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1

首要目标,为更好的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人工园林工程建设便成为了其主要实现方式.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重要性;原则;质量措施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thequalityoflivingenvironmentofhighstandardhasbecomeprimarygoalofmodernpeopletopursuetheimprovement,forbetterlivingenvironment,artificiallandscapeengineeringconstructionbecamethemainwaytorealize.

Keywords:citylandscape;importance;principle;qualit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3

1园林绿化的涵义

城市绿化主要是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美化功能,形式上城市绿化较城市园林简单,相应的功能比较单一,美学价值也很一般,在管理方面比较粗放,在城市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园林绿化即为园林与绿化的统一,在生态学以及环境学相关原理的指导下,把人工植物群落作为其主体,并结合艺术手法构成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该系统中包含了生态、景观和休闲等许多综合功能。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规模适当的绿地生态系统的建造,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使自然破坏得到缓解,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现代园林绿化,应采取生态恢复与重建理论和技术,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再现自然景观。

2园林施工技术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施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很好的景观设计。因此,园林施工实际是景观设计的具体实践,是把理论设计变为具体实践的过程。园林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的效果。园林施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风景绿化。风景的绿化与施工密切相关,因此,施工对绿化的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施工做的好,有利于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有利于建立接近自然环境的人工园林绿地,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做好园林施工,有利于保护园林植物的生物综合功能,能够实现整个园林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生态效益,通过园林的植物景观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提供休憩空间的社会经济效益。

最后,做好园林施工,可以实现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推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做到优化人类居住环境,又为弘扬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思想,提高人们精神境界,提升人们道德修养和艺术审美,做出其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的园林施工技术不仅关系到施工过程的进度,也关系到工程竣工之后的一系列连锁效应。做好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建筑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才是园林施工的最佳表现。

3城市园林没计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卓,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它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是城市建设的产物,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它的设计要本着以“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

3.1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要科学的规划,把项目规划放到整个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中,关注构景各要素与园林整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园林绿地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园林建筑与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整体布局要主次分明、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

3.2因地制宜的原则

特色是园林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做出不同设计。由于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大,因此绿化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冬季防风,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夏季应考虑通风,遮荫降温的作用,应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并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楼间绿地应有足够的遮荫乔木。

4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4.1提高现场施工管理能力

现场施工管理首先是对工人管理,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施工工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管理上要做到有松有弛、赏罚有度,工作出色的要鼓励,加班要给加班费,并要了解工人所需,提高与工人们的亲和力。作为一个施工管理人员,要想把工作落实、做好,就得多去施工现场,认真听取和尊重工人们的建议和方案,了解他们所需和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还应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避免技术错误的发生。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规事件,如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等。

4.2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树木栽种过程中,大部分是以工程承包方式进行的,承包方多以当地农民或外地民工临时组建而成,这样的施工队伍对苗木的栽植技术了解甚少,加上一些人缺乏责任心,不按照技术监理人员的指导进行施工,无法掌握不同区域、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种栽植模式的栽植技术,可能造成苗木大量死亡。为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培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优化劳动组合,严格劳动纪律,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健全考核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到科学,合理,实际,高效。

4.3分析工程需求、制定施工技术方案

要对工程需求进行分析,了解投资方的种植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在施工中要遵从流水线工序,这样有利干更顺畅,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例如种植一批苗木,安排多少人,哪些人做什么工作,谁先谁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调动、调配,这都是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否则,造成人力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4.4严把苗木采购关园林绿化工程

主要是苗木的栽植工程。因此,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绿化工程所需要的种苗较多,品种和规格很繁杂,而且栽植时间又相对集中,有时本地区苗木的供应又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大量从外地地区调运补充,一些调运的苗木适应性较差,还有长途运输过程对苗木的损伤问题和人为原因,以致于在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病苗、弱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造成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下降,成本提高。因此,必须有严格的苗木采购渠道,在采购的一系列过程中,要层层把关,确保所进苗木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杜绝病苗、弱苗,死苗和不合要求规格的苗木进入工地。

4.5加强后期管护在绿化建设完成后,加强后期养护

管理才能巩固绿化的效果。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加之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设施差、人员少,而缓苗期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缓苗期养护是保证成活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后期的管护别要注重水的管理,高温季节,要加大灌水量和次数,满足树木生理的需求。冬季要树干涂白,还要严防人为破坏。定期检查,及早预防,防止病虫害的大面积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工程实践

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城市的地域特征,充分利用当地各项自然资源,凸显城市特色文化,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理念来达到别样的景观效果,促使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向着生态化方向而发展,促进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为人们创造更优质的生活条件。因此,本文重点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与工程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

1道路分级景观及景观体量元素控制理念

1.1对交通方式及速度以及相适应的景观尺度的控制

根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以及园林植物生长特点,选择出合适的种植植物,充分做好植物间距、修剪以及后期养护工作,确保乔木有着足够的分支点,避免遮挡司机视线,影响道路交通中的行车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安全第一,应该适当的扩大曹明面积,可以通过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丛。并且,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充分展现本城市的特色文化。

1.2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美学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人员在对道路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融入更多现代化元素,制造出一些亮点,将城市道路绿地中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达到不同的观赏效果,尽最大限度的保证四季常青,改变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做好植物搭配有序,并且,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景观方案。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2.1统一性

设计人员要具体掌握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充分了解到周围用地情况,将道路景观设计归纳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始终坚持以人为人的设计理念,遵循相关科学发展观原则,真正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此来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规划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道路景观的实质性,促使道路景观与周围地块的和谐统一。

2.2协调性

其中,设计人员在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与周边广场、公共绿地等其他景观的相互融合,确保道路景观与城市公共景观的协调。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站在全局角度上来看待问题,正确衡量利与弊,将每一个小景观作为整体去设计,千万不可以设计单独的道路景观,这是因为城市生活节奏较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们迫切希望回归到生态自然的生活环境,因此对于景观的生态化要求较高,而城市道路景观更像一条绿色纽带,将城市中各种尽管紧密贴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景观整体的观赏性,给人们带来一种舒适、轻松的感受。

2.3紧密性

可以说,在一个完整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视觉走廊的营造、点状景观性构筑、城市游线等因素对于景观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这种紧密性的特征能够让人们真正意识到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促进道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走廊和持续生长的景观理念

3.1设计人员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时,要切实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设计理念,现如今机动车数量在不断增多,已经给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原有的城市道路划分车道数量根本无法在满足于当前交通需求,这就需要增加车道进行解决。而在这种形势下,绿化带很可能要向外转移。所以,要将绿化带与建筑物之间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免后期的改造。

