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1篇1

科技创新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及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是关键。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从陆地走向浅海,继而逐步走向深海和南北极。从人类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渔业和盐业,到海洋油气、深海矿产的勘探与开采、极地考察和深海探索等方面,都是伴随着海洋科技创新而产生的。以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为例,与陆地相比,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采,尤其是深海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采,其技术难度更高、操作要求也更为严格,可以说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的突破与进展都是以相应的海洋科技创新所取得的突破密不可分。而海洋油气的成功勘探与开采,又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能源自给供应,为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陆地油气矿产日趋枯竭的状况下,随着深海勘探与开采技术的日趋成熟,海洋将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能源供应。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导致了新兴海洋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谓海洋新兴产业,是以海洋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和由此带动且服务于其开发利用需要为背景的、产业演化形成期进入成长期的海洋产业[1]。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新兴产业的产生的基础,尤其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积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海洋新兴产业相对传统海洋产业而言,是科学技术进步积累和技术集成开拓了海洋资源利用的内容所形成的参与。根据国内外海洋开发的实践和海洋高新技术储备的领域和强度,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在海洋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海洋化工及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环保、海洋石油、海洋能利用以及海洋服务业等领域均出现较大的进步,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在海洋科技创新对其改造、提升中,仍保持自身较大的发展。而海洋新兴产业依托于丰富的资源和海洋科技不断的创新,其发展迅猛,具有更大的真正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的海洋产业是融多行业、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包括复杂的结构和众多的分支,它的再生产过程同样包括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过程。有些海洋产业可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有些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可以联动陆地经济。海洋产业的纵向发展既为上游产业提供市场,拉动其发展,又为下游产业提品,推动其发展,并促进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如发展海洋造船、航运业,可以带动港口建设、以港兴市,带动沿海的工商业和城市发展。这就是说,海洋产业具有增长快、效益高、涵盖面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一个海洋产业就可以带动几个产业的发展,一个大的工程就可以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因此,由海洋科技创新催生的海洋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科技内涵,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科技、经济、社会三重价值的载体。这种可以迅速放大的价值优势对沿海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带动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处于中心地位,经济效益毫无疑问成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发展中,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衰退问题也是必须关注的焦点,海洋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自然界的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问题,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二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这两种海洋环境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海洋科技创新。如海洋生态环境应用基础性演进领域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创新、入海污染物处置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对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家战略利益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旺大计。海洋国土完整与拓展,以及国家安全,都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产与发展空间的维护与扩展。这是涉及维护国家现有生存空间的完整,以及未来生产空间的拓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在这其中,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十分巨大。例如,在海洋调查、极地考察与国际海洋法研究方面的海洋科技创新,可以为国家解决与邻国领海、岛屿归属权争端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开发利用公海大洋、南北极资源提供关键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支持。

2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

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不断推动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向前发展。作为新兴海洋产业,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如下。优质种苗培育技术,选择适宜养殖的优势品种。种苗培育必须大力引进适合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国内外优良品种,用生物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多倍体技术开展名特优新品种的繁育,培育优质高效、抗病害的养殖品种,提高优良品种普及率。主要养殖品种原种保存、提纯复壮和良种选育研究。建立原种种质库和原种自然繁殖保护区;养殖方式多样化研究,完善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底播养殖等不同养殖方式的技术和设备研究。间养、混养、轮养等对养殖空间进行生态科学利用技术和理论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生态技术研究,包括海水养殖容量的研究和养殖区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技术和设备开发研究等;海水养殖病害防治,要加快引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加强预防研究,从养殖容量、水质控制、药物饲料、苗种繁育等环节入手,控制鱼、虾、贝、藻病原体的发展,建立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体系;海水养殖病害快速诊断技术和高效无公害无残留防治技术;加强养殖病害防治药物研究,以研制无公害高效新药物为主。适合放流苗种选择研究,在稳定并逐步扩大中国对虾、金乌贼、海蜇等现有品种的放流规模,积极探索日本对虾、魁蚶、梭鱼、梭子蟹等放流品种开发试验;苗种放流、底播海区选择研究;苗种移植技术的研究;投放人工鱼礁,建设人工渔场技术研究。利用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附加值技术开发研究;建立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发研制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设施、设备,配套完善技工生产线,提高水产品加工利用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手段,建立水产品产业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开发研究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特点的产品;对加工机械、包装材料以及调味品等相关配套的研究开发;高档鱼、虾、贝、蟹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保鲜保活技术研究;冷冻调理食品开发技术、鱼糜以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究;即食海参、海参口服液等海珍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开发技术,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技术、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酶技术、海洋生物材料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发技术、海洋农用生物制剂开发技术;海洋抗肿瘤化合物研究,海洋活性物质研究,鲨鱼软骨素、胶囊制剂研究,海洋多糖、寡糖的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海洋生物酶应用于医疗方面的研究等。加大海水增养殖良种推广工作力度;海洋药物开发产业化;海洋寡糖生物农药推广及产业化;海洋微生物农药研制推广及产业化;新型海洋寡糖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利用海参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的多种海参制品,进行扩大产业链条,完善推广、流通、贸易等服务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行;拓展新型海带高附加值产品应用领域,完善流通环节实现产业化运营;应用和开发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和渔民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创造名牌产品。重点推广应用超低温制冷技术、烘烤和软包装技术等,通过保鲜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海产品的质量。

3科技创新有效影响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需求结构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2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完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三大效益共同兼顾。

2.健康养殖迫在眉睫,必不可少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着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许多问题。

2.1违反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滥用抗生素

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在我国还较为善遍,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

2.2养殖破坏环境现象日益加剧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氨、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任重道远

猪场的疾病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猪场疾病复杂,猪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达25种之多,为控制疾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随着健康养殖理论得到广泛理解与接受,其研究逐渐展开。在对可持续发展畜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

3.2国内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国内的动物健康养殖主要是以“集约化畜牧业”的形式体现,“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行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4.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4.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国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环境监测管理和饲料、饮水、药物投喂均为自动化。

4.2养殖技术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国外大多采用传化效率高的人工优质配合饲料,不易传染疫病,饲料供应来源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低。

4.3管理水平存在差距

我国畜牧产业落后原因①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②环境控制手段落后,动物药品使用混乱,某些兽用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③饲料技术在畜牧养殖中,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④畜牧养殖健康管理等待认识和普及。

4.4意识概念存在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畜牧养殖的协调,早已形成健康养殖意识,而我国的畜牧产业普遍还处于传统型养殖状态,养殖户的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不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并且环境意识不够,健康养殖的概念根本得不到体现,而一味地蛮干。

5.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应解决的问题

5.1进行养殖品种的优选工作,培育新一代优质品种

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种、选育、自育、自繁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5.2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多元养殖、生态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5.3进行高效饲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动物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6.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发展的方向

6.1进行绿色畜牧产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绿色畜牧饲料是指使用对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的,开发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补充了动物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分解,进而加速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简称生物添加剂,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6.2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逐步发展工厂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粪便和废弃物推行无害化处理,养殖粪便和废弃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6.3提高我国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饲料养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

6.4加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粪便和废弃物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无公害动物药品和疫苗;开发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质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饮水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6.5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6.6建立和健全检疫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及防疫检疫,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建立和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等三大体系。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无公害养殖技术;产地环境;健康食品

