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1

如今,我国已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和保障信息的安全,并且物联网也成为发展的重点产业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定位使得毕业生大多仅具备网络规划、设计、构建、选型、安全管理和维护方面的能力,而缺乏以网络技术应用与网络技术服务为主的能力。课程内部结构缺乏系统性,不能满足本专业师生共同进步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及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其中,光是专业基础知识就涉及计算机基础理论、通信原理、网络原理等各个方面。大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由几十门课组成,内部结构不明确,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一方面使学生对教与学的目的性不甚明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每个教师依据课程群组成相应的教学团队,以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能力培养缺乏连贯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是简单采用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完全相同。这样,在总课时的限制下,就无法开设所需的专业课程,不仅如此,还导致课程内容交叉过多、重复开设,学生对所学课程渐渐失去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此外,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能力培养断断续续,不能从大一贯穿至大四,缺乏连续性。例如,对于编程能力的培养,在大一、大二学习期间都开有相应的编程能力培养课程,但在大三学习期间却中断了编程课程,而到大四每个学生都需要利用某一种编程语言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如果能在学生四年的学习期间一直贯穿编程能力的培养,当他们面临毕业设计课题时,就能选择一种自己比较熟悉的编程语言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理论讲授为主,实验课时不充分。教学模式老化,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不和谐,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还是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验课时时间较少。

而网络工程专业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工程性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网络工程专业应从工程性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面向工程的思维方式,让其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方法,以便更加贴近社会实践的需要。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必须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架构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近几十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出台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计划[4-6],而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在一些综合性或专业性教学与科研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教改的文章呈大幅度上升趋势[7-9]。

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都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主要任务,网络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如今,网络工程专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大大拓展,但对于应用人才培养来说,其专业课程设置应着重从网络工程层面上的全过程来考虑,核心内容包括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系统布线、组网、测试、运营、管理、维护、应用开发等,这些内容在时间关系上反映了网络工程层面的全过程[2]。如果不分模块而随意开设兼顾各个方面的课程,将难以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且课程之间的体系结构也不够明确,导致开设课程计划性不强、结构混乱。因此,应将课程体系中具有相同性质的若干课程组合成一个课程群,形成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的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原有的网络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即网络工程规划”与网络管理维护”。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网络应用技术服务从基本的Telnet、FTP、E-mail等发展至网络视频、网络电视、网络地图等等,可以说网络应用技术服务在整个网络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对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网络应用与开发模块成为其第三大模块,也是最具特色的模块。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三大模块分别为:1)网络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网络设备选型与采购、网络组网与集成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技术等内容。2)网络管理与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协议分析与跟踪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内容。3)网络应用与开发。主要以网络编程技术为主,在掌握一般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前提下,熟悉1~2种编程环境下的网络程序设计方法(如基于C/S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基于Web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等)。课程体系模块化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师资教学水平。以课程群为基础,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由老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并给予他们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任务,使其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信息,随时把握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

网络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可以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三个方面。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层次来构建,如图2所示。课程内容既要涵盖网络工程的基本内容,又要区别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在强调基础理论和系统性的同时,突显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公共基础课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它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相似,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与其它专业使用相同的教学平台,但是必须按照专业需求来优化改革课程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具体可从原有课程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课程的知识范畴和技能架构,比如原有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可以整合成一门课,微型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和汇编语言”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及概率论和数理逻辑”可以整合成计算数学”一门课等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参考网络工程人才的职业需求和国家的相关职业资格要求,涵盖网络工程的基本内容。专业基础课主要分为计算机基础、网络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和技术平台四大模块。计算机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内容;网络通信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通信原理、网络交换技术等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层次结构模型与协议集)、TCP/IP协议集与Internet技术等网络基础内容。专业方向课主要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可选择一种主流平台(.net/Java)作为技术支撑,各模块中的主要课程将以此平台为基础,构成专业方向所需的知识框架。专业选修课以强化适应性和扬长教育为主导。由于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有限,学分也有限,学生不可能学完所有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所以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考虑学生将来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岗位,将选修课分为三大方向。1)与规划设计相关的,如综合布线技术和网络协议分析等。2)与管理维护相关的,如网络安全系统部署和网络安全事故维护等。3)与应用开发相关的,如J2ee与中间件技术和Web编程技术等。还可在第7学期开设新技术讲座,介绍关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方面的新技术,并且所有专业选修课都配有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课时,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p#分页标题#e#

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四年本科教育中,应参考网络工程人才的职业需求和国家的相关职业资格要求,贯穿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在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开设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汇编语言课程,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开设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和网络编程技术等课程,为学生毕业设计与实习中的软件开发能力打下基础,使程序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再比如在一、二年级开设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包含网络工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的基础知识课程,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测试和维护等课程,逐步建立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硬件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知识体系结构;开设操作系统原理、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工程及网络管理与安全等课程,从管理的角度培养学生更高级的系统管理能力和开发能力;强调实践能力的贯穿培养,从大一新生的认识实习开始,直到大四的毕业实习,每一学期都有相应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一系列的实践能力培训课程,使学生逐步了解和熟悉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初步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技能。总之,在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基础上,以培养各种能力为目标,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需参照教高[2007]2号文件中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25%”的基本要求,但是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应用性的特点,所以尽可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和技能训练机会。要做到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相互和谐,应重点抓以下三点。1)紧密结合网络发展的核心技术,以实用性和前沿性为建设目标,深入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着眼于企业界普遍关心的核心技术,动态调整设置实验课程内容,使实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理论课程内容,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实际项目,为培养出业界更为需要的人才打牢基础。2)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利用假期为教师提供职业培训机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委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负责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网络工程研究和开发经验,部分教师还可以成为网络工程的一线科研人员。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不仅保证课程的课堂讲述与实践工程相结合,而且强调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具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工程思维的培养,变灌输式学习为启发式学习。3)及时跟踪分析并参照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调整理论和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采集;具体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结合通信线路将分散于不同区域的一台或者多台可独立运行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并结合网络通信技术与管理软件,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交互要求。当前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与普及范围与从前相比,得到大幅度扩大,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工程本身属于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电子信息技术,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处理功能,完成分析与处理电子设备信息等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也愈加突显,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电子信息工程的综合概述

