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成都二圈层村镇地区农村聚居形态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1全国及成都地区城镇化背景

据2011版《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并有资料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对照诺瑟姆曲线,我国正处于“人口向城市迅速转移的中期加速阶段(30%~60%或70%)”。

在全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在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监测报告中显示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率为60.2%。其中,成都市主城区城镇化率达到96.7%,成都市二圈层城镇群的平均城镇化率为49.8%,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相关研究表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一圈层和二圈层的县城基本上是以外来人口为城镇化主体,而二圈层的乡镇地区则是本地城镇化的战场。笔者所指的“本地城镇化”是指以本地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城镇化形式。成都市二圈层的村镇地区通过工业的引入、一圈层的成都市中心城区以及二圈层的县城经济辐射、旅游业发展、镇域特色开发等方式都极大推动了该地域的城镇化发展,同时该地域人口在职业构成、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发生了很大转变,从而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区形式。

2农业产业结构背景下成都市二圈层村镇地区的聚居形态

四川盆地被周边的高山峻岭围合,形成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独特地理环境,被称之为“成都坝子”。成都市二圈层村镇地区大多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形环境多样,主要有平坝、丘陵及山地环境。“四川普通农村居住方式与其他各省尤其与北方中原的农村的最大不同之处,主要是自由式散居,很少有像北方那样集中聚居的村庄或营子。一般所谓某某村,其农户都是散居各处,或大分散小集中。”[《四川民居》李先逵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3]这种散居式民居也是四川数量最多的一种民居聚落形态。其主要原因是这种散居方式较为适合四川山区及丘陵农田土地耕作分散的实际情况,农宅就近挨靠田地兴建,便于农田耕种管理。通过温江区部分村镇卫星地图(白色为村镇农村散居点)可以看出,农村聚落多结合农田及林盘呈散点式布局。在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下,二圈层村镇地区聚居形态除镇区小规模集中聚居外,多按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生产队、生产组)靠近农田、结合林盘优美环境成队、成组散居。但是近年由于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昔日的农民散居院坝和川西林盘大院中居住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

3新型产业结构背景下,农村聚居形态的发展演变

成都市二圈层村镇地区属于成都市近郊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工业、旅游业、市场的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镇域特色的开发、特色商业的植入等多种产业形式都极大地发展了村镇经济,打破了二圈层村镇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式,本地农民也通过多种产业形式的发展形成多种就业方式,由从事第一产业从业者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从业者。如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旅游开发、温江区万春镇大型游乐园特色商业、金马镇的国际体育城项目、和盛镇的大规模花木产业、永宁镇的现代医药城及现代农业项目都极大促进了城镇本身及周边村镇地区产业转型及人口的城镇化。根据调查研究,在快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二圈层村镇地区产业结构逐渐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一、二、三产业并重,并坚持“欣一、新二、兴三”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发展欣赏型、精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工业,巩固传统服务业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根据成都市二圈层村镇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构成及村民的职业构成的发展演变,逐渐发展演化出一些新型聚居形式:

(1)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川西林盘小聚居

在成都二圈层村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将长期存在传统农业及发展中的现代农业,且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相较于传统农业将需要越来越少的人口劳动力和较大的耕种范围,根据基本农业保护区分布情况及耕种范围适当集聚散居农户,形成聚居人口在20户以上的各种规模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照“小型化、生态化、组团化”原则,具体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移民安置、征地拆迁等形式,并覆盖必要的基础设施。

川西林盘一般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及耕地和环绕而过的河渠等有机融合,形成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园风光。在成都市二圈层村镇快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保护川西林盘文化前提下,对特色林盘进行保护整治、风貌改造、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并在此基础上延续、整合小聚居发展模式。

(2)“城郊型”新型社区

这种形式普遍存在于成都二圈层村镇地区,“城郊型”的农村社区紧邻城镇区,农民普遍进城务工,、从事服务行业。随着近年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张,周边1~3km范围内的农村散居居民可在符合城镇区规划要求前提下,在城镇规划区内或紧邻城镇区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与城镇区共享配套。规模一般超过500户。

(3)依托人口密集型产业大聚居形式

这种形式的多存在于靠近成都主城区或二圈层县城有着良好区位优势的村镇,如郫县的犀浦镇、温江区的金马镇、永宁镇等,借机主题特色商业的引入、区县城市主题功能的植入、工业的发展等方式使得这些村镇城镇化效率非常高,可以带动村镇大批人口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如温江区金马镇,由于温江区国际体育城主题功能的引入及欧洲小镇风格特色城镇定位发展,带动镇域约90%人口非农就业,这类城镇依托相对成熟的产业发展带来高效率的城镇化,从而在聚居形态要求集中、整洁、现代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满足生活需要的商业及休闲健身场所。

4总结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二圈层村镇地区从产业结构、职业构成、生活方式、居住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新农村建设、农民安置小区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兴建,各村镇地域应根据本身所处的区位环境、地域特色、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等要素合理确定适合本地新型“农民”适合的聚居形式。

1、李先逵著.四川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到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就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

第一个大背景: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是对30年的改革开放进行总结,通过回顾历史来展望未来。

第二个大背景:党的十七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下,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依法改善农民的平等权利等四大任务。落实这四大任务,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个大背景:当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去年全国城乡人均收入比例为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长期已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不能打破,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新旧问题急需破解。这些问题都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四个大背景:当前,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暧,共同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为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要扩大国内消费,大幅度提升内需,突出抓好土地、资金、就业三个关键。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根本。全会提出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通过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解决留守老人和孩子的生产生活问题,都是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一是准确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贯穿了这一总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些科学的观点和论段,全面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二是全面描绘了农村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2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即“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__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是勾勒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3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图”。

四是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长久以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

三、组织工作如何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组织部门,更要贯彻好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三农”工作,着力选好骨干、配好班子、带好队伍、聚好人才。

1、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农村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建立健全一个体系、三个制度、四个机制,即“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内民主,建立完善政情民意沟通互动机制,定期实施村务公开,党务公开。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1篇3

【关键词】新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对策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我国新型乡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乡村社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广场景观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但目前,在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忽略了乡村景观特色。同时,也没有形成健全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体系。因此,如何将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营造与新型乡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相关概念界定

1.1新型乡村社区

“新型乡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自发形成的社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政府对社会发展建设统筹规划以及制度变迁产生的,是在政府主导下,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破除原有自然村落的格局,建立的以农民为居住和生活主体的具有规划性特征的包含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现代化农民居住区。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具有与城市社区一样的高度组织化管理和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环境优美整洁、功能完备、管理有序,能够有效地为农村社会提供组织、管理和服务。

1.2乡村景观

本文中对乡村景观的定义,就是指乡村地区范围内,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的综合表现,既包括乡村人文景观,也包括乡村自然景观。

