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意义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电力电子变流装置;可再生能源;能量回收期;内含能量

作者简介:杨云虎(1973-),男,安徽蚌埠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讲师;费湘(1979-),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中图分类号:TM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204-02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化石能源储备逐渐的减少,人们逐渐意识到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变换效率的重要性。[1]目前,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已成为全人类的公共课题。绿色能源具有无污染性、可再生性等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作为电力网的主要接口装置,电力电子变流器是一种电能处理和利用的变换装置,其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变换效率上扮演着重要角色。[3]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能量回收期是评价和量化电力电子变流装置对可再生能源系统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试对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能量回收期作详细的阐述。

一、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量回收期

1.能量回收期(EnergyPaybackTime,EPT)

一个最重要且易理解的评价能源系统的品质因数是能量回收期。其定义如下:一个能源生产系统或设备在几年内能产出与建造、安装系统时所消耗的等同能量。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对此概念理解透彻,笔者用一个类似的术语作比较,即经济学中的经济回收期概念,其定义就是一个经济体多久能收回投资成本。对照来说,EPT可理解为能源生产系统或设备需要多久才能产出与能源系统在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等同价值。

2.内含能量或固化能量(EmbodiedEnergy)

其定义是一个能源系统在制造、安装、以及工作中所消耗的能量之和。

3.能源系统的输出能量(EnergyDeliver)

其定义是能源系统在寿命周期内输出的能量总和,通常以年输出能量作为评价指标。

4.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量回收期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量回收期的定义为需要多久能收回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内含能量。数学表示为:

由于系统能耗大为减少,节约的能量则远大于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内含能量。因此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量平衡周期将会缩短,并且在能源系统中节约的能量还能用于满足其他电气负载设备运行。

四、结论

通过与经济回收期的对比,本文讲解了能量回收期的概念;与生物系统能量平衡的对比,讲解了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能量平衡;以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回收期为铺垫,透彻讲解了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能量回收期。教学实践表明,笔者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N].新华网,2008-04-09.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2

【关键词】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总书记对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而可持续发展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实现的途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地理教学作为直接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学科,对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和构想的实践,具有学科上的理论优势,从而肩负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使命。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类的物质和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危及到了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从以上看出,使人类建立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既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情的需要。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和建设者,培养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刻不容缓,所以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九年制义务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序言部分就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总体要求,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又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总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坚持的“着眼于全球,从区域着手”这样一条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整个初中地理教学。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初中地理中没有专门的论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散见于区域人地关系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理解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远意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2.1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人口的规模、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分布,归根结底取决于资源的承载力及其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而在三者中,资源是基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可再生的,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可持续的资源观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教育学生对于资源,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要盲目悲观。首先要树立资源的危机意识,资源是短缺的。从主要资源储量来看,某些稀缺资源已没有多少留给后代去利用,所以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利用方式,保证可再生资源不致于退化或枯竭,能让未来人类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要综合利用,提高其利用率。其次,资源是不断拓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并将会寻找到更多的替代资源。有关资源教育的内容,在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国家和中东地区的区域地理中都有涉及。中国地理第三章专门就我国的自然资源作了阐述,以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例说明: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合理地使用等原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相当紧张,由此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保护意识。

2.2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人口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核心。自然界的能量是有限的,人口的快速增长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不合理的乱砍乱伐等活动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使自然界失去了生态平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就是典型的例证。再如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第六章第二节活动2);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短缺。所以,人类应控制自身的增长,把人口限制在可持续发展水平上,以保护环境和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我国因此而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并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减轻生存环境的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的素质和人们生活的质量。

2.3可持续发展的平等观。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包含一个重要的理念――平等。一是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享受资源上的平等,我们不能只顾当代的利益而剥夺后代人拥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需要一种关注人类未来的意识;二是代内公平,世界上不同的人们应享受同样的发展权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平等。

2.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时,同时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稳定性,使人与自然整个系统的和谐发展,否则迟早会受到环境的惩罚和反击。人类社会在进程中对自然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肆意攫取自然资源,恣意破坏生态环境,任意牺牲其他的生物,其结果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巴西热带雨林的毁坏,土地沙漠化等,我国曾经山清水秀、林木茂盛的黄土高原终因植被遭受破坏而变成了荒山秃岭,草木不生,水土大量流失……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很难恢复。还可通过身边家乡出现的环境问题,加以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不良后果,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应辩证看待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一代又一代人对生态环境的呵护,才能使文明成果世代相承。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求得人类与自然相互间的和谐共容。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途径

3.1优化课堂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的一门学科,也不是一般的培养能力和渗透德育的学科,其作用同时表现在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持续发展。当地理教育被赋予可持续发展等意识教育的职责时,不仅需要教学内容的更新,还迫切需要方式方法的更新。课堂教学中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识传授外,要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收集来的有关图片和信息资料(如水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不协调造成的可怕后果。其次,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可结合实际事例和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对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防止长江水污染有哪些措施”等等,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分析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3.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知识变为意识需要有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实践才能使主客观达到统一。学生若从没有接触过与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真实的实践活动,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要让学生在认识体验中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收获,把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升华一种意识和能力。教师可组织调查研究,如“海门自来水厂参观调查”、“青龙化工园区排放废气状况调查”、“学校附近厂洪村耕地状况调查”等,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可开展演讲比赛、编制环境小报比赛,结合各种环境节日(如: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突出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3.3日常行为中内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是抽象的,不能仅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更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学生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行为习惯。所以,地理教师可以以地理课堂作为平台,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促进学生把可持续发展意识内化为日常行为。比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全班,甚至全校开展内容:为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及过度包装、不吃食野生动物等的“倡导绿色消费”签字活动。也可以开展回收废旧电池比赛,节水小巧门知识介绍,科技小发明,为家庭制定节水计划等活动。节约资源,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2007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主题为“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节目,旨在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共同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我们组织学生收看并讨论。

4.结束语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3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多模态话语意义构建校徽多模态识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03-03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话语不再以单模态的文本形式体现表意,更多的是以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多种模态出现来生成意义等。这种多模态话语使得人们之间的交际趋于多模态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并改变着人际交流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而传统的只分析语言和以语言分析为核心的单模态分析方法,因其难以全面系统地解释意义的产生与交际,局限性日渐突显。因此,在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出现,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话语分析的研究手段。

近20多年来,语言学者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把对语言社会符号性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模态的交际手段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Kress&vanLeeuwen所构建的视觉图像分析的语法框架。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不仅可以看到语言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可以看到诸如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本文将以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2013年新启用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这一集图像、文字和颜色于一体的多模态话语文本进行社会符号学分析,尝试性地研究图像和语言等多种符号模态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各符号模态如何共同作用构成意义的手段,从而说明多模态解读对正确理解多模态话语含义和意义构建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1.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形象等)来传递信息的语篇。李战子认为,多模态指的是除文本以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胡壮麟指出,多模态话语就是由表达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模态所构成的话

语。朱永生还提到了识别多模态话语的两个标准:一是看涉及的模态种类的多少,即视、听、嗅、触、味“五个模态”;二是看涉及符号系统的多少。

Kress&vanLeeuwen认为,语篇的多模态性是当今世界交际中使用的各种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各种交际模态在信息意义表征上日渐一致,因此,具有多技能的人应可同时进行和完成不同的交际形式,即具有良好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2.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DiscourseAnalysis)是上世纪90年展并活跃于西方的一种新的话语分析方式。它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为融合多种交际模态(如声音、文字、图像等)的语篇组织传递信息,实现语篇元功能等多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是Halliday功能语言学的视觉图像分析的语法框架,尝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言研究的方法应用到其他的一些符号资源(如面部表情、手势、图像、音乐等)的研究上,以克服传统上只注重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关系的局限性。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多种模式和方法,也为语篇中各种意义资源的整合和其各项社会功能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导意义。

3.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

语言是社会符号,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因此,在分析语言特征的同时,还应注重声音、颜色、图像和动作等视觉、听觉和行为方面的符号模态在话语中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除了对各种语言语篇的分析外,还被应用到如视觉图像、声音、建筑设计、电子媒体和电影等语言以外的符号资源和多模态交际手段的研究。

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参照,把图像也当成社会符号的前提下,Kress&vanLeeuwen构建了由再现、互动和构成三大意义为核心内容的视觉图像分析的语法框架。其中再现功能对应于概念功能,包括叙事的再现和概念的再现,其中叙事的再现包括行为过程、反应过程以及言语和心理过程三类,概念的再现则相当于功能语法中所描述的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互动功能对应于人际功能,涉及距离、接触、视点三要素和情态,三要素能够共同作用,创造出观看者和再现内容之间的复杂、微妙的关系,而情态在图像中的资源十分丰富,也是实现互动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功能则对应于语篇功能,从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三项资源进行分析,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取景指的是有无取景手段,显著性指的是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总之,Kress&vanLeeuwen认为和语言一样,所谓的模态(视觉的、姿态的、动作的)是在社会使用过程中形成社会资源的模态,所以符号资源都具有社会意义。

三湖南中医药大学新校徽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认为所有语篇总是多模态的,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是一套多目的的工具,包括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2013年新启用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集图像、文字和颜色于一体,是一个多模态文本,可进行社会符号学分析。

1.校徽释义

校徽外环为圆形图案,融入全球化概念,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环绕标准中英文校名全称,意在将中医药事业发展至全世界,外环上嵌入120个齿轮,既象征学校辉煌的历史进程和传承,也代表中国120急救电话,内环图案以湖南中医药大学标志性校门为设计主体,与书籍式底托相互衔接,简易通俗的表明教书育人的中医行业和学校属性,书本中间为一“中”字,由银针和书法阴阳组成,体现中医药大学的专业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术积淀,学校名称标准字体采用书法,更加体现学校的湖南特色和中医药领域的权威。校徽整体采用标准紫檀色,既传承中医中药基因,也代表中医药的发展、永恒,象征着湖南中医药大学热情洋溢的精神和活泼盎然的生机。

2.校徽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图像由意象和文字组成。因此,可尝试从Kress&vanLeeuwen提出的图像再现意义、图像互动意义和图像构成意义三个角度对该图像进行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看该多模态图像语篇中的文字、图像以及颜色等各种符号模态如何结合并构建再现、互动和构成意义的。

第一,图像的再现意义。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模态,能再现自身符号系统以外的实体和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这就是Kress&vanLeeuwen对应于功能语法的概念意义提出的多模态话语的再现意义。他们在解释图像的再现意义时把图像区分为叙事的和概念两大类。其中叙事的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及言语和心理过程三类,表达的是展开的动作,事件、变化的过程和瞬间的空间安排。概念的再现是图像的类别、结构和意义,表达一种概括的、稳定的和没有时间限制的精华,可分为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实际上是一种概念图像,下面看它是如何体现各种概念过程的。

李战子认为,概念性图像的再现意义的分类过程通过分类关系将参与者联系起来,至少有一组参与者将对另一参与者扮演“从属”的角色,其中一个关键的视觉特点就是从属者之间的等同在视觉上是通过对称的构图实现的。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图像的意象中,标准中英文校名全称左右对称,中间校门、书本和“中”字字符两相对等,而整个校徽是由三个外粗内细的标准圆环构成,这些参与者联系起来共同体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的整体面貌。

在分析过程中参与者具有部分—整体的结构,参与者之一是承载者,即总体,参与者之二是任何数量的所拥有的特征,即部分。在图像中,部分和整体并不总是配以同样的凸显度。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中,承载者即湖南中医药大学,是总体,中英文校名全称摆在凸显位置,是观看者关注的焦点;而参与者之二,部分,即校门建筑、书籍式底托、“中”字字符等,同时这些部分由大学中英文名称环绕,最又由三圆环包围,这样就突出了中医药大学的组成结构和整体框架,更清晰地展示了中医药大学的学术氛围。

