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媒体;公民新闻;传统媒体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球村”的称呼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字,全球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儿”都有可能成为全球热点新闻事件,这不但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更是因为新媒体新闻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新闻与传统媒体的各自特点,以及新媒体新闻对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来分析两者的竞争关系,并给出两者的发展方向,从而对相关从业者予以一定的启发。

二、两种新闻业态的特点

(一)传统媒体

而传统媒体的主要特点是新闻事件是由专业人员采集、编辑、传播并指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或者群众对其新闻事件说明观点与态度,绝大部分群众都是作为新闻的消费者在消费新闻,并没有参与其中。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等,其从业人员认为新闻是严谨的、是专业的、是必须由专业人员从事采集、编辑与传播的。

正是传统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主义的态度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既要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领导、又要受到所处大环境的影响并受到由于其自身专业主义的态度而产生的约束。当发生相对敏感事件时,传统媒体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更多的会受到上级管辖部门的约束,并且其要对公众舆论起到引导作用,这是任何传统媒体所不能完全避免的。当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战争等重大事件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国家和政府部门会通过传统媒体来控制引导舆论走向,并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政府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再有由于传统媒体自认为的专业主义太多,所以其对所发生时间的报道会丧失一定的时效性、完整性与灵活性,其会根据事件新闻发生的环境、条件与后果等各方面来综合判断事件的影响,并经过一定的集体讨论才能最终向外传播,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传统媒体的官方权威性与严肃性。

(二)新媒体新闻

新媒体新闻主要是指公民新闻,公民新闻主要是指由全体公民共同监督,并能够完成没有专业障碍的自由新闻获取。所以现在很多人认为新闻行业应该是没有门槛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只要任何公民有新闻素材的采集设备,比如摄像机、手机、录音笔、照相机等等,就能成为新闻记者,进而将所采集的新闻素材通过网络传播到全世界,并由数以亿计的同样的普通公民观看、评判与传播,使得公民由过去的纯粹的新闻消费者变成了身边发生的任何新闻的积极参与者、传播者。

众所周知,新媒体新闻的行动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普通公民,每位公民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制造者、挖掘者、编辑者、传播者与评论者。就其新闻主体也可以看出,新媒体新闻比较随意,因为制造者与评论者都是公民,所以不管是制造者的态度,还是传播者与评论者的态度都更加开放,他们都所有言论都持开放的态度并呈现实时沟通的状态。所以基于以上新媒体新闻的特点,其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质疑。

三、两者关系的讨论

基于上文的讨论,可以看出传统媒体认为新闻应该是专业的、存在较高门槛的。但是新媒体,主要是指公民新闻则通过自身的灵活、快速传播与覆盖范围广等的特点,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态度,所以需要在理解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一)两者能否相互取代

从技术角度来看,两者主要是依据的现代社会技术的进步产生的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种现在所谓的传统媒体是由于技术原因取代的、报纸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但是其并没有被近代才产生的广播、电视等淘汰,并且广播与电视之间也没有相互淘汰,而是其根据各自特点在新闻行业吸纳着不同的观众,一起支撑着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

而新媒体其更多的是通过电脑或移动网络,在微博、微信、网页等快速传播,其快速性、广泛参与性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反馈,但是正是因此,其“权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哪怕其先于权威部门了权威消息,而观众还是会寻求传统媒体的官方消息,正是由于新媒体新闻现在广泛存在的虚假信息、不负责任评论与恶意绑架道德等,使得公民新闻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新闻。

(二)两者能否相互融合

那么两者是否可以融合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根据新媒体新闻与传统媒体新闻的各自特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像报纸、电台。电视一样可以共存的。例如目前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一般是经常接触网络与各种电子产品的青少年,其对新鲜事物的态度非常积极;但是大部分中老年人平时的信息来源则集中传统媒体报纸、收音机或者电视上。这也就决定了双方并不是完全互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媒体也不必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态度,也不必纠结于自身的公民新闻专业主义态度,而是从能有利于双发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从而使得新媒体像报纸、电视与电台一样,为信息时代的新闻传播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儿”都有可能成为全球热点新闻事件,这不但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更是因为新媒体新闻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新闻与传统媒体的各自特点,以及新媒体新闻对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来分析两者的竞争关系,说明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可行的方法是双方融合,新媒体不必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态度,也不必纠结于自身的公民新闻专业主义态度,而是从能有利于双发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从而使得新媒体像报纸、电视与电台一样,为信息时代的新闻传播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对相关从业者与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胡翼青.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J].新闻记者,2013(03):6-11.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2

新闻传媒从广义上包括杂志、报纸、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以及校园各大新闻网站,具有公开性、真实性以及实时性等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传媒的宣传教育以及舆论引导作用,保证新闻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新闻具有多样性的内容,新闻传媒所宣传的内容包括职业教育院校的发展以及改革活动、办学历史、治学办学理念、未来发展规划等,除了上述关于学校发展的相关内容之外,还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不同内容,宣传形式多样,包括校园记者问答、任务采访、新闻广播电台中的点歌祝福、实时新闻”等等。

二、拓宽职业教育内容的视域

新闻传媒的教育功能是指对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以及教师的思想动态,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术氛围以及校园人文环境。作为新闻传媒报道的另一个相对重要的板块就是有关师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兴建重点实验室,采购实验教学器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在职业教育中传播与学术研发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关注度以及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大都是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在与同学的沟通交流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职业教育中的新闻传播一个较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新闻传媒在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起着较为突出的纽带作用。

三、政治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作用

在教育功能上,新闻传媒较为显著的是引导作用,媒体通过对党政方针、专业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的宣传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先进事迹以及优秀人物的宣传,激发大学生像模范看齐,争做先进的动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还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各种专栏,包括班级活动、教学活动以及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新闻传媒在职业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新闻传媒功能与职业教育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以及各种课堂活动有着显著区别。新闻传媒在对各种新闻进行传播时,坚持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在新闻报道中,不会随意添加感彩,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来保证新闻传媒所具有的舆论导向功能得到正确的发挥。新闻传媒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够帮助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学内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并学会利用正确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职业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在校报或者网站上开设生活专栏,报道学生身边的大事小情,普及生活小知识,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让他们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进而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情操。新闻传媒在职业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新闻技能,通过校园报纸、记者团、校园电台、校园广播以及校园新闻网等不同渠道开展的新闻实践活动,并进行新闻播音、新闻写作、文版编辑、任务采访以及各种活动主持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能够对现实生活以及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培养学生养成敏锐的洞察力,将在校园生活学到新闻写作以及新闻采访技巧进行实际运用。职业教育中所开设的新闻专业还可以与校外新闻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并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新闻实践以及教学的活动基地和项目。热烈欢迎新闻记者走进实际的职业教育活动中,让新闻专业学生更好地体会以及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到报社、网站以及其他新闻单位进行学习和工作,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四、有助于挖掘更多的就业渠道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13-02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这是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方案突出强调了在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旨在推动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

以新媒体时代为大背景,研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对于中国新闻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媒体发展迫使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近年来发展速度日益迅猛。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等特点,在给新闻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也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为求生存,纷纷寻求转型,媒介融合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大势所趋。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这些都在向我们发射同一个信号,那就是媒介技术的革新,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自然成为当务之急。新闻学教育作为输送高素质新闻人才之根本,也自然迎来了更为巨大的挑战。

“在现阶段媒介融合的条件下,新闻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然而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对于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均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造成这方面的优秀新闻人才本身就很短缺。在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显然更无法满足当下业界对于新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因而我国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考与改进,以促进整个新闻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简称MJC,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硕士研究生类型,该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2]”因而可以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因新媒体飞速发展而带来的新闻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并且,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对于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保证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201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关于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近几年来,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在为传播新闻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使新闻业的专业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只要有一部手机,就拥有了一个新闻中心。这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地把握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自然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下两个方面必须明确:一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决定理论,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若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新闻学教育则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二是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要多领域跨学科进行培养。媒介技术的革新,新闻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内容之复杂,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在培养过程中被加以重视和体现。

三、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

对于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曾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简而言之,就是要懂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这也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首先,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其实践教学的时间应相较于学术型硕士必须要长。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聘请一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任课教师,还应将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请到课堂,向学生分享前沿资讯以及一些实战经验。以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程中,就安排了新闻实务界的专业人员做课程的任课教师。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资源,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其次,课程的设置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应被忽视。新闻学学科本身就是多学科的杂糅,不能局限于学科本身,加之当下媒体融合探索步伐的不断加快,新闻从业人员只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并且注意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

另外,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给新闻学教育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冲击,也为新闻与传播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随时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查找新闻并当堂分析、教学,现场模拟研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见,善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其带来的便捷,对于提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课堂教学水平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与改进

