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1篇1

生物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和学历上的偏低,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培训提高教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事业的深刻认识和坚强的责任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他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城乡条件差是现实,但农村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农村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知识,却是搞好生物课教学的有利条件,只要教师努力,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可以弥补设备条件的不足。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鼓励和调动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再次,无论是受过还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教师,都还存在一个培训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问题。这方面也可着重研究大纲要求的生物实验,并针对农村现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足演示实验,并创造条件开出学生实验。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普及基础教育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

针对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乡土(地方)特色及灵活性差等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1.根据“一纲多本”的精神,为完成国家教学计划和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弹性,给教师以适当“增、删、补、调”教材内容的余地和权利。2.增补乡土或地方教材。组织教师编选乡土教材,突出地方、乡土特色,并通过乡土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乡情教育。3.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以及进化、生态、环境和法制等观念。4.结合动、植物的生活规律,联系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实际,渗透职业教育的因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用、可信。5、开展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愿望,选择和组织反映现代生物科技、农业科技、健康与卫生、优生优育、生态与环境等内容的主题,通过讲座、讨论、社会调查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现代意识。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2

生物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指导下,以“双优”为主要环节,充分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就生物课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点探索和设想。

一、培训提高生物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生物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和学历上的偏低,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培训提高教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事业的深刻认识和坚强的责任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他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城乡条件差是现实。但农村与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农村学生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知识,却是搞好生物课教学的有利条件,只要教师努力,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就可以弥补设备条件的不足。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鼓励和调动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再次,无论是受过还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生物教师。都还存在一个培训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问题。这方面也可着重研究大纲要求的生物实验,并针对现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足演示实验,并创造条件开出学生实验。

二、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教研理论

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唯理型教学模式;应考型教学模式。针对上述弊端,我们制定了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1)立足生物教育的现状,从抓教学的规范化入手,使教师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2)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部动机。(3)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4)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做到当堂消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熟悉和研究各种直观手段的特点、功能和最优组合,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材施教。改变传统教学只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的做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外兴趣活动是使那些对生物学有兴趣、有志向、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发展。因材施教、因志施教的有效途径。围绕课内所学内容开展小实验及拓展性实验,采集实验材料、制作动、植物标本,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实验材料,充实标本室,又可弥补课内技能培养的不足,还可密切师生间的有效交往。此外,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一些调查访问活动,走访当地的种养殖专业户和多种经营典型业户,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增强商品生产意识,为将来择业打下一定基础。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3

[关键词]教育弊端弊端审视改良探索

一、高等教育中的樊篱

高校人才培养的批量生产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中研究创新能力不足,高等教育的弊端又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高教需求的扩张和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却已独木难支,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1.教育体制的效率低下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教育体制管理局限而且狭隘。这种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了,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应该找出其弊端及弱势,使之改良并且提高效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最佳投资及效果;其次,投入受控,高等教育的控制结构也不当,不能有效的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再者,高校内部组织效率低。

2.高等教育投入短缺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短缺,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在1980年到1992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10多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外,高校的投资拨款几乎没有增加。我国教育经费的管理长期存在着事权与财权分离的状况,教育经费(包括事业费和教育基础建设费)目前属于“文教卫生事业费”和“基础建设支出类”下,人大根本无法对政府教育投入实行有效监督。这样的体制既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客观滋长了克扣和挪用教育经费的习风。

3.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诸多弊端

不少本科院校管理水平非常低。以管理高中生的方法管理本科生,以管理本科生的方法管理研究生,始终难以推进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大量出现。尤其是研究生,应突出研究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每门课都闭卷考试,都必须考多少分才能过关。这是极低级的培养方式。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研究生学习管理人员自身,必须是高学历者,然后再考虑具体措施以推进学生创新水平的提高。

4.大学合并与建立大学园区的问题

大学合并声势浩大。其主要动因,一是大学规模小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形成名牌大学,人多则成果多,因此合并的办法见效最快。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统计为例,中国大学的名次很低,甚至与台湾地区的大学有很大差距,1996年大陆排前三名的大学SCI论文数之和仅等于台湾大学一校。第二个动因是通过合并解决中国大学学科综合性差的问题。