无公害养殖是给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使其生长期间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生产出无污染、个体健康的畜禽产品。无公害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禽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

1、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

无公害养猪即是采用无公害饲料饲养无人畜共患病的生猪,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定用药,达到无污染、无残留或低污染、低残留,且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养猪模式。

2、猪场建设

2.1场址选择。养殖场地势应选择在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有缓坡、空气流通的地方,猪舍总布局方位为坐北朝南为宜。猪场为了自身防疫要求,应距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自然村、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河流,畜产品加工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

2.2布局。猪场的建设布局应严格分区管理,配备相应的生产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等,并注意各区的位置方向。生产区内各舍按地势从高到低依次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病猪隔离舍、污水、粪便处理区及死猪处理场地应建设在下风处距离猪舍50m以上。猪舍建筑结构可设计为全封闭式、半开放式或开放式。

2.3周围环境。养殖场周围应设有围墙等有效防疫屏障,严格分开设置猪场的净道与污道,互不交叉。猪场大门口应设有可供机动车消毒的设备和水泥消毒池,生产区门口应设有人员进出的消毒通道、消毒室、更衣换鞋室,防止疫病传播,配备有对啮齿类动物的防护设备,并禁止饲养其他动物。

3、无公害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严格贯彻无公害生产相关制度,根据猪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

3.1分群分圈,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同生产阶段的生猪要分栋、分单元、分批次、分群、分圈饲养,有效地利用饲料和圈舍,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不同猪舍之间的接触,可避免疾病的垂直传播或横向传播,并提供猪只适合生长需要的温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生产能力。转群时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便于生产管理和彻底清扫消毒,从而控制疾病的传播。

3.2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和添加剂的使用。配合饲料应符合猪的采食习性和营养需要,做到营养全面化、种类多元化,有效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粪尿的排放量,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在肉产品中的残留。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要求,饲料原料感官要求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发酵、变质、结块及异味、异臭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农业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

3.3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证,并获得无公害生(种)猪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观察45天,经兽医送检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4猪是杂食动物,能吃各种饲料。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归纳为7大类:水、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要喂给猪全价配合饲料。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兴奋剂(瘦肉精)、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育肥猪出栏前,按使用规定执行休药期。

4、加强清洁卫生,做好防疫工作

4.1加强清洁卫生工作,营造安全舒适的舍内环境。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养成在固定地点采食、排泄、睡觉的习惯,每天打扫栏圈,及时清除动物粪便,提倡采用干粪单清模式,粪尿分开收集,减少冲栏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灭鼠、驱虫、防蚊工作,定期进行带猪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做好圈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暖工作,保证猪只拥有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

4.2做好猪群免疫,防止疾病传播。定期的疫病监测、科学的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预防注射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生产中做好猪群免疫工作,严格兽药使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详细记录猪群免疫、用、发病和治疗情况,以便备查。严格执行休药期,药物和疫苗在生猪出栏前2个月内不能使用。

5、合理处理粪污

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着人畜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盐、磷、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水的处理和水体。因此,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猪场的粪污处理应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5.1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在猪场设计时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猪粪、尿排放沟应采用防漏暗沟,通过雨污分离可减轻养殖场处理污染物的压力。规模化猪场必须设有废水、污物处理系统,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5.2采用先进的清粪工艺。近年来,国内部分猪场开始采用干清粪工艺等新型治污工艺,实现污水“干湿分离”。通过干粪与尿、冲水分离,污染源处理的数量和难度得到降低,有效控制冲栏用水量,节约生产成本。干粪也可堆制成有机肥,为猪场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经处理达标后的污水也可直接还田或排放。

5.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养殖场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将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应用于居民生活、农业种植及渔业,建立种养、沼、气三者结合的物质循环系统,形成种、养、加、沼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工程。

6、结语

无公害养殖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放心的畜产品,更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新的时期给无公害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未来的规模化养殖业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实现一个废弃物、污染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高经济效益、科学发展的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江希流,华小梅,张胜田.我国畜禽业的环境污染状况、存在问题与防治建议[J].环境整治,2007.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是养殖大国,也是传统养殖模式弊端的最大受害国。由于长期以来养殖基础设施差、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一度刺激了我国低水平水产养殖的急剧膨胀,大量良莠不齐的产品涌入市场,又在出口通道上遭遇绿色屏障;与此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健康消费意识的提高,“激素滥用、色素添加投喂、药残”等风波与传闻,让国人对许多养殖产品望而却步。那么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郑州的水产品养殖却是稳步增长,知情人士透漏,这一切都得益于郑州市农委严格监管和服务保障。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全市水产工作的中心。为此,郑州市农委同各县农业主管部门签订了工作责任目标,把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从而提高各县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严格要求,水产品药物残留产地检测合格率必须保持在97%以上;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违禁药物在水产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环节的违法使用一律禁止;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阳性样品生产单位执法查处率达到100%。

为了从源头抓起、打牢基础,郑州市农委切实抓好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科学发展思路,加强投入品采购、苗种放养、生产、用药、培训、销售等各项记录,建立完善生产档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2012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引导养殖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参与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建成3家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认定21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1万亩,认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总数达到16个。

为了确保消费者消费安全、餐桌安全,郑州市农委健全了“两级三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层层把关,实现了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完善了水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制定了31个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今年还制定了《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了农产品生产环节企业(农户)IC卡信息采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安全信息查询系统、追查处理系统。

在加强对水产品生产过程的执法监管方面,他们要求苗种生产企业必须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无公害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购销记录完整,制度上不使用禁用药物。经常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查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每年安排4次水产品例行抽检,在本市的3大水产品批发市场实施市场准入,做到逢进必查,检测合格率位居全国第三。

郑州市农委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还特别强化对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对口服务,他们专门成立了无公害基地技术顾问组,每个成员联系一个基地,定期上门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鱼病高发季节组织鱼病专家到渔区指导渔民安全用药。

通过这一系列得力举措,郑州市的水产品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据市农委统计,201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1万亩,水产品产量14.5万吨,渔业产值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沿黄的中牟、荥阳、巩义、金水、惠济5县区的养殖面积达到10.23万亩,占全市的72.6%;产量1.35万吨,占全市的93%,沿黄渔业优势产业带已现雏形。黄河鲤鱼占总产量的67%,郑州的黄河鲤鱼正逐步成为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市内有2家农业部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37万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

和郑州仅100多公里路程的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由于其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所以域内水域宽广、河流众多,近年来水产品养殖业也迅猛发展。为了保障百姓餐桌安全,确保养殖企业稳步有序生产,洛阳市农委在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同时,加强引导和宣传,使人们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5

我市是海洋大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区,大陆架平坦,海岸线长近20公里,拥有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342846亩,初级水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现有省级认定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11个,产地面积4765亩,国家无公害水产品18个,绿色食品3个。“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初级水产品是人民群众每餐喜吃的重要食品之一,近些年来,特别是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包括我们海洋与渔业部门高度重视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省、温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等有关文件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品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建设、投入品监管、药残抽检和病害监测预报等为工作重点,加强源头管理和日常监控,加大专项整治和产业引导,通过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及开展无公达“双认证”、>:请记住我站域名/

