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科学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

科学心理学自1879诞生以来,历经众多学派的竞争与融合,发展到当代,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成为当下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体系内容心理学到目前的认知心理学,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心理学已历经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其中夹杂的大大小小的理论思潮也很多,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四大势力,其影响持续至今(舒跃育,2011)。但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进步,心理学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拓展,以及心理学与多学科的相互交融,心理学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其中发展正盛的认知神经科学最有可能成为心理学的第五势力”。在后现代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心理学学科体系加速分化,美国心理学会(APA)目前在册的就有53个心理学分会,每一个分会几乎都可以主导一门学科的发展,就我们所熟知的,近年就兴起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叶浩生,2003),这使原本就不很清晰的心理学体系新增加几分凌乱。

心理学目前的多学科分支的现状,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结果,还是心理学分离和破碎的预兆。张海钟和姜永志(2010)认为,学科分化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物理学这样的成熟学科就有数十个分支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学并不多。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斯塔茨(Staats,2003)则认为,学科过度分化是心理学分裂的预兆,这样的分裂现状,使科学心理学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共同体,难以形成如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所说的统一范式”(Paradigm),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将成为泡影,心理学终将难以摆脱前范式科学形态的命运。斯塔茨(1996)曾指出,每一门科学都得经历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转变过程”,他注意到在自然科学方面,这种转变以极高导致了在理论、方法和哲学上的相当多的一致性,而行为科学却是分裂的,因此,他试图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科学心理学,但是舍弃人文的心理学注定是不圆满的,这一整合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心理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心理学是在发展还是在倒退,心理学的历史是否有一个类似于规律的法则来引导学科发展,或者说心理学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澄清会让我们对心理学的现状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下我们将看到争论最多的三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同时,立足于当下后现代和多元论的观点,我们提出心理学的多元论发展模式,作为第四种模式,同样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2心理学史发展的传统模式

2.1循环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每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个规律的生成,循环发展模式(Cyclicaldevelopmentmodel)认为历史就是重复自身,起落消长,无尽往复。王国由盛而衰到再次兴盛,知识的停滞与知识的重新发现都是循环往复的。最早的循环论者应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克·西曼德,他认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无限与无形的,他命名为阿派朗”,意思是无边无界”,他认为宇宙的每一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循环变化过程。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为循环发展模式提供了佐证。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论认为,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之为科学,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都处在前范式或前科学时期,科学工作者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待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于是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因此,他认为科学发展是四个阶段的往复循环:即前科学时期(前范式)→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当新范式战胜旧范式就标志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新的常态科学时期。在新的常态科学时期,新的范式成为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引导下继续积累式的前进。但到了后来又出现新的反常,陷入新的危机,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范式到更新范式的转变,进入更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库恩同一时期的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同样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的这个模式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的质变,也体现了它的量的进化(夏基松,2010)。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心理学史的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规律。从地域人格的形成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循环,姜永志和张海钟(2010)就发现,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将导致人们适应环境的差异,对环境的不同适应会逐渐内化为区域文化内的一种习惯、思维,最后生成一种区域性文化,不同的区域文化因差异不同,而形成不同区域的文化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的表征方式外显为区域文化心理行为,这种行为又会使人们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即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心理→区域文化心理行为→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心理……,这是区域地理与人格生成的循环往复过程。另外,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循环模式,意识或经验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唯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时期,意识仍旧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自从华生(JohnBroadusWatson)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之后,心理学彻底的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将外显的能够测量、重复和量化的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持续影响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其很多观点仍被认知心理学所沿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使意识重归心理学领域,意识的回归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又一次循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意识与行为成为当代心理学都涉足的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寻求意识与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种循环其实并没有停止,每一次循环只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即达到了库恩所说的常态科学时期,或者拉卡托斯说的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但是,每一次循环都会从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吸收新鲜的东西,并将其整合到现有理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这是该模式最易被接受,也是最具解释力观点。

2.2线性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线性发展模式(Linear-progressiveDevelopmentModel)认为,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先辈发现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如实证主义先驱孔德说的一样,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其暗含的假设就是只有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应该就是线性的发展。而波普尔(KarlPopper)的批判理性哲学也承认了积累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发展模式是:(1)科学开始于问题;(2)科学家对问题提出大胆猜测,即理论;(3)各理论间展开批判和竞争,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高的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伪,又出现新的理论。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是知识经验的不断累积(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孔德(IsidoreComte)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模式直接影响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或许这一线性进步发展模式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从心理学史的考察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佐证。如在心理治疗领域,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线性模式,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2010)在《车文博文集:西方科学心理学史(第五卷)》中认为,早期希腊思想将心理障碍看做是超自然的力量,后来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认为是体液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并强调脑的作用,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强调中庸”的情绪反应是缓解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后来萨布科(OlivaSabuco)认为情绪的自制促进了心理健康,后来皮内尔(PhilippePinel)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有些精神障碍有神经生理基础,而有些精神障碍没有生理解剖基础,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再到后来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人们通过现代测量技术来鉴别心理障碍,并通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意象疗法等。现代心理治疗的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并不是突现的,而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累积的结果。研究者也常常深有体会的认为,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都是奠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累积,如感觉、知觉、记忆等的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读基础上,通过一次次实验得到的。在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争中,所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心理学是否需要这样的实证累积,由实验数据组成的实证材料能否代表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实证积累的心理学能否促进心理学的统一?

这种线性进步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每一个学科发展多必须要经历的,知识的产生都是逐渐积累的。心理学史的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早期积累,心理学史的每一本经典著作,都对促进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各学科知识做大篇幅的论述,哲学作为心理学的母体、从来都是科学心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直接供体,生理学作为对科学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也成为了科学心理学最亲密的伙伴。正如维特斯特恩(Wetterstein,1975)认为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人们理解记忆、学习和感知过程等问题的知识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心理学内部仍存在一些分支学科的领域,它们通常研究诸如人格或社会控制问题,其发展历史较为混乱,不容易根据线性进步模式来解释。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一种完全相同的总体模式,也许存在几种模式,一些符合循环发展模式,另一些符合线性进步发展模式。

2.3混沌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混沌发展模式(ChaosDevelopmentModel)认为,历史本身没有任何完全相同和普遍性意义。正如费舍尔(Fisher)指出的那样,历史只不过是一出偶然发生的、不能预见结局的戏剧”(墨菲,科瓦奇,2010)。在历史中发掘的意义是我们强加于历史之上的意义,而不是历史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萨瓦(Sawyer,2000)就认为:撇开创造历史的人,历史不过是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既不能说它具有客观性,也不能说它没有客观性,问题在于人们不了解历史的客观性却赋予其客观性”。因此,心理学的历史也可能是一种混沌的和不连贯的历史,科克(Koch,1969)在《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连续的科学》指出,心理学在百年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伪知识和无意义的思想[。科克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被看做是极力效仿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但是他又说,目前为止,心理学尚未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论来研究其独特的对象,还远远不能说明它是一门累积的、渐进的科学。

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在极力模仿自然科学的过程,已经将心理学割裂了。按照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轨迹,科学的心理学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主线的,无论是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是近年兴起的认知心理学,都主要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其哲学基础。传统科学方法论是以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直接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延长工具可以客观把握到的,只有感官把握到的才是客观和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其实揭示的只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心理现象必须借助于非实证的研究(葛鲁嘉,2008)。对自然科学过度的模仿,使心理学失去了本真,那些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但又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主导作用的心理现象,不应该被方法论无情的拒之门外。从这一视角来看,心理学的历史更多的是一部实证科学心理学史,它缺少的是连续性的和综合性的关于人的心理的解读。因此,混沌发展模式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显然它也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历史,毕竟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内容以及体系上,都具有循环和线性进步的特征,那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当下的心理学,更能揭示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呢?显然上述三者都具有相对的适切性,但同时也有片面性。

