)易维护性:无线校园网络的管理系统要具有优秀的监控、分析和处理能力,一旦某个无线节点出现故障,应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自动查找故障节点,并提供恢复建议,使无线网络系统很快恢复工作。

2.2规划

无线校园网的前期规划必须从用户的业务需求、覆盖范围、网络应用的密度、覆盖建筑的结构等各方面的需求[2]。

现阶段无线校园网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移动教学、随时互动辅导、电子网络课堂教学、科研与实验等;范围应覆盖全校园;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是面积大,建筑相对集中,人员主要集中在教学楼和宿舍,教学楼的教室单间面积较大用户多,宿舍楼的单间多且面积小,教室和宿舍相应的要增加覆盖强度;在业务需求方面,应以教学为主,提供网页浏览、流媒体播放等流量较小的网络应用,限制网络游戏、高清电影等大流量的网络应用。

从技术上讲,无线校园的规划应采用实地实测、现场勘测、与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于校园的大部分范围应该采用实测的办法,主要包括操场、食堂、大

礼堂、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区域,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初步的覆盖方案;对于无法实测的区域,要进行现场勘测;同时也可以使用无线网络规划软件,模拟无线校园网络覆盖效果;结合现场实测、勘测和规划软件结果,可以得到最终的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2.3无线网络部署

为了达到最优的覆盖效果,可以采用室外直接覆盖、室外覆盖室内、室内直接覆盖、室内分散式覆盖等多种方案。

室外覆盖方案适合于操场、花园、广场等开阔的区域;室外覆盖室内方案对室内覆盖的补充,适合学生宿舍、小型教室无线覆盖的补点;室内直接覆盖方案适合于大礼堂、图书馆、报告厅厅、教室等用户密度高,信号衰减小的区域;室内分散式覆盖方案适合于办公室、学生宿舍、家属楼等密度不高,信号衰减大的区域。合理配置各种方案可以在实现无线信号全覆盖的同时,保证无线信号质量。

2.4安全问题

建成的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接入方式,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能够及时发现和防护常见的无线攻击。

在接入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的过程中应使用安全性较好的协议,如WPA/WPA2/WAPI等协议,而非安全性较差的WEP协议;提供WebPortal认证和802.1x认证等多种方式,确保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能够及时检测和防范非法AP,防止用户连接到非法AP上而导致泄密。

在无线校园网内部应该能够全面防护ARP攻击、DOS攻击等常见的网络攻击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2.5业务应用

无线校园网相对于有线网络可以发挥随时随地方便接入的优势,提供更多的业务,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科研等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如提供校园网络直播、在线课堂、即拍即传、提供基于位置或的页面推送(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终端界面直接弹出个性化的界面)等。

2.6管理和运营

校园无线网络范围覆盖广,无线接入点比较分散,管理存在存在一定难度。无线网络的管理应该实现对所有涉及的设备的管理,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POE交换机、无线控制器及无线AP的统一管理,使无线校园网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方便管理和运营。

在运营方面,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免费提供或收费的方式。如果收费的话,应实现基于用户、时长和流量的计费,并实现与学校的一卡通系统对接以方便计费和管理。

3结束语

总之,无线校园网络建设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满足教职工和学生通信、教学、办公和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对促进学校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起到重要作用。无线校园的建设必须结合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符合规范,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无线网络的质量。

参考文献: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室建设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25-01

引言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其教材的理论化程度高,没能突出实践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滞后的教学内容难于适应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实训场地与设备的不足及实训设备的非标准化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师资力量的实践技能薄弱,也影响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准确定位,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应以突出实用技能为目的,以培养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依据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操作,进行教学模式创新,采用以应用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编写与之配套的教材。

二、采用突出应用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过程中,应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为目标,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过程性考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分层教学等先进教学理论方法带进课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吸纳先进教学理念,加强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采用遵循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将实际工程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加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解决硬件实训条件的不足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实践技能型较强的专业,建设技术先进、设备相对齐全、高仿真环境的专业实训室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实训室的建设有利于中职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后,按工程需求和标准开展相应实训课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不断强化基本功练习,从而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同时也会促进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训室建设可以通过自建、租赁与共建的途径完成。

(1)加大资金投入,自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领导重视程度高、资金充足的中职学校,可以按照标准购买设备,自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2)通过租赁方式,加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

对于部分资金有限的中职学校,可以向企业租赁设备,加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

(3)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优于自建、租赁方式,因为在学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加之网络综合布线设备和技术更新迅速,很难始终拥有紧跟市场前沿技术的专业实训室,如果重复建设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在加强共建实训室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拓宽中职学生的实训场所。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保证实训设备的及时更新,与企业保持同步,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的实践性。这样的“双元制”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减少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校企共赢。

四、加强网络综合布线“双师型”师资建设

“双师型”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这样的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要鼓励教师抽出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去生产第一线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在师资建设的道路上,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采取合理手段来提高技能型师资的力量。

(1)通过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通过定期展开校内、校校之间的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不仅要求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也要求专业教师参加技能竞赛,这样一来既是对教师的考核,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促使教师全面掌握该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综合布线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

(2)通过网络综合布线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

每年轮流安排教师至少利用一个月时间到网络企业接受挂职锻炼,了解该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参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锻炼结束由网络企业对锻炼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鉴定。

(3)通过加强学校与网络企业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网络综合布线师资培养力度,造就“双师型”专业技术骨干教师,积累和强化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训指导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政策上鼓励教师直接到企业参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这样以来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校企合编教材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更接近学生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同时可以聘请网络企业的技术专家、高级技师担任中职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以便弥补学校网络综合布线师资力量的不足。

总之,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吸纳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网络综合布线“双师型”师资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当前社会急需的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永,元荣华.对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95-96.

[2]钟达夫.基于工学结合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348-1349.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1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56(2022)06-0005-07

导言

早在1998年,罗伯逊就预言“在线教学”将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改变”甚至“替代”教师和传统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1]。如何让在线教学得以有效运转?这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现有的研究尚未全面系统地探讨在线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不足。通过梳理已有的文献,发现崔裕静(2019)[2]、李秀晗(2019)[3]、程雪姣(2022)[4]等研究的是网络直播及其对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而陈一明(2016)[5]、倪俊杰(2017)[6]、刘佳(2017)[7]等关注的是更为宽泛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远程教学方面的问题。本研究为了解高等教育在线教学的效果、不足及其优化举措,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收集到的35篇理论文献、7个班241人的教学反馈与205份有效调查问卷来进行研究。

一、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设计

基于全过程教学管理视角,文章从教学方式、教学准备、课程互动与课后反馈这四个方面对所教授的本科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以下将阐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以便解释后续教学结果的来源(见图1)。