首先,是对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的忽视。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两者不能割裂,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若在课程安排上忽视对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只片面追求实践,一样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因此,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设置。虽然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理论,没有理论做基石,必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是在校时间短而所学课程多造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人的精力有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会使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调查显示,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都是2年制,在校学习的时间为一年,而这一年间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学术型硕士一年半的课程。不难想象,这一年专业硕士所面临的课业压力自然是相当繁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延长学时才能解决问题。依靠改进课程设置,针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合适的特色课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同时,这样也保证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再次,是高校课程设置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比如师资能力、校外资源、学生基础的不相同,所进行的课程设置也不会完全相同。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照搬一些有名气的高校。这样只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自身师资力量来设置特色课程,这样既能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若只是一味地照搬名校的课程设置,后果可能是老师讲不到精髓,学生也学不到真本领,这样实际上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有违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

最后,是忽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设置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大多对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上只重视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单一性专业学习。显然,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培养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高校应尝试进行学科融合,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将该学科资源与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程度的结合,打造为本校的独有特色。例如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利用本校强大的法学资源,打造法制新闻研究、法制新闻学评论等精品课程,强调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了所培养人才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的适用性。

虽然当下各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确实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一模式会渐渐得以优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4

目前,校媒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奠定了基础。分析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从组织领导、实践教学、内容生产、质量评价、学术研究方面着手,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校媒双方应该在学生媒体实践时间、指导老师薪酬激励、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加大条件保障建设力度。

关键词:校媒合作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事业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进入繁荣时期,办学专业点逐渐增多,招生规模成倍增长。但是受传统人才培养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理念滞后于媒体实践,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效率。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教育部、于2013年6月份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深化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并且要求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相结合。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积极行动起来,与相关媒体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构建校媒合作办学平台,探索校媒合作办学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应时展要求的高端新闻传播人才。

一、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意义

1.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行业背景主要是各级各类媒体,随着信息与传播科技的发展,我国媒体行业出现了三种动态化发展趋势:一是传播技术现代化,视音频采录设备等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需要新闻工作者尽快学习适应;二是传播理念创意化,在媒体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要想更多更好吸引受众注意力,必须在版面设计、节目策划等方面体现独到之处,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极强的创意思路;三是传播平台网络化,网络深度介入新闻传播过程,新闻工作者在线索收集、内容制作、信息传播、效果反馈等方面越来越依赖网络平台。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注重对专业教育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等原因,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旦确定下来便很难更改,加上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新换代不及时,容易出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媒体行业标准动态化调整脱节的问题。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可以促使高校紧密联系媒体行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媒体行业标准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任课教师修正教学内容提供条件。

2.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中心任务。新闻传播类专业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类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采集、编辑、制作、创意等方面实践能力的高低,这就意味着高校在保证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力度。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教学方式,打破了高校与媒体的界限,将实践教学环节推向新闻工作一线,促进实践教学与新闻工作有机融合。一方面,学生以“准新闻工作者”身份进入实战情境后,必须要按照媒体要求限时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调动在校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转换为实践情境中的主动思考;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媒体给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新闻工作所应当具备的知识素养和工作方法,切身感受自身差距并产生情绪感染,促使学生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3.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效率。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核心工作之一。就新闻传播类专业而言,多年来全国媒体机构及就业岗位总量增长相对有限,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且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实现对口就业,极大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效率。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可以在高校学生就业方面达到三种效果:一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广泛接触新闻工作,可以深入了解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早建立良好就业意识;二是高校在媒体建立各种实践教学平台,为媒体充分了解高校人才培养情况创造条件,疏通了人才需求渠道,可以极大减少学生就业趋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实现“在哪实践学习,在哪实现就业”的理想目标;三是高校通过与媒体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对口就业后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媒体后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二、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构成

1.组织领导机制。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与意欲合作的媒体机构取得联系,协商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依据实际情况设立具体工作目标。例如,嘉应学院与梅州广播电视台合作成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高校与媒体共同培养人才,关键是要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合作方式和各自任务,明晰双方分别承担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构建目标清晰、程序合理、运行顺畅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开展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前提条件,不仅可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高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合作过程的常态化。

2.实践教学机制。

从高校方面来说,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一个实践教学过程,其目标应该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广泛深入接触新闻工作,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化调整,着力丰富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以程序化的方式保证实践教学水平成为校媒合作的关键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校媒合作办学体现实践教学程序化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走出去”,例如,浙江万里学院在与东南商报社合作中,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全程参与社区新闻报道、社区活动策划与执行、社区全媒体创新、非广告社区业务经营等活动;二是“请进来”,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华社合作开办“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特色班”,邀请多位有丰富国际新闻报道经历的记者、编辑讲学,力图让学生拥有国际化新闻报道视野;三是“环节化”,例如,山东财经大学与“搜狐焦点”泰安站签约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到四年级实习环节时可以选择进入该实习基地实习。新闻传播学科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

3.内容生产机制。

从媒体方面来说,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是一个内容生产过程,青年学生富有朝气并极具创造性,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媒体新闻工作中,可以为媒体的内容生产带来新鲜元素。例如,吉林教育电视台选派部分领导干部、记者、编辑走入校园,担任客座教授、工作室负责人或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拍摄制作电视节目,推出《校园新主播》等系列节目;北京电视台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发起“台校新人培养行动”,学生可以组队研发、策划并制作适用于北京电视台四大新媒体平台的原创媒介内容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内容生产,可以极大扩展受众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学生参与内容生产,实际上创造了另外一种非常富有创意的实践教学方式,即高校教学资源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造的转变,教学方式从模拟训练到置身实践的转变等。

4.质量评价机制。

在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是重要环节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校媒合作办学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评选优秀实习生,例如,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每届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都会举行实习工作总结会,遴选并表彰在媒体实践学习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发放合格证书,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制定了《卓越采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注重将学生个人实践学习经历、成绩与现场笔试、面试考察相结合,凡符合规定者,由二级学院负责发放“重庆文理学院卓越新采编人才荣誉证书”;三是综合测试考核,例如,成都学院建立了由专家评阅组、新闻工作者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相关专业开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有学者指出,评价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按照系统科学的反馈机制制定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反馈体系,指明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重要性。

5.学术研究机制。

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可以为校媒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搭建良好平台。从高校方面来说,高校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媒体实践过程中触发问题意识,使得学术研究方向更有针对性。例如,三江学院曾与现代快报社合作举办“校媒联合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进行研讨。从媒体方面来说,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改革、内容创新、发展方向等问题需要厘清,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学术资源予以指导。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经济频道合作成立“高校媒体双向论坛”,华中科技大学需要定期选派专家学者到湖北经视讲述国内外广播电视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

三、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条件保障

1.协调学生媒体实践时间。

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遇到的首要矛盾是时间资源分配问题,高校需要完成指令性教学任务,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安排有刚性要求,媒体需要完成规定报道任务,对新闻工作者的精力投入也有硬性规定。因此,校媒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取得学生、教师、新闻工作人员三者时间资源最大公约数成为基本条件。基于这个原因,在校媒合作洽谈中,双方需要达成以下共识:一是高校应该灵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腾挪出专门用以参与媒体实践的时间;二是高校选定专门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适当减少指导老师相关课程教学等方面工作任务;三是媒体选定新闻工作者担任指导老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适当减少相关新闻报道任务,为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提供强力支持。

2.完善指导老师薪酬激励。

高校教师和新闻工作者联合担任学生媒体实践学习指导老师,在减少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个人收入,因此建立校媒合作指导老师薪酬激励制度是必然选择。但是从目前部分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来看,很多高校倾向于认为教师担任学生媒体实践学习指导老师是本职工作要求,很多媒体则倾向于认为新闻工作者担任学生媒体实践学习指导老师是单位信任的表现,双方都对指导老师薪酬问题讳莫如深。为保证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机制的顺利运行,应该基于待遇分流原则,可以由高校方面负责按照相关标准妥善解决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的薪酬,媒体方面负责按照相关标准认真考虑新闻工作人员担任指导老师的薪酬。

3.构建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基于传播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学生在媒体实践学习中,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灯光设施、服装、道具、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设施是必备之物,如果过度挤占高校或者媒体的常规设备资源,势必会影响到高校日常课程教学或者媒体的日常新闻工作。因此,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机制运行中,校媒双方应该借助多种渠道建设设备资源共享平台,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媒体实验中心,引入社会办学力量建立媒体信息中心,校媒双方出资建立媒体研发中心,等等。在当前网络深度介入新闻传播过程的背景下,新媒体传播已成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建设校媒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时,应该侧重考虑将传统专业技能和网络相结合,能够将报刊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等融合成为在网络平台下展示的产品。

四、结语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未来高端新闻传播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构建现代新闻事业的重大举措。有学者指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机构与媒体机构共同的任务,需要对学生实践学习做出严密的定性与定量规划。因此,高校应该在当下蓬勃兴起的校媒合作模式下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路径,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叶信治.走出大学教学盲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

[2]王渊明.积极探索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3]陈富祥.校媒合作:传媒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J].甘肃教育,2013(24).