象征过程是关于参与者是什么或意味着什么。可以有两个参与者——其中一个的意味或身份在关系中已经确认,即承载者;另一个参与者表示意义或身份,即象征性属性。也可以只有一个参与者,即承载者。前一种叫做象征属性,后一种叫做象征暗示。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中,标志性校门、“中”字字符、书籍式底托以及三圆环的外观结构都形成了一种象征:校门和书本外观结合,隐含行动过程的动作者,象征着中医药大学教书育人的中医行业和学校属性;“中”字字符由银针和书法阴阳组成,是一个象征过程中的承载者,象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术积淀,外环的齿轮象征着中医药大学辉煌的历史进程与学术传承。

第二,图像的互动意义。在多模态话语中,与功能语法的人际意义相对应的是互动意义。韩礼德认为“互动意义是关于图像的制作者、图像所表征的事物(包括人)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示观看者对表征事物应持的态度。”在实现图像互动意义时,有四个要素: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本文重点分析图像的情态要素。

情态要素是互动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某种图面表达手段(色彩、再现的细节、深度、色调等)使用的程度,指我们关注的世界所做出的陈述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图像的情态以感官的编码倾向为出发点,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类。Kress&vanLeeuwen从色彩饱和度、色彩区分度、语境化、再现、深度、照明和亮度等八个视觉标记探讨了图像中情态的现实意义量值的高低。情态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尺度,把这尺度和“感官编码倾向”相互联系,强调的是感官的愉悦(或不愉悦)。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采用标准的紫檀色,其属于高饱和度色彩,代表着稳重、踏实、可依赖和永恒,有利于体现中医中药基因的传承,也代表中医药发展的稳重、踏实和永恒,给观看者一种安定、可靠的情感含义,产生对大学专业建设、教书育人、学科发展和职业前景的好感及安全感,具有高感官情态。

第三,图像的构成意义。多模态话语的构图意义即对应于功能语法的语篇意义。构图意义包含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三种资源。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任何特定的元素因其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信息值,或“理想的”,或“真实的”。“理想的”指它是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因此它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真实的”指更特定的信息,如细节等,或者说更实际的信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校徽中英文名称分别在图像空间的上下位置,说明了中文名称是概括性的实质,是信息的最显著的部分,是“理想的”,而英文名称是更特定或更实际的信息,是“真实的”,意味着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就读能实现学子人生的理想,继而实际地将中医药发展推向全世界,给全球人类带来希望。然而中医药大学的中英文名称相对于图像中间的其他元素又是边缘的,这也反映了边缘的概括性名称包括了中间的细节(校门、书本、“中”字字符),如此布局也体现了中医药大学各事物之间和谐融合的意境。显著性指的是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可通过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或色彩)、鲜明度的不同等来实现,同时还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中医药大学校徽中,“湖南中医药大学”七个字是采用标准字体书法,字体是繁写体粗体,一方面彰显学校的湖南特色和中医药领域的权威,另一方面是突出体现中医药这一中华瑰宝的传统性与独到性,同时英文名字全部由大写字母拼写,字体采用Times粗体,代表着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校名使用的规范性。粗体齿轮外环和常规细线双圆环形成环环相扣的整体构图,增强了校徽的层次感,蕴含着中医特色的书本托起大学的标志性校门也表现出充分的立体感,吸引着观看者的注意力。总而言之,校徽内聚性、外拓性、向下放射性凝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提倡的“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和治学理念。

四结束语

本文以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框架为理论依据,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徽的再现、互动和构成意义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进而探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分析图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Language,ContextandText:AspectsofLanguageinSocial-semioticPerspective[M].Geelong,Victoria:DeakinUniversityPress,1985

[2]Halliday,M.A.K.LanguageasSocialSemiotic:ASocial

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M].London:Arnold,1978

[3]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

[M].London:Arnold,l994:256

[4]Kress,G.&vanLeewen,T.ReadingImages:TheGrammar

ofVisual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183;2006:59、117、148、149

[5]Kress,G.&vanLeeuwen,T.MultimodalDiscourse:TheMode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2、59

[6]O’Toole,M.TheLanguageofDisplayedArt[M].London:LeicesterUniversityPress,1994

[7]Martinee,R.CohesioninAction[J].Semiotica,1998(1/2):161~180

[8]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3):3~12

[9]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4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数学者同意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的观点,它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大家都知道,分配是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同生产、交换、消费之间既有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因而不能孤立地研究分配问题;同时,财政不能涵盖全部分配问题,而财政同其他分配问题也是不可分割的,因而也不能孤立地研究财政分配问题。有人广义地理解分配,主张以社会总产品为对象研究财政问题,而有人则狭义地理解分配,主张以国家的集中分配或以剩余产品价值为对象研究财政问题。然而,两种主张虽然研究的角度不同,但都不否认或不忽视财政同其他相关经济范畴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共同的。因而两种不同主张虽在设计财政理论体系时有所不同,但对许多实际问题分析的结论,往往是殊途同归,趋于一致。

应当指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是对社会再生产的高度抽象,对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体制都是适用的。因此当前面临新的经济体制研究财政问题时,不能否定或者说仍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这一根本的方法论,同时,也不能否定或者说也要继承依据这一方法论所得出的仍然适用于当前现实的研究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学界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原有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论点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当前的现实,不足以解释新体制下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财政理论必须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然而,继承与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否定过去的一切,不问中国的实际,简单照搬西方财政学,不是科学的治学方法,也绝不是中国财政学的出路。基本的指导思想应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财政学,从中国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通过百家争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

2.在新的体制下对“分配”概念要有新的认识

当前,研究财政问题面临的是经济体制的转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这是更新财政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因而要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来从新认识“分配”的概念。

马克思在界定分配时,首先是将分配作为再生产的一个环节,这里的分配是指社会产品的分配,“分配决定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如果从分配与生产的联系上看,分配包括内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分配。由此可见,对“分配”概念可以狭义理解,也可以广义理解,而广义理解则有资源配置的含义。在英文中配置(disposition)和分配(distribution)是两个词,但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可以通用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计划决定一切,区分配置与分配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配置方式的转变,那么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问题时则要求将两个概念相对加以区分,确立“资源配置”的概念,它专指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而分配则专指生产成果的分配,即个人收入的分配。

3.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不同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实行直接的物资调拨,由政府规定计划价格,当时财政虽然对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基本上是按计划办事,也就是钱跟着物走。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政府与市场并行或交叉配置一部分资源,同时对市场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这时政府不再实行指令性计划,价格基本放开,钱跟着物走转为物跟着钱走,资金和收入的分配对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发挥导向作用。

随着资源配置机制的转变,分配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要素分配或功能分配,而后才是在要素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我国明确实行按劳分配与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要素分配要求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因而各阶层居民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部分,政府依法保护法人和个人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政府则主要通过财政既参与初次分配,也参与再分配。

4.重新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是计划决定一切,忽视甚至否定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基础性作用。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确定政府的职责范围,是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定,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段话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就是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因而需要“国家干预”,没有国家干预就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对我国这样一个处于体制转轨过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干预就更为重要。但是,国家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国家干预也存在失效问题,政府职能越位或政府职能缺位,都是国家干预失效的表现。因此,科学地确定政府的职能以及各级政府的职能,是经济体制改革到位的重要一环,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决定因素。

5.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我国财政学界有不同的界说和不同的观点,自然对财政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即使观点相同的作者对财政概念的理解和表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比如,许多人表示赞同“国家分配论”,但对这种界说的基本论点和财政概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不过,有两点似乎可以取得较多数人的认同:一是如果不追溯财政的起源,现代财政是一种国家(确切地说是政府)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二是如果广义地理解“分配”,则包括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重含义。如果同意这两种观点,那么就可以认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但这个概念没有说明财政的目标或目的,我个人一向认为财政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那么定义就可以扩展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通过配置资源和分配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

6.社会公共需要

由我主编的于1991年出版的《财政学》首次提出“社会公共需要”的论点,关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以及提出这个论点的依据和用意,在这里再作简要的说明。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所以满足社会需要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应是财政学的核心命题。市场也好,政府也好,财政也好,它们的运行机制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目标却是共同的,即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过去我们认为财政是分配问题,为什么而分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现在我们广义的理解分配,包括资源配置的含义,为什么而配置资源?也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我认为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财政的最终目标和核心命题,是合乎逻辑的,是科学的。但是,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它不是满足所有的社会需要。人类社会的需要尽管是五花八门,而从最终需要来看无非是两类需要,一是私人个别需要,二是社会公共需要,或简称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满足私人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满足公共需要。

提出公共需要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首先是来自大家所熟悉的马克思关于个人消费与一般的社会需要的区分,他说:“在任何社会生产(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鲁人较多是人为发展的共产主义)中总是能够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而不问这种剩余产品怎样分配,也不问谁执行这种社会需要的代表职能”。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和一般的社会需要改用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来表达更为确切一些。另外,大家对西方财政学中的公共物品(PublicGoods)一词十分熟悉,其实在西方财政学中也使用公共需要(Publicwants)一词,而且并不是把二者看成是对立的。比如,美国著名财政学家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就曾谈到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这种区分,他说:“一个概念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传统区分相适应,在这一概念下,公共部门的规模是以政府所有并管理的企业所生产的GNP的份额来度量的。这个概念不是我们的研究所注意的中心,而且我们所关心的是它跟财政职能有关的方面。另一个概念则以资源利用的决定为转移并以私人需要与公共需要之间的区分为基础。这种区分是我们所关心的,因为这是财政职能的核心。公共需要是那些必须由预算来提供并且使用者可以直接免费得到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公共部门的规模取决于产出中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份额。”(注: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7.关于公共物品理论

中国的经济学者甚至实际工作者已经十分熟悉公共物品一词并且经常引用,为何不采取拿来主义,又何必标新立异提出一个公共需要一词呢?应当承认,公共物品一词在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中是一个成熟的用词,而且已经形成系统的公共物品理论,如关于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公共物品均衡模型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等。我认为这些理论对发展和更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学和财政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对于如何借鉴,则存在需要认真思考和商榷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公共物品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当中的地位。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和篇章体系安排看,公共物品理论是属于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部分。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资源配置,特别是资源配置效率,即帕累托效率,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不可能实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这种市场失灵的最重要的事例之一发生在存在外在性的时候”(注: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为解释外部效果的概念,我们考虑公共物品这一极端例子。”(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4版,中译本第570页。)由此可见,在西方经济学中公共物品一词是在研究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在说明“外部性”时应用的一个概念。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给出“公共物品”以完整的定义,随后在西方财政学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自从公共物品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引入财政学之后,支出理论则逐步占据财政学的核心地位,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名曰“公共财政”的财政学的内容,而且形成了名符其实的现代财政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共物品理论并非财政学整体的基础理论,而应视为财政支出的基础理论。上海财经大学蒋洪等编著的《财政学教程》一书就是将公共物品理论作为财政支出的基础理论,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准确的。

8.关于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mics)

