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本分析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

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加入价值判断。实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规范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加入了价值判断,它研究事物的本质应该是什么”。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

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论述的第一人是大卫·休谟,他在《人性论》中写道,人们从‘是’推断出‘应该’的命题。”马克·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到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问题,他认为事实领域与评价领域两者之间存在着合乎逻辑的区别。而西尼尔则从经济学家职责的角度阐述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差别。

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争论一直存在,两者也在争论中不断发展完善。对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是约翰·内维尔·凯恩斯,他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写道,规范的或规制的科学,则可以被定义为关于判别事物可取性的标准的系统化的知识门类;实证科学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事物本相的系统化的知识门类。”作为实证分析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指出,实证科学的目的是要发展出理论”或假说,理论应该它对其希望‘解释’的一系列的预测能力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而且他认为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包括经济学的方法论,实质上都属于实证分析。而规范分析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哈奇森发表《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他认为经济学也必须用经验总结来检验理论”。事实上,如马克思、凯恩斯等很多经济学家一直坚持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者结合起来以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家邹东涛说: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从未截然分开过。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民族经济学中的体现

民族经济作为民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即民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在其主体确定之后,对民族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矛盾、概念和现象进行的描述和解释,这属于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

民族经济学的是为了更好地梳理我国民族经济结构,理解好经济运行规律,最终让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民族经济学要解决如何从顶层设计、国家政策、制度改革等方面使得民族经济健康、合理、持续的发展问题,这属于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规范分析。

三、对待民族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态度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经济学研究

研究是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事实或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思维活动。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对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家不断引进别的学科研究方法或开创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为之服务。这些研究方法的引进和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理论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也必须正确的认识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确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经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关于经济研究中的两种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哪一种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经济学界,主张定量分析的观点认为,采用数学语言,遵循数学所固有的逻辑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达思想,使概念精确,论证富有逻辑性,避免曲解和混乱,混乱,如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认为这种转换不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转换有助于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其对立的观点认为,虽然严格地遵循数学逻辑程序,能使混乱的思想呈清,但数学只是经济认识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质的分析,滥用数学手段,也会产生许多谬误。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认为,这种转换不仅无益,而且涉及到一种陈腐的智力几何学。结合国内经济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对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争论,本文试图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义其各自的特点入手,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质、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所谓质,即指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呈现出多样性,是其自身与他物相区别,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只有清楚地认识事物本身并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现象、性质来确定概念,判断其未来的发展程度,对事物进行非数量化的分析。如对方针、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整引起的生产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市场形势的影响,国际化贸易带动下购买力投向的变化等,这些都难以准确地用数量来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计和判断。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材料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未来事件和趋势的发展性质、发展程度。它对长期远规划、重大问题的发展前景、市场形势的估计和判断,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和企业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抽象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现象的本质上,归纳影响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各主要因素间的抽象关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比较适合个案在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的和多侧面的分析研究。如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意见集合法、相互关系分析法、历史经验分析法等等,都是属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体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够具体,有一定的主观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断者的情绪和形势气氛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定量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是用数量指标来分析研究事物的实践结果和发展趋势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学、计量学、概率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电子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方程、摸型、图表和计算机等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经营动态分析、商品调运分析、库存分析、成本核算、费用效益、经济效果、劳动效率、市场动态分析等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学研究中数理与计量分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将越来越大。因素量、时间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定量分析的特点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确性和客观性。定量分析相对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经验事实,可以通过数学或计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状态趋势给予客观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应的判断。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经济现象都能够以数量或数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边际革命”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瓦尔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运用了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李嘉图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对等级地租、工资、资本周转和比较成本等问题的论述,就多次运用了数学图表分析。20世纪初,计量经济学鼻祖费里希·丁伯根也将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计量数学结合起来,运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学的抽象性可以使复杂的经济关系变得清晰。数学的精确性可使经济范畴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精确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经济范畴得到精确的定义。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性可使经济学理论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论中的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数学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数学方法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好坏全在于人对它的使用。同时作为进行量的分析手段,数学分析的运用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再者,在现实的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经济现象很难简单的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和说明。强性使用数学模型将一些因素量化反会导致与经济想象的偏离、失真或者脱离研究的现实意义的状况。凯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将经济分析体系形式化了的符号伪数学方法”,认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却无所助益的符号迷宫里,作者会丧失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的洞察力。”

然而,当今的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对于量的认识和处理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国内外许多学者由于在经济学研究上很难迅速出成果,就纷纷在数学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经济现象或事物的本质,缺乏对经济现象的直观判断和价值的认识,只注重数学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复杂性。更有甚者,为了使论文和研究满足数学逻辑一致性,编造经济数据,并拼凑参数范围,从而得到“理想”的实证结果,最终不是使经济研究的内容脱离现实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义。定量分析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对大量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确研究,所以只能对经济现象的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但无法对其深层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进行深刻剖析。经济研究的正确取向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本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不同质的事物拥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围。一方面,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必须以一定的量作为必要条件,它决定于数量的界限。量变超过了数量的界限,事物的质就会改变。所以,质和量是互相结合、互相规定的,并形成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即度”。同样的,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上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认识的起点。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认识的精确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整体意义和价值关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现象中的价值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建构、假设验证、结果评价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定量研究中的逻辑命题、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都自然应当建立在对基本问题或理论假设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变过程,并通过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和范围,来把握事物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不应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过对经济学现象本身的量变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达到对于经济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结论

总之,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在既定资源约束下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科学。人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会性和主观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逻辑来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释的。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多变量、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单一,而应该容多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求证分析,经济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论加以深化。因此,决定了经济学必须兼容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作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想结合。

参考文献

[1][美]唐·埃思里奇.朱纲译.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社会利学院出版社,1991.

[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l.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卜卫.方法论的选择:定性还是定量[j].国际新闻界,1997(5).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3

周口师范学院学院在第四学期为统计学专业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每周4个(3节理论课+1节实践课)学时,共68学时。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统计、数学交叉结合的学科。其内容体系分为: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违背基本假设的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该课程开设目的在于让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与研究理论及方法,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包括线性回归分析、违背基本假定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及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内容体系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西方经济学等紧密相联,我校目前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实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为支撑,利用数学、概率统计等方法,依据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分析伴有随机因素效应的现象的定量关系和发展变化的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计量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新的一个分支,西方经济学为其发展奠定了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对经济变量之间质的分析是计量经济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前提。数学与概率统计是计量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的主要工具,计量经济学在的建立与选择时,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在实际教学中,仅注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求解及检验方法,而忽略模型建立的经济学基础;仅仅强调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检验模型是否正确;同时,也未将经济学基础考虑进来。

第二,目前的教学过于强调“重思想、重方法”,把必要的数学过程与技巧只是作为解决计量经济学基本思想的工具,不过分强调,而是着重于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

第三,在教学时,并没有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实践。在上机课上,让学生自己操作Eviews软件对课本习题进行操作练习,并写实验报告,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并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经济问题中,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实践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处理经济问题时,感到迷茫,也不知运用相关软件来完成计量经济学的运算,即使能够运用软件,却不知该怎样解释与分析模型的结果。

3计量经济学教学措施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学生达到掌握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对实现经济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继续学习高级计量经济理论、方法打下基础。

3.1理论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加强理论教学,同时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协调发展。

3.2以"任务"驱动教学课程理论知识、使用专用软件、提出研究问题、解决研究问题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四大任务。带动学生的自主创新及动手能力,适时的给学生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划分和挑选教学内容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形成分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景新,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广西桂林,541004;黄涛,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2)03-0106-0003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注重学生坚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经济学基础》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也称为《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体系并无区别。《经济学基础》课程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研究方法是后续课程学习中必要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而言,《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必须突出经济学的应用性,力求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分析工具,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分析后续课程学习中与现实社会中常见的经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遵循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价值取向,才能凸显其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于一体的专业化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教学而言,《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课程学习应围绕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分析方法和经济理论实施等内容展开。

经济学本身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各环节的理论之间既略显松散又不乏逻辑上的严谨性,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是初级经济学教学也涉及到相当广泛的内容。同时,经济学中的基本经济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最优化原则等,不但广泛应用在经济领域,还被许多学者应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再加上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经济分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使得经济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对《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应定位于: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专业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一般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型本科《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并根据学校发展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笔者尝试提出以下的一些建议。

(一)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的培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完《经济学基础》课程后,只能记住一些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但对其内在联系理解不深,也不能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而很多毕业生更觉得经济学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很少。这说明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有限的《经济学基础》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应只重视基本经济理论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让学生在遇到经济问题时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使学生理解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关联和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说,《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要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教学。从目前来看,高校中《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不可否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本身偏重理论;同时由于经济学理论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像自然学科在实验室中验证各种经济理论。但是,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经济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例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随堂实验、热点追踪等课堂教学手段,还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开展辩论会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学会寻找解决思路和策略。这样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经济思想。因此,应用型本科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时间中,要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时间。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灵活而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查阅与组织资料的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创新精神和胆识。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实例到理论,即引导学生从案例的分析解读中去寻找知识的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是从理论到实例,即讲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去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选取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除了教材中的经典案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所学专业、社会热点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选取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同时,选择的案例既要有正例也要有反例,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的要求,使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归纳和总结。