[4]马谛.校台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1).

[5]黄进,杨琨,李勇.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成都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实践教学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让中国的互联网遍布大江南北,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媒介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给高校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和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重教学轻实践

教学体制改革,使得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多,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新闻教育专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在新闻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虽然没有任何的新闻从业经验,却也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讲授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讲授得多,实践教学讲授得少,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实践训练和实践经验,一方面,这会使学生在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无法快速适应;另一方面,从人才输出这一项来看,也会对整个新闻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

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严重滞后,专业导向上一些课程内容仍然以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单一的媒介介质进行区分,对于当前不同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涉及不多,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过于片面,缺乏媒介融合的整体思维。而学生因为专业选择和专业分业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也很难适应,缺乏跨专业学习的能力。而这种专业分业的细化,不仅导致了不同媒体的实践课程学习和设置变得繁复,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

(三)专业实践课程单调,设备陈旧

因为办学条件的限制,有的高校不会为实践课程配置专门的教室。而有的高校虽然具备配备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室的条件,但是因为专业分业的关系,实验室之间是相互分离的,不能实现共享。同时,虽然媒介技术已经迅猛发展,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但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实验室的配置上还停留在非常落后的阶段,也就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实践的需求。

二、当前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独领的局面,而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形式来生产和传播新闻的媒介融合正逐渐成为趋势,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高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上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活动要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对现有教学形式进行改革。

(一)当前媒介融合需要全能型人才

媒介融合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形式共同运作进行新闻生产和传播,这就需要更加全能的人才。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性让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新闻接受者,而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都可以参与新闻的和制作,新闻从业人员也不再只负责新闻报道,还应该在这个人人可以发声的时代,对新闻加以引导,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新闻背后的原理。

(二)需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学历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也给新闻界的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新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懂得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解读和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立体式的报道和呈现。这种可以跨行业、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

(三)掌握多种新闻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与过去传统媒体不同,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还有网络、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体并存,媒介平台可以提供多种新闻产品,而它们之间也逐渐呈现出融合的态势。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只掌握一项媒体技能,还要了解各个媒体的优缺点,针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最优的传播方式。所以,当前新闻传播所需要的是既精通专业又掌握技术的人才。

三、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都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改革,以此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2+2”培养模式

“2+2”培养模式是指本科的前两年进行全科专业的培养,大三、大四再进行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如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当前采取的就是这种培养模式。

(二)个性化培养模式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它通过对经济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教学模块上的不同设置来培养专业型人才,同时还设置了个性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眼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教育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已成为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变化,高校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面对全媒体时代也应该做出改变,首先要提高实践教学技能。高校应注意对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锻炼,应经常为师资队伍提供相关新技术的培训及讲座,不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同时,应该多吸收一些有技术经验丰富的新老师,并搭建兼职教师平台,让更多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教师为学生授课,进而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

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对其他联系较多的专业有所了解,如经济学、法学、计算机专业等。新媒体时代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业性强、基础好、知识丰富”的全能型人才,因此,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应该做出调整,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应该注意将与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彼此之间进行结合,让它们能够在教学实践设施建设和使用方面有所合作,打破过去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三)加强对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过去高校对于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存在重教学轻实践的现象,其实践教学设备也严重滞后于当前的新媒体发展,有些实践实验室之间还不能实现共享,这些都制约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地增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新闻敏锐性。

参考文献:

[1]李敏军.探析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

[2]王雅琴.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的“二律背反”变化[J].鸡西大学学报,2016(02).

[3]王哲浩.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化策略[J].新闻战线,2015(16).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篇6

【关键词】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跨媒介融合;跨专业培养;跨学科合作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虚拟现实、云计算、无人机等新媒介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以及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模式。尤其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入智能互联阶段,媒体的开放性也日益深化,并在未来呈现出“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特征。①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向新闻行业渗透,在深刻影响新闻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并提出“建设240个左右部级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打造500门部级一流线上线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增设20个部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0个新闻传播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②的具体目标。“全媒化”“复合型”“实验教学”等概念,蕴含着智媒时代传媒教育发展的走向。“全媒化”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通过全媒体的报道形态,满足受众多层次的需要;“复合型”强调跨界联动,跨界意味着边界的模糊,需要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实验教学”不再是理工科的专属,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借助先进的硬件设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技能。新的时代语境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为应对变化,海外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的改革,以期为推进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海外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海外新闻传播院系的发展之路各具特色,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有所差别,从而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满足自我诉求。

(一)跨媒介融合:实验教学

亨利詹金斯指出:“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我们已经身处融合文化之中。”③新闻传播教育要从专业的新闻传播转向融合的跨界传播,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万物皆媒体,万事皆媒源”的意识,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阔综合视野。

1.社交媒体实验室

社交媒体研究已受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的关注,为了让学生掌握挖掘和解析社交媒体中大数据的技能,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信息与传播学院建立了“卡罗来纳中心”实验室,聘请来自图书与信息科学领域、擅长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教师,向学生传授获取社交媒体上的经济、金融、健康等数据的技能,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AR、VR实验室

随着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广泛地应用,“VR+新闻”赋予了传统新闻“沉浸互动”的体验。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艺术、媒体与设计学院建设“体验技术实验室”,将由AR和VR设备捕捉的用户数据,应用于游戏传播、健康传播、数字媒体交互叙事和场景传播的研究当中,丰富学生在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方面的体验,在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时,加强VR技术和传媒业跨界相融的能力。

3.认知与行为实验室

受众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认知与行为研究技术可以为洞察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提供技术支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认知研究实验室侧重与行为科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综合的多感官测试研究实验室聚焦基于场景的人类感官研究,计算传播实验室研究计算机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

4.融媒体实验室

新闻传播学院依托数字与融媒体技术,建立新闻素材融合共享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采编融合的业务能力。美国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ofMissouri)新闻学院是全球最早开设媒介融合专业的新闻院校,独创的“密苏里模式”将课堂教育与新闻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学院自有的涵盖报纸、电视、网络的九大媒体实践基地实习,获得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方面的一手经验。

(二)跨专业培养:侧重选

“人机合一”的智能媒介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相应地,运用媒介技术、传播媒介信息从而服务社会的传媒人才也要“自我进化”:不仅熟悉传统的新闻采编业务,也要具备现代新闻传播观念;不仅了解丰富的学科综合知识,还要能够熟练操作现代传播设备。可以说,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对传媒专业学生寄予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期待。但事实上,即便是对浸润新闻传播领域多年、具备深厚专业功底的教师而言,精通以上技能、快速转型发展尚存在诸多挑战,于学生而言更加不易。因此,新闻传播院系应立足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有所侧重;同时考虑学生个人能力与精力,尊重学生意愿,合理引导,打造既能适应学科发展,又能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发挥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体系。学院除教授采、写、编、评等传统新闻专业技能外,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1.贴近技术,培养学生采集挖掘数据呈现新闻的能力

如今,可视化新闻、数据新闻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拥有文理交叉背景、技术团队支持和师资优势的学院,可增设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现课程,如统计学、基础编程、新闻制图、数据挖掘、可视化设计等④,培养学生判断描述各类新闻信息、用数据清晰地向公众解释复杂问题的技能。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计算新闻实验室获得了学校计算机科学、数字人文、虚拟现实技术、新闻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支持。该实验室以数据为中心制订新闻教学计划,聚焦公共事件报道,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以及通过数据报告和技术工具呈现新闻故事的能力。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也践行了该种理念,要求每位学生需选修一门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成为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专家。

2.课程融合多学科专业理论,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新闻传播学在发展中融汇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更加专业、深入的理解。现在,智媒时代的新现象催生了新概念,故而需要运用不同学科、做出新的阐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新闻学院要求学生选修除新闻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并且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国际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等共同开设双硕士学位专业,帮助学生提升理论高度。此外,新闻传播院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跨平台学习,构建开放课堂⑤。

(三)跨学科合作:模糊边界

面对日益多元复杂的学术工作环境,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取得优质的学术成果,成为科研工作者需要面对乃至焦虑的问题。一般而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数理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培养具备文理工多学科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教育实践应当鼓励跨学科合作,打破学科壁垒。例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但对技术操作和建模分析所知有限,与理工科学生的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知识互补、共同推进科研工作,还能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多元化思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就合作开设“大数据与媒介传播”本科课程、“人工智能和数码媒体”硕士课程,这个班级由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组成,在科研的不同阶段,先由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进行引导,在推进具体科研工作时,学生再采用分工合作模式共同完成⑥。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新闻学;教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6?0052?03

