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1

一、积极推进养殖业全面深化改革

(一)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加快转变养殖方式,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养殖生产,支持规模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现代养殖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和支持适度规模养殖,鼓励以土地资源、养殖水面、畜禽栏舍、畜禽产品等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养殖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良种繁育、饲料兽药、肉品加工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户发展。大力推进养殖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支持规模养殖企业配备专业兽医,建立专业化的技术服务队伍,积极探索发展社会化的兽医诊疗、技术推广等服务体系。

(二)加快完善支持保护体系。稳妥推进养殖业补贴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养殖补贴项目末位淘汰管理制度,逐步扩大良种补贴的品种和范围,逐步建立畜禽水产品成本价格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调动农民养殖积极性。稳定能繁母猪、育肥猪、肉牛政策性保险,积极推动完善养殖保险保费政策,逐步实现主要畜禽水产品应保尽保。组织开展渔业互保,提高捕捞渔民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生猪等主要畜禽水产品成本价格、市场行情的监测、研判,完善养殖生产预警预报机制。

(三)加快推进职能转变。进一步健全动物防疫、质量安全、标准化规模养殖绩效评估制度,明确考核项目,细化考核指标,创新行业管理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监管的公益性职能职责,确保机构、人员、职能、经费四个到位,巩固和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规范行业执法行为,严格执法队伍管理,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实施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建设,创新执法队伍管理模式。创新现代养殖业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完善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成果转化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模式,整合资源,聚拢人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提升养殖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着力提升主要畜禽水产品供应保障能力

(四)稳量提质做强生猪产业。整合生猪养殖扶持资金,支持环境承载能力强、养殖潜力大的丘陵山区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家庭农场,稳定生猪养殖新型主体;支持良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人工受精技术;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全面实施生猪粪污治理设施改造工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计划;重点抓好1000户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及改造,使生产逐步向生产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力争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70%以上。全年生猪出栏453万头,确保畜牧产值增长3.2%。

(五)全面加快发展现代渔业。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资实施池塘标准化生态化改造工程,年内改造水面2万亩以上,努力拓展养殖基地,发展休闲渔业。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循环生态养殖、名特优品种仿生态养殖、鱼病综合防治等水产养殖新技术,规范养殖行为,转变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益。

(六)因地制宜发展草食牧业。继续巩固炎陵草食牧业示范县创建成果。支持各县市发展繁殖大户、育肥大户,逐步形成能繁母牛养殖优势区,打造优质牛源基地。加快肉牛品改体系,开发选育地方良种,提高肉牛养殖水平。

(七)防范风险保护家禽产业。加大对规模养禽场的标准化改造力度,提升健康养殖水平,稳定家禽养殖生产主体。支持家禽养殖企业、完善活禽交易市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消除疫源隐患,全面启动、落实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制度。稳步推行家禽定点屠宰制度。支持和鼓励活禽宰销分离,引导健康消费,稳定家禽市场。

三、持续增强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八)突出防控重点。全面实施《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根除计划、单项病防治计划和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启动无疫示范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快全市动物疫病控制和消灭进程。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落实“免疫日制度”、免疫监督举报制度,加大抗体水平检测力度。积极开展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病原学专项监测,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努力保持全市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的良好局面。

(九)完善防控机制。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考核,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动物卫生监督监管机制,稳步推进动物标识和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检疫电子出证,逐步实现检疫票证、检疫检测记录电子化。积极探索实施畜禽饲养场的动物卫生风险“分级管理”模式,实施“分级监管、量化监督”,扩大监管范围,提升监管效率,促进防控工作开展。加强全市动物卫生执法装备、冷链体系和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县级兽医系统实验室要全部通过省级考核,全方位提升动物防疫体系基础保障能力。

四、全面强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十)大力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将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两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加快推进县级检测机构“双认证”进程,督促养殖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市本级年内要建好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实行信息定期制度,各县市也要逐步建立相应的体系。深入开展畜禽水产品、生猪“瘦肉精”、饲料、兽药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交叉检查、整县排查,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违法违规使用“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突出问题。加大质量安全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光有关案件,营造打假维权良好社会氛围。

(十一)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畜禽屠宰管理职责移交畜牧兽医部门后,立即行动,健全体系,确保职责交接和工作开展的无缝对接。强化畜禽屠宰厂(场)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落实进厂(场)检查登记、检疫等制度,严格巡查抽检,坚决杜绝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等行为。切实做好畜禽屠宰检疫工作,严格实施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和宰后出证工作,严禁未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或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出场。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违规行为。

五、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

(十二)切实落实养殖规划。加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宣贯力度,继续抓好养殖业污染治理。禁养区内,不再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已有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限期退出。限养区内,结合环境承载能力、畜禽养殖品种、污染防治措施,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和总量。适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与养殖量相匹配的粪污贮存、污水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污染防治设施,防止养殖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十三)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开展乡镇站星级技术服务创建工作,全市年计划培训5000人次。将生态养殖作为养殖污染治理的关键措施,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采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农牧结合、沼气配套、有机肥加工、生物发酵床养殖等污染治理模式,支持和鼓励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生态安全的水果、苗木、蔬菜、水稻等农作物基地,发展高标准化的生态养殖、实现养殖排泄物全部资源化利用,全市年内建成100家生态养殖场。

(十四)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积极探索、总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选择适合本地区养殖模式的无害化处理模式。支持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建设无害化处理厂,督促大中型养殖场、屠宰场对病死动物及相关动物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政策激励机制,完善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防止随意丢弃病死动物,防止病死动物流向餐桌,防止病死动物传播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养殖业健康发展。

(十五)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坚持实施湘江干流春季禁渔,开展跨区域、跨部门渔政联合执法行动,维护渔业生产正常秩序。严格执行捕捞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新的渔民进入捕捞行业,严厉查处非法捕捞行为。认真抓好增殖放流相关技术规范制定,进一步规范放流行为,力争全年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2千万尾。加大渔业污染事故查处力度,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切实抓好渔船检验、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切实落实禁鱼、燃油补贴政策。

六、全力推进养殖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十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体系。鼓励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主动对接龙头企业,引导并支持唐人神、福来喜、好棒美、龙华牧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产地的连接,增强对生产基地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确保唐人神、龙华牧业投资增长1.5亿元,促进炎陵白鹅、攸县麻鸭、茶陵黄牛等地方品牌形成新的产业基地、新的产业发展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七)搞活产品市场流通。巩固和扩大产销联建成果,推进产销对接,扩大外销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鲜活畜禽水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打破地区封锁,确保畜禽水产品运销畅通。积极发展现代化屠宰加工业,逐步改变目前畜禽流通、屠宰方式,变鲜活产品销售为加工产品销售。

七、不断加强畜牧水产系统自身建设

(十八)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委九项规定,坚决整肃“”行为,特别是进一步改进调研方式、规范公务接待、严控“三公”消费,不搞迎来送往。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2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狠抓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兴渔水平

我局根据农业局统一安排,扎实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百名科技人员帮扶百名农村技术员”等活动,组织全体科技人员联系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签定了协议,明确帮扶对象和措施,开展科技培训推广。上半年集中培训12期,培训人员2430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接受咨询5000余人次,组织渔业专业合作社代表,到周边县市学习标准化生产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渔业发展水平。

(二)狠抓标准化生产,加速建设示范基地

为了加强水产养殖基地管理,我局大力开展水产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定了《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技术规范》、《鲟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四大家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指导养殖户按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市青林寺清江名优鱼专业合作社在我局的指导下,生产过程标准、养殖记录完好、销售台帐完整、养殖基地符合技术规范,今年3月,该合作社养殖基地被市农业局评为市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三)狠抓质量监管,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确保水产品质量,让全市人民吃上放心鱼,我们开展养殖产地监管,实行产地准出,严格控制禁用渔药、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督促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开展水产品质量抽检,强化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实施市场准入,上半年质量安全检查10次,我市东方、中百、北山三家超市水产品销售区进行严格管理,每月检查一次,重大节假日,实行重点检查时期,上半年,这三家超市严格执行水产品准入制度,产品来源清楚、销售台帐详实、质量管理制度到位。