5.疲于奔命的专业调整

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压缩专业数目以加强适应性,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专业设置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学术性强,环节多,过程长,涉及所有教师的教学实际。这几年专业调整的问题是变动太快太多,行政干预过强,穷于应付多于深思熟虑,看来声势浩大,但相当多的教师依然故我。一个专业的设置,从构思培养方案到拟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再到落实教师、教材、实验设备,有较长的过程。计划制定者可能是慎重而精心确定一门课程的名称,划定其内容,学时也有增减。

二、高等教育体制的若干改良建议

1.完善的高等教育的市场运作机制

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1998年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学科门类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单一的、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思维定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内核”,倍受国际国内的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垄断性、无竞争性、低效率等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2.探讨美国大学成功的要素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分析大学对美国发展的重要贡献,探讨美国大学成功的根本要素,以及近二十年来显现出的弊端,或许能为国人所借鉴。今天,美国大学的实力已雄踞世界之首。美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向公民提供的一项福利,同时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优良动力。美国卡内基小组的研究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有50%是从它的教育制度获得的。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美国才能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影响深远的杰出学者和强大的知识经济,才能成为科技强国。

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中国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同时按现有招生、教育制度选拔和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质量也开始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质疑。博士们照抄照搬书本知识、遇到实际问题不懂如何解决,在用人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不如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而英美教育的宽口径却可以按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将来的就业方向。

对于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应该是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把基础打好,一开始不要对学生在专业上过多设限,才能让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将来在学业上有一定造诣。

三、综述

在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大视野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国际间相互交往影响的大背景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以“多样化”“特色化”的战略方式发展;以“系统优化”的战略布局,整合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确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战略,同时确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从本质上说,高校是一个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开放场所,教育要改革需要创新和改良完善体制,目的就是促进个人发展和人才流动,包括教师教学技能的更新与改进,激励课程的不断创新,在职业和资金方面给予教师应有地位以鼓励敬业和公平竞争,都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以此中国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完成自身的使命,从而加强我国高校的竞争力,适应满足社会需要的长远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率—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7(3):33.

[2]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率—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7(3):34.

[3]《中国高等教育十大问题纵横谈》.黄力民.

[4]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一).《科技日报》.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

一、民营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的必然性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院校是改革开放中民营经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民办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使得民办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壮大,民办教育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民办高校已逐渐摆脱了改革开放初期刚发展时的困境,从最初的由于缺乏资金而不得已租赁校舍,到现如今的多方筹资滚动蓬勃发展,既显示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又证明了民营资本进入高等教育是有着现实的必然性。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在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在2.5%~3.3%之间滑动,即便每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在绝对数上有所增加,但增长量的70%是用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拨款仍然很有限,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社会资金的支持。

筹集社会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增收学费和民间投资两种途径。但由于通过增收学费来发展高等教育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筹集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早在十四大报告中就已经指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利用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方法。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鼓励捐资办学,并对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2005年,国务院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入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和营利性领域。这些都为民营资本投入高等教育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模式的高效性

从经济学的逻辑来讲,我们可以说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或者说高等教育就是产业,既然其具有产业性或者就是产业,那么,这就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也存在市场。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集合。市场就是“买者与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民办高校运作机制有利于市场与产业的结合。

而我国的公办高等教育模式是以国家行政控制为主导的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计划模式”,国家或者行政权力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模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显露出了其与市场脱节、决策滞后的缺陷。与其不同是,民办高等教育能够享有较多的自主权,可以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和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搭建自己的内部管理架构。一般来说,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对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决策过程简捷清晰、高效,决策成本也更低。而且,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还可随着学校的发展随时进行调整与整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学校的管理方式,他们倡导“学校管理企业化”,其内部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类同。目前我国很多民办大学已引入了ISO9000系列的管理体系,它们的机构精简、制度健全、分工明晰、运作效率很高。在民办大学,不唯学历与职称,能力唯上;不管老师的学历有多高,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公办大学中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三、过渡“市场化”的弊端

