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的现状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1

关键词: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既不是要全面控制农产品消费,也不是对农业文明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模仿,而是致力于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反对浪费农产品,在消费中切实做到理性、节约,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宝贵的农业资源,改进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业产业是我国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农产品消费状况又在整个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能够发挥出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应用低碳理念来考察农产品适合于哪种消费模式的问题,全力引导消费者们将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消费模式转换成为低碳模式,从而让广大消费者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低碳时代的经济环境,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质量。

一、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主要是指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将低碳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在个人消费能力许可的状况下,运用科学理性之认知以实现个人实际效能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注重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在平时生活中,消费者就应当积极抵制农产品化学化的不良影响,不断提升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力度,致力于实现膳食营养之平衡。二是注重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基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不是倡导降低农产品的消费量,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节约农产品资源。三是注重于文明和健康消费。要运用低碳农产品消费方式之指导,持续改进广大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观,让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够持续提升,并且让其能够养成低碳化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者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促进低碳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意义

一是维持国民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之所需。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彼此间具备了统一性,两者之间是彼此依赖的关系,而且还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转化。农产品生产能够为广大消费者们创设出农产品这一十分重要的消费对象,而农产品的消费则又会对农产品的生a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农产品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备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内容。无论消费者怎样拥有与使用什么消费方式以满足个人生存、发展之所需,只要是能够有利于保护当前生态环境的,就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是符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实际要求的手段。

二是推动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前提。所谓公平消费,主要是指所有人均能够公平享有各类消费资料之权力。如今农产品消费不公状况相当严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在农产品的消费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而且一国内部各群体间在农产品消费上也是很不公平的,富裕人群的消费量往往极大地超过了其有权占有的消费量。同时,当代人对于农产品资源的大力开发肯定会影响到后代人在农产品资源上的储量。所有人均不应当为了实现自身消费权而做出危及别人的消费行为,人们不能由于同代人的消费而伤害到后代人的消费权利。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有利于推动国别、地区、代际以及代内公平,因而可以说是维护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关键一环。

三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世界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是线性消费方式。这一消费方式形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体系为主要驱动力,致力于追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各类资源的过多消耗。如今,全球出现了资源日益耗竭、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导致人类环境出现了灾难。为更好地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全球各国均在努力为实现减排而探求科学的路径以及方法,注重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长期性。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生产以及消费,唯有真正建立起低碳化消费观,才能够确保可持续消费能够成为现实。唯有持续更新农产品消费方式,才能够切实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构建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建议

(一)不断推动形成低碳农产品消费观

低碳农产品消费可以说是消费价值观上的改进。唯有从保持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视角来对待农产品低碳消费,才能够全面认识到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必要性,才能够切实排除以往所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才能够让农产品低碳消费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以及价值观。依据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观上十分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当采取两项举措加以应对:一方面是要不断强化低碳农产品消费的宣传引导工作。思想可以说是行动之先导,强化农产品低碳化消费之宣传,是保障消费行为的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宣传过程之中应当着力强化对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所进行的宣传,从而让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们能够认清当前我国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艰巨形势,更加清楚依据科学生活标准进行消费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忧患感和责任感,持续开发低碳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报刊、影视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积极引领大众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方式。低碳消费教育主要是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们传授涉及消费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要社会教育类活动之一,它十分有利于打造微观市场主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以及经营观,不断提升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以及经营者所具有的素质,切实协调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维护广大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说,实施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是有力维护消费者群体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消费质量的关键保障,更是倡导文明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二)持续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

为了能够改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从生产视角来考虑,不仅仅是单一地停滞于开发低碳化农产品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上作出努力。当前我国农产品遭受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气候的变暖对于农产品生态情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充分表现为暴雨洪涝的次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状况不断加剧,气温的升高导致干旱的面积被不断拓展,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则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地力污染则极为严重,以至于病虫害的影响被进一步地加大,生物资源出现了大量减少的趋势,水资源极为短缺,湿地面积也在持续缩小等。如今持续出现恶化的农产品生态导致我国只能想方设法去打造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从而奠定农产品低碳消费之基础。一是要以积极防治为前提,不断遏制生态环境被恶化的状况。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土地污染等等。因此,要致力于创建农村地区污水净化体系,制定出对污染物实现总量下减的主要方案。应当运用节能、保洁等举措,积极控制温室大气往大气所进行的排放,这就要求从污染的源头抓起,致力于改进或者运用清洁生产的具体工艺,尽可能地少排或者不排放污染废物,切实控制化肥对于各类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多施一些有机肥,不予使用或者安全使用各类农药,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低毒型农药以取代高残留、高毒性传统农药,从而不断推进生物防治工作的进程。二是要以保护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无法离开农产品生态系统在服务作用的大力支持,切实满足对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之需求,力避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服务能力之丧失。一定要明确区域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定位,积极组建区域性生态服务能力不断利用之政策框架以及落实方案。

(三)全力探究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新策略

积极开发低碳化农产品,这是创建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基础。然而,因为低碳农产品经济主要是指在气候变暖状况下形成的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当前,我国大多等褐诙杂诘吞寂┎品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要运用全面宣传教育,尽可能快地让低碳化观念能够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这就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大力探究农产品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农产品低碳经济之发展有诸多形式,当前各地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由广大农民群众创设出来的农产品低碳化等形式。为此,要实施科学规范的总结,让其能够发展成为一种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式,并且推广到风力和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方式中就具有很大的宣传与推广作用。二是要持续改进与创新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技术。在当前农产品低碳经济的开发过程之中,开展技术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缺乏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农产品低碳化只可能一场空欢喜。改进农产品低碳化技术,可以推动高效化、畜禽养殖、农产品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综合运用技术等,并且在实践当中持续进行推广、应用与提升。

结语

总之,由于低碳经济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对于生态以及环境的压力正在变得愈来愈大。消费与加工等环节是判断农产品碳排放量大小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城镇居民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之中的碳排放比例已大大高出农村群众。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农产品消费在整个农产品链条之中的碳排放,都是消费中碳排放量最集中的内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则占据了次要地位。所以说,消费与生产是降低碳排放量过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居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不断提升是推动间接碳排放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使用率,应当以可持续消费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农产品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们真正建立起农产品的低碳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01)

[2]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

[3]雨晨.低碳农产品消费研究回顾和展望[J].农业展望,2012(12)

[4]安玉发.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因素分解研究[J].农业经济研究,2014(03)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现状;发展模式;转型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与消耗,但是如果过度的开发资源,不但无法促进社会的健康的发展,也会破坏生态的平衡,这不利于人类身体的健康。对化工燃料的过度消耗,会造成全球变暖问题,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也威胁着人类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我国属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对大量资源以及能源进行利用,为了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必须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环保意义的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家影响力。

一、低碳经济的内容与特征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其利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资源,有助于缓解我国资金紧缺的现状。低碳经济主要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等等,这些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可再生性以及可循环性。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可以用可再生的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其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不需要对土地进行挖掘,有利于缓解我国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使地球地表更加稳定,这些能源具有环保意义,而且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利用可再生的环保能源,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所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可再生能源具有循环利用的特性,所以,在大量开发应用时,不会担心其出现枯竭现象。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能源与资源的蕴含量比较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大,这也使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比较低,如果过度的开发资源,会造成资金紧缺问题。另外,我国生产以及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不高,而且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国一直处于发展中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也大幅度上升,这也使得我国在国际上有了一定影响力。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对资源以及能源进行了大量的开发,但是由于科技水平不好,使得开发技术不够先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有的开发单位环保意识比较差,这也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对资源以及能源的开发模式属于粗放型,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能源是煤炭,但是由于该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够先进,所以,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这加剧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积极改进资源开采技术,还要增强环保意识,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措施

国内刚刚开始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和实施,所以未来所面对的挑战也非常巨大,如何成功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成为了低碳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其他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和经验,对于中国是非常宝贵的,国内可以大量的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进行改良和探索,然后在根据探索出的方法来对中国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在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政策上和相关法律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相关经济政策提出的前提条件。政府应积极树立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加大政策支持,以政府作为转型的主导,以法律作为转型的约束,从根本上实施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

