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病理学理论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1篇1

【关键词】亚健康;疾病;中医诊断学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近年来有大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强调亚健康是无“病”,但同时运用中医理论中对“病”的诊治方法来治疗,这里的两个“病”实际是分别针对西医和中医而言,研究中多有混淆。笔者现从中医“病”的概念和西医“病”的概念着手,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两种医学体系中“病”的关系,以便准确界定亚健康状态,继而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1中医学理论中“病”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平衡为健康,称健康人为“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者,不病也。”因此,在中医理论中,健康人就是没有病,有了病就是不健康。疾病是与健康相对而言的一个笼统概念。

1986年3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上给中医学的疾病概念提出如下定义:“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症状和各阶段相适应的证候”。

2西医理论中“病”的概念

《辞海》在对疾病的解释中提到:“疾病是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损害和人体对抗这些损害的防御代偿等作用的矛盾。”目前西医教材中通常将疾病的概念概括如下: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的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自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可以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1]。西医是以病理、组织结构改变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各种疾病通过医生询问病史、诊察患者,进行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检测手段可以得到阳性结果。如果这些方面都无法检出阳性结果,就不能确定为某种疾病。

3亚健康的概念

1996年,我国学者王育学提出了“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2]。目前,中医界研究使用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3]。该指南在亚健康的综合评定流程中认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可判定为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4亚健康状态无西医的“病”

目前尚无“金标准”来直接诊断亚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是通过排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而实现的。亚健康人群疲劳、体能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不佳、各种身体不适症状等均可持续或间断出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但在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中却没有发现确凿的可以达到诊断程度的疾病证据,于是通常不能做出西医的疾病诊断。

迄今研究中制定的诊断标准,均是基于通过西医诊断方法来排除疾病。于氏等[4]主要通过病史排查和生理生化检查如胸部透视、心电图、生化、CT、肝功能等排除疾病状态。刘氏等[5]亦是通过统一体检的方法排除疾病。体检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血脂、血糖、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等,由医院体检中心医师负责排除疾病诊断,其主要根据仍然是实验室等检查。由于目前临床物理、化学和其他实验室等检查仍然是支持西医有关疾病诊断主要项目,因此,亚健康的无“病”状态,实际指的是排除西医明确诊断的疾病。在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医学重视的是病,对健康的认识就是无病。即凡是不能明确诊断出疾病的就是无病,无病等于健康。

《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而且必须包含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满的状态[6]。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这就使原来的“健康”人群范围缩小,虽然不能诊断为疾病,但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中“不完满”的人群被从“健康”人群中剥离出来。

之后,由于思想观念更新,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注已经由“是否有疾病”转移到了“是否健康”的层面。人们追求完美的“健康”使健康的范围不可能再向外扩展。而随着新技术、新仪器的应用,疾病的范围却不断扩大。目前疾病的诊断依靠患者自觉不适后就医,医生搜集症状资料,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和各种影像、生化实验室检查后得出诊断。由于常规体检的广泛普及,大量更先进、更精细的设备不断进入医学领域,使疾病更易被诊断出来,由此疾病的内涵不断被充实。因此,在原有生物医学模式下,人群只分为健康和疾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亚健康人群从健康人群中被剥离出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部分新命名诊断的疾病人群又将从亚健康人群中被筛检到疾患者群。

5对亚健康的中医辨识

5.1亚健康人群中一部分是“欲病”

《千金要方》云:“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所谓“苦似不如平常”,正是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虽然有不同于平常的不适表现,但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却又都未见异常,或达不到疾病诊断的标准。师氏等[7]认为,根据孙思邈将疾病的发生过程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亚健康状态应该属“欲病”层次。它不是无病,而是已涉及人体自我稳定平衡系统的失调,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已病”的层次。因此,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凭症状体征不能明确辨为某种疾病的,应属中医之“欲病”状态。

5.2部分亚健康人群可辨出中医的“疾”或“病”

从中医学角度考虑,只有“阴平阳秘”的“平人”才是健康人群,除“平人”外都是不健康的。亚健康人群源自中医的不健康人群,这与“亚健康源自西医生物模式下的健康人群”是截然不同的。《说文解字》云:“疾,病也。”疾病缓急微甚有别,疾是病的轻浅阶段,病是疾的沉重阶段,即《辞海》中所说:“疾甚曰病。”可见,中医的“疾”作为病的轻浅状态可能症状很少,或是很轻,但只要是阴阳不平衡,就已经不再是中医理论中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机体已经出现了气血阴阳的不平衡状态,有病因病机可究,当满足中医疾病诊断标准时即可诊断为“病”,因此,亚健康可以有中医的“病”。中医“病”的范围自古以来在不断拓展,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目等20余种,至《内经》已有200多种病名。中医的疾病很多不能与现代医学中某个疾病直接对应或达到其诊断标准,如虚劳、郁证、健忘等患者在常规检查中很多都没有阳性指标,无法诊断为现代医学的“病”。目前国内治疗亚健康多用中医方法,对亚健康者实施个体化治疗,使其重归“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6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于健康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都以“完满”状态作为健康。但对疾病的认识差别很大。中医是排除式的,不健康就是有病,即亚健康人群源自中医理论模式下的“不健康”人群;西医是纳入式的,必须满足疾病诊断标准才是疾病,即亚健康人群源自西医原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人群。因此,亚健康是“无西医的病”,但可能“有中医的病”。

现代医学强调组织形态、器质性病变;中医学强调功能,重视患者自身感受,并不否认疾病发生时体内出现了物质性的改变,只是这一“物质性”着重在“气血阴阳”。中医辨证时,看重的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体征,通常不依赖于仪器检查,因此,即使没有任何影像或微观指标异常,依然可以辨证施治、立法处方,即中医“辨证”不需建立于现代医学“疾病”的基础上。

病证结合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即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中医理论中有“异病同证”之说,但某一证候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在不同的疾病中亦有一定差异。由于所处病种不同,其证候表现,特别是针对病位的症状或体征一定有所不同。如嵇氏等[8]分析1982年1月-2000年10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献118篇,发现肝郁脾虚证存在于精神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多系统疾病中。吴氏等[9]应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肝郁脾虚证最常见的5个表现依次是脉弦、胸胁胀闷、纳呆食少、舌苔白和神疲乏力。但在不同疾病中,肝郁脾虚证的症状表现可能不同。如泄泻肝郁脾虚证中“便溏泻”一定出现,而“腹胀”不一定出现;胃脘痛肝郁脾虚证则以“脘腹胀痛”为主症,“便溏”不一定出现。即异病可以同证,但构成同一证型的诸要素如主症、次症、兼证及舌脉等,在不同病种中主次地位是不一致的[10]。

由此可以推论,同一中医证候,在亚健康人群和疾患群中亦应有不同表现,可能表现在某些症状体征的有或无、某个症状体征出现的频次以及某个症状体征出现的严重程度上。这一观点尽管有待今后研究中、大样本数据的统计支持,但提示研究者应对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同一中医证候有无表现差异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启福.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

[2]王育学.亚健康状态[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

[3]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

[4]于春泉,王秀莲,张伯礼,等.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特征的判别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29-131.

[5]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131-136.

[6]杨平,肖进,陈宝珍.医学人文词汇精解[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40.

[7]师建梅,袁世宏,李俊莲.亚健康的中医自稳调控干预措施[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6):55-57.

[8]嵇波,陈家旭,鲁兆麟.对逍遥散临床应用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5):4-6.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1篇2

论文关键词:分步,分析,法巧解,主观题

在解答政治主观试题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因答案不全面、不完整而导致失分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值呢?我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分步分析法。

何谓分步分析法?就是认真分析设问,对这句话从头到尾,依次分析每个词语,然后针对每个词语作出相应的解答,这很有可能就是答案的要点。然后,再针对题目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范围,选择相符合的就是答案要点。或者,先看设问中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的词语依次进行后移,进行解答,组织答案。

例(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试题第39题节选)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解题思路]

对设问进行认真分析,依次进行分步分析,可以把设问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①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用什么知识分析?用政治常识”分析,而不是用经济常识或其它的常识分析,由此得出运用的理论知识范围。这样,组织答案就有针对性,而且对设问后半句中,分步分析也就有了选择性,即选择与政治常识内容相关的、能有机结合的词语。)

②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是谁和政府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党和政府。党为什么要努力解决此问题?因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农民的权益。

③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是党和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党和政府。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此问题?因为政府有责任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④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党和政府要努力解决谁的问题?解决农民群众的问题。为什么要解决农民群众的问题?因为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党和政府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的什么问题?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什么要解决他们的看病问题?因为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农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理应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以上,我们通过用分步分析法对设问分析得出五个小点,在①指定的理论知识范围内对②③④⑤点进行整理、总结,即可得出全面、完整的答案。

[参考答案]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社会性别;艾滋病;性风险行为;西方

摘要:社会性别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对理解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个体、人际关系和文化层次,总结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在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研究中引入的社会性别因素,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艾滋病性风险行为在社会性别途径的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D44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4-2563(2009)02-0067-07

