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1

论文摘要: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是垃圾的广泛产生和集中处理之间、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在不同层次之间、垃圾处理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和剧烈冲突,而破解邻避现象的基本思路是消除处理地居民和全社会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上的差异。

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明确了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然而,从国内外实践经验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中的邻避现象正日益严重,并成为了垃圾处理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开展对垃圾处理产业中邻避现象的系统研究是极其迫切和必要的。本文以国际上典型的案例为分析载体,对邻避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以期为我国各级政府寻找破解良策,为推进和加快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做一些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一、垃圾处理产业中邻避现象的内涵与本质

邻避现象的英文涵义是“NotInMyBackYard”,简称为“NIMBY”,即一般所谓的“不要在我家后院”,指的是当国家推行某些对社会整体而言是必要的政策时,政策的目标地区却强烈反对把当地作为政策目标的草根运动。邻避现象展现出特定的大众自我矛盾的态度:原则上赞成政府施政的目标,但该目标的预定地不能与我家“后院”毗邻。邻避现象广泛存在于诸如兴建监狱、工业区、游民收容所、核电厂等许多领域。伴随着垃圾处理量的日益增加,垃圾处理领域中邻避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大家都认为政府设置垃圾焚化炉或掩埋场是合理的,但决不同意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自家住地的周围,也就是说,只要别在我居住的周围建设这些设施,就非常赞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Fischer,1995)[1]。

同人类与垃圾相伴生一样,垃圾处理和邻避现象也是共存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邻避事件的发生更是日趋频繁,几乎成了全球性的难题。上个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城市(比如纽约)为了图省事而将垃圾直接运往别的城市或外州进行填埋,引起了垃圾接受地居民的强烈反抗,为了积极抵制垃圾运进“自家后院”,他们有效地组织了“NIMBY”运动。[2]现如今,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也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浙江省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张福健认为,“固废填埋场对于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而且要离居民区一公里以上,老百姓对此非常的敏感,填埋场还不能远离危险固废的产生地,所以征地就异常的困难。”这位官员所说的“敏感”实际上就是邻避现象的一种表现。

垃圾处理是随着人口在空间的集聚(城镇化)、不可分解垃圾的增多、垃圾数量的巨量增加而逐步凸现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合成了众多诸如塑料之类的不可分解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的化合物,加之人口的空间集聚,使得在狭小的空间区域产生了密集的垃圾。如此就产生了垃圾的成份和数量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出现了垃圾集聚、垃圾围城等非均衡现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管资源回收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上来看,垃圾还是一种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感受的“负经济品”。垃圾处理能够清洁人们的居住环境、防止病毒、细菌的滋生和扩散,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因而是一项价值创造活动,是现代人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生产活动。

但是,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法律条件下,垃圾处理过程是一个具有重大外部性的生产活动。本文认为,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的本质正是来源于这种特殊的外部性。在仔细考察垃圾处理中的外部性后发现,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存在两个层次并且在每个层次上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形式。从全社会范围看,垃圾处理美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存在正的外部性,因而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赞同;从垃圾处理所在地这一狭小的区域范围看,因为垃圾处理本身存在产生“二次污染”的巨大风险,因而垃圾处理过程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性,因而常常被周围居民所抵制。

因此,现代社会的垃圾处理模式使得要在某一地点集中处理所有人产生的垃圾,并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这一模式实际上是把垃圾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集中到了某一狭小区域的居民身上,造成了他们的成本与收益的巨大分离,是少数人的利益受损换来了多数人的环境收益。当成本与收益的脱节超出了人们的忍受极限时,对垃圾处理的抵制就不可避免了,反抗将随之而起,从而产生了邻避现象。因此,垃圾处理产业中邻避现象的本质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垃圾的广泛产生和集中处理之间、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在不同层次之间、垃圾处理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和剧烈冲突。

二、垃圾处理中产生邻避现象的基本原因

目前,学术界对于邻避现象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民主、环境正义等政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阐述邻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台湾的张震东教授在其着作《正义及相关问题》中认为,民主国家在形式上赋予了自由平等权,并奉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在此社会原则之下却容易形成“多数总是对的”的道德权威,甚至以多数为名而滥用权力来压制少数,造成所谓的“多数暴虐”[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等人也认为,相信多数决策原则就必然意味着多数人能够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是与少数人的利益相悖的。[4]可见,“多数暴虐”实际上是通过现代民主制度,实现由少数人来承担使得多数人受益的项目的成本和风险。而当这部分人认为这种成本和风险异常大时,人们所固有的自利倾向将会转化为一种强有力的反抗。垃圾处理产业中出现的邻避现象正是被有效组织起来的利益受损的“少数人”对这种“多数暴虐”的抗争。台湾东吴大学的陈俊宏认为,代议制民主制度是邻避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他认为能够与环境治理等可持续发展政策推行相兼容的审议式民主理论。[5]从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归纳出,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产生邻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由于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决策原则,产生了多数人获得的利益却由少数人来承担成本和风险的不对称现象,而当这种不对称在某种条件下变得不能被少数人所容忍时,反抗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邻避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生邻避现象的原因也许更加直接和清晰。邻避现象的本质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在处理地居民和全社会之间存在的巨大偏离,又可以把它分为正常偏离和非正常偏离。非正常偏离是由于人们在认识和观念上的扭曲而导致的,对于垃圾处理所产生的外部性认识偏差,它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外部性。正常偏离是指在现代垃圾处理模式下,人们利益结构的调整未能到位而形成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外部性。

(一)非正常偏离的原因

具体到垃圾处理产业,本文认为,产生非正常偏离的基本原因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人们对于历史上曾经出现垃圾危害的恐惧感认识的深入有利于人类更科学地对待和处理垃圾,但是,认识的深入同样加深了人们对于垃圾处理的恐惧感。在前文提及的纽约、新竹等邻避现象的案例中,都曾经出现过由垃圾处理而造成对环境和资源的巨大破坏的经历。曾经真实存在的对于垃圾危害的认识,加剧了人们对于垃圾的恐惧,从实践经验看,不能不说这是垃圾处理产业中引起邻避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垃圾处理的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判断。

随着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垃圾处理过程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已经获得极大遏制,能够达到各种环境标准。以垃圾焚烧处理为例,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炉(MSWI)的飞灰中检测出二恶英后,焚烧排放作为二恶英的环境来源,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科学家的重视。同时,由于其高毒性特征二恶英也成为环保团体反对垃圾焚烧最有力的证据。但从近一两年检测机构对烟气回收设施完善、设计合理的焚化炉所排放烟灰的检测结果看,二恶英的排放完全能够达到环保标准。据2004年9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他们检测的国产立式气旋热解气化垃圾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仅为0.011纳克,是国家标准的五十分之一,日本及欧盟标准的十分之一,且燃烧效果远优于价格昂贵的进口焚烧炉。”[6]

尽管如此,由于新闻媒介对于日本等国家早期建造的垃圾焚烧工厂排放的二恶英的负面报导,还是导致了人们对于垃圾焚烧造成二次污染“谈虎色变”,即存在“负面新闻扭曲了人们对于垃圾焚烧的观念”的现象,这就是负面新闻的副作用之一。《芝加哥论坛报》前任总编辑杰克·威廉·富勒认为,“相对于好事情而言,灾难总是更容易成为某个社区的谈资。麻烦事易唤起一些人的同情心,而易使另外一些人产生宿命感,恐惧和愤怒比仁爱具有更大的冲击力。”[7]

(二)正常偏离的原因

正常偏离意味着垃圾处理地的居民实际获得的收益少于应该得到的收益,而实际支付的成本却多于应该支付的成本。根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政府应该通过环境补偿机制对处理点居民所承受的损失进行补偿。根据“成本-收益”这一基本分析框架,当获得的补偿等于或超过了所受到的损失时,集中处理点的居民会接受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例如,台湾新竹市市政府执意要在原来掩埋场旧址建设焚化炉,承诺焚化炉营运后将给周围居民种种回馈,包括温水游泳池、运动场、社区公园、电费减免和回馈金时,有些居民和议员就“松口”了。然而,按照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构建完善的环境补偿机制却是极其困难的,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原因: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PPP模式;学生管理;垃圾分类

近年来,广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垃圾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工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013年广州市制定《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并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模式试点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在居民社区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广州市联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轻工)、广东拜登投资有限公司研发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将试点范围扩大到高校。于2014年9月进驻广轻工学生宿舍区,并投入使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在不断改善校园环境的同时,结合垃圾分类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故本文将针对高校在实施PPP模式下的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1PPP模式下校园垃圾分类运行方式

学校联合广东拜登投资有限公司、学校后勤集团、学生工作处等多个部门采取行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广东拜登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是结合高校垃圾种类及特点,研发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是由智能密封式垃圾点、后台大数据处理系统和积分兑换系统组成;学校后勤集团主要是结合智能系统的需求,对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学生工作处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系统,确保垃圾正确投放。智能系统与学生一卡通相结合,可以实时身份核对和实时称重,垃圾投放者的身份核对和实时称重可在1至2秒钟完成。学生只要按照分类要求分好垃圾并装袋,放到垃圾箱顶,刷学生一卡通,密闭的垃圾箱盖会打开,将垃圾投入相应的箱体。投放垃圾后,用户投放垃圾的类别和重量也会及时传送至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垃圾投放后,后勤保洁人员每天对分类的垃圾进行核对,分类正确的可以获得与投放垃圾重量相对应的积分,分类不正确的则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提示,通过提醒,提高垃圾正确的投放率。垃圾投放正确获得的积分可以到指定地点兑换奖励。针对投放者心理设计的积分兑换系统,不仅提高了正确投放率,也提升学生投放的信心度,最终使得学生养成正确投放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垃圾分类的正确运转。

