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1

摘要:

以农业部黑龙江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始建于1979年)为研究平台,选取4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有机-化肥配合处理)为供试土样,于2011年大豆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主要酶类(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处理大豆田土壤酶活性较低,施肥处理可以增加黑土酶活性,脲酶与磷酸单酯酶对施肥响应程度大于β-葡糖苷酶;单施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则能够显著增强黑土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同时,土壤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速效磷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之间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可以显著增强大豆田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之间关系密切。

关键词:

黑土;长期施肥;土壤酶;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作为表征土壤性质的生物活性指标,已被广泛用于评价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循环转化状况,以及农业措施和肥料施用的效果[1-3]。土壤酶活性的增强能够促进土壤的代谢,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4-6]。长期土壤肥力试验为土壤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研究平台,可以弥补短期试验的缺憾,克服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各种施肥、耕作方式有更好的可比性,尤其为研究不同措施影响土壤生物学性质变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场所,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土壤酶活性、酶促反应过程的实质及其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7-10]。东北黑土区的总土地面积为1.02×106km2,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厚,结构良好。黑龙江省拥有耕地面积1.46×107hm2,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624.2亿kg,2014年)。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CO2,收获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直接影响土壤肥力水平,进而影响土壤生物学过程。目前轮作是一种合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的种植方式。各种作物的根系发育状况不同,特别是大豆,是重要肥田的作物,其有共生固氮的特性,将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就能使土壤中全层养分得到合理利用。留在土壤中的根残物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可以均衡地增加土壤养分,全面提高土壤肥力。大豆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轮作制度下土壤生物学活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肥力变化关系,丰富黑土肥力变化生物学过程的认识,评价不同轮作制度及施肥方式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为黑土区农田土壤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土壤本研究以农业部黑龙江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建立的长期施肥试验(N45°50'30″,E126°51'05″)为研究基础(始建于1979年),该实验站共有24个试验处理,采取小麦-大豆-玉米的轮作方式。土壤类型为黑土。2011年种植作物为大豆,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0~20cm),每个处理3次重复,新鲜土壤样品去除根系等后分为2份,1份过2mm筛放置于封口袋在4℃冰箱中保存,1份风干待用。

1.2试验设计试验选择4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有机肥处理(M)、无机肥料单施(NPK)、有机-无机肥料配合处理(M+NPK)。其中种植大豆施肥量为N75kg•hm-2,P2O5150kg•hm-2,K2O75kg•hm-2,有机肥为纯马粪,每轮作周期施一次,施于玉米茬,按N75kg•hm-2(约马粪18t•hm-2)。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土壤酶活性分别采用对硝基苯葡糖苷法、尿素残留量法和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对土壤β-糖苷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进行测定[11-13]。

1.3.2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采用德国Ele-menter元素分析仪测定;全磷、速效磷分别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和Olsen法测定;pH采用PSH-3C型pH计测定[14]。

1.4数据处理采用Office2007的相关软件作图,SPSS14.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变化β-葡糖苷酶是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与土壤碳循环密切相关的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参与土壤中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它被认为是纤维素降解中最重要的一种酶,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不同管理措施的影响。本研究中黑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见图1。有机肥配施化肥后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向土壤分泌释放更多酶,土壤酶活性得以增强[7]。

2.2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脲酶是分类名称为尿素氨基水解酶类的通称,是一种将酰胺态有机氮化物水解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化物的酶,是酶促尿素水解的专性酶类[15-16],它的活性在某些方面可以反映土壤的供氮能力与水平,与土壤中氮循环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图2为黑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脲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有助于增加黑土脲酶活性,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在71.7~164.5mg•kg-1•(5h)-1之间,施肥处理脲酶活性平均值为157.2mg•kg-1•(5h)-1。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脲酶活性高低表现为MNPK>NPK>M>CK,施肥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化肥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脲酶活性分别增加了86.4,77.2以及92.7mg•kg-1•(5h)-1。施肥处理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向土壤分泌释放更多酶,使得土壤酶活性增强[7]。

2.3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变化土壤磷酸酶是催化含磷有机酯和酐水解的一类酶的总称。通常土壤磷酸酶指磷酸酯酶类,主要为磷酸单酯酶(酸性、中性、碱性)、磷酸二酯酶、磷酸三酯酶[17]。土壤中的有机磷化合物是在土壤磷酸酶作用下参与磷素循环的[18-19]。通常农用地上,酸性土壤中磷酸酶活性以酸性磷酸酶为主,碱性土壤中则以碱性磷酸酶为主。黑土长期施肥各个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增强黑土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在127.9~394.8mg•kg-1•h-1之间,施肥处理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值为312.0mg•kg-1•h-1。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表现为MNPK>NPK>M>CK,施肥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个处理(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单施化肥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47.1,138.3以及266.9mg•kg-1•h-1。

2.4黑土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酶活性是土壤生物活性的总体现,反映了土壤的综合肥力特征及土壤养分转化进程,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指标。土壤中可供植物利用的营养元素的多少与土壤酶活性的高低直接相关;在良好的有机养分状况下,土壤酶活性较高,其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矿质化作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土壤肥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土壤酶的影响,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表1为黑土几种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由表1可得,黑土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pH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

3讨论

土壤酶是表征土壤中物质、能量代谢程度和土壤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20]。在目前发现的土壤酶中,一些水解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土壤酶活性对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敏已被证实。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土壤酶活性增强显著,主要源于有机肥向土壤中带入大量的微生物和酶,刺激了微生物活性和增殖,使新产生的土壤酶活性增强。以往研究表明,在土壤C、N、P养分循环起重要作用的葡糖苷酶、脲酶、磷酸酶以及其它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等养分具有显著相关关系[21-23]。另外,由于pH能够影响酶的解离形式、酶的构象、酶活性中心的形成以及土壤中许多营养元素尤其是重金属的形态,进而影响植物、微生物及动物的生命活动,通常,酶活性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密切[24-25]。关于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研究已有很多,如周礼恺等[26]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证明了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酶活性来指示土壤中养分含量变化,其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土壤酶活性在参与土壤养分循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有机肥无机肥配合处理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增高的原因是土壤经高有机质含量的有机物料处理后,有机质与游离的酶形成复合体的可能性更高,酶更容易在土壤中积累,活性由于酶量的增加而增强。土壤脲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通常与微生物数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等因素有关。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

关键词苹果园;土壤质量现状;建议;陕西延安

土壤是种植业的基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延安市区域化国际大果业,生产优质果品的基本条件[1]。必须创新思维方法,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加强苹果园土壤质量建设,为苹果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1延安市苹果园土壤质量现状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苹果产地生态环境优越。各项气象指标均在苹果种植最适宜区范围内,9项环境质量指标(空气二氧化硫、空气氮氧化物、水总汞、水总砷、水总铅、水氟化物、土壤汞、土壤砷、土壤铅)都小于国家标准限量值。加之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钾钙,成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2]。然而,随着“4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苹果产量质量的不断提高,果园土壤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1.1土壤有机物质偏低

有机物质含量高低决定土壤的基本性质。经对近年洛川县苹果园土样分析,全县苹果园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905%。土壤有机质分布态势是:塬地果区0.70%~0.90%,东部残塬地果区0.65%~0.80%,中北部丘陵地果区0.60%~0.70%,均没有超过1%。土壤有机物质偏低,说明土壤能源储备不足,活力不强,造成土壤微生物活动繁衍较弱,土壤结构难以改善,保肥保水性能降低,养分供给不及时,最终影响优质苹果生产[3]。

1.2土壤养分低下

土壤是果树养分供给的源与库,土壤养分的丰缺直接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据多年监测,延安市南、东与中北3个果区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0.070%~0.075%、0.060%~0.070%、0.055%~0.060%,除速效钾外,速效养分含量均处于中下水平。总趋势是,南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北部。随着苹果产量与效益的提高,重氮磷轻钾微(肥)的施肥习惯,导致南部一些果园土壤速效钾急剧下降,被誉为富钾的黄土转向缺乏钾素,部分微量元素如铁、硼、锌、钼等的含量明显不足,开始出现生理性病害[4]。

1.3土壤水严重亏缺

干旱是延安种植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苹果生产一大障碍因素。降水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干旱胁迫土壤养分的释放与施肥效益的发挥,对当地苹果生产存在极为不利的影响。据对宝塔区柳林镇8龄红富士苹果进行水分供需测定,2001年苹果年生长周期耗水527.23mm,而降水量为463.6mm,尚差63.92mm,相当于一场大雨。苹果树在6—8月,耗水强度分别达到4.93、3.96、2.13,土壤供水量与耗水量差距甚大。据土壤水分测定,宝塔区黄绵土田间持水量为226.9mm,凋萎湿度55.60mm,1m土层内有效水只有171.3mm。洛川塬区粘化黑垆土果园有效水分量为:64.5mm(0~40cm)、97.6mm(0~60cm)、132.5mm(0~80cm)、172.8mm(0~100cm)、353.4mm(0~200cm)。对于根深叶茂的苹果树来说,土壤储水显然不足。

