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世界经济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1

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②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有哪些?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

(2)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3)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5、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准则分别是什么?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1)外交成就:详见教材P107

(2)原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展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系,与他们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寻求共同利益,坚持大局求同存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交流与合作等等。

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______。和平问题是指维护_____,防止新______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_____,尤其是_____问题;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______。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______。经济全球化是把____。

3、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_____,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_____。

4、维护_____,促进_____,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国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_____。

二、能力提高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机遇与挑战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D.和平与反恐怖

2、解决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主要障碍是

A.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的存在B.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C.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造成的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3、波黑战争造成25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的物质损失,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这一教训说明

A.世界上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不稳定的因素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是发展经济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B.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

C.增强国家间的友好交往

D.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____指商品、技术、劳务、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A.科技革命B.国际竞争C.世界政治一体化D.经济全球化

6、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全球化④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

7、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恐怖主义行径,呼吁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表明

①反对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②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恐怖主义行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④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应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8、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

①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②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③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④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日暂缓和

B.世界已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

C.世界各国都坚持对外开放

D.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10、长期以来,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注不够,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这表明

A.当前的国际政治秩序不公正、不合理

B.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不合理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发展趋势探索

从目前情况分析,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也需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以此迎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具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论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谨以此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阐述

(一)发展现状分析

就现状而言,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其经济地位亦受到影响,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良机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不断创新,从而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金融秩序得以不断调整。基于上述因素,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始终维持现有体系,并坚持以下战略原则: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对于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强化与其之间的经济交流,构建相对稳定与和谐的经济交流平台,促进世界金融贸易的发展;在国内,对于大型私有企业,提供经济支持,促进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简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相对集中,在劳动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实施生产与出口,这是由导向型贸易战略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而实施产业调整就变成了势在必行的一项措施,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消除出口导向性战略弊端,如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以此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第二,转变出口贸易战略,形成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我国国内经济市场必须实施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尤其对于民族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形成新的产业链,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突出竞争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铺平道路。第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不断增强,因而必须与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既要竞争,同时也要重视合作,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形式也需不断转变,逐渐向集约型靠拢,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要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持久发力,就必须从完善自身建设做起,从发展角度分析,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健全制度。健全相关制度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鱼龙混杂,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素,因而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不会受到侵害,促使我国企业能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寻求发展机遇,保障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交流中不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是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进行经济交流的强大支持,因而,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其与市场经济调节相融合,继而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功能,借助我国法律法规保护,逐步与世界经济强国缩短差距。

第三,增强国际交流。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我国经济贸易发展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就要求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贸易往来,在区域范围内,达成共同发展目标,彼此增进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保持相对较好的沟通,以此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长久发展。

第四,强化科技发展,增加科技创新力。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呈现出高级化的形态,针对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高新科技发展较快,并且基本实现了出口,高新产品出口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新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出口产品相对而言比较有限,针对这一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加大对高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国家与政府应该给予充足的资金以及人才支持,只有提高我国高新产品的开发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依托企业来实现,因而必须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并为其科学创新提供支持,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以往的经验累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兼具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国际贸易中屹立不倒。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而愈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遇到了阻碍,我国政府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使其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潮流,由此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文章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并且分析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

[2]曹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6).

[3]金明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4(06).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3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一流大学是当今社会创新知识、精英人才和先进思想的发源地,其发展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知识的产生与高级精英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雄厚的教育科研经费和宽松的学术文化背景来支撑。从历史上看,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心转移与世界经济、科技中心的转移相一致;从现状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有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时候可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密切关系。本文侧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两个经济指标人手,对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进行预测,供专家学者批评。

一、GDP、人均GDP

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关系

GDP和人均GDP基本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达程度。根据心理学的研究①,处于不同现实状态下的群体和个体,对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判断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本文的基本立论依据。

使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对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甄别结果不完全相同。本文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②(以下简称排行),结合《我国名牌大学离世界一流有多远》一文中关于世界高水平大学分类的思想[1],将世界高水平大学作如下分类:排行中前100位的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University);第101—200位的大学为世界著名大学(WorldFamousUniversity);第201—500位的大学为世界知名大学(WorldKnownUniversity)。

1.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分布

表1给出了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国家或地区分布、这些国家或地区2003年GDP总量和人均GDP,以及它们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世界前500名的大学分布在37个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GDP排名都在世界前50名。有17个国家有世界一流大学,它们全部是发达国家,其GDP都处于世界前40名,人均GDP处于世界前30名(俄罗斯除外),其中美、英、日、德四国集中了近3/4的世界一流大学,而美国更是聚集了一半的世界一流大学。特别是排名前20位的世界顶尖大学(WorldTopUniversity)中,美国有17所,英国2所,日本1所。

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国家,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人均经济水平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我们如何利用这种联系预测、指导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是我们研究本课题的主要出发点和原动力。

2.GDP、人均GDP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关系

图1(见下页)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GDP总量、人均GDP与不同层次高水平大学的分布所作的图解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或地区集中出现在区域I,区域Ⅱ对应的国家或地区有世界著名大学,而有世界知名大学(但没有更高水平的大学)的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区域Ⅲ。由于这三个区域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世界一流大学时,其人均GDP一般要达到25000美元以上;产生世界著名大学时,其GDP总量一般要超过3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产生世界知名大学时,其GDP总量一般要超过700亿美元,且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

由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产生世界著名大学的基本条件是GDP总量超过3000亿美元,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是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

当然,上面的结论并不是绝对的。在图1中,根据拥有大学的水平,有7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出现在相应的区域内,占37个有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国家或地区总数的19%;有6个国家或地区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但没有世界前500名的大学。这13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类:高水平大学建设超前于经济发展的(5个);高水平大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8个)。具体情况见表2。

以下主要对高水平大学建设超前的5个国家分别作一简单分析。

俄罗斯:前苏联自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整体实力和高等教育水平、科研水平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近10年的经济滑坡,综合国力与前苏联无法比拟,但自2000年开始,俄罗斯政府对高校的拨款逐年递增,2001年、2002年分别比上一年增加46%、43%,在国家的各项预算中是增长最快的。[2]排名世界第66位的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建校历史最长的大学,曾经培养了十几名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国家的重视和大学自身的历史积淀,是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所在。

以色列:以色列的GDP和人均GDP均只符合拥有世界知名大学的要求,但是该国拥有1所世界一流大学、2所世界著名大学。在长期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养成了依靠头脑和技能适应环境的特殊才能。建国后,在崇智重教的思想指导下,以色列制定了科教优先的基本国策,政府的教育投入长期保持在GDP的7.5%左右,2002年人均R&D支出为980美元,居世界第2位。[3]以色列的成功反映了该国政府和公民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和优先投入。

新加坡:新加坡是典型的城市国家,人均GDP很高,超过20000美元。由于新加坡国土资源少,人口不足500万,GDP总量只有900亿美元,使其经济条件只能被界定为拥有世界知名大学。但新加坡本土只有3所大学,且其高等教育投资主要集中在其中的2所高校,少而精的独特条件造就了新加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印度:印度的GDP总量大,但人口多,人均GDP不足600美元。印度通常被认为是高等教育超前发展的典型,目前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2位,有3所世界知名大学。这应该归功于印度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对部分大学的重点支持,其中央财政重点向15所中央大学和42所达到大学档次的研究院中的若干所倾斜。[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0年GDP总量突破10000亿美元,2002年GDP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2003年人均GDP只有1100美元,这是界定我国尚未达到拥有世界知名大学的经济条件的主要指标。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政府采取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总量和重点建设策略,使若干所国内著名大学在近年来的国际排名中上升趋势明显。我国现有8所大学进人世界知名大学行列,它们均得到"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投入,其中?所是"985工程”的第一批重点投入学校。这是我国在人均GDP还很低

的条件下拥有若干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关键因素。

综上分析,高水平大学建设超前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缘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经费上的重点投入和保证。

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预测分析

1.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大学的预测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已经超前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使我国大学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在人均GDP指标上要有较大提高;二是国家在一段时期内要继续确保对高等学校,特别是若干所重点建设大学的超常规投入。这是我国可持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预测。

条件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不久前完成的研究报告——《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5],今后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均每年7.2%左右的增长水平,到2022年GDP达到40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届时,我国将整体达到可产生世界著名大学的经济条件。

条件二:2004年教育部在顺利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巩固和加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建设成果,旨在通过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从以上两个基础性条件来看,我国具备继续建设更高水平大学的基本前提。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发展很不平衡,利用全国的总体情况来预测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因此,对部分地区的预测可能比全国性预测更有意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情况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经济规模最大的一个州,2003年GDP为14700亿美元,它集中了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以及加州大学系统的伯克利、洛杉矶、旧金山、圣迭戈等6所世界前20位的顶尖大学,占美国排在世界前20名的17所大学的1/3。目前我国的世界知名大学几乎全部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上海、北京等少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预测——以上海为例

从经济方面预测,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人均GDP目前位居我国务省(自治区、直辖市)第1位,2003年GDP为750亿美元,人均GDP为5600美元。近10年来,上海GDP和人均GDP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两位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6]结合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7],近年内上海GDP与人均GDP年增长率将继续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假设今后20年上海的GDP与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保持在9.2%和8.5%左右,那么在2022年前后,上海的GDP可望超过3000亿美元,人均GDP亦接近25000万美元,达到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要求。

在政策条件方面,2003年经中央批准,上海成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在高等学校的筹资、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另外,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目前已经进入世界知名大学的行列,如果中央政府与上海市政府能够持续对这两所大学进行重点投入和政策倾斜,它们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国内名牌大学。

三、结果与讨论

上面分析了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作了预测,但这些分析和预测只是模型化的,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建设进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发展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其产生的高水平大学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规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就能够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发展经费,也容易为大学师生提供更为优裕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虽然有些国家或地区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可以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但这些大学都是通过政府的重点支持和投人才获得了与经济

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平等竞争的资格和条件。

2.国家必须充分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人均GDP达到一定标准时,也出现过没有产生相应层次的高水平大学的情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充分条件,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和保障。就我国而言,要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还须格外关注以下三点:

(1)尽快树立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大学学科综合和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将名牌大学纳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使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融为一体。

(2)改变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在若干所重点建设大学进行管理改革试点。由政府对这些大学依法实行宏观管理,试点大学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若干所重点建设大学应尽快依法制定大学章程,实现大学内部的科学规范管理。

3.其他技术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1)GDP、人均GDP的实际增长速度。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保持GDP高速增长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将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产生影响。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GDP总量核算的误差。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我国的GDP和人均GDP大约为现在的2—4倍。按这个数据测量,我国已经具备产生世界知名大学的经济条件,争取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更是当前我国政府和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4.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需要多少年

从我国名牌大学目前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排在前201—500位的大学有8所,其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可能最早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不仅是因为北京市的人均GDP已突破3500美元,且最近三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更重要的是清华和北大都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有着优秀的大学传统和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大学的两面旗帜,是目前中国在世界排名最高的大学,并且能够连续获得中央政府的重点投入。

总体来讲,预计到2022年前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名牌大学有可能进入世界大学体系的前100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注释: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主要依据,即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的理论主要是针对个人来说的,在本文中我们假设他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社会也基本适用。

世界大学学术排行的详细情况见《实施985工程,追赶世界一流大学》一文(载《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7期》,或访问http://ed.sjtu.edu.cn/ranking.htm。

参考文献:

[1]刘念才,等.我国名牌大学离世界一流有多远[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19-24.

