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1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thinkingoncomputerizedaccountingpersonneltrainingintheknowledgeeconomyera.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

Keywords:knowledgeeconomyera;computerizedaccounting;stafftraining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36-01

0引言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软硬件选用、会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还包括实施初期的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系统并行运行、方案修正和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二次开发等。每一阶段实施的效果都和会计人员的素质紧密相连。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模式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人员面临新的考验。结合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预测,认为改进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1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现状

1.1在培训内容上重视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忽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相关内容在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所限,培训内容往往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不作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造成会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1.2培训时间上,重视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培训,轻视后续培训

许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过程,因此许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也不过一两年就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都要求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1.3培训方式单一,效果欠佳目前会计电算化培训一般基本上采用授课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时间和良好的上机实习环境,使得会计人员接受正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机会往往流于形式。

2知识经济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挑战

2.1知识经济对会计管理思想的影响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知识经济对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决策型发展。

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2.2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化、管理型发展。掌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

2.3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更加及时有效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商务的出现还大大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另一方面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

知识经济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特征,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掌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

3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3.1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3.2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3.3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来看,可制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2.5+0.5”模式;就业导向

一、引言

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将面临着会计电算化人才短缺问题。所以在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即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等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不实用。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可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平时只是在开设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考证”课程,如计算机基础(针对全国计算机考证,使用全国计算机考证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也是针对会计证考试)以及中级会计电算化(针对ATA全国高新技术考证),就叫做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殊不知,学生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即使都通过了以上的考证,仍没有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要求掌握的技能,不能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来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系统地学习,仅停留在课本上简单的几个操作。有教师曾经举例,有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拥有多个证书,到单位后,简单的下料单都不会操作,更不用说如何使用报税系统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内容的不实用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出现“教过的会,没教过的就不会”的现象,在现在专业竞争中没有优势。

(二)教材没有连续性,内容陈旧。

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材有连续性。在有些职业学校,相同课程今年用这个出版社的,明年又用那个出版社。一方面让教师忙于应付,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无所适从,不利于学习的连续性。另外,现在的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内容陈旧,电算化课程表现犹为突出。比如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四五前年的软件,甚至有些课程根本没有教材;有的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手册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有的用地方财政部门编制的会计电算化岗前培训资料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甚至还有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上海财大会计系列教材》就指出:“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学习之本,丢开教材,欲求提高教学质量,不啻缘木而求鱼。”

(三)师资力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教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原来教计算机或教会计课程的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会计专业教师在讲解电算化课程时,只能小心翼翼地,希望电脑不要出现问题,希望软件不要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处理;而计算机教师担任电算化课程,对会计软件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专业知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让学生按照课本中出现要求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但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种不足也不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

(四)实训教学环节薄弱,针对性不强。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有的甚至没有上机实践,对教材的案例介绍也是空对空,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而没有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的训练;有的上机操作只使用一些会计软件的学习版,而不是现在企业正在使用的软件版本,缺少网络版的实训。最终学生学会的只是会计软件基本操作,但对如何分析、设计、实现、维护等都没有相应的实验,无法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

三、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

现代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有三个层次:初级电算化人才、中级电算化人才、高级电算化人才。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主要培养的是初级电算化人才和中级电算化人才。具备的技能主要体现在:

(1)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计算机使用、汉字输入技术;简单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程序编写以及数据库技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加是非常重要的。

(2)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良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参与管理能力等。

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建设

基于对以上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分析,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需要进行改革与重新建设。

(一)开设课程的调整。

(1)加大对技能实训课程的开设。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的走访与调查,让学生与企业真正实现零距离,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应当包括:

1)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证:该课程的学习,在初中就已学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能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选修,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

2)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此项技能是财经类专业基本技能之一。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数字的规范书写、点钞、键盘盲打方法、快速准确翻打传票等。

3)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用友T3):此三门课是会计从业考证必考课程,也是财经类专业入门专业课程。

4)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证:使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用友通T3职业技能培训教程。此门课与初级会计电算化(用友T3)属于交叠课程,大部分内容在初级里都已学过,所以我认为此门课程也可以进行选修,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辅导,完成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获取证书。

5)金蝶财务软件:此课程体现会计电算会专业特色课程。据了解,目前国内最大的财务软件商就是用友财务软件和金蝶财务软件(用友T3在初级电算化课程中已讲解)。在深圳,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使用的电算化教材就是以金蝶财务软件为实例。有很多企业现在都在使用金蝶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使用金蝶财务软件。

6)管家婆财务软件:此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之一。由于该软件价格便宜,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青睐,用来处理日常的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掌握该软件的使用。

7)纳税申报(报税系统)与会计处理: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知识应用能力差。

8)会计信息系统基础:此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特有课程,重点对财务模块的介绍以及简单的程序编写、财务软件的安装方法以及简单的软硬件维护。

9)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EXCEL是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财务分析功能。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也可以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特别适合小企业不必购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目前,部分企事业基层单位就是直接利用EXCEL记帐和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此软件的学习接受很快,应用能力也较好。

10)出纳实务、会计实训(用友ERP)、沙盘实训:这三门课程是实训课程,其中ERP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对ERP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其管理思想,熟悉其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统,更主要的是通过ERP主要功能模块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技能,它可以和出纳实务一起进行为将来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也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快速适应。

