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

论文摘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要结合学校实际,把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师德建设、践行公民道德规范、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校园文化9}密结合起来,在结合上下工夫。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青少年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前途和命运。高职院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紧迫课题,开展社会主义荣如观教育,需要在结合上下工夫。

一、荣辱观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荣辱观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人教材、引人课堂,成为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将知荣明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的价值观贯穿育人的全过程,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通过政治理论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他们确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要通过思想道德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使他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通过形式与时事政策、当代政治与经济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为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崇高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德育教师在教学课程中要深人浅出、循循善诱地真正让社会主义荣辱观人脑、人心。

二、荣辱观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

德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荣辱观建设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思想品德操行、价值取向、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厚而持久的影响,都对学生发挥着深刻的、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要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无论教什么课,每位教师都构成一个德育亚环境,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风范就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力量,负载在这种人格上的信息知识则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要把提高师德水平做为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广大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荣辱观教育要与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紧密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抑制什么,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把尺子。“八荣八耻”为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提供了新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爱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遵纪守法等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作为高职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高职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八荣八耻”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与践行全民道德规范统一起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人人知荣而为之,知耻而拒之,努力把学习“八荣八耻”的成果转化成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成学习成才报效国家的巨大精神动力,转化为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行动。学校的荣辱观教育要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全面成才、全面进步,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倡导美善、抵制丑恶的思想和精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学生普遍遵守的规范,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引导学生在国家法律和公民道德规范的框架内,表达自己的言行,遵守规章制度,完善自我修养,建设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四、荣辱观教育要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当今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在高校搞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打牢学生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为学生学习成才提供强大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影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生活出现了多样化思想观价值出现了多样化,在实现个人利益与弘扬牺牲奉献精神、改善物质生活与保持艰苦奋斗本质等方面带来强烈冲击。随着现代化传媒,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大量涌人增加了学生是非鉴别和行为选择上的复杂性。这些思想领域上的矛盾不可避免的反映到学校中来,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挑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势在必行,以抵制各种腐朽的思想文化的侵蚀,引导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检视自身言行,牢固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和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与自己使命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能力,克服和纠正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和奢侈浪费,好逸恶劳损人利己等不良行为,自觉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人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辩证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在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方面缺失的现象,人们开始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前不久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是很好的例证,纲要中指出了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均要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历史的长期发展中,能够促进中华民族进步,被社会和广大民众认可、接受,影响至今并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沧桑却始终传承不绝,原因在于它有很多精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爱国主义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总是与“忧国忧民”联系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每个成员的责任,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二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并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出了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使整个民族拥有坚定的信念,无论在任何时期,中华民族都在不懈奋斗,这种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三是注重和谐思想。“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利,但人和却在两者之上而决定事情的成败。“和为贵,忍为上”的观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最重要原则,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的就是社会的和谐,而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视。四是注重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节操。中华传统文化从崇尚伦理道德出发,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实行以德治国;而在个人修养方面则要求加强修养,要学会“慎独”,完善自身人格,最终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理想境界。《大学》中还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样的名句。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方面,将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内容有: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个体而言,是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同志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1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全国青年应具有的理想信念。即“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二是科学的“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正确的世界观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作为正确世界观的一部分或一个方向的人生观,则是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它指导并决定着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面貌;从属于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价值观,则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行为的取向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人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三个主义”教育。“三个主义”教育就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弘扬、培育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全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素有“国而忘家”、“社稷为本”等集体主义精神传统,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更加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要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了应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以及西方社会和平演变的战略,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需要坚持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紧密相连,而具有我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

1、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三个主义”教育、科学的“三观”教育等,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同样蕴涵着这些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无数忧国忧民、为国忘家的仁人志士们的英勇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们缺乏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崇高人生境界,缺乏厚德载物、宽容大度的包容精神,缺乏淡泊明志、清风亮节的高尚道德品质,我们要通过这些丰富的道德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关于道德修养它首先所强调的就是对自己的事业有所追求,要有远大的理想,强调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要有建立大同世界的坚定理想,这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求人人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内容是一致的;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丰富的内容,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传统思想中的乐以忘忧、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困难,要做到勤奋刻苦、积极乐观向上。

2、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中含有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有效方法,包括:示范教育法,要求教育者自身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言传身教,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受教育者;情感教育法,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使受教育主体与教育者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内在自省法,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德性,强调个人的内在自省的过程,思想道德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因材施教法,在现实中,人与人在能力、情感、性格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教育也必须根据人的不同的特点而因材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陶冶教育法,环境是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环境教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3、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任何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没有绝对正确的,其自身往往包含着内在矛盾……必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即使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往往要给与现代的诠释。”因此,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正视文化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加以创造性地改造,要以现代生活和文化为基点,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构建真正适合中国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而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自然不是对已有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东西。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些发展和创新所带来的新东西在实际中有很多,如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三爱”教育等等。一言以概之,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会给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只要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发展和创新,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永远就不会过时。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2]肖圣珍.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1篇3

【关键词】网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党的十提出,要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1]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也是历来各种政治势力争夺青年、抢占思想文化阵地、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沿阵地。当前我们所处的网络信息的时代,由于其所具有的开放性、无序性等特点,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异常激烈和复杂。因此,探讨网络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排除干扰、抵御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进而坚定正确的信仰和理想的需要;是高校宣传、引领、践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需要;是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并最终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阵地。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化时代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一是,多元的价值观念拓宽了大学生的价值维度,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崭新气象,为个性需求的张扬提供条件;二是,拓展了主流价值观宣传与受众认同交互沟通的渠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供社会思想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新契机;三是,为我国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念的弘扬经验搭建了新平台。

