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52-04

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不失时机深化各领域改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小康”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中国人千百年来美好愿望的词语,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实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①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②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正式把小康上升到国家战略,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六大指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③十七大首次提出“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④党的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了“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和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做出的战略部署,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符合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几千年来,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三座大山,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一直在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亿万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且,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在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下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足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时,我们党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具体来讲,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⑥党的十恰恰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召开的,这一时机离邓小平提出的“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还剩下10年,正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为了将这一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的目标和任务。从2011年到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个百年的最后1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10年,也是邓小平提出的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最后10年。因此,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制度建设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从十六大报告到十报告,三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始终紧紧扭住“全面小康”这一任务不放,三次党代会报告始终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下实现“全面小康”,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的现代化,有许多经济的乃至于技术性的指标,但是相对于这些指标而言,方向更为重要。实践已经反复告诉我们,“全面小康”是作榭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历史任务提出来的,必须也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实现,必须也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成。正如同志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宗旨,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而资本主义以资本为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让我们深深明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⑥而坚持社会主义,最关键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志指出:“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⑧也就是说,建设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决定性阶段。能不能坚持我们的制度优势,并通过制度创新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别强调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并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议》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围绕制度建设的总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制度建设的总目标和根本任务。这就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⑨这些目标和任务,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的新思路。

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制度建设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指标的完成、民主参与的扩大、文化社会事I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上,更重要的是建成一整套系统完备、运转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要按照同志的要求,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制度建设方面,“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⑩为此,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

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⑩为此,我们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⑩为此,我们]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在社会建设制度方面,“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⑩为此,我们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⑩为此,我们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⑩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党员民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⑥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⑦.在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6(1).

⑧.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5(1).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2

1.1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煤炭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以及煤炭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将促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社会的进步,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向经济管理学科的渗透,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认知。根据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变革,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客观要求建构相应的跨学科的理论体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

1.2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自身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学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现代煤炭经济的发展。而现代煤炭经济及其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客观上要求建构起以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3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培养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逾趋高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需要有国际经济、国际化经营,以及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其生命力在于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煤炭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为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及其体系建设提供恒久的智力支持。

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2.1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特征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以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现代煤炭经济运作管理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实现现代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1)跨学科性。这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突出特点,主要指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横跨多门学科,融合多门学科而形成的新型学科。(2)综合创新性。即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彰显出独特的综合创新性,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融合到现代煤炭这一特定的产业中,形成自身学科的特点。(3)相对独立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不同学科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依赖于原有的母体学科,而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4)应用实践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分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探求现代煤炭经济运行、管理与发展的规律。

2.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现代煤炭经济学与现代煤炭管理学相交叉的一个分支和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在总体上是分别以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以现代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以现代社会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以现代煤炭经济和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其要素包括煤炭经济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手段、管理目的等。煤炭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在于规划和协调煤炭经济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体系构想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一个完整而开放的宏大体系,应当涵盖总论、运行论(主体论、客体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和效能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石,包括煤炭经济管理总论和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可以涵盖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本体论、发展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即概念、研究对象、性质、体系、意义和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联关系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等。第二部分运行论则涵盖主体论、客体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论。主体论研究管理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客体论研究管理客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研究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结合运作进程。第三部分效能论研究煤炭经济效益的考核和煤炭经济管理效益的综合评价。

2.4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运作和发展规律,通过认知和把握煤炭经济管理运作规律,对现代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现代煤炭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促进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科学抽象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为主要方法。每个层面各有其特点,因此应区分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煤炭经济管理现象的层面,主要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类比和归纳,对煤炭经济现象的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进入实体层面,研究的方法可以实证分析为主,重点要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解析。而在本质层面,则以定量定性分析为主,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总结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律。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一般现象及其运作规律。

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探索

3.1以人为本,构建学术科研队伍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首先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国内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比较分散,在知识的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方面还有待改进。因此,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科研队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学科建设上水平、出成果的关键所在。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健康人格、宽广胸怀和团队意识,同时还须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以及关注前沿学科的敏锐力和洞察力。要培养和积极引进一批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和学历高的专业人才,充实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队伍,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获取高学位和高级职称,以稳定学科研究队伍,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学科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结构,以期建构起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研究队伍。

3.2与时俱进,全面完善学科体系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还可以设置二级学科: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和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1)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现代煤炭经济基础理论。(2)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从宏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的产业信息化,产业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推进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竞争力分析,现代煤炭特色经济,现代煤炭企业文化等;从微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项目投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生产标准、营销策略、品牌战略、人力开发、科技进步和市场结构等。(3)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煤炭贸易学史论,世界现代煤炭营销概论,现代煤炭贸易经营管理,国内现代煤炭贸易,现代煤炭对外贸易和国际煤炭贸易现代化等。

3.3锐意创新,着力培养高端人才

建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我国的现代煤炭产业仍然面临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现代煤炭生产经营已由单一注重产能向产能和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显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传统煤炭产业与现代煤炭发展矛盾突出,务必要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和加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现代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实现我国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形势要求,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必须紧密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立足理论,按照择重、择需、择优的原则,增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煤炭国际贸易知识和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知识,构筑起经、管、法多学科凝结的学科平台,培养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高端人才。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3

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国之策。把国家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始终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奋斗目标。历史证明,不谋经济发展,成不了富国,也谈不上强国;只谋经济发展,可以成为富国,但仍旧成不了强国。要真正实现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前提和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使我国的经济总量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防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支柱。国家发展需要有安全保证,没有强大的国防,任何发展的成果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军之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这一原理反映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就是经济建设决定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受经济建设的制约。我们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正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国防力量的形态。农业时代是体能型军队,工业时代是技能型军队,信息时代是智能型军队。现在我军正处在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从根本上讲,也是由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所决定的。经济建设的好差还制约着武器装备发展水平,要真正把武装力量搞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必须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上,历来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一种是片面强调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不顾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主张加大军费开支;一种是忽视国防建设,无视国家安全需要,主张先把经济搞上去再说。其结果都会造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畸轻畸重、关系失调,最终影响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全局和根本利益。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推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势力仍很活跃,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增大。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