3多元发展模式

以上每一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发展连贯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些人更愿意接受心理学史的循环发展模式,另外有一些人更倾向于接受线性进步发展模式,甚至还有人认为心理学史部分上也是混沌的。理论的不统一往往都会陷科学于囹圄之中,在心理学这个限定的领域也一样。既然以上三种历史发展模式存在缺陷,那么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早期学者,会发现很多学者都持有一种多元论,瓦伊尼(Weiner,2010)在其著作《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中强调,苏格拉底(Socrates)就曾最早规划出一种多元论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强调行为具有多重原因,行为的原因不单纯是心理学、生理的或是社会的,而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而中世纪理性主义者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的哲学视角也允许多元性和多样性在整体性中占有更重要地位,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这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现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创立者詹姆斯同样是一位彻底的多元主义者,詹姆斯明确证实了分析的多重水平:分子的、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并且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应用。他的多元论对他的心理学取向有几种含义,首先是方法学的,我们审视詹姆斯的著作,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就会发现一种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其中方法学的观点起了辅助性的作用,詹姆斯是用了多种方法,显然是一位方法多元论者。二是在心理学对象上他的多元论也尤为凸显,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宗教心理甚至超自然现象(方双虎,2011)。早期学者的多元论思想,为今天心理学的多元论取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哲学成为支持多元论的主要阵地,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一元论,提倡多元主义,认同不同意见同时并存,共同繁荣。后现代哲学还接受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和增生原则”,认为任何理论都有韧性,没有一种理论永远能驳倒另一种理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判定一个理论好于另一个理论。我们再回到心理学分裂的源头来看,其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文化霸权问题,即主张建立一种普遍性适用的实证科学和严格意义的实证科学,这种客观的研究范式确实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科学的地位,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操作主义使人类心灵越来越具有可操作化,提供了客观揭示和理解心灵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技术,合理的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侧面。

但是,这种客观研究范式所坚持的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没能完全的阐释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心灵主观性。这种以实证主义取向建立的心理学实际上所持有的就是一种一元文化论,反对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形式,反对其他文化中的心理学式样,这样难免忽略了其他文化中有价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关于心理的解释。从美国心理学会(APA)53个专业分会来看,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这样的分化是否阻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了呢?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细化不但没有阻碍各心理学分会的发展,而且很多心理学研究领域还出现更多的交叉研究。从行政组织结构来看,在20世纪末,心理学已经同其他学科一样统一,甚至比某些学科还要统一,如,在生物学内部,我们通常能见到至少20个系,包括植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林业学、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研究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等。所以,心理学可能高估了其他学科的统一而贬低了自身的统一性。按照詹姆斯的精神,我们必须考虑学科统一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探索多元化为心理学提供的优势,一门新的理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会弥补心理学的分裂,同时又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带来希望。

4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历史并不是分化的历史,而是学科多样化、复杂化、丰富化、精细化的发展必然性。那么,心理学史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会遵循这样一种多元论取向,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心理学研究越精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弥补了心理学的分裂,起码将其研究限定在了心理学的边界之内,阻止了学科分裂或被其他学科蚕食的结果。因此,对心理学史的解读,要站在多元论的立场上,持有多元发展模式(PluralismDevelopmentModel)的观点。在心理学史的体系中,诸如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等几种典型体系被纳入到了当代主流心理学之列,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对当代心理学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认知心理研究回归了意识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多元方法的重视也拓宽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们对整个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变化仍会持续关注,但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采用多元论的视角,将心理学史的发展纳入到多元发展模式中来考量,客观公平的承认每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这样解读的心理学史才会彰显心理学的当代价值。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车文博.车文博文集(第五卷):西方科学心理学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双虎.(2011).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心理科学,34,1242-1246.

葛鲁嘉.(2008).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

姜永志,张海钟.(2010).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心理学探新,30,3-6.

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心理研究,5,8-12.

墨菲,科瓦奇.(2010).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1篇2

关键词:心理学本土化;心理学中国化;本土化发展

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可以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

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昌盛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去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留学海外,学习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使中国开始有了科学心理学。这包括有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心理学的期刊和著作等文献。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反对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

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接受苏联大规模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同时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苏联所谓唯物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心理学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是必须要清除的。由此,随之而来的是解散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遣散心理学研究人员,停止出版心理学专著和期刊。

第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接受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热潮。西方的科学心理学重又被看作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后期。中国心理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追随西方心理学的不足,并开始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已经从探讨是否要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转向了探讨如何进行本土化的研究。致力于心理学本土化的中国心理学家已在积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1-8]当然,目前所谓心理学的中国化包容着各种各样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其本土化的入手点、着眼点、关注点、突破点、创新点等等,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些研究成果都已经成为心理学中国化历程中特定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中国本土文化圈中的心理文化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中国民众带有文化印记的心理行为,一是中国传统带有独特含义的心理学阐释。目前的本土化研究定向是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只是把带有中国本土文化印记的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放在了科学考察的聚光点上。虽然目前的本土化研究也挖掘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但只是将其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看作是已被现代心理学所超越和取代的历史古董。[9-11]不过,新的突破已在进行之中。通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研究,去构建既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又能够解说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又可以建构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又迎合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中国化的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中国化的现实的追求。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心理学中国化就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在一个很短的时段里,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和相当重要的成果。对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有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12]纵观心理学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第二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改造;第三阶段是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第一阶段的研究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使中国心理学转而考察中国人独特的心理行为,但是在科学观上并未能超越西方科学心理学,或者说仍然是持有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没有脱离这种小科学观的限制。这个阶段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人为被试,但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仍然是西方式的。这类研究在本土化研究的初期非常多见。另一类研究不但以中国人为被试,而且试图寻找适合于考察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13]但是,这类研究也只是做到了改变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的内容,而没有改变其基本的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第二阶段的研究则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而只是反映了一种研究趋势。这阶段的研究开始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的限制,寻求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这个阶段的研究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小科学观带有盲目性的突破,这使多样化变成了杂乱性。现在一些研究缺少必要的规范性,而具更多的尝试性。另一类则是试图有意识地清算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建立一种大科学观,为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设置新的规范。

第三阶段的研究是寻求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心理学的原始创新是心理学本土化的生命问题。其实,在目前阶段,中国心理学发展最缺少的就是原始性的创新。长期的引进和模仿,使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习惯了引经据典,习惯了用别人的语言说别人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最好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学术创新,而学术生命就在于创新。当然,创新的努力是非常艰难的。越是全新的突破,就越需要深厚的基础。没有深厚基础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胡言乱语,痴人说梦。所以,创新需要积累,学术的创新就需要学术的积累,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需要心理学的学术积累。心理学的创新可以是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科学的”心理学一直就认为自己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除此之外的心理学探索,或者是立足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探索,都被归结为“非科学的”心理学,这涉及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心理学科学的性质就是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科学观是小心理学观,它是从近代自然科学传统中抄袭而来的,并广泛地渗透到了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之中。小心理学观在实证(即科学的)和非实证的(即非科学的)心理学之间划定了截然分明的边界,心理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把自己限制在边界之内。实证心理学是以实证方法为核心建立起来,客观观察和实验是有效的产生心理学知识的程序。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地、不承担价值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的描述和说明。实证心理学的理论设定是从近代自然科学那里承继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世界观。这大大缩小了心理学的视野。科学心理学以小心理学观来确立自己,在于其发展还是处于幼稚期。这与其说是为了保证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不如说是为了抵御对心理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的恐惧。但是,这种小心理学观正在衰落和瓦解,重构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迷乱的青春期,它正在经历寻找自己道路的成长的痛苦。心理学的新科学观应该是大心理学观,心理学走向成熟也在于它能够拥有自己的大心理学观。所谓的大心理学观,不是要否定心理学的实证性质,而是要开放实证心理学自我封闭的边界;大心理学观不是要放弃实证方法,而是要消解实证方法的核心性地位,使心理学从仅仅重视受方法驱使的实证资料的积累,转向重视支配方法的体现文化价值的大理论的建树。大心理学观也将改造深植于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理论内核,使心理学从盲目排斥转向广泛吸收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理论营养。大心理学观无疑会拓展心理学的视野。科学观问题在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中也体现为本土化的标准问题,也就是本土性契合的问题。[14]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但心理学现在必须靠容纳、揭示、探讨或体现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也就是说,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后,在心理学追求自己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把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文化的建构性和独特性对立起来了。心理学早期是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15]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问题在于如何揭示这一变化的历程及其对发展心理科学的意义和价值。[16]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确立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而不是社会和文化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心理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把心理学的研究定向在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建构、文化互动和文化融合的方向上。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的。文化是心理学植根的土壤和养分的来源。在过去,无论是心理学的发展还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探索,都缺失了文化的维度。其实,文化是考察当代心理学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视角。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心理文化、文化心理的探讨。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某种合理理论解释和有效技术干预。但它仅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部分或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它揭示了具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精神超越的发展道路。“心理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探明不同文化传统中蕴藏的心理学资源和推进对其挖掘,有利于审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适用性和推进对其改造,有利于考察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和推进对其解析。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学,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心理文化的探索力图找到和深入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根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心理文化、心理学探索和创新性资源。[17,18]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既是理论的基础,也是方法的基础,也是技术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论的探索是关系到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原有的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仅仅涉及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其实,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得到扩展。方法论的探索包括关于对象的立场,关于方法的认识,关于技术的思考。[19]心理学的研究应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一是关于对象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心理行为实际的揭示、描述、说明、解释、预测、干预等等;二是关于方法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者,探讨的是心理学研究者所持有的研究立场、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三是关于技术的研究,涉及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和改变。那么,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也就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这也即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即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这也即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作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但是,传统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主要是考察心理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的不同类别、基本构成、使用程序、适用范围、修订方法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索必须超越原有的范围,应该包括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立场、方法与技术的思考。因此,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新探索,可以说就是反思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命运与未来。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1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学。那么,文化既是多样性的存在,又是独特性的存在。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曾一度把自己的心理学当成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而对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心理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极力排斥。[20,21]但事实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历史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本土心理学。