同时,互联网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新挑战。首先,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观念和传播体制、核心价值观存在方式和基本功能产生强烈冲击。其次,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交锋更为直接和激烈,西方拥有“网络文化霸权”,凭借互联网大肆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的信息和文化利益提出新挑战,对主流价值观构成威胁。再次,各种社会思潮借助网络大量涌现,网络价值观念的多元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构成严峻挑战。最后,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和大学生的思想表现出多元、多变的特点,社会价值观念领域出现信仰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弱化、舆论导向艰难等现实问题,意识形态控制过程复杂化。

三、网络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点

其一,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形成了以互动性、即时性和形象性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传递新模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是使用和利用网络最为广泛和深入的群体,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这就为他们如何正确选择和辨识网络上传播的价值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宣传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了开放型、参与型和回应型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要求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对学生开展对话式、启发式的价值观教育,既要形成亲切、平等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要注意树立教育权威,强调价值共识的培育。

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场所和环境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无限性。因此,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走出一言堂的教育模式,强调校园文化、教师文化等多重教育手段的协同作用,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做到线上的宣传工作与线下的教育活动积极互动。

四、网络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前提,专业课为基础,其他课程为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表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达到全面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其次,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四有”好老师。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即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素养,更要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理想,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仁爱之心。

最后,要强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保障,掌握接受教育艺术,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强化阵地意识,构建高校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阵地。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教育者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思政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依托手机等新媒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主流、主体地位,以主旋律引领多样化,在“世界视野”下坚守“中国意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注重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单一性向多样性、从强制式向渗透式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2]武坦.网络背景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青春岁月,2015.01.113.

[3]邸小芝,孙彩虹,樊桂林.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公共管理决策案例与镜鉴研讨会”文集[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4]郭.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艺术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浅探[J].品牌,2015.01.169.

【作者简介】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1―0150―02

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二十多年高速发展GT后学生已是95后居多,即将迎来00后,已经普遍是互联网出生的一代。恰是在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各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在经历深刻的转型,正处于转型中不断冲撞不断磨合动荡时期。我国亦经历了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传统产业面临艰难转型而新兴产业面临努力创新。这一时代背景使面向行I培养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要努力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跟得上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所必须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在越来越纷繁复杂世界范围各种思想、多样价值观传播的今天,确保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正是研究是如何在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必要性

宗教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历来是人类思想领域的重要关注对象。可以说,宗教的历史是极其漫长的,甚至早于哲学的出现。宗教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政治制度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普遍信仰,是和其民族特征紧密相连的。在中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却不大,以至于很多国外学者把中华民族认为是一个缺少宗教性的民族。而恰恰是中国具有世界上大多数宗教,中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共存是中国现状。我国信教人数占比低但绝对数大,宗教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中东地区发源的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主义日益合流,影响力向世界范围急速扩散,我国新疆等地亦发生宗教极端势力组织的暴力恐怖袭击。同时西方敌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利益,从未放弃对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颠覆企图,而以宗教的普世性和价值观作掩护,输送西方价值观对我高校学生渗透洗脑和煽动。国内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转型升级阶段,各种学说和组织沉渣泛起,蛊惑愚弄是非不明的人民群众,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动荡危害甚大。以上三种打着宗教旗号的敌对势力在当前形势下多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式传媒途径不断传播并扩大其影响。一些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也常被用于各种传教行为,如以寺庙教堂宗教活动、信教群众救助、宗教信教人员心灵辅导等吸引信众,其中就有一部分大学生被吸引入教。这些宗教活动不仅对社会普通群众扩大影响,也对高校学生的信仰影响日益扩大。这些日益发生在身边的宗教传播现象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必须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在当前阶段对宗教的认识程度如何,能否区分正常的宗教和宗教极端主义,能否区分正常宗教和,能否警惕西方借宗教对我国的颠覆企图,对我国正确的宗教政策理解程度如何,对宗教在自我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认识程度如何以及高职学生了解宗教知识的途径有那些。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宗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李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出宗教的“五性论”教育思想,即中国的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和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都对宗教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做出过阐述,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几代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思想,从他们的相关论述及理论观点中,汲取对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宗教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观点、原则、立场及方法。

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无神论教育思想,要对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对群众反神权和迷信的斗争要引导、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无神论教育、在社会各方面加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宗教“五性论”的教育思想,对待宗教问题要遵循其消亡的漫长性、对待宗教问题要认清其长期性、复杂性和群众性、要理清其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特殊性;“自由”教育思想,对待宗教问题要体现真正的自由、要体现彻底的自由、要保证民众自由、要继续执行自由政策、要全面贯彻自由政策、要尊重人权和合法权益;宗教问题要防止“左”倾错误教育思想,要及时纠正宗教问题的“左”倾错误、必须同宗教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进行斗争、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防止和克服放任自流的倾向、科学分析宗教社会作用积极与消极的二重性、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宗教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教育思想,社会主义与宗教在世界观上是对立的、处理宗教问题要服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解决好宗教问题要服从革命和建设的大局、要集中信教与不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法及途径