11)WebERP:此课程可作为财务能力与编程能力强的同学选修科目。WebERP是国外一种开源代码的财务软件,程序代码开放,可供各使用单位按需要进行修改。在网上随机地采访了几位做财务的朋友,得知有些单位在使用WebERP,因为该软件可修改,且可以节约购买成本,所以也是一些中小企业的选择。因此,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它,应当与其它专业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2)课程开设的顺序。笔者认为在第一学年学习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电算化理论与实操以及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证任务;第二学年学习纳税申报(报税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基础、金蝶财务软件的使用,选修管家婆财务软件,完成出纳实务、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任务;第三学年主要是以实训为主的会计实训(用友ERP)、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沙盘实训,有条件时可以选修WebERP实训课程。

(二)教材的改革与调整。

在教材选用上,按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及方案,以尽量选用财政部规划的教材,适应新的会计法,适用中职学校的学生。一经选定,不得随意更改,使其具有连续性,便于学生阶段性学习。在会计实训课程建设方面,通常是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学校应当鼓励、支持教师大胆创新,组织教师自编教学所需的配套实验、实训教材或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当时机成熟时便升华为教材予以出版。自编或校企业合编教材应当包括:会计技能与实训、金蝶财务软件实训;会计实训(用友ERP)实训可以结合沙盘实训一起进行;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出纳实务实训;WebERP因为是国外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帮助,按照国内的会计方法进行编写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

(三)开发精品课程,实现网络或移动学习。

以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中职学校需要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自行建站,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教学文件、教学资料、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课前可预习、上课可学习、课后可学习或复习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加大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面对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短缺,应对现在的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还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

(五)做好实训课程的开发,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会计电算化专业做好实训的实用性,使得学生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作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制定相对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实训内容及考核标准;其次才是对实训课程的实施。实训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项实训课程。在有培养单项能力任务的课程中,在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完成对应的课程实训。针对单项课程的实训可以不连续性,如果实训时间不够,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利用晚修的一节或二节课进行实训。例如: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Excel操作和使用、报税系统、初级电算化(用友T3)、金蝶财务软件、出纳实务、中级电算化等

(2)综合实训课程。在完成了全部的课程单项实训之后,我们在第四、五两个学期安排综合实训,实训内容分为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用友ERP)实训、沙盘模拟实训三个部分,这三项综合实训内容可以整合实训。

(3)实训教材(指导书)。以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由于实训教材较少,即使有教材也许也不太适合本校学生,不适合当地的经济,所以实训教材,建议以自编为主。

(作者单位:东莞市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8,(5).

[2]潘雪频.高职院校会计实践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会计师,2008,(7).

[3]袁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工作;影响

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广泛地应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会计电算化更好的服务于财务工作等是众多行业关注的共同问题。本文将围绕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及应用展开一定的研究,希望对财务工作的更好开展有所帮助。

一、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将会计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分成了以下三个步骤: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在录入环节,只需要将相关数据准确的录入,计算机就能够根据预先编辑好的程序完成记账、转账、对账、结账、制作报表以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工作。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较,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加准确、更加迅速的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信息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简化了财务工作的程序。

2.实现了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包括算账、报账和记账,会计工作人员容易将过多精力耗费在固定的核算模式上,思路受到严重的限制,往往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对相关数据进行的详细分析和判断。因此,也就难以从财务数据上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更别说给领导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了。而会计电算化则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会计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问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适时的给领导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统计的多样化,提高了数据信息分析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查、分析和研究相关财务数据,有助于企业领导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可以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工作已经逐渐由“核算型”转化成了“管理型”。

3.实现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程序化

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形式。传统财务工作中的科目汇总表、账账核对以及账证核对,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中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在会计电算化中,某些数据信息的检查和核定只需要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检索就能快速准确的完成,极大地减少了财会工作人员的控制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必须通过计算机预先设计好程序逐步运行才能顺利完成。这种内部控制工作的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先前对程序文档进行操控逐渐拓展到了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以及运行程序的操控。操控形式也由简单的手工操控逐渐转化成了更为复杂全面的内部操控,它包含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权、操作过程以及输入和输出数据准确性等的控制。改革会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促进会计电算化向更规范、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在财务工作中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策略研究

1.科学认识与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普及是时展的要求,是未来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要对会计电算化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首先,会计电算化使传统会计工作中的数据核算方法、数据储存方法以及对信息分析和处理方法等发生了极大地变化,扩大了数据核算和分析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其次,它也使会计内部审计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是会计事务和理论研究发展史上一次真正意义的改革。企业管理人员和财会工作人员应对此给与高度的重视,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推动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把会计电算化作为提升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发展。

2.正确处理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操作间的关系

(1)手工操作依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借助计算机系统来更好的处理财务工作,从而实现人机的有效结合。尽管会计电算化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分析数据、制作凭证、绘制报表等一系列工作,但具体的流程还是离不开会计工作者的手工操作,此外,对会计档案等信息的保存与保管,以及维护计算机的各类设施等都需要会计工作者的手工操作。所以,手工操作依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

(2)在手工操作基础实现会计会计电算化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使得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事物变得越来越复杂,只有更准确,更快速的掌握财务信息,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及时作出有效的决策。而会计电算化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随着决策者们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在原有的手工操作模式下逐渐加入了预测、决策模型以及数学分析测算方法,这就促使会计电算化逐渐实现全面化和具体化。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1)通过多种途径强化财务工作人员培训

财务工作要求财务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求他们应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必须要提供多种途径,加强对会计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强化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监管

企业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培训点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培训点的招生状况、培训状况以及可使用计算及数量等进行检查,制定具体明确的培训目标,规范培训流程,以保证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各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财会人员持会计电算化证上岗的制度,也就是说,会计从业人员只有通过参加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才能上岗从业,成为会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忠卿.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师,2013,(23):23-24.