1.3乡村广场景观

乡村广场景观主要包括广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和空间划分,景观构成要素的布局、外形、色彩和施工方面等,使得广场景观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达到统一和协调的效果,使它既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需要,又体现乡土文化特色。

2、新型乡村社区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现状及问题

2.1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现状

2.1.1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构成

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建筑及构筑物景观、用地铺装景观、乡土自然景观以及服务设施景观。

建筑和构筑物景观一般是广场景观的主体,其性质决定了广场的类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中的建筑和构筑物景观大多体现了一种乡土文化,比如一些祭拜土神的城隍庙、村口土地庙,居民的传统习俗、民俗礼仪、祭祀、农事活动、婚丧礼仪等都在这类建筑和构筑物景观中进行。

用地铺装作为广场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广场景观中的使用效率很高。用地铺装景观不仅可以通过色彩、质感和线形的对比引导和揭示广场空间,还可以美化广场的环境。

自然乡土景观是新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框架的基础。乡村社区景观通常是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其整体形态是由乡村社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服务设施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范畴,是广场景观吸引人的重要构成之一。广场中的服务设施景观是依据广场的主题和环境来营造的,它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精美华丽,雕梁画栋,整体感觉精致灵巧,从而形成广场景观色的部分。

2.1.2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特征

目前,一些乡村社区对原有的广场景观进行相应的保护和修复,维护其原有的公共空间。而大多数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是以新建的建筑为主要基础,并结合乡村社区原有的自然的乡土景观,形成硬质空间。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部分乡村社区的广场景观并没有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盲目营建,导致一些广场景观的利用率低下,并且没有发挥其功能作用。

2.2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对原有乡村广场景观的利用和保护

由于缺少乡村景观保护意识,新乡村社区建设中原有广场景观遭受破坏。原本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景观不见踪影,从而导致其形成的公共空间变成了消极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新建的广场景观刻意对城市景观进行模仿,使得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被逐渐淡忘,导致原有景观特色被破坏。

2.2.2广场景观各个构成要素无法协调统一

当前,大多数新型乡村社区在广场景观营造中,都比较随意。广场景观的规模和空间形式并没有考虑乡村社区的特点,形成与之格格不入的景观。并且,广场景观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相互的搭配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缺乏场所精神。

2.2.3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忽略乡土文化特色

不同的乡村社区应该呈现出不同的乡村景观特色。但一些营造策略往往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缺乏对广场景观正确观念的指导,误导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发展。在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中,都是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具有的精神及文化价值,造成乡土文化的流失。

3、新型乡村社区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对策

3.1加强对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保护意识

乡村居民大多不能对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有保护和利用意识,更不清楚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价值所在。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乡村广场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乡村广场景观营造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并引导当地居民加入到乡村广场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促进良好的乡村社区氛围的形成。

3.2构建合理的广场景观营造体系

在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各个构成要素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来进行相应的营造。

在建筑和构筑物景观方面,应该以维护与修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造。对于那些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广场建筑景观应该保持其原来的风貌。对于新建的建筑物景观,应注重“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筑。

在用地铺装景观方面,需要对用地铺装的材料和色彩进行选择,根据广场景观的不同分区和主题来进行适宜性的营造。

在自然乡土景观方面,应该使自然乡土景观能烘托广场景观。由于自然乡土景观,决定了广场景观的布局和空间形式,因此,在营造的过程中需使乡土自然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互补,同时,还有使其与广场景观其他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形成互补,从而使广场景观更加富有层次性,主次分明。

在服务设施景观方面,需要做到以形式上的创新和精致来突出广场的主题和场所精神。通过对其色彩、材料的选择,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寻找有人文典故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应具有创新的思维,使其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和文化内涵的作用。

3.3体现乡村文化特色

需要严格控制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规模,以科学合理的广场景观营造理论为指导,考虑乡村的环境特征,因地制宜,还需考虑乡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规划设计层面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乡村广场景观的固有风貌,使得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更加美好。

4、结语

乡村社区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广场景观则是人们生存的外部环境,只有好好保护广场景观的完整性和乡土文化特色,正确引导新型乡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公众的参与,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协调乡村社区广场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解决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税伟、陈烈、任杰、张启春,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4

关键词:旧村改造黄杨梅村调研思考

一、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研展开的背景

黄杨梅村地处义乌市的“工业重区、经济强区、城市新区”――北苑街道的城郊结合部,与幸福社区紧密相连,总户数650户,人口1700左右。随着近几年北苑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黄杨梅村的土地已全部征用,2002年10月市政府批准撤村建居,并于2004年居委会各个配套组织和机构全部完成组建工作。2006年,2008年,黄杨梅村旧村改造一期、二期工程陆续完工;2009年4月,黄杨梅村完成旧村改造后的首次居委会换届选举,随即开始了义乌灯具建材城的招商引资工作。8月,义乌黄杨梅灯具建材专业街盛大开业。

(二)调研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围绕黄杨梅村在旧村改造前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对生活满意度,以及旧村改造后需要继续完善的工作等方面开展,具体如下。

1.在村民中开展调研。深入黄杨梅村进行走访、参观,发放问卷。问卷涉及村民在旧村改造前后各项生活指标的变化,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等内容。

2.访谈村民。访谈内容涉及旧村改造对村民生活的切身影响,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采访、文献资料查阅,以及参观新农村等方法。

二、调研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的发放地点在黄杨梅村。调查实发问卷100份,回收96份,1份未按要求填写,有效问卷95份。调查样本的抽取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符合统计学原理。调查结果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一)旧村改造前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调查结果表明,73%的村民认为在旧村改造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两极分化也有了一定的缓解,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仅有4%的村民认为其收入有所降低。这表明,旧村改造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经历了旧村改造,村民的收入来源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务农和房屋租赁是主要来源的占了53%,而在旧村改造之后房屋租赁和经商为主要来源的则占了74%。这种改变是极其深刻的,它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这种收入结构下,村民有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从事其他的行业。我们在实地采访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大多数村民从事一些简单的来料加工活,这对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补充。

(二)村民对旧村改造的满意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村民(70%)对旧村改造持肯定意见的。旧村改造后,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地提高。当然,也有一部分村民(24%)对这个过程表示不太满意。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他们表示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配套设施建设的缓慢,不能及时跟上村民的要求等问题。

(三)旧村改造后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

毋庸置疑,在整个旧村改造的进程中,村民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大部分村民对文化建设、环境卫生、收入水平等方面都有新的期待。其中尤以文化建设居首,占38%,其次是环境卫生占32%。这表明,村民也已经逐渐开始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黄杨梅村旧村改造的思考