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法主要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比较教育法。理论教育法是高职院校目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传统方法,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系统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内容以及党的宗教政策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当前部分教育者运用理论教育法的观念滞后、自身理论素质不高、教育方式和内容都相对滞后导致理论教育法在当今世界动荡时期以及学生变化日新月异得当下已经不能很好地有效运用。实践教育法正是对理论教育法的有效补充,以其独特的功能在高职学生马克思主x宗教观教育中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育法关键在于做好组织管理,资金、安全和基地各方面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实践教育理念,同时转化教育主体落后理念,重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育,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践教育有效实施。疏导教育法是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益选择,这符合新时代高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宗教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繁杂性特征,高职学生本身具有认知程度低理想信念淡薄的特点,这就要求运用疏导教育法要营造学生乐于交流敢于表达的环境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并与老师平等交换看法,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疏导的切入点,围绕学生宗教观认知障碍和问题进行疏导教育。情感教育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用面对面交流沟通形式,以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理想信念为目的,取代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情感教育法具有交流互动性强、精神沟通效果好、缩短学生和老师心理距离、保护学生隐私的特点,非常适合运用到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情感教育法容易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从而熏陶感化有一定倾向的问题学生,也能促进学生从情感上树立和亲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运用于对宗教极端势力、组织的甄别中。比较教育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一种理性分析的教育方式,通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思想,纵向横向比较古今中外的宗教问题、宗教政策及宗教观念影响、发展趋势等方面,来让高职学生自主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念,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分析当前世界范围内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及问题。

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途径主要有家庭教育途径、学校教育途径、社会教育途径和网络教育途径。通常从家庭方面只有极个别学生能获得关于宗教方面的知识,获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学生就更少了。学校是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关系着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对高职学生在对待、处理宗教问题上的各种错误和各种困惑进行引导和教育。学校综合运用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比较分析和情感疏导相结合,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认识到我国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社会教育途径是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利环境,政府正确领导和舆论积极营造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范围内始终感知正确的宗教观念,认知正确的宗教行为,理性分析出现的宗教问题。网络教育途径是目前的一个新兴领域,是极其重要的教育途径,也是宗教极端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和势力和我方争夺日益激励的阵地。在高职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媒介上,比如网站、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一方面我们必须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相关内容的建设、覆盖,占领宣传阵地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必须同时坚决抵制宗教极端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和势力利用网络途径对高职学生的渗透传播,甚至是影响学生加入敌对势力走入歧途。

〔参考文献〕

〔1〕娟.大学生现状及其信仰教育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

论文摘要: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渗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由此可见,“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渐进性的、潜移默化的非“灌输式”教育方式。它不以直接传授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内容为目的,而是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生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和爱国热情在感染和熏陶中得到升华。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也明确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简单的识字、说话、写字等语言任务,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祖国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地进行一段爱国主义宣讲,很难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违背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方法最为恰当。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受教育者接受一门先进的科学知识需要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直到全面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一个过程。让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符合这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于“渗透式”教育消除了学生可能出现的疲倦或者抵制的心理,这种无意识记忆在很长时间内会显出它的牢固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分析

1.增强语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

语文学科是集思想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作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初中语文的篇目中,无论是描绘祖国山川的壮美景观,反映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抑或歌颂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战和献身的英雄,都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身为语文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抓住语文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把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备课、讲课、课后延伸等所有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自觉地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帮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远大理想,发扬历代爱国志士的奉献精神,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具体教材篇章介绍爱国志士的崇高思想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管是记叙文、散文、诗歌或者小说,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特点,即使是寄情于山水的诗歌,也同样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唤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发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对具体篇章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要点,并把这些要点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反击美国侵略者的具体过程。其学习要点就应该包括学习解放军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学习志愿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等等。通过本课的具体学习,要让大家认识到志愿军战士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品质,尤其是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朝鲜人民的友爱,我们应该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要启发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选择?通过层层深化,使学生找到人生正确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心系祖国,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像这样,联系课文中具体的人和事,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自觉地吸收了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其效果明显要好于抽象的说教。

3.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语文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同样可以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所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由于初中学生大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其行为多有模仿性。因此,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比如,开展革命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这些活动形式既生动活泼,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写日记也是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引导初中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也会起到规劝自己求上进的良好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写日记的这种自主教育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还有编写板报、墙报和宣传橱窗等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区分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吸取爱国主义的精华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继承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而且还要剔除那些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而形成的落后思想。中国古代,爱国与忠君是紧密相连的,忠君思想中渗透着浓厚的封建意识,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利的影响,因为君主并不总是代表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对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要进行历史的科学分析,并让学生明确,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去看待古人和评价古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以改造和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要为“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的载体,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自己从“灌输式”的单一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以“渗透”的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引领青少年学生养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方斯实.渗透式教育方法初探[J].三明学院学报,2006,(1).

[2]刘长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探索,2003,(8).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的关系

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德育过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中小学德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具有同源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背景;中小学德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德育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这同源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包含了价值理性认知、价值情感认同、价值信仰形成和价值行为实践的系统教育工程。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德育主导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受教的范围广。以德育作为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另外,中小学德育在内容上重视人生观教育,人生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样,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从这一点看,中小学德育具有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优势。

二、在中小学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充分发挥评价导向性作用,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在中小学德育教学评价中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改变中小学教育重智轻德的现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融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统一。根据学校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在校园内显眼位置巧妙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牌匾、宣传栏,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在精神文化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入队、入团、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在制度文化方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的学校顶层设计,制定学校发展的科学规划,建立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规章制度。

利用自媒体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学校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博客,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站或手机教育平台,让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通过校园网、年级博客、班级QQ群,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谈”等网络互动栏目,积极主动地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同时,定期宣传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活动、典型人物和事迹,打造教育的正能量,营造家校共育的氛围。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观教育;历史沿革;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科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98-02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完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差别、文化的碰撞,势必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既不同于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而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奉献与索取、理想与现实、义与利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1~2]。