1.1电子信息工程定义

电子信息学科属于科学技术领域范畴内的学科,是当前发展速度与完善速度较快的主要学科之一。而电子信息工程则属于结合电子信息学中的电子学与信息技术科学共建而成的系统性信息体系。一般来说,电子信息工程体系涵盖的知识内容较复杂且丰富,如融合大量科技知识、原理以及内容等,呈现出的知识层次较为复杂[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相关处理技术达到预期处理目的。日常应用中,电子信息工程主要以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为主,结合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相关特性,做好数据交互、资源共享工作。根据近10年的发展成果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每年以30%的投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产业投资也逐渐呈现不断提升的景象。可以说,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具有较大的建设价值与应用价值[2]。比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手机设备与电脑设备,都需要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系统完成信息资源的提取、交互、分享等工作,便于人们获取第一手资源。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工程还可以作用于互联网运行方面。随着互联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电子信息工程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方面得到全面突破,利于信息获取与速度的有效提升,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

1.2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特性

1.2.1多涵盖面特性

电子信息工程在正式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多涵盖面特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子信息工程主要作用的对象为信息,通过合理处理信息与分析信息,系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系统与相关电子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与运行内容[3]。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电子信息工程可以将系统内存在的海量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并整合利用,选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可以方便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的普遍应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大幅度地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

1.2.2高精确度特性

电子信息工程的高精确度特性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的过程当中。在此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需要根据内部系统的指令要求,对系统内部存在的海量信息进行反复分析与核实[4]。一旦出现数据错误情况,电子信息工程系统将会自动化地纠正错误数据,确保数据信息的高精确度性。除此之外,电子信息工程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交互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信息的准确性。

1.2.3高效性特性

电子信息工程的高效性主要集中表现在对指定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在对指定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系统往往需要根据系统指令要求,并结合相关设备完成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般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工作,且处理效率较快,利于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根据目前的实践效果来看,电子信息工程具备的硬件设备处于不断升级与改造的状态中,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的效果,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合理。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概述

2.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定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结合通信线路将分散于不同区域的一台或者多台可独立运行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并结合网络通信技术与管理软件,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交互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特定的网络协议以及相关软件共同作用,进一步夯实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效果[5]。

2.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计算机网络技术总共经历过远程终端连接、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以及信息高速公路阶段。其中,远程终端连接阶段属于网络技术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一时期主要针对终端与网络主机的连接效果而言,需要使用者利用末端远程达到访问主机的目的,对系统数据进行合理处理,但是无法对数据进行妥善管理与保存。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实现了单一计算机网络过渡到多个网络连接的发展要求。在这一阶段当中,计算机的更新速度与发展速度要比以往快得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使得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访问自身信息资源,与此同时,还可以浏览其他网络资源,进一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与基础交互要求,为后续的发展夯实了基础[6]。计算机网络互联时代主要针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系统而言。一般来说,处于此阶段的计算机网络需要通过网络协议才能够实现不同区域网络互联要求。最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系统在通信范围方面要远比传统计算机设备宽泛得多。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优化,实现了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访问要求,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与实时交互。信息高速公路阶段主要指当前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由以往信息处理效率较慢过渡到高速处理过程当中,实现了信息资源高效处理的要求。结合目前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有效结合了信息化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致力于完善以往技术方面的不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7]。

2.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

首先,具备资源共享优势。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共享而言,主要是指以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数据资源等内容为共享对象。操作人员可以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交互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分析等功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尽知天下事。其次,具备相互工作优势。这一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当一台计算机无法完成工作量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计算机设备完成。利用网络协议功能,让计算机用户利用网络当中闲置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协调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数据安全、合理[8]。最后,具备数据传输优势。数据传输通信往往需要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用户之间为主体传输对象,实现数据交互、传输功能。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时交互特性,处理并分析数据,确保数据传输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具体实践

3.1提高信息传输质量,确保信息安全性与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最大的实践作用在于提高信息传输质量,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根据实践经验来看,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上可以达到缩短信息时间的目的,且处理信息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大体上规避以往信息处理速率过慢的情况。最重要的是,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得来的电子信息在质量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且信息安全性与可靠性均会得到良好保障[9]。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当中,既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对于信息数据等资源的处理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信息传输效率,能够从根本上加强信息传输质量,且利于电子信息工程安全。

3.2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运行安全性

电子信息工程在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往往可以达到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的作用,缩短信息时间与处理时间。但是,结合实际来看,电子信息工程在正式运行的过程中,多会受到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尤其以病毒干扰问题最为严重。一旦电子信息工程受到病毒干扰,系统内部很容易受到不法人员盗取信息的威胁,影响整体信息的运输安全。为进一步确保电子信息工程运行安全,相关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对内部的电子信息进行合理防护,确保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3.3联网功能促进信息传递共享性的有效提高

电子设备联网功能的大力推广与普及使用,进一步缩短了信息获取时间与时间,促进信息传递共享性的有效提高。比如,当某个地区发生让你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你无法参与现场或者第一时间到达。此时,可以根据当地人的信息了解具体所发生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与实时交互。可以说,联网功能有效促进了资源信息的共享传递速率,规避以往信息分享力度不足情况。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当中,基本上可以有效提升信息传递效率,确保信息安全[10]。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设计;应用

一、项目化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行为导向为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旨在将课堂教学与工作情境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融入更有意义的工作任务中,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实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技能培养的效率。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及网络组建技术,掌握目前应用最广泛的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会组建小型局域网,会安装、配置常用的网络服务,能为各种常用的网络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能管理小型网络,对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除和解决,能保证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深化改革,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具备局域网组网与管理的能力。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1)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一般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时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首先,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各种网络的功能;最后,介绍网络的应用与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已经把计算机网络知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但对于学生来说如何管理和维护一个网络仍无从下手,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上。(2)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满堂灌”。内容理论性强,相对枯燥,学生看不到又摸不着,很快会对计算机网络从感兴趣到失去兴趣,这会直接导致学生上课走神、不听课、教学互动差,达不到教学效果。针对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网络技术课堂中,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需求统一起来。

