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的实践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1

医学检验专业是以面向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从事实验室工作为主,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医学检验基本技能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对他们的教育过程仍然有重理论轻实践,而出现“眼高手低”,综合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几年来,根据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的调研表明,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深受欢迎,而高分低能的学生则备受冷遇。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检验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多数一直以独立的按照课程为基础设计的教学实验室,通常为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临检实验室和临床血液学实验室。在实验室体制方面,实行的是“以建立实验室,以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模式,造成实验室管理分散,功能单一,仪器重叠购置,资源浪费,效益低下,调配困难。在实验室教学方面,内容陈旧,实验手段落后,实验方式老化,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检验人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培养适应21世纪医学卫生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1]。围绕跨世纪医学生的培养目标,转变旧的传统观念,打破现行课程框架,重新构建新型检验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2]。为此我校于2004年开始了以“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为内容的改革。

2紧扣临床检验发展,增开新的实验内容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实验室工作,实践性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课时数占到总课时的50%左右,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改革。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各门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淘汰内容陈旧和重复的实验,特别是以临床实验室所开展的项目为依据,使实验课的内容贴近临床,如临床生化和临床免疫学实验,实验以手工方法和自动化分析方法相结合,并开设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再通过实习前的技能强化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老师点拨一下,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很受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欢迎,很多实习基地主动要求多放些实习生为他们工作。同时增加了分子生物学等新的实验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PCR技术等。使学生接触到新的技术和方法。

3组建临床检验实训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教学实验室涉及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一些自动化设备又不可能重复购置多套件,因此教学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的发展极不平衡,教学实验室相对比临床实验室的技术落后,如自动化生化分析、微生物检验的鉴定和药敏系统、自动酶免分析仪、血液流变分析技术、精子质量分析技术、血气分析、超高倍显微镜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技术、PCR技术等。为此,在开设这些实验内容时,必须依靠临床实验室的人员及设备。临床检验实训部的建立,将解决实践教学与临床检验脱节的问题。实训部可分机能实验部分和形态学实验部分,机能实验部分主要承担临床生化、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态学实验部分主要承担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脱落细胞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实训部所承担的教学由检验科教学人员共同协商解决。

4探索新的实训教学体系

4.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按照检验医学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调整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技术单一的验证性实验项目。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项目。以检验领域项目和技术归类为依据,如临床免疫学检验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免疫动物开始到抗体鉴定的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和相关实验内容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教师只作相应的指导。分子生物学检验也从DNA提取到扩增鉴定的整个过程作一次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此外,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也在实训部进行。

4.2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过去,实验教学多采用版书、挂图、幻灯和投影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现在我们将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实验室,如形态学数码互动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可以从细胞和细菌和图像标本中辨认,并和教师互动交流。从采集标本、标本制作、涂片染色、镜下判断、图像采集等系列过程,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充分体现[3]。

4.3加大医学检验实训部的建设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实验室体制改革的同时,在重新整合原有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添置了一批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并建设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临床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等专科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此外,还对一些常规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4]。

4.4开展疑难范例讨论为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临床检验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如一个谷丙转氨酶高的血标本,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哪些疾病会出现增高,应排除哪些影响因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方法紧密联系临床,生动有趣,启发思维。

5实践教学的课外活动

除了以实验室的课堂教学作为实践能力培养之外,我们还通过以下课外活动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1开放实验室本课程群(5门临床检验专业课程)实行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在开课期间每周1~2次,学生自愿参加,教师在场指导。在形态学方面,学生可以从标本采集、制片到阅片全程自己动手,对血液、免疫和生化检验方面,要求学生对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常见故障的处理进行指导和强化。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5]。

5.2开设第二课堂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带学生到市中心血站、市疾病控制中心、市内各级医院检验科等单位参观、学习,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眼界,借助别人的设备、技术优势培养学生。

5.3实施本科导师制具体做法是: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带5~10名学生,进行资料查询、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分别就某一个专题写出综述,对课题进行初步的设计,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等。通过这一做法,大四、大五的学生每年在公开期刊5~10篇,提高了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一进入临床检验实习就能很快入门,学习主动性加强,深受实习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为100%,大多数学生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98%的毕业生到单位试用期满后都能考取检验技师资格。

参考文献

[1]石鹏建.适应医学教育标准国际化,积极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7):505-508.

[2]武高辉,杨韬,赵希文,等.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74(3):21-23.

[3]陈丽华,周马冀平.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2-13.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2

[关键词]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经济学

一、前言

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在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政府支配的公共资源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出于对资金使用用途和效果加强监督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从我国效益审计的实践看,尽管我国审计组织和机构已初步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路子,正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提出与实施,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式方法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突出表现是用财务审计的模式开展效益审计。三是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定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和规范体系。四是效益审计的内容主要以揭露问题为主,对把握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规律、健全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规范的实效还不够。五是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缺乏系统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应加强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

二、完善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

1.提高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

当前,总体上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要提高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审计机关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宣传,用国内外典型的案例进行开导;二是审计机关要强化审计信息工作,及时向各级政府反馈医药检验行业经济发展这各种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特别是审计中发现的国家各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政策在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三是要靠审计部门的努力工作,运用取得的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成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视、支持,这是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证;四是通过有关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它和加强医药检验行业经济管理、提高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扭亏增盈工作一道进行宣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五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制定出必要的法规,为全面实行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依据。

2.加强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

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不够深入,这已成为制约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当前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领域中,必须重点完善的几个方面是:第一,尽快构建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框架。到目前为止,审计理论界尚未构建出一套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自身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基础理论是研究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规律性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客观性最强,一般不受或很少时间限制,研究结果表现为一套概念、目标、原则、惯例与方法等,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不具有人为的强制性;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理论是研究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一些具体性问题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客观性比较强,受时间的限制大,研究结果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措施、政策或建议,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以及时的规范;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理论是研究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全局性、方针性和方向性问题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观性比较强,时间跨度比较大,它是综合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应用理论,对未来提出比较明确的构想,研究成果表现为长期的重大行动方案。第二,明确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要讨论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首先应讨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否具有独立性。之所以有人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学科地位产生怀疑,就是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能明确把握,只是在管理或审计的概念下理解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对象,而没有把对学科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进步的认识上升到对审计创新的高度,并在这个高度上去开发和建立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对象。

