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建筑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本土化当代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本土化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中持续一段时间的热点。本土化设计的前提是对当地的历史和社会风俗等有详细的了解,并最终通过设计体现在建筑上,使该建筑符合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氛围。地域的差异导致建筑文化各异,因此当地的建筑的本土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是全球化的浪潮,使现代建筑席卷中国,在陷入“千城一面”的迷茫之时,我们需要开始重新审视本土化。

公共建筑的功能多样化且具有多重含义。总得来说,公共建筑的意义包含物质以及精神两大方面:物质上,公共建筑由于承载了社会功能,需要符合当地社会的社会功能组织习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当地的发展史。精神上,公共建筑自然地承载了当地社会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的理解,并传承影响下一代。所以本土化公共建筑的社会性、公共性意义巨大,在集体世界观的传承上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住宅不能比拟的,也是其他公共设施和艺术形式不具备的。因此在本土化倾向逐渐兴起的现状下,更需探讨公共建筑怎么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一、中国和西方的建筑本土化异同

1西方建筑本土化的特征

西方建筑对本土化的追求由来已久。无论是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比方威斯敏特大教堂、圣马可广场等,一个个伟大的作品成为城市的象征;还是各种现代流派的设计,新奇、颠覆地解决城市新出现的问题;两者都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其形式特征,功能特征都十分明显。之所以西方能保持鲜明的本土化特征的原因是:社会生活习惯被较完好的保存下来;社会对建筑的保护认识程度较高;对建筑审美的多元性包容度高,对建筑新工艺的开发和尊重。

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建筑建成的目的是对当时当地的城市问题的解决,受当时哲学和政治的观念影响较大,而不仅仅拘泥于对过去历史的尊重,本土化建筑随着社会学的更新而呈现出当代的特色,两者几乎是同步更新的状态。由于西方直接的价值观,所以作品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作品化、风格化、个人化的倾向严重,而且,各种风格之间差异十分明显。但无论怎样,都是被当地公众所接受的。

对当代工艺的包容度高,首先得益于强大的科技能力,其次西方并不局限于某些工艺的历史纪念价值,或者某些工艺被广泛应用就拒绝新的工艺,只要能在造价、功能上满足当前的需要,即被认可,并且迅速投入建造实践。

在当代美学的影响下,建筑学与当前社会各类自然科学进行结合研究,比方拓朴数学和仿生学等等。技术的发展,以及通过电脑生成的变化无穷的图案,使得西方各大建筑流派有了无穷的设计灵感的来源,这也是多样性的保证。

所以西方本土化的建筑,几乎是设计方法演进的博物馆,各种作品都有自己呈现的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虽然其本土化的特征一直在更新,且本土化内部多元丰富,但是西方本土建筑始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呈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形式美,工艺美,历史美。

2中国建筑本土化的特征

中国的本土化建筑更多的是古代官家建筑的保留,比方皇宫、陵墓等等。由于封建体制的原因,做法和样式都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工匠也有伟大的创新,但是总的来说,图腾化的政治符号是古代建筑流传下来最主要的内容。民间的园林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外部形式,但更注重于神、意以及情,缺乏思辨的描述。这样两种方向,使得我国传统的本土化建筑要么是官方样式,一成不变,要么是形而上,不具有物质上的传承性。体现在现在,通常设计中对本土化的解释是新颖、简单、庄严、大方等表面词,难以从深层次进行阐释,深究原因,就是没有传承下来可操作同时可变化的的建造系统。

改革开放后开放的中国建筑设计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各种建筑风格的试验场。但是这些新建的建筑的本土化通常是国外建筑师的一家之言,由于缺乏对新建筑风格的判断能力,所以在现在的城市中,呈现出各种风格齐放的特殊现状。而最近几年,以王澍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正在崛起,重新将中国建筑的传统构造和意境的营造方法融入现代大型公共建筑,被主流建筑界所认可和关注,也许是一条可以继续开拓的路径。

经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方建筑本土特色是注重建筑的“理”性表述,本土化内涵丰富,多元统一,特征明显;中国建筑的本土特色是注重建筑的“意”境表述,重视人的感情要求,但是可系统传承的体系不足,所以需要通过当代建筑师的努力和现代结合,创造新的本土化的路径。

二、实现公共建筑本土化的设计方法

1.新老结合,时代交叉的设计方法

在现在本土化逐渐兴起的状态下,公众逐渐形成了公共建筑设计不能因时代的发展摒弃城市历史文明的共识;所以在当代公共建筑本土化设计中既要融合传统文化又要注重当前的时代特征。

以王澍的宁波博物馆为例,宁波博物馆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回答了公共建筑应以怎样的面目出现的问题。现代和传统建筑的意义就是在彼此对话中体现的,而且这种关系并不自闭,是面对现在所有的价值观、材料、工艺开放的。其中废砖的使用就是传统的工艺和材料的运用;对混凝土的使用是现代材料和传统工艺的运用;而U型玻璃则是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的运用。综合起来,这是一个现代的作品,在作品内部,完成了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砖材料的感性追求,同时现代和传统的构造能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对话;在作品外部,宁波博物馆和周围的现代建筑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市民在两者的对话中体会到了生存状态的可能性,对于传统中根深蒂固,影响我们民族精神性的空间有了新的认识,自然这种空间会被得到认同和传承。

新老结合、时代交叉的方法既满足历史传承的要求,又满足了当代社会功能组织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是一条可以发掘可能性的探索的路径。

当代本土建筑的横向以及纵向设计方法

当代公共建筑的“横向”设计是指就地取材的方式,依据当地的风俗以及建筑特色来进行设计,通常该类建筑富含乡土特色,是建筑形式与乡情互相融合,但现在随着工艺的进步,大量传统的当地的材料可以被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这为公共建筑的表现力提供了丰富的源泉。通过探索,一定会形成从未示众,但是似曾相识,符合传统审美的建筑外形。

“纵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内加入的历史因素。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历史文化和城市公共建筑相融合。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城市公共建筑的本土化发展必须将本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立脚点,并且注意历史的延续,尤其在当代历史被割裂,破损的情况下。

3.中国公共建筑本土化设计需均衡人的感情与工业文明

当今的建筑发展模式已经不仅是建筑本身发展,更多是重视其有关环境特色的营造。建筑所处的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融合才是完整建筑系统,它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等活动创造一个平衡的环境。西方国家的建筑本土化特色在工业时代以后形成了现代风格,该风格在初期阶段忽视人类的感情,使得建筑呈现了“冰冷建筑”以及“世界风格”等特色,导致其严重缺乏审美情趣。因此中国当代公共建筑本土化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情”和现代城市文明之间的平衡,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观念为基础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建筑观念,将两者结合起来,依据所设计建筑的用途以及周边环境,确定适合其的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公共建筑用途不同设计理念也各异,传统和现代谁来主导也是不同的。如工厂、实验室、医院,航空站等在设计时就要做到现代主导,公共建筑要符合高效运转的社会需求。而公园、宾馆等建筑就需更重视传统的要求,以便能表述出它们本身应具有的气氛特征。对本土化的重视,绝对不是对现代建筑高效的否定,相反,本土化是在高效率中加入“人情味”。中国当代公共建筑的发展要求是既能实现人的感情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均衡,又实现工业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均衡,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当代公共建筑的本土化要求。

三、小结

建筑设计需要创新,建筑的本土化也需要发展,只有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特有的建筑。建筑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在不断地传承。公共建筑的本土化设计也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人文发展的表现。只有找到合适的本土化设计方法,才能使得人与世界和谐共生,既传承过去,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M].1999.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2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体现,对比北京与国内外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做法,对于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做法

房地产开发项目代建公共服务设施在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上海市按照一定的收费标准和建设用地上居住建筑的面积,向建设单位单独收取居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费。从2011年5月1日起配套费的征收标准由住宅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20元调整为430元。配套费的使用范围包括:每平米30元由市统筹用于轨道交通建设;住宅建设基地市政公建配套;市政府同意的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在具体征收环节上,上海市《关于本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和使用操作口径的通知》中规定,建设单位在领取标有住宅建筑面积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领取规划许可证对应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前,按照规划许可证核发的住宅建筑面积一次缴清配套费。经认定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若开发单位资金确有困难的,经配套费征收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分两次缴纳配套费。对于容积率低于0.8的住宅建设基地,统一按0.8容积率核定征收配套费面积。配套费征收部门应当在建设单位申领项目交付使用许可证前,根据项目实际测绘面积,对已缴纳的配套费进行清算,多退少补。

广州则根据2016年出台的《广州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暂行规定》,对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采取无偿代建、成本价代建和自建自用三种方式。

对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站、派出所、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消防站、公交首末站等符合划拨用地条件的公益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入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的土地出让金,由建设单位统一代建,建成后无偿移交给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和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土地出让底价评估时综合考虑上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成本。

对于变电站、邮政所,由电力、邮政企业按照建设成本出资委托建设单位代建;独立用地的变电站,可以由建设单位用地后移交给电力企业自行组织建设。

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托儿所、农贸市场、老年人福利院、社会停车场和其他商业服务设施等,由建设单位建成后按照规划确定的使用功能进行使用和组织经营管理。

在建设时序方面,广州规定全部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在规划地块建设总量(不含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完成80%前建设完成,居住用地内独立设置的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在规划地块建设总量完成50%前建设完毕,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其中,垃圾压缩站、变电站、公共厕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派出所、公交首末站等设施应先于住宅首期工程或者与其同时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移交时间和标准方面,广州规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后1年内完成,一般由建设单位以毛坯房的标准进行移交。但幼儿园、小学、中学、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变电站、消防站、派出所、公交首末站应当按照标准完成装修。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成本价支付给建设单位装修费用,不得增加接收条件,也不得额外要求增加建筑面积和提高装修标准。