2提升果园土壤质量的思路

2.1坚持长效机制,优化果园土壤环境

采用多种科学手段,逐步构建肥沃、生态、协调、持续的果园土壤环境。肥沃即土壤结构合理,有机物质丰富,土壤能源充足,全量养分丰富,速效养分供给及时;生态即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测土施肥、改土培肥进而建设生态果园;协调即土壤水、肥、气、热关系协调,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供给协调,果树根系扩展与树冠的发育协调;持续即土壤质量要保障苹果生产质量与效益的持续提高,土壤养分按照树体发育与果品生产需要持续不断供给,土壤质量持续提高,土壤的有效利率也逐步提高。

2.2按照“五化”原则,增加果园土壤投入

一是果园土壤环境生态化。通过农田投入建设良好的果树根际区系和土壤环境。二是果园投入物无害化。投入果树的各种肥料如农家肥和化肥,必须达到国标要求。农家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或无害化处理,杜绝一切有害物质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生物质肥料、化学肥料、土壤调理剂、植物调节剂等进入果园土壤。三是肥料用量精准化。按照土壤容量和供肥性能,确立目标产量,计算养分投入量。有机肥施用应考虑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和土壤矿化速率,基本做到土壤有机质的平衡与有效积累。四是施肥方法科学化。施肥时期、施肥深度、施肥范围等用肥状况的选择应科学合理。五是施肥效益与土壤报酬最大化。

2.3实施5个基础5个结合,提高土壤肥力

一是以有机培肥为基础,突出绿肥生草培肥,使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二是以土壤培肥与土壤施肥为基础,土壤培肥与各项营养调节技术相结合。三是以三要素为基础,调氮稳磷补钾配微,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实现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四是以果园为单元、配肥为基础,地块配肥与单株调节相结合。五是以巧施肥为基础,土壤质量建设紧密结合其他关键技术的落实,使土壤管理与技术推广融为一体。

2.4加强技术集成,提升技术效益

苹果园土壤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紧紧抓住土壤有机培肥与测土平衡施肥两大技术体系,将生物质肥料应用、绿肥生草培肥、沼肥利用、测土施肥、叶面喷肥、微灌施肥、调理剂与调节剂应用、土壤补水等各项土肥技术组装配套,充分发挥技术集成效应[5-6]。通过“增”(增加果园投入)、“提”(提高土壤回报率与肥料利用率)、“改”(改良土壤)、“防”(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加强果园土壤质量建设,促进现代果业发展。

3实施果园土壤质量提升工程

3.1生物质肥料开发工程

一是秸杆覆盖,实行保护地耕作。延安市农村玉米、薯类、小麦与瓜菜有丰富的秸秆和茎蔓,作为果园土壤覆盖材料,具有平抑地温、保墒增肥的功效。据试验,连续5年覆盖秸秆,果园土壤有机质提高1%~12%,土壤水分提高12%~15%。二是畜禽粪便经充分腐熟后入土肥园。三是应用精制有机肥。志丹县永丰复肥厂利用本县羊粪资源制造的有机肥含有机物质高达32%,氮磷钾含量25%以上,为果园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源。四是林区沃土覆盖。五是沼肥综合利用。目前,全市已建成沼气池7.9万多口,每口沼气池年产沼渣约2000kg,沼液10m3左右。这是生产绿色、有机果品的优质肥源。据测定,沼渣含有机质39%,含氮1%以上,含磷0.72%,沼液速效养分也十分丰富。沼肥不仅是优质肥料,而且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据试验,连续3年施用沼渣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0.19%。洛川、富县、宜川等县利用沼液喷洒苹果树、灌根都取得良好效果。

3.2生态果园工程

推行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建设果园生草、畜舍、沼气池、水窖一体化的良性生态果园,有效推进果园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转换,充分发挥系统内光、热、水、肥、气等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种植绿肥生草为果园土壤系统良性循环增加了新活力。经对9种绿肥品种研究,认定白三叶耐寒耐旱,茎蔓匍匐,适宜延安果园种植。连续3年翻压白三叶,果园土壤有机质由1.01%提高到1.12%,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48、13、17mg/kg。

3.3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与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苹果树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施用量、施肥时期与施肥方法。2003—2005年延安市农业监测站组织洛川、富县、宜川、黄陵、宝塔5个苹果生产基地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年累计实施面积达8.3933hm2,平均增产果品1809kg/hm2,增产率达13.9%,产投比为6.6∶1。

3.4节水灌溉工程

首先是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包括地膜(秸秆)覆盖,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洞穴灌式注入、拉水补灌,完善集水窑(池)和微灌设施都是很好的补水措施。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引水上塬、引水上山或打井取水,建立果园灌溉系统。据西北农大在宝塔区柳林镇试验,苹果园冬灌定额36.7mm,水肥耦合效应最好;灌水量95.3mm,水分利用系数最高。

3.5果园土壤质量监测工程

按照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肥力建立果园土壤质量监测点,明晰果园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动态,研究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建立不同区域果园土壤质量基础数据库,完善果园土壤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逐步建立果园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4加强果园土壤质量建设的建议

4.1充分认识提高果园土壤质量的深远意义

提高果园土壤质量是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延安果业持续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延安果园土壤质量整体有待进一步发展,存在的3大问题是建设优质高效果园的障碍因素。提高果园土壤质量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方能见效。各级领导和广大果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果园土壤质量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只有不断付出努力,才能取得丰厚的回报。

4.2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

积极引进提高果园土壤质量新理念,开展提高土壤质量有效方法的研究。研制生产和施用适合延安市各果区不同土地与土壤类型、不同品种、不同树龄所需的配方BB肥。大力开发应用现代土肥新技术、新产品。重视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到高校深造,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与省的技术培训。引导鼓励在职人员努力学习现代土壤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科技素质,满足果园土壤质量建设工作的需要[7-8]。

4.3实行政策性扶持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果园土壤质量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的扶持,增强果园土壤质量监测能力;建立果园土壤肥力与有机质提升项目补贴机制,明确资金补贴标准、内容、范围与规模;建立鼓励果农种植果园生草绿肥,落实秸秆还田和测土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引导果农增加果园投入,加快果园土壤质量建设[9-10]。

5参考文献

[1]郑振华,郝仲华,侯满伟.对陕西果业发展的再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4(1):23-24.

[2]雷虹,张战利,文耀东.陕西省果园杂草发生情况调查初报[J].杂草科学,2005(4):26-27.

[3]马顺利,刘建勇,张春景,等.有机质对果园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J].山东化工,2001(5):10-14.

[4]黄婷,王旭东,王彩霞,等.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土壤质量现状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12-214,216.

[5]卢树昌,贾文竹.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现状及演变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8,23(5):219-222.

[6]沈秋光,陆贻通,毕经伟,等.上海果园土壤质量分析与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2):168-171.

[7]张北赢,陈天林,王兵.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182-187.