3.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既是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具有极广大的空间和深度,是财务审计所难以比拟的。关注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根据其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研究任务和目标的针对性等特点来界定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应用研究的内容,运用实验研究、创造性的实务研究及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对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改革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注解和运用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更好地为医药检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

4.完善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原则

开展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突出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为此,在医药检验行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中必须结合国有企业缺乏活力、资金沉淀问题突出,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审计组织应重点围绕医药检验行业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开展审计。一是务求实效;二是弄清事实;三是遵循政策。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

1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现状分析

1.1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我国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组织研究制定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课程体系包括了通识教育模块与特色教育模块,同时满足了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标准化要求与各高校特色办学的差异性要求[1]。通识教育模块由公共基础模块与一级学科基础模块构成,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方针,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要求;而特色教育模块即专业模块,一方面体现校级特色办学,另一方面也具体体现在专业特色办学;此外国家标准尤其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做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高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构建有针对性的、时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成了未来高校强化特色办学的驱动力。

1.2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形势要求,为此,教育部等部门积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多局限于培养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其办学的起点大都建立在较长的专科基础上,相比老牌本科大学,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方面大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与差距。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要求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要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培养出基层用得上、留得住、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1.3检验专业行业发展及地方市场对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传统的医学检验专业是培养具有基础及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相关实验室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现代医学检验已经发展为融合现代精准检测技术与医学知识体系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并延展到仪器设备研制、试剂研发、产品营销以及实验室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尤其“第三方检验”异军突起、“互联网+检验”服务模式初具雏形,传统的“通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4],检验专业行业发展及地方市场对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医学检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呈现多元化发展,尤其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应用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类平台建设

为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就要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应用型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通识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

医学教育需要精英教育,拥有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医学检验专业的通识教育主要还是以“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学生主动性及积极性差。地方高校医学专业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资源,改革通识课程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化学习方式,营造通识教育的校园氛围,比如开展校内社团或文化小组也不失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5]。本校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色组织了红十字会、辩论赛小组、撰写新闻小组、社区医疗服务小组、医学科普协会等,通过广泛开展通识教育第二课堂,将过去死板的思政、形势、文化素养等通识课程具体化、实践化,效果较好。

2.2校内检验专业实训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联合应用

校内专业课实训平台是学生对专业课知识进行实践巩固的重要平台。传统的检验专业校内实践平台主要是以具体的课程为单位、实验项目的开出以理论课程为依据,是对理论课知识的验证和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尝试建立一种综合性强的实践平台,便于跨课程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期培养检验专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医学检验专业以动物、实物为基础的实验方法有时具有危险性,且检验专业实验所涉及的试剂种类多、成本高、消耗大等情况限制了综合性实验的开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更大程度地拓展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广度及深度,尽可能减少潜在危害,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平台构建医学检验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应运而生,这是对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创新,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也有自身短板,不能完全取代基础实训平台。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将检验专业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联合应用,取长补短,能更好地培养检验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

2.3完善校外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

毕业实习是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最重要的阶段,在后期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至关重要。我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从学生生源地、发达地区等方面考虑来选择三级以上临床医院作为教学基地,同事考察检验科室的师资带教能力和检测项目业务开展情况,确保完成实习任务;实习之初就制定检验科生产实习计划、专业实习大纲及成绩考核办法,发放到各教学基地及学生;利用我校“校友邦”等管理平台对学生每天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要求完成实习日志;定期选派老师参与实习检查,协助实习单位管理好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临床实习。完善的后期临床教学保证了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胜任临床一线工作,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2.4挖掘校企合作平台、扩展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

校企合作机制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培养不能仅满足于医院检验科,而应充实扩展丰富教学基地。我校在原有省、市级三甲教学医院外,还大量新增第三方检验例如迪安检验、金域检验等研发类型的教学基地,与最先进的检验技术研发、试剂研发企业建立合作实践平台。与传统校企合作方式不同,新型医学检验技术和试剂研发平台将企业引入校内构建医学检验产业学院,把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与企业打通,研发方向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而定,研发过程由高校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具体实施,实现“出成果”和“用成果”的有机统一[6],打通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使高校优势科技资源能够直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也为高校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注入了不竭动力。

2.5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4

【关键词】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检验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5-01

1康复医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在医学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康复医学由于直接关系着患者接受治疗后身心健康的有效恢复,因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康复医学国际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其理论知识的研究也日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康复医学的发展正成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主流方向。就我国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康复医学理念的日渐普及和康复医疗技术的推进,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广阔空间。现代康复医学主要研究的理论内容是对伤残病患者病后机体的有效恢复方法,并通过将康复评测与训练融入到康复治疗中,从而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由于康复治疗的开展是继临床治疗后的重要工作,因此,其理论研究的过程必须强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并在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督促患者锻炼并加以鼓励,从而使其机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并保持。

2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效果检验

康复医学的开展必须要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就内外科医疗与妇幼医疗等康复医学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复查医学在临床中的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及脑瘫,偏瘫和截瘫等患者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在慢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康复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医学临床成效进行分析,在对脑神经受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肢体运动的训练。由于训练过程中施行的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脑神经功能,因此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方式进行训练,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在对周围神经组织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主要治疗方法是利用神经生长因子刺激交感神经与背根神经节细胞蛋白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神经元体积的膨胀,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此外,神经系统的康复治疗还采用了脉冲电刺激的方法,即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脉冲刺激治疗,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再生轴突的生长与分裂,从而有效的加快神经细胞的兴奋传递效率,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效率,提高康复治疗的医疗效率。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康复治疗临床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康复功能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检验。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状,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可以结合运动功能评估,心理神经评估以及机体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评估内容,从而更为全面的得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参照对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调整,并更为有效的实现康复治疗的多层次检验。