成都市则鼓励以社区综合体方式设置公共配套设施。社区综合体是指由社区管理、社区文体、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商业等功能等构成的公共服务设施聚集体,包括社区用房、养老服务设施、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和便民店、生鲜农产品配送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公共配套设施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予以公布。为提高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宜以社区综合体设置公共配套设施。

在用地管理方面,《意见》指出单独占地建设的公共配套设施,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地;由市、区级财政或市、区级全资国有平台公司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社区综合体等公共配套设施用地,可采取行政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协议方式供地的出让金按所在区域商业用地基准价的20%收取。拟上市出让宗地周边规划服务该宗地的公共配套设施应同步建设,其中农贸市场、中小学、幼儿园、垃圾转运站等必要的公共配套设施应优先同步建设。

在主体职责方面,成都市成立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工作目标、年度建设计划和决策、协调重大事项,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建委,负责承办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督促成都高新区和五城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和各区(市)县政府设立相应议事协调机构及办公室,负责所辖区域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而重庆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则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建为主,而且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承诺制度。

依据最新的《重庆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1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开发建设方案对开发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内容、建设期限、产权界定、移交使用等事项作出书面承诺,并在办理预售许可手续之前填写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承诺书,自预售当日起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张贴公示。一旦开发商违规,一方面将面临限期整改和罚款,另一方面购房人也可将承诺书作为重要的证据来进行追责。

国外做法

在美国,通常情况下,城市细分法规要求开发商为新开发项目的居民或租客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包括地方街道、上下水管线、排污设施、停场和康体设施等。

此外,地方政府还会就开发行为向开发商征收影响费,又称为“系统开发费用”或“开发影响费”,其数额与开发项目使用公共设施的类型与数量有关,也可以认为是公共设施建设的分摊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设施建设或为公共设施建造等直接支付的费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社区被收取影响费,因为这些收费可以用来支付开发项目边界以外与项目相关的设施建设费用,是重要的融资工具。例如,开发商必须支付连接费使他们的项目与供水及下水系统相连,而这些费用被用来改善项目场地外的主干线、泵站和水处理设备等。影响费还用来支付服务于多个开发项目的大型公园和康体设施、主要公路路段、排水系统、学校和其他类型的设施。有关收费法规明确了收费标准和计算方法,使开发商可以预先估算将来要支付的费用。大多数社区允许开发商直接建造设施来抵消需缴纳的费用。

影响费数额从几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不等。由佛罗里达大学政府责任研究中心对33个行政区域的调查表明,1997年每套住户住宅的平均影响费是11856美元、多户住宅每套为9118美元、工业用房每1000平方英尺超过1883美元、普通办公楼每1000平方英尺超过3038美元、零售用房每1000平方英尺超过4207美元。由于服务设施建设需求随着经济活动或人口增长步伐日益增加,地方政府收取的影响费用呈现显著增加趋势。

与美国的收费模式不同,新加坡主要由开发商配套建设,并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集中经营与管理。但政府在空间布局上采取集中布局模式,一般以3000~9000户家庭为单位进行设置,用地80~100公顷,含6~7个邻里组团,并统一称为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将商业性和公益性项目有机结合,以12项必备功能(超市、银行、邮政所、餐饮服务、洗衣房、美容美发服务、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部、文体中心、生鲜菜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中介服务、礼品鲜花店、书店等为补充。

与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分散布局模式相比,邻里中心的优势在于:一是建立了政府主导型社区发展模式,由政府掌握邻里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权,打破了原有居住区由开发商主导规划、各类社区服务自发形成的社区发展格局。二是对社区服务设施进行集中布局和建设,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增近社会交往和交流。三是采取独立建筑形式,根据所在区人口数量,一般建一栋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的综合楼,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四是摒弃了传统商业沿街布局模式,使交通干道两侧不再有路边商店,保证了城市交通顺畅。

北京现状

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京政发[2015]7号文)中的分类,北京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交通、市政公用、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6大类52个小类。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项目代建公共服务设施在北京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依据北京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标准,通过对市发展改革委2013年到2016年4月期间批复立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筛选,共查找出13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内容中有代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共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52个,总投资(建安成本,不含土地费用)近50亿元。

从代建公共服务设施类型看,教育类设施数量最多,共149个,总建筑面积102.3万平方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幼儿园,共计102个,规划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中小学43个,规划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其中小学25个,规划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中学9个,规划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中小学合校13个,规划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幼儿园单个项目的建筑规模一般在3000-4000平方米左右,小学单个建筑面积一般在10000-15000平方米左右,中学和中小学合校面积差异较大,最小的不足10000平方米,最大的近5万平方米。

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类设施共有32个,规划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这类设施中使用代建模式的主要是面积比较大的文体设施、养老设施、办公用房等,以及派出所一类特殊机构。其中,养老服务设施的比重最大,共12个,规划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

交通类设施共29个。其中社会停车场18个,公交场站设施11个,包括首末站、停车楼、充电站等。此类设施的特点是占地面积较大,但建筑体量较小。不同项目的建筑体量差异较大,最少的建筑面积仅500平方米,最多的上万平方米。

市政公用设施类共20个,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邮政、电信类设施9个,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环卫设施7个,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水电气热设施4个,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设施类共21个,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此类设施中使用代建模式的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别的设施,单个建筑面积一般在2000-4000平方米。其中2个地块兼有医疗和养老性质,建筑面积分别为7643平方米和12600平方米。

除上述5大类设施之外,代建设施还包括消防站1个,面积4063平方米,位于大兴区亦庄新城。

而从代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分布看,除核心区的两个区外,各个区均有涉及房地产开发项目代建公共服务设施。

代建较多的区有丰台、朝阳和房山。其中丰台区代建数量居全市第一,58个项目中有20个项目代建了41个公共服务设施。另外,平谷区虽然项目不多,但代建比例较高,12个立项项目中有8个项目代建了11个公共服务设施,内容涉及教育、社区服务、交通、市政多个领域。

较少的区主要位于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其中核心区两个区的11个项目,没有代建公共服务设施。延庆、怀柔、密云这三个区本身房地产开发项目就比较少,相应的代建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少。此外,海淀区代建比例也比较低,25个项目只有6个有代建公共服务设施,且除了一个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投资3759万元的小学外,其他建筑规模都不大,单个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

造成各区之间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本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数量的制约,近几年来房地产开发项目集中的区域,使用代建模式的机会也就较多,如丰台、朝阳。二是区级财政财力强弱不一,财力较强的区代建量较少,如海淀区。三是受公共服务设施缺口情况影响,特别是外来常住人口比重较高的区缺口较大,选择代建模式可以尽快补充供给,如昌平区、通州区。

从承担公共服务设施代建任务的项目类型看,各类住宅开发项目中均有所涉及,个别非住宅开发项目也有所涉及。其中商品住宅项目(含自住型商品房)83个,代建公共服务设施共158个;保障房项目52个,代建公共服务设施89个(其中安置房项目37个,代建公共服务设施67个);其他类型项目4个,包括3个集资建房和1个非住宅项目,代建公共服务设施5个。

房地产开发项目代建公共服务设施,虽然大体上都是政府提供土地、开发商承担建设成本、建成后移交政府部门,但在细节上,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不同类型代建设施的具体操作方式多种多样。

在土地出让方式上,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的商品房项目,代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采取在出让范围之外划拨土地的方式,也有少部分可以社会化运营的设施(如社会停车场)收取了土地出让金。保障房、安置房通常采取与住宅一起整体划拨或协议出让地块,并限定各个用途地块的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

在移交-接收环节,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同接收主体,方式也不相同。多数公共服务设施是无偿接收,邮局等少部分设施,接收方按照一定标准向开发商支付费用。

在接收部门上,有的区是由区住建委先统一接收,再转给具体使用部门,如朝阳区、丰台区;有的区则是由相对应的主管部门直接接收,如大兴区、房山区;有的是具体使用者接收,如房山区的环卫设施由环卫集团接收。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1篇3

关键词:办公建筑;绿色建筑;空间设计;建筑设计

Abstract:Theinternalplanespacedesignisthemodernworkarchitecturaldesignimportantcomponent,thisarticleunifiestheauthormanyyeararchitecturaldesignpractice,fromfunctionspace,healthyspatial,user-friendlyspace'saspectsandsoonmoldelaboratedindetailthemoderngreenworkconstructionspacedesignmainpoint,andgaveanexampletocarryonshowing.