2从校园垃圾分类视角审视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垃圾分类回收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三种方式中属于再使用和再循环的范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校园垃圾分类视角,客观审视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绿色校园,将资源循环利用思想融入高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1学生对垃圾分类缺乏行动意识

曾经有学者提出,高校师生们环保意识较高,定点安放的垃圾桶让大家养成了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但是多数高校在生活垃圾产生最大源头的宿舍区、饭堂,垃圾“一桶装”情况异常严重。[3]这种“一桶装”的现象在我校也是存在的。学生公寓在PPP模式垃圾分类之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每个楼层设置大垃圾桶,学生直接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即可。在启用垃圾分类办法后,大垃圾桶全部撤掉,要求学生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但是很多学生习惯了大垃圾桶简单的投放方式,不愿意到指定地点投放,甚至出现直接将垃圾放在宿舍门口,等待清洁人员来处理。

2.2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全面

针对学生生活垃圾,垃圾种类分为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废纸类、其它生活垃圾。在垃圾分类实施后,虽然有同学将垃圾装入不同的垃圾袋中,但是并没有分类的迹象。据智能系统的统计,垃圾分类错误的现象经常发生。另外,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大部分同学仅知道“变废为宝”,对于垃圾分类的其他意义了解并不多。垃圾分类标准、方法,很多同学都较模糊。

2.3学生对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参与性不高

垃圾分类工作的初期,学生社团主要通过宣传纸,手册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方法、标准相关内容,同时在垃圾回收点附近设立摊位,为同学们解答疑惑。但是从宣传的效果发现,主动走向摊位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同学较少,即使有同学拿到宣传纸后,直接丢垃圾桶的现象也是有的。从这些情况发现,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主动参与性不高。

3促进校园垃圾分类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在高校实施垃圾分类,教授学生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也会影响周边的社会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会传播到整个民族,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高校实施垃圾分类很重要。高校垃圾分类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投放者对系统的正确使用,为了提高投放的正确率,学生工作处在学生管理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3.1办学理念与垃圾分类相结合,提高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广轻工的办学理念是“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是学校的根本出发点,始终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敢于创新,寻求学校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垃圾分类融入办学理念,不断追求卓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曾经有学者提出“思想决定行为,理论指导实践,先进科学的理论决定理性成熟的行为”。[4]环境问题的改善,不是仅靠一个国家努力治理就能解决的,根源还是需要人类在意识上重视环境保护[5]。因此垃圾分类的成败,关键是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意识层面提高,对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具有指引作用。广轻工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方面主要从垃圾分类知识和文化熏陶两个方面抓起。在文化熏陶方面,依靠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优化实现意识熏陶,使垃圾分类思想潜移默化进入学生意识。在垃圾分类知识方面,主要利用校园宣传栏、展板、BBS等多种方式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方法,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以及社团开展知识竞猜等学习渠道加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认知。

3.2垃圾分类思想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使之健康成长,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性任务。以高校为依托和阵地,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至于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整个日常工作的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外化为自觉行为。校园垃圾分类的成功实施不能仅依靠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或者是惩罚性规定,如果仅是依靠严格的管理而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这样的管理是脆弱的,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德育放在优先位置,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将垃圾分类思想上升到一种品格,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垃圾分类队伍是最重要的。学校在学生主动性方面主要是将勤工助学与垃圾分类引导工作结合。勤工助学的同学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加入到垃圾分类引导工作中,这样,在增加了勤工助学岗位基础上,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由于岗位的增加,提高学生在垃圾分类引导工作中的成就感,使得学生思想上重视垃圾分类,勤工助学的同学会传染给身边的舍友、同学,慢慢的在学生间相互感染,最终不仅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的自觉性。

3.3通过垃圾分类,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

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对象的主体,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我管理,使学生在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针对垃圾分类,在学生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的基础上,推进学生民主化进程,启发学生自行约束,实现自我管理。通过不同的形式,学生参与到垃圾分类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尊重他们的民利,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针对垃圾分类,学生组织成立自律委员会、维权委员会,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参与管理。PPP模式下的智能系统投入使用后,学生宿舍区的垃圾桶全部撤离,学生自产的垃圾必须自己分类并投入指定地点。刚进入使用阶段,学生对智能系统的使用不习惯,以前每个楼层都放置垃圾桶,简单、便捷的投放方式出门可以实现,现在全部撤离,需要投放到宿舍楼外的指定地点。有学生会有偷懒现象,尤其是楼层高的同学,会把垃圾装袋后放在宿舍门口,等待后勤保洁人员的帮忙,但是这样等来的是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同学,通过学生社团的加入,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律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另外一方面是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3.4垃圾分类融入校风建设工作

校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师生道德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6]垃圾分类与学生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将垃圾分类融入校风建设中,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借鉴。优良校风是长期积淀的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传统校风是需要学生一代代的传承。将垃圾分类作为优良校风的一个方面,通过高年级的学生向新生传递,使得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传承下去,不仅提高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有力帮助。

4结束语

将垃圾分类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在高校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成功的经验发挥高校的模范带头作用,逐步提高国人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使人类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栏芳.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生态环境,2012.(2).

[2]王雯姝,杨增岽.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

[3]冼灿标,齐水冰,李连和,李可,邵琴,李惠萌.广东高校节能减排对策研究[J].节能,2013(10).

[4]程立军,赵海燕.创新高校校风建设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13(2).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3

垃圾分类倡议书范文1

  全市各级公共机构的干部职工:

  20X年6月3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人人有责。作为公共机构的一员,应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自觉担负社会责任和义务,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我们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做垃圾分类先行者。牢固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理念,勇做先行者,争当排头兵。带头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良好生活习惯,把文明意识、环保观念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位群众,长期坚持,形成自觉;带头践行绿色办公、低碳消费,主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和生活用品,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带头遵从垃圾分类规则,不嫌麻烦,不怕受累,按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门别类,严格按要求分别加以处置。

  二、做垃圾分类宣传者。积极行动起来,从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入手,正确掌握垃圾分类方法,树牢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务必领会政策要义,通过认真学习省和我市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理解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务必掌握分类知识,并在实践中积极加以运用;务必学会宣传造势,通过行为示范、谈心交流、科普宣讲,广泛传播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三、做垃圾分类监督者。作为公共机构的一员,应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不怕非议,不计得失,敢于担当。敢于劝导抵制一次性办公和生活用品的过度使用和垃圾过量产生等浪费现象;敢于批评制止垃圾乱丢乱扔、混装不分类、不按要求投放等不良行为;敢于监督举报垃圾分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家庭及社区,努力以实际行动维护垃圾分类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推进垃圾分类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为建设青山绿水、生机勃勃的美好幸福的新保定作出积极贡献!

  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期:

垃圾分类倡议书范文2

  尊敬的领导、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离开它。我们的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蓝色星球!”,可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生活垃圾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虽然垃圾能够经过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以到达降低污染的效果。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并且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要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染问题,能够经过减少垃圾的排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此外,我们还能够经过垃圾分类的方法,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染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环境,我校倡议:

  一、全校师生要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班级、学校内设置多个贴上各类垃圾标签的垃圾桶或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三、教师自备垃圾桶,学生自备垃圾袋,各自把自我一天来产生的各种垃圾先装好,午时放学后再把各自的垃圾拿到班上或学校里分类投放好,养成不随手扔垃圾和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四、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少制造垃圾,异常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的垃圾,能循环再用的用品必须做到循环再用。

  五、每周进行一次可回收垃圾义卖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一个志愿站”,由五、六年级各班派出一名志愿者组成,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把义卖得来的钱用于公益活动、用于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班级以及个人。

  六、让垃圾分类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垃圾分类倡议书范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也许我们无法阻止垃圾的产生,但我们却可以减少垃圾给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带来的危害,而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就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制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如此既可节约资源,又能维护环境整洁。

  我们每个学校每天也会产生大量垃圾,但因处理不当,非常的浪费和不环保。特此,向各个学校提出以下倡议:

  一、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设置两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一个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另一个用于装可回收垃圾,以便回收利用。

  二、人人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将废纸、塑料瓶、易拉罐等进行分类回收。

  三、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尤其是不易分解和有毒的有害垃圾。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从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开始,让我们的学校更加清洁美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过得更加环保美好!