“市场化”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一些弊端。

1、给民办教育自身带来的弊端

首先,在经营方式上,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方式,所以不乏有一些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办学动机功利化,将学校视为营利机构,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由此导致了在民办教育中出现了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齐全、缺少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问题,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只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所以就人才培养而言,民办高等教育往往只重视那些实用性的学科,着重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道德教育,这对于培养全面的发展型人才极为不利。此外,民办高校大都存在家族式管理的现象,缺乏广泛的民主和有效的监督。例如,有些学校的董事会形同虚设,有些董事会则常常不恰当地干预校务,举办者与办学者之间矛盾尖锐,人事安排上出现了“近亲化”的倾向;甚至有些办学者把学校视为己有,经费随意领支,手续不全,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民办二级独立学院尽管具有很多优势,发展很快,但也存在政策与管理上的问题。如在政策方面,既要利用公办本科高校的优质资源,又要防止国有资源的流失;在管理方面,许多独立院校并不独立,与母体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经营权和管理权含糊不清。

2、给学生带来的弊端

对于学生而言,在过渡“市场化”的教育环境下,难免会感到精神空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同学之间物质化倾向严重,互相攀比成风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费普遍昂贵,而且学费金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承受范围,再加上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制度作保障,那么估计有相当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将会被高等教育拒之门外,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平。

因此,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还需要抑制过渡“市场化”而产生的弊端,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服务,积极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过渡“市场化”问题的积极探索

虽然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市场化弊端,但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就此而全面否定民办高等教育的价值,而应该正确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弊端,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实现市场化,实现的“度”是多少是首先应该注意的。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任务就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高等教育不同于经济,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但即使是经济领域也不能是完全的市场调节,政府在经济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包括那些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要把其市场化的“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国家调控要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正如布鲁贝克所言:“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物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它。就象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所以,民办高等教育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来决定,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适度地引进市场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优势的同时,要求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不是直接的、具体的调控,而是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上的把握。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5

关键词: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反思;重构

从目前情况分析,新时期对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以往的教育壁垒,从多个层面积极推进美术教育实现新的突破与进展,帮助学生能够构建良好的美术学习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美术教育相较于以往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重构美术教育认知

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之所以无法突破以往的限制,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未能提出有效的质疑,而且对其存在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认知,教学体系僵化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教学的弊端,则必须要从整体上认知美术的本真,回溯历史,了解到美术教育的历史形态的多元化,并且清楚认知到发展轨迹。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其本质上具有广泛的指向性,重新解读美术教育的内涵,打破美术教育的限制,如此能够为教师提供比较全面的教学思想,从而碰撞出我国美术教育的新纪元。与此同时,还需注意的是,我们需要重新评估美术教育,考察教学内容,构建更为科学合理化的教学体系。不断丰富美术教育的元素,挖掘美术教育的本质意义,将复杂、宏阔、细微等特征的美术教育予以重组,不再是简单的归纳与简单的判断。教师能够将美术教育内容予以结构重组,进行分门别类,予以强行推广,形成条理清晰的美术教育。

二、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重构美术教育,可以打破其教学体系的局限,开展积极有效的反思及批评,从而可以让教学体系更为活络,让教师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当前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要在自主、局部的尝试之中,通过逐级形成不断整合,这样的美术教育改革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而且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开放与全面的美术教育具有极为现实的教育意义,真正打破教条主义,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搭建实践性的选择,从而促使差异化教学路径的形成,重组美术教育教学新体系。一般情况下,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学校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与胆识,继而推动教学课程改革取得极好的成效,增加美术教学内容及门类,让美术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与多元化。例如:以绘画为主,除去绘画为主的教学内容之外,还需要适当增加雕塑、工艺美术等等比重,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让学生对美术认知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绘画训练存在不同的方法及方式,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以包容与开化的态度,保障学生绘画基础训练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表达方式及语言上突破现状,追求个性化,在师生平等交流之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给予学生单一的绘画技能教学,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扩散与发展。教师在展开因材施教过程中,需要将美术传统的丰富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进一步促使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组能够真正得以有效的落实。

三、贴近现实,创新美术教育

实践美术教学,从某种层面来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美术教育实践创新;其二,美术教学实践行为创新。从目前情况分析,当代艺术观念的不断更新,在形式与媒介上也相较于以往有了极大的突破,从而促使更多人意识到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美术教育理念创新予以良好的契机。美术教育必须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并且要立足现实情况,这样才能凸显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显现出形势的紧迫性。面对当前美术教育存在的多重困境,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要勇于突破限制,探讨全新的美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则需要保持开放及实验性。而教学质量评估也相较于以往获得极大的进步,在改革上争取最大的自由度,并且获取到最大的空间度。此外,在教学安排上,需要开设全新的课程,并且引入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以全新的观念及形式突破美术教学的困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美术知识构造更为完善,鼓励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表现欲,释放潜能,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身个性化的特征,形成自我表现方法。多元化的艺术形态是美术教育的特点及发展形态,这在某种程度对学校美术教育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如何突破教学的局限是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这样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积极与社会现实生活不断融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的不断增多,美术教育则必须要与现实接轨,同时打破教育局限,扩大美术教学的内容。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必须要实现新的教学创新,真正推动美术教学在以往的基础上得以最大的进步,并且帮助学生更全面提升美术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新的突破。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6