大家都知道,西方财政学名曰“publicFinance”,我国一般直译为公共财政,这种译法含有把公共财政作为财政体系或财政学体系的一种类型的意思。可是后来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又出现一门公共经济学或称公共部门经济学。那么公共经济学是否就是财政学?一般理解公共经济学就是名曰“公共财政”的财政学,“公共财政理论即公共部门经济学。”(注: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第24页。)我认为简单地把二者划成等号起码是不准确的。如果把公共经济学看成财政学(下面将对这种提法提出疑问),那么也是名曰“公共财政”的财政学的深化和发展,实际上从公共财政到公共经济学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带有历史性的变化。当年恩格斯曾说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建立了财政学。大家都十分熟悉斯密的经济思想,主张靠那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市场经济,政府少加干预。当时财政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税收理论和公债理论,对财政支出特别是对公共工程只有略加说明,所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将财政学命名为公共财政是名符其实的。随着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经历了30年代大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和“凯恩斯革命”,政府的经济活动领域不断扩展,“公共财政”越来越不能充分解释当代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就是公共财政转向公共经济学的时代背景。至于在理论方面,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福利经济学和随后的凯恩斯主义,已经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是,直到50年代末在马斯格雷夫所著《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才首次引人公共经济学概念,之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陆续出版。当然,不仅是名称的改变,在内容上主要是充实和增添了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的支出理论,如公共物品的均衡模型、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成本—效益分析、公共定价,还有社会保障和财政政策等。

依我看来,目前的公共经济学名不符实,它的内容并没有超越作为公共财政的深化和发展的现代财政学的范围,应还名为财政学。同时,我赞同建立一门名符其实的公共部门经济学,这门学科要切实地以公共物品为研究对象,深入到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各个部门,研究这些部门的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这样一门公共部门经济(管理)学,恰恰是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是财政工作者的必备知识。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电影片名忠实程度信息表现手法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其《翻译理论与技巧》中指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来传达同样的信息的技巧。他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信息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丢失,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文内容与该国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密切相关时,译文的信息很难与原文保持一致。

(2)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和发音体系都有不同的特点。

(3)原文作者与译文作者在语言的个人运用上不一致。

(4)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与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导致信息在翻译过程中丢失的重要原因。(贺学耘。2004)

电影是语言文化的一个的窗口,既具有文化性。也有商业功能。电影片名如标签,用短短数语浓缩电影最多的文化信息,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为目标。同样,译制片的质量也首先取决于其译名是否译得恰到好处。“好的译名能够使佳片锦上添花,使中等质量的影片更上一层楼:同时译名本身也给人以美感,起着导看的作用”。(何跃敏,1997)“雅俗共赏、文情并茂的译名,不仅能吸引观众,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而且也会令人难忘,耐人寻味”。(包惠南,2003)因此在翻译英语电影片名时,既要注意帮助人们理解影片,了解异域文化,又要顺应预期观众的目的语文化需求和欣赏层次的多样性,在译语文化里再现影片的源语文化形象,找到中西文化形象转换的途径,达到片名翻译的目的。

一、英语电影片名的信息构成

要保证电影片名信息的完全传译,我们首先必须分析电影片名的信息构成。电影片名作为对影片内容的浓缩,无疑是影片对外最好的表现形式,而影片本身正是其内容所在。因此。电影片名的信息应反映电影内容,包含字面语义、联想意义和表现手法。

一个词除了具有概念意义之外,还有该民族特有的修辞文化意义。在本文中也叫联想意义。它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修辞文化意义是在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修辞转义,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修辞联想也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在华夏文化中,“龙”字是汉语民族人们非常熟悉而又深有好感的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形成一种中华文化图腾。甚至在汉语学习中。与龙相关的习语也大都充满了美好与幸福的文化内涵。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然而在英国,人们则会闻龙色变。因为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里的联想意义根本不同。作为文字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有机体的片名,很多情况下不仅提示影片的主要内容,还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在电影片名的诸多信息的传译过程中,反映电影内容,准确译出电影片名所含的字面语义、联想意义并再现原片名的表现手法是实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信息对等的基本要求。

二、信息丢失与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忠实度

翻译等值的层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I)语义等值,把原语的思想内容用译语完全地再现出来:(2)文化等值,准确传达原语中的文化因素:(3)文体等值,传递原文具有的艺术、审美及作者的风格和个性。电影片名的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和对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译者既要对导演的意图、影片的内容和其中深藏的文化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又要将这种理解以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因此,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三个方面的等值则体现于忠实于电影内容,实现片名字面语义、联想意义以及语言特色的对等传译。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由于民族间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要在片名翻译中同时完全达到上述三个方面的等值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做出取舍或是采用一些补救的办法,而这样做就势必会降低对源语的忠实度。

(一)反映电影内容、字面语义、联想意义和表现手法

电影片名是电影制作者精心设计的。应该说,有些影片名并不需要译者另行设计,只需将原片名按等值原则用对应的中文直译即可。这种可以直接翻译过来的电影片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由世界名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事件地点等改编并命名的电影。已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知,则可直接采取音译的方法。2、电影片名的源语语言只具有表层的概念意义,没有更深层的文化联想意义一片名的字面语义与电影内容是一致的。3、电影片名源语语言表达既具有表层意义,又包含了文化联想意义,但片名源语中的词汇所蕴涵的联想意义具有普遍性。这三种类型的片名翻译是在不影响理解、反映电影内容的情况下,对片名源语信息最大程度的保留,忠实度最高。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深,观众对外来事物、异文化的接受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过去,观众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更多地依赖本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而现在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直接,对于外来文化也能够坦然接受。例如,美国电影《Casabianca》原来依据汉语习惯以片名概括主要内容,译成《北非谍影》,现在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译戎《卡撒布兰卡》。另外,在英语电影中,有许多电影都是由名著或为人所熟知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关于这类电影的片名,翻译时多采用原著或原故事的中文译名。如JaneEyr《简爱》、RomeoandJulie《罗密欧与朱丽叶》、TitanIc《泰坦尼克》、PrideandPrejudic《傲慢与偏见》、GreatExpectation《远大前程》等均为世界名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事件地点,已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知,则可直接采取直译或音译的方法。直译是按源语字面的意义进行翻译。音译是将源语的语音形式转换成目的语语音形式的方法。片名的直译和音译能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原片名的形式和意义。更大程度地保留源语的文化信息。

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来说,译名既要忠实于原片名,也要忠实于影片的内容。如果原片名的文字表层语义――即字面语义――与电影内容是统一的,即忠实于原片名与忠实于影片内容是一致的,那电影译名就可以做到既忠实于原片名的表层语义,又忠实于影片的内容,此时采用的翻译方法多为直译或音译。如HuamanFactor,ThefirsldropofBIood,TheperfectWorld,CitizenKaine,ThelostWorld,ABeautifulMind,TrainingDay等英语电影就直接翻译为《人性因素》、《第一滴血》、《美好世界》、《公民凯恩》、《美丽心灵》、《训练日》等。这些译例都忠实的反映了电影内容,再现了片名中的源语信息。

有些英语电影片名本身或片名中的某个词汇体现了语义民族性,具有文化联想意义。“联想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或是所给予的暗示。或是其内涵、外延对读者产生的印象”(金惠康,2005)。这些片名的文化联想意义往往通过其借用的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传译出片名的文化联想意义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保持原文的形象,将其字面语义和借用的形象完整表现出来。此种译法的选择是因为一些片名的源语的形象具有普遍性,即该形象无特殊的文化内涵,全人类对它有一种共识,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要传译片名的所有信息是可能的。电影片名DandeIion(美国)也被直接译为《蒲公英》,该片讲述的是在一个蓝天碧野的小镇,孤独的16岁梅森生活在一个缺乏爱的家中,后来他邂逅了丹妮,他们的恋情让他发现了超越生活之外的世界。但她是一个既敏感又难弄的女孩,他们脆弱的感情不久就在一次致命车祸中受到了考验,之后一系列的烦心事使得梅森毅然离去,当他再次回到她身边时,他们俩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但仍然逃避不了悲惨结局。这部电影描述了青春期的骚动与矛盾,以及初恋的残酷结局。“蒲公英”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会随风而逝并且永远不再”的意思。电影片名DanceswithWolves直接逐词译为《与狼共舞》,片名的联想意义是借用“狼”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在英语和汉语中,“狼”的联想意义是等同的,都有“凶狠的”和“狡诈的”的意义。因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蒲公英”、“狼”的认识的一致性,因此在片名翻译时,中英文对译既能译出源语的联想意义,又能保留其字面语义,再现源语中的表现手法,反映电影内容且不影响理解。此种片名翻译可谓是忠实度最高。

(二)反映电影内容、字面语义

汉英电影中都有大量的直接采用人名、地名作片名的。如果一味直译,对译语观众来说有可能就是一串毫无意义的字符而已起不到任何吸引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译者在全面深刻地了解影片的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原片名作些加工,使译名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传达出影片的内容或基调,真正做到传神达意(何宁,1998)。英语电影习惯于用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片名,为了明确。可适当变通翻译。如Babe《小猪巴比》、ForrestGump《阿甘正传》、Patton《=巴顿将军》、NottingHil《诺丁山情缘》、Philladelphia《费城故事》、Shrek《怪物史莱克》、AnneFranl《安妮日记》、TheIsland《神秘岛》等这些译名都在原片名的字面意思上增补了译语观众习惯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述习惯,使得译名更加传神达意。另外,有些英语电影片名提供的信息不够具体。直接翻译过来会让译语观众不知所云或错误的解读电影。如电影Crash,这个片名就其词汇意义而言,可以指车也可指飞机,为了使观众在观看影片之前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也为了更加吸引人一些,本片译为《撞车》。还有,有些片名在源语、译语文化中意义相通,但因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英语电影片名习惯用直白的语言表述,而汉语则善于用修辞、浪漫的手法。如美国电影AWaIkintheCloud《云中漫步》,原片名的字面意思直译过来是“在云中走”,直白、平铺,很难让人意会这是在描述一对青年男女在弥漫着葡萄花香的葡萄园中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而译名《云中漫步》符合译语观众的欣赏习惯。十分切合影片浪漫爱情的主题,让观众联想到影片中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意境,意象美好,寓意悠长。以上译法保留了原片名的字面语义。但考虑到译语观众不了解源语文化背景。原电影片名不能充分反映电影内容,译者在文内增字解释。该译法对原电影片名进行了变通,既保留了源语的字面语义,又增补了译语文化和语言表述习惯,传神达意。但对源语的忠实度不如第一种译法高。

(三)反映电影内容、联想意义

由于注意的重心或是文化认知的重点不同,源语和译文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来指称,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它同时也是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文化之间的交流。一种语言中的有些具有修辞文化意义的词汇,它的文化含义有时很难让非本族语的人理解。而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语词,那么在翻译这样的电影片名时。就没有必要对其中所蕴涵的不同文化传译到译文中来,可以考虑将片名的修辞文化意义直接用译语表述出来。虽然片名的联想意义完整再现了,但源语的字面语义和表现手法丢失或改变,是忠实度比较低的一种译法。比如美国著名影片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它曾被直译为《飞越杜鹃窝》,大多数中国观众乍一看如坠雾里,不知所云。Cuckoo’sNest在英语中是对精神病院的蔑称,英语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看到这个词汇就可以联想到它所指称的对象,汉语中却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因此要将其字面语义、联想意义和借用形象完全传译过来是不可能的。其实该片并没有所谓的杜鹃,而是取材于肯・凯西的小说,讲述的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们的反抗斗争,讽刺了西方社会的非人性化。影片着力刻画了精神病人的黑暗生活和悲惨境遇,作为精神病院非人性体制卫道士的医生的铁石心肠和冷酷无情,以及精神病院中病人对传统和体制的反抗。选择忠实于原片的内容。再现片名的联想意义,将它翻译成《飞越疯人院》则更加合适。再如美国校园生活片MrHolland’sOpus讲述了一位平凡的音乐教师的故事。他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30年,他不富有,也不出名,但他的成就超越了名和利。他所在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受过他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音符,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作品。片名中opus的概念意义是“音乐作品”,在此片名中来借指他的学生。修辞意义蕴涵在字面语义内。形象、生动、传神。但片名直译是《贺兰先生的作品》,只传译了片名的表层概念意义,丢失了它的修辞文化意义和表现手段,译名平淡直白。还不如原片名生动。换个角度。借用汉语观众熟悉的文化意象、四字平衡的语言结构来重新建构片名。译为《春风化雨》。译名比原名有更深刻的主题意义,而且也更符合汉语的习惯。看到这个译名。中国观众很容易联想起古典诗词名句“润物细无声”,还会联想到“园丁”,从而对影片中的老师肃然起敬。此种译法再现了原片名中的修辞文化意义。更贴切地揭示了电影主题,但是表现手法发生了变化,字面语义丢失,忠实程度自然欠佳。