>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渔)民生产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意识不强。一些养(渔)民对于药物残留问题认识不够,人民群众识别优劣初级水产品能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消费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对劣质初级水产品危害性估计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有些无可奈何,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2、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执法装备和检测设施比较匮乏。

3、地方适用标准制订及推广示范工作滞后。本地适用渔业标准数制订不够,有些其它地方品种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可能会不适合本地实际,需引进完善和示范推广。

4、渔业环境监测及评估工作还没起步:社会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渔业水域环境日趋恶化,原先适合渔业养殖的水域严重污染后,可能已经不适合进行渔业养殖,政府没有对渔业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来重新调整制订渔业养殖水域规划。

5、捕捞渔船(特别是拖虾渔船和渔运船)存在滥用保鲜剂(主要是焦亚硫酸钠)现象,个别渔民嫌麻烦不按保鲜剂使用规范要求,直接将焦亚硫酸钠粉撒到海捕虾上面,导致药残严重超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6、食品安全监管合力还需增强。由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执法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缺乏,难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需要;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众多,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农林、渔业、工商、贸粮、卫生、质技监、食药监等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多头管理或监管不力现象,致使有些问题监管难以到位,影响了食品安全执法工作。

三、对策与建议

(一)制订并完善我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为切实履行初级水产品安全职责,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明确局领导、相关科、站、队工作职责,确定一把手对初级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负总责,分管副局长负直接领导责任,各职能科室负责人负直接责任的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工作机制。通过各项制度建设,构筑起初级水产品监管工作的“组织、认识、责任”三到位,健全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二)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大型广告、网站、下乡发放资料、现场教育等途径大力力宣传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都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水产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水产品安全监客的社会氛围。

(三)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以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保鲜剂等渔业投入品的合理规范使用为重点,加强对渔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①,指导渔民规范科学用药,建立健全养殖生产档案,落实“三项记录”制度,增加法律委员会意识;通过标准化示范培训推广,指导拖虾渔船和渔运(收鲜)船正确使用保鲜剂等投入品,规范海捕虾保鲜行为;

(四)从强化管理、注重实效入手推进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制度化,强化产中监管,加强初级水产品药残与质量安全抽查监控。

1、加强现场检查。深入推进水产养殖和渔业捕捞生产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督查行动,通过监督检查,指导导改正,执法查处,进一步强化生产过程监管;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开展拉网式检查。检查内容如下:①苗种生产企业是否按照苗种许可证批准范围从事水产苗种生产;②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与养殖单位是否存储、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已烯雌酚和五氯酚钠等禁用兽药、原料药、人用药;③养殖单位是否按休药制度规范投售水产品;④苗种生产企业和较大规模养殖单位是否依法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投售记录等制度;⑤拖虾渔船和渔运船是否按规定规范使用保鲜剂(焦亚硫酸钠),是否存储、使用禁止使用的非食用

化学物质。

2、加强药物残留抽检。结合近几年我市养殖捕捞品种、用药状况,加大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特别是在养殖用药高峰期和夏季海捕虾保鲜剂使用高峰期,对全市水产养殖场、水产苗种场、拖虾渔和与渔运(收鲜)船,开展药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督抽查,保证抽样的随机、公正、科学、规范。

3、推进健康养殖行动。加强对生产者健康养殖技术的培训,大力推广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加大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加快无公害标准实施;巩固和深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设;开展产地环境安全评价,强化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生产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现场检查和药残抽检中查出的违规者,根据违法性质、危害程度,采取停止销售产品、责令整改、产品无害化处理或监督销毁、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措施。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者实行专库管理,重点监控,限期整改;对于各案件的处理,切实做到禁用药物来源和渠道未查清的不放过,超标产品未处理的不放过,该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

(五)新《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法》已经颁布,将于20__年6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已逐渐健全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议政府成立食品安全监管联合专门执法队伍,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多头管理或临管不力现象问题。

(六)开展“千场无公害,万户信得过”活动,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开展无公害、健康养殖标准制订、示范推广工作,引导养殖单位(户)推行标准化、无公害健康养殖是实现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手段;对符合条件的,积极鼓励申报省级无公害“双认证”与质量信得过单位,推进水产品品牌建设。在特色优势基地建设、龙头修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种子种苗工程、新技术、产品和产地认证情况等作为项目筛选的标准和优先条件,引导渔业生产者生产更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6

论文摘要从养殖场所选择、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水质管理、科学喂养、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从而为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无公害青虾因其品质高、价位高、易养殖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受,近几年睢宁无公害青虾养殖发展很快,主、套养近1000hm2。但随着养殖的再发展,出现了诸如规格、品质、产量的下降、疾病的大量发生、商品率、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等现象。根据与养殖户的探讨及有关资料的查询,笔者现将无公害青虾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无公害青虾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

1选好养殖场所

青虾池应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水草丰富的地方。如果养殖池塘没有水草,可移植水花生、苦草等水生植物,其移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移植位置一般离池埂2.0m,呈长条形。要注意水质要求,养虾比养鱼要求高,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虾的脱壳生长。养殖池面积3333.33~6666.67m2,长方形为宜,水深1.2~1.5m,过浅则水体昼夜温差变化大;过深则水体垂直溶解氧相差大,不利于青虾的生长。池底淤泥层不超过20cm,池塘四周最好有4~5m宽的浅水滩脚,以便于晚上青虾觅食。如果是老塘,最好带水清塘,以杀灭黄鳝、泥鳅等敌害。稻田养殖须挖虾沟,宽3~5m,深1m,清塘要彻底,最好用生石灰清塘。

2重视苗种质量

青虾苗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虾的品质和养殖产量,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仔虾为佳,要求规格整齐、体色鲜艳、弹跳力强。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抱卵虾为亲本,有条件可采取两地优质雌雄交叉繁殖,以提高子一代的性状。尽量避免为了节约成本而连年不换种、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致使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3改进放养模式,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以放养抱卵虾为主,采取自繁、自育、自养的养殖方式属粗放养殖,虽然方便实用,但难以控制养殖密度,易产生“几代同堂”,青虾上市规格不齐,产量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必须采取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抱卵虾为放养虾苗,改养一茬虾为两茬虾等技术措施。合理放养提高秋季虾的商品率,应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养1.5~2.0cm/尾的壮苗60~75万尾/hm2。如购抱卵虾自繁的,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湖泊外荡或河流中体质健壮、成熟度好、个体在5~6cm以上的大虾,设立专塘育苗,待虾苗长至1.5~2.0cm/尾时,过数进塘。

4做好水质管理工作

养虾池的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秋季养虾的主养青虾池要求更高,要通过不断调节施肥、投饲、注水等措施确保池水肥、活、嫩、爽,饲养前期水透明度调控在25cm,中期30cm,后期35cm,溶解氧不低于4mg/L。前期以施肥为主,可施用复合型肥料,用量为75~150kg/hm2,培养饵料生物。中期定期注水,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营养盐及微量元素,增强青虾的食欲,并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后期勤换水,防止水质老化,促进青虾蜕壳生长。进排水要严格过滤,防止逃虾和敌害鱼类进入。同时,每隔15d泼洒生石灰1次,提高pH值和增加水中钙离子,保持池水pH值在7~8之间,以促进青虾健康生长。

