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1

关键词新媒体;新疆;有线电视;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6-0091-01

新疆地处我国偏远地区,由于地域广阔,人口较少,乡镇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截止到目前为止,新疆大部分地区乡镇村民仍然用“村村通”“户户通”收看电视节目,没有实现与县(市)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联网。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数字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应该加强新疆地区乡镇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丰富农牧民群众的节目源,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现代文化的需求。

1新疆有线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节目源已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要

乡镇农牧民群众目前收看电视节目用的都是“村村通”或“户户通”,虽然“户户通”增加了一些电视频道,但相比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相对较少,其节目源已不能完全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求。

1.2收看节目信号不稳定

“村村通”或“户户通”都是用户直接接收卫星信号来收看电视节目,其缺点是信号不稳定,遇到刮风下雨卫星接收天线经常偏移或接收信号产生损失,影响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1.3无法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获取媒体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村村通”或“户户通”只能提供单向性节目,不能提供双项互动性节目,也无法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怎样让农牧民也能收看到城市人收看到的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新疆乡镇群众对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的需求

传统的收看电视节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地乡镇农牧民的需要,乡镇农牧民对新媒体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体现在:

1)随着乡镇农牧民群众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数字技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村村通”或“户户通”形式收看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求,有条件的县市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将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延伸到基层农牧民家中,以此满足农牧民对电视节目内容的需求。

2)如何实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的受益问题。新疆地域辽阔,乡镇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因此把有线电视延伸到乡镇农牧区需要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投入较大的资金,因此,如何实现其经济利益,也是发展乡镇有线电视媒体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3)农牧民对有线电视媒体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乡镇农牧民经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科技种植的重要性,因此,希望新媒体在具备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要开展专项节目以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帮扶。

4)有线电视的维护等问题。由于乡镇人口分散,将有线电视媒体延伸到基层农村,虽然能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经济需求,但是由于距离较远且分散,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传统的农牧民习惯于免费的收看“村村通”“户户通”节目,因此开展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延伸,需要农牧民缴纳一定的费用,而该费用有时会受到部分农牧民的反对,因此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收视费用的征收困难也是影响乡镇媒体发展的瓶颈之一。

3新疆乡镇新媒体发展的潜力

1)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安居富民房的规划建设,使村民集中居住在了一起,大大节约了有线电视传输距离和传输成本,使得城市中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乡镇成为可能。

2)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日益丰富。乡镇接入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不仅使乡镇各族农牧民群众可以收看到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收看到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节目点播。获取到更全面的文化教育、生活信息、科普知识等海量的信息,接受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同时还可以为哈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智慧乡镇信息等服务,使哈密乡镇各族农牧民群众可以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文化和信息服务,这也是推动哈密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举措。

3)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图像质量清晰、可以自由选择。除了提供直播数字广播电视以外天山云信息平台还提供大量的视频点播和互动回放节目(包括汉、维、哈3种语言),视频点播内容时长达20万小时,每周都会有节目更新,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信号优势:节目信号质量高,画面清晰,音质更优美,传输安全,收视稳定。广电宽带:广电宽带采用EPON+EOC的方式进行组网,扩容方便、延展性好、节省光纤资源,另外,广电宽带是绿色宽带,屏蔽了大多数的不法网站及一些负面网站。服务领域拓宽:提供电子商务、电子指南、股票、便民服务信息、农副产品购销推介信息、本地文化信息等多种服务。

4)有线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不仅丰富了电视内容,而且还为广电网络公司经济创收提供新的途径。拓展了乡镇电视媒体传播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提供了新的平台,以电视微博、微信为例,很多县级电视台开设了网络平台,以此吸引更多的网民参与到电视制作与交流中,以此为电视节目拓展市场影响力;创新了乡镇电视媒体的运营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有线数字网络电视中不仅实现了盈利模式的多样化,而且还打造多渠道的综合平台,提升了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市场竞争力。

4新媒体时代乡镇有线电视媒体发展的对策

4.1创新经营模式

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乡镇电视媒体运营的要求,因此有线数字网络电视必须要从创新经营模式入手:一是构建多元经营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就是从转变经营理念入手,挖掘自身的产业潜力和市场需求潜力,在满足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要积极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专业服务,具体就是专业频道服务。广电网络公司要紧紧结合当地的特点开展特色节目制作。例如,针对当地农作物种植特点,开展专门的农作物讲座节目,以此提高受众,做到服务于当地经济。

4.2提高乡镇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管理和维护人才

乡镇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覆盖,需要一批有线数字网络电视专业人才队伍。因此,需要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树立竞争意识,选拨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广电网络公司也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3地方政府和运营商协作促进乡镇电视媒体的转型

乡镇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民生工程,一方面建设乡镇有线数字网络电视要积极争取政策和财政支持,以有力的行政推动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乡镇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要抓住商机,看准市场采取和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的办法,对基本节目免收视费,对收费节目对农村给予优惠,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例如,哈密市政府为使乡镇农牧民能收看到有线数字电视与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政府投资完成哈密市乡镇现代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传输设备和线路的安装,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将为哈密现代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提供10年直播基本标清节目113套。

总之,基于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对有线数字网络电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线数字网络电视必须从一元经营模式转向为多元经营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好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其产业价值,以此实现乡镇有线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节目,实现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1篇2

关键词:农林生态;景观;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S73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2.066

1农林生态景观的发展现状

目前,各国的生态景观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生态景观园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德国的“乡村旅游”、“市民农园”,意大利的“农业旅游”,英国的“田园城市”,法国的“城郊农业”,波兰的“果菜园”,美国的“广田城市”,加拿大的“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马来西亚的“部级农业公园”,这些都是农林生态观光园区发展的典范国家。通过最新的农业科技把农、林、牧、渔、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新型农林生态观光园区,从而改善和丰富人们生活居住休闲的环境。通过对各国农林生态景观园区发展和建设的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农林生态景观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实际经验。

2城市郊区建设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生态观光和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热点话题。使用现今的高科技手段改造原有大自然环境特征,为人们展现一种新的自然环境,做出一种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环境是现今人类所追求和向往的。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农林旅游、高科技农业林业园区都在不断建立和崛起。观光农林业生态园区作为我国农林业的转型升级,把城乡园林和农林业现代化融为一体,达到尽快与国际接轨的目的。