(一)黄杨梅旧村改造的优势与特色

在黄杨梅村的旧村改造过程中,村两委能够找到因地制宜,针对其人口众多、统筹工作难度较大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借鉴有利经验。同时,黄杨梅村的旧村改造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特色。

1.黄杨梅村地处义乌市的城乡结合部,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大片土地。义乌城区的扩张和生活用地的紧缺促使其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市政府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有关决议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使其旧村改造有了一个稳定的大背景。

2.义乌旧村改造政策实施过程中,各村积累了大量切实有效的经验,这给黄杨梅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依托义乌优越的国际贸易平台成立了义乌灯具建材城,把义乌的商贸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黄杨梅旧村改造中存在的不足

1.村民收入来源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于房屋租赁,而非通过实体行业获得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导致的用地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增加了用房的需求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风险的,它是以义乌市场长期繁荣稳定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2.各项配套设施不能及时跟上。在这个旧村改造的过程中,集体资金不能快速到位,使得在环境卫生、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上进展缓慢,对旧村改造的高效、有序进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村民的思想观念没能转变。尽管在经历旧村改造,融入城市的进程大大加快了,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草根农民”的思想并不会在短期内消除。

(三)对旧村改造这一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建议

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各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建设布局合理、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具有较强集聚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新市镇为目的,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兴业,加快构建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结构合理化的增收体系,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切不可盲目跟风。旧村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住房,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因此,在旧村改造中,必须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2.拓宽增收渠道。针对旧村改造后普遍存在的以“房东”为职业的现象,政府有责任帮助广大村民转变观念,继续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从事各类服务产业为突破口,增大产业效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3.重视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住房相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对便利村民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在旧村改造中必须两方面同步建设。

4.把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村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也必然有所增加。因此,必须加快文化建设的脚步,使广大村民能够真正享受到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5

关键词:背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改革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政策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又如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城乡统筹”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

“城市”和“农村”是世界上两种相对独立存在的主体。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研究城乡关系、统筹解决城乡问题,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良性互动,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共生共荣、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融合,城乡关系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中央强调城乡统筹就是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早在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就与重庆市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部市双方共建试验区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9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推动力量。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的统筹带动城乡经济的统筹,以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转引自渝教办〔2008〕85号文件),可见,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对乡村教育寄予厚望,称之为“今日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在他看来,“改造社会如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能彻底地改造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统筹城乡教育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搬迁,或将农村建成城市,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乡统筹是一系统工程,作为这一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奠基、引领、推动、保障的作用:1.奠基作用。为城乡统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2.引领作用。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3.推动作用。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4.保障作用。接受公平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养成,人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以及由此带来劳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教育。

二、教育服务城乡统筹面临新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梳理和研究遇到的新课题,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使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石柱教育近年有长足发展,学校教育网络完备,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支持弱势群体教育的措施、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城乡统筹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从总体上讲,全县学校教育网络基本能保障学生接受教育需求。但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还有差距,与城乡统筹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力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挑战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石柱县教育的城乡统筹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育发展薄弱。(1)学校布点仍需调整。(2)硬件条件相差较大。(3)师资配备城乡不均。(4)学前教育量小质弱。

2.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亟待努力。(1)教育观念必须更新。(2)教育体系需要调整。(3)课程设置应该相关。(4)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三、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当石柱县的教育规模发展任务已基本完成后,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石柱县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战略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要在整个大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城乡统筹、谋划教育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加快教育发展,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统筹。为此必须强化宏观决策,抓好统筹规划,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传统模式的教育体制;抓好统筹预算,建立一个能有效保障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抓好统筹资产,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抓好统筹师资,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教师管理体制。

(二)搭建平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6

关键词:过境公路;改造;街景;风貌规划

1.背景概述

随着近年来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过境公路发展起来的众多城镇,由于规模扩大,发展加速等需要,不可避免的面临公路外迁的问题。原过境公路改造为城镇街道之后,如何对街景风貌进行规划控制,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由于过境公路是以服务快速交通为主要服务内容,公路沿线景观风貌较为单调乏味。因此,改造为城镇街道后的道路,面临着不仅仅是功能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对于街景风貌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构建科学全面的规划系统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更深入的探讨路改街背景下的街景风貌规划思路,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规划思路,希望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

2.案例背景

2.1规划背景

2.1.1西店镇及甬临线概况。西店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本次规划区域甬临线的前身为$214省道的西店段。西店镇境内的甬临线呈南北走向,贯穿整个城镇,全长13km。借助甬临线省道的交通优势,西店镇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经济水平较高的城镇。由于温甬台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会分担很大一部分的现有交通量,在此背景下,甬临线由过境公路向西店镇主要街道转型。公路改为街道,对甬临线的街景风貌提出了新的要求。

2.1.2上位规划与周边规划。上位规划:根据《西店镇域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西店镇区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心、东居西工、一带双网”。“两轴两心”,规划中将甬临线作为城市主要发展轴,“东居西工”,甬临线沿线东部多规划为居住区用地,西部多规划为工业用地,“一带双网”,甬临线靠近海滨滩涂,贯穿多条水系,并且道路全线两侧均有景观绿化带。周边规划:与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的衔接,另外街景规划与东西向贯穿西店镇的五市溪景观规划体系衔接。

2.2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甬临线人文环境现状分析。①建筑现状:建筑层数均为六层以下,高度较低;建筑颜色较为丰富,其中灰色,白色稍多;建筑材质多样,其中以马赛克和陶瓷贴面较多;建筑总体较新,在南段有部分较旧建筑;建筑屋顶平屋顶和坡屋顶各占一半。②用地性质:道路两侧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商业用房多于居民楼结合,北段局部有公共绿地。③产业分布:以工业为主,农业比重较小,中部商业较多。④文化分布:甬临线周边有众多历史遗存,其中镇东桥及宗祠等古建筑,仍然维持其使用功能,得到持续的修缮和维护。亦有部分良好的文化元素较有价值,如海洋文化,牌坊文化等均可以进行深挖体现。

2.2.2甬临线自然环境现状分析。沿线多分布绿地,近处为道路绿化,远处为农田或林地,少数地段为山麓。道路两侧大部分有人工沟渠分布,共有六处溪流与道路交叉,其中包括五市溪,紫溪等较大溪流,另外分布两处较大水塘。

3.甬临线街景风貌规划思路

由过境公路改造为城市主要街道后,街道整体景观风貌水平亟需提高。在经过多次现场深入调查以及较大范围的居民问卷调查发现,城镇建筑形象对于整体风貌影响度非常之大,因此,在规划中决定将沿线建筑风貌规划作为特别部分构思,其它方面在整体规划中逐一展开。