5重视饲料质量,科学喂养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1年中养殖2茬青虾就有2个摄食高峰期,即4~5月和8~10月;6~7月为青虾繁殖育苗期,摄食下降。掌握上述特点,便于进行科学喂养。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提倡青虾饲料以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为主,做到正确掌握投喂量,少散失,多利用,以减少生产成本。①选择颗粒饲料。目前,多种商品饲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虾,但青虾对各种商品饲料的喜食程度和利用率不同。青虾喜食的动物饲料有螺蛳、鱼粉、鱼靡等,植物饲料有豆饼、米糠、麸皮等。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以菜饼、米糠等混合糊状饲料投喂,其利用率低,易恶化水质。因此,青虾精养,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②合理投喂。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可以观察青虾吃食情况,一般投喂2次/d,早晨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傍晚占70%。

6严格病害防治

养殖病害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须从清塘开始,清好塘,选好种,养好水,投好料,层层抓好防病关,使青虾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对症下药,减少损失,在治病时一定要注意青虾敏感类药物的使用。

7重视混养轮养

青虾养殖应重视混养轮养,这不仅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及养殖效益,还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从近年养殖情况看,连年养殖青虾的池塘因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病理因子的积累,往往发病率较高,而混养轮养的塘口较好。目前可选择

虾蟹混养、虾鱼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等方式,在提高池塘利用率的同时,可促使青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8适时清除野杂鱼

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如不及时清除,野杂鱼既与青虾争食,又消耗水体溶解氧。另外,严防虾池“臭绿莎”的出现,对已出现的可采取下列2种方法清除:一是人工用竹竿赶至下风处,随水从排水口放出池外;二是用硫酸铜稀释,用喷雾器逐步喷洒,用药浓度不得超过0.5mg/kg。

参考文献

[1]苏坚,陈享顺,陈权志,等.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314.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7

无公害青虾因其品质高、价位高、易养殖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受,近几年睢宁无公害青虾养殖发展很快,主、套养近1000hm2。但随着养殖的再发展,出现了诸如规格、品质、产量的下降、疾病的大量发生、商品率、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等现象。根据与养殖户的探讨及有关资料的查询,笔者现将无公害青虾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无公害青虾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

1选好养殖场所

青虾池应建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爽、水草丰富的地方。如果养殖池塘没有水草,可移植水花生、苦草等水生植物,其移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移植位置一般离池埂2.0m,呈长条形。要注意水质要求,养虾比养鱼要求高,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虾的脱壳生长。养殖池面积3333.33~6666.67m2,长方形为宜,水深1.2~1.5m,过浅则水体昼夜温差变化大;过深则水体垂直溶解氧相差大,不利于青虾的生长。池底淤泥层不超过20cm,池塘四周最好有4~5m宽的浅水滩脚,以便于晚上青虾觅食。如果是老塘,最好带水清塘,以杀灭黄鳝、泥鳅等敌害。稻田养殖须挖虾沟,宽3~5m,深1m,清塘要彻底,最好用生石灰清塘。

2重视苗种质量

青虾苗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虾的品质和养殖产量,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仔虾为佳,要求规格整齐、体色鲜艳、弹跳力强。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抱卵虾为亲本,有条件可采取两地优质雌雄交叉繁殖,以提高子一代的性状。尽量避免为了节约成本而连年不换种、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致使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3改进放养模式,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以放养抱卵虾为主,采取自繁、自育、自养的养殖方式属粗放养殖,虽然方便实用,但难以控制养殖密度,易产生“几代同堂”,青虾上市规格不齐,产量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必须采取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抱卵虾为放养虾苗,改养一茬虾为两茬虾等技术措施。合理放养提高秋季虾的商品率,应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养1.5~2.0cm/尾的壮苗60~75万尾/hm2。如购抱卵虾自繁的,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湖泊外荡或河流中体质健壮、成熟度好、个体在5~6cm以上的大虾,设立专塘育苗,待虾苗长至1.5~2.0cm/尾时,过数进塘。

4做好水质管理工作

养虾池的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秋季养虾的主养青虾池要求更高,要通过不断调节施肥、投饲、注水等措施确保池水肥、活、嫩、爽,饲养前期水透明度调控在25cm,中期30cm,后期35cm,溶解氧不低于4mg/L。前期以施肥为主,可施用复合型肥料,用量为75~150kg/hm2,培养饵料生物。中期定期注水,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营养盐及微量元素,增强青虾的食欲,并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后期勤换水,防止水质老化,促进青虾蜕壳生长。进排水要严格过滤,防止逃虾和敌害鱼类进入。同时,每隔15d泼洒生石灰1次,提高pH值和增加水中钙离子,保持池水pH值在7~8之间,以促进青虾健康生长。5重视饲料质量,科学喂养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1年中养殖2茬青虾就有2个摄食高峰期,即4~5月和8~10月;6~7月为青虾繁殖育苗期,摄食下降。掌握上述特点,便于进行科学喂养。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提倡青虾饲料以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为主,做到正确掌握投喂量,少散失,多利用,以减少生产成本。①选择颗粒饲料。目前,多种商品饲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虾,但青虾对各种商品饲料的喜食程度和利用率不同。青虾喜食的动物饲料有螺蛳、鱼粉、鱼靡等,植物饲料有豆饼、米糠、麸皮等。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以菜饼、米糠等混合糊状饲料投喂,其利用率低,易恶化水质。因此,青虾精养,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②合理投喂。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可以观察青虾吃食情况,一般投喂2次/d,早晨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傍晚占70%。

6严格病害防治

养殖病害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须从清塘开始,清好塘,选好种,养好水,投好料,层层抓好防病关,使青虾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对症下药,减少损失,在治病时一定要注意青虾敏感类药物的使用。

7重视混养轮养

青虾养殖应重视混养轮养,这不仅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及养殖效益,还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从近年养殖情况看,连年养殖青虾的池塘因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病理因子的积累,往往发病率较高,而混养轮养的塘口较好。目前可选择

虾蟹混养、虾鱼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等方式,在提高池塘利用率的同时,可促使青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8适时清除野杂鱼

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如不及时清除,野杂鱼既与青虾争食,又消耗水体溶解氧。另外,严防虾池“臭绿莎”的出现,对已出现的可采取下列2种方法清除:一是人工用竹竿赶至下风处,随水从排水口放出池外;二是用硫酸铜稀释,用喷雾器逐步喷洒,用药浓度不得超过0.5mg/kg。

参考文献

[1]苏坚,陈享顺,陈权志,等.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314.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无公害;蛋鸡;养殖蛋鸡养殖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连贯的系统工程,包含种鸡养殖、商品蛋鸡养殖和鸡蛋的初加工等三大过程,每个过程又包含众多技术环节,这些环节均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作为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确保蛋鸡养殖的安全、无公害、无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无公害蛋鸡生产是以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放心无公害鸡蛋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蛋鸡养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蛋鸡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大型规模化养鸡场、牧业小区和农户养殖这三种主要养殖形式。但同时,蛋鸡养殖产业在宏观管理、疫病防控、良种繁育技术、消费引导等层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