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1)项目设计。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首先要设计典型、实用的项目。按照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网络真实的市场需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现实的对象、材料为项目,项目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还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如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络这一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项目实训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流程和方案设计方法,完成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构建。根据这一过程,可将其分成7个子项目:小型局域网的需求分析及可行性论证;小型局域网网络规划;组网设备及预算;网络施工(虚拟网络环境/架设部分网络);接入Internet;网络安全与管理;签合同及技术文档。(2)项目实训内容。为实现各个子项目,我们将每个子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任务。如小型局域网需求分析及可行性论证需掌握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网络系统组成、网络分类、传输介质、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安全等知识,此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运用网络知识设计网络方案。小型局域网网络规划包括使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思科模拟器(PacketTracer)的安装及使用、根据实际需要布线。组网设备及预算包括双绞线的制作、光纤熔接。网络施工(虚拟网络环境/架设部分网络)包括VirtualPC安装、服务器端及客户机端操作系统安装、双机互联、多机互联、IP设置及划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及级联、划分VLAN、使用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网络资源共享。架设网络服务包括ActiveDirectory安装与配置、DNS安装与配置、DHCP安装与配置、WWW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六个任务。接入Internet包括常用的局域网接入Internet方法:ADSL接入方式、“光纤+LAN”的因特网接入、无线接入方式(组建Ad-hoc模式网络、组建Infrastructure模式网络)。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还会涉及网络命令及网络故障诊断实训内容。网络安全与管理包括系统自带的安全管理工具、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两个任务。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端口和MAC地址的绑定、服务配置、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等。签合同及技术文档,让学生了解合同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项目实施。一是创设教学情境。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出项目后应适时以恰当的形式告之学生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分析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炼出教材中的要点,精心编写一些典型的。把理论讲解和技能训练统一安排,把老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统一安排,把教学过程和自主学习统一安排。二是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使项目教学法成效显著,必须重视网络实训环境的建设,有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保证大部分项目实训能够实现。对于某些不能实现的子项目要安装模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和参观校园网络建设来达到目的。还要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如类比教学方法,把网络中一些枯燥、抽象的计的概念用实际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理论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使抽象、神秘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4)项目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先是对学生参与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各单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这些项目任务能体现本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如绘制实训室网络拓扑图;双绞线制作;双机互连的完成情况。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态度和创造性,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评判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态度、表现,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只要项目任务设计适当,考核方式合适,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除了对学生的学习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外,教师还应在教学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对项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及时完善项目内容及考核方法,为下次教学积累经验。

五、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内容多,范围广,知识更新快,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网络实际情况,设计典型实用的项目,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讲解网络的组建、应用、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把项目教学法用好用活,学生就会感到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用的,会积极地投入到项目学习中去,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技术人员素质技术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65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效的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向前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应用中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热点内容。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这一话题开展了研究与分析。

1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范围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目前高等学校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讲,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技术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务管理之中,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是通过教务管理模块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该模块主要包含了科目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和班级管理等多个方面。另外,高等学校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还涉及到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在学籍管理的模块中就包含了新生入学管理、基本信息管理和班级调整以及毕业生信息等多个方面的行政管理。最后,网络技术在行政管理方面应用还包含了成绩管理,这主要包含了学生的试卷成绩、单科成绩、成绩排名以及成绩统计和成绩分析等等,这些内容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都为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主要问题研究

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实际需要来看,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分析目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

2.1管理的理念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的理念,仍旧受到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的影响,一些高等学校在行政管理过程工作中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网络技术作为先进的一种管理工具,对其的使用需要受到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同时也需要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但是目前在一些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仅仅是将网络技术当作一个简单的项目进行操作,没有将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升到行政管理的理念的高度。在具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中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低,对于网络技术的关注不足。这些都在管理的理念方面严重的限制了网络技术在高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2.2配套的制度不够健全

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良好的配套制度。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管理的状况来看,高等学校在行政管理中还比较缺乏完善的网络技术的配套制度。因为配套制度的不够健全,使得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中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能力较弱,这甚至使得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应用失败。比如网络安全和身份确认要是缺少良好的配套制度,必然会使得网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这对于网络效用的发挥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也会使得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存在一些障碍,网络技术的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3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3.1积极转变观念,全员参与网络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能够很好的提升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积极的转变传统的观念,不断的提升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全体师生都应当一起参与到网络技术的应用中来,树立应用网络技术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促进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3.2强化制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应当不断的强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对于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从制度上,给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强大的保障与支撑。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营造出有利于网络技术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确定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3开展技术培训,重视人员素质的提升

高等学校应该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通过不断的提升高校在网络监控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实力,从而更好的确保高等学校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中能够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的流畅沟通。

4小结

总的来讲,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影响到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本文结合自身对于网络技术的理解,探讨和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网络的应用范围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网络技术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阐述了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网络技术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也需要技术人员和高等学校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另外也需要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岩青.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2]邓集文.网络技术的行政价值探微——基于生产力的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张竟志.以当代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蔡静静,赵雪芬.对网络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再认识[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5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工程建设;应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19-0060-01

目前,网络计划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计划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技术。其以网络图、时间参数、关键路线、网络优化为基本内容的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分析的强大工具,应用这一技术目的是为了达到缩短建设工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网络计划技术在在水利工程项目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网络计划技术利用网络的结构形式来规范好工程施工项目活动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适应现代科学化生产组织管理工程必然要求。近些年来,其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因为网络计划技术能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性问题,通过动态的计划适宜的适应工程建设施工的变化,优化施工计划方案,科学有效进行控制管理,对水利工程建设资源、进度计划的优化控制应用成果显著,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但由于水利工程发展的历史原因,加之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网络计划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应用水平低,特别是计划的执行管理,技术人才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整体应用,具体表现在:

1)观念不强,基础薄弱,执行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水利工程建设中,不重视网络计划技术,没有考虑到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工程经费使用有限,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就放弃了计划进行工程控制和管理的主体地位,提前使用和节约投资,加之水利工程建设多采用传统施工模式,网络计划技术应用较为薄弱。一方面,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多变、对设计的监理和行政性措施干扰多、水利工程施工进度项目与网络计划脱节、工程款拖欠等,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网络计划实施和控制执行管理不到位,例如,一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只重视前期的书面计划,轻落实、重网络计划在水利工程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轻计划的跟踪检查和偏度分析,无法对网络计划实行有效的施工管理,更有甚者,有效水利工程建设的期限违背科学规律,抓进度,随意提前工期,无法按网络计划去组织管理水利工程项目;另外,由于受具体水利建设目的要求及其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想统一的应用于各类水利工程进度控制项目上难度较大,从客观上阻碍了网络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普遍性和通用性。

