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要求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1

群众路线既是我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我党的生命线,离开了这条路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要变质,国家就要变颜色。当前,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县级党校作为宣传党的理论基层阵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县级党校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必须深思和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党校姓党”,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重要工作,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特别是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既要承担自身责任,又要发挥优势作用,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特色,是党校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党校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这是党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上不可替代,在培养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上不可替代,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上不可替代。为此,县级党校不仅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引进课堂,还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说服群众,启发群众。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必须大力开展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宣讲党和人民在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思想理论上具有一体性,在利益归属上具有唯一性,在治国理政上具有统一性,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一贯性。从而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统一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上来。

二、发挥县级党校自身优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县级党校和市以上党校相比它处于最基层,最容易“接地气”,造就了它本身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把发挥自身优势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结合起来。

(一)发挥单位队伍优势,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学校与学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行动指南,其涵义就是世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在县级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到学员中去,虚心向学员学习和请教,把学员分散的、不系统的各种认知和人生体验等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和提炼,转化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内容,在正常的教学组织活动中再去讲授和宣传。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具体情况与要求而选取课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技术及时介绍给他们,以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内容来吸引他们,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专的目的。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中央和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能够正确指导人民群众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二是教师与学员相结合。党校教师作为理论的传播者、讲授者,本身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可以教育和引导学员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把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真正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定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为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学员与学员相结合。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多为副科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新录用工作人员、村干部等,他们都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行政管理的中坚和骨干,能否发挥带头作用,当好表率,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级党校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基层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都不同,来党校学习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各自的单位,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进各单位的相互了解。学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彼此交流,掌握正确的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

(二)发挥理论宣传优势,夯实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群众观点准确论述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把群众观点作为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真理之一,被誉为活的灵魂。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突出理论学习教育这一根本优势,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让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心中,并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三)发挥干部培训优势,做到群众路线“三进”。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县级党校要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活动。一是进教材。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有关内容编写成县级党校学员专门的培训教材,让教师和学员更好的系统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基本理论,吸收和挖掘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并围绕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去实践调研,形成群众路线调研成果。二是进课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学单元,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便于学员融会贯通。同时,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紧密联系本县发展的实际,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和教学,总结升华基层群众的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群众路线理论。三是进头脑。既要让学员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化于心,又要选取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作为示范标杆,提高教学和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学员思想上受到震撼,灵魂上得到洗礼。通过学习培训,课堂理解,结合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好。

三、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在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念,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县级党校必须把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这一点,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会取得最大成效。

(一)开辟新天地,使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县级党校在搞好校内教学的同时,教学阵地的工作触角要延伸到乡镇、县直单位、重点学校、企业、社区等,通过定期流动宣讲、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阵地功能,使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流动宣讲方便快捷,容易取得实效。利用教学间歇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到定点的乡镇、县直机关、重点学校等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占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阵地。外出流动宣讲还可以更充分地锻炼党校教师,便于让他们面对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交流经验,有利于课堂上有的放矢。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是新时期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不同县市党校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交流合作无障碍,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如何引导学员把学习、思考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县级党校必须积极探索开展“五式教学法”。一是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二是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员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员学习。三是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可以最佳地发挥教师在理论和信息储备上的优势与学员在实际经验和开阔视野上的优势,彼此启发,优势互补。四是开放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让学员走出校门学习的教学方式,便于学员思维的自主发挥。五是情景模拟式教学。主要通过事件和事物发展与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学员激发自身潜在能力,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帮助学员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所教知识和技能。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1篇2

新方法、新迹象、新特色是二十一世纪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任务驱动法"研究教学的出发点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实现方式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再将整合了的信息运用到技术中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笔者认为指导过程中把着眼点多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收获,多给予学生表扬,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在取得成就感的同时,提出问题,平等地、探讨式地与教师一起解决问题。由于各学校条件有限,不可能完全按照实际场地进行训练,绝大多数还是在配电板上进行。

下面笔者以任务驱动法在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为大家展现此方法的独特新颖之效果:

一.了解对象:了解所教的学生在要教的知识体系内,已知了多少,分布状态及其需求。

二.设计任务:贯穿知识点设计恰当的任务,任务的设计除了掌握知识内容外,强调创意、创新、表现自我的意识

三.个性指导:指导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收获,多给予学生表扬,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成功感的同时,提出问题,平等地、探讨式地解决问题

四.任务讲评:任务讲评的过程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处理技巧等为题,以学生的作品为主线进行讲评

五.再提高: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与提高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六.评测:评测立意、创新、技术技巧等为主要标准综合评测

教学过程

一任务准备

电工常用工具、卷尺、弹线袋、劳保用品

仪表:万用表

材料:导线、开关、护套线、插座等

二任务导入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灯丝,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由于白炽灯的发光无需其他电器设备配合,且光线比较柔和,所以它是较为常见的照明光源之一,适用于室内照明和局部照明。

三任务提出

那么我们要学做的任务就是;(护套线配线安装白炽灯照明线路。一控一加插座线路、二控一加插座、照明线路综合练习、创意制作各类照明线路。共进行4套线路的练习。确保学生从初学到巩固再提高到能创意制作)

四任务研究

我们先分析几个照明装置电路;

1电路分析;

1)一控一照明线路原理图。图略

在照明线路中,在某一位置安装一个开关来控制一盏灯或一组灯的控制方式成为一控一照明线路。想一想;能否可以二控二。

2)二控二照明线路。

在照明线路中,在同一位置安装两只开关用来控制不同位置的灯。此种控制方法称为二控二照明线路。

大家可以想一想是否可以,三控三,四控四等。此线路适用于集中控制照明场所,如体育馆,影剧院。控制开关一般集中在一个位置,便于操作。

3)一控二照明线路。

想一想;能否可以一控三,一控四,一控五等。适用于分组照明,如吸顶灯,一般一个开关控制2-3盏灯。

4)二控一照明线路;

在照明线路中,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安装开关,用来控制一盏灯的控制方式称为二控一照明线路。此线路一般用于楼梯的上下,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能开启或关闭电路,使之方便。插座的加装应在熔断器的后方,原则;左零右相上接地。

以上分析啦几种照明电路的原理,再复杂的线路也是在这些基本电路的基础上增减变化。若要了解更多可以到图书室借一些有关的书籍来增长知识。如“电工实用线路300例”或网上搜一些实例,以及一些新光源如卤钨灯、溴钨灯、碘钨灯、高压汞灯等。