(四)反映电影内容,重构文化意象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6

关键词:水资源有效性可控性可再生性广义狭义计算口径

对水资源概念的明晰定义,是界定水资源评价口径的前提,也是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基础。由于水资源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因此,“水资源”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并由此导致了水资源评价中的争论。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水问题的不断突出,有关水资源的一系列基础概念正在受到挑战。例如,自然界中的水分,符合什么标准才应当算作水资源?在水资源的定义和评价中,如何反映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资源演化效应?对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如何建立具有层次化结构和兼容性特点的水资源评价口径?为试图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外学者给出的水资源定义,从中找出了代表水资源本质特征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三个评价准则;然后依据这些评价准则,提出了层次化的水资源定义;最后结合例题,说明了水资源各个评价量的计算口径和相互联系。

一、水资源的定义及其内涵

国际上水资源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正式场合,是189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设立了水资源处(WRD),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的观测,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编和分析等,显然,在这里水资源是作为陆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水资源解释为“自然界一切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水的总量”,这一定义失之过于宽泛,没有反映水资源的若干本质特征。在1963年的英国《水资源法》中,认为水资源是“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该定义虽较前者严格,但缺乏科学基础和可操作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在1988年对水资源的定义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为适应特定地区的水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在可操作性上推进了一步[1-3]。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指出:“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仍未能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不同层面的需求。对水资源认识上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储量有限而用途广泛和不可替代,具有多种赋存环境和复杂转化机制,而从各个侧面给出的水资源定义及其评价口径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和层次性。

国内学术界对水资源一词的理解也各有不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国内有关人士对水资源的内涵进行了一次笔谈[4],各位学者给出了如下定义:

刘昌明提出:“从自然资源的观念出发,水资源可定义为与人类生产与生活有关的天然水源”。

陈梦熊提出:“一切具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或不同形式的水,均属水资源范畴”。

张家诚提出:“降水是大陆上一切水分的来源,但降水只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只有降水量中可被利用的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水资源”。

黄万里提出:“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包括农业用水、工业和生活用水。河槽水流是工农业用剩的水量,不应误作全国水资源”。

曲耀光提出:“水资源是指可供国民经济利用的淡水资源,它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数量为扣除降水期蒸发的总降水量”。

施德鸿提出:“不能把降水、土壤水或地表水称之为水资源,犹如不能把海水、洪水、水当作水资源一样,(要)把具有稳定径流量、可供利用的相应数量的水定义为水资源”。

贺伟程提出:“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用水密切相关而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陈家琦提出:“作为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应当具有下列特性:可以按照社会的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这个水量有可靠的来源,且这个来源可以通过自然界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或补充;这个水量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这个水量及其水质能够适应人类用水的要求”。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得出水资源最为本质的三个特性是: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有效性是指,只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效用的水分才可以看作是水资源;可控性是指,在对人类具有效用的水分中,有必要进一步区分通过工程可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水分;可再生性是指,水资源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和转化,其作为可再生性资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保持流域水循环过程的相对稳定。

综合以上讨论,特别是水资源最为本质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准则,笔者认为:“水资源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效用的淡水资源,其来源为大气降水,赋存形态为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水资源在数量上为扣除降水期蒸发的总降水量,通过天然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同时受到开发利用的人工调控和人类活动的其他影响”。

二、水资源评价准则与计算口径

2.1有效性准则与广义水资源

从有效性出发定义水资源,首先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水资源概念进行拓展。有效性标准对传统水资源涵义的第一个拓展是,与生态环境具有密切关系的水分都应该评价为水资源。这是因为,有效水分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而且还滋养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态系统,有效性概念可以同时体现水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有效性标准对水资源涵义的第二个拓展是,对生态环境具有效用的水分不仅是径流性水资源,而且还有部分降水资源。因为无论是天然生态还是人工生态,有效降水都是研究其水分需求的前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就更是如此。由此可以认为,从有效性出发定义的水资源包括了降水中的有效部分和径流性水资源,是一种广义水资源[5]。

国内外习惯上仅将流域产水量评价为水资源,未包含雨水资源的利用量,不能反映水循环过程的全部有效水量。在我国北方地区径流性水资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从流域水循环的角度整体研究水资源利用问题日显必要。广义水资源量的提出,对雨水资源化、节水标准和缺水标准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广义水资源与传统水资源评价口径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效降水。有效降水计算可对人工生态系统和天然生态系统分别进行。人工生态系统对降水有效利用量的计算包括植被与水面两部分,水面部分为降水深与人工水面面积的乘积;植被部分为各类人工植被面积利用降水的有效量之和。对每种人工植被,用种植面积与单位面积实际利用的降水深这两项的乘积作为降水利用的有效量。天然生态系统利用的有效降水计算更为简单,其水面部分与人工生态系统相同,其植被部分可认为植被面积上的全部降水深均是有效和可以利用的。

2.2可控性准则与狭义水资源

从可控性概念出发研究水资源,是从人工调控角度对广义水资源作进一步的区分。广义水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效降水,可为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所直接利用,这部分水量难于被工程所调控,但可以调整发展模式增加对这部分水分的利用;另一类是径流性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含水层中的潜水和承压水,这部分水量可通过工程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因此,从可控性准则定义的水资源是狭义水资源。1980年代初我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时资源量中不包括有效降水部分,相当于仅就狭义水资源进行评价。

流域的多年平均产水量即为狭义水资源量。在基本没有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即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在开发利用量较大不能忽略的情况下,还要加上流域平原区可以夺取的潜水蒸发。这部分“可夺取的”水分大小要视开发利用情况而定,最大量为流域山区对平原区的侧渗补给和平原区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对我国西北内陆河地区,情况最为简单,不重复的流域总产水量为出山口径流量、平原区山前侧渗量、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三项之和。一般情况下,流域的产水量会随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如地下水位一定程度的下降,会加大山前侧渗项和降水入渗补给项,而潜水蒸发项减少相对较小,从而使总产水量增加。同样,渠道衬砌会减少渠道入渗补给量,田间节水会减少田间入渗补给量,大规模引水会减少河道入渗补给量,各项开发利用活动导致的流域产水量变化,是流域水资源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3可再生性准则与生态耗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

从可再生性出发研究水资源,是对狭义水资源在可持续利用意义下再作进一步的界定,以便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由于水循环是狭义水资源与广义水资源的共同基础,水循环本身及其相关过程的长期稳定性,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维护水循环本身的稳定,需要保持水热平衡和水量平衡;维护与水循环相关的物理、化学与生态过程的稳定,需要保持水沙平衡、水盐平衡和水土平衡。上述各类平衡归结到一点,就是在特定的时段和地域条件下保持有效水量的平衡。对于工程能够调控的狭义水资源而言,其不仅易于为国民经济所利用,更是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若在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之间调控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到流域水循环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需水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此在狭义水资源中应当首先满足特定保护目标下的生态环境用水,其余部分才可作为水资源的国民经济可利用量[5-7]。

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是指与特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联系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处于平衡状态时所需要的水分,涉及到不同尺度的水热平衡、水循环平衡、水土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水化学平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需水,是指符合生态保护目标且对景观维持及环境状况改善起支撑作用的系统,为维持其平衡所要消耗的水分。一般情形,农、林、牧业既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生态环境功能,其用水属于广义的生态用水。严格意义上的生态需水,不包括国民经济需水中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需水。

从生态建设的水资源保障条件看,生态需水可分为可控生态需水和不可控生态耗水。可控生态需水是指植被所利用的径流性水资源,可通过水利工程改变径流的时空分布,从而控制或影响生态环境的水分利用条件。不可控生态耗水是指植被所消耗的降水中不形成径流的有效水分,尽管不可控生态耗水与水利工程无直接关系,但其耗水量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利用格局改变的影响。从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不同,又分为天然生态耗水和人工生态耗水两大类。天然生态耗水是指基本不受人工作用的绿色生态所消耗水量,包括天然水域和植被所耗水量,在干旱区天然植被可分为荒漠河岸林、低地草甸、前山带河谷林、荒漠植被等;人工生态耗水是指由人工直接或间接维持绿色生态所需水量,包括为生态目的种植的人工林草灌溉量和城市景观供水量,农业灌溉退水维持的人工生态水量,以及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所消耗的降水量。

水资源的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特指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狭义水资源中能够被工程系统一次性开发利用的最大潜在量。这一最大潜在量包括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的可利用量,由于二者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利用量均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二元模型进行计算。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平原地下水几乎全由地表水转化而来,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动态补给情况对地下水可利用量进行调整。

在讨论水资源的国民经济可利用量时,必须要与工程系统供水量相区别。工程供水系统明显改变了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形成了一次性意义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被多次重复利用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全流域的工程系统供水量大于狭义水资源量的情况。地表水利用后的退水,在水平方向又汇入到地表径流中,相当于增加了水平方向的局域循环量;在垂直方向则入渗补给地下水,相当于增加了垂直方向的局域循环量。

根据水资源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提出的水资源评价准则与基本口径参见表1(略)。

三、各项水资源评价量的计算

以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片为例,对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生态需水量、国民经济可利用量、工程系统供水量等进行了计算。基本的计算单元为流域三级区,由于篇幅所限新疆综合成三个分区,河西走廊为三个分区,柴达木盆地自成一区。计算中以降水为基本通量,在狭义水资源(径流)评价的基础上,对径流以外的降水进行了分析,初步估算了西北内陆河地区的无效降水和有效降水。通过直接估算无效降水,得出有效降水,从而推算广义水资源量。分别对山区和平原地区估算无效降水。计算无效降水的范围(冰川、山区裸岩裸土,荒漠戈壁、盐碱地)由遥感解译图给出数据。降水量根据降水等值线图与观测数据合理确定。不形成径流的降水扣除无效损失之后,得出有效降水。有效降水与径流量之和为广义水资源量。计算成果见表2(略)。

全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3260亿m3。无效降水948亿m3,其中山区、平原分别为667亿m3、281亿m3;有效降水约1326亿m3,径流性水资源986亿m3,因此,广义水资源量约2312亿m3。有效降水主要是天然生态系统直接利用,少部分为平原人工绿洲的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田、人工林草、水库等)吸收。

从降水—有效吸收(维持天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无效蒸发—产流的构成看,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无效降水量与产流量大体相当,分别为29%与30%左右。根据初步估算,西北干旱地区的有效降水量较大,平均达降水总量的41%以上。这部分降水支撑了广大的地带性植被,并补充了平原绿洲生态耗水,尤其对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的生态需水起关键的作用。有效降水是过渡带生态耗水的主要来源,在部分径流参与下,广阔的过渡带成为绿洲抵御荒漠扩张的天然屏障。