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印发了《教育部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12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指出,将启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6月9日,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该意见强调以提高新闻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新闻职业人才。无疑,这既是对我国高等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将拉开序幕。

一、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新特点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方案上都继承着文学学科的诸多传统。与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相比,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技能化是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都要从偏重于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向实践教学方向倾斜,通过现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媒体教学等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以掌握技能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确保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

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改进个别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做法,强化对新闻传播学这个专业的系统性规划。新闻传播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而是整个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总体规划和统筹布局,要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

第三,在实践资源的利用上,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实验室教学,注重校内、校外实践平台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全媒体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与新闻单位共建的校外实践平台,加快学生走向媒体的实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精神。

二、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根据2013年6月9日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主要包含两种模式:一是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二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现结合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的一些教学改革,谈谈我们对于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收稿日期]2013-11-20;[修回日期]2013-12-08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耿蕊(1976-),女,内蒙古赤峰市人,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媒介经营管理.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这两种教学理念成为教育界的激辩焦点。在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中,讲授新闻理论、示范新闻技能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样重要,毕竟“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1]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主张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导向,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突出教师主导、发现以及中介的作用,及时诊断并纠正学生错位的现象,实时引导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是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基本要义,又是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客观要求。

2.高校和媒体密切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和媒体密切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种学校和媒体双方共同参与的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和媒体的密切合作是指利用学校和媒体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以新闻媒体为横坐标轴,以媒介技术为纵坐标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媒介素质和媒体实践能力,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新闻媒体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我们根据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邀请湖南省内的省、地(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联合探讨制定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具体课程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与此同时,与上述媒体单位积极合作,共同建立新闻实习基地。在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新闻系、学院以及实习基地各有分工,协同合作:新闻系主要负责制订教学大纲,完成课堂教学;学院主要负责审核培养方案,监督教学计划;新闻实习基地主要负责师资践习、实习与就业等工作。

3.应用型的教学培养方案

新闻实践教学与新闻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体系,两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而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上,我们首先将实验课的部分从原来的理论课中分列出来,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新闻摄影、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网页设计与新闻网站建设、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课程设立了专门的实验课。与此同时,还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了一门实验综合课――新闻采写编评一体化,对所学的实践技能进行逐一过关和综合应用。其次,实施新闻写作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写作意识和动笔能力。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学生每学期要完成至少8篇习作,四个学期需要完成30篇。其中包括消息、通讯、评论在内的新闻稿件20篇,包括散文、古典诗词、新诗、小说、剧本等文学性文体,调查报告、说明文、策划方案等应用性文体以及书评、学术论文等在内的文学及其他稿件10篇。再次,新闻专业实习循序渐进,四年不间断。从一年级的见习型的学习,到二年级的专业性的实践,再到三年级的专业强化性的训练,最后到四年级的准就业型的实习,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四年不间断实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不断创新的素养。最后,注重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和宣传。每年举行新闻专业学生技能素养展演活动(摄影、DV、报刊作品等),通过对实习作品的展示和宣传,肯定学生的实践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实践。

4.“CDIO”的专业课教学实践

CDIO是对杜威“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概括与表达,即在课程教学中反对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这四个层面的综合能力。

《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是一门采用“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教学模式的专业技术课程。美国哲学家芬伯格曾说:“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育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创新基地的成立与建设以及新闻系自办的新闻网站“新闻起跑线”,不仅为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采写编评一体化》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修读完新闻实务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新闻综合业务课程,也是为本科三年级学生暑期开始的毕业实习设置的应用性实践课。其目的是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之前,依托新闻创新平台(新闻实验室)和进行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采编业务实战训练,以便在进入媒体后即可顺利平滑地开展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工作。

5.在媒体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为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积累了理论知识和媒介素养。但是,学生究竟是在“纸上谈兵”还是能够“学以致用”,就要通过新闻媒体检验这一关了。

我们的专业实习自大一至大四连续三年不间断,集中安排在夏季学期并主要在新闻单位开展。专业实习(一)主要检测学生理论学习效果,熟悉专业媒体的采编流程,掌握一定的采编技能;专业实习(二)主要提高学生的媒体采编、策划等实践能力;专业实习(三)主要强化学生全媒体背景下的综合应用能力;毕业实习主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展示、推销自己的新闻职业素养和技能。上述新闻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均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质量的作品,根据每年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打分。通过媒体实习,学生得到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媒体实践之机会,强化了学生的新闻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查缺补漏,及时掌握自己的优劣势,为后继学习明确方向。

6.课程考核

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方案需要改革,传统的“考概念、考原理”式的课程考核方式也是我们的改革对象。除了像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以及中外新闻史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外,大多数专业方向课程以课程项目(新闻作品)代替了“背书+笔试”的考核方式。

在新闻摄影、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采写编评一体化、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报纸编辑与电脑排版等专业必修课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组合的方式,自行选题进行审核,完成一个系列摄影项目、采访专题、出版报纸以及电视节目制作。期末考试时,上述学习小组通过PPT的形式在课堂对本组的摄影作品、采访专题、整版报纸以及电视节目进行展示和介绍,通过现场展示以及师生问答等方式完成成绩评定工作。这种课程考核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摄影、采访、报编、节目)等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同时对专业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效果

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立足于新闻学专业实际,依托媒体资源,构建适应时展和新媒介环境下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的是实践教学和课程实习相结合、校内专职教师和媒体从业者相联合、校内自创新闻平台与媒体专业实践平台相对接的方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五年来,就校内教学实践平台而言,我们不仅建立和完善了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创新基地,而且新闻自建平台“新闻起跑线”也步入了正轨。就校外媒体实习基地而言,我们不仅和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等纸媒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和湖南电视台国际频道、长沙电视台等媒体保持了良好的沟通,此外还在益阳广播电视台、常德广播电视台、娄底广播电视台等地市媒体建立了实习基地。就实践教学课程而言,试点项目课程体系中的《新闻采访》专业课程已经被评选为“长沙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并获得了成功验收。就学生实践效果而言,累计已有超过300名本科生接受新闻学专业方向的培养,他们不仅在校报、校刊、校电视台等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广受新闻实习基地以及新闻媒体的欢迎。然而,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如何可持续性地培养好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为媒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智力资源,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8

关键词:新闻消费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消解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的观念也渐渐影响到新闻传播领域,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潮——新闻消费主义,并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冲击,制造了消费社会的氛围。主流媒体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比比皆是,新闻机构也越来越像是一种公司实体,受众被当做消费者、新闻被当做产品、媒体的总编被当做企业的老板或者老板的直接代言人。总的来说,新闻专业主义本身成为新闻消费主义消解和消费的对象。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强调的是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性特征;他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及新闻)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众服务和公众利益为基石的意识形态;他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是与市场控制与政治控制相抗衡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社区控制模式。新闻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与新闻专业主义向左的价值观,是指传媒着眼并致力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和需求的创造和激发,营造“消费社会”氛围。具体来说就是将受众视为消费者,将新闻资讯作为普遍商品而非公共商品;个人的选择与消费成为媒体的终极制裁;商品拜物教与市场之手法则成为新闻人的强势专业意识和价值观。新闻消费主义表现主要为商业化、娱乐化,具体指报道内客由“硬新闻”转向“软新闻”;报道形式追求故事化、娱乐化手法,强化悬念和煽情,放大细节。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是多维度、全方位的。本文从五个维度探讨它所受到的冲击:(1)媒体观,即媒体在价值观层面对自己的定位以及最高追求,以及媒体与传播对象的社会关系。(2)新闻选择观,媒体在实践层面如何选择新闻,包括选择报道和选择不报道两个方面。(3)记者观,即记者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什么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使命。(4)受众观,即媒体如何看待自己的受众。(5)新闻行业的主流评判标准的变化。

1媒体观:公共服务观和盈利观

新闻消费主义和新闻专业主义在媒体观上的分歧在于:新闻专业主义注重公共利益,坚持公共服务为目标,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工作通过保持信息流通来提供公共服务。新闻消费主义注重利润,着眼于最大程度的争取利润。在这种理念下,新闻工作通过新闻传达消费信息来提供商业服务。大众传播向人们暗示了世界历史之冷漠无情而只有消费物品值得投资的。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社会的构建分不开,不管其作用大小,媒介在促进民主社会的建设当中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满足受众“知的权利”,来促进民主社会的建设。在消费社会中,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它绝不可能让那些真正象征性的过程发生作用。在新闻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媒体过多的关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过多的消费信息,营造了“消费社会”的氛围,对于民主社会的建构起到消解作用。大众传播的这一技术程式造成了某一类非常具有强制性地信息:信息消费之信息,即对世界进行剪辑、戏剧化和曲解的信息以及把消息当成商品一样进行赋值的信息,对作为符号的内容进行颂扬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包装和曲解的功能。媒体的形象也从中立的把关人、客观的反应者和社会瞭望者变成了广告的者、利益的代言人。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媒介不畏惧权威,不受制于政治、经济权力的桎梏。新闻消费主义理念注重三个因素:制作成本、受众广度、与利益攸关者的冲突程度。因此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趋利避害,尽量不会触犯利益攸关者。媒体为了经济利益“有偿不闻”就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社会关系层面,新闻专业主义把传播对象当做是受众,认为受众有知情权,媒体与传播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第四权力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而新闻消费主义把传播对象当做是消费主体,媒体与传播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文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新闻专业主义中两者的独立性强,在两者之中还有广告商的存在,缺少广告商,则两者之间的消费关系不能成立。