[8]瞿琨.巴东长江两岸旱地土壤质量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230-231.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沈阳市耕地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08-01

沈阳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国土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205公里,以平原为主,占71%;有部分丘陵,占15.5%;水域占11.6%;其他占1.9%,现有耕地面积1014.67万亩(统计数)。

沈阳市地处北温带亚洲季风气候区的北缘,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湿润一半湿润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0-8.1℃,平均降水量574.8-684.8毫米,无霜期147-164天。沈阳市主要土壤类型以棕壤、草甸土、水稻土为主,还有部分盐碱土、风沙土、沼泽土。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在满足数量上充足供给的同时,对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而生产出优质农产品的前提是优化生产环境,解决化肥施用不当影响作物品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在2001年开始对沈阳市几种主要类型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与材料

1.采样点分布

根据区内主要土壤类型、母质类型,以土属为基础,进行调查和取土,共取土样163个,采集耕层0-20厘米土壤,九月份集中时间取样。

2.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有效P、速效K等项目采用常规方法测定。

二、结果与分析

1.土壤肥力现状

以表l的土壤有效养分及有机质丰缺指标为依据分析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现状,详见表2、3:从上表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中等以上的占28%,缺乏的72%;碱解氮含量中等以上的12.2%,缺乏的占87.8%;有效磷含量中等以上的占67%,缺乏的占33%;速效钾含量中等以上的占6.1%,缺乏的占93.9%;说明监测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含量缺乏,磷素含量中等。不同土壤、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都显示同样的趋势。

三、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1.有机质、全氮

本次共采集土样163个,分析结果有机质平均为1.69%,全氮含量平均为1.01g/kg,与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1.68%,全氮0.98g/kg相比无大变化,呈平稳趋势。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其中呈上升趋势较大的是草甸土型菜园土,有机质含量提高0.66%,全氮提高0.31g/kg,这与对菜田,有机肥施用量大有关。

2.速效磷

速效磷含量增加,平均为19.01mg/kg,比二次土壤普查数据6.1mg/kg,增加12.91mg/kg,增67.9%。土壤P素水平提高与耕作施肥有关,作物当季对磷肥的利用率低,所以随收获携走的少;另外磷肥在土壤中的迁移率低,不易因雨水淋洗而损失,因此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投入超过了吸收,使耕层P含量逐年提高。

3.速效钾

速效钾含量下降,平均为67.04mg/kg,比二次普查含量101.5mg/kg,下降34.46mg/kg。造成K素难有提高的原因是钾肥的投入量相对于氮磷化肥少,投入量与作物吸收量持平甚至较少,有效钾会随降水或排水而流失,而钾易被土壤固定,实践证明要发挥钾肥的肥效必须多施,只有在满足固定需要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

四、结语

土壤是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加强地力建设,培肥土壤是长期战略任务。增施农肥、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粉碎堆沤还田、种植绿肥、科学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养分比例,提高化肥肥效,要根据植物、土壤和肥料的特点,确定肥料的施用方法,增施钾肥、有针对性的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推行平衡施肥、测土施肥、合理耕作等措施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质量,使土地进入良性循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如坤,时正元和施建元,我国南方6省农田养分平衡现状评价和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2):63-67.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1篇4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肥料;意义;问题;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低,农业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壤与肥料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的根本。但目前,土壤和肥料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土壤肥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土壤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全面地、持续地和协调地供给植物以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能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1.2肥料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农作物产量。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茎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在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我国有限的耕地和众多的人口的农业发展现状,施用化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土壤肥料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不科学施肥和过度施肥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施肥,比如说氮磷,从而导致地表水产生富营养化的现象。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有铬、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很容易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金属片、玻璃碎片、塑料薄膜等很容易破坏土壤原来的结构,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2.2土壤养分缺失,土壤的质量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增加产量,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化肥,且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耕地的质量不断的下降。而且,人们逐渐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养分缺失。主要表现为土壤的基础肥力下降,土壤的物理状况下降,缓冲能力下降,土壤的各种各样的污染剧增。调查显示,我国有55%的耕地是缺磷的,55%~65%的耕地是缺钾的,这都成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问题。

2.3化学肥料与有机肥的施肥比例不均衡

在施肥比例不均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不均匀。钾肥的施肥比例相对于氮磷的施肥比例来说是比较低的。单质化肥、低浓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浓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过多的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的比例较小,这也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3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建议

3.1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

当前土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耕地保护工作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是保护耕地应用的重要措施。此外,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区,加强耕地资源的研究等都是解决目前土壤有效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3.2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升土壤肥力

对土壤肥料的有效应用的准确监测,可以实现对土壤肥料应用情况的准确把握。土壤肥料的有效监测手段有国家肥料效益试验网络等,该网络能实时地掌握土壤内部氮钾磷的分布状况和对作物增产所产生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

3.3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微生物化肥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微生物化肥包括:氮肥:氮肥可以增加土壤内部的氮素与作物氮素营养,比如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有机磷细菌肥、综合性菌肥:它可以分解土壤有机物质,提升土壤的肥力。钾细菌、无机磷细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矿物质。抗生素:可以防治植物病害,刺激植物的生长。菌根菌肥料:可以增加作物根吸收营养的能力。其中,菌肥在播种时一般作为种肥来使用,固氮菌肥和有机肥料可以混合使用,一般不和杀虫农药混合使用。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变化分析;施肥建议;江苏姜堰

中图分类号S1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240-02

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了姜堰市土壤的养分含量、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近30年来,土壤养分状况随着种植模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等不同而发生变化。为探明全市土壤现有状况,笔者结合2006年实施的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全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测定方法

土样采集于2006年秋收前后进行。耕地质量调查采样点的确定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类型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以镇、村行政区域为单元,选择代表田块采样,平均每10~20hm2设定1个肥力调查采样点,采用GPS定位[1-3],对全市逾6万hm2耕地采样,分析了1466个土壤样品。

采集的土样经风干,去除杂质,过20目和60目的土样筛,用于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机质采用重镉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碱解氮采用蒸馏法,速效磷采用0.5moL/L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4-5]。

2耕地土壤养分状况

2.1土壤养分状况

本次耕地地力情况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全市1466个农化样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8.19g/kg,全氮平均含量为1.17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5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80mg/kg,pH值为7.6。调查结果表明:25年来全市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肥力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磷、钾的幅度变化较大。

2.2土壤养分统计特征

由表2可知,全市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8.07%、40.98%,有机质、全氮的变异系数中等,分别为28.22%、16.22%,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44%。

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25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3.59g/kg提高到18.19g/kg,全氮含量从0.83g/kg提高到1.17g/kg,有效磷含量从4.89mg/kg提高到14.68mg/kg,速效钾含量从63mg/kg提高到80mg/kg。土壤养分普遍得到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姜堰市高砂土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平田整地,实施旱改水,以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实施以增施复混肥为主的增磷补钾工程,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磷、钾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

2.3土壤养分丰缺情况

从土壤养分等级分布情况[6](表3)来看,大部分耕地土壤养分都在中等以上水平,5级地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其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5级地所占的比例1%左右,比1982年减少了36.8、68.6个百分点,有效钾5级地只占为8.12%,全氮5级地占比较高达21.3%,说明姜堰市实施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实施增磷补钾工程对土壤磷、钾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仍有少量耕地土壤养分达不到高产要求,需要科学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

3施肥建议

通过采集的土壤样品分析与统计分析,25年来全市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肥力指标有了较大提高,其中磷、钾的增加幅度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姜堰市秸秆还田利用,及实施以施用复混肥为主的增磷补钾工程的结果。但仍有部分耕地磷、钾含量较低,生产上应因地制宜,继续施用磷、钾,促进耕地地力水平的保持和提高[7]。

4参考文献

[1]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等.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1):46-50.

[2]赵月玲,陈桂芬,王越.基于GIS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状况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6):195-198.

[3]张月平,张炳宁.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研制与应用[C]//第六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4),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511-544.

[4]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S].北京:农业出版社,2006.

[5]鲍士旦.土壤理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6

一、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和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素95%以上是以有机状态存在。土壤矿物质一般不含氮素,除施入的氮肥外,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就是有机质分解后提供的。土壤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有机质也是土壤中磷、硫、钙、镁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2.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中的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团,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胡敏酸的钠盐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中还含有维生素B1、B2、吡醇酸和烟碱酸、激素、异生长素(β-吲哚乙酸)、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植物抗性。

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结构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土壤有机胶体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不可缺少的胶结物质,所以有助于黏性土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土壤孔隙状况和水、气比例,创造适宜的土壤松紧度。土壤有机质的黏性远远小于黏粒的黏性,它既能降低黏性土壤的黏性,减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质量,又可提高砂土的团聚性,改善其过分松散的状态。

4.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其阳离子交换量和吸水率比黏粒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它能提高土壤保肥蓄水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

5.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供应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6.提高土壤温度有机质颜色较暗,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热能力强,可以提高地温,满足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

7.提高土壤养分性有机质中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对低产田来说,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水平。对高产田来说,由于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补充有机质。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养分的数量。

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五项措施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它既能熟化土壤,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又能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不断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有机肥料来源广泛,种类包括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河泥等,其中常见的羊粪中有机质含量为2.5%~4.0%。每年亩施羊粪5000公斤,连施3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可由0.6%~0.7%增加至1.0%~1.1%,效果显著。风沙土连年施用有机肥并合理经济施用化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而且还能培肥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2.实施秸秆还田推广以小麦、玉米等秸秆还田以及喷施腐化剂技术,既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作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和糖等,这些物质经过发酵、分解,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如将玉米秸秆的1/2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6%增加至1.0%,效果显著。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可通过施肥得到补充,而有机质很难通过化学方法速补,因此秸秆还田是提升有机质的重要举措。