四、水资源评价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根据本文给出的定义,流域水资源各项评价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中关系可以看出,流域内天然和人工植被所利用的有效降水越多,则广义水资源量越大,越接近降水总量。若降水时空分布相对均匀,流域下垫面的温度、坡度、土质、水化学条件适宜,则几乎全部降水都可以形成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效用的广义水资源。反之,若流域内的植被全部消失,生态系统所直接利用的有效降水接近于零,则广义水资源量就等于狭义水资源量。由于内陆河降水集中在山区,产流几乎全部来自于山区,而山区的人类活动影响小,故狭义水资源的多年平均值基本稳定。对于平原绿洲区,降水较少,天然和人工植被的水分需求主要依靠狭义水资源来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对径流性水资源的耗用越多,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挤占越甚;生态环境用水的减少势必导致生态恶化,其结果又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

摘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政府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其运作的盲目和不当。然而,我国可再生能源政府规划,包括国家规划和区域规划,都存在诸多欠缺。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府规划的制订中,应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多层面考量,充分考虑政府规划的“外部性”、国家规划的“整体性”与“全局性”、区域规划的“地域性”与“特色性”。

关键词:政府规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可以循环再生,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减少,主要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这些能源基本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是可连续再生和永续利用的能源形式。这类能源的推广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和环境污染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主体、多个环节,同时又依赖于环境的支撑,受环境的制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影响因素出现不协调,都会阻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的要求以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笔者拟从宏观上考量政府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规划是对将来一定期限内实现某个特定目的或构想的确定,科学的政府规划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明确的目标和途径,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避免因为发展目标不明确而带来的浪费。政府规划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对系统内部与外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可以避免机会主义的政府规划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应该有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宏伟蓝图,应该包括细化的目标及其达成时间、具体的发展区域划分、具体的考察指标等等,由这些细化的目标构建一个整体的发展前景。其次,一个确保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的配套方案。为实现既定目标或构想,政府规划必须同时综合、系统地选择和提出一系列必要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规划实质上是为未来的大规模活动制订的行动方案。再次,应变方案。政府规划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应该有所预料,并对可能采取的政策调整做出合理估计。

实践证明,制订这样的政府规划并不容易,而科学的政府规划将会给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发展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以英国为例,在1990~2003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英国都没有逃脱机会主义的模式,直到2003年,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对不确定性的研究出现在政府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白皮书中,英国的可再生能源推广才取得了重大进展,而这一进步也被英国评论界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注:CatherineMitchell,PeterConnor,RenewableEnergyPolicyintheUK1990-2003,EnergyPolicy(journal),2004。)。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并非一件简单事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先纳入系统的政府规划范畴,以避免盲目和不当。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府规划,应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集合,大致可以划分为整体意义上的国家规划和作为其子系统的区域规划(注:事实上,区域规划下还存在次一层或多层的政府规划(如江苏省长三角区域),为论述的清晰,在此不论。)。我们一方面需要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统筹考虑国家的能源需求和大政方针,另一方面也需要同时考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下的区域子系统的发展特点,整体与局部相统筹,实现最优目标。

二、全国性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国家规划的现状及检讨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制订了长期的发展目标。例如,欧盟提出到2022年风力发电将达到150吉瓦,风力发电装机占整个欧盟国家发电装机总量的15%以上。到2050年,再生能源要占整个能源比重的50%。更重要的是,各国纷纷通过可再生能源立法,把提出的目标变成强制性的指标。如,澳大利亚2001年4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法》,提出了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政策(MRET)。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全国增加9500GW·h(2%)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提供相当于整个悉尼市的用电量,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产值在2010年要达到40亿澳元。总量目标的制定,对未来的市场容量和走向起到一个明确的指示作用,特别是通过立法明确表明了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投资者可以清晰地知道国家支持的重点所在,从而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做出果断和正确决策[1]。

可见,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规划而言,明确性和强制性是确保其成效的重点所在。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

“九五”规划期间,原电力部明确提出到2000年我国风电装机达到100万kW的规划目标,但这一“宏伟”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强有力的立法保障和相关有效的配套政策。事实上,这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缓慢和市场容量狭小的主要原因[1]。

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在人大常委会获审议通过。该法明确提出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该法明确提出了总量目标制度,但是,在总量目标制度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据查,2004年8月5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发给各相关部门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曾在最能体现该法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总量目标制度中明确提出201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不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2022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不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然而,这些规定却在最终审议稿中被删除了。《可再生能源法》最终还是成为一部以综合性、原则性、指导性特征为主的法律,其所确定的发展总量目标制度虽然具备了政府规划的外形,却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而存在先天欠缺,立法的强制性在无形中被卸去了功用。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此规划,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水电总装机达到3×108kW,风电装机目标为3000万kW,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kW,沼气年利用总量达到4.43×1010m3,太阳能发电装机180万kW,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108m2,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t,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t。并且将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是建立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特别是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二是落实优惠电价和费用分摊政策,按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产业体系建设等;四是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根据需要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培养,设立综合性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机构[2]。虽然在目标明确性上符合政府规划的要求,也配套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终究欠缺了法律的强制力保障。

三、区域性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区域规划的现状及检讨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1篇8

关键词:建筑;生态设计

Abstract:Theauthorintroducestheconceptofeco-design,eco-designinmodernarchitectureembodied,foryourreference.Keywords:construction;ecologicaldesig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节能建筑将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生态建筑也应运而生。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所言:“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因此,生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生态设计的概念

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子(比如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子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能合乎此等生态考虑之建筑设计方能合乎生态建筑之理念。

生态设计是遵从自然环境规律,注重节能减排以及循环再利用,维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形式。这在快速发展经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背景下是当务之急。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过于强调产能而忽视了地球资源的合理开发,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设计又缺乏先导性与科学性,因此浪费严重,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即便是运用可替代材料,由于缺少深入研究给社会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现代设计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大众的人而不是个人,不能像帝王御用物品极尽奢华不计成本,为一人服务。也不是只考虑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件产品的价值和利润,而是要关爱整个社会,为人类谋福利,这就要建立大局意识,树立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所以生态设计的观念便应运而生,也成为设计师的必修课。

1.1生态设计的意义

生态设计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意义,它是价值观的转变,是道德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设计理论的依据,也是检验设计成果的指标体系;二是现实意义,关爱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美的生存空间,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提高,创造社会价值。

1.2生态设计的原则

原则有两点:一是以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二是以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生态设计要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丰的回报,以维护资源平衡为原则。要以回收再利用的循环为契机,以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为宗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与标准,例如在安全、排放、使用寿命、耗材等方面。汽车尾气排放指标和耗油量都要受到控制,建筑、道路、景观均有相应的安全和寿命要求。现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深入人心,除了在物质方面的多、快、好、省外,更要注重生理和心理关爱,这就要考虑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上看自然生态属于硬性指标,文化生态属于软性指标,弹性较大,尺度难于把握,殊不知文化生态之于设计更是设计师面临的严峻问题。自然生态可以运用科学方法通过数据、比值、测量等手段进行控制,而文化生态则要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审美取向、信仰观念、历史文脉等方面综合考量,保持文化的传统谱系。因此文化生态的延续才是关键所在。

1.3生态设计的依据

生态设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注重绿色环保,无污染、无公害。还要以人文主义生态为精神支柱,丰富设计中的思想内涵,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设计。

首先,要确定设计什么,为谁设计,这是先决条件,然后才会涉及功能如何、是否完善、是否符合用户要求,功能的便捷性与可操作性如何,是否安全可靠,这就是依据。

其次,材料是构成设计作品的物质体现,节省成本才能创造更大价值。就地取材可以节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可以节省成本,节约用材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技术可以节省成本,延长寿命可以节省成本。这一依据需要设计师从功能、结构及可靠性等方面研究。

再次,在设计中有功能的美,体现功能界面与人的互动关系。材质的美、材质的质感与肌理传达出物质的魅力。技术的美,体现科学技术的巧思与工艺。形态的美,体现人文思想和造型艺术的美。与环境协调的美,呈现出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统一协调的美。

最后,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已对设计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是资源维持着自然生态平衡,二是资源的浪费造成了成本的提高。因此运用无公害、可降解、复合的、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已成为生态设计的重要指标和评判依据。能源利用设计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等,但另一类绿色能源,即绿色植物给我们提供的燃料,我们把它称之为绿色能源,又叫生物能源或物质能源。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大多数农民们的燃料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农民朋友冬季取暖不再用柴火烧炕,而是电热毯一插温暖如春,做饭也不再烧柴、烧秸秆了,而是用上了蜂窝煤炉、液化气灶以及沼气。太阳能灯具、浴具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做到尽量利用能源,以此减轻整个地球的负担。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发利用的场所一旦建成,即不必再有原料的投入,人类的文明方才可以永远延续。

2生态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

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由英国建筑师NormanFoster设计,位于伦敦圣玛丽阿克斯大街30号,高179.8m,楼层50层,螺旋式外观,获得2004年的RIBA斯特林大奖,被誉为21世纪伦敦街头最佳建筑之一,是一座十分杰出的建筑物,不但外型优雅,而且讲求高科技与环保,可以说是未来建筑的典范。

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是伦敦第一栋自然通风的高层办公建筑,功能也包含底部的商场和顶层的观景餐厅。圆形的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缩小,覆盖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的玻璃表皮。每层平面布置有6个三角形的共享空间,但是层层的位置都不同,总体呈螺旋上升的趋势。玻璃表皮的结构形式为双层呼吸幕墙,三层为一个控制单元。它巧妙的运用表面风压、开口位置以及内部独特旋转式共享空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空气与建筑的舞蹈。双层幕墙的具体构造、尺寸、通风方式都经过环境顾问严格的研究计算,室内温度分布与遮阳系统也通过模拟技术来预测优化,以保证建筑的智能化不是体现在高科技产品的运用上,而是着重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对传统的单一的建筑设计方式进行质疑,认为建筑是科学的体系,是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自然、生态与人的和谐对话。

瑞士大楼采用了很多不同的高新技术和设计,是现今业界的突破,发展商能不介意巨大的建筑费用,使这座建筑力作能成为现实。可以这样说,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名字和外观,而是它较同样的建筑节能一半以上。它除了使用很多的节能招数外,还尽可能地采用自然条件采光和通风。大楼配备有由电脑控制的百叶窗;楼外安装有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风速和光照强度。在必要的时候,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福斯特还试图在更加策略化的方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筑设计理念。如尽量依靠基地周围成熟的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对私车的依赖,底层提供比最低标准大三倍的自行车准备区域,其中包括淋浴和更衣设施.鼓励使用替代性的交通方式;建筑中除残疾人车位外不提供私家车泊位。按照著名的LEED评级制度,从场址规划的可持续性,保护水质和节水,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节约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这种新的设计探讨,从长远来说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发展。

3结束语

以上对生态设计的探究,以便于我们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好的体现生态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设计师作为推进人类文明的一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设计师又是连接建筑景观与人之间的纽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变更。因此,生态设计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思考,更是一个观念上的变革,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要达到生活舒适与资源消耗平衡,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环保目标平衡,需要设计师与消费者及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9