[2]张静.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3,(24):135,138.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1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财务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是整个会计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萌芽起步阶段、茁壮成长阶段和纵横发展阶段。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十多年来已有几百万家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了计算机,其中大部分单位建成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在这普及和发展的大好局面下,我们仍然应当看到我国在经济活动管理方面与其他先进发达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具不完全统计,我国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企事业单位占总数的比例不过10%.由于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我国西部地区贵州的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在全国范围来说处于落后水平。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在贵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探析,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目前贵州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问题

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间,贵州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大中型企业和主要事业单位中先后建立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在贵州得到突破性进展。在2002年到2004年间,在国内财会软件市场处于主导地位的用友系列财务软件和金碟系列财务软件先后与贵州水城钢铁集团公司、贵阳味莼园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六盘水烟草公司等一大批贵州的大中型企业签约,涉及贵州的工业、通信业、食品加工、制药、烟草、电力、行政事业等多个行业,为贵州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在其发展成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对使用财会软件生成的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甚至在一些地区的工商管理部门因不熟悉电算化而放弃对使用财会软件的企业的审核和监督。还有的观点则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人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最终使得财会软件适应不了企业的成长。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首先,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目前,贵州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企业内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其次,在已经开展了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都是使用的较低版本的商品化软件。相对于高版本的财务软件来说,低版本的财务软件在价格上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操作也要简单得多。但是低版本的财务软件在软件功能、系统安全性、系统维护等多方面都远差于同等系列的高版本财务软件。

再次,虽然贵州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电算化来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但我们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仅仅限于大型企业和主要的行政事业单位中运用,对于占市场很大比重的中小型企业和大多数的基层事业单位来说,仍然是以手工进行会计核算为主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会计电算化在贵州的普及。

最后,作为在贵州占主导地位的核算型会计软件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手工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没有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而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以及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对会计信息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的深入,简单的核算型会计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的水平还是存在有较大差距。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另外,在人才的培训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培训内容上重视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忽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相关内容;在培训时间上,重视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培训,轻视后续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方法单一,效果欠佳。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甚至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多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可想而之。

二、对贵州会计电算化今后发展的建议

对于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和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建立健全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彻底甩掉手工记账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改革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移工作重心,抓紧建设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而使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另外还应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事中管理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切实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从手工状态提高上来,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早日赶上来。

对于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当然在短时间内,要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不很现实的,但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缺乏又会成为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优势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应付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费用,实施电算化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重点培训数名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人员,既可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带动其他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比较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在贵州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贵州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但发展的步伐是非常快的。随着今后人们观念的改变和市场的需求,我想会计电算化在贵州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1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研究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的问题分析

1.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风险。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比较薄弱。数据损坏丢失的危险比较大,某些知名ERP软件的数据库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工作站进行访问和修改,留下很多安全漏洞和隐患。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很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没有真正作到联机事务处理,难以真正实现数据实时传递共享。财务数据是企业的头等商业机密,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而磁盘代替了传统纸账本,这都使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财务软件还不断完善,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而忽略了数据的安全保密上。21世纪,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可能遭受到黑客或病毒的侵扰,若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会计电算化人才缺失。一方面,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也不强,短期的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再有,目前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会计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会计知识又较缺乏,两方面的矛盾制约着电算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

3.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的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于会计的电算化的规定有时还不能起到促进会计事业发展的作用,甚至起到了反作用。虽然财政部从1989年开始先后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使我国电算化会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这些法规中虽然提到了关于保留审计痕迹和不能有人工修改报表功能的规定与要求,但因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电算化会计工作而的,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

二、解决电算化问题采取的基本措施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处理从手工发展到电算化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使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自身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电算化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未来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思路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加强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能力。

这主要是加强其系统的操作程序和实际的控制程序。我们都知道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规程都是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来实现的。这个流程包括具体的操作事项、各个环节的分工和主要职责、维护的具体时间和维护内容等等诸多方面。我们会计人员就是通过会计电算化具体的这些操作流程来实现财务程序的有效和规范运行,进而保证部门财务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转,防止纰漏的出现和不规范财务行为的发生。在控制的这个环节,当然还包括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控制规范,必须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

2.大力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人员。

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行业特点较强的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

3.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是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硬件、网络、软件、人员相互协调,共同应对解决的问题,是个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做足预防管理的问题。首先,建立制约机制、严密组织管理,防范利用计算机贪污或窃取信息。再有,防止死机和计算机故障,减少会计数据的丢失好破坏以及做好数据备份,使会计数据被丢失,破坏后能及时恢复。对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等工作,按月留存归档,一式多份,分存多地,避免会计档案丢失好损毁。最后,预防计算机病毒。尽可能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用之前最好先扫描杀毒,不让他人随意使用计算机,做到定期进行检查、定期杀毒。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会计工作过程,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企业和国际资本已大量涌入,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会计审计业等服务业迅猛发展,国内企业和民间资本大量崛起,加上每年在岗会计人员的自然更新和结构更新,客观上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会计专业软件的日益完善,各单位对掌握电脑技术的比较高级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增加很大,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是未来社会最受欢迎的人才群体之一,这也是各高职院校及其他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的最主要因素。

就高职院校而言课程设置,该专业主要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在各类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资产运营、统计、审计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在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之后,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少的院校仍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专业,并没有显示太多的区别。这是不符合电算化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特征

尽管高职课程与中职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在性质功能以及总体框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具有本身的一些特征。