2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导致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那么,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就成为重要的任务。其实,任何的交流都要有共同的基础。寻找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

3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是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这并不是说心理学没有或者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是说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并没有去挖掘和提取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传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心理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资源或需要文化资源。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的文化资源中获取了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方式。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和发展也同样应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文化资源中获取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的启示。

4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任何根源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都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必须是基于传统的更新。例如,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学传统。那就是心性心理学。当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心性学说。不同的心性学说,发展出了不同的对人的心理的解说。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以探讨和揭示心理科学、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为目标,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22]

5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当代西方心理学从诞生起就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心理学能否统一和怎样统一是其发展面对的课题。心理学的不统一体现在价值定位方面,即心理学是否是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无涉是指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它要求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的取向强加给研究对象。价值涉入是指价值的导向和定位。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突出人的意向性和主观性,重视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心理学的不统一也体现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理论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拥有不相容的理论框架、假设、建构、思想、主张、学说、观点、概念等。方法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容纳了多样化研究方法,而方法之间有巨大差异和分歧。技术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进入现实社会、引领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提供实用手段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心理学的不统一不在于多样化,而在于多样化形态和方式之间相互排斥和倾轧。随着心理学的进步、发展和成熟,促进其统一就成为重大问题和目标。心理学有过各种统一尝试,包括知识论的统一、价值论的统一和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心理学统一的关键是建立共有的科学观。正是不同的科学观导致了不同的心理学。心理学科学观涉及心理科学的边界和容纳性,理论构造的合理和合法性,研究方法的可信和有效性,技术手段的限度和适当性。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性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或阶段。在不同的时期里,文化心理学的知识论立场、方法论主张、研究进路特色及研究方法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那时的文化心理学假定人类有统一的心理机制,从而致力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去追寻这一本有的中枢运作机制的结构和功能。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这一方面是指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指运用特定文化的观点和概念来探讨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性质、活动和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建构。文化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正是如此而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23]其实,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范式。这就会在实际上影响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都有自己的历史延续。所谓的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既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其实,所谓的历史心理学,并不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被扬弃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心理学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历史进步和心理学的历史道路。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3

育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尤需结合工作实践加强学习,坚定不移地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贯彻者,积极落实者和忠实执行者。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外延全面,内涵深邃,具有极强的现实方法论意义。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师工作不是死扣教条,生搬硬套,而是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大处谋划而小处着手,笔者认为可作以下三点思考。

和谐理念为本

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在正确处理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教师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枢纽,构建和谐是教师工作运转有序,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前提条件。

古语有云:"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构建和谐,人和为先。具体到教师工作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是教师工作的最高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在理念上不仅要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同时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需要和学习需求来为学生服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增强说服力,扩大影响力;在工作方式上,要宽严结合,张弛有度,力求严谨科学的工作基调与宽容和谐的工作理念相统一,做到严之有道,谨而有力,宽之有度,容而有理。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道化人,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上进之心,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师工作的一种理想状态,更是一种工作理念,始终坚持这一理念,自觉遵循这一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明确职责,理清思路,多角度,多侧面地想问题办事情,统筹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好学生,家庭,学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才能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体系。

二,科学精神为纲

科学发展,重在发展,贵在科学,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证求真,理性创新等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外延无不闪烁着科学精神的理性光芒。教师工作本身即是一门科学,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其中,就要发扬科学精神,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生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将科学精神贯穿于教师工作的始终,需正确遵循教师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实事求是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准则,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符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目标与成才之路,当前正普遍开展的大学生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即是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成功尝试;"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整体规划,立足长远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教师要做到胸怀国家,心系学校,目标长远,不仅要管学生眼前"一阵子",而且要考虑学生"一辈子",真正授之以"渔",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认知能力,积极促进其全面发展,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教师日常事务繁琐,理清头绪,分清主次尤为重要,事事都行必将一事无成,应力争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力戒随意盲目又失衡无序,最终达到常规工作根基牢,特色活动水平高的理想状态。

把握规律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发扬科学精神,探寻工作规律,讲求科学工作方法是合理有效地做好教师工作的必要保证,也是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要求。

三,实践落实为径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4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各学段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根本要求。通过充分论证与研制,2016年9月教育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综合表现为6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也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1.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在相关学段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品质,具备尊重事实、理性思维的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育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对学生的综合体现,即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核心素养的指向更明确,更具有终身性、动态性、关键性和情景性。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见表1。

1.2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有用性。这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

(1)综合性: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三大领域构成,每个领域各包括两个核心指标(表2)。每项核心指标都不是单独培养,具有综合性,应整体设计与实施。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知识的综合载体,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也具有综合性。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学习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意识。

(2)发展性:

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动态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它需要在特定情景和需要中生成与发展。例如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学与进化》的教学,从遵循人类认识基因之路而展开,展现了一百多年来生物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与现象。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生物核心素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既需要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生物学方法与技能的积累与提高,以及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升华。这是一个长期培养与渗透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3)终身性:

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终身需要而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体现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公民未来生产生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如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如何进行,生命为什么这样,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形成进化观、生态观等基本观点。此外,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还应具有实用性,诸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要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素养,已经不是语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概念,而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使公民在未来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受益。

2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

当今世界,国民的核心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国民的核心素养就已经被世人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逐步成为国际组织和东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本轮课程改革的深化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核心素养将指导和引领教学改革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尽管国家层面上,核心素养已经被列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但具体内容及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动态发展性,这就要求生物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达到对高中生物改革的导向性。

2.2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行为的源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评价者,其具有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担,他们的核心素养理念和专业水准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关键。虽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已经出来,具体内容还在进一步研究,但是生物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应该先行。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早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理念和意义,利用它来武装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因此,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2.3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高中生物的学科逻辑,按照高中生物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教师只有融合高中生物学科逻辑思维,才能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应注意:(1)情景化。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学中,灌输和死记硬背是不能建立学科逻辑思维的,而应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2)综合性。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训练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学等环节中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既可以通过练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在教学中给以显性化体现。(3)系统化。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也可以训练其学科逻辑思维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技能,也可以设计证据不足、逻辑不清的错误例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证据和辨析逻辑。

2.4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自我发展领域由问题解决、创新与自我管理三部分组成。独立自主的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养的重要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高中生物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高中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探究教学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彼此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也是体现理科属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2.5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也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掌握生物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情景和社会实际,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景。