2.优化能源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同样要在低碳和无碳的基础上进行生产,以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根本前提,在新能源的开发上,也要加大力度,以低碳和无碳为基本理念,把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相结合,多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节能生产模式。

3.借鉴国际经济发展经验,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气候变暖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而鉴于我国现阶段的低碳发展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所以要求我国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转变的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让国内的低碳经济所相关的科技、思想、政策时刻保持与国际持平,稳步跟随世界的步伐,将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在国内彻底的进行实施。加强国家之间低碳技术的合作,做到自主研发与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有效结合,走出一条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4.改变能源使用和开采体系,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低碳就要先进行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首先是节能,需要从生产、工作、生活、交通、工业等许多能源消耗源头来进行节能管理,将最少的能源进行最大化的使用,以无碳或低碳作为节能的基本理念。想彻底的治理污染,就要进行减排科技的研究,从根源上解决,用科学的手段将排出的废水、废弃等污染物降至最低或用科技让其不再排放。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强调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中能够利用各种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节省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本质上说,低碳经济在于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技术性和其他方式的创新和改变,并通过对社会行为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经济增长逐渐与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型排放脱钩。因而,低碳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的各方面行为模式必然需要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其中,对于其会计披露模式的改进便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低碳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发展并逐渐采用基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这将是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所指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是指企业在保证自身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企业外的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人提供的,以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生态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详细地反映自身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及自身运营成果在经济和生态两大方面的贡献为主要原则,从而制定的披露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会计信息传递模式。

低碳发展模式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一)低碳发展途径动态化要求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已从以往单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同时市场上的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人对于企业经营信息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利益的回报,还逐渐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状况的关注等。在这种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信息需求的转变过程中,由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具体财务实践的不同,每个企业个体的财务管理具体细化目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为了实现低碳化发展所采取的升级途径也往往存在较大的区别。即便对于同一个企业,随着其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其财务管理目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也会因此出现相应的调整,因此,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之一便是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态化。

企业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地依据自身情况选取符合自身实际的低碳发展途径,并对自身的低碳发展目标进行实时动态化的修正,就必须通过一套动态化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来实现对自身低碳发展状况的信息获取和有选择性的披露,因此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因为企业低碳发展途径的动态变化而做出对应的披露模式调整,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低碳化经营改造。

(二)低碳发展进度最优化要求

由于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低碳升级实践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和运作模式升级,是一种囊括企业经营、运作、生产协调的结合度极高的、包含财务管理变革在内的升级实践,因而这种管理和运作创新的不当进行极易给企业的运作带来额外的成本负担和不良的破坏性影响。因而在企业低碳化升级过程中,通过一套综合企业低碳运作相关的所有资源耗费、投入产出信息的环境会计披露系统的实施,企业可以有效地汇总和分析自身在低碳发展模式中可以采用的最优途径,并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来确定自身目前的低碳升级工作是否符合既定的预期,从而结合环境会计披露信息来进行自身运营实践的有效纠偏活动。

因此,在企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其环境会计披露模式的要求也包括进度最优化,即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应当能够通过有效地监控企业内部低碳发展的运营状况来有效地分析和甄别企业运作过程中偏离低碳式发展既定路径的偏差行为,从而帮助企业的运营管理者有效地调节企业的低碳化升级进度,避免不恰当的低碳发展进度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低碳发展规划长期化要求

我国企业的低碳化改造必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企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其财务管理的低碳化创新也是必须进行的管理变革之一。由于目前市场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领导层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低碳化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和成本负担,从而更加科学地修正和改进企业的低碳化长期规划,形成更加具有发展性的低碳升级安排,因此在企业低碳发展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还应当能够对企业的低碳化长期规划带来足够丰富和有效的信息,从而帮助企业的决策者做出正确合理的低碳升级长期规划。

综上可知,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的发展途径动态化、发展进度最优化和发展规划长期化要求是低碳环境中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要要求,也是本文设计未来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主要参考依据。

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披露模式设计

(一)编制格式化的低碳会计报告

为了有效地核实企业内部低碳化升级改造的成效,同时辅助企业领导层进行更加有效的企业低碳化升级监控,本文认为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内为企业的低碳项目编制特定的低碳会计报告,从而根据企业在低碳化运作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改造过程对企业财务运作的影响编制反映企业低碳运作的运营绩效报告,作为传统报表系统的补充,反映企业低碳化经营的实施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处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量企业面临压缩成本压力的非常时期,许多企业不能仅仅为了追求低碳化的完整运作而放弃压缩成本的努力,因而我国企业应当量力而为,在低碳发展创新和低碳化升级过程中,尽可能高效地实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内部会计披露创新过程中只编制一份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报告,而无需以企业低碳化的所有细节数据编制低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相关表格,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运作压力,并为企业节约不必要的财务运作成本。

基于成本效益最优化的原则,我国企业的低碳环境会计报告可以设计如表1所示的形式,企业通过在运营过程中记录自身碳资产的变化状况、碳负债的负担情况、碳资本权益的留存状况、碳收入水平和碳费用的总体支出来反映自身的低碳化升级进度信息,并通过对外披露该信息来反映企业在低碳化改造方面的努力和进展。其中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其低碳化改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便是对固定资产的更换和低碳化升级,因而在低碳发展模式下,对企业低碳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来说,核实低碳资产的数额和变化量是低碳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工作重点。

基于该低碳环境会计披露模式,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在低碳化改造过程中的升级绩效和环境效益提升进程,在每一期企业完成低碳内部会计财务报告后,企业都应当对其低碳费用投入和碳收入水平进行比较,从而核实企业低碳改造的成效。

(二)丰富环境会计额外信息披露

随着全社会和公众对于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关注,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所承担的节能减排、低碳化经营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许多中高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产品选取时往往十分重视生产厂家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承担状况,特别是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尽到的社会责任状况。在许多消费者的心理中,只有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企业才会真正为消费者负责。因此,借助低碳发展模式下的企业运营模式低碳化升级,并通过低碳发展模式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从而获取更高的企业知名度对于目前大多数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和企业低碳化改造的逐渐进行,企业可以在未来的低碳改造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对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深度,通过低碳环境会计信息的对外沟通来使社会各界和相关监管部门了解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上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有助于帮助企业得到国家的关注,并由此获得更多的国家政策红利以推进自身的低碳化改造和相关升级的进程。

由于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并不强制要求企业披露自身的低碳改造状况,并且在会计报表的标准格式上也未给低碳披露留有足够的披露空间,因此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低碳企业可以通过公司简介、重大事件报告、财务报表附注等模块对企业内部正在进行的低碳化改造情况进行说明,并在醒目的位置做出特别提示,从而让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低碳实践,丰富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三)重视低碳长期规划信息披露

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低碳化升级和改造以及对传统增长模式的变更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低碳化升级措施往往需要冒着前期投入较大而长期收益不稳定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地降低市场投资者对于企业低碳化改造的疑虑和悲观预期,企业在对外环境会计披露模式中应当重视对自身的低碳长期规划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使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企业的相关利益人了解企业对于低碳化发展模式的长期规划,进而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低碳发展升级过程中的投入和未来产出的具体时间、规模和收入预期,从而使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更好地支持企业的低碳发展升级进程,有利于企业低碳化改造的稳定实现。

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中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章节,对本企业在未来长期的低碳化升级改造过程中所要应用的改造模式、各项关键资产的改造时间安排、管理流程的对应低碳化升级方法以及企业长期低碳化改造费用投入、收益进行合理的估计和陈述,从而使市场相关利益人更好地把握企业在低碳化改造过程中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而对企业的低碳发展科学性和有效性作出合理的判断。

结论

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必然会在以往的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上进一步升级为包含企业环境责任和低碳化改造责任在内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因而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对自身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调整和升级,从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未来企业发展必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所设计的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通过对企业低碳环境会计报告、低碳环境披露信息和低碳化改造长期规划披露模式的设计来帮助企业实现更加完善的环境会计披露制度,对企业未来的会计披露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