2.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

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课堂教学由教师构建模拟实践场景,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模拟情景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进而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对教学实践内容的设计和模拟情景的构建,使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整个过程,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多媒体教学

《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大量图表、图形,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不但浪费时间,使得授课信息量小,而且单一的展示手段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引入案例教学法等其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可以与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方便教师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设计中去。

但是,从教学实践中看,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限,这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1)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文字表述与各种图形、图表的展示比例要合理,不能都是文字表述,把多媒体课件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黑板。(2)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对授课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授课的逻辑性与学生学习的逻辑性。(3)必要的公式推导仍需要黑板板书的配合。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合理设计授课内容,演示与讲授的比例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堂气氛等因素来进行动态调整。

(四)适当强化经济理论的数学推导论证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分析各种经济问题,《经济学基础》中的教学内容也有许多建立数学模型的内容。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证明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理论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和观念。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去分析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经济理论。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一样,因此要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适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工具,同时也不可过分使用数学推导论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五)教学中要突出专业特色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许多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授课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中必须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灵活调整其授课内容。同时,在案例的选择、情景模拟设计等方面也应尽可能选用相应专业领域特点的案例和情景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学校中专业归属于不同的教学院系,应由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和机制来实现相关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前后连贯性与适用性。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也应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

[参考文献]

[1]金丽,张守风.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关海玲,金波.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

[3]王洪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5

关键词:民族经济法经济分析研究方法必要性可能性

民族经济法学是以民族经济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具有二重学科属性,一方面,它属于民族学的范畴,进一步讲,它是民族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属于法学的范畴,是从属于经济法学的一个学科分支。从学科渊源上看,它是民族学、法学和经济学三门学科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三者的综合与分化。同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经济法学有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即经济分析的方法。

一、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研究方法是学科水平的标志。巴甫洛夫认为,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某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①。将经济分析的方法引入民族经济法的研究可能会招致两方面的诘难:一是认为这种“不伦不类”会混淆学科之间的界限,甚至会造成某种“领地”的混乱。我以为,经济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虽来自经济学,但是,它能够较好地将法学的实证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法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何况,学科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给学术领域划分界限的任何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有些东西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我们小社区牢不可分的一部分,但它昨日可能曾是一块格格不入的飞地,而明日它也许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我们分离,企图划定自己的界限了”②。另一种诘难也许来自那些崇尚正义价值的法学家。他们认为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将导致对法的正义价值的削弱。笔者认为将正义与效率对立起来的观念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任何法都包含着正义和效率,只不过这种正义和效率都是有限度的。经济分析方法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历史必然性。把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分析,解析法律现象的社会经济根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德斯鸠研究了法的精神和古罗马民族兴衰的原因,揭示了法律现象的经济逻辑:“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①。德国著名法学家历史法学派代表萨维尼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体现。他认为法律的存在同民族的存在和民族的特征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法律就已经具有了某个民族所固有的特征……它们不过是自然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民族所独有的才能和取向,它们只是特定属性的表象。②历史法学派代表英国的梅因教授运用历史的、对比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法律的发展史。他对雅利安的民族的各个不同支系,尤其是罗马人、英国人、爱尔兰人、斯拉夫人以及印度人的古代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这些民族法律制度中的诸多经济因子:财产、契约、遗嘱,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法律范畴:所有权、债、和继承权,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贯穿着这些特定民族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法律范畴:财产——所有权,契约——债,遗嘱——继承权③。功利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边沁的思想大概是法律的经济分析的最早萌芽。边沁认为:人类的规律就是“避苦求乐”,正是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是人生的目的。无论是从人性还是从自然出发来看,减轻痛苦并增加快乐的行为在道德上是善良的,在政治上是优越的,在法律上是有权利的(正义的④)。在他看来,增进人类幸福的办法,应从立法开始。在论述法律的经济逻辑时,边沁认为,财产和法律是同生共死的,法律产生以前是没有财产的,而一旦消灭了法律,财产也不会存在⑤。边沁的法律思想,直接被后世的学者所继承。

以上法学家对法律这一现象的研究均以某一特定民族作为对象。孟德斯鸠重点研究了罗马民族的兴衰,萨维尼的重点在德意志民族,梅因则全面考察雅利安民族的各个支系,边沁则以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及俄罗斯民族为嚆矢。他们研究的共同点在于: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特定民族主体法律的经济因素和民族因子。不管他们的研究结论如何,都是民族经济法经济分析的历史开创者。

真正开创民族经济法律经济分析先河的是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亚当.斯密首次将经济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法律领域,以此来研究自然法学的经济理性。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不仅分析了法律这一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而且以资本主义为例,剖析了其经济基础的全貌并将古典经济分析所遗漏的相关法律因素如产权⑥、制度、国家和意识形态统统包括进去,进而指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形式的本质在于便于资产阶级攫取最高额利润,三权分立的本质在于

便于各种资本家分享平均资本收益,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是资本阶级私有财产权的体现等

---------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页。

参见[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参见[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9章中有关民事法律思想的表述。

笔者注:法律上的权利是该法所持的正义的体现,当然是有限度的,是相对的。

参见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2页。

在《资本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被译为“财产权”。

结论。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与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边沁等人一样,考察的是欧洲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法律制度,他们在批判地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理论,使得每一种理论都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制度经济学派,他们对本国民族经济法律的分析更趋于系统化。其代表人物凡勃伦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经济学体系,重点强调对古典经济学重市场轻制度的批判和修正,建立以研究制度演进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理论。主张从制度上修正资本主义的经济法律结构。该学派的其他人物如康芒斯和米契尔还强调从法律制度发展的角度论述特定国家和民族法律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法律对经济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涌现以及全世界的企业兼并浪潮,各国为发展本国本民族经济大量立法,1973年,美国波斯纳教授出版了《法律的经济分析》①一书,将经济分析的视角由经济领域扩大到非经济领域,完成了经济学对法学的全面渗透。就像经济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一样,法律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同样,法律、民族、经济是民族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接纳以及研究方法的借鉴反映了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的复杂关系以及边缘学科产生的必要性,民族经济法学正是克服学术界“占山为王”现象的基本学术力量。

诚然,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学者所使用的“民族”概念不尽相同。尤其在考证源流时,这种差异往往成为障碍。然而,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使得“此民族”与“彼民族”的共性体现出应有的学术价值,使得理论的借鉴、移植和修

正有了立足点、方向和归宿。事实上,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最终解体,中国的法制也由此开始了极其艰难的近现代化进程。中国法学研究作为中国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内容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借鉴。因此,把经济分析的方法引入我国民族经济法学研究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逻辑一致性。这里所讲的逻辑一致性是指民族、经济与法律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1、民族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总是处于一定的经济形式之中。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波斯人的书札》、《罗马兴衰原因论》和《法的精神》中,应用了许多民族学的材料。他认为一切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各民族间的一切现象,虽说千差万别,十分别致,但全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全有规律可循②。这种把民族现象归为一种自然与历史过程的观点,充分展示了民族的社会历史属性。马克思、恩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的状况》《论波兰》及《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他们论证了资产阶级民族是工业发达基础上,打破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之后形成的,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之间的

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④,这种关系就是马克思

----------

此书中译本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

参见《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白振声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共产党宣言》部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部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描述的社会经济结构。之后,马克思创立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并把社会形态研究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密切联系,甚至认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①。随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自古至今,世界上民族虽然千差万别,但各民族的发展都是沿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进行的,都是由低级向高级,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同时,每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不管这个民族认识与否,客观上都处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属于一定的经济形态之中的②。

2、民族经济与民族法律具有逻辑一致性。

如前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把社会形态的研究置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之中考察,提出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一般关系的原理。据此,我认为,任何民族的生产方式以及该民族所处的国家中的生产方式都制约着有关该民族的法律制度;特定民族的经济关系产生相关的法权关系,这些法律只是表明和记载了该经济关系的要求,并与该民族的生产关系相适应,以该民族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并对该经济关系有反作用。由于马克思是从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和法律对经济的反作用两个方面来论证经济与法的关系原理,于是,在理论界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了重经济建设轻法制建设的不平衡倾向。建国以来,先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挂帅忽视了经济建设,带来了新中国经济发展长期滞缓之后果,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轻视法制建设,使得经济建设受到影响。为了克服这种不平衡性,理论界做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有学者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一种矛盾的运动,相互决定的关系。不同的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具有阶段性,而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体现于各个阶段之中。这种关系也近似体现了经济与法的关系③。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法律既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经济关系,也不是仅从经济关系的外部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经济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然,我们传统理论认为的“经济决定法律”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看来截然相反,如果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看,既重视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也重视法律对经济的决定作用,“抛开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的偏见,它说明了思想史上对法与经济关系的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外部到内部、由个别到一般的理论深化过程,这符合认识论的逻辑规律。”④这也是我们提出民族经济法经济分析逻辑一致性的基本理论依据,这种逻辑一致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⑴、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民族经济法律的经济分析具有逻辑实质性。由于物质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法权关系)极其附属的法律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所以,每一时代每个民族法律的基本使命必须与同时代本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相一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经济法律规范不但在单行的民族经济法规中存在,而且也体现在刑法、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基本经济法律甚至宪法当中。宪法明确规定保护、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民族区域自治法从第25条至底35条都

是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法律规定。其它基本法律具有相应规定。在全社会倡导“西部大开发”,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今天,必须将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演变为法律逻辑,使民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共产党宣言》部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87页