论文摘要:自然资源无价值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的片面理解,是简单的一概而论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论述,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具体地分析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如下: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看,在非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生成和利用来看,在生成上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开发利用上自然资源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种类看,部分可再生资源没有价值,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可再生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是指那些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以及这些物质和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诸如阳光、空气、水、森林、土地、矿藏、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它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传统理念把人们引入了两个误区:第一,在理论上,把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认识等同于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思想,从而导致了不少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和指责。第二,在实践上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和浪费,使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认识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思想,消除传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提高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概念的界定

目前在学术界有“自然价值”、“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价值范畴,其“价值”含义各不相同。不少学者在谈论它们的时候,由于缺乏对“价值”这个概念的明确界定,对命题的有效域缺少必要的交代,因而讨论中造成了人为的困难和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价值”这个概念的含义和本质作出明确界定和逻辑把握。

据专家考证,在西方,“价值”(value)一词最初来自梵文wer(掩盖、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vallo(用堤护住、加固、保护)、valeo(成为有力量的、坚固的、健康的)和valus(堤),取其“对人有掩护、保护、维持作用”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化成“可珍惜、令人重视、可尊重的”的词意。在我国,据何新先生的考证,价的字根是贾;古无价字,只有贾字。贾字的本意就是买卖物品(贾古音读“沽”,沽、购是同源辞),值的同源字是取得的得。买卖物品的所得,就叫“价(贾)值”,这是价值一词的本义。现在“价值”一词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是哲学的“价值”,泛指在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客体对于主体的某种意义。第二是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价值”,有“有意义”、“重要”、“宝贵”、“有用”、“好”等含义。第三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价值”概念,这正是本文所指的“价值”。

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思想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是当今诊释自然资源价值坚实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概念有两方面含义,其一,价值是商品经济所特有范畴,用来反映人们互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商品之所以要体现价值,不在于它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而在于它是用来交换的。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产品是没有价值的。其二,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自然物之所以可成为可供人用以交换并为他人消费的商品,根本原因在于人对其物质形态的改变,人是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这种改变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当劳动产品进人交换成为商品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才能表现为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

所以,这里所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它仅指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商品的价值。离开商品,就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价值概念。离开商品和商品经济谈论价值毫无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

二、马克思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辩证思想

对自然资源有无价值的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地系统地加以论述,但在《资本论》中多处谈到。马克思一方面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为自然资源是先天形成的天然的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有些自然资源是不能被人为生产和创造出来的。“瀑布的推动力,那是自然界现有的东西,……瀑布是一个自然的生产要素,在它的生产上没有任何劳动曾经参加进去。瀑布和土地一样,也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不代表任何在其中物质化的劳动。但是马克思另一方面又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煤有价值,必须支付一个等价物作为报酬,它是有所费的。”因为煤是“劳动的产物”。金和银有价值,因为“金和银,一从地中心出来,就同时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体化物”。可见,马克思对自然资源有无价值的问题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来看:在非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的价值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认识自然和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是一部自然资源开发史。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一历史长河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非商品经济社会和商品经济社会,前一个时期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后一个时期自然资源有价值。

非商品经济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由于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限,自然资源相对富足,自然资源的供应完全凭借自然再生力,社会没有任何劳动投人,人类无需对自然资源进行社会再生产,因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一时期以自然经济为主,生产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出来的原材料,虽然是劳动产品,但主要是为满足个人或单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不能转化为商品,其中凝结的劳动就不能转化为价值,因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商品的二因素时也作了明确地阐述,他说:“一物可以有效用而又为人类劳动的产物,但不是商品。用产品来满足本人需要的人,固然创造了使用价值,但是没有创造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为别人的使用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并且,还不只是简单地‘为别人’。中世纪的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了租税谷物,为牧师主生产了十一税谷物。这种租税谷物和十一税谷物,不会因为它们是为别人生产的,就变为商品。要变为商品,这个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移到别一个把它当作使用价值来用的人手里。

商品经济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当今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关系正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以及剩余价值的来源,揭开了资本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的秘密。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价值不是伴随劳动产品而来的自然范畴,而是商品经济关系下形成的社会范畴,它是商品特有的范畴,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产品会全部或多数取得商品形态,我们就发现,这种现象不过在一种非常特别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当发达的社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商品。资本家为取得剩余价值,“他已经在商品市场上买到劳动过程所必需的一切要素,物质的要素或生产资料,和人的要素或劳动力”。自然资源经过人工开发加工而形成的劳动产品就是生产资料,经过市场的配置形成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形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煤、机器等等,就是采矿业者、资本主义机器制造业者等等的商品资本。“采矿业是完全不用材料的,因为劳动对象(例如铜)是一种自然产物,不过要由劳动去占有。还不过要去占有的铜,后来当作商品或商品资本流通过程的产物。马克思不仅认为煤、金属等矿产资源是商品,而且认为土地资源也是商品,他说:“土地的买卖,土地作为商品的流通,会发展到这样的一种程度,实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因为在这里,商品已经成为一切产品和一切生产工具的一般形式。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大多数自然资源是商品,因而具有价值,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勘探、开发和提炼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2.从自然资源的生成来看,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自然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的生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和生物进化循环的漫长过程而形成的,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从自然资源的生成来看,自然资源没有价值。“一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只要它对人类的效用不是由于劳动,情形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自然草地,野生林木等等。一切自然的没有人协力已经存在的生产资料,例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木材等等,也没有价值。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是指处于纯粹自然状态下,人们没有或未能加以主动利用的自然资源。

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自然资源有价值。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马克思指出:“各种商品体,都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个要素的结合。……人在生产上只能和自然一道来进行工作,那就是,只能改变各种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他也要不断由各种自然力得到支持。所以,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威廉·配第说得好,劳动是它的父,土地是它的母。但是,绝大多数自然资源效用性即使用价值不会自发发挥出来,作为生产要素不会自动进人生产过程,必须依靠人类劳动的开发利用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经过人类劳动的开发开采成为劳动产品,其中凝结了人类劳动,因而有价值,其价值大小要根据开发中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大小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谈到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他说:“金刚石很少在地面上出现,平均地说,它的寻找很费劳动时间。所以,它在小容积中代表着许多劳动。……从而代表着更多的价值。显然,金刚石的价值是由寻找发现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金刚石的稀缺决定的。马克思在谈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时进一步指出:“如果劳动者不是从事纺纱,而从事开采煤矿,劳动对象煤炭便是自然存在的。但是,尽管如此,从煤矿采出的一定量煤,例如100磅煤,仍然不过代表一定量已被吸收的劳动。“纯粹采掘工业的产品,例如煤、金属,本身就是劳动的结果。不仅把它们开采到地面上来需要劳动,而且要使用它们,例如金属,具有能在工业中充当原料的形式也需要劳动。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时说:“一吨铁所包含的价值或人类劳动量,是由想象中的一个包含等量劳动的货币商品量来表现。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是由勘探、开采它们的劳动耗费决定的。即使是天然林,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凝结了人类的一定劳动,如病虫害的防治、防火灭火、制止乱砍乱伐等方面,人们直接或间接地为保护天然林的正常生长发育付出了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就形成了天然林的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自然资源再也不能完全凭借自然恢复能力来满足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社会长期的、稳定的发展,人类必须对自然资源的再生产投人劳动,使资源自然再生过程和社会再生过程结合起来,因此在现代社会,自然资源的再生过程中是自然再生过程和社会再生过程的统一。以可再生资源森林而言,人们不仅保护天然林,促其繁衍,而且不断增加人工林的种植。以不可再生资源矿藏而言,人们不仅加强对以消耗资源矿产地的寻找,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可替代资源。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劳动的投人,已凝结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中人类所投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从自然资源的种类来看,部分可再生资源无价值;不可再生资源和多数可再生资源有价值

自然资源的种类繁多,分类也多种多样。通常,人们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之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其中气候资源、空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自然资源不仅在生成上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且它们对人类的效用也是自发实现的。所以,这部分可再生资源无价值。其他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物资源)从生成来看无价值,但对它们的开发利用和再生产都凝结了不同量的人类劳动,因此,它们是有价值的。

三、结语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自然资源的价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对其勘探、开发、再生产过程中投人的劳动形成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人类劳动勘探、开采、提炼加工以及再生产从而进人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的自然资源都有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1篇10

关键词能源安全中国

能源,作为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E.F.舒尔茨就指出:“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完全是架构于能源之上,虽然能源可以象任何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它并不只是一种货物而已,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和空气、水、土同等重要的要素。”转引自:王能全.石油与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时事出版社,1993:146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能源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探讨的能源问题主要是石化能源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和严峻。可以说,世界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或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战略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更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命题。因此,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源安全问题的当今时代意涵

能源问题说到底就是因为能源的不可持续发展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源问题的时代意涵却各不相同。

人类自从懂得使用火以来,就学会了通过燃烧有机物取得热能,从而开始了薪柴能源时代。这一时期延续时间很长,直至18世纪,以木炭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之后,以工业革命为肇始和标志,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由于机器化大工业需要有充足的燃料,于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就成为必然的选择。1830年煤炭消耗量在世界总能源消耗中的比例还不足30%,到1888年则高达48%,尔后迅速超过木材使用量,成为主要能源。刘汉元,刘建生.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26

1859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石油的商业性开采由此开始,人类也随之进入工业化时代能源利用的第二个阶段——石油时代。及至1967年,世界石油年产量在世界总能源消耗中的比例超过了煤炭,从而形成了以石油供应为中心的国际能源新格局。鉴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性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为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加紧了对各类新能源的研究探索与利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在世界能源图谱中,化石燃料发挥的作用将会缓慢下降,新能源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制高点。这方面,欧盟早在1997年就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的50%这一宏伟发展目标。2009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新能源被列为主攻领域之一。日本政府在2009年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中,重点强调了发展节能、新能源、绿色经济的主旨,其措施是延伸和细化2006年提出的《新国家能源战略》。应该来说,新能源的发展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它完全可能成为一个伟大历史变革的根本动力。尽管多元化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能源市场依旧难以改变矿物能源为主的局面,结果也就使得当今时代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就是油气安全问题。

与一般商品相比,油气能源由于其对经济发展和军事安全的极端重要意义,从来都是政治关心的对象。自然地,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也就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所以,能源安全问题也就自然地被纳入到政治问题领域来理解,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能源问题的政治化趋向。TrevertonG,ed.EnergyandSecurity.Montclair,N.J.Allanheld&Osmun,1980:34;Barton.EnergySecurity:ManagingRisksinaDynamicLegalandRegulatoryEnvironment.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3856

说到能源安全问题,美国学者奥康诺的下述论断尽管有夸大之嫌,但却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权力政治观:“谁占有石油,谁就占有了世界,因为它可以用柴油统治海洋,用高度精炼的石油统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来统治陆地。除此之外,他还能在经济上统治他的同胞,因为从石油中他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财富。”[美]H.奥康诺.石油帝国.郭外合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256可见,能源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征着权力,它与政治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国际政治特征。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

关键词:死喻复活工作机制激活方式映射理论概念合成理论

一、引言

死喻与死喻复活,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进入了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国外学者(Mooij,1976;Ricoeur,1987;Goatly,1997;LeGuern,2000;Young,2008)对死喻及死喻复活作了深入研究,为我们拓展了隐喻研究的新视野。近十年来,我国学者(束定芳,2005;王寅,2007;孟宏党,2009;杨雯、张明林,2010)分别从认知理论角度论述了隐喻的回复性、转换性和死喻复活条件,对促进国内英汉死喻对比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目前,英汉死喻复活对比研究受到了更多关注,国内部分高校甚至将死喻复活列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内虽有不少隐喻研究论文见诸各类期刊,不过死喻复活工作机制及激活方法研究鲜有专文论及。笔者在借鉴映射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对死喻喻义复活的运作机制作了初步探讨,供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学者参考。