二、要做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头兼顾、相互促进

其一,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国防建设力度。当前,国防建设面临着跨越式发展和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重任,对经济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及时将一部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形成与经济实力相协调和与国防建设需要相符合的不断壮大的军事实力。国家要在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国防投入,使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适应确保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应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落实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积极支持国防领域的改革发展。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自觉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其二,充分发挥国防建设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一是以合理的国防投入推动经济发展。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国防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消耗型事业,它不但能产生强大的安全效益,而且能够生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只要把国防投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国防建设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需求拉动作用。国防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如果社会需求不足或需求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经济建设发展和运行困难,那么,扩大国防需求会对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三是以军事高新科技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建设。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推动民用产业的升级换代,这是一个规律。我国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和民用科技产业发展也形成了有力的推动,从“两弹一星”到“神州六号”,国家高科技产业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防科技工业的牵引。目前,我国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六大军工产业已成为国家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孵化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三,国防建设要在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同时,以多种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一方面,积极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始终把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军要继续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我军善打硬仗、善于突击攻坚的优势,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另一方面,国防建设必须在经济建设大局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军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国防建设必须充分发掘自身潜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提高国防建设效益上下功夫。例如,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加强宏观指导,加强对执行规划、计划的监督,协调好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以及各军兵种、各战略方向的建设,掌握好军队建设各种资源的投向和投量,防止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进一步改革军队的预算决算体制、优化军费的分配结构、健全军费使用的监管体制及相关法规,提高军费使用效益等。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

三、要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互促互动的良性机制

建立完善的体制,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当前,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关系的处理上总体来讲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一是在一些涉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没有高层次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协调工作,从而使两者只能处于低水平的协调。二是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联系不够紧密,国家发展规划过于宏观,对国防和军队规划的关照不够;军队规划

独立性太强,有时缺乏国家规划的有力支持。三是积极主动协调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代表国家和军队的相关部门往往是有了需求或出现问题时才寻求临时性的协调。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最高层次的权威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协调两者的规划、评估和监督等。

健全政策法规,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进入法制的轨道。要把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以增强协调发展的强制性。现行的《国防法》虽然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的有关组织领导管理机制进行了宏观的规定,应对基本法律中有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条文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具体的法规制度,使军队和地方从上至下各级执行起来都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协调发展。比如,在制定国防投入政策时,能否考虑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科学确定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国防费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提高而自然增长的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地方财政的潜力,通过一定的机制将地方财政纳入国防费预算范畴,加大地方支援国防建设的力度。这样,既可以弥补军费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减缓中央财政的压力。

搞好战略规划的设计,强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衔接配套。国家战略是一个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协调运行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发展,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布局,通过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具体地说,除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国家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宏观决策和时间跨度上的一致外,国防和军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也应与国家的相互配套,如军队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必须既要适应“十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总体部署,又要符合军队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较好地体现战略规划层次上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一致。

科学确定国防费的投入比例,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科学的国防投入比例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的具体体现,是支撑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从国家来说,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并保持合理的国防投入,使军费所占比重,既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又能满足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从国防和军队来说,要把军队数量和规模控制在国家安全需要和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要适度提高国防费,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1篇4

关键词:发达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标号:1006-5954(2011)09-66-0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曾多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问题。2011年7月,总书记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在本世纪上半叶,要完成两个宏伟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或地区已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正在朝着全面实现现代化迈进。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建立城市现代化特别是发达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正确反映各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科学有效地评价、引导发达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方向,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发达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在不断加强对中央发展战略政策学习的基础上,课题研究充分借鉴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体系的思路和研究成果,紧密跟踪国内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前沿发展动态。研究始终紧扣发达城市的现代化监测评价这一主题,按照现代化的内涵及历史演变――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及界定――发达城市的界定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达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及界定的思路进行论述,使理论研究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同时,积极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达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进程,以探索新时期中国发达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与规律,最终形成涵盖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社会现代化及城市环境现代化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的发达城市现代化内涵。

发达城市现代化是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当然,发达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也并非是这三个方面的依次推进,而是相互促进的,其中任何一个层次脱节,都会给发达城市现代化进程带来障碍。同时,其标准与一般城市现代化相比,更加具有前瞻性。它更加强调经济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要求同步、协调实现城市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强调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发达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发达城市现代化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每万人口医生数”、“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非农人口比重”和“互联网普及率”6个涉及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关键判别指标,采用多元分层聚类分析的方法,从52个超大城市中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五个城市,作为评价研究对象。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按照把握“三个关系”、注重“两个体现”的设计原则进行指标体系设计。即着重把握“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动态性与阶段性的关系”、“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同时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发展”及“体现国际化和前瞻性的发展趋势”。

(三)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在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上,形成了包含领域层、要素层和代表性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设计中,既突出发达城市现代化三位一体的内涵特点,又兼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的内容要求。设置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4个领域,每个领域又按照重点内容细化为评价要素,形成共计12个评价要素,25项具体指标(含3项合成指标为:“社会安全指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环境质量指数”)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突出了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和谐进步、民生质量改善、资源节约效果的监测评价,强调了发达城市现代化的本质是提倡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统计口径或可比性的问题,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理想指标和实际测算替代指标两类(见表)。

(四)评价标准的确定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的选择也应当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