在召开于2009年5月的世界经济论坛对外的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关于低碳旅游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而低碳旅游产业理念的提出,给近年来低碳旅游业的有序发展创造了充足的保障条件,也给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开展围绕低碳旅游问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条件,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低碳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及其改良对策展开简要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一、低碳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一)低碳旅游基本理念和意识尚未广泛形成

基层民众对低碳旅游消费理念的建构状况,是实际决定我国低碳旅游事业发展进程状态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国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水平一直比较低。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旅游消费活动被一部分我国当代公民视为高档性消费行为,因而他们片面地认为参与旅游消费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切实实现自身预期消费愿望的充分满足,因而他们在实际开展旅游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对自身感官享受欲望的满足状态具备较为强烈的关注倾向。在我国旅游活动参与者深度秉持上述理念的条件下,势必会导致他们在实际开展旅游消费活动实践行为的过程中出现过分消耗旅游服务资源以及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低碳旅游概念还没有深入到我国基层公民的观念认知体系之中,预示了我国低碳旅游事业想要获取繁荣有序的发展状态,还需要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二)低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在我国旅游企业现有的经营发展模式下,许多企业对实际经营过程中短期性经济收益的获取状态表现可过分强烈的关注心理,直接导致这些企业在实际进行旅游服务资源开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极限,导致为数繁多的破坏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旅游开发行为频繁发生,给我国现阶段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实际开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根据权威调查机构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大约会有20.5亿平方米的餐饮住宿类旅游消费场所会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大约3.5%左右的建筑完成了对节能性技术设备的安装应用工作。部分以接待旅游者为主要经营功能的酒店,每天会产生和排放较大数量规模的餐饮污水以及洗浴废水,而且这些水资源在实际排放之前往往都没有经历过专业化的环保处理,给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基本水体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这种现象也真切地展现了我国旅游相关产业的从业者在低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尚且存在着在践行低碳旅游思想观念方面的明显滞后性。

(三)扶持政策和保障制度的缺失

尽管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官方性指导文件中对倡导扶持低碳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理念支持性表述内容,但是却一直没有出台过充分促进低碳旅游事业快速有序发展的政策,未能实现对低碳旅游事业发展的充足有效的政策观念指导目标。

二、促进低碳旅游事业实现良好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切实改善基层公民对低碳旅游理念的认知水平

意识构筑思想,思想决定行动。想要助力我国低碳旅游事业实现稳定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切实提升我国基层国民对低碳旅游理念的认知水平。从低碳旅游理念的本质属性角度分析,低碳旅游理念的基础是实现对低碳生活模式的认知。在实际开展低碳旅游事业发展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实施手段,切实帮助我国基层民众认知发展低碳旅游事业对现实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以及对子孙后代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作用。

(二)切实加强低碳旅游产品和服务资源的设计开发力度

想要实现低碳旅游事业的繁荣有序发展,必须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能够充分满足现实旅游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低碳旅游产品。所谓低碳旅游产品,重点强调的是产品在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低碳化特征,并且保证产品在实际的消费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现实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开展低碳旅游产品设计以及低碳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西方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方面的基本经验和实施模式展开充分的引入和借鉴,要借助对具备现代化发展特征的节能减排技术形态的引入和运用,重点关注低碳式旅游运作模式的构建状态,并实现对旅游开发区域生态承载量特征的最佳规划状态。

从产品类型角度分析,低碳旅游产品本身具备着多种多样的具象特征,既包含各式各样的低碳化自然景观,形如海洋、瀑布、草原以及森林等,也包括经由人工建设改造活动而形成的旅游性应用设施,是一起低碳性旅游服务资源的总和。

三、结束语: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5

内容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本文对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及对现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构建了包括经济、科技、环境、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理念六个维度的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的建立对于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理论模型

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对各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自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中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和削减碳排放,已经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和社会实践。短短几年时间,低碳经济已经演进为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的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最大限度地限制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最终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城市聚集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消耗了全球的大部分资源,排放了约占全球总量75%的温室气体,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而发展低碳经济应以城市为单位。然而,如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低碳经济发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对于我国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为我国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想使科学发展观得到真正的落实,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必然前提。有评价才能有定位,才能确定发展的程度,才能找到发展存在的差距,才能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建立更为科学、可行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准确地考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今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支持和有价值的参考。

(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选择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构建的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从而能够综合反映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率、状态、效果,实时、量化、动态地分析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系统体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的发展差异。它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提供决策支持。

(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使现代产业中的软件、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旅游经济等低碳产业更好地升级和发展。它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增加大量绿色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关评价理论和方法也相继出现,很多组织和国家都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从可持续发展的4个主要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着手,以“驱动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模型为指导,运用了开放的菜单方法使其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和发展需要,构建了33个评价指标;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标体系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框架,构建了环境压力、环境状态和社会响应三大类指标,用于跟踪、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联合国统计局创建了一个由88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涉及社会经济活动事件、影响与结果、对影响的响应等方面,清晰地反映了指标之间的关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从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系统、废气和水污染四个方面,构建了25个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目标值赋予了指标各自的权值。此外,欧盟、芬兰、德国、瑞典、瑞士、丹麦等国家和地区也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各自的指标体系。

我国学者也做了许多研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小组(2009)按照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独立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试行版,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付允等(2010)在复合指标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构建了包括23项指标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付加锋等(2010)在研究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五个维度、14个指标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胡大立(2010)等从产业链的初始资源到最终消费市场这一路径,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逻辑结构框架,提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大多对资源、环境的指标研究相对较多,以经济、社会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硬”的因素的分析较多,对社会意识、文化传统等“软”的因素的分析较少;对客观的定量的分析较多,以人为主的定性的分析较少。如果没有详细的论述和相关理论的研究,那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会存在理论上的“空洞”。因此,在参考总结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是比较科学的思路。

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一)低碳经济内涵分析

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做深入了解。至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英国政府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概括来说就是指要通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RamakrishnanRanmnathan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非化石能源作为投入,GDP和碳排放作为产出,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关系以及能源消耗和GDP的关系进行了研究。PaulBstretesky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得出人均碳排放量与出口有一定关系,并从产业角度分析得出,能源产业、化工产品和再进口产品等三个行业对人均排放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付允(2008)提出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夏堡(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张平等(2011)指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付加峰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潘家华等(2010)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袁男优(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牛文元等(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不仅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生产力与人文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因此,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低碳理念,基础是经济发展,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直接体现是减少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目的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总结

本文选取国内20篇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对各个学者选择的评价维度进行总结,如表1所示。

在文献梳理中发现,不同的学者往往将具有相同意义的维度用不同的词语进行表述,有必要把这些具有相同含义但是表述不同的维度进行总结归纳。比如,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经济、社会经济资源基础、技术经济、经济低碳化、发展能力、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能力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发展维度。因此,本文最终归纳出六个准则层:经济发展维度、科技发展维度、环境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节能减排维度以及低碳理念维度,如表2所示。

(三)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指标体系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在经济发展上,所以说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科技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没有低碳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发展科技。环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低碳经济要依附于环境空间;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达到社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期望;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节能减排指标是低碳水平的直观表示,可以直观地反映碳排放情况;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低碳理念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低碳理念要贯穿于低碳经济各项活动的始终;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普及低碳理念。由此,所建立的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包括经济、科技、环境、社会、节能减排及低碳理念六大方面,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结论

本文分析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和评价体系文献总结两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维度、科技发展维度、环境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节能减排维度和低碳理念维度六个维度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理论模型,以期为低碳经济的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科学出版社,2009

2.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3.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

4.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5.吴昌华.城市引领中国低碳经济转型[J].中国投资,2009(2)

6.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7.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8.张平,杜鹏.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研究难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1(10)

9.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10.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33(1)

11.牛文元.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中国报道,2009(3)

12.辛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7)

13.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

14.唐笑飞,鲁春霞,安凯.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4)

15.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16.杨敏.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10)

17.王嬴政,周瑜瑛,邓杏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

18.李伯华,徐亮.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

19.谈琦.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南京、上海动态对比为例[J].生态经济,2011(12)

20.马军,周琳,李薇.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21.华坚,任俊.基于ANP的低碳城市评价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24(144)