一、背景

艾滋病的快速传播,已造成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危机。中国艾滋病的传播目前正处在加速扩散期,1990年以来,艾滋病检出报告数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尽管艾滋病最初是在男性当中发现的,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仍占多数,但目前,女性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在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中,43%是妇女,每年约一半新感染发生在妇女身上,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64%为妇女和女童,全球妇女和女童感染艾滋病的机会是同龄男性的2.5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性别不平等对艾滋病传播控制的负面作用已经成为共识。国外不少研究尝试从社会性别途径研究性风险行为的产生机制,希望能够揭示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从而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这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不仅从人口社会学角度分析和解释了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途径;而且为社会性别主流化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领域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从而为中国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社会性别视野

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于生理性别(sex)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生理性别指两性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与生俱来,是后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社会性别指社会对男女两性的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的期待和规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以及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社会性别作为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学的核心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学说的发展,业已成为人文社会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正如Gary所言,社会性别无论是作为两性差异和分化的描述,还是作为社会建构的原则,对理解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都有着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的初步发展,人们对性风险行为的解释实现了从个体理性认知到两性情感和关系互动、从个体生物特征到社会制度特征的转变。一些研究对社会性别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发现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深刻影响到两性的健康角色,以及两性对健康政策的受益程度;提出由于社会性别与自然性别的差异,女性和男性面临不同的健康风险,家庭的不同资源分配,以及卫生系统的不同反应,并且两性寻求健康的行为和结果也有所不同。

进入80年代,Connell等建构了社会性别和权力理论,对权力的性别差异与性风险行为的关系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并在异性恋关系中对社会性别规范、感情影响和权力的互动机制进行检验。该理论认为,在男女两性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权力分配结构,这种结构给男性提供了主导、控制和压迫女性的工具,使女性处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女性在控制性生活问题方面的社会从属地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行为,男性的个体权力如性自由、对性生活的控制,也会导致男性从事不安全的性行为。

但是,直到90年代,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研究才得到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一是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大会《行动纲领》提出将性别观点纳入决策的主流,即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联合国的186个成员国,对此做出承诺,实质性地推动了社会性别分析在各研究中的应用;二是上世纪90年代,全球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情势的恶化,在全球尤其是非洲撒哈拉地区人口的艾滋病感染率迅速提高,而且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女性的感染比例迅速增加并超过了50%。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社会性别规范已经根植于各个社会的教育部门、产业部门、健康系统和普通家庭之中,造成了两性权力分配的不均,深刻影响着两性对于性行为的选择、对艾滋病感染和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以及对艾滋病信息和服务的获取程度等。

由于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不同,在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研究中,西方学者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社会性别研究途径:一是通过研究性别差异,评估男女两性易导致艾滋病感染的属性和特征。性别差异途径的内在逻辑认为,社会性别是一种迫使人们以具有性别差异的方法活动的力量,它暗示了性别是造成特定的行为的原因;二是在环境层面引入社会性别的概念,关注建构男女两性关系的社会联系、互动过程和认知实践,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这种途径的研究主要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索社会性别形成的过程和实践,并特别关注生活在特定情境下女性的艾滋病性风险行为;三是认为艾滋病性风险行为是心理和文化的共同结果,注重分析社会关系和工作条件对心理认知的塑造,试图从性别文化规范和两性权力分配的角度,理解艾滋病性风险行为及其制约因素。这种途径的研究不仅检验了文化特征和社会角色对性行为的影响,而且关注性别在调节社会文化因素与性风险行为中的作用。以下有关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研究评述,便是对西方研究者沿着这三条社会性别途径趋近成果的总结和归纳。

三、西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因素

社会的性别规范和性别角色期望。调整着男女两性的行为选择,同时在个体、人际关系和文化层次,深刻影响着两性的艾滋病性风险行为模式。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通过在以上三个层次纳入一系列社会性别因素,有效地揭示了艾滋病性风险行为产生的社会性别机制。以下对相关社会性别因素的操作化情况进行归类,总结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样本中被检验的情况。

1、个体层次

社会性别角色态度,即个体对于社会文化建构中性别角色规范的认可程度。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规范下,男性被赋予更多的权力,承担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女性则居于从属地位,承担照料家庭和子女的角色。对这种性别角色分工的认同反映了这样的信念:妇女应该将性生活的决定权交给男性,这就意味着如果她们的伴侣倾向于不使用安全套,妇女就被置于性风险处境。在具体有关性别角色态度与性风险行为关系的研究中,西方学者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测量社会性别态度:

(1)特定性别态度(gender-specificroleattitude)。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主要从特定性别方式,研究性别角色态度与性风险行为的关系。社会性别角色态度被操作化为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它们反映了个体行为符合某性别规范的信仰。针对青年和青少年男性群体的研究发现:倾向于传统性别信仰的调查对象比非传统型的调查对象,更少持续使用安全套,且有更多的性伴侣。对澳大利亚女青年的研究说明,越具有男性特征,多性伴侣、饮酒和吸毒后与临时性伴侣性交的可能性越高,但它与安全套使用行为无关。对美国黑人和拉丁美洲青少年女性的研究说明,是否选择性风险行为(性交方式)与传统的男性信仰有关。

(2)性别差异态度(gender-comparativeroleatti-tude)。进入21世纪,研究者更多地从性别角色差异角度,分析性别角色态度与性风险行为的关系。认为性别角色通过界定两性关系中各自的一般行为、性谈判行为,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两性的角色规范来影响性行为。因此不同于特定性别方式的研究,性别比较方式的研究所用的量表在设计上,更侧重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分工和角色期望进行比较。采用这种方式的研究较多,但是相关的研究结论极不一致:一是在性生活领域,同样持有平等性别角色态度,澳大利亚女青年有更多的性伴侣;美国男大学生却拥有更少的性伴侣;二是在一般领域,对于美国黑人妇女和拉丁妇女而言,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差异态度与安全套使用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对于前苏联的女移民青少年,性别角色态度与性风险行为显著正相关。而对于男性美国黑人和拉美青少年,认同传统家庭角色分工的更倾向于选择性风险行为。

之所以存在以上差异,可能因为社会性别与性风险行为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模式存在差异;在性生活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具有不同的反映;甚至相同的文化背景和领域下,由于社会性别是多层次构成概念,在不同的层次维度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关系层次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在理解对艾滋病的性风险感知和性风险行为中,除个体因素外,还需考虑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对于妇女群体更应如此。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性表达是情感和关系互动的过程而不仅是认知的问题,性行为决策并非个体独立选择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伴侣的配合和性权力的分配。由此,伴侣间的关系在性风险行为的研究中备受关注。

构成两性关系的因素存在于关系的不同层面,反映了关系本质的不同特征。在有关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研究中,这类关系可被概念化为性权力、讨论行为、伴侣反应、关系亲密度、信任度、性满意度、关系稳定度等变量。

(1)性权力(sexcontrolpower)。权力是最突出的社会关系变量,当在两性关系中存在冲突时,权力可能是一个相关变量。不平等的性权力被认为是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预测指标。权力的界定有很多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对于美国青年黑人妇女和低收入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证实,对安全套的自我控制程度越高,持续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越大;越是感觉能够控制伴侣使用安全套,持续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也越大。对波多黎各和墨西哥妇女的研究也显示,性关系的控制权掌握在男性手中,会显著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但是有关性权力与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研究结论同样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研究者对南非青少年、美国白人和黑人男女,以及墨西哥美国人等的研究,也得出权力与性风险行为不相关的结论。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部分证实了权力与性风险行为的关系。如一项针对夏威夷大学生的研究,将权力的测量细化为调查者的权力、性生活的主导权、伴侣的权力、相关资源的权力、一般权力,以及性生活的从属权等6个维度时,只有前两个维度的权力与性风险行为显著相关。另一项研究针对美国青少年的研究,从情感关系权、一般情感关系权和决策权3个维度测量权力,发现前两个维度与安全套使用行为显著相关。

(2)讨论行为(HIV-relatedcommunication)和伴侣反应(expectationreactionofpartner)。性行为的选择是伴侣之间互动的结果,伴侣间就性问题的交流和反应,可以衡量性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下,女性对性问题羞于启齿,往往默许了性风险行为的存在。因此,妇女如果能与伴侣有效沟通交流,说服并获得伴侣的支持,就可能避免性风险行为。大量的质性研究表明,对性问题缺乏有效沟通是艾滋病在异性伴侣间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果受到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制约,男女两性对于性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保持沉默,他们从事安全性行为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在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下,女性由于拒绝丈夫的性要求或试图讨价还价可能会导致家庭暴力,因而会冒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接受性要求。

以往研究中对于讨论行为和伴侣反应的界定,有些针对具体情景,有些则针对更一般的性关系。但无论是性偏好交流行为还是性信息交流行为,都与伴侣的反应高度相关。对墨西哥、多米尼克、波多黎各等国妇女的研究发现,讨论行为、伴侣反应与妇女的安全套使用行为显著相关,与伴侣讨论过的艾滋病问题越多、认为伴侣负面反应越少的妇女,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越高;对墨西哥美国人和海地妇女的研究表明,讨论行为与安全套使用行为也呈现显著正相关。针对纽约艾滋病阳性妇女的研究也说明,伴侣的支持与安全套的持续使用显著相关。

(3)关系亲密度(emotionalcloseness)、信任度(trust/Commitment)和性满意度(satisfactionwithsexn-ality)。关系亲密度、信任度和性满意度作为衡量关系紧张程度的三个重要维度,反映了两性关系的主观特征与功能内涵。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下,许多女性的社会参与机会被剥夺。从弥补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弱势地位考虑,性关系对女性发挥着获取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功能。女性一旦失去这种功能,她们在性关系中的弱势和从属地位将更为凸显。