不同的分类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发达城市现代化评价标准。本课题在确定主要评价领域时,主要参考了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关于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宏观依据。在确定具体评价指标标准时,本课题参照了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中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水平,以及国家和部分发达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五个城市目前的情况,部分指标的标准值也参考了我国先进地区水平。

三、中国发达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测算和分析

(一)权数的确定

本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见表)。其中:“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领域赋权较高,为反映发达城市社会现代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适当降低了“经济发展”领域指标的权重,而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领域中各具体指标的重要性,尤其加大了资源节约要素层的重要性,这样的设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

(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本课题选择指数法对各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加法合成法进行指数合成。

(三)评价结果

从评价结果看,2009年京、津、沪、穗、深五个城市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72.4%(见图)。其中,生态环境领域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最高,达到了78.8%;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领域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为74.7%、72.5%,生活质量领域的现代化实现程度较低,仅为64.9%。

从各城市2009年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北京的现代化实现程度最高,综合水平为79.4%,上海、深圳、广州次之,分别为74.8%、74.3%和71.5%,天津的现代化实现程度较低,综合水平仅为61.9%。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近几年在建设和谐文明的“首善之区”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2年)》率先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现代化的评价结果看,北京在推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在了中国发达城市的前列。其中,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消费水平、医疗保障、垃圾处理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入境旅游吸引情况、人均GDP、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拥有文化设施数的现代化实现程度在五大城市之中位于偏低位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上海市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发展主线,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定位,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现代化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与深圳市的现代化水平相近,在五个城市中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实现程度最高,在专利申请、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建设、信息化水平、文化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但在产业结构、高等教育普及率、居民收入分配的均衡性、社会治安、能源利用、垃圾处理等方面需要较大的改进。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采取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利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现代化评价中,深圳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发展水平较高,在人均GDP、产业结构、专利申请、城镇化水平、国际开放程度、城乡收入均等化、居民收入、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支出占GDP比重、高等教育普及率、居民文化教育支出、信息化水平、公共交通建设、医疗卫生以及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

广州市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发展定位,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为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从现代化的评价结果看,广州市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优势,在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高等教育普及率、居民消费水平、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障、水资源利用和污水处理方面的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名居前位;但在科技投入及创新、城乡收入均等化、信息化水平、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略显不足。

近年来,天津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滨海新区带动、重大项目拉动、改革创新推动,努力探索具有天津特点的发展道路。尽管天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五个城市中,现代化实现程度位居最后。分领域看,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为生态环境领域,实现程度为76.4%,其次为社会进步领域,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程度较低。在高等教育普及、城乡收入均等化、社会治安、信息化水平、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方面实现程度较高;但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际交往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公共交通建设、医疗保障、能源利用方面亟待提高。

课题组成员:李萍、潘建民、丁文斌、吕庆、黄毅、黄思宁、杜明翠。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

[2]北京现代化进程评价研究课题组:《北京现代化报告2003》,学苑出版社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化城市;物流支撑体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Modernlogisticssupportsystemisthefoundationofthegrowthoftheeconomyaswellasthelogisticsindustry,whichisalsothebasicstructureofthenationaleconomy.Thispapermainlyanalyzedtheintegrationmechanismoflogisticsfactorsandtheformsofresourceallocationinlogisticsbasedontheresearchonthelogisticssupportsystemduring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Qingdao,andsystematicallyproposedtheimportanceofstrengtheningtheresearchonlogisticssupportsystemandofimplementingrelativepoliticsinordertoenforcethestepsofQingdaoininternationalizingprocesstowardNortheastAsia,whichiscontributedtotheleap-forwarddevelopmentofQingdao.

Keywords:internationalizedcity;logisticssupportsystem;strategy

现代物流支撑体系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其对构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意义,国际化的城市必须要有相应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作为保证才能有效实现城市功能。

1建设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对青岛成为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意义

1.1构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有利于发展青岛国际标准的现代物流业

构建国际化城市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可以直接提升国际化城市传统物流业的水平,进而为青岛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新的保证。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对现代物流业的载体功能,充分体现了其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现代物流支撑体系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它在社会再生产运动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支撑其他产业顺利运行,而且还能够促进或推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

1.2构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全市社会经济效益

构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有利于促进青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全市国民经济流通的合理化,降低总流通成本,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将会大大降低高昂的物流费用,将从根本上解决青岛市工业产成品大量变成库存沉淀的顽疾,极大地减少库存占压资金,加快资本周转,减少由于低水平、条块分割的物流方式造成的巨大物耗。构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从整体上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对增强青岛市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3构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有利于青岛加速建成东北亚经济中心

把青岛建设成为蓝色经济群半岛区域经济中心,是青岛目前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此,必须加强现代物流支撑体系的建设,加快内通外连的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立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加大仓储设施和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改造,大力发展一批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的现代化程度,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奠定和强化青岛作为东北亚地区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的地位。通过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可进一步增强青岛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和航运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幅射,不断拓宽幅射范围,促进物流包括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的进一步集中,并把青岛的某些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整体优势。

1.4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有助于改善青岛市投资环境适应全球化需要

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和物流产业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青岛市场,跨国公司和国际先进企业在选择新的区域市场和生产基地时,都非常注重当地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服务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包括青岛在内的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压力,尤其需要加快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为青岛市乃至国内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流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青岛成为国际化城市的竞争能力。

1.5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有助于解决国际化城市发展与生存环境的矛盾

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可以解决市内交通拥挤、缓解城市压力,对传统物流支撑体系重新规划、重新改造,把城区里的流通加工、仓库等等重新设计,放到郊区的交通枢纽或产品生产与销售集散地,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建立青岛市区、城镇、企业等多层次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生存环境的矛盾。