22.李刚,王忠东,张明.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2)

23.郑林昌,付加锋,李江苏.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过程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

24.气候组织.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R].2008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很多国家都把自身的经济重心偏向低碳型发展,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年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是针对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下面我就来简要的介绍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些改善措施。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1.1法律法规的制定

任何一项措施的执行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低碳经济自然也不例外。和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就要数环境的保护了,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确保我国的环境保护。此后人们逐渐发现这项法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漏洞,因此,又接连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

1.2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可以说是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也是当前我国需要改善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仍然主要以煤炭为主,几乎占到所有能源消耗的七成以上,其余的有一半以上还是被石油等能源占据,而一些比较清洁的天然气、核电、地热等能源却占有比例很小,这很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1.3产业结构与行业能源消费

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有力证据,当今我国还是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占到了总额的46.8%,虽然第三产业的数据和第二产业的相差无几,但是在行业能源消耗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别,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能源消耗竟然占到了总能源消耗的七成以上,并且大部分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这种现状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善。

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注重提高自身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这些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这种发展效率比较缓慢,就目前现状来说还是比较低,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发电这一行业的效率较低,进而降低了整个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2.2能源的高消耗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在我国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整个生产过程还是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这一点从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就可以看出来。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直都比较的大,甚至于都大于1,这种现象就很直观的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电力消耗来维持的。

2.3环境污染严重

我们上文也有所提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很大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一些第二产业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更是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这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是非常不利的一个现象。

2.4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极不合理,高污染、高排放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煤炭、石油等环境污染严重的能源所占比重也比较大,而一些清洁能源和高科技能源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5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确保我国的环境保护,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漏洞,并且在一些更为详细的规定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我国的法律法规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3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3.1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因素,并且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我们首先要进行治理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大环境治理保护资金的投入,事实也证明我国也正在逐步增加这种投入比例,但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科技水平,采用新型的高科技来提升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3.2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大,导致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因而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首先,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我国尤其是与东盟国家相接壤的西南地区可以发展污染小的轻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其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创造服务业品牌,从而改变和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最后,需要完善工业部门企业的竞争机制,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

3.3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7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需要大力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如生物质能、海洋能源、光能等,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对各行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监督和奖罚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技术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发展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原煤和原油利用率,并加强在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

3.4进一步加强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发挥税收作用,实行税优惠政策,使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鼓励,加大资金投入,逐渐形成政府引导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减排形势。此外,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5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提升社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上,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先进和环保的农业之路。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生态工业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工业园建设,推行无污染、低耗能的生产技术。在生态旅游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目的。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旅游模式,提高旅游业科技含量,降低旅游业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旅游业。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很不容乐观,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仍然是我们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07).

[2]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J].综合运输,2010,(05).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旅行社

一、引言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来,低碳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旅游业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无烟工业”,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无序发展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良影响。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全球旅游发展中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的C02排放量達到13亿吨,占人类活动所有C02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旅游部门占到了5%~14%,如果维持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速度,预测到2035年旅游部门中的碳排放量将增加152%,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因此,积极推进低碳旅游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承担战略责任的重要方向。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该《意见》对旅游业中碳排放量较大的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要求。在近年的低碳旅游研究中,针对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成果显著,而针对旅行社的研究甚少。事实上,旅行社作为沟通旅游者与其他旅游相关产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倡导推行低碳旅游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旅游产业龙头城市的北京,一直以将旅游业打造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为目标。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运行的核心主体,也是产业运行绩效的晴雨表。在低碳旅游的背景下,分析北京旅行社业发展现状,积极推进北京旅行社的低碳旅游发展,无疑会促进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也符合旅游企业、旅游者和旅游业整体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旅游背景下北京旅行社业发展现状

1.旅行社规模稳步扩大

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市共有旅行社819家。图1展示的是2004~2010年北京市旅行社数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见,在2004~2008年间北京市的旅行社数量持续稳定增长,但在2009年出现了小幅减少,2010年北京市旅行社数量稳步回升。从该图表中可见,北京市旅行社业经历了相对较快的增长后,已经进入了总量调整阶段。

2.旅行社接待人次持续稳定增长

北京市旅行社在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外联、接待旅游者人次及组织国内居民出境旅游的人次在经历了短暂的回落之后也快速回升。表1展示的是2004-2010年北京市旅行社外联及组织国内居民出境旅游的人次。可以看出在2004~2007年间,北京市旅行社外联及组织出境游人数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08-2009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北京的旅行社业遭遇挫折;2010年,旅游业再度进发蓬勃生机,旅行社外联、接待旅游者及组织国内居民出境游人数均创新高,与2009年相比其增长幅度分别45.2%、76.8%和75.5%。

3.旅行社整体收入位列前茅

2010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2649.01亿元,其中旅游业务营业收入2356.67亿元,同比增长35.01%;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25.45亿元,旅游业务毛利率为5,32%。从旅行社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来看,北京地区旅行社位于全国首位,達到近400亿元;从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旅游业务利润、实缴税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与所得税之和)、旅游业务利润四项指标进行综合排序,北京位列第三位,位居广东、江苏之后。

三、低碳背景下北京旅行社业现存问题

1.旅行社产品仍以常规观光线路为主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共有旅行社819家,本研究选取当年度全国百强旅行社中北京的9家旅行社,具体调查其所经营的旅游线路。首先在9家旅行社官方网站使用“低碳”(lowcarbon)、“环保”(environmental)、“碳中和”(carbonneutral)、“碳补偿”(carbonoffset)等中、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的网站“国旅在线”中设有“低碳养生”主题产品专栏,但其所包含的线路仍是常规的生态旅游线路,其他旅行社网站未发现旅游产品序列名称中含有低碳环保旅游产品。

接着将研究区域范围限定在北京市行政范围内,摘取线路中位于北京市行政范围内的景区景点日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9家旅行社所经营的以北京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线路中,常规的观光线路仍占主体,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这几大传统景点几乎仍是必游项目,冬季则增加滑雪、温泉线路,春季则增加踏青、赏花、植树线路。每年十几亿人次来京的观光游客选择的多是低端观光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供给不足,而会展、商务、奖励等高端旅游发展滞后,北京旅行社的旅游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亟待升级换代。

2.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遇难题

随着低碳理念的推广,低碳旅游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一些旅行社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相关产品中,开拓低碳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路径。如,2009年神舟国旅集团推出包机直飞韩国济州岛的单一目的地旅游线路,比常规团的同等线路每个人减少100公斤左右的碳排放。之后又在北京推出“休闲延庆——踏青赏花+自行车骑游一日”线路,游客可以在千家店百里山水画廊、妫河生态走廊、四海珍珠泉等骑游区域尽情体验自行车骑游带来的无限快乐。2011年4月23日,中国旅行社总社和北京京西北乡村休闲旅游公司自行车骑游俱乐部联合主办“低碳骑行,悦动妫河”延庆县杏花节千人自行车骑游活动。此外,在为期两个月的杏花节期间,围绕低碳、生态、文化、休闲等内容,推出以八達岭国家森林公园丁香节、龙湾河湿地骑游、森林健步之旅等为代表的17项低碳骑游特色旅游文化活动。一些旅行社还在网站上以“旅游知识”、“旅游贴士”的方式来宣传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和低碳旅游方式,培养游客的低碳生活习惯。

然而我们也看到,尽管目前北京的一些旅行社开始“试水”低碳旅游产品,但数量较少,其中有的线路还仅是依托特殊节庆活动设计的,并未形成常态化线路,大部分旅行社还是不愿意设计、推广低碳环保旅游产品。究其原因,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主要承担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各项产品的组合与出售工作,旅行社提供给游客的是整体旅游产品,该产品是否符合低碳旅游的标准,不是仅凭旅行社独自来完成,作为旅游产品的组装者,旅行社起到是协调和整合作用,对于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更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供应商共同来完成。低碳环保旅游产品涉及酒店、交通、景区等各个旅游要素,但旅行社一般无法对供应商提出环保要求,因而只能在采购环节力求环保,由于旅行团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低碳旅游涉及到的用房、用车等配套服务,需要与酒店、车辆等公司协调,这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此外,目前旅行社采购环保车、环保酒店等要素,往往会增加产品成本。以交通工具为例来说,到了景区后,如果旅行团放弃乘坐大巴而改乘景区提供的环保电瓶车,无疑更“低碳”,但电瓶车的费用通常比大巴高,额外的费用如果摊派到游客身上,尽管很多游客已渐渐明白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也乐意尝试,但低碳线路费用一旦高于常规线路费用,大多数游客往往会放弃参加“低碳团”。额外费用如果由旅行社来承受,当前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旅行社行业还是处于低价竞争的无序状态,利润率很低,加之很多旅行社没有完全转变观念,还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位置上,没有意识到节能减排是旅游企业应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不愿意额外负担这部分费用,所以许多旅行社对低碳旅游产品仍持观望态度。