3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多元化发展的推广与完善,康复医学所接纳的患者类型将会进一步丰富,加之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临床医疗康复要求的逐渐提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更为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康复医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同,通过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康复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为其体制的增强和健康状态的保持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结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在带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更为有效的促进康复医学临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科学技术推动康复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医学领域也应在临床医学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康复医学技术加以完善,从而使康复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从而满足患者更为广泛的康复需求,通过提高康复治疗的人性化而实现医疗技术与患者间的互动,使得患者更为积极的参加到康复治疗过程中。为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康复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医护人员还要对康复医疗和临床医学技术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为护理医护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5-36

[2]中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08-17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1篇5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本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临床应用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根据临床检验标本,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了适应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发展,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发展至今,病原谱已经发生了变化,临床上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在逐渐被耐药菌株和机会致病菌替代,而新型病原和传染病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有所变化[2]。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我校与在临床教学单位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岗位的需要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实现“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微生物学检验的工作重点。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1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我校增加了微生物检验实践课学时比例,由原来的不足30%调整到50%以上。采取校内实践课与校外现场教学相结合。在校内建立一体化实验室、检验实训中心,尽可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阜阳医学临床检验中心开设课堂,把课堂带到临床一线,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开展检验技能强化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只有一次的实验课程操作还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导致进入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医学检验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对操作过程的详细讲解、教学演示,指导学生对技能项目进行反复演练、详细归纳、纠正和总结。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检验常用仪器使用和实践技术操作。

2.3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上台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多参与、多实践。在教学时间上体现开放性,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值班,保证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每学期安排2周技能开放周,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训练,组织教师进行指导,增强实训时间的开放性。

3.开展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为此,我校教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

3.1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协会”和“微生物学协会”等学习型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高达60%以上。学生以社团为单位,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指导,在校内外开展服务性社团活动,如免费验血、流行病预防讲座等。

3.2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我校与阜阳市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合作,每年举办“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竞赛、“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和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实践课的积极性。每到赛前,教室和实训室都有大批学生在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转变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

微生物检验的教学任务重、知识点散、重难点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微生物检验教学考核中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单一理论考试变为“理论考试+平时技能考试+实验考试+口试”,理论考试占50%: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技能考试占20%包括个人技能考核、小组技能考核,注重学生个人技能的锻炼和团队合作精神;实验考试占20%即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基本操作,如制备细菌涂片、染色、平板画线等;口试占10%:由学生任意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作答,现场打分。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

总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经过长期努力,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鞠晓红,马爱新.微生物检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7):556-558.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学检验;分级诊疗;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9(c)-0059-05

當前,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边远地区的患者来回奔波,综合成本极高,这种现象在大医院检验科尤其明显。而检验科在工作量统筹、检验结果送达等方面,主要依靠人工和纸质,效率不高,以至于患者在大医院进行医学检验时,普遍存在等待时间长,拥挤,检验结果获取慢、获取形式单一等特点。各个医疗机构,在对检验数据获取和分享上依旧单一、分享不充分,导致了患者的重复检查,浪费了医疗资源。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2.0技术的推动和社会健康需求的牵引下,互联网医疗通过重构医院业务流程,改善医院管理,不断推动和创造新的医疗生态[1]。

厦门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于2015年10月成立了“互联网+在医学检验服务方向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小组,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医学检验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以充分分享优质医学检验资源,优化患者在医学检验过程中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化解当前较为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研究实践

1.1系统设计

医学机构检验信息系统设计见图1。

1.2方法

1.2.1依托云医院,推行检验分级诊疗服务目前,厦门市健康医疗云平台已将厦门市第三医院、海沧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及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92家以上机构的业务系统迁移至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基于SOA架构和SaaS模式构建的云计算医疗软件服务能实现医疗软件服务的快速开发和灵活部署,包括PACS、LIS、HIS[3]。(图2)依托云医院,我们开发了LIS(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简称LIS)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接口,通过WEBService与标准HL7协议,使医院检验系统与社区医院系统之间实现了数据信息的交互,可以及时接收社区医院开具的检查医嘱申请,并对检验医嘱信息实现条码化,患者在社区抽取标本后,社区将患者的标本贴上条码,医院则派出专门的车辆去社区收集标本,并及时送回医院的检验中心进行检测,LIS通过条码获得社区患者医嘱信息,并将最终的检验结果通过报告生成服务发送给社区。从而实现了检验的分级诊疗服务。

1.2.2依托叫号系统,破解检验窗口的三长一短之长检验科作为医院最大的检查科室,排队现象一向比较严重,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该院启用了一套完整的排队叫号系统,患者到检验科门口的取号机扫描患者病例上的条形码,然后打印号票,患者取号后在候诊区休息候诊。号票内容可灵活有医院名称、排队号码、等候人数、排队时间、化验类别、排队窗口、提示信息等。同时导诊员在操作终端电脑上登录系统,即可呼叫该类型类别患者。当导诊员在工作站呼叫时,分诊台语音系统就会自动播报患者排队序号和窗口名称,如"请A001号某某某到1号窗口检验",同时LED屏上显示该内容。点击顺呼则呼叫下一位。如果呼叫一个患者呼叫几次都没有来检验,则导诊员可把该患者放入过号队列,过段时间再呼叫此患者[4]。见图3。

检验科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排队管理所存在的一些混乱、无序及不文明插队等现象。患者在候诊時可以参照当前号码,估算自己还需要等待多久,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其他检查项目,提高检查效率,真正做到方便、高效、安全。

1.2.3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实验室自动化,实时共享信息,提醒患者检测进度,指引患者就诊实验室自动化是将临床实验室中各种独立的自动化仪器以特殊的物流传送设备串联起来,在信息流的主导控制下,构成流水线作业的组合,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检验过程的自动化。该院于2015年8月建成了自动化临床实验室流水线,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实现各个分析仪工作站、采样工作站、流水线控制工作站和医生临床工作站的通讯和管理,应用条形码技术,让分析仪与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双向对话,使患者样品登记、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并增设终端显示屏和语音呼叫系统,将标本的检测进度通过检验科大屏实时展示,使患者可以根据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消除了患者等待过程中的茫然和焦虑。见图4。