2护套线配线技能训练要求;(以下10条具体方法略去)

1)确定施工方案;

2)备料;

3)定位

4)划线;

5)确定导线根数;。

6)固定熔断器;

7)固定钢筋轧片、线卡;

8)布线;

9)安装开关、灯座、插座;

10)通电校验;

3技能训练内容;

在配线板上用塑料护套线配线装接“一控一加插座的线路”,

“二控一加插座”,“综合照明线路”,“创意制作”等。

4工具,仪表,元件,及材料;

由学生自己写出材料单进行领料。评分标准

见维修电工技能训练书p146表4—8

5训练步骤;

1)依据“技能训练要求”进行。

2)提示;做护套线转角敷设,注意拐角半径尺寸,将护套线做好拐角,然后敷设好铝片线卡。做护套线十字交叉敷设,先敷设横线,再敷设竖线。

6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中注意文明操作,工具、量具、材料的放置规范有序,用过的导线扎成捆整齐堆放,施工完清理现场。

2)合理使用工具,防止损坏元件。禁止在施工车间大声喧哗、打闹嬉戏。

3)电工刀不使用时将刀身折入刀柄内,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通电校验前,要认真核对电路图,检查安装接线的正确性,通电时有人监护,严禁单独通电操作。

7作业

1)护套线敷设过程中,如果导线和墙壁出现污物应怎么办?

2)槽板配线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3)简述钢管配线的步骤?

五方案交流

学生接到“一控一加插座”任务后,明确任务要求,根据给定图纸,识读电路图,认识各元件并会组装。根据学生人数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1)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任务分工。2)各小组相互交流方案,取长补短。3)各小组填写好电器元件、材料及工具、量具领料单。专人检查并根据领料单发料。

六任务实施

根据给定图纸,识读电路图,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各电器元件安装接线方法,学习并严格遵守作业规范。明确工时、工艺要求、明确个人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教材,网络视频,和其他参考书借鉴。教师巡视、帮助、启发、指导协调工作。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3)准备交流材料。

七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并互相交流。

八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九任务拓展

可以是后续任务如1【楼梯双控灯加插座】。2【综合照明线路】也可以发挥想象3【创意制作】。参观往届工件展及创意制作,进行本班的创意制作。评出最佳。

十课业总结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

根据前期检查成果,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认真检视存在的问题,逐一落实改进,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促使线上教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监督责任,主抓落实

在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更明确各领导分工及职责,强化责任监督机制,各项工作分工到人,力争一事一清,一日一清;加强领导值班制度,力求线上教学期间,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到岗;制定值班领导日报制度,完善值班日志、工作台账等制度,坚持把疫情期间校园防疫工作抓严做实。线上教学工作分配落实到各年级部,要求年级部主要领导及各年级部长分工负责,分片包班,年级领导及部长要下沉到班级,观察、监督各班线上教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建立完善教学考核制度,在原工作量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对线上教学进行检查督促,以保证学生全员在线,学有所获,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

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及健康日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方案,制定线上教学实施细则,制定线上教学考核方案和考评细则,以制度保证线上教学的良好秩序;加强对学生情况的摸排,特别是对于假期到过武汉的同学,要认真排查,掌握情况,落实到人;对于学生健康状况要建档立卡,建立日报台账,确保掌握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期间教师健康状况的摸排,做到不瞒报、不漏报,完善教师返校健康登记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完善校园防控细则,确保线上教学期间到校工作教师的安全。

三、严格教学常规管理,主抓质量

1.加强集体备课,强化常规管理。我校积极实施落实线上教学,自3月2日起,动员所有考试学科老师错时有序到校集体备课,不仅钻研教材、进度和线上教学的技术问题,还把重点放在线上教学管理上,强化三案一查制度,制定优生和学困生辅导办法。实行组长负责制,要求各年级部部长深入备课室,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进行监督检查,强调过程,更注重落实结果。

2.加强过程监督,强化教学管理。线上教学的监管是第一要务,要求各教师认真制定细则,并把线上教学效果的监督列入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各班群组,进行实时管理,对听课时长、作业完成等情况及时总结反馈,通知到学生个人;强化线上检测,制定相应的细则,要求各科任课教师务必保障全体参与,保证检测质量,并要求教师做到过程实时监督,结果及时反馈。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动员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管,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优势,力保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3.加强心理辅导,强化成长管理。线上教学不同于实地班级教学,当前疫情环境下,要强化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要求政教处围绕“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独居带来的一系列行为心理问题等,及时向班主任推送资料,班主任按规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视频会议,在严格作息和量化管理的同时,从心理上、生活上给学生以关怀,并动员学生家长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在完善线上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多措并举。

四、抓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安全。

1.完善各项日报台账。建立到校人员记录日志及返校人员健康日报台账,坚持登记上报,确保无遗漏。严格控制进出学校人员,实行特殊时期特殊管理,把校园防疫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不松懈,不疏忽,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4

关键词: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教师以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教学理念,使信息化技术切实有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地契合时展的诉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因此,深入探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结合两种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式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1]。其建构的目的并非对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从线上线下的角度提高学习深度,拓宽学习范畴,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原则上,教师在开展混合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首先,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并非“形式”或“辅助”,而是专业教学的有机整体,是提升、培养、发展学生的必备手段和条件。其次,线下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活动,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设计更深层次的课堂活动。再次,混合教学模式虽没有统一的教学范式,但却拥有较为统一的目标,即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最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校内校外资源,以资源构建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资源构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2]。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应用工具功能强大

在多年的更新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国各类教学平台的系统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教学效用更加贴近日常教学,使课程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力度得到有效地提升。譬如“基地校”“名师微课”“导学监测”“移动讲台”“学生点评”等应用工具,能够将学生的移动智能设备变成专业教学的工具,可以从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且大部分应用工具拥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能够用手机开展随堂拍摄工作,使课堂内容直接共享到网络平台中,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而小组评分功能,则可以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公平性及民主性,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根据混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能够发现混合式教学没有相对统一的范式,可将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帮助教师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将翻转课堂、项目驱动、远程教育、微课教学、MOOC慕课平台等教学模式,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可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支持下,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三)资源丰富,利于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注重学生语言听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使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升英语表达的能力。而混合式教学平台拥有较为成熟的知识架构和完善的数据资源,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阐述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基地校”教学平台拥有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观看原声电影、访谈节目,训练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学生可根据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索出相应的学习资源,提高专项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低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发现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普遍较低,作业完成度不高,且难以结合教师要求开展科学的课外学习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探索意识低、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由于平台限制,难以即时地、实时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而在资源整合构建中,学生无法被现有的教学资源所吸引,难以真正地投入到线上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而导致线上教学效果较差,线下教学进度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质量,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缺乏创新意识