再次,推出低碳环保旅游产品的旅行社,销售情况也不太乐观。因为在购买低碳旅游产品的游客中,有一部分人的初衷也并非是环保。游客首先是觉得旅游内容有吸引力,而后才会关注是否有环保内容,最后决定是否选择。游客对低碳旅游产品兴趣不够高也是众多旅行社对低碳旅游产品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四、旅行社应在低碳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低碳旅游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是符合旅游企业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旅行社作为沟通旅游者与其他旅游相关产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在倡导推行低碳旅游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示范作用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纽带和旅游客源的组织者,以其专业的旅游产品和便捷、高效的组织接待服务,让绝大部分没有旅游经历和经验的人进入旅游消费过程。旅行社设计开发的各类旅游产品和组织的旅游活动,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旅游消费的先导,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许多新的旅游项目、线路和目的地就是通过旅行社的宣传、推介、销售而进入普通民众旅游消费之中的。当前,绿色低碳出游正逐渐成为时尚的旅游方式之一。旅行社通过设计、开发、销售低碳旅游产品,宣传低碳旅游理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带动旅游业整体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宣传引导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低碳旅游的最主要障碍是观念问题。目前我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现状不容乐观,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升旅游者对低碳旅游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旅行社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是最先同旅游者接触并直接影响其旅游决策的部门。旅行社在从事经营活动时不仅要发现旅游者的生态消费需求和意愿,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向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知识的相关宣传,引导旅游者进行低碳的合理消费。通过旅行社的市场消费引导,一方面,帮助旅游者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既培养了强大的低碳旅游市场需求,又给旅行社带来发展低碳旅游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旅行社适应旅游业绿色化和低碳化发展要求,勇于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的一种表现,是其成为高素质企业的象征,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从而使旅行社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3.纽带作用

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中的龙头企业,是联系旅游者与各相关产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能否正确认识和应对低碳旅游的到来,对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旅行社在业务操作中,可以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进行低碳旅游相关信息的传递沟通。一方面,旅行社在设计旅游线路时,采购并组装各供应商的相关低碳产品,在组织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将这些低碳旅游产品和服务理念传递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在充分了解低碳旅游的情况下去购买和使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旅游者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相应的旅游供应商,促使其改进提高,推动低碳旅游的进步。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1篇8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当下农业经济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一系列探索,并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引用相关科学技术、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等措施的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

低碳环保型社会建设是当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求现代化农业经济朝着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进行发展。相对于我国而言,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部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建设。但是,当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整个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下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

1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

1.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不适用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体系依旧是承包责任体系,由于这种体系缺少接耐、创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并不结实。以往的农业经济体系无法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并且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分散,特别是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效益,但是,在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低碳农业经济,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这就造成了部分群众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认可和支持。

1.2农业经济生产理念过于落后

因为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的知识普及性比较差,获取相关信息也不够及时,导致目前在农村里许多人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认识不足,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当得知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且取得经济效益的周期相对较长时,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事实,由此产生了抵抗心理。

1.3缺少科学技术的辅助

在当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缺少科学技术有效的辅助,导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对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农业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强化农业生产的科学含量,这样才有利于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发展。

2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措施

2.1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

在分析了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后,发现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所以不能在农村顺利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并不了解,以及生产理念过于落后。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低碳农业方面的宣传,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安排专业的团队到当地农村每家每户进行宣传,也可以把当地农村的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从而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低碳农业理念,促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农村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在承包责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的生产制度,促使低碳农业经济能够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2.2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

根据低碳经济环境下对农业经济发展低污染、低消耗等要求,所以在建立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提到要节约水电、合理地用药施肥以及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等内容。首先,在农业生产环节里,应该选择效果较好的肥料和农药,并且减少对化肥农药的运用,根据低碳农业的要求调节农业化肥的使用结构,在保证杀虫和育肥功能的前提,尽可能地降低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在化肥方面应该大力地推广农家肥、有机化肥以及复合肥等,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在农药方面政府应该加快生物农药的研发,可以使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或者通过选择抗病植株等手段来降低对农药的使用,合理地满足低碳农业有机发展和绿色的要求;最后,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节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应用,目前,人们研发的养殖-沼气-种植”这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运用和废物的回收,满足了低碳农业低污染、低消耗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我国各个地区大力地进行推广。

2.3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

相关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影响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农村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多个角度合理地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针对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原因,政府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合理地制定。另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政府可以鼓励发展融资,通过相关途径为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为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该从树立低碳农业理念和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合理地引用相关科学技术;以及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这几个方面出发,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孙景超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人民政府农经站

参考文献:

[1]郑铁.低碳经济视阈下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2]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

[3]匡跃辉.论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J].消费经济,2010(05).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理财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也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瓶颈早已显现。中国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年底,中国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到2022年中国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一45%,并将该目标作为一种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由此,政府也制定并出台了关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低碳经济和理财环境的概念及内容

低碳经济指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创新和制定相应的制度框架、政策措施,以推动在经济活动中开发和运用节约能源技术、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使经济向节能减排模式转型。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为目的。企业理财环境是指就是基于企业的资产、负债、支出、收入、现金流等各方面财务状况,依据一定的财务理论和假设方法,充分考虑企业各种财务目标后,对企业现金流、资产价值进行规划配置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政策因素,金融环境因素方面。政策因素方面包括:政府节能减排政策和目标、低碳经济减排任务、向企业征收碳排放税、对绿色发展企业政策扶持等;金融环境因素有:部分银行开展的低碳证券、低碳金融服务,银行向减排企业优惠贷款;对低碳经济企业的战略投资等。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

(一)政策方面的影响

2009年,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降低碳排放、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一方面增加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同时还在增加对低碳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在行业准入、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各方面给予扶持,以发展壮大低碳经济。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政策加快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从市场中退出,如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税费、加大对超量排放的费用征收力度、提高用电、煤炭价格、下达节能减排任务等等。这写都对企业的理财环境造成了部分影响,一方面对低碳经济企业会改善它们的现金及财务状况,减免部分税费促使他们的利润率提高。另一方面,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则使其理财环境恶化,一方面增加其环境保护、电力等资源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促使他们安装新的减排设备,或更新现有的设备水平来达到环保和节能减排目标;具体体现就是设备费用、环保费用增加,现金流降低等等。

(二)金融环境方面的影响

银行、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战略投资者早已开始在投资时主动将资金投向低碳经济领域的企业,或者把资金投向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在英美等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机构甚至早已开发出绿色金融醒目等金融产品,如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等。我国的部分金融机构也已经开始探索开发低碳金融服务。如部分银行向节能减排项目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以辅助新的产业的发展,如风电、太阳能、核能、智能电网。还有部分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管理和转移有关碳排放项目的风险或者成本。还有银行设立环保基金,或未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咨询,以此来将低碳经济与企业融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因为担心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持续发展状况给银行投资带来风险,在银行内部建立各行业相关的环境因素、政策因素资料库,分析各不同行业对环境的影响,面临的环境政策,评价筛选贷款企业客户,并有针对性的对客户提供风险评估服务和环境问题保险。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还包括低碳经济企业面向银行贷款时会享受政策支持等贷款优惠;企业的财物费用会降低;银行对这类企业的理财服务会更多更全,企业能更好更多地将富裕资金用于绿色理财,低碳理财。

三、对企业理财方面的建议

当前,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企业面临政策、金融等方面的低碳经济的影响,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理财策略,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低碳因素,使企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来获取利润,这不光与当前的政策环境相适应,还能促使企业自身财务费用、能源费用的降低。在企业具体的理财过程中,在投资时,企业要先制定有带有针对性、方向性的投资规划,向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经济投入更多资金,以研发跟低碳相关联的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等;在筹集资金时,企业要争取更多低碳方面的政策、金融支持,并将支持还更多投入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在企业营运时,要更多使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优化技术,满足企业营运过程的低碳发展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多种适合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理财的若干措施,在投资、筹资、经营方面都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更好地理财。

参考文献:

[1]张亚涛.存款保险定价模型之探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35-38.