3.2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不能为了建设新景观,就对当地原先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尤其是对一些名贵稀有的树种,更要重点保护,充分保障动物群落的栖息地,避免水质遭受污染,确保城市道路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4实例解析-某市惠博大道景观设计

4.1项目概况

惠博大道,原惠博沿江路,作为联系惠城与博罗县城的景观大道。2005年年底,启动改扩建工程,起点为惠城区三新北路,终点为博罗县惠州人道,道路全民约13.6km,功能定位为城市快速路兼一级道路,双向八车道,全线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80km/h。

4.2景观设计理念及目的

惠博大道景观设计理念:提出“临江秀水、新道路”的主题,以自然江景为主,人文文化为辅,融文化于自然,赋自然以文化,达到自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设计理念的表现方法:在种植方而,以乡土树种为主,利用绿化的乔、灌、花、草形成多层次、高密度的植被群落进行隔声吸尘,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在人文文化方而,把“客家文化”等具有代表性的当地人文文化揉合在各景点的景观设计中。惠博大道景观设计目的,就是将沿江景观与人文文化有机结合,体现城市绿荫走廊和城市生态走廊的风貌,力求气氛温馨、淡雅,尽量创造自然、安逸的环境。

5惠博大道景观设计实践经验总结

(1)惠博大道景观设计突出了道路景观的整体性及地域特色性,道路绿地c土地规划系统相符,与道路使用的性质、功能相适应。(2)惠博大道不仅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修复,还兼顾植物种类的选择,考虑了植物中后期管理养护的难度和成本。(3)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行车的安全视距、满足行道树与道路间的净空标准,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上的要求和心理、生理及视觉观赏上的要求,设计更加人性化。(4)惠博大道景观设计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景观设计开始于工程建设的中后期,对先期设计介入不够,这时道路建设对环境已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经验得出,道路景观设计应始于道路设计、施工阶段,包含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来协调与环境的问题。

结束语

从惠博大道的景观设计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因地制宜的道路景观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人文历史,来创建一条融合自然、社会及艺术的道路景观,实现道路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出一个融入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道路环境系统,这不仅是道路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现代人们审关的多重期望与要求。

参考文献

[1]曲h.谈城市的道路绿化[J].山西建筑,2012(21).

[2]姚阳,董莉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4).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养护处理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有助于改善挡风防晒、防沙尘、降低噪音污染、减弱紫外线的照射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和改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园林建设中景观设计和养护处理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1设计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

1.1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植树造林,吸收掉城市工厂排放的污染气体,净化空气环境,美化城市环境,体现出设计园林绿化景观的艺术性,以此来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1.2坚持因地制宜

在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应严肃考虑到因地制宜问题,减少物种入侵的可能性,应考虑到植被与当地区域气候的相辅相成,保证做到因地制宜才能使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做到自然美,确保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1.3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主体是人类,在设计园林绿化景观时既要展现出绿化的生态美又要注意不要妨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自然活动。例如在人类的正常生活方面,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应考虑到是否会影响到人类住房的日照、光线、通风等问题,小区的植被会否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生长而导致触及住房产生破坏,为人类的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因此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植被与房区的安全距离。在人类自然活动方面,园林景观建设要考虑到人类交通问题,不要出现园林枝干干扰司机视线或者妨碍大型货车通行等情况。

2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养护处理工作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竣工不代表施工完毕,后期的养护处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园林绿化工作素有“三分种,七分养”的理念,这更是说明了园林养护处理的必要性。做好养护处理工作不仅可以使园林植被得到更好的生长,在城市绿化外貌方面也是功不可没,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服务城市居民上的益处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下面就来具体讲一讲的养护处理工作内容。

2.1提升人们的养护意识,让全民参与到城市绿化中来

只有做好后期的园林绿化景观养护处理工作,才能发挥好前期的园林景观建设工作的作用,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工作的质量。政府应多宣传这种养护意识,提升人们的养护意识,使其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全民一起努力共同建设城市美好绿化,共同创造城市更好的明天。

2.2多学习引进园林养护技术

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类植被的存活条件,在控水、施肥、日照、土壤方面给予其合适的生存环境。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植被的养护工作进行适度调整,例如在多雨的夏季,适时对植被根部进行清水工作避免因积水过多导致植被根系腐烂影响植被的成活率。定时对植被进行病虫妨害措施也有助于植被的生存。在高温天气多对植被进行灌溉和喷水可以帮助植被健康成长,对不同类型的植被和生长年龄不同的植被应注意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在施加肥料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再注意施肥方式,保证每棵植被都受到施肥,避免浪费。另外在修剪方面首先要做到定期适度修剪,在美观方面也很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园林外貌。

2.3完善园艺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城市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处理工作都是要靠园艺工人来完成,养护处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园艺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以此来保障园林植被健康成长。园艺工人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因此政府应多招收专业园艺工人来维持园林绿化景观的养护后期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3结语

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处理工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来维持人类环境与植被环境协调性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依赖生存。在设计过程中把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条件等因素考虑进去形成一个人性化的设计非常重要。另外不能只注重建设过程,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工程只是整体过程的初期工作,后期的养护处理工作才是更大的重点,这是长期的一项复杂且有技术性的工作,只有将这两项工作都做好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达到美观、实用及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将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高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的相关分析[J].现代园艺,2017,(02):109.

[2]米海灵.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83-84.

[3]李天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4,(21):192.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户外广告景观;城市形象;形象设计

广告最初是一种推销商品以及服务的基础手段。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广告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告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之一。针对户外广告景观的研究,一直是广告领域的主要课题。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户外广告景观与城市形象设计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对户外广告景观的运用,能够实现对城市形象的有效设计,从而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提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户外广告景观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一)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

户外广告景观,主要是指设置在城市室外空间中的广告景观,其可以用于信息、文化等内容的有效传达,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为城市的形象设计带来积极的影响①。户外广告景观是一种实体广告,因此,其在空间的设计以及结构、色彩等元素的掌握和处理上,均需要充分考量当前的城市形象,以及有关城市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户外广告景观可以使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了解更为直观,并可以从广告景观中获取更多的城市信息,提高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由于户外广告景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因此也成为城市形象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形象。

(二)城市形象是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依据

户外广告景观的设计离不开城市形象的引导,在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城市内部交通、建筑以及绿化景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考虑到城市形象的树立②。相关学者在针对户外广告景观进行研究时,发现户外广告景观作为城市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出独有的视觉功能。同时,通过对户外广告景观的时间有限性、人工可塑性以及效益性等多种景观特质的充分利用,可以发挥出户外广告景观对城市形象设计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景观的规划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城市形象设计当中,户外广告景观的规划必须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设计保持一致,体现出城市内的人文价值以及风格定位。相比而言,户外广告景观不同于其他媒体宣传方式,其是一种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思想的物化形态展现。户外广告景观作为城市形象设计中的核心元素,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整合性原则,彰显出城市目前的文化、经济水平③。除此之外,户外广告景观规划的整合性原则,还体现在户外广告景观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协调性和一体性等方面。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对景观的构建,都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尤其是针对城市目前现有的建筑、交通等元素的综合考量,都使户外广告景观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规划必须遵循整合性原则。