3.实行轮作养地近年来,农作物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实行轮、间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仅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如选用适宜阜新风沙地区的草木犀绿肥进行粮――草――粮3年轮作,绿肥当年秋天进行翻压,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6%增加至1.1%,作物产量增加15%。

4.铺施草炭辽西风沙地区草炭资源极为丰富,草炭是半腐熟的植物残体,含有大量的腐殖质,蓄水保肥能力很强,是改良风沙土的极好肥料。试验证明,风沙地每亩铺施草炭10000公斤,1~2年后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土壤含砂量下降,有机质含量由0.6%增加至1.1%,效果显著。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1篇7

关键词:土壤污染;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

土壤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是,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迭,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土壤也受到污染,重金属、有机磷等化学物质的堆积严重改变了土壤的原生态质,危害到植物的生L。并且通过自然界存在的食物链关系,污染物进入到人体,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本文以此为前提,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几种土壤修复技术,以期在土壤污染治理上起到一点帮助。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物理修复技术,二是化学修复技术,三是生物修复技术。

1物理修复技术

1.1换土法

换土法顾名思义是用新鲜无污染的土壤全部或部分替换掉已污染土壤,它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增加干净土壤来降低污染物浓度,以此达到修复目的。换土法可分为换土、去表土、客土以及翻土。换土法适用于小范围具有放射性污染源或难降解污染物的土壤,操作方法简单,即直接用新鲜无污染土壤替换掉已污染土壤。但是在处理污染土壤时要注意,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去表土适用于污染浅的土壤,直接将已污染的表层土壤移走就可得到干净土壤。客土适用于不易直接进行处理的土壤,在其表面撒上厚厚一层干净土壤,使植物在扎根时能直接接触到干净土壤,以此降低污染程度。翻土法适用于较厚土层的污染情况,这种方法是通过将表层受污染土壤翻到最底层,类似于农活中的“翻新”,以达到稀释污染物浓度的目的,从而降低污染程度。

1.2热修复法

热修复法主要针对含有易挥发污染物的土壤,此方法可以通过蒸汽、射频、红外辐射等加热方法对污染土壤进行加热,对挥发出来的污染气体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效果良好、可操作性强,属于物理修复的一种。热修复法可以根除土壤中的易挥发污染物质,并且气体由专业设备进行收集,可以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但是目前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局限,对于常见重金属污染土壤并不适用,除此以外,其能量消耗与操作成本都相对较高,可操作性一般。该技术还需进行进一步发展与研究。

1.3玻璃化技术

该方法适用于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重金属难降解、危害大,一般物理方法很难根除,并且通过食物链传到人体体内的重金属甚至可以给人造成致命性伤害,所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玻璃化技术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以使重金属凝固在玻璃态土壤中,并根除二次污染。该方法效率高,并且可以根除重金属污染,但是工序复杂,成本较高,所以适用范围比较局限。

1.4电修复法

该方法和玻璃化法的适用范围一样,都是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该方法是利用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在污染土壤中通入低压直流电,使金属中电子定向迁移,从而达到修复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治理土壤污染,还可以对重金属进行收集和再次利用。除此之外,该方法成效快、工艺简单,并且价钱低廉,所以应用范围较广泛。另外,电修复法还可用于对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治理上。

2化学修复法

2.1淋洗法

淋洗法是指用淋洗液来冲洗土壤空隙介质中的污染物,操作简单并且安全。适用淋洗法之前要了解到需要修复土壤的土质特性。对粘性差的砂质一般只能进行初步淋洗,因为这种土质特性没办法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当然对于粘性效果好的土壤就要进行二次修复过程了。二次修复选择的淋洗液一般是根据土质特性进行专一修复的无机溶液或有机溶液。第一次进行淋洗时,通常选择清水作为淋洗液,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对特殊土壤的处理也有用到无机溶液和有机溶液的,具体选择哪一种要根据土壤类型判断。

2.2提取法

该方法与物理修复法搭配起来用,成效很好。该法就是借助于化学反应,使土壤中很难直接分离出的污染物变成易分离的溶解性络合物。之后从提取液中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分离。提取液中富含丰富的可利用的离子,形成循环利用。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然而我国目前对这一块儿的技术研究还不够成熟,理论基础尚未完善,这一条路仍旧任重道远。

3生物修复法

3.1生物通气法

该方法适用受到易降解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借助气体处理装置往污染土壤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并抽走易挥发有机物,以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加快降解速度。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先在污染土壤里打三四口井(视具体污染面积而定),并在通入空气之前先通入适量的氮气(不可通入过多,以免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此作为进行降解的氮源。

3.2植物修复法

该方法可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低浓度有机物污染土壤。其作用原理是用植物或者植物根系含有的特异微生物和多种酶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萃取或络合反应将重金属提取出来,以此达到修复效果。此方法的优点是用植物酶降低了重金属的活性,防止其通过扩散作用污染到地下水。国外植物修复技术发展已成熟,但是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最多的是借助植物根系微生物作用修复被低浓度有机物污染的土壤。

4结束语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环保工程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由于要考虑到土壤的土质类型、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修复工作变得困难起来。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旧有很多内容亟待进行开发与研究。除此之外,缺乏统一的评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标准规则也对修复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带来不良影响。所以相关部门要尽早建立针对大部分污染土壤类型都适用的评价标准规则,并且要定期检验修复效果,以实现污染土壤修复工作的准确性、实用性以及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向桂花.探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6).

[2]魏样,韩霁昌,张扬,等.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2).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8

关键词:施肥时期;土壤养分;树莓(Rubuscorchorifolius)

中图分类号:S663.2;S1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096-03

EffectofDifferentPeriodFertilizationonSoilNutrientsforRaspberryPlanting

FULi1,FANGChuan-long2

(1.PlantProtectionandSoilFertilizerStationinChun’anCounty,Chun’an311700,Zhejiang,China;

2.CollegeofLandandEnvironment,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10866,China)

Abstract:TheexperimentwascarriedouttostudytheeffectofdifferentperiodfertilizationonsoilnutrientsforraspberryplantingwiththeN,P,Kdifferentratio.Theresultsshowedthatfertilizationcouldobviouslyimprovethetotalnitrogen,availablephosphorusandavailablepotassium,organicmatterscontentofraspberryplantingsoil,andaffectthesoilpH.Whenthedosageofnitrogen,phosphate,potashfertilizerwas60,45,75kg/hm2respectively,soilnitrogen,availablephosphorus,availablepotassiumandorganicmatterscontenteffectivelycouldbeobviouslyincreased,andsoilpHintheearlygrowthofraspberry,thetotalnitrogenandavailablepotassiuminthemediumandmatureperiodaswell.Whenthedosageofnitrogen,phosphate,potashfertilizerwas40,45,50kg/hm2respectively,availablephosphorusandorganicmatterscontentinthemediunperiod,andavailablephosphorusinthematureperiodcouldallbeincreasedsignificantly.Whenthedosageofnitrogen,phosphate,potashfertilizerwas40,30,75kg/hm2respectively,organicmattercontentinthematureperiodgrow.Whenthedosageofnitrogen,phosphate,potashfertilizerwas25,19,50kg/hm2respectively,soilpHintheearlyandmatureperioddecreasedconsiderablyandsoilpHinthemediumperiodincreasedgreatly.Contributionofdifferentfertilizertotheraspberryplantingsoilnutrientswasphosphaticfertilizer>nitrogenousfertilizer>potashfertilizer.