2)管理体制亟待健全,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已经有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有关的进度计划控制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部分工程项目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横道图管理,对网络计划技术知识的掌握不系统。适应本单位,本行业的的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管理规程还未形成有效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缺乏技术应用研究机构,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生产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网络计划技术能力差,网络计划应用技术技术开发人才困乏,服务于本单位的专业的软件程序开发人员更是稀少。

2解决网络计划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2.1转变观念,改善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环境,努力提升应用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施工过程应用网络技术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充分认识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结合本区的施工实际和管理现状,是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战略高度去重视,逐步改变传统经验管理的方式,克服网络应用技术的不利因素,增加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有效的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另外,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应本着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先试点后推广等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监理,再到工程的维护管理,都要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的有效开展,力求控制形式和方式的直观、易懂、简便。将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调整进度计划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适时调整,既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严密性,有要减少网络计划技术应用实施中的阻力,不断提升应该管理水平。

2.2建立健全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管理体制,加强网络计划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

要建立网络计划应用管理体制,首先就应该有一套健全的网络计划应用的组织机构和约束机制,必须在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实行工程招投标准入制度,规范合同管理,按照网络计划技术的要求,在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全过程管理中加以实施和应用,建立相关技术应用咨询服务机构,制定科学的网络计划,由施工单位定期报告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工期、成本、资源、进行有效的目标控制。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单位还应该定期组织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以培训班和技术经验座谈会等形式,推动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广泛的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生产建设单位开展合作,灵活合作方式,共同研究、开发网络计划技术的通用电算程序,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形成有效的培训和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水利行业在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掌握网络计划技术的能力,更好的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服务。

由此可见,网络计划技术是一项现代的管理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其在水利工程项目上的应用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从实际中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部门要提高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6

此项技术主要是对网络工程进行系统预定的安全访问控制,来避免内部网络信息数据被网络外部非法查看使用的问题,但是由于防火墙安全技术成本较高,普及度不高等原因,被置于网络工程安全体系安全技术的最下层。测:主要是指对网络工程进行内外部病毒有无的安全监测。具体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①入侵检测:主要利用一些软件对网络工程中计算机内部数据信息进行常规收集与分析,从而勘察网络系统内部是否存在不安全活动以及出现被攻击等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在不触犯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对网络工程的计算机数据信息实行监听、防范内外部攻击以及失误操作等问题,并从根本上提高网络性能的安全。②安全监测:即借助网络工程所使用的计算机安全程序以及相关软件,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测,从而保证网络工程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控:这主要表现在安全扫描技术方面,即通过远程以及本地的网络系统监测实现网络数据信息的扫描,从而让网络管理者及时获知网络安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漏洞等问题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可以对潜在安全威胁进行警告,有效地从预防调控方面提高了网络工程安全性能。管:顾名思义,这项技术主要体现在维护网络工程安全方面,可以通过虚拟网技术、交换技术、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VPN技术等进行网络工程的安全管理。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外部远距离攻击以及IPsweep等系统漏洞问题研发出一种虚拟网技术,以及与之相伴随产生的交换技术,这两种技术主要针对网络工程的连接安全问题。而对于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则主要用于处理网络工程数据信息交流交换通信处理,可以通过路由器与交换机、网络系统、网络管理设备之间、VPN设备。服务器与客户间访问以及电子邮件等进行网络数据与身份安全的认证。对于上述提到的VPN技术主要应用于网络工程各大企业的通信数据安全管理,由于要对分布较为分散的企业进行公共信息数据的集中管理,网络明显具有一定简便性,但是因为要在一个大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具有一定隐私的数据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做好信息在通讯管理过程中不出现窃听、假冒以及非法入侵等安全问题。

虽然现在对于网络技术的研究已经很深入,然而我们在确保网络工程安全进行技术选择时还需要谨慎,具体需要在技术应用操作中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为了确保网络工程安全需要对网络操作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安全技能培训。我们要明确网络工程安全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在技术选择与安装过程中注意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素养才能在维护网络工程安全作业中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2)依据加密对象,选择合适的技术。由于网络工程不仅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还需要将加密工作分为主动防护加密以及常规防护加密,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是操作人员依据需求进行满足自我限定信息数据的安全特殊防护,后者只是根据数据信息性质施行程序化基本数据的保护。(3)根据网络数据类型进行相应安全技术选择。虽然研发出的现有网络安全技术有很多种类型,但是由于需要保护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特点,我们为了更好地对网络工程进行安全保护工作,需要根据网络要保护的数据类型进行一定技术类别选择,这样才能让网络工程安全保护更科学更有效。(4)根据相应选择的网络工程安全技术配置与之相符合的计算机性能。由于网络主要通过计算机等进行数据录入整合等工作,所以为了确保整个网络工程安全性能,需要我们根据选择的技术进行符合技术标准的计算机性能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安全保护工作。

网络技术作为网络工程安全保障的主要内容,受到来自国内外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的热切关注,因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网络工程的发展与普及,还能为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15-01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将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引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在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甚至是开天辟地的作用,并且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兴起还促成了许多新型学科,例如生物控制、人工智能、计算力学、模糊控制等。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气象监测等领域,全方位的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服务。

1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简单实用原则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后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变化莫过于方便简化了人们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有效,因而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选择中也要遵循简单方便的原则。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在软件和硬件上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稍不留意可能就会落于俗套,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选择时必须充分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内涵,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性能,将资源效益最大化发挥,充分利用每一份资源,合理配置组合资源。对于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设备选择,更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选择既易于操作,成本又低廉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设备,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在设备操作中也要遵循规范操作原则,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设备磨损、破坏等现象,将用于设备维修管理的费用有效降低。简单实用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可以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方便人们生活,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2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遵循规范使用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实物发展都有自身的规范化要求,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也是如此。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实际操作中按照规范要求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功能。规范化的操作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设备损耗、保障操作安全可靠。在实际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操作中,处处可见不规范操作现象,违规操作、不合理维护管理等状况的出现都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浪费了资源,也使得设备使用寿命遭到威胁。所以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实际操作中要十分重视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时刻谨记操作规范要求,把规范贯彻整个操作过程,既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又可以保证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