(四)狠抓病害测报防治,降低鱼病损失

我局与市水产科研所联合,共同开展清江库区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为全面掌握清江库区养殖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提供保障。我局在清江库区安排3个鱼病观测定,每月定期观测鱼病发生情况,定期清江库区鱼病预报,帮助库区养殖户掌握病害发生趋势、指导养殖户进行鱼病防控。养殖户根据的信息,及时预防,降低了鱼类发病的死亡率,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疾病漫延,减少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狠抓渔业项目申报,增强渔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渔政执法船项目争取工作,目前50级渔政执法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0万元,中央补助107万元,地方配套53万元项目已获农业部已批准建设,新建渔政法船1艘,渔政执法艇1艘。二是申报渔政码头项目已进入农业部储备库。拟新建渔政执法船专用码头一个,项目总投资9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为300万元。

(六)狠抓渔政执法,查处渔业违法行为

我市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以及高坝洲、熊渡库区等天然水域面积约15万亩,养殖水面5万余亩,持证捕捞养殖渔船603艘,专业及副业渔民1200余人,管理范围广、任务大、情况复杂,毒鱼、电鱼、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电捕鱼等违法行为。我们集中力量,加大巡查检查及处罚力度,上半年查获渔业案件13起,其中,查处违法捕捞案件4起,一人已被刑事拘留,未取得养殖证从事网箱养殖生产9起。

(七)狠抓长江禁渔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环境

为了确保长江继续实施禁渔期制度,实现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从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我们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在长江进行不定期巡查,共出船巡查35艘次。同时,认真做好长江禁渔期渔民生活补助审核上报发放工作,发放禁渔期生活补助48万元,为渔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八)狠抓增殖放流,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今年是实施清江增殖放流与生态修复项目第四年,继续向清江放流“四大家鱼”苗种120万尾,利用鱅鱼吃食浮游动物、鲢鱼吃食浮游植物习性,改善清江库区水质,增加经济鱼数量,修复渔业资源。

(九)狠抓渔船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为确保渔业船舶和水上安全,我局开展深入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渔民渔船安全知识培训200人次。6月9日进行了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积极参与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签定渔业船舶安全责任制500余份,无渔业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渔业互保出险事故申报2起。

(十)狠抓绩效考核评价,提高部门执行力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进一步深化机关绩效考核评价,我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考核记载和信息录入,各股室职能职责细化,健立考核机制,全局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机关廉政建设、考勤、财务、后勤管理等日常规范,逐步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氛围,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实效提高。

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渔政执法有待加强力度。渔业管理范围广、任务大、情况复杂,执法人员少是我市渔政执法的基本现状,毒鱼、电鱼、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白天执法稍容易,但晚上执法难度较大,违法现象当前仍不能杜绝。二是市内库区网箱养殖管理难度大,需要建立至下而上的管控机制。

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一)加大渔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渔业执法管理,调处渔业污染事故。

(二)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促进水产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水产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宣传,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市民吃上安全防心鱼。

(三)创新渔政执法机制,综合治理渔业秩序。开展与长航公安、海事港监部门联合巡逻执法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同时在重点渔业乡镇、渔业重点村、重点水产企业及渔业合作社,建立渔政船舶安全联防机制,建立渔业治安信息员制度,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治理,使渔业违法案件逐步下降到社会能容忍的限度内,实行我市渔业秩序根本好转。

(四)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查处渔业违法案件。坚决查处渔业违法案件,实现受案率、查处率、结案率三个95%以上,重点打击电捕鱼、抬网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渔业污染案件调处力度,保护渔业生产正常秩序。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1篇3

三沙市有漫长的海岸线,复杂多样的海湾,地处热带海域,海洋鱼类生长速度和繁殖速度快,发展海水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三沙市的成立,必然带来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渔业产品有更大的需求。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应采取限定捕捞量、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措施。在海水养殖发展中,应吸取大陆近海大规模发展肉食性、投饵型、单一品种养殖渔业给近海水域造成环境污染的教训。应根据鱼、贝、藻不同类群的生物学特征和环境效应,发展多营养层次复合养殖,提高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海藻养殖的比例,开展基于养殖生态系统的渔业生态管理研究,以保障三沙市海洋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发现,大型海藻是海洋环境中对氮、磷污染物非常有效的生物过滤器,可平衡因鱼、虾、贝等经济动物养殖所带来的额外营养负荷,从而有效降低近海氮、磷污染的风险。大型海藻属于海洋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洋中氮、磷元素,它的产量高,产品可用作食品、琼胶、饲料和肥料等。研究表明,1hm2的海区每年可生产大型海藻江蓠40t,通过江蓠的收获,可去除1020kg的氮和374kg的磷。规模化栽培大型海藻为解决近海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植食性海洋动物增养殖是基于植食性海洋动物和大型海藻的生理生态特性,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互生、共生及互补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过程,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控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既能维护养殖生态平衡,又能提高养殖效益,是增加优质水产品的一种养殖方式。金钱鱼和鲍鱼等经济动物,喜食海藻,为鱼藻和贝藻混养的优良物种。开展鱼-贝-藻立体养殖,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水域环境污染,促进海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是对养殖设施、苗种培育、放养密度、水质处理、饵料质量、药物使用等诸多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获得质量好、产量高、无污染的产品,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创造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保持养殖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健康养殖要求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生产出健康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安全。健康养殖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养殖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产模式,其核心是种质种苗的健康、养殖环境的健康和消费者的健康。三沙的海水养殖应以健康养殖为核心目标。

2建议与对策

为保障三沙市海水养殖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2.1强化海洋战略研究与海域养殖项目选址论证三沙海域辽阔,海洋战略研究非常重要。三沙新近设市,可能会带来大量的旅游人口。立市之初,应制定科学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渔业发展规划,加强海水养殖项目选址论证研究和管理。养殖海域的选址作为发展海水养殖的首要环节,必须考虑渔业结构、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管理背景等要素。严格控制海域养殖规模,合理调整养殖结构,使海水养殖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转,严格实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2.2开发养殖新品种,发展离岸养殖和复合养殖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和养殖设施的改进,如深水网箱等,应开发更多养殖新品种,发展离岸养殖,减少投饵型肉食性鱼类养殖的比例和规模,提高草食性鱼类和大型海藻的养殖比例,发展鱼-贝-藻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新生产力模式。

2.3加强营养与饲料研究养殖生产是多环节、多行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生产项目,要保证养殖产品的安全性,必须对养殖环境、药物使用、饲料供给、产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各个环节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在诸多影响生态系统和鱼虾抗病力的因素中,饲料的营养和质量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应加强营养与饲料研究,减少和停用冰鲜鱼作为饲料,减少养殖区自身污染,研发绿色环保饲料。

2.4发展健康养殖技术,建立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当前近海养殖多为单品种养殖。立体综合养殖场中的多养殖品种可以利用不同的营养级和生态位。养鱼先“养水”,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是健康养殖的重要保证。应注意严格控制各种污水的排放,减轻对养殖水域的污染;控制养殖自身对养殖水环境的污染,包括控制放苗量、投饵量等;合理搭配草食性经济动物、肉食性动物养殖和大型海藻的栽培比例,发展大型海藻生物修复技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水产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建立科学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实施从养殖海域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4

一、生产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沿黄灌区水源供应充足,绝大部分养殖场渔业用水补水情况良好,没有因水量问题影响鱼苗种放养。各养殖场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特别是乌梁素海由于去年引黄入海,今年开冰后水质明显好转,为恢复经济鱼类资源,发展水产、水禽养殖,提高水生经济植物产量和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渔业生产经营走势:受水产品市场购销旺盛影响,养殖面积扩张,鱼种销售顺畅,无压塘现象,苗种数量急增,成鱼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鱼压塘量少,绝大部分需从外调,名优品种量多,但价格贵,水产品市场供应总体丰富。在养殖品种方面,名特优种类如团头鲂、大口鲶、乌鳢、斑点叉尾鮰、黄河鲶、银鲫、高背鲫、河蟹等养殖比例增大,特别是沿乌梁素海周边,河蟹、乌鳢养殖发展迅猛。同时,各地在生产经营上改变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尽可能地做到轮捕轮放、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温棚等设施反季节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二、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2006年自治区渔业局下达渔业生产分解任务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500吨,其中名优产品产量1550吨,养殖产量要求达到7700吨,鱼种生产总产量1550吨,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面积5000亩,河蟹养殖技术推广面积10000亩,实现渔业总产值8800万元。为全面落实和完成任务分解目标,水产站根据各旗县区实际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下达落实了生产分解目标任务,并要求各旗县水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好渔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抓好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市水产站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巡回各养殖场点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生产任务落实情况。据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各地渔业生产运行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有望超额完成。另外,由于渔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养殖证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办理养殖证非常踊跃,到现在为止,持有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已达85%。