(一)课程目标的高职定向性

课程目标最集中和具体地反映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在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会计电算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要体现其高、职”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就业手段较多会计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必须体现高、职”方向,使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内容的适应性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会计方面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内容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学生个体的需求。当今世界,新的业务层出不穷,会计的职能、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必须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来开发课程,不断吸收会计发展的最新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的实践性

高职高专不同于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也不同于中职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论文的格式。而工作中所依赖的知识大部分是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只有转化为实践知识后,才能转变为生产力,因而把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成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在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要以实践知识为主,实践性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显著特征。

(四)课程实施的个性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按一个标准来设置课程。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通过选修课程,开展分层次教学,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原则

1、以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双线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考核标准。

新型课程体系设置要求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发展远景,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和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适时修订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更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变化的要求。

2、专业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

由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财会人员,因而不可能像普通高等教育的会计专业那样,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必须讲够、讲透,而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研究性的内容可适当删减。这样使理论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同时在教学时数上也有了回旋的余地。但如何掌握必须、够用”的尺度课程设置,则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3、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加强针对性;二是要注意与理论教学同步,做到边教学边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具体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基础会计技能训练,财务会计能力训练,成本会计能力训练以及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时数应占到总课时的50%以上。

4、重视并加强与电算化相关课程的教学,保证学生熟练掌握电算操作技能。

现在不少的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只是在以前会计专业的基础上,加上一二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就变成了会计电算化专业,这显然是很肤浅的。应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及数据库知识的掌握。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具体内容

1、公共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体育;大学生健康教育;高职英语;计算机基础;经济数学;写作与口才;就业指导;国防教育等。

2、公共选修课

办公自动化等。

3、专业课程包括由核心模块,支撑模块,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专业课程应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设置,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

核心模块: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支撑模块:统计;税法;经济法;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基础等。

技能模块:会计基本技能;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出纳实务;会计手工技能;税务实务。

拓展模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银行会计;房地产企业会计等。

4、专业选修课:内部控制学;投资理财学;资产评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税务筹

划等。

融合模块:毕业实习课程设置,毕业论文或设计或汇演论文的格式。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具体构想

1、重视职业证书的获取,强化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校三年内除了领到学历证书以外,还必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领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争取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之前通过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取得初级会计职称。因此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应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学生对基础会计的理解和运用。在第二学期开设初级会计电算化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并适当增加课时,以突出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保证第一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在80%以上。

2、强化训练,增加核心课程的课时数。

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要突破学科知识体系,按岗位划分和能力要求分单元组织教学。从会计基础核算层出发,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按岗位分工设置模块,对各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互相穿插,每完成一个岗位模块,即实施相应的能力考核,各个模块层层递进,滚动发展。显然,建立健全实践所需教学资料是顺利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

3、强化学生对电算技能的掌握。

在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财务软件应用的教学,然后辅之以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维护能力。

4、强化综合实训。

会计实训包括手工会计实训和电算化会计实训。

手工会计实训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之后进行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训,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经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在手工实训之后,再结合相关会计软件进行教学和训练。

电算化会计实训从建立账套开始,经过账务初始、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该实训应安排在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学完之后。复杂业务综合实训,是在财务会计课程学完之后,模仿企业的会计环境设立各会计岗位,针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复杂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训,定时轮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2006

[2]程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66.

[3]孙林英.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16-17.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门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管理

1、引言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普遍存在电算化管理现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被称为五十年代的管理,六十年代的应用,七十年代的人,八十年代的软件,九十年代的硬件,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最普遍的现象是轻软件重硬件,轻整体重局部,轻维护重使用,轻电算化的规章建立、重员工的日常管理。这些工作模式均造成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成本上升,运行效率较低,会计信息质量偏低。

2、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没有认真执行相关法规

财政部颁布了关于电算化法规的三个重要文件分别是:《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电算化管理办法》(财会字[1994]27号)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7号)。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纳入了法制轨道,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熟悉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也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宣传,对实际工作中的违规行为也没有进行有效检查和监督。相关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无法确保电算化法规真正贯彻和执行。

2.2专业人员缺乏,培训内容滞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学科,融信息学、计算机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于一体。对财会人员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虽然国土资源部门的不少财会人员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是实际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在:首先,培训的人员中缺乏高中级应用人员。大多数培训班是以会计人员计算机扫盲与培养操作员为主要目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会使用计算机,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及管理,但是高级应用人才所需要的种种技能,如系统设计、软件编程人员、软件维护人员以及分析人员数量很少。国土资源部门对这一层次的人才需要量却是最大的,目前的培训工作难以满足。其次,培训没有针对性。简单地说,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业务用计算机处理,应结合会计业务进行培训。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不少培训组织者的真正专业是计算机,不熟悉会计业务,学员则普遍缺乏系统设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两者难以实现对接。

2.3不合理的人员分工

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电算化后,仍采用手工模式进行人员分工,不利于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牵制,也不利于电算化的健康发展,会计工作在电算化后增加了如系统维护等新的内容,计算机代替了传统手工模式下的如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等一部分工作,所以应当重新设置原有的手工模式以使电算化顺利发展、正常运行。电算化应设置如下岗位:(1)会计人员;(2)制单(操作)员;(3)审核人员;(4)出纳人员;(5)系统维护人员;(6)档案管理人员。