Keywords:workconstruction;greenconstruction;spacedesign;architectural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122-03

1引言

为了使现代办公建筑能适应新的功能和室内环境的需求,其建筑设计已朝着顺应功能多元化、大空间的灵活划分,合理安排交通模式,结合有关生态环境和审美等方面要求的方向,使建筑技术同艺术、材料完美结合,来进行新的空间设计。

现代办公场所应该是生态空间、人性空间和作为人文载体的空间,作为建筑师,有责任和义务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通过优化设计方法,去设计、构建一个高效、安全、舒适、方便、卫生、和谐的办公建筑内部空间,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在实际设计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设计方向,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论述手法,来探索如何创造实现一个符合时代和自身需求的现代绿色办公建筑宜人内部空间的设计途径。

2现代办公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实现途径分析

2l世纪高层办公建筑突出表现为如下特征:空间的可变性、内涵的文化性、办公的资讯性、形象的艺术性、环境的休闲性和建筑的地域性。而内部空间的主要在于其生态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办公空间的塑造。其空间布局、交通、通风、采光、人流线路等的设计是否高效、安全、节能,如何很好地结合地域文化达到舒适、宜人,应是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向。具体实现途径思考探讨如下:

2.1“核”的优化设计措施

传统的点式高层建筑通常采用锥筒结构,交通核位于平面中心位置,功能空间只能围绕交通核分布,限制了大空间的形成。上世纪80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甚至许多建筑在竣工之后,仍然频繁地改造布线系统和增添新设备。智能化办公楼中的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以及中继装置等,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为此,建筑设计上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便开始将”核”分散化,即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而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例如,为了实现设计优化,可将交通核分开布置,置于建筑物两侧,在同一面层上形成不同性质的使用单元,不同功能空间占据各自的交通疏散要求,采用此种交通模式,可形成高效率的大空间的办公模式,形成的两个独立单元相对独立,适应性较强、干扰减少,同时,交通疏散方面通过交通核分解减少了疏散距离,而且能丰富建筑造型,为其提供了必要元素,成为塑造个性形象的有利途径,如长沙运达国际广场、上海鄂尔多斯大厦等(见图1)。另外,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另外,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SuperFrame),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

在规模较小的高层建筑中,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核与主要使用空间分离化的设计途径,就是让垂直交通、服务性用房和设备管道井均分别独立,与建筑主体分开,主要使用空间将更加完整、四面对外,核与主要使用空间之间以连廊相接。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核的刚度较大,而主体较柔,两部分各自分别工作,既受力合理又相对经济。当然,连接部分的设计是这类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不过这种设计方式给建筑外观带来的变化,引起了建筑师们的观注,并很快在欧洲和日本流行起来。核的分散和分离还可以使楼梯间、卫生间等直接对外自然采光、通风,既节约能源,又省去消防所需的加压送风设备,更符合低能耗、可循环的现代设计原则。因此,近几年强调生态、节能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但楼梯、卫生间等全部对外,而且电梯筒壁还被刻意用来遮挡日晒,可谓是“分散外核空间构成模式的生态设计方式”的一种范例。

2.2功能空间的设计

作为现代办公建筑,功能要求必须放在首位。功能空间设计的实现途径为:在平面布局中把行政办公部分与技术用房分开,并尽可能使平面布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具体做法是把功能复杂、大小不一的空间,如会议、餐厨、康乐服务厅室等,安排在主体低层及其毗邻的附属建筑里,形成高低有别、富有变化、扁平舒展的横向体量。这些功能空间的会议,餐厅以及设备、技术用房等也可安排在高层建筑顶部的几层,使之形成外造型艺术形象最富表现力的部位。例如,行政办公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活福利设施相对来说与外部交往较多,因此应布置在裙房中,其中大部分功能集中在一侧配楼内,而领导职能办公部分集中配置在另一侧,形成两大功能区。办公路线横向展开,以保证各部分功能空间的紧密联系;可设一个现代化中枢,使之与功能空间形成一个整体,为各层提供一个不同形式的趣味空间。多功能报告厅可布置在裙楼首层,在院内设单独入口,满足大量人流疏散要求;生产技术、智能化技术用房集中在建筑主体塔楼部位,相对比较独立。现代化中庭与办公走廊连接,中庭设有回廊,共同形成“办公室内街”,将高层办公的内部功能划分变得富有弹性,既能形成明确的竖向分区,又具有能满足不同要求的大、中型办公室,在使用过程中,可动态地根据需要改变格局,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适应性,见图2。

2.3健康空间的塑造

随着人们环境观念的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由于在办公楼内员工长时间从事VDT(指电脑、文字处理机的显示器、电视的荧光屏等显示终端)操作所引发的情绪紧张、视觉疲劳和心理上的孤独感等“办公室综合症”的关注,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和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成为高层办公楼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依据绿色建筑观点,现代办公建筑需要在建造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使建成的环境与生物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优化设计可在共享空间里注入许多生态元素,这里的”生态”理念并非简单的绿化、水面等元素,而是将阳光、空间、景观等要素充分导入建筑内部,并结合通风、采光、遮阳等节能措施统一考虑。它带给人们的不仅限于视觉的舒适,更给了使用者健康的工作、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亲近自然的设计可克服以往设计中的呆板、压抑,使环境有效地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使用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绿化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是办公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给人以自然、宁静、幽雅的感受,它把人造的办公环境和人的心灵联系起来了。可在高层建筑内部的开敞空间进行绿化,也可沿高层的外表面布置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用于遮荫、绿化。另外,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在不同区域插入数个封闭或开敞的中庭设计,可使阳光对高层建筑内部封闭空间的光线、空气、温度、湿度进行调节,顶部利用天窗和侧窗联合采光,与自然环境保持一定的信息交流,体现真正的贴近自然与回归自然;也可设计独特的“办公休闲街”,为智能化办公模式的休息、交流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并通过空间层次感和绿化的生态调节功能进一步完善了办公环境。通过以上办法,可摆脱了那种封闭的、人工化的室内空间束缚,创造享受自然,缓解心理与生理疲劳,轻松愉悦的良好氛围,生动的表述了高层建筑“绿色”概念和对健康的关注。由于近来国内外内部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开始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有一些新建的高层建筑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如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予人们以开敞明亮、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问”。国内高层办公建筑就有此方面的例子,如北京天行健国际商务花园就曾在大厦内部,建成一个高30m、面积近干平方米的三层主题中庭花园,贯穿整个三层花园以十几道钢索组成扇面形状,从高处引下流水,形成落差27m的瀑布,辅以中庭的园艺小品、竹林等景观形成一个很彻底的生态中庭。

随着建筑内部生态化的设计,植物、水面、山石为室内空间带来了生机,将自然引入室内,创造出与人工化工作空间截然不同的公共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环境与品位。与此同时,设计师还将室内的外窗做成有90cm窗台的外凸观景窗和大型落地窗,窗台距地面40cm,以便阳光充分照进房间内,引入阳光办公概念;另有一部分落地窗做成与外界草坪阳台相连的形式。这样,生态的公共空间、开敞的室内空间与外界的自然空间相互融合,营造出彻底、深层的生态办公环境。

2.4人性化内部空间的塑造

我们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应注意它并不只是一个仅供“办公”的空间,它也是人们共同利用的交流、休息的空间,只有注意它是“被人利用的空间”这一事实,才能得到人们最积极的使用,所以优化设计上要特别注意人性化设计。人们希望办公环境既要高效、简洁又要舒适、宜人;希望寻求新的历史感和地域感,而不愿把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处理成国际化的单一脸孔,故应该充分挖掘本身的地域历史和文化,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办公空间。

办公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公共化,这个空间应照顾到多个员工的审美需要和功能要求。真正富有创造力的办公空间通常应包含大量的交流空间,能增加许多员工偶然接触的机会,使组织内部的交流大大增加。应尽可能地让多种多样的功能活动在公共区域内共存,而不会互相冲突。在合理前提下,要在办公空间中尽可能多地安排具有各种功能的设备,采取更多手段来促进人们在休息时全面利用办公空间,这样的办公空间要比只将办公空间作为办公场所或商务空间的办公区域要更受欢迎,更有活力,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人们真正需要的交流空间,满足了人们的内心需要,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办公空间而存在。优化设计应使一个空间衍生出多种使用功能,不固定每一个功能区间,它们可以是办公的区域,也可以是休闲娱乐的区域,这样的形式迎合了现代办公环境中私密性、开放性、个体性、群体性等多种需要。

高层办公建筑主体一般体量庞大、尺度惊人,内部空间也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好的心理感受。在优化设计中,为减轻人们心理上的压抑感,必须有适应人体的尺度过渡。常见手法有:1)高层办公建筑内主体与个体相结合;2)里面分段处理;3)高层内部下部退进,形成外立柱廊的骑楼;4)接近人体尺度的平台、小品使人倍感亲切。

目前有一些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部分较小,从电梯一上来就进大堂、进办公室,缺乏“转化”的过程。而一个优化的设计方案必须考虑要有一种空间的过渡,不能只有过道走廊,还必须要有环境,即要有一个从公共空间过渡到私属空间的过程。比如可以把电梯门口部分设计为会客厅或者洽谈室,同样是实现公共空间和私属空间的一个分隔,形成不同的节奏。作为公共空间,不仅要有正式的会议室等公共空间,还要有非正式的公共空间,如舒适的茶水间、刻意空出的角落等。非正式的公共空间可以让员工自然地互相碰面,其不经意中聊出来的点子常常超出一本正经的会议,同时,也使员工问的交流得以加强;同时办公空间要赋予员工以自,使其可以自由地装扮其个人空间。公共空间自然的空间过渡可使人从心理上产生了对高层办公建筑的亲近感以及投入工作的愉悦感;明晰的流线可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使人产生归属感;轻松自由、随处可及的交流氛围可使人爱上办公、爱上办公楼。这样,高层办公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就会完全超越以往单一、纯粹的交通与服务性质,激发出使用者的创造性以及多种多样潜在的活动,见图3。

2.5节能措施

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构成在节能的优化设计中最具潜力,不同平面形状而具有相同面积的标准层,其围护外墙的长度也不相同,以平方来计的护墙热损失对能源、资源的长期消耗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平面形状及外表宜简不宜繁,过于繁杂化的艺术处理会带来不合理的空间利用、结构及施工困难、装修与维护不便和能源无谓消耗量增加等。如建筑外形方正,则内部空间利用系数高、经济、合理;平面基本均衡对称,节地性和适地性好,结构简洁,技术合理;各方向刚度接近,抗风性能好,施工方便;建筑外墙周边长度较短,利于节能和自然采光,此种平面形式的形体塑造多为塔式、墩式高层建筑体形,应用甚广。又如采用圆形平面空间构成时,其走廊面积可减至最短,平面使用效率高,较为经济,圆形平面及其圆柱体的受力性能比其他平面形式好,所受风力比类似矩形或方形平面约少30%,此外,圆形平面可构成圆筒状建筑形体,简洁而优美,具有强烈的标志感和诱目性,可广泛用于各类型功能高层建筑。