3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科学的代名词,是工程高质量高水平的保障,因而在对计算机技术才用上必须十分重视其科学性。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应用中,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实事求是,不可本本主义,生搬硬套。严格按照科学理论的指导展开工程建设和设备操作,强化科学宣传力度,使相关技术人员树立起科学意识,养成科学的操作习惯,形成科学的操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发挥资源优势,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4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遵循合理维护原则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系统在操作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甚至破坏情况出现,若不及时维修,不仅会影响其正常使用,而且在放任不管的状态下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破坏。因而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中要养成对系统有规律进行维护检修的习惯。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其维护检修工作必须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可能产生问题故障的角落,维护检修时做到有计划性的细心认真,不漏死角。只有这样才能将计算机系统已经出现的或可能在将来出现的故障隐患了如指掌,及时准确的对已经出现的系统故障进行排除,对可能出现故障的地方做好防范工作和相应的应急备案措施,最大化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浪费和设备损耗。

5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遵循合理适度性原则

凡事过犹不及。这就告诉我们要把握好适度原则,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的发挥资源优势,不可浪费,更不可过度使用。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中要把握好适度原则,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要求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参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简化相应的运算程序,节省时间,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但是若工程建设单纯依赖于计算机的运用而不是对工程本身知识的操作,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过度地使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会影响工程进度,而且还可能是工程建设在实际操作中不具可行性,影响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6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应遵循效益性原则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中要遵循效益性原则,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运用效益性原则时要审时度势,有的放矢,结合工程建设的客观实际兼顾效益性原则,促进计算机的合理运用,使工程建设合理规范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7结束语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是科学技术和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广泛应用于生活并逐渐变成了不可代替的一部分,为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其使用原则,按照简单实用、规范合理、细致维护、科学适度和兼顾效益的原则,充分发挥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作用,减少损失、规避风险,提高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实用性,进而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源优势,节约成本,降低消耗,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琦.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原则研究[J].电子世界,2013(20).

[2]宋伟伟.浅析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的思考[J].数字化用户,2013(7).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1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

0引言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社会主流趋势,被社会、国家所认可,并得到积极推广,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吃、住、行、娱乐、购物、学习和工作等都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网络的深入渗透,人们对网络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的漏洞日益凸显,需要不断加强系统化、规范化[1]。本文不仅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概念,而且分析了其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石,研究其在社会各领域与层面的实践运用,并进行展望。通过上述论述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运用,全力推动软件行业高速发展,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技水平,逐步扩大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

1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与概述

1.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各个计算机系统为实现资源共享而进行连接的一种模式。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存在于两台甚至更多计算机之间。Iternet即互联网,已成为现阶段应用最广泛、最普及、最便利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将多台计算机利用路由器连接,形成现代化的一种网络连接模式。此外,以媒体为视角定义计算机网络,利用网络连接多台计算机系统,形成现代化传播媒体。

1.2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回顾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发现其诞生于20世纪末,分析整个发展过程,以网络发展模式为要点,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将计算机作为控制主体,全部网络终端呈现分散状态,以计算机控制中心为核心,控制中心通过网络终端设备连接传输信息[2]。第二,多部计算机同时运作的网络连接模式阶段。在此期间,公司多部计算机通过网络实现网络互联,形成以网络为媒介的互联模式。第三,计算机利用网络实现即时互联与沟通,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非常普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人员针对用户提出的相关问题,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持续研发各类最新计算机网络系统,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作为研究重点,通过网络不断提升资源共享能力,满足人们希望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开放、标准的内在需求。第四,网络技术被高效利用的阶段。20世纪末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已逐步趋于高效快捷发展阶段,该时期局域网突飞猛进,推动了光纤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网络的高效连接[3]。

2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运用原则

2.1规范性

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遵循规范性原则。计算机网络想要真正实现实践运用和科技研发,网络环境必须规范。当网络在规范、合理环境中运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效方可实现,凸显技术人员的高素质与高水平。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实践运用时,必须规范操作,切忌出现任何违规操作。此外,网络实践运用需要贴合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工作效率,保证其应用、发展更加高效。规范性是计算机网络实践运用中需遵守的首要原则[4]。

2.2便捷性

计算机属于高度精密设备,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使用过程中,折旧速度相对较高,且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高度复杂精密,需要技术人员予以重视。技术人员为计算机配置系统时,需要根据消费群体、消费水平配置相应系统,使计算机系统实现高效运用,反映了计算机网络的高效便捷原则。计算机网络实践运用中,必须考虑便捷性原则,促使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保养、维修、更新等简单易行,保证计算机网络得到最大程度的实践、发展、应用。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运用中往往遇到高难度的技术问题,需要技术人员以便捷性为主要原则解决高难度技术问题。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运用

3.1安全防范

科技以一日千里之势奔涌向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呈飞速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显著提高。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遍布各行各业,公共网络与私人网络适用范围不断拓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实践问题。比如,随着公共网络的逐步开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该问题,技术人员为公用网络使用者设置了专用网络数据通道,完全隔离其他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最大程度确保公共网络使用者的信息安全。例如,人们通过公共网络获取信息时,可将自身设置成网络身份,能够管理并限制网络系统使用权与访问权,同时,互联网使用者能验证访问者身份,根据访问者群体差异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除了以上管理手段外,用户使用、访问公共网络时,还应通过加密信息避免相关信息数据在网络传输中被破译或者截获。随着科技手段的高效运用,现阶段的公共网络技术在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已逐步趋于科学化,受到人们的青睐。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运用过程中,已逐步趋于高效合理化,被广大用户认可。高度安全、合理的网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一些特殊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高度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使用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截获。合理的互联网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与特殊客户,技术人员需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网络实践运用策略。由于一般网络用户使用的功能较少,难以感受最新网络系统与以往网络系统间的差异,因此对一般网络用户影响较小。互联网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保证网络传输信息独立安全,不被外界恶意获取。