2新闻观:硬新闻和软新闻

专业主义理念在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前提下,注重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的报道,倾向报道硬新闻。而新闻消费主义为了提高效益,注重富有人情味的软新闻的报道,更有甚者,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为了广告费而刻意误导受众,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写作广告。为了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不惜制造假新闻、制造“传媒假事件”、通过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方式制造噱头。历年都会评出的“十大假新闻”就是对此现象的例证。泛滥的运用隐形采访和偷拍偷录以吸引眼球、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无人性的冷漠新闻和暴力血腥的新闻也是其吸引眼球的方式。而很多与公众利益攸关的事件却被新闻媒体视为社会敏感问题而加以回避。假新闻泛滥也是新闻消费主义在新闻观上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这与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生态有一定关系,也与市场利益驱动有关。附:百度新闻2011年热搜榜之十大假新闻

这些假新闻都是被媒体普遍报道和转载的新闻,在受众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中有一些假新闻如新疆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曾引发了社会的普遍恐慌。

3记者观:民主社会的捍卫者和经济利益的追随者

在一些媒体当中,编辑部与广告部混岗,存在着记者既要写作、编辑新闻,也要能够为报纸争取到广告和版面费,否则就难以在媒体当中立足,这种现象在一些小报当中尤为明显,这种混岗制度会改变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识,再会认为自己是民主社会的捍卫者,而只是把自己当做一名企业职工,尽力争取经济利益。这种消费主义的冲击剥夺了记者、编辑的荣誉感和崇高感。任何行业的人员都应该把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目标。新闻记者也不例外,应该努力学习新闻行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培养自己的职业责任感,使自己成为本行业的专业人员。做不到这一点,就达不到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只是把自己当成企业员工,从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那就意味着对消费主义的追随。

新闻从业者的使命、社会责任和社会准则受到了冲击。早在60多年前,《大公报》总编张季鸾的“四不”原则——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就以中国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张季鸾说,他和他的同仁们办报不是为了政治和经济上的野心,也不是为了成名,而只是为了事实和真理。这三个“不”和为了事实和真理就要求记者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这一办报宗旨集中体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是每一位记者应该遵循的道德与操守。可是,近年来,随着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当下存在着记者新闻道德缺失的现象,他们不再像前辈们那样坚守事实和真理,而是追逐利益、金钱至上。正如有的学者论述,道义的承载过重,角色期待过多,而这当中又充满张力,使人更容易对新闻业失望,于是,商海的机会就更具有诱惑力。在这样的失望和诱惑夹击下,不少新闻工作者就开始瞄上了其它行业,或以为他们可以放下自己的专业理念和理想,或以为在那些行业,他们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于是,“跳槽”就加上了“转行”。这种对于自己专业的背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度陈仓”、“一仆二主”,即人不出新闻界,利用自己所属媒体的象征资源和物质资源,为别人打工,为自己谋利。

4受众观:公民和消费者

新闻专业主义把受众当成“公民”看待,而新闻消费主义把受众看做“消费者”看待。当受众被看做公民看待时,公民个体的判断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视受众为公民,媒体的公共性体现在报道中,就是在报道之前,赋予自己媒体公器的意识,以将受众培养成理性公民而努力,努力维护受众的传播权、知晓权、言论自由等权利,促进受众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媒体是受众了解事实信息的窗口,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平台,借助媒体这个扩音器受众可以发出自己的呼声。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案改变收容制度就是最好的证明,充分显示了媒体通过舆论监督来传递大众的呼声,而类似《心理访谈》的服务性栏目也能很好的服务受众,为受众答疑解惑。将受众作为消费者,就是在报道时,努力传播消费信息,引发受众产生消费的欲望,为了把受众培养成欲望不断的消费者而努力。将受众作为是公民要求媒体要坚持操守,坚守中立严谨的报道风格,始终把真实和客观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将受众当做是消费者时,媒体往往为了追求受众的数量最大化迎合受众的不当追求,在这个过程当中,新闻专业主义难免不受影响。不仅如此,随着新闻消费主义思潮的泛滥,媒介是把受众看成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媒体作为一种经营组织存在,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媒体与受众之间角色固定化,两者之间只存在单纯的买卖关系,媒介只想着把传媒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卖给受众,从受众身上获取利润。长此以往,媒体成功的标准就会易位,形成经济效益高于公益性标准的错误态度。总之,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的媒介受众观完全不同,而媒体作为一种生产精神产品的特殊生产者显然不能够将受众简单的与物质产品消费者划等号。

5新闻行业的评判标准的变化:从注重媒体公共性到重视媒体的盈利数额

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的媒介追求的是媒体的公共性,即媒体是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存在的。新闻媒介通过不间断的信息传播以及构建民间舆论场,有利于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成员内部的协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公共利益的“保护伞”。而现在在新闻消费主义影响下,媒介渐渐向文化企业倾斜,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和盈利额,因次生产的信息就不可避免的以奇观化、娱乐化、低俗化的形式吸引着受众眼球。在这个转变也体现了新闻消费主义对专业主义的消解。比如现在的报纸版面多数都涉及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居室装修、卫生保健、服饰化妆、烹饪美食等内容,对于大量生活消费的行情、趋势、热点、时尚等等的报道,大众传媒都竭尽之能事,言语煽情、内容低俗,形式浮夸,而为平民百姓尤其那些没钱没权、文化不高的普通工人、农民、农民工、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专刊和栏目却日趋变少。西方社会学界对专业化的研究显示,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他强调个体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专业化程度越低的职业,其职业行为更多的有外部控制而非来自于内部压力(vollmer&Mills,1996)。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新闻行业的自律,认为媒体要承担社会责任,而在新闻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媒体不再强调自身的自律,而受到了经济实体的压力。

6结语

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是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在传播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现象。这种消费主义倾向不可避免的对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产生了冲击。大众传媒中的消费主义倾向已引起媒体的媒介观、受众观、评判标准以后传播方式与功能作用的变化,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2]黄旦.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

[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138-02

一、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新闻教育起于20世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服务于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各地方院校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全国高校出现了新闻类专业热。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开设新闻专业的本科院校达170所。2000年至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2006年后的增速更快,据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2008、2009两年新增216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是其序列的两个端点,本文所讨论的地方普通高校则处于这两个端点中间。新闻学属于交叉领域的人文学科,不仅需要诸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各个学科的基础支持,还需要较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合格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是个新闻的专业人才,还必须是通晓各人文社会学科的杂家。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既无法在学术水平和高端人才培养上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在实践技能的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又面临着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激烈竞争。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在地方普通高校中表现的更为严重。目前体育类、财经类、政法类、理工类甚至海洋、矿业等专业类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已屡见不鲜,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借助新闻热潮仓促开设新闻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人才培养无法适销对路的后果已逐步显现。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传统媒体从业门槛日益提升,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在与名校生的岗位竞争中步履维艰。由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间存在着互补交叉的特点,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媒体从事媒体工作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对新闻专业学生媒体从业的新压力。

二、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新闻学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一级学科以来,我国的新闻学科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科包含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四个主要的专业,传播学本科教育也在试行中。这些专业均为媒介产业培养人才,而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中,传媒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比较广阔,各类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党政机关宣传部门、企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以及正在发展中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自身,都对这类人才有很大需求。

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尽管挂名为“新闻学”专业,但其师资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与公共关系、广告、信息传播、编辑出版等行业相关,与新闻学尽管同属新闻传播学科下,但培养的毕竟是不同的人才,学科建设的方向大相径庭,但其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传统新闻名校的设置,追求课程设置的“大而全”,围绕着历史新闻学(新闻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应用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大方面来设置,几乎都包含了《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事业管理》、《传播学》、《公共关系》、《新闻职业道德》等课程。在制定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与科研方向时,传统新闻教育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基本上都将目光投向了类传媒的需要,忽视了企业对信息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传媒与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固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新闻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沿袭传统新闻教育的模式,新闻学的培养方向不能适应正在变革的媒体格局,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学科的基本课程设置基本雷同,其他相关课程的设置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的情况时有出现,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缺少教师还不能开设,违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规律。或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与传播学等同起来,二者夹杂不清,导致学科长远发展目标不清;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脱节,或者过分注重技能而轻视理论,导致做新闻上手很快,但知识面窄,发展潜力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背景的学生。