(一)价值核心由重集体转向重个人

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独立、自强,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自己有独立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他们强调自我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建设性,流行“自我设计、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自我奋斗”。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主体意识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实现人生价值,相对于传统的社会主体意识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进步。但由于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社会不良现象也导致了部分青年“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二)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随着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受实用主义等思潮影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一元化主导作用大大减弱。他们从注重理想和精神追求转向注重现实利益;从注重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务虚转向注重实用主义和物质享受的务实;从注重知识理性的追求转向注重金钱物质享受。当代大学生更为关注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他们缺乏理智思考和理性选择,只顾眼前或较短一段时期的自我满足。他们以自我为本位,把自我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社会对其个人实用功利要求的尊重与满足,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三)价值观念形态由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其规范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价值观念形态中,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并存的局面。伴随价值主体的多样性选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主体性变迁,表现出多元并存的特点:既有社会、集体价值观念形态,又有自我价值观念形态,也有几者交织共存价值观念形态,从而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价值观念形态。在面对多选择无中心的多元并存的价值态势时,很多大学生容易陷入自我本位主义价值的误区中,导致个人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的断裂冲突,甚至出现角色迷失,个性扭曲,自我统一性的丧失。

二、科学价值观在当前高校德育中的地位

(一)科学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科学价值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某一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所要形成的科学价值观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互相贯通、有机统一。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神支撑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价值标准为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科学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和保证

(1)价值观对大学生认识改造世界和其人生道路有着选择与定向作用。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对世界和人生做出的选择和定向的抉择,而其自身的价值观将决定其最终的答案。(2)价值观作为人们心目中的评价标准起着评判作用。生活在特定时代的大学生总需要评判自身和周边事物,并据此来调节控制自身的行为方向,而在此过程中价值观所起的评判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科学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1.从德育内容体系看,价值观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科学价值观教育和人格教育;而科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科学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可见,价值观教育作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

2.从德育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价值观教育具有统领的作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价值观又丰富着世界观,并且反过来修正、完善尚未定型的世界观。科学的价值观对于形成并完善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从德育现实看,科学价值观教育具有必要性。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正确价值观与错误价值观并行出现,呈现出混杂的局面。高校既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的场所,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这既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的和全社会的进步。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一)加深哲学性,使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内容全面有机地结合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在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新世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德育、哲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系统性地有层次地进行教育,高校德育尤其是德育教学应当追求深刻,避免肤浅,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标志和起决定因素的德育内容,应当从哲学的内涵深度去阐发,不能从现象到现象,要加强德育和哲学等理论方面的配合和互相渗透,形成学科教学上的系统化和深层化,尤其应加强德育教学的哲理性深度,使之对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成熟的价值观具有感召力,使价值观教育富有深刻的哲理意蕴而被大学生接受,当前高校德育哲学研究应当是提升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探索。

(二)加强针对性,提高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所处的大背景主要就是全球化,在教育过程中就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全球性价值问题,开展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使之具有正确的全球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摒弃媚俗的、低级的价值观。强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促其形成正确价值观。价值观形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同时又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动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经常、不间断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走入社会,去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社会倡导和认可的价值观念,使其亲身感受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促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特别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

(三)积极利用多种教育途径,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教育网络

价值观教育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又具有突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特点,由于习惯定式思维,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人们仅仅关注学校教育,而忽视了社会、家庭教育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社会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途径,影响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大学生以及各行各业各层次的人们。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具有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特点,比如感染性、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等。

(四)充分利用、开发现有载体,不断发掘新载体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良好高校内部环境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要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一是强化学校秩序环境,通过科学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氛围;二是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三是向学生传递现代化、信息化、民族化的信息,使之受到感染。

2.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载体作用,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拓展价值观教育。现代传播方式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价值观教育要适应信息网络时代传播手段的发展,积极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发价值观教育软件,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价值观信息识别能力和形成正确、稳固价值观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观教育规律和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兴利抑弊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充分发挥网络这条路径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永恒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途径和载体,改进教育方法;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帮助大学生剔除非理性的影响,减少价值观选择的迷茫和偏差,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大学生为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9

一、荣辱观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成分、社会成分、社会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呈现出多样化,加上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我国社会在一些领域与地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困惑和混乱,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有所混淆,价值错位、道德失范等现象出现和蔓延,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艰苦奋斗的内容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生动体现,深刻地反映了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2.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靠依据。

3.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他们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判断标准,告诉我们大学生“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要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自觉投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校园中去,是优良传统教育的集中体现。

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发挥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教学中,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和开办专题讲座,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系统教学、理论武装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可以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等因素吸收到个人的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适当的方式“外化”,实现对社会的认同。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中去,对大学生在“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大学生在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中体验道德实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更要知荣辱、明是非,增强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学校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班风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4.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培养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广大教师应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充分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做育人的“人师”。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10

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概括总结,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荣辱观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支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是社会风尚形成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基石,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在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适应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迫切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地揭示和确认了当代中国公民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和文化自我认同的基本点,既指出了社会道德建设的伦理底线,又指明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伦理目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荣辱观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本质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如何对待国家和人民、如何对待科学和劳动、如何对待他人和义利、如何对待法纪和生活的角度,全面阐明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明确了在“培养什么人”的过程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办学育人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科学的道德标准和鲜明的思想旗帜。我们要着眼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目标。坚持德育为首,做到“四个结合”,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党员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办学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点要放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职工和学生头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学生党建作为“龙头”,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