三、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围绕自治区渔业局对抓好黄河渔业产业带建设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品种调新、质量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养殖方面调整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产品份额,形成多品种混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降本增效,来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为目的。二是根据今年市场行情,条件好的鱼种池都可以安排鱼苗发塘,分池后继续养鱼种,由原来的单季养殖逐步转变为两茬养殖,并向渔农、渔牧、渔禽结合及休闲方向发展来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开发方面,我们加大了自然水域养殖放流和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养殖措施更趋合理,品种向多样化、名优方向发展,特别是河蟹和乌鳢养殖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自然水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对易管理、捕捞、周期短、见效快特点。四是在养殖品种调整方面,重点引进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且适应本地生长、价位高的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加州鲈、乌鳢、大口鲶、高背鲫、银鲫等名优品种,以丰富市场,形成本地区特色养殖。

[NextPage]四、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认真做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渔民对水产品安全的认识,自觉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加强对渔民有关质量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和监督。二是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各类污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三是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注重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的监督,清理整顿渔药市场,抓好渔资打假工作,确保投入品安全,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实行水产品苗种检疫制度,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六是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有5个基地得到无公害产地认定、5个产品认证。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正在积极申报中,年内将有一批基地得到认定和产品得到认证。

五、渔业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1、3000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2005年水产站承担了农牧业局重点推广的“3000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春季,推广项目的科技下乡人员和养殖户密切配合,认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精心准备,对白彦花2000亩的基地与树林子乡1000亩的实施基地做了认真考检,确定放养密度、投喂情况、估算成活率。并对投放苗种质量做了严密把关。两个基地4月13日共投放长江蟹苗16000斤,放苗后对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95%,正进行第二次脱壳。从现在的生产情况看到秋天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

2、乌鳢养殖情况

六、渔政管理工作

2005年,各级渔政船检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加大了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域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对辖区内的大中水域有计划地发放捕捞许可证,并对使用的渔具加以限制,对违规作业偷捕、毒、炸违反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破坏水域资源增殖保护措施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上半年共查处了违规操作和偷、毒、炸等违法违规案件20余起,没收非法渔获物300多公斤和一批违规网具,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与惩罚,有力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如广播、电视讲座、3.15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等)在全盟范围内认真宣传贯彻新的《渔业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渔业法〉办法》,增强了广大渔农的渔业法律意识。

渔船检验工作主要进行了全市所辖渔业船舶的普查、登记注册和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渔政船检人员会同各旗县市渔政执法人员对重点渔区、渔港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清查了“四无”(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培训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捕捞许可证书)和“四证不齐”船只,对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清理整顿,消除事故隐患,维护了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

上半年通过组织全市渔业执法人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渔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兴渔的责任感,为全市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七、存在的问题

二00五年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形势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今后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导致渔业结合调整步伐缓慢;二是虽然上半年鱼价涨幅较大,渔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有心无力,缺少专项贷款支持;三是渔业养殖机械化程度低,高产池塘发挥不了最大潜力,影响了“两高一优”渔业发展步伐;四是维修和改造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陈旧和不堪重负,特别是鱼塘淤泥增厚,老化现象严重,致使鱼病发生程度增大,直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渔政船检执法交通工具滞后、水生动物检疫、鱼病防治检测以及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监测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六是大中水域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缓慢,捕捞过量,养殖放流量少,品种单一,资源恢复慢,一些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放流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落后,先进增养殖放流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大中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1、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渔业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涝等渔业灾害的防范措施,确保全年养殖生产取得好的收成。

2、抓好“3000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后期饲养管理,检测、验收工作。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1篇5

近三年来,该局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贯彻落实中央、省、县养殖业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全局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扎实抓好畜牧生产、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监管,养殖业工作保持稳定发展,养殖业转型提质步伐加快,呈现出班子团结、干部齐心、廉洁高效、成效显著的新局面。____年至____年连续两年被____县委县政府评为年度绩效目标考核“红旗单位”,____年被评为“四好领导班子”,____年出栏生猪197.5万头、黑山羊71.5万只、家禽1467.4万羽、水产品总量2.72万吨,养殖业总产值(当年价)达34.89亿元。

三年来,在养殖科技推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草食牧业发展、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等工作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湘东黑山羊地方品种保护和养殖项目管理等工作连续3年评为省、县先进。

一、注重科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组织编印《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湘东黑山羊养殖技术》等技术资料15万份,免费发放给养殖户。组建养殖技术讲师团开展培训与指导,近2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5期、培训人数达1.4万人次。组织拍摄《湘东黑山羊饲养技术》科技教育宣传片,____年12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节目向全国推广。开发应用了畜牧业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养殖业政策法规、县场信息、养殖科技等服务,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业交流,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组织成立了县养猪协会、畜禽流通协会等养殖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湖南百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与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发展“联保”信贷业务,有效缓解了养殖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全县共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62家,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产、供、销”全链条产业化发展模式。

二、推进标准化养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深入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广泛宣传,总结推广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模式,组织集中培训、观摩学习和现场指导,加强示范场养殖环节的监管,逐步实现由“创建”向“辐射带动”转变,放大示范效应。近来年,共创建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家、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8家、县(县)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0家,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县的标准化养殖生产体系。

制定《____县十二五养殖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生态发展”的原则促进养殖业规范、有序发展。组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争取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用于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实施免疫和检疫,强化养殖、饲料加工和畜禽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良种猪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以及供精站“三场一站”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建有原种猪场1个,原种猪一级扩繁场5个,良种猪二级扩繁场5个,大型标准化供精站5个,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县30个生猪养殖基地获得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1个生态养鸡基地获得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

三、综合治理污染,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____年以来,该局牵头组织环保、国土等部门全面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建立了例会、专项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采取“深入宣传、分类指导、综合防控、挂牌整治、联合执法、严格追责”等多项措施,推动建立了镇、村二级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引导制定落实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强化与环保、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协作,组织开展养殖场建设前置审批和联合执法行动,督促养殖场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同步,落实健康养殖、清洁生产措施。

经过实地调查、实践对比和咨询专家意见,总结引导推广经济实用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大型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有机肥的工业化治理模式和沼气处理+多级沉淀+农牧循环模式,中型养殖场的生物垫料生态养殖模式和沼气处理+多级沉淀+人工湿地净化模式,散养户“干清粪”的清洁生产模式。分区域建立若干养殖污染治理典型,做到治理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

自____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42亿,已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池4000m3、沼气池10万m3、沉淀池20万m3,购置干湿分离机等污水处理设施40套、粪污专用运输车辆16台、沼液沼渣运输罐100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已基本建成工业化污水处理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完成治理生猪养殖场(户)3268户、栏舍面积达94.1万㎡,标准化生态养殖已深入人心,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现标准化生态养殖,散养户实现清洁养殖。____年11月18日至19日,湖南省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在____县召开,____的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和监管机制在全省推广。

四、保护遗传资源,开发地方品种

设立湘东黑山羊地方品种保护区,登记保护种母羊4000只,种公羊100只,每年互位种公羊300多只,常年与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湖南生物机电学院开展湘东黑山羊同期、羔羊早期断奶、牧草种植等舍饲圈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种用价值和生产性能,湘东黑山羊在第五届湖南畜牧渔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6