三、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日趋成熟,信息传播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的“采、写、编、评、摄”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综观目前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的人才依旧以适应传统媒体为主,无法跟上信息业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信息传播及新媒体业从业人员缺乏,而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高喊工作难找的尴尬局面,这就为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依托地缘优势,走特色化路线,因地制宜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

尽管在学术水平和学科基础上,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无法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但也有其优越的一面:地缘优势。地方普通高校立足于地方,由于对本地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以形成了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在新闻教育的发展上,一方面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应对本土行业的专家型新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市场需要,明确新闻教育的侧重点,培养适销对路的新闻人才。同时,新闻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学校的整体特点来确定专业定位。如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应摒弃大而全的新闻教育模式,弱化新闻史、新闻事业管理等课程,强化财政金融的相关知识,侧重发展财经新闻方向;工科院校的新闻专业可以在工业传播领域进行大力的拓展;体育类院校着重强化自身在体育传播领域的优势;政法类院校则可以突出新闻专业在政法新闻报道方面的特色;外语类院校可以依托外语语言优势,设立国际化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全面型新闻人才

地方普通高校应依据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设定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传媒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定,新闻院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

新闻专业的学生长常被评价为:“知而不专”。目前,新闻专业就业领域的错位现象突出,具有特长的新闻专业学生受欢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教育课程学识的增加,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大幅提升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在新闻学专业方向选修课中推出课程模块,丰富了新闻学的课程内容。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划分需要更科学清晰,突出新闻学实践性强的特色。同时,强化学校强势学科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对特色新闻人才培养的影响,发挥非专业教育因素的重要作用。

目前,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索开辟网络传播领域。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已无法满足新闻媒体的要求,熟悉网络传播环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新型技术人才是新时期对新闻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随着全媒体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只具备某一新闻专业技能的传统新闻人才已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采制和传播的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人才在将来会更有竞争力。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知行合一

新闻教育脱离新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轻教学等,都造成我国的新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三分之二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

新闻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较难落到实处。一方面在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本身就人为地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未能实现有效的对接;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发展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建设供学生实习的校内报刊、广播台等实践平台,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横向联合,不仅要与大众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还要注意与公关、广告机构、新媒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舞台。

加强对现有师资实践教学的培训。对新闻专业教师,要求既能从事新闻教学又要投身新闻实践,可以采取轮训挂职锻炼和假期去媒体实践的方式,增加教学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专职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如果都具有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直接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促进新闻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实践,后认知,即先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实践性环节可以增加课外采编、媒体参观和模拟新闻等形式,引导新闻教育向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方向前行。需要指出的是,新闻实践并不是新闻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知行合一,教给学生人文追求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0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新闻传播专业属于热门专业,能够吸引很多学生报考。但是,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地方农业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并没有太多竞争优势。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目前,江西农业大学有220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以第一志愿进来的学生大约占总数的80%,20%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这些学生中,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学生,但更多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其中农村地区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5%。在新闻素养上这些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媒体,新闻素养较高,而有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秉承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则,对新闻知之甚少。特别是在新媒体的掌握上,差异非常明显。这些现实决定了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因材施教,照搬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

(二)特色教育不够明显

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农”也是农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农业院校办新闻专业,就应该围绕着“农”字展开,为广大的农村输送合格的新闻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在新闻教育中农业院校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新闻教育模式。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农村地区和农民要求相适应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以形成农业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9所农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养计划来看,农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基本借鉴综合院校的创办模式,很少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需求走特色化新闻办学之路。在我国,外语学院可以兴办国际新闻专业,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对外传播人才;财经院校兴办财经新闻专业,为国家和地区输送既熟悉经济领域,又掌握新闻运作规律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农业院校的新闻专业也可以进行特色化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教学条件相对薄弱

地方农业院校办新闻专业相对较晚,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广告与传播学系于1999年建系,2000年开始招生,是农业院校最早一批开办传媒教育的。其他院校大多是最近10多年才开始创办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由于创办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适应需求,这是所有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

二、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后,新闻传播学教育在我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冷静审视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繁荣的背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地方农业院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急需要结合学校学科优势,走一条市场细分,差异化人才培养的道路。

(一)以农村市场为导向,确立专业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地方农业院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生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立市场细分,差异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市场细分促使了大众媒体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需要一定专业特长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其次,市场细分理论也直接促使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改革,使得新闻专业办学走向多元化。为了避免人才的“同质化”竞争,高校开始走特色教育,差异化人才培养的道路。地方农业院校有着众多的农业学科和浓厚的农业学术氛围,是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农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紧紧盯紧农村市场,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培养一批既有农业专业知识,又有新闻传播专业背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实行“2+2”模式,推进课程改革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很早就确立了本科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即新闻专业的本科生新闻专业课学分仅占总学分的30%,其余70%左右的学分必须从文、史、哲、商、法等其他学科选择。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这一做法值得我国新闻教育界深思。2012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新本科生教育,率先实行新闻本科生课程改革,采取“2+2”的培养模式,即新闻学院学生在本科第一、第二学年时,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在四年中系统掌握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地方农业院校可以借鉴中外优秀的新闻课程改革,走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的特色教育之路。如江西农业大学新闻学专业,在借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可以对课程改革做如下调整,即新闻专业不招收大一新生,而是在全校大二学生中进行考核,考核成功的同学,可以在第三、第四学年进行系统的新闻学学习。这样,新闻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适应了如今媒体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

(三)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实践创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刘海贵教授多次指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学科,对学生的培养应当参照医学等学科实行,有固定的学习基地供他们实践。正是由于新闻教育实践性强,因此,新闻教学改革要围绕实践创新展开,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1.整合学校资源,建立校内实践平台。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以专业为限制,各个专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这样容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实验器材的重复建设。新闻教育要打破专业限制,实现专业融合。特别是在媒介融合的今天,新闻专业的学生除了依托本院系的采、编、播、录等设备进行实习之外,还可以与其他专业融合,进行实践。比如,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与计信院学生合作,结合学校优势,建立网络平台,地方农业院校可以开设有关农业知识的专业网站,与农民朋友对话,为地方农业服务。

2.整合社会资源,促进高校与媒体合作。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与当地的各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进行媒体实习的需要,同时高校与媒体的共建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人才的培养与交流有利于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的探讨活动。例如,江西农业大学与江西省大部分媒体均签署了实习协议,学校负责选派优秀的学生和提供优秀的新闻稿件给各媒体。从今年开始,江西农业大学与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媒体每年选派优秀的编辑记者给学生上课,学校也会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媒体去兼职或者挂职。

三、结语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1

关键词:传媒行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新闻传播人才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为“双创”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随着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参与投入,“双创”教育的重心逐渐触及更深层次的学科建设,乃至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重构。新闻类专业作为与社会经济关联密切、实践应用导向较强的学科,处于高校“双创”教育的前沿阵地。然而,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双创”教育应如何开展,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南京大学着力构建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模式,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闻类专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新闻类专业作为传媒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新闻媒体队伍建设的基础,关系到新闻舆论工作和文化传媒产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在高校新闻类专业推进“双创”教育,既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之举,也是自身发展的应然之道。这种转型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回应国家层面的期待。这一“新”的格局,要求传统舆论引导方式的整体变革,呼唤新闻专业教育理念内容全面创新,引导学生养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行为习惯。二是回应行业发展的大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传媒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新闻类专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媒介技术层出不穷,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需要新闻类专业教育以充分的创新意识,超越技术本身去把握媒体融合产品生产的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渗透,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并不断凸显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引擎作用”[2],这就使新闻类专业教育一定程度上还承载了社会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期待。三是回应人才输出的需求。近年来,新闻类专业教育的人才适配度急剧下降,大量毕业生走上非传媒领域岗位,与文化传媒产业的火热现状相比体现出较大反差,反映了新闻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传媒产业转型需求之间的疏离。而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产模式,自媒体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它改变了传者、传播渠道以及议程的设置,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了多元化创新”[3],也由此模糊了媒体从业者与用户之间的技术壁垒,专业人员的不可替代性亟待重塑。更有甚者,当今媒介技术超乎想象的更新速度,使新闻专业教育正在教授的媒介技术可能已是“明日黄花”。如何能使学生理性应对不断刷新的媒体市场,克服“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本领恐慌,适应乃至逐渐占据新媒体项目的主导地位,是新闻类专业教育转型的高端目标。

