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范例(3篇)

来源:整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在该书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教学纲领;教学方法遵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的原则;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许多教育思想也是值得研究的。如其“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如其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张“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提出“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主张“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以上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是很值得当今教育界学习和借鉴的。

当代的中国教育,要立足于世界教育之林,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应该遵从“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之一就是教育工作者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只有这样,中国当代教育才具备了发展之根基,前进之动力,才会获得长足的进步。那当代中国教育如何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呢?

一、要转变观念

观念是人之行动的内部动力。“五四”运动以来,伴随着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人们对古文越来越陌生,自然对中国古代文化也越来越疏远。相反,现代科学文化则逐渐受到了高度重视。现在,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不但淡忘了中国古代文化,甚至唾弃之,一提及学习古人的东西,就被戏谑地称之为“复古”,认为古代文化没有现代价值。然而现今我们的教育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切身的问题是:学生的语文程度不够,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感受到社会正义日渐削弱,君子之风日渐远去,短视近利,诈虞日盛;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增高,校园暴力事件增多,人心空虚,人生方向感失落。这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只顾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只顾发展经济,而未能相对地提升国民文化教养、伦理道德所必至的后果。而文化教养、伦理道德正是中国传统教育所重之处。古代教育以伦理道德为本,如《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总目标。因此,传统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仍有其合理内核,当代的教育只有重视传统教育,继承传统教育中优秀的成分,才能培养出真正才德兼备,推动社会前进的有用人才。台湾工商管理学校校长高正东先生正是怀有崇尚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及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之理念,实施“忠信教育法”,始能在办学中获得巨大成功。

二、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概括起来可分为儒、释、道三家,其既涵有自然科学知识,更涵盖大量的人文科学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当代子孙,不仅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深入进去,学习古代文化,学习古典书籍,潜心研究,真正体悟出古代文化中的精髓。可是怎样学古代文化呢?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学习古代文化,首先要学好文言文。文言文尽管晦涩难懂,但也得下苦功夫学好它,因为这样才能读懂古文、古书,才能领悟到原汁原味的古代文化的精华。其次,学习古代文化,不仅我们大人要学,更要注重让年轻一代、儿童少年学习古代文化。儿童少年时期是记忆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让他们学习文言文,学习古代文化,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能达到品行优化、智慧开启、胸怀开阔、精力集中、行为自觉、增强记忆力等效果。再次,学习古代文化,要善于思考,善于鉴别。古代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若是良锈不分地一概予以吸收,一概予以应用,则不但达不到引人进步之目的,反而会贻误人生。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鉴别出精华和糟粕,对其中的优秀文化加以继承,对糟粕的部分加以批判抛弃。对于儿童少年,由于其分辨识别能力差,在学习古代文化时,成人应为他们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古代的优秀文化供他学习。台湾著名学者王财贵博士所推广的儿童读经活动,正是掀起儿童学习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的切实举措。

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从中分析、归纳出优秀的教育传统,理解、掌握优秀文化中优秀教育传统的精髓、内核,以便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能灵活地运用之。

三、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明的交互与冲突,对“中国精神”的自觉研究更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所激发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自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有识之士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民族危机下的文化危机是激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不竭源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全国过去和未来进行联结的时候,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精神,在面对现实性问题和未来理想的冲击中,又会经受抽象性的曲解考验。正如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危机的重创,研究并重新衡定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哲学本体,将成为当前中国知识界必然面对的首要问题。辜鸿铭从中国人的精神入手,就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影响,再到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研究,统属于“中国精神”哲学研究范式内容。马克思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及挖掘,必然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基础,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自觉中来全面把握中国精神的哲学本体和精神实质。

近代中国对“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印证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在异常沉静,甚至是忧患意识中获得,我们对中国精神的立场与认知,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世界性视野的现实期许,也只有在这种沉静且忧患的思想前提下,才能够客观而全面的审读这一宏大的意识形式,保持真切的独特视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从中国精神的挖掘、弘扬和传承中来促进梦想成真。因此,研究中国精神,立足中国的特定国情,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统一上,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当代中华民族具体实践,重新阐释和明确“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质。在《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多次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导向,将成为当前学术界集中探讨和挖掘、整理的核心问题。综观中国精神的研究实践,主要呈现三种研究路向:一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来理解和明确“中国精神”;二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践来深化和阐释“中国精神”;三是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精神,从文化自觉上来践行现实发展与文化精神的统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就“中国精神”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学者围绕中国精神的形成基础展开探讨,也有学者将中国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行挖掘,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价值取向、建构模式上来进行梳理,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弘扬上展开实践。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对中国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认知和学术资源,但总体来看,更多的学者将视角投放在知识性和形成性范围内,对于中国精神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突破意识形态束缚中,如何开拓多元化价值追求,以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来重塑民族精神,如何从追求创新、超越自身发展中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精神信仰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中国精神民族性、文化性、价值性、信仰性的多重多义的整合。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夙愿实践中,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来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从实践意义上来强调中国精神的文化性与实践性属性的统一,更需要从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精神具体实践进行融合。