3.1甬临线景观风貌规划总体构思

甬临线作为西店镇发展的主要轴线,沿线分布了全镇70%的自然村,60%的农田和海产养殖业,80%的工厂制造业。在2010~2030年城镇总体规划中,甬临线的这一主导地位将会得到加强巩固。作为改造后的城市街道,以城市发展主脉来表现甬临线在西店镇中的重要地位再合适不过。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规划的不同方面,将发展主脉的概念细化为4个方面:历史文脉,生态绿脉,交通动脉,休闲新脉。

3.1.1历史文脉。西店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沿甬临线分布最多的是反映当地家族文化的宗祠和寺庙。由此梳理出甬临线的主要文化脉络为宗祠文化,具有当地特色的海洋文化以及代表村落的牌坊文化作为文化脉络的分支。

宗祠文化的保护:将现存在寺庙宗祠按照需要维护程度,分为修缮类,维护类,拓展类。修缮类针对建筑较为陈旧破落的寺庙宗祠,维护类是针对现状较好,建筑较新的文化景点,拓展类是对文保重点单位,进行配套设施的增设,指示牌说明,服务范围的扩大等强化文化景点辐射范围和辐射强度的工作。

牌坊文化的保护分为2类:修缮维护类,现存牌坊均属此类,以清洁维护为主;拓展新建类,对于沿线分布的各个村庄,增设牌坊或融入牌坊元素的指示牌加以注明村庄名称,增强村庄的可识别性,美化环境。

海洋文化的保护:在甬临线近海地段设置指示牌,对于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点进行说明引导,今后可发展滩涂观赏,海产养殖农家乐等旅游产业。

3.1.2生态绿脉。甬临线沿线具有较好的绿化基础,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比较重视,鉴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在规划中引入绿道概念贯穿整段甬临线。根据现场感受较为突出的景观要素,除了传统的沿线绿化,对远山,景观视线和水体也将给与同等程度的重视。

远山:在欣赏远山景色视线较佳的地段,布置平台供休息赏景,并设置指示牌说明山体分布。

水体:对人工水系的处理,如道路较细边沟,应加盖石板,较宽沟渠,增种水生植物,在与溪流交汇处,选取合适的观景地块,设置景观亭增加亲水性。自然水系主要指较大水塘,布置木平台,配套休闲设施,增加标识牌指引。

沿线绿化:由于全线较长,沿线现状条件较为复杂,根据道路两侧用地性质将甬临线分为三段,北段为城郊区,中段是城市区,南段为乡村区。

北段绿化基础较好,但是存在树种单一,植物层次单调的问题,因此,增加植物群落层次,丰富植物品种是北段绿化的主要手段。在北段入口处开始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利用原有植物基础,增加中层常绿乔木。中段地区以商业为主,并分布居住区,本段植物景观以精致美观为主,结合树池种植时花灌木,以观赏为主。南段主要分布工厂和乡村,植物种植设计以实用性为主,在工厂种植具有良好抗性的树种,村庄人口置石注明村庄名称,选择局部地段砌路边花坛,植物选择以自然生长不需后期过多养护的粗放型树种为主。

3.1.3交通动脉。甬临线承载着较大的交通量,尤其是南段,大型货车流量较大。目前交通情况并未做到人车分流,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道:全线向两侧拓宽2.4m作为人行道,不能满足拓宽要求的地段,可适当减少人行道宽度,保证全线95%的分布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由于城区段非机动车道较窄,仅有3.7m,不能满足停车之需,因此,在城区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段,非机动车道向外拓宽1.8m,保证满足停车和非机动车行驶的需求。与游步道系统衔接:选取2处节点,设置二级游步道连接主道,布置配套标牌系统,指引说明甬临线沿线景点。

3.1.4休闲新脉。在观赏视线较好的地段,设置休憩设施,引导使用者到达。布置花架,坐凳,亭廊,景观平台等设施。在居住较为密集的地段,增设运动小广场,安置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丰富当地居民的休闲生活。

3.2甬临线沿线建筑风貌规划

3.2.1近期建筑整治。通过对甬临线两侧建筑的现状分析,对建筑维护进行分类,并统计出具体数据明确工作量,按照建筑的新旧程度分为保留建筑,立面整治建筑,店面整治建筑,补空建筑,规划建筑。其中保留建筑约占70%,立面整治建筑约占15%,需对立面进行粉刷,店面整治建筑约占5%,对其进行综合整治,补空建筑约占3%,对其立面进行规划后再建,规划建筑,约占7%,需按设计进行建设,风格上符合城市整体风貌。

3.2.2近期沿街户外广告整治。现状户外广告缺乏统一规划,整体凌乱,部分路段广告牌低档劣质。针对需要改造的户外广告牌,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如相邻经营单位牌匾底线必须整齐划一。横匾设置应采取全封装工艺,不支架等。对于新建建筑广告牌,主要措施有闲置门头牌匾高度宽度厚度,采用全封闭工艺,不得支架等。

3.2.3远期总体建筑风貌规划。由西店镇及甬临线的区域特征和周边环境,推导出建筑风貌的元素有海元素,生态元素,工业元素等,从而确定沿线建筑的基本风格为简约清新的滨海建筑。新建建筑主要分为人居类和商业类。人居类建筑形式统一规划,可根据不同村庄进行分类。商业建筑形式全线应统一,可根据店面规模进行局部形式调整。

3.3总结

规划总体思路是在解决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建立历史文脉,挖掘区域历史文化遗迹,利用历史元素提升区域认知度,营造宜人的人文环境。生态绿脉的启动,伴随着绿道的贯穿全线,水体的充分利用,沿路景观观赏点的开发,以及对观景视线的利用等,并结合总体规划中远期的工厂西迁,近期的对于工厂周边绿地进行绿化品质的提升工程,必然对整体风貌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动脉的疏通,针对现状交通方面出现的问题,增加人行道满足步行安全,拓宽城区段非机动车道满足停车之需,增强了甬临线的交通功能。休闲新脉的提出,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休闲氛围,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对于建筑的整治和新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步骤,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

通过对不同规划要素的分项细化,为甬临线完成公路向街道的转变提供指导性规划,这一规划不仅仅是单纯的提出街道景观规划,而是建立在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道路角色的转变而量身定做的规划方案。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问题;管理

土地资源是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按照区域规划要求设定土地开发机制,才能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方案,提高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面对传统土地规划与管理模式,要掌握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提出符合战略决策标准的可行性对策。据此,结合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问题,可实时调整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

1城乡一体化背景

“城乡一体化”作为中国改革建设新思路,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土地资源规划进行调整,促进农村与城乡之间整合与发展,形成相对稳定的土地资源利用机制。从城乡一体化标准来说,其主要针对农业经济区域规划与发展,对项目改造建设提出可行的处理方式,帮助农村地区做好资源利用决策,统筹农村土地资源规划及安排,带动土地资源、产业资源、环境资源等协调发展。