胡泰来《经济与法之学——经济法学科内涵另释》载《政法论丛》1999年第5期第22页。

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族经济法治贯穿于民族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并与民族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实践环节相适应。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长期受封建专制影响、目前仍奉行“政策主导”的国度,强调民族经济法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相一致、与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相一致、与国家的民族经济政策相一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国当前物质生产方式制约性的必然要求。

⑵、从新制度经济学“法律决定论”的角度看,民族经济法的经济分析具有逻辑的应然性。这种应然性是指,民族经济法的不同层次的立法者的立法行为应当在符合《立法法》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的前提下,只能从同时代本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中领悟立法的价值取向,确定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结构。这些法律规范作为本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直接影响着本民族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效益的高低。这就提出了一个民族经济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基本理论层面上,需要一批懂得民族学、经济学和法学的复合型学者对当前民族经济法的实然性进行彻底的反思与修正,使得民族经济法获得“先入为主”的地位,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保驾护航。当前,国内已有学者提出西部大开发应当以法律为主导的观点,在我国这样一个民商法和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很不发达的国家,解析法律的经济逻辑对法律学科建设本身来讲意义也非同寻常,更不用说法律对经济运动过程和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民族经济日趋国际化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认可了法律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的角色并加以重视。早在1981年,美国就通过了12291号总统令,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规章都要符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标准①。显然,民族经济法作为一种法

律资源,其经济逻辑是不言而喻的。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国家与民族地区以及民族地区之间、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权利义务的选择和效益化设计问题。立法者只有正确地评估法律供求,合理地设计权利义务关系,建立预防冲突和消解矛盾的法律机制,才能保证民族经济法的实现。

由是观之,“经济决定论”反映了它是对民族经济法律经验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解决了民族经济法实然性的问题。而“法律决定论”则反映出它是对经济价值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解决了应然性的问题。二者的结合与相互平衡将标榜一种中立的价值观,使民族经济法的经济分析能够对实际的法律运作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选择的优化方案,从而印证了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两种路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逻辑一致性,也使得对民族经济法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统一的高度。

二、经济分析方法的可能性

把经济分析的方法从经济领域引入非经济领域尤其是法律领域,在法学研究上具有革命性。而把它引入对民族经济法的研究虽是笔者的一个尝试,但这种可能性是显然的。对于可能性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来增强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能力。民族经济法的下述特点将构成其经济分析可能性的基础。

(一)民族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性。

------------

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蒋康兆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是在创造经济关系,而是翻译和描述经济关系。民族经济法作为适用于经济领域的经济法下属的一个独立的次级法律部门,有着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地讲包括:民族地区企业的组织管理关系,民族市场管理关系,民族经济宏观调控关系以及民族社会保障关系。以上四种关系归结到一点,是一个关于民族经济管理问题(当然也有民族经济协作关系的因素)。这些关系的显著特点在于经济性,即每一种关系的客体(如人力、资金、政策等)都是一种资源,需要相关管理机制,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的最高化、成本的最低化、收益的最大化以及社会福利与个人福利的最佳平衡。实际上,从当前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情况看,经济法打通了经济学与法学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经济法的一些基本范畴也分别来自于经济学和法学(如效率与公平最具代表性)。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经济实践和法律实践的等量齐观式的双重关注,经济学实现了向法学的全面渗透,以至于人们形象地认为经济法是“三分法律,七分经济”构成。这正是经济法经济性的显著标志,而民族经济法作为经济法的子系统,其经济性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二)民族经济法两个世界观的统一。

无论是古代自然法学派,先验唯心主义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功利主义法学派、还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派、以及当代西方的社会法学派和法律现实主义派别,基本都涉及到了对法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也就是对法的公平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认识。法史的发展表明,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的做法必将把法律引入死胡同。当代西方法学界基本上把法的价值概括为:自由、安全和平等。自由感鼓励人们去从事那些能够自我发展并促进个人幸福的活动,对安全的追求促使人们寻求公共保护,以抵制他人的非法侵害。对平等的追求则促使人们依据一定的公平标准与一切有悖于公平的行为抗争①。自由、安全与平等不但包含了人身的自由、安全与平等,也包含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财产的自由、安全与平等,这恰是公平与经济两种世界观的题中之意。民族经济法同样有两种世界观:公平的世界观与经济的世界观。由于我国的民族地区地处边陲,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内地经济上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缩小和消除这种差距,落实民族地区的公平发展权,国家通过各层次的民族经济立法体系加强民族经济立法,使民族经济的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可以说,民族经济法正是担负着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经济平等的责任,这也是民族经济法公平世界观的体现。另一方面,我国多年来倡导的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出“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我国的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强调“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才出现了把政策和法律作为资源优先向东部和沿海地区配置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导致了东、西部经济社会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是基于西部地区也需要发展经济这样一个客观要求。而从法制意义上讲,民族经济法正是从民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使民族法律和政策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给民族地区,以弥补以往的配置失衡缺陷,达到法律配置的公平,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经济法的公平世界观和经济世界观是统一的。因此,用效益原理即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的规律来反思和重构我国的民族经济法具有重要意义。

-----------

参见[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05—108页。

(三)民族经济法律规范的相对稀缺性。

我国民族经济法律规范的相当稀缺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专门的民族经济法典。专门的民族经济法典是调整民族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它应当对民族经济关系中的基本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诸如民族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民族经济法律关系,民族经济法律责任等。当然,有的学者认为,从全国经济和民族地区经济角度上看,国家很难对全国的经济问题制定一个经济法典,同样也很难制定一个民族经济法典①。在笔者看来,制定统一的经济法典有困难的原因在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诚然在法制上不能搞“一刀切“。然而,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制定专门的民族经济法典成为需要。当前,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法制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因素。为此,法学界要求制定《西部开发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有一些理论研究成果问世。这些成果完全可以作为制定民族经济法典的借鉴和原材料。第二、我国的民族经济法规范过于笼统、简单,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法律条文孤立无援,无法形成严密的法律规范。宪法序言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民族共同繁荣”。第4条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个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122条规定:“国家从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帮助各少数民族加速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5条至第35条基本上也是相关的一些笼统性规定。如第2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规定在其它基本法中也很多。我们知道,民族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由相关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构成的。法律规范有其特定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把规范同实际状况联系起来的部分,它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定生效;处理是行为规则本身,指权利义务的安排;制裁是指对违反这一规则所采取的国家强制措施。上述法律规定不但从条文本身来讲不构成法律规范,而且在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也找不到其缺失的要件。由此看来,从部门法意义上考察民族经济法,它的供应是相对稀少的。第三、从民族经济法效力等级上看,我国的民族经济法的效力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关

系相对简单,国家在制定统一的基本经济法律时,往往赋予民族地区一定的变通适用权,或由民族地区另外立法,制定实施细则。这种委任立法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务实做法,但却导致了民族经济法的低效力等级低以及地方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等法制混乱现象的泛滥。

由此看来,在我国,民族经济法的供给相对于丰富多彩的民族经济关系来讲,具有稀缺性。为了实现对这种法律资源有效、合理、高效的配置,经济分析是一个基本的方法。

三、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民族经济法是一种稀缺性的法律资源,它以调整民族经济关系为己任并且带有强烈的经济性。在民族经济实践中,不但存在着资本市场、人力市场和技术市场,

------------

参见吴宗金:《民族法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而且存在着作为民族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民族经济法的市场——民族经济法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民族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民族经济组织及其它单位)都作为自身利益的最忠实代表选择使用相关的民族经济法律,并尽可能地选择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交易路径。因此,成本——效益分析法成为民族经济法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由于效益总是由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两部分构成的,因而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不可避免地分解为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前者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净收益的计算来进行分析。即净收益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该收益并非民族经济法实际的生产所得,但是,它预防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将失衡的经济关系恢复原位,实现了民族经济关系中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双向平衡。诚然,对民族经济法律效益的评价除了净收益的分析之外,还应当考虑机会成本的大小。民族经济法的选择性规范的存在以及民族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超越法律界限的选择表明在不可兼得的条件制约下,选择任何一种行为都意味着不可能选择另一行为,亦即以另一行为作为机会成本的,所以主体往往选择直观看来效益最大的行为以求得利益的获取。成本——效果分析法因其不可量化显得难以操作,因此并未作为民族经济法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但是,非经济效益不但可以在经济效益上反映出来,而且还有诸多的现实表现。如果由于民族经济法的实施而使得民族地区经济滑坡,那势必会引起民族地区秩序、安全、公平等价值的扭曲,这当然是一种反面效果,应当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律实践的某一个环节上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如果由于民族经济法的实施使得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都得到体现。如果经济发展了,却带来了社会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那就说明机会成本太大或者民族经济法制不健全,需要进行彻底的反省。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法学史上,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经常存在某种程度的对立。规范主义总是以既定的价值标准作为出发点,对法律行为的选择作出伦理判断,并力图通过这种价值来矫正法律行为,使之与法律的目标相一致。实证主义则不然,它作为一种科学的态度,反对任何先验的思辨,并力图将其自身限定在经验材料的范围内,从而把学术研究的对象限定在“给定事实”的范围之内,这实际是把价值排除在法学研究之外,把法学的任务局限在分析和剖析实在的法律制度的范围之中。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脱胎于法学、经济学的母体,民族经济法学首先应当确立一定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实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社会的全面公正,这就耦合了法学的规范主义方法。同时,由于这种价值的核心是经济的世界观和公平的世界观的结合,它也和经济学的要求相一致。这样,规范分析对民族经济法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由于民族经济法学与民族学之间的“血缘”关系,民族学强调的田野调查方法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经济法的研究必然要继承这种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具体地讲,应当通过对民族经济法律问题基本事实和现象的再现和描述,揭示民族经济法律运行过程中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实然面貌,并对影响它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以说明民族经济法律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如果说规范主义为民族经济法设立了价值目标,实证主义则通过实然性研究以便更好地实现民族经济法的应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经济法的研究必须抛弃传统法学“即此非彼”式的方法论上的一元论,为民族经济法方法论开辟一片希望的田野。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6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作者简介]林建红,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潮州521041