2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在国际化城市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1发展现代物流支撑体系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手段区分不清晰

建设物流支撑体系时脱离目前我国物流发展水平的现实,认为现代物流就是购买技术装备和现代化设施,片面追求或热衷于现代化、大型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通讯技术的更新,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社会综合运输体系以及流通中心等结点系统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效率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这种不切实际盲目追求高技术含量的结果只能导致物流费用的进一步上升和物流资源的新一轮浪费,企业以及社会整体的综合物流效益将因此变得更低。

2.2发展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和加强

现代物流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通过物流组织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提高对物流资源有效整合的能力,并刺激新的物流生产力不断形成的过程。大部分城市的管理者将现代物流系统等同于“物流+运输+仓储+信息网络”,认为只要具备相关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存在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客观物流活动与需求,就可以经营和运作物流。企业或政府部门之所以存在这种思想,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意识。因此,如果以小生产的意识去发展,不仅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将无从实现,还会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物流效率和地区经济整体竞争能力。

2.3对物流支撑体系的社会期望值和经济回报率期待过高

近几年的“物流热”中片面强调和夸大了“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降低成本的潜能,从而出现物流业能产生高额回报率的错误认识。从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方而言,投资建设物流设施设备与分享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泉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物流服务提供方能否分享这些利润,还要看其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其他许多条件。因此,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这一事实并不是投资物流设施设备就可以分享这些利润的充分条件。因此,不可能产生高技术行业那样超出社会平均利润很多的价值和超额利润。在目前许多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物流资源过剩或利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发展新的物流主体,就违背了物流主要靠资源整合而发展的宗旨。

2.4对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建设理论研究的水平低

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在思考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及其规划问题时往往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唯书”与“唯上”的倾向,就是不顾区情,按照“本本”和上级“指示”办事:二是“唯左”与“唯右”的倾向,就是脱离“区情”,照抄照搬“左邻右舍”(周围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在对待区域经济的问题上,也正是这两种倾向导致了我国各地的经济摩擦不断,地域分工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趋同,经济技术的梯度推进迟缓,区域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以及地方保护下的诸侯经济盛行的状况。区域物流如果照此趋势发展,其后果可想而知。

3实现国际化城市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3.1加强国际化城市物流中心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物流中心是各种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物流活动的枢纽,是现代物流支撑体系的中心环节,在现代物流支撑体系中具有纲举目张的功效。它对于实行物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挥物流企业的整体优势,促进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共享相关设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培育国际化城市现代物流支撑体系的运营主体

构成现代物流支撑体系的运营主体,包括形成供应链、组织物流活动的各个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必须大力培育各类物流运营主体。尤其要注重培育各类物流核心企业。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

要强化增值服务。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

3.3拓展和改进国际化城市物流支撑体系的组织方式

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需要改进和更新现有的物流活动组织方式。推动第一方物流向第二方、第三方物流转变,促进单一企业配送向多类企业共同配送的组织方式转变,从普通物流向电子物流转变。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顾客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

3.4建立健全物流支撑体系各级各类物流作业流程系统

现代物流支撑体系,需要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物流作业流程系统,才能建立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和增强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完善物流流程作业系统,要求物流企业重视物流流程作业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开展深入化服务,提供高附加值物流服务。物流技术是物流各项功能实现和完善的手段。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是完善物流作业流程系统的重要措施。要在整个物流作业流程系统的各个操作环节推广适应物流需求的各项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信息技术等。

3.5推行标准化促进物流作业流程系统的统一和完善

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加强物流作业流程系统的协调、统一和无缝链接。完善的物流作业流程系统,必然是一个装备设施、规范行为和各方面标准统一的系统。通过实行物流装备和设施的标准化,建立完善物流作业流程系统的物质基础。克服旧的操作理念和规范,推进物流规范和行为的标准化。实行包括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术语标准、物流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在内的物流统一性通用标准。

3.6积极培育国际化城市现代物流服务市场

培育物流市场需求,建立现代物流服务市场,是青岛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若没有市场需求,“无物可流”,规划建立再多的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也只能是一个空壳。

一是要做到“有物可流”。这是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前提。二是要做到“有物能流”。不断增强青岛物流服务市场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现有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多式联运等企业的物流功能,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满足物流市场需求,围绕用户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并以此引导和开发各类企业及全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此外,拓宽物流服务层面,创新物流服务环节,开拓新的物流服务系统,如通过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等办法,进一步扩大物流服务市场。

参考文献:

[1]马金龙.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6):28.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摘要: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中部崛起战略要求长株潭城市群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构建完善的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体系。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进行了战略和策略探索。

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群的崛起正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架构和发展模式。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说只有完善的物流系统,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实际进行,才能保证货物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从而带来经济增长。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整体实力,构建共同物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同物流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城市群和共同物流体系

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城市群大致可分为两类摘要:一类是大都市区,是指以一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以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和众多卫星城市紧密连为一体的圈层状城市群;“单中心”是大都市区区别和其他城市群的一个明显特征。另一类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以数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大型城市群。

共同物流是围绕整个区域现代流通中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给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区域经济的需要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和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由区域内各个企业构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和市场业务平台上,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机会、交流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一个自由合作的市场氛围。共同物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系统摘要:

1.共同政策子系统。要发展共同物流体系,建立一个共同框架下的制度和标准是必要的。区域协调的共同物流体系是建立在区域平等发展基础之上的。要协调有关区域物流发展的各个职能政策,让政策形成系统,以提高政策的整体效用。通过和各区域共同物流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协调来实现共同物流体系的政策环境营造。