2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规划问题

农村土地规划中缺少足够的保障机制,开发与保护土地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导致违规建设现场不断增加。例如,农村土地开发前期,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开发方案,土地资源结构布局失衡,开发之后,土地结构层次混乱,部分土地资源浪费;规划决策失误导致用地决策失误,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2.2开发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丰富,相比城镇地区具有更大的开发空间。但是,农村土地开发制度不健全,导致各个区域之间土地划分决策失效,限制了地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例如,土地开发模式不够统计、标准,生产区、种植区、居住区等结构层次混乱,难以对农村土地资源实施综合调度管理,破坏了土地结构层次的协调性。

2.3流转问题

现有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缺失,限制了土地流转与转换,如:土地使用权流转秩序混乱,影响了整个区域规划与改造标准。市场经济改革下,农村土地上市流转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地区经济收益增长,满足不同阶段农村土地改造建设要求。然而,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偏低,影响了农村土地上市流转的流通性。

3农村土地管理规划与对策

3.1政府监管规划

当前,我国国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土地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化,实现了经济战略转型目标。但是,农村土地开发与分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导致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偏低,限制了农村土地开发战略建设标准。对于传统土地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对完整的监督体系,按照区域规划标准执行土地建设方案,为农村地区土地整改实施综合控制方案,这些都是实现资源利用标准的可行性方案。例如,针对大规模土地流转情况,要时刻掌握土地资源分配计划,从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实况出发,做好详细的监管与改革工作。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农村土地改造建设提出可行的指导方向,挖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3.2土地流转调控

城乡一体化是为了促进城乡地区的综合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改造模式,帮助农村经济实现稳步增长,消除潜在性的发展隐患。例如,市场化改革准则下,城乡土地制度与规划建设、产业布局、政策调控、生态保护等紧密联系,从而保证了地区经济战略决策要求,消除了农村土地使用障碍,帮助城乡地区搞好市场转型工作。例如,“三个有利于”原则,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即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户的增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管怎么样的土地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

3.3开发土地市场

可持续发展是农村土地管理的核心理念,任何一个阶段,都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土地规划与管理的战略性调整。为了摆脱传统土地资源模式的缺陷,城乡一体化倡导新型改造机制,要求土地管理平台建设更加稳定化,从而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实现了产业规划与改造目标。坚持土地规划与统筹发展,建立符合农村区域发展要求的土地建设标准。同时,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要求和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从严控制,用好用活农村建设用地置换政策,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在已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村镇建设规划。

3.4倡导规范用地

城乡一体化背景,最终是为了实现产业效益化,带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同步进行。基于传统土地改造标准下,农村土地效益化必须注重收益增长,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统筹化建设。同时,按照土地管理规划标准执行操作目标,这些都是产业效益增收的主要方向。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应当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确定后,不得擅自将原土地用途改变为非农业建设用途。

4结论

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农村土地战略转型,实际管理阶段要考虑综合发展需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编制战略转型方案。同时,面对城乡一体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要敢于采取土地管理决策额,消除土地资源利用隐患。

参考文献:

[1]宋迎新.农村土地整治的突破口在于制度创新[J].浙江国土资源,2010,(01).

[2]鲁建平.当前我省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09,(09).

[3]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01).

[4]黄飞,罗春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思考—以德江县为例[J].科技信息,2010,(16).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8

关键词:城镇化;古村落;保护;发展;长岗岭村

[引言]

古村落是村民和文化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古村落承载了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作为桂林文化的载体之一,桂林古村落的自然风景,山川,文化,道德转成,民族建筑和美学融为一体,这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旅游等价值,桂林古村落的旅游业发展与带来的社会经济提成和环境效益,对古村落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高的促进作用。

一、城镇化背景下桂林长岗岭村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不协调

桂林民居文化不仅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整个文化的中心领域,它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但是现在随着乡村人口人数的增加,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风格建筑房屋经过长时间的变动,就会产生建筑的凋敝,而现在得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追求现代感的建筑房屋,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如今,长岗岭村的居民非常希望改善村子的生活环境,在建筑房屋的高度上会更高,大部分是高层或者多层,而且还是混凝提和砖墙结构的现代性建筑,有一些新兴的现代居民的建筑虽然质量达标,但是没有配备完整的生活设施。在建造的过程中对传统建筑周围的现代性建筑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还有一部分村民建筑没有统一的分配,或者有规划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去建设,村民们自行建造房屋的实例太多太多,如此一来,现在就形成了现代性建筑和村民自行搭建的房屋在一起,两种风格风格不同,互相穿插,高低不齐,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感。

(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桂林的传统部落包含很多,有苗、瑶、汉、满、傣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村落,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是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留下来的民俗文化的净化,这些文化具有不可衡量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等。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长岗岭村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走出村子,到城市里面打工挣钱,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常年不回家,身上的习俗文化就在这个过程中被现代城市所侵蚀。

(三)传统农业盲目向旅游业转变

L长岗岭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他们的产业基本上是以农业、林业、畜牧业、捕鱼业等为主,村民的收入比较低,结合桂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传统产业不可能常年的维持下去,他们都必将走向旅游产业的道路。村子的产业发生了转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村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带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在10年前,长岗岭的村民们,人均收入只有不到800元,在这10年之间的转型,村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村民们也都响应政府号召,办农家乐,把自己的民房整改成旅馆,传统的产品由水稻、玉米变成了绿色蔬菜等多种职务,还有特色的农家菜和旅游工艺品等等。就这样经过了10年的时间,村子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进村游玩的旅客达到30万人次,村民的收入增加到了7600元左右。在长岗村转型后发展如此迅速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来村子产业转型后,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这就对村落的环境和当地村民来说是喜还是忧,喜的是旅游在产业真正的带动了经济发展,优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对村落的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环境造成了超负荷的影响,这样不利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四)村落公共空间不足及荒废化

从功能性和空间上划分,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可以分为宅间公共空间、邻里空间、院落空间3种类型。长岗岭村的公共空间的构成大部分是自发组织,没有顺序扩张的特点,村落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部署,大部分都是村民的自建房,建筑的风格、方向不同意,宅间公共空间大部分是三角形态,面积不大,只能作为仓库使用,还有的已经荒废,造成土地没有有效的利用和浪费。

二、城镇化背景下桂林长岗岭村优化策略

(一)产业空间的整合与优化

长岗村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理环境,村子的现状都保存的相对完整,村落以传统的农业为基础,当地的村民种地、养殖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自然环境是村落的最大宝藏,积极发展当地的农业,绿色生态业等创新性农业,引导转型,通过招商引资转型发展旅游产业,要以保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为前提,带领村民们进行转型。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限制接待数量,最大程度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创新性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种产业互相结合,促进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二)传统建筑空间的整合与优化