3设计应用实例

长沙某综合办公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8550m2,主体为二十八层),见图4。该高层建筑商务办公部分的内部空间优化设计完全遵照本文所述设计理念进行,例如:主楼入口处设二层通高的共享大厅,二层的环形玻璃走廊及南侧采光板所产生的光影效果,使中间空间更加扩展,更加明亮,使人置身于生动明怏,充满光明与活力的环境气氛之中。各功能主要出入口均设于建筑物南侧,各自独立,互不交叉,面向广场,交通便捷,使用方便,出入口醒目;而后勤人员与行政办公人员出入均安排在建筑物北侧的次要出入口,便于出入本楼并与外部人员互不干扰。内部空间布置达到功能分区明确,交通组织流畅,使用合理舒适,流程合理,避免不同人流的相互交叉;特别是主搂办公区的7~8层设为一个共享空间,形成工作人员的共享休闲区,提升现代工作职员的高品位要求,同时也体现工作团体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解决噪声干扰及废气污染,主体退后建筑用地60m,并且建筑周边加强绿化,形成隔音带减少噪音和废气污染;建筑材料均采用环保型建材;公共卫生间设置带前室卫生间,通风良好,不污染其它部分。在节能设计方面,建筑周围加强绿化。屋顶可种植绿化或附墙植物。建筑色彩采用浅色,使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保持较小;建筑体型尽量简单,体型系数控制在0.3以下;外墙采用非承重空心砖,屋面选用倒置式保温屋面;外墙内侧贴20厚挤塑保温板。本工程为一类建筑,主要承重构件燃烧性能及耐火等级均达到耐火等级一级的要求;因主楼部分走廊超过60m,因此在走廊处设置两处防排烟竖井。本楼共设八部楼梯,楼梯间分布均匀,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空间就是布局、格局,指对空间的物理和心理分割,对于现代绿色办公建筑而言,创造出高效、舒适、健康的内部空间环境是永恒的话题,通过采取各种优化措施设计创造出以人为本、生态化的内部空间,对提高办公人员在建筑中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许安之,艾志刚.高层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项秉仁.高层办公楼的设计研究――以江苏电信综合楼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05,7.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4

关键词:陶艺墙;城市公共空间;融合

1陶艺墙及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陶艺墙是指对建筑墙面的艺术性的处理,是利用陶瓷这一特殊材质通过某种画面形式、色彩、肌理效果等方式,诉诸于人的视觉感应,指向于精神领域的一种建筑墙面的装饰。“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建筑装饰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陶艺墙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渐渐地渗透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审美需求。

2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必然性及其表现

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陶艺墙具有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耐腐蚀、防雨抗冻、永不褪色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与建筑物共存,且无铅无毒有利于环保。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其独特的材质、釉色、丰富的表现形式、多变的表现手法,给人们带来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城市公共空间。陶艺墙独有的风格是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的创造性的完美结合,它在创作中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在城市公共空间加以突出和引导,使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贴进人们的生活。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融入手工艺的日用陶器到当代的主流艺术,陶瓷艺术已逐步实现多样化。在“艺术与建筑”的脉络中,陶艺墙作为一个独特的表达元素在建筑墙面的装饰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每一件陶艺墙作品的产生都是陶艺家的个人情感、审美意识和对空间环境思考的体现。他们运用陶艺的色彩组合、凹凸不平的肌理表现、丰富多彩的釉色变化、浅浮雕的技法处理、陶瓷文化砖等,以抽象、意象为表现手法,利用自然界的光照射,使得陶艺墙的图形、轮廓、肌理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共鸣,使环境空间更完善,从而增添无穷的魅力。

3陶艺墙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体现

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陶艺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了环境设计师们的重视,现代陶艺墙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休闲环境。在广场、公园、居住区、校园、音乐厅、美术馆、郊外空地等场所,陶艺墙正以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向世人展示陶艺墙独特的工艺功能、合理的审美、社会文化等特性。

3.1工艺及其功能性

陶艺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挡风遮雨、防止污染、保护建筑物等最基本属性的功能;还具有对美化、分割空间、再造空间的实用;根据不同的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后可以具有隔音、吸音的功能。陶艺墙作品的设计必须服从建筑物本身和环境空间的限制,构图和工艺上要统筹安排,使得陶艺墙与建筑环境空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朱乐耕为韩国汉城“麦粒音乐厅”设计制作的陶艺墙,实现以陶瓷为主材料装饰功能与使用功能。其中《时间与空间的畅想》(见图1)运用高温色釉的窑变,每块高温瓷的面符合音乐反射的需要,以色彩斑斓的弧面空心的墙面上用陶艺壁画作局部装饰,将材料与墙面融于一体。在功能上对墙面采用大统一、小变化几何陶块处理,使得声音在空间停留高达1.7s,完全满足了音乐厅的功能要求。

3.2审美合理性

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制陶者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和审美理念。陶艺墙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要求符合空间建筑的和谐,体现整体美感。其造型变化的无限性和观赏性,是以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审美为主线的。利用陶瓷材质的特点作肌理、釉色等,来增加色彩和美感。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内的陶艺墙(见图2),作者以其娴熟、高超的制陶技艺和个性设计将作品较好地与特定的建筑环境相融合。在形式美感上,陶艺墙采用简单的几何线条进行分割、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组合;在墙面艺术处理上,图2注重肌理的运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突破了传统简单的组合,注重有设计意味的凹凸铺贴;在装饰色彩上,注重与固有环境色彩的协调,采用色彩的渐变和强烈的对比,让空间环境更显生机。

3.3社会文化性

陶艺墙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性。它的出现与存在需符合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民族风俗等,传达新时代文化的感悟,显示出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陶艺墙创作的基本理念,既符合了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广阔空间,又迎合了区域文化背景中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要求。陶艺墙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其价值,是对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贡献。如作品(见图3)取材于莲花的演变,莲象征着美好、圣洁、雍容华贵、宽容大度的意义,色彩上选择了暖色调,以表达现代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处世心态。作品存在于景德镇昌江广场这一特定的公共空间,有一定的特殊文化内涵,在这样的一个休闲空间加入陶艺墙这一元素,体现出了本地区浓厚的文化特征。它的存在向社会公众靠拢,体现出公共空间开放、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以一种可能、有效的方式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4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不平衡,但是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并关注陶艺墙的制作与运用。陶艺墙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无形之中美化了城市环境,又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净化着我们的心灵。陶艺墙成为陶艺家们关注的一大课题,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更多现代设计学科融合,拓宽现代陶艺创作的技法与理念,设计出更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的陶艺墙作品,让陶土自然地、亲切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现代陶艺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建筑环境空间相和谐,使现代陶艺发展的道路更好,未来之路更宽。

参考文献

[1]吴兴安,徐小红.景观陶艺的审美特点和空间表现[J].中国陶瓷

2006,42(11):62-63.

[2]张延刚.壁画―艺术与环境[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33.

[3]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

社,2001.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5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间界面;一体化;作用

随着建筑与城市的互动增多,城市和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思潮和实践逐渐开始涌现。整体设计是一体化设计的本质,其目标在于建立一种城市与建筑的综合体系强调城市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设计过程的不可分离。从职能上看,城市职能和建筑职能能够互相接纳和紧密联系;从空间形态上看,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内部立体空间形成交叉叠合和有机串联。因此,作为空间形态和功能的物质载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界面也相应的呈现出了一体化的趋势。公共建筑往往与人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中的重要建筑类型,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主要形象。公共建筑无论是在其设计理念还是在其建造投资力度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建筑类型,致使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大量在公共建筑中使用和表达。本文主要针对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一体化设计进行讨论。

一、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一体化设计的概念解析和特性

随着公共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日趋紧密和复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在形态和职能上的交集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空间领域也渗透了空间界面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在奥斯卡・纽曼的人类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中,曾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他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在建筑空间中,建筑公共空间指的是供人们公共活动的空间,一方面,它是建筑内部各个空间之间、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联系,另一方面,是从属于建筑并有别于私人空间以及城市空间的公共活动的空间。

(一)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城市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建筑形态日新月异,人类城市生活越来越频繁,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功能也日趋复杂而丰富,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而不再是界限分明的两个独立部分。

1、公共建筑在其空间功能上具有城市性。随着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公共建筑空间一方面在承担建筑本身的职能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承担了更多城市空间的职能。在空间领域和空间职能上,建筑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存在交叉和重叠的现象

2、公共建筑在空间形态上具有城市性。一方面,在外部空间上,公共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一些构成要素相连,是城市使用者的共同容器,共同形成城市的空间骨骼和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在外部空间上,公共建筑具有城市空间的尺度感,是城市空间延续建筑空间的体现。

(二)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场所性

广阔性和中心性是场所的两个重要特点,每个场所都有各自的中心,并且从内部可感受到宽广的空间。人类的社会性涉及很多方面,作为社会性的一种重要形式,交往必然会产生各种形式的公共活动,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活动空间。公共建筑空间能够为活动事件提供发生地。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必须实现活动主体、活动事件以及活动场所三者的有机结合。公共建筑的公共空间不仅促使主体创造活动,而且活动本身强化了空间的场所性。公共建筑空间界面良好的场所性往往能够促使空间发生多种活动事件。