3观光园区的种类

3.1农业主题公园

我们通过对主题公园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其大多数园区都是利用当地农业景观为基础。建立和规划起综合观光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以及休闲娱乐集中整合为主题公园。它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旅游、度假、休闲、农产品、娱乐等设施。在园区内可展示名优产品,并且可以组织举行各类节日庆典活动。农业主题公园一般划分为森林区、花卉区、水果区、景观区、服务区和生活区等等。

3.2农业观光园

在接近城区或者城市近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例如:花卉园区、养殖场、果树园区、蔬菜种植区、自由采摘区等,为人们提供入园采摘服务使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

3.3农业田园化

农业田园化地区主要建立在城市的近郊,以城市为依托发展田园化农业产业。该地区主要以园艺农业为主体,配合瓜果的种植、花卉的培养、蔬菜的种植,果实和水产养殖。同时,结合城市近郊的村镇环境美化,集菜地、水面、农田、果园、房舍于一体,建设一系列与实习、实验以及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

3.4休闲农场

主要建立以农业为主的休闲娱乐区。园区内可实现观光、体验农作、采果,让城市化的人们体验到农村的生活,充分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休闲农场也可以提供短期的住宿度假服务,这样可以使游客体验到更多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生活,为非农业者提供调剂性劳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普和实习劳动的机会和场所,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周边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3.5现代化科技园区

现代农林科技园区是通过对科技旅游和农林业旅游结合出现的新型园区类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农林新型科技的优势,引进和使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农林技术,建立起农林业科技研究、推广、试验、生产、示范和经营等活动场所。

3.6森林公园

主要以林木为主的大型农业复合生态群,拥有多变的地形和辽阔的林地。森林公园内主要景观由林区、河流、小溪、草地、山石等组成,为游览者提供观赏性、游览性较强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态自然环境。

3.7植物园

在城市郊区建设综合性植物园,引进国内外优良的植物种类,结合本地实际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种植,实现林草优美景观相间的布局。成为种质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观赏、游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场所。

4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

农林生态园区规划主要分为四步进行:第一,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农林业相关信息,划定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用地情况,确定该区域的特点以及公园的主题等;第二,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规划出园区的主体框架,明确相关规划内容,初步规划出整个园区用地规划情况;第三,方案制定阶段,完成草图和文字方案,形成初步文字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和论证,修订初稿后形成正式文件;第四,最终形成成果文本和图形文件,文件中包括规划园区框架、布局、绿化、水电、经济区域、分区规划等文字内容和相应规划图纸文件,园区规划全部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开发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爽,王进,詹志勇.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05).

[2]彭少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12,(03).

[3]秦春林.对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J].北方园艺,2011,(24).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3

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已正式,农业科技创新成为“一号文件”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成为各界关注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家以关爱三农、服务三农为己任的互联网公司,中国数字农村网以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使命;以发展农村信息化为导向,在全国建立省市县等多层次信息服务采集点,定期采集农业政策、生产动态、供求、价格等信息,汇总到统一的数据库内,从而形成庞大的、实效性强的的共享信息服务平台。将农村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公司经营的“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独创的“M2M”模式,正是为普遍实现新农村地区信息获取实时化、管理智能化、传播网络化的产业运作和经营方式,其本质就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城乡信息、经济一体化。这与中央一号文件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要求不谋而合,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

2012年,是农业科技促进年,农业科技的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研发,将成为农业工作的重点。在本次年会上,中国数字农村网将推出专为农户网上交易研发的“农付宝”、“SN手机”等工具的升级版,此外,注入了高科技元素的晓农有机肥、赛众28、渔康灵等新产品也将成为年会文艺节目中频频出现的“热词”。在线交易平台以及数农网旗舰信息站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中国数字农村网年会将成为数农人自主研发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

新世纪以来,中央已了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科技为主题,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个方面强调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将对农业科技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农业科技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丰收,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等依赖进口;同时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

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支撑能力仍然不强;与亿万农民的科技需求相比,农业科技服务供给能力仍然不足。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如何破解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投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能力的难题?在中国数字农村网年会上,将由农业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以及企业界精英人士共同探讨。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成阳农业旅游区域文化地方特色

0导言

农业和旅游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产业,促进两个产业共同发展,是拓展农业功能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旅游是旅游与农业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产品。它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它既让城市居民及其他游客领略到城市其他名胜风景点所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现代新颖的农业艺术,给他们游乐、休息、健康,得到新奇别致的精神和物质享受,又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农业旅游,开发农业生产的旅游功能,既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又能节约成本。农业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观念的更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现代农业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

1研究背景和现状条件

咸阳市北塬新城位于咸阳市北部关中平原腹地,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11′至35°32′之间,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农业基础良好,并有大量的文物古迹遗存。大部分范围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西片区重合。咸阳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不仅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而且农耕文化遗存也非常丰富,并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底。发展农业旅游的基础比较好,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农业旅游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问题。

2存在问题

2.1形式单一,项目单调

家家都是农家乐、项目无非就是垂钓、打牌、下棋、烧烤等活动,等到冬季水面结冰,再去的话基本上就只能是吃吃农家饭了。农业旅游应注重亲身的体验和参与,融“体验旅游”项目于农业旅游项目之中以丰富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

2.2特色不突出

农业旅游产品应不断地推陈出新,给游客以不同的体验。在瑞士的东部和中部有一种独特的农家度假产品一稻草之旅。参加稻草之旅的游客白天参观农场,体验农家生活,晚上则用自己带的睡袋,在农场谷仓散发着清香的稻草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一早品尝一顿美味可口的农家早餐。游客甚至可以骑马带上自己的宠物,农场负责帮助照顾马和宠物,并为它们提供住宿和服务。

2.3开发与管理脱节

大多数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者多为当地的村民。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营者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提供相应的服务。许多经营者把发展休闲旅游等同为经营饭店和旅社,旅游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多数未受过正规培训;经营者对服务人员的雇佣方面不规范,旅游者的利益缺乏保障。

2.4小能与区域地方文化有机结合

大多数农村旅游项目仍停留在观光层次产品上,缺乏参与性、较深层次民俗、文化体验性的项目。可以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等方面与农业旅游相结合,使人们在旅游中也可以收获知识,寓教于乐。