混合教学模式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注重线上教学功能和线下教学功能的相互映衬。因此,教师应根据混合教学的特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使线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平台,使线下教学成为学生巩固和汲取知识的教学阵地,进而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持下,帮助教师构建全维度、立体化的教学网络[3]。然而在实际应用阶段,教师却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意识,难以将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及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进而导致混合式教学难以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只是将混合教学模式作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综合应用,却没有认识到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长此以往,导致各类教学模式难以融入到混合教学模式的体系架构中。

(三)缺乏角色转换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4]。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导致线上教学资源的构建质量和线下教学氛围的营造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和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片面追求应试教学效果,导致教师所构建的教学资源过于理论化、复杂化、学术化,难以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线上学习的过程中。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英语教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充分认识到学生需求在线上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主地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英语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教师要形成融合学生发展与专业教学的教学理念,要根据学生的就业趋势、发展需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譬如学生的就业趋势是对外贸易,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学习资源。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将英语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即课前模块、课中模块及课后模块。其中课前模块包括问卷调查、名师微课、教师空间、课前导学、班级通知等环节,通过网络平台的推送功能,将教学目标、网络信息及教学资源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课中模块则包括学生点评、导学监测、课堂记录、互动课堂、移动讲台等环节,教师需要以信息化教学、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网络交流等方式,巩固线上教学内容,推进线上教学进程,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后模块中,应将专题社区、班级通知、教师评价等环节纳入到线上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练习、社区讨论、资源展示及反馈诊断等方式,复习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开阔眼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以精准化思想,明确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目标及方法,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到教师空间中,随后根据具体问题、目标完成程度,优化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地融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在线教学的活动中。然而要想切实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作用,还需要英语教师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首先,将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及方法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实效性。譬如教师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巩固线上教学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寻英语知识的应用维度。而将直播教学方式融入到线上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其次,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小组合作模式从课中引入到课后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线上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分发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创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教学工具为抓手,提升线上教学的新颖性。譬如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线上教学平台中,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线上教学的效率,帮助教师发现混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

(四)构建线上教学内容

首先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英语教学资源,将西方国家的英语资源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随后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支架理论为抓手,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解决英语问题,到后期,则逐渐撤出“支架”和“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其次,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展示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明确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随后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使学生在互动课堂、信息化教学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而在英语教学内容设置上,则应加入网络教学内容,使网络教学内容与英语教材内容相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及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规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补齐混合式教学的短板,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爱苗.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65—166+169.

[2]李璐璐.基于新指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6):56—58.

[3]杨姗姗,龙秋菊.基于在线直播课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32(6):135—140.

[4]左依娇.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3(3):172—173.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5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技工学校PLC教学

中图分类号:C43文献标识码:A

由于PLC在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成为了技工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其综合性强,技工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学生学习起来会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并喜欢这门课程,成为每一位专业教师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PLC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一体化教学设计

1.1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物料,并将学生按学习情况分成小组,课前发放任务卡,要求每位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上网搜集PLC外部接线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查阅能力。

1.2项目导入――明确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课内容与按图接线能力对接,所以将招聘单位的用人需求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有了兴趣和动力的前提下,导入任务要求,创建教学情境。本课题的情境为设备上有盏信号灯L0,要求进行PLC接线,实现用按钮SB1和SB2分别控制L0灯的点亮和熄灭,并且发放任务书,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

1.3项目实施――以“做”为核心,锻炼专业实践能力

项目的实施要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理念,将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线,以“做”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试、学、读、做、评”五个步骤来完成。

试――运行程序。让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仿真软件FXTRN上试运行本次任务的程序,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学――PLC设备的外部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对比PLC的硬件系统和外部结构图,在做中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PLC的硬件系统和外部结构的对应关系,再结合实物为学生讲解,在做中教,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

读――I/O接线图,以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按照PLC接线图与实际接线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找出I/O接线图中输入X,输出Y,按钮SB1,SB2以及灯L0与PLC设备外部结构的对应关系,以便学生掌握重点,正确识读接线图。

做――外部线路连接,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完成,并通过实践检验接线的正确性。

评――所做所学,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认真填写1PLC外部接线评价表中的“情况说明”,并要求学生写出评价的具体原因、包括线路连接的优点、缺点和需要改进的步骤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查漏补缺,能在比较中巩固,在评价中自省,最大程度地强化了教学目标。

1.4归纳总结,提取精华,强化学习效果

归纳总结是一种普遍、实用的学习方法,是对知识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知识的精髓所在,同时归纳总结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技工学生的专业课。在本课题中用一段顺口溜“输入X,输出Y,一一对应接起来,最后COM封回路”总结PLC外部接线的技巧,以便学生掌握和运用。

2一体化教学实施

笔者以三菱FX2N系列PLC外部接线实施一体化教学实践为例,论述在PLC一体化教学改革上,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提升教学效果。

2.1选用一体化教材

教材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为能力培养打造坚实的基础与平台。为了有效实施PLC一体化教学,选用的教材是劳动出版社出版的《PLC基础与实训》。

2.2进行学情分析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要对学生的情感基础、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进行分析。

2.3确定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力求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操作目标和德育目标。

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还要确定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识读PLC的I/O接线图,难点是操作完成三菱FX2N系列PLC的实际外部接线,为了让学生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定课题的关键点,要求学生能够找到PLC的I/O接线图与实际外部接线的对应关系,做到按图接线。达到职业标准按图接线的能力要求。

2.4制定新的教学方法

PLC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做”为核心,突出W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题的教学,采用了具有职教特色的教法学法,以“做”为核心,“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以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协作、交流沟通能力。

3实施效果

PLC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理实结合满足PLC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岗位的知识与能力需求,教师讲解与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实践操作,遇到问题当场提问,教师现场解答,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下,较快理解并掌握PLC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等基础知识,获得较强的PLC安装、接线、调试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使学生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融合。