(二)控制性原则

控制性原则作为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景观规划整个流程中的核心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户外广告景观的规划,必须确保其符合城市形象设计的整体方向。通过对户外广告景观的合理控制,使其在规划以及设立的过程中更符合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可以在不损害当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居民的积极引导,发挥户外广告景观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为促进城市形象设计水平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城市形象中的户外广告景观规划控制性原则,还体现在广告景观的色彩、形态以及造型和亮度等多个方面,应当在城市形象设计的基本要求下,实现户外广告景观与整体视觉环境的整合性。

(三)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户外广告景观的数量控制。针对每个区域的功能特点以及街道性质的不同,户外广告景观的数量也应当符合城市形象设计的基本需求,体现出错落有致的特点。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对交通要道区域的处理,尤其是针对交通枢纽集散地,应当尽量摆放可以引人注目的户外广告景观,确保内容的简练,避免对驾驶人员视线带来干扰,或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④。其次,针对商业中心区的户外广告景观规划,应当提高设置的数量。这主要是由于在此区域范围内的居民通常以步行为主,且具有人流密度大的特点,丰富户外广告景观的形式将有助于提高其关注度。

(四)色彩性原则

色彩作为户外广告景观规划中的核心,也是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景观规划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一方面,户外广告景观的色彩规划应当符合城市形象的整体方向,尤其在主色调的选择上,应当尽量符合城市的传统文化特点。另一方面,设计师应当找寻更多的户外广告景观色彩规划灵感,针对其高度、风格等进行综合性考量,在不破坏原有城市基本色彩的基础上,实现对色彩的创新,打造出更为独特的城市户外广告景观。

三、城市形象设计中的户外广告景观应用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在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景观的规划应当主要遵循整合性、控制性、合理性等原则。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户外广告景观的应用对策,以期为促进城市形象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性的支持与帮助。

(一)加强户外广告景观的设置规划

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核心载体,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⑤。在针对户外广告景观进行设置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充分确保其符合城市形象的树立方向,并在城市地域性文化以及风俗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的规划。户外广告景观可以通过与所处地区景观环境的有效融合,发挥出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实现对城市形象的全方位展现

针对户外广告景观与城市形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因此,在城市形象的设计当中,应当确保户外广告景观可以有效实现对城市形象的全方位展现,尤其是城市经济文化的相关细节⑥。第一,确保户外广告景观数量的合理规划,以免过多的户外广告景观造成城市视觉污染的现象。第二,适当利用不同的设计手段和方式,挖掘出户外广告景观所拥有的更多价值,使户外广告景观与城市的整体个性相符合,并在视觉以及色彩的应用上凸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特色。第三,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城市氛围,在符合城市居民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居民的积极引导,使其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发挥出户外广告景观独特的精神引导作用。

(三)实现户外广告景观与城市形象相协调

城市形象是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依据,户外广告景观的应用必须符合城市形象设计,并与之相互协调,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伴随人们城市化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我国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为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⑦。在此背景下,城市形象的设计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设立更为环保化的户外广告景观,在给予人们美好享受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户外广告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发挥出独具特色的媒体优势,实现城市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的协调发展⑧。

结语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景观规划设计系统整合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constraintsofmodernlandscapeanditsinfluencescopeisnolongerpurelyvisualaesthetic.Intheroad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useofregionalintegrationanalysismethod,withappreciation,fromthesurroundingroadtraffic,ecologicalgreenspaceconstruction,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tourismdevelopment,visualaesthetics,systemintegrationandtheoverallevaluationoftheroadlandscape:"traditionalthinkingonlandscapelandscape"intheconceptofconsciousnesstheformationoflandscape,regionalconcept,conceptoftimeandspace;inthetheoryof"thepossibilityandnecessityof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theindividualorthewholecitylandscapeconstructionandawiderangeofclosecontact";andputsforwardaseriesofcityroad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thesystemintegrationplanningcountermeasuresintechnology.

Keywordscityroadlandscap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system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U418.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道路建设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对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虑已成为景观规划设计师面临的新挑战。城市道路景观影响因素包括景观客体和景观主体两个方面。其中景观客体主要指空间构成模式,包括道路本身、道路边界、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形成的景观区域、道路节点等,以及时间发展脉络,包括追溯历史、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它们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近期的“雾霾”天气,笼罩着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上空,城市已成为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对于调节城市环境的城市景观,是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创造出来的自然景观,让城市更具有自然景观的艺术气息,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愉悦的生活环境。就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而言,虽然社会各界给予了关心与重视,但在实际操作和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未实现景观设计的新奇和特色与地域环境的结合

人文自然景观是每一个城市所特有的气质,需要给予不同的设计特色与风格。然而一些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没有能够做到的对城市特色继承和发展,使城市缺少了应有的个性和特色。造成城市的沿街建筑的突出个性,没有与当地的地质、人文等环境相结合,形成了无序的景观、整个城市景观杂乱无章、没有地域的整体性特点。

2.较少的关注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服务的主体就是“人”,人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应该具有足够的人性化关怀。但就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而言,在设计中往往更多的追求设计风格、技巧、样式等问题,追求景观的形式美,而忽视了景观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以及对“人”的服务。

3.关注景观的最终效果而忽视景观形成的过程

近年来,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的“草坪热”、“移植大树”等现象,他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马上实现景观规划设计水准。然而这样的实施措施不仅代价较大,还会造成被移植地环境的破坏。而真正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实现不是追求一蹴而就、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景观的成长,植物、人、自然的长期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生命根基的景观。城市景观规划中包含太多的自然要素,就像一个有机体,它需要长时间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若想追求景观的一步到位是错误的。

4.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脱节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场所。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建成以后还没有结束,需要城市进行后期的管理与维护。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是建筑附属物挤杂,使得城市景观混乱。城市中的一些广告牌、灯箱广告,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设计的风格和色彩较为醒目。这样不但加剧了城市景观的混乱,也形成了一种视觉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愉悦性,使整个城市的景观设计都会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脱节使得城市综合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发展状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首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的结合是其中的发展方向之一,生态城市景观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态景观要求在新建和改建的居民区中应尽量为居民创造健康的生活、成长环境,以达到新的平衡。新时期的景观规划不仅要重视对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其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协调处理。所谓的继承与发展,就是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一些元素。