2、坚持把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开设形势政策教育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报告,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3、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以创建优良校风学风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1篇11

网络文化的发展,改变着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挖掘高校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潜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色色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弱化”“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2.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思政工作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对一般学生有领导和示范作用。培养目标一般大学生以内化与践行为主;学生骨干要求带头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为模范为己任,感知、带动一般学生。学生骨干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协助教师做好网络文化的形式建构和内容组织,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学生骨干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协同教育的优势,同时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监管网络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言论和事件。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篇12

摘要:近些年来,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其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属性。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并不是一种教育研究范式,它只是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教育思想。而教育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属于教育学研究的人类学范式,两者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的研究中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携手执行”的,共同担负着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职责,有利于教育学研究的繁荣,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做出对教育价值的正确评判。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5-0001-07

一、问题提出: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激烈论争

教育学研究很容易受到其他学科的慢慢渗透,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也是这样。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这种新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的。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及话语来分析教育现象。“教育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再追求确定的学科范式,不再主张把学科的方法、知识绝对化,不再把理论看成是人类一切价值生活的决定者,不再以一种先在的、不变的客观规律假说来解释教育的问题,就此而言,教育学可以说是‘法无定法’。”[1]顺应着这种趋势,反本质主义开始在教育学研究领域逐渐活跃起来,学界开始提倡并要求进行反本质主义的教育学研究。这是对我国传统的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的大力冲击、反思甚至批判和诘难,必然引起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者的质疑、批评甚至反对,两者的争辩也就自然发生。特别是到了21世纪初,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更是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至今仍未停息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实际上,这里的争辩很多是缘于概念的混淆。也就是说,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研究中的争辩是在没有科学界定两者的前提下发生的,或者他们本就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笔者以为,两者发生这种批判性的激烈争辩,其根本原因在于将两者视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研究范式,而这正印证了“范式不同,不可通约”[2]34的范式规定。既然是两种研究范式,那么就是“不可通约”的,科学规范就存有差异,发生激烈论争也就不足为怪。为找寻和正确破译这一论争症结,就有必要厘清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同教育研究范式的关系。

二、内涵界定: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一)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是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中关于事物本质、规律和真理的一种知识观和认识论。它运用“本质范畴”,坚守“本质信仰”,并致力于“本质追求”。亚里士多德往往被认为是本质主义的源头,但其实应该追寻到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者柏拉图。17世纪后,本质主义在西方逐渐成型。

本质主义有三种典型的表现:绝对主义、基础主义和科学主义。绝对主义认为,世界万物存在着某种惟一、永恒、甚至是超历史的本质。基础主义认为,世界可以被分解,最终是作为基础性的东西而存在,人类的知识和信仰都可以建立在这样一个稳定不变的基础之上。科学主义则强调事物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科学的任务就是要去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具体来说,本质主义的主要内涵是[3]:

第一,相信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深藏着的惟一本质,相信“本质”与“现象”的区分提供了人类观察万事万物的基本概念图式;第二,把人类认识特别是现代以来所谓科学认识的任务规定为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惟一本质;第三,把揭示事物的惟一本质视作一切知识分子职业的内在规定和崇高的学术使命;第四,把反映了事物惟一本质的知识概念、命题与理论体系尊崇为“真知识”,即真理,其他都是不反映客观实在因而无足轻重的“伪知识”、“意见”甚至“谬误”;第五,事物的惟一本质不能通过直观或自然观察来把握,只有通过概念的思辨或经验的证实才能把握;第六,一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就把握或占有了真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控制事物,使之为人类造福,实现人类生存方式由必然状态向自由状态的过渡。

据此可知,本质主义至少有两个基本要义:一是事物存有本质;二是科学研究以发现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为基本任务。本质主义的应用范围很宽,在哲学、教育学、以及生理和精神研究领域都被使用。

(二)反本质主义

20世纪以来,尤其是到20世纪中叶,哲学思想家们开始对本质主义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主要针对其基本信念、命题及学术和政治后果。他们从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提出许多尖锐的和颠覆性的意见。这些批判、质疑和意见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对本质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信念的动摇和否定。鉴于他们对本质主义的发难和批判,学术界称这种思潮为“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集中批判了本质主义的实体信仰、本质信念或假定、符合论的语言观(即人类的语言究竟是否与实体世界有同构关系,能否切中事物的本质)、目的假设及其引起的学术与政治的后果。

周继良:无存“范式”之争

反本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4]:

如同后现代主义一样,反本质主义也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流派,而是将其基本观点散布在不同的知识领域,并通过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表达出来。从20世纪西方思想界的情况来看,主张和赞成反本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尼采、维特根斯坦、曼海姆、戴维森、艾耶尔、罗蒂、波普尔、德里达、波兰尼、索绪尔、奥斯汀等人。杜威和海德格尔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是具有反本质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只是观点不那么鲜明,立场不那么坚定。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5]:

反本质主义贯穿于现代到后现代之异质多元哲学文化思潮中,其浅层表现形式为虚无主义、实用主义与犬儒主义,其极端的对立物是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以及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带有颠覆性和非理性特点,其反知性也就是反智性。

“作为后现代主义,反本质主义首先在人文学科中产生,也主要在人文学科中发展。”[6]131也就是说,反本质主义主要应用于人文科学。

三、文献综述:“极力推崇”与“毅然坚守”的论争

(一)对教育学研究中反本质主义的极力推崇

2002年,唐莹明确表示,教育学研究在真理观与方法论上既应该超越客观主义,又要超越相对主义,接受一种由哈贝马斯和伯恩斯坦所倡导的“民主的真理观”。[7]这实际上是要超越真理或认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一致。王兆也认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教育学界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始终占据着教育研究的主流。但他认为[8]159:

为什么在历经十余年的探讨之后,仍有学者著言“今后的探讨,恐怕需要努力探索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这正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当“本质主义”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范式时,“本质主义”成为教育研究的惟一的价值取向。由于这种视野的限制,“本质主义”为反本质主义所消解就成为不可避免之事。

2004年,石中英教授认为[3]:

从反本质主义角度看,本质主义在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带来表面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历史性后果。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抛弃本质主义,树立新的反本质主义的知识观,走上新的反本质主义的认识论之路。

2007年,魏宏聚认为[9]:

当前我国教育学界正进行着一场崭新的思维方式讨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论争。……反本质主义思维是基于我国反本质主义教育学实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本质主义观”。它的提出是教育研究追求学术自由与反对学术霸权的良好开端。

2009年,郝德永认为[10]:

教育发展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与发展轨迹,造成种种错位诠释现象与发展困境。消解本质主义思维,关键在于对教育的各种规定性品质、逻辑与机制的解构,阐明当代教育的不可“定义性”逻辑与品质。

此外,李燕[11]、张向众[12]、蔡灿新[13]等也持反本质主义的观点,推崇反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对教育价值认知的贡献。

(二)对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的毅然坚守

石中英教授2004年的《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一文(以下称石文)引起了教育学界的激烈争论,诸多学者以此为标靶进行批判以表明自己的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主张。张荣伟就认为[14]:

所谓的“本质主义”及其“严重的历史性后果”是“反本质主义”所赋予和强加的。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抛弃所谓的“反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世界观或本体论的基本观点。

朱成科也与石文提出了相反观点,他认为[15]:

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

唐安奎针对石文也指出[6]127:

当前,我国教育学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既面临着走向僵化的危险,也面临着来自于后现代主义支撑的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主张的颠覆。教育存在中具有确定性,教育学知识具有客观性且能通过语言加以表达与理解,中国教育学研究需要追求确定性。

教育学界对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讨论,繁荣和丰富了教育学的研究,但主要还是处于一个相互争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的态势。

四、“面目”再现: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到底是什么?

(一)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

“本质”一词,《辞海》的解释是[16]102:

与“现象”相对,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

从这一解释至少可以看出:其一,“本质”总是和“现象”相对应而存在的;其二,既然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那么它就是事物的组成部分,也是该事物区别于它事物而成为它自身的内在依据;其三,科学研究就是要把握事物本质。“主义”一词,《辞海》的解释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16]2518那么,“本质主义”则可解释为人们对事物根本性质或事物内部稳定联系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据此推理,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则是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质或教育内部稳定联系所持有的理论和主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把握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就是要探寻教育的本质。分析至此,恐怕可以认为,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的基本点在于:其一,教育存有本质和客观规律;其二,教育科学研究旨在发现教育本质和客观规律。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仅是根据我国《辞海》的有关解释进行概念辨析和逻辑演绎而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本质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来源及内涵不是靠几个词条解释就能道明的。回到前文所述的西方本质主义的主要内涵,它至少也有两个基本要义:一是事物存有本质;二是科学研究以发现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为基本任务。如果用到教育学研究中来,则必然和笔者概念演绎的结论一致。

在此,我们还看看基础主义。前面说过,它是本质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首先表现为一种哲学信念,更是一种哲学共设。它确信[17]:

存在着或者必须存在某种我们在确定理性、知识、真理、实在、善和正义的性质时,能够最终诉诸永恒的、非历史的基础或框架,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种基础,并用强有力的理由去支持这种要求。

“基础主义在教育学和教学论领域表现为坚信教育和教学是有本质的、有规律的。教育学和教学论应当而且必须研究教育、教学的本质和教育、教学的规律。”[18]从基础主义的视角出发,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也始终坚信教育存有本质,教育研究者应该去发现教育本质和客观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不管是从概念辨析和西方本质主义的内涵来看,还是从基础主义的哲学信念来看,本质主义的教育学思维都可以得出前述的那两个基本点。

(二)教育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

前文已述,反本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在人文学科中发展。正如波林•罗斯诺(PaulineMarieRosenau)所言[19]251:

后现代主义在人文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应用或许并没有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它对于社会科学的适当性是另一种类型的问题。在人文科学领域里主体性和思辨也许是好玩的和有趣的。但是社会科学应该是更严谨、更分析性的,它必须把结论建立在理性和此类或彼类证据的基础之上。

以波林•罗斯诺的观点来判断,后现代主义对教育学的影响,包括后来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都存在一个“适用的有限性”问题,因为教育是社会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但不管怎样,后现代主义还是引入了教育。其教育哲学也谈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与课程、教师角色[20]。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反本质主义同样也对教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要义在于:否认教育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存在,反对研究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把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看成假问题;以相对主义代替教育中的基础主义,提倡建构主义;关注学生个体,反对主体性教育观;用不确定性教育研究取向和微观叙事代替教育研究中的宏大叙事。仅仅从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反本质主义中的“叙事研究”,借助了文学中的故事研究,还有社会科学中的质性研究,以及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扎根理论、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再从其分析资料的方法或手段看,也主要是采取叙事分析、会话分析、话语分析、符号学分析等。这正是教育研究中的人类学方法所关注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是以理解研究对象及其文化、寻找社会问题、呼吁社会关注为研究目的,以研究者的参与和共情的态度为工具,灵活采取一切可以深入到研究对象心灵深处的办法,获得对研究对象的鲜为人知的情感和态度及其产生过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解[21]367。教育学的实践性很强,决定了其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反本质主义给教育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就在于运用多样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及设计探寻教育价值,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五、“范式”释义: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离“范式”到底有多远?