2.4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己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电算化提出新的要求,出现一些新的岗位,有些岗位会消失,目前,国土资源部门对此认识不足,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仍采用手工模式,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遇到了不少问题。因此国土资源部门应着手制定一些管理制度,使电算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具体制度有:(1)会计岗位责任制;(2)操作管理制度;(3)机房管理制度;(4)档案管理制度;(5)系统维护制度。

2.5数据安全问题

按照有关规定,会计电算化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会计数据的备份,并分人分地保存,且要双重备份,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单位不定期备份,电脑一旦出现故障,数据将会丢失。没有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定期检查,也没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不少软件只支持磁盘的备份方式,对己经成熟的光盘备份重视不够。

3、国土资源部门电算化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国土资源部门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管理中的对策进行讨论,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3.1人员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者是人,加强电算化的人员管理是首要任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有效地形成内部牵制。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应当确保有一支稳定高效的队伍,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电算化系统涉及很多相关人员,如系统设计、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审计人员、操作员等等。为促进电算化系统提供各种有效的会计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

3.2档案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是经营活动的历史纪录,也是财政税务机关和审计人员进行业务核查的依据。目前,国土资源不少部门仍然实行计算机与手工并行的模式,会计核算的效率被大大地降低了。不少单位在对未脱账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仍然认为会计电算化有会计资料丢失的风险。可见,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应该对电算化的档案管理进行认真研究。

3.3维护管理

系统的维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电算化系统所处的环境与系统软硬件进行维护管理。

维护所花时间比较多,成本占整个系统成本的七成。实施电算化后,一些单位认为计算机比人可靠,不对系统进行维护。应该认识到电算化的实施只表明工作的开始。是否存在运算逻辑上的错误,功能是否完善,软件设计是否合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应引起重视。

3.4费用管理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是实施电算化的目的。国土资源单位的财务部门自身也要求控制成本。在实行电算化后,一些财务部门费用增长较快。主要是电算化开始实施时,手工和电算化的同步运行,人员培训、购置软硬件等费用增长较快,但从长远来看,实施电算化增加的费用应小于实施电算化得到的收益。

4、结束语

国土资源部门实施会计电算化中,有些问题需要大力解决,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代替手工核算、提高核算效率的一种工具。其次,财务人员的现代财会知识不够丰富,无法胜任以计算机工具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此外,计算机本身也存在自身的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国土资源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理论研究,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财务人员计算机岗位培训。充分利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软件和先进的网络技术,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为一体,力争在各个地区统一管理监督、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计算机平台。这是强化国土资源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土资源部门财务会计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韦沛文.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庞建强.计算机会计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周国钢.电算化会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甩掉了手工账簿,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已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大趋势。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软硬件选用、会计人员上岗培训、财务制度重新设计,还包括实施初期的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系统并行运行、方案修正和实施后期的功能扩展、二次开发等。每一阶段实施的效果都和会计人员的素质紧密相连。但目前大部分会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会计电算化培训还不能满足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改进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一、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现状

(一)重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培训,轻后续培训

许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过程,因此许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后就不再培训。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一两年就会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变化。这都要求不断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二)培训方式单一,效果欠佳

目前,会计电算化培训主要是财政部门组织的一般性培训,以及企业所选财务软件的开发商或经销商在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前进行的针对性培训。培训基本上采用授课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受授课时间较短,强度较大的限制,往往大部分会计人员不能真正掌握、消化所学知识,吃夹生饭,似懂非懂,近通非通。

根据对已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调查,大多数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还只停留在“仿真”阶段,即主要运用会计核算和报表处理模块,实现手工会计处理的电算化,而对财务软件的其他功能运用较少。笔者认为,这与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偏低、电算化培训效果不好不无关系。

二、实施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要求

(一)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决策型发展。观念的革命是一切革命的先导。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要求会计人员要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二)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

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企业管理、营销方式、财务管理的革命,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掌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是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

(三)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还大大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要加快,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

三、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

具体地说就是在原来注重实际操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培训,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及财务领域新分支、新要求、新制度的出现,更新培训内容,使会计人员能适应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等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保持传统的面授方式的同时,补充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面授相对滞后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财政部门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并将现有教材细化,把短期培训变成长期培训;从企业微观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9

摘要:随着人才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趋势加深,高等教育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对技能全面、知识扎实、宽广人才的需求,“课证融通”模式建设的开展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课证融通”模式进行概述,并提出其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通”;措施

在当今社会中,会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且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更高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两个方面,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而培养模式的主要构造元素有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因此,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改革,合理应用“课证融通”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会计人才。

一、“课证融通”模式内容

“课证融通”模式指的是在会计具体教学中融入会计资格证证书考试。在具体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在电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开展中结合国家对会计人员所要求的知识、素质、技能的标准,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选取教材、制定教学大纲等,确保课程教育的连贯性、系统性。在此情况下,结合课程专业教学与行业专业证书获取,以技术含量高、社会认可的资格证代替课程考核。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教学,使学生边学边练,拥有实际的会计职业能力。例如,在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大一学习中,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设置基础会计、财经法律与会计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并根据每课程具体内容,进行单项实训,如原始凭证审核、账簿登记等实训。这样,在学生毕业后,即具备会计专业所需的职业资格证,又具有真正的会计专业技能,学生就业率大大提高。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的落后,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让人才能力、知识结构提出要求,需要会计人才掌握先进的会计技能、具备操作信息设备的能力,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仍以培养运用财务会计知识、熟悉计算机、管理知识为目的,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结合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工作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进而造成学生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在电算化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院校没有准确把握课程形式,侧重于财务软件操作教育,忽视理论知识的全面培养,或注重理论知识教育,缺乏实践培训,使培养的学生能力单一。