关系亲密度的界定侧重伴侣问的爱恋和浪漫感觉。已有研究发现,对于女性工作者,与客人关系亲密度越高,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越低;对于男同性恋者,亲密程度与较低的安全套使用率显著正相关。但就南非女中学生而言,在稳定的性伴侣关系中,关系亲密度是持续使用安全套的显著预测指标;墨西哥美国人和美国大学生而言,关系亲密度与安全套使用行为无关。

关系信任度的界定侧重伴侣间的忠诚和坦白。已有质性研究提出,安全套是夫妻间缺乏信任和忠诚的表现,在稳定的夫妻关系中不使用安全套是安全的。对墨西哥美国人、美国白人妇女,以及美国黑人妇女的定量研究证明,忠诚度与安全套使用行为显著负相关。但对于美国纽约艾滋病阳性妇女,二者呈现正相关;对于美国大学生而言,关系忠诚度与性风险行为无关。

性满意度的界定侧重对伴侣间性生活及关系的主观感受。有些界定针对具体的性生活,有些则从更一般的性关系角度界定。但对墨西哥美国人、美国大学生等的研究反映,不管用哪种方式界定性满意度,都未能证实性满意度与性风险行为的相关性。

(4)关系稳定度(durationandstability)。关系持续时间和状态作为衡量关系稳定程度的指标,反映了关系的客观特征与结构内涵。已有研究中对于关系稳定度的界定,有的侧重性关系的持续时间,有些侧重伴侣间年龄的差异,并且研究结论也极不一致。如有研究显示具有稳定关系的群体比临时关系群体使用安全套更为普遍;但是,也有研究提示关系长度与安全套的持续使用负相关。对赞比亚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安全套的使用与两性的年龄差异显著相关;但对美国黑人和白人青少年的研究却说明,这种相关性不显著。

3、文化层次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心理学现象离开他们所发生的环境不可能抽象的存在。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及其性别角色分工的差异也根源于社会化过程。在男权主义的社会性别文化规范盛行的环境中,社会普遍认同由男性掌握着性生活的自主权,并拥有婚前和婚外性生活的自由;妇女则应该忠诚于性伴侣,尽可能满足伴侣的性要求。为此,妇女较难拒绝伴侣危险的性行为要求,从而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男女两性关于性关系的行为标准,反映了性别角色规范的作用。文化规范(culturenoms)或群体规范(groupnorms),对于理解性风险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已有研究中,性别文化规范多被界定为同伴规范或群体规范,研究已经证实它们与艾滋病性风险行为显著相关。但是,由于测量方法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已有研究对于性别文化规范的检验还不够深入。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性别通过从信念、规范、习惯和实践等方面,界定男女两性的角色和行为,对于艾滋病的感染和防治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决定个体感染艾滋病的脆弱性;二是决定个体感染艾滋病后获得关注、支持和治疗的能力;三是决定个体受到艾滋病感染或影响时的适应能力。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析范畴,社会性别对于理解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介绍社会性别概念、理论和研究途径的基础上,评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研究中,在个体、关系和文化层次的社会性别变量的引入和检验状况。结果说明,社会性别视角的导人有助于透视艾滋病性风险行为,可以有效提高研究中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解释力,而且,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研究样本,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作用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由于社会性别途径的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先前的研究未能充分揭示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社会性别机制,在以下几个方向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1、对社会性别变量的进一步导入和检验

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作用具有多层次性,社会性别因素广泛分布于个体层次、关系层次和文化层次。在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研究中,社会性别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已被证明有效。但是,各层次社会性别变量与艾滋病性风险预防行为的关系,在不同样本群体中的检验结论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以往的研究更偏重于对个体层次和关系层次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文化层次的探索还不够深入。而社会性别规范导致两性间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已深深根植于各个社会的文化背景中,表现为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影响十分深远。可见,对于特定文化背景下各层次社会性别因素的作用模式,还需要在进一步的跨文化效度检验中予以诠译和检验,特别是有关文化层次的社会性别因素,还需要认真分析和挖掘。

2、将各层次社会性别因素纳入一个整体分析框架

已有研究证实社会性别角色的构成存在多面性,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影响呈现出层次性和系统性。但目前还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将不同层次的社会性别因素整合在一起,系统地阐释艾滋病预防行为产生的社会性别机制。因此,既无法进行统一衡量,不同层次和同一层次内部的社会性别因素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影响效应,也难于透视不同社会性别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开发一个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整体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反映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的共同作用。

3、分析社会性别对艾滋病性风险行为影响途径的性别差异

当前研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社会性别途径,以及广泛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情境对妇女艾滋病感染的影响方面。国外大量的探索性研究证实,妇女面对基于性别基础上的权力不平等,在进行安全性行为谈判和拒绝非意愿性生活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无形中增大了艾滋病感染的风险。也有少量研究发现,由于男性的特定社会性别意识和态度,以及男性的性关系行为方式,将男性自身及其女性伴侣置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境地。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对于男女两性艾滋病感染的社会性别途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面,还缺乏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还需要在实证研究中补充有力的证据。

4、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在艾滋病性风险行为干预上的应用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看病难;医疗改革;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1(a)-0014-03

Literaturereviewondomesticdifficultiesofmedicaltreatment

ZHANGYanWANGXi-xiQIWen-boWANGJun-hua

SchoolofPolit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SoochowUniversityinSuzhouCityofJiangsuProvince,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Difficultmedicaltreatmentissuesarerelatedtostateplansandpeople′slivelihood,whichhasbecomeansignificantdomesticproposition.Inthewakeofthemedicalandhealthsystemreform,thegovernmentpromulgatedandcarriedoutaseriesofpoliciesandregulations,andthedifficultmedicalproblemshaveachievedacertaindegreeofease.Meanwhile,aroundthedifficultproblem,academiccommunityputforwardtheirviewsandsolutions.Throughresearchandanalysis,wecanclearlyrecognizethetrajectory,contentsandfestureofrelatedfields,aswellassomeproblemsexistinginresearchinrecentyears.Therefore,wecanbetterlookintothefutureinthefieldandthenpushforwordsolutionofpracticalproblems.

[Keywords]Difficultiesofmedicaltreatment;Healthcarereform;MedicalService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改革以来,看病难问题就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来,有调查显示,看病难问题甚至超越住房问题,跃居国人首要难题。从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基层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到2009年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再到2012年底党的十报告中提到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2013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从中能看出政府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坚定决心和迫切愿望。期间社会各界学者们关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本文主要就国内学者对于看病难问题的研究作一系统总结综述。

1看病难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采用CNKI的主题检索,共检出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近500篇。由于看病难问题直到近些年才显现出来,因此该领域直到近年来才被研究者们所广泛关注。从年度变化来看,2005年相关量有了首次大幅提高,达到24篇。之后,每年的相关文献数量都居高不下。可见2005年以来,随着看病难问题的日益严重,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广泛阅读和分析,笔者发现看病难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这三大方面。现状分析方面,就区域资源而言,何志高[1]认为看病难问题主要难在农村,而非城市;就年龄层次而言,汤啸天[2]指出看病对老年人尤其难不堪言;就资源供求而言,张录法等[3]认为看病难体现在总体供求基本平衡而结构性供需失衡;就看病过程而言,秦国杰等[4]提出看病难在大医院三长一短现象严重。而对于看病难问题原因及对策的分析研究,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视角进行了归纳:政府管制视角、市场化视角、医院服务视角、公众就医视角。

1.1政府管制视角

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由政府配置还是市场配置,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如今我国政府主导与市场支持相结合的手段为多数人接受。金今花等[5]从部门利益冲突、政策信息不对称、多元利益博弈和医药卫生政策的短视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医药卫生政策失灵,进而导致难以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原因,指出了政府在推行医改政策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困境。石化龙[6]认为,政府卫生投入与大众医疗需求之间的较大差距是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矛盾,因此对应做法就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向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倾斜,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以构建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办医新格局。冯凯等[7]从政府职能出发,认为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为看病难现象的原因,主张加强监管,配合以大力的财政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以解决看病难问题。

1.2市场化视角

对于医疗卫生及诊疗服务是否应该推进市场化的问题,学者们的分歧比较大。吴春官[8]认为医疗卫生体制强化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偏离了医疗卫生服务于社会的大目标和公益的性质,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是造成看病难的体制性原因,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翁舟杰[9]则提出异议,从西方租值耗散理论的视角创造性地提出了看病难源于非价格机制的采用,即排队机制使得货币和时间结合来交换诊疗服务从而造成看病难,基于此该学者提出医疗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并坚持以诊疗服务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吴晓东等[10]认为简单的“政府主导”或“市场主导”有失偏颇,从医疗服务的效用及其收入弹性分析得出,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双重特性,提出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划分出公共的、准公共的和私人的医疗服务三类,以便政府分类管制,同时还要结合私人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1.3医院服务视角