[2]陈冶平,等.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新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3-10-19(4).

[3]OECD.MainScienceandTechnologylndicators(2002)[EB/OL].http://WWW.oecd.org/.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印度高等教育拨款机制[EB/OL].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

[5]梁优彩,伞锋.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N].上海经济报,2002-12-13(2).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4

【关键词】金融我国货币货币量

每个国家所使用的货币不尽相同,在中国,主要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也不断增加,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性就得到大大增强。货币既是一种交易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可分配的资源,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充分利用和流通,有利于促进这种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平衡。目前,人民币没有作为一种区域性的货币存在,还没有成为如美元、欧元之类的世界货币。一种货币是否能成为世界货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国际地位是分不开的。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显著,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越来越突出,人民币正在向世界货币迈进。

一、我国货币与世界货币

我国的货币经济,也就是由人民币为交易媒介的经济。世界货币经济主要是世界货币所带来的经济现象。正是由于我国的货币经济在世界货币经济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人民币才有了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人民币与世界货币的关系,就像人民币和美元的关系,两者具有共同性,两者同为交易媒介,同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两者又是相互变化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不断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放眼现在的世界货币,当然,在长时间内,是没有更换世界货币的可能的。世界货币是很多种货币的总称,人民币作为一种亚洲货币而存在,具备单一性。所以说,如果人民币要成为世界货币,亚洲货币就已经很好地符合了世界货币的形成条件。人民币先不以区域货币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受世界货币币种的约束,这在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操作成长过程中,会简单许多。并且,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货币经济贸易的增长,直接推动了世界货币贸易经济的增长。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世界货币的影响

1、货币储备国

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把世界货币作为国际储蓄货币,所以,一个国家对自己国家货币储备的币种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越强大,这个国家的货币就越有可能成为其他国家的货币储备;一个国家的国外贸易数量越多,该国的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流通性就越强。其他国家为了更好地进行贸易,一般会储备该国的货币,交易数量越大,储备的货币就越多,这种货币越有机会成为世界货币;一个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次数越多,就更有可能成为世界货币;货币币值的稳定,对货币持有的风险影响会越小,其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就越大。

2、金融市场和银行

市场化资本流动的有效性跟金融市场的成熟性对一国货币能否发展成世界货币有重要影响。一国的市场能对市场内外持有较高的安全性,是这个市场能被利用的前提,这样的市场往往能规避风险。人民币也需要这样一个金融市场来支持货币经济的运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金融市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得到提升。所以,目前来说,我国要在金融市场方面进行调整,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透彻了解,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格局,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以此提高金融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从容应对市场中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实力,才能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做好准备,才能保证人民币在安全的市场环境中流通,从而发挥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作用。

三、我国货币对世界货币的意义

货币是可以进行资源配置的,当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就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不是空谈,是有一定依据的,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民币对世界货币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铸币的过程中,会产生铸币税,而铸币税并非税种,铸币税是指一种差额,它能形成政府的收入。铸币收益是指纸币发行后的购买力与纸币发行费用之差。由于纸币的发行成本很低,但是纸币购买力却与纸币成本相差巨大,这就使得纸币发行后所得的铸币收益变得很高。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在,铸币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现在的铸币收益也指货币发行单位在发行纸币后获得的收益。

所有国家或机构发行纸币都是凭借发行权为纸币占有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而人们之所以能占有纸币,是因为他们付出了相应的劳动,或者出卖了相应价值的财产。由于纸币由国家发行,而纸币又被付出相应劳动的人占有,所以我们这样来理解这一层关系:人们占有的纸币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证明,国家是债务人,而占有纸币者则是债权人。

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市场在货币经济流通中会存在余额,并且随着市场交易量的不断增加,这个“余额”也在不断增加,这是由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演变的现象。所以说,纸币的市场价值如果一直稳定,那纸币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就不会消失,当然,前面所说的“余额”也不会回到纸币发行者手中。比方说,假如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至2010年是3.5万亿元,那么这3.5万亿元就是纸币的发行者即中国人民银行自产生以来至2010年累加而成的。这是一个不断增加的“余额”,而且这个余额也不会退回到中国人民银行手中。

前面提到,国家是债务人,纸币占有者是债权人。一般说来,国家的债务是要还的,但这个意义上的债务则不用还。这是因为在市场中是不能没有纸币的,而且纸币的流通量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所以,无论到最后,国家“负债”有多大,纸币占有者的债权有多大,这两者之间的债权关系只能是无形的,而不用变成实际货币的交换。

总而言之,纸币的收益是要根据货币发行者和货币接收者来决定的。只有强大的货币发行国,才有将本国的收益向世界延伸的力量。铸币收益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收入之源。但是,就目前的货币形式而言,一些国家货币流通领域的广泛性,会使他们的铸币收益被其他国家夺走。

现在,美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美元有着庞大的美国经济的支撑,在世界的货币中占据特殊地位,并以自身的优势挤兑了很多弱小国家的货币,从而使自己不断强大,不断夺取其他国家的铸币收益。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由多种原因综合而成的,在货币方面,美国主要是向全世界范围发行货币,夺取其他国家的铸币利益。再回到我国货币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用美国的方式,向全世界范围内发行人民币,以此来获取一定铸币利益。而这些铸币利益,正可弥补我国铸币损失。

1、分析铸币税

要让别的国家接受我国货币,就必须赢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在这个前提上,我国的货币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流通,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货币并使用中国货币。在向其他国家介绍我国货币时,要着重介绍人民币的优点,能给持有人民币者带来好处,比如人民币币值稳定,购买力强,逐渐成为亚洲货币的代表性货币,并已经是许多国家的储藏保值货币。

不过,从货币流通的时间来看,人民币会对我国的购买力产生不好的影响。人民币在充当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流通角色时,会产生观念购买力和现实购买力两个概念。不过,在观念购买力与现实购买力实现转换之前,我国能在其他国家获取铸币税利益。铸币税利益是随着我国的影响力而不断向外辐射扩散的,产生了这种扩散效益,就是我国货币迈向世界货币的第一步。

2、铸币税收益的延伸

铸币税收益在收益的过程中,可分为直接受益和间接收益。就我国货币来说,我国货币的收益延伸体现在:第一,人民币可以完善世界货币体系。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它的广泛利用有利于世界货币资源的分配均衡性,并向有助于世界货币的多元化发展。第二,人民币的世界性流通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货币是资金的承载物,资金是货币流通的动力。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货币的主体,与该货币发行国的国际形象是分不开的。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性越来越强,无不体现了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第三,人民币可以减少世界货币流通的汇率风险。凭借人民币今天的优势,人民币在许多国家稳定流通,在成为一些国家的储蓄保值工具后,人民币可以有效减少在许多国家遇到的货币贬值导致汇率亏损。正因为持有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人民币本身的风险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总而言之,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货币经济市场中,我国货币经济虽然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并在一些方面有效规避了货币风险,但人民币始终还没有成为世界货币的主体,这个时代,关于货币经济的竞争,还在继续。在人民币不断向世界进军的过程中,主导人民币的政府或银行一定要关注世界货币形势,不能盲目地向世界发行人民币,因为滥用将导致贬值,且造成的后果将由我国全体使用人民币的人来承担,不仅会弄垮国内经济,还会在世界货币经济中丧失地位。人民币日趋国际化,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我们应该合理利用人民币当下的优势,在世界的货币经济中凸显优势,并利用一些方法,弥补我国以前的铸币损失。现阶段,我们还是要学习美国,学习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运转规律,从而创造属于人民币的运转规律,让持有人民币的人有规律可循,更好掌握人民币的新动向,坚定人民币持有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周立、蒋莉莉、黎振宇:资源资本化推动下的中国货币化进程(1978―2008)[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5).