传统的居民建筑要坚持以保护为前提,要保护、修整、改善、保留进行可持续利用,要对居民建筑空间进行优化,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较差或者不完整的建筑要进行修缮和看管。对于建筑的风格要延续下去,在建筑内部可以去进行改善和更新,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于那些与传统风格不协调或者质量比较差的建筑,就要政治、改造,让其符合大环境的特点。

(三)传统街巷空间的整合与优化

应该对传统的道路保留名字,不改名,不拓宽道路,要对街巷的网络系统进行修缮和改建,新建的道路应该与传统街巷保持统一。应该增加十字路口来连接新建的道路和传统街巷,满足道路的通畅,要在总体上延续传承传统街巷,保持其原来的风格和真实性,又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四)公共空间的整合与优化

针对荒废的宅间公共空间,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回收再利用的方案,要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对宅间公共空间进行责任制管理,要每隔一段时间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且利用道路对各个公共空间进行连接,形成一种开放的空间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这些空间改造成人们饭后活动的场所,增加公共设备,如:座椅等基础设施,要综合全面的考虑现代性建筑和传统型相结合产生的化学效应,要从规划,建设,用料等等科学正确的去实施,要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改造成舒适的,大众可接受的公共空间。

三、结论

桂林的古村落类型是非常多的,他们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等,村落在现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下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希望通过对长岗岭村的村落研究,可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共同参与到桂林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之中,为中国其他的村落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璇,赵航,柳庆英.城镇化背景下贵州民族古村落发展保护探讨[J].山西建筑,2016,(31):5-7.

[2]张红,何U,杨跃华.城镇化背景下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探索――开阳县布依族村寨马头村为例[J].建筑知识,2016,(07):129-132.

[3]曾汉鹏.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22):103-104.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9

[关键词]城乡统筹美丽乡村规划光辉村

[Abstract]Theurbanandruralareasareanimportantstrategy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toachieveintheprocessofrapidcity.Howtocarryoutthebeautifulvillageplanningandconstructionworkinthenewsituation?ThebeautifulvillageplanninginConghuasuburbanstreetlightvillageasanopportunity,tryingtomakeareflectiononthecurrentvillageconstructionfromtheplanningpointofview.

[keyword]urbanandrural;thebeautifulvillage;planning;bright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笔者前不久负责编制完成了从化城郊街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广东全省各地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试点已经起步,开局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沉淀,其示范性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也形成了一些基于实践的初步经验。作为一名规划设计者,村庄规划建设的可实施性是衡量一个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在于我们是否提供了一张完美的规划设计图纸,更多的是在于是否提供了一份可供实施的规划方案。笔者试图结合本项目,以及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规划设计环节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进行思考,也希望借此对当前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做出些许参考。

1城乡统筹背景

1.1城乡统筹发展内涵

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对城乡空间资源的整合,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进行统筹,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空间的资源配置,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

就现阶段的中国国情而言,城乡社会发展的统筹,核心是要将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扩展至农村地区,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全面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空间发展的统筹是对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挑战。如何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实施“农用地整理”,提高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是关键;城乡产业发展的统筹,其核心是根据现状产业的分布特征,在城乡空间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进而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力。

1.2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设影响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高速发展的城市带动周边乡村的共同发展,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对于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而言,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现有的城乡空间资源,构筑适合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农业现代化、产业综合化、服务均等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创建均质共享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将城市的前沿文化与技术优势与农村的生态资源共享,是当今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2从化城郊街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概况

2.1光辉村概况

光辉村位于从化市北郊城郊街镇北部,距从化市区20公里,距广州市区60公里。村域总面积为4.49平方公里,含广州市国营横江公司的高田分场0.63平方公里。村域范围内辖12个经济合作社,其中10个属于光辉村,2个属于横江公司。全村总人口2190人,其中光辉村1770人,横江公司420人。光辉村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村内龙潭河、西灌渠等河渠交织,水塘遍布。降水丰富,适宜农业种植,全村共有农林种植地300多公顷,主要种植荔枝、稻谷等农作物。林木资源丰富,以竹林、荔枝林等为主。

美中不足的是,光辉村村落建设缺乏规划与管制,村民对建筑风格、风貌、层高、局部装饰没有形成统一共识,致使部分村居略显突兀,破坏了村落的整体性;另外,村居空置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使得村庄缺乏活力,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2.2项目背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美丽乡村”这一建设理念。在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就如何“规划建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乡风文明和睦、突出岭南特色、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持续发展的标准将我市创建点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引下,结合当前从化美丽乡村规划的全面推进,我们从“美丽乡村群规划”着手,通过与上层次的其他规划相协调统筹,在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整体引导的前提下,通过多层面的外部区域分析,对光辉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岭南“果园式”美丽乡村。使其在今后的城乡统筹过程中以更灵活的姿态进行区域层面的对接与自身层面的发展协调。

2.3规划构思

(1)“美丽乡村群”的规划构思

美丽乡村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并不仅仅是各美丽乡村的拼合,而是在区域层面上所形成的一个特色的功能区。因此,美丽乡村群的协调规划也不仅仅是各美丽乡村规划的简单拼合,而是侧重于村庄空间的衔接,产业、功能、设施的统筹,品牌、形象的提升。基于现实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从构建“示范村——一般聚落村——零散村落居民点”这一三级体系出发,将乡村聚落的体系营建与乡野环境相结合,塑造一个与周围环境有机互通的乡村群特色空间体系。

(2)光辉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思

光辉村村落景观格局富有特色,主要道路形似一片“绿叶”的叶脉纹路,而山林、田园、河塘、村落风光则沿叶脉徐徐展开、相互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形成一幅宁静安详的岭南水墨画。村落内部组织井然有序,建筑肌理围绕中心“祠堂”和风水塘布局,体现了对客家文化的良好传承。有鉴于此,规划从村庄景观的“叶”型着手,结合本村的“Y”型水系,因地制宜利用零散或闲置的旧村建设用地营造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并且从乡土文化的弘扬、旧村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宜居方面结合特色资源发掘、品牌花卉产品塑造等宜游、宜业方面对光辉村的总体发展策略进行把控。

3当前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的工作思考

3.1转变规划理念,注重公众参与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应积极引导多方主体的参与,突出规划编制的地方特色。基层政府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领导协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主体是当地村民,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因此,美丽乡村规划应该在当地政府组织的前提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从立项、现场调研到方案的编制、实施监督都应确保做到“尊民意、顺民心”,以确保规划实施切实利于农村的发展。在光辉村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当地政府的主动配合与渠道疏通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而在反复倾听民意、召开座谈会的过程中,规划人员与村民的互动也为编制及实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2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当前,组织编制美丽乡村规划的村庄都是村镇布局总体规划中确定保留的村庄,并且其自身也算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这些村庄的空间和人口虽然远小于城市,但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环境资源的特点。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应该充分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寻求可以体现地方特色、当地文化特征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引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