(一)选择以网络直播为主的教学方式

基于过程视角,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影响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对在线教学工作及其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营造虚拟仿真教学环境、满足教学与互动沟通需要、获取操作与管理便利性、随时调出课件资源、获得课堂教学与互动的即时性、避免多级信息传播损耗[8]、培养学生启发思考与表达能力、促使师生协同建构理论知识、實现课堂督促与课后辅导[9]等,教师通常选择网络直播的在线教学方式。为了避免初次登录“雨课堂”时发生“堵塞”问题,教师也往往使用有助于实时沟通的QQ群“分享屏幕”教学工具(以下简称QQ直播),并辅之以微信群与QQ群等即时性聊天窗口来通知与互动交流。QQ直播是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智能手机、电脑、Pad等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教育、学习与交互的”教学方式,它具有针对性、现场感、时效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属性特征[10]。为了巩固与拓展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基于“慕课”、电子课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学习[11]。对于所提供的“慕课”资源,教师可以从2022年2月5日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的2.4万余门“慕课资源”中挑选[12]。对于发放的电子课件与学习资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提前发放。

(二)注重课前在线教学设计与安排

教学设计是联系师生在线教学关系的“纽带”,它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或主客观环境条件来组织和安排课程。基于网络软硬件设施及虚拟教学平台,教师可将QQ直播视为实体教学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一种“转换”与“映射”,可将先前实体教学中“教学研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搬上网络,以便形成一套类似实体教学的在线教学模式。具体说来,教师会综合教学经验、学生就业需要、论文写作需要以及网络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情况,扮演全媒体融合应用背景下在线教学的引导者、推动者、督促者、协助者而非单一的说教者角色[13],选择以科研教学为“纽带”,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有机融合的做法,并于在线教学及其考核过程中融入时事政治、课前思考、知识讲解、课堂互动、科学研究、论文写作、个人(或团队)展示与点评、论文修改与订正、课中与课后答疑、课后发放课件材料以及进行教学反馈与改进等环节,以便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文献资料收集技巧、自主管理与团队合作技能、逻辑思维与表达技能、论文布局与写作技能、自主学习与自控能力。

(三)注重课中知识问答与互动的教学环节

与传统实体教学一样,采取QQ直播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保持“观众”的“现场感”。通过采取开场提问思考、课中知识问答、鼓励先进带动后进等教学举措,可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体教学又不相同,基于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基础上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的是在线教学方式,因而教学双方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有选择性地、活跃地、便捷地、即时地回答问题、分享观点和参与互动。教师可以在左边放置电子课件,而在右上角与右下角分别放置QQ群与微信群,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屏幕资源来搭建有助于“教学研做”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开始之时设置知识问答或案例分析环节,部分教师通过事先设置知识问答或发人深省的案例导入环节(一般设置4~5个研讨题)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除表达清晰、语调放慢与富有感情色彩之外,教师也经常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插入知识问答、案例研讨、课堂演示与实际操作等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进行到4/5以后,鉴于在线教学有可能造成的视觉与听觉疲劳,教师还会选择通过“发放音频视频与学习资料+课堂研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关注课后答疑与反馈改进的教学环节

通过课后答疑和教学反馈,教师可以了解课堂教学结果。在此基础上,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可通过教学总结与反馈优化环节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3]。无论是实体教学,还是在线教学,学校及授课教师都非常注重通过课后答疑与评价反馈环节来优化教学设计。课程即将结束,教师一般会预留1~2分钟来询问学生疑难困惑之处,以此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状况。课程结束后,教师还会通过统计学生在讨论区的发帖或答问频率来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疑问之处与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会在QQ群、微信群或电子课件首页公布自己的QQ、微信号等联系方式,以便学生通过QQ或微信这些即时沟通工具反馈学习结果与教学建议。通过QQ群或微信群聊天窗口,教学双方既可据此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随时就感兴趣的课程知识进行自主交流,还可据此改进教师所选择的在线教学设计。

二、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效果

基于线下教学经验与线上教学特征,采用“教学研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努力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进行教学,教师基于实体教学经验基础上所做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老师讲课特别认真,非常负责,准备充分”。另有学生指出,“近四周以来,任课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依托现有的课程资源,采用‘资源+工具’的教学方式,建立班级学习群,认真开展在线研讨、互动交流、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感觉就跟在学校上实体课没什么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了网课的教学模式”。基于在线教学容易产生视觉与听觉疲劳,有的研究者建议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14],将课时保持在20分钟以内或设定为常规课时的1/2~1/3,但教师所采取的全程网络直播授课方式受到了学生的认可。所采用的“压力+趣味”式教学设计可促使学生认真听讲与仔细思考问题。应用7位量表所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对所采取的在线教学效果”打3分及以上、4分、5分及以上的分别占12.2%、43.4%、44.4%。

(二)所选用的在线教学方式具有一定优势

“网课”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方式”。虚拟教学情境、即时互动与个性化教学辅导,教师所选择的QQ直播方式及其移动教学情境也具有相对优势。选择在线教学方式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有助于克服实体教学情境下学生对“特定时空的单一化学习依赖”的心理[15]。“上课地点是比较自由的,我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下学习”“下课了也不用换地方,可以好好休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就会有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设备传过来(的声音和图像)也比较清楚”“笔记来不及记可以直接截屏”“给了老师和学生更多互动的机会,比在学校里大家的发言更加积极踊跃”“师生交流更方便,问题反馈更及时”“学生的举动也不会打扰到老师”。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认为“教学不受空间限制”“考验学生的自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查找教学信息与资料”“让平时不敢发言的人发言”“便于传递教案与教材”“教师不会受到学生行为举止的影响”“让更多同学参与教学和研讨”的学生分别占82.4%、75.1%、50.7%、50.7%、48.3%、41.5%、37.6%、32.7%,而问卷中对网络教育“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等方面的打分结果进一步检验了以上研究结果,见表1。

(三)在线教学设计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有关课前准备、课中互动与课后反馈与改进的教学措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安排与互动设计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使用QQ直播“不需要学生下载多余的APP”“无需账号登录”“教师上课非常认真负责,有特色”“总能够提前几分钟在微信群里发消息提醒学生上课”“线上授课全面深刻而又易懂,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提出来由老师帮助解决,也可以在群里讨论”“学习内容和案例结合,也教了一些有益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在领略知识魅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既有老师的语音讲解,也可以看电子课件”“虽然拿不到实体书,但老师发的电子课件也较为详细,对课程学习没有太大影响”,能够“跟随老师的思路”与“跟上老师的节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立即回答。回答不对的地方,还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再担心因为课堂时间不够而无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内容丰富,讲解细致,拓展较好”,“同学们都能够畅所欲言”“能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上课时耐心讲解,课后学生提问教师也认真答疑解惑”“布置的小组任务以及课下作业巩固了课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会积极寻找方法应对,没有消极情绪”“教学资料比较多,上课时视频收音也很好,观看体验挺好的”“课程安排合理得当”等。与此同时,问卷中有关课堂授课“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与“激发自律自学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检验了以上研究结果(见上页表1)。