以典型项目为主线,基于职教规律、课程特点、学生特点,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PLC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授课的地点从教室搬到实训室,以“做”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现代职教特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技工院校PLC的教学课堂将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并会极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概念教学变式教学情境创设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散”是一种能力,即一个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智力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而正确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强化其创新意识,提高其数学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散思维,即会转换思考角度、转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途径来掌握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多面性与创造性,还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我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深化数学概念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做好知识准备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学生对基础概念理解得深浅,掌握得透彻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在解题过程中思维的准确性和广阔性.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必须做到“四要”:一要了解概念的产生过程和背景;二要准确表述概念的内容(其中包括文字表述,符号表述,图形表述);三要深刻挖掘的内涵和外延(即条件限制的挖掘,特殊情形的挖掘,思想方法的挖掘);四要学会普遍联系,揭示规律,明确概念所带来的解题中思维的关键点(也即思维发散的关键点).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时,首先可以通过直观教具显示直线与圆存在几种位置关系,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回顾点与线的位置关系及点到直线距离的度量方式,自然引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概念,体现定义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科学性,最后通过直线与点,以及直线与圆的关系的对比,反映度量的本质,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整章知识学习结束后,应该对整章知识进行梳理及总结,实现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系统化、网络化.例如,对“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一章知识进行梳理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按教材章节从整体上把知识划分为几个部分,并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分解,画出知识结构示意图(如图1).然后,让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进行归纳联系,并且要求学生对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总结.

二、进行变式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变式教学,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途径解题,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数学教学的特点来看,以下几点应特别重视.一是启迪学生利用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来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对于一个数学问题,可要求学生从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或其他学科知识等多方面来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二是“因题制宜”,启迪学生从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在数学教学中常常表现为启迪学生逆用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启迪学生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启迪学生反向进行证明,即直接解决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启迪学生从反向形成新结论,即探讨可能性或合理性存在逻辑困难时考虑探讨新的可能性等.三是启迪学生寻求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既考虑分析法,又考虑综合法;既考虑直接证法,又考虑间接证法;既考虑常规方法,又考虑非常规方法,等等.下面我就解题中的几种方法进行说明.

1.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使他们得到各种不同的方法,以拓宽他们的思路,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变通性.

如一道由书本上的习题改编的题:“已知S是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S=S(p>q),则S=?摇?摇.”

解法一:基本量法.由S=na+d,以及S=S(p>q),解得:a=d,代入S=(p+q)a+d,即得S=0.

解法二:函数思想.S可以表示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其对称轴为,由图像可知其与x轴的交点一处为(0,0),另一处为(p+q,0),故S=0.

解法三:优化基本量法.由S=An+Bn,以及S=S(p>q),代入得A(p+q)+B=0,,S=A(p+q)+B(p+q),代入即得S=0.此法虽然也是基本量法,但使解题过程得以简化,同时也体现了整体代换的思想.

解法四:解填空题也可以构造数列.例如:-3,-2,-1,0,1,2,3,4,…令q=2,p=5,S=S=-5,则S=0,从而可猜测S=0.

解法五:利用等差数列中的一个结论,若S是等差数列前项和,则数列{}是等差数列.设{}的公差为d,则=+(p-q)d,=+pd,消去d得S=(S-S)=0.实际上此解法也可以理解成三点P(p,),Q(q,),N(p+q,)共线,利用斜率相等列式.

2.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中习题的作用,挖掘习题的潜能,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形成探索性思维.

在上抛物线的习题课时,以课本习题“过抛物线y=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y,求证:yy=-p.”为例.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不难得到几种不同的证法.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及时引导,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结合图形诱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有所发现,从这一命题出发,引申出一系列关于抛物线焦点的其他命题.

命题1:过抛物线焦点弦的端点作准线的垂线,而垂足P、Q与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设问1:若以PQ为直径画圆,焦点与此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如图2)

命题2:以抛物线的焦点弦在准线上的射影为直径的圆必过焦点.

设问2:取PQ的中心M,则M为此圆的圆心,连MF、MA,APM与AFM全等吗?为什么?

学生易答:因为|MP|=|MF|,|AP|=|AF|,AM为公共边,故APM≌AFM.

设问3:能判断AB与MF的位置关系吗?

答:由APM≌AFM得:∠AMF=∠APM=90°,故AFMF,而AF与M相切,于是得:

命题3:抛物线焦点弦在准线上射影的中点与焦点的连线垂直于焦点弦.

命题4:抛物线的焦点弦与以它在准线上射影为直径的圆相切于焦点.

设问4:取AB中点C,连接MC,能发现线段MC的长与焦点弦长有什么关系?

|MC|===

设问5:设MC与抛物线相交于点D,连接DF.MFC是什么三角形?(如图3)

答:由命题3可知是直角三角形.

设问6:D是斜边MC的中点吗?

由|MD|=|DF|及平面几何知识易得:|DF|=|DC|,故D为MC的中点.

总结可得:

命题5:抛物线焦点弦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焦点弦长的一半,且其线段被抛物线平分.

设问7:连AB,BM,判断AMB的形状.

从|MC|==|AC|=|BC|,可得∠MAC=∠AMC,∠CMB=∠CBM,因此∠AMC+∠CMB=∠CBM+∠MAC,故AMB为直角三角形.

命题6:过抛物线焦点弦的中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与焦点弦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类似还可得:

命题7:过抛物线焦点弦的中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必在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上.

命题8:以抛物线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

3.一题多思.

一题多思可以培养学生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为了让学生彻底弄清楚轴对称问题,以“求点A(6,4)关于直线4x+3y-11=0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基本题,进行一题多思,恰当地对该题进行演变、引申、拓广.

(1)逆向思维:若A(6,4)与A′(-2,2)关于直线l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

(2)问题一般化:求点A(x,y)关于直线l∶Ax+By+C=0的对称点A′的坐标.

(3)问题特殊化:求点A(6,4)关于直线l∶y=x,l∶y=-x的对称点A′、A″的坐标.

(4)问题引申:求直线:x-y-2=0关于直线:4x+3y-11=0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5)与最值结合:在直线上l∶4x+3y-11=0上找一点M,使它到A(6,4),B(5,1)两点距离之和最小.

4.开放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例题、练习题,以及自编的一些特别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由因寻果,执果索因,促使学生广开思路,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

如图4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摇?摇条件时,有ACBD(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分析:由于AA平面ABCD,容易得到ACBD是ACBD的充要条件,而题目只需填写一个充分条件,答案举例如下:

1.ACBD

2.ABCD是正方形

3.ABCD是菱形

4.AB=AD且BC=DC

5.AB=BC且AD=DC

6.S=AC•BD

7.底面ABCD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8.底面ABCD关于对角线对称

此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抓住关键条件ACBD是解决问题的重点.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的试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总之,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在解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中促进发散思维的重要手段.