1.2.4依托移动互联网,推行掌上医院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对于医疗行业来讲,微信创新的沟通方式优化了大众的就医体验[5]。2015年6月,该院微信公众号、掌上医院APP投入使用,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掌上医院APP进行检验检查结果的查询。见图5。

1.2.5依托大数据,建立知识库,分析推送检验结果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检验信息系统已经积累和沉淀了海量的病人检验数据,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挖掘对医生、患者和检验技师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利用这些参考信息给未来患者提供辅助诊断,或者分析某些疾病跟某些因素的关联,譬如饮食结构、地区分布、男女特征和年龄段分析等等,无疑是很有意义的[6]。

该院于2016年8月开始的二期信息化建设,重点就是“数据挖掘中心”的建设,项目组将依托大数据,建立医学检验知识库,实时分析医学检验结果并推送给临床医生和患者。

2结果

①截至2016年10月18日,该院已经与厦门市同安区8个社区医院实现了检验分级诊疗,2015年10月8日—2016年10月18日,各社区共送检标本5083例。对其中50例进行回访分析,得出以下对比,在社区能享受的检验项目数量由开展前的约50项到开展后的约600项,患者平均花费时间由开展前的约3h减少为约1h,交通费用则由原来约20元下降到约2元。见图6。

②据统计,检验科患者平均排队等候的时间,2015年为15min,2016年为5min。2015年,检验科满意度为80%,系统改造后,2016年检验科科室满意度上升到90%。

③医院已经运用Hadoop技术建设大数据,项目组正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处理医学检验数据资源,并通过互联网及时将患者的医学检验分析报告推送给患者。

3结语

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是互联网+的核心优势,为此,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分级诊疗,使患者在社区可以享受三级医院的服务;依托信息技术,对检验检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多举措并举,改善患者在检验检查过程中的就医体验,减少医院的三长一短现象,有效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黄伟方等

[参考文献]

[1]林海,林秀蓉,陈金雄.“互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1):31-33.

[2]孙中海,杨叔禹,姚冠华,等.区域云计算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厦门市健康医疗云实践为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6):15-17.

[3]钟俊华,刘宝妹,陈金雄.构建区域医疗云平台创新医疗服务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3(9):12-14.

[4]陆明健.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在我院应用现状[J].医学信息,2016,29(30):29-30.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7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在现代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占居支柱性的地位,它能在分子水平迅速直观地反映出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物质代谢质与量的改变[1]。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当今生物化学检验内容日益增多,技术越来越呈现自动化、模块化、系统化,这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促使生物化学检验教学需要面向临床应用进行改革。为此,结合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该课程的体系、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1基于临床检验需求,积极完善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层次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检验医学的医学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还遵循传统培养模式实行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习课按顺序分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科为中心,与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且重理论轻实践。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临床检验岗位实际需求,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提升,符合就业需求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涵盖内容较多,学时有限,因而我们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与医学检验专业从业人员广泛座谈,与相关平行学科教师充分讨论,充分参考现行医学检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岗位技能需求为重点对该课程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我校目前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中总学时是94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0学时。理论部分主要由以下四大模块组成:首先是生物化学检验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仪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技术模块;其次是人体物质能量代谢紊乱的诊断酶学,实验室诊断项目的方法、技术和临床意义模块;再次是重要组织器官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化学诊断模块;最后是内分泌疾病和体液相关标志物的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模块。模块化的课程标准便于随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把握,也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更加条理系统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实践部分学时比例合理增加,更能保证实践教学,同时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2注重教学实施,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2.1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内容较多,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联系不够紧密。比如仪器检测系统的评价、校正、质控等部分基础知识内容因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不高而显得“累赘多余”,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等基础知识又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有交叉和重复,而医学检验实际工作中的免疫比浊分析、体液肿瘤标志物测定、糖尿病急性代谢综合征(综合性实验)因为实验条件原因教学开展不到位,部分室内质控应用、实验室相关标准等常用的工作内容缺失,教材内容和检验师考试大纲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大量参考规划教材,积极利用网络查阅中外著作和文献,关注生物化学检验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而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并且从中筛选归纳适宜教学讲授的重难点,使教学内容模块化和系统化。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讲述血糖、血脂、血中尿素测定等传统经典知识点时利用归纳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通过“探究法”和病例讨论法来讲授肝肾器官病变检测指标、方法和临床意义,利用PBL教学法开展免疫学临床检测知识的讲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当积极建设优质、高效的学科网站,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开放式教学,制作重要章节的精品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和名师讲课录像,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提供师生互动平台,教师预留作业习题,学生能及时网上提问,有效沟通师生,增强教学效果[2]。

2.2教师素质“双师化”,教材实用化

高职医学教育着重定位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任课教师中具有双师资格的比例相对较少,与教学配套的教材又主要是由高校教师编写,有的教材在检验项目中没有详细讲述操作方法,也没有配套的相关实验教材,现有的实验教材多数落后于实际工作需求,且内容多偏向于基础性实验,使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这就容易造成学校教学与实际临床检验应用出现脱节,因而需要加大教师的双师化培养,鼓励教师考取执业证书,定期选送教师到医院或检验检疫部门相关检验岗位轮训学习,密切联系临床,切实做到教学相长。积极邀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检验医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和研讨活动,多编写符合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实用化教材和实验指导用书。通过教材的编写使任课教师自我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改革实验教学,教学实践一体化