  倡议人:xx

  xx年10月17日

垃圾分类倡议书范文4

  各位居民朋友们:

  每天我们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送去焚烧、填埋,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高达400—600元。上海每年生活垃圾处理量700余万吨,消耗了大量资金和土地资源,其处理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分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提出了到20xx年底前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为此,万荣新苑居委会联合物业在社区内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工作,家庭生活垃圾将按照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请广大居民朋友按条例要求将分类后的垃圾(定时定点)准确投放。我们也将积极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指导,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帮助居民朋友共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让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感谢广大社区居民朋友的支持配合!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4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产业化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54-02

一、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废品等。属于有机物的垃圾主要是动植物的废弃物,属于无机物的垃圾主要为炉灰、庭院灰土、碎砖瓦;可回收的废品主要为金属、橡胶、塑料、废纸、玻璃等。随着工业化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数量剧增。

目前城市垃圾处理总体上来说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城市垃圾回收不分类,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同时垃圾资源化技术不高,缺乏相应的资金。当前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技术水平低,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因而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较差。此外,还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产业化。

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基于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应大力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实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是指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政府按企业化处理的垃圾量进行补贴的一种市场运作形式,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并推动垃圾处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在城市垃圾管理上,政府应由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转变为城市垃圾处理行业法规的制定者、规划的编制者、投资的引导者、市场的培育者和行为的监督者。打破现行城市垃圾处理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局面,把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同时通过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约束行为,减少资金浪费、降低投资和处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还要实现城市垃圾处理场由事业体制转变为企业,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新建项目,要按现代企业筹建。对于已建项目,要经资产评估后进行改企建制。对现有垃圾处理场采用拍卖、出让、转让或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将回收的资金用于还贷或新项目的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体制改革。隶属于政府的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事业单位,要根据道路清扫、楼宇清洗、水域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作业服务的不同特点,逐步转制成参与市场竞争的独立企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积极培育和适度发展一些非公有制形式的环卫作业服务企业,经过资格认证和工商登记准予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形成国有、集体、私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卫作业服务体系,探索出“政府参与、企业投资、商业化运作”的一条新路。

2.出台城市垃圾处理优惠政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垃圾处理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投入。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没有那么大的力度,也不可能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只有到资本市场上去寻求资金,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渠道。投资社会化,谁投资谁受益,政府可以引导性地以少量投资,吸引企业和社会上的资本投入。多年来,鼓励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投资的政策机制未形成,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调动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又没有开辟向社会集资的渠道,也限制了投资者向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投资的途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税收、财政、信贷、融资等政策体系,推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资本和投资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等,为企业营造投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变。

3.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了把城市市容环卫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强了法制建设。国务院先后转发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和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报告》。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5年建设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等20多项技术标准和规范。

为了保证处理好城市的垃圾问题,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另一方面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有关法规和条例进行修改,充实与“污染者付费”类似的垃圾产生者付费的条款,建立相应的收费机制,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有效地处理垃圾。

4.建立技术进步促进机制。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原则。传统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形成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焚烧方式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城市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可燃物少。因此,适于走垃圾分选、再生利用、有机物发酵制肥、可燃物焚烧供热发电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目前,从事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在某些单项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垃圾处理技术是涉及机械、化工、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因此,提高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开发机构,急需发展有高度技术能力的研究开发单位,把国内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引进、吸收、消化后加以创新,创造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技术。这就要求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观念,允许技术入股,技术分红,对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改造和先进设备的研制提供财政和信贷的支持,提供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措施。

5.建立合理的用户付费机制,刺激城市垃圾的减量,促进城市垃圾处理资金的良性循环。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核心是由企业来投资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并运营,由政府来支付其投资回报及相应费用。这部分费用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另一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是收费,按“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由垃圾产生者支付垃圾处理费用,建立合理的价格政策。按类计量收费(税)就是根据不同类别的废物分别计量并按不同的收费(税)标准进行收费(税)。计量收费可以减少垃圾产量和增加资源回收量,对不同类废物制定不同的收费(税)标准将提高垃圾分类率,而且,把按类计量收费(税)应用到垃圾生产者和垃圾处理者,以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率和垃圾分类处理率。

启用抵押金制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对于回收后可以重复使用的包装品,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等,要求购买者支付一定押金,当退回包装品时领回押金,这种做法其实早已有之;重启抵押金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包装品的回收率,还可改变生产和消费习惯。让企业和消费者少用一次性包装品,转而使用更有利于环保的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品。德国在实施抵押金制度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实施垃圾许可交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把垃圾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许可交易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经济手段。政府根据辖区内的垃圾管理目标,综合考量各区域垃圾处理设施的消纳量和区域发展规划等因素,确定每个区域垃圾的最大排放量;然后,通过发放垃圾排放许可证的办法实现排放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分配;最后,通过建立垃圾排放权交易市场,使排放权能够合法合理买卖。许可交易采用排污许可证形式量化垃圾生产者的垃圾排放权,并允许排放权像商品那样自由买卖,垃圾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或区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垃圾排放,剩余的排放权则转让给垃圾处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或区域,实现处理量与处理成本挂钩,从而使总的协调成本最低。而且,垃圾生产者不再像垃圾收费(税)制那样只是价格接受者,而是在交易过程中获得了叫价的机会。更能直接感受垃圾交易市场的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与消费战略。可以期待,许可交易应用于垃圾处理,将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推进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

垃圾处理是微利行业,有些环节甚至还是无利的,需要政府出台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予以扶持,可将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级差地租收入和国有资产变现收入等按一定比例建立城市垃圾处理项目补偿基金,专项对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不足支付城市垃圾处理运营费用的给予经营补贴,尽快培育出拥有竞争力的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这关系到垃圾处理产业化能否取得成功。政府还要加强开征垃圾处理费的宣传教育,让缴纳垃圾处理费的单位、居民明白开征垃圾处理费的用途、作用以及加强垃圾管理,减少垃圾污染的重要意义,促使垃圾产生者主动回收废旧物质,减少垃圾产生量,并配合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6.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修正”的实践过程,科技政策、经济手段和法律法规都可以不断完善,但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政策重心不可动摇。垃圾处理产业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必将带来丰硕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晟志.试析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5

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大家也在想办法针对这个问题,而只有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才会让环保得到更好的实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校园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区教体局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__中学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二、分类原则和标准

按照国家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大类。结合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实际需求,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布实施、逐步到位,现阶段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待相关设施建设、分类收集的条件成熟后,再按照部颁标准细化、实施。

1、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

2、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普通生活垃圾、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垃圾。

三、目标任务

1、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班会课、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2、参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3、设置分类收集设施。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四、经费保障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校校园内部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以及分类设施的设置、改造工作。

五、阶段安排

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20__年__月)

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2、推行阶段(20__年x月x日-__月x日)

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提高巩固阶段(20__年1月以后)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范围,提高分类标准,使师生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达100%。

六、工作措施

1、召开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2、在校园内以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3、学校确定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员要热心公益性事业,责任心强,勤劳肯干,负责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监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作业、协助服务等相关工作。

4、积极推进零废弃”工作。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努力零排放。

5、加强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督检查:

(1)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2)开展学校与社区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加强资料归档、管理制度,规范专项档案管理。

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人民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然而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却被垃圾分类这一问题所限。当今社会,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没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我校响应上级部门垃圾分类,环保节能”的号召,举行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垃圾分类,你我有责

二、成立学校垃圾分类,你我有责”主题活动的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各部门负责人(成员):__、__

教育教学方面:

宣传、氛围与少先队活动方面:

校园环境与后勤补给方面:

各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活动的宗旨

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垃圾分类回收问题。

四、活动时间

每学期

五、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树立环保意识。

3.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设置竞赛,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表达,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活动形式

本项活动主要是通过班级文化宣传、课堂教育教学经过讨论、探究、设计方案等形式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资源。

七、具体要求

1、学校宣传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课间小结的形式进行校园氛围宣传。

2、每个学期做好班级垃圾分类”计划、总结。

3、利用每期的黑板报进行宣传,开辟相关垃圾分类”板块。

4、做好班会课垃圾分类”宣教资料的收集。

5、健康科根据三年级下册的课程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总结、教案,要有过程性记录,学科计划、总结也要有专门的工作安排。

6、美术科生动展现垃圾分类的形象。

7、保持校园卫生环境。

八、具体措施

1、各班级老师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教育教学,把垃圾分类”纳入到平时学生的学习中。

2、学科教学互相渗透,注意课堂教育。健康课、美术课上交相关的教案。

3、积极参与活动,把活动的资料整理收集,在每学期期末上交。

4,所有材料按时上传ftp,照片一律使用复制、粘贴word文档,并附简短文字说明的形式。

本次活动通过提升同学关注并力行垃圾分类这一侧面来提升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地球。

物业单位垃圾分类具体工作计划

一、活动背景及简介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然而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却被垃圾分类这一问题所限。当今社会,垃圾回收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人们没有较强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__青年志愿者协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在校学生组成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其成员具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精神。__学校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并积极开展与宣传环境保护活动。在经过调查了解后发现同学们没有较强的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的意识,__学校决定开展宣传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的主题

垃圾分类,保护地球

三、活动的宗旨

通过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再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最后以标记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垃圾回收问题。本次活动通过提升同学关注并力行垃圾分类这一侧面来提升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地球。

四、活动主办单位、活动承办单位

主办:__小学

策划承办:__

赞助:__

五、活动时间

__-__-x至__-x-__

六、活动地点

全校范围,重点在__、x、__生活区附近

七、活动内容

1、校园的垃圾桶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在垃圾桶的两边分别贴上日常垃圾的分类情况,哪些属于可回收的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引导同学们将垃圾分类放,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2、在宿舍园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个宿舍的成员们有意识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的单独放一边等待唤青同学来收,不可回收及时送垃圾中转站。