3咸阳区域资源

3.1帝陵资源

中国有句俗话:“江南才子北方将,咸阳塬上埋皇上”,这句话说的就是咸阳的五陵原。咸阳塬因其塬高土厚,位置优越而成为许多皇帝选择陵寝的风水宝地。帝王将相的陵墓多达近千座,其规模之大,品位之高,时代跨度之长,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帝王陵墓27座,五陵塬上9座形似金字塔的汉代帝陵沿郑国渠走向一字排开,气势恢弘,时代序列完整,因其形似覆斗,酷似埃及的金字塔,因此在2002年全国旅游知名品牌评选中,咸阳被评为“中国金字塔之都”知名品牌。众多帝王将相的陵墓中埋藏着不计其数传世文物和稀世珍宝,因此,咸阳也被称为“中国地藏博物馆”。

仅北塬新城内就有6处汉陵,有茂陵(汉武帝刘彻)、平陵(汉昭帝刘弗陵)、渭陵(汉元帝刘爽)、延陵(汉成帝刘骜)、义陵(汉哀帝刘欣)、康陵(汉平帝刘衍)。(图1)

3.2自然旅游资源

咸阳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自然条件良好,生物生长的水土保障程度高,农产品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为北塬新城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图2)

3.3民俗文化

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要真正的反映咸阳的历史文化,蕴藏在咸阳城乡的鲜活的民俗传统文化,理所当然的具有其特殊的重要历史地位。

“房子一边盖,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一道菜,手帕头上戴,姑娘不嫁外,搅团人都爱,不坐蹲起来。”这是咸阳,乃至关中民间流传悠久的咸阳怪,关中怪,也叫秦地怪。短短的八句话,四十个字,便形象而生动地勾画和涵盖了咸阳、关中、秦地的民间民俗文化。它不但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从人们的风俗习惯方面。都是对秦都咸阳一首永远不衰的赞歌,也是咸阳人民一种记忆性的文化寻根。因此,发展农业旅游,抢救和挖掘咸阳民间民俗文化,把农业旅游与当地的地方文化相结合不但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3.4旅游资源

(1)北塬新城旅游产品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产品结构单一,文物古迹类多,但大多尚未开发,自然风光类也较少,大多是农田、果园,但交通受限制,未能形成多样化旅游产品结构,特别是针对城市居民大型休憩游乐旅游产品缺少,难以发挥西安旅游圈优越区位和旅游资源整体组合优势。

(2)资源档次一具有一定影响力,北塬新城拥有一批旅游资源无论其个体品质、整体形象或知名度,均在全省甚至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如:西汉帝陵群。这些旅游资源将在北塬新城旅游事业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3)旅游资源结构协调性有待调整,在咸阳市的旅游资源中,既有历史文物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观光农业资源,也有传统地域文化资源,但总体而言,历史文物资源丰富,但同类资源的空间整合程度有待提高,与区外知名旅游景点的空间协调程度有待提高;自然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竞争力小;观光农业的品牌效应有待打造,传统地域文化与关中各地域的文化景观相比特色不明显。

3.5咸阳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禀赋

咸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城市。既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人文景观,还有独特的城郊农业景观,随着西咸大都市圈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绿色食品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强,因而发展农业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展望未来,农业旅游在三秦大地上已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发展成为一项很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创收增长速度缓慢。北塬新城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

产业发展缓慢,创收增幅不明显,有旅游资源丰富现状不匹配,旅游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等问题。

(2)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北塬新城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为主,而文物工作应该强调以“保护为主”,随着旅游产业开发的不断高涨,比如会给文物保护带来压力。

(3)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省、地等关于旅游景点建设和保护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旅游项目建设的招商机制有待改进,地方政府投资负担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4)资源管理分散,开发主体不明。

(5)北塬新城以文物古迹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统一管理。旅游部门对这些资源均没有开发利用权,可能导致资源闲置或盲目、不合理开发,形成了目前旅游景区(点)单一、雷同,不适应现代化旅游需要等问题。

4策略措施及建议

4.1SWOT分析

将SWOT分析引入到咸阳发展农业旅游的研究中,首先对咸阳的现状资源条件进行了概括,继而进行相应的SWOT分析,其目的在于在既有的发展模式下挖掘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认清自身状况及外部发展环境,为后期的战略建议提供必要的研究支撑。(表1)

4.2战略思路

根据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结合北塬新城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地区发展定位,依据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北塬新城丰富的人文、自然、民俗等资源,我们对北塬新城整体旅游提出了,即“形象+品牌+文化”的“三位一体”战略。

形象战略就是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世界旅游遗产地城市。品牌战略就是挖掘帝陵文化内涵,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文化战略就是围绕关中地区独到的民俗风情文化,以地方民俗风情为主的体验旅游,打造“文化旅游+体验旅游”的关中旅游新概念。

4.3资源整合

根据以上战略思路,北塬新城的旅游资源整合情况如下:

五陵塬旅游带:马嵬坡――茂陵――平陵――延陵――康陵――渭陵――义陵――至阳陵――至西安

成国渠旅游观光带:大地景观――文化探秘主题公园――荷塘泛舟一晚红林――陶艺村――风车林――至西安

五陵塬旅游带和成国渠旅游观光带都是咸阳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咸阳的地方文化资源,做强做大,有助于形成品牌效应。

关中旅游西线:西安――咸阳历史博物馆――霍去病墓――茂陵――乾陵――杨贵妃墓――法门寺

对于关中旅游西线上这些比较成熟的景点进行空间整合,那些新开发的项目也可以借势发展,从而形成规模效益。

风情小镇特色村落体验轴:张里村――张安村――肖何庙村――克什村――西石羊村――伍庄村――至渭水园。

4.4依托区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

选择具有历史文化背景或民族特色的村庄,稍加整修提供可过夜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以及别具一格的汉文化和汉代风俗体验活动;为避免旅游产品的重复恶性竞争,可根据村子的不同情况,发展“一村一品”,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主打项目。各具特色,也让游客体验到不同的风情。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5

让市民拥有数字身份

目前,北京市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全面覆盖,发放社保卡1317.61万,开通定点医疗机构1921家。社保卡让市民拥有了数字身份,市民可以在家里查询自己的社保信息,在公园、医院、超市都可以刷卡消费。

社保卡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建成了350个社保卡服务网点,统一PC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建设社保卡呼叫中心,提供7*24小时呼叫服务。同时,建设4个服务站点,提供7*24小时现场IT服务。

此外,北京市建设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设置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500余套。建设社保卡服务网站,提供新闻、服务指南及各项业务查询功能,促进信息采集信息化进程,从而加快社保卡制作进度。