1.以旧引新,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介绍二面角的概念时,先复习提问初中角的概念,通过点类比线,通过射线类比半平面,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中,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龟兔赛跑,乌龟在前方1米处,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米处时,乌龟前进了米;当它追到米处时,乌龟又前进了米;当它追到米时,乌龟又前进了米……(1)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兔子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2)兔子能追上乌龟吗?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由此导入新课,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浓厚兴趣,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总之,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思考,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教师要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学生对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隆,毛鄂.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概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熊昌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

[5]程丽阳.浅谈教师的发散思维素养[J].教学与管理,2004.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素养外,更注重人文修养,数学教学在高中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改革。在新课改下需要对教材的处理,对学法或教法的一些做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很久以来,数学课堂基本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数学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师生谈话或一问一答,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而学生充当老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老师进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进行单一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但是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形成“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以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这种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活生生的学生甚至成了被窒息的人。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传统课堂教学以课本知识为本位导致学生读死书,“课本知识一般表现为概念、原理、定律所组成的系统,主要是一种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要把这种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有自己在以往的活动中积累的或在现时的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在提高现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更违背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例如,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圆锥曲线》总体的教学设计建议: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既是对直线方程等数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学习圆锥曲线的理论基础,贯穿于整个章节的全部内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坐标系,借助形数的对应关系,建立曲线方程,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来研究;再利用代数方程的特性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这种数与形的结合与转化是数学思想的华彩乐章,应贯穿全章的始终,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学生应全面、准确地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圆锥曲线的定义不仅是导出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依据,而且也是圆锥曲线其他几何性质之“源”。因此,利用定义解决问题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应该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化繁为简。3)在教学中,可以将重点放在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的探索与研究上,以展示思想方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将对椭圆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双曲线、抛物线的有关内容的研究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圆锥曲线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4)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直观感知,应尽量利用圆锥曲线的图形特征。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动态几何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等多种工具。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

例如在讲授《曲线和方程》时教学内容分析:1)掌握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会验证点在曲线上,会证明方程是曲线的方程。2)会求已姗曲线的方程。3)会求两条曲线的交点坐标,会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的个数。重点、难点:1)掌握“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2)会根据曲线的几何性质,求较简单的曲线的方程。3)会求曲线的交点。

教学效果检测:课内检测题知识梳理:1)曲线和方程一般地,在坐标平面内的一条曲线C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之间,如果满足以下两个关系:(1)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O的解;(2)以方程F(x,y)=O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上的点。那么,方程F(x,y)=O叫做这条曲线C的方程;曲线C叫做这个方程F(x,y)=0的曲线。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设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y)。(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x,y的等式。(4)把关于x,y的等式进行化简、整理。(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说明)。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梳理并给出相关的例题,对教学的课堂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多角度地理解概念,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叫做顾名思义。数学概念的名字往往比较概括,比如说斜率:斜,理解成倾斜;率,就是一种程度。既然要研究直线倾斜的程度,那么我们只用两点纵坐标的差X是不够的,还需要除一除X,那才能表现它的这种倾斜程度。总之,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很多,不同的概念都有它不同的特定的教学方法。按照客观规律,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往往会记不清曾学过的概念,这会影响到他的后续数学学习,导致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所以,还需要学生在概念的记忆上有一个凝缩的过程,只有记住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才能够在需要运用概念时,通过凝缩的记忆对概念进行还原、再认。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在新课改下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因为它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了课堂教学与效率的关系,教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赵岚.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3,S2:78.

万连飞.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才智,2013,28:80.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8

治理校外线上培训将有法可依

2018年初,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开展排查摸底、全面整改、督促检查,分三个阶段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突出问题导向,提出了依法规范、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协同治理的基本原则,明确了相关任务和政策要求。《意见》是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作出的顶层制度设计,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最基本、最系统的政策依据。

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一年多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效。但是,在专项治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校外培训从线下向线上迅速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服务。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转移阵地,把培训开到了线上,出现了“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的情况;有的线上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有的线上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不符合教育规律;有的学科类线上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有的线上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外线上培训质量、增加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对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从政策层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都要求对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的线上培训进行规范;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面向中小学生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培训教育活动机构的备案工作,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今年两会期间,陈宝生部长表示,对于新出现的“线下减负、线上增负”问题,教育部不久将出台文件治理。可见,同步监管线上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刚刚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是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意见》分五个部分,共十五条,这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文件,对于完善监管机制、构建长效机制、规范线上培训秩序、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意见》从依法规范、科学监管、协同治理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举措、相关任务和政策要求。

一、实施备案审查制度

《实施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开展备案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备案内容和要求,重点是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

二、开展排查整改

《实施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网信、电信、公安、广电、“扫黄打非”等部门制订排查方案,组织对在本省(区、市)申请备案的校外线上培训开展全面排查,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排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明确监管重点

《实施意见》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内容健康、时长适宜、师资保障、信息安全、经营规范等五方面加强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日常监管。

四、健全监管机制

《实施意见》强调依托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动态监管,建立日常检查抽查制度。同时,在推行黑白名单制度,建立负面清单,通过及时公布黑白名单巩固治理成果。

五、加强行业自律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9

“三主一变”教学形态是指准确把握教学主题,合理设计教学主线,根据不同内容和课型交替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小组活动和教师重点解析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的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教学范式.

主题指一堂课的核心知识和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内容的重心.其外延是在充分研究学生,认真研读课标、教材、教参,集体智慧合成的基础上确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重在对教材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学有目的.主题与课型无关,是针对具体课时教学目标挖掘主要知识点和思想方法,主题教学必须关注知识点之外的方法、规律、策略,如知识的结构系统、教材与考点的统一、反思习惯的训练等.

主线指连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要脉络.其外延是围绕教学目标铺设的、适合学生的结构主线,它不同于内容主线,因为内容主线依托教材客观存在,教学主线一般源于教材且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挖掘出来.重在教学的生动设计,让学生学有兴趣.

主体指教学对象即学生,其外延包括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包括学生在学习时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和主动程度,也包括教师了解、分析、研究学生的过程和结果.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学有起点.

一变指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课型和内容交替地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结构主线和组织方式,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和强烈的学习内驱力,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重在策略的适时调整,让学生学有持续.