2.共同市场子系统。建立区域沟通、统

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统筹区域土地市场、统筹区域资金市场等。通过区域间共同市场的建立,为城市经济向农村的延伸和扩展创造条件。只有形成统一区域市场,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区域共同物流发展提供条件。

3.共同物流网络子系统。要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综合共同物流配送网络,规划的原则是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优化供给链管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现物流的共同化、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

(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要

1.区域共同物流系统的建立是城市群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完整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和独立于产业集聚之外的区域限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对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城市群的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物流系统得以维系。从开放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维持城市群内以及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域内资源的服务体系。

2.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产业集聚视区域经济体为网络组织形式,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区域产业聚集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完备的物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即为区域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需要从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行业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目前状况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和物流发展基础。长株潭3市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3%,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18.9%,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12.6亿元,占全省36%。近年来,湖南省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力度很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长株潭区域在湖南省的物流业基础设施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了16.6%。高额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了湖南省物流基础环境的改善,以公路为例,湖南省2004年公路总里程达到了87875公里,人均公路里程为13.16公里/万人,居全国中部省份前列,湖南省的平均路网密度为0.41公里/平方公里,而长株潭三市的路网密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0.44公里/平方公里。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制约因素。首先,没有形成无壁垒的物流交易体系。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交易市场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的物流交易不能顺畅进行,并缺乏对物流供求体系的宏观管理,不能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缺乏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理想的物流标准化状态来说,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或特定产品的供给链成员单位都采用一个标准来设计产品,只有这样参和物流的运作和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一体化运作,并实现社会生产成本的节约。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相互之间的物流活动不能顺畅进行。最后,物流科技创新探究和开发投入不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迫切需要共同物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由于物流科技创新探究和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战略和策略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路作为指导。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要建立“整体规划,产业联动,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要整体规划,为共同物流体系构建统一的政策基础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基础平台。产业联动是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必须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以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为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共同物流的发展也必将为企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功能。优先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各产业中要优先发展物流产业;在物流产业中要优先发展长株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物流装备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城乡物流发展中优先发展城市物流体系,用高度发达的城市物流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物流的协调发展。

(一)用“共赢互融”的理念统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在共同遵循一个科学的规则下有序竞争应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以达到良性竞争、共赢发展的目的。因此,长株潭物流发展需建立一个动态的既有良性竞争、又有高效合作的新机制,只有在“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破壁互融”,达到“双赢”局面。立足长远、统一规划,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网络。要兼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平衡规划,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客货运输枢纽,在客货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高标准规划长株潭都市区的路网配套设施,在高速公路和轨道网络衔接的地方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场、物流园区。加强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集装箱一体化运输效率。长株潭三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应联合制订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网络优化规划,从省界公路出入口的衔接延伸到公路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的优化及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统一考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并延伸至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建设,如高速公路、城际快速交通的联网收费系统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发展一体化的物流市场体系

除在供给角度对长株潭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株潭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株潭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探究表明长株潭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三)建设高效化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建设长株潭的物流网络,不仅应在硬件上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完善,还应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的发展。长株潭地区物流信息的整合,关系到整个长株潭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影响现代物流网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和规模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不显著,这和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和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有关。促进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是发展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高效化运作网络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统一的交通税费标准

根据现代物流业的分类体系,对各种现代物流业的服务业态和经营类型,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的统一物流业税费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税费标准体系,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构筑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良好物流环境,从而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加快公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公路运输一体化,加强区域联网收费、公路管理方式一体化、超限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探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实现政策一体化

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的最大新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政策、规范,要实现长株潭区域交通的一体化,必须联合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实现政策一体化。交通运输业是外部性很强的行业,涉及的领域、地区、部门很多,需要协调的新问题也非凡多,假如没有统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战略选择;物流系统模式

[中图分类号]F5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15-02

城市集群是特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是不断增强集聚能力和扩散效应的过程和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欲努力构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三南”、面向东盟的城市集群经济形态和运行模式,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国际化、现代化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物流系统作为支撑、作为保障。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区域物流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龙头作用,构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经济圈已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推进的重中之重。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整合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城市集群物流系统规划建设一直落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

(1)物流管理体制多元,缺乏有效的区域物流协同机制

由于运输、仓储、信息等基础设施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管理,自治区、市组织协调机制不统一,部门之间难以有效配合和协调,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现象仍较为严重,南北钦防崇玉(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4+2”六市物流资源的整合、改造和提升存在体制。

(2)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尚未形成

尽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系统建设迅速,发展较快,但基本上是自然发展状态,还没有从“4+2”六市经济一体化高度统一发展规划,不能适应城市集群经济圈一体化建设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分布在空间上没有形成适应城市集群经济一体化的总体发展需要的合理布局;二是物流网络体系混乱,缺乏以综合物流园区、中心为核心,以主要产品的物流通道为干线,以配送中心为干线辐射城乡的共同化城市集群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3)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滞后,传统物流企业功能单一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刚刚起步,作为供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突出,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程度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规模小、企业素质差、分工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物流外包市场发育不全,工商企业物流效率低下

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工商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不愿将自身的物流业务剥离,习惯于自办物流,物流效率处于低水平、高消耗状态,导致流转速度慢、物流成本高。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通畅,使得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物流需求,物流供需双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5)物流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然面临营业税应征基数偏高、市场竞争不规范、配送车辆城区通行受限、车辆公路通行收费过高造成企业负担过重,以及土地资源紧张且价格偏高等问题,物流企业的发展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6)物流技术应用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缺乏规范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系统没有对接,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不利于信息共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总体规划,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物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计算机、网络通信等高新技术在物流中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建设的战略选择