(二)教学模式单一,电算化课程开展不合理

在目前的多数高职院校中,教师多采用课程讲解的单一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过程强调理论知识,学生也习惯于听、背、考模式,忽视实践环节,理论学习无目的性,没有与实践操作相联系,忽视校内外实践。在具体的电算化课程开展方面,教学存在缺乏前期基础性课程教育、课时量不足、课程教材不适用、教学时间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在《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教学中,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理论课、上机课,总课程量需要在两部分间合理分配,而在整个会计课程安排中,《会计电算化》课时量较少,这样教师就无法全面开展上机课,学生的财务处理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

三、“课证融通”模式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具体应用

(一)加强课程、教材建设,调整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在满足学生考试的基础上,将会计工作岗位需求作为教学导向,整合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会计岗位工作。例如,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精品课程上传至校园网内,建设网上课程,使学生通过网络下载电子教案、学习专业知识,并为学生最新的财务软件系统,让学生进行实际财务核算练习。同时,将erp理论注入学生理念中,拓展会计查询、领导、决策、管理等功能,在课程中融入管理信息等边缘学科知识,拓展学生视野,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最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为指导,选择、编制最符合社会要求的教材,如《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引入实际案例,丰富教材内容,以此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

(二)完善教学方法

将“课证融通”模式应用于会计专业教育中,需要以多样的教学方式为途径。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目标下,教师可根据职业资格证考试设计的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目的,全面整个整理资源、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运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式,整体设计课程,满足课程需求,提高课程效率。例如,在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证考试要求中,要求学生具备财务会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财务能力的考核,在具体教学中,灵活利用演示法、自主式网络学习法、理论实践融合法等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如设定具体的企业情况,让学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成本计算、市场营销等。

(三)加强校内实训模拟训练

根据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教育,在校内建设实训室,并完善实训室设备,在具体实训中,按照类别将会计专业技能分为若干技能单元,将每个技术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在校内实训室内创设企业工作情景,开展项目引导式实训教学。例如,将实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划分为报表编制、凭证处理、期末清查、期初清账等项目,根据各项对应的学习领域、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实训教学。如账簿处理项目的工作任务有对账、错账更正、编制科目汇总表等,涉及的学习领域有会计记账基础、账簿分类、审核等,根据此情况根据某一企业具体情况,创设账簿登记、对账结账学习情境,使学生现在会计实训室内独立完成填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的任务。

四、结束语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人才需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开展“课证融通”模式教学,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重生,周萍萍,程锦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4-76.

[2]刘宏婧,毛庆,杨桂荣等.浅谈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2014,(4):36.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10

一、引言

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将面临着会计电算化人才短缺问题。所以在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即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等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不实用。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可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平时只是在开设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考证”课程,如计算机基础(针对全国计算机考证,使用全国计算机考证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也是针对会计证考试)以及中级会计电算化(针对ata全国高新技术考证),就叫做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殊不知,学生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即使都通过了以上的考证,仍没有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要求掌握的技能,不能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来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系统地学习,仅停留在课本上简单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几个操作。有教师曾经举例,有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拥有多个证书,到单位后,简单的下料单都不会操作,更不用说如何使用报税系统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内容的不实用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出现教过的会,没教过的就不会”的现象,在现在专业竞争中没有优势。

(二)教材没有连续性,内容陈旧。

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材有连续性。在有些职业学校,相同课程今年用这个出版社的,明年又用那个出版社。一方面让教师忙于应付,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无所适从,不利于学习的连续性。另外,现在的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内容陈旧,电算化课程表现犹为突出。比如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四五前年的软件,甚至有些课程根本没有教材;有的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手册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有的用地方财政部门编制的会计电算化岗前培训资料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甚至还有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上海财大会计系列教材》就指出: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学习之本,丢开教材,欲求提高教学质量,不啻缘木而求鱼。”

(三)师资力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教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原来教计算机或教会计课程的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会计专业教师在讲解电算化课程时,只能小心翼翼地,希望电脑不要出现问题,希望软件不要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处理;而计算机教师担任电算化课程,对会计软件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专业知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让学生按照课本中出现要求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但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种不足也不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

(四)实训教学环节薄弱,针对性不强。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有的甚至没有上机实践,对教材的案例介绍也是空对空,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而没有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的训练;有的上机操作只使用一些会计软件的学习版,而不是现在企业正在使用的软件版本,缺少网络版的实训。最终学生学会的只是会计软件基本操作,但对如何分析、设计、实现、维护等都没有相应的实验,无法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

三、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

现代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有三个层次:初级电算化人才、中级电算化人才、高级电算化人才。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主要培养的是初级电算化人才和中级电算化人才。具备的技能主要体现在:

(1)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计算机使用、汉字输入技术;简单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程序编写以及数据库技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加是非常重要的。

(2)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良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参与管理能力等。

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建设

基于对以上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分析,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需要进行改革与重新建设。

(一)开设课程的调整。

(1)加大对技能实训课程的开设。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的走访与调查,让学生与企业真正实现零距离,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应当包括:

1)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证:该课程的学习,在初中就已学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能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选修,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

2)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此项技能是财经类专业基本技能之一。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数字的规范书写、点钞、键盘盲打方法、快速准确翻打传票等。

3)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用友t3):此三门课是会计从业考证必考课程,也是财经类专业入门专业课程。

4)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证:使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用友通t3职业技能培训教程。此门课与初级会计电算化(用友t3)属于交叠课程,大部分内容在初级里都已学过,所以我认为此门课程也可以进行选修,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辅导,完成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获取证书。