[2]陆爱勤.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模式的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10(06):22-27.

[3]戴晓凤,尹伯成.论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的道德风险[J].世界经济,2001(11):45-48.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10

关键词:低碳;园林;施工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501009

1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问题

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问题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低碳观念引起的,导致低碳园林施工设计达不到预期目标,引发诸多低碳园林施工设计的误区。

1.1表面化

低碳理念是园林施工设计的方向,实际园林施工设计中并没有落实低碳理念,低碳理念成为园林施工设计的主要因素[1]。因为低碳园林不成熟,所以设计师仅仅注重表面的低碳设计工作,将低碳园林理解为一种设计风格,没有在实质上体现出低碳园林的环保与降耗要求,导致低碳园林的生命周期非常短。

1.2矛盾设计

低碳园林施工中的矛盾设计体现在违反因地制宜原则上,园林设计最重要的是现场勘察,由此才能落实低碳设计,保障设计与施工同步发展的状态。如果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出现矛盾,即会增加设计资源的消耗量,无法体现低碳园林的设计优势。

1.3档次过高

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注重的是节能、环保,大部分设计师认为应该追求高档,因此园林设计中出现了贵重的材料或苗木,增加了施工成本,虽然园林施工设计达到了高档的效果,但是没有体现出低碳的优势,仍旧属于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问题。

2规范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原则

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原则,用于规范低碳园林工程的施工与设计,确保低碳园林施工设计的规范性。

2.1低碳原则

低碳是直接的原则,通过园林设计降低空气中的CO2,实现固碳的目的,减少CO2的排放量,进而改善温室效应[2]。低碳原则的价值高,是园林施工设计中的重点,需严格遵循低碳原则的要求。

2.2环保原则

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落实了园林植物的环保特性,依照环保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低碳园林的优势,体现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改善低碳园林的实际设计。

2.3降耗原则

低碳园林注重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按照降耗原则执行园林施工设计,基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植物破坏,提高低碳园林植物的应用力度。

3低碳园林施工设计的实践策略

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问题,对整个园林建设存在很大影响,设计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加强低碳理念的应用力度。结合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原则,分析施工设计的实践策略。

3.1推行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不仅符合低碳的要求,而且具备生态化的特性,可以解决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表面化问题,促使低碳园林朝向多样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例如:某现代低碳园林设计中,主要以固碳植物为主,在此基础上实现多样化的植物搭配,该园林中非常注重低碳效益,为防止植物单一,推行植物群落,形成小型生态系统,而且该园林不会盲目追求表面化的低碳风格,而是将低碳园林设计的重点放在固碳、环保与节能方面,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作用,还要打造优美、高质量的园林景观。

3.2遵循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重点因素,园林工程不能忽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因地制宜的低碳设计,能够降低园林施工设计中的成本,还能形成特色的园林景观,有利于降低园林施工设计中的CO2排放量,落实低碳园林的优势[3]。根据园林施工设计所处地质的情况,选择栽种植被,由此提高低碳园林植被的质量,确保其在低碳园林中的价值,促使低碳园林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

3.3引入地方特色

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不能过度追求高档、时尚,应该考虑当地的文化特征,在低碳园林中引入地方特色,体现低碳园林施工设计的地域性[4]。地方特色在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展示了当地的环境氛围,同时也能全面融入到当地景观中,符合人员观景的心理需求,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最大化的发挥低碳园林的降耗作用。

3.4强化植物保养

植物保养是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关键,提高植物的低碳能力。低碳园林施工设计形成了系统性的植物群落,能够净化空气,降低CO2的排放,植物保养可以维持低碳园林系统性的状态,保护植物群落的完整性,避免植物遭到破坏,由此还能防止浪费植物资源,保障低碳园林的生命力,延长低碳园林的观景周期,体现低碳园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4结束语

低碳园林是目前园林工程发展的一项趋势,也是园林绿化的需求,随着温室效应的加重,我国积极推进园林工程的低碳化设计与施工,全面落实低碳园林建设,降低CO2的排放量,维持环境绿色化发展。低碳园林朝向成熟化的方向发展,需要解决低碳园林施工设计中的各项问题,同时遵循低碳园林的原则,由此才能加强低碳园林的实践力度。

参考文献

[1]钱畅.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2014,06:45.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1篇11

关键词:低碳;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社会实践调研

引言

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一股低碳旋风席卷全球,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低碳”概念的关注。发展低碳,不仅要发展低碳经济,更要发展低碳生活。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人口、工业、交通相对集中的城市,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其衣食住行都会产生碳排放。因此,引导城市居民建立低碳生活模式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

在参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在东北、华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网络集中对南部地区的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赴秦皇岛市居民社区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知识”的宣讲活动。此次调研主要以各大城市常住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06份,有效率81.2%。本文基于上述社会调查,从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中寻找不符合低碳要求的行为习惯,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建立低碳生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一、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

对中国居民生活消费现状,课题组从居民对低碳知识的衣物购置情况,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住房装修和家电使用情况和出行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一)中国居民衣物购置情况

课题组对城市居民衣物的面料选择,洗涤方式和购置频率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衣物面料以棉质为主,占所有面料的65%,其次是化纤类,占所有面料的28%,麻类衣物占3%,另外,75.4%的受访者经常穿着牛仔裤;衣物的洗涤方式中,机洗和手洗的比例相当,分别占48%和49%,采用干洗方式的人群较少,占受访者的3%;在衣物的购置频率上,一个月到半年购置新衣的人数居多,占受访者的51.2%,而其中又以20~30岁的女性受访者为主,购置新衣的时间在一个月以内和半年以上人数相当,分别占受访者的23.3%和25.2%。

(二)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对城市居民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查显示,约有82.3%的受访者以肉类为主要食物,其余17.7%的受访者以素食为主;对反季蔬果的选择总体上比较理性,54.4%的受访者偶尔购买,18.5%从未购买,但仍有27.1%的受访者经常购买。另外,对城市居民饮食方面的消费习惯的调查显示,在家烹饪的受访者占总体的32.3%,其余67.7%的受访者均为“外食族”,而其中58.6%的人选择外出就餐,9.1%的人选择叫外卖。调查显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城市家庭每月都会有外出就餐消费,表1反映了城市家庭外出就餐的消费情况。此外,在餐具选择方面,62.2%的受访者出门就餐选择使用消毒餐具,7.8%自带餐具,但仍有30%的受访者使用一次性餐具。

表1城市家庭外出就餐的消费情况

(三)中国居民住房装修和家电使用情况

从装修情况来看,64.5%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有环保装修材料,但没有专门去采购,2.4%表示根本不知道环保装修材料;65.3%的受访者表示房屋装修最关心的是价格,30%最关心的是安全健康,4.7%最关心的是豪华程度。在家电使用上,课题组对居民家电的使用时间、次数等调查。54.8%的受访者夏日将空调设定在20~25度;46%的受访者冰箱内存放的食物超过容积的80%。①

(四)中国居民出行情况

在出行方面,课题组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城市家庭私家车拥有、排量及使用情况,以及出行目的。结果显示:仅有12%的受访者选择步行的方式出门,87%的受访者表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代替出租车及自驾车;拥有私家车的受访者占到了总体的41.4%,其中68.6%的受访者选择1.6L~3.0L的中等排量汽车,24.3%的受访者选择小排量汽车,7.1%受访者选择大排量汽车;对购物地点的选择,超过80%的受访者偶尔或者经常去外地购物。