3.2可靠性与安全性

互联网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其存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已涉及各个领域。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不同以往,已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心服务设备的连接性,提高了数据实践运用效果,并通过拨号的方法提高市中心网络服务装置的高效性,使各个服务区实现有效连接。互联网数据信息连接的不足在于传输速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当虚拟拨号技术被广泛实践运用后,数据信息高速传输,数据传输、数据隔离程序实现简化,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重大影响,技术发展推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模式快速转变,朝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运行、生产过程中,网络技术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商品生产、运输、销售都需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运作的高效性、共享性、实用性。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9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新课程;课程设计;仿真实践

1引言

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已发展到一个全民普及的高度。作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种创新性应用更是层出不穷,对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着整个社会和产业经济高速发展。根据第8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达7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总人数的92.5%。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熟悉并掌握相关技术和技能对现代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要[1]。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顺应时代要求,高等学校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为培养适应行业性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有必要适当调整、完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无线网络技术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之一。据统计,截至2017年上半年,计算机专业在各高校的覆盖面达到7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在各高校的课程开设率只有15%~20%,即便开设,也只是作为选修课[2]。这说明无线网络技术课程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无线网络的课程设计,为无线网络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2课程设置方案

学习无线网络技术时需要有前期预备知识,要求学生先修一些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三、四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面向的专业有网络工程、物联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等。无线网络技术的学时安排为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验学时。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理论内容包括无线通信基础、网络仿真基础。按照覆盖区域划分的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无线个域网和无线体域网。按照应用划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等。无线网络技术的实验项目包括面向各种不同无线网络进行的物理测量、室外组网、网络管理、介质访问控制/路由/传输协议仿真、室内定位以及智能穿戴等,由仿真和实测两种手段进行。课外学习以深入阅读前沿技术文献为主,习题为辅。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查阅资料和分组讨论为辅。

3课程教学设计

3.1课堂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主流的无线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无线网络技术课程首先讲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包括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重点学习硬件基础——天线、无线信号传播的损伤与衰退特性、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编码方案与扩频技术以及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从纵横两条线学习各类无线网络。纵向按照覆盖范围划分的六类无线网络:无线体域网WBAN、无线个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WWAN和无线地域网WRAN。重点学习以上各种网络的概念、特点、应用、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栈和主要技术。横向按照应用划分的3类无线网络:移动Ad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WS和车载自组织网络。重点学习这三种网络的概念、应用领域、主要难题、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与技术,了解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旨在将学生所掌握的互联网概念和原理拓展到无线领域[3]。

3.2实验设计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环节,旨在让学生亲身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以加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为了紧跟最新学术前沿,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性和前瞻性,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此外,考虑到无线网络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无线网络技术的前沿动态,搜集了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领域内最新高水平的原始文献,如ACM、IEEE权威学术期刊。开学初将学生分组,每组10人,为其分配20~30页的英文文献,并要求翻译阅读。期末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和演讲,对研读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介绍、分析和讨论。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既可以开阔视野,又可以锻炼英文阅读、翻译、理解和演讲等能力.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等相继出现、更新,这些技术不知不觉中已经使社会大众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社会大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并且在这些新技术的推动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领域,电子信息工程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电子信息工程,本质上看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其涉及网络通讯以及计算机软件两种技术,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当下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才刚刚起步,在这个领域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鉴于这种现状,有关人员需要在这个领域中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以便电子信息工程变得更加完善,进而为我国经济的提升献出更多的力量。

1计算机网络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两种其他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是网络通讯技术,另一种是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让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分享信息。和以往的信息技术对比,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应用这种技术不需要投入大量经济资源、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适用情况较多等等。

2电子信息工程

2.1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电子信息工程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电子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我们使用这种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数据,并且能够对位于其他区域的终端进行远程操控。生活中利用到了该系统的设备比比皆是,比如说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我们办公用的电脑等等,这些都涉及了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利用。

2.2电子信息工程的特征

电子信息工程的体系结构复杂程度非常高,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层面:其一是信息链接,其二是信息共享,其三是数据分析,最后是数据的输入、输出。在将通讯技术引入到这个系统中后,该系统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方面就出现了如下几个特征:

2.2.1应用范围广

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够发现电子信息工程的身影,比如说日常生活、工业领域、商业领域等等,并且其在历经几年时间的发展之后,已经变得较为成熟了。比如说,在机械制造领域,普遍都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来进行控制;在废弃物的自动处理中往往也应用到了电子信息工程;当下高楼越来越多,在电梯的自动控制中也应用到了这种技术;我们进入到图书馆查找所需要的文献时,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在海量的资源中快速查找。

2.2.2将通信变得更为迅速

电子信息工程还涉及到另外两种技术,其一是光纤,其二是无限电磁波。将这两种技术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可以使得信息传递的更快,并且能够使用少量的节点传递大量数据。在信息技术还没有推广开来的时候,大众都是依靠收音机来获取信息的,使用这样的方式,从信息到公众需要历经较长的时间,信息的时效性也就丧失了。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电子信息工程,社会大众可以说是在某个信息刚出现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了,其在满足社会大众信息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计算机网络科技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

3.1信息传输功能

在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由于不熟悉那个地方的地形,救助人员的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之后有一位网络用户将那个地方的区域分布图利用互联网发送了出去,在收到这些信息之后,志愿者们及时达到了灾难现场,救出了很多灾民。除了突发事件以外,信息传输的实现也使得不再同一个地理位置的个体能够视频通话。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许多便利,都是网络科技和电子信息工程带给我们的。

3.2使得更多的终端设备能够联网

最近这些年以来,技术研发人员对电视做了更多的研究工作,增加了它的功能,将网络机顶盒研发了出来。利用网络机顶盒,电视机就可以连入互联网了,这样一来,社会大众利用电视就能够获取各种视频资源了。再者,我们手中的手机,很多功能也是网络科技和电子信息工程为我们提供的。