参照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合理制定教学与实验实践计划并严格执行,积极推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在理论课讲授以后安排对应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趁热打铁”,避免出现“教与学”与“教与做”的分离。实验教学的工作开展上要积极向医院靠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置新设备,积极开展新检测项目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上机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远程视频教学,进行模拟实践操作。依托我校的三所附属医院优势,定期积极安排学生到医院参观实践,学习临床先进的检验仪器,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见多识广”和“识多智广”。邀请医院的专家走进实验室共同讨论和制定实验项目并亲自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正确规范的示教,强调规范操作的重难点,并能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积极引导学生组成互助帮教小组,相互监督和学习,在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4合理开展课外拓展,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目前社会的发展对医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海无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向高层次深造都需要有持续性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在教学之外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课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题讲座,邀请相关医学课程的教授开展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中的最新应用,邀请医院的专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病例讨论,分享经验和技术,讲述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积极组织实践技能竞赛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选派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综合性科研实验课题研究,教会学生利用检索技术查阅文献,并指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结果,在合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促进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做到不仅授学生以“鱼”而且授学生以“渔”。

3构建综合、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医学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考核主要是通过闭卷的理论考核、平时实验报告和出勤率、实际操作的实验考核进行总体评价,而且多在学期期末进行集中考核,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没有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因为考试主要围绕课本所学内容,容易与实际职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因而我们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理论考核内容,改革闭卷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期中阶段性考核,增加实验考核的比重,引入医院专家指导实践技能考核,构建综合性考核评价,真正做到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3]。

3.1优化课程题库,理论考核阶段化和网络化

针对资格考试和职业需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教材不断优化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专业试题库。题库中涵盖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单选题和X型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标准试题,每一题都标示有难度系数、题型、章节等信息。教师可以进行灵活选题组卷,系统也可以进行随机组卷。教师可以分章节或是在期中阶段性选题组卷进行平时考核测试,将同样知识点试题打乱顺序利用数字化教室进行快速考核和成绩汇总,既避免了试卷考试作弊,又能及时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4]。

3.2实验考核的仿真化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实践操作能力既展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是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该课程的实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考核方式和手段积极改革,设置仿真化的实验考核场景,邀请医学专家同行、专职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评分小组,考核内容也以临床检验中的常规测试项目为主,学生抽取题目,进行操作和答辩,评分小组给出综合评分[5]。这样,实验考核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这就要求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高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医学卫生事业,同时医学卫生职业的发展又为高职医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的方向,因此坚持“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黄川锋张冬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庞新跃,李欣.临床生物化学与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49-51.

[2]石玉荣,梅传忠,武文娟,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96-97.

[3]周师洁,徐良贤,殷嫦嫦.242例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结果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17-120.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8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成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同时该学科中还融合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不管是从理论体系上来讲,还是从技术方面来讲,医学检验得到了发展。在医学检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就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质量的方案以及考核体系的构建。

[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050-02

ToImprovetheQualityofMedicalTestProfessionalTalentTrainingSchemeandtheConstructionofEvaluationSystem

ZHAORuiWANGFayun

KunmingHealthVocationalCollege,Yunnan650101,China

[Abstract]Medicaltestisaveryimportantsubject,thesubjectbethemissinglinkconnectingthebasicmedicineandclinicalmedicine,atthesametimealsofusesavarietyofhighandnewtechnologyinthesubject.Nomatterfromthetheorysystem,orfromtheaspectsoftechnology,thedevelopmentofmedicaltest.Underthebackgroundofrapiddevelopmentinmedicaltest,whichisimprovedonthetalentrequirements.Thispapermainlyexploresthesolutionstoimprovethequalityofmedicallaboratoryprofessionalsaswellastheconstructionofevaluationsystem.

[Keywords]Medicallaboratoryspecialty;Talenttraining;Qualitystandards;Theinspectionsystem

[作者简介]赵瑞(1988-),女,湖北省潜江市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检验医学。

现阶段,医疗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构建提高人才质量的方案,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还要构建有效的、客观的考核体系,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1依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企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为了能够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优秀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此时高校要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改革教学、提高检验医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当前高校依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即:达到国家教育部100304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1]。

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将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搭建适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知识平台。第一平台,文数理知识平台。其中包括了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等,这样做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平台,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其中包括了生物化学学科、医学微生物学科等,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第三平台,临床医学知识平台。在这一知识平台上要重视临床医学与检验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平台,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平台。这一知识平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构建教学计划时,要遵循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具有联系的四大课程平台。与此同时要开设选修课,重视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重视课程建设,修订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

在课程建设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改革教学内容。医学检验这门学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并且医学检验学科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然而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掌握该学科的所有知识。所以在改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取舍得当。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一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删除与其他学科相重合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有一些内容较为简单,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要自学,这样做不仅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阶段,有七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已经修订完成,如:《输血技术学》、《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等,并且已经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新的教学大纲将重点知识凸显出来,这能够让学生对专业主干课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卫生部规划的最新版本教材,结合自编教材,融入本专业的热点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高校还要鼓励教师编写教材或者参考书。有一些教师还构建了主干网络课程,并且网络课程也是依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上采用了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章节式编排,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2]。

3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

3.1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知识基础、整个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教学手段,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处于积极性的状态中。在启发式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进行引导转换,将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将具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中的“启”是相对于老师而说的,“发”是相对于学生而说的。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启发式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比较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从教学观上来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过程上来讲,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得相关的知识。从教学手段上来讲,通过营造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该教学方式不是依靠死记硬背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教学目标上来讲,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能力、智力与非智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来模拟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教师在精选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内容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当前已有5门专业课程实现了课程上网,如:《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等[4]。

4构建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医学检验这门学科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改革以及创新医学检验试验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特点,构建以检验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同时还要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有本专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学校还要依托附属医院检验科,构建相关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实验教学环境为开展实验项目、改进实验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临床实验室拥有着先进的检验医学实验设备,这就便于学生更好的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余时间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科研方法,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类学生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较为宽松的实验环境下,学生有机会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向老师、同学求助,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然而解决困难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过程。医学检验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5]。