Keywords:fertilizationperiod;soilnutrients;raspberry(Rubuscorchorifolius)

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傅丽(1983-),女,浙江淳安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的研究工作,(电话)15058190818(电子信箱)

树莓(Rubuscorchorifolius)是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浆果类果树,属于树莓亚属[1]。树莓果实多为聚合果[2],果实营养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是高钾低钠果品植物。树莓鲜果可食用,亦可加工成果酒、果汁、果酱等,其所含的鞣花酸还具有抗癌作用,是发展前景较好的果树及药用植物[3,4]。

树莓栽培起源于欧洲,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世界各国已培育出百余种红莓、黑莓等优良品种[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树莓的消费也不断增加,积极推动着树莓产业的发展。据统计[6],全世界树莓年总产量可达38万t,但年总需求量为50万t[7],尚有巨大的缺口。1986年至今树莓特别是红树莓种植面积一直在稳步增长。目前我国树莓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为了更好地提高树莓的产量和品质,应该对树莓的施肥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于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登仕堡树莓研究基地进行,该基地种植树莓3年以上。土壤为棕壤,土壤肥力状况为有机质含量15.00g/kg,全氮含量0.89g/kg,全磷含量0.62g/kg,全钾含量21.37g/kg,碱解氮含量31.40mg/kg,有效磷含量11.40mg/kg,有效钾含量82.00mg/kg,pH5.88。

1.2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引自美国的红树莓22,均以3年以上树龄的树莓为研究对象。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因素4水平不完全区组试验共8个处理[8](表1)。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最佳施肥量,3水平施肥量是2水平的1.5倍;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化肥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和硫酸钾(含K2O54%),分别在树莓生长初期作为底肥以及中期和成熟期追施。

分别采集树莓生长初期、中期、成熟期的土壤进行测定。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法;有效磷测定采用0.5mol/L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有效钾测定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计法。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采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是:初期0.26~0.97g/kg,中期0.50~0.78g/kg,成熟期0.39~0.81g/kg;其中3个时期的处理1土壤全氮含量都是最低,处理4全氮含量都是最高。施肥各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树莓种植土壤全氮含量提高,提高率初期为165.35%~269.23%,平均提高173.08%;中期为20.00%~56.00%,平均提高33%;成熟期为58.97%~107.69%,平均提高65%。表明在该种植区的土壤上,树莓生长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量的化肥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是有效的。

2.2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范围是:初期3.93~8.97mg/kg,中期3.63~8.30mg/kg,成熟期3.23~8.07mg/kg;其中3个时期处理1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是最低,处理4初期有效磷含量最高,处理6中期和成熟期有效磷含量最高。施肥各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树莓种植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提高率初期为56.00%~128.24%,平均提高90.71%;中期为59.78%~128.65%,平均提高90.50%;成熟期为80.50%~149.85%,平均提高103.02%。表明在该种植区的土壤上,树莓生长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量的化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是有效的。

2.3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变化范围是:初期56.10~86.10mg/kg,中期62.43~85.17mg/kg,成熟期60.57~84.13mg/kg;其中3个时期处理1土壤有效钾含量最低,处理4有效钾含量都是最高。施肥各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树莓种植土壤有效钾含量提高,提高率初期为46.22%~53.48%,平均提高48.14%;中期为29.47%~36.42%,平均提高32.99%;成熟期为33.45%~38.90%,平均提高36.56%。表明在该种植区的土壤上,树莓生长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量的化肥对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增加是有效的。

2.4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范围是:初期5.2~16.8g/kg,中期4.3~15.7g/kg,成熟期3.9~14.0g/kg;其中3个时期处理1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是最低,处理4在初期有机质含量最高,处理4和处理6中期有机质含量最高,处理4和处理8成熟期有机质含量最高。施肥各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树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提高率初期为171.15%~223.08%,平均提高188.51%;中期为181.40%~265.12%,平均提高199.13%;成熟期为212.82%~258.97%,平均提高229.62%。表明在该种植区的土壤上,树莓生长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量的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是有效的。

2.5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pH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肥对树莓种植土壤pH的影响见图5。从图5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土壤pH的变化范围是:初期5.75~6.47,中期5.67~6.56,成熟期5.53~6.09;其中处理7初期和成熟期土壤pH最低,处理1和处理6中期土壤pH最低,处理4初期土壤pH最高,处理7中期土壤pH最高,处理1和处理8成熟期土壤pH最高。施肥各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树莓种植土壤pH变化初期为-6.35%~5.37%,平均降低0.06%;中期为0~15.70%,平均提高7.28%;成熟期为-9.20%~0.00%,平均降低3.02%。表明在该种植区的土壤上,树莓生长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量的化肥对土壤pH是有影响的。

3小结与讨论

果园施肥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少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施肥对提高果园土壤养分更是起着很大的作用。沈阳地区种植的树莓品种大都引自国外,且引种时间不长,在平时的果树管理方面尤其是果树施肥方面相关的指导不多,由于大多数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氮肥的施用对果树的生长是最好的,所以氮肥的施用量很大,而忽略了磷、钾肥的施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土壤对果树的养分供给,且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果树生长所需营养元素都有合适的比例,比例恰当可提高种植土壤养分[9,10],所以在施肥技术上要研究最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以及适合不同品种且最经济的施肥比例[11]。

底肥施用量在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60、45、75kg/hm2时,树莓种植土壤中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及土壤pH为各处理最高值,说明在今后的树莓管理上应注重氮、磷、钾肥作为底肥施用,并注重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和树莓生长中期、成熟期种植土壤养分含量实际情况,若土壤在树莓生长中期全氮和有效钾含量偏低,则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60、45、75kg/hm2时可明显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效钾含量;若土壤在树莓生长中期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偏低,则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40、45、50kg/hm2时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若土壤在树莓生长成熟期全氮和有效钾含量偏低,则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60、45、75kg/hm2时可明显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效钾含量;若土壤在树莓生长成熟期有效磷含量偏低,则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40、45、50kg/hm2时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若土壤在树莓生长成熟期有机质含量偏低,则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40、30、75kg/hm2时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5、19、50kg/hm2时,初期和成熟期施用可明显降低土壤pH,中期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pH。可见不同时期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对土壤养分的提高和酸碱度的变化有着明显的作用。

各处理中磷肥施用量偏少,但是提高树莓种植土壤中各元素养分含量功效与氮、钾肥相同,并且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也随之增加。所以,建议今后施肥应增加磷肥的比例。

参考文献:

[1]曲泽洲,孙云蔚.果树种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刘孟军.中国野生果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王文之.树莓果实营养成分初报[J].西北园艺,2001(2):13-14.

[4]尚国华.树莓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1987(2):34-36.

[5]王友升,徐玉秀,王贵禧.树莓育种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通讯,2001(10):4-6.

[6]刘中才.我国树莓发展现状与前景[J].科技传播,2010(24):103.

[7]郭志平.树莓的开发利用[J].农产品加工,2009(12):22-23.

[8]李冬梅,魏珉,张海森,等.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温室黄瓜叶片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3):382-387.

[9]黄显淦,王勤,赵天才.钾素在我国果树优质增产中的作用[J].果树科学,2000,17(4):309-313.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9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酿酒葡萄;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性质

中图分类号S663.1;S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9-0072-03

Abstrct:TheHelanmountainwinegrapeproductionareassoilwaspoorandthestructuralwasbad,theauthorfoundoutthatinwinevineyardssoilconditionercaneffectivelyimprovesoilaggregatestructure,reducethebulkdensity,enhancethecapacityofthesoilholeandretentionoffat,improvesoilmicrobialdiversityandenzymeactivityandpromotetheeffectivelyabsorptionofwinegrapes,atthesametime,obtainhighqualitywinegraperawmaterials.

Keywords:Soilconditioner;Winegrape;Soilmicrobial;Soilphysicalproperties

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原产地保护区因独特的风土条件,使该地区成为发展优质酿酒葡萄的主要栽培区域[1-3]。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直接影响酿酒葡萄根系以及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4]。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酿酒葡萄园土壤的健康状况也日益降低,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都出现不断变差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对土壤出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将导致酿酒葡萄持续生产能力减弱和品质的降低[5-6]。酿酒葡萄作为多年生深根系作物,其植株根系发达,每年随着收获葡萄浆果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数量庞大,加之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分泌物和毒素,也会使土壤的性质变的更差[7]。而传统的种植模式只注重施用化肥,而忽视了有机质和微生物对于土壤的作用。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剂的施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养分状况,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酿酒葡萄根系生长下扎,增强土壤孔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抑制盐碱土盐分的表聚现象,有效改良盐碱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改善根区微环境,保持酿酒葡萄园土壤的健康状况,从而实现酿酒葡萄的高产优产。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试验地位于宁夏银川玉泉营农场南大滩葡萄基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能资源丰富,平均日照时长为7.8~8.3h,年均日照数在2800h以上,昼夜温差10~15℃,年均温度8.8℃,年均降水量为198mm,无霜期为160~170d,土壤类型为风沙土。

1.2试验设计在葡萄浆果采收后用深耕施肥机施入葡萄园土壤中。酿酒葡萄土壤改良剂通过施肥机条状施入,具体方法为,施用量为6000kg/hm2,将土壤改良剂距离葡萄根系水平距离50cm处条状施入,施入深度控制在40cm以下。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南大滩酿酒葡萄园内同一地块(南大滩东二条地)、同一品种(赤霞珠)、相同生长年限(6年)的酿酒葡萄在同一时期进行小区对比试验:T1:常规化肥作为对照,农民常规施肥量为尿素300kg/hm2、磷酸一铵180kg/hm2、硫酸钾270kg/hm2;T2:生物有机肥作为对照,农民常规施肥量9t/hm2(有机质≥45%,N-P2O5-K2O=2.5-1-1.5,有益菌数目为0.2亿/g);T3: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剂,施肥量为土壤改良剂6t/hm2。