(三)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开放性

和城市公共空间一样,公共建筑空间具有开放的特性,不仅在空间形式上而且在使用行为上具有开放性,便于人们到达和参与。作为一个重要场所,公共建筑空间能够便于市民开展学习工作、娱乐、休闲和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因此,公共空间能否发挥效能的前提是市民参与度。

通过设计形式、材料、亮度和色彩,公共建筑空间在,在某方面对人心里会形成一种暗示,借此人们便可以推测出此空间进入的可行性。可进入性的强弱会对该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强弱产生影响。

(四)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边界模糊性

在公共建筑空间界面中,建筑空间引入城市步行街道,中庭作为交通的转换空间,屋面成为了市民活动的场所。建筑与城市空间分界逐渐模糊,发生交叉、重叠以及渗透的情况。随着大型综合体建筑的出现,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在功能和形态上发生交集,原有的城市、建筑二元结构也己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建筑的立面不再是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界限,城市与建筑呈一体化的趋势发展。

二、公共建筑空间界面一体化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一)美学影响与价值

在建筑学的发展史上,科学技术往往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推动作用。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审美观的发展,追求功能至上,空间高效的利用使得建筑空间形态多以理性的直线主要构成元素。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模拟功能一方面是“混沌理论”发展的实施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建构一些复杂的非线性建筑形体的技术保证。随着审美的巨变,当中的重要几个支流是致使建筑界面一体化造型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界面一体化造型的重要理念支撑。

(二)混沌学

界面一体化的设计变传统上追求和谐、秩序、稳定以及纯粹的美学观为寻求模糊的美、多样性的美以及复杂性的美的混沌学美学观,是一种动态的美。开放性、模糊性以及流动性是建筑混沌的具体体现。不确定的变化和跳跃的思维往往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建筑空间界面一体化中随机的、灵活自由的混沌思维可以使建筑变化丰富,让人产生一种时空的错位感。

建筑通过变换三维中多向度,使用者在空间中往往从一个点可以感知多个空间的形态特征,空间与空间之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界。最初对不模糊化的空间边界的好奇心理渐渐地变成一种对动态的、变换多样的建筑形态的欣赏和追求。

(三)生态美学

建筑学无论是仿生的,还是原生态的自然意象,都从新的层面上探索建筑作为人工物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在整体上,建构更具物化、更真实;在其细节的处理上,则略显含蓄的意象,呈现出一种与自然渗透融合的状态,有机生命的精神被赋予、生命的活力与美感在建筑中得以体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情感动力与艺术灵感必然受到自然界万物的启发与影响。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纯粹几何形象,人们一再摒弃本有的复杂性与非线性,建筑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疏远。随着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以及对宇宙自然的进一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将视野放回到所处的地球环境中去。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实现自然意象与建筑的融入,较深层次地探索和表现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使建筑呈现出一种自然与生命的生态美学。

结束语

公共建筑空间中的界面一体化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进步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建筑空间界面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了时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满足了的需求,对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力.公共建筑空间界面一体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0.

[2]李楚智.建筑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6

序言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地处大巴山的分支山脉,俗称山城。历史上的重庆是一座古老的封建府城,其借两江之便,上接四川盆地内部,连接西南地区;下可与长江中下游联系,沟通中原。因而自古就成为商旅咽喉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1年帝国主义对重庆强行开埠,外国洋行等蜂拥而入,城市受到强大冲击。抗战时期重庆城市是重庆城市发展史上特殊的黄金时期,是重庆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大大加强的时期,也是重庆特殊的城市文化转型时期。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国际媒体聚集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随着民国政府迁都重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引发了重庆历史上第六次的“移民潮”。城市规模发生急剧膨胀,1929年重庆建市时,人口共约23万,面积约8km2,到1945年抗战结束后新市区面积达300km2,重庆人口达120多万。抗战后重庆党政军警机关达104个,增加的大中型工厂有429家,高等学校25所,营造厂达250家。

2重庆抗战时期建筑概况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分期方案研究中,1937~1949年定位为近代建筑发展的凋零期2)。在这个时间段里,重庆却一枝独秀,是当时国内建筑活动最多的城市。重庆在抗战时期解决了因大量人口、机关单位等的涌入而产生的交通、物资、居住等问题,城市得到飞速发展也给城市文化融入了新的内涵。同时产生了新的社会空间结构,新的技术,建筑类型在原有的城市基础上也得到发展。建筑艺术与技术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因而对重庆抗战时期建筑发展的研究成为研究重庆建筑史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重庆在抗战时期人口急剧增加了6倍左右,造成重庆建筑使用紧缺出现了“房荒”。因而当时建筑活动非常多,抗战时期的建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内迁单位或重要人士兴建的一些质量较好的建筑,这类的典型实例如:罗斯福图书馆、国民大会堂;第二类:对抗战前一些建筑改造使用,这类建筑数量众多,如:苏联大使馆等;第三类:着眼于短期使用的新建的一些临时建筑,这些建筑质量较差;第一和第二类建筑大都质量较好,主要为政府机构、外事机构等办公、名人的官邸别墅等建筑,第三类建筑主要为一些普通民宅和工厂的库房和宿舍等,这些建筑就地取材,采用捆绑式结构和夹板墙等简易设施,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快的特征。基于抗战时期特殊背景,经济发展给建筑的发展带来了限制,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官邸别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普通住宅则没有大的改变。

3重庆抗战时期建筑类型的发展

伴随民国政府迁都重庆,大批行政机关、军事机构、外事机构、学校及文化团体、医疗机构、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工厂等迁入重庆。这使得重庆的建筑类型在原有的城市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完善,抗战前重庆已经萌芽的一些建筑类型,如:使馆建筑、文教建筑、金融建筑等类型,在抗战时期其建筑的规模和数量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还有如工业建筑当中的兵工厂、钢铁厂,等建筑是因抗战内迁而产生的建筑类型。当时的建筑类型主要(表略)。在抗战时期具有重大意义和得到较大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典型建筑类型:(1)外事机构抗战时期先后有30余个国家在重庆成立了大使馆或公使馆,另有数十个国家与迁驻重庆的国民政府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外交关系,展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大使馆的建立,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合作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见证。这些外事机构建筑反映了西式建筑在重庆本土化发展,中西两种不同建筑元素通过布局、材料、装饰、技术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乡土气息浓厚的山地西洋建筑。这些建筑成就较高,保存下来的较多且保存完好,代表重庆抗战时期特殊的城市文化,是重庆乃至西部地区近现代建筑发展变革的重要例证具有颇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文物价值。(2)名人旧居重庆抗战时期是名人汇聚的大舞台,政治要员、民主人士、科学研究人士等精英人士,这些各行各界的名人在抗战的历史上都发挥过重大作用,也在重庆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名人旧居。这些名人旧居种类多样,有中西合璧式的洋房,如:位于两路口的宋庆龄旧居。也有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特色的别墅,如:史迪威旧居,中西式别墅建筑,房屋四间,建筑面积约350m2(图略)。还有传统的中式院落风格的如郭沫若旧居。这些建筑都是抗战时期重庆居住建筑中成就较高,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这类建筑做工考究,功能完善,代表了当时优秀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建筑施工、管理、材料等各方面的较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3)文教卫机构在抗战大内迁的背景下,重庆文化教育卫生行业得到极大的发展。由于日军的侵略,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损失严重,因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教育中心由东向西的大转移,重庆成为教育中心,文化教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产生夏坝、沙坪坝、白沙坝三个大的文化区。随着城市发展设施的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也大量产生。产生的文化机构如:《新华日报》、抗建堂等是当时中央的舆论阵地,为宣传和团结全民族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公共提供服务的图书馆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内,如战时的中央图书馆,为西式丁字形砖木结构建筑(图略)。这类公共建筑是重庆城市开始向现代迈进的标志,同时代表了重庆近现代建筑史上公共建筑当中成就较为显著的一类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除以上三种建筑类型以外,军事建筑、办公建筑、政治建筑等类型在抗战时期都得到了大的发展。抗战时期各种建筑类型的发展反映了发展中的重庆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发展。抗战时期建筑类型多样,属于传统建筑形式向现代建筑形式转变的中间过程,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促使各类建筑走向自身完善发展。

4重庆抗战时期建筑的特征

抗战时期建筑发展是在开埠后西式建筑文化入侵传统建筑转变基础上的转型。建筑的转型包含的范畴牵涉到建筑在功能类型、形式、结构、风格、材料等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变化。若这种转型所牵涉的变化涉及各个重要方面,则代表着建筑体系的演进。因而重庆抗战时期建筑处于传统建筑体系向现代建筑的过渡转型阶段,这些转型具体表现在建筑类型的发展、建筑形式的多样丰富、建筑技术的进步等。

4.1建筑形式基于建筑类型的发展,建筑形态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功能而开始多样化。重庆抗战时期建筑从平面功能组织到外观造型、建筑风格等建筑形式都表现出跟以往建筑的明显差异,一方面受传统川东建筑影响,二受开埠以来西方古典建筑影响,三方面受国际上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初步体现出现代建筑的“范式”。

4.1.1平面功能组织与整体造型重庆抗战时期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建筑表现出聚合功能这一特点,在公共建筑当中,出现了外廊、厅等连接各种功能。这些建筑平面体现出“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特性,平面简洁实用,故在建筑体量等上采用“现代式”简洁体量,在廊、屋顶等部位又会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中国西部科学院,主楼为惠宇楼,二层加阁楼,中西合璧式建筑,砖木结构歇山屋顶,通高14.4m,建筑面积2124m2。还有地质楼,共二层,通高9.1m,三角桁式木屋架,小青砖外墙、灰瓦屋面,建筑面积648m2(图略)。在工业建筑中,工业厂房多为单层,砖木结构,有砖拱支撑的行车梁,有开敞式的窗,用竹、木、石、土等地方材料便于当时的短时期大数量建设。