5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自从2005年以来,各大高校开始扩招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这也就相应增加了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同时高校提高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这些毕业生也获得了医疗机构的认可。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新颖,这就表明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6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6.1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要安排相关的老师来管理实习生,并且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指标。一般表格指标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教师用;第二种,学生用。教师用的考核表往往是由教科室统一下发的,带队医生、科室领导要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最后将考核表上交给教科室。学生用的考核表往往需要上级医师、科室领导签字。学生用的考核表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使用仪器是否得当等;教师用的考核表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是否按照规定完成了学习情况,其中包括了教师意见表、科室鉴定表。如果高校没有构建合理的、科学的考核制度,那么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实习中都不会端正自身的态度,在实习中他们并没有提高自身的能力,而是浪费了实习时间。因此高校要构建有效的考核制度,以此来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6.2确定考核内容以及时间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制定出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的考核内容。通常情况下,考核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强化考核内容。每个检验项目要确定评价标准,逐条逐项来考核、评价每一学生。整个评价体系中包括了94个考核项目,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物化学分别为26个、16个、11个、18个以及23个。

当每一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结束之后,要依据临床检验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来确定考核内容,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基本考核,对于强化考核往往是由学生抽签来决定的[6]。

7结语

当前,构建医学检验专业的考核体系、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可以满足医疗机构以及用人单位的各种要求。

[

参考文献]

[1]李富南,包欢欢,宁德强,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20):79.

[2]张继瑜,蔡贞,熊石龙,等.凝炼检验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5):56-57.

[3]王芳,潘世扬,黄珮珺,等.医学检验学实验考试改革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3):107.

[4]白雪飞,郭静玉,庞新跃,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31-33.

[5]潘世秀,胡丽华,陈凤花.OSCE在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2(3):87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9

1.课程体系

在肯定过去教育模式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得认清事实,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设计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发展状态,一些缺点和缺陷开始越来越明显,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课程内容还是过于专注知识的完整性,忽略了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教育,这样的人才和当前社会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有所偏差。其次,过分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导致一些教学内容重叠化,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过多的重复内容会让学生失去重点,不能把时间放在一个地方,分散了时间的利用率,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2.实验教学

科学改变世界,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这点毋庸置疑,但是现代医学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是全能的,在实际临床检验当中,手动检验还是必要的工作,一些项目只能借助检验仪器,手工操作无法避免,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了手工操作的重要性和地位。手动检验属于实践性的内容,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了不少的学生只会书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为零,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上动手能力很差,以至于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却无法胜任这样的岗位工作。目前自动化和智能化检验设备相继问世,固然给检验人员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本来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现在自动化设备代替的手工,在学生实习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弱化,这样与医学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是相违背的。而相关单位在对人才录用的同时,又非常的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也是相矛盾的地方。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通过对当前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加上对于医学检验教育的现代人才要求解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目标到课程体系再到教学内容,可以说都是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进行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有针对性的,并且在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改革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了,让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1.确立培养目标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本来就业问题就非常的严峻,加上近年来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导致了高学历人才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医学专业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为主要方向,让学生经过学校的几年教育之后能够胜任相关专业岗位,可以在社会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这是所有高等院校都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以现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现状为基础,深入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内涵,结合现代社会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医学检验基础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以学生的未来为己任来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的改革。

2.构建课程体系

我们在对过去的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有打破传统局面的决心,把过去的四类课程变成五类课堂群: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各课程群之间不是相互独立没有关联的,我们以系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将各课程群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和渗透,始终秉持着医学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各课程群的交融,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1加强基础教育,重视终生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过去是十年一变,现在基本上年年都在变,因此知识的教育始终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怎么样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学习,自主去学习的能力。未来各专业领域的渗透和交互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因此除了注重现有内容的教育,教育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些其他学科也必须兼顾。

2.2强调检验专业特色,精选主干课程

医学检验学科需要其他的医学学科来作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其他医学学科知识是学好医学检验学科的基础,在对医学检验学科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要重视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教育。在对医学检验学科的核心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其特色,检验学科和临床学科有所不同,检验学科的实践能力比较强,因此一些比较偏向于纯理论的类似于基础化学、药理学、高等数学等可以进行弱化,相对的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则是其核心学科。并且我们不能单独的只关注检验学科的教育,检验学科要以其他医学学科为基础,临床学科相关知识能够为检验学科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

2.3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

专业课的设置除了要把握好理论性的内容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专业课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获得较大的提升,这才是专业课的主要目的。首先,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知识还需要具有前瞻性,融入当前的高新技术,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程度。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以创新和动手为主要目标来进行教学。其次,加大实验课的课程比例,医学检验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将来的工作岗位也是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教育之外还要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达到1∶1的状态。立足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之上进行教学。

2.4坚持整体优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前面提到将过去四类课程体系变成五类课程体系,划分之后要注重各体系之间的关联系,保持教学的整体性,内容上既不能过分覆盖又不能有漏洞产生,因此需要体现出个课程群之间的渗透和交互。以教学的整体性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学科的妥善设置来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顺畅。

3.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可以说是医学检验的精髓,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并且最直接的提升就是现代学生普遍缺乏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的时候就有了针对学生实验课的一些要求,这说明很早之前我国就开始注重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学科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去不断的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设置,通过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功能。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性内容非常的多,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验的操作方式,但是学生始终只是停留于听的阶段,没有亲身接触过,因此要想真实的感受和参与实验内容还是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来进行,而且实验课程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教学过程,通过动手来进行记忆的加深以及细节的把握。

3.1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了专项强化训练档案设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培养来进行临床检验操作能力的提升和达标。我们将实验室进行了完全的开放,有相关教师进行管理,其操作流程都规范化,对学生进行组织训练,在一段时间之内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基本操作项目,结束之后接受考核,然后开始下一项,这样进行循环,将所有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项目全部完成。针对学生的各种项目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以体现考核的公正性。在考核方面我们也不是单纯的只注重学生的一次性实验内容,把学生的实验成绩分为平时、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三个部分,以更加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水平,这样的考核也更加的公正。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实践的作风去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2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我们开展各项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而各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是独立的,尽管有渗透也很有限,那么如何真正的将教学的各项内容进行融合呢,我们就采用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来进行综合实验,或者让学生进创新实验设计环节,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如泌尿系统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特点及结果分析,前清蛋白试剂制备及透射比浊测定方法的建立等实验内容。