2.6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三维课程目标。依据《意见》的改革精神,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由于具有动态性、情景性、内隐性和终身性,因此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有必要对核心素养的转化进行可观察的外显化评价。可以通过态度问卷调查,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测量工具、制定相关的测量标准,开展可以观察的外显化评价。例如,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社会参与领域中的社会责任、公民道德素养的内容。对学生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如果仅仅通过几道试题,很难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态度,通过学生具体行动和生活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程度,以及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u价维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客观外显化评价。

3结语

《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收益。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3]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2-64.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5

(一)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核心,对现代教育心理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人性的可变性作为教育基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尽管在人性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强调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并一致认为后天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知情意行。孔子、孟子对德育与智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在教授智慧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发展,其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强调的知情易行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作为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精神与灵魂同时具备植物性、动物性、理性三种特性,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增强人的理性,进而表现为智慧,最终节制植物性与动物性。其次,注重人格的教育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自然原则、习惯原则以及启智原则,并将0~21岁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年龄层次不同,其教育策略也有所侧重。柏拉图则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理性、意志与情感三个部分,而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灵魂能够被感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柏拉图还将体育训练与智慧养成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在发展学生智育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体能素养的培养。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性包括原始性、社会性、道德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人的原始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克制,而道德性则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扬。他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以爱为中心,使学生在爱与关怀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并强调知、行、意的均衡发展。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园丁与花木,教师要给予学生精心的培养,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行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心理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在实施教育活动时,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德育,力求达到自由、善意、完美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重程序发展,严格按照明显、联合、系统以及方法流程实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能够促进子女健全人格的发展。要尊重自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创造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同时注重团体游戏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感觉、知觉发展,这是学生认识环境、培养美感的重要途径。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实现了崛起,其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哲学教育观点,而且将心理学建构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该科学在发展初期,主要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基于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哲学教育学逐渐走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其主要受以下两种学习理论的影响。1援行为学习论。行为主义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其强调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遵循实验取向,加强客观观察与测量。在这一理论支持下,心理学家构建了动物学习实验模型,如桑代克建立的猫开门取食的实验以及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这两个试验均可成为条件作用。之后行为主义将这两种动物学理念总结成为完整的理念核心,并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学校教学中。191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更是成为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2援认知学习论。20世纪60年代,以桑代克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反思,认为在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教学有所欠缺,并认为这是导致美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因素,自此认知心理学兴起,并逐渐替代了行为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处于刺激条件与反应之间,是一个不能够直接观察的认知过程。之后,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以人为受试代替动物行为研究,与行为学习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教育心理学的桥梁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现代化、教育西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谓教育科学化,主要是指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论方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改革,继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心理学思想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注重对社会的考察,关注教育的内在需求,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学制,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限制

与教室情境有所不同,心理实验室情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学生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参与实验的对象,其学习是经过简化的,而事实上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科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不同,然而其学习态度与观点则是一致的。另外,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心理学家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个体学习特征的分析构建学习理论,而教师教学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有既定的教材、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安排合理化的教学流程。

(三)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尽管心理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直接应用较为困难,然而其对于教学科学化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科的教学设计往往会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予以教学,这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理论更加倾向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衔接,其理论价值更多的是教育心理学层面。因此,要想将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就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探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内容系统化

纵观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相对分散,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最终将会走上融合发展。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吸收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学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对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由注重学到注重教的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与性格特点,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增强教学效果。

(二)研究取向多元化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演变与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取向,首先为建构主义取向,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化设计,丰富教学模式,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强调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施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再次为社会认知取向,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班级及学校效能,增强社会认知。另外还包括认知主义取向,强调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这些取向逐渐成为研究的潮流趋势。

(三)研究目的教育化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6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主要内容之一就高等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指出“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中央关于新时期新阶段高等学校全方位建设与发展的决策部署已明确,作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学科之一的心理学更应顺势而为,进行积极地探索实践,而完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方式和途径,加快转变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成为设立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高校的首要任务。

现阶段,我国共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其中以师范类、综合性学校居多。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学科研、医疗卫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社会用人单位对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四个方面。[2]

一、提高人才培养规划制定的科学化水平

1、影响心理学科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从内部来说,心理学由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组成,兼具自然科学属性与社会科学属性;从外部来说,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孤立于其他专业的学科,相反,心理学的诞生、发展都与生理学、物理学、哲学、医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知识结构完善、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因此,综合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成果及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就心理学人才培养规划工作制定动态修订机制,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心理学科整体发展中考虑。

2、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制定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指导人才培养规划编制工作。其次要紧密联系实际,经常性、广泛性地征求各类各层次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社区、农村贫苦地区等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对心理学人才在规模、层次、领域、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最后要统筹发挥好学科建设同人才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坚持学科建设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科研究成果优先向人才培养领域转化应用,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集中。

二、提升教师实践示范能力与改进教学方式

1、教师实践示范能力提升方面—以“双师型”教师成长为例

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当前,师资队伍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导致人才培养示范性不强是个主要问题。高等院校心理学任课教师及科研人员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渊博、科学研究能力强,成为培养心理学人才的保障条件。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学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在进入学校以前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学校学习、教学科研,心理学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匮乏,对中小学校学生管理、医疗卫生临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生产安全部门等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没有体验,无法将理论与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将导致理论能力强,实践技能薄弱的困境,造成教学空洞,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是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需重点加强的环节。

高校应加快研制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3]探索“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提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将成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实现途径之一。[4]发挥高等学校在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同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技术、教学装备、实践基地的特色有机对接,开展互派互学、挂职教学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推动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公益性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一线,了解社会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与需要,掌握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因素,运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研究成果,制定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咨询方法与促进方案,在服务群众心理健康的同时,探寻和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经验与方法,反哺高等学校心理学教育教学。

2、教学方式改进方面—以教材使用为例

在心理学人才培养中,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国外经验有选择的借鉴、经典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的应用等成为教课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心理学教科书体系,反映了心理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但在教师、学生教材与教辅资料的选用、征订与教学处理上还有待规范。

首先,面对心理学系列教材门类繁多的现状,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的选择上可以有所区别,专业课的教师用书也可以不止一本。学生教材的选用要适时以图书市场的资源变化及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为依据,经过学校院系教研组同仁共同认定。鼓励教师编著、选用内容贴近我国社会现实,能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材,已有研究反映出公共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单一陈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能力这一章,教材中就用了大篇幅的版面介绍了各种能力的理论与能力的测量方法,却只字未提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因此,不难看出目前心理学课程内容严重缺乏其应有的实用价值。[5]

其次,要本着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原则规范征订管理体制,避免教材征订配发工作滞后于教学工作、频繁更换教材版本,而出现的实用性不强、教材与教学大纲不匹配等结果。教材属于生产资料范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理论知识消化、实验原理融化、社会实践升华、达到教材服务于教学、传递知识、指导实践、增强能力的基本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情境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完全依赖教材的现象。

最后,应该把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丰富性、非线性等基本特征和纸质教科书不具有的优势以恰当的方式引入教学活动中,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便利化水平。[6]因此,在教材教辅资料的处理上,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学术资源改进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7]教师参阅国外优秀教材,获取其附带的数字化、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优秀课件、教学建议、经典案例探究、视频库、习题库,相关专业软件等,用于教学互动元素、能力提升等环节;同时要防止过度依靠信息技术,忽视纸质教科书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核心作用。

三、创新学生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1、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通行的心理学考试组织形式和方式暴露出的弊端是考试形式单一且范围狭窄、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且重理论知识、考试时间过于集中且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试卷分析与考试结果反馈力度不够等。[8]但课程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可靠方式之一,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而应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因此,要采取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期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熟练程度、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个人与团队素质等综合能力。本着“人人都有特长、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观,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建立“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2、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方面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个层次和方面。[9]应充分运用三维实践模式打造五个“会”的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10]任何一门应用性基础研究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将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同对应的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结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是增强学科发展水平的驱动因子。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市场从业准入条件、社会用人需求及就业方向等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增强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意识。强化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涉猎人类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等领域知识,追踪心理学科研究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创造性的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检验学生在综合知识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科研能力激发、就业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完善主要以考试或校内活动绩效为主的评优选先、考核人才的机械化机制,适当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认定标准纳入学校学生考核系统,如:获取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家从业资格等级,见习企业(单位)对见习期的鉴定结果。以此,建立“理论+现实、实践+创新、毕业+就业”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四、创新心理学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