就教学高效的目标达成归因而言,三主都是高效的前提条件.其中主体是主题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主题是主线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就教学行为实施顺序而言,是先研究主体,再确定主题,后确定主线.四者之间的图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主线适用于不同的课型,当下常见主线的适用建议如下:情境主线一般适合统计、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应用性的新课;游戏主线一般适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代数式、解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简单应用等知识,难度不大或较单一、便于挖掘游戏类活动的实践性的新课;变式主线一般适合单元、专题的复习课和作业、试卷讲评课;问题主线适合于绝大多数课型,尤其适合于研究性学习、探究题教学和中考压轴题的教学.其他如思维主线、方法主线、美学主线等都是值得一试的,并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二、原题及解答

如图1,已知直线y=kx与抛物线y=-■x2+■交于点A(3,6).

(1)求直线y=kx的解析式和线段OA的长度.

(2)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PM,交x轴于点M(点M,O不重合),交直线OA于点Q,再过点Q作直线PM的垂线,交y轴于点N.试探究: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2,若点B为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点E在线段OA上(与点O,A不重合),点D(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BAE=∠BED=∠AOD.继续探究:m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点E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

略解:

(1)y=2x,OA=3■.

(2)作如图3的垂线,定值为2.

(3)如图4,延长AB交x轴于点F,过点F作FCOA于点C,过点A作ARx轴于点R.由AOR∽FOC可得点F(■,0).

设点B(x,-■x2+■),过点B作BKAR于点K,由AKB∽ARF得■=■,x1=6,x2=3(舍去).点B(6,2),AB=5(求AB长也可先求直线AF的解析式).设OE=x,则AE=3■-x,■=■.m=-■x2+■■x(0

如图5,当m=■时,点E只有1个;

当0

三、“三主”分析

1.主题:该题立意新颖、条件简洁,涉及等腰、相似三角形,一次、二次函数等众多知识.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关注对学生的推理、化归、探究、综合分析和数学建模能力.以图形为载体,要求考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检、组合、加工,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以达到检测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的目的.把一个动点存在性问题以学生熟悉的“K”型图来呈现,让学生有亲切感,但需要较强的建模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2.主体:压轴题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区分,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核心知识和重要方法的理解、掌握水平,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依据,对初中数学教和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压轴题的功能决定了其探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本题将线段比值问题和动点存在性问题以“K”型图来呈现,学生的主要障碍在于如何理解“点P为……交y轴于点N”;如何转化条件“∠BAE=∠BED=∠AOD”;如何建立“点E的个数”与“m的取值”之间的桥梁.要想使学生有较清晰的思路,势必有一个解题化归的教学设计,这个设计包含问题分解、组合、还原、突破等过程.

3.主线:基于上述问题特征和学生起点能力分析,本题教学以问题驱动和变式深入为主线,让学生从熟悉的基本图形入手,以脚手架式的问题串为引导,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设计

(活动用时预设:学生课前独立解答并标注疑难15分钟,课中小组交流并提出共性问题5分钟,学生展示评价15分钟,教师重点解析10分钟,学生解答并整理反思10分钟.)环节1:几何模型,如图6,ABE和ECD有怎样的关系?如图7,若AE=DE呢?

环节2:模型应用,如图8,正方形边长为4,动点P(不与B,C重合),Q分别是BC,CD边上的动点.设BP=x,CQ=y.(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和y的最大值.(2)当y=0.75时,x=_____,符合条件的点P有几个?(3)y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点P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4)若点P从点B向点C运动,求点Q的运动路径长.

环节3:模型推广,如图9,把图6中的三个直角改成三个相等的锐角.

环节4:模型的综合应用,如图10,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顶点C在x轴上,点A(3■,3■),点B(8■,3■),点D(5■,3■).有一45°角的顶点E在线段OC上运动,角的一边过点D,另一边交线段OA于点F(点D,E,F按顺时针排列,点F不与点O重合),连结DF.设CE=x,OF=y.

(1)∠AOC=________度;(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OF的长度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点E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

环节5:原题教学,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示补充、教师引导.题(2)的本质是“在直线OA上取一点Q(不与点O重合),过点Q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不与直线OA重合)”.题(3)可由推广模型实现转化.解后,师生归纳动态压轴题的解题策略、步骤:一是以静观动,画草图以了解运动全过程;二是化动为静,画示意图以锁定各种符合题意的状态;三是以静制动,借助基本图形解答;四是动静一体,反观蕴含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反思

该设计,课前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包括理解、挖掘教材,以不同课时不断变化的教学主线重构课堂设计,以较小的训练量替代题海战术;课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带着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问题进行自主预习,在平等条件下主动交流展示,让学生的思维、情绪得到有序释放;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文本和学科本质之间的有机整合.值得注意的是,“三主”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对于动态压轴题,将主要难点进行分解、组合、还原、突破是必要的基本步骤,分别对应于挖掘基本模型(图形)、设计过渡问题、进行变式衔接和提炼思想方法.

在该教学形态下,教师有清晰的设计思路,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生思维有效打开,观点充分碰撞.事实上,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解法(附辅助线或略解).

原题(2)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10

【摘要】线性代数是大学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后继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摸索出一套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指导而设计的线性代数教学方法,即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通过贯穿实例于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归纳数学理论;通过调整教材中的授课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实践教学证明,这套教学方法切实可行,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线性代数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

LinearAlgebraTeachingDesignBasedonScientificThinkingMethod

KONGLing-binHUJin-yan

【Abstract】Linearalgebraisanimportantmathematicsfundamentalcourseintheteachingofuniversityundergraduatecourse.Itcantrainanddevelopstudents'abstractthinkingabilityeffectivelythroughlearningthiscourse.Furthermore,itcanhelpstudentstolearnothercoursespreferablyinthefuture.Asetofteachingmethodbasedonscientificthinkingmethodwasdevelopedthroughconstantlyadjustteachingmode.I.e.students'interestsoflearninglinearalgebrawerestimulatedbyrunningpracticalproblemsthroughteachingprocessing.Furthermore,guidestudentstosummarizemathematicaltheoriesbasedonpracticalproblems,andguidestudentstolearnlinearalgebraindepthstepbystepthroughadjustlearningcontent.Itwasprovedfeasiblethroughteachingpractice,andtheeffectofteachingisremarkable.

【Keywords】LinearAlgebra,ScientificThinkingMethod,TeachingMethod.