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产业布局的特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运作为主体,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整合现有物流系统资源和建设新的物流系统的有机结合,建立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作规范、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物流保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建设的战略重点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培育物流运作主体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发展战略为核心,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的环境下,通过大型物流企业的重组、兼并和与国际一流物流企业的合资,重点发展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制造业、商贸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经济圈、西南地区物品中转物流企业。

二是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有物流存量资源及网络分布为基础,依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布局,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定位,根据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物流服务功能、范围的差异,划分、分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网络节点的功能(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现代物流系统网络体系;重点建设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支柱产业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适度超前建设区域性、国际性货物中转、分拨物流园区及交通基础设施;以园区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经济开发的功能,逐步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现代物流系统网络体系。

三是以企业、产业信息需求,推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重点建设港口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商贸物流中心信息平台、保税物流园区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总体结构模式设计

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建设的战略决策分析,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总体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体系有机结合而成,即“一个物流运作组织体系,一个物流政策制度体系,一个物流设施网络体系,一个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如下图所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结构图

(1)“一个物流运作组织体系”――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体系。物流企业是城市集群物流系统的运作主体,也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新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组织运作系统建设的核心。

(2)“一个物流政策制度体系”――物流系统运作的外部宏观环境和条件。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区域物流管理体制、协同制度、支持性政策、引导性政策、发展性政策等。

(3)“一个物流设施网络体系”――以物流节点(物流园区、中心、仓库、货运港口、码头、站台)和运输(方式)线路组成的物流作业系统。主要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通运输基础设施为平台,根据城市的产业分布、主要产品流向、流量等因素,按物流节点功能分区,构建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主要节点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物流作业网络体系。

(4)“一个物流信息网络体系”――以物流信息传递和处理为主要目的的信息网络及其通信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系统;二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确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效率化运行的前提条件。

4结论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阵地和桥头堡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集群物流系统的构建将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注入新的发展引擎。

参考文献:

[1]刘联辉.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王景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网络系统构建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0(3):66-68.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文化产品;路径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体系,也是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机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文化资源与市场对接,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开始形成,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开始凸显。2017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依旧是两会的热点问题。

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是在本世纪初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会议提出了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如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等。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被正式提出,并且“明确了建设的任务,要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市场体系”〔1〕。“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这也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近几年,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逐渐起步,这得益于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3〕。2012年《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4〕。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市场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关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讨论就被推向了一个新的议论点。在2017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关于现代文化市场的讨论依旧是热点。我国现代文化市场建设体系的建立,需要宏观政策的指导,我国的文化市场体系中,对于不同领域的文化产业,都有着相应的专门的政策。有了政策扶持和指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才能够蓬勃发展、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在这十几年的摸索中,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之路也愈走愈明。

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概况

尽管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这一概念是在新世纪初提出的,但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并不是从提出后才开始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事业就已经开始,并在这之后逐步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1978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实施的开端,经济特区的设立,除了让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也对之前计划经济下的文化现状进行了变革。文化的产业化以及产业文化化的相关实践探索,逐渐进入文化市场发展视野,并逐渐丰富文化产业理论体系。随着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开始,政府也成立了相关部门来解决问题,比如在1983年广州深圳建立了文化稽查队,就是为了应对进入国内的一些不良文化,消除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路上所可能产生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开始起步。1992年的南方讲话,标志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段时间的文化产品种类増多,特别是电脑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有了一个崭新的方式去获得想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文化,人们的文化精神食粮明显增多。在这一时期,原有的文化供应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导致了文化市场多元化趋势的加速,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要求被提到了紧要的位置。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就提出,要把改革文化体制作为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的根本出路。之后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问题。新世纪伊始,我国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得到了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文化市场的建设与世界逐渐接轨,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可进行双向交流的平台。同时期,文化市场建设的成果也颇为显著。好的外国电影电视剧被大量引进,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以及作品,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同时,国内的本土文化作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产业化提升。中国的动漫逐渐成长,不仅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也有较多的成人受众,比如《画江湖》系列,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侠义江湖世界观。政府的支持,交流面的增加,使得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如火如荼,有了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发展。

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下,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文化产品的定位与文化市场的培育还亟需完善。这主要表现有两点,第一点:某些文化产品的市场诚信度缺失,对产品经济利益的追求过甚。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诚信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影响性因素。如果某些文化产品缺乏诚信,那么由此带来的“替代性的约束条款和担保将是代价高昂的,很多互利合作的机会因之而丧失”〔5〕。诚信的缺失,将导致原本应该收益的一方不仅未获收益甚至遭受莫大损失。这个问题已出现并开始悄悄扩展到了文化市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在出版行业,“去年底热播的电视剧《锦绣未央》,因原著作者被诉抄袭而受关注。11名作家诉《锦绣未央》著作权侵权案,在朝阳法院进行庭前交换证据。众作家要求《锦绣未央》原著作者周静及销售商停止侵权并道歉,并索赔200余万”〔6〕。诚然,孰是孰非自有定论,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如诚信缺失,将影响行业的良性发展及建设。第二点:文化产品品味滞后与外来文化冲击,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消费文化影响下产品品位的趋平面化与浅薄化趋向,使得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价值观被疏远,一些庸俗媚俗低俗的文化产品逐渐蚕食着文化市场,文化产品中偏重娱乐享受的内容较多,而相对严肃高雅的内容则较少;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文化的引入,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想也随之进入了现代文化市场中,如日本的一些动漫,其中宣扬着“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如果让未成年人沉溺其中,会给他们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未成年人从小就被歪曲的事实引导着,在缺失正规文化思想引导的情况下,他们所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与我国所期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标相去甚远”〔7〕。并且,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声在年轻人群中愈发式微。其次,文化产品的流通与服务方式较为单一落后。文化产品的流通与服务支撑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而现代社会文化产品的流通与服务方式还比较单一,依靠着单一的载体进行流通,如新媒体之前的传统流通媒介主要依靠实体书籍、报刊等的传播。而待新媒体流通媒介出现之后,文化产品的流通方式转为依靠网络,曾经的实体载体逐渐被淡忘。虽目前理论与实践界一直在探讨媒介融合的问题,然其对于产品流通与文化服务所起的助力,还需假以时日。与此同时,文化产品的服务方式还嫌落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充分地运用在服务中,使得现有的文化产品服务方式跟不上科技化社会的发展步伐。另外,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流通尽管是双向的,但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比,在各个方面仍然是不均衡的,在国际上,我国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并不占据较多的优势,并且进口的国家与出口的国家都较为单一。种种原因,均表明我们的文化产品流通方式与文化服务方式还有较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再次,文化消费结构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依赖于文化消费,由于经济发展的因素,文化消费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也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其文化消费量大,消费结构复杂,层次丰富,在这些地区的文化市场建设的速度也相应要快些;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甚至落后的地区,其文化消费量低,消费结构简单,层次贫乏导致文化市场建设速度相对迟缓,投入量很少。如作为经典引进文化象征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其消费水准较高。而上海作为经济发展速度快速的城市,其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速度也十分迅速,上海本地大多数家庭及其周边富庶家庭因对文化消费的投入量相对较高,因此迪士尼文化的消费结构对之来说是对称的;而相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文化消费结构则明显跟不上迪士尼产品的步伐。这些现实状况导致了现有的文化消费结构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是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9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提出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1篇10