[2]巴里・艾肯格林: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4]戴国强:货币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刘斌:高级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6]田素华:货币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1篇5

南非当地时间7月11晚,当世界杯的闭幕仪式上拉丁天后夏奇热舞起来。再次唱响本届世界杯的主题歌《WakaWaka》(《非洲时刻》)时,世界杯账本已先期曝光。

南非世界杯是目前国际足联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在本次世界杯上,国际足联(FIFA)预计可获得80多亿美元的收入:电视转播权27亿美元,厂商赞助20亿美元,授权品牌产品的销售也达到40亿美元左右。高达32亿美元的利润,比德国世界杯多了30%。

7月11日,南非财政部部长表示,世界杯为南非带来近49亿美元的收入,预算支出基本持平;欧洲球队的良好表现也带动疲软的欧洲经济微幅增长。

就连足球表现一般的亚洲也雨露均沾。有经济学家预测,本届世界杯给日本带来25亿美元以上的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企业也尽力通过世界杯提升品牌价值。

看来,南非世界杯,各方皆大欢喜。这点似乎不需要劳驾神奇的章鱼来预测。

南非:收支持平

对于主办国南非来说。世界足联当天所公布的数据,无疑让人扬眉吐气。7月11日,南非财政部部长戈得汉表示,世界杯为南非带来近380亿兰特(约合49亿美元)的收入,本届世界杯的预算和支出基本持平。

开赛前,南非用在体育场馆建设上的费用一升再升,超过原来预算11倍,达45亿美元之巨。对于一个人口不到5000万,2009年财政赤字达到年度GDP7%,外债总额790亿美元,失业率高达25%的国度来说,这个数字一度是一个让人担心的重负。

但是世界杯的空前盛况,化解了这一重负。

据南非财政部估计,为期一个月的世界杯为南非创造了130万个短期就业机会,其中包括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和其他相关产业。

另外,来南非观看世界杯赛的游客数量远远超出预期,特别是来自南美的球迷,这些球迷给南非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提升。

据南非经济学家估计,世界杯对南非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将比南非政府之前预计的0.4个百分点有所增加,将会达到0.5%。

不过,在南非政府举债度日、大手大脚的“赤字财政”情况下,世界杯的光环一消逝,南非依然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

欧洲的救命稻草

据英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MINTEL预测,整个英国市场上跟世界杯相关的支出将达到15亿英镑左右,为整个英国增加近16亿英镑的生产总值。因为世界杯的“狂欢性质”,食品和饮料将是消费的最大头。

德国队一路冲进半决赛,开心的德国球迷在一路赢球的刺激下,改变一直以来的储蓄习惯,开始出手消费。之前,因为希腊债务危机、动荡的金融市场,以及德国政局的动荡,德国经济的预测增长率仅为1.4%。

不过,一些德国经济学家指出,随着德国队进入四强,德国整个就业形势好转,以及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减弱,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很可能还可以增加0.1到0.3个百分点。2009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8万亿美元。0.1到0.3个百分点带来的将是28亿到84亿美元左右的经济增长。

荷兰银行经济学家HeinSchots-roan最近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西班牙夺冠的消息,足以为西班牙的经济带来0.25个百分点的实际增长。也就是说,西班牙的经济极有可能从原先预计的“经济收缩”转成“经济增长”。

亚洲也沾光

对于人口众多的日韩来说。除了啤酒之外,世界杯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全球订单。

据日本当地经济学家预测。世界杯将给日本带来2500亿至3000亿日元的经济增长。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6

其实,将足球与经济结合并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已经是一个惯例性的年度项目。而在世界杯到来的2006年,这种分析无疑将为足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给出一个全景性的展示。荷兰银行的分析师把最大程度地推动世界经济作为出发点,给出了他们的看法,甚至评测出一个经济学层面的世界杯冠军队。这个冠军必须能为拉动国际市场的繁荣做出最可观的贡献。

以往的数据显示,在世界杯年,那些最终在决赛中捧杯的球队所属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远远超过那些决赛中的失败者。赢得世界杯就赢得一切,至少在经济层面上,这种解释一直都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据荷兰银行分析研究所统计,世界杯夺冠会给一个国家的年度经济增长率带来平均0.7%的提高幅度,而决赛失败国当年的年度经济增长率,较前一年相比,则会出现平均0.3%的下降。

自从1970年世界杯至今,只出现过两例违背了“赢得世界杯就赢得一切”的经济定律。1974年和1978年世界杯冠军得主德国和阿根廷,在夺冠后都出现了经济滑坡的现象。与之相比,两届杯赛的亚军得主荷兰队,虽然也出现了经济滑坡的现象,但下滑幅度明显比德国和阿根廷低得多。然而.在1988年,当荷兰成为欧洲冠军时,“赢得胜利就赢得一切”的定律重新得到印证。欧锦赛当年,荷兰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前一年,同时股市也出现繁荣景象。阿姆斯特丹股市的当年年终交易额,比往年提高29%。

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世界杯之前的三届世界杯上,夺冠国家的股市情况明显好于失败国。夺冠国股市会出现平均10个百分点的上扬,而失败国股市则会遭遇平均25%的下跌窘境。

足球场上的胜利给经济带来的正面影响,其实更多地是基于一种乐观心理效应。当然,世界杯年,夺冠国家的酒吧、超市等的销售额会大幅攀升,相关纪念品以及广告拉动的消费总量也会突飞猛进,但在各种原因中,因夺冠而带来的乐观依然会驱使消费者增加消费欲望。

有一组统计数字表明,1988年荷兰夺得欧洲杯之前,荷兰国内市场的上半年消费总量依然处于普遍的悲观低迷状态,而6月份当荷兰国家队捧起欧洲杯后,荷兰消费者下半年的消费总量比上半年提高了至少7个百分点。

商业贸易受足球相关情况的影响也很明显。世界杯夺冠国家的受关注度往往会被大幅度提升,而这些都会大大提高其对外贸易的成交比率。在对外贸易学方面.交流互惠是一个基本原则,而足球,特别是世界杯这样重大赛事,往往会提供给夺冠国家一种对外交流的有利条件,也更利于其在竞争中增强自身的亲和力。

欧洲内部的财富角逐

假使我们抛开足球层面的实力和好恶,单纯将世界杯夺冠对股市及市场的影响作为基本出发点,本着有利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设定评价和推测标准,那么哪个国家会成为经济学家期望中的世界杯冠军呢?分析师们最先将范围限定在欧洲。

在过去的数年来,世界经济失衡的境况日趋恶化,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便是美国可怕的财政赤字。据统计,目前的美国年度赤字已经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7%。

如果美国对经济失衡的修正速度超出正常节奏,本应循序渐进的走势一旦转变成爆发式的突变,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元大幅贬值、以及美国经济的整体下滑。这对于世界经济无疑将是灾难性的。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出现,逐步消除赤字的做法是相对合理且切实可行的。那么,一切又将如何实现?荷兰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关键在于欧洲。原因依旧是世界各地经济增长率的失衡。

近年来,当美国、亚洲以及拉美普遍呈现经济高增长态势时,欧洲却明显处于颓势。而缓和这种颓势的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可以吸引世界其他地域增强对欧洲的出口。对于内需几近饱和的美国而言,增加对欧洲的出口量,会使其在不必担负过多经济危机风险的情况下,缩减自身赤字:对于亚洲,欧洲激增的内需可以将亚洲的出口方向从北美吸引到欧洲。而欧洲经济增长的加速也会把原本对准北美的亚洲投资者吸引过来。因此,在“赢得世界杯就赢得一切”的规律基础上,从世界经济平衡的远景规划考虑,经济学家们更希望捧起世界杯的是一支欧洲国家队。

欧洲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如果美国捧起世界杯,对世界经济平衡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亚洲国家捧杯,则会使亚洲原本迅速发展的经济出现过热现象;而拉美国家,虽然他们拥有巴西、阿根廷这样的强队,但其夺冠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自然对发展平衡的促进作用也会很有限。

综上所述,欧洲国家夺冠.从缓和世界经济失衡的角度讲,是最为理想的。现实印证了经济学家的推测,四支欧洲队打入半决赛,世界杯最后演译成了“欧锦赛”随之带来的经济效应无可限量。

为了达到拉动欧洲经济的目的,最终夺冠的国家必须是一个在欧洲市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从这一点看我们可以取消两个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中欧国家捷克和波兰。当然,能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对于这两个中欧国家的经济同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们在德国的早早出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动作用最终落实到国内市场上的实际拉力。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现实,最后加入欧盟的10个国家,其国民经济总规模仅仅相当于一个荷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乌克兰等国家,也都不可能在世界杯之后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起到多么显著的作用。虽然,葡萄牙在淘汰英格兰之后打入世界杯四强,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这样一个国民经济总量比波兰还小的国家能发挥太大作用。瑞典和瑞士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位居前列,但由于其国民人口数量实在有限,其实际作用也不会很大。

荷兰在欧洲经济实体中,也是个小角色。这样.在入围世界杯决赛圈的欧洲14个国家中.就只剩下英格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那么,它们中究竟哪个国家会最终在这个世界杯年为欧洲经济贡献最大呢?决定因素在于其对经济推力的渴求度。

近几年来,西班牙经济上升趋势一直很迅猛,但同时它也一直承担着明显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的高通货膨胀率和赤字。经济分析师们认为,即使西班牙在今夏的德国走得再远,其拉动作用也会相当有限,因为这个国家根本不需要额外的经济助推。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英格兰身上。被称为现代足球发源地的英格兰,堪称英国经济实体中的巨狮,但它业已繁荣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前景,以及其较少参与欧盟整体经济调配的独立作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平衡方面的贡献。

在剩下的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中,法国的经济现状可以称得上是三者中最为乐观的。在过去的五年中,她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5%,而德国和意大利的增长速度不及它的一半。这三个国家最终进入本届世界杯的四强,其中法国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但即便如此,法国相对乐观的现实也限制了它对欧洲经济的贡献值。

关键先生:德国PK意大利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了最终两个角逐“世界杯年欧洲经济最佳贡献奖”的国家一—德国和意大利。从经济层面上讲,德国与意大利入围最终的世界杯决赛是最理想的结果。很可惜,他们在半决赛就已经火拼。

经济上,两国曾面临很多相似的问题:顽固的劳动力市场、较高的失业率、老化而低迷的财政体系,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两国经济增长缓慢。同时,他们都严格将自己的财政赤字控制在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3%,经济结构的改革效果都很有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内需疲软情况也都极其相似。如果这算是两国经济较量的上半场的话,那么水平持平却又“不思进取”的境况倒是真的很像他们在1982年决赛时的上半场比分:0比0。

相对而言,下半场似乎更加令人兴奋。首先,让我们对比一下两国的“产出缺口”。“产出缺口”是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异。大量的证据表明,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政策制订者常常用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作为世界杯的举办国,大量的投资和商业预期使得德国在世界杯之前一直拥有一个乐观的“产出缺口“。但随着世界杯的举行,反作用也开始侵袭德国经济。场馆建设、旅游业、消费输入情况会随着世界杯的进行和结束出现一个由高到低的明显跌幅,而“产出缺口”也会逐渐压缩,意大利则不会面对这种问题。因此,从这个概念上讲,德国与意大利打成平手,1比1。