一、生产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沿黄灌区水源供应充足,绝大部分养殖场渔业用水补水情况良好,没有因水量问题影响鱼苗种放养。各养殖场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特别是乌梁素海由于去年引黄入海,今年开冰后水质明显好转,为恢复经济鱼类资源,发展水产、水禽养殖,提高水生经济植物产量和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受鱼价持续高居因素影响,今年春季形成了商品鱼、鱼种市场购销两旺的好势头,极大地调动了渔民养殖积极性。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半年鲜鱼生产吨,水花鱼苗投放总量万尾,鱼种投放总量吨。共落实养殖面积公顷,池塘育种公顷,中小水面半精养公顷。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公顷,河蟹养殖面积公顷,共投放扣蟹公斤,约万只。

渔业生产经营走势:受水产品市场购销旺盛影响,养殖面积扩张,鱼种销售顺畅,无压塘现象,苗种数量急增,成鱼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去年商品鱼压塘量少,绝大部分需从外调,名优品种量多,但价格贵,水产品市场供应总体丰富。在养殖品种方面,名特优种类如团头鲂、大口鲶、乌鳢、斑点叉尾鮰、黄河鲶、银鲫、高背鲫、河蟹等养殖比例增大,特别是沿乌梁素海周边,河蟹、乌鳢养殖发展迅猛。同时,各地在生产经营上改变以往春放秋捕集中上市的模式,尽可能地做到轮捕轮放、均衡上市,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温棚等设施反季节上市,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二、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年自治区渔业局下达渔业生产分解任务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吨,其中名优产品产量吨,养殖产量要求达到吨,鱼种生产总产量吨,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面积亩,河蟹养殖技术推广面积亩,实现渔业总产值万元。为全面落实和完成任务分解目标,水产站根据各旗县区实际情况的汇报进一步下达落实了生产分解目标任务,并要求各旗县水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好渔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抓好各项生产任务的落实,市水产站领导带领业务人员巡回各养殖场点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生产任务落实情况。据上半年统计数字表明,各地渔业生产运行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有望超额完成。另外,由于渔民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养殖证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运行中,办理养殖证非常踊跃,到现在为止,持有养殖许可证的养殖户已达。

三、渔业结构调整情况

围绕自治区渔业局对抓好黄河渔业产业带建设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按照“品种调新、质量调优、产品调特、效益调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养殖方面调整传统养殖结构和模式,突出名牌、高效产品份额,形成多品种混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降本增效,来追求产品的最大效益为目的。二是根据今年市场行情,条件好的鱼种池都可以安排鱼苗发塘,分池后继续养鱼种,由原来的单季养殖逐步转变为两茬养殖,并向渔农、渔牧、渔禽结合及休闲方向发展来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在天然水域开发方面,我们加大了自然水域养殖放流和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使养殖措施更趋合理,品种向多样化、名优方向发展,特别是河蟹和乌鳢养殖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自然水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中小水面有相对易管理、捕捞、周期短、见效快特点。四是在养殖品种调整方面,重点引进和推广深受市场欢迎,且适应本地生长、价位高的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加州鲈、乌鳢、大口鲶、高背鲫、银鲫等名优品种,以丰富市场,形成本地区特色养殖。

其中在沿乌梁素海周围,发展到单养乌鳢亩,充分利用了乌梁素海廉价鲜活小鲫鱼这一优势,形成了规模养殖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且有外省市畅销的喜人局面。五是积极开展生态养殖和休闲渔业,充分利用无污染条件好的水域资源,来提高自然水域的综合利用,例如××旗德岭山水库,××市×××海子和××县农垦湖泊开展生态养殖与休闲渔业相结合,通过设立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开设特色餐饮业、游泳及水上运动等服务方式。特别是乌梁素海去年春季引黄入海的举措,今年水质明显改善,不但提升了生态养殖环境,而且为促进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旅游人次明显增多。六是渔民协作组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组织在联合广大养鱼户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养殖和共抵市场风险,提高渔业经营水平和产品规范标准化、无公害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取得渔民认可。今年春季全市苗种调运工作就是由临河白脑包乡渔业协会和杭后南小召乡渔业协会共同承办的,由于工作扎实细致、服务周到,保证了质量的完成,深得广大渔民对渔业协会这一组织的拥戴。目前全市已有个渔业协作组织,覆盖全市养殖户,还有个正在组建中,这一组织已在全市渔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渔民增收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

一是认真做好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渔民对水产品安全的认识,自觉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使用违禁投入品,加强对渔民有关质量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和监督。二是抓好产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各类污染,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标准。三是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抓好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注重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的监督,清理整顿渔药市场,抓好渔资打假工作,确保投入品安全,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五是实行水产品苗种检疫制度,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六是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已有个基地得到无公害产地认定、个产品认证。今年,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正在积极申报中,年内将有一批基地得到认定和产品得到认证。

[page]

五、渔业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⒈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进展情况

××年水产站承担了农牧业局重点推广的“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在春季,推广项目的科技下乡人员和养殖户密切配合,认真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精心准备,对白彦花亩的基地与树林子乡亩的实施基地做了认真考检,确定放养密度、投喂情况、估算成活率。并对投放苗种质量做了严密把关。两个基地月日共投放长江蟹苗斤,放苗后对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集中培训,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正进行第二次脱壳。从现在的生产情况看到秋天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

⒉乌鳢养殖情况

经过几年摸索与实践,不断引进名优品种,为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乌梁素海鲜活小鱼和人们对肉食性鱼类的浓厚兴趣,根据乌鳢对环境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耐低溶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经过几年的饲养,乌梁素海周围地带已发展精养乌鳢面积亩,其中,大棚养殖多座,商品鱼养殖亩,现在规格已达克,预计亩产可达公斤左右。建成简易孵化池座,计平米,春季已经孵化乌鳢鱼苗万尾,现在个体已达克,预计苗种产量可达万公斤。现在乌鳢已成为当地一个产业,从亲鱼培育、鱼苗孵化、鱼种生产到成鱼养殖一条龙服务,商品鱼畅销省内外。

六、渔政管理工作

××年,各级渔政船检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加大了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域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确保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对辖区内的大中水域有计划地发放捕捞许可证,并对使用的渔具加以限制,对违规作业偷捕、毒、炸违反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破坏水域资源增殖保护措施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上半年共查处了违规操作和偷、毒、炸等违法违规案件余起,没收非法渔获物多公斤和一批违规网具,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与惩罚,有力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本地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如广播、电视讲座、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等)在全盟范围内认真宣传贯彻新的《渔业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渔业法〉办法》,增强了广大渔农的渔业法律意识。

渔船检验工作主要进行了全市所辖渔业船舶的普查、登记注册和开展常规检验工作。四到五月份市渔政船检人员会同各旗县市渔政执法人员对重点渔区、渔港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检查,重点清查了“四无”(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培训证书、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捕捞许可证书)和“四证不齐”船只,对有问题的地区及时进行清理整顿,消除事故隐患,维护了安全、有序的生产秩序。

上半年通过组织全市渔业执法人员学习渔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大渔业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增强了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兴渔的责任感,为全市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七、存在的问题

二五年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形势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早加以解决就会影响和制约今后全市渔业生产的发展进程:一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资金匮乏,导致渔业结合调整步伐缓慢;二是虽然上半年鱼价涨幅较大,渔民养鱼积极性很高,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有心无力,缺少专项贷款支持;三是渔业养殖机械化程度低,高产池塘发挥不了最大潜力,影响了“两高一优”渔业发展步伐;四是维修和改造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缺乏,导致基础设施陈旧和不堪重负,特别是鱼塘淤泥增厚,老化现象严重,致使鱼病发生程度增大,直接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五是渔政船检执法交通工具滞后、水生动物检疫、鱼病防治检测以及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监测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六是大中水域渔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缓慢,捕捞过量,养殖放流量少,品种单一,资源恢复慢,一些名优品种的引进和放流苗种供给体系、病害防治、新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落后,先进增养殖放流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影响大中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八、下半年工作安排。

⒈抓好池塘和中小水面渔业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做好泛塘、旱、涝等渔业灾害的防范措施,确保全年养殖生产取得好的收成。

⒉抓好“亩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项目的后期饲养管理,检测、验收工作。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