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对其的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加。”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也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全球化;其二,贸易全球化;其三,金融全球化;其四,投资全球化;其五,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弘扬表现人类社会属性的社会制度,团结亿万人民成为谋求自身利益和实现整体利益的社会主体,成为自我全面发展和参与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体,前所未有地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国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员全体人民的聪明智慧,共同创造社会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独立自主和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创造属于全体人民共享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拓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基本框架、规划了主要途径。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贸易国际化为先导,以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生产全球化为显著特征,以跨国公司全球活动为微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又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发展自己,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其挑战的严峻性更是不言而喻。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在21世纪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必须跻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发展机遇

全球化进程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它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促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的形成,从而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营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增加,交流与协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十分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中国充分利用世界上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供了有利时机。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真正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为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提供的各种条件,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世界的整体发展,全球化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支持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改善全球环境的责任。全球化为我国的人民加强同世界人民的交流和联合提供了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倡导和推动的,是由大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而这些大跨国公司基本上都为发达国家所有。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使经济全球化在内容上表现为资本的全球化,即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规则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利益大部分为国际大跨国公司所获得,也就是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获得,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

经济全球化要求创造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要求政府全面退出经济活动,大大减少对经济过程的干预。然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功能。在这一体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除经济方面之外,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冲击,面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采取各种手段推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的考验。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如何维护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首先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挑战。中国能否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首先也表现为我们有没有从全球视角与中国命运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和抓住机遇的意识,因此,当前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力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经济全球化观念和意识,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孤立进行,必须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从而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进程中争取应有地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1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然而由于山东人口众多,总量指标虽大,但人均占有量并不高,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2008年7月,以姜异康为书记的新一届省委,在历届省委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做出了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决策。省第十次党代会又对如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进行了具体部署,一个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热潮正在齐鲁大地蓬勃兴起。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是新一届省委在综合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富民强省新跨越”等基础上战略思路的提升,是与历届省委多年来作出的工作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要决策,是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战略抉择,为新时期的新发展再次注入新的内涵。笔者认为经济文化强省”并不是简单地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而是从协同”的角度赋予了强省”新形势下的新内涵。

1对经济文化强省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的概念最早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此后,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目前而言,狭义上的文化”是指传统意义上文化事业范畴的小文化”(如艺术、出版、文物保护、图书馆、档案馆、新闻等);广义上的文化”是包含认识的(如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如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如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如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如制度、组织、风俗习惯)为一体的大文化”。笔者认为经济文化强省”中所指的文化”是广义上的大文化”,也即包含我们目前通常所说的坚持五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除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外的另三位”。因此,在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过程中,必须从广义的角度来认识新时期的大文化”。

2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经济与文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进一步提升越来越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设想一下一个没有文化品味或者文化底蕴较差甚至是愚昧无知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发展成为经济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有坚强的经济后盾,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从谈起,同时文化也只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为自身创造发展条件和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再一方面文化产业本身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会直接带动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正所谓盛世文化兴、文化兴盛世”。因此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必然会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在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凸出,商品的品牌和附加值、城市的品味和辐射力都有赖于文化含金量,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客观上就要求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全方位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互融、互动。

3经济文化强省的内涵

经济文化强省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系统性概念,笔者认为应该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协同学、现代化进程以及相对比较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3.1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理解和把握经济文化强省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省”是一个大的区域经济系统,经济文化强省应该是对省”这个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其总量、结构、功能、特征等提出一定标准要求的概括性描述,涉及到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目标集合体。

3.2从协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经济文化强省

从协同学的观点看,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是省域”这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客观上就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正确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各个子系统能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进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3.3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来理解和把握经济文化强省

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看,现代化是一个长远发展目标,现代化过程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交织的过程,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现代经济发展表明,大国”成为强国”的过程,就是其工业化水平由比较单纯的数量扩张向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同步发展直至达到成熟”阶段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由快速发展转到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成熟阶段到全面实现现代化之间还有一个时期,因此,经济文化强省应当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笔者认为这个特定阶段基本上与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阶段相对应。