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新课程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我们看到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说多用外语;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思想,创造性地使用外语。可是,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也看到,并不是所有有此心愿的教师都能达到目的。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了一定的外语知识。但在真正要应用外语交际或创造性运用外语的阶段学生往往不如人意地表现了无话可说或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使能说一点也只停留在简单的句型操作阶段,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根本的原因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初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①这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实现哪些素质教育目标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更为英语教学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变为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2、现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当前,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仍在某种程度上稳固地占据着课堂,依然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干扰着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二、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英语课堂教学应该说有别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实践性与交际性。

1、兴趣性与积极性。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就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情况和教材内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提出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要注意相同形式的操练,应控制在一定时期内,一旦学生听课和操练过程中出现疲劳状况,教师应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与新的内容和形式来保持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践性与交际性。实践性和交际性是英语学科的又一教学特点,具体做法是:注意四会能力和谐发展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交际应用课堂中大量地、经常地组织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巩固性和发展性遗忘是外语教学中一个严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贯彻巩固性原则,但是,单是消极的巩固往往不能达到满供意的效果,而应在教学中不断发展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也就是在发展中达到巩固。

三、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目的和途径

1、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训练他们良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将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途径。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前提。

③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教学不得当,学生则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因此,优化教学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符合时展的要求。第一,英语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过程,全面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目标。第二,英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知识结构。

⑴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⑵英国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不达意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供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以达到顺利使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

如见面时根据场合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问候语:Hi!Hello!Howareyou!HowdoyoudoNicetoseeyou!Nicemeetingyou!等,避免见面使用HaveyouhadyourlunchAreyoumarriedWhatdoyouwantwhereareyougoing等中国习俗的问话。

总之,博学多能外语教师更加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全面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变为复合型人才。

四、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着顺眼,就可能不知不觉地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依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

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学所期望的效果。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自尊心特别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其行为往往受到他人期待的影响。又由于英语课是一门实践课,师生的接触频繁,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眼里总是带有褒贬奖惩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本论文由英语整理提供课堂上应处处尊重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要有兴趣,学英语更是如此。

⑤埃与斯利说过: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只有保持学习兴趣,才能加速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确,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充分利用简笔画教学简笔画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行政型弊端

引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在经济转型期的今天愈来愈凸显其不利于高校发展的种种弊端,所谓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是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用行政的权威性代替了学术的科学性,实行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进行教学管理。此类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能使教学资源达到高度的集中,避免各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弊端。概括起来讲,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行政权力的管理而忽视学术权力的管;二是重视共性的管理多而忽视个性的管理;三是偏重低层次的管理,忽略高层次的管理。

一、行政型教学管理弊端的主要体现

1.1是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行政型的管理模式之下,使其教学管理也概莫能外,统一的考试形式遏制了学生的创见意识;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陈旧;统一的课程设置及统一的教学大纲使得课程选择空间变小;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造成课程结构的不灵活。这与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1.2是决策和计划的民主参与度不高。一方面,现阶段高校的教学管理往往是根据上级或管理者意图,在没有或者是不充分的科学调研情况下,以强制计划手段代替科学方法,做出的教学决策。此类决策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使得很多师生产生困惑。但迫于行政压力,众多师生只能盲目的遵照执行,这也是为什么当今高校教学效率低下,师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即使有的教学决策重视了科学调研与论证,但在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以领导和专家的意图和意见为主,缺乏一线教师、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即使有这部分人参与,所占比例也不高。这就造成了民主参与度的缩小。