如果说体制原因是看病难问题的根本,许多学者认为在当下体制中的医院和医生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对于看病难问题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寇宗来[11]指出,医院诊疗费过低和医生拿药品回扣直接导致药费过高,在中国现如今的经济水平下,看病贵也就直接导致了看病难现象的出现。冯精洁[12]从思想根源上探讨了看病难的原因及对策,指出医院领导认识的偏差及职工队伍素质的滑坡是看病难问题的思想根源,从而提出加强医院领导及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及其考核管理的对策,见解独到创新。高强[13]认为,导致看病难的重要原因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严重滞后,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力量弱、条件差、水平低,缺乏优秀医务人才,因此必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彭鸿林[14]建设性地提出要对公立医院进行兼并重组,形成“名院”连锁,使医疗资源在品牌价值上更“势均力敌”,从而消除结构性看病难。从技术层面出发,陈起坤等[15]具体阐释了“社区首诊制”与“双向转诊”模式对于解决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作用,提出严格执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

1.4公众就医视角

公众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者和消费者,对于看病难这一问题应该是最有体会的。虽然公众是看病难现象的受害者,但其本身也是看病难问题的成因。罗瑾等[16]认为,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均造成了看病难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富人阶层要求住高档病房接受特需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老百姓却连基本医疗需求都不能满足。姚中杰等[17]则指出,人口增长、百姓健康意识增强、体质下降均导致医疗服务需求激增,并且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就医秩序方面,患者“小病大治、过度求治”的行为屡见不鲜,造成大小医院医疗资源双重浪费。黄卫东等[18]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居民对于慢性病的必要认知,尤其是女性居民在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会影响到其本人及整个家庭的保健就医观念,从而也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效率。夏挺松等[19]从居民就医期望角度和城乡差异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在市级、区级医院看病难的直接原因是居民对就诊方便快捷的高期望,而在社区医院看病难的直接原因是居民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高期望。

2看病难问题研究存在的局限与发展趋势

2.1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鉴于看病难问题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当广泛和深入。与此同时,该领域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1理论基础从理论基础角度来看,该领域研究学科整合匮乏,理论性不强。看病难这一问题实际牵涉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领域,而当前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体制层面,且从事研究的主体有较大一部分是政府卫生部门、物价部门工作人员,虽然这对于该领域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很大意义,但是从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专业研究的成果并不是很多,学科之间的整合研究更是缺乏。

2.1.2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学术期刊中的多数研究成果是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和数理分析的支撑,以致研究结论说服力不强;而看病难问题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中的广泛讨论更是缺乏研究的规范和严谨性。

2.1.3研究内容①学者们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多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放在一块讨论,关于看病难问题研究的针对性不强,且两者的逻辑交叉关系分析得不够透彻。如在国家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的狭窄范围、基层医疗机构的过度市场化、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的高要求等原因如何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延续。②从文献数量分布可以发现,虽然研究中涉及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很多,但是对于农村看病难问题的研究,相较于城市社区医疗,却较为缺乏,研究者们对于乡镇农村医疗和农民就医问题关注不够。

2.1.4研究结果从研究的结果应用来看,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当然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体制改革、医院营利性质转变、医务人员正确价值观树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居民保健就医观念转变等过程必定是渐进而缓慢的,且在这些过程中必然还面临诸多阻碍困难。

2.2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我国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回顾政府为解决看病难问题出台的政策及国内体制特点,我们大体可以把握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已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2.2.1学科整合,研究理论深度进一步拓展随着相关领域的研究队伍的逐步扩大,来自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看病难问题的研究将不仅仅停留在体制和技术层面,会深入到众多学科领域中,加强多学科的整合,进一步拓展理论深度。如何从制度操作层面、临床路径层面、医患关系层面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使之更趋向于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有效推动实际生活中的看病难问题的解决。

2.2.2研究规范化程度和针对性进一步加强鉴于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实证研究和数理分析匮乏,使得理论说服力略显单薄,今后研究将向着更规范、更严谨的方向发展,由描述性分析向实证研究发展。对于看病难问题将有更具针对性和细致的研究,使之区别于看病贵问题,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对于乡镇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和农民就医问题的研究也会逐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从而建立起全面的框架结构。

2.2.3研究结果应用广泛,理论与实践结合随着看病难问题研究的深入,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该领域研究的成果需要广泛地投入到实践应用中。政府管制与市场化选择之间如何平衡,医疗机构服务与个人就医观念及需求之间如何平衡,社会各层面的障碍如何消除,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何去何从,这些实践中的问题需要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寻得解决方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小结

看病难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已成为当前国内一项重要课题。随着国家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系列政策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看病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应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以切实解决好这一大难题。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诸多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值得改进的地方,有待于国内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志高.“看病难、看病贵”之我见[J].中国药房,2007,(13):961-963.

[2]汤啸天.“看病难”,真的没法逆转?[J].社会,2000,20(11):12-13.

[3]张录法,黄丞.新医改能否短期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J].人口与经济,2010,(5):43-51.

[4]秦国杰,黄峪生,马希贤,等.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42-43.

[5]金今花,胡凌娟,张金,等.医药卫生政策失灵:新医改难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原因[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1):4-5,19.

[6]石化龙.购买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J].中国财政,2007,(5):20-22.

[7]冯凯,宋莉.试析“看病难、看病贵”成因及缓解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0):10-12.

[8]吴春官.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5):9-11.

[9]翁舟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经济分析——西方租值耗散理论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2,(10):65-70.

[10]吴晓东,程启智.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基于政府管制的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9):209-214.

[11]寇宗来.“以药养医”与“看病贵、看病难”[J].世界经济,2010,(1):49-68.

[12]冯精洁.浅谈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思想根源及其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77.

[13]高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J].求是,2009,(5):38.

[14]彭鸿林.看病难、看病贵:热议中的冷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7):44-45.

[15]陈起坤,陈燕奎,吴金泉,等.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就诊制度的思考——双轨双诊制度[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6):415-416.

[16]罗瑾,毛宗福.试析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存因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679-2680.

[17]姚中杰,尹建中,徐忠欣.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形成机理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9):134-137.

[18]黄卫东,王芳华,孙平辉.居民对疾病认知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627-1628.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防治;新模式;中国特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8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使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危害严重[1]。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面对糖尿病对人们健康的挑战,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个体化模式)、治未病(干预策略)理念,世界都在关注,并将影响今后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融中西医思想为一体的新医学及新的医疗模式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为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糖尿病防控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意义深远

慢性病不再仅仅是医学或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已逾9200万,约60%的患者直到晚期才被发现,过早地发生神经病变、失明、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足病等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对个体、家庭、社会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然而人们为制止这种现象而做的努力实在是太少,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未来5~10年,中国将迎来并发症的高峰期,但是,只要积极有效应对,不仅个人的健康会得到改善,同时社会生产率、个人收入、国家GDP都会增加。因此,提高认识,增加投入,把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

2中医学防控糖尿病优势明显

糖尿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中医学蕴含了丰富的预防思想,特别是整体医学思想指导下的防治手段,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模式以及治未病理念下的干预策略,这对于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手段治疗的糖尿病等慢性复杂性疾病来说,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并且息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这个整体系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全面动态地调节生理、病理信息,调节人体自身的、人与社会、自然的状态,使其达到自我适应与社会环境协调的状态,并形成了整体调节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模式,是通过四诊手段采集疾病信息,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综合判断后提出治疗方案,这种模式,一方面实现了个体化,另一方面可以早期采取措施阻止疾病的传变;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又一核心理念,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之义,中医学的这些核心理念必将成为今后糖尿病防控的重要指导思想。

3创建中国特色鲜明的糖尿病防治新模式刻不容缓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四大类NCDs疾病中重要而典型的病种,近10年来,虽然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很多新的进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一系列颠覆性概念变化也都是近年来提出的,但这些进展远远落后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期望,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糖尿病患病率仍然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并且越来越年轻化,大多数患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并发症的攻击,目前在我国糖尿病是患病率、致残致死率、社会医疗负担增长最快的疾病。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体制机制的双重突破,但就目前,技术尚无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加快医疗体制转变,创新糖尿病防控模式乃是当务之急。

为此,笔者在社区教育管理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医院-研究所-康复组织-社区教育管理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控新模式,历时两年,组织完成的大同市政府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大同市糖尿病流行特征及中西医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是这方面的一次成功尝试,结果表明,新模式的实施使血糖达标率由原来的11.8%上升至32.6%,慢性并发症筛查率从9.6%上升到42%,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率从39%、24.5%上升至66%、43.2%,效果显著,其成果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

“四位一体”模式从构建到运行始终贯彻整体观、个体化干预理念,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主体,医院提供包括心理健康,治疗方案优化,效果、风险评估等综合支持,特别是心血管方面的技术支持;临床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由笔者所在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所针对性地专题研究,在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新进展、新技术的基础上,将中医的科学内涵赋予现代特征,全程参与,并以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并发症为切入点,先后开展了糖尿病前期的中医社区干预,清毒涤浊祛瘀法改善胰岛素抵抗,穴位贴敷治疗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抑郁、足病的中西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临床科研一体化,促进了诊疗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发挥康复组织的人才、资源和联系广泛的优势,使协会成为医院-社区的桥梁,医患互动、社会支持、提振信心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患者正确的治疗和规范化管理,鼓励患者参与到治疗决策。社区是防控疾病的第一道防线,糖尿病教育管理、高危人群的筛查、干预等大多数项目都需要在社区内完成,是健康项目实施的主战场。“四位一体”,整合联动,相互依托,实现了整体、系统、全程管理[3]。

4体会

抗击糖尿病需要多元化的长期策略,无论医疗体制的转变、防控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方案的制定都要加大中医药的参与力度,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如果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影响[4]。

笔者的工作已经表明,新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治已病”,向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治未病”的转变,以单学科干预,向多层次、多学科联合干预转变,从以治疗为主,向集预防、医疗、康复、科研、教育、社会心理支持、效果风险评估为一体的综合防控模式的转变,模式的创新,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同时也较好地整合了社会卫生资源,使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得到充分体现。而其转变的方向正是中医学始终主张的核心理念推动下实现的,应该说,这是中医药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

总之,应对糖尿病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其策略需要从原有的观念和方法中解脱出来,抓住已经闪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些希望之光,在尊重科学的同时,超越疾病及医学本身的局限,放宽视野,把糖尿病放在更大的背景下来认识,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笔者已经认识到这是一场灾难,必须奋力前行,可以预期,现在就行动,将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竺.探索中国特色慢性病防治道路[N].健康报,2011-11-15(2).