第二层对比是制造业。意大利和德国的制造业在欧洲位列前茅,但2001年以来,意大利的制造业产出值进入瓶颈,德国方面则十分乐观,而一旦意大利夺得世界杯,其对制造业带来的刺激和随后带来的拉动效果显然会比德国的更加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意大利似乎占得先机——2比1。

第三层对比则是经济信心。德国权威商业研究机构给出的德国经济景气指数,近年来一直持乐观态势。而意大利市场的乐观度和国民的信心远远低于德国。恰恰基于此,世界杯带给意大利悲观市场的正面影响就会更大。至于德国,它并不会因为世界杯的举办或者最终捧杯而出现更夸张的经济乐观景象。这样,意大利3比1最终胜出。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7

一、经济增长率远高于世界水平总量跃居世界第三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1949年以前,我国战乱不止,贫穷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经济恢复和建设,国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9-2008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00亿美元。1960年,达到614亿美元。之后,每年的GDP总量呈稳步小幅上升态势。1972年突破1000亿美元,之后用了10年的时间达到2022亿美元(1982年)。从此以后,我国GDP总量逐年稳步大幅增加,2008年达到38600亿美元。从1960年到2008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大幅上升。1960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4.6%,1987年曾一度跌至1.6%,此后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8年的6.4%。

1978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11位。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是美国的12.3%,日本的25.7%,德国的63.1%,英国的83.1%,法国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是美国的18.1%,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是日本的49.3%,接近一半,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是德国的80.5%,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GDP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3位,但已是位于世界第2位的日本的78.6%,比2005年提高29.3个百分点。6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增长了38.6倍

建国6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62年,我国人均GNI只有70美元,到1978年也只达到190美元。但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8年又迈上新的台阶,达到2770美元,比1962年增长了38.6倍。人均GNI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2008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比1978年提高了22.2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20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居世界的位次由1997年的145位提升到2008年的130位。

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工作,工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但这段时间,我国的工业生产及主要产品产量在世界上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工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猛增长和工业产品的极大丰富,各项工业产品产量先后跃居世界前列。

200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1949年相比均大幅增加。棉布产量增长了35倍;煤产量增长了78倍;发电量增长了762倍;原油产量增长了931倍;水泥产量增长了2061倍;钢产量增长了3057倍;化肥产量增长了9707倍。电视机产量从无到有,1978年只生产4000台,到2007年已达到8478万台,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60年来,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均大幅提升。钢产量1949年居第26位,1978年提升到第5位,2007年进一步提升到第1位。煤产量1949年居第9位,1978年提升到第3位,2007年进一步提升到第1位。原油产量1949年居第27位,1978年提升到第8位,2007年进一步提升到第5位。发电量1949年居第25位,1978年提升到第7位,2007年进一步提升到第2位。化肥、水泥、布等产品产量飞速发展,目前均稳居世界第1位。

建国初期,我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60年后,无论是从经济结构还是城乡人口比重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仍是农业大国。但6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1961-2007年,我国谷物产量增长了3.2倍,肉类产量增长了25.9倍。1949-2007年,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茶叶、甘蔗分别增长了1.5、9.3、13.5、16.3、27.5、41.8倍。水果产量增长了150倍。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居领先地位。1949年,以上农产品的产量均在世界前5位,2007年,除甘蔗、大豆居世界第3位和第4位外,其余均居世界第1位。

四、进出口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非常少。1950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亿美元,居世界的第28位。1950-1977年累计,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只有1606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6.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贸易交往逐年增加。到2008年,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逐年大幅增长。1950-197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而改革开放后,1978-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7.4%,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8.7%高8.7个百分点;比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平均增速高9.3个百分点;比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尤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八年中,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更是在高位上逐年大幅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4%。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195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11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9%。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211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8%。到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已达2561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9%。与美国、德国的差距逐渐缩小。195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只相当于美国的5.5%,相当于德国(西德)的23.4%。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只相当于美国的6.4%,相当于德国的8%。2008年已分别提高到73.9%和95.9%。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的第29位,1990年提升到第15位,2000年提升到第8位,2004年提升到第3位并保持至今。近几年,与第2位的德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差距逐年缩小,2004年两国货物贸易差额为4711亿美元,2005年为3261亿美元,2006年为2544亿美元,2007年已缩小到2122亿美元,2008年进一步缩小到1099亿美元。

改革开放前,我国服务贸易十分落后。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贸易以年均17.7%的速度增长,获得了巨大发展。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43亿美元,居世界第34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为0.6%;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扩大到66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为2.2%;到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扩大到2556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4%。

五、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跃居世界前列

1978年前的29年,我国基本上没有外商直接投资。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1979年我国FDI总量只有8万美元,1980年为0.57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34.9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60倍;2000年进一步提高到407.2亿美元,又比10年前增长了近11倍;2008年我国的FDI达到了924亿美元,比2000年又翻了一番多。1979-2008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8526.2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

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8万美元,到1978年,也只有16亿美元,只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德国的3.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16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位,相当于当时世界第1位日本的47.7%;2001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达到2122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9460亿美元,比第二位的日本超出9423亿美元。1979-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加648亿美元。尤其是2001-2008年,年均增加2226亿美元。

六、国际出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支规模不断壮大

1978年以前,我国出入境旅游人数较少,国际旅游收支有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到我国旅游观光的外国人逐年增多。1978年,我国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72万人次,到2008年已达到5305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了73倍,每年平均增加174万人次。30年来,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呈加速增长的态势。1987年我国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首次跨过1000万人次大关,此后,用了7年时间跨过2000万人次大关,又用了6年时间跨过3000万人次大关,用了4年时间跨过4000万人次大关,用了3年时间跨过5000万人次大关。

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居世界的位次大幅提升,由1995年的第7位上升为2007年的第4位。同时,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迅猛,由1978年的2.6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的411亿美元,增长了157倍,年均增加14.1亿美元。占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4%,提高了2.2个百分点。国际旅游收入居世界的位次由1995年的14位,提升到2007年的第7位。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国际旅游支出快速攀升。1995年,我国出境(过夜)旅游人数只有452万人次,到2007年已达到4095万人次,比1995年增长8倍,每年平均增加304万人次。12年间,我国出境(过夜)旅游人数呈加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我国出境(过夜)旅游人数首次跨过1000万人次大关,此后,用了3年时间跨过2000万人次大关,又用了2年时间跨过3000万人次大关。2007年,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2008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458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89万人次。

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居世界的位次大幅提升,由1995年的第17位升为2007年的第6位。同时,国际旅游外汇支出增长迅猛,由1995年的37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的333亿美元,增长了8倍,年均增加24.7亿美元。占世界国际旅游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0.8%,提高到2007年的3.6%,提高了2.8个百分点。

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1篇8

一、探讨解读的新语境、新原则

列宁曾经指出,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会分别被提到首要地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遭遇正是如此。全球化当代拓展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剧变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个诞生在一个半世纪前的科学理论。尽管“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出现的历史很短,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理论洞察全球化进程、本质与趋势的前瞻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任何一个试图把握当代全球化的严肃学者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然而,要从学理上真正澄明这一理论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并非易事。

哲学解释学研究表明,对任何文本的解读都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解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就本文的论题来说,问题的关键是既要超越传统教科书式的解读模式,又要超越单纯经济学的解读模式,确立新的阐释语境和解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观点值得关注:

一是任平基于对《资本论》“大写的逻辑”的新诠释提出“交往实践观”。他认为,资本全球化构成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地平线,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特别是其(世界)历史观即他的全球史观,就是对这一资本全球化时代的批判性反思。交往实践观则是马克思把握资本全球化本质的理论核心,是打开资本全球化历史大门的哲学钥匙。没有资本全球化和交往实践观,就不可能有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和当代意义。马克思的新世界(历史)观(资本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图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起点,到《资本论》真正完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以资本全球化为历史地平线的交往实践世界图景和相应的普世历史观。《资本论》的视域就是资本全球化幽灵及其本质性反思———交往实践。《资本论》“大写的逻辑”与其说是存在论的逻辑、人化或物化的逻辑、主体际的逻辑、断裂的逻辑,不如说是交往实践的逻辑。④

二是丰子义结合全球化的当展,主张确立“唯物史观全球性研究范式”。即改变以往只注重从一个国家、民族的视野来观察和谈论问题的方法,转向用全球化的观点来思考和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用全球性思维来补充和完善民族性思维。简言之,立足民族性而又超越民族性,这正是研究范式调整的基本含义。实际上,这也正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视野和方法。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创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研究,唯物史观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在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创造的世界体系中实现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于各个国家、民族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是纳入到“世界历史”的分析框架中来进行的。可以说,唯物史观是同世界史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世界史观,就没有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没有世界史观,也就没有对各民族国家具体问题的正确说明。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今天的研究同样非常重要。唯物史观的研究要具有时代性,必须具有全球性,确立全球性的研究范式。⑤这一观点虽不是直接源自对《资本论》的解读,但是对把握其中的世界历史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三是聂锦芳阐述了解读《资本论》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他认为,当下的《资本论》研究存在明显不足:(1)缺乏真实、完整而权威的文献基础,只是根据由后人整理“成型”、辗转翻译(德俄中)的三卷“通行本”展开研究。(2)与国际《资本论》研究界的状况严重脱节,大多数论者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同道者的文献积累、研究进展和前沿论题。(3)把马克思完整的思想硬性地区隔为“经济学”、“哲学”和“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资本论》则更多地被看作是一部单纯的经济学著作,忽略或淡化了其宽广的理论视域、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4)无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其身后20世纪整个世界发展的时空视差、社会变迁及其二者复杂的内在关联,只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便对《资本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随意地概括和极端性地评论,实际上并没有客观地再现和揭示《资本论》的思想史地位和当代价值。鉴于此,重新研究《资本论》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必须以权威、完整和准确的文献资料、版本作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中“资本论及其手稿卷”、第三部分“书信卷”涉及《资本论》的通信部分、第四部分“笔记卷”中作为《资本论》准备材料的四个笔记等。第二,必须突破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将其宽广的思想视野、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第三,必须结合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以及目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中的资本理论及其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确立其思想史地位和当代意义。⑥