1.3是计划执行缺乏平等交流。首先,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在行政的压力下,管理者执行决策者的意图,执行者完成管理者的计划任务,一线执行者和决策者的沟通渠道无形中被阻断,在执行过程中搜集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成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其次,执行主体之间,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缺少对管理对象特点、要求的分析和把握。即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也很难根据教学决策的意图去进行合理的解释,因为大家可能都是在没有充分理解决策意图的情况下盲目的执行,这就造成了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1.4是评价体系不科学,浮于形式化。一部分高校为降低评价成本,实行年度评价,目标下达后没有进行有效监督控制,不注重数据资料的积累和信息的反馈,影响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严密性、公正性。不当的评价往往会产生很多的矛盾,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劳民伤财,评价不如不评价,而目标实现情况不评价,教学管理就失去意义。评价方法的陈旧、评价理论的缺乏制约了目标管理的有效实施。还有的高校教学评价主要是期中教学评估。但是,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对策建议

2.1推行弹性学制,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高校尝试推行弹性学制——适当延长学生接触社会、开展实习实践的时间,鼓励学生在有实习、职业机会的时候,先积累部分工作经验,再回来完成学业。同时,将学生参与社会实习的成绩纳入学分范畴,鼓励学生早日参与实践,积累经验。高校要“开门办学”,增加实用性课程的设置,确保学校教授的课程与社会现实、社会经验紧密衔接,并根据自身定位、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就业招聘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此外,要为学生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从学生入学时就开始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培训,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形成切实、健康、全面的职业规划。笔者认为,弹性学制的实施,有利于克服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教学计划统得过多,培养模式单一,学时偏多,专业面窄等弊端。

2.2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对于高校而言,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系统的日益复杂,高校教学管理的日益专业化,掌握行政权力者,必须有自知之明,必须认识到高校教学经验管理的局限性,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就是一种经验性思维,这就要求要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另外,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现有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框架内,建立相对宽泛的民主决策群是一个有益的选择。应该说,在这一点上,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很多大学的大学校长已有基本的共识。但仅有共识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机制性的动力,制度创新永远不可能实现,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2.3师生参与管理,建立教学管三方制衡机制。高校教学管理应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使他们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等参与权力。管理者应从行政的指使角色转变为引导和服务,给老师和学生提供机制平台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应当注意的是,教、学、管三方的权力制衡具有目的共同、手段互助、交往平等等特征。学生要多一些谦虚、理智和建设性,管理者和教师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合作。:

三、结束语

我们不能否定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建设史上的作用,毕竟其在以往特定环境下的高校建设中,很大程度上减免了不必要的教育资源的浪费。但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下,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必须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那就是行政权力的管理向学术权力管理的转变,共性管理向个性管理的兼顾,以及低层次的管理向高层次管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朱汉清,李倩.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创新理念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01).

[2]张建成.提高大课教学质量之我见[J]成功(教育).2008.(05).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学管理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五段教学法”

传统课堂教学指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课堂教学形式就是大家熟知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段教学法”。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存在诸多弊端,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新课改的障碍。本文欲就其存在的诸多弊端做如下梳理。

一、教学思想上,传统课堂教学是“主知主义”、“教师中心”,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主知主义”培养学生局限于知识传授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教师中心”则忽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依教育心理学观点,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代表的实际内容想清楚,以致“活”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低水平的。为此,联系实际,或借助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就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嘛。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过程至关重要。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的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追问、评判、创造知识的“好学生”、“书袋子”。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夸美纽斯指斥中世纪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恩格斯批评英国的爱北斐特中学“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批评旧的教育“摧残人才、摧残青年”,使学生“越读越蠢”,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教学目标上,传统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目标实现轻学生个性发展。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是学习的结果,而知识掌握、能力形成过程才是学习本身。学生的大脑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是用来思维的元素,知识是种子,思维是耕种,只有把知识用思维耕种到大脑里的时候,知识才能变成力量,否则就是无用的垃圾在大脑里堆积。盲目追求知识掌握、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为考试而教,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严重违背教育本质规律。当然,千改万改,知识不能改,实现认知目标的确是教师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但在新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除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

三、教学程式上,传统课堂教学重学轻用,重预设轻生成,重教法轻学法,重灌输轻探究。传统教学强调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不重视知识运用,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在传统教学看来,课堂教学就是按教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过程,课堂就是教师展示设计好的教案。传统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教什么”,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专家判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扮演着“执行者”、“传声筒”的角色。教师不是“用教科书教”,而是“教教科书”。师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老师精心钻研的是教法,而不是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的学法。课堂上,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正是期望得到的答案时,教师便会立即抓住,如获至宝地加以肯定或赞扬。课堂教学中,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