[2]陈竺.药品安全没有终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8-11-10(4).

[3]张雪芹,魏欣芝,高英丽.社区不同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69-70.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舒适护理理论护理学基础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041-02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传统的身体健康仅仅指生理上的身体健康,而新时代定义的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三部分。对一个病人而言,在医院中可以享受到舒适的护理,将有利于病人尽早达到身体健康的状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学习了解护理学的概念,初步培养他们在日后护理工作中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引入舒适护理理念,有利于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理想,为日后实践、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病人在住院以后的舒适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速度。所以,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加强舒适护理理论的教学,使其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所有环节,通过护理工作者准确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在生理上帮助病人尽快康复,更能体现出护理工作者的人性化服务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项神圣、有意义的工作,从而获得职业认同感。传统观念通常认为,护士与医生的地位并不平等,往往认为护士的地位比医生低,只是医生的助手而已。但在舒适护理理论的概念中,医生一般只负责病人的生理疾病诊断及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而护士是治疗方法的具体实施者。而且,护士并不仅仅承担着生理疾病的治疗工作,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抚慰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照料工作等等。所以,护士的工作模式及对病人的关切程度通常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康复速度。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引入舒适护理理论,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了解护理学基础的实践内容,还能了解舒适护理理论中有关病人心理、日常生活、个人感受等各个层面的状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舒适护理的特殊需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有关护理学基础的内容及知识,还应该对心理学、人体构造理论、人体舒适理论等课程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主动学习、互相沟通交流、协作学习等优良习惯。综上所述,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引入舒适护理理论,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符合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发展需求

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卫生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依靠的还是从事该行业的人才。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才的责任,需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使命,培养出造福社会、真正在卫生事业中发挥实效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强大的技术手段可以医治百病,更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病人在患病医治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可能导致病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而乐观积极的心理则可以使病人尽快康复。医院在诊治病人生理疾病的同时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情况,这是当下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发展需求。

二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鼓励学生用评判性思维学习

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鼓励学生用评判性思维学习。当下,护士角色的定位问题、护士工作的独立性问题、护士体制不成熟等都是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舒适护理理论强调的是病人作为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住院需要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照顾,而且在心理、入院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应得到照顾。所以,将病人舒适作为护理的最终目标是当下护理学基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明确了这个目标,对传统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比如,护理工作并不应该止步于传统的护理工作目标,而应该将病人舒适程度作为更高目标,通过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工作。把病人的舒适护理理论运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进行肌肉注射工作时,传统的注射(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与改良之后的(侧卧、上腿弯曲、下腿伸直)进行舒适程度测评,发现两者在肌肉疼痛度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从病人的舒适程度来说,后者明显提高。

2.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舒适护理概念的认知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中的各个环节,是当下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病人往往是因为生理方面的疾病住院,但在住院之后又因为角色转换、生活环境很难适应等问题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会比较敏感。在进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强调护士应该热情地对待病人,详细地为病人介绍个人病情、医院情况、病房情况、规章制度等,从而帮助病人尽快地融入新环境,适应自身病人的身份。主动地递一杯开水、亲切地问候一声、真诚地面对病人都会让他们减少紧张感,缩短护理工作者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多倾听病人的意见及建议,尽量让病人感觉舒适。

3.用实训课促进舒适护理教学

实训课是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开始接触护理学基础实践课的基础课程,通过实训课能够初步了解与学习护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实训课也是改变学生护理工作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吸痰术是实训课中的经典课程之一。在这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授吸痰术主要学习内容及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强调如何尽可能地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恐惧及不安,能够熟练运用护理手法进行吸痰术工作的同时让病人感觉到舒适。此外,教师授课时还应该充分利用视频、见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吸痰术工作的重点部分,了解吸痰术会刺激到病人的呼吸道,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除了需要规范自己的操作步骤之外,还应该在操作之前清晰地为病人解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并重点强调病人需要配合协作的要点,尽可能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最后再进行吸痰术操作。

4.突出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护理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重点与难点工作之一。护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要积极与医院合作进行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根据当下医院实际岗位的任职情况和任职要求,进行课程的开发与修订。这要求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拓宽教学范围,使学生分别体会到照顾病人的工作者、病情咨询者、病患管理者、关系协调者、病人利益维护者、护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当护理工作者真正进入社会工作以后,自然就承担着上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角色,但是角色的多重性并不代表其工作的变化,应该对多而不精的情况加以防范。减轻病人痛楚、维护病人权益、维持病人健康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突出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其护理质量。

从鼓励学生用评判性思维学习、强化舒适护理的概念教学、用实训课促进舒适护理教学、突出专业素质培养和提高护理质量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敏、马青华.舒适护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34)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7

目前我国约有6700万抑郁情绪困扰者,1.73亿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者,几乎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和压力与亚健康之中,70%以上的人感觉自己不幸福。心理疾病患病率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数量激增,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经医疗机构跟踪调查,心理问题人群普遍对生活、工作环境不满,因此环境设计作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设计理论与实践针对心理问题人群提出建构应对策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理论意义

(1)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理论研究是对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充实和深化。(2)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是对心理学研究与治疗干预理论的丰富与拓展。(3)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为创建和谐社会理论提供崭新角度。(4)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开拓了环境设计方法的新视角。(5)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丰富了环境设计的类型种类。(6)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拓展了环境行为心理学。

2.实践意义

(1)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在环境设计中充分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发展特殊需求的人文关怀,促进形成社会健康心理,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2)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丰富心理问题治疗手段,干预心理问题治疗。(3)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消解心理问题人群对生活、工作环境的不满意,指导特殊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4)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不仅可以满足心理问题患者的需求,而且可以应对正常人对周围生存环境的个性心理需求,具有普适意义。(5)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提升环境品质,提高使用者生活、工作质量。

二、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构架

将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作为大的指导方向,以心理问题人群心理需求为控制性目标,运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环境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发展适合中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人群的环境设计建构理论与创新实践。

1.环境设计与心理问题关系

(1)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问题忽视的表现。(2)环境设计对使用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3)心理问题高发对中国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冲击。

2.对心理问题人群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研究、总结

(1)心理疾病的心理需求,心理疾病的行为特点。(2)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心理疾病的思维、行为差异。(3)人的生理、心理调节机制。(4)心理疾病人群对环境设计的诉求。

3.分析归纳相关学科领域对环境设计的建构与影响

(1)心理学基本原理,环境心理学基础理论。(2)环境设计构成的主要元素: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家具陈设、材料构造。(3)建筑物理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

4.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对环境设计的评价

(1)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评价体系。(2)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评价工具。

5.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得出环境设计

创新理论并结合相关实践,总结出环境设计应对策略(1)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建构中,艺术、功能、体验的创新理论。(2)环境设计针对心理疾病人群特殊需求的建构,其实现的基础。(3)针对心理疾病人群的环境设计应对策略。研究中需要找到与以往环境设计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从功能、形态、结构、环境意识、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和阐述心理问题人群在所处环境中的表现。提出突破以往设计原则的新形式、新构造、新材料、新技术等创新应用的环境设计方法,以适应心理问题人群对环境设计的心理诉求。在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建立环境设计的评价体系,适应心理问题人群的心理、生理诉求。研究心理问题人群对现代环境设计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找到应对方法。不同心理问题对环境设计诉求不同,怎样归纳总结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种类心理、行为的差异;如何运用多角度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结合心理学,针对心理问题人群所期望的环境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如何解决心理问题人群对环境设计艺术性的特殊追求;如何将普通环境设计重构,应对心理问题人群的身心需求;如何在保障病人隐私基础上,与心理治疗机构、个患进行深入合作,是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注重环境设计创意,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一种真正新的思维方式,其标志之一就是它不仅能超越过去受各种因素限制的学术境界和设计方法学经验领域,而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所验证的新趋势。在传统环境设计的经验与反思中,寻求一些新的设计创意观念和设计方法。就环境设计而言,设计创意关注特定心理问题人群的人居环境,其设计思路、法则和方法,值得探索与研究。舒适的环境对人体保健及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以达到对生理、病理过程的调节和治疗作用。许多学者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健康人群的调查发现,健康与舒适的人居环境有密切关系。心理疾病病症具有长期性、较难根除、病因复杂等特点。优质的环境设计可以提供好的环境因素,减少空气污染,适合开展各种运动;同时可以改善神经功能,调节情绪,避免应激状态发生。建构以人为中心、复合内涵的整体人居环境,应注重生态观念的设计概念与应用,运用环境设计各项原则如生态平衡原理等进行环境设计构思,人文与技术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确立病人与环境”观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中心地位,从人类生存与保健、可持续发展出发,在空间组织、环境细部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注重环境对病人医疗康复的作用,突出生态环境精神治疗功能。注重环境整体思维,在环境设计与社区关系、内外环境空间质量等方面进行宏观、长远、有机考虑,促进人居环境科学化、生态化、人性化的发展过程,建立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四、通过环境设计构建特殊需求人居环境