[中图分类号]F091.91;17091.3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45-04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

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7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1篇8

拉姆齐模型在七十年代的宏观经济分析的现代变革中被重新发现,发挥了虽然是迟的但却是意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研究思路和数学方法这两个角度去分析拉姆齐模型对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影响,并讨论了该模型对我国经济研究工作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拉姆齐模型微观基础连续时间动态经济变分法

一: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现代变革

七十年代震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滞涨病”的出现,不仅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挑战,更是对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资本主义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孕育了经济理论的“凯恩斯革命”,创立了近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兴起正是源于经济学家们对多年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奉行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滞涨病”的反思,在对当时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批判中崛起。在凯恩斯所创建的宏观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之上,萨缪尔森实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从四十年代创立一直到七十年代,“新古典综合”学派一直处于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然而,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滞涨病”,“新古典综合”学派即不能在理论上解释“滞涨”,更不能在实践中提出解决“滞涨”的政策主张。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使得“新古典综合”学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之中。与此同时,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持“理性预期”观点的经济学家们更是在理论基础上给“新古典综合”学派以致命的打击,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隔离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应该是建立在理性预期的微观基础上的,然而,“新古典综合”的宏观经济学却和微观经济学在微观基础上不能一致。首先表现在宏观经济学建立在不合理的预期基础之上,大部分的表现为适应性预期而非理性预期,而且,个人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行为存在矛盾,不能协调一致。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未必是个人的最优目标。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归结于所谓主流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分析竟然建立在缺乏微观基础之上。在“理性预期学派”和其继承者“新古典主义”的抨击下,在“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的修补下,现代宏观经济分析逐步摈弃了对宏观经济问题超脱微观基础的简化研究的方法。简化终于证明了极大的误入歧途,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正是在长时间里采用了这种简化。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所要研究的是产出,失业,通货膨胀等大范围的经济活动的现象。宏观经济学企图回答的问题内在的就是困难的问题,现代宏观经济分析就是面对这些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的微观基础上,试图回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不完全(及可能不完整)的市场进行动态一般均衡的研究,分析和力图理解经济中产出,就业和价格的运动。通过共同采用冲击-传导机制框架和有关的时间序列分析,把波动方面的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到一起。到目前为止,真正统一的现代宏观经济学还没有产生,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正处在最富创造性,最为多产的阶段。

二:拉姆齐模型简介

在如今的多数的前沿宏观经济分析的专著之中,都会出现拉姆齐的名字和拉姆齐模型这一术语。拉姆齐模型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弗兰克•拉姆齐是英国剑桥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1928年12月,他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储蓄的数学原理]一文,建立了拉姆齐模型。该模型在确定性的条件下,分析最优经济增长,推导满足最优路径的跨时条件,阐述了动态非货币均衡模型中的消费和资本积累原理。这个模型被后人称为拉姆齐模型。拉姆齐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跨时资源的分配,在任何时刻,国民产出有多少应该分配给消费以产生当前效用,又有多少应该储蓄并投资以提高未来的产出和消费,从而产生未来的效用。模型如下:

假设用两中投入:资本K和劳动L,生产函数是Q=Q(K,L),无技术进步,人口为恒量,但提供的劳务可以变动。产出可用于储蓄或消费,储蓄导致投资和资本积累。则Q=C+S=C+K`或C=Q(K,L)-K--(1)消费通过一个社会效用函数U(C)来衡量。U”(C)〈=0,劳动的负效用D(L),D”(L)〉=0。所以净社会效用函数为U(C)-D(L),那么经济计划者的问题是最大化当前一代人和未来所有代人的社会效用:MAX--(2)为了克服没有采用贴现因子所带来的函数可能发散问题,拉姆齐用MIN---(2`)求解得FL=-U”(C)?C/?L+D’(L)=-U”(C)QL+D’(L);FL`=O;FK=-U’(C)?C/?K=-U’(C)QK;FK`=-U’(C)?C/?K=U’(C)通过以上导数,运用变分法,得D’(L)=U’(C)QL对所有的t>=0,--(3)解释为在任何时候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必须等于消费的边际效用和劳动的边际产出的乘积。?U’(C)/?t=-U’(C)QK对所有的t>=0—(4)解释为消费的边际效用在任何时刻必须等于资本边际产出的负值的一个增长率。我们得出最优投资和资本路径*K’(t)=[B-U[C(t)]+D[L(t)]/U’[C(t)]—(5)这个结果被称为拉姆齐规则:(5)式这个欧拉方程描述了在任何时间路径上都必须被满足的必要条件。这是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的标准有效条件的连续时间模拟。对该模型之所以是简介是因为我们省略了其中复杂的欧拉方程的变分法推导和随后的抽象的相位图分析。

拉姆齐模型在其出现后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由于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与主流经济学的不一致,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在七十年代,当宏观经济分析出现“理性预期革命”之后,拉姆齐模型似乎又被重新发现。弗兰克`拉姆齐提出的问提是一个国家应该储蓄多少,并用模型去求解,用模型去解出资源的跨时最优配置,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中央计划人员将作这些选择,他们利用模型使具有典型性的个人效用最大化,我们可以证明这种中央计划分配等价与竞争性经济。在竞争性经济中,个人根据相关联的当前与预期的市场出清的工资和利率,作出最优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所以,不难看出,拉姆齐是要去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一个国家应该储蓄多少。在一个动态的时间序列内,应该选择怎么样的一个消费和资本积累路径。然而,这个宏观问题的求解却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约束,在满足最优化的条件下,从微观角度求解出宏观的最优消费和资本积累路径。所以这个模型体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紧密结合,从静态到动态的演变,较好地实现了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一国经济中的资本随时间积累的路径。该模型虽然是讨论一个宏观经济的增长问题,但却深刻的把宏观分析紧密的建立在有效的微观基础之上。因而,对后来重新发现它的经济学家们产生了虽然是迟的但却是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该模型提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思路,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摈弃了宏观和微观相互脱离的状态,在微观中分析宏观,在宏观中把握微观,从而开创了在微观基础上分析宏观问题的较早先例,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都对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拉姆齐模型在研究思路上对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影响

纵观拉姆齐以前和拉姆齐之后几十年的经济思想,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似乎各自独立的向前发展着。微观经济分析忽视了宏观方面,而宏观经济分析则超脱了微观基础。然而,整个经济研究就如一个有机生命体一样,也许我们从外观上根本就看不到有机体内部的细胞的活动,但这个有机体的一切外部表现无不受到其内部细胞的特性和活动规律的制约。物理学发展就经历了一个微观粒子世界的研究深入而改变了宏观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二十世纪初,许多物理学家都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在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物理学的研究也莫过于在此基础上的修修补补。然而随着对射线的发现和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人们对微观离子世界的认识彻底改观。微观粒子世界出现的大量新事物,使得经典物理学家们束手无策,经典物理学面临极大的危机。而在这场危机当中,诞生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彻底的改变了物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当今我们的现代物质文明大部分都来源于这一次物理学的大革命。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也正如宏观物理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微观粒子世界的运动规律去讨论宇宙的发展、黑洞的演变一样,宏观经济学也不能脱离微观经济主体的特性去讨论投资,利率,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运动。我们的研究可以在简化的前提下,抽象地去讨论宏观经济,但目前世界经济的复杂联系,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使得我们不能脱离微观经济基础去研究宏观经济。经济首先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由一个个在外型,思想,行为上都不相同的具体的人的汇总,我们的任何一个宏观经济活动都是微观经济主体集体活动的汇总。我们可以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抽象和简化去研究宏观经济,但不能不谈微观基础而超脱的去求解宏观经济的答案。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边际革命’开创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凯恩斯革命”则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两者的发展却是基本上各自较为独立的在各自的领域内完善。虽然“新古典综合”在理论体系上实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是不完善的和不严谨的。

拉姆齐模型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从宏观和微观结合角度来研究宏观经济的增长问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卓越的思想,自从它又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领域之后,深远的影响了当今的经济学研究。该模型首先研究了经过了一定抽象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在建立了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微观基础之后,拉姆齐开始讨论微观经济主体在追求其行为的最优化的过程当中,宏观经济的路径是如何确定的。也就是说,投资、资本积累、储蓄的宏观经济的时间路径是如何受到微观经济影响的。所以,拉姆齐模型是在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过程中,确定了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这种在微观基础之上,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思路,使得现代的经济研究人员在研究问题时广受启发。而拉姆齐模型也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经典工具之一。