(四)在线知识问答与互动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无论是在实体教学还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感受到通过知识问答与教学互动对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其勤于思考等方面所产生的正向作用。通过在线教学中的问答与互动沟通,可减轻教师实体教学时的压力,据此营造一种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部分学生反馈道,“课上老师很注意与我们进行互动,能够引导我们查询资料或者根据真实案例思考,把知识结合在案例中去学习”“感觉老师上课挺亲切的”“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老师课上提问,我们通过交流软件探讨,解决了很多问题”“课堂生动有趣,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学生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老师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可以获得解答,得到学习的动力,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學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虽然不能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减,可以在大家的讨论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某些有疑惑的知识点”“学生的举动不会打搅老师上课的思路,也为比较内向的同学提供了方便”。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对“课堂授课互动效果”打3分及以上、4分、5分及以上的学生分别占14.1%、37.6%、48.3%。

三、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环境条件欠佳

实证研究发现,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在线教学的效果不如实体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线教学环境方面。基于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基础上搭建起来的网络教学平台及其畅通程度是顺利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将面对面、口耳相传的实体教学模式“搬上”倚靠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支撑的虚拟网络,部分学生指出其在课程学习中会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有学生指出,他们会受到“流量限制”“网络不畅”“延迟卡顿”“声音不清”“网络掉线”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与边远山区。另有同学指出,如果“网络掉线”问题过于频繁,还会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影响学习心情。还有学生指出,部分“网课”经常“出现有同学不关闭麦克风而影响整个在线教学质量的情况”,或者出现因为“居家学习”而经常受到包括家人在内的“周围环境的干扰”的情况。问卷调查也进一步检验了这一研究结果,有高达78%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容易受到网络故障的影响”,有62.4%的学生认为“手机等听课设备”会影响教学效果,有60.5%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学生不关麦克风”的影响,而有56.6%的学生则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部分学生建议教师改用“腾讯会议”或“腾讯课堂”等软件进行教学。二是在线学习氛围方面。有学生认为,采用在线教学方式,师生容易产生“距离感”,容易“分心”“开小差”与“走神”。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关于“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在各种在线教学效果中的打分占比相对较低,尤其是有关教学文化氛围方面的(见表1)。

(二)教学设计有待优化

在教学设计中,有的学生希望教师提前发放教案、课件与学习资料。基于教学反馈基础上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希望教师提前“发放课件教材”与“课堂研讨问题”的分别占62.9%、33.2%。对于上课过程,有学生建议缩短课前提问时间,讲课逻辑进一步理顺,部分章节的“课程导读”做得比较简单,有待进一步充实教学案例的内容,并且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细致讲解某些知识点。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56.6%的学生希望教师“统筹协调与安排上课进度”。有学生反映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多,而且作业讲解得不够详细;希望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助于自学的“慕课”,并设置线下答疑渠道。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30.2%的学生希望教师“设置线下与课后答疑渠道”。

(三)课堂互动有待加强

虽然大多数学生赞同教师的课堂互动设计,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与课堂互动安排等方面的问题而持不同态度。就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而言,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受到“网速”“听课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网课”在教学体验与现场互动等方面弱于实体教学,认为“面对面的互动沟通与交流,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源于群体相互影响与个体自主思考等方面的因素,还会引起课堂互动的分化。当教师提问与部分学生在QQ群给出答案时,部分学生会因为集体行动压力而“不愿自主思考”与“选择跟风”,从而导致课堂知识问答与案例研讨环节出现“刷屏”现象,导致“看不到教师发的重要消息”。部分学生或者因为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做法而“难以回答”,或者因为自己“知道的那个答案被人说过了”,其他学生复制粘贴“网上答案”而“保持沉默”,从而影响了课堂的互动。

(四)自律自控能力需要提升

由于采取在线教学方式,教师难以像实体教学面对面那样实时监督与管理所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正如有学生指出,每位学生的自制力不同,不能保证全部学生都认真听课。另有学生指出,“直播上课”在带来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会因为缺乏教师的“实时监督”而“走神”,“不如在学校里学习投入”。也有学生认为,由于缺少学校集体上课学习的文化氛围,部分学生习惯了居家自由的作息规律,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了一种松弛的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36.6%的学生对在线教学所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打了5分及以上,有高达18.5%的学生打了3分及以下,而两者的差距也是所有在线教学项目评价结果中最小的(详见表1)。

四、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优化举措

针对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提出相应的优化举措。基于全过程在线教学视角,主要从教学情境、教学安排、互动管理与课后反馈这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举措(见图2)。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网络通信平台是从事在线教学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在现有的在线教学环境条件下,教学双方应该通过择优选取教学路径与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来确保在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教学路径而言,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双方应该综合考虑网络通信平台的物理带宽、吞吐量、帧传输延时、包转发率、包损失率、包传输延时、响应时间、数据延时、延时抖动、传输带宽以及教学双方的实际体验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从“雨课堂”“QQ直播”“腾讯会议”与“腾讯课堂”中择优选取网络教学平台。与此同时,相关技术部门也要会同通信企业完善有助于在线教学的各种网络软硬件设施,向市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畅通无阻的网络教学平台,确保教学双方拥有快速、稳定、可控、安全的在线教学技术设施,教师应重视其作为在线教学工作中的主导者、实施者、督促者、引导者、协助者与催化者角色,采取全媒体融合思路进行教学,通过知识问答与即时互動来促进在线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进一步优化在线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过程中,“设计与组织”是一个比“促进对话”“直接教学”“技术支持”“评价与反馈”更为重要的因素[16]。作为联结“课程内容”与“学习主体”的“纽带”[17],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在课中加强教学资源供给以及在课后做好教学反馈与改进工作。在课前,要夯实专业知识与理论水平,综合考虑教学内容难度、结构、应用媒介及其适切性,选择鲜活与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18];事先下发有助于学生提前预习的课件、教材与研讨题;提前10分钟通过学生常用的微信群提醒学生准备上课,提前2分钟打开“雨课堂”“QQ分享屏幕”或“腾讯会议”软件进行调试与启动在线课堂,调整好“QQ分享屏幕”与微信群、QQ群所占的比例。授课过程中,理顺讲课逻辑,把握课程回答时间,点明本次课程学习的重点,适当增加学生课中的休息时间,定时定量预留有关知识问答、案例阅读与思考作答等方面的时间。课后,优化与讲明课后作业设计与要求,通过合并课程内容与作业、与其他老师建立教学联盟来精简作业任务,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有助于自学的“慕课”资源。

(三)营造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

搭建交互式教学平台与促进对话可为学生创造一个促使其认知“教学性存在”的主观体验,有助于激发其认真听讲与乐于学习的兴趣。虽然“促进对话”的重要性低于“设计与组织”,但其高于“直接教学”“技术支持”与“评价与反馈”等因素[16]。作为在线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来营造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具体说来,一方面,要巧妙地运用各种知识问答、案例研讨等互动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前问题、设计课堂研讨话题、给予答问机会与时间、规定答问人数、鼓励学生自主发言、鼓励先进带动后进、规定不许粘贴答案、给予回答提示或点名答问等措施来防止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刷屏”或“冷场”现象。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03-02