环境设计既要尊重病人的共性,也要满足病人的个性,即使后者在人群中比例很小。这些个体精神状况、生活方式与大多数人差别很大。对于这些差别,环境设计应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入设计。不应把心理病人非人化”,误认为心理病人的最大要求是治病”。心理病人与健康人相比,病轻时差别极小;病重但无严重功能缺失时,人的基本、低层次要求仍全面存在,而这意味着对人居环境社科设计人性化具有更高的要求,如生活化、家庭化、个性化,而远非简陋的技术性环境能满足的。家庭化是环境情感化的一种方式,亲人的温情、家居般的环境,使人从心灵深处涌出温暖、舒适、安全的感受。空间从总体到细部处处包含着深切的体贴、关怀,有家庭的感觉。情感的引发,来自感知觉过程,无聊”是现代人心情糟糕的重要原因,也是部分人寻求不良刺激的直接诱因。在对心理病人深入、细致理解的基础上,为心理病人创造适合的人居环境,区别于健康人的主流人居环境。文化丰富、宜人、具有积极人生哲理的环境设计,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发病率。设计具有热爱生命、认识生活的意义等积极健康主题,帮助病人充实、愉快地渡过病期。这不只是病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利用环境改善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状况,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五、融入人工智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人工智能是人类为自身需求,对信息革命进行改造形成的环境,舒适性与可控性是其突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塑造人工智能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从现代智能室内空间到智能生态游园,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精致的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并未对具有心理问题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做到很好满足。融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在信息传递与处理、自动控制上的巨大优势,使人居环境如同人的皮肤,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上更合理、有机、高效;为心理疾病人群创造精神文化虚拟环境,丰富生活、工作内容;创造反映病人各方面状况的虚拟环境,不但有利于快速掌握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而且降低医院接待强度,有利于家庭医疗、远程医疗等便民措施质量的提高。现在,从最简单的生命体到人类,处理环境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具有一定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因此可以获取有价值信息,对其消化、加工,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心理问题人群虽与健康人有认知、思维上的一些差别,但在当今信息社会,获取、消化、加工、创造信息的能力是必备的,心理问题人群也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六、设计绿色的人居环境

重视绿色自然环境对健康的作用,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人类是适应绿色自然环境的进化产物,具有与绿色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绿色自然环境具有内在的高度关联性、合理性,可以唤起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活力。纯人工”环境功能片面,绿色自然环境不可或缺。除了我们较容易认识的生理、基本心理作用,绿色自然环境还是高层次精神文化重要来源。大自然生生不息,万物共生,使人们体悟到人生的真谛,这对于情感迷茫的心理病人尤其有意义。大自然千变万化,使心理病人思维灵动,富有创造力,可以缓解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大自然有其高度合理有序的物质存在,有其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人归根到底是自然物,只有在物质上、精神上与大自然融合,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地改变空气环境。而我们使用的空调系统只能把二氧化碳、脏污物质含量高的室内空气与氧气浓度高、相对清洁的室外空气进行交换,造成城市空气的污浊。更糟的是,空调系统使用的化学制剂等本身就是极具危害的污染源。公共环境作为含菌量高、卫生要求严格的场所,在设计、建设、运营中应充分认识与利用植物杀菌、更新空气的生态效能。

七、结语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8

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中医学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也就是倡导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我们将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身心的自我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治未病”,如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1

“未病”及“治未病”的含义

“未病”不是“胃病”,是未来的“未”,指的是未发生的疾病。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个新概念,因为它跟“胃”是谐音字,没有看到字,很容易就会认为“治未病”是“治胃病”。

“未病”,就人体而言,就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中医“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原创性的中医,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它全面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及以前中医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距今也有2500多年了。《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26篇,13方,博大精深,具有“通贯三才,包罗万象”的多学科知识,其中包括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等,它标志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

《黄帝内经》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医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养生预防等各方面内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是假托黄帝和他的臣子歧伯所著,前后由多位中医名家共同完成,所以中医也称为“歧黄之术”。《黄帝内经》的方法论和认知论和古希腊的医学思想其实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但是到了今天,西医已经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原本的传统中医逐渐萎缩,甚至西化。

《灵枢·逆顺》也提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后,“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而将能够掌握治未病思想理念、擅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也说明了中医对“治未病”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中医药学几千年医疗保健中一直都在应用“治未病”的思维方式,为此,“治未病”成为中国传统健康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秉承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个体服务的特色,实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治未病”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辨证施养、平衡阴阳、精神内守、正气为本六个方面,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有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再则,“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2

“治未病”的意义

2.1

中医“治未病”,是让人们不生病,少得病,迟得病,延年益寿的需要

我们要崇尚“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治未病之先,防患于未然,养生防病,实现康寿;治未发之前,防微以杜渐,重视先兆,防止发病;治未盛之时,见微知著,治防重,择时而治;治未传之脏,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已病防传;治传与否,当辨虚实,妙用承制;治未效,整体调控,重在调治所不胜所胜。目的是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带病延年、提高生存质量。科学养生,指导人们改变陋习,提高生活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自行管理健康,把握健康,赢得健康,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与和谐社会的幸福生活。

2.2

治未病是节约卫生资源,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

人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健康呢?实践告诉我们,健康全靠自己。上世纪30年代,美籍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兰安生(GrantJB)博士的名言:“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市场预测显示,人们花1块钱的健康教育成本,将节约18块钱的医药费用。由此可见,挖掘和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不仅可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且可以节药卫生资源,为政府排忧,为百姓造福,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魅力,享受到中医药发展的成果,达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2.3

传承中医药国粹,弘扬祖国文化,培育中医药市场的需要

当前,有人不相信我们中医,甚至有的人还提出废止中医,怀疑祖国医学,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就是凭想象,凭经验,否定传统文化。不好好学中文,不好好过传统节日等等。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既要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又作为从事中医药管理工作者,有责任去传承中医国粹。笔者认为,弘扬中医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它是弘扬祖国文化的问题。我们现在说中华民族要崛起,崛起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崛起,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要有自己的文明的模式,让别人学习我们的文化,学习我们的文明的模式,那才是真正的崛起。

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西化、弱化、边缘化,市场萎缩,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老百姓了解中医药,认知中医药,感受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魅力,我们有责任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传播中医“治未病”的科学理念,普及、推广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知识和方法,让人们去体验它、感受它、践行它,改变陋习,让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更加贴近老百姓,服务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实实在在以健康养生治未病的效果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让更多的人相信中医中药,才能培育好、服务好中医药市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升社区、农村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达到全面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值”。

2.4

“治未病”既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作出调整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说,我们经济发展了,我们收入增加了,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变差,那么,科学发展观不仅经济要发展,文化也要发展,身体要搞好,生活质量也要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你不生病。”这是健康医学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金子,健康还是节约、是和谐、是责任。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

长期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增大,人口的剧增,疾病谱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了调整,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中医“治未病”以及构建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体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中医“治未病”注重预防和治本的特点,愈加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为人们所关心,社会所关注,政府所重视。

3

“治未病”的方法及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很高明的医生,姓秦名缓,字越人,又称扁鹊先生(今沧州任丘人)。扁鹊看病的本领特别大,他周游列国,看到那儿的人最需要看什么病,他就治什么病。医药、针灸、按摩他都采用,人称神医。扁鹊是名中医,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扁鹊说,他们兄弟三人,大哥医术最高,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二哥医术次之,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自己医术最差,只能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治未病的无知和不重视。

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很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两届中医“治未病”的高峰论坛会议,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省市都有很多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创新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引领中医“治未病”的新方向。

我们认为,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和方法的应用,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中医科学养生方法,如四时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心态调摄养生、饮食养生、中药养生、劳逸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针灸养生、按摩养生、气功养生、环境养生、体质养生等,指导人们改变陋习,体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告诉人们遵循中医“治未病”的客观规律,自行管理健康,把握健康,赢得健康,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与和谐社会的幸福生活。总之,我们认为,首先,要树立一个健康的思想理念;其次,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防病治病方法;再者,改变不良习惯,主动管理健康,才能把握健康。

中医“治未病”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通过精神调控,使真气从顺,从而使病(物质的、精神的)不能发生或发展。

“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的含义,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学,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是“治未病”核心理念。“治未病”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抵御病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医“治未病”的方法运用于亚健康、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养生,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达到维护人体健康状态和疾病预防目的。

中医的特点:一是整体观,二是辨证论治,三是中药和非药物疗法。整体观,就是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把人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的五脏六腑也看作一个和谐的整体,既讲物质,也讲精神,所以中医讲的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辨证论治,就是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是中医辨别不同体质人的不同疾病之病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药和非药物疗法,是用中药或用非药物疗法予以治疗。中药讲究药性,即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它的核心技术是炮制,通过修制、炒、炙、蒸、煅、烧等方法纯净药物,改变原药材的药性,引药入经,增强疗效,祛除毒副作用,减少刺激性。这是国外所没有的,他们仅会用生药,不懂得加工炮制。因此,不具备中药炮制技术。这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火罐、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