光辉村村域涉及部分万亩鲜切花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有部分用地靠近从化明珠工业园区。在广州新型城镇化及“双转移”战略带动下,村庄经济会随着“北优”战略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村内农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及现代化的运营转变,并结合万花园的建设,以“农游合一”为导向发展具有水乡风情的乡村旅游业,充分发挥从化市政府重点项目万亩鲜切花生产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3统筹规划内容,引导空间的综合利用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大部分村庄规划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项目由对大的村域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分两个层面进行整合,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规划将沿街的一些职能衰退、质量低下的公建予以拆除,并统一建新村,配以适宜的环境整治,引导附近尤其是闲置用地内乱建房屋的村民向规划的新村集中居住。在村庄内部空间利用方面,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等手段,构建“街巷——院落——宅院”三级布局,形成层次丰富的多级空间,在完整了村庄空间系统的同时也丰富的居住空间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文棋.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J].规划师,2007,(2):5-7.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规划探究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区人群自治问题亟待解决,社区建设理论随之诞生。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逐渐开始采取城镇化社区的模式建设农村。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重点问题,农村社区规划与农村生活方式转变息息相关。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目标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很多人一起组成一个生活体,这个生活体就叫做社区。一般认为需六大要素才可以构成一个社区,这六大因素分别是固定区域、服务设备、管理机构、一定数量的居民、特定社区意识和文化。我国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为了推进农村发展,减小城乡差距。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和市民化。农村现代化要求集中社区区域的生产要素形成中介,为社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农村城镇化要求联合运用城镇管理手段管理农村社区。农村市民化要求先进优秀的农村社区人民带动培养市民精神。

2.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依然普遍存有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的进程。

2.1社区规划工作滞后

我国很晚才发展规划专业,导致群众规划意识薄弱,对社区进行建设前,没有社区规划的想法,很多地区进行新型农村建设时,没有考虑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仅仅根据领导者的意愿建设,忽略了建设后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前,对建设作出合理的规划,是农村社区建设中尤为重要的问题。没有好的规划,可能给实际建设带来很多隐患,影响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从而使社区建设无法长久、壮大的发展,最终走向衰落。另外,社区规划工作滞后,在建设过程中,还可能造成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

2.2社区建设资金缺乏

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全农村人口的大事,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在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时,对资金的需求大,但是资金来源窄,导致资金匮乏,解决资金问题。是建设好农村社区的前提。

2.3农民积极性低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开始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对当地社区有利的发展方式,由于发展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很少村庄可以坚持实行新农村建设。这些制约因素包括农民积极性低,基层领导不重视等等。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很多基层领导认为集体出资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不愿组织建设,因为很多居民都不愿意为远期社区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村民自己很难实行自筹资金。大多数的农民都任务社区建设是政府的工作,与自身无关,他们希望政府可以帮自己将社区建设好,但是建设过程中,牵扯到了自身利益,又会苛求政府。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又无法预见社区发展的前景,是阻碍社区建设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3.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现代社会发育成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逐渐发育成熟,市场经济属于一种自主经济,市场经济用于配置资源要求社会可以根据市场规则,运用市场机制对自我进行有效的发展和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社会发展空间,并为国家和社会进行了合理分界。现代社会的发育成熟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3.2中国式移民社会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很多城市资源引入农村,导致了中国式移民社会的形成,这种社会建构,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建设。

3.3自然村落解体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自然村落逐渐走向解体,衰落的村庄释放了很多自主空间给村庄自治,使人性的个人意识逐渐复苏,为农村社区的重新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重新构造起了推动作用。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规划

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农村社区建设至关重要。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调动农民的发展积极性,另外,还要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村社区发展起推动作用。

4.1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每个农民都热情积极的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当中。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农村社区发展中,只有充分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4.2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

建立可以引导、促进农民发展的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并建立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并完善、公开民主意识制度,让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管理权。可以使农村社区建设拥有强大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4.3完善基础设施

农村发展速度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这也是目前农村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完善基础设施,是农民迫切的希望。投资完善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社区的环境,还可以减小农民的就业压力,为现代农村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只有完善基础设施,才能从各方面协调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新农村时代背景下,规划农村社区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一项任务,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农村社区发展现阶段还存在了许多不足急需改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基础设施,将社区发展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本林;张竟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规划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

[2]孟曰;彭光芒.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意见领袖的特点和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1篇11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镇规划;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140-02

1背景

20世纪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敲响了我国的大门,农村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农村正在朝着更加光明的世界走去。值得一提的是,村镇工业对农村的农业起到的反哺作用,加快了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城乡合作朝着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村镇城市化的发展,帮助了村镇现代化发展。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用人需求日益加大,加上国家开放就业政策,使得许多农民踏上了离乡务工的道路。因此,农民的收入一天天多了起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各项配套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然而,我国城乡统筹的措施实施的并不是非常完美,村镇规划目前还有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缺乏经验,村镇城市化仅仅是将城市规划模式生搬硬套,通过方格路网建立几何形态,对村镇的空间布局设计也只能采取简单的思路,一些城市规划的生搬硬套打乱了当地村镇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建筑风格、历史传统。最终看来,只是把村镇变成了缩小版的城市样式,反而难以完成传承文化历史的使命。

2城乡统筹思想对村镇规划模式的指导

2.1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在有些人眼里看来,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通俗的说,就是把农村变得和城市一样,很明显,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正确的定义是: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区别与区域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在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统筹规划,必须考虑到城与镇之间的空间拓展和产业的转移趋势,同时也要注意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概括来说就是:城乡统筹规划是在农村的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完整规划。

2.2城乡一体化的实质

把村镇与城市中的农业和工业、农民与市民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将这个整体统一规划,协调管理。

前面提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水平不够完善,城乡差异依然很大,这种现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了巨大阻力。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通过政策的改革促进农村的转型,同时使城市与农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机会、规划布局、生态保护方面实现更加紧密的一体化。用过政策的方式,拉近城市与村镇的距离,共同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3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村镇规划在管理中失效

首先,在一些村庄中,存在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无法衔接的问题,在土地规划中写明可以利用的土地却没有在村庄建设规划中合理运用,而在土地规划中写明土地保护或者土地禁用的土地却在村庄建设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住宅基地“三统一”的原则在村里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能够建房的土地所有权却在村民手中,村民委员会无法调配使用。

第三,农村的行政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在农村经常会出现建筑地基加大、建筑移位的现象,导致原有的规划无法正常实施。