目前,心理学研究呈现出横向同关联学科融合、纵向不断衍生拓展的态势,更加注重对微观心理机制的探讨,对人性价值潜能的关怀。心理学科学研究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同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验室和科创孵化机构(企业),将人才培养的课堂放在实验室,把社会实践与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教科书。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明确提出“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由此可见,心理学科社会化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纳入到居民身心健康范畴。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使绩效评价侧重科研成果对心理学科发展促进、贡献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侧重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以此不断挖掘学科内生动力,推动心理学科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自我发展。

二是鼓励科研内容重点投向解决农村地区、城乡困难和特殊家庭、公共危机和安全等人群及领域;建设心理学实验平台和科创载体,为科研人员和学生开展心理学实验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组建教师、学生、企业等参与的科研团队,形成传帮带、产学研相结合的心理学科学研究梯次化、协同化、市场化发展模式。

三是探索制定《高校心理学人才培养章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方向,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育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心理学专业从业者和在校生等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制定《高校心理学人才培养章程》,加快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化、标准化、时代化进程。

【作者简介】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要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战略与战术,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带动一般学科提升档次,促进学科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没有重点的学科建设和缺乏科学管理的重点学科,都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也就毋庸再说以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基础的高校综合实力竞争。“学校要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学科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和促进全校的学科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住了这条主线,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

富有成效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要素,如学科成员、管理制度、学科环境(物质条件、政策导向、精神文化氛围)等,按照“全面规划、分层建设、逐步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点学科建设战略与战术,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带动一般学科提升档次,促进学科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

在学科建设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应根据一所大学的具体学科发展实际,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大趋势,明确如下学科建设思路:“明确理念、战略规划、重点建设、带动全局”。

(一)明确理念

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首先建设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学科既是高水平大学的充分条件,也是其必要条件,两者良性循环是学科建设的最佳途径。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一流大学无不因为拥有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授而闻名于世;从国内高等学校的发展趋势看,也都是把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到科教兴校的战略高度。因此,明确学科建设是大学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主线与核心这一理念是学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而且这一理念不随领导与管理者的更换而转变。这就是大学全面改革与发展的纲,“纲举”必须为“目张”铺桥架路。学科建设必须有主有次,高水平的学科首先是重点学科,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应从建设重点学科着手。

(二)战略规划

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学科战略规划是学科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拓展,正确的学科建设理念能够指导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而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又丰富了正确的学科建设理念,使其更加完善,二者相辅相成。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应根据大学的自身特点与现有条件,制定不同时段的战略规划,区别重点建设学科与一般建设学科,这样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中的反馈与调整,目光短浅与好高姿远皆不可取。完善的学科战略规划应包括使命与目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操作性行动计划、财政与资源规划等。

(三)重点建设

没有重点的学科建设只能是一盘散沙,吸取再多的水分还是不能凝结。学科建设必须在学科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有重点地建设一部分能够很快发展并符合地区和国家需要的学科。在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资源,对学校中的优势特色学科予以重点投人和建设,使之保持和发扬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整体发展。闭重点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即“厚基础、勤凝练、重特色、求创新”,学科基础厚实、方向凝练、特色明显、创新发展是重点建设的遴选参照标准和预期建设目标,使重点建设的学科成为带动一大批学科发展并成为重点的原动力。

(四)带动全局

重点建设只是一个方法与手段,其目的是要带动全局的发展。重点学科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且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从而造就全盘皆活的整体局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的学科建设经验来看,以大学科的高度制定学科群战略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通过并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逐步扩大其他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建设,最终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核心,若干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群,在此基础上拉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培植新学科生长点,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学科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顺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重点学科与学科门类、重点学科与学科群以及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关系,从全局的角度把握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二、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

高效、统一、规范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首先要确立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一个全面的管理制度矩阵(如图1)。该矩阵分为四个纵向层次,三个横向阶段,融纵向衔接与横向协调为一体。从纵向关系来说,越往上层越倾向于战略性,越往底层越倾向于策略性,“战略与策略的区别在于,战略是指目标,策略是指行动;战略是更高层次的讨论,策略是低层次的讨论;策略应服从于战略,而不是战略服从于策略。从横向关系来说,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节节上升、反向回馈、循环往复,遵循由目标向结果的流程设计原理。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出于理论阐述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各阶段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其分界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顶层设计

该层次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战略性构思,对重点学科、学科整体乃至学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建设思路、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学科定位、重点领域等核心内容,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目的与意义,路径与方法,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等关键性要素。该层次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矩阵的最顶层,必须高屋建领、高瞻远瞩、高度重视,肩负着以重点学科支撑与带动全局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流程设计

该层次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战略的阶段划分,基于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流程—目标、过程、结果—而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控制、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阶段划分具有很强的模糊性,以至于在直属第三层(管理体系层)的某些环节中(第四层—战术举措层)有一些相关功能的重复,甚至在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以重叠使用或交叉运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方法体系

在该层次,分为三个横向管理体系: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评估体系。

目标管理体系是指以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整体目标为导向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活动。目标管理的中心是尽力避免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要求相矛盾而造成强制性管理控制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并尽可能地将重点学科管理建立在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要求统一的基础上,调动全体学科成员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科整体的建设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以提高重点学科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校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运动紧密组织起来,将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体制的整个过程中影响学科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切因素统一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永远进取、提高质量、精确衡量、充分放权。“永远进取”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高质量”采用最广泛的质量定义,涵盖与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有关的一切;“精确衡量”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衡量实绩,比较标准,纠正偏差;“充分放权”是指充分授权于重点学科成员,动员和鼓励他们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绩效评估体系是指根据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案、措施以及在发展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的成效予以科学的评估和测量,形成一个以绩效为核心、有效控制和反馈的管理体系。绩效评估讲究效果、注重业绩,按照业绩进行管理和经费预算。(四)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战术举措

在目标管理体系中,首先确定整体建设目标,再分解为战略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等,形成目标体系;建立分权组织体制,根据分解目标的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向下充分授权,以谋求目标的实现;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方法和标准;对目标实现的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目标完成后,再制定新的目标体系,形成新的目标管理过程,开始新的循环。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主管领导应对重点学科建设质量方针的制定与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和保障负全面责任;各相关部门应做到权责统一,并在相应文件中做出明确规定;在重点学科的全部管理中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高度重视依赖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和人员对质量的保证水平,并要切实保证质量体系运转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其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制定和颁发质量体系各项活动的程序并贯彻实施,所有程序均应制定成书面文件,并做到简练、明确、易懂,且规定所采用的方法和合格的准则。

在绩效评估体系中,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绩效评估的具体目标;在总体目标和评估目标的指导下,与重点学科所属部门协商制定绩效评估的可操作性方案;以重点学科的立项标准为依据,制定重点学科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估的参照标准;确立评估目标得以实现而应采取的评估措施并贯彻执行;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学校领导与各重点学科,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协同各重点学科,分析建设成效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学校领导,然后迅速推行。

一个完整的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包含着目标控制、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三个密切关联的大阶段。从宏观上看,学科建设活动按三阶段顺序更替,直线地演进。事实上,在学科建设活动的任何一个中间阶段,都有可能返回到先前阶段,按照迭代的方式前进。从微观上看,每个阶段的演进尽管有其不同的内容,但却又遵循类似的步序。每一个阶段的初始信息正是前一个阶段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也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初始信息,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

无论多么科学、规范、高效的发展思想和管理制度,都需要付诸实践才能显示其正确性和强大的威力。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理念与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学科发展战略的执行,组织结构是高校学科发展战略实施的载体,是实现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必须服从于学科发展战略,适应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执行战略、衡量绩效、评估及纠偏、检测环境变化等职能,结构越合理、明确、完整,学科发展战略实施能力越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在学科建设思路与发展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构建重点学科三级管理体系。