目前,蛋鸡养殖行业内存在许多小规模生产者,多为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而阶段性低水平涌入,其盲目性和从众性特点突出,这使行业主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进一步降低行业利润。另一方面,在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质量标准、检测监管制度又不完善的情况下,蛋鸡养殖完全依靠市场自由竞争,这使得蛋鸡品种相对单一,养殖过程简单、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成本较低的低质低价鸡蛋更易畅销,而许多优质鸡蛋反而无法获得优价。

另外,由于蛋鸡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规模化程度不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成果转化率低,使得鸡蛋生产水平较低。

1.2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一方面,当前蛋鸡养殖过程中存在安全卫生不达标、环境污染等问题,进鸡、用料、污物处理、免疫制度等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疾病交叉感染,不少养殖户综合保健意识淡薄,卫生防疫意识差。另一方面,在蛋鸡生产过程中,一些不法商贩使用国家严禁使用的各种药剂、抗生素、有机砷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导致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危害消费者安全。

2.无公害蛋鸡养殖的相关政策措施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蛋鸡养殖产业现状,试提几点体会和建议。

2.1加大投入,转变养殖方式

坚持“市场导向、科学规划、分散养殖、适度规模、合理布局”的思路和“高起点、严把关、慎运作”的原则,在稳定现有生产规模、区域布局和产业链条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政府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对蛋鸡生产的投入力度、建立政策性蛋鸡保险机构、吸纳社会资金等途径增加对蛋鸡生产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积极引导群众利用荒地、坡地、旱地建鸡场,尽快完成传统养殖向无公害养殖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蛋鸡饲养的数量和质量。

2.2科学养殖,规范饲养管理

坚持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取向,全面推广良种、喂养优质标准饲料、程序化免疫,提高蛋鸡生活质量,提高蛋鸡产蛋率;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充分发挥蛋鸡专业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种鸡养殖、鸡粪处理及饲料加工项目,拉长蛋鸡生态养殖产业链;必须坚持发展现代蛋鸡产业与建设文明新村相结合,坚持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实现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1选择无害场址

应在经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认证的无公害畜牧基地内选择场址,场址内应设置专用的粪便、病死鸡等废弃物贮存和处理设施,以便对其进行统一集中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2.2.2建造实用鸡舍

以有利于为无公害蛋鸡提供繁育和生产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通风换气、防止鼠鸟侵扰等为前提建造鸡舍。同时所有的建筑材料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2.2.3引进健康雏鸡

应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即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合格雏鸡,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到外地引进雏鸡前还应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雏鸡起运前要对运输车辆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并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雏鸡消毒证明和无疫区证明。雏鸡引进后应隔离观察至少15~30d,经兽医确认为健康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行饲养管理。

2.2.4使用绿色饲料

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饲料添加剂应色泽一致,无氧化、虫害、鼠害、结块、霉变和异味等现象,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允许量符合农业部颁布的《饲料卫生标准》。食槽中变质、发霉的饲料结块应及时清除。饲料要在干燥、通风、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包装、贮存和运输,加药饲料和非加药饲料要标明并分开存放。饲料中可以添加农业部颁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但应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所规定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

2.2.5进行标准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制和循环自由供饮水系统,要根据无公害蛋鸡在不同生育和生产阶段的生理特点为其提供和普通蛋鸡一样的适宜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和通风换气等鸡舍环境,每天查看鸡群采食和饮水等日常饲养管理的操作落实情况,将雏鸡引进情况、鸡群健康状况、饲料和添加剂名称、防疫和用药情况以及每天的饲养记录等内容及时准确地记录并存档保存2年以上,要对抽检合格的正常鸡蛋进行标准化收集、消毒、包装、贮存和销售。

2.2.6降低药物残留

本着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认真执行允许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配伍、期限和停药期等,选购信誉度较好的兽药生产单位的药物,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有处方的药物,提倡联合用药、交叉轮换用药和尽量使用酶制剂、中草药等绿色兽药及有机微量元素。使用药物添加剂时,不得将成药或制药原料、残渣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产蛋鸡开产前5周和产蛋期间发生疫病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从开始用药到停药期结束期间内生产的鸡蛋不得作为商品鸡蛋出售,应一律销毁。

2.2.7规范疫病防治

定期对周围环境、设备用具和鸡体本身等进行清洁消毒,不在产蛋期间使用酚类和醛类消毒剂;对进入生产区或鸡舍的人员严格消毒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鞋),每栋鸡舍由专人进行管理并实行用具专用,饲养人员均不是传染病患者,不在饲养区内饲养、宰杀其他畜禽;发生疫病时及时上报并对患鸡进行隔离、确诊和治疗,根据邻近地区鸡病流行情况对禽流感等疫病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

3.促进协作,创新服务模式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9

安徽省宣城市朱桥乡是农业大乡。为了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朱桥乡从比较优势明显的渔业经济入手,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改革开放以来,该乡渔业经历了“只捕不放—人放天养—集约养殖”三个阶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乡渔业发展步了快车道: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领域不断拓宽,养殖品种不断增多;渔业产量大幅度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增长明显。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的“吃鱼难”问题,而且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1、渔业是该乡的重要产业。朱桥乡辖7个农业村,2.67万人口,2.9万亩耕地,1.27万水面,可是全乡水产养殖面积竟然达到3.4万亩,也就是说有2万余亩耕地被改造成了鱼池,由种殖业改为了水产养殖业。已形成渔业专业村5个,年村级集体渔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发展稻田生态养殖已成为该乡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2、渔业比较效益优势明显。朱桥乡水产养殖亩均纯收入愈1500元,超过2000元的达30%,是常规种植业的3倍以上。该乡每年有几千万元民间资本投入水产养殖业,渔业人均收入也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3、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日臻完善。朱桥乡建成1.8万亩稻田虾蟹生态养殖基地,2006年,该乡虾蟹生态养殖被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和安徽省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朱桥乡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曾引得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客户前来参观学习。

4、建成无公害水产品牌。朱桥乡致力于水产品质量建设,申报获得了1.5万亩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

二、朱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管理落后于生产,资源环境影响日益严重。走进朱桥乡,举眼望去,除去养殖池塘之外,大多是成片的,由钙塑板围起的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塘口附近则林立着一栋栋精美的楼房,这皆得益于朱桥乡水产生态养殖的发展。自本世纪以来,朱桥乡稻田生态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面积由2000年720亩发展到现在的1.76万亩,占全乡耕地的61%。朱桥乡水产养殖规模是在不断扩张,养殖产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其管理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造成水域环境呈现富营养化,渔业资源亦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养殖出的水产品质量呈下降趋势,这大大制约了该乡水产养殖业向纵深方面拓展。

2、病害防治问题突出,易引发药残。水产品生活于水域当中,其生病与否我们很难查知,当我们发现所养水产品发病之时,病重的养殖品种已很难摄食,而且,水产品无法实施隔离治疗,所以对水产品病虫害防治要遵守“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方针。在现实生产中,大多养殖户,仅注重养殖产量,于是大幅提高放养量,加强投喂,而在水质调控、水草种植、残饵清理、疾病预防等方面做的不够,所以养殖的水产品易发病害,一旦发生病害,养殖户又大量用药、长时间用药,这样容易造成养成的水产品存在药残。