第四,过去采用的紧缩的土地管理政策,使得就农村的改造更加困难,就存很难改变,自然就会导致新村无法建成。

第五,村庄改造规划过于复杂,没有一个简易的程序针对村情作出适当的调整,只能生搬硬套。

第六,城乡一体化这一理念,并没有在村民心中有很深刻的印象,对于村镇规划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村庄的资金不够充裕,投入不够,质量低,指导性不强。

3.2管理任务重,管理力量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村镇呈现出一种小、多、散的特征。在村镇实行行政执法以来,将管执分离的模式运用到规划管理中,有住建局来掌控管理的一方面,由执法局来掌控执法的一方面,将管理和执法进一步完全分离。从一方面来看,村镇建设管理事务繁多,管理方式的选择应该采用劝导调节的方式,而在城市中普遍使用的执法模式却在农村很难行得通。从另一方面来看,村镇管理的工作非常复杂繁重,尤其是在管理处其更加严重,然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却达不到要求,管理人员稀缺,因此农村建房规划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情况也间接地导致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3.3管理法规中村镇建设管理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

(1)《城乡规划法》并没有将村庄规划的编制内容、编制深度、编制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相关的政策也没有出台,因此,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降低了可行性。

(2)行政S可归位混乱,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受理工作,由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进行核发工作,不利于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城乡规划法》中提出,如果发现在村镇中建设违章建筑,应该责令停止建设,恢复到原来的样貌,但是并没有提到,如果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貌,是不是应该将建筑拆除。

4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4.1创新村镇规划管理思维

在村庄建设方面,可以利用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等知识,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在村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上多下一番功夫,在可行的情况下,将村镇建设成一个可循环发展的体系。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像我国石油已经满足不了国民的需求。由此可见,要想使农村的能源缺乏的问题得到解决,就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例如,将使用沼气作为燃料,代替农村传统的以木柴、煤炭作为燃料的方式。另外,改变原来沼气池的使用方式,将新农村能源提到日程上来,积极开发沼气新能源。

4.2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从我国目前情况开看,乡村旅游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资源,但是由于村民还很少有相关经验和知识,村镇很少有乡村旅游。尽管有些农村并没有足够优美的景色,但是,只要向农民们灌输“办好乡村餐饮就是服务旅游”的理念,把农村本有的生态农业换一种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不仅能够满足游客观光的需要,也能满足农村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如果能够充分调动村镇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使旅游业成为村镇人民收入的一部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片光明的。通过这种方式,在村镇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还能为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另外,此举大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开辟了农民创业发展的新道路。促进从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与城市的文化更加协调。

4.3加大村庄规划编制的投入,加强城市规划编制人员的素质修养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进行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更不能将城市规划管理模式进行生搬硬套。因此,村镇规划编制人员应该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农村,亲近农民,切实了解农民的需要。另外,应该加大村庄规划编制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编制的技术含量,村镇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民风民俗,贴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真正将规划落实到位。

5结语

通过真正落实完善乡村规划的工作,⒋逭蚬婊管理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与《城乡规划法》完美衔接,才能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达到城乡共赢,从能真正将农民自治、有效管理的目标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刘佳福,邢海峰,董金柱.部分国家与地区乡村建设管理法规研究概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

城中村改造的背景范文篇12

1.1乡村景观的概念

景观一词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科之间有不同的解释。在地理学中,景观就是存在的一种景象,是一个地方的风景特征,是这个地方独一无二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又被分为特殊的3类:纯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城市景观。在纯自然景观中,顾名思义,就是纯天然,不经过人工雕琢。而乡村景观则是在乡村人为下进行轻微的雕琢,没有很大的建筑或者风景。而城市景观就是把乡村景观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背景。

1.2乡村景观的特点

1.2.1自发性。

乡村景观的存在不是经过特殊雕琢,它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必然形成。在有农村形成以后必然有乡村景观,乡村景观的体现在农民辛勤劳作下无意中产生。它没有经过农民刻意的雕刻,也没有为了好看而特殊制造,乡村景观完全体现农民为生存对自然做的一些轻微改造。乡村景观的形成是人类与自然最初的相处,它是自然环境下的一处美丽风景线。乡村景观的形成存在一定的自发性,是人类依赖自然的体现。

1.2.2生产性。

乡村景观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在农村中,人们为维持生活,只有对大自然的土地进行劳作,对土地进行耕种,这一切是为生存。而乡村景观也在这种情况下无形中形成。从乡村景观中可以看出村民们对自然的改造,可以看出村民是为生产生存对大自然的一种粗略开发利用。所以,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生产性。

1.2.3地域性。

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乡村景观也不同。不同地域,生产方式也不一样,在我国南方和北方明显可以看出在田地方面的差距,所以乡村景观在地域性方面非常明显。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下,乡村的文化也越来越进步,乡村景观也会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2乡村景观在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启示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在现在园林中也应用起来,体现园主的返璞归真不忘本。乡村景观对园林设计具有深远意义,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可以参考乡村景观的特征,加入园林设计中,让园林更有一番风味。

2.1乡村景观的艺术再现

目前,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都加入一些乡村景观。这也是乡村景观的一种艺术再现。我国在园林设计中,应该分析研究西方园林设计的目的,适当加入一些乡村景观。在城市景观中,乡村景观也是一道风景线。在公园设计中,可以直接加入乡村景观,体现我国美丽的田园风光。

2.2耕作景观的再现

美国风景园林师丹•克雷、埃克博和罗斯认为农民是“首席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农民的辛勤劳作,在劳作中体现的风景园林,是汗水的结晶,具有很大的意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当加入一些耕作景观,可以作为整个风景园林的特殊设计。中国土地中梯田就是美与使用相结合,对我们的视觉有一定的冲击力,使我们看到时产生不同的情感。

2.3把乡村带入城市

“把乡村带入城市”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最令人瞩目的贡献。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他认为把乡村景观引入城市公园,是城市对大自然回归的一种体现,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城市人的生活减少很大的环境压力。

2.4变化的风景

在过去园林中的设计,人们都希望看到的景观能够一沉不变。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这种不变不再适应。一些设计师认为,景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一些变化,这样更能适应现代的环境。乡村景观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的动态,反应季节变换,自然界的繁荣与萧瑟。所以,现代的设计师要抓住这一重点,进行新方向园林的设计研究,使园林更具活力。

2.5体现地域性的设计元素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农村焚烧垃圾现象范例(12篇)

    - 阅0

    农村焚烧垃圾现象范文篇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要求,结合我镇农村.....

    统计与预测论文范例(3篇)

    - 阅0

    统计与预测论文范文【关键词】股票非预期收益总风险非预期会计收益会计收益预测修正一、引言在对股票非预期收益的研究中,最早起始于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将股票非预期收益.....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