二、新闻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外新闻教育已经开始寻求替代性思路,创新创业模式成为不少院校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4]。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理念层面的误区,可能造成新闻专业“双创”教育改革偏离方向。第一,存在将“双创”教育与新闻类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把“双创”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是国家之需、行业所盼,也是新闻专业教育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中,“双创”教育常常被简化为几门名称中含有创新或创业的课程,只是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的选修课程,其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嫁接”而非“融合”。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授的课程主要是传统媒介知识,与“双创”无关;有的教师认为“双创”教育就是组织一些活动或竞赛,只要学生工作方面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自己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学生竞赛获奖就可以了;在一些研究型大学中,更有教师认为“双创”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阶段,而专业教育阶段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究其根本,这反映出不少高校教师没有正确看待专业教育与“双创”的关系,对新闻类专业教育转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事实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不矛盾的,两者不应该成为‘两张皮’”,而应该拧成“一股绳”,“实现‘水融’”[5]。第二,存在将“双创”教育片面曲解为“创业动员”的错误倾向。教育部官方文件指出,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6]。这就启示我们,“双创”教育的改革成果应凝结为人才培养理念的全面更新,而“双创”教育之于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其更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创业项目孵化,过分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创业项目的“上马”数量,目光聚焦只限于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群体,而忽视全体学生“双创”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纵观目前新闻类专业在校生创办的运营项目,基本上只能提供一些技术型或工具型的低端产品,如网页开发、新媒体运营、纪录片拍摄等,持续存活率也不高。参与者虽然能获得直接面对市场的宝贵经验,但却不足以成为新闻类专业“双创”教育的全部内涵。第三,存在将“双创”教育等同于技术学习和手艺磨炼的错误导向。由于新闻类专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加上媒介融合时代市场对样样皆能的“超级记者”的渴求,致使一些学校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实训教学,只注重学生媒体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将采、写、编、评、播等基础技能抛诸脑后。由此,学生参与“双创”实践被异化为对多媒体设备使用的依赖,他们对各种编辑软件、音视频制作器材如数家珍,但采写基本功却并不扎实,“内容为王”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受这种工具理性倾向的影响,不少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更加壁垒分明。同时,这种对技术操作的重视,还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学生对知识广度、思考深度的提升愿望,使他们不自觉追逐新产品的外观,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最终陷入比文笔不及中文专业、论视野不及历史专业、谈时局不及政治专业,甚至比作品不及艺术院校的尴尬境地。

三、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启示

可见,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审视传统专业教育体系,探索构建“双创”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合理定位及有效路径。基于此,南京大学明确在融合专业教育基础上开展“双创”教育,尝试构建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本理念

首先,在目标定位上,明确要培养面向新时代媒体环境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党的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南大新传院”)结合文化传媒市场需求,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基本路径,即引导学生充分把握传统媒体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成为复合型全媒型人才,进而通过“创业能力”的锻造,力争成为未来新媒体项目的发现者、创造者、主导者。其次,在人才特征上,描摹了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要求。传媒行业需要的全媒型人才,绝不只是各种媒体技术的“操盘手”,而更需要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应该符合以下特征:通专兼备、知行合一,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过硬,胸襟开阔、富有创新能力,具备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学院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原则导向,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伦理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再次,在对象群体上,鲜明地提出要推进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基于培养未来传媒项目领导者的目标,学院没有将对象仅定义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而是推动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创”教育,并充分融合专业教育,把“双创”教育理念贯穿于全部课程体系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力求从人才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突出立足创新、孵化创业的培养理念,强调引导学生凝聚未来能够站在行业尖端的核心发展优势。

(二)实施路径

在明确理念的基础上,南大新传院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双创”教育的几个误区,以“三多一开”为重点打造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避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学院积蓄了四种教师资源:一是“请进来”,引进媒体精英人才担任全职的实务教师,通过他们传递传媒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以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明确人才需求。二是“走出去”,利用共建学院的资源优势,聘请传媒行业一线翘楚担任学院兼职教师,以其“现身说法”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前沿信息。三是用好“双聘”,促进学院专业师资经历“创新”实战。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创新挑战前沿的传媒领域和机构挂职,在“创新”的实战体验中反思教学与现实存在的脱节问题。四是加大整合力度,凝聚一批创业导师,整合一批有经验、有资源的创业导师,为学院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支持和具体指导,形成融专业教师、业界师资、实务师资、创业导师于一体的多元师资队伍。其次,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糅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凸显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一是专业课程融通理论与实践。为与文化传媒市场接轨,学院专业课程保持着较快的更新速度,突出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关乎采、写、编、评、播等基本技能的课程都必须采风实践,鼓励学生课内学习、课外生产。如《读新闻》课除教授基本技能外,还鼓励学生自发组成编辑部,其音频产品“家书”成为全国首档大学生亲子关系栏目,登陆蜻蜓FM等新媒体平台。二是实验课程贯通课堂与市场。学院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从新闻采编、影像新闻、广告设计、电视编辑等基础型实验室,到网络传播、非线性编辑、DV工作室、模拟广告公司、国际新闻采编等提高型实验室,再到舆情研究、危机传播、计算传播、视觉传播、广告测评等研究型实验室,形成了传媒实验教学研究的集群和现代化的“全媒体中心”。三是以共建链接学界与业界。学院整合业界师资,开设优秀记者讲授案例的《名记者进课堂》、一线编导讲授电视广播节目创作生产的《广电大讲坛》《演播室节目制作》等,让学生置身于新闻生产和节目制作实战之中。四是以特色讲堂实现体验与引导。学工条线教师主导开发特色讲堂,包括启蒙导航的“职业导学课程”、创业校友经验分享的“新袖讲坛”、文创专题的“文化创享系列讲座”以及系统辅导的“创业与就业”课程等,引导学生更为明确意识到“双创”教育的实质。再次,搭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训平台。实训是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基础,需要结合学生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策划和建设。在这一方面,南大新传院推出了很多有开拓性的举措。比如:第一,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对接”,面向全体学生推出有必修学分保障的“项目包”,以整合的“未来编辑部”开展工作室式的仿真实训,形成融合新闻采写、视频编播、融媒生产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在运营方式上这些媒体以学生团队为主体,每个编辑部均设立主编、记者、责编、美工等岗位,并配备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及审稿,在新闻生产实践中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协作能力、业务素养和实战水平的培养。第二,扎根基层记录观察的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学院聚焦时代前沿、关注社会民生、配备指导教师,先后策划和组织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调查”“100人的抗战记忆”“丝路文化行记”“寻访百封家书,续写七十华章”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青年学子体验使命担当、传播文化自信。第三,面向不同兴趣学生群体推出各类“训练营计划”,使“双创”理念覆盖全体学生。通过“学术基地班”、创意设计训练营、微电影训练营、文创训练营,以及组建由专业教师牵头的影视戏剧中心、创意营销中心、数字媒体中心等,分别吸引学生参与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等不同层次的学习体验。2016年该院组织学生参与《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在生产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俯身大地的情怀。复次,开拓多维度的成果孵化途径。成果孵化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由于付诸实践的创业需要具备多重条件,因此必须开辟多种产品输出渠道,以防止“双创”教育被片面化为创业动员,而使大多数在校生望而却步。与多层次的实训平台相对应,南大新传院为学生的“双创”产品指向多种渠道。一是项目孵化,鼓励学生将学术创新成果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学术基地班课题等,孵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二是竞赛孵化,鼓励学生携带其个人或团队创新作品参加有影响的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大学生记者节等。三是作品孵化,指导学生精心打磨深度报道、纪录片等毕业设计作品。近年来该院与腾讯等业内媒体平台合作,联合推出学生纪录片作品,引发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四是工作室孵化,支持有潜质的学生团队投入创业实战,并把握共建学院的优势推动校企协同,定向培养学生编导、主持人、出镜记者、纪录片策划等专门人才,为学生创业项目成长助力。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与实证可见,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推进“双创”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双创”教育需与新闻类专业教育充分融合,应尽可能动员全体专业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二,应立足创新、孵化创业,引导学生放眼行业发展的前景,培养未来媒体项目的领导者,而不应让某些特定媒体技术束缚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第三,需要开辟多种成果孵化途径,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锻造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2]王林生.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的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7(7):13.

[3]李南.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6).

[4]牛亚琪.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转变和重塑[J].记者摇篮,2022(4):37.