3、养殖方式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亟待转变水产养殖技术更新很快,几年前养殖模式还算先进的朱桥乡,目前已戴上落后的帽子。2003年,发端于朱桥乡的以“大规格、低密度投放,种草移螺,营造优良生态环境,科学投喂,综合防病”为核心的稻田生态养蟹技术逐渐在宣州区推广普及并进而在全国掀起了生态养蟹的热潮。由于朱桥乡原先养殖技术先进,养殖户不思改进了,不再创新了。当微生态制剂和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应用之后,朱桥乡的水产养殖技术确实有些落伍了。因此朱桥乡养殖户的思想观念亟待更新,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水产生态养殖内容。

4、中介组织缺失,市场竞争力不强朱桥乡从事水产养殖的户数众多,但是没有建成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在客户面前的是小而散的养殖户。小而散的养殖户在购买苗种、饲料及鱼药时缺乏价格谈判基础,这无疑会增加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小而散的农户养殖的产品在市场上难有竞争力,难有话语权,更有甚者,农户之间还会发生互相杀价的恶性竞争。

三、朱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完善养殖规划,全面推进养殖科学管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践行科学发展观,制定朱桥乡“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结构,控制水产养殖低层次发展,从做大规模养殖和提高水产品质量着手,促进水产养殖向高层次发展。引导养殖户改变养殖观念,改追求产量向追求规格与效益转变,改追求短期效益向追求环境与长期效益转变,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促进渔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渔业及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合理使用水域和水产资源。积极发展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销售价格良好的休闲、旅游、观赏渔业,发掘渔业的新功能,实现渔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2、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保障水产品安全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与健康,因此要想提高养殖收益,就必然在水产品安全与健康上下功夫,因此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也就是发展水产养殖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养殖产量、水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渔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及时更新养殖技术,并且鼓励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当前,朱桥乡渔业部门就是要将微生态制剂和微孔管道增氧技术结合到原有生态养殖技术当中去,并大力推广普及。积极引导农户做大养殖规模,力争实现规模养殖的群聚效益。加大渔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力度,解决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的后顾之忧。要注重水产技术的更新与推广,不断提高水产科技人员与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要加大水产实用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将培训重点放在村级。鼓励技术人员搞技术承包、从事水产服务业等方式,使其推广技术和提供服务与利益联结起来,激励其做好服务与技术推广工作。实行水产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养殖基地制度,使群众水产养殖科技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加强源头管理,确保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做好生产日志,保证整个养殖过程有据可查。加强对鱼用饲料与鱼药的监管,杜绝水产品药物残留。

3、推进全价饲料的运用,保护生物资源。要想提高养殖产量、质量及效益,就必然要实施集约化精养,集约化精养必须使用营养全面的全价颗粒饲料。使用全价颗粒饲料有以下几大优点:一是符合养殖产品对营养的需求,养什么品种,就选用为其专门配制的全价颗粒饲料;二是减少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全价颗粒饲料分解慢、易清除;三是可有效保护渔业及生物资源;四是可省更多的人力与物力。

4、抓好中介组织建设,提高水产品的竞争力。要着力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与大市场对接的局面。一是大力发展壮大水产经纪人队伍。二是组建水产经济合作组织。水产经济合作组织是联合同类养殖农户的最佳形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技术与信息的共享,达到互助目的。要引导水产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经营大户积极创建水产经济合作组织,渔业部门要在技术、服务、管理上给予支持。三是继续发展壮大水产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乡水产专业协会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吸纳养殖大户、营销大户等水产能人加入,充分发挥其在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其内联养殖户、外联市场的优势,联结起小生产与大市场,切实增强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利于水产企业做大,利于解决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积极引导水产龙头企业推行订单生产,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农户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然后“贴牌”销售方式,做大公司生产规模,增强公司和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1篇10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问题;措施;宣恩县万寨乡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1-0041-02

S着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扩大,宣恩县养殖业逐步由传统分散养殖向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转变和发展,由粗放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快速发展。做好规模养殖场的监管指导工作,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基层畜牧服务中心要因地制宜地对规模养殖场实地走访调查,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真正做到对规模养殖场全方位的指导和监管。

1宣恩县规模养殖现状

截至目前,宣恩县生猪存栏360589头,出栏586525头;肉牛存栏68941头,出栏17980头;肉羊存栏45136头,出栏47084头;禽类存栏125.4146万羽,出栏116.0400万羽;全县规模养殖场饲养100头以上生猪的有229个。万寨乡生猪存栏4.14万头,出栏6.28万头;肉牛存栏4290头,出栏1450头;肉羊存栏3879只,出栏3830只;禽类存栏15.40万羽,出栏15.94万羽;万寨乡规模养殖场饲养100头以上生猪的有23个。

2规模养殖场存在的问题

2.1养殖场地选址不环保、不科学

大部分规模养殖场都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有的在房前屋后从几头猪开始起步,边发展边购买扩大养殖规模;有的养殖户从来没有养殖经验,看到周边邻居搞养殖业致富了,自己也投资办起了养殖场;有的养殖场建在公路边、有的建在河流附近、有的建在居住的村寨里面,根本就没有科学规划和选址,更没有环保意识。

2.2圈舍设计、场区布局不合理

①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畜饮水、通风向阳、光照时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问题。②疫病预防、治疗、生产管理等技术不成熟,不利于动物疫病的预防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③人畜在同一个环境中生存,导致生活区、养殖区混在一起,造成净水、污水不分的现象。

2.3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缺乏必要的安全健康保障体系

没有设置必须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隔离、清洗、消毒等设施设备,特别是动物废弃物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和安全排放标准。

2.4生产管理不科学,标准化管理意识淡薄

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以及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无法确保动物和畜产品是安全、健康、无污染的放心动物和畜产品。

3监管对策

根据区域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规模养殖场实行县、乡两级监管,专业人员对规模养殖场实行对口指导和监管,明确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实行责任承包的追究、追责制度。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3.1在全县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要求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包括选址、圈舍工程设计、配合饲料工艺流程、防疫制度和人员分工等。对已建场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和升级,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养殖场,畜牧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土地、农业、林业、环保、工商、税务、公安)人员对其关、停、转。对新建场地实行备案跟踪管理制度,从选址开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指导,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要求每一项完成情况都必须有备案,直到全场建成并达到相关要求才给予办理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

3.2做好技术培训

经常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或专题技术讲座,加大规模养殖场标准化饲养管理、购入药品的安全使用、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养殖档案的建立等相关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养殖场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3.3双管齐下,层层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

一是县政府将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纳入对各乡镇领导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由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从行政组织上保障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县畜牧兽医局与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各乡镇与辖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法人签定目标责任承诺书,明确养殖场主体责任,从制度上保障监管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按照一个规模养殖场明确配备一名畜牧兽医技术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联系服务规模养殖场制度,从技术指导上保障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3.4实行挂牌公示制度,公开接受领导和群众的监督