按养殖规模分类按照《中国畜牧业年鉴》对生猪养殖规模的规定,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为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等4种养殖模式。其中,散养年出栏生猪1~49头;小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50~499头;中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500~9999头;大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从稳定生猪生产、改善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角度看,小规模养殖和中规模养殖的优缺点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将从农户散养模式、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和大规模养殖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户散养模式农户散养模式是指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生猪分户饲养模式,主要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生猪散养户数量及其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逐年减少。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散养户数由10433万户减少到5909万户,散养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由62.6%下降到35.5%。与规模化养殖相比,生猪散养模式具有如下主要优势:能够充分利用秸秆、菜叶等农副产品,生猪饲养的饲料成本低;能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资金、设施、技术等投入少,易规避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但生猪散养模式也存在许多明显的劣势,主要是:精力投入不够,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防控程序不完善;饲养方式传统粗放,饲料利用率低;地域分布较分散,信息传递、技术服务和监管难度大。中小规模养殖模式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指专业化水平较高、生猪养殖数量较大、商品率较高、年出栏生猪在50~9999头之间的生猪养殖模式。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中小规模养殖户数由103.40万户增加到264.47万户,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猪出栏量比例由54.09%增加到57.87%。其中,年出栏生猪在500~2999头之间的中小规模养殖户数由2.75万户增加到19.91万户,年均增长率28.08%,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由2.94%增加到19.14%,年均递增率26.39%。这说明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我国主要的生猪养殖模式,年出栏生猪在500~2999头之间的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模式。与散养模式相比,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采用新的饲养技术,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实行专业化生产方式,提高了生猪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但中小规模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明显的劣势,主要是:面临各种各样的疫病风险和各种潜在的市场风险,抗风险能力较差;由于饲养规模较大,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环境污染较严重。大规模养殖模式大规模养殖模式是指饲养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一般指年度商品猪出栏量在10000头以上,生产经营趋向于集约化、专业化,以高投入求得高效益的生猪养殖模式。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大规模养殖户数由890户增加到3679户,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由1.49%增加到6.63%。这说明大规模养殖模式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相比,大规模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生产效率高;规模大,不会轻易退出,而且大规模养猪户对市场波动有较好的把握,有利于稳定生猪的生产;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方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提高了商品猪的质量安全水平。但中大规模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劣势,主要是:养殖规模较大,而且养殖相对集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疫病风险和各种潜在的市场风险,风险水平高;产生的污染物多,环境维护难,据有关数据统计,万头养猪场日排放污水60~90t,粪便8~10t[1]。1.2按养殖阶段分类依据生猪养殖的不同阶段,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为专业仔猪养殖模式、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专业种猪养殖模式、全程饲养养殖模式。专业仔猪养殖模式专业仔猪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饲养母猪生产仔猪,仔猪断奶后饲养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饲养户饲养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母猪主要从附近的大型规模猪场或种猪场购得,或从自家母猪所繁殖的母猪中挑选,所生产的仔猪主要提供给周围的专业育肥猪养殖户。与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相比,专业仔猪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种猪群确定后,只需购买所需的兽药和饲料,流动资金需求较少;种猪群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疫病的机会减少,疫病发生的机率小。但专业仔猪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劣势,主要是:不但要建造怀孕母猪舍、哺乳母猪舍、仔猪保育舍,而且猪舍结构要求高,需较高固定资金投入;种猪的饲养和仔猪的培育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采用该模式的养猪户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粮食主产区,是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结构中的主要力量。与专业仔猪养殖模式相比,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饲养周期短,从仔猪投入到商品猪出栏一般只需3~4个月;经营方式简单,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相对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固定资金投入少;市场风险较小,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调节饲养数量。但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劣势,主要是:从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仔猪的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由于饲养周期短,养猪户要不断购买新的仔猪,需要流动资金较大;仔猪的购买和商品猪的销售都要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收益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专业种猪养殖模式专业种猪养殖模式是一种专业生产种猪出售给其他需要种猪的养猪户特殊的饲养模式。专业种猪养殖模式是一种非常专业的饲养模式,它不仅要求饲养者掌握较高水平的育肥技术,而且还要求饲养者对种猪系谱有较好的把握[2]。与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相比,专业种猪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利润水平较高,种猪售价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是商品猪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质量有保障,种猪群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保障了猪场安全卫生。但专业种猪养殖模式也存在明显的劣势,主要是:固定的猪群会导致猪场缺少杂种优势,出售种猪的总数量可能较少,同时在选种、育种、系谱保存和性能记录等方面要花费饲养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1.2.4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全程饲养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历经从仔猪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是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和专业仔猪养殖模式的综合。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收益水平高,可获得仔猪培育和肉猪育肥两部分的收益;卫生防疫有保障,采用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减少外购猪带入疾病的机会。但全程饲养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猪舍的建设和仔猪、种猪的饲养,需要大量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生猪生产各个环节的饲养管理,需要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饲养人员。

按养殖特征分类从养猪户的养殖特征来分类,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传统养殖模式、过渡养殖模式、现代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和健康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以世代相传的直接养殖经验为技术基础,单纯依靠有机物质循环,在庭院内从事生猪养殖活动的一种“小而全”、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养殖模式[3]。传统养殖模式是在原始养殖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以兼业形式存在,以农户为生产单元,养殖目的一般是满足家庭需要,主要存在于偏远落后的山区。与现代养殖模式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养殖所需劳动力来源于农户家庭自身,土地为农户自有土地,饲料主要来源于农户家庭的种植业所得,降低了生猪的生产成本;养殖规模为1~3头,养殖规模远远低于环境承载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但传统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技术主要来源于农户自身的长期摸索和积累,技术水平较低;在庭院内从事生猪养殖活动,人居环境较差。过渡养殖模式过渡养殖模式是养猪户部分采用现代养殖的相关技术和投入品,把直接经验和现代养殖技术相结合,专业化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养殖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3]。过渡养殖模式是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殖目的是获取商品收益,养殖收入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过渡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规模较大,而且部分采用了现代养殖的技术和投入品,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自我积累、滚动投入的资金投入方式,每次投入较少,而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反应灵敏,市场风险较小。但过渡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改变饲养数量,不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过渡养殖模式的粪污部分作为养殖集中区域种植业的肥料,其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现代养殖模式现代养殖模式是养猪户通过大量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依靠现代工业装备来完成由人力操作到机械化、电气化甚至自动化操作的转变,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速度,提高商品猪生产效率的一种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生猪养殖模式[3]。现代养殖模式以企业为生产单元,养殖目的是获取商品收益。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现代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以工业化方式开展生猪生产,技术水平高,饲料转化率高,提高了生猪的生产率;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生猪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但是现代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饲养人员、设备等的专用化程度较高,使得养猪户的进入、退出壁垒较高;所产生粪污中的大部分需要单独处理,容易造成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畜牧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适度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和良性循环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4]。生态养殖模式以企业、合作社或专业养殖户为生产单元,养殖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与现代养殖模式相比,生态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能充分利用秸秆、菜叶等农作物废弃物,而且养殖产生的粪污经处理后成为有机肥,作为养殖集中区域种植业的投入品,形成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注重生态效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人畜分离,生猪很少发生疫病,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但生态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生产率相对较低;生产技术以外部引进为主,主要为生物技术,对饲养人员要求较高。健康养殖模式健康养殖模式是以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系统学以及供应链管理为依据,采用有利于生猪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集成技术、材料、方法、装备、设施和工艺,为生猪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安全营养饲料,使其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发生,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生猪产品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生猪养殖模式[3]。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健康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养殖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猪的生产效率;人畜分离,通过采用精确的环境调控技术和良性可循环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了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但健康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养殖规模较大,而且采用各种先进的饲养装备、设施和工艺,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设施、工艺等先进,对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按经营方式分类依据养猪户的经营方式,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自主经营模式、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化经营模式。