3.4从相对比较和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经济文化强省

强弱是比较而言的、相对的。经济文化强省是立足于国内各省(市、区)间的相互比较而产生的,是在竞争中确立的,其主要指标在国内各省(市、区)间的比较中应该既大”又强”并处于领先或先进位置,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对其他省(市、区)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经济文化强省还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和动态发展的概念。#p#分页标题#e#

4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应坚持的原则

基于对经济文化强省”内涵的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核心和根本着力点。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进程中必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主题和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转型升级,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民生质量。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有效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不断提高民生质量,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不断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增强民生政策普惠性;要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必须坚持五位一体”全面推进。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合为一体”一起抓、同步推进,努力保持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保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那种,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公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进程。

(5)必须坚持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相结合。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应认真贯彻科教兴鲁战略,与建设创新型省份一道同步推进。要加大创新投入,深化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建立适合山东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增创科技支撑新优势。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范文篇12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中部崛起战略要求长株潭城市群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构建完善的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体系。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进行了战略与对策探讨。

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群的崛起正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架构和发展模式。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社会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物流的发展是社会专业分工得以实现的前提,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说只有完善的物流系统,才能够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实际进行,才能保证货物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从而带来经济增长。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整体实力,构建共同物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同物流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城市群与共同物流体系

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城市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都市区,是指以一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以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与众多卫星城市紧密连为一体的圈层状城市群;“单中心”是大都市区区别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明显特征。另一类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以数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大型城市群。

共同物流是围绕整个区域现代流通中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区域经济的需要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由区域内各个企业构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和市场业务平台上,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机会、交流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一个自由合作的市场氛围。共同物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系统:

1.共同政策子系统。要发展共同物流体系,建立一个共同框架下的制度和标准是必要的。区域协调的共同物流体系是建立在区域平等发展基础之上的。要协调关于区域物流发展的各个职能政策,让政策形成系统,以提高政策的整体效用。通过与各区域共同物流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协调来实现共同物流体系的政策环境营造。

2.共同市场子系统。建立区域沟通、统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统筹区域土地市场、统筹区域资金市场等。通过区域间共同市场的建立,为城市经济向农村的延伸和扩展创造条件。只有形成统一区域市场,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区域共同物流发展提供条件。

3.共同物流网络子系统。要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综合共同物流配送网络,规划的原则是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现物流的共同化、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

(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要

1.区域共同物流系统的建立是城市群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完整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和独立于产业集聚之外的区域限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对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城市群的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物流系统得以维系。从开放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维持城市群内以及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域内资源的服务体系。

2.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产业集聚视区域经济体为网络组织形式,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区域产业聚集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完备的物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即为区域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需要从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行业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与物流发展基础。长株潭3市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3%,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18.9%,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12.6亿元,占全省36%。近年来,湖南省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力度很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长株潭区域在湖南省的物流业基础设施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了16.6%。高额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了湖南省物流基础环境的改善,以公路为例,湖南省2004年公路总里程达到了87875公里,人均公路里程为13.16公里/万人,居全国中部省份前列,湖南省的平均路网密度为0.41公里/平方公里,而长株潭三市的路网密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0.44公里/平方公里。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制约因素。首先,没有形成无壁垒的物流交易体系。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交易市场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的物流交易不能顺畅进行,并缺乏对物流供求体系的宏观管理,不能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缺乏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理想的物流标准化状态来说,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或特定产品的供应链成员单位都采用一个标准来设计产品,只有这样参与物流的运作和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一体化运作,并实现社会生产成本的节约。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相互之间的物流活动不能顺畅进行。最后,物流科技创新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迫切需要共同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由于物流科技创新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战略与对策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路作为指导。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要建立“整体规划,产业联动,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要整体规划,为共同物流体系构建统一的政策基础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基础平台。产业联动是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必须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以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为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共同物流的发展也必将为企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作用。优先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各产业中要优先发展物流产业;在物流产业中要优先发展长株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物流装备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城乡物流发展中优先发展城市物流体系,用高度发达的城市物流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物流的协调发展。

(一)用“共赢互融”的理念统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在共同遵循一个科学的规则下有序竞争应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以达到良性竞争、共赢发展的目的。因此,长株潭物流发展需建立一个动态的既有良性竞争、又有高效合作的新机制,只有在“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破壁互融”,达到“双赢”局面。立足长远、统一规划,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网络。要兼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平衡规划,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客货运输枢纽,在客货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高标准规划长株潭都市区的路网配套设施,在高速公路与轨道网络衔接的地方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场、物流园区。加强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集装箱一体化运输效率。长株潭三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应联合制订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网络优化规划,从省界公路出入口的衔接延伸到公路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的优化及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统一考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并延伸至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建设,如高速公路、城际快速交通的联网收费系统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发展一体化的物流市场体系

除在供给角度对长株潭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株潭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株潭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株潭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三)建设高效化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建设长株潭的物流网络,不仅应在硬件上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完善,还应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的发展。长株潭地区物流信息的整合,关系到整个长株潭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影响现代物流网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和规模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与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及与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有关。促进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是发展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高效化运作网络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统一的交通税费标准

根据现代物流业的分类体系,对各种现代物流业的服务业态和经营类型,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的统一物流业税费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税费标准体系,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构筑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良好物流环境,从而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加快公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公路运输一体化,加强区域联网收费、公路管理方式一体化、超限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实现政策一体化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控制变量范例(3篇)

    - 阅0

    控制变量范文篇1(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河北保定071003)【摘要】本文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采用PLC控制技术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进行了PID控制方法的研究,以.....

    护理教育特点范例(12篇)

    - 阅0

    护理教育特点范文1篇1【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我院自2001年以来,每年都要接收一批护理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带教老师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普遍学历起点偏低,为适应新的.....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