四:拉姆齐模型在数学方法上对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影响

在数学方法上,拉姆齐模型采用了当时前沿的数学分析方法:变分法,来处理连续时间路径上的经济问题。在跨时效用函数的处理上,以积分的形式完成了对跨时效用函数的描述,从而较为精辟的概括了经济主体在连续时间路径上对效用的评价。这一方法被以后的经济研究人员在处理连续时间上的效用函数的评价时所广为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拉姆齐模型的效用函数采用了加法可分的处理方法,从而对连续时间上的动态分析产生了很强的理论效果。但该模型没有采用指数贴现的处理方法,因为拉姆齐认为当代人对未来的人的效用函数进行贴现是不道义的。但后来的经济学家还是广泛的采用了指数贴现的处理方法,因为指数贴现和加法可分一样都可以产生很强的理论效果。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人员对这两种假设加以拓宽,放松加法可分的假设导致更为复杂的动态,对指数贴现的时间偏好率差异的引入,以及对取决于效用的贴现率的引入,使得抽象经济更多的符合实际经济的状况。在对连续时间路径上的效用函数的设定上,拉姆齐模型做了开创性的贡献。

拉姆齐在对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长期动态分析中,采用了变分法对经济行为的最优化进行分析。在变分法被拉姆齐引入经济分析的数学工具之后,后来的经济学家在分析动态最优化问题时,广泛的采用了变分法来分析动态最优化问题。在拉姆齐模型当中,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是跨时的,消费者选择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的行为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经济状况,而且还会依赖于消费者过去的消费储蓄行为。而变分法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首先将连续时间路径上的问题化为离散时间上的问题,并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最优方法,得出连续时间路径上的最优条件。在这一过程当中,欧拉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拉姆齐采用变分法分析跨时最优行为以后,变分法在这一类问题中被广泛的运用,但目前更为广泛的被最优控制论所代替。最优控制问题和变分问题是等价的,一般的能用最优控制方法求解的问题都能用变分法来求解,但最优控制方法显得更为直观,虽然,在现代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最优控制方法逐渐地代替了变分方法的分析,但变分法在动态经济最优问题分析中的基础地位还是没有动摇。拉姆齐在连续时间路径上对经济问题所做的数学分析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对后来者的影响是深远的。拉姆齐为了更直观的将经济最优路径的动态过程表现出来,采用了相位图来进行图形上的分析。相位图就是用坐标图形演示动态微分方程的解及其稳定性,可以将复杂的经济动态过程直观的在坐标图形上演示出来。从而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复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更直观的讨论动态经济变量的稳定性问题。

拉姆齐综合的运用上述方法于宏观动态经济的最优分析之中,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被后来者广泛的运用于宏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之中,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希得劳斯基对货币的研究成果,新古典主义对实际经济生产率冲击的讨论等等,以至于在许多宏观经济学的高级教科书里,拉姆齐模型总是处于前两章就要介绍的重要内容。

五:拉姆齐模型对我国经济研究工作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进程之中,在经济研究领域内,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同时也必须充分借鉴现代西方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科学适应的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在这一方面,拉姆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研究工作是有借鉴作用的。

目前,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在某些方面也是在超脱了微观经济基础的简化形式上讨论宏观经济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微观经济主体在利益和行为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别,所以,如果能在一定的微观经济基础上讨论宏观经济问题,似乎更能有说服力。另外,在我国的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当中,定性研究方法历来处于主流研究方法的地位,但是,在经济研究工作当中,很多问题却需要用定性的方法研究。在语言逻辑层次上讨论一个问题,能够清晰的剖析事物的本质,揭示出内在规律性,但如果能够加入一定的定量分析,则更能说清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经济现象的发展演变。而且有些问题是语言逻辑难以描述清晰的,这时我们可以考虑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难题,因而,适当的数理分析在经济研究工作当中是很有必要的。

拉姆齐模型在数学建模和研究思路上对我国的经济研究工作是有启示作用的。我国的经济研究工作可以考虑在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向上多做探讨。例如,就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研究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宏观的经济问题,但券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在行为方式和利益目标上的差别,使得微观市场的结构必然影响到整个宏观金融市场的运作,并可能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撇开拉姆齐错误的效用价值论不谈,无论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西方的市场经济,经济学都是研究人的理,研究范围包括消费者,厂商的均衡行为,储蓄投资,资本积累等。在宏观经济当中,人们必然要考虑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在时间上的运动,如随着时间的变化,产出,消费水平,工资水平,资本存量如何变化。如果采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数学工具,用变分法,最优控制法等数学方法,则更能说明一些复杂的而非语言所能够解释清楚的变化过程。所以,对于我国的经济研究人员来说,掌握适当的数学工具,适当的数学分析是有益的。

当然,拉姆齐模型也有糟粕和局限性所在。拉姆齐模型的抽象简化条件即是其分析问题的优点所在,而抽象简化本身又构成了局限性所在。如在该模型当中,人都是长生不老的,因而用该模型分析政府发行债券或讨论征税时,李嘉图等价的命题便会成立。但人并非长生不老,在世代交叠模型中,李嘉图等价就很成问题。所以,该模型的许多结论只适用于该模型所规定的经济环境。另外,就该模型的价值论来说,是庸俗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是主观唯心的和为资产阶级辩护的。除去这些缺点而论,拉姆齐模型在研究思路和数学分析上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蒋中一(美)[动态最优化基础]商务印书馆1999版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9

1问题的提出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发展至今日,理论体系庞大,数学化程度高,理论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高。西方经济学因其工具优势,对于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也产生广泛的影响,以致于在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其他非经济类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不过,对于非经济类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西方经济学并不是为了全面掌握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掌握经济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培养经济学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及其政治、社会背景(林素钢,2009)。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以经济学专业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并未体现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目标。因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我们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结合学生特点做出调整,本文结合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基于经济学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讲授、数学推导,称为黑板上的经济学”,学生参与度有限,国内学者较早地开始反思和提出应从教学方法改革角度提升教学效果。周五七(2017)指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比较实验式教学、慕课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研讨式等教学方法不同特点,分析了不同教学方法如何匹配经济学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周小寒(2018)从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提出应以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经济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经济学直觉思维。李力力(2018)指出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张武康、张美丽、李翼玮(2018)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同时围绕不同教学环节,设定过程评价体系,提升教学效果。经济类专业与非经济类专业在教学方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方鸿(2012)指出较多高校非经济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学生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适应非经济类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仍然非常缺乏,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还不相适应,需要加以改进。博昭、马蔚姝(2013)指出非经济类专业经济学课时设置不足,无法满足课程本身的目标要求,应降低课程难度,结合案例教学增强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力,提升教学效果。唐清萍(2019)认为宏观经济学作为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对于非西方经济学专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本土案例、时事,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课程强调三种表达方式:经济学表达方式、图形展示和数学推导,非经济类专业教学更应强调经济学思维训练和培养。现有对于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讲授方法的反思,如何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专业背景、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经济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理论演绎和推理,为后续经济类课程开设打下坚实基础。不过,作为非经济类专业,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政府各项经济政策内在机制及培养经济学思维逻辑。相应在非经济类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更应注重理论分析和运用,同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3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经济学理论教学方法有三种:传统讲授式、案例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传统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灌输,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缺乏主动性,因西方经济学理论系统性强,较为抽象,讲授式教学应用较广。案例式教学不同于举例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结合经济现象,理清案例涉及主题,如何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分析。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事前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形成观点,通过教师引导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提高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研讨式教学比较适用特定专题,例如:面对经济减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学派分别如何看待,应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工具。鼓励学生通过收集数据,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形成观点,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和现实问题分析能力。

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存在差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提升教学效果。价格理论部分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概念抽象、公式较多,学生学习难度较高,通常以讲授为主。不过,通过引入中国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案例,分析价格改革的难点和影响,结合中国经济转轨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行为差异。尤其是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等非经济学专业同学,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思考双轨制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政治条件,价格机制发挥效应的政治制约因素。在案例研讨的基础上,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价格理论的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市场结构理论部分的讲授通常关注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在课堂讲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案例进行研讨式教学,分析市场结构的动态演进及其市场行为。例如,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中国家电市场发展史,分析家电企业在初始的群雄混战阶段企业行为,进而分析如何形成了当前家电市场寡头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进而推测未来汽车市场的企业结构演变趋势。一般均衡及市场失灵部分,在分析一般均衡实现的假定条件基础上,引入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分析。讲授通过引入政府有形之手的理论依据。可以结合现实案例教学,分析外部性的治理措施,尤其对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等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可结合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思考政府的经济行为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结合案例分析中国土地市场改革发展史,土地产权明晰、土地交易、转让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同时,收集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发展之间关系,探讨现有土地制度的利弊得失和进一步改革方向。

经济增长理论部分,在通常的理论模型讲授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例如,可以收集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引进外资、人力资本积累、人口红利、技术进步、官员行为、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现阶段,如何促进创新、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增长和转型,尤其是结合政治学、公共管理专业背景,探讨如何改善营商环境,提升经济竞争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工具IS-LM模型部分,通过理论讲授IS-LM模型的推导过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在不同的经济情景下,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实现短期宏观均衡。同时,在讲授开放经济下短期均衡模型之后,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如何协调配合,实现政策的优先目标。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在讲授菲利普斯曲线及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可结合案例,分析短期和长期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例如:收集中国近代史上通货膨胀数据、当前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国家通货膨胀数据,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通货膨胀内涵、特征、根源及治理。在讲授经济周期几种主要理论(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理论基础上,理解经济波动的来源,分析几个学派的共同目标:降低经济波动、低通胀、高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同时指出对于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几个理论存在显着差异。结合中国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时,出台的4万亿刺激政策,收集相关数据,专题研讨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及其政策应对,深刻理解相关理论机制。

4完善考核机制

因为非经济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多运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现有的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将不适用,应更加注重学生过程考核,大幅提升平时成绩比重,调动学生投身案例教学和专题研讨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在期末考试内容上,在考核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加大考核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考核,提高相应主观题目的分值,同时结合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特征,安排与相关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性分析题,提升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也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任课教师已转变为课堂组织者,案例教学有其特定程序,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这方面教学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林素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64-66.