二、中国精神的构成及活的传统

1、中国精神的文化构成

梁漱溟先生在探讨文化的意义时提出“样法”概念,对于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从而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及实践道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中国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统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性、现实性、真实性的关键。中国精神正如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股劲儿”,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根儿”。因此,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就是承载中华民族“样法”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精神的内涵体系来看,如何发掘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从“精神基因”上来挖掘“活的传统”?对于基因,生物学上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单位,而对于“精神基因”,中国精神同样需要“精神基因”来保持文化的活力。中华民族在精神传统中的基础、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又是什么?翻看中华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德境界中的“止于至善”、政治伦理中的“治国修身平天下”、以及天命精神中的“各正性命”等思想,都是中国精神的最优秀的精神基因。从这个意义来看,对于当下中国,从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构成上来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性,更需要从强调“精神基因”中来恰当的提炼“活的传统”。

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需要从文化省思中来洞见文化精神,从“精神基因”的探析中来归纳“活的传统”,尤其是从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中,以自觉的心境来理解和审视中国精神,及其优秀的、深刻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由历史和精神传统构成的,不同时代下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本体和特质。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时,如何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价值尺度来客观、正确的评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必然需要从民族文化自觉上,从经验文化上升到道德文化,实现从“神道”到“人道”的转型。如殷周时期的“神、道”文化,先秦时期的“德、礼”文化、汉唐时期的“和、合”文化、宋明时期的“理、心”文化等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在文化生成、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如何从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中,超越文化冲突,将文化传统与对文化的更新、坚守作为实现文化内在连续性的引线,从文化的更迭、交融、借鉴、革故鼎新中来开启“救亡图存”的文化追求,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实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新洗礼和转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对古圣先贤的智慧的感性直觉,也是传统文化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直接反映。面对中国精神的博大文化,想要真切的体味确实不易,尤其是在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上,更显得极为困难。如一个“道”字,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志于道”则成为历代思想家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难题。王阳明在探讨天地自然本然的玄奥时,提出“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对于“道”,并非是人们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也非是确定性的结果;对于文化思想的认知,与其说是形上之“道”,莫若说是悟觉形上之道的历史。从某种意义来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形上之道的理解和概括是极为困难的,而要真实而具体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文化意向性思维和文化省思中来澄清概念,同样是复杂的。古代思想家将“道”统之为宗,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思维的表述与思想内容的彰显,需要从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空间中来高度浓缩,以穿透性的理解力来领悟和思考中国精髓的特征、心性结构和思维特点,必然需要从文化自觉中来细数中华文化脉络中的“文化基因”。

道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落脚点和归宿,如天道宇宙论、人生道德修养论、社会道义实践论等,无不围绕“道”来展开,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方向。西方人在意识形态范畴研究中,将本体论、认识论作为西方哲学基础,而心性论、境界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用理性来认知和理解世界,成为西方人的习惯性传统,如“理性世界观”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现,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普遍秩序”的契约基础。与此相反,对于中国人,在审视世界的时候,往往用德性的精神,以“天理”来支撑“良心”,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和而不同”的伦理社会,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德性宇宙观”、“悟道思维”成为天人合一精神的主旨。一个人的民族文化观念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同样在心智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思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适合的,并成为人生修养实践的思想导向。具体而言,以“道”为核心的精神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性教化与人的心性修为作为心智结构的具体化特质。如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六种天性的缩影。其中《诗》代表情志、《书》代表政治、《礼》代表社会,《乐》代表艺术,《易》代表辩证,《春秋》代表历史。进一步来讲,六经不仅悟觉人,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化。《礼记?经解》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e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由此可见,对于德性精神及中华民族的心智结构,六经的主旨与内容正是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范例,也是构成中国精神的优秀的文化基因。