三、新时期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心与重视。因此,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也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坚持设计的人性化、可持续性、生态性、时代性等理念,在文化融合状态下建立起科学的设计理念。

1.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指以人为轴心,注重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人的价值,并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坚持人性化的理念,不仅要求满足人们物质层次,还要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人性化设计也符合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2.生态学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相互融合

生态学指导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相互融合,第一,设计的地域性理念,即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优秀的景观设计往往不是通过人类高科技的建造,而是大自然与人在长期的和平共处中形成的。第二,以自然为核心的理念,就是让现代城市居民去感受自然。要保留大自然赠与人类的礼物,关爱自然,爱护环境,人类共同参与设计,让大自然的魅力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最后,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中极其重要的就是自然资源。要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重视保护和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分类;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1、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街道景观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还要尊重传统历史,继承古老文化。人是城市街道的主体,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主要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当从主体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的各类生活需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从城市整体考虑,使商业步行街道、交通街道和生活街道之间统一和谐,共同突出城市的文化气息和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城市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当以促进人与环境、大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设计时应当合理调整、恢复和运用自然街道景观。

2、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将街道景观看成由“点”、“线”、“面”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城市街道中的一棵树、一幢房子等都可以看作是街道景观中的“点”。河流、城市道路、人行天桥等都可以看作街道景观中的“线”。“面”的空间比“点”、“线”都大,城市中的建筑物外墙、道路路面、房屋屋顶等都可以看作“面”。城市街道景观中的“点”、“线”、“面”在设计时只有运用美学法则,才能相互结合组成各具特色的街道景观。景观设计形式美法则包括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变化、调和与统一等。

二、街道景观分类及设计

根据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现代商业步行街、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1、交通性街道景观设计

交通性街道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道路,它主要是为城市的车辆通行提供通道,是人、车流的高度集中区域,承担着城市交通的功能。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包括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地铁站、交通岛、道路分隔带、城市主要干道等,主要有沿街的线形设计、建筑形式、街道设施、街道绿化等。由于交通性街道车辆通行速度快且车流量较大,一般采用直线式的道路,对于需要转弯的道路必须符合一定的转弯半径,并在转弯半径内不得有遮挡物影响人的视线;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得街道的空间、比例感协调。街道并不一定要等宽,可采用局部空间放大的手法,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信息显示牌、护栏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除应避免自身对景观的不利影响外,还应强化它在视觉效果上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树洞画”,都是在细节处展现人文精神。

此外,一些特殊的交通性街道,如立交桥、高架桥等,它们与地面会存在一定的高差,这样的高差给交通性街道景观带来了立体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增添攀爬植物,缠绕包裹高架桥的桥体外侧达到绿化效果,或者可以在桥侧固定盆栽,形成立体的绿色景观。对于桥体与路面形成的夹角或空间死角,可以配置适合的乔木、灌木与街道线织在一起,但应注意这种绿化不仅仅是一种视觉需要,更应注意其实用性,在夹角空间较大的区域可以通过绿化的收放围合使得本身的“死角”成为人们游憩休闲的场所。

2、生活性街道景观设计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也是最多的一种街道类型。它是居住区空间的延伸,一般由两侧构筑物、地面、绿化、公共设施等要素共同构成。相比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车流量相对较少且车行速度慢,交通性质主要以城市内部客运和行人为主,路幅宽度相对交通性街道小,道路两旁一般为居住社区。生活性街道景观设计要抓住其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强调它的场所感和邻里感,如在街道景观的空间形式设计中融入满足人们日常购物、生活的超市和菜市场等居民需求的服务性区域,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利用植物或者街道小品、座椅等来组织丰富空间,给居住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场所。

再者,由于生活性街道中行人的数量比行车多,在绿化设计中应注重行道树的选择,便于人们在夏季遮阴,冬季可以得到足够的日照,同时可以采用花池、花坛的种植方式为街区增添景色。

3、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现代商业步行街主要是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将其从商业集聚区域中划定部分为步行区域,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购物环境。从景观特性来看,主要包括安全性、便利性、需求性、文化识别性等。

安全性是街道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它是从车行道中分离出来供步行者独占的空间,为避免机动车的入侵,可通过各种形式的隔离设施,如台阶、绿篱、置石等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此外,步行街相对其他种类街道人流密度较大,人在行走过程中不易发现周边的不安全因素,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要保证步行街道地面铺装的平坦性,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市政管道设施的井盖口附近,尽量要避免高差的变化;对于不同性能的铺装材料也需经过考量,如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性能的材料等。其次,商业步行街道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商业空间的要求,如在商业街中举办活动、表演需要的空间等。再者,便利的到达方式是集聚人气的主要来源,诸如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电话亭、自动提款机、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导游图、座凳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完善是保证街道品质的基础,同时从街道应急考虑,在通道宽度、地面铺装强度上都要考虑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的进出方便等。

4、传统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设计

传统文化符号在内容形式上是根据当时的文化特色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产生的,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所以传统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要注重原有街道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如对于一些老字号要予以保护等。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具体可以通过选取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题材的元素并应用到街道小品中,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

5、滨水区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泛指毗邻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区域的土地。滨水区的街道景观除了要成为常规性的城市线性空间外,还要承载着水域与陆域相衔接的过渡空间功能,是水域空间向陆地城市空间的缓冲带。它同时具有自然山水景观特色和人文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还可以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修建自行车道,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

结束语

城市街道景观代表着城市面貌和形象,代表着城市居民交际生存的环境,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应当继承传统景观的优点,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以便更好的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伯娟.城市居住区街道景观设计探讨[J].河南建材,2010(5):129-130.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

1.1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性

为什么要进行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并且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呢,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就是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性。何为特色景观的目的性呢?园林景观设计,就是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的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现在更要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还有一点就是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效益性。谈到效益,在进行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要注重效益,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生态效益。在很多时候,设计师们都把自己城市规划色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作了一个普通任务,而忽略特色二字,也忽略效益二字。城市规划色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一种艺术,艺术会带给人美的享受,一种独特的艺术会让人深深的印在记忆当中。所以,将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二字真正地做出来的时候,生态效益也就自然而然的达到。可以将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生活特色充分地展现给大家,吸引住每一个到达这个城市的人们,让自己城市的人民生活在一个有着浓郁的家乡特色的环境中,这也应该是每一个园林设计师的梦想,与职责。

1.2城市园林景观的具体的特色设计理念

特色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错落性、效果的凹凸性。在城市中,现代化气味很浓,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总是在忙碌中度过。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表现出一种雅致、错落的景象,让城市温和一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缓解人们紧张情绪作用。而这种主要就是通过搭配各种植物与景观产生。要追求特色,就需要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加入独特的地域色彩与一种文化的品味,还有就是当地植物景观的适宜类型。例如,在河北唐山,新城就是最大的一个特征,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的特色设计上也要有新的这一个地域特征的体现。可以看到古代的前辈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做的就很棒,特别是在独特性上,看北方的城池,再看南方的园林,没有一个不让人叹为观止,没有一个不是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汲取过去的经验,也是做好特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总结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景观设计