(一)教育学研究与“范式”联姻:何以可能

我们知道,“范式”(Paradigm)概念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omasKuhn),它将其用于分析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2]31。库恩认为,自然科学不是以连续性的、积累的方式不断进化,而是通过“科学革命”方式向前发展的。张应强教授认为[22]3:

他提出范式这一概念,目的是要解释科学革命的发生。因此,他把科学发展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命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成员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在范式的约束下稳态发展;而在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时期的范式遭遇到科学中“例外”的挑战,“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为新范式所取代,旧范式的一致性消失了,科学发生了“范式转换”而进入到新范式约束的阶段。

关于“范式”的描述性定义,库恩认为,“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23]库恩还说:“我是把‘范式’作为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在一段时期中它为科学共同体提出典型的问题和解答。”[24]而《辞海》解释如下:“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科学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16]472如果仅仅从描述性定义和内涵来界定“范式”是非常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它的重要特性。按照张应强教授的观点,在库恩的范式理论中,范式还具有如下特性[22]3:

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具有公认性,为这一时期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循,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指导的;范式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新范式与旧范式不可通约、不可共存;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具有“范型”和“典范”意义,对科学研究,特别是新一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进行“规范”和“示范”。

虽然“范式”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和公认的普适解释和具体要义,但根据有关解释和库恩的观点,笔者以为,一种学科范式至少还应包括如下内涵:第一,共同接受和遵守的学科信念,不管是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还是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以及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都属于这一内涵;第二,公认的研究技术路线,包括公认的研究技术、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等;第三,具体模型和范例,正如前文所述的“科学共同体提出典型的问题和解答”、“科学的模型和具体运用的范例”等。实际上,学科信念在范式的内涵中至关重要,是第一位的要素。

范式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那么在社会科学领域怎么也存在学科范式呢?这得益于社会科学对范式的改造和借用,教育学也因此与范式紧密联姻。

社会科学对范式的改造和借用,其主要贡献为:其一,抽取和发扬“范式”对科学研究的“示范和范例”的规范要义;其二,改造和提升用来描述“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的内涵。第一个方面无需细说。关于第二个方面,我们在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发展中可以看到[22]4:

社会学家对范式做了两方面改造。一是将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不可共存性改造为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范式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共存的。二是扩大范式的内涵,以增强范式概念在社会学中的灵活性。

在社会科学中,范式既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共同体,又可以区分不同的学科,甚至可以用来代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等。如经济学发展中的自由主义范式、政府干预主义范式以及后来的新自由主义范式等。经济学当中的这些“范式革命和范式转换”,并不是库恩所言之“范式转换”的意义,只是说明了这些经济学说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模式本身的差异,是不同经济学思想的重要区别。同时,这些范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共生共存的。艾尔•巴比甚至认为[25]:

自然科学家相信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代表了从错误观念到正确观念的转变,而在社会科学中,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很少被完全抛弃,范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观察的方式,它们只有用处多少的区别。

经过社会科学的改造,借用前文库恩范式的内涵,社会科学的学科“范式”则包括以下内涵:第一,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和信仰的学科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已有科学成就等均属此列;第二,共有的研究技术及方法论体系,它规定了该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第三,不同时期和阶段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和范例,或者是同一时期和阶段对同一问题的具体模型和解答。

虽然有学者认为,范式并不适合于教育学研究,“我们必须将“范式”、“范式转换”等诸类词汇从教育研究领域彻底清除,这应该成为每位教育研究者的理论自觉。”[2]34但是,诸多学者还是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存在研究范式的,这确实是得益于社会科学对范式的改造。而且,教育学存在学术共同体,有着众多的研究者。在该学科学术共同体内部,也有共存的学科信念、研究方法和体系、研究规则、解决问题的模型和范例等,同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流派,这些思想和流派也是共生共存的。故而,讨论教育学理论或教育学研究范式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二)教育学研究范式:必备要件

学界讨论教育(学)研究范式的颇多,但真正对教育(学)研究范式进行界定的不多,在此仅举一二。如尧新瑜认为,“教育研究范式”是为教育领域中学术共同体对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的共同认识[26]。张应强认为,“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对教育研究活动所持有的共有信念、共同的前提假设,以及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规范[22]4。应该说,这些界定还是符合社会科学范式的重要内涵。一种独立的教育学研究范式的成立需要同时具备以下要素:第一,它是教育学学术共同体的共同信仰和教育信念;第二,遵循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程序;第三,存在解决某种问题的模型和范例,既包括不同时期和阶段,也包括同一时期和阶段,三者缺一不可。学界很多区分教育学研究范式的标准实际上只是研究方法,如王[27],冯建军等[28],李雁冰[29],冯雯[30],等等,却不是共同信仰和学科信念的区别。而后者,正如前文所言,却是构成一种研究范式的关键因素。