2、中国精神的“活的传统”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人格、伦理、情感、实践、精神等各方面都为我们重新梳理文化逻辑创造了条件。较之于东方文化,西方人性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并从文化“自由”中来体现历史逻辑;中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大同”精神基础上,两者在对人类内在本性的理解上都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如中国古代将“大同”理想凝聚为世代相传的道统思想,并渗透到中国政道与治道。以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夏、商、周及秦汉的政治体制,无不延续道统思想来建构文化,特别是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和谐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大同”理想的传统,并成为政治、社会、文化建制模式的基础,由此延伸至以人为本、以礼为序、以德为治、以乐为和等社会理想。因此,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历史延续上,不仅要从各位思想家、政治家的文化传统中来梳理典章制度和天道观念,还要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实践模式,从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其意义在于对当下中国人如何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迫切需要从“精神基因”的整理中来提炼“活的传统”,以至于治道。从“阴阳”悟于“道”的逻辑思维中,遵循天道宇宙论、道德修养论和道义实践论的思想体系,并从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来坚守“礼仪、孝悌、仁义、自强”精神,并从优秀的文化基因中来撷取当代中国精神中的“活的传统”。当下,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影响下,对“天理”、对“良心”的追求依然是中国普通大众心灵中最淳朴的传统思想,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精神与文化认同。这些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活的传统”,在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乡土性上,更是承载着对民族生命及文化延续的历史使命和精神财富。透视中国精神中的文化理想,从思想上、文化上、精神层面等领域来研究中国人的价值诉求,以血缘伦理为基础的中国家庭、社会团体成为中华民族“活的传统”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德性精神作为中国人、中国家庭、中国社群、乃至中国社会的精神基础,在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延中,逐渐形成普遍老百姓对文化的信仰和敬畏。如儒家的“耕读传家”、“崇尚学习”,将通过学习来获得君子的人格,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向往,者实质上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在吸纳、融合、继承中实现现代意义的自发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生命活力继承发展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提及的“中国梦”,之于国家,则是国富民强,物阜民丰;之于个人,则是每个公民自身梦想的实现,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与抱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导航仪,构建起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中国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梦”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v史,是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但也区别于世界其他的民族文化。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必是我们值得发扬骄傲的,闪耀着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光芒。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一次次的文明碰撞中汲取活力,多方面的吸取新鲜养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延续至今,弦歌不断,浴火重生。“礼仪孝悌”、“自强不息”、“协和万邦”、“天下为公”、“仁爱和谐”、“坚忍不拔”、“刚健有为”、“实事求是”等中国传统文化外化出的灵魂品质,是中国人民需要历代传承永不忘怀的民族精神,他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生动的文化内涵,为中国梦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赋予它鲜活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背景,用最简单的词语触摸到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呼唤起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默契的团结在一起,在中国梦的感召下,站立成强大坚韧的力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梦为纽带,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民族发展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能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有生力量。

二、中国梦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优秀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轨迹,而且作为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早已渗透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而传统优秀文化并不能被简单的当作儒家文化或者是道家文化、佛家思想,它是各种优秀思想的汇总共生,先进文明成果的融会贯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梦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中,又将被解读出新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髓品质。从屈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到1840年的炮声致使国门洞开,爱国主义的召唤,让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它是奋斗自强滋生不绝的源泉,是国家进取奋勇前进的不竭力量。

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是通过建立“温良恭俭让”的完善人格、“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水准从而达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我们在中国梦的引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法,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宽厚博大的文化品质已经在五千年的潜移默化中变成了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在当代社会,它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与发扬的优秀品质。

优秀传统文化重德育,“教化天下”,提倡以仁正心,以礼正身,以德服人。“谦谦有德、温润如玉”的君子风范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建立了模范标杆,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最终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终极境界。

“百善孝为先”,传承五千年的孝道文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父子长幼秩序,恭敬亲爱父母,历经千年的演变,这仍是现代社会检测个体道德缺失的标准之一。

“协和万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强不执弱”、“富不辱贫”的思想被坚定的继承,同时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厚胸怀吸收百家之所长。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高举和平的旗帜,在与世界同行的道路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与他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为建立和谐友好的世界环境传递正能量。

三、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新中国的成立更是让我们为之振奋和自豪。我们用强大的中国力量,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架构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精神。曾经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的中国精神为现代中国人打造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丰富人生价值,体现最高的人文关怀,让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在浮华中迷失,指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有着精神与道德上的双重牵引。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梦的提出,让中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让新中国在世界上发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数代中国领导人一直在思索探讨的问题。对中国梦的概述其实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二者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憧憬的“大同社会”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不谋而合;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被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本思想与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又是一种默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数次的飞跃,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的产生,可以清晰的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其实也就是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尽管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文明成果,其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其精神内涵和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只有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丰富和充实。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中国梦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

文化的发展向来离不开物质的承载。文化载体对于一个文明的重要性毋须多言。经史子集、京剧油彩、书法艺术……这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得以一窥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社会中有着新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势在必行。中国文化因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得以保持其活力。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认真梳理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文化活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在现代市场需求和经济背景下,坚持各项基本原则,把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再用产业来反哺文化的发展壮大。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曾经有过让世界为之瞩目的四大发明、水利系统等成果,但是其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脱节。其非逻辑的、模糊的、抽象的表述方式造成了缺乏精准性和普遍性。这样的特性造成传统文化没有形成有效的科学体系,从而与现在的科技发展脱节。但是,作为对农业经济最直接反映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积淀中,也有着无数璀璨的智慧成果,这些科学技术的成就无可争辩的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多么丰富的思乡之源。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科技成就中提取出理论,建立完整的科学系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方文明崇尚对真理的追求,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对自然的探索,因而才有其快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要想完成现代化转型,就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在其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科技传承,以理论科学发展实用技术,使中国向拥有独立自主的工业文明的世界大国发展。

四、结语

中国梦从来都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它包含着几代中国人的满腔热血,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文化孕育思想,铸就人格,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文化中,人们能够找到自己内心的共鸣,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能量巨大,更重要的是,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彰显出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并且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根基得到不断巩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