1城市园林绿色景观设计

1.1园林绿色景观设计中电脑软件的应用特点

城市园林的设计普遍是利用电脑软件来实现,例如CAD、3DMAX等,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其优势非常明显,例如,绘图速度快、整体性强、效果图真实、绘图精度高等。与此同时,因为园林是三维空间,所以,也可以利用3DMAX等具有三维效果的软件进行绘制,同时提升了景观设计的全面性。除此之外,使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还能够反映出不同的视距、多种视角等透视场景等。由此可见,通过电脑软件设计园林景观,不仅能够降低设计时间、费用,还能够提升设计的实效性、全面性。

1.2园林绿色景观电脑软件设计方法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建立与园林地质相符合的模型,然后分析园林景观的细节以及整体框架,预先确定园林效果图所想要表现的整体效果以及主体物体,从而再详细地进行设计。所以,在实际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需要先规划出整体设计,然后再对所有的细节、重点进行突出化。模型的复杂程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对建模的效率形成影响,还会对后期的渲染、处理等操作形成较大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在建模之前,需要预先设计透视角度、透视深度等,深度刻画重点目标,轻微描写或省略一些无关重要的目标,做到突出重点。同时,在设计景观时,需要考虑设计的可行性,不仅需要设计景观的整体构架以及形状等,还需要考虑景观的材质选取,保障材质能够满足当前的设计方案,保障最终设计图纸的行之有效。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措施

2.1加大林业重视程度,大力强化园林绿化结构体系

当前,我国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多,并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例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这些森林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法律法规较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例如,关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立法问题,就没有进行全面、详细的界定,因此,需要逐步对其进行完善。

2.2完善园林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管理措施

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一切都归功于相关林业部门对林业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密切监督。尤其是国家林业局对地方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了对破坏园林绿化等违规行为的处置措施和力度,不仅有效保护了环境,挽回了国家的损失,而且还给园林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完善园林绿化工作监督体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2.2.1提升监管部门对监管工作的认识。林业管理部门需要逐渐杜绝重栽轻管的意识,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不定时的组织监管人员进行回顾性的检查。不仅需要关注树木生长的条件,还需重点盘查林业资源的保护情况,发现违纪行为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2.2.2加大对毁林等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2.2.3检查和监督的形式需要多样化。营林监督是一项常态工作,上级进行检查或监督时,不需要预先通知,更不能限制区域,如此才能够真实地了解情况,发现病症所在。

2.2.4完善举报途径,建立举报奖励。群众的力量巨大的,利用群众的力量监督林业行业。完善举报途径,让群众发现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举报,如此才能真正地对营林起到保护作用。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1篇9

关键词:景观;景观设计;历史文脉;城市精神

中图分类号:TU一856文献标识码:A

一、“景观”的由来

“景观(Landscape)”一词的出现,在西方最早见于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当时被用来描述耶路撒冷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以及具有神秘色彩的皇宫和庙宇。18世纪,英国学派的园林设计师们将绘画作为园林设计的范本,从而将“景观”一词与“造园”联系在一起。19世纪以后,不同的专业对“景观”一词的解释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地理学上,“景观”作为科学名词,是指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即地球某区域内的整体地表特征。在生态学上,“景观”是指具有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单位。目前,对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生态学和景观建筑学三个学科中。

“景观建筑(LandscapeArchitect)”一词最早出现于1827年米森所著的《意大利伟大绘画中的景观建筑》一书中,而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一词则由美国的建筑设计师F.L.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最先使用,他称自己为“景观建筑师”,以区别于其他造园设计师。1899年,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AmericanSociety0fLandscapeArchitects)成立。1900年,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景观建筑学专业课程,宣告景观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成立。二战以后,景观建筑学和景观建筑师作为专业术语传播开来,为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我国,与西方景观建筑学相对应的是风景园林学。在殷周时期,以畜养禽兽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在秦汉时期,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住宅的地方称为园或宅园。“园林”一词最早见于西晋以后的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唐宋以后,“园林”一词使用广泛,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林系统、北京林学院园艺系创办了园林专业,同济大学建筑系也创办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方向,并于1979年起先后创办了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与硕士点教育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博士培养方向。1978年,山东济南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园林绿化学术委员会”;1983年,江苏南京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会”;1984年4月专业期刊《中国园林》(英文刊名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编辑出版计划通过。

1997年,对于中国当代景观建筑设计做出杰出贡献的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回到中国,将“景观设计学”的概念郑重地引入中国,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了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从此掀起国内景观设计的热潮。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概念融合中国古典的园林设计和西方的景观建筑设计为一体,成为一个涵盖意义丰富的综合概念,人们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个沟通科学与艺术,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整个人居环境相关的、结合文化和自然的并不断拓展其领域的学科。在实践上,它的设计范畴已拓展到公园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总体规划、国土及地球景观规划等方面。

景观设计师的概念也随之呼之欲出,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他的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自然、地球和谐相处。景观设计师有别于传统的造园师和园丁,他所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是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名义,来监护、合理地利用、设计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的专业人员。一个国家景观规划设计师的数量、职业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人居环境的优劣,也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缺乏总体规划

城市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历史上,中国曾有过许多著名的城市规划设计的例子,例如象征皇权的标志性建筑群紫禁城、拥有美丽西湖的杭州、新疆伊犁河上游的按照易经思想建造的八卦城等等。拿杭州来说,西湖的规划最初是出于防御、供水和农业的目的。千百年来,它不仅在农业系统发挥着巨大作用,最后还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目前它正准备向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申报文化景观遗产。这是一个出于实际用途而规划的城市景观,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成功范例。

中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历史非常久远,但对于目前国内大大小小近800座城市而言,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过的城市还是微乎其微的。大规模的城市设计几乎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因此国内的许多城市都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理念及教育的进步,我国也开始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大规模投入,城市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这些改观并不全都是成功的。从现有的方案来看,有些规划没有生态和环保概念,不符合自然规律,生搬硬造地造出人造景观破坏自然;有些则照搬西方的设计概念,不和中国的具体环境相协调,造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建筑;有些则弃传统于不顾,大肆拆毁古建筑,搞所谓的新城市运动等等,有些城市则是今拆明建,今天这个风格,明天那个想法。总体来说,就是缺乏整体规划。