(一)学校宏观管理

学校作为学科建设的最高主导管理层,必须对各学院(系、所)的学科建设行为进行宏观协调与控制。主要职能有: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2.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与专人专职的“学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贯彻执行重点学科的发展思路、理念及规划。

3.制定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用组织和制度来约束和管理重点学科建设行为。

4.保障重点学科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包括人才、经费、仪器设备、场所等。

5.定期召开重点学科建设会议,举办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培训班,统一学科建设思路。

6.组织学科建设论坛,创办学科建设简报,积极鼓励建言献策。

7.开通学科建设网络通道,有效搭建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平台。

8.建立、健全学科检查、评估、验收制度,奖惩制度必不可少。

(二)学院微观管理

各二级学院(系、所)不能认为学科建设只是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情,应该充分重视并参与,积极配合学校管理本学院重点学科,组建本学院(系、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找准本单位在学校整体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位置,统一思路,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尤其在制度、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发展优势学科;在人才分配方面,从大局出发,支援学科骨干到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去增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力量;在利益分配方面,努力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在学校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围绕本学院的主要学科,建立健全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汇聚学科队伍,努力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整合资源,努力构筑学科基地。

(三)学科具体管理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1篇8

在认真学书记的讲话精神、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我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经过认真深刻的自我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差距。下面,我从个人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今后努力方向三个方面作自我剖析。

一、存在问题

1、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学得不透,理解的不深,没有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造成了工作方向模糊,义务和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在总务工作中,给后勤人员安排的工作较多,但缺少细节的安排、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意愿与想法,致使他们工作思路不明,干起工作瞻前顾后,创新不够。由此导致后勤整体服务水平不到位,再加上自己工作中有畏难、推诿现象,因此为师生办实事较少,没能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很好地体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

2、把践行科学发展观只放在了口头上,没有把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落实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亮点,在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突破了单讲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局限,拓展了经济规律的内涵,不但将物与物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我在工作中由于存在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致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谈化,不能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没有真正树立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意识。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只知道将就、凑合,得过且过,只讲困难不想办法,缺乏沟通。没有把自己的工作性质统筹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观之中,缺乏“热情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的思想,致使自己的一些工作出现了不和谐。

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而且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在学校的科学发展方面,我没有针对总务处工作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边想边做,随意性太强,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使学校后勤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产生一定的距离。

4、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内涵就是要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具体到总务处的工作来讲,就是要处室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团结一心,整体推进学校工作;后勤为前勤服务,全力支持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合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按照照科学发展观来评价,我还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处室协调配合方面做的不够,特别是工作繁杂时,从不关心其他处室的工作。其次,在支持教师教学工作方面做的不够,不能及时了解掌握教师教学所需,缺少与老师的沟通,致使有些工作协调不好,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1、理论学习抓的不紧,没有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总认为理论的东西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只要把工作搞好了,不管什么理论不理论。忽视了理论源于实践这个硬道理,造成工作思路不宽、方向模糊,义务和责任不明确的现象。

2、把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只放在了口头上,没能落实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是由于“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想在作怪。导致“热情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的以人为本思想大打折扣,只讲困难不想办法的工作方法,使自己的工作思路禁锢不前,帮助师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太少。3、科学发展观必须是可持续性的科学的发展观。而总务处的工作却具有随意性,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是因为自己不能进行创新思维,对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思考的太少,把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全部依赖于行政会研究,而自己是最熟悉后勤工作的基层人员却没有自己独到的超前的见解,这些都给推进总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多的被动。

4、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各处室的工作不够,总认总务处与为各处室的工作性质不同,参与其中只能是忙中添乱、瞎操心,还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误会。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协调也不够,不能对一些合情但不合制度的建议做出耐心的解释,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今后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热心为广大师生服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最大的工作热情为师生搞好服务,摆正自己与领导、教师、学生的关系,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搞后勤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不高高在上,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蹋踏实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深刻理解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内涵。在学校综合发展方面,针对总务处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独到的超前的见解,做出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克服边想边做的工作作风,使学校后勤工作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9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理工类大学学科建设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72-03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梯队建设主要是指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主要指具有鼓舞人心的创新氛围和具有设施先进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创新性研究成果建设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西部高校发展的要求。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学科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提供技术支撑而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进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剖析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寻找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为核心内容,其中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旅游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始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旅游管理平台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以推动,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及学校对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政策和扶持政策,并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桂林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以及旅游管理学科在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相关平台申报与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过学校与学院的长期建设,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等平台,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平台建设为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核心专业延伸和学位点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学科是人类根据认识的逻辑对认知成果进行划分的结果,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一个学科可以对应不同专业,一个专业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学科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作与竞争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协作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桂林理工大学自1985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始终把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途径。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独自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学院进行了与旅游管理相关新专业申报及建设努力,先后申报获得了酒店管理、景观设计(原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酒店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中间联结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门型人才,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的深化;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侧重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民族旅游为核心,旅游景观设计和生态旅游为拓展方向的学科体系,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核心专业拓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了学科与专业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在核心专业拓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位点建设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2000年申报获得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申报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中处在较前的位置处。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在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目前,根据国家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与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意见,旅游管理由原来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调整为服务业管理的二级学科,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地位的学科支持。今后旅游管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瞄准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积极拓展具有西部特色,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民族学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形成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为核心,相关性强的其他学位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学位点建设群。民族学重点以民族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为重要方向,立足培养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学基础从事旅游及其他产业的高端人才;风景园林突出旅游景观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景观设计基础从事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学科点建设群形成及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建设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三、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是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桂林理工大学处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广西桂林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科学科发展始终处在前列。同时,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充分基于理工科的优势,紧紧依托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势和学校理工科专业重技术、强逻辑的技术优势,以及多学科集中与交融发展的特点,在民族旅游研究、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了先机,学科方向确立与特色鲜明使学科优势更加集中,显著度更高,成为了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展示特色的重要方面。桂林理工大学2009年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科发展实力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保持学科发展活力的主要途径。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下,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通过引进、培训(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现有专业教师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5%,其中教授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1.4%(不包括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8人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3人获得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3人为广西区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重视与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二是为提高团队成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视国际交流,除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交流外,通过平台介绍和项目推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每年都要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1名加入团队。目前,学术团队中有5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双语教师8人。三是广泛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进、培养,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和博士为骨干的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大多教师都曾到过相关旅游企业中挂职或任职,具有旅游行业从业经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有较好把握。

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而且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尽管是工商管理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它所面向的是一个大产业,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区,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2011年旅游收入达到1278万元,成为了广西第六大干亿元产业,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对旅游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广西建设旅游强区需要,必须加大旅游研究力度,阐述旅游发展规律,解决或回答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科研团队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办学时间长、学科基础扎实、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和优势。多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进行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政策鼓励老师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科研团队,鼓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项目完成。在学院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对科研项目申报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依托建立的各类平台和成立的研究院所、中心,旅游学院41名老师自2005年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自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来广西获得的2项);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9项;承担了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各类课题60多项,近3年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均在4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为解决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回答政府关心的相关社会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研究成果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又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学人才,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人才基础。

六、结语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10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犯罪;刑事

【中图分类号】D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6-145-1.