[2]博昭、马蔚姝.论高校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难度的把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10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应用性经济学科,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该课程教给了学生一套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与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载体。搞好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对于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特征

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科工程类专业经济类的平台课程,顺理成章地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涉及到作者简介:张西平(1977-),男,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的学科门类较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等基本特点。

1.1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工程经济学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意识,增强经济观念,运用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市场为前提,经济为目标,技术为手段,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比较和优选。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在学科关系方面,工程经济学更加偏重于微观经济学,同时又与宏观经济学有某些联系。工程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课程之一,是为工程师、设计师、经济管理界人士和在校学生们构建市场经济观念、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1.2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该课程的学科知识建构于人类长期的工程技术实践活动之上,是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同时,实践也为理论的优化与进步提供新的内容,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因此,课程的内容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不断更新。

1.3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该课程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有其严密、系统的理论,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要注重对工程经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学习,强化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对典型案例应用层面的理解与实践,以便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教改途径

2.1精选授课内容

较之于高职生和普通院校本科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突出的是应用型;因此,课程的授课内容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应该以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为主(如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不确定性分析、价值工程等),兼顾实践应用的内容(如项目财务评价与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可行性研究等),留出部分内容学生课外自学(如项目资金筹措与运用、国民经济评价等)。教师应对学科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炼,在保证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本着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要求出发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目标,合理调整与配置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及时更新教材的有关信息,使学生所学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总之,重视工程素质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应该做到目标明确、体系完整、内容精炼、衔接合理,使之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2改进教学方法

在总学时缩减的现状下,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繁杂的课程内容,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一,要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与研究,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其二,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由教师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供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素质;其三,要注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每节课都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即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避免盲目性;其四,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通过分析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关注生活热点中的工程经济问题,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大作业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案评价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增强其工程素质。

2.3更新教学手段

好的教学方法也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实现,传统的“一支笔+—张嘴+—本书”的教学模式,方法枯燥、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和音像资料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既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增加趣味性,刺激学生的感观系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新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其优点主要有:一方面通过形象、生动的图象与文字显示,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通过节省写板书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点对于化解授课学时减少而基本授课内容不减的矛盾尤为有利。

此外,根据授课内容,适当采用EXCEL软件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时,应用软件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函数: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2。再比如在教学“敏感性分析”等内容时,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可以方便地绘制出敏感性分析图,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敏感性分析曲线的变化,易于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对分析指标的灵敏程度。直观生动的图表展示,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4完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自然延伸,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很密切。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应该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一般来说,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在EXCEL软件运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方面。

其一,案例教学。《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紧密的课程,具备案例教学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多方案比选”的内容时,可以举出如下例子:某一刚毕业的大学生颇有经济头脑,他仅用了50000元便在黄家湖大学城购得一小块临街土地20年的使用权。他想利用这块土地作以下三种生意:①土地出租,总投资55000元,年收益7000元,残值为零,寿命期为20年;②开快餐店,总投资70000元,年收益9500元,残值为3000元,寿命期为20年;③开书店,总投资65000元,年收益8000元,残值为2000元,寿命期为20年。若本人期望投资收益率为10%,试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用NPV法进行比较时,易求得三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4598元、11328.8元和元,由此可见“开快餐店”的方案最值得投资。通过这个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吸引到课堂上来了,加深了学生对“净现值”指标的理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通常来说,采用案例教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大大丰富了知识点;另—方面增添了教学的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EXCEL软件运用。

工程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将软件应用于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摆脱手工计算,提高计算速度与准确性。如在资金的等值换算、经济评价、工程改造与设备更新、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工程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价值工程、方案的优化问题等内容都可以利用Ex-cel强大的计算统计功能。另外,应用软件进行工程案例(技术方案)分析,可以进行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解决了案例教学中数据多、计算量大、需要时间长等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三,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将其所学工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到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评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中对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与盈亏平衡能力等的分析与评价,增强课程的实战型和趣味性,巩固学生对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对EX-CEL软件在工程经济学中的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其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为了检验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中增设相关考核要求。比如,让学生就某一投资项目方案或实体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包括资料的搜集整理,原始数据的预测与估算,各类报表的编制,静态和动态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等等;让学生走进工程一线,参与工程项目开发的前期、中期、后期等相关工作,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顺利上岗就业打好基础。

2.5健全考核方式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促动。工程经济学课程传统的考试以往一般采用完全闭卷或开卷的方法进行,考试之前划定复习范围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往往不能够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对学生经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考察,才可以给学生一个综合的、真实的成绩评价结果。因此,应改进考核方法,健全评价体系,将理论与实践分别记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综合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评分。

以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将考试内容大体上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对于理论较强的识记内容,仍然可以采用常规的闭卷笔试形式来考核;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操作内容(如工程财务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可采用课程设计式、答辩式、撰写课程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学生的总评成绩应该是本门课程各种形式考核的综合结果。

3.结语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1篇1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16-02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科,具有如下特点:

1.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发展完善。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经济学,最后到当代西方经济学,具有很长时间的发展、修正和完善过程,其基本理论经历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西方经济学由众多西方经济学学派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学识观点构成的。如按其对市场机制作用认识上的不同可分为新旧古典经济学派和新旧凯恩斯学派;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派、经济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中,有些是相互补充的,有些则是相互对立的,如持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观点在分析方法上不同,但最终却得到相同的结论。

3.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其中的供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等对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加以论证,多为实证分析。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预言逻辑分析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

5.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问题,进一步地说,它研究的是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运行状态及政府、厂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提出一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管理方法。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学习西方经济学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二、学习西方经济学应该避免的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高等学校经济系以及工科院校的管理系陆续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中国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是以现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为基础编写而成,只包括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产生一些误区。比如:忽视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忽视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等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认为西方经济学等于资产阶级理论,等于反动的理论,而采取一概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往往在没有弄清问题情况下,就不加分析地进行批判,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学术视线,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然而,如今,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本文提出的两个误区。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和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唯一的现代经济学,应以西方经济学来改造、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全盘地接收,全盘照抄,完全成了西方经济学说的俘虏。这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待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可以借鉴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避免走入学习的误区。

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1.学科流派众多,学生难于区分差别。西方经济学是中国高校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经济学在产生之后在各个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得以紧密结合,关于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很难理清思路去辨别哪种理论是主导的,这就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和对理论体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研究方法多样,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与其他经管类课程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它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等。实际上,该门学科大体上分成三种层次: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高级微宏观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说明就越多,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多产生在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领域。这对首次接触到经济学的高校学生同样是个考验,因为同学们在从前的学习中已经习惯文和理的区别,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大的挑战,一旦对数理模型失去信心,经济学是学不好的。

3.理论体系庞杂,初学者难于分清脉络。西方经济学涉及到微宏观两个大的门类,而两个主要门类之下有划分成诸多的章节,实际上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知识,比如: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需求理论、生产者理论、效用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理论等。如此多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在一次的教学周期内掌握,融会贯通,分清知识脉络,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

4.知识体系更新迅速,教师难于及时调整。由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要求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相比其他学科更新较快。国外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几乎每一两年就要再版,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已经发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学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经济学》著作,被称作“最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已经发行了第五版,几乎两年就会改换版本。这种版式的调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断更新和理论知识的改动与补充。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新理论的补充及案例的调整。

四、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想法:

1.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网络里面有丰富的资源,有大量的西方经济学学习资料和各种各样的案例,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可以使枯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生动的经济实践联系在一起。

2.加强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经济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科学合理、并能给予案例教学以充分重视的经济学教学体系,是全面完成经济学教学目标和培养经济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加强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案例教学提出如下设想:一是明确经济学案例的选编原则;二是科学划分经济学案例的不同类型;三是科学组织经济学案例教学。

3.素质教育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结合:(1)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3)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制度的改进。

4.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既要进行静态分析又要进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换句话说,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静态分析主要是一种横断面分析,不涉及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把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分析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动态均衡分析则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

五、注意西方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与众多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它与其他很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西方经济学不仅仅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课,对其他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西方经济学与数学:西方经济学以数学为工具,大量采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边际的分析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边际”讲清楚了,这样所有边际的概念,像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产量等核心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

2.西方经济学与心理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人的心理在经济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论、宏观经济学中货币市场关于货币的需求动机理论等等都和人的心理密切相关。讲清楚人的心理特征对于理解这些内容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白韬哲.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3).