三、结语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10

1实训教学模式的创建

创建“教室-网络课程-专用现场模拟训练室-野外演训”为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拓展了常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空间。传统教学方式多只利用课堂教学和简单实验室操作,不能很好地培养学员的实地操作能力和特殊环境下展开检验工作的应变能力。为了打破传统教学单一依赖教室的教学空间局限,创建“教室-网络-专用现场模拟室-野外演训”为一体的教学空间。在总后勤部“530工程”(野战检验医学)重大专项资助下,建设了野战快速检验模拟训练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目前成熟的快速检验设备,让学员亲手操作,切实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模拟室包含了教学模拟实施软件,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现场快速检验平台(以干化学、便携式的快速检验仪器为主,另外还配备了野战应急检验A型系统)。其中模拟演训软件为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研发软件,主要用于培训医学检验专业学员对各种应急使用的便携式仪器的操作技能,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便携设备的组成部件和仪器耗材以及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后期维护(该软件获得了总后勤部优秀电教成果二等奖,教员学员反应甚好,可推广应用至本军师以下卫生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将《军事检验医学》的“快速检验”教学内容,掺入到学校教务处组织的学员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使教学空间拓展到“社区实践现场”,实地培训学员开展现场快速检验的能力;同时还将《军事检验医学》中的“野战现场快速检验”教学内容整合到学校“军事医学综合演练”演习科目中,使学习空间延伸到“野战演练现场”。通过“教室-网络课程-专用现场模拟训练室-野外演训”为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拓展了常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空间,达到了强化学员对军事检验医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同时强化了学员在不同环境下的实地操作技能。

2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的要求

搭建本系教员为主,附属医院检验科及军内外外聘专家为补充的教学团队,针对性地拓展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满足现场快速检验教学中对军内(国内)本领域师资的需求。为打破教学组织方式中单纯依赖本系教员从而出现的师资配置方面的局限,充分挖掘军内外、系内外本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到专业教学师资队伍中来;同时,为避免教学内容完全由本检验系(校)教员承担,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师资单一性问题(近亲繁殖),采用了“系(检验系)-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的系院结合,同时外聘专家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地拓展师资队伍组成。通过合理设计教学中理论和临床相结合,建立了“系(检验系)-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的系院结合教学模式,改变现行教学先单纯理论,再最后实习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将临床最新动态带到课堂上来,大量增加临床实例的课堂应用,使学员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技术和仪器,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临床的能力。同时还将军内、国内的专家聘请到《军事检验医学》教学组,承担不同专题的教学任务。专家中很多是参与了近期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或在基层单位工作过,具有丰富的战地(灾害)救援实践经验。通过这种军内、国内聘请师资的方式,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了一支覆盖军内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3实验技能教学操作

平台建设包括野战检验模拟训练室、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医学检验教学实验中心,从军事(应急)检验装备、形态学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扩展实验技能教学操作平台。医学检验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均非常突出的一个专业,为此,在不断加强学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教学的同时,通过扩展学生专用的实验技能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学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近年来,笔者通过申请军队2110建设项目、530工程重大专项(野战应急检验项目)项目和横向企业合作研究项目等,筹集经费500余万元,在搭建应急快速检验研究平台的同时,大力加强学员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建成了包括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野战检验模拟训练室、检验专业通用实验室等在内的功能完善的检验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在形态学检验教学方面,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显微镜,在教与学中不能做到同步和互动,同时受教学标本来源的限制(如一些稀有病例)等的制约。通过建设形态学数码教学实验室,利用数码系统软件对形态学教学标本进行全面采集后,即可直接用于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拓展,增加了教与学的同步和互动效果,同时避免了形态学教学标本来源的限制。同时,在军事检验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军队专项基金资助研制的“野战应急检验箱”、“野战应急检验车”等新型应急检验设备(装备)应用于学员教学过程中,拓展并开阔了学员对野战检验装备和技术了解,前瞻性地提升了学员在后期工作中开展野战应急检验工作的能力。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1篇11

论文摘要:医学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的培养。通过情况反馈的信息,毕业生水平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说明不改变传统临床(科室轮转)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在A才竞争中陷入困境我们经过三年多的改苴实践,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台培养方式的探索,已经初显成效

一改革的方法

围绕综台培养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基地的建立主要以吉林市知北京市做为主渠道.建立两种屡次不同的训练基地。一是吉林墨学院附院、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做为课间实习基地,重点训练生化检驻技术、免疫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细胞检验技术、徽生物检验技术等不仅每所教学医院有带教教师,还由检验系选派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青年教师带教(弥补各医院带教教师理论知识的不足),随时解决实习中所遇到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及时,记忆深刻,易消化课堂知识。=是以北京医院、北医大一院、首都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九所国内一流医院为毕业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基地,主要强化专业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按教学计划开展各学科专题讲座(不少于80学时),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见多识广,熟悉国内现有较新、精、先连仪器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学会诊断程亭,设计小型毕业科研课题,完成论文。由于各教学医院带教教师认真负责,尤其北京各大医院的带教教师是国内医学检验界的前辈、国内学术带头人,水平高,实习经验较丰富,已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另外,仪器设备国内一流.可跟E国际检验技术的发展步伐。学生实习收效大,训练全面,效果突出毕业后极短时间内就可适应工作,并且,“身手”不凡

(二)外语能力训练的课程建设

除学习基础外,增设医学英语129学时(使用六年制的英语教材)编写了《免疫学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英语教材),开没丁《免痉学和免疫学检验》的英语专业授课的新课程.共计108学时填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用英语讲授的空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听、阅读、说和水平,使补语能力增强,摸索出一套外语教学的方法,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专业英语教师。为临床实习及文献查阅、综述撰写打下良好基础。