自主经营模式自主经营模式是指养猪户能够独立自主地对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做出决策和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养殖模式。其特征是养猪户自负盈亏,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目前,从事自主经营模式的养猪户在中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养猪户数量庞大,规模不等,不仅包含专业仔猪养殖户、专业育肥猪养殖户、专业种猪养殖户等专业养殖户,还包含自繁自养养殖户。与产业化经营模式相比,自主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独立做出决策和行使经营管理的权利,减少了决策时间;根据其养殖对象的特点,具有相应的养殖优势。但自主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谈判能力较低,交易费用较高,降低了规模收益的水平;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比较低,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较大。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集团经营模式)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指由一个公司独立开展生猪养殖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育种(提供种猪)、仔猪生产、育肥、屠宰、猪肉销售、饲料生产与供应、信息和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独立分享养猪的利润和承担各种风险[5]。该模式多被大型养猪企业所采用,与产业化经营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管理高度集中,有利于保证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仔猪、饲料等原料的采购活动和商品猪的销售活动都发生在公司内部,降低了交易费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普遍较高,而且规模较大,有利于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独立开展生猪养殖过程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不利于培育核心竞争力;单独面对生猪养殖各个环节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风险水平较高。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生猪的生产和经营,以国内外生猪及其制品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生猪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6]。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养猪户”模式、“公司+基地+养猪户”模式、合作社模式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衍生形式。与自主经营模式和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相比,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合作分工,从事最擅长的核心业务,有利于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供应兽药和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饲养模式、统一组织销售),不仅降低了养猪户所面临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且有利于保证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但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构成主体多而复杂、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监管成本高;利益协调难度大,关系不稳定,违约现象较多。按经营范围分类依据生猪养殖的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多元化养殖模式和专业化养殖模式。专业化养殖模式专业化养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是指只从事生猪养殖产业,而不经营其他产业的一种养殖模式。无论规模大小,绝大多数的养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只有少数人、财、物等资源雄厚的大集团或公司采用多元化养殖模式。与多元化养殖模式相比,专业化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生猪养殖业,有利于生猪养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只涉及生猪养殖产业,所需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但专业化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专业化养殖模式由于只涉及生猪的养殖环节,综合竞争与盈利能力较差;由于无法通过相关产业分摊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抗风险能力较差。多元化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模式是指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兽药、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有种猪、仔猪和商品猪,实行自繁自养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7]。该模式不仅要求公司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要求公司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该模式比较适合于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与专业化养殖模式相比,多元化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包含生猪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盈利能力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但多元化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涉及生猪养殖的整个产业链,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和管理过程复杂,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要求高。其他养殖模式除了以上几种养殖模式外,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养殖模式,例如:150标准化养猪模式、生猪“4450”养殖模式、三级闭环养猪模式、六马精细标准养猪模式等。

不同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和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机制

不同的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和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不同,下面分别从养殖规模、养殖阶段、养殖特征、经营方式和养猪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五个方面来分析不同的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和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1)养殖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大规模养猪户具有较高的退出壁垒,对其退出生猪养殖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而且大规模养猪户对市场波动有较好的把握,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大规模养猪户具有其他养殖模式养猪户所不具有的健全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疫病防疫程序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而且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方式,无论是饲料、疫苗的采购还是饲养环境和过程的控制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猪肉的质量安全。2)养殖阶段越全,越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全程饲养养殖模式的养猪户从事生猪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仔猪生产、仔猪培育和肉猪育肥各个阶段都有很好的把握,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包含了从仔猪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相对于其它阶段性的养殖模式来说,能够保证生猪饲养的各个阶段的质量安全水平,而且能够减少由于外购猪所带来的疫病风险。3)健康养殖模式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健康养殖模式以供应链管理、系统学为依据,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健康养殖模式从动物生理学、营养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不仅为生猪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的营养饲料,而且保护了人类身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有利于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4)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公司对市场需求信息有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包含生猪养殖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育种(提供种猪)、仔猪生产、育肥、屠宰、猪肉销售、饲料生产与供应、信息和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不仅保障了生猪养殖各个阶段的质量安全,而且通过对屠宰加工和猪肉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了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5)多元化养殖模式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多元化养殖模式由于涉及多个产业,能够根据其他产业的市场情况调节生猪的生产,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多元化养殖模式兼营饲料、兽药、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不仅保障了生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投入品的质量安全,而且保障了生猪在屠宰加工和最终猪肉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

一、学习法律法规,增强环保意识

从事水产养殖者必须了解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兽药管理条例》《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如《渔业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第二十条规定:“从事养殖生产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施肥、使用药物,不得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

二、掌握相关标准,制定管理制度

水产养殖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张贴重要的水产品质量管理文件、养殖规程等。定期对养殖工人进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和质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361-2016)、《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等。鼓励养殖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

三、增加基础投入,配套生产设施

不断改善生产基础条件,定期清理池塘淤泥,疏通进、排水河道,确保进排水畅通。养殖场(小区)必须分别建设独立的进、排水口,防止排出的水进入进水口。场区内环境整洁,进、排水渠分设且无淤积,电力容量满足生产需求,道路平整通畅,养殖生产设施能定期改造维护、现状良好,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病害诊断等仪器设备,投饵机、增氧机、在线监控等基础养殖设备配置完备,维护良好,使用正常。

四、重视环境修复,实行健康养殖

养殖用水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无污染源,且定期进行监测。积极应用种草投螺、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微孔管增氧底层等健康养殖技术。坚持以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以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选用优质健康苗种、增强养殖动物抗病力为出发点,控制病害发生,减少药物使用。使用优质合格饲料,合理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条件的养殖者,在进水口设置净化池,对养殖用水进行预处理;出水口设置生态湿地,通过水生植物脱氮、除磷和吸收重金属离子,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五、选购优质苗种,规范使用投入品

建立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制度。选购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场(厂)生产的、经过检疫合格的健康无病害苗种。购买苗种时必须索要《苗种生产许可证》《苗种检疫合格证》等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和购货发票(或收据),确保苗种可追溯。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配合饲料,不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添加剂、原料药和人用药品。投喂的小杂鱼、玉米、小麦等要保证新鲜、无霉变。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规定,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鱼药,不使用无许可证、无合格证、无生产批号的药品,不使用违禁药品。不随意使用药物,确需用药时,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物,并严格控制用量。

六、不乱排放废水,正确处置废弃物

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尽可能做到节水减排。选用安全药物清塘消毒,清塘废水经过解毒处理确保无污染隐患后再排放。捞出的水草、杂物、病死水产养殖动物,不随意丢弃或扔进河道,实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养殖场(小区)设置垃圾收集设施,收集鱼药、饲料包装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并定期妥善处理。

七、抓好销售管理,做好各项记录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现代渔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范围内从事渔业养殖与增殖及其他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渔业养殖与增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护水域环境和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养殖与增殖的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辖区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渔业养殖与增殖的相关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水利、畜牧、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做好渔业养殖与增殖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康养殖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制度。引导、推广水产品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支持生产绿色、有机水产品。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渔业养殖与增殖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引导养殖单位和个人依法组建或者加入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加强自律管理,为成员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第二章养殖管理

第七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和渔业苗种生产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全省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本行政区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渔业苗种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经营性渔业苗种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渔业苗种生产许可证。未取得渔业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经营性渔业苗种生产活动。渔业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九条渔业苗种应当采用人工培育方式获得,不得使用天然苗种进行养殖;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渔业养殖调查评估制度,科学划分渔业养殖区域,合理确定养殖容量,适时调整渔业养殖区域布局,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单位和个人使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渔业养殖的,应当依法取得养殖证。

第十二条渔业养殖用水应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场所的进排水系统应当分开,养殖废水排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从事渔业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养殖用水水质监测,养殖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经净化处理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后方可使用;污染严重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鼓励单位和个人采用节水、节能、环保的方式从事养殖活动。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机制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制度,定期组织对水产品药物残留进行检测,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四条从事渔用兽药和渔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五条在渔业养殖中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药品、生物制剂、防腐剂、保鲜剂,渔业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

禁止使用假、劣渔用兽药。禁止将原料药直接用于渔业养殖或者向养殖水域直接泼洒抗生素类药物。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药物残留量超过标准的水产品。

第十六条渔业养殖单位应当建立水产品生产记录,对渔业养殖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和停用日期,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以及收获、捕捞日期等进行如实记载。水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2年。

鼓励从事渔业养殖的个人建立水产品生产记录。

第十七条因工程建设占用水域、滩涂,给养殖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的,由建设单位依法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章增殖管理