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已经呈现严重的错位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一是某些经典理论观点明显地不适应于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客观现实;二是许多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在许多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方面,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强势发展相比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国内经济学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西主马微”局面,同日益走向中心地带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声弱势微,并日益被边缘化。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目前仍然坚持某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经久不变的分析方法、教条僵化的传统观点以及始终不变的理论范式,因之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呈现出明显的陈旧化特征:观点旧、方法旧和形式旧。这种陈旧化特征,一方面严重抑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严重落后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一方面始终严格地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客观事实为根据,而社会生产方式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近一百多年来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始终以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为科学基础,而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之中,近一百多年来这种发展与创新的速度和深度也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经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明显加快,我国改革开放、体制转轨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与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人类社会新的历史时代和经济学新的历史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经济学的新成果,不断扩展新视野,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构建新范式,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创新的必要性

(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现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17由于“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1]489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成熟。这个时代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也是资本主义发育成熟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既确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科学的基本原理,也提出了适应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特征的具体结论。从其理论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是适应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尖锐对立的阶级斗争形势和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的“阶级斗争理论”与“暴力革命理论”。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摆脱其古典形态而步入现代形态阶段,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呈现出了许许多多不同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即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组织网络化、经济“计划化”、资本社会化、管理“民主化”、利润“分享化”和社会“和谐化”等。所有这些,就使得原本以私有制、市场调节和两极分化、社会对抗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发生自我扬弃而不断走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更是表现出了许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大量新特征,即经济市场化、生产要素个人化、生产经营分散化、收入分配差别化和社会分层化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某些具体结论已经明显地不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所提出的理论挑战。如果不顾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仍然固守并僵化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150多年前关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论断,那就既不可能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现象与本质,更不能揭示与把握当代资本主展的规律,也不可能对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现象及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阐释与说明,更不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起指导及推动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必须现代化,否则,它就会作为已经过时的“昨天的理论”

而被抛弃。我们应当摈弃以往那种固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具体结论而脱离现代社会现实的教条主义做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现代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时代特征来看,当今世界一方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竞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确认识与处理现实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这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在向着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发展,资本国际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20世纪的发展给世界留下许多灾难性问题,如人口激增、失业与贫困、环境污染、蔓延等等,这些都是现实,它们向理论提出了挑战。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必须面向世界、面对现实,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寻求科答案。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大趋势。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现代化。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的提,是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的特征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的实践分不开的。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包括其科学形式上的现代化,更包括其内容、方法的拓展与理论、体系的创新。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1)透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与新矛盾,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规定与运动规律,为促进发达国家的社会变革与进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2)指导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对俄罗斯、东欧等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变化的原因、现行制度形态、演变趋势、变革的道路模式提供科学的说明与指导。(3)指导中国市场化经济转轨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从而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

(二)应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挑战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现方法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必须实现现代化,不仅18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应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挑战的理论需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这种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方法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二是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与基本内容。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通过对“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的分析,古典经济学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继承了个体主义的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人”假设,使它构成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三是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方法,因为“经济人理性”要求行为的一致、有序和可观测,而只有处于均衡状态的人的行为才是稳定的,具有可观测性或实证性,才能表现出“理性”。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把制度、人的偏好、企业组织形式及技术水平等容易变化的因素统统看作外生变量,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四是广泛应用数学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征。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哲学作为经验主义的现代形式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是关于科学理论的构成对经济学形式化的影响,体现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体现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巨大的理论挑战:一是其“科学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具有的高度数学化和十分精细刻画的科学形式,从分析方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定性研究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似乎成为一种“粗糙”的理论。二是其“现实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从个人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现象出发,具体地分析个人、厂商的经济活动,描述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这样,它就成为一种很现实的理论。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主要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而远离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似乎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理论。三是其“有用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具体分析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客规律和主观规则,提出具体的经济政策与对策建议,因而成为一种有用的经济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预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方向,而这些似乎与人们日常经济生活毫无关系。这样,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似乎成为一种“不科学”、“不现实”和“毫无用处”的经济学理论。这不仅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大行其道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势微力衰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在我国西方经济学占据主导地位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发展,就必须迎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在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

(三)迎接现代经济学发展新潮流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

社会科学是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不仅解释说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现象,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方针、对策。当资本经历了原始积累,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下成长起来以后,它需要自由主义的政策环境。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它着力阐述资本主义制度可能会如何运行、应当如何运行。古典政治经济学源于近代功利主义“个人权利至上”的哲学原则,认为只有能够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由于社会利益是每个人的利益总和,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社会的利益自然地得到增进。因此,在斯密那里,政治与经济是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是一种天然的融合。在此之后,政治经济学的中心内容一直是评论政治—经济制度,分析这些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并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向政策制定者推荐适合的体制和结构,特别是有关福利、分配、增长繁荣的体制和结构,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的发展。然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前一大半时间里,却学与政治学分道扬镳的时代,经济学离开政治领域,着重于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分析。1890年,马歇尔综合各派的观点,在《经济学原理》中形成了一个关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学体系,把制度当作不变的常量,只考察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效率问题。从此,西方的经济学和政治脱离,原本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变成了“经济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理性—个人主—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新古典经济学就是在给定偏好、技术和制度不变以及既定资源条件下,研究经济行为者如何最优地对强加给他们的假定条件做出反应。这些假定条件的变化被看作是外生的,或者完全不给予解释,或者把它留给其他学科。并且,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完全成为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计算的“生意经”,完全排除了性别、阶级、种族、道德伦理和经济行为者的观念等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19完全丧失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对弱势群体以及人类自身命运深切关怀的人文精神,从而把经济学改造成了一种冷冰冰的唯利是图的计算技术。这样,就使西方主流经济学完全摆脱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说教,从而成为一种既不涉及道德问题、也不对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做道德判断的“不道德的”的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抛弃了将历史、社会整体性、道德哲学与实践融入研究和知识生活内涵的努力,抛开政治因素而单纯地研究经济问题。这导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它对社会的理解很不充分,对复杂的权力、社会结构、组织行为及文化实践的理解也不深刻,所以很难全面理

解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这些缺陷从根本上决定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尽管在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必然导致其本身出现危机并走向衰落。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经济学界悄然兴起了一股新政治经济流。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具有时代的针对性,更以其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把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纳入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包容了政治、法律、文化、历史、习俗等超经济因素,揭示制度要确保人们进行各种选择的自由,以便改变资源的配置状况,甚至改变资源的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反映了人类对社会运行规律及其本质特征认识的深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创新的浪潮。[2]在上述背景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领域。以阿罗、唐斯、奥尔森、布坎南、塔洛克、诺思、加尔布雷什、科斯等人的著作为代表,西方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研究取向,即以政治和经济、社会和个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过程,阐述政治决策及制度对于经济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公共选择派、制度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这种新型经济学之所以命名为“新治经济学”,是因为它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肯定,它标志着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转变为“经济学”,再重新回到“政治经济学”的轨道上来。相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这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色是把经济结构的历史与制度分析和经济主体的理性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而超越了现有的多学科之间的方法论分歧和僵

化的思维定式。新政治经济学有四大特色,涉及四个领域。一是它的研究类型或研究取向,二是它的研究对象,三是它的研究内容,四是它的研究方法。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取向是进行经济与政治的整合研究。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已经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的经济学和单纯的政治学无法说明和解释市场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研究经济问题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分析政治问题需要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因为政治和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经济问题无法脱离政治或制度因素,政治过程也无时无刻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政治过程的动因与目的也可归结为经济利益,是经济活动在政治领域的自然延伸。在新政治经济学中,其“政治”主要研究权力、决策程序和社会利益;其“经济”主要研究资源配置、收入和财富分配以及个人利益。从总体上来说,新政治经济学就是“政治与经济之学”,它既要研究政治制度、权利结构与政治决策对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经济利益的重要影响,也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们经济利益诉求对于政治制度、权利结构与政治决策的重要影响。从研究对象来看,新古典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以物质福利为研究目的提出经济学三大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新政治经济学则以权利配置为研究对象、以自由权利为研究目的提出经济学三大问题: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如何得到。其中,“得到什么”的问题就是福利经济理论所阐述的自由权利的经济目标问题;“得到多少”的问题就是权利配置,每个个人都平等地获得其相对应的经济权利以及如何通过放弃一定的个人权利以获得相应的公共权利来配置总体的权利。“如何得到”的问题则是公共选择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即如何通过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来分配人们的权利、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则来规范人们之间的权利交换,从而形成一定合作组织和合作秩序,实现各自的以及共同的利益。这样,新政治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就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其实质来看,新政治经济学是对决策的政治本质如何影响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研究。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政治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两个层面:从较高的层面来看,社会成员通过政治活动或公共选择确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结构,这一基本制度结构构成了社会成员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从较具体的层面来看,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社会成员通过政治活动或公共选择形成具体的经济政策,以国家政府的名义对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新政治经济学一方面研究基本制度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经济政策形成背后的政治过程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这样,就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大大扩展了对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围。

20在研究方法上,新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各种

研究方法加以整合,其研究方法既有对传统政治经济

学的继承又有在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创新。其研究方、法主要有:(1)制度—历史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时把基本制度作为内生的因素,在讨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特别关注由一定的制度给发展和变迁所制造和带来的障碍、刚性和机会,并在宏观层次上研究一定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对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存在、解体和转换的因素做出历史分析。