4.1.2建筑风格取向重庆抗战时期建筑风格受前面所讲三方面影响,故表现出来的样式是多元化的。风格取向并不刻意追求某种“法式”的纯正,不同程度的中西结合的折衷形式,大多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抗战时期建筑风格所体现出以下三种建筑风格发展动向,这种动向区别于过去最大的特征为根植于中西式元素的本土化和创新性发展。a.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建筑的布局和细部处理时有体现出对于地形的适应,气候的适应,以及天井、吊脚、悬山顶、歇山顶等元素及处理手法。如: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嘉陵桥西村5号。现存客房和书房为,中西结合式砖木结构,悬山式灰瓦屋顶(图4)。b.外廊式及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从开埠之后,西方“殖民式”建筑形式的出现,抗战时期的建筑单一的西方建筑的形式引用逐渐减少,但新建的诸多建筑中在细部处理中很多都包含着西方建筑的元素和处理手法,这些西方风格是多元的,包括有:西方古典复兴主义,仿巴洛克,浪漫主义等等。如:抗战时期苏联驻华大使馆,仿巴洛克式砖石木结构,四楼一底,面阔27.5m、进深21.7m、通高25.9m,有房屋56间,总建筑面积2438m2。在官邸别墅当中,建筑风格有模仿外国近代小住宅形式,有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特点。如:宋子文公馆,宋子文公馆(图略)是英国乡村式别墅,该建筑为全石质结构,平面“凸”字行,地下一层,地上加阁楼两层。香山别墅(白公馆)则为中式味道较浓的建筑。c.现代式建筑风格,抗战时期重庆部分建筑受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建筑开始注重其功能性,表现为平屋顶,简单的线脚不事装饰的墙面和钢窗,表现了作为工业性建筑,注重功能、技术和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这一时期的不少教育建筑都体现这种风格,如南开中学:忠恕图书馆,范孙楼等建筑(图略)。

4.1.3建筑外部装饰与细部在重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西方文化传播时向传统文化靠拢,形成了中西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装饰与做法。这些做法受重庆地区本土材料和审美取向的影响,产生了具有重庆特色的装饰做法。其中具有西式风格的装饰做法有:外廊拱券(图略)、门窗、窗台、外立面线角、室内天花;极具地方特色的中西结合装饰做法有:中式装饰主题的西式柱头、欧式拱券花饰做成传统题材雕塑、西式窗内用中式窗格等。

4.2建筑技术上的进步建筑技术上的进步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和砖石结构的大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于抗战前,在抗战时期得到广泛的发展。重庆美丰银行、重庆商业银行、川盐银行等都为4~8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采用现代风格,杨廷宝设计的跳伞塔3)为我国第一座跳伞塔,砖结构,高39.6m,塔身下部直径3.5m,内设旋转楼梯。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城市环境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创造生存和生活空间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环境艺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由物质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要素以及技术形态要素、艺术形态要素所构成。而城市环境设计又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现。换言之,即可理解为:城市是有文化,有品格的。而城市的文化与品格,又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

1.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城市规划的原则是考虑城市原有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方针有计划地规划发展。目的是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是人工环境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是人类用以构造人工环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而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最高境界为“美”,既文化与精神的统一。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现状

建筑、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的城市建筑和城市发展一样迅速,但这种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迅速发展掩盖不了伴随而来的另一个现实――中国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自己特有的文化与品格――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建筑迅速发展与环境设计间的矛盾。建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民用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建筑本身和环境的综合设计,如道路,公园,绿地等,发展迅速但城市环境并不谐调,使得人文居住环境恶化。

第二,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矛盾。现代的城市建筑,用“日新月异”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为了展现“现代”精神,为了跟国际接轨,一座座古老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正在悄悄的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克隆”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清一色的西化,从建筑到装修,到室外景观设计,本土的、民族的东西少之又少。许多艺术上的等外品被大量炒作、模仿、克隆,成为视觉上的污染、环境中的败笔,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土地等资源。城市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孪生的兄弟姐妹。一样的摩天大楼,一样林林总总却又拥挤不堪的街道,一样的少的可怜的却又修剪的整整齐齐假模假式的绿地,一样说不清看不懂的不中不洋的街头雕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而一个国家的城市文化则是其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体现、传承与发展。而这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现代”化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如何谐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设计师的不客逃避的责任。

二、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与抗争中积累下来的艺术心理与审美意识的积晶,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洋溢。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精神。老北京四合院房屋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整体设计,暗含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和”;苏州园林的移步异景更是把传统美学的“天人合一”体现到极致。总地说来,传统的美学在建筑中的表现为朴素的哲学之美(和谐之美)和强烈而浓郁的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形式之美,装饰的艺术之美)以及地方风情的民族之美,淳朴的实用美和自然的生态艺术美。所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美学的体现,中国美学引导了中国传统建筑,二者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留下了举世瞩目的民族建筑之瑰宝。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和走向

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民族文化和人文化的缺失,导致城市规划建筑西化、单一,没有民族、地域特点,城市文化大同,没有自己的品格和特点。而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和发展消失!所以,如何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精神,这不仅关系到建筑或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更关系到城市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探索和必须改变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妨以传统美学来指导城市环境设计。

首先,根据地域、自然、民族、经济等因素合理定位城市文化,保护城市特有的民族地域特色,包括建筑的特点,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本土文化,公共艺术等,因地制宜,人文的、艺术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其次,建筑设计要考虑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这里所指的是建筑风格和精神――即民族精神。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两者密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精神需要,中国的建筑就要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完成建筑这一载体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将审美与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以公共环境设计倡导健康公共精神,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感染,建立和谐公共精神。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经济的发展引发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当今社会,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公共艺术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

现代城市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我们要正视公共环境、公共艺术上的问题,认真解决,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伊飞.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山西建筑,2008,(10):71-72.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8

摘要:和公共建筑相比私人建筑主要是按照建筑所有者的要求和审美情趣来进行设计,不必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更多的是突出自己的个性。而公共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感受。优秀的公共建筑设计能够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公共建筑装饰设计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饰设计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建筑;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使得我国的公共建筑的形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特别是公共建筑的外观,对于展示我国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公共建筑的形象对于改善我国的公共环境的品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我国的公共建筑装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我国公共建筑装

1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原则

1.1时代性原则

公共建筑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功能,因此必须与时展的旋律相一致,符合时展的要求。公共建筑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设计,使公共建筑能够很好的反映本时代的特征。这个时代能够给公共建筑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同时也是设计出来的作品能够很好的反映时代的特征。公共建筑只有符合其自身所在的时代才能够凸显其自身的价值,否则脱离时代的公共建筑,一味的追求标新立异,即使建筑本身的设计再完美,也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1.2地域性原则

公共建筑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公共建筑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性原则,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域的实际情况和风俗习惯。在公共建筑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充分的利用当地的地形、气候以及光照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能够体现当地的人文文化、民族习惯,使公共建筑成为当地的标志,使人们能够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1.3大众性原则

公共建筑与私人建筑不同,私人建筑更多考虑的是个性化,区别于其它的建筑,但是公共建筑由于其自身所承载的功能的不同,更多的考虑大众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公共建筑在设计过程当中不能只是设计人员自身个性化的体现,而要更多地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个性,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第二,公共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地是考虑大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习惯,建筑的装饰设计要能够使大多数民众所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公共建筑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服务于大众,因此建筑的设计要从大众的审美角度来进行设计,使建筑的外观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只有大众充分的认同公共建筑的设计,才能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公共建筑除了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积极去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不断的促进大众的审美情趣的上升。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在给人们提供审美的满足的同时,同时还肩负着陶冶大众情操的任务,使大众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经济性原则

公共建筑装饰设计不能盲目的追求视觉上的冲击,而忽视经济性的原则,造成浪费。而是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来对建筑的外观装饰设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确保建筑的经济性。

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选择恰当的装饰标准。建筑装饰的标准差别很大,应该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装饰等级以及使用者的经济实力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建筑装饰标准。第二,选择恰当的材料及构造工艺。建筑装饰应该根据设计对象的性质等因素合理的选择材料和构造工艺做法,使装饰材料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潜能,创造令人满意的环境。第三,确立合理的使用周期,正确处理远期和近期、一次性投资和日常维护的关系。

2、探索现公共建筑装饰的设计方法

现代公共建筑装饰由于不同流派、不同类型、不同民族和不同欣赏层次,其主张可以是多元的、多变的,形式可以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它都必须按照美学规律去创造。

2.1形式美的设计方法

一位建筑师曾说过:“如果建筑造成的视觉感受有条有理且赏心悦目,人们精神上的健康、愉快和满足,都会因此明显得到增进。”可见,建筑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丰富、调节人的视觉感受,这是不容忽视的。

(1)重复与韵律

建筑符建筑装饰中的重复常包括线的重复、方向的重复、大小的重复、形状的重复、质感的重复、色调的重复等。建筑师常把某个基本图形在建筑上的不同位置上重复出现,用重复的信息向观者“轰击”,产生不容忽略、难以忘怀的感受和印象。世界贸易中心建筑立面装饰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重复也是创造韵律感的必要条件,重复的构图能够加强构图韵律的节奏感。建筑装饰是丰富的还是单调的,可以通过韵律的创造来实现。例如前苏联克里母林宫内建筑墙面的装饰具有优美的韵律感。