线性代数是大学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即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是后续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近年来,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社会需求,并积极和国内其它高校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指导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调整了教材中教学内容的次序,设计了结构新颖的例题,以达到通俗易懂,循序渐近的教学效果。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中心内容是线性方程组求解,中心方法是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中心定理是解的存在性和解的结构定理。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三个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自己提炼出解决问题所用方法的共性与精髓,即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最终使学生对线性代数这门课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1.教学方法设计

1.1利用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

绪论课,是要让学习者认识到相应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发展、教学要求、学习方法以及该课程的教学地位,因此,绪论课对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线性代数也不例外。结合多年的教学历程和经验,对绪论课做了充分准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兴趣,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线性代数的重要性。

在绪论课上,设计了若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初步了解线性代数课程的主要内容、相关的应用,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第一个问题如下:手握100颗黄豆,将它们抛到一个水平面上,能找到一条99次多项式曲线插值这100颗黄豆吗?学生通过可行性和解决方案的讨论,认识到这个问题最终归结为建立线性方程组和求解该方程组。第二个问题,现实生活中除了将黄豆抛到水平面上去找插值曲线,还会遇到哪些需要建立线性方程组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三个问题,问学生如何对黄豆问题所建立的方程组进行求解?学生们自然会回答消元法。但是让他们把含有100个变量、100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利用消元法解出来时,学生会发现利用消元法求解这个方程组运算量太大了,都泄了气。

对于这样的方程组,有的学生会说可以利用计算机求解,那么又产生了新问题:如何让计算机求解?计算机如何认识这个线性方程组?输入给计算机的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线性代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学好线性代数课程的目的是掌握这个数学工具,让它为后继课程服务,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服务。强调线性代数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练就针对简单问题的计算能力。对于将来科学研究中遇到的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在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运用计算机去解决。通过这一堂课的热烈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了解了线性代数问题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同时也使学生对线性代数课程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打消了学生对于线性代数课程学习的疑虑和畏难情绪。

1.2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教学重点

既然线性代数教学的中心内容是线性方程组求解,中心方法是矩阵的初等行变换,那么教学中就应该突出这部分内容。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两个中心展开,并积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两个中心定理。

在线性代数教材[1]中,第一章是行列式。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了教材的内容结构,把行列式作为矩阵理论的一个工具放到后面讲,这样就有效地避开了因为复杂行列式的计算而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线性代数这门课兴趣的教学模式。在上完绪论课后,首先进行矩阵初等行变换的学习。具体做法是与学生一起利用高斯消元法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当学生一步一步算下来后,让他们总结计算过程中哪些量是不必要写出的,必须留下的量是什么?学生在思考和总结中,自然得到了线性方程组与一张数表一一对应,这张数表就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工具-矩阵。进而再引导学生从方程组的等价变换来定义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利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重新看线性方程组求解,在求解中总结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将矩阵变换到什么形式时意味着消元法结束、什么形式时意味着回代过程结束,从而顺势引出矩阵的行阶梯型和行最简形的定义。接下来,让学生总结求解线性方程组消元法的变形-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并且通过解题引导学生发现行阶梯型的模样与方程组是否有解的关系,为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这个中心定理的理解做了铺垫。当学习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时,重点放在结论的理解与应用上,而忽略复杂的证明。具体做法是在算矩阵A与(A,b)的秩时,总结它们秩的大小与对应线性方程组Ax=b解的存在性关系,自然得出结论。

〖HTF〗1.3在教学中避难求简,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高度抽象性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在教学实践中尽量避免单纯理论推导,尽可能在解决问题中寻找共性,总结方法。

在讲解线性代数课程的难点“初等矩阵在乘法中的作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作用而不是推导公式。首先给学生一些题目,让他们体会这类特殊矩阵在具体计算中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三类初等阵在乘法中的作用,并分析得出利用初等行变换求方阵的逆矩阵和解特殊矩阵方程的方法。

在讲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这个难点时,借助三维几何直观,举例讨论两个三维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和三个三维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几何上共线共面的向量在代数中向量运算上的共性是存在不全为零的数,使得这些向量的线性组合为零向量,从而引导学生自己给出一般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定义。

在讲解“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时,一方面用“多一则多、缺一则少”来刻画最大无关组,另一方面还借助“一个非零向量张成直线,两个不共线向量张成平面,三个不共面向量张成三维空间”等几何直观多方面加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并进一步消化吸收。

工科线性代数教材中对施密特正交化方法只给出了公式,学生在背公式时总会感到些许困惑,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首先分析正交化实质,根据已知的线性无关向量组去找与其等价的正交向量组,寻找方法不唯一,结果自然也不唯一。但最简单的方法是逐步构造法,即施密特正交化方法。接下来分析施密特正交化的思想过程[21],欲构造与已知向量组a1,a2,Λ,ak等价的正交向量组,也就是该向量组和正交向量组可以相互线性表示,可以令b1=λ1a1+λ2a2+Λ+λkak,那么在众多的表示式中取哪个最简单?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取b1=a1。接下来我们要问b2=a2也很简单,但是满足与b1正交吗?答案当然是不满足。由于不满足,要找即简单又满足与b1正交的b2,令b2=a2+λ1b1,由[b2,b1]=0得λ1=-〖SX(〗[a2,b1]〖〗[b1,b1]〖SX)〗。同样道理,依次构造下去,由bk=ak+λ1b1+λ2b2+Λ+λk-1bk-1与b1,b2,Λ,bk-1均正交,得到系数λ1=-〖SX(〗[ak,bi]〖〗[bi,bi]〖SX)〗。这样在寻求简单的构造中,得出了施密特正交化的公式,消化了这个难点。

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不唯一,如果要求正交的基础解系,通常做法是求出一组基础解系后,再利用施密特方法正交化。在这类例题计算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利用施密特正交化固然是好办法,还可以采用待定法去算出正交的基础解系。例如,如果要求的正交的基础解系,可以先随意取一个非零解,比如a1=(1,-1,0)T,另一个用待定法设为a2=(a,b,c)T则代入方程得a+b+c=0,且由a1与a2正交得a-b=0,于是b=a,c=-2a,因而可取a2=(1,1,-2)T。