近些年来,我国对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理论基础,但是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

大量的犯罪与对策心理问题存在于治理犯罪过程或者刑事活动中,譬如犯罪心理产生与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等,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基础。犯罪活动与犯罪的治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有关,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因此,对犯罪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之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实现刑事一体化,就必须综合分析与研究与犯罪活动相应的各类心理因素以及问题,认真探究因与罪、罪与罚、罚与效的因果关联,使刑法运作具备客观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达到全方位协调的最佳状态、刑事一体化最佳效应的目的。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对犯罪本源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有助于探讨犯罪的原始性、本质性、普遍性、偶发性以及随机性,对建立科学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意义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学研究以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本源为基础,对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不同类别的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科学深刻地揭示与掌握,对犯罪活动现象与犯罪行为能够正确区别与认识,为犯罪人处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法学界发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心理标准,有利于它们自身研究的提升,从而提升了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科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

由于历史原理,犯罪心理学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心理学学科才与心理学分支,在短短三十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问题突出。一是我国心理学研究虽然在揭露、发现、证实和打击犯罪、有关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司法上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所建树,但是关注与投入欠缺,致使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整体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应用性与可操作性更是不足;二是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时,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导致一部分人出现认识偏差,片面的认为犯罪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是学理,失去了具体实践功用;三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一部分人缺失必须应有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不能敏感分析出犯罪及其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不能将犯罪现象或者犯罪本源上升到心理学的认识与揭示的高度;四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一部分人不能充分了解与研究刑事法学等相关刑事学科及其司法实践,难于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有关刑事学科以及司法实践进行融合。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我过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

(三)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达到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而全面掌握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能够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产生根源。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11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特征

早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初,同志就着重从“规律”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比如,他在**3年10月14日和**4年1月12日的两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年3月4日,他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4年6月2日,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正是其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一般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和科学揭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就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实际上也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律性特征。同时,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志对此同样从“规律”的角度加以重点强调,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性、真理性、规律性。这应该成为我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认知前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中的重要规律性关系

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光辉著作。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求我们首先从发展中重大规律性关系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规律性特征。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中四个重要规律性关系,即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在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人是核心,是根本、本体;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客体;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的规律性关系。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是相对于发展的整体而言的,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心;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位一体”。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界定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规律。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上,发展作为系统工程,作为动态过程,必须是各部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统筹兼顾、协同并进,相互匹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是单兵突进、彼此孤立,更不能失调、失衡,相互掣肘。协同并进、协调发展,反映了社会系统运行中各部分有机统一的规律性关系,致力于整体优化和整体效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坚持当代人权益与后代人权益的统一,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与运用自然规律的统一,坚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发展中的重大规律性关系,从而成为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科学发展观打开了探索三大规律的新视野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打开了新视野。

比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十七大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从而赋予党的建设新课题、新使命。

又如,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强调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赋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课题、新使命。

心理发展与科学范文篇12

[关键词]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5(a)-0158-04

[Abstract]Thestrategicmodeof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keydisciplinesinlargegeneralhospitalsmainlyincludessustainableinvestment,resourceintegration,combinedinternalandexternal,specialtysubdividing,combin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receivingintroductionandsoon.Scientificandrationalstrategicmodeselectioncanunifythekeydisciplinesfulfillthepurposeandmeetthedemand,combineofopportunitiesgraspingandsustainablemanagement,promotetalentteamandscientificresearchability,supportqualityimprovementandsafetycontrol,promoteserviceimprovementandbrandcasting,inordertopromotehospital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Keydisciplines;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icmode

学科是医院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是患者完成诊疗流程的最小单元,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如何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培育优势的学科群体,打造鲜明的学科方向,探讨研究综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战略模式尤为重要。近年来,某医院在巩固发展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对重点学科建设积极进行战略模式管理,学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现拥有1个全军研究所、2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被评为全军先进医院,医院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1医院战略管理与战略模式的概念

学科战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医院建设发展的全局视角对学科所做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决策,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订和战略模式的选择[1]。学科代表医院在专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即技术领先的层次和学术影响的范围,因此,学科建设战略目标的制订,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的技术前沿和整体趋势,全面掌握国家医药卫生深化改革的政策要求,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变化,结合区域医疗市场份额的划分,对自身技术力量、床位规模、设备设施、发展潜力进行研究论证,遵循愿景明确、定位清晰的原则,进行整体的战略决策[2]。战略模式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选择,是战略管理的行动保障。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长远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其中重点学科尤为突出。所谓重点学科,必须满足人才完备、技术领先、设备先进、规模可观、服务优质、感召力强、注重协作等条件,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龙头和支柱。因此,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战略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4]。一是,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巩固医院主体优势,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二是,有利于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全面调动各级医护人员的工积极性,形成医院建设发展的凝聚力。三是,有利于医院内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科学解决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是,有利于优质高效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战略模式

2.1持续投入模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重点学科的形成,常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和时间的沉淀,也需要医院在人才配备、设备更新、技术创新上持续投入,推动学科建设呈放大式发展[5]。某医院神经内科1987年被评为全军专科中心,30年来该医院持续投入近亿元资金,学科建设始终运行在快车道。该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设有脑电图、肌电图、经颅多普勒3个临床检验室,神经病理、基因诊断、神经免疫3个神经病学研究室,并有1个细胞培养室。该科自成立以来获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98项,在国内首报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等,有11项临床和实验室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该医院医学影像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始终跟踪世界影像技术最前沿,640排CT、2.0TMR、PET-CT、ECT等设备均居国内领先行列,学科带头人被选为全军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全军放射诊断设备质量安全控制专业委员会双主委,是军队医学科技领军人物,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等奖5项。

2.2资源整合模式

综合医院学科门类多,发展快慢不同,规模大小有别。为促进学科快速发展,可以对医院现有专科人员、特色技术和医疗设备等资源实施优化组合,发挥其最佳综合效益[6]。资源整合不是单纯的“1+1”,而是构成新的数列与集合。对全院学科实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可打造出新的重点学科,实现效能的倍增。某医院全军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暨肾脏病研究所包含泌尿外科、血液净化科、肾内科3个临床科室,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实施“一条龙”流水作业式诊疗,肾移植总数近5000例,血液透析患者3万人次,肾活检技术覆盖4省32市63家医院,被推选为全国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单位、山东省器官移植学会主委单位。某医院急救中心是驻地“120”联动单位,共8辆救护车3个出车点,急危重症患者多,监护床位少。为解决学科发展瓶颈,医院将急救中心与重症医学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推动了学科快速发展。

2.3内外联合模式

基层医院或下级医院可以与国内外知名院所的重点学科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先进理念、优势技术和资金资源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在短时间内形成明显的地域优势[7]。某医院针对脊髓损伤多发的特点,成立了全军医院第一个脊髓修复科,是在国内外率先成立的以外科手段为主治疗脊髓损伤的专业科室,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开展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技术临床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该医院创伤骨科、骨病科、脊髓修复科3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集约发展,在人才、规模、技术、科研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被评为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学科。某医院以消化内科为主体的全军肝硬化诊治中心拥有各类消化内镜近100台套,所开展超声引导下食道曲张静脉交通支硬化治疗、神经节阻断术、内镜下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等,技术辐射山东、河南等五省市,是中华医学会内镜培训基地,全军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与军内外90家各级医院的消化科形成稳固的内外联合关系,定期实行现场演示、远程会诊、教学培训,共享学科发展成果。

2.4专业细分模式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学科细分呈现明显优势。医院可以专注于单病种,追求技术的精益求精,以优势专业技术为基点,把学科进一步细化,分别做大做强,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是重点学科发展的又一战略模式。某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09年成立,建科7年4次扩大病区,现展开床位80张,平均住院日低于8d。科室成立后,迅速开展三大类10项特色手术,特别是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甲状腺微创手术在国内形成良好影响力,综合效益成倍增长。全军优生优育中心在原来妇产科基础上,细分为妇科、产科和生殖医学中心,年收入由原来3000万元增加到过亿元,医疗工作各项数质量指标名列医院前茅。尤其是生殖医学中心作为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建立的不孕不育症诊治及辅助生殖医学重点学科,完善了门诊、实验室、治疗室、观察室等学科体系,能够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浆内单注射、胚胎冷冻、冻融胚胎移植、或附睾穿刺取精,以及优生优育领域胚胎移植前遗传病诊断、人工授精等技术,学科在军内外获得较高声誉。

2.5中西医结合模式

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特色是生命,方向是灵魂[8]。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坚持中西医结合在综合医院有独特优势,病源广,专业细,科研平台高。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关键在于医院的引导和学科战略模式的正确选择,尤其要注重特色形成和方向明确,以规避院内无序竞争。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上,某医院形成五大学科特色群,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诊治、肿瘤诊治、肾病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和训练伤防治。益气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活血化痰软坚散治疗恶性肿瘤,清热化湿凉血法治疗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伤,清利化瘀健脾益肾治疗肾病综合征、尿毒症,清肠扶脾法治疗结肠炎等,在临床诊治、科研课题、成果转化、院内制剂、保健养生、对外宣传等方面,均发挥了品牌优势。该医院全军肝硬化诊治中心和军区肿瘤研究所开展的“淫羊藿甙抗放射损伤和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研究”“复方汉己冲剂防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疗效的研究”分别获得省部级高层次奖项,医院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军中医药先进学科。