(2)数学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对大量政治经济现象进行数据化归纳研究,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归纳出政治经济系统的一般情况、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3)跨学科研究。新政治经济学尤其注重政治和经济的整合研究,充分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历史学中的相关材料,以使分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十分丰富的思想材料。在这种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融入当代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潮流,认真地研究与科学地吸收与综合新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拓展、创新,从而构建适应于时代特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要实现现代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是迎接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客观挑战而实现理论创新的要求,也是克服其自身的历史局限而创新发展的需要;既面临解决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外部竞争的压力的要求,也是消除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缺陷的需要;既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科学批判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流进行科学融合的需要。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摈弃某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当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论观点;二是利用与借鉴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某些有价值的分析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形成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体系;三是科学综合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构造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这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现实可行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构建起来的经济范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范式从未曾被历史的经验和事实在整体上否定过,也从未曾被哪一种理论逻辑在整体驳倒过;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结构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它对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和社会生产方式运动的内在、本质规律性的揭示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大魅力和远大前途之所在。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特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特质有两个方面:思想性和终极价值判断观念。所谓思想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绝不满足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只回答事实如何,而是要思考社会经济生活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透过经济现象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物化和异化的问题,努力寻找人类摆脱物化和异化从而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种思想性特质,表现出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力。它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与完全是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现象上兜圈子的、作为“现象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根本不同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经济学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透过现象而揭示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努力把现象分析与本质分析结合起来。所谓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物质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标准的判别方法。从经济学范式的价值判断来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是一种现世性价值判断观念,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满足于此它的特点在于采用终极性价值判断导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种思想性特质,表现出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切人文关怀,因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综合新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基础。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现代经济学应当努力探讨在新的生产方式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也要引人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现世性价值判断方法,来分析市场运行机制和要素分配等具体问题,但它应该更加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对于人类自由的约束以及对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追求。其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整体性、长时段性的分析框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现代马克思经济学它们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这就是“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整体性。21同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不是坚持学科的狭隘性和严格的学科内部形式逻辑一致性,而是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学科的限制,广泛地采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这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和数学等等,这种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源于经济学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第二,长时段性。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马歇尔奠定的均衡分析法,从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到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法,从单一均衡分析法到引入时间因素的动态分析法,它不能离开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横截面式”的精确解剖,这是均衡分析的优点,也是其缺点。马克思主义经一种长时段分析法。所谓长时段分析法,是指它超越了结构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找出其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而找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最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特质与分析框架,决定了只有它才能更科学地解释现代经济社会问题,对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所谓指导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超出经验主义经济学的束缚,在更高的视野和更深刻的内涵上对基本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规范和定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长处不在于细致入微地刻画具体的经济运行机制,而是要通过对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系或人们利益关系的经济学研究,对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并进一步提出指导性观点和走向未来社会的正确路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寻找一条如何从现实的市场经济制度走向未来更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正确路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它无论对于分析现代社会经济问题还是科学地批判各种经济学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在充分吸收18-19世纪所有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今天,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对现代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做出正确评价,确定其在现代经济学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并对它们进行科学批判与综合,才能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内容,完善其科学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全面地吸收马克思以后的20世纪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紧跟时展,成为21世纪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应当是:面对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形成一种积极吸收、不断创新、全面开放和科学综合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4]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一)克服传统经济理论背离科学轨道的教条主义错误,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以斯大林理论为核心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即“苏联范式”,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旗帜但实质上是种僵化的教条主义的理论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和教条式的理解。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缺陷有二:一是它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轨道。二是它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某些个别结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方面,不问时间、地点、条件,不管客观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而一概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某些个别结论,绝不允许有半点创新与突破,否则就扣上“反马克思主义”或“修正主义”的帽子。从其世界观方面来看,以斯大林理论为核心的“苏联范式”脱离本国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根据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而主观地规定社会生产关系,根据人们加快建设共产主义的主观愿望而人为改变生产关系,主张穷过渡,宣扬“集体至上”和“国家本位”的集权主义价值观。从其方法论方面来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片面倚重抽象法,偏爱规范研究,忽视实证研究;注重逻辑推演,忽视历史归纳;排斥对社会经济运行作实证的分析、动态的分析和定量的分析;重视经济制度分析,忽视经济运行分析;注重政府行为的研究,忽视个体行为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苏联范式”表面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实际上一方面偏离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轨道,从根本上堵塞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条化,完全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机与活力。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就必须摈弃“苏联范式”,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我们应当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方法论。一是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它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社会结构,把与一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各个同阶段上的社会经济结构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在国家的层次上描述社会经济结构的活动,同时从22社会经济结构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的重要内容,是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基本因素。生产方式既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性质,也决定着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与进程。二是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指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这就是说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所在。具体说来,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基本原则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首先消除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和压迫,使人从对抗性的社会关系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消除旧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奴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在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消灭阶级、消灭国家,建立社会性的自由人联合体。三是应当摈弃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分析方法。坚持从际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唯物主义方法,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充分占有材料,采取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实证分析方法;坚持辩证分析而不是机械推论的辩证方法,无论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都应当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坚持客观地分析社会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矛盾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方法,坚持从其产生、发展以及被更高级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

(二)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藩篱,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要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就必须坚决地废弃斯大林的“教条范式”,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挣脱来自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的羁绊,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突破,提出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特征与时展潮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现代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既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特征,也分析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特征。首先,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完全自发竞争的市场经济、以私人资本为主体以雇佣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形式,以及以资本家对工人的专制和完全占有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资本家的财富和工人的贫困的两极的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炸毁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外壳,剥夺剥夺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些具体结论,对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适用的、有效的,而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任何历史阶段。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下,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那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征问题上,应当摈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非此即彼”、完全排斥的错误观点,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具有“亦此亦彼”之密切联系的新观点。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来看,现代资本主义同古典资本主义既有内在联系,又具有许多重大区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重要的部分质变:以蒸汽机和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生产技术条件、以机器体系和工厂制度为主的产组织条件已经转变为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主的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以公司制度和网络组织为主的现代生产组织条件,以自由竞争和经济危机为主要特征的古典市场经济已经转变为以国家干预和社会福利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以私人资本、业主企业和垄断寡头以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已经转变为以社会资本、法人资本、人力资本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部分质变:以资本家业主个人企业的家长制管理为主的专制式企业管理制度,已经转变为以职工参与管理和企业家主导作用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制、专业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资本独占剩余价值和工人阶级贫困化为主要特征的剥削制度,已经转变为以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和社会福利化为要特征的现代分配制度。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自我调节与自我扬弃。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已经跨越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界限。现代资本主义是不断自3我否定、日益生长社会主义因素并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新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其自身积极的自我扬弃,不断地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社会主义因素日益生长和不断增加,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外壳”正在逐渐自行脱落,其发展趋势必将是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既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会立刻灭亡,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必然以“炸毁”和“剥夺”的方式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这种复杂性,一方面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另一方面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扬弃性。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及其特征,我们应当而且必须突破马克思的已有结论:(1)应当突破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不会超越其自身界限的已有结论,确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包含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已经具有一些社会主义特征。(2)应当突破马克思炸毁资本主义外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只能是“你死我活”、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而实现革命飞跃的已有结论,确认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确立当代资本主义可以而且正在向社会主义自我扬弃与和平发展的新观点。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还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清除那些照搬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提出关于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新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我国实际国情,我们应当在四个面突破那些照搬马克思关于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某些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一是应当克服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大工厂”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理论的重大创新。应当看到,在我国

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社会化的生产组织还不可能是囊括全社会的“社会大工厂”,而只能是在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基础上形成的网络化、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组织。因此,实行国家经营的范围还不宜过大,国有资本退出一些部门和企业是必然的和正常的。在实践上,应当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十六大精神,积极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缩小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减少国有经济存在的领域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今后,国有经济一般只应在四大领域中存在,即在自然垄断行业、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企业中应继续实行国有制,并实行国有国营或国家控股经营。为此,除了一些中小企业实行出售改变为非公有制经济外,相当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应当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实行改制,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二是应当克服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产品———计划经济”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理论的重大创新。应当明确认识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资源配置的自觉性与社会性还不可能通过直接的产品生产和全面的计划经济这一具体形式来实现,应当而且必然要通过商品生产和市场调节这一新的形式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形式,只能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当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全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努力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全面地进行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市场化的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三是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社

会所有制”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必须克服以“全民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教条化观点,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特征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精神,确立以劳动者股份制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新观点,从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大变革,确立市场型的现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四是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应当看到,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完全是以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全面的产品———计划经济为制度基础和体制条件的,它同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三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关系。在我国现阶段,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社24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的创新。具体说来,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平等性(按同一尺度进行分配)和效率性(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进行分配)等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观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确立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明确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新观点,在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国分配制度的深刻变革,逐步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既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应当而且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城中村改造跟拆迁的区别范例(12篇)

    - 阅0

    城中村改造跟拆迁的区别范文篇1安置房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10月下旬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专门组织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工委委员和人大代.....

    旅游消费报告范例(12篇)

    - 阅0

    旅游消费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消费心理;茶生态旅游;广告设计;茶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在此影响下,人们对于影响市场环境的因素的分类也逐渐增多,消费心理作.....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