3、据调查食堂门口是发传单的集中地,往往到处有传单乱扔得现象,故倡议广大同学看完传单后将传单放到可回收箱内;同时在食堂各个门口设立传单回收桶,方便同学将传单放入其内,定期将传单统一回收(注:楠苑4只,梓苑2只)。

八、活动流程

(一)项目活动安排

以各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不干胶的粘贴及传单的粘贴工作。筹备工作:(1)准备关于垃圾分类及分类垃圾做法的传单20张;(2)准备可回收”,不可回收”内容的不干胶各100张

(二)具体安排

x月__日前为前期宣传,出4张宣传海报及一张展板(垃圾分类的一些照片)

x月__日前,将可回收”,不可回收”内容的不干胶贴于校园内垃圾桶上,并放好传单回收箱

x月x日前,将20张宣传传单粘贴于食堂及各宿舍园区并注意以海报等形式适当宣传

x月__日至x月__日主要针对不干胶的维护,对有残破,掉落的不干胶进行重新粘贴

九、活动的可实施性

现在学校路边的垃圾桶都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的,但许多的同学都没有意识将垃圾进行分类来扔,甚至有的不知道哪些东西是可回收的造成随便扔垃圾桶里的习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关注环境问题,从个人做起,积极投身环境保护行动中去。以己之力,举手之劳,保护环境。特开展此次垃圾分类活动,以促使广大老师和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十、经费预算

不干胶宣传单__=100(可回收__张,不可回收100张)

宣传单200.5=10(贴于宿舍园区)

传单回收桶640=240

照片101=10

总计:__元

十一、注意事项

1.要保证整个活动的组织性、纪律性、有序性。

2.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公共道德,切实维护学社联和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3.提前了解活动当天天气情况及其他突发事件,并制作一套活动应急处理方案,以灵活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1篇6

消灭污染、保护发展环境,担负起每一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所应负起的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垃圾分类倡议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垃圾分类倡议书1亲爱的市民朋友: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垃圾量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为积极响应市的号召,今年以来,我们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将在全县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以支持社会经济建设,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您的支持与协助。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来创建美丽武义——一个美好的绿色生态家园。

实现垃圾分类的重点是请您将厨房剩余的饭菜、骨刺、瓜果皮、蛋壳等有机垃圾与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电池等可回收垃圾及烟头、陶瓷、灰土、卫生间废纸等不可回收垃圾分开装袋,并准确投入到相应的分类垃圾桶里,使可回收的垃圾能够及时回收再制造,达到物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是讲究公德,讲究文明的体现;是建设美丽武义、绿色武义的具体行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崇高事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文明、更进步!希望您立即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创建美丽武义、绿色武义作贡献。

垃圾分类倡议书2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离开它。我们的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蓝色星球!”,可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生活垃圾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虽然垃圾可以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以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而且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要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垃圾的排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的方法,解决垃圾处理和污染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环境,我校倡议:

一、全校师生要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班级、校园内设置多个贴上各类垃圾标签的垃圾桶或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三、老师自备垃圾桶,学生自备垃圾袋,各自把自己一天来产生的各种垃圾先装好,下午放学后再把各自的垃圾拿到班上或校园里分类投放好,养成不随手扔垃圾和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四、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少制造垃圾,特别是不易分解和有毒有害的垃圾,能循环再用的用品必须做到循环再用。

五、每周进行一次可回收垃圾义卖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一个“志愿站”,由五、六年级各班派出一名志愿者组成,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把义卖得来的钱用于公益活动、用于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班级以及个人。

六、让垃圾分类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

垃圾分类倡议书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知道么?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非常高。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难道我们小朋友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

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结合我们的实际行动,大家一起将垃圾分类,让“创建和谐绿色校园”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

学校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主要有:

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烟头、果皮、菜叶、鸡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等。需要注意的,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药品、化妆品等都是有毒垃圾,需要特别的处理。

垃圾分类倡议书4全院广大职工家庭、妇女姐妹们:

美丽的_是我们共同的家,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你我共同创造!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每日产量近400吨,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淹没着我们美丽的家园。如果进行科学分类和回收,就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为积极响应市委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号召,大力倡导低碳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市妇联、市第一人民医院女工委共同向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发出倡议:

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要迅速行动起来,做改善环境的先行者,做保护环境的践行者。要积极发扬主人翁意识,认真实践“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把节能环保当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动中来。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机关、家庭、社区做起,从节水、节点、节油、节气做起,共同打造低碳生活。

我们倡议家庭垃圾分类放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我们的口号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低碳生活,全民行动”。为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大家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从正确分类、投放、处理垃圾开始,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清洁美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美好!

垃圾分类倡议书5居民朋友们: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日益加快,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我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成份也越来越复杂,垃圾正以惊人的数量淹没着我们美丽的城市。就在我们湖州市区,目前年产垃圾就达7.8万多吨,日产垃圾有760多吨,垃圾的数量,已远远超过自然界的自我循环,自我净化能力。

然而,“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却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省10-30%,节水50%,减少空气污染20%,减少采矿废弃矿渣80%……

为此,让我们积极响应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倡议,积极支持和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了给子孙后代多留一些资源,请您和您的家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我们相信,有您和您的家人的参与与支持,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碧浪家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居民朋友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垃圾分类倡议书6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20__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这次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校园,是我们播种希望的田野。

优美和谐的环境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良好优质的校园环境为我们的成长、学习营造惬意的氛围。

校园需要爱护,环境需要保护,地球需要呵护。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各类废弃物和垃圾混装投放于垃圾收集点,这种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物品却难以回收。

目前,垃圾还是依赖填埋的方式处理,随着垃圾填埋场的逐渐饱和,垃圾围城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压力。为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垃圾的减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属、玻璃、纸类、织物等,扔置于绿色的可回收垃圾筒内)、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残渣、瓜皮果壳、烟头、尘土、卫生废纸等,扔置于黄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内)、有害垃圾(荧光灯管、油漆桶、化学品、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其他垃圾(建筑垃圾、旧家具、旧家电以及除分类以外的垃圾)。

也许大家觉得垃圾分类有些麻烦,但是,可回收垃圾积少成多,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我们的举手之劳,悄然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的减量做出了很大贡献。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开展了“回收废旧书刊给学校添点绿”活动,不仅美化了办公室的环境,还创造出财富,给学校添彩。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看似强大,实质却很脆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相信,我们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金色的梦里旖旎无限!

当绿色在地球上一点点消失,当垃圾逐渐侵占我们的家园,别在声声叹息中让幸福走远,快快行动起来。你可知道,城市的命运并不取决于多少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而取决于我们把垃圾丢出去的那一刻,动手改变,参与垃圾分类,保护地球家园!

曾记得有人说过:“我们今天的祖国,不是从祖宗手里继承下来的,而是向我们的后代借来的。”是啊,一幅幅真实的景象摆在我们面前。一幕幕悲惨的现实在生活中上演。

为了地球的洁净,生命的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保护环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垃圾分类,绿色家园,从我做起。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做好垃圾分类。为了一份洁净,让我们合理投放垃圾。无论你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让你们的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一种航标。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1篇7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任务

从全国城镇垃圾处理的形势分析,垃圾处理行业总体呈现成绩巨大、问题不少、挑战严峻的多维态势。截至201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但也要看到,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同时,部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齐全,存在污染隐患,影响城镇环境和社会稳定。此外,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还存在战略研究、标准制定、投融资体制建设滞后等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艰巨。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8万吨/日;新增收转运能力45.7万吨/日;规划新增运输能力45.7万吨/日;预计实施存量治理项目1882个,投资将达到约2636亿元。与此同时,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要加快建设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投融资市场和体制,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向资源化、资本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越位与缺位

虽然政府在城市建设市场化改革中已经迈出很大步伐,但在一些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严重错位。一方面,对于收益好、垄断性高、成长性强、能够市场化的市政公用项目,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过分强调其公共产品属性,执意垄断投资与经营,维持其国有投资经营的垄断地位,使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人为造成了政府的越位和市场的缺位。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不愿有效履行公共财政和公共管理职能,为了甩掉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包袱”,把一些不宜市场化的设施项目向市场推介和兜售,通过夸大宣传,随意拔高了某些设施的产品市场属性,似乎市政公用设施产品都可以市场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府缺位。

三、客观认识城市垃圾处理的社会属性和市场属性

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是一个重要方向。垃圾处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具有公用设施的社会属性和市场垄断的经济属性。向城市提供垃圾处理设施需要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追求合理经济收益。

城市垃圾是能够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潜在资源。在城市问题专家王维平看来,“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城市垃圾成分中的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都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这类垃圾占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资源节约和重复利用的意义非常巨大。

城市垃圾的巨大产量构成了垃圾处理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条件。从城市垃圾生产规模分析,规模化垃圾处理将有利于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和资本收益率,这就为城市垃圾处理资本化、产业化创造了必要条件。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期项目投资运营实践表明: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具有产品排他性和稳定的资金回流机制,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可以实现市场化运作。杭州天子山(垃圾处理场综合利用项目)举行的集团婚礼和冷餐会,见证了生活品质之城向“垃圾围城”的宣战之路。

四、城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

(一)发展城市垃圾产业,要以社会环境效益优先战略为前提

实施社会环境效益优先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提出“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从经济社会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向度考察,当代人应该担当起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历史重任。