二、厘定基本方位、梳理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世界历史生成发展的阶段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机制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双重后果论、世界历史性个人论、资本极限与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论等。该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涵盖了马克思学术生涯的全过程,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是创立时期的代表作,那么,《资本论》及其手稿无疑是这一理论走向科学形态的显著界标。深入研究《资本论》的世界历史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大体沿着经济学、哲学两个路向展开。

1.经济学路向的研究主要着力点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等方面。顾海良主张立足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重读”《资本论》及其手稿,因为手稿尤其是“六册结构计划”,为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结构和方法。⑦(1)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不能只限于《资本论》,还应该十分注重经济学手稿的研究。(2)把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观点的研究譬如“六册结构计划”中的《世界市场》册中相关思想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结合起来,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3)要突出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理解。《资本论》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这些方面构成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方法基本方面。我们应当把这些方法应用于对经济全球化问题、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实际研究之中。此外,还有其他学者就《资本论》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进行了具体讨论。⑧赵景峰等人梳理了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虽然马克思对世界市场的研究只留下一些简短的提示和论述,但是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研究启迪甚多。(1)马克思阐述的世界市场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当今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2)马克思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全球性意义、资本扩张本性决定其推进世界市场、市场经济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的扩展等多个层面揭示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客观必然性,这些论述有助于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源。(3)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的形式包括:建立殖民地、商品输出、生产国际化、资本输出、劳动力输出等,这些形式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各种形式的基础。(4)马克思全面论述了世界市场的作用,主要有:各国利益依存格局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作用、巩固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基础、打破闭关锁国、将各国融入世界市场等。(5)世界市场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它一方面对现有资本主义矛盾暂时进行暴力解决和瞬间的强制平衡,为自身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危机,推动资本最终超越自己的资本主义前提。⑨

2.哲学路向面的研究主要是在考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演变进程中完成的。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世界史观的理论地位,主要有三种看法“:深化和发展说”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集中阐释和表述于19世纪40年代,50、60年代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深化发展。⑩“发展的转折点说”认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转折点,在这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其演变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突破。“潜在整体说”认为,《资本论》蕴藏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拓展了《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观点,但该文本只是世界史观的一个潜在整体。因为马克思的“世界市场”思想并未完成;研究视野也有局限,马克思倾向于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作为典型蓝本,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东方只是略有涉及。虽然《手稿》对“三大形态”做了概括,但是基于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基础,缺少真正大量的历史事实根据。基本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内容阐释上的差异。“

深化和发展说”认为,马克思《资本论》时期的世界历史理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和《资本论》结构的调整;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三是对东西方社会的比较研究。其中以第二个方面最突出,具体特点是:(1)世界历史是马克思重要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2)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历史理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但主要是经济领域的阐发。所以,应主要从经济分析来把握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理论。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关于资本本性的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世界市场的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国际矛盾,即国际交换与国际剥削;论述了资本主义对待世界经济的双重手法,即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刻画了资本主义“中心与”的世界图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指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发展到了顶点,也将使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了极限。“潜在整体说”将《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内容概括为七个方面:(1)商品二因素是资本论的逻辑体系的起点,也是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2)世界历史是由劳动社会化、交往普遍化两种趋势以及两种趋势的结合而形成的。(3)世界市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4)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遵循“国家内部-国际间贸易-世界市场”的逻辑走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可能随之从一个国家内部发展为国际间的、世界性的生产关系。(5)世界历史的中介———分工和货币等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6)普遍性的危机是世界市场发展的结果,作为总体的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中包含着深刻的危机,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共产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取代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也是一种必然趋势。(7)从世界历史的高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大社会形态。

“发展转折点说”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及其演变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突破。第一,提出并阐述了“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国际竞争”等问题;第二,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全面考察了资本的世界生产力发展极限;第三,在总体上把握住了经济危机、社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彻底解体三者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第四,从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世界史的分期问题。其中,核心是关于资本的世界生产力发展极限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形成标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及其演变发展的研究,从质的关系角度上的把握过渡到了从质量统一即度的关系角度上的全面研究。

3.分析“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内在本质。此项探讨同属哲学路向的研究,不过专题分析的特点更鲜明。汪帮琼主要以《手稿》为依据,明确提出抽象劳动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深层内涵。(1)前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历史的深层基础是特殊劳动。这时,物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统一于特殊性基础上。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狭隘的、特殊的自然条件,人类历史表现为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界的崇拜。(2)交换和交换价值的发展导致特殊劳动下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统一关系的解体,由此造就的自由工人、游离出来的劳动客观条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历史前提,也为“转变”创造了历史条件。(3)“转变”的深层内涵是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成了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的彻底分离,作为交换价值的抽象劳动成为普遍存在,并占据了生产的统治地位。于是,原先的狭隘的特殊劳动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这一方面导致了人们之间狭隘关系的解体,劳动的个人建立了相互间的普遍联系,进而造成了全面的世界性的生产体系、以及相应的全面的人的需要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和劳动客观条件的彻底分离,上述世界性的体系却成为脱离劳动的个人而独立的、支配人们的异己力量。赵士发认为,马克思对“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深层本质的分析,是从资本和劳动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转变”是劳动辩证发展的结果。(1)民族地域历史的根基在于尚未发生异化的特殊劳动,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这种形式下,占主导地位的劳动者与劳动客观条件直接统一。(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使劳动者与劳动客观条件的分离,彻底瓦解了特殊劳动,抽象劳动即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获得普遍发展。(3)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既是一条异化之路,又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之路。另一方面“,转变”又是资本自我否定的必然归宿。首先,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资本既要肯定必要劳动,又要否定必要劳动。这决定了资本既要突破狭隘的地域局限而开创世界历史,但又只能是世界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其次,在流通过程中,资本既要想方设法扩大流通,又要尽可能地消灭流通。这决定了它既要通过扩大交往开创世界历史时代,但又通过尽可能缩短交往时间从而为新的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准备条件。最后,在总的生产过程中,资本无限增值的本性使它具有无限发展生产力、开创世界历史的强大动力。可是,资本生产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矛盾又为生产力的发展设定了无法克服的界限,由此决定了它终究要被世界历史扬弃。

三、多方面揭示历史与现实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承载着马克思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重要理论创获,其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对于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剖析当代全球化问题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对此,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任平从阐发马克思思想当代性的角度,论述了《资本论》“大写的逻辑”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他看来“,大写的逻辑”本质上就是表征旧全球化时代本质的交往实践观。它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和理论意义:一是对整个全球化本性的精妙揭示,这对研究今天的全球化有着重大意义;二是囿于旧全球性若干特性的局限,需要在新全球化时代加以调整的理论纲领、范畴和观念,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视野转向当代视野的内在驱动力。应当看到,资本全球化正在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转变:全球化结构构成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转向“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新全球化时代“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格局的两极之间保持很大的张力;全球化的控制方式从商品、工业和金融资本等实体控制转向文化、信息、科技、政治以及大众传媒等控制方式;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从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精神的旧全球主义转向以后现代的多元化为特质的新全球主义。上述转变凸显出五大新问题:知识经济对全球生产方式变革的哲学意义;新全球化所带来的交往、主体际和公共治理问题;重写现代性问题;新全球化时代对全局格局的挑战;新全球化时代对多元文化冲突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唯有主动反思和解答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问题,才能显示其当代性。

赵士发等人论述了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没有这种整体眼光,就不可能有唯物史观的科学创立。(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广历史视野,使唯物史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马克思本人明确指出,《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不是某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规律,而是整个现代社会(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对此种看法,叶险明并不赞同。

在他看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既不是和其他内容并列的一种观点,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视野和整体性方法,而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主构架而存在的,集中地体现着马克思哲学旨趣所具有的“世界历史规定性”和所依据的“经验事实”的全球性。第一,马克思哲学的“世界历史规定性”是指哲学批判目的所具有的与进步观念相联系的世界历史性,主要包括作为马克思哲学人文本质和终极目的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和社会的彻底解放的世界历史性。第二,马克思哲学所依据“经验的事实”的全球性即“问题的全球性”。这种全球性来自于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发轫于工业革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过程,是世界各国都要大体经历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全球问题”迄今非但没有解决,且日趋严重,越来越威胁到每一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虽然当代人为限制这种危害付出了种种的努力,但这离“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社会相去甚远。正因此,马克思哲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当代性。黄皖毅认为,《资本论》中的世界史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更好把握马克思的连贯性、一致性。因为关于世界市场的构想既是《资本论》的逻辑归宿之点,也是马克思晚年笔记思想、尤其是以世界市场为中介桥梁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的起点。可见,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与《资本论》的写作计划和有关阐述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资本论》关于“世界市场”的构想和阐述对列宁、、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有关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的。第三,《资本论》中的世界史观尤其是世界市场理论对理解当今的全球化状况也有一定的价值。当代全球化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能够朝纵深发展,与世界市场的日渐成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顾海良强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创立的总体性方法有助于透过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1)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的角度把握经济全球化概念的内涵。自然属性就是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社会属性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二重性”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给国际生产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2)将国际生产关系研究作为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新视角。一方面,必须把国际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观念的相互联系上,把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放在以“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3)既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规定性,也要研究其特殊的社会规定性。要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层面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经济中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出现的新的大量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关系当作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寻找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发展规律,运用思想总体把具体—总体的结构和过程的认识与理解再现出来。赵景峰也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讨论,包括总体方法论、立足政治经济学批判探寻市民社会的奥秘、唯物辩证法、历史分析法等。