1.3测定方法

1.3.1酿酒葡萄产量品质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糖量计测定;可滴定酸用NaOH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用蒽酮法测定[8];单宁用福林-丹尼斯法测定;花色苷用pH示差法测定;总酚用福林-肖卡法测定[9]。在每个处理下随机采取9株的果实,计算其单株的平均产量,然后得到理论产量。

1.3.2酿酒葡萄园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土壤饱和含水量采用环刀浸泡法;土壤田间持水量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土壤孔隙采用渗透法计算换算得出;土壤团聚体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10]。

1.3.3酿酒葡萄园土壤生物学性质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测定;真菌、放线菌、细菌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脲酶采用靛酚蓝比色法;过氧化氢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碱性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蔗糖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7]。

1.4统计分析试验数据以Excel2003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p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剂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酿酒葡萄产量提高11.56%,与常规施用有机肥相比酿酒葡萄产量提高1.84%,增产效果显著;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显著,花色苷含量和总酚含量也有所增加。可以看出与农民常规施用肥相较,施用了酿酒葡萄土壤改良剂的酿酒葡萄产量显著增加,品质明显改善。

2.2不同处理对酿酒葡萄园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表2可得:施用有机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容重,但施用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剂处理可进一步降低土壤容重,相比常规施用化肥降低了4.67%,同时,增大了田间持水量以及土壤孔隙度,有利于呼吸作用进行,进而加快植株新陈代谢,提高植物所有生理活动所需要能量的来源。

表3可得:有C肥以及施用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剂处理均能提高该地区土壤砂粒含量,其平均含量超过50%以上,尤其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下砂粒含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和常规施用化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4.25、39.37%,此外,粉粒相对较少,粘粒适中,表明土壤结构稳定,有利于土壤空气和热量运动以及养分快速转化。而常规施用化肥处理下土壤粘粒含量最高,造成土壤间空隙小,导致通气性以及透水性较差,抑制好氧微生物活动。

表4可得:总体来看,该地区土壤的各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存在适当的数量和比例,常规施用化肥处理下>5mm的团聚体含量较高,显著高于有机肥与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下>0.25mm的团聚体含量达到99.53%,>5mm和0.5~0.25mm团聚体含量占总量的56.49%,而5~2mm、2~1mm、1~0.5mm三级分别占18.13%、15.68%、9.68%,表现在土壤孔隙度大小适中,持水孔隙与充气孔隙的并存,既达到保水效果,同时具备合理的孔隙密度,通气性良好,有助于植株根系呼吸以及土壤微生物活动。

2.3不同处理对酿酒葡萄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表5可得:该地区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显著增加细菌数量,分别相比常规施用化肥以及有机肥处理增加了153.20%、72.71%,放线菌数量跟细菌数量表现为相同趋势,而真菌数量正好相反,常规施用化肥处理下主要由于土壤自身容重较大,土壤呼吸强度较弱,抑制细菌增殖,显著增加真菌数量,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增加了60%,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增加了土壤植株病原菌的发生几率。

土壤酶是来自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的活体或残体,其活性必然与土壤肥力诸因子紧密联系,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状况。由表6可知,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显著增加了脲酶活性,相比常规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增加了3.2倍和2.2倍,有助于分解人工培肥施入的尿素肥料;同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显著增加,有机肥和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下增加了蔗糖酶,它对土壤增加易溶性营养物质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显著增加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相比常规施用化肥增加了30.52%,主要由于土壤改良剂有助于促进有机质积累,提高了酶活性,促进了过氧化氢分解,防止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

3结论

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进酿酒葡萄根系下扎,增强土壤孔性及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多样性,促进酿酒葡萄对养分的吸收,从而达到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营,包经珊,梁锦秀,等.不同施肥措施对风沙土西拉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9):8-11.

[2]王静芳,孙权,杨琴,等.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肥料配比效应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1):26-29.

[3]梁勇.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整合开发研究[J].酿酒科技,2013(5):109-113.

[4]张晓娟,郭洁,孙权,等.贺兰山东麓赤霞珠氮肥合理施用量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3):21-26.

[5]祁迎春,权,刘军,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几种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40-347.

[6]王宏安,李记明,姜文广,等.土壤质地对蛇龙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4):24-27.

[7]关松荫.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的研究――Ⅰ.有机肥料对土壤中酶活性及氮磷转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9(1):72-78.

[8]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10

1.1试验地概况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以丘陵地貌为主,海拔一般在200m以上,坡度20°~30°;属南亚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在1800h以上,年平均气温21.6℃,极端低温-1.5℃,极端高温38℃;全年降水量1200~1300mm,年蒸发量1600~1800mm,相对湿度为79%左右。

1.2模式设计

2009年4月营造试验林,桉树品种为‘广林9号’,在行间离桉树1m的地块套种牧草。设有桉树(2m×3m)+象草(A1)、桉树(2m×3m)+山毛豆(A2)、桉树(2m×3m)+柱花草(A3)、桉树(2m×6m)+象草(B1)、桉树(2m×6m)+山毛豆(B2)、桉树(2m×6m)+柱花草(B3)6种间种模式,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设一个对照(CK)样地,各栽培种植技术等同于常规管理。

1.3研究内容

鉴于桉树人工林正常砍伐周期为5年,本试验分别于造林初期(2009年11月)、中期(2011年11月)、后期(2013年11月),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采集上(0~20cm)、下(20~40cm)土样。每个样地取3个点挖掘土壤剖面,在3个土壤剖面上、下层用环刀分层采集土壤原状土壤,测定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每个点分上、下层分别取土大约1kg,带回实验室风干、研磨、过筛、混合分样、贮存,用于测定上壤pH值及养分等指标。

1.4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用环刀取回原状土,用水浸泡一定时间,使其达到饱和,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将士壤孔隙中多余的水排出,计算不同持水性能下的持水量。其中:土壤容重=烘干土重/容积,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空隙度,毛管空隙度=毛管持水量×土壤容重/水的密度,土壤田间持水量采用室内测定法。

1.5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全氮含量用硫酸-双氧水消煮蒸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磷含量用硫酸-双氧水消煮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土壤全钾含量用硫酸-双氧水消煮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速效氮含量用扩散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4]。

1.6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采用Excel软件;数据统计、相关性分采用SPSS19.0软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与方法[5-6],对不同模式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及关联排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影响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孔隙度和通透性等物理形状,有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7]。土壤的孔隙度及土壤含水量反映了土壤持水量和供水能力,是土壤结构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大,土壤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8]。在相同时期,各模式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小于20~40cm土层,0~20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田间持水量均大于20~40cm土层。在相同时期相同土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在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模式的土壤容重在相同土层中均随种植时间的延续呈增长趋势,不同土层各模式间土壤容重大小顺序均为CK>B3>A3>B1>A1>B2>A2。各模式的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在相同土层中均随种植时间的延续呈减小趋势,模式间大小顺序基本表现为A2>B2>A1>B1>A3>B3>CK。这表明,土壤物理性状受间种牧草的种类影响较大,种植山毛豆的A2、B2模式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方面,比种植象草和柱花草更有优势。

2.2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2.2.1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土壤的酸碱度可影响土壤中的化学反应,使土壤元素有效性发生变化。从表2可见,相同土层不同模式间pH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模式土壤pH值大小均集中在4.08~4.43之间,不同模式间无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质量的构成因素中占首要位置,土壤有机质与养分供给、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及防治土壤侵蚀有重要关系[9]。各模式的上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下层。在相同时期相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0~20cm土层的土壤中,A1、A2、A3和CK模式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随造林年份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趋势,B1、B2和B3模式为持续减少趋势;2009年造林初期各模式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表现为A2>B2>A1>A3>B1>CK>B3,随着间作牧草的生长,5年后各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B2>A2>A1>B1>A3>B3>CK。在20~40cm土层的土壤中,造林初期各模式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表现为A2>B2>A1>A3>CK>B3>B1,造林中期为B2>B1>A2>B3>A1>A3>CK,造林后期为A2>A1>B2>B1>B3>A3>CK。可见,桉树林下间作山毛豆的A2、B2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这可能与豆科植物山毛豆的固氮作用有关;造林后期,各复合经营模式上、下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CK模式,提高4.7%~55.1%,A2模式提高最大。