实施社会环境效益优先战略,就是要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放在优先突出的位置。坚决杜绝为了换取一时经济繁荣而忽视环境保护的短期行为和错误观念。要始终不渝地贯彻环境保护国策,改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在城市垃圾处理中获取再生能源和重复利用资源,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要以产业化战略为重点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垃圾资源的利用效率。实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战略,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专业化分工,依靠科技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规模化决定了垃圾处理具有资本化与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但关键在于建立市场化。现代化的城市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把传统观念中的城市垃圾转化为能源、资源和土地,转变为再生的大量社会财富,实现资源、能源和土地的重复利用和永续利用。现代化的城市垃圾处理就是在优先获取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把传统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改造为城市化过程中的朝阳产业,实现传统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全面升级,使其呈现无害化、生态化、集约化的多种产业特征。

(三)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要以市场化战略为核心

推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进步,发展的动力在于深化行业市场化改革。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自觉放弃有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能和权力;以构建开放的城市垃圾处理投融资市场为目标,吸引各类资本、资金和技术公平进入城市垃圾处理产业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政府要扮演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员角色。按照现代经济的要求,市场机制是支撑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应全面退出竞争性的市场领域,应在市场失灵的公共服务领域大显身手,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搞好产业发展制度设计,当好规则制定者。要在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方面下功夫,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扮好裁判员角色。

(四)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要以减量化战略为先导

城市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战略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的主动性战略。它是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减少资源耗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比照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减量化管理经验,相当一批产品的包装应由厂家承担回收和重复利用责任,以减少垃圾的产量;对于违反行业标准过度包装的产品,国家往往对生产厂家课以重税或罚款,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利用收费和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人们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筷子、纸巾等,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垃圾产量;通过宣传教育和垃圾分类,强化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和节约文化,促使大家把节约资源和垃圾减量变为一种自觉和时尚,实现垃圾减量化目标。

(五)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要以科教兴业战略为支撑

科技进步要为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城市垃圾处理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要立足掌握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技术,打破发达国家对于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垄断和封锁。科技进步要解决好垃圾处理的收集、运输、消解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技术难题,把重点放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回收、再处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用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垃圾中有害物质的无害化消解率和资源转化率,全面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

以人才强业为重点,加强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生产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大专院校的教育和科研要与产业技术进步高度融合,为行业培养大量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建立一支能够长期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管理干部队伍、科技专家队伍、高技能工人队伍。

(六)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要以管理创新战略为基础

首先,要结合实际,完善行业管理的制度性设计。立足于为城市垃圾产业发展做好制度性安排,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法规和政策,使行业发展、产业进步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彻底扭转目前行业发展中制度不完善、政策不配套的滞后局面。

其次,强化行业管理政策、技术标准的执行力。从客观角度考察,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公平市场的制度性“藩篱”早已拆除;相当部分的行业建设和运行管理标准、技术规程已经出台,并不存在太多的行业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的缺位,而最为缺少的是对于政策不折不扣的执行力。这方面亟待通过创新行业政策制度的贯彻机制,凸显政策制度执行效果。

第三,要全面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提高城市垃圾处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低碳、绿色、集约发展为导向,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人文理念的现代企业。企业要面对现实、面向市场,主动担当市场主体责任。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对于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产业的投入产出过程、市场需求、产业特点、资金回流机制、回报效益等因素,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方案,合理规划企业发展规模,为企业发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支持。

五、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是强化责任考核。建立全面的政府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是确保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目标、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区域差别、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淡化唯GDP论生产力发展的观念,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合理确定生态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内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问责制”。

二是强化法制监督。在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中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法规建设,坚持走法治管理道路。把法律监督、行政监察、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法治氛围和执法合力,为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坚决秉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以法制维护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支持。

综上所述,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循环利用垃圾资源,促进经济循环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城市政府和城市管理者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的共同期盼。要以推进行业改革的巨大热情和敢为人先精神,实施社会环境效益优先、产业化为重点、市场化为核心、减量化为先导、科教兴业为支撑、管理创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与公平的投融资市场;坚持以人为本与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垃圾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协调增长,为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Z].2010.

[2]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环保部,等.“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Z].2012.

[3]住建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Z].2012.

[4]解振华.绿色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N].光明日报,2013.4.15.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垃圾分类分类垃圾桶环保

一、垃圾分类现状分析:

在美国,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垃圾生产大国之一,各色各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观念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同时美国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进行长期性的监管,提供各类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使垃圾分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垃圾分类在例如巴西、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形成了必然的趋势,垃圾分类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尽管我国曾今在垃圾分类这一领域曾今做了各类尝试和努力,例如通过媒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以及意义的宣传,有关部门走进社区进行直接性的号召,以及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但至今收效甚微。

二、我国垃圾分类现状的原因分析

相关人士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没有形成相应的垃圾分类配套法规,推动垃圾分类的强制性动力不够。同时,全社会尚未养成自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仅靠社会宣传动员的手段来推动垃圾分类是远远不够的。

(一)居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据调查,近八成的居民表示,平日扔垃圾时没有分类扔放的意识和想法,居民对于垃圾桶分类标识关注度较低,往分类垃圾桶内扔垃圾很少注意扔得对不对,仅仅是寻求方便,甚至部分人认为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就已经很环保了,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都是混装的。

与此同时,居民对于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概念模糊,仅仅认为,可用的,用来卖钱的就是可回收垃圾,又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不了解。何况分类垃圾桶早已被环卫工或拾荒者多次光顾,大多可用于回收的垃圾已经被拾走,最终环卫部门在统一收垃圾时仍是将所有垃圾一齐倒入拉机车,居民认为在源头进行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大,逐渐失去了垃圾分类的动力。

(二)垃圾分类缺乏强制性约束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在立法层面上既没有约束机制,又没有鼓励机制,是一大问题。政府等相关国家机构现阶段仅仅采用宣传的手段是不足以从根本上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在日本,如果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环卫工人不会收你的垃圾,即使你丢进垃圾桶,也会被送回门口。

(三)垃圾处理的基础设备及资金投入的匮乏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环卫处采取的也就是单一的垃圾车。相关机构人员表示,如果要实现真正分类,就要在投放分类垃圾桶之后,调派不同的车辆运输不同的垃圾。经粗略测算,分类运输至少要增加几千台车,对交通的压力巨大。而到了处理环节,我国几乎没有各类可回收垃圾的专项处理设备。因此,分了类的垃圾最终还是被混合运走。

一次环保产品展示会上,一套德国产的废旧电器无害化处理的生产线展示了垃圾处理的先进性,一边放进废旧设备的同时,另一边就会分解出金、银、铜等可利用的现成资源,但这样的设备标价却要1000多万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和问题是垃圾分类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三、有关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公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举步维艰。随着垃圾混合处理带来的浪费和污染越来越严重,分类处理垃圾势在必行,那么应当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一)垃圾分类观念的推广

垃圾分类观念的推广需要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垃圾分类有赖于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素养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等部门进行定期的宣传指导,并配合以长期的监督工作。

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事众所周知的事情。首先,相关部门需要从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出发,引导公民自觉意识到垃圾分类工作对于环保事业的巨大贡献;其次,国家应加强可回收垃圾概念以及处理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普及率,同时辅助相关的经济鼓励和制裁措施,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植入公民意识中。也可从校园着手,提高这些即将迈入社会、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实现分类垃圾桶的真正作用。

(二)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加大投入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形成了封闭的资料循环利用,建设起完整的系统,分类收集才可能持久,才会有生命力,垃圾分类工作不是只利用大范围投放分类垃圾桶就能实施进行的,政府应在垃圾分类上加大投入,这种投入包括政策引导、技术研究、运输体系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资金上的投入,逐步建立起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垃圾处理硬件,从而建立起分类回收系统。

(三)鼓励各类环境社会团体的参与

我国存在大量的社会环境团体,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不亚于国家政府等相关机构,通过这些团体的共同参与,来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与法规,并广泛推广与实施,来促进垃圾回收以及环境这一块的体制健全。

垃圾分类的制度及法规的制定实施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的事,个人同样负有重要的责任。除了专门的立法执法机构,公民也可通过媒体以及环保机构等其他一些社会性渠道来参与相关法规的健立和实施。

结论

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体制的健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是国际上著名的“生态国家”。

参考文献: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9

1.1环境与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列文的公式为:B=f(PE)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E表示外部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f表示人的行为方向和向量。该公式表明,人的行为等于个人的内部作用与环境特性的函数,行为是个人的内在心理作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克特列文阐明了人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10]。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如气象、土地、资源、高楼、事物等。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如家庭、团体、社区、社会、文化等,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演化。

1.2环境引导行为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环境引导行为理论已被旅游业应用,但目前主要是应用于旅游经营者引导市场需求和旅游消费者通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旅游风光片的宣传以及周围亲戚朋友的旅游经历等产生旅游欲望。旅游经营者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通过环境设计、氛围营造来引导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吸引旅游者。如生态旅游、生态酒店、绿色餐厅等系列绿色旅游产品,通过营造一种绿色生态、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来引导消费。虽然旅游消费者日趋理性,但仍然摆脱不了媒体宣传的诱惑。大多旅游者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的景区风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形象感知,情不自禁的产生了旅游欲望和动机。环境引导行为理论在旅游业中就这样被有意无意的应用且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欲将环境引导行为理论应用于景区垃圾管理之中,试图阐释环境引导行为理论在景区垃圾管理中的必要性,目的在于呼吁景区管理者应转变垃圾管理方式,在景区营造环保氛围,引导游客正确投放垃圾和减少不必要垃圾的产生。