3.3研发新型虚拟设备

尽管仙子信息技术在持续发展,但是我们对这项技术的需要总会高于它现在能够带给我们的。任何一种虚拟设备的开发都不能没有科技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研发者们就需要将计算机网络科技和电子信工程这两者进行完美融合,向社会大众推出更为便利的虚拟设备。在当下,主要以这两种技术为基础研制出的虚拟设备主要有两种。其一,通信干线,广域网的连接必须要用到通信干线。有关人员应该区别对待公用线和专用线,并且制定不同的保护方案,但是国内在这个问题上还未出现一个标准化的体系或者流程,这也是以后的工作重点。其二,信息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科技,为社会大众处理电子邮件、查找网络数据等众多活动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下,国内许多企业都青睐于以信息传播媒介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己。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信息传播媒介,在当今无疑是一种传输数据的高效途径。

4结语

当下全世界都步入了网络时代,社会大众渐渐习惯了有互联网而生活,非常享受网络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性。然而将计算机网络科技和电子信息这两者综合到一起之后,可以为社会大众带来的好处就不止如此了。笔者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这项技术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

[2]秦嗣文.试论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科技向导,2013.

[3]刘沛佳.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4]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

作者简介

高强(1984-),男,河北省涞源县人。大专(软件工程),法学本科。现为涞源县国土资源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安全与架构、行政机关信息安全。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探讨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加,计算机对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会对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加以重视,通过有效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使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1网络工程中主要的安全隐患

网络工程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种:

1.1计算机病毒对网络工程的入侵

计算机病句具有传染性、可复制性以及破坏性等特点。计算机病毒对网络工程的入侵,是通过编程者将相关程序代码或破坏性指令对计算机系统的植入实现的。病毒会对计算机的运行产生阻碍,进而对其他用户的信息安全产生威胁。与网络工程中的其他安全隐患相比,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力更强,当计算机病毒被植入计算机系统时,用户很难察觉出来。木马病毒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传播以网络为途径,当木马病毒感染到其他程序之后,会对计算机资源产生破坏作用,进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黑客对网络工程的威胁攻击

黑客通过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对网络工程进行攻击,进而导致网络发生故障,达到窃取用户信息的目的。黑客对网络工程的攻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网络工程的非破坏性攻击,这种攻击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破坏,在这种攻击操作中,黑客不以窃取用户信息为目的。

(2)网络工程的破坏性攻击,这种攻击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破坏,达到窃取用户信息的目的。

1.3计算机系统自身的风险

计算机系统自身的风险是影响网络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网络工程中,由于用户无法自行改动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密码,这种现象降低了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计算机系统中的风险常常会对干预用户的正常操作行为。

1.4垃圾邮件对网络工程安全的影响

邮件具有无法拒绝的特点。因此,不法分子通过邮件内容的设置,影响用户信息的安全。垃圾邮件数量增加的显著影响是增加了网络的负载,进而对网络工程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网络来源的不断消耗,垃圾邮件的增加使得系统运行效率发生显著降低。

1.5IP地址盗用对网络工程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IP地址被盗用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网络工程安全中,IP地址的盗用影响网络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用户的IP地址被盗用之后,用户无法正常连接和访问网络。IP地址盗用现象属于侵犯用户权益的一种表现,这种现象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2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

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2.1网络工程防火墙技术

网络工程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网络屏障,它可以对外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阻挡。通过防护墙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未经授权的外部网络用户的访问进行有效阻止。防火墙技术可以通过对未使用端口的关闭操作和攻击的有效过滤,对网络通信安全进行有效保障。就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而言,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技术无法对网络IP地址的真伪进行有效辨别。防火墙无法进行实时更新,当网络工程中出现新的威胁时,防火墙技术无法及时对这种威胁进行处理,这种现象降低了网络工程的安全性。

2.2网络工程密码技术

密码技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障网络工程的安全。密码技术建立在不断发展的密码学的基础上。密码技术的作用是对信息的机密性和访问进行有效控制。密码技术的应用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两方面:

(1)当网络工程所使用的密码泄露之后,信息的盗取过程需要的技术水平较低。

(2)网络工程中被加密的信息可能被黑客或其他具有较高网络操作水平的人破解。

2.3网络工程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对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测,进而保证网络工程的安全。与其他技术相比,入侵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特点,网络工程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恶意信息识别出来,并在濒危回应之前对其进行有效拦截。将入侵检测技术植入到网络工程中,可以实现内部攻击、外部攻击以及误操作的实时保护,更好地网络工程提供安全服务。

3保证网络工程安全的有效措施

保护网络工程安全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对网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对网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是提升网络工程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此,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为了保证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应该提升用户对数据加密技术的理解。

3.2对垃圾邮件进行有效防范

防范垃圾邮件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忽视来自陌生人的邮件。能够对用户信息安全产生威胁的垃圾邮件通常来自陌生人,因此,要忽视来自陌生人的邮件。

(2)要对用户防范垃圾邮件的意识和力度进行加强。

3.3对IP地址盗用进行有效防范

IP地址盗用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运用路由器对IP进行有效隔离。

(2)运用服务器与防火墙技术结合的方式,对IP地址盗用进行有效防范。其中,服务器的作用是实现用户对计算机外部网络的访问;防火墙技术的目的则是对计算机内部网络和计算机外部网络进行有效隔离。

(3)运用交换机对IP地址盗用进行有效控制。

4结论

随着计算机普及程度的增加,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网络工程安全防范技术主要包括入侵检测技术、密码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可以通过对网络风险、垃圾邮件以及IP地址盗用等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的应用,保障网络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毕妍.关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1:4790-4791+4814.

[2]胡磊.基于对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探究[J].电子制作,2015,09:157-158.

[3]陈健,唐彦儒.关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5,15:244-245.

[4]王志雄.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188-189.

[5]张全.有关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5:210.