2.2.2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化

在相同时期,土层单位土壤体积中的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在不同模式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模式0~20cm土层的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大小则在不同土层间不显著。在0~20cm的土层中,全氮含量,造林初期效果为A2>B1>A1>A3>B2>CK>B3,造林中期为B1>A1(A2)>B2>A3>CK>B3,造林后期为B1>B2>A1>A2>CK>A3>B3;全磷含量,种植初期各模式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A2>A1>A3>B2>B1>B3>CK,在中期为A2>A1>B2>A3>B1>CK>B3,在后期为A2>A1>B2>A3>B1>B3>CK;全钾含量,种植初期各模式全钾含量表现为B2>A2>A3>A1>B1>B3>CK,中期为B2>A2>A1>B1>A3>B3>CK,后期为B2>A2>A1>A3>B1>CK>B3。A1和A2模式土壤全钾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其他模式均为逐年减小趋势。在20~40cm的土层中,全氮含量,造林初期各模式间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A1(A3)>A2>B2>B1>B3>CK,中期为A2>B2>A1>B1>A3>CK>B3,后期为A2>A1(B2)>A3>B1>B3>CK;各模式全氮含量均表现为持续减小趋势。全磷含量,种植初期各模式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A1(A3)>A2>B2>B1>B3>CK,中期为A2>A1>B2>A3>B1>B3>CK,后期为A2>A1(B2)>A3>B3>B1(CK);各模式全磷含量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全钾含量,种植初期各模式全钾含量表现为A2>B2>A1>B3>A3>B1>CK,中期为B2>B1>A2>B3>A1>A3>CK,后期为A2>B2>B1>A1>A3>B3>CK。综合以上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的土壤全氮、磷和钾含量分析结果表明,A1、A2和B2模式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效果较好。

2.2.3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各模式0~20cm的土层速效养分含量均比20~40cm土层高,且相差均在3%以上,最大相差达66.7%。在0~20cm的土层,在相同时期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速效氮含量,不同模式间的效果为:前期A1>A2>A3>B1>CK>B2>B3,中期A1>A2>B1>A3>B2>CK>B3,后期B1>A1>B2>A2>B3>CK>A3;各模式速效氮含量均表现为持续减小趋势。速效磷含量,造林初期A2>B1>B2(A3)>A1>B3>CK,造林中期A2>B2>A1>A3>B1>B3>CK,造林后期A1(A2)>B2(A3)>B1>B3>CK,各模式速效磷含量动态变化差异较大。速效钾含量,各模式3年的测定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现为A2>A1(A3)>B2>B1>B3>CK,且各模式速效钾含量呈逐年减小趋势。

2.3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养分性质的灰色关联分析

不同种植模式相同土层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种植模式之间的对比相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定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效果,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量化处理分析。对土壤容重取倒数进行正相关处理后,选取相同土层中土壤容重倒数值、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11个指标中的最大值作为参考数列,以相同土层中各模式的3个时期测定的平均指标值作为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结合灰色理论及相关公式,计算出相同土层各模式的关联系数(K=0.5)及关联度,(表5)。关联度越大,表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变化趋势越接近,即表明该模式改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效果更好。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1)在相同造林时期,0~20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均大于20~40cm土层,各指标在不同模式间相同土层的大小排序均表现为桉树(2m×3m)+山毛豆>桉树(2m×6m)+山毛豆B2>桉树(2m×3m)+象草A1>桉树(2m×6m)+象草B1>桉树(2m×3m)+柱花草A3>桉树(2m×6m)+柱花草B3>桉树纯林,而上层土壤容重均小于下层,且不同模式间大小排序与土壤总孔隙度相反。在不同时期,各模式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在相同土层中呈增长趋势,均表现为初期<中期<后期,而土壤总孔隙度呈减小趋势。在相同时期相同土层,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在不同模式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其他模式相比,桉树(2m×3m)+山毛豆模式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方面效果最好。

(2)在相同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不同模式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同一造林时期,0~20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而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大小在上、下层均无显著排序。综合对比发现,间作山毛豆的A2模式在提高林地有机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方面效果最好。(3)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排序在0~20cm土层为A2(0.9460)>B2(0.7921)>A1(0.7404)>B1(0.6957)>A3(0.6274)>B3(0.5620)>CK(0.5473);在20~40cm土层为A2(0.9578)>A1(0.7382)>B2(0.7223)>B1(0.6242)>A3(0.6019)>B3(0.5581)>CK(0.5151)。A2模式上、下层关联系数均为最大值,分别为0.9460和0.9578,进一步说明桉树(2m×3m)+山毛豆模式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同时,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效果也是最为显著的。

3.2讨论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11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1.1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田,土壤塿类型为土,土壤肥力中等,其主要理化性质为:pH8.32,有机质13.20g•kg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79g•kg1、0.61g•kg1和11.14g•kg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61.03mg•kg1、16.67mg•kg1和154.40mg•kg1。土样风干、混合均匀后过筛备用。

1.1.2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包括尿素、磷酸二氢铵、硫酸钾、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复混肥。有机肥为将猪粪、小麦秸秆等调节到合适的C/N、pH和含水量后经高温堆制发酵腐熟制作而成,其主要养分含量为N18.6g•kg1、P2O59.0g•kg1、K2O12.2g•kg1。生物复混肥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无机肥,无机肥配比为N4%、P2O52%、K2O3%[10],然后将液体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固氮菌Azotobacterchroococcum、解磷菌Bacillusmegaterium、解钾菌Bacillusmucilaginous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已鉴定各菌株间无拮抗)与蛭石按1∶2混合吸附,均匀掺入上述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机无机复混肥是添加等量灭菌的蛭石,其中的有机肥、无机肥及其配比均与生物复混肥完全相同。肥料均为自制,配制完成后保存1个月再施用。生物复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氮磷钾含量均为N55.5g•kg1,P2O518.7g•kg1,K2O36.9g•kg1,有机质360.8g•kg1,功能芽孢杆菌总量为0.21×108cfu•g1。

1.1.3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郑单518”玉米,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盆栽的方式,于2011年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玻璃网室中进行。试验设置对照(CK,不施肥)、无机肥(T1)、有机无机复混肥(T2)、生物复混肥(T3)4个处理,4次重复。生物复混肥按0.20g(N)•kg1(土)施入,其他肥料均按生物复混肥中氮磷钾的量等量施用。将肥料与12.5kg土样充分混匀后装盆,浇透水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玉米催芽后直接播种,出齐苗后间苗,每盆保留3棵,并于定苗1d、15d、30d、45d、60d时采集土壤样品,在各个处理4次重复内随机取0~20cm的土壤各100g并置于4℃冰箱,用于分析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取玉米生长60d时的土样在48h内进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试验设置保护行,试验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定量浇水,并经常更换盆的位置,不同处理的盆栽管理措施均一致。

1.3测定项目和方法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采用BIOLOGECO测试板进行测定[11]。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用氯仿熏蒸提取法测定[1112],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提取液中的可溶性碳,采用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总氮,采用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总磷,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换算系数分别为0.38、0.54、0.40。