2景区垃圾管理的现状

本文通过调查和收集我国部分景区垃圾管理状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且对本研究有帮助的草原、山地、公园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方式以及不同知名度的四个景区镜头来透视景区垃圾的管理现状(见表1)。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方式的四个景区在垃圾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草原型景区由于地广人稀,给垃圾管理造成不便,就产生了镜头一中的牧民与游客相互抱怨的现象。山地景区就其地形而言,垃圾处理不当、不及时会给景区环境和游客的旅游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目前很多山地景区依然是由景区清洁员分段处理、随时扔随时捡、适当提醒的办法,管理的效果只能是清洁员无奈的清扫。市民公园由于志愿者的参与,以自身行动感染人、影响人,乱扔垃圾现象反而减少。镜头四的云南九十九龙潭景区,采用垃圾换早餐的办法,提高了游客的环保意识。上述四个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视出环境引导行为在景区垃圾管理中的重要性。有时乱扔行为并不是游客故意而为,而是提示、引导不够。因此,加强环保氛围营造、环境引导对景区来说就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3环境引导行为理论视角下景区垃圾管理的必要性

3.1强化景区管理者的环境意识

首先,景区管理者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对游客乱扔垃圾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有些景区管理者更多的受短期经济利益驱使,只要景区能吸引游客、游客能来,只要游客玩得开心,对乱扔垃圾的行为就尽可能地纵容,以环境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其次,部分景区游客乱扔垃圾的缺乏有效管理,对景区垃圾未建立起监督、引导机制。这些景区除了收门票的人外,几乎看不到监督、引导游客正确投放垃圾的人员。再次,有些景区管理者以为游客在景区乱扔垃圾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而没有去细心发现游客扔垃圾有一定的规律性。部分游客在歇息处会产生垃圾而这时附近又没有垃圾箱,这时他们就无奈之下扔了。只要景区管理者细心发现,加强管理,合理设置垃圾箱,乱扔垃圾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3.2引导游客行为,提高环保意识

一方面,有些游客之所以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环境行为,主要因为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在于求新、求异等,在旅游过程中,他们表现出的更多是对平常生活的超脱,乱扔垃圾对他们来说似乎可以被忽视。另一方面,由于游客的游览活动是暂时性、异地性的,游客并不能看到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严重后果,这致使游客对旅游景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知。通过对游客的旅游心理分析,加强对景区垃圾的管理和合理引导,使游客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形成合理投放垃圾和尽量少产生不必要垃圾的环保意识。

3.3减少景区垃圾处理时对环境的危害

从景区垃圾管理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景区垃圾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些不同的效果就直接体现在垃圾的产生数量上。采用引导管理方法减少了垃圾的乱扔行为和不必要垃圾产生的数量,也就直接减少了景区在处理垃圾时对环境的危害。目前垃圾的最终处理的方法有: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这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各有其优缺点(见表2)。

3.4降低景区垃圾处理费用

游客随意一扔,一旦垃圾扔的位置不当,景区保洁员需要花很大代价将其清理,给景区保洁部门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游客产生的纸巾、饮料瓶、塑料袋等,有有机垃圾也有无机垃圾,景区处理这些垃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例如:2006年12月4日千岛湖旅游电子商务网报道,浙江千岛湖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启用,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垃圾处理场房1500平方米,垃圾场4500平方米,总投资175万元。2006年张家界市政府投入3600多万元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建设,在9年内每天可容纳350吨垃圾量,将其完全填埋后达到3~6米时,用土覆盖,压实,再打孔灌卵石至2~4米后,放钢管等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景区在处理垃圾问题上付出了代价,直接增加了垃圾管理的费用。为此,景区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来引导游客,从景区的实际出发、自身的行动出发,关注景区垃圾管理,长期如此无形中就会减少垃圾处理费用。

4环境引导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景区垃圾管理措施

4.1转变景区垃圾管理方式

景区管理理念、方式直接影响了景区管理的效果,不同的管理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效果。目前大多景区仍然是采用保洁员跟随且适当提醒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一些乱扔垃圾的行为,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真正起到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减少不必要垃圾产生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景区应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让游客进入景区就有所感知,久而久之,一个景区、两个景区、乃至全国所有的景区都营造环保氛围,开展环保活动,进行环保宣传,游客环保意识必然会不断增强。景区必将大大降低不必要垃圾的产生量,也将节省垃圾管理的人力、财力、物力,有利于景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2科学合理设置环保标识

景区管理者、保洁员应从日常工作中分析游客在景区某些路段乱扔垃圾的原因,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科学合理的设置环保标识或摆放垃圾箱,这样将会一定程度上减少游客乱扔垃圾的行为。同时环保标识或垃圾箱应诙谐幽默,贴近游客心理,引起游客注意。值得借鉴的是黄山的垃圾箱,它完全是就地取材,都是借山势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凿出五十厘米见方的平处,再用经过规制的五六厘米厚的片石四面立围,用水泥砂浆一勾砌,就是一个或正方或长方形大约四十厘米深浅的垃圾箱了。在箱壁外侧都是由人工凿刻,再加红漆勾描,写着“垃圾箱”三个字,格外醒目。其做法独特,取材就地,制作精致,不仅没有破坏景区秀美,还为之增色不少,不得不叫人感叹这精妙构思和文明行为[11]。还可在景区垃圾箱上写上富含幽默的语句如“投进了,加十分”等,让游客始终在环保的氛围中。

4.3全员参与,营造环保氛围

景区上下都要参与到营造环保氛围当中。不仅景区保洁员要履行职责,其他部门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其中,都可以对游客的乱扔垃圾行为进行温馨提醒,并且随时见到垃圾随时拾起,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游客的乱扔行为。景区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让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者包括年少和年长的。年少的在景区宣传意义在于环保应从小抓起,同时年少的志愿者在景区捡垃圾时,也给游客乱扔行为提了个醒。年长的在景区一方面是说明环保意识应贯穿人一生,另一方面当游客看到老者捡垃圾时会让游客深受感染,让游客明白景区的优美环境是这些年少、年长者们辛勤呵护的结果,无形中环保意识就灌输给了游客。

4.4打造“无垃圾”景区

“无垃圾”景区(指游客将垃圾投放在合理位置和减少不必要垃圾的产生)的营造。首先,在景区入口处就开始宣传,使游客一开始就处于环境保护的氛围当中,从而唤起游客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其次,景区之间可以开展“无垃圾”景区评比活动,景区管理部门制定评选方案,评选结果在媒体宣传。这样若到游客“无垃圾”景区,可以体验环保的真正内涵,在这样一个景区中旅游,乱扔垃圾的行为将会远离游客。再次,建议景区管理部门在进行A级景区评定时适当考虑景区垃圾管理费用情况,以给景区管理效果提供参考。

4.5建立奖励机制

消除游客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可采取一些奖惩措施。一方面是对游客进行奖励。如云南丽江老君山景区“垃圾换早餐”行动,特别适合在一些山地型景区进行奖励,由于景区地势较高,垃圾处理比较困难,如果游客能将带进的垃圾带出,就可获得一份纪念品。还可在游客当中进行比赛,选取在景区逗留几天内产生垃圾最少的游客,免费下次游玩的机会。这些奖励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造环保氛围,让游客体验这种氛围。另一方面是对景区进行奖励。景区管理部门应将“无垃圾景区”的打造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绩效的参考指标,甚至可以将垃圾管理较好的作为典型示范景区供其他景区借鉴。

5结语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垃圾分类;结构性困境;环保;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94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环境在国家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好的环境,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人们才能更好的生活。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环境的问题也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环境的问题,我国也在为改善环境做了很多的努力。两年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第一次被提出来。在这以后,主席又多次在会议中提到了环保的问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为了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垃圾分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垃圾分类处理作为节能环保产业中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而且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置量,改善环境质量。主席在2016年12月21日主持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年更是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纳入政府的工作部署中。因此,为了应对在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中所出现的问题,缓解环境压力,研究垃圾分类处理的结构性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1.2研究意义

本次研究以安徽省为主体,从制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影响垃圾分类效果的外部因素,旨在通过研究安徽省垃圾分类处理的结构性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我国以后垃圾分类的回收开展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现今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垃圾问题日趋严重,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也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研究垃圾分类处理的结构性困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环保和节能的意识,转变现在的垃圾投放的行为,对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制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减环境压力,而且能够节约资源,进行废品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垃圾分类还能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因焚烧垃圾带来的“二次污染”以及能源浪费。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因此,研究安徽省垃圾分类处理的结构性困境对于省内的节能环保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安徽省的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安徽省的垃圾分类处理并没有普遍实施,这是由于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限制,近几年也只是在部分地区开启试点,但是结果却并不是很理想。从2003年开始,安徽合肥便在研究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在2011年,合肥市选择了部分小区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但是,5年后,这些试点的小区垃圾分类却渐渐停止了。这次垃圾分类试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垃圾分过了类,垃圾车在装垃圾的时候又混着装,这对居民参加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再加上当时合肥的垃圾处理厂并没有完成建设,这对后期的垃圾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在2016年4月合肥重启了垃圾分类试点,总结出原先垃圾分类试点失败的原因后,这次合肥的垃圾分类试点运用了二维码技术,一户一个二维码。加上合肥的垃圾处理厂已经建设完成,垃圾分类的后期处理的问题也解决了。正确分类和投放垃圾后,居民还能够进行积分,然后用积分兑换礼品,垃圾袋也是免费发放,这都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