21世纪是互联网和科技的时代,在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融合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这一新概念诞生问世。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非是简单的烧呦嗉樱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模式。“互联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它不是借助网络的平台,采用信息技术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线下搬到线上,也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其领域、方式及手段上的拓展和延伸,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全新转变。

一、打造“互联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一)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本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技巧,而在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通过自身促进者、中介的身份角色,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契合学生的需求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第一,大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做到“以人为本”。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网络属性进行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第二,转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逻辑。将传统教育中通过行政化手段介入的方式转变为互联网创新带来的因需所用,变行政思维为用户思维,从根本上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喜爱度;第三,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新颖”等特点,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个性化”。网络对真实身份的掩盖,使得学生能够袒露真实的内心世界,运用专业测评工具来描述自己的行为模式,不仅能够获取真实可靠的个人数据,更能够通过云端数据分析,筛查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极端事件发生。互联网呈现的信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元,这一新颖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增加心理健康服务信息传递渠道,扩大学生群体的受助面。

(二)更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突出教育针对性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虽也能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设置网络宣传,到通过邮件、QQ等网络手段进行心理咨询,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仅成为心理学概念、理论、效应等信息资源呈现方式的替换,传统教育方式在网络上的延伸。第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依旧采取的是固有的教育模式,被动传输信息,单一形式呈现,未能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变被动为主动。第三,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提升心理品质的能力,多侧重心理健康的筛查、诊断而缺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监管、防控及预警。而“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借助网络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由传统的辐射式“他助”转向辐合式“自助”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创新高校心理健康途径,利用网络丰富、多元化的信息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逐渐培养学会塑造自身健全心理品质的能力。

(三)借助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使心理健康成为日常化教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属于“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设置,使得心理工作局限于校园内,加之传统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多只是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网上测评等,形式单一,学生接受教育较为被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网络媒介,使用信息化技术助飞传统教育,开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是高校心理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1)“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移动软件开发、网络信息库的建立离不开信息技术公司的支持与合作。(2)“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数据库,连接学生家庭、社区终端,打造信息资源互通模式,可将“线上”信息传输至“线下”,根据学生对外信息开放程度,便于家庭、社区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做好全员全方位教育。(3)“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自主性,打造朋辈互动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网状扩散,增加学生受助面,提高学生自主性。

二、探索“互联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一)充分开发移动互联网用户软件,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受众群体

由于近年来手机设备硬件、软件的不断提升,移动客户端的便捷化操作,人性化体验以及时间碎片化运用,使得移动网络用户逐年增加。在“互联网+”的机遇挑战下,充分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软件,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助面。比如开发心理健康APP,借助互联网将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心理体验融为一体,通过登录个人信息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个性化服务。比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14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了国内首款服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手机应用,通过免费在线测评和咨询,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烦恼。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将逐渐成为工作主流。借用网络技术,把心理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上,通过设置学习课程、专业测评、朋辈互动、网络咨询等栏目,学生在登录个人账户之后,经过专业测评可以在“我的”一栏中查看自己在各方面的测评结果及分析;遇到心理困惑可以通过网络咨询进行即时倾诉,以免消极情绪的堆积,或进行在线预约,连接本校心理健康中心或网络咨询师,通过与专业咨询师的互动,使线上线下相结合,避免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初产生对心理咨询的抵触情绪,同时也减少了个人隐私被泄露的疑虑,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寻求帮助。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根据学生板块浏览痕迹、信息搜索查找,定制符合学生个性化的产品内容。

充分开发移动互联网用户软件,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逻辑,使学生通过使用心理健康APP从“有效果”到“喜欢用”再到“都用”,增加学生对移动软件的使用率,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群体。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系统化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到“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而面对互联网的创新与挑战,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只是线下教学和活动实践,更需迎合时代的需要。把握好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线下延伸至线上,使两者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教育体系。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内容多元且丰富,喜欢新鲜事物,对网络依赖程度较大。根据百度CBG联合百度数据研究中心的网络调查,617%的“90后”网络用户偏好网络中内容丰富且实用的信息,比如在“90后”浏览的百度吧中占据高校信息类首位的是“大学吧”“考研吧”等;343%的用户在网络使用中注重良好的产品体验,比如说他们喜爱使用“腾讯”“淘宝”“微信”等软件,能够服务、便捷生活;还有27%的用户在网络上会更加关注具有娱乐趣味的信息,比如勇、游戏及综艺类信息。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群体及他们多元化的思维,势必会被时代淘汰。借助互联网,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独特的网络属性,做到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心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第一,建设心理课堂网络化,提升学生自主选择性。高校心理课程多受师资和时空局限,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借用网络信息化技术,设置网络课堂,分板块分栏目即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丰富资源,采取线上集中学习,线下碎片化教育,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再如高校心理讲座的举办,往往需要学生到场,费时费力,参与成本较高,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活动,使网络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第二,利用心理咨询网络化,帮助学生解决困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主要以心理咨询师为主,部分高校心理工作者还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任课教师等。虽然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在我国已普遍化,但通过与国外比较,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生配备比较低。据调查显示,美国高校从事心理工作的教师与在校生人数比为1:700,而国内高校师生比仅为1:3750。借助互联网创新,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覆盖率,弥补师生比所造成的差距。网络心理咨询具有隐蔽性强、选择性多、方便快捷等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咨询效果。

(三)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预防校园极端事件发生,建立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物质经济日益发展,大学生需求多元化,但面对挫折他们却不能客观看待,往往出现消极情绪或者选择通过极端行为伤害自己,甚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加之我国高等教育由于规模逐年扩大,导致教育质量下滑,缺乏合理有效的应对管理使得校园安全事件频发,这对高校安全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新时代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手段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意义重大。第一,构建教育大数据,做好全方位监管。学生入校后,通过办理校园一卡通采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家庭、健康体检、心理测评等信息;将学生个人信息与教学实践活动信息相对应,比如课堂出勤率、考试测评结果、社会实践情况;同时记录在校园生活中产生的数据,比如网络浏览餐饮、购物等日常消费,心理咨询、就医诊断等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从学生个人数据库中发现相关关系,描述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发展趋势预测。畅通校园信息,做到提前预警。第二,建构新时代背景下的心理测量模型,深层分析数据。相比较传统的心理测量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的心理测量,则能根据开放的学生信息数据,分析出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出对应解决方案。同时在详细的学生个人成长信息基础之上,分析出不同人群心理困惑的产生情境,比如当学生学业成绩、情感变化、情绪源等发生变化时,学生可能由此引发的心理困惑。

参考文献: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1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加速,互联网也随之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有效的实施是保证网络发展的重要方面。为适应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网络不断提高的需求,需要克服传统布线系统在扩展性、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限制。而综合布线系统在协调性、扩展性、稳定性、管理维护方面具有较好的特性,采用综合布线方式进行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在提升系统性能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传统布线系统分析