“治未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①治未病之先,防患于未然,养生防病,实现康寿;②治未发之前,防微以杜渐,重视先兆,防止发病;③治未盛之时,见微知著,早治防重,择时而治;④治未传之脏,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已病防传;⑤治传与否,当辨虚实,妙用承制;⑥治未效,整体调控,重在调治所不胜所胜。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9

本文介绍了《社会和管理药学》的基本概况,对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将有利于加强药品管事使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和完善现代医疗卫生学科新体系。文章还对做好《社会和管理药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社会和管理药学;医学教育课程;探讨

社会和管理药学(SAS)在药学领域属于新兴学科,它主要利用相关社会科学(主要是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公众在药品获得和使用过程中的社会因素与制度保障等问题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现代药学、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现代社会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属性,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产物[1]。社会和管理药学与药事管理学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其内容已经超出了传统药事管理学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药学、交流学、伦理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应用和药物滥用学、药物计量学、药物经济学等内容,它是社会科学属性的药学发展的高级形态,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生产、流通、使用、监督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社会问题[2]。

1高等药学院校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的意义

1.1《社会和管理药学》已成为加强药品管理的重要手段社会和管理药学对药品管理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除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过多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3]。不少发达国家都认识到,社会和管理药学作为保证药物在社会公众药品获得和使用过程中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应用的重要工具,对合理利用药物资源、提高药物使用宏观调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使药学生掌握《社会和管理药学》相关理论对于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1.2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人类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步占主导地位。;一切面向患者的医学模式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和管理药学的研究人员主要以药师为主,他们对社会和管理药学研究所需的知识掌握得还较少,因而整体研究水平较低,利用社会和管理药学理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还没有建立。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该适应形势,加快教改步伐,从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在教学中引进社会和管理药学理论。这不但能提高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现状与形势,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复合型药学人才,以迎接医学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1.3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有利于完善现代医疗卫生学科新体系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为框架的学科群。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出现了纵横交叉发展的新趋势。医学科学也受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医学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相互渗透,相继出现了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和管理药学等交叉、边缘学科,这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理论医学新学科群,而社会和管理药学也因医学社会化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但目前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开设社会和管理药学的院校寥寥无几,这是由于缺乏社会和管理药学学科体系,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宽泛,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很少,同时还缺乏高素质的社会和管理药学教学队伍。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发展的不合拍,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学对探索该学科教学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即受教育者在学习结束后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获得哪些技能,受教育者接受哪些项目的培训)具有积极意义,将有利于完善现代医学学科新体系,为未来的社会和管理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对促进社会和管理药学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社会和管理药学学科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汲取国外《社会和管理药学》教学经验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的院校还较少,目前仅有中国药科大学已经正式设立了社会和管理药学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因此,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还很少,课程体系也不是很完善。而国外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比国内要早很多,我们可以试着借鉴国外的一些教学经验。据美国药学院协会(AACP)统计,目前,在美国药学院校中有35%的课程与社会和管理药学有关[4]。例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药学服务和卫生系统系开展的社会和管理药学本科教育则覆盖面很广,包括药学的定位(药师的作用,药学职业面临的问题)、卫生保健商议的原理、药学服务实践(专业交流,药物信息补充,健康观念,法律问题,处方处理,监督)、药房和卫生保健系统(药学服务的开展,社区/医院药房实践,药学工业的特征,药学服务过程中的经济学问题)、生物统计学和药物文献评价(生物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价方法)、药房实践管理(原理,库存控制,购买,定价,经济分析,人力管理)、药学实践中的法律和伦理学(与药学有关的联邦法律、规则、规范和法庭判决,影响药学实践的伦理学考虑)、与药学服务相关的病人/医生评估、病人自我保健(非处方药目录,社区药房中的诊断设备,使用替代药品)、急救机构的药房活动、社区药房管理、公共药房管理、药物利用评价和管理(包括适宜质量和最小成本)、药学经济和公共政策、纵向病人保健(专业人员间的联系,文化问题,与病人或病人家庭建立联系)。麻省药学和卫生科学大学药学院药学系社会和管理科学专业除开设有教育学、公共卫生、卫生政策、药学信息、法律、流行病、交流、伦理学以外还开设有选择性/补充性康复调查,辅助药学服务(非药物治疗及其经济学)、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药物治疗学、专业药学实践(药学服务中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活动,包括病人咨询、监测计划、治疗结果,强调药师在药物治疗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输液调配、临床协作、药物治疗学、体格检查、药源性疾病等课程[5]。

国外的学科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在发达国家,药学院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医院药房,因此其社会和管理药学的研究重点在药物的使用领域,其课程设置则体现为涉及心理、伦理、合理用药等内容的课程相对较多。但我国培养的药学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进入其他机构的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经济和管理等学科上。

2.2努力培养一支《社会和管理药学》专业师资队伍社会科学教学始终是药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社会学专家不懂药,药学院校科班出身的教师则很少关注社会科学的知识,无论从哪方面聘请教师承担社会药学的课程,都有自身的不足,很难将社会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进药学中。而且在高等医学院校中社会学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少,社会和管理药学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因此既懂社会科学又懂药学科学的师资队伍更少。此外,国内医学界已经比较重视社会学和心理学,很多医学院校开设了公共卫生学院(系),研究和讲授社会医学,但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疾病和卫生保健,很少涉及与药物相关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培养一支社会和药学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队伍才能适应该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社会和管理药学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的今天,在我国开展这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药科大学已经正式设立了社会和管理药学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这是我国首次把社会和管理药学作为药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进行设点专门培养本学科的高级人才[6]。相信随着这些学科点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和管理药学也会不断地进步。

2.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方法,也应是社会和管理药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首先,要认真讲解社会和管理药学的基本理论,深入阐述社会和管理药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的进展。其次,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调查并收集在开展社会和管理药学实践中的各种实例,以在课堂中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接触各式各样的知识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内化知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应使学生以病人和普通药师的身份参与讨论,而作为都是应积极指导,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允许学生开放式的辩论,并紧密结合当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部分药品价格虚高以及用药社会化等难点、热点问题,引导和开拓学生思考利用社会和管理要学理论思考和解决出现这些问题的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孟光兴,邱家学.谈社会药学的演进与发展现状[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5):304~307.

[2]孟光兴,邱家学.社会和管理药学一门新兴的药学学科[J].药进进展,2003,27(6):375~377.

[3]李伟,宗东升,陈玉爽.药物经常学评价方法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4,7(3):53~54.

[4]储文功,裘雪友,陈静等.从美国药事管理学科的演变谈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3):178~180.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媒介健康传播;传播功能;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19-02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流行性疾病的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世界性难题。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爆发成为政府进行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健康传播,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传播活动,其中,通过大众媒体所进行的传播行为是健康传播的重要组成。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的健康传播是疫情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和稳定社会情绪的有效途径。大众媒体在突发性卫生事件中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者和协调者,切实履行健康传播的职责。

一、媒介健康传播功能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是社会公众的重要信息来源,媒体肩负着信息传播和健康教育的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影响舆论和环境监测的作用,对于疾病传播的有效控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向社会公众介绍疾病传播情况和日常防治措施是媒体健康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信息传播

大规模流行性疾病一般具有突发性、传染性、群体性、破坏性、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性等特点。其发生和发展一般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在突发性流行疾病发生时,信息的传播成为控制事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的罗伯特·希斯认为,“突发事件的管理依赖于信息交换能力和管理者依据收集的信息制定有效行动方针的能力,信息是管理和解决突发事件的重要元素,所以,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也就是信息的管理,应对突发事件时,最行之有效的沟通管理能够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掌握主动权,迅速化解危机。[1]”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公众具有迫切的信息需求,疾病的爆发原因、传播途径、传播速度、社会影响等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信息的公开透明成为控制疾病传播、稳定社会情绪的重要因素。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媒体的首要功能就是信息传播功能。

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承担了信息职能,应该成为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提供者和消息源。大众媒体只有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动,才能够在疾病爆发后掌握话语权,才能够引导舆论,避免虚假信息和恐慌情绪的传播。2003年“非典”发生时,正是因为媒体没有在第一时间报道“非典”的传播情况及其危害,才导致了信息传递的严重滞后,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没能在最佳时间内有效控制传染范围,引发了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和社会的极大恐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疫情通报是公众最为关注和媒体首先报道的内容。在疫情通报中,媒体应该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及时向公众报道真实的疫情信息,尊重公民的知情权,让公众了解疾病的最新发展情况。其次,政府在流行性疾病发生时所应对措施也应该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了解政府控制疫情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树立政府形象、稳定民心、团结社会共同抗击疾病意义重大。此外,相关的最新医学研究成果也应该是媒体报道内容之一。了解医学研究成果有助于民众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对疾病的控制保持信心,消除社会恐惧。

(二)健康教育

在媒介健康传播中,健康教育也是其重要功能之一。尤其是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的健康教育是社会公众了解预防措施的重要信息来源。媒体有针对性的传播健康信息,向公众介绍疾病发生的病理因素和主要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授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公众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了解疾病,缓和紧张情绪,并采取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同时,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这对于疾病的有效控制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非典”时期,大众媒体告诉公众要勤洗手、多通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每天的消毒工作,尽量不去或少去人多、人杂的地方,避免出行,一旦发现“非典”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等,这些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也间接帮助了公众认识疫病。让公众知道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就可能有利于防止疫病的蔓延,起到了稳定民心的效果[2]。