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多数城市既有中国古建筑的部分剩余,也有美式的摩天大楼,也有欧式的拱廊圆柱;大多数城市也都存在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还有很多的城市建设沦为了领导们的“政绩工程”,建设规划考虑的只是形象的问题,而很少科学地进行全盘系统地规划。

城市景观,涉及的面很广,它包括了城市上空乃至地下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甚至人们呼吸到的空气也与景观的设计有关。景观的设计已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任务,而成为了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以及政府领导等等一系列人员的责任范围。城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的老百姓们关心的内容,进行整体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思考范畴。

2.不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近年来,生态、环境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不断突显出来,各国都开始把目光放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上来,我国也不例外。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在更多地有了生态的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概念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所生存的城市存在这样多的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石油缺乏、燃气缺乏等等,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往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当中。

从前,我们没有生态城市这样的概念,所以很多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生态地进行设计也是很自然。2003年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人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可是宇宙飞船航拍回来的照片却令我们每一位国人感到自惭:中国北边南边的俄罗斯和东南亚都是绿色的,只有中间的中国的国土是枯黄一片,绿色的地方微乎其微。这张航拍回来的照片足以让我们去思考许多关于环境和生态的问题,也足以说明我们现在进行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多么地迫切和必须。

3.不注重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

当年梁思成先生对老北京城的保护问题上所提出的古城保护思想中,梁先生分析了北京城的特点,最先指出了古城进行整体保护的意义,他提出了两条建议,可最后,梁先生的这两个建议都被否定了。经过这许多年的发展,人们终于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回顾这几年中国城市景观的发展,发现不少的古建筑在城市的日新月异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楼和各种风格的现代标志性建筑。我们在感慨古老的中国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也为那些古建筑的消失扼腕痛惜。文博大家朱家缙老先生曾说过,如果当年不拆老北京的城墙,在三环以外发展新城,北京一定比巴黎还要漂亮。如今的北京,老城被破坏了,新城也已发展到了五环、六环,面积扩大了十倍却还是不够,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古老的建筑孤零零地处在现代化建筑的包围圈中,全然没有了当年的气魄和老百姓生活其间的大气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城市的历史更为久远,自然拥有许多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的名城古城,诸如汉代古城洛阳、九城古都西安、六朝古都南京、元明清首都北京、大宋京都开封、杭州等等,仅仅这些城市的名称就能使人们的思绪回到那古老的年代,为我们曾经辉煌的历史感到骄傲,然而现在发现许多古城已经大变样了,在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现代化建设中,很多古建筑和传统标志被当作陈旧的东西一并铲除了。近些年,历史遗产保护的问题被专家学者们一再提出,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仍然是一个需要以实际行动来落实的问题。

4.建筑风格不统一

说到建筑风格的问题,首先要说一说全球化。在当今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全球化,全球化不仅使世界各城市经济活动相互依赖,也使得各城市之间的文化趋于近似。在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本地的生活可能就是全球的生活。对于城市景观来讲,也同样,全球化也就意味着本土特征的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的许多城市面孔一律的相似,走在哪个城市、感受怎样的文化似乎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经历全球化。于是,大家进行城市建设所用的思路和手段几乎雷同,要么是仿美式的高楼,要么是仿欧式的圆柱,要么就是仿古的中国建筑,而且一个城市中几乎同时上演所有的风格,以旧翻新,全面全球化,这种打扮似乎很现代,然而正是这种相似性让城市失去了本该有的地方特色。曾经就有学者把中国当代的城市建筑风格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等等。大约正是这所有不同风格的建筑成就了中国当代城市的总体风貌,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遗产流失的永久遗憾。

三、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背景

1.历史文化背景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距今约5500年左右,即史前时期就已有了城市生活的痕迹,可见我国城市历史的久远。人们从不固定的游牧生活转到相对固定的城市生活,依据一定的气候和地域条件,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居住形式、劳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因此,南方、北方、东部、西部等地区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经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我国城市形态各异:有的是保存较完好、富有个性的老城,如苏州的老城区、杭州西湖景区;有的是被历史施过浓墨重彩、饱有历史沧桑的古城,如北京、西安;有的是具有现代史教育意义的、被西方文明浸染过的城市,如青岛、澳门。

城市的历史文脉不同,面貌就不同,所承载的精神也不同,相应的城市设计也应不同。诸如南京,历史上曾做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国都城,被称为著名的“六朝古都”。后又做过南唐都城。朱元璋后定南京为大明首都,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亦为南都城。太平天国时期,南京名为天京。是太平天国首都。中华民国时期,南京是民国政府中央政权的所在地。有着这样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南京自然蕴含着著名古都的豪迈大气和厚德载物的内在气质。南京的历史注定她有着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古迹名胜,明孝陵、中山陵、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雨花台等等。所以,南京的城市景观设计应蕴含深刻的历史感,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名都风采容纳在各式景观中,形成南京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

当代的中国城市景观设计是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国度里进行,它除了要考虑地理和生态环境之外,城市的历史文脉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的历史文脉,是指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它像一条穿越城市的历史轴线,贯穿整个城市的历史,体现城市文化的积淀,是城市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城市无法再生的宝贵资源,理清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文脉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

2.学科背景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学教育其实是刚刚起步,学科背景主要是建立在以前的园林学基础之上。俞孔坚教授的到来,促使了景观设计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人对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重视。

2003年1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成立。2003年10月8日,清华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正式以景观学命名的系科。2004年12月5日,国家建设部人事教育司联合国内18所高校召开全国高校景观学专业教学研讨会,成立了高等学校景观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被认为是中国景观学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景观学(LandscapeArchitecture)在我国从此有了较为详细的定义,它是指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从国际上来看,自100多年前美国出现第一个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以来,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都逐渐建立起成熟的景观教育体系,培养出一大批景观规划方面的专门人才并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和有影响力的国际景观教育组织。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景观学才刚刚起步,专业建设尚不规范,国内景观学人才极度缺乏。目前我国农林类高校和高校中的建筑学院都设立了相应的景观学学科的教育,也正在努力为中国高速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培养专门人才。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于2005年10月28―29日在我国同济大学举行,这是全球首次最高规格的景观专业教育会议,在我国的召开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景观学的教育已提上了社会日程。

四、城市景观设计的历史责任

1.绽现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的身上,既集中着当代社会林林总总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历史的沉淀。古老的城市,历经沧桑,在洗尽铅华后毅然显出独特的民族神韵和文化魅力。新建的城市,以它崭新的姿态给人们提供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神往。人们对城市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渴望,城市成为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理想栖居地。