传统布线系统中各个应用的布线系统相互独立,可以满足各领域的需求。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对先进技术和相应设备的兼容性,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传统布线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不同专业的布线系统之间协调性差

计算机布线系统实施时涉及多个密不可分的专业,这些专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直接与布线系统的协调性相关。为保证布线系统的质量,必须提高专业之间的协调性。

1.2布线成本昂贵

由于各个专业的布线独立完成,不同专业布线系统之间协调性差,导致了重复施工的出现。这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重复投入,也存在重复布线现象,直接造成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1.3后期管理维护工作困难

传统计算机网络布线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位置。而采用传统的布线方法,一旦设计完成,更改设备位置后需要重新设计布线系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管理维护的困难。

2综合布线系统

2.1系统优势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接口模式、结构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各种标准的兼容,提升了传输能力。和传统布线系统相比,计算机综合布线系统综合了各个独立的专业布线系统,避免重复施工增加的成本投入,简化了管理维护过程,具有兼容性好、传输能力强、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

2.2系统布线原则及结构

2.2.1布线原则

为了满足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支持各种标准,支持各种专业所需设备和相应技术。

(2)灵活性原则:具有便捷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各个设备的连接和管理能够在同一个设备中实现,设备的改变无需布线系统的改变。

(3)可扩展原则:当设备增加或删除时,无需重新设计布线系统,具有扩展布线系统所具备的余量。

(4)稳定性原则:布线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利用屏蔽措施、过压保护等方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设计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时还应满足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采用结构化布线和专用布线两者结合的方式,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布线方式,使之可以权衡成本和布线系统能够实现的作用,降低成本,同时使布线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2.2系统结构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包括7个子系统。这7个子系统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工作区子系统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具有终端设备的区域,它包括从终端设备的适配器、装配线、扩展线等到配线子系统中的信息接入模块部分。配线子系统包括各个信息插座模块、配线线缆和相关设备。干线子系统包括设备间的线缆和配线设备等,能够为楼层设备和布线框间提供电缆路由。建筑群子系统主要一个建筑物到另一个建筑物之间提供连接的主干电缆、光缆及相关保护电气设备。设备间子系统提供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所,包括一些公共设备和建筑物配线设备。进线间子系统是连接建筑物外部通信、信息管线和内部的枢纽,不仅包括建筑配线群设备,还提供连入建筑物的入口。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配线架和配线架之间相连的线缆,可位于配线设备房间,用于实现各种设施的标志和记录。

从网络结构上看,一般综合布线系统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3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层对应实现中心机房到汇聚交换机柜的部分,这一过程可利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完成。汇聚层则是对应汇聚交换机与各层交换机之间的部分,连接设施可采用光纤或电缆,该层与干线子系统相对应。接入层则对应用户端信息的接入部分,利用线缆和用户端设备连接,类似于配线子系统。

2.3常用系统检测方法

一般地,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检测需要分两部分进行,分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布线的方向、采用的接口接入方法、线缆类型等是否正确,如果产生质量错误,后期需重新返工,产生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施工中的检测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成本和布线系统的质量。

当施工完成后的检测必须遵循公正的原则,其检测过程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主要对布线系统的电气特性、传输特性和传输链路进行检测。

3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应用实例

本文采用学校综合布线实例来说明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有效性。校区面积在30万m2左右,楼层数都在七层以下,建筑群中包含建筑物数目超过了20。以实现教学功能为例,校园计算机网络应实现教学、信息交互等功能。该教学区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是依据前面介绍的结构进行设计的。它包括7000多个数据点,教学区中单个建筑与交互中心间距离远,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人员的增多,可能存在教学区扩大和布线网络升级的可能性。因此,采用了2条24芯单模光缆实现单个建筑物到交互中心的线路敷设。同时在单个建筑物中采用6芯多模光纤。该光纤在弯曲状态下仍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能够满足室内管道布线对传输信号的需求。此外,在布线中采用六类布线系统,允许用户采用低成本1000Base-TX设备,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可能,简化了后期管理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升级,提高可管理和可维护性。

4结论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相比,在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管理和维护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综合布线方法可以适应用户对低成本、高扩展性以及便捷的管理和维护方式等方面的需求,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黄莺.对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分析研究[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13(93):120.

[2]刘贺.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8(11):89-90.

[3]郑兴华.浅谈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商,2013(05):160.

[4]王巧巧.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低压电器,2008(24):31-34.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

关键词:无线网络ieee802.11无线接入

1什么是无线局域网

1.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简称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传统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它作为有线局域网的补充和延伸,使得通信的移动化和个性化成为了可能。

1.2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标准常用的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有光波和无线电波。光波包括红外线和激光,但由于光波易受天气影响,不具备穿透能力,难以实际应用。无线电波包括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

扩展频谱通信(spreadspectrumcommunication)简称扩频通信。其基本特征是使用比发送的信息数据速率高许多倍的伪随机码把载有信息数据的基带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形成宽带的低功率频谱密度的信号来发射。

扩频通信的基本工作方式有4种:直接序列扩频(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工作方式(简称dsss方式);跳变频率(frequencyhopping)工作方式(简称fh方式);跳变时间(timehopping)工作方式(简称th方式);线性调频(chirpmodulation)工作方式(简称chirp方式)。目前使用最多、最典型的扩频工作方式是直扩式(dsss方式),在无线网络的通信中,就是采用这种工作方式。

1.3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由于实现无线通信的手段不一,以无线局域网技术和以gprs/3g为代表的无线上网技术,制定了包括ieee802.11、蓝牙技术和homerf等多项标准和规范,而以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为代表的多个研究机构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制定了一系列协议标准,推动了无线局域网的规范和实用化,并在众多厂商的支持下成为目前主流协议标准。

1997年,ieee了802.11协议,1999年ieee小组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协议,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802.11a的网络吞吐速率达到了54mb/s和25mb/s,但成本过高,使用频段5.2ghz是卫星通信频段,很难大面积投入商用,目前最普及、应用最广泛的是802.11b无线标准,2001年,ieee通过了802.11g标准,它向下兼容802.11a、802.11b的同时,网络吞吐速率54mbps,而802.11n标准是ieee推出的最新标准,它通过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108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是600mbps,引起了市场很大反响。

2为什么要构建无线校园网

无线接入在校园网中的优势无线校园网与有线校园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巨大的灵活性,有线网络在很多多场合受到布线的制约;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易于损坏;固定的网络各节点无法移动。遇到网络盲点时,须铺设专用通信线路,成本高,难度大、耗时长,线路一旦出现故障排查、维修不便,无线校园网较之有线校园网,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2.1网络综合成本低,随着近几年无线网络设备不断普及,无线网络成本已经接近甚至低于传统有线网络成本,而在网络施工上,无线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铺设无须掘沟埋管,省去了大量线路铺设的费用和时间。它的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同时具有传统有线网无可比拟的可扩容性。