二、低碳视角下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课题组发现其中有许多不符合低碳要求的行为习惯,主要问题如下:

1.中国居民对于不同衣物面料制造、洗涤过程的碳排放量②不了解。对牛仔面料的衣物购买量很大,而对麻类面料③的衣物很少购买。

2.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外出就餐人数比例较大。第一,饮食结构以烹饪过程中碳排放量较高的肉食为主;第二,仍存在经常购买反季蔬果的情况,而反季蔬果的种植及运输过程中碳排放量均高于应季蔬果,经常食用反季蔬果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第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就餐,而这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第四,仍有30%的受访者使用一次性筷子。

3.中国居民对环保装修材料和节能家电的了解度及购买量不足,多数人不能做到基本的节电行为。第一,环保装修材料进入市场已多年,但中国城市居民的采购量并不高,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环保装修材料;第二,大多数居民对于如何合理低碳地使用家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存在许多浪费现象,例如53.2%的受访者在关闭台式电脑后没有关闭显示屏,63%的人的电脑不使用时没有启用睡眠模式,44.7%的受访者不能做到将不用的充电器从插座上拔下,16%的受访者不能做到随手关灯这些基本的节电行为。

4.中国居民选择步行、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较少,私家车购买行为不够理性。从各种出行方式选择的人数比较来看,几乎没有人选择步行的方式出门,同时,课题组对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的调查中显示,城市中私家车拥有量在不断且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车辆上路带来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问题,如道路拥挤,停车困难等。调查还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少家庭在初次购车时会选择小排量汽车,而在选购第二辆汽车时汽车的等级往往高于第一辆汽车,更多的考虑中等以上排量的汽车。

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造成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不低碳的行为习惯的原因主要有居民自身、市场、政府和媒体三个方面。

1.居民自身对低碳知识了解不深,自主环保意识较差。调查显示,80.6%的受访者是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了解到“低碳生活”一词的,但51.3%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生活”的具体概念不是很了解,54.6%的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低碳消费。另外,81.6%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提供机会,72.4%的受访者愿意参加植树等环保活动。但是,实际上仅有60.8%的人有过参加环保行动的经历。而受访者中仅有4%是经常开展或参加环保活动的,且所参加的环保行动多为学校,或是工作单位强制要求的,自主环保行为较少。

2.市场上环保产品价格较高,商家对其宣传力度不够。环保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在购买日常用品时可能会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而其中52.3%的被调查者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购买。另外,环保产品的影响力及商家推销力度不够,消费者不能清楚地了解到其突出性能和其节能效果带来的长远利益。

3.政府媒体对“低碳”相关概念的宣传以及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上不到位。第一,由于对“低碳”相关概念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只是知道“低碳”一词,对于其内涵和好处不甚了解,甚至由于一些媒体的误导使一部分居民认为“低碳”就是环保,而忽略了“低碳”带来的经济效应及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作用,另外,对于一次性筷子等非环保产品的危害曝光度不够,调查中多数居民并不知道一次性筷子不卫生,有许多潜在的致病因素,当了解了一次性筷子的制造过程以及现在很多小作坊存在回收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再加工销售的现象,居民都表示以后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第二,政府单位提供的公共环保机会较少,没有对居民的环保节能意识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第三,一些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如仅课题组走访的四个秦皇岛居民社区中两个就没有设立分类垃圾桶。第四,公共交通的速度较慢,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严重,这是城市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的主要原因。

四、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模式的建议

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大约是农村人口的3.5~4倍,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更应该发展低碳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节能减排,尽可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低碳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基于上述分析,课题组提出以下建立低碳生活模式的建议:

1.居民的生活消费上应注意做到节能低碳,具体建议如下:(1)在衣物购置方面,选择新的穿衣模式: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应减少购买服装的频率、选择环保洗涤剂、手洗代替机洗、旧衣翻新、旧物利用;在面料的选择上,多选择棉麻制品,尽量少选择牛仔、皮革制品;最好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①尽量不选择“抗皱、免烫、防水、防污”等附加功能。②(2)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方面,合理搭配荤素食物,尽量食用应季蔬果并在家烹饪,减少购买反季蔬果和外出就餐的次数,此外,外出就餐养成自带餐具或使用消毒餐具的习惯。(3)住房装修方面,充分利用可循环材料,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类似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少用黏土实心砖、铝合金门窗等资源浪费较大的材料,从侧面降低家装工程的碳排放量;装修设计中须最大化增加房屋的自然采光率,尽量减少电灯的使用率,可以多使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和镜子,尽量选用浅色墙漆、墙砖、地板,减少过多的装饰墙;此外,搬新居时,能继续使用的家具尽量不换。在家电使用上,选择节能产品;避免浪费现象,养成节电节能习惯。建议各社区征集家电使用小窍门,举办合理使用家电的宣讲会,介绍各家电的节电模式和合理使用次数、时间等。(4)在居民出行方面,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买中小排量汽车;尽量不选择自驾游,多参加一些徒步、骑行活动,在节能的同时强身健体。政府也应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给小排量汽车税收优惠,增加公共交通补贴,降低公共交通价格,城市设置公交车专用道等,只有提升了公共交通的速度才有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开发价格较低的节能环保产品,加大对环保产品的宣传,尤其是对环保产品带来的长远利益重点介绍。居民不购买环保产品主要是受经济条件限制,而多数环保产品价格虽然高于普通产品,但其节能效果带来的经济效应远远高于其与普通产品的差价,必须让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点。

3.加大对“低碳”相关概念的宣传力度,使居民认识到“低碳”的内涵和其经济效应等益处。可以通过公益广告,低碳类电视节目,报道低碳新闻,深入居民社区开展“低碳”宣讲会等途径进行宣传,让居民真正了解“低碳”及“低碳”带来的好处,在此过程中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知道,环保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是全社会的事。

4.政府方面:第一,对环保产品进行价格补贴,如减少环保产品消费税、增值税,指定环保产品为部分“家电下乡”专门产品,对生产环保产品的厂商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各单位提供植树等公共环保活动,培养居民环保意识,而对个人的自主的环保行为,当地政府应大力提倡并给予奖励,这样才能将城市居民的环保激情释放出来,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第四,保障公共交通速度,并加强监管力度,调查中不少城市都有设置公交车专用车道,但对其“专用性”的保障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此外,北京在奥运期间实行单双号行车对交通问题的解决效果显著,建议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的中心区域实行单双号行车。

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能采取低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是有可能实现的。可见构建低碳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调查实践,让居民真正了解低碳的概念,掌握低碳生活的常识,体会低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进而从衣食住行每个方面努力做到低碳生活,为构建低碳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2]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3).

[3]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

低碳环保的现状范文篇12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绩效清洁能源利用率单位产值能耗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却是气候的反常,土壤的沙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日趋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仍然是以财务指标为主,很少考虑企业的节能减排、低碳所带来的长期环境和社会绩效,无法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在低碳政策执行、技术创新、新能源使用、低碳业绩等方面的绩效、无法反映企业的社会绩效,无法全面反映企业在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协调性和持续性,无法反映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协调性。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在已有的财务评价指标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减排治污效益、社会效益的非财务指标,反映企业低碳业绩和低碳能力的指标,构建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业绩效率评价的需求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更高低碳经济社会,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在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原料利用率,实现单位产值材料消耗、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对企业提出更多的低碳责任,企业必须在运营过程中融入低碳概念,把握产品原材料、能源消耗的高效节约化,确保清洁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在“三废”的排放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再循环。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满足有关各方实施奖惩和进行预测、决策的需要,还要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更广低碳经济社会,企业必须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注重社会形象的提高。这就必须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包括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还应对企业所承担的低碳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进行评价。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财务效益,还包括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低碳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经营者清楚企业经营的各方面效益状况,知道企业资源分配应如何调整,还能促进企业经营者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企业绩效评价,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要考核企业低碳发展的效果,企业行为对环境、社会的影响。