推进医疗信息化

北京市以网上挂号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开通了全市医院的预约挂号系统,覆盖72家三级医院,69家二级医院,平均每天提供10万多个挂号量。

北京市积极推广和完善全市统一的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同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9家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逐步实现电子病历在医院间的共享。通过电子病历,病人的病况等信息实现共享,节省了其就诊时间。

北京市积极建设无障碍门户,为老人、参加及病患人群提供信息化服务。

实现教育信息化

为了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建成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目前,16个区县及燕山区域网络中心均实现了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万兆连通。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建成了校园网,宽带网络进入全部教室。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展“北京数字学校”工程,将中小学全部科目的课程以视频的形式提供给每个学生。建设了北京教育研修网、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等一批教育资源网站。加快建设学校数字图书馆,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北京市还积极建设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建成市、区县、学校三级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小升初、普通高中学生入学资格认定和电子学籍管理工作,实现与全市中考、会考、高考报名系统的数据对接。

旅游服务更加智慧

在旅游服务方面,北京市从行业管理、景区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打造良好的的旅游服务环境。目前,正在建设完成旅行社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旅行社管理、星级饭店评定、景区登记评定等旅游行业服务事项的全程在线办理。

在景区信息化方面,试运行“电子门票”,通过手机下载二维码的方式,游客可凭借手机刷卡或身份证进入景区。建立了自助景区导游软件系统,向游客提供集成导游、导览、导购、导航为一体的手机智能终端APP。

为基层文化注入数字化元素

北京市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已经达到268.5TB,可以提供互联网、高清有线电视等全方位的服务。目前,正在搭建图书馆网上数字资源平台,积极建设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专题数据库。

北京市大力推动社区数字化建设,已经建设了100个数字文化社区并投入使用。整个数字文化社区资源内容涵盖了300万册电子书1万种期刊、2000种中华文化视频、1万种古籍、2万场讲座及专题视频等。

全面启动智慧社区建设

依托智慧社区,北京市积极推动基层服务模式创新。在智慧社区,居民将可以享受到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能办理低保、退休等政府公共服务,能实时获知极端天气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信息。

作为智慧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底,智慧社区完成首批512个试点建设。其中,东城区建成5个特色智慧社区,西城区在德胜街道、广为街道等区域开展智慧社区试点。西城区建成了139个智慧社区,推广应用虚拟养老一号通、“数字北京”缴费通、“五卡合一”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商圈网等多项智慧应用。

为了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北京市了《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为首批参加试点的智慧社区设定了31条必须实现的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中,除了对智慧社区的硬件要求外,关注最多的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智慧社区为居家养老人员,特别是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提供快速、畅通、安心的紧急救助服务。还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病患人群配备电子辅助终端,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支持。

加快农村信息化

北京市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农村广播(电话)、有线电视机网络入村,基本实现100%覆盖,部分行政村入户宽带已达20M。

目前,北京市农村信息化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依托北京市农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方位、综合性信息化管理。此外,还建设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工作平台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6

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主要特征在于:①新颖性;②社会历史性;③个体差异性。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只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为成为创造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2]。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所以,必须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向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对于农科大学生的培养可以将数字农业技术,与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这样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2数字农业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是农业大学可以借鉴的一种新型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明确农业各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高等农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相关专业进行分类,在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的基础上,使数字农业知识融入到各学科中[3]。(1)农学类。包含:农学、植物保护、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乳品工程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虚拟植物与虚拟农业、农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信息化等。(2)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农林数据处理技术、农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信息化等。(3)资源管理、环境类。包含: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农业数据统计分析、“3S”技术等。(4)农业工程类。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田水利工程等。重点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虚拟农业技术、农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信息化等。根据以上课程内容设置,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博、专结合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将数字农业教育作为农业大学特色教育可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大学对学生个性、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重视不够,缺乏特色教育,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失去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础在于个性的和谐、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应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特色专业教育的平衡。避免存在过分专业化的倾向,加强普通教育课程,提高专业特色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农业大学开设数字农业特色课程教育,广泛设置跨学科课程、甚至跨学科辅修,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数字农业教育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对策

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数字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引进新观念,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数字农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调整、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与创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化农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体系。具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明确高等农业院校的地位

在数字农业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数字农业人才的基地。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是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由于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多学科的优势,所以它能为农业的发展培养输送大批的农业人才,不仅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特别是能培养出数字农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3.2调整相关课程设置

按照数字农业的要求,拓宽各专业口径,调整各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数字农业所涉及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如进一步加强“3S”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原理等课程的教学,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如可以给农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增设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课程,在现有大学计算机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

3.3运用数字农业学科特点,激发创新意识

数字农业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字农业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新思维因素,在导入新课时尽可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介绍最新的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4实施任务驱动

培养创新能力,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任务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外在动力。在设计数字农业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布置与学习内容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专家系统的创建,可以布置专家系统的基本使用任务,收集某类专家系统的知识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多问、多讨论,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班,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4]。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7

1.1实景贴图

模型看着像照片,其实模型表面贴图确实是照片,是用高分辨率影像设备拍摄的,次序是:建好模型实景原型拍照模型贴图。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照片贴图是二维平面图,但在建模环境中进行贴图时,二维贴图会根据三维模型的表面形状而附着在模型上,产生逼真的3D效果,这种效果是4D虚拟引擎的渲染引擎实现的。

1.2对象、属性、方法、事件

在大规模农业建模中,涉及到很多农业事物,包括:场景、农田、树木、花、草、作物、牲畜、农机、沟渠等,单个事物就是一个对象,具有相应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在建模环境中,模型由巨量的点、线、面组成,而这些点、线、面在空间是有相对应坐标数值的,该模型是可操控的,模型中相应信息的显示、计算是没有问题的。

1.3被动模型与主动模型

被动模型是应用模型库所提供的对象生成的,只能部分反映或不反映现实真实情况,而主动模型则是根据实地勘测真实场景应需制作的。在农业科研中,需要的是主动模型,真实再现实地情况,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现实,对推理、决策等具有更好的支持作用。

1.4Web交互中的实时性

在B/S结构中,网络直接传输大量图像信息的做法已经被摒弃,这样做会导致不连贯、严重的滞后、卡屏等情况。现在的网络交互采用了B/C/S的方式,客户端需要事先下载庞大的应用软件,进行安装,软件会应需随时更新补丁,网络交互的仅仅是相应图像、模型的文本编号信息,模型的运行都在本地进行。