5)金蝶财务软件:此课程体现会计电算会专业特色课程。据了解,目前国内最大的财务软件商就是用友财务软件和金蝶财务软件(用友t3在初级电算化课程中已讲解)。在深圳,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使用的电算化教材就是以金蝶财务软件为实例。有很多企业现在都在使用金蝶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使用金蝶财务软件。

6)管家婆财务软件:此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之一。由于该软件价格便宜,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青睐,用来处理日常的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掌握该软件的使用。

7)纳税申报(报税系统)与会计处理: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知识应用能力差。

8)会计信息系统基础:此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特有课程,重点对财务模块的介绍以及简单的程序编写、财务软件的安装方法以及简单的软硬件维护。

9)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excel是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财务分析功能。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也可以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特别适合小企业不必购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目前,部分企事业基层单位就是直接利用excel记帐和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此软件的学习接受很快,应用能力也较好。

10)出纳实务、会计实训(用友erp)、沙盘实训:这三门课程是实训课程,其中erp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对erp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其管理思想,熟悉其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统,更主要的是通过erp主要功能模块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技能,它可以和出纳实务一起进行为将来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也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快速适应。

11)weberp:此课程可作为财务能力与编程能力强的同学选修科目。weberp是国外一种开源代码的财务软件,程序代码开放,可供各使用单位按需要进行修改。在网上随机地采访了几位做财务的朋友,得知有些单位在使用weberp,因为该软件可修改,且可以节约购买成本,所以也是一些中小企业的选择。因此,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它,应当与其它专业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2)课程开设的顺序。笔者认为在第一学年学习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电算化理论与实操以及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证任务;第二学年学习纳税申报(报税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基础、金蝶财务软件的使用,选修管家婆财务软件,完成出纳实务、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任务;第三学年主要是以实训为主的会计实训(用友erp)、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沙盘实训,有条件时可以选修weberp实训课程。

(二)教材的改革与调整。

在教材选用上,按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及方案,以尽量选用财政部规划的教材,适应新的会计法,适用中职学校的学生。一经选定,不得随意更改,使其具有连续性,便于学生阶段性学习。在会计实训课程建设方面,通常是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学校应当鼓励、支持教师大胆创新,组织教师自编教学所需的配套实验、实训教材或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当时机成熟时便升华为教材予以出版。自编或校企业合编教材应当包括:会计技能与实训、金蝶财务软件实训;会计实训(用友erp)实训可以结合沙盘实训一起进行;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出纳实务实训;weberp因为是国外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帮助,按照国内的会计方法进行编写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

(三)开发精品课程,实现网络或移动学习。

以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中职学校需要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自行建站,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教学文件、教学资料、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课前可预习、上课可学习、课后可学习或复习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加大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面对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短缺,应对现在的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还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

(五)做好实训课程的开发,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会计电算化专业做好实训的实用性,使得学生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作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制定相对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实训内容及考核标准;其次才是对实训课程的实施。实训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项实训课程。在有培养单项能力任务的课程中,在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完成对应的课程实训。针对单项课程的实训可以不连续性,如果实训时间不够,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利用晚修的一节或二节课进行实训。例如: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excel操作和使用、报税系统、初级电算化(用友t3)、金蝶财务软件、出纳实务、中级电算化等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11

[关键词]市(县)财政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体会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基层财政局实施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政府财政会计信息系统演变为网络化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财政体系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政府财政部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市(县)财政局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范围

市(县)财政是当地政府进行的财政收支分配的行政职能部门,在财政会计核算中心:乡镇财政所零户统管纳入集中核算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新思路、新方向,必然会带来很多有效的会计管理革新。在财政单位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实施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对于市(县)财政的财务管理范围大到财政系统内部的所有财政资金范围。二是严格监督,电算化是实现会计核算的全程、远程、网络化的动态监督,实现互联互助的会计电算化现代化核算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方法

1.建立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在市(县)财政的全面实施,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从内部控制做起,通过制度的确立来管理会计人员。对于市(县)财政来说,还要建立一些相关配套的规则,加快会计电算化的规范体系建设步伐,真正树立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严肃性和权威性。具体来说:①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个人的权限,保证工作的切实到位。②建立日常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的操作管理和使用管理。③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这些内部规范制度会强化会计工作的制约权力和自身的法规意识,是实行财政局会计电算化的第一步。

2.建立统一的软件核算体系

市(县)财政的会计电算化要实现统一的软件管理,这有利于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在技术上要从宏观上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在财务系统的每个层次都实行防护措施,确保市(县)财政的财务资料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管理环境,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另外,在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上,可以对商业软件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实现市(县)财政会计软件的共享,并且要努力使得会计软件在运行的环境中向更高的领域发展,例如:用VF、PB等数据库语言等,来提高会计系统的适用性。

3.建立试点,保证会计电算化的逐步推行

无论如何,在市(县)财政系统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尝试性的、新的会计管理方向,有着“改革先行兵”的带头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开展“建立试点,逐步推行”的实施工作。本着“先实行,后推广”的基本原则,在市(县)财政开展各业务科室指标台帐、互动网络对接,乡镇财政实行“乡财市(县)管电算化网络对接,乡镇政府财务工作由财政所接管的“零户统管”会计电算化的改革试点工作,并对其财务工作进行必要的全程监控查看,做到趋弊兴利,然后在全面实行大规模的市(县)财政电算化改革。