作者单位

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范文1篇12

关键词:虚拟网络技术;网络安全;影响因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028-02

1虚拟网络技术概述

1.1虚拟网络技术特点

虚拟网络技术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包含一定的虚拟网络链接,它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依靠虚拟网络技术,不仅网络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省去了计算机网络中一些复杂的程序和环节,运行成本更加低廉,同时操作简便,不用很多设备参与,让工作开展起来更加便捷,利于拓展。同时虚拟网络技术由于不需要借助很多设备,对于设备调节的要求较低,这也加强了它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1.2虚拟网络技术类型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虚拟网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升和创新。当前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密钥技术,它的组成成分为密钥交换协议、SKIP,可为网络信息传输、共享提供有效安全保障;第二种是隧道技术,它可作用于确保信息数据的正常应用,通过对局域网络予以封装,在数据包中引入路由数据,隧道即为数据包于网络中的编辑通道;第三种是信息加密技术,它作为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种方式,可通过将文件转换成不可读计算机代码方式来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而要想读取信息数据务必要应用对应密钥。

1.3虚拟网络技术应用现状

虚拟网络技术与当前的其他网络技术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并且具有很多其他网络技术所不具有的优点,计算机网络安全不是我们在现实中能捕捉到的保卫工作,它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的数据传输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当前对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还比较浅显,没有拓展出它的其他功能,大都局限在一些比较基础的层面。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发展,我们几乎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任何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并且对于与个人息息相关的资料查询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当前对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情况还不太完善,表现出的是缺乏规则约束,应用起来太过随意,让个人隐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甚至产生了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比如,前一段时间一个艺人的个人信息被贴到了网上,给本人造成了非常多的困扰和不良影响,追究责任人后,发现是一个警察的子女所为。这个事件就说明,网络技术安全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如果人的信息安全不能被保证,个人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可能就会给当事人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和损失,这都是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防范的,同时也说明虚拟网络技术需要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进行保障。

2计算C网络安全影响因素

2.1非法授权访问

非法授权访问是指在未获得用户许可、授权前提下,访问者采取擅自制作程序、转变程序等不良手段,以获取个人、企业计算机的访问权限,进入计算机网络程序,对相关有价值信息数据进行查看、盗取的违法犯罪行为。非法授权访问主要是为了经由变更程序获取访问权限等相关特殊权限,需要注意的是相关非法授权访问还可能会对用户计算机全面系统构成破坏,使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人们都不再陌生的名词,它主要是通过程序攻击计算机内部数据,从而影响计算机内部程序的正常运行,以及指令上难以识别一系列非常规错误代码。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一大隐患,计算机病毒凭借其破坏性、隐藏性、潜伏性等特征,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极为威胁。

2.3木马程序及后门

木马程序及后门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特洛伊木马”,是一种接受远程控制的黑客攻击技术,黑客通过后门技术对计算机内部实现各种攻击行为,它的特点就在于可以绕过计算机管理员的操作权限,或者说让系统管理员丧失权限,从而让计算机处于无防护状态,直接威胁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当前,大多数常见的木马病毒都属于后门程序中的一类,特别是它的远程控制性,让计算机接受能非法授权,操作起来十分隐蔽,实现对服务端的控制。

3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3.1企业合作客户和企业之间

当前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且也给企业日常工作的开展带去了便利,有效促进了企业计算机系统的完善。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与合作客户之间的关系,也是企业维持客户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在与客户合作中,不免会有很多文件和数据相互传输,以便于更好的了解,最终达成合作,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凸显了其隐蔽性、可靠性的特点,让共享的文件和数据能安全到达对方手中,避免了数据外流的情况。第二,运用虚拟网络技术,可以为企业设立一个临时的登陆客户端,方便企业查找资料,方便数据访问,这样能避免不少企业与客户传输信息过程中的麻烦,让企业与合作客户之间更好地建立联系,提升经济效益。第三,应用虚拟网络技术,加强了防火墙的保护性作用,对于客户验证信息方面更加的严谨,避免了双方在交流和传输的过程中出现数据危险的可能,不仅减少了阻碍,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因为网络安全威胁带来的损失,让合作过程更加顺畅。

3.2远程分支部门和企业部门之间

虽然当前随着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让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提升了很多,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并且网络安全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除了上文中谈到的虚拟网络技术应用在企业客户与企业之间之外,还应当将虚拟网络技术应用到远程分支部门和企业部门之间,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计算机协调运行与安全的问题,并且有利于计算机自身实现全局把握,避免遭受黑客攻击或者病毒的侵害,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隔离,能够最早的止损。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外界都需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这就需要企业将虚拟网络技术应用到局域网内,实现分支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连接,让信息传递更加顺畅便捷。在远程分支部门和企业部门之间应用的虚拟网络技术也可以被称作企业虚拟局域网,来帮助企业实现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对于技术上的应用通常是采用硬件式的虚拟网络技术,这样不仅能确保密钥更加严谨,确保加密效果,同时也让运行效率更加高效。

3.3远程员工和企业网之间

当前企业在应用虚拟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仅仅在基础上做工作,没有深入发挥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这样就可能难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在远程员工和企业网之间应用虚拟网络技术,有利于保障用户之间的利益,也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当前企业中很多员工需要派遣到外地工作,与企业内部网络联系不大,而运用虚拟网络技术实现远程,可以加强员工与企业的联系。比如,在企业总部内设置企业专用网,然后加入虚拟网络功能的防火墙,在外地的员工要想登陆,就必须通过虚拟网络客户端,这就大大提升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是管理人员还是销售人员都能及时实现信息共享,实现远程访问。

4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

将虚拟网络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目前对于企业以及普通用户之间带来的有利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应当充分肯定虚拟网络技术给人带来的便利,同时在未来还应在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发展。不少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企业和用户表示,虚拟网络技术给他们带去了很多便利,应用效果很好。比如,应用虚拟网络技术,有效减少了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情况,让企业的资源和信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并且,很多企业还设立了反追踪程序,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同时还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抓住入侵者,从源头上杜绝企业网络威胁因素。在将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还应深入加强研究虚拟网络技术,不仅要解决当前还存在的问题,更要完善整个网络安全系统,让虚拟网络技术持续优化,给企业和用户带去更好的防护,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应当注意的是,虚拟网络技术在未来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充分重视功能和需求的完善,以用户的需要为根本,促进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发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人防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范例(3篇)

    - 阅0

    人防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关键词]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公共安全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76-01在当前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作为公共安全.....

    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范例(12篇)

    - 阅0

    神经受损的康复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脑梗塞恢复期丹红注射液康复脑梗塞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目前康复训练是公认的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最有效方法.....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