(三)环境监测和舆论引导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环境监测和舆论引导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突发性流行疾病的发生往往在短时间内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和广泛讨论。此时,媒体如果不能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动向,及时真实信息,传达政府指令,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很容易导致社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偏向。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改变了过去从上而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摆脱原来的无声状态,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形成社会舆论。在流行性疾病突发时,新媒体加速信息传播、扩散和舆论聚合的作用愈加明显。新媒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传播途径,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和接受时间差,加大了信息的调节和控制难度。尤其是在疾病爆发后的极短时间内,一些虚假信息不经调查证实就在微博上迅速传播,通过大量的转发和评论形成网络风暴,大众媒体如不能随时监测社会舆论,并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就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针对不良的社会舆论和社会情绪,大众媒体应该及时做出有效地回应,积极引导民众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以科学的行为防治疾病。

二、流行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媒介健康传播

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发展一般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消退期四个阶段。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一般是难以预料的,具有突然性和复杂性。但疾病的发生也不是完全没有征兆的,有一定的潜伏期。在疾病发生的潜伏期,媒体应该具有足够的新闻敏感,逐渐有度地报道相关信息,在疾病大规模爆发前给公众一定的心理缓冲期,避免疾病爆发后的过度紧张和焦虑。

在疾病的爆发期,大众媒体应该充分发挥信息的功能,关注公众的信息诉求,把握社会舆论的方向,平衡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媒体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2003年“非典”时期,正是由于在疾病的潜伏期和爆发期媒体没有及时报道病例的出现,隐瞒真实疫情,导致在疾病扩散期社会形成紧张恐惧情绪,没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造成了“非典”疫情的迅速扩散和社会情绪的动荡。

在扩散期,媒体应该着重于疫情报道、政府防治和预防措施的报道,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改善公众行为,控制疾病传播,稳定民众情绪。甲型H1N1流感扩散时期,媒体重视报道疾病发展情况,及时传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确保了甲流病毒没有形成不可控的大规模扩散情况。

在疾病的消退期,媒体应该总结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得失,敦促政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建立,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的形成。

三、媒介健康传播效果

大众媒体的健康传播效果评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公众认知、公众态度和公众行为。媒介健康传播的广度、信度和影响力也是衡量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

媒介健康传播的目的是通过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让受众了解疫情的发生发展进程,学习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疾病所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影响,在掌握受众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议程设置把握受众关注点,引导社会舆论,辟谣不实信息,缓解社会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媒体的报道内容会影响公众的认知。大众媒体及时准确地疫情信息和政府措施,介绍疾病爆发病理原因和传播途径,传授防治行为和科普知识是改变公众认知层面的举措。

通过真实的信息和科学的知识介绍改变社会公众对疾病的态度,使公众能够从谈病色变到以积极的科学的态度面对疾病是大众媒体改变公众态度标志。通过报道政府面对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时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建立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也是大众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改变公众态度的途径之一。

从传播效果的公众行为层面来看,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可以通过健康传播改变社会公众相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引导公众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增强应对疾病的能力,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采取健康行为。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的健康传播是否能够改变公众的疾病认知、改变公众对待疾病的态度和提升对政府的信任度、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衡量媒介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冯俊霞.健康传播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郭振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11

【摘要】阐述亚健康状态及“未病学”的概念,以及防治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体现出防治“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就亚健康思维与中医“治未病”医学思想的契合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亚健康;未病学;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转变,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痠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80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不健康的问题,有可能向疾病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低下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低下,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的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健康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多方面不良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亚健康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医疗过程中显示了肯定的疗效优势。

2

中医学的“未病”学说

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天人相应”和“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及外界社会之间及其体内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受时代所限中医学的术语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内经》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和“治未病”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产生疾病前之状态或征兆,是质变成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亚健康则应属“未病”、“欲病”层次。中医“未病学”的医学思想,其主要体现于治病之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可见中医学是极其重视养生的。

3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观的异同

“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机理与中医“三因”学说密切相关,其成因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正气耗伤。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和自然衰老等,并指出人类疾病的50%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4

社会病理学理论范文篇12

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三是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的任务与使命。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包括既病者和健康者,与专科医生只关注来就诊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古老的中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需要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在防病、治病、养生等人文文化方面,更易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普及和为民众所接受,其作用在中国颇具先天优势,应加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中医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作用

1在承担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与使命中的作用

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是指在关注个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社区人群(含家庭成员)整体的健康。社区卫生服务是基层医疗,它面向社区,关注既病者也关注未病者、关注就诊者也关注未就诊者,由于贴切居民,被称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代言人和管理者,因此运用中医理论提高社区居民预防思想,实现预防服务非常有利。

1.1认识健康

即帮助居民认识健康是一种“状态”。

在社区,“没病就是健康”等是百姓普遍的健康观,常常导致他们在生活习性、求医行为、遵医性等方面的偏歧,缘由于对人往往波动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不清,特别是对许多病理基础不明的疾患或功能问题、心理欠衡问题等这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仍不能定义或称作疾病的状态无法甄别,却与生活习性、求医行为、遵医性等方面长期不良密切相关。因此帮助居民正确理解“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健康概念,是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思想的重要策略。中医“治未病”、春“发陈”夏“蕃秀”秋“容平”冬“闭藏”之“四气调神”、“整体观念”等理论,可帮助社区居民加深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观的理解和认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性、求医行为、遵医性等,并自觉承担自我保健的责任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这些理论简朴、贴切生活、哲理丰富,易于理解和强化。

1.2结合中医理论开展疾病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依据疾病周期进行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慢病管理,

需提供长期、综合、持续、协调的照顾,其中改善不良生活习性至关重要。中医思想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有很好的指导教育意义。王蕊芳等[2]从精神防御、运动防御、饮食防御、卫生防御及药物防御总结概括了民俗文化中的中医预防思想,五大防御思想归纳出生活常见良好和不良的风俗习惯,并援引了诸如“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等中医经文,颇具说服力;梁承志[3]引用了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对“治未病”包含未病预防和已病防变进行了说明,尤其对心血管疾病不同发展阶段,从微观药理到临床实践结论,充分阐述了中医药毒副作用少,便于长期运用的优势地位;赵贵军等[4]阐明亚健康与治未病的关系等,均论述了中医对“无病防病”、“有病早查防变”和“限制残障、减少后遗症,改善生活质量”的现代三级预防措施的作用。

2在承担发展“照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中的作用

“照顾医学”[5]源于对“医学目的”的讨论,通过“审查医学目的”,敦促从对“治愈

和高科技”医学的优先选择转移到重点为公共卫生和预防的“照顾医学”上来,提出“预防疾病损伤,促进维持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痛苦、治疗照顾患病与无法治愈者、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为此需要在医院以外的广大社区发展“照顾医学”,用主流医学和替代医学为手段,实现为慢病患者解除痛苦和改善生命质量。在国外,“世界各地很多病人转向选择医学,原因就在于正统医学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2002年为了回应日益高涨的使用选择医学的浪潮,WHO创立了第一个全球战略规划,分析传统和选择医学治疗,力图推进其成为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部分”[6]。“照顾医学”的提出,说明了当现代医学对治愈无望时,以其他替代(选择)医学的手段加以补充是极为必要的,我国中医学有着几千年临床实践形成的完善理论体系,是社区“照顾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医学手段,针灸、中药、推拿、太极、气功等疗法多样,经济实用,广受欢迎,况且中医乃我国主流医学之一,应在社区卫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3在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任务与使命中的作用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医改的重要部分,由于全科医师是接受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学

的专门训练,在服务模式、重点、对象、内容、主动性、连续性、服务单位、处理问题特点、诊疗手段与目的和医患关系层面上与专科医生有着很大区别。回顾全科医学马鞍式的发展历程;当“治愈和高科技”等弊端使社会的负担过重、民众对医疗的不满、医者疲于应付时,就无不怀念通科“郎中”在民中的和谐互惠时代。要重朔过去郎中下社区的服务形象,而不要冰冷的“高科技”来替代一直以来的温馨言语和肢体触摸的温暖,全科医师任重而道远。中医的诊疗技术是望闻问切,体系的独特性,要求在诊疗中收集大量的信息,使得医患交流更充分,了解更深入,体念更深刻,因而拉近了医患距离,成为长久以来患者对中医颇具好感的原因之一,这为中医在促进改革、缓解医患矛盾,重树“白衣天使”形象中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我国提出发展中医药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要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矛盾,中医药历来以其经济实惠等广受民众的欢迎,为此全科医师应当注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并加以探索运用。

参考文献

[1]梁万年,郭爱民主编.全科医学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20.

[2]王蕊芳,于恒,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3]梁承志.从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看中医治未病的理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643-644.

[4]赵贵军,李品明,韩如刚.以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14-1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范例(12

    - 阅0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范文篇1【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理;质量控制前言本文以下对我国工程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个新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相信通.....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例(3篇)

    - 阅0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篇1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评价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祖国的希冀,肩负着校领导的信任,肩负着家长的嘱托,肩负着学生的梦想,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不断促我奋.....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