3安徽省垃圾分类处理的结构性困境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同样也是社会问题。垃圾分类需要技术的支持,也需要社会的关注与参与。本文将从制度社会学的视角阐释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的结构性困境,然后结合调查结果以及其他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3.1人口结构困境

不同的社区在垃圾分类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社区的人口结构是影响垃圾分类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后,使得我国城市社区的异质性和人员的流动性不断上升。城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徽省东部地区的不少人进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安徽南部地区务工。很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在社区租房生活,成为社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两个图是2015年合肥市的人口结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市的流动人口很多。作为安徽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合肥,近几年,它的教育、科技,还有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以及政府积极筹建的部级滨湖新区……这些发展规划更是为合肥吸引来了更多外来人口的流入。

表1是调查通过合肥市相近的四个社区的相关数据。在外来人口比例上第四社区比例最少为29.5%,第三社区比例最高为40.7%,第一、第二社区分别为32.4%和36.4%。四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效果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第四社区的垃圾分类效果最好,分类投放率和投放准确率都比较高,第三社区的垃圾分类效果最差,一、二社区的分类效果相对较差(见表1)。

从表中可以得知,外来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效果比本地人的垃圾分类效果较差。在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有下面几个原因:(1)熟人社会监督机制失效。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是熟人社会,社区选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当地的居民比较熟悉,监督效果也很好。因为当地人之间相互熟悉,道德机制对他们的约束能力较强,再加上垃圾分类不好会伤及他们的面子,所以熟人社会的监督机制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对流动人口而言,熟人社会中的道德与面子机制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到底不是很理想。(2)流动人员没有归属感。外来流动人口是背井离乡的外出就业人员,对他们而言,现在居住的地方只是暂时安身的地方,从而导致他们对社区没有归属的感觉,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不高,再加上垃圾分类较为繁琐,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这就更使得他们比较排斥社区的垃圾分类。(3)制度设计的缺失。在设置垃圾分类制度时没有将户籍因素纳入参考标准中,这在我国的社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很常见。F在安徽合肥的垃圾分类试点则通过运用二维码技术,一户一个二维码。社区垃圾分类管理员还可以根据二维码,对居民分类过后的生活垃圾进行检查,做得不好的还能够找到负责人。这种智能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解决制度设计上的缺失,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不少好处,更加有利于实施垃圾分类制度。现在这种智能设施只是在合肥的垃圾分类的几个试点社区有,安徽省的大多地区还存在制度设计的缺失,如果以后这种智能设施能够普遍实行的话,将能大大的提升垃圾分类效果。

3.2实施主体困境

在安徽,社区的垃圾分类制度是政府制定实施的。社区物业的环境保卫工作和垃圾的分类处理有些是重合的。所以,垃圾分类的推行可以借助于社区物业已有的垃圾收集系统,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和资源,还能够更加快速的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从此来看,物业公司是垃圾分类推行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

在参与垃圾分类实施时,物业公司的盈利模式还有其与政府的关系会影响他的态度,这就造成了物业公司有时候很难与政府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顾客取向”的理念也会在物业参与垃圾分类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在垃圾分类制度开始实施时,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这使得物业在垃圾分类中能够采取的对策并不多。在垃圾分类实施和顾客满意难以两全时下,物业倾向于选择后者。这也就造成了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时的另一个困境。

3.3监督成本困境

普遍实施垃圾分类制度目标是让居民能够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很多国家在实施垃圾分类制度时,会制定一些法律文件,从而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加以约束。由于我国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很多制度和体系不完善,居民很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所以说大多时候还要依靠社区自己找到的监督方式进行监督。

在又想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又要依靠监督时,解决监督的方式和成本问题有很大的难度。在垃圾分类实施的初步阶段,有些小区的监督成本比垃圾分类设施的运行成本还高。这使得有些社区不得不放弃监督,转为依靠居民的自觉投放,但是这种方法又使得垃圾分类效果过低。这也就造成了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监督成本困境。

3.4垃圾分类的“认知-行为”脱节困境

在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们发现垃圾分类的“认知-行为”脱节现象在社区垃圾分类中很是明显。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行为有明显的脱节。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不同的年龄群体脱节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别。小孩和老人的脱节程度比较低,大部分都能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但是中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确很少,表现出明显的垃圾分类“认知―行为”脱节。

老人之所以能够积极的参与垃圾分类,这和他们的自身条件还有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来,老人在家没事干,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另一方面,老人生活比较无聊,参与垃圾分类能够丰富其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实现了自身价值,使其很有成就感。儿童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很高,调查发现,没有小孩的家庭垃圾分类效果明显差于有小孩的家庭。小孩处于社会化的早期,由于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有着较高的权威,所以小孩一般比较听老师的话。在学校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可以让小孩能够积极的进行垃圾分类。中年在垃圾分类中表现出明显的“认知-行为”脱节现象的原因是中年人一般作为家庭收

入的主要来源,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工作上,对其他事物的关心程度比较低,从而导致其对垃圾分类不够重视,参与的也少。其次,从个人的收益性考虑,垃圾分类收益小,但是耗费的精力相对来说比较大,这也是导致中年人往往选择放弃参与垃圾分类的原因。

4安徽省垃圾分类处理结构性困境的对策建议

现在,安徽省的垃圾分类制度实施虽然存在很大的困境,但是如果关键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话,将会对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提供很大的帮助。

第一,对于人口的结构性困境,最为重要的是对安徽的流动人口加以特殊考虑。从前面的分析来看,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水平对社区整体的垃圾分类水平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就必须提高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水平。所以,需要使社区的功能和建设加以完善,进而增强外来流动人口的归属感。比如,可以在定期举行一些活动,让流动人口参与进来,增加他们与社区其他人的熟悉程度。还可以在传统节日按照不同地方的习俗举行不同的活动,让流动人口感受到家的感觉,从而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同时,还需要设计出适合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监督、激励机制,从而使他们更多的参与垃圾的分类处理。还可以利用和合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相同的智能系统,结合“二维码”技术,一户一个二维码,不仅能给解决制度上的缺失,还能够降低监督成本,对人口的结构性困境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对于实施主体困境,提高物业公司的参与度是关键。要想提高物业公司的参与度,需要保证物业公司的收入和支出_到一定的平衡。因此,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居民垃圾分类收费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垃圾分类也可以使部分废物得到回收利用,从中产生的收益也可以反过来用于促进垃圾的展开。

第三,对于监督成本困境,如何在实行监督机制的同时降低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在社区中选择一个熟悉社区环境和居民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一来,有利于垃圾制度的实施,二来,可以更好的管理和监督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然后再选出有责任心和关心社区的居民作为志愿者对垃圾分类进行指导和监督,并且每人每个月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这样将会大大的降低监督成本。

第四,对于“认知―行为”脱节困境,应当注重提高中年上班群体的垃圾分类水平。常规的宣传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带动大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大垃圾分类的奖励力度,在提高中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的同时,降低居民的垃圾分类“认知-行为”的脱节程度。

参考文献

[1]耿言虎.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结构性困境及其突破[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13(3).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11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20xx年,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县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县、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村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二、实施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4.71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环境卫生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县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20xx年,在全县90个新农村试点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意义。

4.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大提升,广大群众在环境建设中收获了实惠,体会到发展,对提升全县环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5.为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出台了10项宏观调控措施,市里也配套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成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进贤县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为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有利契机。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可供选择,具体是: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两种模式特点对比如下:

(一)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卫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适应用性广,广泛适用于各种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地区;二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低;三是垃圾处理量调整范围较大,承担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四是处理工艺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稳定、可靠;五是基础设施等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环保“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一般。

(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焚烧发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环保性更强,“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资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电能,更加符合“资源化”要求。

缺点:一是对垃圾供应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较高,每日需持续供应大量高热值生活垃圾,才能确保实现正常发电,实施难度较大;二是一次性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行经费较高;三是工艺技术流程相对复杂,对建设、运营人员要求较高;四是该模式多使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内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较少,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艰难。

四、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际,合理选择垃圾处理模式。目前,南昌市通过招商引资拟在我县泉岭乡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其能利用的都是一些热值较高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无法焚烧发电,且建设周期至少需要2-3年,因此,采用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当前权宜之计。针对我县农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可分别采取户集村收村填埋、户集村收乡镇填埋、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统一填埋等方式进行。乡村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经过规划、水利、卫生等部门参与,选择在村庄夏季风的下风向和不污染饮用水及地下水源的地方,距人畜居栖点800米以外,库容考虑10年左右,按照无害化设施要求建设。