(三)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同“范式”的距离

自1978年以来,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我国大致已有30多年的历程。这一研究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78―1984年的激烈争鸣阶段、1985―1994年的争论沉寂阶段和1995―2008年的深化探索阶段,其中有生产力与上层建筑说、培养人说与传递说、社会实践活动说、多重本质说、反本质说等五种典型观点[31]。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教育学界对教育本质展开了极为激烈的争论,这与当时哲学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社会形势有关。新世纪10年来,教育本质研究进一步发展,同时存在多元视域。如舒志定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教育本质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富有启示的理解教育本质的观点;这其中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质理解思路的更新、后现代教育思潮对教育本质观的消解、人学理论克服教育本质研究人的空场等三方面[32]。这些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逐步形成了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那它到底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学研究范式呢?这就要看这种本质主义是不是具备教育学研究范式的三个要素。其一,教育本质问题存在学术共同体,要不然不会发生那场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同时存在共同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念:教育存在本质和客观规律;教育学研究就是要发现这种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第一个要素是具备的。其二,这些教育本质问题研究是不是遵循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呢?很显然不是。教育研究实践中共有三类研究方法:实证方法、人类学方法、思辨方法[21]13。上世纪教育本质问题研究大多是采用思辨方法。该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方法,即首先提出一个命题,然后运用与此命题相关的一系列系统化的概念,经过逻辑推理得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系统化的概念包括前人权威的定义、历史经验或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实证研究成果)。新世纪的教育本质问题研究实际上是三种方法兼用,更多的趋向于人类学和实证方法。既然研究方法不同,就很难说存在共同的研究程序,出现那么多种教育本质说则不足为怪。因此,第二个要素是不具备的。其三,是不是存在解决教育本质问题的模型和范例?这个显然也不是。因为关于教育本质就有多种观点和学说,都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不存在回答教育本质的模型和范例。故而,第三个要素也是不具备的。因此,从一种独立的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必备要件来看,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确实不是一种研究范式,与“范式”的距离相去甚远。

根据前文对教育学研究中反本质主义的科学界定,笔者以为:第一,反本质主义教育研究存在学术共同体,也存在共同的信仰和教育信念,包括对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研究方法的认识等,基本都是一致的。因此,第一个要件是具备的。第二,存在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程序,那就是人类学方法及研究程序,且都是比较成熟的分析路径和研究技术体系。第二个要件也是具备的。第三,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型和范例,这就是人类学方法中的具体研究设计,包括田野工作、扎根理论、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设计。这些研究设计也都是成熟的、操作性极强的研究技术体系。如有学者运用个案研究设计来研究大学校园中的贫困文化[33]。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人类学方法。因此,第三个要件也是具备的。根据以上分析,教育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实则为一种教育学的人类学范式。人类学研究范式在教育学研究的运用中可能会给教育研究及发展带来诸多益处,如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的“文化品格”,更加注重教育事实及现象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甚至有学者认为[34]:

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应该更多提倡从书斋到田野、从田野到书斋的人类学研究范式,提倡进行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类学范式指导下有扎实田野工作基础的个案研究,并以此进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

综合上述分析,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不是一种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它只是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教育思想。而教育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是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具有共同的学科信念和研究方法体系。二者本质上就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发生激烈的争辩难免产生诸多认识误区,反过来又激发了更为激烈的争辩,使得二者的论争愈演愈烈而不得停息。换言之,二者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共同探寻教育领域的有关问题,本不应该发生如此对立的争辩。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本应而且也会逐渐走向融合,共同促进教育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J].教育研究,2004(4):17-21.

[2]肖磊,吕晓瑞.“范式”的滥用:教育研究中的流行病[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3]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1):11-20.

[4]和磊.反本质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6(11):57-58.

[5]毛崇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3-28.

[6]唐安奎.我国教育学研究确定性追求的反思――与石中英先生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主张商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74.

[8]王兆.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四种范式及其批判[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9]魏宏聚.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两种思维方式论争评析―兼作教育学反本质主义思维的辩护[J].高等教育研究,2007(5):21-25.

[10]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J].教育研究,2009(9):11-16.

[11]李燕.教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6):145-149.

[12]张向众.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趋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0-35.

[13]蔡灿新.教育本体论研究的转向与教育本体的复杂性―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本体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6-9.

[14]张荣伟.回到原点的哲学之思――《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批判[J].当代教育论坛,2005(4)(上半月刊):21-28.

[15]朱成科.论作为教育本体论的教育哲学――兼论“反本质主义”教育观点的时代困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1-5.

[1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7]章忠民.基础主义的批判与当代哲学主题的变化[J].哲学研究,2006(6):74-78.

[18]南纪稳,张立昌.教学规律研究:必要性及研究逻辑[J].教育研究,2010(12):56-60.

[19]罗斯诺,P.M.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0]奥兹门,H.A.&克莱威尔,S.M.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43-347.

[21]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2]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

[2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78.

[24]Kuhn,J.S.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M].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0.转引自:王兆.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四种范式及其批判[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58-163.

[25]巴比,A.社会研究方法(上)[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7.

[26]尧新瑜.试论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J].现代教育论丛,2003(1):7-12.

[27]王.20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J].教育科学,2000(1):28-31.

[28]冯建军,赵永东.西方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平顶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53-59.

[29]李雁冰.试论三种教育研究范式及其转换背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34-38.

[30]冯雯.浅析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历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130-132.

[31]田娟.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20-125.

[32]舒志定.新世纪10年教育本质研究的多元视域[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当前国际贸易现状范例(12篇)

    - 阅0

    当前国际贸易现状范文篇1【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TC指数,RCA指数在分析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国家(地区)某个行业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时候,目前常用的指标有:国际服务贸易.....

    减少食物浪费的建议范例(12篇)

    - 阅0

    减少食物浪费的建议范文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当您在舒适整洁的校园中工作和学习时,当您享受科技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便利时……您是否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幻无常.....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