(三)科研能力的训练及课程建设

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内容,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编写了《简明科学学》(即将出版),设置《科学学》课程(54学时,包括科研实践)和《文献检索》课程(2O学时)较系统学习了现代科学学的理论,了解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科学学体系、发展趋势,基本掌握科研方法和文献查阅的途径重点实施科研实践。通过《文献检索》、《科学学》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其步骤是,2~4名学生由一位具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指导。导师(其中有硕士、博士或留国研修生)有较强专业能力,年富力强勇于刨新,常是省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或学科骨干。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选择综违的立飚及综述撰写(30篇左右,外文不少于I5篇),最后评价综述和答辩《科学学》和《文献检索撇为限定选修课进行考棱。综述答辩做为科研实践能力检测方式。考核评价标准由立题、前言、标题、结论、文献量、科学性、价值、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能力等指标组成,将成绩做为毕业成绩之一。科研实践的延伸是在毕业实习中完成的,为毕业成绩另一部分。学生以综述为“背景,根据北京实习基地条件,修订方案,设计较易完成的科研小课题。待实习结束,完成论文,答辩通过。

二、改革的初步效果

总的看来(分析88~90级3届学生),从培养基本技能、能力和科研能力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初显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进一步巩固,基础扎实。北京和吉林两处实习基地反映一致,认为学生手技较好,操作熟练,接受力强。爱提同,积极参加教学与科研活动,理论知识掌握较牢。从实习评分表和评语”中看到,几届学生平均成绩达到良好,并呈提高趋势。毕业成绩(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毕业专业考试)较好,提高明显的为科研实践的综述答辩成绩(平均8O分以上),毕业论文成绩参差不齐(或有的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而缺少)影响总毕业成绩。实习学生受到各实习医院好评,特别以北京医院杨振华教授(卫生部中心主任)评价为代表,他认为,我院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肯钻研,能吃苦,基本技能较好,有后劲。平均两年为北京医院输送1名毕业生。近三年来已先后有三十多名学生分配到北京各大医院及医疗卫生部门外语水平稳步提高四、六缎考试通过宰连年提高(这对生源较多的情况是不易的)。在实习医院科研过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仪器使用说明书,受到带教教师的好评。已有综述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6篇)。与国内重点院校检验专业的外语差距有所减小,其中,外语水平较高者已留校任教,充实教学第一线。

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吉林铁路中心医院检验科检验医师(我院毕业生),首次发现新菌种,以其名命名,破格晋升。参加和参与科研工作的人数增多其中参加项目有的已通过省级鉴定或获得专利和奖励。开始在各医院的检验专业中崭露头角。综合培养使能力提高,有的巳成为学科组组长,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做为医学检验事业的后备力量,有的向更高的层次(博士生)选取(第一个医学检验博士生为我院毕业生)。

三、改革的体会

在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改革探索中,我们体会到:

1.基本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训练方式是打破传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具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特点(突出临床实践与综违论文相联系的特性)。虽然科研课题小,但包含了科全过程,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2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毕业实习环节上。还需提前到专业课(专业课)和课间实习中。使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具有系统性。

医学检验的实践范文篇12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教学

对于医学检验专业来讲,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设备、场所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够充分掌握各种基本的操作技能,对于临床实践操作也非常陌生,缺乏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实验室,促进医学检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一、开放实验室概述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局限与不足,提出了开放实验室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实验项目方面的开放性

在医学检验教学中,有很多基本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是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熟练掌握的。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足。例如,临床检验中采血、推片等内容。在开放实验室中,并不对实验项目进行限制,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技能水平选择合理的实验项目,通过操作练习的强化来弥补实验教学存在的课时不足的问题,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以在开放实验室中开展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二)在实验时间方面的开放性

在对实验室进行开放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计划与安排。即便如此,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料不到的情况,例如指导教师安排了其他的工作、学生需要参加其他活动等。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进行应对,让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其他的时间来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

(三)在实验程序方面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学时间的限制,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试剂配置、标本预处理等工作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体验与掌握完成的工作流程,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开放实验室中应该强化试剂的配置、标本处理、废液处理等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能力。

(四)在实验模式方面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其组成部分都是单列项目,这些单列项目具有针对性强、内容单一的特点。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单项技能,但是临床中包括的往往都是多项目的模块组合,导致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出现了脱节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开放实验室应该结合临床实践,实现多项目组合教学模式的推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在实验资源方面的开放性

学校在教学仪器方面虽然比较先进,但是由于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导致其数量一般为1-2台。在医学检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够利用有限的仪器进行演示实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全班的学生围着一台仪器转,听教师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等进行讲解,没有自己动手操作与实践的机会;或者是全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够进行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这就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面对仪器手足无措。开放实验室要求进行小组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位同学都有操作仪器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操作。

二、开放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通过实验室的开放,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开放力度不足

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力度不足的问题,虽然在时间与项目方面实现了开放,但是在其内容方面依旧选择的是事先安排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主的设计,不利于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未来的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促使学生研发更多的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二)开放实验室投入不足

医学检验有着非常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仪器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对医学检验实践教学中的仪器、设备、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同时,在开放实验室中需要更多的耗材,对资金的消耗比较大。因此,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实现实验环境的改善与实验设备的更新,更好地满足开放实验室的需求。

(三)开放实验室设备不统一

不同医院在条件、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检验设备在厂家、型号、操作流程等方面也并不相同。医学院校不可能将所有的仪器设备都纳入到实验室中。因此,实验室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网络教学充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对不同型号仪器的原理、结构、流程、功能等进行收集与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动化仪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加深学生对现代化仪器的了解与掌握。

总结:

医学检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开放实验室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与掌握操作技能,更好地顺应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参考文献】

[1]顾兵,潘世扬,黄B.开放实验室及PBL教学在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7):69-72.

[2]朱小飞,郭晓芳.基于网络虚拟实验室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0(47):2556-255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