2.2网络覆盖面广,只要安装了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它不受环境条件制约,网络的传输范围得到了拓宽,借助于外接天线(做链接),传输距离则可以达到30~50公里甚至更远,这要视天线本身的增益而定。

2.3组网灵活方便,无线局域网可以按当时的需要容量来安装设备,甚至可以“现用现装”而传统有线网络,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到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2.4强大的移动性,无线局域网的一个重大特性就是可以“随时、随地”地实现无线通信,voip、资源共享、网络教学、视频会议等许许多多基于无线通信的技术将大大方便了师生们工作、学习。

3无线校园的应用范围

基础无线应用。目前,多数高校建设无线网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解决难于进行综合布线的公共区域(如会议中心、图书馆等)上网问题,无线校园网建成后,除了能满足校内用户对网络的移动性需求外,在出现大规模网络服务需求的场合(如网上考试报名等),提供临时性的无线网络服务,新生报名、注册等工作,财务和学籍管理部门都需要在报到处集中利用计算机录入信息,并通过网络将数据递交到服务器。无线信号覆盖到校园的任何角落,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空间。

移动voip应用。作为最抢眼无线网应用,它已经出现在如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内,移动voip将价格低廉的voip技术与灵活的无线技术相结合,同时结合了无线网络的可移动性、隐蔽性和高扩展性的特点及voip的实时性、综合性特点,可以根据所传输的图像质量调节占用的带宽。符合目前的低成本需求以及移动性需求的技术趋势。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低成本voip业务,将使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及网络电话等应用的普及率大幅提高。

链路的冗余备份。目前,大学普遍由多个校区组成,通常采用租用链路的方式将多个校区互连。我们可以利用无线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在各校的建筑物顶上旋转一个无线网桥,架设高增益天线和放大器后,在50km的范围内仍能保证高速数据传输,实现多校区间不同网段的链路,最大程度地降低在城市路网改造过程中,由于光纤被挖断而导致的校区间断网情况的影响。

无线化教学。无线校园网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其中包括已经存储在服务器中的资料(网络教学平台、课件下载中心、综合教务系统等),以及正在上的某一节课,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很多学校学生多机器少,排课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复习提供第一手资料,可以有更多的交互性,学校精品课程、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资料等可以通过vod视频点播、aod音频点播学生可以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其他应用。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各个校园网都建设了自己的用户认证系统。这虽然保证了校园网的安全,却形成了新的问题:校园网信息孤岛。如何打破校园信息孤岛,实现校园无线网之间的互联互通?由各个校园无线网组成一个庞大的无线联盟的设想,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设想一旦实现,大大方便了各校园的教学资源交流和学术交流等各方面合作。

4结束语

在国际上,拥有无线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化校园的一个标志。无线校园网的蓬勃发展正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无线局域网正以它的高速传输和很好的灵活性、扩容性在高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应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海华,孔为民,徐雪梅.无线网络应用实例分析[j].现代情报.2008.(09).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实训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要有效接轨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因此,进行实训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践,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项目化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所谓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每个项目都制订各自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项目,优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通过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性。

一、课程建设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互连技术课程和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及管理的能力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专业中级网络工程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进行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并注重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现状SWOT分析

(一)优势(S)

已具备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校企深度合作,先后与思科、神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成立网络学院,按照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成立“创客”工作室,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使课程与企业应用紧密结合。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以产学融合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全程共建”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课程的产教融合,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构建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教学任务、作业、答疑、测试和考核等。同时,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条件。

(二)劣势(W)

本课程虽然已经开设多年,教学基础条件较为完备,但随着5G时代的来临,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满足社会技能人才再学习的需求,课程需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来辅助教学,需开发建设个性化、多元化、时效性、开放式的在线专业课程平台。教师制作微课、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等立体化资源水平不高。前期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影响课程建设。

(三)机遇(O)

学院对课程建设高度重视,不断促进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有特色,不断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人才需求旺盛。不断评选省级、院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等。

(四)挑战(T)

突破传统创新困难,缺少特色,省内高职院校竞争激烈。院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困难,院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有待突破。

三、项目化课程建设目标

该课程按照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制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在充分把握计算机网络发展新动态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课、操作视频等,有效利用泛雅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终形成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

四、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贯彻执行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重新修订并完善适合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选取采用大量企业案例进行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网络行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教学团队依托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工作页和相关的教学资源,形成动态共享的课程资源库。

(二)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构建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借鉴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任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课程采用真实网络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利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化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深化产教融合,以企业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成果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情境

按照企业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构建生产实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设计相应的子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的生产流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紧密联系具体的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一致,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

(四)实现课程的开放性与实践性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同时,将企业工作一线的工程师请进来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一线的组网案例与经验引入课堂。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实行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实践教学可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师不定期到企业生产实践锻炼、企业培训学习、兄弟院校培训及出国考察、深造等,提高科研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技术及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五、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创新

(一)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的针对性与目的性的产教融合、任务驱动、成果导向、教室与实训室融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兴趣式”教学、“挖掘式”教学、团队协作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和资源开发进行设计与优化,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4]

(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利用原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补充、改进和完善,并围绕产学融合的目标与企业积极合作探索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课、视频、录屏、试题库等,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效果,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多元化,实行线上考核与线下

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课程考核面向职业岗位,情景模拟考核接近实际工作情景,将操作技能与实际工作相互融合,课程成绩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将单一的期末考核转化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同时,实行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考核评价系统,在考核形式、成绩评定等环节注重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培养。[5]

六、课程建设的成效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课程建设,打造出了一批具有良好师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工作责任心较强、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知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产教融合为依托,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跟踪企业的前沿技术,促进了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结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双师”能力。与企业专家共同将课程建设资源转化为立体化、活页式教材,同时,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的教科研能力,加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效果显著

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促进了教师实践水平不断上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同时,本门课程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和及格率稳步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通过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设计任务的实训学习,突出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地从事企业网络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近两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生获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高达90%以上,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四)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感到茫然和无奈,产生了厌烦厌学的情绪,但是通过项目化教学,并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采用丰富多彩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该课程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学习网络技术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七、结束语

课程项目化设计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局域网应用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永松.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8):180-181.

[2]曾蔓.单片机技术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6):56-57.