1.5航拍即时建模

要使用到航拍飞机、3D数字化仪、3D数码相机、3D摄像机等硬件设备。3D数字化仪发展很快,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2012年实地对麦穗建模进行了测试,当时的产品还是不错的,所建模型比较清楚,麦芒也清晰可见,噪声小。多台3D数码相机配以专用的镜头多角度同时拍摄,然后由相应软件依据多角度拍摄的照片进行建模。这项技术很实用,如上海浦东的城市建模只用一个月左右就完成了,质量很高;张家界旅游景区建模也较精致,山、水、花、草都很逼真,可以应用在虚拟农业领域,先进行大范围虚拟建模,需要突出的模型在相关软件中进行精修,然后赋以属性、方法、事件即可。费用2012年是2万元/km2,价格视建模对象的复杂程度而定。

1.6模型外形与内部,以及环境因子互相作用影响关联

目前主要偏重于外观形态的建模,内部模型、内部机理以及与周围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定性、定量关系可以局部或单株深入进行研究,但不是主要方向。

1.7画法建模

靠复杂的算法画出一个模型来,是众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但4D引擎的开发不完全是这样的,更多的是靠前一层软件的支撑,做出一个模型,前一层软件则外部接口明确,技术细节封装,然后贴图渲染着色打光,形成种类丰富即取即用的模型库。

24D虚拟引擎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虚拟4D引擎多达上百种,上图市场容量为市场总容量的一部分,为所有这些引擎的虚拟现实应用之和,其中orge是免费的,但使用有更严格的限制。4D引擎包含以下系统:渲染引擎、物理引擎、碰撞检测系统、音效、脚本引擎、电脑动画、人工智能、网络引擎以及场景管理引擎等。建模技术确实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Opengl和DirectX这2个API基础上发展到3DMAX、MAYA、Softimage、AutoCAD等到现在的4D虚拟引擎。这是因为如果直接采用底层的建模技术(比如Vc6.0+Opengl或者现在的.net+Opengl),跳过中间的2层,建模将十分困难,所建模型也很失真。目前针对虚拟农业的4D引擎很少,有的引擎也不好用,建立的模型真实感不够强。出于农业科研的考虑,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个引擎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立项依据,但开发引擎投入巨大,周期长,难度高,并且需要强力的市场经济驱动力,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果引进,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引擎的购买和授权使用价格十分昂贵,便宜的不好用而又限制太多。各个引擎的功能各有侧重。以unreal为例,授权使用费用高达240万元以上,如果开发的系统用于商业,那么还要收取利润所得的30%,而国内的涂鸦引擎授权使用费用也高达40万元。

3结语

(1)虚拟现实技术软硬件发展是有迹可寻的,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跳跃式发展基本是不现实的(除非有时可以资金换技术),发展层次关系非常清楚,最终能够在虚拟农业领域应用自如,还是需要底下一层层技术体系支撑起来的。

(2)软件、硬件更新换代很快,基本5a一代,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非常被动,尤其是硬件,有的软件还可以升级。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1篇8

随着我国文化传播途径的丰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家庭拥有了先进的娱乐设施,人们进行娱乐活动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但是,在泸西县的大多数农村,文化生活仍然是匮乏的。因此,农民对电影仍然有着特殊的感情。广大农民对那种白天一家一户干活,晚上独家独院看电视、打牌娱乐的生活方式深感厌倦,仍旧留恋过去那种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看电影的日子。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娱乐方式,不仅为电影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也为政策、信息、技术进入农村提供了有效的宣传平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过去那种村村挂银幕,人人看电影”的农村文化娱乐方式却正在渐渐地远离农民的生活。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电影下乡似乎再次焕发了青春。然而,冷静地分析,电影放映想要恢复昔日的繁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以说,泸西县农村电影放映的发展之路,光荣和梦想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沧海桑田谈变迁

在众多的文艺样式中,对中国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农村文化生活产生最广泛、最深刻影响的,非电影莫属。看电影”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文化大餐。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娱乐选择增多,电影业整体滑坡,市场全面萎缩,电影放映陷入了夹缝生存的尴尬境地。泸西县地处滇东南部红河州北部,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滞后,属部级贫困县。全县五镇三乡,40余万人口,主要有汉、彝、壮、苗、回、傣等六个民族,农业人口占9O%。泸西县电影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发行,功能单一,资金积累匮乏。进入市场后,严重亏损,加上机构臃肿,人员庞杂,离退休职工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负担沉重等困难,生存问题十分突出。影院由于观众寥寥,收入锐减,难以维持。许多被迫改作超市、家具店、招待所、娱乐厅,只保留一个小放映厅。到后来则完全关闭了。农村放映活动也难以为继,举步维艰。政策支持和领导重视是第一推手。

2003年,以居住在全国县级以下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为服务对象的农村电影2131工程”在泸西正式启动。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化战略在农村电影领域开始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实验在浙江台州取得成功。2007年此项工作推广到全国范围,胶片放映2131工程”全面升级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泸西县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又开始渐渐地复苏了。实践证明,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是一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反对敌对势力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顺民意,暖民心的世纪德政工程。它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使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为加快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探索建立农村电影新体制、新机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强势扶植促发展

近几年来,农村电影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仅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列为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工作目标,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以及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内,还纳入到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并对农村电影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以政府买服务”为契机,本着公益电影先行”的思路,把公益电影放映”完全纳入到市场运作轨道。从放映主体的确认到政府资金补贴的发放,公益电影放映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启动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以后,国家广电总局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日常运作。从出台政策、制定活动总体方案和措施、市场规范和监管、指导和计划场次、补贴标准到具体影片投放,组织到位,政策到位。各级政府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政府工程强势推出,认识定位准、起点高,不走过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势扶植,带给了农村电影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泸西农村电影放映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居安思危话前景

客观地说,要培育成熟的农村电影市场,单靠政府的扶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建立起现代化农村电影市场体系,农村电影就一定要从公益性放映逐渐向市场化过渡,势必有一天要脱离政府的怀抱。那么,到了断奶的那一天,泸西县的农村电影市场该何去何从?电影企业又如何保障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于公益放映服务,其最终目的在于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这种公益性活动,从根本上激活农村电影市场的内在需求和农民的消费潜力,带动各级各类农村电影放映活动的开展。然而,明确农村电影的公益性文化属性,并不等于由政府包办农村电影的一切问题。