正因为城市承担了现代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寄托,因此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也相应地要承载更多的历史人文精神。景观设计师如果只考虑部分建筑的内部结构和表面风格已远远不够,他必须要将城市的历史人文精神融入到整个景观的设计中,让人们在城市景观建筑中体会和寻找历史感,感受人类的进步和延续人类优胜劣汰的生存史。人们对历史所产生的依赖性是由于历史给人们提供了寻找心灵家园和判断优劣与否的心理依据,人们依据历史,可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做出决定以确定人类今后的发展方向。历史扩大了现代人的精神空间,人们可以从过去的生活中寻找慰藉、自信、勇气和方向等等。人们在城市景观建筑中寻找的这种历史感就要由我们的景观设计师来完成。在设计中融入历史,理清城市历史发展文脉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当代,各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所谓城市精神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城市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中国当代城市精神,如北京:“求知、宽容、创新、谦和”;上海:“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南京:“厚德载物、同进文明”;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青岛:“诚实、博大、和谐、卓越”等等,无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了当代城市的历史特征和未来的功能定位。

对于城市的景观设计来说,一方面要理清历史文脉,另一方面还要突显出城市特色。城市特色,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形象的、艺术上的总体概括,这种概括即是感性的认识,又是可以上升为理性的、意识性的总体认识。一个城市的特色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符号特征。城市特色主要由文物古迹的特色、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景观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以及城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等构成。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越是有差异,特色越容易显现,这种个性和特色源于历史和传统,源于久远和遥远。

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的标志,当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应避免格式化的统一局面,应努力探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将各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纳入景观设计的风格之中,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城市历史、城市精神与城市景观共同打造出城市富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应是当代景观设计师所走的一条捷径。

2.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了102个中国最美的地方。其中人工痕迹最少的地方才是真正最美最生态的地方。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寻求人所能到达的地方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随自然而设计、以美的规律来设计、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来设计才是景观设计应有的最深刻含义。

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它必须考虑到景观的地理外在要素如地质、地貌、地形、水体、植被的造型能力,使之合乎自然形态规律并按照美的目的来建造;其次它要考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是使景观能够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植物、水体、天空、水土都处于规律的变化之中,人与自然协调生存;然后它还要考虑到人类社会及历史人文的要素,要探究景观的合乎时代性和文化民族地域的特征性,要保留和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具体到城市的景观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体等特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历史,城市的现状及城市的当代功能定位等一系列要素。

城市景观设计不是一个现时现世的简单工程,它将成为历史,永远镌刻在关乎人们生存与审美的史书中。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却可以客观地去评价历史,去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去查缺补漏;我们不可能拥有全世界,我们却可以主动地去学习世界,去创造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方世界。我们的目的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寻求一种适合我们中国人自己居住的,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同时又是世界的一种合理的居住方式。

3.立足现代观念体现城市意境

今天,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已不单单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诗意的栖居”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吉迪翁(SigfriedGiedi-on)曾经指出“建筑是对我们生活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观建筑学也是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而言人与自然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的诠释和表现。景观建筑学在推动人类物质生活环境变化的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生存理想和精神审美的不断演变。

城市的景观与建筑在承担重要的使用和实用的功能之外,还被界定在艺术审美的范畴之内,无论是西方艺术史还是中国艺术史都给建筑以较高的美学评价。

在现代的审美范畴内,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已被模糊,人们开始在更大的范畴内定义和寻求美,甚至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空间环境。从传统园林学发展而来的现代景观学,在理论与实践中同时追求美的最高境界。当代中国的城市景观设计应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体现空间的艺术美,同时将这种空间意识与城市的历史美感和城市精神相结合,体现出城市的独特意境,给人们以特殊的艺术知觉。

4.培养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

高素质的景观规划人才不同于普通的园林师和建筑设计师。他们首先应有纵观全局的大局意识和土地伦理观念,从总体上把握景观规划的社会意义。其次,他要有具体的设计学知识,能够从事专门的设计工作,另外,他还必须具有独立的个性、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师主要来源于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类专业和其他一些专业转行人员,真正景观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重视景观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景观学人才是中国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1篇10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4.1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VanderRyn和Stuart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Regenerative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landscape,Thayer,1993)。

4.3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cities,sustainablecommunities)。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5.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

5.1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

5.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5.3尊重自然,展现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自然景观及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Thayer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1998)。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6.问题与讨论

现代城市生态型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生态型景观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科学原理。

然而,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无论是五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也无论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规划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俞孔坚,吉庆萍,2000;俞孔坚,2001)。

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SimvanderRynandCown,Stuart,1996.EcologicalDesign,IslandPressWashington.D.C。

西蒙兹(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2000,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11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Abstract:urbanlandscapespaceiscloselyrelatedtopeople'slives,andthesubjectivewillofthepeopletoguidethecompletionoftheurbanlandscapeandspace,toexertinfluenceontheexistingenvironment,theurbanlandscapeandthespacecansupportpeople'sactivitiestoenrichthecontentofpeople'slives.

Keywords:urban;planning;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原则,即形式美原则。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1、景观环境的概念

景观环境,是指由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所组成的,具有观赏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空间关系。

根据景观环境空间的大小和距离人群的远近,大体上可将之分为:庭院景观环境,即人们日常活动所处的景观环境,包括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社交等活动所处的宾馆、饭店、商场甚至影院、酒吧等场所;社区景观环境,即人们日常户外活动所处的景观环境,包括锻炼、娱乐、休闲等所处的小区绿地、公园、草地、林荫道甚至城市雕塑等;郊野景观环境,即野外景观环境,距离人们日常生活范围较远,通常是人们假日游览、观光的对象,当然一些人迹罕至地区也同样属于此类别;瞬时景观环境,即具有时间性的景观环境,如日出、彩霞、春雨等。

需要强调的是:景观环境与每一种具体的景观相关,但又不完全从属于某一具体的景观要素,而是各种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的总和,如月光、晚霞、花卉、林木、湖泊、绿地、桥梁、道路、建筑物等等,都是景观环境的组成要素,是景观的一种,却不是完整的景观环境本身。景观环境是可以分解和移动的,如街心花园中,由花卉、画坛、绿草、雕塑小品、灯具、喷泉等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优美的景观环境,其中的任何一个景区、景点、景物都是整个审美环境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减少或增加某一非主要的景观要素,原有的景观环境仍可以相对独立。

2、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一个典型的同时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两种要素的景观环境,它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

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在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将来时”的理想追求。可以说,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城市人的感受和需求

景观设计的目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艺术处理,合理的表达设计意图,满足人的精神上的愉悦,二是通过创作,创造一种意境和氛围,让感受者参入进去,满足人的自我表现、参与或使用需求。