(三)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更丰富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目标是经济效益、低碳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不仅需要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还应能够反映资源使用、环境影响与经济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的指标,还要有评价为取得财务效益所耗能源状况的指标,以及企业取得财务效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指标。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原有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效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引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效益、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每一类效益评价指标中,不仅包含传统指标,还应包含反映低碳业绩和低碳效果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企业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态度、投入力度以及大致效果。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更加丰富,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既有经济指标,又有非经济指标。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设置

(一)低碳经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指标客观性和可比性较强,但评价内容往往不够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定性指标的宽度和广度更大,评价的内容更全面,评价的综合性和导向性较强,但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一般较差。所以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类型的选择应结合评价内容的特点决定,单独依靠传统的财务指标定量评价或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评价,都无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全面评价企业的绩效。(2)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所设置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含义要明确,测量方法要合理,计算方法要规范,各项评价指标尽量能够真实、客观、灵活地反映某一特定评价期间或阶段,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业绩或企业对环境或社会的影响。同时,在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即按照全面性原则,使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各有关要素和各有关环节的关联,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过程。(3)通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所设置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具有通用性,要能适应绝大多数企业绩效评价的需要。应尽量选取在不同企业中普遍可获得的指标,以保证指标的广泛适用性。同时,指标计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应易于取得,指标的计算过程应科学、简便;要充分考虑数据获取及指标量化的可靠性和难易程度,尽量使指标中各因子的取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数据的加工、处理简明扼要,具有易操作性。(4)效率与效益性相结合。低碳经济遵循减量化、资源优化、无害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所以,低碳经济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企业获得最大收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评价指标和运营效益评价指标有效地结合起来。(5)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相结合。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同类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应统一。由于低碳经济的阶段性和复杂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还应适时调整,能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企业财务战略的变化,适时调整评价指标。因此,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尤其是低碳业绩指标)设置应做到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相结合。(6)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低碳社会环境下,对企业的绩效评价既要有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也要有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如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价指标。

(二)低碳经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财务效益和非财务效益两方面进行设置。

(1)财务效益指标。财务效益一般从四方面设置指标进行评价。一是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反映企业清偿全部到期债务的能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比率,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增设资产低碳负债比、现金低碳负债比指标。资产低碳负债比是指企业某一时点资产总额是低碳负债总额的比例(或倍数),反映企业利用全部资产偿还低碳负债的能力。常见的低碳负债有由于碳排放超标应交未交的政府机构罚款、应交未交的碳排放税、由于碳排放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预计债务、企业投资低碳项目取得的借款、发行的债券等。现金低碳负债比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其同期低碳负债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利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来偿还低碳负债的能力。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低碳负债的偿还能力越强。二是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选择了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并选择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不良资产比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状况。另外,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低碳资产比率、低碳资产收入率反映企业低碳资产的利用状况。低碳资产是指企业专门用于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设备、建筑物以及企业的低碳材料、低碳产品、低碳经营相关的应收款项等。低碳资产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企业的低碳资产额占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低碳资产收入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低碳产品、提供低碳劳务等所实现的收入额与其同期低碳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该比率越大,反映企业低碳资产利用效率越高,低碳资产的营运能力越强。三是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最常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设置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反映企业的资本的净获利能力。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低碳资产收益率、低碳产品营业成本利润率作为反映企业运用低碳资产的收益能力、低碳产品耗费的获利能力。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经济增加值占其同期股东权益平均余额的百分比。经济增加值指企业经核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的差,反映企业为投资者所创造的价值增值。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越大,反映企业资本的净获利能力越强。低碳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实现的低碳收益额占同期低碳资产平均占用额的百分比。低碳收益额指企业利用低碳资产采取节能减排、治污等措施、生产销售低碳产品等所实现的收益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低碳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低碳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低碳产品营业成本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低碳产品所实现的营业利润占其同期低碳产品营业成本的百分比。该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经营低碳产品的获利能力越强。四是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开拓创新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营业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设置低碳(绿色)产品销售增长率、创新研发投资率、新产品销售率、低碳投资增长率等指标。低碳(绿色)产品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低碳产品或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额占其上期低碳产品或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低碳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已经取得相关权威部门认证的低碳产品、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标志的产品。该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创新研发投资率指企业一定时期用于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制和低碳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投资额占企业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反映企业对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低碳投资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低碳投资增长额占其上期低碳投资额的百分比。低碳投资额指企业用于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研制、低碳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额。新产品销售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销售的新产品销售额占其同期产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发展能力也越强。

(2)非财务效益指标。非财务效益包括节能降耗效益、减排治污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一是节能降耗效果指标。节能降耗效果是指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降耗技术所实现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原料消耗降低和能源结构优化等效益。反映节能降耗效果可以设置单位产值化石能源消耗量降低率、清洁能源利用率、产品使用中的能耗量、单位能源(原料)消耗产值、低碳(绿色)供应商比率、单位产值清洁能源消耗量、可再生能源(材料)采购比率等指标。单位产值化石能源消耗量降低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含碳能源的下降程度。单位能源(或原料)消耗产值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中每消耗一定单位的能源或原料所实现的产值额,直接反映企业的原料、能源利用效率。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节能降耗效果越好。清洁能源利用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清洁能源耗用额占其同期耗用的全部能源总额的百分比。低碳(绿色)供应商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低碳(绿色)供应商数占其供应商总数的百分比。可再生能源(材料)采购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采购的可再生能源金额占其同期能源(或材料)采购总额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的能源、村料结构越优,越有利于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位产值清洁能源耗用量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产值所耗用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数量。产品使用中的能耗量是指产品使用过程中单位时间或单位工作量的能耗的大小,反映企业产品使用成本的高低及其对社会能耗总量的影响。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的节能降耗效果越差。二是减排治污效果指标。减排治污效果是指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采取减排治污措施所实现的“三废”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环境优化等效益。反映企业的减排治污效益可以设置百元收入CO2排放降低率、碳排放达标率、产品使用中的CO2排放量、单位收入CO2排放量、低碳环保处罚率、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是否通过ISO14000认证、环境优化度等指标。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的废弃物占其同期排放的废弃物总量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减排治污效果越好。单位收入CO2排放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实现单位收入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按一定标准转换为CO2的数量。产品使用中的CO2排放量指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按一定标准转换为CO2的数量。低碳环保处罚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由于违反低碳、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被处以的罚款额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执行低碳、节能、环保相关法规状况越好,企业的减排治污效果越好。三是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果。广义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全部责任,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劳动、人权、社会和产品责任。狭义的社会责任不包括环境责任和经济责任,主要指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人权、产品责任、社会公益、救助等方面。本文所说的企业社会效益评价是采用狭义社会责任的概念。低碳经济环境下,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可以设置员工保持率、低碳(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碳环保赞助费用率、社会贡献率、低碳培训费用率、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客户满意度、社会公益捐赠率、是否通过ISO9001认证等指标。员工保持率反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状况,可以用1减去员工离职率进行计算,员工保持率越高,反映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越好、企业对员工的人权、发展及职工教育、培训等越重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越高。低碳培训费用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用于对职工进行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低碳方面知识培训的费用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该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经营者对低碳环保工作越重视。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发调查问卷或调查表的形式对企业职工进行调查统计确定。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越强,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低碳经营。低碳(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销售的低碳产品或绿色产品销售额占同期一定地区同类低碳或绿色产品总销售额的百分比。该比率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客户满意度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多大程度满足了客户的欲望和要求。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确定。客户满意度越高,反映企业的产品责任意识越强,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越好。社会公益捐赠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总额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社会贡献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社会贡献总额占其同期资产平均占用额的百分比。反映企业占用社会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总体效益的大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支出,劳保退休统筹、为员工购买的各种保险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金、附加及福利、实现的净利、企业对社会的捐赠等。低碳环保赞助费用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对低碳环保项目的赞助费用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对低碳环保等社会公益工作越重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越大,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越好。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系2011年国家统计局项目“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1LY00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关于团队精神的感悟范例(12篇)

    - 阅0

    关于团队精神的感悟范文篇1[关键词]学生干部;团队合作;队伍建设;社会实践中图分类号:F42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013-01引言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

    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 阅0

    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一)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1.心理问题骤增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和父母相处、交流的机会,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