我们曾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电影队在农村放映一场电影,实际放映费用包括交通费、片租费、设备折旧费、宣传费及其他费用等几项必要的开支,基本与州、县两级政府投入的公益场次补贴费持平,电影企业基本没有盈利空间。换句话说,政府对农村电影的补贴只能解决温饱”而不能全包”。也就是说,没有市场化运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农村电影就无法彻底摆脱软骨症”的生存状态。因此,农村电影市场要持久发展,电影企业要生存,就要寻求盈利途径,精心运作市场,搞活经营,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泸西县现在的农村电影市场,除去政府组织的各种电影宣传放映活动和农村中小学校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电影放映活动外,真正的农村电影放映市场还依赖于农民办红白喜事所放映的礼仪电影。而就是这有限的农村礼仪电影放映市场前景也并不乐观。几年前,政府提倡办红白喜事崇尚节俭,早已经摒弃了放映礼仪电影的习俗,这样农村电影放映市场无疑就没有了,也就是面向农民大众的电影市场几乎为零。如何使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由被动观看,向着农民自己主动掏腰包,主动来看电影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固定的、良性循环的市场,还需要解决许多的问题,从放映硬件的提高到放映环境的改善,从影片题材贴近农村到影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靠送电影下乡,靠公益的专场,都无法让其活得长久,活得有后劲。只有靠灵活的形式,靠巨大的市场,让农民走出来,走向电影市场,农村电影放映才能长久地生长在农村的这片沃土上。#p#分页标题#e#

审时度势析利弊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合理整合文化资源,发展电影产业,繁荣电影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农村电影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文化产业正处于良好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出台新政,加大对安装数字放映设备的补贴政策,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电专字[2009]2号),明确了补贴数额。2010年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着重强调加快城镇数字影院建设。[3]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要求各市(州)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政办[2010]144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将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电影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也将带来电影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改变,顺应市场,电影致力于市场挖掘的潜能将越来越大,泸西县农村电影放映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我们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我们泸西县的农村电影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经济欠发达,落后的经济基础造成了电影经营处境艰难,只求生存,无从考虑发展;设施老化陈旧,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农村电影放映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农村电影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特别是数字电影放映进入市场后,对农村电影放映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强,思想观念陈旧,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数字放映技术掌握不够熟练等等。尤其是缺乏具有高学历、具有现代化市场运作能力的高新人才。农民观众电影消费观念亟待培育。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农民宁可忍受电视机前的电影,宁可去买几块钱一张的盗版影碟,也不愿意去享受露天电影(现在是数字电影)和固定影院里的高品质视听效果呢?分析起来,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票价高低,而是农村电影尚未培育出强大的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农民群众的电影消费观念几乎为零。因此,让农民花钱看电影,哪怕仅仅是两三元钱的票价,可能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制约农村电影向纯商业化市场过渡的一大症结,这个问题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从操作层面来说,映前宣传不够,也是制约农村电影发展的一个瓶颈。观众少的主要原因不是影片不好看,而是映前宣传不够。如果放映队既没有通知村民,也没有打出海报或进行广播,那就会致使绝大多数村民根本不知道村里要放电影。映前宣传不够,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是影响农村电影受众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农村电影市场培育不够成熟的标志之一。

集思广益求发展

第一,还需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在纯商业化运作的农村电影市场未发育成熟之前,各级政府在培育和发展农村电影市场过程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村电影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各级政府继续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只有在各级政府的强势扶植下,才能尽可能实现农村电影市场整体发展的平衡性,促进农村电影市场全面发展。

第二,要努力改变农村电影节目陈旧、品种少的现状。在目前条件下,除了现行的农村电影发行方式和运行机制要进行改革外,要想让农民看到内容新、质量好、品种多的影片,恐怕主要还要依靠政府加大财政补贴来扶植解决。如数字电影节目的购买,政府给予每场胶转数”影片一定数额的公益影片和商业影片平均差价的专项补贴资金,专用于定购数字电影节目场次。数字电影放映队则用这笔专项补贴资金,按公益场次价格购置商业性数字节目场次,就可以避免放映单位为了减少成本而购买公益场次,放弃购买丰富多彩的商业影片的现象出现了。

第三,精心运作市场,搞活经营,是泸西农村电影以后发展的动力。要努力培育健康有序的农村电影市场,改善农村电影放映条件,为企业和商家创造相对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与商家投入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努力促进影企联姻”规模化。具体说,我们可以这样做:搭乘公益电影放映顺风车。主动与企业商家合作,通过电影刊播广告和举办企业冠名电影节目等各种形式赚取经济收入。或推出电影卡拉OK”。电影放映前,观众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卡拉OK演唱设备,自娱自乐,新鲜的放映形式肯定会吸引更多的观众,也会吸引企业与商家的投资目光。以数字电影为传播媒体,走活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冠名放映一盘棋。比如,采用宁波模式,与移动公司合作,将移动公司冠名的电影海报和条幅在放映点醒目处张贴。再由移动公司提供一分钟影前冠名广告片下载到播放服务器上,借助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先进技术,每场映前自动播放。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字资源小学语文有效利用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6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国家对西部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丰富多彩的数字资源已介入到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农村边远地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利用数字资源,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巧用数字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目标

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农村小学生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具有人机交互的优越性,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同时,这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推动农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大多数农村教师仅靠“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堂课”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部分幼儿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较慢。利用数字资源,不仅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而且,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此外,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去观察、思维、表达、畅想。将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资助项目(即指配发的电脑和电视)引入教学,可使枯燥乏味的课堂一下活起来。这是因为多媒体资源数字具有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运用图、文、音、视、动、色等多种表现形式,可激起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识字1》一课的教学中,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上课之前,我利用电视大屏幕出示《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视频,让学生在动画的引导下,一下子进入春天的景色里,着实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大屏幕出示生字的笔画顺序,使得枯燥无味的生字活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2.变静为动,让抽象形象化。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资源信息量大、声情并茂的特点以及快速、方便的优点,在课前将课文中的教学重点和一些学生难理解抽象的内容制成课件、视频等,适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理解,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如在儿童诗《春姑娘》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童真的心,让他们领悟春姑娘美丽.勤劳的品格以及劳动创造美这一深刻内涵,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在“导语”设计中选用生机盎然的画面为背景,并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我们还可以将《春天在哪里》这首儿童歌曲作为主旋律,从而可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富有动感的童话世界中,为进一步了解这首儿童诗的意蕴美打下基础。所以,借助于数字化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这里既有和谐的图案美,又有高雅的音乐美,动静结合,加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美感的熏陶。