1.4数据处理

采用微平板培养96h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AWCD、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来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8,13]。数据经Excel2003处理后,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采用协方差矩阵为因子提取依据,其他参数选取系统默认值。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1.1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状态与功能的指标,反映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特征。表1为玉米生长60d时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从表1可以看出,BIOLOG微平板培养96h时,T3处理AWCD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大小顺序为T3>T1>T2>CK,T3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T3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高于其他处理。以上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T3)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和种群丰富度,有利于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2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反映了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功能类群。从表2可以看出,玉米生长60d时,T1、T2、T3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显著类型为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可能是因为这3类碳源是土壤微生物代谢最基本的物质,能够被大多数土壤微生物代谢利用。而对于多聚物类、多酚化合物类和多胺类这3类碳源,T3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表明T3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有所不同,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多酚化合物类的利用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可能是土壤中施入的有机肥在微生物作用下,腐殖化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有一定积累,进而激活了能够利用多酚类物质的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多酚化合物类物质的代谢与利用。土壤中微生物对多酚类物质的利用显著提高的现象在其他研究中也有出现[14],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1.3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为清晰地了解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的影响,利用培养96h后测定的AWCD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从表3可以看出,对PC1(第1主成分)贡献大的碳源(特征向量≥0.50)有17种,其中糖类占35%,羧酸类占24%,影响PC1的主要碳源为糖类,其次为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对PC2(第2主成分)贡献最大的碳源糖类占50%,其次为羧酸类(25%),因此,对PC1和PC2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糖类和羧酸类。与PC1正相关程度较高的碳源有α-D-乳糖和L-精氨酸,负相关的碳源有D,L-α磷酸甘油和吐温40,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在碳源的利用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所差异,也可能是因为某些碳源是微生物生理代谢途径中的重要物质[15]。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了解各种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相似状况,结果如图1所示,PC1方差贡献率为27.640%,PC2为19.089%。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源的利用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它们在第1、2主成分上得分系数差异明显。CK、T1和T2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在PC1上的得分值分布一致,与T3处理区分明显,T3处理土壤微生物在PC1上的得分值均为正值,CK、T1和T2处理土壤微生物在PC1上的得分值基本为负值;T2处理土壤微生物在PC2上的得分值为正值,而CK和T1处理土壤微生物在PC2上的得分值基本上为负值,较难分开。这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结构与其他处理具有明显差异,而无机肥和CK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相似。施用生物复混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代谢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为土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2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有机库中的活性部分,是存在于土壤微生物体内或残体细胞中可供利用的养分的贮备库,是土壤养分转化的动力和中转站,与土壤中的C、N、P等养分转化和循环过程密切相关,反映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强弱和养分转化速率的快慢,从宏观上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总体状况,是土壤生物质量、土壤肥力变化的灵敏指标。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也有显著影响[1618]。从图2可以看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土壤微生物量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中大致呈先升高后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与王艳霞等[19]研究结果相似;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含量均以生物复混肥处理最高,最高值分别为333.21mg•kg1、53.02mg•kg1和22.20mg•kg1。在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规律中,生物复混肥处理在玉米生长第30d、45d时较高,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物复混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物复混肥中所添加的功能性微生物菌群施入到土壤中,能够使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形成优势种群,很好地在植物根际成功定殖,发挥其生态功能;另一方面,生物复混肥本身带入的活性有机碳源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在定苗前期没有明显差异,在玉米生长第30d时显著升高,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反映出玉米快速生长期时由于根际活动等促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生物复混肥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氮素固定同化到微生物体内引起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升高。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变化规律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不同,玉米生长前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在玉米生长第15d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磷显著升高,说明玉米快速生长期间,土壤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态和无机态磷的同化作用加大,以微生物量磷的形式存在,土壤中微生物解磷与固磷作用也与土壤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数量有关,有机或无机肥料中的磷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增加有明显的贡献作用[2022]。本试验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升高趋势比较稳定,与赵兰凤等[23]研究结果相似。

3讨论

不同施肥措施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系统变化,形成各自特定的土壤微生物种群,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变异程度[24]。罗希茜等[25]研究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现,施用化肥或配施有机肥可使黄泥土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Wei等[26]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肥处理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在单一碳源利用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功能稳定性上有差异,施用化学肥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徐华勤等[27]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糖类和羧酸类物质是区分各处理的主要碳源。本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明显,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糖类和羧酸类。Garland等[28]研究表明,样本在主成分轴上的分布与微生物对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有关,PC1解释了大部分的变异,生物复混肥处理分布在PC1的正方向,结合生物复混肥处理对6类碳源的利用,进一步证实生物复混肥处理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不仅受施肥影响,还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孔维栋等[29]和区余瑞等[30]的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呈正相关。因此,为了全面表征土壤肥力的微生物指标体系,本研究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养分的关系方面进一步探讨生物复混肥的施用效果。土壤微生物量能够快速反映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植物根际活动带来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Masto等[17]认为微生物熵更能够反映出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土壤微生物量变化的首要原因[31]。在本研究中,生物复混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在玉米快速生长期间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大的N、P、K中转代谢库,能够为植株提供更多的有效养分。

土壤有机质提高方法范文篇12

关键词:苗圃;土壤;肥力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也是土壤作为植物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供应植物营养和直辖市苗木生长发育的能力。它由土壤的水、肥、气、热四个基本要素组成,这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统一的。其中,养分储量是物质基础,水、气、热本身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外,又是决定养分供应强度和有效性的因素。

1试验分析方法

2010~2011年在兴隆林业局5个苗圃进行土壤调查、地理位置为北纬46°01′30"~46°37′23",东经127°54'40"~127°51'15",海拔300m,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610mm~730mm。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如下:

土壤有机质:重铬酸鉀氧化-外加热法:单位为%。土壤全氮量:半微量凯氏法:单位为%。土壤全磷量:酸溶分光度计法:单位为%。土壤全鉀量:Na2CO3,碱熔,火焰光度计法;单位为%。土壤速效氮:采用H2SO4~H2O消化液联合测定,单位为mg/100g土。土壤速效鉀NH4Ca0浸提、火焰光度计法,单位为mg/100g土。

2结果与分析

2.1苗圃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状况

有机质是反映土壤潜在肥力的基础。我们对全局5个苗圃进行土壤调查分析结果。苗圃土壤类型主要为暗棕壤中的亚类、草甸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碳酸盐黑钙土、黑土和草炭土。地形部位分为低洼地,河漫滩和谷地。土壤是沉积或冲积的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质地分为壤土、砂壤土和粘壤土,土层深厚,一般土层20cm、有机质为5%~10%,最高达17%,全氮含量为0.22%~0.71%,全磷含量为0.11%~0.24%,全钾含量为1.13%~2.52%。苗圃土壤有效性氮含量为20~60mg/100g,速效钾为7~39mg/100g,速效磷为0.6~3.0mg/100g土。

经实地调查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量和有效氮含量呈正相关。凡是土壤中有机质贮量高,全氮量和速效氮含量也高;反之有机质含量低,全氮量和速效氮量也低。而且,有机质本身的性质不同土壤氮素供应状况也不同。在有机质含量相近的土壤中,C/N高的土壤其氮素供应强度较低,C/N低的则供应强度较高。

磷素含量也与有机质多少有关,由于我局苗圃土壤中的磷主要以有机磷状态存在,所以,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一般全磷素含量也高。带效磷的含量与土壤类型、水热条件、磷素形态有关。苗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超过10%,其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都低于1mg/100g土,反映在苗木生长上,则造成苗木含青徒长,木质化不好,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在生产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必须增施磷肥,注意精耕细作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水热条件,以促进有机磷的分量。土壤钾素含量丰富,全钾量一般在2%左右。这是因为大部分土壤发育于含钾矿物质较多的武岩、花岗岩、黄土状物质及河、湖沉积物上,速效钾丰富。土壤有效钾的含量与粘土矿物和质地有关,苗圃土壤一般钾供应充分。

2.2苗圃土壤供肥特性

土壤供肥特性是由土壤类型和土壤物理性质决定的,供肥特性是通过有效养分释放的强度和数量来影响苗木生长发育的。我局苗圃土壤供肥特性分为4个类型,其类型的特点如下:

第一类型:以壤质草甸土为例,有机质含量高,表层有机质、7%~10%,质地均衡,土壤能气透水好,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如带岭中心苗圃鹤北四方山苗圃。

第二类型:以少质草甸土为例,土壤中砂粒含量达50%以上,排水好,通气好,增温快,养分释放快,这种类型的土壤应该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土壤肥力,苗木生长期应追肥。

第三类型:以粘壤质白浆土为例,质地偏粘,排水不良,通透性差,这类土壤应增施热性有机肥如马粪为主的有机肥,并适当掺沙、增施草灰。如元宝山林场苗圃,多年来增施草炭等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不良的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第四类型:以沼泽土为例,这类苗圃土壤有机质均在10%以上,有的高达20%,速效性磷含量低,应增施磷肥,如和平林场均属这个类型。

3结论

兴隆林业局苗圃养分状况,基本情况是:有机质和养分储量比较适中的,占苗圃总数的63.63%;有机质和养分不足的占11.36%;还有一定数量的苗圃如曙光苗圃如沼泽土、草炭良的苗圃。一般的苗圃有机质含量都超过10%有的高达16%;还有砂粒含量高的苗圃如曙光苗圃,砂粒含量超过50%,前者缺磷,后者缺钾,这样的苗圃在我局占25%。

将兴隆林业局苗圃土壤肥力分级为:一级土壤养分的苗圃每年可施57~63kg/hm2、磷18~21kg/hm2,以补充育苗所消耗的养分。二级土壤养分分苗圃每年根据树种施有机肥,对于丰产林用苗在生长期追肥。每年追氮44.3~93.3kg/hm2。三级土壤养分苗圃每年根据树种施有机肥,在生长期每年追氮82.62~131.5kg/hm2、追磷123.9~174.5kg/hm2。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 阅0

    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存在的问题虽然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模式等各.....

    公益营销策略范例(12篇)

    - 阅0

    公益营销策略范文篇1市场经济下,电力产业得到了高效、健康、快速发展,电力市场营销也随之逐渐发展、完善,我国电力市场营销构成和需求方向主要有:1、电力市场营销构成电力市场.....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