二、死喻与死喻复活的特点与鉴别

死喻最初都是具有鲜明隐喻意象特征的活隐喻,只是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其隐喻特征,最终才成为词汇化隐喻(lexicalizedmetaphor)。隐喻从活隐喻演变为死喻历经了隐喻意象的消解及隐喻意义词汇化过程。隐喻神经理论对死喻的产生作了这样的诠释:

两个不同的概念(本体和喻体)第一次链接时,其隐喻连通权值很低,但是反复的使用会提高其连通权值,并有了记忆,当这种连接和表达被固定下来甚至融合到它自己的网络中时,隐喻义被“绑定”在该语言表达式上,这使隐喻表达与常规语言表达无异,隐喻就成了死喻(王寅,2006)。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死喻和使用的时间长短并没有直接关系,使用频率高应该是死喻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隐喻习语musicasthefoodoflove虽然使用了300多年,其隐喻色彩却依然存在。汉语“狗”喻指“卑鄙小人”至少有数百年历史,且使用频率极高,但时至今日,其隐喻义仍未作为独立义项被收入汉语词典,这些特殊的语义现象值得研究。

人们对死喻的认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或文化差异性,因而对死喻程度的判断亦不尽相同。束定芳(2001:73)指出,隐喻性有程度之分。隐喻性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强的新鲜隐喻,另一端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但隐喻性程度的判断是主观的,而且没有完全“死去”的隐喻,即使是死喻,在适当的语境下还可以复活。笔者注意到,国外学者对死喻程度的判断与表达也不尽相同,类似于死喻含义的概念有:lexicalizedmetaphor(词汇化隐喻),frozenmetaphor(冷冻隐喻),extinctmetaphor(消亡隐喻),stonemetaphor(石喻),wornoutmetaphor(磨蚀隐喻),conventionalizedmetaphor(规约化隐喻),Fossilmetaphor(化石隐喻)和extinguishedmetaphor(消亡隐喻)等等。其实这些概念的含义并无明显差别。PhilipEubanks(2000:67)甚至主张把weakmetaphor,tiredmetaphor,sleepingmetaphor等都当作死喻(deadmetaphor)。为简便计,我们不妨将它们都称为“死喻”(deadmetaphor)。

死喻的鉴别也是死喻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Goatly(1997:3)认为,如果某一词汇的隐喻意义与该词的原意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或已经成为该词的常用意义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词就可以被称为“死喻”。黑格尔从美学的角度阐释这种语言现象。他说引申义变成了本义,意义与意象在娴熟运用之中就不再划分开来,意象就不再使人想起具体感性关照对象,而直接想到它的抽象意义。(李国南,2002:50)隐喻由原义演变为抽象义本质上是一种非范畴(decategoratizaion)和再范畴化的过程。死喻概念普遍地存在于语言系统中。它们是人类隐喻认知与隐喻概念研究的活化石,探讨死喻的语义演变特点和规律,对了解人类语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死喻复活的工作机制

死喻复活(reanimateddeadmetaphor,reviveddeadmetaphor,resurrectionofdeadmetaphor,rejuvenationofdeadmetaphor)这一认知现象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LeGuern指出,“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词汇化才能导致(隐喻)意象的全部消失,但是在其他情况下,虽然其意象有所减弱,但仍然可以感觉到其意象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词汇化隐喻都能重现昔日的光彩。”(转引自Ricoeur,1987:291)这句话的含义是只要没有完全丧失其意象特征,几乎所用的死喻都可以再度复活。JeanLadriere(1987:292)在论及死喻复活时也指出:“复活死喻超越了仅有命名功能的局限,再度发挥其活隐喻的虚构功能和二度描述功能。”所谓“虚构和二度描述功能”是指复活死喻再度成为具有文学描写功能的活隐喻。国内学者束定芳(2001:85)在论述隐喻的回复性时指出,“所谓隐喻回复性指的是死喻在特定的语境中恢复其字面意义。”该学者提出的“隐喻回复性”,阐释了隐喻喻复活的形式特征,本质上和死喻复活并无二致。王寅(2007:466~467)在论述隐喻的转换性时也指出:“有时隐喻意义可能转回到字面意义上来,反而可能成为一种十分有趣的新奇用法,这实际上又产生了一个隐喻性地跨概念域的映射过程,对隐喻作了一次隐喻性‘还原’或‘回归’用法。”该学者从认知语义角度阐述了隐喻语义的转换性特点,对死喻复活工作机制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根据莱考夫的映射理论(MappingTheory),我们认为死喻复活是死喻本义的二度隐喻现象,它关涉到死喻的源概念向死喻概念域(目标概念)的二次跨范畴、跨义域映射。这种映射基于身体和社会文化经验,具有普遍性、单向性、系统性、不变性特点。莱氏认为,固定的对应映射过程受到了不变原则(InvariancePrinciple)制约(constrain)。所谓不变原则指的是映射保留了始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topology),在一定的程度上和目标语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即目标域结构不会受到破坏,因而限制了可能的映射数量。但是莱考夫的映射模式只是强调始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投射,最终在目标域中形成的结构、特性和知识是始源域原有结构、特性和知识的继承,而目标域本身的结构、特性和知识在映射过程中的运作并不清楚。Ungerer&Schmid(2009:143)指出,“隐喻映射域最好理解为一套限制,这套限制规定哪些对应有资格从源概念映射到选定的目标概念上,这些限制不仅有助于避免将任意一种特征从源概念转移到目标域概念上,而且有助于激发可能的对应范围。”但是两位学者对映射限制是来自源域还是目标域语焉不详。我们认为,始源概念投射并不能将自身特征全面转移到目标概念,其原因在于始源概念特征映射要受到目标概念特征的制约。比如,约翰不讲个人卫生,有人会说“约翰是猪”(Johnisapig),那么源概念只是将猪肮脏的对应特征转移到目标约翰身上,源概念不能将其它特征,如“愚蠢、贪吃、贪睡、肥胖”等特征投射到目标域,原因是目标概念本身没有对应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源概念映射限制主要来自目标域。莱氏的映射理论对死喻复活跨域映射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目标概念和始源概念隐喻特征融合和隐喻义合成过程似乎都是在目标域内完成的,这种模糊的处理方式让人不得要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对死喻复活的二度隐喻意义生成机制,我们参照Faucornnier&Turner(2002:312)概念合成理论模型,在始源域和目标域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隐喻义合成空间。下面以死喻复活句Attheportstandsomecraneswithlongnecks(繁忙的港口耸立着几只长颈鹤。)为例,分析该死喻的喻义复活过程。见下图:

死喻crane(塔吊)和字面义crane(鹤)分属目标域和始源域概念。“Withlongnecks”为死喻的源概念特征,也是死喻的激活要素之一。死喻通过“longnecks”的隐喻激活作用,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再度产生跨范畴、跨义域映射,与此同时,源概念和目标概念内容也再次融入隐喻义合成空间、经过隐喻要素匹配与整合,重建隐喻概念结构:Acraneisacranewithalongneck(塔吊是长颈鹤)。“塔吊”再度成为具有“鹤”意象特征的活隐喻。死喻复活并不意味死喻的意象特征完全为源概念意象特征所取代。死喻概念crane通过源概念特征longneck激活不仅让我们想到了塔吊和鹤的意象,而且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了塔吊和鹤的外形结构和运动状态部分叠合的隐喻意象,“正因为隐喻的这种双重意象,隐喻才具有一般语言使用所不具备的、将本来属于某一领域的事物特征转移到另一领域,所引起的相关意象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动态互动过程。”(束定芳,2001:191)死喻复活具有相同的语义条件——语义冲突,但是不同类型死喻需要采用不同的激活方向。

四、死喻复活的条件与激活方式

语义冲突是死喻复活的必要条件。所谓语义冲突是指死喻的本义和语境存在语义逻辑矛盾。人们需要从死喻的字面解读其含义才能消除这种语义冲突。死喻复活是基于对特定语境条件的洞察而被建立起来的语义现象,其建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知和使用死喻的过程。就死喻激活的方式而言,主要有直接激活和间接激活两种方式。

直接激活方式

所谓直接激活指采用和死喻建立偏正、主谓、动宾隐喻搭配关系,创造死喻与搭配词义之间的语义矛盾,从而将死喻的原始喻义及意象再度激活。

1.偏正搭配。

我们可以用采用和死喻构成偏正语义搭配关系,使死喻和修饰语之间发生语义,促使死喻回归到字面隐喻义。

(1)Thechildrenwereattractedbythesmilingfaceofthebigclock.(孩子们被大钟的笑脸所吸引。)

Face(钟面)是由人脸派生而来的死隐喻。它和smiling构成了拟人偏正搭配。死喻在

smiling的诱发作用下,从本义度回到字面义“人脸”。采用偏正搭配将死喻概念激活的例子还有:theunshaventhelegofthetable(未剃光腿毛的桌脚),blindeyesoftheneedle(失明的针眼),thefoamingmouthofthebrook(吐着白沫的溪口),thefatbodyoftheessay(肥胖身躯的文章)等。

(2)城市环卫工对这些久治不愈的“牛皮癣”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死喻“牛皮癣”由皮肤病概念引申而来,喻指城市张贴的非法广告。该死喻通过前置修饰语“久治不愈”的隐喻诱发效应,使人再度联想到皮肤病概念“牛皮癣”。该死喻复活的理据在于:牛皮癣经久不愈、难以根治的特征和令人目不忍睹、无法彻底清除的垃圾广告之间具有相似性特征。类似的例子还有:瘸腿木椅、溃烂的山脚、倒塌的精神支柱、失声的新闻喉舌、刺耳的政治高调等。

2.主谓搭配

我们还可以采取和死喻建立主谓搭配关系的方式,创造主谓语义冲突的语境,促使死喻由本义向字面作二度隐喻回归。例如:

(3)Thetongueofflameswaslickinggreedilythelogsinthefire.(炉内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木柴。)

死喻tongue(火苗)和动词lick(舔舐)搭配,导致了的语义的不协调。死喻“火苗”只有作字面义“舌头”理解,才能消除其语义冲突,使人产生“火苗像人舌一样贪婪舔舐”的心理意象。比喻情景交融,极富动感。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例如:A)MorebranchesofMidlandBankwillbeloppedoff.(米兰银行更多的分支将被砍伐掉)B)Theheartofthecitybegantobeatagainaftertheworkersonstrikeleftthestreets.(罢工的工人离开街市之后,城市的心脏又开始跳动起来。)

(4)小河得了严重的“肠梗阻”,河口吐着白沫,几乎奄奄一息。

“河口”是基于人“口”概念构建的死隐喻,它几乎和人体概念“口”失去了隐喻联系,但是和“吐着白沫”搭配在一起,死喻人“口”隐喻意象被再度激活,使人产生集聚污水泡沫的河口就像病人口吐白沫”的隐喻联想,隐喻形象贴切,发人深思。该死喻和源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被限制在一个单一的对应集上,而其他特征则处于次要的补充作用。汉语中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山头谢顶、外墙掉面子、“红眼病”流行、怒火熄灭等。

3.动宾搭配

有些死喻和某些动词建立动宾搭配关系,死喻的本义在隐喻动词触发作用下再度还原到字面义。例如:

(5)Thepolicehaddecidedtoeatthebadapplesinthesmalltown.(警察决定吃掉小镇上的几个“坏苹果”。)