二、活用数字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利用数字资源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资源,可以直接访问各种资源库,获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图文、音像并茂以及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但数字资源库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的知识和素材,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片段,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我课前布置学生先感受美丽的秋天,并在教学中播放了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录音,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想象。用音乐与声响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唤起了学生美好的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恰当适时播放: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这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美丽的秋天。在音乐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品悟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之后,教师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一说、写一写,使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走进了大自然。又如,教学《再见了,北京》一课时,课文一开始,我就跟学生说带他们去看一场焰火表演,同时动画显示放焰火的场面。学生一看到五彩缤纷的焰火,都兴致盎然。我及时问他们焰火好看吗?那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都争着说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说看到的焰火是五颜六色的;有的学生说看到的焰火就像一朵朵花;有的学生说看到的焰火就像一条飞龙……此时此刻,我揭示课文内容水到渠成,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我又通过投影显示其他焰火的样子让学生说说这些焰火像什么?通过有效利用数字资源,不但课文描绘的内容在媒体里得到了直观呈现,而且利用媒体我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的想象也在媒体中得到直观显现。学生透过媒体,感悟到了语言的形象美。整堂课中,学生兴致勃勃,各抒己见,课堂氛围活跃。

三、勤用数字资源,有效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有相应的语文知识基础和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但是由于受地域、教育经费、体制、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特别是教学点的教师工作环境差,经费紧张,人员十分紧缺,很少有机会参与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教育思想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随着国家对西部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教师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这就需要每位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利用休息和闲暇时间通过勤奋学习,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数字资源设备的操作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能力和研究课标、解读教材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合理设计、开发、管理以及有效利用多媒体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库不仅向农村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让广大边远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直接从数字资源库中上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参照优秀课时教案、课例等备课、上课,同时还可以通过资源库学习全国一线教育专家的培训讲座及优秀骨干教师的课堂实录,从中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对自己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数字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他们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它不仅调动了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调动了当地教师,给当地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边远地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10

一教育信息化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信息化建设正逐渐影响、改变着云南的社会生活,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上,更在教育事业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化的发展已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教育信息化也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分工的要求越来越细,对从业标准的划分和制定越来越具体,其内涵要求也越来越明晰,其标志就是从业者需要更加专业的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发展潜力。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受社会的发展规律支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和社会能为教师提供的支持保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区别,但总体的发展趋势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信息人的特质,即教师具备使用教育信息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能力。云南农村特殊的地理方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是客观存在的阻碍,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会因为地理区域的因素而强迫要求社会公众对此自动调低。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趋势展望与区域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是密不可分的。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决定了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方向。展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未来趋势,离不开对社会规律的把握和对社会发展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变化的方面,对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而言,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方面的水平和潜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念、角色期望与规范会随着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而发生变化。在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占中小学教师总量80%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云南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知识的传播技能,还应具备知识的引导职技。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还需要储备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未来走向中,将积极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优化农村教师教育资源的保障,逐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改变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

二教育信息化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技术支持

早在2003年,国家为了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为西部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承担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耗资过百亿,为西部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播放光盘,建立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覆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和初中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规模的投入,显示出我国欲实现以信息化促进教育革新与发展的决心。但是,倘若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再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再多元的教育资源呈现方式、再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提供路径、再丰富的教育资源使用模式,能发挥出教育功能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既有秤又有砣,如果没有会使用秤之人,依旧无法称量出物品实际的重量一样。展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力度,逐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数字化生活环境、教学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存在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主体―――中小学教师、学生、职前预备教师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均平等拥有可供选择的、丰富充盈的教育资源,能确保所有实践主体都能够获得教育信息化的惠及,并且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需要的教育资源。这不仅能保障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诸多实践主体的教育资源均享之权益,又循环促进各实践主体及时反馈急需教育资源、应用教育资源、受益教育资源的良性运转系统。或许,要把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都集中到较为先进的区域学校去研训、学习委实是难以承受的人力、物力之大耗,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有可能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面向所有实践主体的。

三教育信息化中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方向

依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将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到研究及实践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中,重点研究解决缩小城乡中小学的数字化建设鸿沟、增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云南农村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云南农村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在参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代学校建设工程等大力推进以网络为主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夯实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未来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密切结合国家及省所启动实施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计划。伴随国家、地区大力开发的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已建设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注入数字校园的成功实践经验,争取成为扩大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层试点,积极参与将要启动实施的“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围绕云南农村中小学面临的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促进云南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上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目前全国尚有约四分之三的中小学没有接入宽带,云南农村中小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及地方都将政策的倾斜方向放在农村中小学,所以构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必须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打下基础。

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教育信息化载体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其本身就具有培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广大教师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职能。到目前为止,“农远工程”已经在广大西部农村中小学形成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积累了相当的教育资源。未来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农远工程”网络,开展灵活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提高教师质量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远工程”有三种形式可以采用:一是光盘播放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容易保存和传递,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条件,从光盘资源中获取教育教学所需的教育内容,甚至相应的培训指导。二是卫星广播电视教学系统,可以由高校制作好视频或者文字等形式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网络传输,由接收电视接受教育资源,而且可以提供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的资源,让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加灵活的时间地点,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三是利用网络教室,利用互联网传送培训资源,可以实现海量、交互的培训,时间、地点更加灵活,更能满足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2网络学校或者网络课程

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由云南地方高等院校与农村中小学合作建设,云南农村中小学不仅可以借助地方高校完备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系统,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交流等方式获得合作专家针对农村教育教学的实践指导。成熟的高校网络学院或者网络课程,由专业人员设计和开发的教学资源,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强的针对性,远程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可以让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教育内容的专业发展培训,有专门人员提供协作交流的互动,更有利于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以致用,改进农村教育教学实践。

3基于手机的数字移动学习平台

基于手机的数字移动学习平台可以视为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数字学习平台的一个延伸。随着手机这一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手机通讯网络的覆盖,利用手机数字移动学习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覆盖面广、资源获取便利等优越性。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利用手机数字移动学习平台,由资源终端提供丰富的教育学习资源,由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适合的学习内容,利于营造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和专业生活的教育信息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项华,毛澄洁.北京-云南:数字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e-PDS)―――教师专业化高位均衡发展的新尝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5).