(2)增强对比

对比是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对比可以借助互相烘托与陪衬求得变化。建筑装饰通过对比产生易识别和观赏的目的。对比可以从多角度产生,例如方与圆的对比、正反方向的对比、直和曲的对比、虚和实的对比、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等等。

(3)渐进与调和

调和是指缩小差异,调和借助构图要素之间的谐调及连续性,以取得和谐所产生的美感。渐进是调和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物体不同质感、色调、形状的渐进从而在另两个物质之间达到一种调和的效果。在环境中,调和可使杂乱的现象得到整顿和改善。调和的方式有很多,建筑装饰设计可利用调和的方式与环境达到统一、和谐。

2.2意境美的设计方法

根据当前大众的心理需求,结合影响建筑装饰设计的其它因素,笔者将意境美的设计方法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立“意”。第一,自然之“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节节攀升,建筑越建越高开放空间和户外活动场地日益减少,致使人们想往自然,渴望身居市井而能享自然之野趣。于是,在现代公共建筑装饰中水、山石等自然元素的融入为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形成对话提供了机会。第二,文化之“意”。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个区域和地方都有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成为建筑物装饰“意”表达很好的背景题材,建筑装饰文化之意的融入,使之成为大众情感归宿的一个载体。

其次,是意境美的表达语言。建筑装饰设计主要的表达语言分为以下两种:第一,具象。具象是用具体的形象如动物、植物、人物和器具作为纹样,来象征某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意义。比如中国人对梅、兰、菊、竹就有特别的感情色彩。第二,抽象型。抽象的表现手法是以具象为依据的。把具象提高到超脱于自然现象和现实物体之外的各种几何形体,以概括、夸张等方式,简洁地表达一定的艺术意境,体现特定的内客,以其“神似”来引起人们心理上,逻辑上的联想。抽象的艺术手法,虽然没有具象那么直观、具体,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形式美感而受到设计师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平.关于公共建筑装饰设计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0).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1篇9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艺术设计;环境景观;桂林;城市文化品位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ofLocalCulturetotheDesignofUrbanPublicEnvironmentFacilities:TakeGuilinastheExample

CHUHai-feng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基础的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公共环境设施是指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中为人们活动提供条件或一定质量保障的各种公用服务设施系统,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环境设施”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亦被称作“街道的家具”、“园地装置”等,欧洲人又称其为“城市的配件”。公共环境设施的内容包括卫生系统、照明系统、休息系统、信息系统、导向系统、管理系统等等,承担着城市配套设施的功能。公共环境设施虽说都是一些公车站、指示牌、垃圾桶等小体量设施,无法与城市公共广场、城市整体环境景观等大型项目并肩而立,但其数量和类型众多,分布面广,而且直接服务于公众人群,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俨然成为“城市名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目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为设计师们所认同。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中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却忽视了这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普遍存在着同质化、工业化等问题。这些公共设施虽然能够满足城市对设施的基本功能的要求,但是缺乏各个城市特有的地域性特征。某些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作品在形式上没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材料上,忽视了对本地本土材料的利用;在文化中,忽略了历史文化内涵。这些设计作品成为了城市形象和城市本土文化的“外来者”。大量造型相似的公共环境设施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使本就“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更缺少特色,磨灭了千百年来城市自身所孕育的个性和特点。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所谓地域性,泛指“因人类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地域性群体文化”。城市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自然生长的历史沉淀,它存在于地域的自然景观当中,存在于地方性建筑当中,存在于地方历史文化当中。在设计之前,充分理解地方性文脉、了解地域性特征是设计出优秀的城市环境设施的前提。只有当设计师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当地的城市自然景观特点、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总体设计定位、城市中人群的生活习惯、地域性建筑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及文化符号等种种要素之后,寻找出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联系之后,才能将其融合到公共设施的设计当中,设计出具有着地域神韵的作品。

沙里宁在《城市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与人群直接接触并发生功能关系的公共设施就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和城市品位的平台。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是设计灵感及设计元素的重要来源。设计师在设计思考之时,应当尊重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善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注重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利用,顺应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设计出具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这不仅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成为外地人了解城市的“名片”。

三、桂林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可以从当地的自然景观、地域性特色建筑、地域文化等内容中提取所需要的设计元素,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方性材料等客观要素综合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人群的对公共设施的功能和审美的需求,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对所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重构,将其有机的融合到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当中。

1.桂林地区地域文化特质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城中多山水,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以“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为主线。城市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桂林市城市定位为风景旅游城市,自然景观成为其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桂林城中多山,山形如盆景般秀气灵动,韩愈有诗云:“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整个城市完全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结成一体不分彼此。建筑文化上,当地所特有的桂北民居建筑形式也颇具特色。民居建造多利用本地多产的建筑材料,通常以木材作为主要围护结构,建筑结构多为穿斗式,台基部分多由当地石山上采撷的青石石块所砌筑,屋顶部分则为青瓦屋面所覆盖,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与青山绿水相呼应。桂北民居中马头墙形式或观音兜形式的山墙是桂北民居的主要特色,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尤为凸显灵动之气。桂林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虽处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城市中居民多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杂居。其地域人文文化也与桂林山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地有着许多关于山水的神话传奇,也有着关于少数民族脍炙人口的“刘三姐”的传说。对于桂林市这个有着自己独到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必定要以山水自然景观文化为主,结合民居建筑文化、地区民俗文化,从中提取设计元素并加以利用。同时还要依据人口构成的特点,针对本地居民和旅游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

2.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桂林城市地处丘陵地带,城中山水秀美,是城市自然景观元素的典型代表。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对此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利用乃是设计的一大重点。在设计中,如山体、水景等自然景观元素不可能完全复制或一味地模仿照搬,宜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提取、抽象、重构,取其形意之美,展现在设计之中。采用将自然元素符号化的设计手法能够有效地体现城市的地域自然文化。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公车站设计方案为例(如图1)。该公车站设计采用了抽象和象征的设计手法,将城中山体形象加以抽象和符号化后,取其意象带入具体设计当中。车站顶部由多段自由弧线组成,象征着坐落在城市中起伏的山体,与其自然形象遥相呼应。同时车站的造型整体构成桂林城市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G”,象征着设计所在城市。

在功能上,城市公车站主要使用者多为当地居民,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考虑到现代人群的使用习惯和周边现代建筑的整体风格,因此设计中采用玻璃和钢材等材料以与现代化城市的建筑形象相吻合。

3.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桂北民居是桂林地区极具地方特色传统的住宅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桂林城市虽属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居民大多为汉族,在古代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因此多数民居的形式与中原汉民居有相似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沉淀,民居形式也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地域性建筑文化。而公共环境的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本身体量较小,无法形成较多的类似于建筑空间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之时也需从地方性建筑形式上抽取和提炼设计元素的方向入手。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如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公车站设计方案(如图2)。该设计将桂北民居中的观音兜、马头墙和双坡顶的建筑元素抽象、简化,并加以重构、组合而成。车站墙体使用当地特产的石灰岩做饰面,顶棚使用透明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形成对比又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体。整体设计既包容了传统的地域建筑元素,也满足了现代人群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再如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指示牌设计方案(如图3)。该设计按照同样的设计思路,撷取桂北民居中的跌级马头墙的局部形象,将其简化之后用现代的设计手法重新组合成为新的设计形式,满足公共设施指示系统的功能需求,并突显地域特色。

4.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不同于地域性自然景观和地域

性传统建筑,它不拘泥于具体形式,是一种城市历史和精神文化的沉淀。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或为当地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或为神话传说,或为传统习俗,或蕴藏在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当中。针对公共设施设计而言,在形式上简单提取设计

元素的方法不适用于对传统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而需要从挖掘当地的文脉关系入手。比如说,可以从传说故事的本身寻找切入点,引发使用者和观赏者的联想。以桂林市垃圾桶设计为例(如图4)。该垃圾桶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之下,将其设计为简化的绣球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刘三姐抛绣球”这段在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也能让外地游客了解桂林的地域文化。这样的设计不但是对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城市的一种宣传,也是对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和继承。

在公共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对于地域性历史文化的利用,也能够从民族服饰上寻找设计元素,比如桂林城市垃圾桶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如图5)。该垃圾桶的设计就是从桂林地区壮族男子的民族服装中提取开襟的局部作为形象设计元素,简化和变形后加以利用的。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体现和宣传地域民族文化。

5.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当地材料的利用

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采用地方性材料,可以突出地域特征。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将当地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打磨后制成青石板,可用于石桌椅的设计和制作当中。桂林城市提供给市民休憩使用的座椅大多都使用此类材料,一则经久耐用,再则能使公共环境设施有机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融入环境当中(如图6、7)。

四、结语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10

关键词:节能技术;公共建筑;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执行标准,以具体监管城市建筑工程节能工作。将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严格地采取节能措施,让每一位公民真正树立起全面的建筑节能观,是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全面的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该行业各个企业、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只有将节能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将可持续发展进行到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进展

1.1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2007年,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实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根据文件要求,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识别高能耗建筑和重点能耗建筑;支持有一定工作基础的省市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促进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资金约7亿元,支持北方等9省市开展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示范,支持北京大学等72所高校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通过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摸清了全国公共建筑能耗情况,区分了重点能耗建筑和高能耗建筑,激发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需求。

1.2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开始启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2011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在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央财政将选择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地区,组织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规模化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示范效应。重点城市在批准后两年内应完成改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对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每平方米20元的财政资金补助。2011年,天津、深圳、重庆被列为第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试点。

1.3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机制建设

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机制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2010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240元,省级奖励标准为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不低于60元。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暂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并给予“三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