一是规模养殖场必须将诚信经营生产承诺书公开上墙张榜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各界舆论监督。二是联系指导服务技术人员实行挂牌服务制度,公开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和举报电话,建立监管台帐,公开接受监督。三是建立诚信企业挂牌表彰激励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考评,对完善动物防疫条件、档案制度并严格执行的且未发生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颁发宣恩县畜产品生产(经营)诚信单位称号,公开挂牌宣传,激发生产经营者自觉履行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3.5实施责任追查制度

对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发生动物疫情或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牵头监管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年终考核不及格,并取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当年评优和晋级。特别对有以下情形的,要严肃处理:一是对拒不接受监管人员指导,违反规模养殖场监管制度的企业,一律列入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取消项目、资金、政策等扶持帮扶条件,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是对监管单位或联系指导服务人员因渎职、失职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依法追究牵头监管单位、协助监管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人员的责任。三是凡是申报项目、申请扶持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产品质量安全牵头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技术人员签署意见后才能申报。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上下联动、企业主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篇11

一、我区水产养殖业基本情况

*区水产养殖业发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二十年一直在粗放形态下徘徊。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引进虾类围塘养殖后,全区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但总体上还是粗放式经营。进入新世纪后,我区加大了渔业结构调整力度,水产养殖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20*年的几年间,全区水产养殖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年更是达到高峰。20*年以来,受临港产业快速发展等影响和制约,水产养殖发展势头趋缓并呈逐年回落态势。从发展历史看,水产养殖业在我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渔业结构。近年来,*区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科技创新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20*年底止,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为5.21万亩,养殖产量为1.55万吨,占全区渔业总产量(10.5万吨)的14.76%,养殖总产值为2.25亿元,占全区渔业总产值(7.03亿元)的32.*%。在渔场面积缩小、渔业资源衰退、捕捞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优化了渔业结构,为我区渔业的发展、渔区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渔农民致富的新门路。据调查,20*年以来我区有大批渔(农)民转产水产养殖业,如长白乡有25名捕捞劳力转产水产养殖业,小沙镇毛峙村30多名捕捞渔民上岸承包了近1000亩养殖塘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全区从事水产养殖业的劳动力已达2000多人。其中,还涌现出一些如陈文龙、黄秀癸等的养殖能人和养殖大户(旭旺养殖场的对虾亩纯利润11万元、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对虾单茬亩产1150公斤双双荣获浙江省首届农业吉尼斯记录)。20*年水产养殖劳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为全区农渔村居民人均收入(9741元、比上年增17%)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3、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渔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水产养殖业为水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加工原料,同时养殖产品加工后提高了附加值,也促进了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水产养殖业带动了饲料、药物、运输、服务、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渔农民和社会富余人员增加了就业机会。水产养殖业促进了渔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我区部分二三产业不够发达的乡村,充分利用一些滩涂、荒田、低产田发展水产养殖,稳定了集体经济。

4、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增添了舟山的特色。一直以来,海洋渔业是舟山最倩丽的名片之一,来舟山的游客在游览完海山风光之后,都不忘品尝和选购舟山的特色海鲜。当前,我区水产养殖业已形成了虾、蟹、鱼、贝等四大类30多个产品的格局。水产养殖在丰富水产品品种、增加渔业产量的同时,弥补了海洋捕捞特别是伏季休渔期间水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此外有些水产养殖基地还为游客提供了休闲观光场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我们舟山添彩加色。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区水产养殖业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港产业的发展与水产养殖业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主要反映在空间上的矛盾。一些养殖塘纷纷被征用,养殖空间被临港产业挤占。全区海水围塘养殖面积已从20*年的近3万亩,减少到20*年的1.9万亩。随着“南生活、北生产”战略的深入实施,原来编制的水产养殖发展规划中一些产业布局已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预计我区的海水围塘养殖面积还将进一步缩小。同时,还有些认识上的误差,认为工业经济是强区之路,水产养殖产生不了多少GDP和财政收入,对发展水产养殖业热情不高。如有些地方对现有养殖塘采取一年一包的办法,以方便今后在发展临港产业征用养殖塘时的政策处理。

2、水产养殖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区海域环境质量主要受长江、钱塘江、甬江等江河污染物排放的影响。随着这些区域临江、临港产业的加快发展及人口的不断集聚,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等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舟山本地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近海水质的恶化。养殖户自身投放的饲料、鲜活饵料残余以及养殖产品排放的大量有机物,也对养殖区域周围的水域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目前,全区称得上设施渔业的养殖面积不到1000亩,约占围塘养殖总面积的5%。虽然我区有陈文龙、黄秀癸等一批养殖能人和一些先进养殖模式,且许多养殖户也有采用先进养殖技术和模式的意愿,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规划滞后,使得他们不敢投入。同时,由于我区水产养殖业受一家一户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资金投入较少,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滞后,先进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难以大范围推广普及,影响了养殖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20*年,全区1.9万亩围塘平均亩产仅0.59吨,亩产值0.9万元,高低相差20多倍。水产技术推广机制尚不够完善,人员经费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养殖科技措施难以迅速推广,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4、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高。水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最近几年,对虾、梭子蟹、文蛤、泥螺等养殖水产品均有病害发生。其原因:一是环境污染;二是个别养殖户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用药知识,一旦遇到养殖品种发生病害,常常盲目用药,甚至在不知道何为违禁药物的情况下无意中使用了含有硝基呋喃类、氯霉素等禁用药物,致使一些养殖水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三、对策和建议

渔业历来是*区的传统基础产业之一,水产养殖是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过去,尽管我区的水产养殖在省内面积不是很多、总产量也不是很高,但是养殖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高位池南美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和大棚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全区乃至全市渔业的亮点和旗帜。展望未来,受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后国内外水产品新增需求将主要靠发展养殖业来补充,而且养殖产品由于规格和品质比较统一、生长期和生产规模可控性强、质量标准容易实施以及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便利,深受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市场的青睐。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区水产养殖业仍是可以有所作为、可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我们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划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渔(农)增收为目的,把发展高位池和大棚养殖等设施渔业作为海水养殖业的主攻方向,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效益作为海水养殖发展的主要目标,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营造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水产养殖在促进渔业结构调整、渔民转产转业、渔业发展、渔村稳定、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处理好临港工业与水产养殖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大对水产养殖工作的领导力度,把水产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建议区政府出台海水精养工程的扶持政策,设立精养高产专项资金,加大对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的投入,对疫苗、良种给予资金补贴以引导渔民应用新技术,加大推广体系人才、资金和设备等的投入,以推动全区海水精养工程的发展。区政府设立的生态建设基金,要适当向无公害水产养殖生产倾斜,对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助和奖励。针对精养投入大、资本回收时间长的特点,建议将养殖塘承包期延长到十年左右,以鼓励养殖户大胆投资。渔业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省、市养殖专项资金,区财政要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交通、科技、电力、水利等部门要做好基础设施向水产养殖基地的延伸工作。针对水产养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水产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保险意识不强的现状,要积极开展水产养殖保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延伸保险公司对养殖户、企业开展保险业务。