[2]白晓明,王家忠,袁玲俊.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师培训,2007(6).

[3]袁同庆.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远程方式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4).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篇11

与当地实际相联系

我去平度市大泽山镇采访时,镇负责同志向我介绍了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两年间,全镇总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尹家村投资800多万元,修了900多米长的扬水管道,从山下大泽山水库向山上输水;又在山上修建了大小八九个蓄水池,使全村2000多亩农田全部实现自动灌溉。我心里很清楚,就上述情况,认认真真地拍张照片,再了解一下增产效果,写个照片说明刊登在农村大众报上,也不是不可以。我到现场一看,大泽山水库大坝的堤岸被水泥块砌得焕然一新,120多米长的栈桥直通湖心处建起的亭阁;尹家村的蓄水池也都是水泥砌块护堤,有拱桥、石雕、亭阁等,而且起的名字也好听,什么五龙潭、凤凰池、拜月亭等,简直就是观光游玩的景点。

大泽山山清水秀,所产葡萄以品质极佳闻名全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在这里挥笔写下“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的题辞。同时,大泽山镇境内景点多,镇政府早就致力于发展当地旅游业。

如果把水利建设和当地实际――发展旅游的背景相联系,总比单纯说水利建设要新一些,因为这里的水利建设不仅服务于农业发展,同时也服务于旅游业发展。红旗渠不是先服务于农业,后来又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景观了吗?所以,我以“大泽山水利设施成景点”为题,从水利建设服务农业、服务旅游的角度,写了照片的文字说明,效果比较理想。

与大城市相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很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很多新事物已报道过了。

新生事物的角度有多方面,换个角度看,新事物报道得并不充分。如何选出还没被报道的角度,写活照片说明,就需要多下一番工夫。类似这种情况我就遇到过好多次。

2003年10月,我在广饶县大王镇采访:一个只有8.7万人的普通乡镇,在2002年实现社会总产值90亿元,利税7.8亿元,计划在2003年突破100亿元在与全国也是数得着的经济强镇。于是,我搞了一个“记者眼中的大王镇”系列照片报道,共5篇。其中有个四星级宾馆的报道让我为了难:报道它吧,从新闻的角度看,它已不是新闻,因为在两年前就建成营业了;不报道吧,又觉得很可惜,能有四星级宾馆的乡镇,毕竟为数不多,还算得上是个新事物,经营情况也很好。怎么办,吃饭也想,睡觉也想,最后决定从乡镇少有四星级宾馆这个角度推敲照片说明,把它与县城、省城相联系、相比较,标题是“大王镇的宾馆四星级”,照片说明是“说起四星级宾馆,不但很多县城没有,就是省城济南也不多。可是广饶县大王镇在2000年就建起了一座集餐饮、客房、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四星级涉外宾馆――华泰饭店……”这样写虽然谈不上高明,却使这组照片报道起死回生。

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2003年7月,我到滕州市西岗镇采访,当地负责人向我介绍了农民改造厕所的情况。说实在的,农村改造个厕所,一是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二是把厕所拍成照片,画面也不会好看。但当时我想到了春天“非典”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夺取了抗击“非典”的伟大胜利。“

数字农业发展前景范文

总之,在经历了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时代以后,电视朝着数字化和高清晰度方向向前迈进,模拟电视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引退。广播电视已步人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地面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地面数字电视除了提供娱乐、学习、多媒体等公益服务之外,其普遍性、可控性和抗毁性还被视为国家公共信息的安全设施之一,使之成为紧急情况下动员国民最直接、最可靠的政府喉舌。

一、挖掘农村潜在市场

发展高清电视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点项目,它顺应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方针,是一项惠及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广电产业升级、拉动国内需求的优质工程。所以,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积极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地面数字电视在农村的推广主要来自市场。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在数据广播和高清晰度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可以做到便携接收和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因此它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观看电视节目,所以,它在农村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除此之外,广电集团在产品设计前,应一如既往的坚持积极征求广大民众、农民的需求、意愿,积极下乡调研,了解农民的收入状况,承受能力,尽量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来设计产品,制定价格。

二、激发农民的有效视听需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呈现出高度细分的特征。消费者的实力在增强。一方面,以网络、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媒体让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寻求,消费者对信息和产品的需求变得积极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本身变得更为个性、更为多样,即使是同一年龄、同等收入、同样性别的人,其需求仍然千姿百态,消费者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整体,而是一个个具有特性的个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开始要求特殊的产品、特别的配送体系和沟通渠道,而大众传媒的不可分割性和反馈率低的先天弱点,使得大众营销广告的效果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以消费者为导向已经成为市场趋势,消费者追求更为人性化和更有人情味的产品和服务,而不再被当做枯燥的数据分析中的普通一分子。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与消费者建立起长期、稳定、亲密的互动沟通关系,随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变化,并据此设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应积极主导数字过渡计划,建立对数字电视的管理体制,做好宣传推介活动,消除农村用户疑虑,提高数字电视的家庭拥有率。以高清电视和多频道服务为切入点,激发受众的有效视听需求。增加农业科教频道、科普频道等,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这些都导致了传统的、基于大众传媒的营销方式不再能够满足现实的营销策略需要,需要有大的突破。

三、推动数字化继续向纵深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直到目前为止,在我国333个地级市中,已有42.3%的城市启动了整体转换工作,15.9%的城市完成了主城区的整体转换工作,数字电视用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约有60%的有线电视用户分布在2861个县。因此,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基本完成之后,我国数字化将向二、三级城市纵深发展,更多的县城、农村也将启动数字化整体转换。而在已经完成整体转换的城市,业务和服务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转换工作应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圈依次进行,达到覆盖率高,服务面广,覆盖人口不断增加的宏观目标。

四、结语

发展数字电视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是面向新世纪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将带动整个广播电视的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也是实现广电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摆在我们广电人面前的一次重大机遇。要想在中国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网络化,我们就应积极总结过去十几年间有线电视在农村普及的有益经验,积极借鉴国外数字化过程的有效经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争取基本实现“村村通数字电视”的目标,惠及百姓,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钟兰馨.数字时代省级电视频道包装设计形式研究.湖北工业大学,201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校园暴力的特征范例(12篇)

    - 阅0

    校园暴力的特征范文篇1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因素;心理干预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

    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例(12篇)

    - 阅0

    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空气污染节能减排船舶废气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船舶节能的关键是节能船型的优化设计。在满足船舶使用的条件下,优化船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