四、深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由上可见,国内学者围绕《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探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奠定了下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然而,无论相较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受关注度,还是比对《资本论》之经济学、哲学思想的研究投入和取得的成果,现有的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笔者以为,推进该主题的研究,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当从思想特质角度,准确把握和阐发《资本论》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从上面的综述可以发现,一些学者不加区别地使用“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两种提法。这种做法无形中回避了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根本性质以及与当下全球化理论的异同。事实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本质上是“资本的世界历史批判”,而不是历史学或社会学意义上的实证学说。尽管创立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离不开历史学研究,但批判性始终是马克思思想的特质,目的就是要揭示资本的世界历史性生存逻辑及其限度,展现“新世界”的历史地平线。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同聂锦芳的观点,从资本批判的视角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如果我们基于“资本的世界历史批判”的角度审视《资本论》,就可以获得一些新的理论发现。就理论方面来说,《资本论》对世界历史开展的批判既包括“副本”批判,即黑格尔世界史观、特别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世界市场理论批判,也包括“原本”批判,即资本的“物质的生活关系”批判。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世界经济国际分工

【中图分类号】F74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7.09.002

2013年9~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从一_始就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经历三年多的时间后,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并与30多个沿线国家达成合作协议,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进程不断加深,为双方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而在2016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足以改变历史的“黑天鹅”事件,这些事件引发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可以看到,这种变化并不是一种突发的“嬗变”,而是呈现趋势性的“新常态”。我们应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变化?本文试图从世界经济的背景切入,把握世界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征,分析“一带一路”构想推进国际合作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哪些问题,然后论证“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内生逻辑能否对这些问题有所回应,从而是否能够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反建制”的全球化浪潮中,走出一条坚持协同联动、开放共赢的经济发展之道。“一带一路”须面对世界经济三大矛盾

201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呼吁成员国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来防止全球经济增长陷入“新平庸”。数年过去,“新平庸”已经变为“新现实”。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强劲的经济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近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再度陷入低迷的泥沼。

从2001到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为5.3%,而这一数据在2009到2015年期间仅为3.3%,同比下降了37%。2016年,从年初到年末,世界银行多次下调当年全球增长率预期,从3%左右逐步下调至2.3%。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三大矛盾得以凸显。

首先是全球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近两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急剧放缓的局面。2016年美国GDP增速再创2011年以来的新低,仅为1.6%。相比2015年2.6%的数据,①同比放缓近40%。

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创新能力的衰退。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到近几十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带动世界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技术创新的红利逐渐消失,原本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西方发达国家创新能力下降,随着经济增长陷入泥沼,进一步导致创新投入能力的衰退。②

根据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数据,从2008年到2013年,美国研发资金的投入平均年增长0.8%,低于同期美国GDP的年增长率,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研发支出在联邦财政预算中的占比不断下降,截止到2015年,占比仅为3.4%。2008年以来,美国受理的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总数中来自外国机构或个人的比例已超过半数,并且这个数据逐年攀升,2014年这一比例为50.7%,2015年为51.1%。

创新的乏力影响到了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根据2016年2月22日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当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可能仅稍高于1%,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第三次货物贸易增长率跌至2%以下,也是15年来首次低于全球GDP增长速度。

随着创新能力的衰退,世界经济的复苏也显得后继乏力,种种迹象表明,过去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面临“动能”不足的情况。虽然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陆续涌现,但是世界经济的深层次结构性改革仍在推进,涌现的新技术不足以形成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暴核心,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

其次是不同经济体“梯队式”经济增速衰减趋势对全球治理结构的冲击。虽然当下的经济气候呈整体增长放缓的趋势,但是放缓的速度有快有慢,呈现出不同的“梯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梯队”是依旧维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一梯队经济减速趋势较为平缓。以中国为例,2015年GDP增速为6.9%,2016年下降为6.7%,同比放缓幅度不足3%。

第二层次“梯队”是之前提到的以欧美主要国家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这一梯队的特征是经济减速趋势较为明显。2015年欧盟GDP增速为2.2%,根据IMF的2016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2016年增速预计为1.9%,下降了近14%。③

第三层次“梯队”是经济陷入衰退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作为“金砖国家”的巴西正遭遇百年不遇的经济衰退。根据巴西官方的数据,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跌3.8%,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16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巴西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此前预测的-3.3%进一步下调到-3.5%,同时将2017年GDP增长预期调整至0.2%,较此前预测值下调了0.3个百分点,而上一次巴西经济两连跌还要追溯到1930年和1931年。

三个“梯队”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相差悬殊,凸显出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经济增长放缓速度不均衡所产生的矛盾。在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但是近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发达国家占全球经济比重不断下降。但是,这种变化在现有治理机制中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反映,不能很好地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诉求。

最后是全球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均衡发展包括两层内涵:第一,是前文所阐述的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第二,是全球范围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量军用技术转为民用,电子信息技术、喷气式飞机、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世界产业发展的格局,国与国之间过去的贸易关系转变成以“跨国制造”为核心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模式在世界经济体系下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财富,但是财富只是流到了少数国家和极少数人手中,这些受益群体主导了现今世界经济的秩序和格局。④

托马斯・皮凯蒂曾在《21世纪资本论》中用数百页的数据分析论证一条规律,即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g)。以美国为例,近30年来,占人口90%的美国底层家庭拥有的总体财富在全美所占比例持续下滑,从36%降至23%,而占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财富占比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增加,2015年已经升至22%。也就是说,截至2015年,占人口总数0.1%的富豪的财富总额与占人口90%的家庭资产之和不相上下。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社会中的大部分群体能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但是当“寒潮”来袭之时,财富的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矛盾激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几乎停滞,各自陷于社会的“孤岛”,越来越难以对话,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加剧。世界经济“新常态”呈现三大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上文所述的三大突出矛盾揭示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把握全球发展渐缓的症结,需端本清源,从三大主要矛盾中探寻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变化趋势。

第一,全球经济缺乏新增长点的根源在于全球经贸发展格局的重大变革。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经济体服务贸易结构以及出口产品的主要特征,基本沿着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产品―资本密集产品―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路径动态演进。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更便捷的能源输送途径、更高效的物资交换网络和更多元的信息传播方式,而这三者构成了人类社会规模空前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创造出巨大的资金流、物流网络和信息流,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形态,使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⑤贸易的模式也开始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精密化,最终向以产品内贸易为主的方向演化。

以产品内贸易为主的主要表现,就是产品制造的过程形成生产分割(FragmentationofProduction)的格局。过去的产品生产环节往往在一个国家就有完整的生产线,但是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生产环节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成若干环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其本身的技术储备以及其他条件,从而形成了在不同的环节具有专业化的比较优势,成为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因子”。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企业合作,也从过去的单向贸易、双向贸易演进为网络贸易,极大地刺激了世界范围内货物贸易的频繁度。

在这一体系下,20世纪的最后30年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1970年代世界货物出口值占全球经济比重的10%,1980年代上升为15%,1990年代增长到20%。到了21世纪,2000年至2007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依旧维持年平均增长接近6%的高速。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幅度降为2%,2009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为-12%。直至2010年7月,世界贸易额才基本恢复到2008年6月以前的水平。⑦而到了2015年,世界货物出口额下降13.2%,2016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预测,世界贸易增长率将连续两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这在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中都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全球的经贸格局正在孕育新一轮变革,而未来的贸易范式将以何种形态演进,是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难题。

第二,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引发全球治理结构转变。在全球经济放缓大势所趋之下,世界各国“梯队式”增速放缓,将意味着维持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与增速大幅度放缓的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缩短的速度不断提升。

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论坛组织方首次提出“E11”概念,即有11个国家被定义为新兴经济体,它们分别为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

据统计,2015年新兴经体的GDP总量达到101.5万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30%左右。而且,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一经济总量与比例还有着持续上升趋势,按照渣打银行2013年的研究报告,203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占全球GDP比重将升至63%。与此同时,传统的工业强国G7的GDP总量在全球GDP总量占有比重已从1992年的68%跌至2015年的47%。

全球经济实力格局的转变,使新兴经济体在现有全球治理机制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一方面,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治理机制中,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话语权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二十国财长会议升级为领导人峰会,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E11”在G20中占据重要地位,逐渐开始影响世界经济整体格局的发展。

第三,世界经济环境中的政治不确定性因素上升。在经济增长遭遇“瓶颈期”、外部性扩张利益“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原本全球经济秩序的提供者与维护者纷纷“自扫门前雪”。

以货币政策为例,欧盟和日本依然在积极推进量化宽松政策,甚至推进至“负利率”时代,而美国却因为经济复苏势头良好,美联储不仅中断了量化宽松政策,而且重启加息的周期。

时至2016年,在现有机制下,全球经济精英面对现实发生了分化,这种张力进一步蔓延至政治领域。从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到意大利修宪公投被否,引发了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反映出一股被称之为“逆全球化”的思潮已经在世界各国都开始有了比较广泛的民意基础。

与其称之为“逆全球化”,不如概括为“反建制”的全球化更为准确,因为这股思潮实质上是在挑战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后现代资本主义实践与原则的共同拥护以及因之形成的制度要素,即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现有“建制”。

这股思潮之所以能够迅速波及全球,是依靠互联网等全球化的技术工具串联、动员起来那些过去几十年中未明显获益甚至利益受损的大众“失语者”,向全球化过程中既得利益精英表达愤怒的情绪,但其本身依旧是全球化的产物。

综上所述,全球经贸发展格局的重大变革、全球治理结构转变、政治不确定性因素上升构成了世界经济新常态的三大重要趋势。而“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妥善应对这三大趋势可能产生的风险与问题。“一带一路”为国际合作注入新增长理念

面对世界经济新常态的三大趋势,“一带一路”以发展导向为理念,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当前,“一带一路”构想正在由规划落实到实践层面,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第一,打造高水平的多元国际沟通融合范式。如果说“一带一路”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那么稳健增长的中国经济就是其强劲的发动机。2016年中国GDP增长6.7%,并且后续增长被很多国际组织看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在将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速预期下调的同时,把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上调0.3个百分点至6.5%;联合国维持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6.5%的预期不变;世界银行下调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的同时,维持中国经济增速6.5%的预期不变,而这一数据与2017年中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一致,表明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充满信心。