第十八条渔业增殖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保护生态、分级实施的原则,通过放流、底播、移植、投放人工鱼礁以及划定渔业增殖保护区等方式,涵养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第十九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渔业资源状况和水域特点,编制全省渔业增殖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渔业增殖规划,编制本辖区的增殖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条渔业增殖实行项目管理制度。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业增殖项目的实施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渔业增殖管理机构承担。

渔业增殖项目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渔业增殖专项资金,并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渔业增殖工作所需经费给予保障。

渔业增殖受益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应当专项用于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第二十二条渔业增殖应当使用本地原种亲本及其子一代,不得使用外来物种、杂交种、转基因种和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亲本或者苗种。

用于养殖的渔业亲本、苗种和成体,不得擅自投放到自然水域。

第二十三条建设人工鱼礁应当按照渔业增殖规划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本底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并向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

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域环境的材料建设人工鱼礁。

第二十四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渔业增殖规划,在渔业增殖水域设立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未经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渔业增殖保护区从事捕捞生产。

第二十五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渔业增殖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确保水域生态安全,防止对水域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种质等造成不良影响。

因开发利用水域、滩涂造成渔业生态损害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生态补偿。

第四章防疫管理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制,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监督管理工作。

水生动物防疫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

第二十七条从事水生动物的苗种培育、养殖、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防疫条件。

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应当依法进行检疫;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必须强制补检。

经检疫不合格的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应当予以销毁。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必要的渔用兽药、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性重大水生动物疫病提供保障。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水生动物疫病或者疑似疫病的,应当立即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应当根据疫情,按规定程序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启动水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第三十条因预防、控制重大水生动物疫情,采取捕杀、消毒、隔离或者销毁措施,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保障渔业养殖与增殖水域生态安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入海和入湖河流水质的检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高入海和入湖河口的水环境质量。

第三十二条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组织有关专家,对可能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渔业水域生态状况以及水产品病害、养殖容量等信息。

第三十三条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省渔业生产发展需要,制定有关渔业养殖与增殖的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

销售的水产品必须符合水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运输、销售水产品过程中,不得使用违禁药物。

有毒赤潮发生区域内的水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捕和销售。

第三十四条水产品生产单位以及从事水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单体或者批次的水产品进行包装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

禁止伪造或者冒用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有机水产品标识;严禁销售不合格水产品。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生产、销售的水产品进行现场检查,调查了解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查阅、复制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经检测不符合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水产品,有权查封、扣押,并可以责令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召回其水产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违法行为的情况予以记录并公布。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渔用兽药使用和渔用兽药残留检测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处渔业养殖过程中的违法用药行为。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违法生产、销售渔用兽药或者违法生产、销售、使用渔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应当及时通知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七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渔业养殖与增殖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检举、揭发和控告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使用天然苗种进行养殖生产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渔业苗种和水产品,并处以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无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渔用兽药的,或者虽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假、劣渔用兽药的,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及生产、经营的渔用兽药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生产、经营的渔用兽药(包括已出售的和未出售的渔用兽药)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无法查证核实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渔用兽药,情节严重的,没收其生产设备。

生产、经营假、劣渔用兽药,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终身不得从事渔用兽药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渔业苗种和水产品,并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使用外来物种、杂交种、转基因种和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亲本或者苗种用于渔业增殖的,处以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擅自将用于养殖的渔业亲本、苗种或者成体投放到自然水域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三)擅自采捕或者销售有毒赤潮发生区域内水产品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10

一、实施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快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水产品质量必须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根本在于发展健康养殖;发展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是必由之路。因此养殖结构调整,要把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作为主攻方向,既要调整养殖模式,又要调整品种结构。按照大宗产品、名优珍品、优势产品等产业分支,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重点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解决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

各区县要把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作为推进健康养殖的重大措施,制定覆盖渔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标可依。要从苗种、生产基地、养殖模式、水质环境、投入品等各个环节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组织实施。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增加示范场数量,提高示范场质量,真正发挥好示范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全面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切实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职责任务。二是认真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三是以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加大依法查处力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和有效供给。四是抓好市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及中心城区两大水产批发市场水产品质量检测站配套建设,不断提升检测能力。五是积极推进区县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渔业病害监测及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市水产品质检中心为核心,重点区县检测站为骨干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三、切实抓好渔政和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按照农业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统一部署,2011年,将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和“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重点要加强水产苗种和养殖投入品监管,尽快使养殖业执法常态化、规范化。要集中力量在全市开展水产养殖业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所有苗种场、水产养殖基地进行彻底排查,对不具备条件、所生产苗种不合格、相关质量安全制度未建立的水产苗种场,要依法查处。对生产基地未建立生产记录等生产档案、养殖过程中未按规定使用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及使用限用药物的要依法严肃查处。整治目标是:符合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场持证率达到100%,杜绝在水产苗种繁育、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二是大力推进渔业安全生产执法。以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建立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加强责任考核、培训教育、应急救援等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渔民的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杜绝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强化渔业执法能力和执法装备建设。要增加对渔政管理设施、执法手段的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加强渔政执法人员培训,做好渔政项目储备,推进渔政管理装备的现代化。渔政人员要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在加强执法管理的同时,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渔业、服务渔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要抓好水生野生动物的调查与备案工作,严肃查处各类渔业违法案件,维护渔业正常秩序,积极构建“平安渔业”。

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切实改善渔业基础设施条件

一是认真贯彻《省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办法》,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着力做好水库大水面“以鱼养水”增殖放流工作。结合全市各大中型水库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渔业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科学管理,改善水库水质,实现“以鱼养水”,达到生态治理目标。二是改善渔业基础设施条件。抓好标准化生态池塘改造项目建设,清淤挖深池塘2200亩,整理池塘台面1800亩,维修道路8000米,疏通沟渠5000米。搞好高青县翘嘴红鲌良种场建设,改造池塘67亩,建设池塘57亩,建设实验室、配电室、催产孵化、饲料加工车间1600平方米。改造苗种池2000平方米,加强虹鳟、金鳟人工孵化,鲟鱼、锦鲤等苗种繁育,扩大主导品种健康养殖规模,为全市新品种引进示范和良种推广奠定基础。

五、大力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提升渔农科技素质

一是推进渔业科技创新。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在新品种选育、精深加工、健康养殖、节水节能型渔业等方面,取得实用科技成果。培植优势主导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扩大南美白对虾、翘嘴红鲌、银鱼、池沼公鱼、金鳟、史氏鲟等名优品种的养殖规模;推广“上粮下渔”、“以鱼养水”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品种更新和技术创新。二是深入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县”创建活动。积极宣传普及现代渔业科技知识,搞好渔业技能培训,提升渔农科技素质。加强渔业技术推广、渔业良种选育扩繁和水生动物疫病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三是积极组织“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结合科技入户,科学用药、科普下乡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渔农素质。四是加快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在水产健康养殖、质量安全、技术指导、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渔业的组织化水平。

六、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进一步拓展渔业发展新空间

坚持渔业与旅游娱乐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水库、湖区、矿区、塘坝等水产资源,建设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休闲渔业”基地。着力培植“休闲渔业”渔业新亮点,进一步拓展渔业发展新空间,不断提升“休闲渔业”档次和水平。各区县要按照省旅游局、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的“休闲渔业”示范点标准条件,积极创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把发展休闲渔业与发展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渔业带休闲,休闲促渔业的良性循环,实现渔业产业互动,促进渔业全面发展。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11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为规范发展甲鱼产业,严厉打击在甲鱼养殖生产中违法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非法销售病死甲鱼行为,保障甲鱼产品消费安全和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决定在全区开展甲鱼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和《动物防疫法》,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甲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甲鱼养殖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非法销售病死甲鱼行为,促进甲鱼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甲鱼养殖生产为重点,采取宣传、培训、查处、整改相结合的手段,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落实甲鱼养殖单位(户)的主体责任,推动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甲鱼产地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有效遏制甲鱼养殖生产中违法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非法销售病死甲鱼行为,着力提升我区甲鱼产品的质量水平,切实保障消费安全。