2、保持重点区域长期稳定,着力推进养殖结构调整。要将重点水产养殖区纳入长期保护发展规划,在符合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将保护区域长期稳定,不作他用,以利全区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围绕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认真做好养殖规划调整工作,做到有保有压。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可供选择的区域有:小沙旭旺养殖场600亩,长白绿源水产养殖公司1000亩,长白大满养殖场500亩,干览富田小芦畈养殖场300亩,册子大晒网80亩,册子双螺80亩,岑港韭菜塘230亩,岑港北斗岙300亩(包括100亩左右抛荒农田),长白小满涂280亩,环南大巨100亩,环南摘箬山东岙110亩,小沙小江尖60亩,岑港海景养殖区块100亩,全区合计约4000亩面积。建议在搞好高产精养基地建设规划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将这些区域开发为海水精养基地。

3、着力构筑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针对目前全区养殖大户投入不足、养殖规模不大的现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向养殖业。积极推行养殖股份合作制,通过养殖大户的技术与社会资金的结合,大力发展养殖民营经济,推进养殖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积极鼓励水产养殖户通过集资、合股、贷款等方式,发展高位池精养(每亩1.5万元左右)。鼓励养殖户通过引进民营企业,运用集资、贷款、合股等方式,发展大棚养殖(每亩15万元左右)。建议金融部门加大对水产养殖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牢固树立“流通富民”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培植水产品营销主体,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要积极吸纳农民经纪人、养殖大户、营销大户和企业家等能人贤才,组建规范操作、有效运转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服务协调职能,进行生产营销的分工合作,争取市场主动。鼓励组建多种养殖协会,如南美白对虾养殖协会、三疣梭子蟹养殖协会等。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办社原则,发挥其新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养殖产品的加工增值问题,围绕西码头水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西码头中心渔港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各类资本新办或嫁接改造龙头加工企业。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继续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出口龙头企业,引导和推动养殖加工出口上规模、上档次。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养殖户之间通过订单、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鼓励水产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渔博会、展销会、洽谈会等,努力提高我区水产品的知名度。要围绕三年百家农渔家乐行动,把一些养殖基地培育成为休闲渔业基地。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关键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新平县

中图分类号:X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2-0025-02

近年来,新平县在市场经济推动和科学养殖技术带动下,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禽适度规模养殖迅速发展,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地区间畜禽及畜产品产品交易频繁,种畜禽引入检疫监管难,养殖环境净化不彻底,动物免疫空白点存在,场地消毒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总体养殖水平不高,生物隔离措施难落实,使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畜禽疫病死亡和非疫病死亡时有发生,且呈上升之态势,如何规范处置病死畜禽,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多年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多次参与该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与同行交流。

1新平县畜禽养殖概况

新平县辖2街道4镇6乡,人口为27400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21449人。全县有猪存栏100~299头的有131户,300~399头的18户、400~499头的有12户、500头以上的有15户;鸡、鸭存栏800只以上的有84户;羊存栏30~49只的有517户,50~99只的有647簟100~199只的有181户、200只以上的有63户;牛存栏50~99头的43户,100~199头的5户、200~299头的1户、300头以上的1户。2016年1~9月,完成肥猪出栏36.68万头、生猪存栏32.47万头;完成肉牛出栏3.29万头、存栏9.95万头;完成肉羊出栏6.58万只、存栏11.59万只;完成家禽出笼389.94万只,预计完成畜牧业现价产值8.56亿元。

2存在的问题

2.1政府部门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目前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是在养殖密集乡(镇)没有组建无害化处理专业机构,无害化处理建设滞后,缺少焚烧炉、密封化尸池、固定处理场地、无害化处理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和经费保证,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大。

2.2科学养殖技术推广运用有待加强

畜禽良种化水平高,但养殖管理技术落后,动物疫病错综复杂,规模养殖发展缓慢,散养方式依然是养殖业的主流,先进养殖技术难以与养殖生产相对接,畜禽养殖过程全进全出、免疫、检疫、隔离、消毒等防疫技术措施难落实,使畜禽养殖疫病风险存在,畜禽死亡率升高,无害化处理数量增多,工作量加大。

2.3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隐患依然存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加重

政府部门每年都组织春秋两次猪瘟、牲畜W病、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等疫苗高密度免疫,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然而畜产品流通活跃,病毒变异加快,各地检疫监督不尽相同,输入性动物监督管理难,疫病随时有可能发生,新生仔畜及漏免疫畜禽处于未免疫保护状态,动物诊疗整体水平不高,家畜常规病死亡也时有发生,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重。

2.4农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观念淡薄

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农村畜禽死亡时有发生,养殖户一是将病死畜禽乱扔在村外的沟、河、坝塘等处,犬只随意啃食畜禽尸首,造成环境污染和病原扩散;二是将病死畜禽剥食,使人畜共患病发病机率增高,危害人体健康;三是被不法之徒收购加工后流入市场,危及动物性食品安全。

2.5病死畜禽无害处理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在严格处理不法商贩收购、加工、销售、转移、运输病死畜禽违法行为时,涉及公安、食药、工商、动物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但各部门间缺少工作联动机制,难以形成综合执法合力,使进入流通环节的病死畜禽危害加大。

3对策

3.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实施

建议县级人民政府继续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列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民生实事工程来抓,突出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运行监督,通过业务部门组织畜禽养殖现状调研、疫病发生风险评估,畜禽死亡率及处理措情况核查,综合撰写出《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意见》,并建议上级部门组织实施,从总体上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为,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任务。

3.2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和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降低疫病发生率,减少畜禽死亡

在农村散养殖户中全面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牛羊W病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小反刍兽疫适时补免疫,禽流感免疫率达100%,春秋两季防疫不留死角和空白村、空白户,使畜禽常年处于免疫保护有效状态,规模养殖户坚持程序免疫和全进全出制度,并强化“免、检、监、测、”和“早、快、严、小”处置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减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担。

3.3推行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

继续推行普及猪、牛、羊、禽科学养殖技术,在畜禽品种及养殖场地选择、养殖设施配置、防疫措施及生物隔离区规划方面,要全面规范具体,方便日常畜禽生产及疫病防控,着重落实好防疫、监测、检测、消毒、病畜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规模养殖场安全生产,降低畜禽死亡率。

3.4建立严格执法机制

整合相关行政执法力量,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意识和制度建设,对乱丢、乱抛病死动物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对乱丢、随意处置、经营加工、转移、运输病死动物的养殖户或从业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3.5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理赔与病死动物处理联动挂钩机制

把养殖户的理赔申请与病死动物申报有机结合,保险公司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单进行理赔,没有取得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证明的,一律不予赔偿。

3.6建立检举告发机制

各乡(镇)、村都设立病死动物举报电话,落实电话接听人员,确保24h畅通。同时,建立镇、村防疫员队伍,加强防疫员培训,充分发挥防疫员的作用,长期对其所辖范围实施监管。

3.7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

在养殖密集村组、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议设置相应的密封无害化处理池,把无害化处理列入村规民约,让村民相互监督,保证无害化处理实施,同时也可规划出适宜的场地作为深埋处理场。

3.8加强宣传、政策引导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高档汇报范例(3篇)

    - 阅0

    高档汇报范文篇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思想,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继续规范和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努力抓.....

    高档数控机床发展趋势范例(12篇)

    - 阅0

    高档数控机床发展趋势范文1篇1云计算作为IT产业的革命性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并逐步成为一个领域、一个产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规模宏大、市场前景广阔,.....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