事实上,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坚强支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年初公布的数据,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这一数据是美国贡献率的3倍,日本贡献率的近20倍,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排在第一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世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世界需要一个经济健康发展的中国,如果中国面临“硬着陆”,将会发生灾难性后果,因为全球经济已经经不起新一轮的衰退周期。而中国也根据自身发展的经验和需求,寻求与国际的进一步合作,打造“中国式”的经济合作范式。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各地陆续脱贫致富的实践真理,而“一带一路”同样顺应这一发展逻辑,与沿线国家达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意向,寻求双方发展的共赢之道。

在实践中,“一带一路”并非输出一种秩序,而是寻求合作意向的对接。在规划中的沿线国家,各国、各地区组织有自身的发展战略,比如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蒙古的“草原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欧盟的“容克计划”等。⑧“一带一路”顺应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潮流,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和各地区的发展战略统筹,提供了一个全局性的“上层建筑”。

具体路径是通过“六大经济走廊”打造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打造公路、铁路、海运以及航空等陆海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同时更新沿线国家的输电网络、通信网络以及油气管网,顺应世界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实现更便捷的能源输送途径、更高效的物资交换网络,重构世界经贸格局。

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以及中国―中亚―西亚三大经济走廊将亚欧大陆两端的发达经济圈连为一体,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变得更加紧密,⑨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这种合作,需要切实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实惠。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讲,二战以来经济迅速崛起的经济体无不藉由国际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转移的机会,将加工产业承接到本国实体经济,从而实现工业化。⑩如今中国同样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中,“去产能”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

中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的雇佣工人有8500万,如此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沿线国家疏通产业转移渠道,以此为基础形成多元化的国家沟通合作范式,为沿线国家工业化提供了窗口机遇期。

第二,为全球经济治理输出新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有别于其他的许多合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开放性,二是包容性,三是公平性。而这三点恰恰是当今世界经济新常态趋势中破解发展难题不可或缺的要素。

首先是开放性。在当今全球秩序的背景下,美国依然是全球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但是面对一系列新的变化与趋势,现有的国际体系未能有效把握全球公共物品的需求变化。过去的公共产品或多或少地面临门槛高、附加条件多,无法很好地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古丝绸之路为基础,但又不限于古丝绸之路,只要接受丝绸之路合作理念的国家都可参与。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全球化;政治复杂化;前瞻

[DOI]10.13939/ki.zgsc.2016.03.010

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与科技水平的提高。随着当今世界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科学技术与由科技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又有了新的内容,赋予了工业化发展新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涵括过去没有的内涵。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既有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有增速下降的客观事实。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提出的“新四化”同步发展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既要与其他方面紧密结合,又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汲取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为此,我国必须要科学认识新型工业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走出一条科学的、动态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由此可见,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既要面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又要切实提高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充分结合政策、理论、实践的优势,在新常态下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内涵。

1.1科学理解新型工业化与技术进步关系,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并且要求“新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就是要科学理解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抓住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技术方向。每个时代都具有自身不同的技术特征,在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并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公认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当时正处于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革命代替了过去的动力提供方式,使得工业效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抓住这一机会,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的经济强国。同样,我国当前面对的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要牢牢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把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融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水平真正达到世界的高度。

1.2科学理解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路径进行推进。为此,新型工业化必须要遵循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我国的工业化要牢牢面对工业产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步下降的事实,并且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越是上升,这一比重将越是降低。应对这一客观实际要求,我国要提高工业发展技术水平,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以此为平台,充分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二、三产业的相互交织与相互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必须在产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激发服务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以近来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为例,已经很难严格定位在哪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包括生产、信息、金融、物流等多个环节,高度整合了经济资源,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3充分重视新型工业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加注重工业化质量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的最终目的从国际层面看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与世界影响力的提高,从国内看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改善,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工业化的发展质量。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并且国际政治环境恶劣,从发展伊始基本上一直依靠自力更生进行工业生产,虽然成果显著,但是在技术创新上一直处于落后和赶超的状态,造成工业发展出现各种问题。一是较多考虑政治、军事等方面因素,导致产业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降低效率,影响了工业化发展。二是技术水平不高,工业生产粗放式经营,“三高两低”情况严重,继而经济效率不高。三是长远与整体规划不够合理,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前的新型工业化,是重视经济效益与发展质量的工业化。

1.4合理认识新型工业化与实际国情的关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都有符合自身情况的不同发展道路,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也必须结合我国的自身国情,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是提高工业生产力的能动因素,是整合各种生产要素的关键所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复杂程度也必然相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就同样相应提高才能适应客观发展情况。只有劳动者的生产技能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新型工业化生产与创造能力才会得以释放,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替代过去劳动经济和传统工业化的今天,劳动力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经济资源。当前发展新型工业化,我国要借助人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人力资本优势相互促进。

1.5科学理解新型工业化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工业化发展道路

新型工业化,既是高效发展的工业化,又是持久发展的工业化,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新型工业化,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与物质基础,必须节约利用、循环利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吸取先期工业化国家的沉痛教训,努力避免剥夺资源、牺牲环境,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使得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面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反思

我国过去的工业化发展历程,为当前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1新型工业化要面向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充分领悟新型工业化发展内涵,跟紧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弥补发展水平差距。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相对比于自身状况可以说有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成绩是可喜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客观形势是已经大大缩小了双方的差距,但是要全面达到世界工业化先进水平还要进行更加科学的发展,通过金融与创新支持、与信息化紧密结合等手段加快是我国的必要选择。

2.2加强整体规划,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纵观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伴随着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工业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的工业发展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与优化,这其中既有现实因素,也有过去政策不够科学严谨的因素。因此,在我国当前与未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进行超前规划,在工业发展上提前科学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2.3注重国际竞争,逐步实现向国际产业链高端上移

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世界的工业发展水平不会停滞不前,经济全球化竞争也会愈演愈烈,因此,我国的工业发展在与自身比较的同时,还要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力争占据国际产业链高端位置,获取更多经济附加值,进而实现良性发展。因此,我国进行工业化,必须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与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2.4合理配置经济资源,重视人力资源因素

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认真审视自身的国情,制定与国情相符的发展政策。我国是人口大国,发展中必须要科学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索洛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需要比以往更加认清人力资源的意义,趋人口发展红利避摊薄经济总量之害。同时,我国还要改变过去不充分重视资源、环境因素状况,改变“三高两低”发展模式,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3大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重点前瞻

目前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将对国内国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有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无法也不能完全复制其他国家工业化历程,必须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1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新型工业化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已经开放成为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闭关锁国,必须切实面对经济全球化、迎接经济全球化才能顺应潮流、获得发展。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发展新型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密不可分。

第一,正确认识工业产量世界占比的变化。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生产效率相比过去将有大幅提高,主要行业工业产品数量的所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会增长到一个较大比重,因此,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必须提前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合理规划,避免经济资源错配。过去,我国工业规模小,可以通过外贸进行调剂;当我国高度工业化实现后,如果再不计后果盲目发展,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已经在钢铁、光伏等行业初步显现。一是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惊人。我国由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生产能力开发,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多种工业产品产能高居世界第一。这种情况有喜有忧,负面作用是不注重产品内在质量与科技含量将会导致大量滞销,严重浪费经济资源;同时,如果不加合理规划,大量重复建设,导致产能极大过剩,投资效率低下,扭曲经济结构。二是恶性竞争,效益损失严重。工业产品盲目生产过量的后果经济学中早有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就已详细论述,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入不敷出,产品积压,最终破产。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经济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效率低下,生产停滞。如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保证合理竞争的同时,要正确认识生产领域的产能问题,不再重复以往的错误。

第二,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意味着工业产量与质量极大提高,进一步奠定我国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但是,我国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工业产量占比到达世界整体较大份额时,由于世界经济的深刻相互影响,会反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目前本身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与消费结构对比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相对扭曲,因此要正确认识并改变这一情况,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深远影响。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既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发达国家的必要保证,又会对我国与世界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具体来看,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大量高精尖工业产品进入世界市场,会极大影响世界的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市场收入的大量外汇储备及其衍生的基础货币对于国内的生产与消费也会进一步叠加与影响到我国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国要充分科学前瞻、合理调控,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3.2政治复杂化与我国新型工业化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密不可分,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必将极大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也就意味着我国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员,在此情况下,必须未雨绸缪,前瞻性预期与化解潜在的复杂政治风险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切实重视创新问题,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新型工业化意味着更高技术水平的工业化,在当今世界政治领域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要切实重视创新问题,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当前作为世界生产大国,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主要为世界提供附加值较低的工业产品,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替代弹性,所以即使出现一系列经贸摩擦,目前与控制产业链高端的发达国家互补性高竞争性低,对出口等方面影响相对不大。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科技水平发生质变飞跃的工业化,必将上升一个层次与当今世界先进国家展开竞争,这时已经不可能再依靠技术引进等方式进行工业技术升级,必须要重视创新问题,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规避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我国实施的技术封锁。为此,我国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第二,以全球化视角安排配置生产资源。我国发展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在当今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必须以全球化视角安排配置生产资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与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的工业化,对于全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影响到世界资源的贸易结构与出口价格。以当前我国生产情况为例,由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对于石油、铁矿石等商品的进口已经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对国际与国内的市场价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深远影响着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经济发展。我国是资源消耗大国,但是不是资源价格的主要决定者,资源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对我国工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严重干扰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者,必然会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采取相应的策略,谋求自身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前瞻考虑国际政治因素,统筹安排资源配置,降低资源获得成本,顺利完成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吕政,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