[3]李志贵,刘睿强.数据网络设备与组网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3):162-163.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校园网;IEEE802.11;AP;子网设计

随着网络应用日益丰富,传统局域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对移动网络的要求,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手段,被更多的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众多师生开始在无线局域网中开展各种应用业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正在悄悄地改变。虽然如今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但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业趋向成熟,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无线局域网正在以它的较高传输能力和很好的灵活性在高校各项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与架构

1.1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1.2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射频技术实现无线通信的局域网络。该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WLAN主要是作为传统布线LAN的延展和替代,它能支持较高数据速率(1~300Mbit/s)、采用微蜂窝、微微蜂窝结构的,自主管理的计算机局部网络。还可以采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作为传输媒质,采用扩展频谱技术,移动的终端可通过无线接人点来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无线局域网有以下常用标准:

1)IEEE802.11b

802.11b(通常又称WirelessFidelity,WI-FI),是现在最普及的无线标准之一。设备工作在2.4GHz的范围内,带宽可以达到11Mbps。

2)IEEE802.11a

802.11a标准是一个获得正式批准的无线以太网标准。它工作在5GHz频段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5GHz分为多个重叠的频率,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以减少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带宽可以达到54Mbps。

3)IEEE802.11g

802.11g是一种混合标准,能向下兼容传统的802.11b标准。IEEE802.11g的54Mbps高数据吞吐量比802.11b快出5倍,将改善已有的应用性能,使高带宽数据应用成为可能。802.11品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与802.11b产品结合使用。

4)IEEE802.11n

IEEE802.11n将WLAN的传输速率从802.11a和802.11g的54Mbps增加至108Mbps以上,最高速率可达320Mbps。与以往的802.11标准不同,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包含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这样11n保障了以往的802.11a、b、g标准兼容。另外,天线技术及传输技术使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可以达到几公里(并且能够保障100Mbps的传输速度)。

2校园无线网络应用与优势

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人的优势,可以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大大地增加了校园网络信息点,方便在校师生获取信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2.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安装维护方便无线局域网的安装简单,无需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这样避免对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影响,减少网络布线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成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一旦发生事故,不必寻找损坏路线,只要检查信号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信号是否正常即可。

2)易于扩展

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对等模式、中心模式、中继组网模式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3)经济节约

由于有线网络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预设大量利用律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5)传输速率高

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提供高速数据带宽,其中IEEE802.11g能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54Mbit/s。可以满足用户上网的实际需要。

2.2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应用

1)电子网络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教学,拓展了知识空间。

2)移动教学。上课不用再聚集于教室,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地域空间。

3)随时互动辅导。师生不必在课堂上直接对话,拓展了教学空间。

4)科研与教学。校园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从网上获取学术信息,获取无限的网络资源。

5)无线多媒体业务。无线活动教室;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无线视频监控;校园语音电话及网上视频点播。

3校园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3.1网络需求分析

本文所讨论的无线校园网的规划是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本学院地处江阴市南郊,占地500亩。校园内共有大小建筑27幢,师生员工9000余人,地理环境简单,考虑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建设一个满足教学和工作需要的安全可靠的无线校园网络;

2)无线与有线的统一:高校网络一般已经建设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建设必须在原有的有线网络上进行,并实现网络互联、认证计费、安全防御等方面与有线网络进行良好的兼容和互补。这就要求校园有线网络的架构不需要任何改变,只需用原有的网管、认证、计费系统就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管理和统一认证。

3)所有教学楼及实训实验大楼:各层走廊和教室均要求信号覆盖;所有学生宿舍楼:鉴于各宿舍都有有线接通,尽量覆盖各宿舍(不做要求);篮球场及足球场:信号要求完全覆盖;室内体育馆:信号要求完全覆盖;各建筑周围的草坪和场所:信号要求完全覆盖;行政楼:要求信号完全覆盖;学生食堂:要求信号完全覆盖;教师宿舍楼:要求信号完全覆盖;要求能提供1000并发用户能力;

4)各信号输出点信号强度10-15dbm;将按照2.4G工作频段2.412~2.462GHz(FCC)分为channel1、channel6、channel11三个完全不干扰频段设计;要求室内容许最大覆盖距离为35—100米,室外容许最大距离100—400米。

5)校园无线网络在支持数据转发的同时支持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网络应该具有其它智能业务扩展的能力,满足学院的多功能发展需求;

6)现在建设高校无线网络,除了要考虑对现有IPv4网络终端的无线接入,还要支持高性能的IPv6的用户接入,以适应网络发展趋势,并保护网络投资。

3.2无线校园网的设计

3.2.1校园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对于局部无线网络,主要采用的是以AP或者无线交换机等为中心结点的星型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多用户的需求。而如果建设全局无线校园网,可将网络划分为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进行设计,在整体上一般采用以树型和星型混合的拓扑结构。

3.2.2校园无线网络物理结构设计

本校已经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信息点覆盖教学、办公、图书和实验等大楼主要部分的校园网,在目前的校园网环境下,借助于轻型AP模式架构,可以在现有校园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逻辑独立的无线网络。

通常模式下所有无线数据及控制流量均交由无线控制器来处理,所以我们采用现有校园网的交换机/路由器组成集中控制管理的“覆盖式”(Overlay)无线网络设计,如图1所示。

修改现有校园网交换机的VLAN参数设置、路由设置,使得AP尽量不与一般有线网络设备混合在同一个VLAN中,避免有线设备的异常流量阻断AP和无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将连接在同一交换机端口下的所有AP放置在一个受保护的VLAN中,设计时统一分配给这些AP静态IP地址,以便于管理;采用核心交换机搭配无线控制模块的方式,进一步减小AP和无线控制器的AP-Manager之间端到端环回延迟,保证AP能够顺利连接在现有的校园网接入交换机上。

3.2.3无线校园网的构建方法

校园无线网络构建的两种方法。第一,阀值法。通过调整AP的阀值设置,控制AP接入覆盖范围,从而在相同覆盖面积条件下,通过增加AP数量,提高系统容量。第二种,频率复用。学校人群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和大量学生构成,以上人群工作和学习生活分布在以下区域: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学生宿舍、运动场以及各类休闲场地(草坪广场等)。

因此,在同一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利用802.11g规定的13个可用信道中相互干扰最小信道1、6、11三个信道进行设计,客户端无线网卡根据各AP信号强度,选择不同信道工作,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3.2.4室内网络组建

室内的范围主要包括所有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在这些场合中主要需要解决两大问题,即AP的覆盖范围和AP的容量问题。由于AP是通过微波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室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信号覆盖的问题。由于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被各种墙面分割,这对信号的衰减影响很大,因此在室内构建无线局域网时必须对建筑物的信号强度进行详细测试。在合理地分析各个AP的容量与覆盖面后,还需考虑信号衰减因素,适当地增加AP个数来减少数据盲区。室内组建简图见图2。

两个AP的放置要保证AP覆盖区域无间隙并且AP重叠区域最小。相邻AP工作在不同频道,以1、6、11三个频道实现全方位的覆盖。根据经验值,当相邻AP设定相同频点时,要求间隔25米以上;当相邻AP设定相邻频点时,要求AP间隔16米以上;当AP设定相隔频点时,要求间隔12米以上。

对于房间多、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分散的楼宇,如教学楼等,用户主要为学生、教师,因此应用肯定会比较频繁,由于楼长、墙体结构厚、房间多等特点,所以在该环境下覆盖AP安装在楼道内,通过内置天线覆盖楼道两侧房间,微波通过房间的门窗传输到室内,实现了比较细腻的覆盖环境,AP通过有线接入到楼层交换机。