三、重点内容

(一)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健康养殖知识的宣传培训

重点围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和《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健康养殖、规范用药、妥善处置病死甲鱼等相关知识,组织开展培训、宣传,进一步提高甲鱼养殖者的法律意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督促建设养殖废水、废气处理和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督促甲鱼养殖单位(户),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在甲鱼养殖场(特别是温室养殖)内建设和配备养殖废水、废气处理和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严格落实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的各项制度,并按规定落实责任人。

(三)建立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

指导督促甲鱼养殖单位(户),按规定如实填写并保存好生产(包括甲鱼的死亡数量、死因、无害化处理方法等)、用药和产品销售记录。重点在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和健康养殖场、现代渔业园区、规模养殖单位中,加快推行产品标识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四)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销售病死甲鱼行为

编印《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告知书》,发放至各甲鱼养殖单位(户),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现场执法,重点检查甲鱼养殖单位(户)执行“三项记录”、规范用药和病死甲鱼处置等情况,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五)开展“五个一”活动

1、向全区范围内所有甲鱼养殖场(户)发放一份《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告知书》。由各镇(开发区)印制后组织人员送达至各养殖场(户),并留存送达回执。

2、对全区范围内外塘养殖面积在10亩以上、温室养殖面积在2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场(户)各签订一份《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根据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我诚信、我发展”农产品“安保诚信”工程活动要求,由各镇(开发区)根据全区统一样式印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各水产养殖场(户)签订,承诺书签订后,一份由养殖场(户)上墙公示在醒目位置,实现向社会公开承诺,一份由各镇(开发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统一收集留存。要求于5月底前完成。

3、举办一次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区农林局定于4月底前举办一次甲鱼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各镇、开发区都要组织本辖区内的甲鱼养殖户、渔药经营单位分期分批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要求于5月20前完成。

4、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区农林局将集中一周时间,组织渔业执法、水产技术推广等部门对全区甲鱼养殖场(户)、渔药经营单位开展一次检查。重点检查:(1)养殖废水、废气处理设施;(2)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3)水产养殖“三项记录”:生产记录(包括甲鱼的死亡数量、死因、无害化处理方法等)、用药记录、销售记录;(4)渔药经营单位的销售台帐、禁用药物、假劣渔药。

5、开展一次工作督查。5月下旬,区农林局将组织开展对各镇、开发区工作落实情况督查,重点检查《病死甲鱼无害化处理告知书》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甲鱼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等工作落实情况。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镇、开发区要高度重视甲鱼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照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抓紧制订本地工作计划,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范文篇12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我市紧紧围绕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行业的指导和管理,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品牌战略实施,及时调整与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与市场,使我市的渔业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渔业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显著增大。

(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渔业综合实力。我市渔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渔业发展全局,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渔民增收为主题,主动适应渔业发展要求,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力。通过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为核心,初步形成了养殖、捕捞、休闲渔业结构基本合理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二)发展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带,提高水产养殖业集约化水平。我市不断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培植优势养殖主导品种,初步形成了具有自然生态适宜、产品质量佳、生产规模大、集中连片生产等特点的河蟹、青虾等特色优势水产养殖产业带。通过开展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改造,大大改善了水产养殖生产设施,改善了养殖区生态环境,提高了防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市高度重视初级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大了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力度,把确保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渔业生产的重要任务来抓。全面推广应用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上积极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从源头上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建立了初级水产品药物残留和水产养殖投入品安全监控机制,防范质量安全系统性风险;2011年谯城区建立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进一步完善了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四)认真实施禁渔及渔业增殖放流,切实保护渔业资源环境。认真贯彻国务院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坚持依法禁渔期制度,有效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持实施禁渔期制度。在省、市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每年3月1日至8月31日,我市都严格按照省里的部署,全面实施禁渔,分别在涡河、北淝河、芡河、茨淮新河、蒙阜河等水域实施全面禁渔,禁渔面积达到7.3万亩。二是有效组织增殖放流活动。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精心谋划,认真准备,对投放品种、投放数量、在什么地方投放、如何投放,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最后各县区分别在涡河、北淝河、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的中、上游五处投放大规格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累计75万尾,投入资金20余万元。

(五)加强执法管理,逐步增强渔政执法能力。一是渔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各县区都建有渔政执法机构,渔政执法人员达30名,拥有渔政执法船艇1艘。二是规范养殖证制度建设。全市各县区都出台了《水域滩涂养殖规划》,逐步增加养殖证发放数量,扩大核发养殖水域滩涂面积,使越来越多的渔民养殖规范化、合法化。三是严肃查处渔业违法违规案件。长期不懈地开展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方案、明确责任、细化措施,通过广泛宣传,夜间定点布控,增加夜间巡查次数,加强举报信息收集等措施,提高出击能力和打击效率;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的管理,重点开展了渔船非法载客行为的专项整治;圆满地完成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渔工作任务。

二、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渔业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共省委提出的“推进水产跨越工程,扶持水产大县,提升水产品加工水平。”这些都为渔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发展现代渔业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消费结构也将趋于优质化、多样化。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和健康保健食品消费意识的提高,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将明显加快,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渔业作为一种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对渔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给发展多元化服务型渔业提供了空间。

科技的进步促进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渔业效益回升,使渔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为现代渔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多年来,全市上下通过在等水域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控制捕捞强度、实施禁渔期制度等措施对渔业生态进行修复,在改善鱼类种群结构和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市渔业发展将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科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我市渔业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工农业废弃物和城乡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渔业水域污染,对渔业生产条件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形成较大影响;捕捞渔船高能耗,养殖高密度等造成自身污染,一些传统水域的养殖功能已逐渐丧失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制约着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基础设施和渔船装备落后,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接受现代渔业科技知识能力弱,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渔民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市养殖池塘基础设施老化严重,部分渔业水域环境质量下降,养殖投入品安全性研究滞后;特别是规模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普及不够、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手段不力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颇多。

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水产养殖户多而散,生产监管难度大,难以保证水产品质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难以创立品牌产品,以致在激烈的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休闲渔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经营类型单一,主要以休闲垂钓型和生产经营型为主,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者需求,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渔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成果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渔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较弱;良种繁育、病害防治技术滞后,水产养殖病害呈多发、频发等总体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我市渔业发展的“瓶颈”。

三、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优质、安全、高效和市场导向原则,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化进程,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拓展渔业发展领域和途经,提升渔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渔业科技进步,提高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渔业环境和资源养护,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强化渔政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突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着力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渔业持续、协调、全面、健康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好自身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是我市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将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改变形象,转变做法,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我市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改进传统养殖方式中不科学的生产操作习惯,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环保型饲料和无公害标准化操作规范,全面提高我市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强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突出区域特色。按照我市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好河蟹、虾、泥鳅、黑鱼、鳜鱼、黄鳝等产业建设;二是建立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加速推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广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努力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三是抓好“一条鱼”工程。按照一条鱼一个产业的布局,在水产品加工上寻求突破,加强技术引进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我市水产品加工零的突破,促进渔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延伸,提高渔业附加值和整体效益;四是开拓休闲渔业。把生态文化、生态养鱼、生态保护,旅游、休闲、观光等融为一体综合开发,形成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新的渔业功能领域。

4、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积极扶持各类水产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大力发展省、市、县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渔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渔民养殖致富的能力,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

5、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加强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发新的优良品种,引进和应用育种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提高苗种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水产苗种管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苗行为,加强苗种质量监管,依法保护渔民利益。

6、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提升现代渔业发展水平。

积极编制和申报有关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养殖技术推广、养殖品种繁育等项目,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促进我市现代渔业发展步伐。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提高我市的养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

7、加快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市场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组织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要以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加渔民收入为核心,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等措施,积极引导渔民组建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深入探索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作形式,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

8、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水产品。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将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建立公开、透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增强消费信心;加强产品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等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加快渔业标准化建设步伐,逐步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和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优质安全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步伐。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微课的核心特征范例(12篇)

    - 阅0

    微课的核心特征范文篇1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初中政治教学;信息技术辅助一、微信公众平台与初中政治教学的交互当前,作为社交和及时通讯技术的微信公众平台,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报告范例(3篇)

    - 阅0

    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报告范文篇1××县文化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经请示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今天召开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