[2]纪宝成,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简新华,余江.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如伊境内连绵不断的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持续攀升的美军伤亡人数、美军虐俘丑闻、以及始终不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一条法理上站得住脚的理由,等等。美为借助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其解脱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窘境,单边主义姿态有所收敛。不过,迄今为止,美谋求霸权的势头没有因此而受到根本性遏制。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不论美两党中的哪一方赢得这次大选,美对外战略都将保持一定连续性,一些基本特征在中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一,美为其世界霸权谋求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单极世界秩序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尽管民主党在加强美世界霸权的策略手法上与目前的共和党政府会有所不同,但争取使美世界霸权最大限度地制度化、合法化,建立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是美两党的共识;第二,美加强对国际地缘政治中敏感地带控制的方针不会改变。美历来重视地缘政治因素在国际战略平衡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美针对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正全面、系统地调整其全球战略部署,以便为给其新的霸权战略在地缘上提供更好的依托和保障。北约东扩计划、大中东改造计划、亚太军事部署调整计划,是美全球战略部署大调整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从地缘上看,这三个部分涵盖整个欧亚大陆,并将大西洋、太平洋乃至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一体贯通,形成整合两翼(欧洲和亚太),突破中央(从中东、中亚到南亚的新月地带)、彼此呼应的态势。美全球战略部署调整意在一箭四雕,即整治穆斯林国家、牵住欧洲、堵住俄罗斯、看住中国。美政府轮换可能会在某些局部和具体步骤上影响美全球战略调整的实施,但不太可能触动其整体框架。第三,美倚重军事优势加紧争夺国际战略制高点的趋势难以改变。目前,美军费开支占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美超强地位最突出的方面反映在军事上。美在推行霸权战略的过程中,正不遗余力地利用其在世界新军事革命中抢占的先机,全面加强美军的机动反应能力,扩大美战略优势地位。今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今后10年中将逐步调整大约7万名驻扎在西欧和亚太地区的美军地面部队,以适应21世纪战争的需要。美在军事技术和能力上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对称优势,是其实施全球战略大调整的前提和保障。民主党在用兵上可能比布什政府相对慎重一些,但军事优势在美推行霸权战略过程的特殊意义不会因此而被忽视。转贴于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计划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治标不治本。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称美国与国际恐怖主义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实属无稽之谈。恐怖主义袭击无论手段如何残忍,破坏如何严重,本质上仍属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的反恐斗争应更多倚重司法、公共安全、情报和金融体系中的资源和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除非别有动机,将反恐斗争与战争简单地划等号,不仅牵强附会,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当前国际反恐斗争中另一个问题是某些国家用双重标准对待恐怖主义问题,国际反恐阵线的分化倾向愈来愈明显。美俄在反恐问题上的对立情绪加剧。俄罗斯别斯兰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借此将车臣问题国际化,对俄车臣政策的质疑之声压过了对恐怖分子的谴责,甚至施压要求俄政府同车臣恐怖分子谈判。此举激怒了普京和俄朝野人士,对俄美反恐合作在心理上是一个打击。其次是美欧在反恐问题上的分歧继续发展。欧盟发言人在俄罗斯别斯兰恐怖事件后重申,欧盟反对以先发制人形式“对杀戮罪行作庭外审判”。此举虽说是针对俄罗斯车臣问题的表态,但实质也是对美、英在伊拉克发动“先发制人”战争的合法性的再度质疑。

四、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和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5%。世界经济在去年第三、四两个季度和今年第一个季度连续三个季度达到5%的年增长率后,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回落到25%。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在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同时放缓。按年率计算,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今年第一季度的45%下降到第二季度的28%。不过,由于消费支出在7月份之后重新出现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美国经济仍表示谨慎乐观,预计全年将达43%。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年率均达到了6%,但今年第二季度跌至17%,重新唤起人们对日本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复苏的忧虑。欧元区今年上半年的年增长率达到23%,尽管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消费支出、出口需求等均停滞不前。世界经济中的另一个积极动向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避免了硬着陆,在初步抑制了经济过热现象的同时仍保持快速发展;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经济增长亦很强劲。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这一轮复苏仍有望持续。与此同时,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的作用也在趋于上升,其中比较显著的问题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对战略性资源的争夺引发恶性竞争迹象,贸易保护主义上扬。

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吸收能力比20多年前的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的抑制作用和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不仅如此,世界各国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很不均衡。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发达经济体由于替代能源、低能耗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相对较高。而新兴工业国家如中国、韩国等严重依赖制造业的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敏感性则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由于新兴工业国家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高油价的冲击如转变为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将是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上升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直接拉动因素,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来对石油、原材料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经济层面的供求关系并非解释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惟一因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还来自国际战略因素。某些国际势力对于一些国家的迅速发展怀有不健康的心态,试图通过控制世界战略性资源维护自身地位,制约他国的发展。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问题上搅局,亦有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些因素对国际能源价格的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加剧了石油产地如中东地区的动荡,直接影响国际石油的实际供给和市场对国际能源供求关系的心理预期,推动国际油价走高。其二,妨碍国际能源合作实现共赢格局,容易在国际战略资源问题上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不健康因素。近来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在西班牙还酿成针对中国的焚鞋事件和排华运动。日益增多的国际经济摩擦折射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政治和社会问题。

五、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

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当前的世界经济范文

【关键词】希腊共产党;经济危机;观点;看法

此次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于希腊共产党而言并不是一种意外。早在2000年召开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时候,希共就预言:“随着各地区帝国主义中心或其内部竞争和冲突的加剧,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经历一场全球性的危机。”①

世界经济危机是当前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两大特点之一

希共认为,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希共在2008年11月6日发表的准备提交给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讨论文章和在2008年11月21日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主要趋向和特点有两个。一方面是“世界市场中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日益深化并在过去的四年中成为一种主导趋势”②,这种趋势由于“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受到质疑和不断丧失而增强,具体的表现是:尽管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它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同时中国和欧盟大大提升了它们的地位,而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步上升。”③另一方面是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减缓直至发生经济危机的现象。“2007年第四季度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放缓并一直持续到2008年,其标志是它可能演化成一种危机。这种发展减慢的趋向在发达国家经济中体现得更加明显。2007—2008年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3%,远低于2006—2007年的2.7%和2005—2006年的3%。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放慢最初的表现是发生在金融行业的危机。美国的建筑业和其他产业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是美国金融资本过度积累的结果。不断演化的危机蔓延到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④

希共分析指出,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将加剧帝国主义中心或内部的竞争和冲突,并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危机。希共代表在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资产阶级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掌权者不顾及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反而十分焦急地关心可能对它们的政治稳定构成威胁的危机难以控制所带来的危险。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希共多次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新自由主义要对此次危机负直接责任。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个别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基本矛盾爆发的阶段性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希共对此次危机原因的分析反映了这一基本观点。希共政治局在2008年10月2日就世界经济危机问题专门发表的声明中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和欧盟成员国以金融行业出现破产倾向的形式爆发出来的经济危机现象是无政府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表现。”⑥希共政治局委员在去年11月21日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发言中强调:“近来美国和欧盟经济形势再次突出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无法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袭来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之间这一基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矛盾被激化并强烈地爆发出来。问题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而不是货币流通。相互竞争的公司和行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各部门毫无秩序地不平衡发展加剧了生产和人们消费之间的矛盾。同时,金融系统的投机行为随之增加。因此,危机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和企业的关闭与被接管来表现自己。”⑦

希共认为过去几十年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加深了贫富差距,对经济危机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提交给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的文章中,希共指出:“在过去三十多年中,资产阶级的政策从凯恩斯主义逐渐转向了新自由主义政策。这种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显著表现就是从国家干预下‘松绑’经济中的战略部门,恶化劳动关系,从而降低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这样,人民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通过增加个人抵押贷款来维持。在遭受如此剥削的重压之下,个人抵押贷款呈现了爆炸性的增长。”⑧希共代表在去年11月21日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发言中强调,“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右翼、左翼、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府所进行的资本主义结构调整战略还不仅仅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管理模式。事实上,这种战略反映了历史上资本主义在国际上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以追求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内在倾向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宿命,未来也是如此。”

新凯恩斯主义并非治理危机的解决方案

希共认为,帝国主义为挽救经济危机和拯救资本主义制度所采取的“任何政策都不能缓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腐朽性。工人尤其是共产党应该反对这些欺骗性的观点:‘调节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心灵净化’和‘人道主义’。”⑩“在治理危机方面制约资产阶级选择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自70年代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经历了三次相对严重的危机。”

“各种版本的资产阶级政府——旧自由主义的或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都不能避免无政府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随着劳资这一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将遇到更加深刻、更加严重和无法治愈的矛盾。这些通过公司赚取利润的股东食利者们甚至不知道公司的地址和公司生产什么,它们是腐朽的剥削制度的象征。”

真正的现实出路在于联合行动以推翻现存的权力体系

在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第十次会议发表的讲话中,希共政治局委员指出:“我们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在的形势以推动工人阶级以及它同其他社会阶层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团结合作。而且,工人阶级应该增强同阶级敌人遭遇的战斗力,在同阶级敌人斗争中巩固人民力量的先锋队。现在的危机要求工人阶级予以坚决的反击,要求工人阶级围绕着有利于劳动人民的反帝国主义目标进行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应该坚持毫不妥协的抵抗和斗争,而不是和解、妥协的路线,后者会有利于资本主义治疗它的创伤。人民应该攻击这头‘受伤的猛兽’,而不是给它时间以疗伤和恢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共产党的战略应该在以阶级为导向的工会运动中、在反帝国主义运动中、在以引导人民实现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计划生产和工人管理为目标的人民联盟中积聚力量。所有这些都要求推翻现有的各种资产阶级政权。”

在希腊国内,希共于2008年10月2日发表的声明中,呼吁人民要痛斥当局采取的欺骗性政策。希共指出:“新民主党政府必定继续推行所谓的有利于大资本和垄断资本的改革。主要的反对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也不会提出一种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在左翼联盟的支持下,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误导和宣传的是一种关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进行财富公平分配的陈旧的和已经破产了的政治理论和幻想。”

针对希腊的现实情况,希共强调,“虽然我们目前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政权的所有条件,但是,当前的形势表明可能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加速发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校园暴力防范措施范例(12篇)

    - 阅0

    校园暴力防范措施范文篇1一、组织领导有力,工作责任落实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有计划并能定期研究学校安全工作,与各层签订了责任书,安全.....

    现代公共建筑范例(12篇)

    - 阅0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关键词:公共建筑本土化当代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建筑本土化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中持续一段时间的热点。本土化设计的前提是对当地的历史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