四、教学主体上,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以至于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案展开教学活动,当学生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不幸福,这样的状态不被教育者关注、理解;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知识内在的追求、爱好。传统课堂使孩子失去许多宝贵东西:失去主动学习习惯,变得低能;失去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惰性;失去梦想激情,变得麻木呆板;失去天真活泼、开朗乐观的品质,变得少年老成。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9

当前,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弊端,具体包括: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多样化教学、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众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一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是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进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众多学校仍然存在一种现象,学校编写的音乐教科书,并没有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多数教师仅仅是找来一首流行歌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翻唱。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首歌曲。而且,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始终停留在初学阶段。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多样化教学

当前,众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被动地接受一些不理解的音乐知识。大多数音乐教师讲课的方式和讲课的内容缺乏多样化指导,没有章法,觉得音乐课就是一节简单的音乐课。音乐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严重脱离教材实际。

(三)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

众多高中学校教师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如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仅限于考试成绩而已,忽视高中学生课堂表现能力,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过于陈旧。在学期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考核,不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实践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扼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大大降低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

教学弊端而提出的教学措施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弊端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高中音乐教师要将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音乐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完善;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3]。

(一)高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教学。众多学校的音乐资料相对丰富,同时,部分学校配备了各种乐器,如钢琴和手风琴、西洋乐器和风琴等。高中学校的音乐部和图书馆给教师提供非常多的备课资料。同时,学校还可以在阅览室等学生所到之处,配备可以观看的影像资料以及各种音乐杂质供学生观看,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另外,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关于鉴赏音乐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而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对于挖掘高质量的音乐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音乐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较多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具体包括: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点拨式教学方式,重组法、激励法、对比法和选择法等音乐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教学多媒体和各种音乐资源,辅助高中音乐教学,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拓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完善

我国纷纷开展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众多学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高中音乐课程评价也是改革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期末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仅仅重视书面考核结果,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发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个人音乐水平发挥程度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

(四)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主,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创造美、感受美的教学气氛。在高中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具有高尚审美感受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通过利用乐器和音乐教学资源,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离鉴赏音乐之路更近了一步。

三、结束语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1篇10

一、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高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应克服以下几个传统的教学“误区”:

1.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将教材仅仅当成学生的习题集,致使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复和一题多用。

2.重结果,轻过程数学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原有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教师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诚然,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较少,上述做法可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却留下了后遗症。

有不少学生在求二次函数y=ax2+bx+c最值时,都熟知结果:当x=-b/(2a)时,y有最值(4ac-b2)/(4a)。但却不会配方法,到高中继续学习三角函数最值时发生了困难。这都是因为只重结果,不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带来的结果。

3.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

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4.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教学教法的改革。他们错误地认为教法的革新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将枯燥而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地讲,恰当地表扬鼓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表扬和鼓励的人如此,对其他的人也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公务员之家

2.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顺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潮流,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材在内容选娶编写体例上较原有教材都有较大变化: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增加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也注意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上述潜在功能,指导学生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批改创新批改方式

一、作业批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次,作业批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最后,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是实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作业批改评定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一)单纯地用“勾”和“叉”来判断正误,用百分制量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

(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困生拿到作业后不知错在何处,为何会错,学习的压力倍增。不但不会产生改正的动力,相反还易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

(三)忽视了作业评价的全面性。传统的评价方法针对的只是结果,而不能对学生的解题思路、探究过程、学习习惯态度等作一个动态的客观公正的评定。

(四)加重教师的负担,占用教师太多时间,从而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去钻研教材教学。

三、创新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

(一)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评定

1.优等生作业批改评定。优等生能力较强,可尝试让他们相互交换作业,用“等级+评语”的模式对对方的作业情况进行评定,鼓励他们找出最简捷的解题思路,探讨不同解法,激发其竞争意识;还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题,让其独立完成后,交由教师批改。教师当面就其解题思路,探究过程,解题结果给予“太棒了”“有无捷径”等评定,最大限度地开发这类学生的潜能。

2.一般学生作业批改评定。这些学生的作业由教师课后亲自批改,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用符号或评语加以提示或鼓励。例如对单纯的计算错误可将有问题处圈出,加以“?”提示;对于解题思路出错的,还应写上简洁的提示语如“注意隐含条件”“找准单位1”等;对有进步的作业,写上“有进步”等评语。学生会在你的评定中发现问题,认识不足,更期待着问题独立解决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赞赏。