1.4穿插实际问题于抽象理论,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过多的抽象性理论研究,必然会让部分同学望而生畏。在教学中采取穿插部分有趣的实例来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在线性方程组求解的计算中引入减肥食谱制定、交通流量计算等实例[3],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兴趣浓厚,不知不觉就消化了新学到的方法。在讲方阵对角化时,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矩阵的高次方幂[4]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一般方阵的高次方幂难算,那么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对角阵的方幂,并分析计算对角阵的方幂和一般方阵的方幂的难易程度。这样很容易就会引导学生发现对角阵的方幂容易计算,自然也就会思考能否把方阵转化为对角阵。接下来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如何把普通方阵转化为对角阵,以及什么样的方阵能转化为对角阵?在讲二次型前,先引入判断曲线曲面形状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们分析,如果化成标准方程就容易判断形状,从而得出二次型及标准形定义,及二次型研究的中心问题-化标准形。

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的传授知识容易,而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因此在线性代数教学实践中,要持之以恒的探索总结更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线性代数(第五版)[M].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北京大学数学系编著,高等代数(第二版)[M].198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篇11

关键词:电工实践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86-01

一、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入校之初,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此时部分学生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专业知识充满好奇心,而部分学生却会因对专业的陌生产生畏惧心理。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不妨从课外辅导入手:其一,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和双联灯等),意在激发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从简单实用入手。制作时,对于出现的线路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完成的作品可以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其二,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多了解维修电工行业发展状况及专业发展方向,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四,教师应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持久保持。

二、重视因材施教,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顺利进行不仅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重视他们的共同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全班同学都能掌握好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这在实习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电工实习指导过程中对于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情况下放慢速度,要尽心讲解,单独辅导示范,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以使他们充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领会,使他们逐步赶上全班学生实习操作的进度,达到完成电工实习的目的。对技能掌握较快较好的同学,增加电工实习线路的难度,也就是在完成本课题学习内容外增加电工实习线路的难度,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解决,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电工实践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教育。学生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对某些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器件作用。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掌握如何接线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重在反复训练和提高。综上所述,学生在实习前明确各阶段目标,实习中分解了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有利于提高电工实践教学效果。

四、严格要求,提高工艺水平

电工实习中,线路板上装接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针对这一情况对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因此,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尤为重要,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可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按照线路图画出其布线图,然后,要求其按图装接控制线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装接,装接时对其工艺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评分标准来进一步规范。控制线路装接完成时,学生所装线路中可能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进行装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接线路进行通电试车,让学生对整个线路工作过程有个感观认识。

在学生按标准能正确完成线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强调其所用时间的重要性,经过反复训练,提高其熟练程度,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对每次实习工艺突出、用时少的学生,将其组装的线路作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片面求快”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不可贪多求快,从而造成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不良结果。

五、作好总结评比和量化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个实习课题操作完毕,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成绩作出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告诉学生如何避免,以便学生能及知错、纠错。应有针对性的纠错,必要时可实行个别辅导。对于大多数学生均出现的典型问题,应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使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技能。严格的电工技能考核是保障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在实习结束后,都要按照电工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一来,在电工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主动的找老师或同学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更容易达到实习目标。

六、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习中,必须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电工实习中存在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明确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器件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线上教学的要求范文1篇12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作用、特点及意义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概念与原理时,只向学生提供部分事例,并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自行进行观察与实验、经自己的思考与同学间的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独立发现知识的原理,自己总结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彰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自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快速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引和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显现、教授内容得到拓展;具有激励作用.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其具有的激励作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对数学学习更具有兴趣和热情,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其综合素质.

二、开展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途径

1.构建探究学习意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WTBX]

在高中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要构建起一个探究式学习的意境.学生在这种意境中有利于发现问题,并产生探索的兴趣,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当构建出这样一种学习情境,学生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而且无形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入时

给学生指出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过点P作l的垂线,P与垂足Q之间的长度

然后引入

问题1:

已知点P(-1,2)和直线l:

2x+y-10=0

,求P点到直线l的距离.

让学生来进行分析、解答.

分析:先求出过P点和l垂直的直线:

|PQ|=25:

x-2y+5=0,再求出

l和PQ的交点Q(3,4),

所以|PQ|=25.

如果把问题1一般化就有如下问题:

问题2:已知:

P(x0,y0)

和直线l:Ax+By+C=0(P不在直线l上,且

A≠0,B≠0),试求

P

点到直线l的距离.在学习点到直线距离时,首先分析.

1.要求|PQ|的长度可以象问题1的解法一样,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可以求

|PQ|的长度.

因为P点坐标已知,所以只要求出Q点坐标就可以了.

又因为Q点是直线PQ和直线L的交点

又因为直线L的方程已知

所以只要求出直线PQ的方程就可以了.

即|P

Q|Q点坐标直线PQ与直线l的交点直线PQ的方程直线PQ的斜率直线l的斜率.

这一解法在课前由学生自学完成,课上进行评价总结.

问:这种解法好不好,为什么?

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可适当启发、引导,得出.

分析2:如果PQ垂直坐标轴,则交点和距离都容易求出,那么不妨做出与坐标轴垂直的线段PS和PR,如图1所示,显然相对而言

|PS|,和|PR|好求一些,事实上,设P到直线的距离为d,

R坐标为(x1,y1),S坐标为

(x2,y2),则易求:

x1=-Bx0-CA,y2=

-Ax0-CB.

所以:|PR|=|x0-x1|=

|Ax0+By0+CA|.

所以,|PS|=PR2+PS2

=A2+B2|AB|

×|Ax0+By0+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d•|RS|=|PR|•|PS|

所以,d=|Ax0+By0+C|

A2+B2(至此问题2已经解决)

公式

d=|Ax0+By0+C|A2+B2

的完善.

容易验证(由学生完成):

当A=0,即

Ly轴时,公式成立.

当B=0,即Lx轴时,公式成立.

当P点在L上时,公式成立.

公式d=

|Ax0+By0+C|A2+B2

结构特点.

然后师生一起总结:

(1)分子是P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

(2)分母是直线未知数x、y系数平方和的算术根.类似于勾股定理求斜边的长.

2.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养猪成本范例(3篇)

    - 阅0

    养猪成本范文论文关键词:从饲料中抠成本——为养猪节料支招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节约饲料能明显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1.养杂种猪杂种猪生长快,耗料少农业.....

    养猪场管理制度大全范例(3篇)

    - 阅0

    养猪场管理制度大全范文一、认真落实扶持政策,确保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一)抓紧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为了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国家按每头50元的补贴标准,对能繁母猪养殖户(场)给.....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