2.6接收引进模式

某医院利用军队医院调整整编的时机,直接接收或引进一个学科和一个技术团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本地域的优势学科。该医院接收全军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后,在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小儿心脏外科技术水平获得迅猛发展,目前已在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及心肺联合器官移植、婴儿心脏移植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部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学科在国内首先开展了2.8kg低体重婴儿法洛四联征根治术,对体重1500g早产儿实施Switch手术,出生11h新生儿成功实施大动脉转位调转手术。该科室获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及军队医疗成果二、三等奖10余项,被军区授予“科技创新模范科”荣誉称号。

3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模式的作用

3.1履行宗旨与满足需求相统一

医疗卫生行业是公益性事业,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还承担抢险救灾等突发性宗旨任务[9-10]。因此,确立重点学科适宜的战略模式,可以紧紧把握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密切关注疾病谱的变化[11],瞄准国内外医学技术发展前沿,凝炼学科攻关方向,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3.2把握机遇与持续管理相结合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行业进入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基本医保全覆盖,支付方式多样化,“以药养医”问题的逐步破解,对医院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2]。某院作为全军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的试点单位,圆满完成评审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在医院迅速掀起学科建设精益化质量管理的新高潮,建立健全816项规章制度,制订了1200项各专业科室技术操作规范,并在部分科室组织了标准化医疗试点。组织编印了《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卫生战备应知应会》《医务应知应会》等6本手册,使医院管理更加有章可循,科学规范。同时,医院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实施精益化内涵质量管理,优化流程,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学科的最佳配置。研究制订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建立起门诊排队叫号、分诊和银医一卡通系统,新建了高清远程会诊系统,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对全院各科室实行全成本核算,医院和科室综合效益率大幅度提升。

3.3人才梯队与科研能力相促进

重点学科战略的选择,学科带头人是关键,人才梯队是根本,科研能力是标志[13-14]。医院坚持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优先保障,充分激发内在动力,更加注重外在引力,努力提高科研层次,实现重点跨越[15-16]。某院建立300万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金,选拔24名人才培养对象,与7名院士、20名全国全军知名专家签订带教协议。每年择优遴选15名技术骨干出国学习深造,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充分利用军区唯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吸引人才,目前在站博士后近60名。近年来,医院有1人荣获“中国医师奖”,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1人荣获中国科协杰出青年“求是”奖。同时,医院建立健全了《科研创新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完善各项科研管理规定,设立学科发展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等6个奖项,大力提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盘活用好高层次科研资源,创办中华系列专业杂志,成功申报国家、军队重大课题50项,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68项。

3.4质量提升与安全管控相支撑

质量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安全是学科发展的保底工程[17]。学科的质量安全管理,必须实施三级监控,加强全层督导。首先是科室质量管理的控制,负责年度计划制订,组织自测自评,督导履职尽责情况,分析质量数据,查找缺陷隐患。第二级是机关职能部门质量管理的控制,将各层面质控信息进行总结,实行进行反馈。第三级是院级质量管理的控制,对质量结果进行分析评议和综合评价,进行质量战略管理,进行管理决策。三级质控有利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全面管理,有利于对医疗安全缺陷隐患的层级监控、现场解决、持续改进,能够调动全体医务人员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组成“我的安全我负责,科室安全我有责,全院质量安全人人尽责”的无缝网络,使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在质量安全管理实时互动,形成全院齐抓共管学科质量安全的良好格局[18]。

3.5服务改进与品牌铸造相推动

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规模、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更体现在优质服务、文化品牌等软件表现上[19]。综合医院应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技术、作风、纪律、信誉等特点,积极进行服务改进,铸造品牌优势[20]。某院本着“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汇集民智、宣传推介”的原则,在院内外广泛开展医院院风、院训、院徽和形象语征集活动;开展“我心目中的学科”“我与医院的故事”征文等系列活动,营造关注医院学科、热爱医院学科、展示医院学科的氛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打造“为军爱民医院”为切入点,走入贫困山区、走到偏远农村、走进城市社区,定期组织巡诊义诊、免费体检和送医赠药活动;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承担社会责任”系列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同时,大力宣扬重点学科及科主任等一大批“名科”“名家”“名医”,使医院重点学科和专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医院的“名片”“代言人”。这些活动开展,从不同视角多方位、多角度、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医院重点学科,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铸造了医院的良好招牌。

4讨论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占医疗卫生资源主导地位的大型综合医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要求,公平可及、群众受益是深化医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施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收入分配、人事编制、医疗监管等方面全面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进分级诊疗机制,加强层级人才培养,确保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型综合医院只有全面提升整体管理效能,才是推动自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根本途径。医院管理要素多元、相互关联,只有紧紧把握学科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把质量意识、资源统筹、技术创新、人才提升、效益优化等医院管理的内涵牢牢聚焦在重点学科发展上,才能保证医院建设整体推进、聚能增效。“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大型综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模式的研究应用,目的就是遵循需求原则、效益原则和适用原则,在国家医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真正体现医院的公立公益性质,科学适度控制规模,不断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倡精确医疗和个体化诊疗,严格管控药占比,合理降低平均费用,真正让患者放心满意。因此,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应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长远建设与当前建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以患者的健康需求为着眼点和出发点[21]。学科建设发展的规划来源于临床,归于临床,与国家和军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步,按每5年确定3~5个重点学科建设来规划,有计划的在人员、资金、设备、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力支持,重点扶持,提升学科层级。在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战略管理中,明确学科主攻发展方向,理清战略思路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前提;强化人才队伍,打造精尖技术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根本;加强团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助推力。同时,医院各学科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学习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运行模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激发每一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所有学科全面发展,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宏.中医医院战略管理与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2,32(8):70-71.

[2]唐蔚蔚,柴建军,李岩,等.公立医院后勤改革战略模式选择[J].中国医院,2013,17(1):63-65.

[3]史文川,丁政,赵宁,等.中医医院发展的战略转型模式与路径探讨[J].中国医院,2012,16(3):75-77.

[4]王玲,吴雯,张翔.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战略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6):48-50.

[5]邹晓风,吴建元,黄建英.学科建设在高校附属医院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5,35(12):90-91.

[6]马中立,邹志康.大型综合性军队医院学科建设循证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2):14-15.

[7]汤欣,湛保民.以学科建设促建精品医院[J].医院与医学,2015,3(1):12-14.

[8]李维国,张玉维,张侃.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关键要素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9):891-892.

[9]张蓝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该如何打造[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4(24):19-21.

[10]张怡冰,苏澎,王果,等.区域军队医院医学专病技术中心建设进展与问题[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4):305-306.

[11]刘本臣,张寄,刘建平,等.强化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临床研究,2014,28(6):130-131.

[12]娄淮建,汪演,孟辉.某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发展现状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0):910-911.

[13]孙杨.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医生职业行为研究的制约和突破[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2):100-102.

[14]陈建明,邓华,杨听,等.驻边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2):1158-1159.

[15]冯常森,张志,吴钢.立足临床做好临床科研工作[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3):216-217.

[16]黎爱军,吕芳,魏芹,等.论综合型医院临床科研建设与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0):907-909.

[17]王宾,李伟荣,刘力戈.我院临床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4,34(9):24-26.

[18]郑锴,杨美娟,郝峰.全面质量管理在综合医院住院诊疗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5,35(11):41-42.

[19]姚锦,柳丽爽.公立医院品牌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0):69-70.

[20]刘承志,杨廉洁,陈四喜.医院集团的品牌建设与拓展[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7):610-61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范例(12篇)

    - 阅0

    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城市绿化养护管理;SWOT优劣势分析;技术咨询]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ToimprovethemanagementofthecityGreenMaintenanceo.....

    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范例(3篇)

    - 阅0

    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范文一、英美融资模式综观英美融资模式演进与发展,其形成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有着深层次的渊源。英国在18世纪成功进行了工业革命,为资本的.....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