3.2.5室外无线网络组建

室外设备的AP使用数量基本也遵循室内的条件,但室外AP的放置和设计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室外环境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放置的设备必须是在密封盒内的,天线布置应该增加避雷器防止雷击,不提供本地供电的场所选用远程供电设备。我们通过室外无线接入点外接增益天线的方式覆盖室外区域,体现覆盖范围最大化的覆盖原则来保证无线用户需求。

从整体上对学院室外部分进行规划,通过室外建设WLAN射频基站对室外和室内用户进行无线覆盖。室外射频基站由室外型AP、外接天线(全向、扇区)以及配套避雷设备组成。根据复杂的室外建筑结构,外接天线的选择更加尤为重要。选择天线型号时应根据现场环境考虑增益、水平波束宽度、垂直波束宽度、极化方式、视觉效果(尺寸、外形、重量)等因素。

学校体育场、足球场、教学楼宇间公共区域等,一般是学校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室外公共区域。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选用室外型无线路由器,在空旷地方,信号传输距可以达到300M~600M左右,视空间大小可以使用多个,或者使用室外无线AP,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简单设计如图3所示。

4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设计

当一个无线局域网组建成功后,用户最关心的是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网络安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用户接入认证控制:原有线校园网络已经部署了用户认证系统,建成后的无线网络必须完全融合进该认证系统中。

2)基于用户的访问策略: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上网行为,包括HTTP、FTP、语音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应加以配置不同的行为控制权限,保障不同用户的网络互访的安全性。

3)受保护的无线数据传输:无线网络安全事件往往会发生在数据传输阶段。因此,建成的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满足合法的无线用户与无线接入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无线接入点与上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线下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范文篇12

关键词:无线接入技术;WiMAX校园

1、WIMAX简介

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是以IEEE802.16系列标准为基础的一种面向城域网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

WiMAX网络体系如图2-1所示,包括:核心网、用户基站(SS)、基站(BS)、接力站(RS)、用户终端设备(TE)和网管。

(1)核心网络:WiMAX连接的核心网络通常为传统交换网或因特网。WiMAX提供核心网络与基站间的连接接口。

(2)基站:基站提供用户基站与核心网络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扇形/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可提供灵活的子信道部署与配置功能,并根据用户群体状况不断升级扩展网络。

(3)用户基站:属于基站的一种,提供基站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的中继连接,通常采用固定天线,并被安装在屋顶上。基站与用户基站间采用动态适应性信号调制模式。

(4)接力站:在点到多点体系结构中,接力站通常用于提高基站的覆盖能力,也就是说充当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用户基站(或用户终端设备)间信息的中继站。接力站面向用户侧的下行频率可以与其面向激战的上行频率相同,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频率。

(5)用户终端设备:WiMAX系统定义用户终端设备与用户基站间的连接接口,提供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入。但用户终端设备本身并不属于WiMAX系统。

(6)网管系统:用于监视和控制网内所有的基站和用户基站,提供查询、状态监控、软件下载、系统参数配置等功能。

2、构建无线校园网

2.1无线接入在校园网中的优势

无线校园网与有线校园网相比,无线校园网具有强大的灵活性组网,综合布线更改相对难度大;有线网络常常受到场地布线的制约;有线线路易损;网络各节点固定移动工程量大,成本高,难度大、费时,一旦线路出现故障排查、维修不方便,无线校园网较之有线校园网,具有以下优势:

2.1.1便利地组网布点方式

无线校园网可以按当时所需,现用现装。传统有线网络,网络设备的安装位置受节点位置的限制,而无线校园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2.1.2移动性强

无线校园网络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可以“ANY-TIME、ANY-PLACE”随时随地实现无线通信,资源共享、网络教学、视频会议和流媒体等许许多多基于无线通信的技术将大大方便了师生们工作、学习。

2.1.3覆盖面积宽

只需安装了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域的无线网络,它不受环境条件制约,网络的传输范围得到了拓宽,借助于外接天线(做链接),传输距离则可以达到50公里,覆盖整个校园没有一点问题,包括跨校区也成为可能。

2.1.4网络成本低

随着近几年无线网络设备不断普及,无线网络成本已经接近甚至低于传统有线网络成本,而在网络施工上,无线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铺设无须掘沟埋管,省去了大量线路铺设的费用和时间。它的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同时具有传统有线网无可比拟的可扩容性。

3、WIMAX校园应用范围

3.1基础无线应用

当前,大多数建设无线校园网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难于进行综合布线的公共区域(如会展中心、数字化图书馆等)网络接入问题。无线校园网构建完成,除能满足校内外用户对网络的移动性需求外,在出现大规模的网络需求服务的情况下,提供相对临时性的无线网络服务,新生报名、注册等工作,财务和学籍管理部门都需要在报到处集中利用计算机录入信息,并通过网络将数据递交到数据库服务器。无线信号覆盖到校园的任何角落,使整个校园变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空间,最终提供给校园决策层。如图3-1所示。

3.2移动应用

作为最抢眼无线网应用,它已经出现在国内大城市地知名院校内,移动VOIP将价格低廉的VOIP技术与灵活的无线技术相结合,同时结合了无线网络的可移动性、隐蔽性和高扩展性的特点及VOIP的实时性、综合性特点,可以根据所传输的图像质量调节占用的带宽。符合目前的低成本需求以及移动性需求的技术趋势。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低成本VOIP业务,将使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及网络电话等应用的普及率大幅提高。

3.3链路的冗余备份

目前,大学校园普遍由一个或几个校区组成,通常采用租用链路的方式将多个校区互连。我们可以利用无线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在各校的建筑物顶上旋转一个无线网桥,在50KM的范围内仍能保证高速数据传输,实现多校区间不同网段的链路,最大程度地降低在城市路网改造过程中,由于光纤被斩断而导致的校区间断网情况的影响。

3.4无线化教学

无线校园网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其中包括已经存储在服务器中的资料(网络教学平台、课件下载中心、综合教务系统等),以及正在上的某一节课,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很多学校学生多机器少,排课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复习提供第一手资料,可以有更多的交互性,学校精品课程、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资料等可以通过VOD视频点播、AOD音频点播学生可以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4、总结

拥有无线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化校园的一个标志。无线校园网的蓬勃发展正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无线校园网正以它的高速传输和很好的灵活性、扩容性在校园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应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拓展工作思路范例(3篇)

    - 阅0

    拓展工作思路范文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桥梁拓宽;拼接方式;方法;分析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步伐的推动下,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渐加.....

    拓展培训心得范例(3篇)

    - 阅0

    拓展培训心得范文篇110月10日-11日,公司在广州芙蓉基地为后毕业大学生组织了为期两天的拓展培训,培训的项目有:寻找魔兽、七巧板、鳄鱼潭、孤岛求生、翻越“电网”、信任背摔.....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