3.学困生作业批改评定。学困生是班级特殊群体,他们学习能力较差,这类学生的作业提倡面批,便于教师更好地帮助指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他们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热情鼓励,如“今天又进步了”“细心些,你准行”,这些带感彩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爱。

(二)多种方式综合利用

1.全批全改。全批全改在评价学生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2.同桌互改。同桌交换作业进行批改,这种方法操作方便,省时间,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研究。这种方法能使参与的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探讨问题的能力。

4.一题多改。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性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逐步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

5.暂不评判。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可以采取暂时不评改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缺漏的知识,再进行评改。

(三)针对不同环境下作业批改评定法

1.课堂作业的评定。课堂作业能及时反馈教学质量,对课堂作业的评定应注重互动性和多元化。首先,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抓住动态生成过程中的闪光点,用发展性的语言及时加以评价。指出不足,鼓励尝试。其次,对学生注重自我评价。通过内省反思,学生给自己独力完成的作业一个恰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养成作业后检查反思的好习惯。最后,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些拓展题、开放题进行讨论,靠集体的力量完成某项作业,小组间展开竞争,再由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加“”等方式的评价。

2.课后作业的评定。课后完成的作业不仅要评定解题正误,还要进行学法指导,拓宽思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由于课后作业缺乏监督,学生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较多,这时可采取教师家长双重评定的方式。先由家长对其作业时的态度、习惯、用时等下一个简单的评语,再由教师对解题思路、过程、结果等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

四、拓展解题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不能只关注学生解题结果的正确与错误,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激活创新思维。做法主要有:

(一)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二)一题多变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使学生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这种练习,批改时要及时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创新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模式,从单一的批改方式到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从注重学生解题结果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

参考文献:

鼓励式教育的弊端范文篇12

关键字:高校教师,创新教育,阻碍因素,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耿利敏(1977-),河南淇县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创新人才培育与我国英语教育”(编号:11240045018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6-0082-0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同志曾经指出,世界范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能不能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1]。因此,高校教师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我国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高校教师有效地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本文分析了当今创新教育背景下阻碍高校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师创新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一、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倚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倚的“大师论”反映了高等教育中师资力量的重要性。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其根本在于教师队伍的创新和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教师是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领头羊。因此,教师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北师大教授钟秉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高校教师应根据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努力发挥其相应的引导和培养功能。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有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独创精神,然后才能用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用自身的创新人格魅力去感染、带动学生进行创新[2]。

二、阻碍教师致力于创新教育的因素

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激励教师的创新意识。如何改变现行制度的弊端,激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不少教育家已经开始对之进行研究,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如现行考核机制的弊端、教师待遇及教学任务太重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性。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教师热衷兼职,影响本职教学

创新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实中各大高校持续扩招使教师教学工作量持续增加,各种形式的学位班、课程班猛增,教师疲于奔命,致使许多教师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去培养创新人才。此外,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教师的生活的压力很大,很多老师致力于选择第二职业进行创收以维持生活质量。如一些高校教师到民办高校代课或在一些企业兼职等。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长期下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教事业的发展,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3]。以至于一些学生都感到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不够认真,老师很少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者根本不收作业。老师上课不认真授课,学生不认真上课的情况在许多大学中很普遍。

(二)现行大学考评制度重科研轻教学

首先,现在大学实行的是量化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及职称评定等主要是看教师完成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籍,很少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这种以论文为主导的量化考评,并不在乎真正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因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量化标准是论文的数量及相关刊物的等级,这样的考核制度导致了许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写论文上,并通过各种方法来发表,慢慢地对教学及培养人才丧失了兴趣。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中西医结合方案范例(12篇)

    - 阅0

    中西医结合方案范文篇1为了适应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形势,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优化组合中医眼科的课程体系,使之更科学化、现代化,我们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中西医.....

    职场霸凌的表现形式范例(12篇)

    - 阅0

    职场霸凌的表现形式范文1篇1斯齐亚沃尼的二号单反为什么是二号?道理很简单,要问谁是女子网坛单反第一号,答案肯定有且只有一个:贾斯丁・海宁。但在海宁退役之后。WTA里又有一.....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