以街道景观为例,接到开敞空间的设置应结合功能考虑,赋予场所一定的功能有益于提高空间的使用率,休闲性的街头绿地应结合冷饮、小卖等设施,而休息的座椅的设置位置应考虑人的心理感受,而避免成为摆设。在纯步行街,采用统一的地面标高,运用不同肌理、色彩的人行道板铺砌,分为“驻留区”和“流动区”。“驻留区”采用较小的铺砌单元,并设置椅、凳、庭园灯,栽种乔木,设置花坛,放置各类街道家具和小型环境艺术品,供购物观光人流停留休息;“流动区”采用较大的铺砌单元,该区域是贯穿步行街的无阻碍通道,可供观光车缓行。必要时可行驶特种车辆。在准步行街,车辆通道比两侧标高稍低,用较大的铺砌单元,表面肌理较粗糙,使汽车在行驶时能感觉颠簸,并配合平面曲线的变化,以减缓车速。

4、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5、结束语

城市做为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已然成为了人们的必要生存环境,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划、不断设计以及不断建设,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从根本上来看,城市的发展是一本具有历史的书,每一个设计、每一次规划,都会为城市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设计中城市人的感受和需求越发不容忽视,加之人们生态意识的日益增强,城市设计正在“生态化”发展,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民,何丹论城市规划的环境经济理论基础[j]城市规划会刊,2000,2

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范文篇12

【关键词】城市堤防;设计;河流景观;有机结合

1.我国城市城市防洪和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水患较多,城市防洪问题十分突出,城市防洪与景观规划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城市的防洪建设专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整体改造结合不足,存在脱节现象;其次是城市防洪堤的建设,考虑防洪堤本身的工程、技术、防洪功能及节约投资的因素较多,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环境品质及景观因素要求的少;再次是城市防洪堤的建设对该地区的城市历史、文物、古建筑、城市环境破坏较严重。

我国城市城市防洪和景观矛盾主要体现在城市堤防既要证防洪安全,又要注重城市景观。其主要原因归纳起来:首先,是政出多门,法与法之间有脱节现象。我们国家目前城市地区防洪的组织实施和投资建设的是各级水利部门,它有它的一套建设管理程序,如:防洪堤必须由省一级以上的水利专业设计院设计,招投标及质监也是由水利部的自成体系等。其次,是忽视了对城市地区物质与文化要素的全面认识。再次,旧城市改造的市场运作机制不尽完善。

2.城市堤防设计与河流景观的融合

当今国内为了解决社会、经济、人口布局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协调的矛盾,或者要开发水电这种清洁能源,都离不开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历史和现实确定了水利基础设施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在以往工程水利的指导思想下,相对偏重水利等工程措施,导致大多数城市河道硬化、渠化严重,河道线形裁弯取直。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所以,在河道的规划层面就必须确立生态、景观、水利工程综合整治的理念。这与传统的以单一水利工程治理河道不同,而是在不排斥大坝、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融入生态与景观,将三者统筹起来考虑。这与国外“近自然河道整治”等不同,因此,国内河道的规划设计或改造不可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改造经验。需要在兼顾大量水利工程存在的基础上,考虑生态、景观的营建。

2.1河道与周边城市用地的调控

用地问题是制约城市河道成为良好的景观区、城市休闲空间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现状河道的许多地方直接与城市道路、建筑等以直立墙护岸的形式相联接,已无任何的缓冲余地。但是,如前面所述,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景观带,尤其是建立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沿河两侧的绿地保护带至少要大于30m才能够发挥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河岸植被在60米的宽度,则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同时,具备足够的空间改善河道的休闲景观,并提升城市的品位。

2.2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的建立

在中国快速和大面积的城市化进程中,不适当的土地利用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有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它们造成了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的大量丧失,最终加剧了城市的生态风险、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建立一个战略性的自然系统结构,创建良好连通的绿色生态廊道,用以高效地保障自然和生物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河道绿色廊道的完整性建立也是规划阶段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时必须统筹的一个关键问题。建立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即沿河流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包括河漫滩、泛洪区、物种栖息地、景观休闲用地等,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修建,并与郊野基质连通,从而保证河流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

2.2.1河流的沟通把河流网络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系统,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流域的统一性。

2.2.2重要栖息地的连通与重建栖息地是指鱼类或其他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场地。这一地段的重建和连续可使水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两栖动物、水禽和哺乳动物等都遵循规律连续分步,并形成丰富有序的食物链(网)。

2.3河道景观的功能区划及用地规划

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的景观的品位,整合土地资源,在规划阶段必须解决河道的景观功能区划,以及对每段区划的主题定位。

2.3.1区划的前提在区划时,须参照城市的《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对河道所划分的水功能。水功能一级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和保留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在水功能一级区划定的开发利用区中划分,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七类。在保护区、饮用水源区是严禁任何的人为活动,包括景观休闲、游憩、水上运动等,因此,在功能区划上一般划定为生态水源涵养区或水源核心保护区。

2.3.2功能结构区划根据河道每一段所处的位置、周边的环境等,在功能区划上应以河道水环境保护为前提,从河道现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角度出发,经过综合分析,将整个规划范围内的河道于其性质、功能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一般来说,位于城市内的河段,其功能定位为通过对河道的生态整治与景观改造,满足市民的亲水、休闲、娱乐需求,规划以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

(1)河道景观由于自然及人工的原因分布在城市、村镇、产业园区、郊野等不同的地域,每一地域的河道景观其规划目标、宗旨、布局不尽相同。规划设计首先得解决其规划定位及问题;(2)对于郊野自然河道的改造,基本定位在河道的防洪功能和自然生态恢复整治上;(3)对于河道流经特殊的地域或该区域有特殊的产业或在城市中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为特殊,则需统筹考虑该区域区位、产业结构、用地类型等因素。

2.4河道休闲旅游规划

2.4.1水利风景区的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内外以水为依托的休闲旅游景区的建设极具发展前景。在对河道进行整体规划时,应充分论证河道作为旅游景区的可行性。如河道及周边的区位条件、自然及人文资源特色、客源市场情况等。而水利部引导下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则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作为旅游资源。

2.4.2景区建设与水利设施及生态的统筹水利风景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其本身也因所依托的设施不同,而导致资源特色及分布形态不同,可有多种开发方式。因此,作为景区的河道规划则应对其旅游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定位。另外,水利风景区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或旅游度假区类似,都是主要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主。但是,水利风景区不同于一般景区的特点既是必须首先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转、发挥效能。以及河道生态的涵养及修复,故在规划和管理上,水利旅游区都有其特殊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范例(12篇)

    - 阅0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范文关健词:重大危险源;评估方法;探讨MajorhazardsourceevaluationXuGang(GuizhouprovinceQiandongnanpolicefirebrigadecommand,GuizhouKaili556000)Abs.....

    关于沟通技巧的心得体会范例(12篇)

    - 阅0

    关于沟通技巧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作者单位:450007郑州市中医院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它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及方法,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