[5]张烁.创新创业,高校怎么教?[N].人民日报,2015-07-09.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2

基于技术支撑的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互动和平等的显著特征,促进了公民记者的活跃参与以及开放自由的公共舆论的发展。传统媒体“一对一”的单向传播模式被互联网的“多对多”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所取代,传统的“内容为王”理念在互联网时代变为“用户为王”所主导。传统媒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信息掌控者,因为强大的技术赋予了每个公民传播信息、表达自由的权利,人们随时随地新闻信息已成现实。

然而在共享互联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虚假新闻泛滥、草根式传播的弊端以及网络本身的虚拟特征带来的网民规范缺失和网络文化娱乐性等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断消弭着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因此我们急需探索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问题,并及时防范和治理出现的不良问题,使得新媒体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更好地履行舆论监督功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认知

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政党报纸解体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概念。它的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客观新闻学以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前提,意味着脱离了任何个人偏见、情感和观点的观察,即要求传播者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以一种上帝式的“全知全能视角”进行新闻采集和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意味着不依附于任何政党、经济利益团体及公众,自主地报道新闻事实,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全体人民,而不是依附于某一利益团体。

新闻专业主义包含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职业伦理四个层面的内容。专业新闻机构和职业新闻人依托有组织、有程序的媒体运作规则和专业知识技能,遵循被普遍认同的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伦理道德规约,不断实践着新闻专业主义。目前在中国,按照黄旦教授划分的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播新闻、独立性质、自主发言、服务公众、法律和道德自律”五层次论,可以概括出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原则有:客观与中立、新闻自由、媒介社会责任、职业化教育与操作。由于新闻专业主义是在西方特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诞生,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现有制度下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了多种力量的消解,如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尤其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传播技术的深刻变革,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媒介组织的形态性质,将人们带入一种全新的传播语境。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问题,一方面补充和修缮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冲击和挑战。

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

一直以来,新闻专业主义以其“客观、真实、中立”的职业信念,制约和规范着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但它的普遍意义是适用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新媒体依靠网络技术致使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造成冲击和消解。

(一)新闻价值标准:客观性和真实性受到挑战

以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网络媒体技术赋予的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使得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信息与观点,不再需要传统媒体组织化的程序和规则。专业传媒机构丧失了新闻生产的绝对权力,加之信源增多使得把关难度增大,新闻质量大大降低,新闻的标准化和制度化面临缺失的困境。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公民记者”时代,信息传播者不再是受过专业新闻教育、拥有专业媒介素养的职业新闻人,而是具有平民化、草根化和个性化特点的“公民记者”。他们私人社交信息或是公共媒体信息,往往是即时、即兴带有主观倾向性的选择,缺乏调查查证环节,缺乏公共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意识。此外,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和非实名制制度,任何人可以隐藏真实身份自由发声,这就造成了传者身份和信息来源的模糊,加之网络管控和监督机制的欠缺,致使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

“自媒体”的出现冲击着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自媒体”的价值。因为从理论上讲,它是传播民主化、自由化的结果,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业的垄断话语体系,实现了草民的媒体式狂欢。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自由交流的平台,但是正如钟大年教授所说,技术本身只能赋权,却没有管理和限制权力的制度保障。完善网络媒体的传播机制,在加强自律的同时,更需要外部动因的制度重建。

(二)媒介伦理:传媒的价值偏离与社会职责的旁落

媒介伦理是传媒机构和传媒工作者在特定的媒介关系中形成的有关媒介活动的行为规范,是调节各种媒介关系,规范各种媒介行为的手段。媒介伦理学包含义利、正义、诚信、自由、人道五方面的内容。当今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媒体的出现,从微博打拐、微博告状到现在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都显示出网络媒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然而,正如理查德?斯皮内洛所说:“如果很容易发表和传播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就很容易传播诽谤、谎言和色情信息;如果很容易及时复制和共享数字化信息,那么就很容易侵犯版权;如果很容易与用户建立个人联系,那么就很容易监视用户的行为,侵犯他们的个人隐私。”技术赋权下新闻自由的滥用严重侵蚀着传统的媒介伦理,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迫切需要加以重拾和规范。

传媒的价值偏离与社会职责的忽视与网络媒体本身的文化特性有一定关系。“传统大众媒体基本保持一种正统状态和对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的肯定倾向,而互联网的文化表达功能基本是一种泥沙俱下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网络媒体构建的新的话语体系所具有的去中心、去权威、去责任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者对新闻信息的态度是随意的,带有主观色彩和情绪化成分,他们缺乏对信息进行公共价值判断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致使网络新闻充斥着大量低俗化、浅薄化信息甚至出现网络群集和网络暴力现象。

值得思考的是,网络媒体文化携带的娱乐性质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他们内心需要某种娱乐来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微博大V利用粉丝营销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客观现实也使得娱乐性的媒介事件铺天盖地。孙永兴在《新媒体事件:机制、功能与法律规制》书中指出:“娱乐性新媒体事件更多的是起因于‘丑’,似乎受众在‘审丑’中获得了更多的愉悦,网友们既喜欢看,看完又要骂,在满足自己偷窥欲望的同时又宣泄了心中的鄙视,并认为只有宣泄自己的鄙视才能从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快感。”这种不良现象的滋生透射出公众的娱乐心理以及传媒价值的严重偏离。

(三)记者职业身份的模糊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信息,传播者不再仅仅是专业的传媒机构,而是社会上每一个想要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公民。非专业记者和专业记者的界限变得模糊,非专业记者并不具备新闻从业人员特有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但是他们依然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有时的信息会影响社会舆论导向。可见公民记者的力量在不断壮大,这对传统传媒机构和专业记者来说无疑产生巨大冲击,重新定位记者这一职业身份,对于规范记者行为、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具有重大意义。

权利和义务向来是统一的,公民记者既然被赋予了传播者的权利,必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公民可以不加约束地肆意在网络空间信息,结果只会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阻碍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目前国家在网络新闻规范方面的法制法规还很不健全,存在很多空白,这就给某些恶意作乱、混淆视听的人以可乘之机,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等诸多问题的泛滥深刻反映了公民记者队伍的严重弊端。肃清网络空间的污浊空气,需要公民记者内化于心的自律意识以及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督。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

由于新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媒体这一新型的媒介形式,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生态和社会环境,将人们的交际活动由现实世界延伸至网络空间,这必然带来一种全新的传播语境。新媒体语境意味着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价值安排,是新媒体介入下的话语表达、社会性格和文化形态。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已不能满足新媒体传播的需求,所以必须基于对新媒体特征的分析来重构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一)传播主体:传统主流媒体应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传播格局下,传统主流媒体作为传播者的专属身份被打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主流媒体倡导的“内容为王”的新闻理念以及它优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在新媒体蓬勃发展、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应该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承担传播者角色的同时,更充分地彰显信息组织者和把关者的作用,成为新型的“意见领袖”。

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呈现分众化、多元化特点,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受众急需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认清现实环境的变化,然而网络传播的快餐式、碎片化特点无法满足受众的环境认知需要,此时的传统主流媒体应该显示出“社会公器”的身份,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管理和引导,并进行深度解读和意义阐释,满足受众需求。同时,传统主流媒体也要博采新媒体的长处,整合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内容优势,打造强势新闻矩阵;要顺应技术发展不断升级改造传统媒体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确保让用户成为内容建设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二)媒介伦理:人道与责任并重

面对网络媒体呈现的种种问题,重建媒介伦理对于拯救新闻专业主义意义重大。正如黄传武在《新媒体概论》中所说:“新媒体能否强大最终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它及它的使用者是否能成为社会的责任者”,可见新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对新媒体乃至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新媒体的诞生为自由民主的表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作为公共媒体需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社会价值的充分体现,只有真实地表达社会普遍的善,引导受众明辨是非,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人道情怀就是把大众传媒对他人的关爱、照顾视作行为的标准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大众传媒行为主体做出的一种超越自身利益的道德选择。媒介伦理的重建需要全方位入手多管齐下,将媒介伦理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应当性的伦理原则只有依靠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真正约束的效果,深层次分析当前中国的道德失范现象,与社会转型期社会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和伦理观念有很大关系,所以传媒伦理的重建最终应以网络新闻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根据我国的现实环境,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互联网管理体制,运用社会监督与个体自律相结合的多元管理手段,探索与实施“实名制制度”,并建立相关信息诚信档案制度,加大信息的内容审查与资源控制,净化网络空间的环境,真正唤起新媒体的良知与责任。

我国在2011年5月成立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3年开始大规模的网络整治工作,是我国网络制度建设的重要转折点。正如鲁炜在2014年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辞所说:“让信息自由并安全地流动”,这需要网络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加以约束和保障。当然,传媒自律也是加强职业道德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因为网络管理规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自主自律、互惠互利和互相尊重,即人们所谓的“慎独性道德”,网站规范支持并鼓励网络信息传播与接收的自主性,同时也要求人们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并监督其他网民的违规行为,在人人自律的前提下实现自主平等的交流。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智慧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范例(12篇)

    - 阅0

    智慧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关键词】智能化;智能教室;智慧课堂;教育云平台【Abstract】Thestudyofsmartclassroomandwisdominclassroomteachingandlearningisanewimportantt.....

    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作用范例(12篇)

    - 阅0

    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作用范文篇1关键字:土地规划、土地私权、干预、正当性土地规划又称土地利用规划,它是在土地的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综合性措施[1].我国《土地管理法.....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