死喻“badapples”是“坏家伙、坏蛋(美俚)”的意思,但是和动词“eat”构成动宾搭配关系后,语义产生了隐喻性变化:本义“抓住这几个坏家伙”再度隐喻为“吃掉几个坏苹果”,比喻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再如,动词“feed”和死喻“thedoginthe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pick”和死喻“theappleofone’seye”(掌上明珠)构成动宾搭配,可以使让死喻恢复到其原始隐喻义。

(6)几位好心的村民冒着危险在奔腾的洪水中救起了这些“落水狗”。

“落水狗”喻指失势的坏人,其本义成为该死喻的“显义”。在汉文化语境中,凡“落水狗”须痛打之,不可姑息。但在本句中,和动词“救起”构成动宾搭配关系,死喻由“失势的坏人”恢复到字面义“落入水中的狗”。这是一种滑稽俏皮的隐喻方式,能体现言者的睿智与幽默。汉语中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关上话匣子、打破“醋坛子”、掉进火坑、收拾烂摊子、唱旧调等等。

(二)间接激活方式

所谓间接激活方式指死喻的本义和外部句子存在语义歧义现象,死喻需要作字面义解读时才能消除这种歧义。这样死喻由本义向字面义作了一次隐喻性回归。请看下例:

(7)IthinkMr.Smithwasagoodcarpetorbecauehehittherightnailontheheadindealingwiththedispute.(我认为史密斯先生是个不错的木匠,因为他处理这个争议,锤锤都“敲在钉头上。)

分句中的死喻hittherightnailonthehead(一针见血、正中要害)和主句中的“不错的木匠”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如果按照死喻的字面义“正好敲在钉头上”解读,就会消除这种语义歧义现象。再比如:A)Well,asthesebanknotesaretaintedwithblood,Idon’twantthebloodmoney(呃,这些钞票上有血迹,我不想要这些带血的钱。)B)Hecanswimlikeafishwhileyoucandonothingbutfeedthefishesinwater.(他非常擅长游泳,而你只会给水中的鱼喂食。)死喻“bloodmoney”的意思是“付给杀死手的钱”,想“bloodmoney”的含义是“溺死”。这两个死喻在外部句子语境激活作用下,重新回到字面隐喻义。再如:

(8)王二楞要帮刚认识的女朋友修鞋,希望他修的不是“破鞋”。

死喻“破鞋”的本义是“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由于分句提供了为女朋友修鞋的语境信息,因此“破鞋”回复到字面义“破烂鞋子”。死喻“生活作风不正的女人”再度回到最初的隐喻义“破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类似的例证。如“媳妇说婆婆是个药罐子,经常在外边倒苦水。”“他可能在假肢厂工作过,办事很会做手脚。”“你是开醋店的吧,怎么那么爱吃醋呢?”等等。

(9)A:Areyouamanoramouse?(你是男子汉还是胆小鬼?)

B:Throwmeapieceofcheese,andyou’llfindout.(扔给我一块奶酪,你就知道了。)

死喻“mouse”的本义是“胆小鬼”,字面义是“老鼠”。受话人对发话人的提问未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要求发话人给自己奶酪,喻指自己是饥饿的老鼠。这样死喻“胆小鬼”向字面义“老鼠”作了二度隐喻回归。如果我们把死喻“胆小鬼(mouse)”和“鼠标(mouse)”复活映射特点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源概念“老鼠”向目标概念“胆小鬼”的隐喻投射是一种单一的隐喻隐射。源概念只是将老鼠“胆小”的特征转移到目标域,其它特征映射则受到了限制,无法转移到目标域。但是,就死喻“鼠标”复活而言,源概念“老鼠”的鼠身、鼠尾和鼠标的“圆形外壳、接线”等形成了对应的映射关系。源概念投射的是一组和目标概念对应的映射集。

(10)A:他的肠胃功能不好,刚吃完饭就去上厕所。

B:嘿嘿,这小伙子真是个“直肠子”。(王寅,2007:467)

在对话中,上句“吃饭就上厕所”为下句中的死喻复活埋下了伏笔。死喻“直肠子”的本义是“性情耿直”和“吃饭上厕所”视乎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其字面意义和上厕所显然存在隐喻关联:小伙子的肠子是直的,吃了食物得立马上厕所排出去。这和性情直爽、直言不讳具有某种隐喻相似性。从社会语用学角度看,“直肠子”“拖后腿”“落水狗”“破鞋”等都是具有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隐喻概念,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隐喻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这类隐喻认知模型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传承着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基因。

五、结语

死喻复活是主体对死喻本义的隐喻再认与隐喻义重构过程。死喻概念及其源概念以经验和意象图示并存。虽然死喻概念和源概念已经部分或完全失去隐喻联系,但是死喻一旦为源概念对应的突显特征所触发,源概念会再度向目标域作跨范畴、跨义域隐喻投射,将死喻相关隐喻特征转移到目标概念,死喻再度成为具有源概念隐喻特征的活隐喻。语义冲突是死喻复活的基本条件,只有创造和死喻产生语义冲突的语境条件才能再度将死喻激活,使其向字面意义作隐喻性回归。死喻激活的方式包括直接激活和间接激活。直接激活方式主要通过和死喻组合成偏正、主谓、动宾隐喻搭配关系将其激活;间接激活方式主要通过创造和死喻句子产生语义冲突的外部语境条件将死喻再度激活。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illesandMarkTurner,TheWayWethink:

ConceptualBlendingandtileMind’sHiddenComplexities.NewYork:BasicBooks,2002:312.

[2]Lac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3]Lackoff,G.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A].InA.

Ortony(ed.).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202-251.

[4]Langlotz,A.IdiomaticCreativity[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2006.

[5]Goatly,A.TheLanguageofMetaphors.London:Routledge,

1997:3.

[6]Mooij,J.A.AStudyofmetaphor.North-HollandPublishing

Company,1976.

[7]PhilipEubanks.AWarofWordsintheDiscourseofTrade:

TheRhetoricalConstitutionofMetaphor[M].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2000:67.

[8]Ricoeur,Paul.TheRuleofMetaphor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ofthecreationofmeaninginlanguage.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87:289~294.

[9]Young,ElizabethBlackFrankenstein:TheMakingof

AmericanMetaphor[M].NewYorkUniversityPress,2008

[10]单满菊.英语Parody和汉语仿拟格修辞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

语大学学报,2009,(2).

[1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3]刘景霞.仿拟话语生成的认知理据[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

[14]鲁晓娜,杨真洪.概念理论整合视角下的仿拟构建与仿拟解读

[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2).

[15]马明.语言哲学视野中的隐喻指示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

报,2012,(1).

[16]孟宏党.论死隐喻的形成、特征与复活[J].山东外语教学,

2009,(4).

[17]牛保义,席刘生.仿拟构式生成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现代外

语,2009,(2).

[1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9]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语言体验性论文之六:从神

经学角度论证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1]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J].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5).

[22]杨文,张明林.死喻认知形成的基础及其复活的必要条件[J].

可再生能源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废旧机械再制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114-01

从20世纪到现在,全球经济高度发展,但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任意开发和环境的无偿利用却造成全球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机械产品制造业是最大的资源利用者,也是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之一。据统计,造成全球环境污染70%以上的排放物来自制造业。因此,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弃物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治本之道。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绿色再制造,就是降低机械产品制造业中的资源浪费、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早在2005年,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并组织相关再制造技术及其创新技术的研究。“十二五”纲要提出了“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这都为我国再制造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1废旧机械产品再制造的含义及意义

1.1再制造技术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兴起“再制造工程”的新产业。1999年徐滨士院士在国内首次提出“再制造工程”的概念: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来修复或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机械再制造是再制造工程的一个分支,就是针对损坏或报废的机械零部件,在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全寿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并采用一系列先进的修复技术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处理,使其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新产品。通俗地说就是将废旧机械设备损坏乃至失效报废的零部件采用特种修复技术处理后,还可以当新产品使用,而不需更换零部件。

1.2再制造技术的特点

(1)再制造技术的对象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全新毛坯,而是以损坏或报废的零部件为制造对象,来修复和升级废旧产品。

(2)再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剩余价值较高,充分利用功能损坏需要修复或加工零部件的价值,这样再制造技术可以达到高效、节能、节材的目的。

(3)再制造技术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机械修配技术,其生产方式是以损坏或报废的机械零部件为对象的批量化制造过程,使其恢复到像新产品一样或优于新片。

(4)再制造技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产品相比显著降低。

1.3再制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废旧机械产品进行再制造是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再制造是对产品使用寿命的延伸。传统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是“科研—使用—报废”,它是一个开环系统。而再制造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是“科研—使用—损坏、报废—再生”,这是一个闭环系统。将废旧产品及损伤失效的零部件、装置进行循环再生,是对全寿命周期的深化和发展。

机械再制造的产品其成本只是新品的10%~50%,节能60%,节材70%以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再制造是先进的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组成部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初步达成共识,今后将再制造产品视如新品。而且再制造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专家们称再制造属于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2机械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我国再制造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在我国,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废旧机械产品的再生利用率非常低,尤其是摩托车、汽车等大宗产品的再制造应用基本还处于空白。进入21世纪,由于建设循环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国策的需要,机械再制造得到了政府进一步关注。

国家和政府也在关注和大力支持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把绿色再制造技术列为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加大经济支持力度的关键、共性项目之一。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开展发动机再制造示范试点研究”和“废旧计算机产品资源再利用可行性研究”。再制造被列为六部委联合颁发的四个重点领域之一,我国发动机再制造企业——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被列为再制造重点领域中的试点单位。“再制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被批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

我国政府对机械再制造进一步肯定、重视和支持,使机械再制造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2机械产品再制造面对的问题

为了面向一般企业广大用户的需求,废旧机械再制造能广泛应用的技术,要求设备简单,能进行现场施工,能够针对设备及零部件的各种缺陷进行全面的修复。因此,选择机械再制造通用性较强的特种修复技术,是一个摆在再制造者面前的实际问题。选用哪种特种修复技术,既要考虑修复质量及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又要考虑面向机械维修行业的需要。因此从多因素考虑,从实践应用的经验等综合分析,采用电刷镀修复技术、微脉冲电阻熔焊技术、胶粘修复技术、热喷涂技术、激光技术,可以完成众多机械零部件的修复,且易于操作和掌握,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应用范围较宽。它不仅可以单独对某些缺陷进行修复,而且还可以复合应用,解决单一技术所不能完成的工作。

3发展废旧机械再制造技术的策略

为推广和发展我国再制造技术,在国家投入一定资金支持再制造技术研究的同时,还要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和鼓励企业单位设备再制造,规定生产企业再制造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实现对废旧机械的回收和再利用。

与国外多开展学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再制造技术,加快我国的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完善逆向物流回收渠道,传统的回收方式主要是第三方进行回收,制造商可以通过产品的回收检测来收集关于产品报废方面的相关信息,而且整机制造厂商进入到机械再制造市场,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再制造方法和技术,探索和创新出新的模式,为机械再制造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4结语

机械再制造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废旧机械产品再制造回收重用再生的价值和资源循环利用率,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逐步构建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彭兴礼.机械再制造特种修复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重金属污染特征范例(12篇)

    - 阅0

    重金属污染特征范文篇1关键词:底泥;重金属;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汞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4-0079-08Abstract:[HJ1.7mm]Jilinisoneofthemostimportan.....

    可再生资源的缺点范例(12篇)

    - 阅0

    可再生资源的缺点范文篇1关键词:水资源;中水回用;合理利用1中水简介中水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清洁水(上水)与污.....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