(二)规范运作流程,强化分类减量措施,下大力做好垃圾减量化文章。垃圾分类减量环节是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和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发达地区垃圾减量模式,立足源头,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探索并建立“农户自觉分类会聚,村街入户收集分拣,乡镇区域压缩运输,全县分区无害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创新“两次分拣、双层减量”(农户源头分拣、村街二次分拣;村街分类减量、乡镇压缩减量)的垃圾减量机制,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一是农户利用统一配给的两个垃圾收集容器,自觉将本户日产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收集;二是村街保洁员要严格落实入户收垃圾机制,将农户日产生活垃圾集中运输到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减量;三是乡镇保洁队入村对分类减量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减量处理后,运往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

(三)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争取将进贤作为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县,争取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次性投入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日常运行费用市里补贴40%,县、乡、村共同承担60%。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采取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三是涉及农村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农项目,如农村改路、血防改厕、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结合农村环卫保洁,给予项目倾斜支持。

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意义范文篇12

论文摘要: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是垃圾的广泛产生和集中处理之间、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在不同层次之间、垃圾处理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和剧烈冲突,而破解邻避现象的基本思路是消除处理地居民和全社会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上的差异。

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明确了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然而,从国内外实践经验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中的邻避现象正日益严重,并成为了垃圾处理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开展对垃圾处理产业中邻避现象的系统研究是极其迫切和必要的。本文以国际上典型的案例为分析载体,对邻避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以期为我国各级政府寻找破解良策,为推进和加快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做一些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一、垃圾处理产业中邻避现象的内涵与本质

邻避现象的英文涵义是“NotInMyBackYard”,简称为“NIMBY”,即一般所谓的“不要在我家后院”,指的是当国家推行某些对社会整体而言是必要的政策时,政策的目标地区却强烈反对把当地作为政策目标的草根运动。邻避现象展现出特定的大众自我矛盾的态度:原则上赞成政府施政的目标,但该目标的预定地不能与我家“后院”毗邻。邻避现象广泛存在于诸如兴建监狱、工业区、游民收容所、核电厂等许多领域。伴随着垃圾处理量的日益增加,垃圾处理领域中邻避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大家都认为政府设置垃圾焚化炉或掩埋场是合理的,但决不同意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自家住地的周围,也就是说,只要别在我居住的周围建设这些设施,就非常赞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Fischer,1995)[1]。

同人类与垃圾相伴生一样,垃圾处理和邻避现象也是共存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邻避事件的发生更是日趋频繁,几乎成了全球性的难题。上个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城市(比如纽约)为了图省事而将垃圾直接运往别的城市或外州进行填埋,引起了垃圾接受地居民的强烈反抗,为了积极抵制垃圾运进“自家后院”,他们有效地组织了“NIMBY”运动。[2]现如今,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也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浙江省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张福健认为,“固废填埋场对于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而且要离居民区一公里以上,老百姓对此非常的敏感,填埋场还不能远离危险固废的产生地,所以征地就异常的困难。”这位官员所说的“敏感”实际上就是邻避现象的一种表现。

垃圾处理是随着人口在空间的集聚(城镇化)、不可分解垃圾的增多、垃圾数量的巨量增加而逐步凸现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合成了众多诸如塑料之类的不可分解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的化合物,加之人口的空间集聚,使得在狭小的空间区域产生了密集的垃圾。如此就产生了垃圾的成份和数量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出现了垃圾集聚、垃圾围城等非均衡现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管资源回收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上来看,垃圾还是一种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感受的“负经济品”。垃圾处理能够清洁人们的居住环境、防止病毒、细菌的滋生和扩散,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因而是一项价值创造活动,是现代人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生产活动。

但是,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法律条件下,垃圾处理过程是一个具有重大外部性的生产活动。本文认为,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的本质正是来源于这种特殊的外部性。在仔细考察垃圾处理中的外部性后发现,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存在两个层次并且在每个层次上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形式。从全社会范围看,垃圾处理美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存在正的外部性,因而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赞同;从垃圾处理所在地这一狭小的区域范围看,因为垃圾处理本身存在产生“二次污染”的巨大风险,因而垃圾处理过程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性,因而常常被周围居民所抵制。

因此,现代社会的垃圾处理模式使得要在某一地点集中处理所有人产生的垃圾,并存在“二次污染”风险,这一模式实际上是把垃圾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集中到了某一狭小区域的居民身上,造成了他们的成本与收益的巨大分离,是少数人的利益受损换来了多数人的环境收益。当成本与收益的脱节超出了人们的忍受极限时,对垃圾处理的抵制就不可避免了,反抗将随之而起,从而产生了邻避现象。因此,垃圾处理产业中邻避现象的本质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垃圾的广泛产生和集中处理之间、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在不同层次之间、垃圾处理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和剧烈冲突。

二、垃圾处理中产生邻避现象的基本原因

目前,学术界对于邻避现象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民主、环境正义等政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阐述邻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台湾的张震东教授在其着作《正义及相关问题》中认为,民主国家在形式上赋予了自由平等权,并奉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在此社会原则之下却容易形成“多数总是对的”的道德权威,甚至以多数为名而滥用权力来压制少数,造成所谓的“多数暴虐”[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等人也认为,相信多数决策原则就必然意味着多数人能够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是与少数人的利益相悖的。[4]可见,“多数暴虐”实际上是通过现代民主制度,实现由少数人来承担使得多数人受益的项目的成本和风险。而当这部分人认为这种成本和风险异常大时,人们所固有的自利倾向将会转化为一种强有力的反抗。垃圾处理产业中出现的邻避现象正是被有效组织起来的利益受损的“少数人”对这种“多数暴虐”的抗争。台湾东吴大学的陈俊宏认为,代议制民主制度是邻避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他认为能够与环境治理等可持续发展政策推行相兼容的审议式民主理论。[5]从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归纳出,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产生邻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由于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决策原则,产生了多数人获得的利益却由少数人来承担成本和风险的不对称现象,而当这种不对称在某种条件下变得不能被少数人所容忍时,反抗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邻避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生邻避现象的原因也许更加直接和清晰。邻避现象的本质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在处理地居民和全社会之间存在的巨大偏离,又可以把它分为正常偏离和非正常偏离。非正常偏离是由于人们在认识和观念上的扭曲而导致的,对于垃圾处理所产生的外部性认识偏差,它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外部性。正常偏离是指在现代垃圾处理模式下,人们利益结构的调整未能到位而形成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外部性。

(一)非正常偏离的原因

具体到垃圾处理产业,本文认为,产生非正常偏离的基本原因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人们对于历史上曾经出现垃圾危害的恐惧感认识的深入有利于人类更科学地对待和处理垃圾,但是,认识的深入同样加深了人们对于垃圾处理的恐惧感。在前文提及的纽约、新竹等邻避现象的案例中,都曾经出现过由垃圾处理而造成对环境和资源的巨大破坏的经历。曾经真实存在的对于垃圾危害的认识,加剧了人们对于垃圾的恐惧,从实践经验看,不能不说这是垃圾处理产业中引起邻避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垃圾处理的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判断。

随着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垃圾处理过程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已经获得极大遏制,能够达到各种环境标准。以垃圾焚烧处理为例,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炉(MSWI)的飞灰中检测出二恶英后,焚烧排放作为二恶英的环境来源,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科学家的重视。同时,由于其高毒性特征二恶英也成为环保团体反对垃圾焚烧最有力的证据。但从近一两年检测机构对烟气回收设施完善、设计合理的焚化炉所排放烟灰的检测结果看,二恶英的排放完全能够达到环保标准。据2004年9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他们检测的国产立式气旋热解气化垃圾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仅为0.011纳克,是国家标准的五十分之一,日本及欧盟标准的十分之一,且燃烧效果远优于价格昂贵的进口焚烧炉。”[6]

尽管如此,由于新闻媒介对于日本等国家早期建造的垃圾焚烧工厂排放的二恶英的负面报导,还是导致了人们对于垃圾焚烧造成二次污染“谈虎色变”,即存在“负面新闻扭曲了人们对于垃圾焚烧的观念”的现象,这就是负面新闻的副作用之一。《芝加哥论坛报》前任总编辑杰克·威廉·富勒认为,“相对于好事情而言,灾难总是更容易成为某个社区的谈资。麻烦事易唤起一些人的同情心,而易使另外一些人产生宿命感,恐惧和愤怒比仁爱具有更大的冲击力。”[7]

(二)正常偏离的原因

正常偏离意味着垃圾处理地的居民实际获得的收益少于应该得到的收益,而实际支付的成本却多于应该支付的成本。根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政府应该通过环境补偿机制对处理点居民所承受的损失进行补偿。根据“成本-收益”这一基本分析框架,当获得的补偿等于或超过了所受到的损失时,集中处理点的居民会接受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例如,台湾新竹市市政府执意要在原来掩埋场旧址建设焚化炉,承诺焚化炉营运后将给周围居民种种回馈,包括温水游泳池、运动场、社区公园、电费减免和回馈金时,有些居民和议员就“松口”了。然而,按照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构建完善的环境补偿机制却是极其困难的,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原因: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智慧旅游的前景范例(12篇)

    - 阅0

    智慧旅游的前景范文篇1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的强势崛起客观上要求区域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机制体制,制定合理的旅游战略,以.....

    人文地理概论范例(12篇)

    - 阅0

    人文地理概论范文篇1关键词:概念隐喻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