2.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公共建筑能耗水平依然较高

据统计,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平均能耗是50~70度电,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150~300度电,是城镇普通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的10~20倍,公共建筑的面积不到城镇建筑面积的4%,却消耗了全国城镇建筑总耗电量的22%以上。而且,远高于同纬度发达国家能耗水平,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

2.2公共建筑能耗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筑服务水平要求提高,公共建筑规模、体量与能耗强度快速增长。从发达国家经验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日本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韩国90年代都出现了公共建筑能耗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增加1倍的情况[1]。我国目前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80亿m2,总能耗1.5亿吨标准煤,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5倍和2倍。如果继续按这一趋势发展,到2022年我国公共建筑能耗将至少是目前的2倍,超过3亿吨标准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承受。

2.3公共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发展滞后

公共建筑粗放式用能管理模式仍未改变,能源浪费现象突出,专业化的能源管理支撑能力不足,合同能源管理等现代化节能服务机制仍未建立。一方面,公共建筑节能项目规模相对较小,节能收益相对较低,影响了节能服务公司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公共建筑节能服务项目实施中标准、检测和验证问题滞后,公共建筑节能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导致节能效益无法确认,严重制约了节能服务项目的发展。

3.公共建筑节能政策设计原则

公共建筑节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促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有效开展,其节能政策设计应坚持下列原则。

3.1强制性节能与经济激励节能相结合的原则

公共建筑大体上分为政府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两大类,对政府办公建筑来说,按照“实报实销”的能源费用征收管理体制,经济激励对其吸引力并不大,相反,适当的强制性行政指令,往往更为有效。因此,针对公共建筑业主对象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政府办公建筑更多的通过行政指令强制其进行节能改造,对商业建筑则通过经济激励政策引导其节能行为,有效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

3.2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公共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因素往往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需要政府加强政策的引导。特别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投入资金量大,在市场配置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培育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因此,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应采取“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和投入进来,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3.3能耗总量控制与分项细化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用能设备与系统、能耗计量系统的节能改造,在政策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节能总量目标的实现,更要注重分项细化目标的制定,引导公共建筑主体在实施建筑能源审计与节能诊断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分项细化的实施方案。

3.4技术节能与行为节能相结合的原则

推进建筑节能、提高节能效率,离不开节能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但更应看到,建筑使用者的节能行为又是最为简单而有效的节能途径。因此,建筑节能政策设计要在关注节能技术进步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公众节能意识的培养。技术节能与行为节能结合起来,才能使节能效果最大化。

4.公共建筑节能政策建议

4.1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制度

完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技术指南、技术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建筑用能设备管理,研究建立推广、限制、淘汰技术产品目录。建立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明确节能评审机构主体,在工程设计、建造、验收阶段,强化建筑节能专项核查。

4.2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常态化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已批准的省级能耗动态监测平台,继续扩大纳入监测的城市范围;继续扩大省级能耗监测平台试点,争取“十二五”期间,建立覆盖全国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能耗数据实时监测系统建设有关的行业标准编制,科学指导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工作。

(2)提升能耗数据分析能力和水平,推进能耗定额制度建设,切实发挥能耗监测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3)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拓展监测平台功能,不仅仅完成能耗监测、能耗审计,还要能科学地控制能耗设备的运行方式,给出最佳的节能运行方案。

4.3完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制度办法,加强节能改造技术指导

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已经建立健全,能够实时掌控辖区内公共建筑能耗信息情况,详细统计高能耗建筑和重点用能建筑能耗情况的基础上,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城市和高校,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要求“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0%以上。

4.3.1完善财政资金奖励补助办法

目前的财政奖励资金是按改造的工作量核定的,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内容广泛,不同改造任务间的成本相差很大,统一标准量化有失政策的公平性和可行性。鉴于进行节能改造的公共建筑都已纳入监测平台,能够准确掌握建筑能耗情况,因此可以采取“目标考核奖励”的办法,即批准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或高校,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目标的,给予奖励。否则,收回奖励资金。

4.3.2科学规划节能改造流程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系统的复杂性,在建立节能监测平台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从能源审计到节能效果评估上进行全过程规划,以达到节能效果最大化。一是能源审计,确定重点用能设备、重点系统,找出耗能不合理和具有节能潜力的领域;二是节能诊断,对能耗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了解;三是节能改造方案,按照节能诊断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改造方案;四是实施节能改造;五是实施节能运行,调整优化系统运行策略;六是节能效果评估。

4.3.3鼓励采用低成本的节能改造方式

要转变节能改造观念,倡导在实施建筑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物围护结构及用能系统通过采用成熟可靠的无成本(优化运行管理、完善物业管理等)、低成本(改造投资额较低,节能效果明显、投资回收期较短)节能措施实施节能改造。

4.4大力推进节能机制创新,加强节能服务能力建设

各地应依据监测平台,通过能耗统计、监测,摸清能耗基线、确定能耗定额。在确定能耗定额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基于能耗限额的用能约束机制,通过超定额加价制度,或公共建筑节能量交易的方式,激发节能改造需求,实现降低能耗目标。

参考文献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11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Abstract:Buildingontheartofshapingspaceform,tomeetthepublicartspace,thespiritualneedsoflife,architecturalformofurbanpublicartisauniquepublicart,itisthearchitectureforthepublicexpressionofaforms,throughtheuseofavarietyofarchitecturalmodelinglanguage,thearchitecturalspaceasapublicvehicleforartisticexpression,activeuseofbuildingspacethatcanbeusedinavarietyofelements,andusingavarietyofartisticformsandtechniquestobringasymbolofpublicartsemantic,Aestheticandculturalspiritintothearchitecturalspaceenvironment,sothatthepublicspaceofurbanarchitecturalenvironmentismoreprofoundandemotionalexperienceoftheaestheticexperience

Keywords:Art,PublicArt,Citybuilding,Architecturalform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现代公共建筑范文篇12

关键词: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模式;灵活性

近年间,笔者曾随牙克石市图书馆馆长去北京、天津、大连等地参观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十座,历时二十天。通过这段时间的所感、所听、所见和图书馆专业人员介绍,对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模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的看法。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建设和知识力量的象征。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其外延不断扩大,它已由单一的传统图书馆转变为以图书馆为主,兼容其他社会活动的综合性新型图书馆。图书馆也由过去的借、借还变成了知识、资料、信息等综合交流的服务中心,因此,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模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模式的发展方向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设计要有自己的独特性。

公共图书馆应是一个城市、地区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其建筑风格不但须与整个地区的建筑环境相协调,而且应有独特的个性,如:天津市津南区新建图书馆建筑外型,根据地处的周围环境,与对面的农业银行大楼相对应,既体现了现代化建筑特点,又带有古典欧式风格,美观大方,简洁明快,崇尚高雅,造成一种使读者感到亲切和吸引读者的文化氛围,使读者在心态上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二、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模式要有高度的灵活性

现代图书馆应是开放型的,大量的书刊资料均采用开架借阅方式,灵活性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关键,它的优点也决定了它在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在提倡以灵活的统一原则发展模数式图书馆的三统一(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原则,但是三统一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建筑设计的实际,三统一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局部,如天津市津南区图书馆在载荷设计上主要用于开架外借、阅览、多功能厅等,而基本书库及办公用房等可以尽量确定区域,但建筑主体各层高度上应尽量统一,以便给将来灵活使用调整留下余地,所以从内部结构,应体现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开放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实用方便的大空间平面布局以增加使用上的灵活性,使闭架书库、开架辅助库、阅览室、工作室连成一体,由封闭的固定性空间形态变为开放的灵活的空间形态,这一点也是现代中小型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区别的明显标志。

三、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模式要为今后现代化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设备的采用和多种文献记载的收获,图书和情报的逐步结合等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模式提出了新课题,现代化图书馆建筑设计要为现代化管理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视听缩微声像,馆际联网通讯设施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新馆设计在安排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系统时,应根据中小型图书馆的特点,也可将两者合并一起考虑,形成综合布线系统,这也为今后使用带来较多灵活性,因此,在新建建筑模式上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管理系统。一是计算机管理系统;二是图书采访编目系统;三是图书保管流通系统;四是图书保管防盗监控系统;五是消防报警系统;六是视听缩微系统;七是馆际联网通讯系统等,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重要。

四、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模式要围绕静、动两种空间布局进行。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它已由单一的传统图书馆功能走向综合性的多功能,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效益,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模式一是从图书馆传统的静态空间考虑,包括:文艺、科技外借、报、刊阅览、参考咨询等等,二是应从动态角度设置多种供社会活动的空间,包括:影视厅、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交流室、各类会议室、授课室等,为开展社会性的学术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还可以开设方便读者的书店,商店和快餐店等,形成一个以图书馆为主兼容其他社会活动的新型图书馆。

五、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选址应选择舒适,宁静、宽广的地理位置。

公共图书馆以它的职能,任务来讲,在于为读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务。所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地理环境,对于一个中小型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是完全必要的。公共图书馆的周边环境应是安静、宽敞的绿地和多组艺术雕像,营造出图书馆特有的文化气息,从内、外装饰上应本着典雅朴实、宽敞、明亮的格局,大空间的读者活动环境。所以,幽雅、安静、舒适的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综上所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在建筑模式上,既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及先进城市的布局形式,又不能固守传统模式,既要满足当前的使用需要,又要对长远发展的需求很好的兼顾,创作出富有自己文化特色、适合本地人文地理、环境的现代化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稳定性考察报告范例(3篇)

    - 阅0

    稳定性考察报告范文际金融危机冲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继续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制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有效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稳定员工情况汇报范例(3篇)

    - 阅0

    稳定员工情况汇报范文一、学校安全工作职责。组织有关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会议,培训相关人员,解决相关经费,协调相关部门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对各部门发履行安全职责.....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