4.培训专业电算化会计人员

市(县)财政系统中的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不多,针对这一现状,要特别注意对会计人员进行电算化素质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对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做出必要的考察,要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会计管理人员做出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培训计划。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益做到会计人员知识的更新、新技术的适应。在实现了基础培训的基础上,还有致力于对财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在财政系统之中,培养出真正的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理财能手和财务信息工作者。总之,培训工作的宗旨是要逐步提高财政系统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努力培养新一代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有具备会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三.市(县)财政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几点体会

1.实施的会计电算化要以与财政建设协调一致

政府的财政建设要求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之下,对所要管理的地方做出财政规划,为地方建设提供利国利民的财务支持。现在实施的电算化改革的技术标准和系统平台建设,主要还是围绕会计快捷、准确核算而展开的,对财务建设、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些数据材料。但是,在保障预算,提供财务信息等方面,与政府的财政建设还不能做到合理地协调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会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问题

由于财政部门的会计人员不同于企业的会计人员,有着很强的信息安全意识,所以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很多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原始数据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在为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会计信息会有着被截取、篡改的风险,而且还不好留下任何的痕迹,这样的现实就要求会计人员拥有较强的信息保密意识,这一问题有赖于财政系统的人员管理和思想教育的逐步提高。

总之,实施市(县)财政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丰富和发展了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与外延,对会计电算化的财务软件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电算化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政府财务部门会计能力的必然。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发展政府财务基础工作的根本,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先实行,后推广”,注意控制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积极进行电算化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实施,使基层财政的会计环境发生积极先进的网络变化。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范文篇12

一、目前中职学校电算化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内容,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制约,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目前中职学校财经类大部分学生要求参加会计证考试,因为会计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门槛,因此老师在上实训课时,重点练习与考证有关的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的通过率的目的。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都制定了与考试相关的课程标准,有的还以此来衡量教学,这就导致把有限的课时用于考证,破坏了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完整性的结果。考试的范围与专业需求及社会需要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考试内容狭窄,即使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也无法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仍无法胜任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保守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也受到实训时间、老师业务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在实训教学中,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从职业岗位需求角度分析这些内容显得零散而不系统。上面这些内容强调的是教材,没有突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使用体现为老师要求学生机械的把教材或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进行验证式教学。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在验证型的实训方式下难以做到。

3.实训项目单一化制约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

由于受到教学资源配套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制约,实训项目存在单一化现象。如行业会计的实训项目单一,大多数是工业制造企业会计的实训项目,其他行业会计(如商业流通企业)的实训项目有待开发。实训项目的内容比较简单,经济业务不全面,不具备典型性,特别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集团公司)有待开发。

4.教学软件种类少、仿真性效果差

目前,学校实训机房安装的电算化软件选用的是与考证相关的用友T3教学版软件,从而学生只能围绕此软件进行系统功能认识和操作流程学习,对其它各类财务软件的模块结构一无所知,如果学生长期使用某一种教学版财务软件或单机版财务软件,将有很多功能受限,从而不能及时把握财务软件的发展动态,失去其仿真性。

二、合理设置、整合实训内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1.会计考证与能力培养要分清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固然重要,但它的考核内容毕竟与企业应用是有距离的,我们的实训教学不能只为了会计证,实训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考证可通过选修课或晚修等课外时间的强化训练来进行。在日常实训教学中,整合会计考证内容,使得课程考试和认证考试合二为一,相信在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会计证考试是水到渠成的事。

2.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每次上课前都要设计好教学活动任务,上机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进行分析讲解,个别问题可由小组长帮助解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学和教的良性互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学教法中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探讨

3.加强实训项目多元化训练,实现学校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企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模拟不同性质的单位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等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解决实训项目单一的具体做法为:首先在校企合作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几种不同性质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模拟,将学生分组,以每组代表不同性质的单位,对组内各个成员按照实际会计岗位进行分工,对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岗位的技能得到提到。当毕业时可以从容面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

4.建立和完善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创造完整的实训条件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的保证。建立和完善好实训室,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硬件方面:应具备网络化工作条件,基于因特网BS(浏览器Web服务器)的实现管理与业务统一方式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网络版会计电算化软件,学生可以分组模拟不同单位,建立各自的账套;通过网络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诸如工资、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的同学完成审核、记账、结账和报表的编制。在每次模拟实践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自身的感受,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而且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学生要随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从而给予指导。

(2)软件方面: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软件建设上要安装功能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有代表性的网络版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软件,使软件在版本或功能、使用方法上与当前各单位普遍采用的财务软件基本相同或相似,尽可能地保持教学所用软件的先进性,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需要。软件至少包括:

①用友T3网络版。既可以完成正常的企业实训练习,又可以满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需要,还可以以此软件培养优秀学生参加省会计电算化大赛或全国会计电算化大赛。

②金蝶K3网络版财务软件。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不能只懂一种财务软件,应当要掌握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财务软件。在南方,中小企业使用金蝶财务软件颇为广泛,所以在实训室内应当安装金蝶K3网络版财务软件。

③会计岗位3D仿真实训系统。该软件以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虚拟企业环境,通过仿真十二个会计岗位(出纳、成本、销售、费用、投资等)的会计核算,使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氛围之中完成岗位实训。它以近似游戏模式进行会计实训,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5.实训教材选取或编写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家校合作的概念界定范例(12篇)

    - 阅0

    家校合作的概念界定范文1篇1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工商管理专业;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42-03ResearchonInternationalizationofAdvancedEdu.....

    社会法治理念范例(12篇)

    - 阅0

    社会法治理念范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体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